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太阳和月亮反思
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太阳和月亮反思
1、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太阳和月亮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尝试用“xx醒来了”、“xx睡着了”说一句话。
4、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小蝴蝶、小猪、小狗、小鸭、小猫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入室(播放《森林狂想曲》)
今天活动室除了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还来了两个特殊的小客人。
2、出示图片太阳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太阳公公好。教师:我们的宝贝可真有礼貌,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你们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一起做游戏了,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要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二、看图理解儿歌
1、分别出示太阳和月亮,提问: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看一看谁醒来了?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3、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
教师:我们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白天真热闹”。
4、瞧,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5、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
6、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夜晚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
教师:我们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宝宝们跟老师念“夜晚静悄悄”。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听一听(教师朗诵)
2、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好听吗?
幼儿:好听。
教师:那我们看着动画片一起来边看边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听,白天真热闹,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教师:对了太阳出来了,白天真热闹,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读读这一段。
幼儿和教师一起念。
4、小朋友们读得可好听了,那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指名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
幼儿和教师一起读。
5、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注意太阳出来了要用响亮的声音来读,月亮出来了要用轻轻的声音来读。
6、孩子们读得真好,听得老师心里真高兴,如果加上动作来读会更好听的,孩子们我们站起来配上你喜欢的动作来试试吧,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7、师幼共同完整地用动作来表演、朗诵诗歌
四、创编诗歌
1、咦,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指名说。
2、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引导幼儿用“醒来了”“睡着了”说一句话。)
3、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听的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都咪咪笑,还引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的这些动物朋友有的是醒来了的,有的是睡着了的;等会你拿到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如果是醒来了的就贴在太阳的身边,如果是睡着了的就贴在月亮的身边,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把它们请出来吧。
3、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
4、小朋友帮太阳和月亮找的朋友都想编进诗歌里,请你们帮帮忙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读给客人老师听。
5、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四、游戏:白天和夜晚
1、太阳和月亮都非常喜欢你们,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吗?(教师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并说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做着你喜欢的动物的动作一起做游戏吧。接着播放音乐《摇蓝曲》,并说月亮出来了)
2、再次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教师:哇天亮了,太阳又出来了,宝贝们,我们一起去外面做游戏吧。
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 月亮出来了,
小鸟醒来了, 小花睡着了,
小树醒来了, 小草睡着了,
小朋友醒来了, 小朋友睡着了,
白天真热闹。 夜晚静悄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准备充分,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只是在幼儿创编表演时,教师应该提供动物、植物、人物的卡片,这样创编的诗歌更接近原诗歌的结构,使幼儿的思路更广阔。幼儿在学习朗诵诗歌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朗诵白天和黑夜,让幼儿充分表达出白天与黑夜的不同,感受朗诵诗歌时应该注意运用语言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2、大班教案《太阳和月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内容,学习说“……醒来了”“……睡着了” 。
2.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掌握诗歌对比的写法。
活动难点:尝试简单的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
1.课件。
2.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㈠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㈡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㈢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四)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㈤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
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附: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
小鸟醒来了,
小树醒来了,
小朋友醒来了,
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
小草睡着了,
小花睡着了
小朋友睡着了,
黑夜静悄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准备充分,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只是在幼儿创编表演时,教师应该提供动物、植物、人物的卡片,这样创编的诗歌更接近原诗歌的结构,使幼儿的思路更广阔。幼儿在学习朗诵诗歌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朗诵白天和黑夜,让幼儿充分表达出白天与黑夜的不同,感受朗诵诗歌时应该注意运用语言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3、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
设计思路
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很吸引幼儿。“够月亮”的画面和内容让幼儿充满好奇,产生了游戏的冲动。因此这是一个可以“玩”、可以“游戏”的作品,适宜在大班进行集体教学。
叠高是各年龄段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于是,我们借助文学作品,设计了“够月亮”活动,让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探究和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现在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现在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合适(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合适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一个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可以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可以怎么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可以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可以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反思:
一、目标定位偏难,幼儿基本掌握
针对三个目标来说,第一个目标偏难,但是在幼儿的掌握情况来说还算不错,不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太过于去抓住目标进行教学,显的有些死板,不够灵活。第二个目标是感受夜晚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但是在活动中不太能体现出来,月亮本是夜空中的精灵,体现一种纯净宁静的美,但是在活动中没有营造起这样的氛围,这是有点欠缺的。可以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播放一点关于夜晚的轻音乐,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夜空中。
二、内容主体单板,幼儿兴趣不大。
整个活动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比较老套,缺乏新意。导入部分过于着急的想去进入下一个环节,所以幼儿思考的比较少,幼儿的主体性体现的还不够,可以让幼儿来说一说会在哪里看到过月亮,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可能由于我教龄不长,我怕把问题抛出去之后会收不回来,还是要在以后的更多活动中自己获取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请幼儿第一次欣赏完诗歌的时候,我提问的问题可以在广泛一点,不要把问题框死在诗歌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想一想听到了什么,他们的思维肯定还会更加广阔。
在活动中应该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回答,不能去否定幼儿的想法,在活动结束后我才发现,我过分的去强调了诗歌的题目是《月亮》,而一直去否定幼儿提出的“月亮和我好”,这也是一大忌。
三、延伸环节仓促,主题没有升华
过于仓促的去结束活动,忽略可以很精彩的主题升华部分,可以在结束部分让幼儿在说说,可以给月亮找哪些好朋友,在活动中也要突出夜晚的情感,安静纯净。突然的让幼儿出去给月亮找朋友也显得有点不切实际。可能我的教育手法比较稚嫩,在幼儿面前也不太能放开自己,显的有些拘谨,情感的表现还不是很到位,不能以感情以声音来吸引幼儿,这也是我在以后需要继续发展的方向。
关于这次的活动,王老师给予的意见和评价也是我以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相信在这样一片和谐的环境中,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吸取成熟教师和有经验的老师的良好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努力为八幼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还有,在活动中,我的目标达成度不够,没有诗歌的意境美;教师教的痕迹也较多,幼儿理解不够;对幼儿的表述细节,教师关注不够,“飘”“盛”,没有及时纠正。
4、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月亮船》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学前用书、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活动后反思:
本活动我首先利用儿歌导入了新课,从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小小的船是指月亮船。故事的欣赏,让幼儿知道了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整个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活动目标来教学,通过层层的设问,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又培养幼儿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感。
5、大班语言教学反思《吹牛大王》
第一次上亮相课,不免有些紧张,面对下面那么多的领导和老师,上课的感觉会跟平常不一样,自己都觉得乱了,脑子也转不过来了……原本是选择上社会活动,但是听了小班两位老师的活动后,发觉我的社会活动相对而言太枯燥,幼儿也许并不感兴趣,也不知道他们能听多久,能听懂多少。于是当天下午我就着手改教案,选择了这节有趣又生动的语言活动,"吹牛大王",目的是让幼儿发挥想象,敢于表达,语言连贯。应该说这些目标都达成得很好,幼儿在活动中举手发言都很积极,有一些幼儿也想象得很丰富,表达得很清楚。
记得以前上课的时候需要我再三强调和表扬举手的幼儿,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可是在上这个活动的时候,我都不用提醒他们多举手,他们的小手就都举得高高的,等着我叫他们。我想是因为这个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毫无约束地想象、吹牛,不像以前上课比较枯燥,设计得也不够精细,幼儿肯定也就没有回答我问题的兴致和积极性了。
由于他们的配合,这个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也比较丰富、有趣。但是这个活动也有许多不足和缺陷,目标的定位中还需要让幼儿了解吹牛与撒谎的区别,但是在这个活动中,由于紧张,我只是简单得带过了,幼儿也不是很清楚。这个活动很有趣,幼儿举手很积极,然而这也导致了我紧张的情绪,因为平常比较少,而现在几乎每个幼儿都在举手,我一下子就急了,不知道该叫哪个好,也没有想到让他们自由地与边上的幼儿吹吹牛,让他们能够都动动嘴巴,满足他们想说的愿望。后来经过点评才想到,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在评比"吹牛大王"的时候,幼儿的意见很不统一,选择了很多,让我不知道改怎么选,幸好我的师傅在关键时刻提了一下,从他们选择的5个人中再比一次,让我从尴尬中退了出来,最后统一票数最多的为"吹牛大王"。在这里也要感谢她,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提醒了我。
总的来说这个活动还算顺利,有好也有不足,虽然我以前在幼儿园也工作了一年,但是,由于我的师傅半路走出,所以有许多东西我学得不足,也不好,希望在这一年里,我可以在师傅以及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成长更多,进步能更快,让我的教学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让幼儿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也让家长更加放心我的工作。
6、大班语言教案《北风和太阳》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原先教过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北风和太阳》的寓言故事,现在我上学前班了,很想把它与我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于是我就琢磨着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把它介绍给小朋友,如果单纯把它当成故事课来上,又显得没多大意义,我一直在寻找这个活动的突破点。想到我身边的幼儿当中存在的一种普遍情况:他们总是认为某几个幼儿特别棒,而对自己缺乏信心。于是我就把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方面。有了目标以后,活动的设计也就呈现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北风爷爷和太阳公公其实各有所长。
2、敢于在集体面前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难点是让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北风和太阳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熟悉故事中的两个角色
(1)出示北风和太阳
师:它是谁?(北风)对,是北风爷爷。谁来说说看北风爷爷有什么本领?它又是谁?(太阳)太阳公公又有什么本领呢? (2)小结
师:北风爷爷有北风爷爷的本领,太阳公公有太阳公公的本领,那它们两个究竟谁的本领更大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在讨论中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讲故事第一部分
师:有一天,北风爷爷和太阳公公发生了一次争吵,它们在争论谁的本领大,各人都夸自己的本领强。忽然看见一个人在赶路,他外面穿着一件大衣,于是他们决定谁能叫这个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谁就算赢了。(.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2)分角色,各自想办法
① 师:下面这样好不好,我请你们来扮演北风和太阳,想出自己的办法来让这个人把外衣脱掉。谁愿意来当北风爷爷,请坐到这边来。要扮演太阳公公的小朋友请坐到这边来。
② 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这个人把衣服脱掉呀?
(3)继续听故事
师:到底北风爷爷和太阳公公想出了什么办法呢?你们仔细听。
(4)师:现在你们认为谁的本领大?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5)小结:北风爷爷有北风爷爷的本领,太阳公公有太阳公公的长处。其实我们小朋友也一样,大家也都有自己的长处。
3、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师:那你有什么长处呢?到前面来大声地夸夸自己吧!让每个人都知道你的长处。
4、了解小朋友其实也各有所长
(在夸自己的同时,也让他说说小朋友的长处)师:你最喜欢哪位小朋友,你觉得他有什么长处?
5、分组来夸自己
师:找几个好朋友一起来互相夸夸自己吧!
教学反思
一、在轻松的环境中,孩子们想说了,新《纲要》提出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在第一次的选择分组后,他们就找到了这样的机会。同组内小朋友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因为他们持有同样的观点。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为了一个目的而共同努力,孩子们想说了,肯说了,敢说了。
二、在主动的讨论中,孩子们理解了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寓言的内涵。我不想强调幼儿去学习讲这个故事,只想把它当成一个载体,让幼儿知道其实事物各有所长就够了。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幼儿始终兴趣盎然,主动畅谈,一边讨论,一边讲寓言。与其说是我在讲寓言故事,还不如说是他们讨论的结果。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老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是他们经验的调度者和指挥者。在两次比赛结束后,仍然有很高的呼声要求再次进行比赛,我又看到了幼儿之间的这种竞争意识和团体合作的火花了。
三、在互相的鼓励中,孩子们懂得了寓言故事讨论好了,当然要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之得到升华。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他们才是孩子们得到发展的最佳途径。于是乎设计了这个环节,让他们大声地夸自己,说出自己的长处。这也是一个能引起幼儿共鸣的很好的机会。夸完了自己之后,我还请他们说说自己最佩服班上的哪位小朋友,在认识自己的长处之后也得尝试着去赞赏别人的长处。气氛很融洽,让我不舍得把他们从中拉回来,我又提出了更高层的问题,问他们最佩服班上的哪位小朋友,觉得他有什么长处,当然我的提问是有目的的。而幼儿的回答集中在一、两个小朋友身上,不约而同的又达到了我的目的。我又反问这两位小朋友他们最佩服的又是谁,他有什么长处。就这样循环着进行,最后大家懂得了其实各有各的长处的道理。在轻松、主动而幼儿间又互动的氛围中结束了活动。
7、大班语言教案及反思《月亮船》
大班语言教案及反思《月亮船》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2、学习讲述故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有关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的图片。
3、故事磁带《月亮船》、音乐磁带《划船》。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现在请听儿歌,看儿歌里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
二、儿歌导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好,小朋友说儿歌中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呢?(月亮船)对,是月亮船,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
三、分段播放故事录音。
四、教师设问题,请幼儿回答: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月亮船)
2、是谁帮助小蚂蚁找到家乡的?(仙女)
3、小蚂蚁的家乡在哪里?(中国)那儿有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那儿有最长的墙是什么墙?(万里长城)那儿有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
五、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1、教师提问:小蚂蚁的家乡是中国,那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中国)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美丽风景?(长江三峡、日月潭等)
2、请幼儿再说出我国在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的名字,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六、教师小结: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山河秀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风景名胜,我们要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七、播放划船的音乐,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月亮船”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去游玩吧!
活动后反思:
本活动我首先利用儿歌导入了新课,从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小小的船是指月亮船。故事的欣赏,让幼儿知道了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整个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活动目标来教学,通过层层的设问,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又培养幼儿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感。
8、大班语言教案《太阳》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阳光,乐意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2、能用绘画的方式大胆表达,尝试和同伴一起创编散文诗《太阳的朋友》。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快思.教案网出处!感悟生活。
5、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教学准备:
太阳图片、春天美好的景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太阳的图片,老师提出几个问题供小朋友讨论。
1、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喜欢太阳吗?
3、太阳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呢?
4、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5、晒太阳的坏处有哪些?
二、诗歌:太阳,我喜欢你(将已有经验进行整理成一段好听的散文诗供幼儿欣赏)图一(已画好):
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和春雨。春天的太阳还带来暖暖的阳光,我们一起找太阳做朋友吧。
老师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金灿灿的阳光从天上洒下来,把大地都变成了金色,真美丽”。
天天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是暖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让我觉得好象躺在外婆的怀里。”
忙忙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让校园里的迎春花都开了,还有桃花、紫荆花、海棠花也来和我们做朋友”
宁宁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照在我的脸上是好舒服的,好象老师的手在摸我的小脸蛋”
奇奇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能帮助我们补钙,让小朋友都长得壮壮的。”
三、鼓励幼儿续编诗歌:
发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将其改为诗歌。
四、游戏:找太阳带领小朋友到户外找太阳、寻找阳光、充分感受阳光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9、小班语言教案《太阳和月亮》含反思
活动目标:
⒈感受诗歌内容,学习说“……醒来了”“……睡着了”
⒉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⒊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⒋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⒈课件
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一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二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四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五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
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课后反思: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我更加相信,新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它使幼儿在学习中变得更主动,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掌握技能,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系统,在课题的生成中必须融会贯通,如果你僵硬的、静止不变的执行课堂计划,会使它失去生命的活力,从而不能激起幼儿学知的兴趣。
10、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太阳和月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营造的艺术氛围。
2、体验“热闹”与“安静”对比形成的意境,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两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为太阳公公、月亮阿姨找朋友。
(1)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小鸡和小鸭是好朋友,小花和小草是好朋友,太阳公公和月亮阿姨也想找好朋友。太阳公公说:“我喜欢热闹。”月亮阿姨说:“我喜欢安静。”谁是它们的好朋友呢?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
(2)提供橙色背景纸和黑色背景纸,分别弹奏两段不同风格(欢快跳跃、舒缓轻柔)的音乐,教师随音乐提示幼儿“太阳公公出来了”“月亮阿姨出来了”,鼓励幼儿把小图片(与儿歌内容有关的玩耍中的小动物、睡梦中的小景物等)送到不同的背景纸上。
(3)师幼一起观察两组图片,说说太阳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说它们是太阳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公公出来了,天亮了,小动物们都醒过来了,都到外面来玩了;月亮阿姨出来了,天黑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
2、利用图示学习诗歌。
(1)这些小图片中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诗歌里说到了谁,把他们从小图片中找出来,按顺序排排队。(教师用两种不同的音色、语调示范朗诵:太阳出来了,小兔醒来了,小狗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2)教师随钢琴伴奏朗诵诗歌,请幼儿跟着朗诵,并检查小图片是否排对,除去多余的小图片。
(3)提问:为什么说白天真热闹?(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都醒来了,大家在一起玩,白天真热闹。)夜晚是怎样的?(月亮出来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到处都很安静,夜晚静悄悄。)
(4)我们一起念念这首好听的诗歌。
(5)有几张小图片藏起来了,你们还能把这首诗歌念出来吗?
3、学习创编诗歌。
(1)(出示两幅不同的小图片)你们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请幼儿排列两幅小图片,然后根据图示念一念。)
(2)请幼儿找找躲起来的其他小图片(与前面不同的图片),排一排,念一念。
(3)幼儿一起念一念新编的儿歌,教师钢琴伴奏。
4、游戏:和太阳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
(1)你们愿意和太阳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吗?请你们听仔细:谁出来了?你们可以怎样玩?
(2)交替播放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鼓励幼儿听音乐做动作,最后随表示“太阳出来”的音乐到外面玩。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准备充分,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只是在幼儿创编表演时,教师应该提供动物、植物、人物的卡片,这样创编的诗歌更接近原诗歌的结构,使幼儿的思路更广阔。幼儿在学习朗诵诗歌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朗诵白天和黑夜,让幼儿充分表达出白天与黑夜的不同,感受朗诵诗歌时应该注意运用语言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11、小班语言教学优秀教案《太阳和月亮》含反思
活动目标:
⒈感受诗歌内容,学习说“……醒来了”“……睡着了”
⒉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活动准备:
⒈课件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㈠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 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㈡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㈢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㈣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㈤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
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附:太阳和月亮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太阳、月亮作为内容,以动静结合作为活动的主线。冷暖色调的两幅图帮助幼儿感受了热闹与安静。同时,在表现诗歌内容时请幼儿用肢体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结尾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的介入,满足了孩子们对诗歌的诠释。另外,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原诗歌进行了改变:太阳出来了,小狗醒来了;太阳出来了,xx醒来了;太阳出来了,xx醒来了......词语的重复便于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整节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的描述图片内容,参与活动的参与性很高。
只是我在出示图片后,没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同时,我应该把幼儿自己说出来的诗句“xx醒来了,xx睡着了”也加入到诗歌当中,以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我要更加以幼儿为主体, 为幼儿创设一个敢说、想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积极有效的组织好每节活动。
12、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太阳和月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营造的艺术氛围。
2.体验“热闹”与“安静”对比形成的意境,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两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为太阳公公、月亮阿姨找朋友
(1)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小鸡和小鸭是好朋友,小花和小草是好朋友,太阳公公和月亮阿姨也想找好朋友。太阳公公说:“我喜欢热闹。”月亮阿姨说:“我喜欢安静。”谁是它们的好朋友呢?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
(2)提供橙色背景纸和黑色背景纸,分别弹奏两段不同风格(欢快跳跃、舒缓轻柔)的音乐,教师随音乐提示幼儿“太阳公公出来了”“月亮阿姨出来了”,鼓励幼儿把小图片(与儿歌内容有关的玩耍中的小动物、睡梦中的小景物等)送到不同的背景纸上。
(3)师幼一起观察两组图片,说说太阳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说它们是太阳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公公出来了,天亮了,小动物们都醒过来了,都到外面来玩了;月亮阿姨出来了,天黑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
2.利用图示学习诗歌
(1)这些小图片中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诗歌里说到了谁,把他们从小图片中找出来,按顺序排排队。(教师用两种不同的音色、语调示范朗诵:太阳出来了,小兔醒来了,小狗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2)教师随钢琴伴奏朗诵诗歌,请幼儿跟着朗诵,并检查小图片是否排对,除去多余的小图片。
(3)提问:为什么说白天真热闹?(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都醒来了,大家在一起玩,白天真热闹。)"出自:屈;老.师"夜晚是怎样的?(月亮出来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到处都很安静,夜晚静悄悄。)
(4)我们一起念念这首好听的诗歌。
(5)有几张小图片藏起来了,你们还能把这首诗歌念出来吗?
3.学习创编诗歌
(1)(出示两幅不同的小图片)你们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请幼儿排列两幅小图片,然后根据图示念一念。)
(2)请幼儿找找躲起来的其他小图片(与前面不同的图片),排一排,念一念。
(3)幼儿一起念一念新编的儿歌,教师钢琴伴奏。
4.游戏:和太阳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
(1)你们愿意和太阳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吗?请你们听仔细:谁出来了?你们可以怎样玩?
(2)交替播放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鼓励幼儿听音乐做动作,最后随表示“太阳出来“的音乐到外面玩。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本次语言活动中,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和创编儿歌,在教学准备上,采用传统的图片,简单易行,易于操作,便于师幼之间的互动,虽然现在课件的运用在某些方面给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优势,但传统的图片教具,在师幼互动操作方面,也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教 师通过藏图片,让幼儿运用记忆回忆儿歌内容,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让枯燥练习更加生动有趣。在活动中通过音乐与语言的整合,更好地促进目标1的达成,体味“热闹”和“静悄悄”的意境。在本次活动中,在幼儿的创编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思维的发散,引导幼儿发挥想像力,创编出更多更广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动物。
13、幼儿园大班语言《神笔马良》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一天在家,和五岁的儿子一起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儿子感叹:我要是有一支神笔就好啦!那我想要啥就画啥。是呀!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支神笔那可太棒啦!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班幼儿听,假如每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假如有神笔的孩子们看见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口齿伶俐,想象丰富的精灵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因此而产生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神笔马良》。
活动目标:
1、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2、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3、喜欢倾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学习马良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
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难点
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神笔马良》故事图片,雨中没有伞的人,找不到妈妈的小男孩,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等图片),毛笔一支
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听故事,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幼儿异口同声的说:想)那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认识神笔
1、观看PPT4-11听老师讲故事
2、、故事好听吗?我检验一下,你们听懂了没有?(听懂啦)敢不敢回答我几个问题?(敢)
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故事叫什么名字?(神笔马良)故事中会画画的小朋友叫什么?(马良)他有一支什么样的笔?(神笔)为什么叫它神笔?(这支笔画什么东西都能变成真的)
3、教师:马良用这支神笔给穷人画了好多有用的东西,帮助了许多人。让我们给这个善良、有爱心的马良鼓鼓掌吧!小朋友看这支笔神奇不神奇?(神奇)这么好的神笔你想不想要?(幼儿迫不及待的说:想)
三、仔细观察,初步想象
(一)、初识神笔,说一说
教师:假如你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你要画什么?(幼儿回答积极,内容丰富)
(二)设置情景,说一说
1、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情景,想一想,假如你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看到这种情景,你要为图中的人们画什么?(播放PPT13-17)
教师 :小朋友们,图中这个人在干什么?(这个人在跑步)天气怎样?(天下雨啦。)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雨伞,雨衣。)(PPT13雨中没有伞的人)
教师:这个小朋友一个人在街边哭,大家猜一猜他可能遇到什么事了?(他可能找不到妈妈了)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电话。)(PPT14找不到妈妈的小男孩)
教师:咦?这个人怎么用脚写字呀?(他没有手)噢!原来他是残疾人。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一双手。)(PPT15失去双手的残疾人)
教师:大家看看这片土地怎么没有一棵植物,地上还有那么多裂缝?(因为这里缺水)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一条河。)(PPT16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
教师:大家看看这位老爷爷,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衣服,画好多钱,画金币,画金元宝……)(PPT17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有爱心,像马良一样帮助了好多人。我为善良的你们点赞。
2、情景再现,正确引导(播放PPT15-17)
边出示图片边说:在这个干涸的土地上,你给他们再多的钱,他们可能也很难买到很多的水,那在这干涸的土地上有比钱更重要更实用的是什么呢?(水,很多很多的水)对呀,我们给了他们很多的水,这个土地上的禾苗呀,庄稼呀,就可以生长了,人们也不用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所以在这里水比钱实用。残疾的孩子,你给他再多的钱,他能买到手吗?”(买不到)是的,再多的钱都买不来手。我们给他画上一双手,然后再让神笔把它变成真的,这样,他就能像我们一样,用手吃饭,用手画画、写字了。对吧?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钱可以买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东西是钱买不来的。所以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有很多东西比钱更重要,小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呀?”(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对)
(三)联系愿望,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愿望?假如你有了这样的神笔,你想不想把你的愿望画出来,让他变成真的?
四、神笔接力,说说愿望
教师(出示毛笔):当当当,这就是马良的那支神笔,神笔交到谁的手中,就请完整、快速的说出你的愿望,说不定愿望真的会实现呦!
五、课外延伸,结束活动
总结:
通过这节语言活动,我的收获不亚于孩子们!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我们肩负着幼儿健康全面成长教育的第一站的重要使命,而在我们幼儿教育中尤为重要的的语言活动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情感交流、倡导多元化教学,要做好课前预设,发掘教育资源,精心准备,注意问题设计,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14、幼师大班美术教学设计《树林》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的树林作品,初步了解绘画风格,感受点、线、面组合的美。
2、尝试运用点、线、面组合表现树林,体验创作的乐趣。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宣纸、记号笔、炫彩棒、水、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想象讨论
1、今天许老师带来了一段录音,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听树林里的鸟声)
教师:这是什么声音?仔细听!(小鸟的声音)
师:这可能是什么地方?(森林,树林)
2、刚才好多小朋友都说这可能是树林,告诉你们答案:这是一片树林,树林是怎样的?你见到过的树林里面有什么?谁来和大家说说。
小结:原来树林里有高高的树,花花草草,还有可爱的小动物,真的很美。喜欢树林吧?
二、欣赏感受
1、PPT配乐欣赏吴冠中的3幅树林作品
过渡:“出示吴冠中的照片”有一位画家爷爷和我们大家一样,他的名叫吴冠中,这位爷爷他的名字叫吴冠中,和我们一样特别特别喜欢树林,每每到了树林里去呀,他就会仔细观察,用他的画笔描绘出树林的美好的样子,想不想看看他的画?一起去看看吧!
爷爷画的树林和我们平时画的树林一样吗?
孩子们,看了三幅作品,美不美?爷爷画的树林是怎样的?谁来告诉我。(有很多颜色、有树枝,这些树粗粗细细的)爷爷画了多少树?这些树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小朋友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吴冠中爷爷画的树有粗有细,有的远的,有近的,有直直的,有弯弯的,而且树皮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纹,真漂亮。我们再来仔细看一幅画。
2、重点赏析作品《树林》
教师提问:这棵树干是什么样的?(一点一点的点子花纹,你还发现有别的花纹吗?)
这棵树皮上除了有点子花纹,还有线条卷卷的像蜗牛壳,棒棒糖、陀螺,像这样的卷卷的环形的花纹。还有什么花纹?平时你画花纹的时候会用这种吗?不太敢用。不过爷爷这么一画好看吧,块面的,像什么(辫子的块面花纹)?刚才我们说到了树有粗粗的,细细的,看看爷爷是怎么画的?
两根直线离得远远的,树的树干就变得怎么样?(粗粗的),那两根线条离得近近的呢?看看是不是细细的?如果还要让它细怎么办?一根线条也能代表一棵树。短短长长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向各个方向伸展,就成了树枝。然后再来用各种颜色画上点子花纹还有短线条的线条花纹,螺旋线,还有我们平时不敢用的块面花纹。吴冠中爷爷就是用这些点子、线条、块面组合在一起就画出了这么美,这么好看的树林。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仔细的品味一下吴冠中爷爷的树林。
3、PPT配乐讲述,完整欣赏4幅树林作品。
“清晨,听着小鸟的歌声,让我们漫步到树林中,近处有几棵高高的白桦树,挺拔地站立在那儿,它们有的粗,有的细,长长短短的,树枝向四面八方伸展,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树皮上有像动物脚上的点子花纹,短短长长的线条花纹,还有像辫子一样的大块面花纹组合在一起,让树林变得更美了,不远处还有许多的树笼罩在清晨的雾气中,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树林里的点点小花随风飞舞,好像他们也在欣赏树林的美。我爱自然界的树林,我要用我的画笔画出最美的树林。”
三、创作表现
1、孩子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画一画像吴冠中爷爷这样的树林。今天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水彩笔,炫彩棒、小毛笔、还有清水,一会儿,用水彩笔画树干,树枝和点子,然后用炫彩棒好看的颜色点上树林里的小花小草,在树皮上也可以装点一下。一会儿,等你把树林画完了以后,记得有一件小秘密要做,请你记得用毛笔沾点水给你的树林里的树喝点水,一会儿大家来说说给小树喝点水以后你的树林变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四张桌子,4人一组,找人少的地方自己安排。
2、引导幼儿学学吴冠中,用点、线、面组合表现树林的独特美。
3、鼓励幼儿适当添画树林中的其他景物。
四、分享交流
这就是我们的树林,看看爷爷的树林,再看看我们的树林,美不美?为自己鼓鼓掌。刚才看爷爷画树林的方法,我们也学会了,告诉大家,你的树林用了什么方法画的?你觉得你的作品里哪里特别好看?给大家介绍介绍。发现秘密了没有?给小树喝点水怎么样?给小树喝过水以后,晕染开了。是不是我们的每一幅画给小树喝了水后有点水墨画的感觉?所以许老师说叫你给你的小树喝点水,后面秘密然让你们找,看样子你们都已经找到了。这种方法在以后在别的作品里也能试试,小树喝点水,东西喝点水,有点水墨的感觉。孩子们,接下来许老师要来问问你,有没有在你的作品里用到了吴冠中爷爷也没用过的方法?你们用了吴冠中爷爷的点、线、面组合在一起,画出了这样好看的树林,用了许老师给的一个小小办法给小树喝点水,出现了不一样的水墨效果。
活动反思:
这次的绘画活动是让他们画小树林,活动之前,我先给他们讲解了各种树的画法,要求有树干、树冠和树叶,希望他们画出各种各样的树,并且给他们讲解了近大远小的绘画方法,之后就让他们自由想象作画。
15、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动物分房子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并尝试用相关成语进行仿句练习。
2、能清楚的说明分房理由,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办法。
3、萌发遇到问题多思考,多想办法解决的意识。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动物分房子的要求,帮助狮子解决问题。
2、难点: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清楚分房理由,并学习使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活动准备
大房子挂图一副,各种相关动物图片、各类生活中常见物品卡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狮子”道具,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狮子大王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想请小朋友帮它解决,到底是什么烦心事?我们来听听。
二、 活动过程
1、教师完整讲述《动物分房子》,幼儿欣赏。
师: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分房子?(老鼠、猫、大象、公鸡、狐狸、乌龟。)
2、结合图片串讲,学习关联词“因为……所以……”。
(1)师:谁先发的言?提出了什么要求?为什么?请小朋友试着用‘因为……所以……’把话连起来说。
(2)师:听了小老鼠的要求,老猫是怎么说的?老猫说它年纪大了,它应该住在?(因为老猫年纪大了,所以它不能住在高层)
(3)师:谁第二个提出要求?提了什么要求?你认为大象适合住几楼?为什么?但是大象也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起,那大象住什么样的房子合适呢?
(4)师:公鸡提了什么要求?它说了什么?为什么?
(5)师:乌龟提了什么要求?从乌龟的话里你认为乌龟住几楼比较合适?
3、请幼儿分四组讨论,自主操作分房子卡片。
4、加深记忆,运用句型
(1)将幼儿自主操作的结果贴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出现不同意见回忆各个动物的要求并进行调整。
(2)告诉“狮子”分房方案。用“因为……所以……”句型进行讲述。
三、活动小结,幼儿尝试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进行生活经验造句,集体讨论,尝试仿句。
师:因为小朋友帮助狮王分好的房子让小动物们都很满意,所以狮王大王特别的开心,它决定在森林里举办聚会,给你们发来了魔法邀请卡。想参加这个聚会可没有这么容易,一是要用“因为……所以……”说一句通关密语,二是要帮狮子大王仔细倾听小朋友说的密语能不能过关。(老师示例)如:冰激凌图片,因为夏天到了,所有妈妈买了冰激凌给我吃。
活动总结
课件的设计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整个组织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平等的出现在幼儿身边,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必要的帮助、支持,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感,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本次活动目标完成较好,幼儿的自主操作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有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加强了。大部分幼儿参与性强,喜欢动手操作活动,在故事引入中,大部分小朋友能够简单记住哪个动物想住在第几层?不想挨着谁?在相互讨论这个环节中还需要再多鼓励,大部分幼儿很快就能够给动物分好房子,还有部分幼儿处于犹豫不决,判断地不是很准确,或寻求他人帮助,可进一步变换方式进行练习。
16、大班语言教案:灰姑娘主题教学设计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本节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活动过程中在幼儿与教师及同伴交流时,培养幼儿愿意主动表达的能力及习惯。在教师设计的活动环节中,幼儿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发展其想象力。
活动目标
1.学会认真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语言有序,连贯,清楚的表达故事大致内容。
3.幼儿通过故事表演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体验故事中角色情感
幼儿对于童话故事很感兴趣,出于幼儿的兴趣点,本节活动把理解故事内容作为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故事大致内容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本节活动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沟通说出故事大致内容,幼儿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设为本节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灰姑娘完整童话故事、故事情节 PPT、灰姑娘图片、角色扮演的自制服装、道具、
(灰姑娘、王子、两个姐姐、继母、小鸟榛树)舞会音乐
活动过程一、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故事吧!
二、分段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1.讲述故事情节 1—4
从前有一位长的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 她常常收到继母与两位姐姐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经常弄得全身满是灰尘, 因此叫她灰姑娘。
提问:为什么叫她灰姑娘? 讲述故事情节 5—8
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参加,但继母与姐姐不让灰姑娘参加,让灰姑娘喂鸟,这时小鸟臻树魔法师把灰姑娘打扮的非常漂亮,并给她穿上了一双水晶鞋,但让她必须在十二点之前回来。就这样,灰姑娘参加了舞会并无王子跳了最美的舞蹈。
提问:灰姑娘参加舞会了吗?
是谁帮助灰姑娘参加了舞会? 讲述故事情节 9—12
眼看午夜十二时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一只水晶鞋。王子很伤心,于是派大臣全国找,最终王子找到了灰姑娘,从此,王子和灰姑娘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提问:王子怎么了?
最后王子和灰姑娘在一起了吗?
2.回忆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说出故事大致内容
后母和两个女儿让她穿上旧衣服,叫她灰姑娘爸爸去集市灰姑娘哭泣坏姐姐在打扮灰姑娘喂鸟小鸟臻树魔法师打扮灰姑娘王子和他跳舞丢水晶鞋王子拿水晶鞋找灰姑娘大姐试鞋让灰姑娘试鞋一起回王宫
3.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加深理解故事内容
(1)分配角色
故事里有继母、两个坏姐姐、灰姑娘、王子、小鸟臻树小朋友们,你们相当哪个角色?
(2)教师旁白讲述,同时帮助幼儿练习对话内容
幼儿在情景中故事表演,教师适度时进行指导帮助。
小结:刚才小朋友故事表演的特别投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三、结束部分
今天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给我们的故事起个名字吧? 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故事
灰姑娘
从前,有一个富人的妻子得了重病,在临终前,她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叫到身
边说:“乖女儿,妈去了以后会在九泉之下守护你、保佑你的。”说完她就闭上眼睛死了。她被葬在了花园里,小姑娘是一个虔诚而又善良的女孩,她每天都到她母亲的坟前去哭泣。冬天来了,大雪为她母亲的坟盖上了白色的毛毯。春风吹来,太阳又卸去了坟上的银装素裹。冬去春来,人过境迁,他爸爸又娶了另外一个妻子。
新妻子带着她以前生的两个女儿一起来安家了。她们外表很美丽,但是内心却非常丑陋邪恶。她们到来之时,也就是这个可怜的小姑娘身受苦难之始。
她们说:“要这样一个没用的饭桶在厅堂里干什么?谁想吃上面包,谁就得自己去挣得,滚到厨房里做厨房女佣去吧!”说完又脱去她漂亮的衣裳,给她换上灰色的旧外套,恶作剧似地嘲笑她,把她赶到厨房里去了。她被迫去干艰苦的活儿。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担水、生火、做饭、洗衣,而且还要忍受她们姐妹对她的漠视和折磨。到了晚上,她累得筋疲力尽时,连睡觉的床也没有,不得不睡在炉灶旁边的灰烬中,这一来她身上都沾满了灰烬,又脏,又难看,由于这个原因她们就叫她灰姑娘。
有一次,父亲要到集市去,他问妻子的两个女儿,要他给她们带什么回来。第一个说:“我要漂亮的衣裳。”第二个叫道:“我要珍珠和钻石。”他又对自己的女儿说:“孩子,你想要什么?”灰姑娘说:“亲爱的爸爸,就把你回家路上碰着你帽子的第一根树枝折给我吧。”父亲回来时,他为前两个女儿带回了她们想要的漂亮衣服和珍珠钻石。在路上,他穿过一片浓密的矮树林时,有一根榛树枝条碰着了他, 几乎把他的帽子都要扫下来了,所以他把这根树枝折下来带上了。
回到家里时,他把树枝给了他女儿,她拿着树枝来到母亲的坟前,将它栽到了坟边。她每天都要到坟边哭三次,每次伤心地哭泣时,泪水就会不断地滴落在树枝上,浇灌着它,使树枝很快长成了一棵漂亮的大树。不久,有一只小鸟来树上筑巢, 她与小鸟交谈起来。后来她想要什么,小鸟都会给她带来。
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选择未婚妻,准备举办一个为期三天的盛大宴会,邀请了不少年青漂亮的姑娘来参加。王子打算从这些参加舞会的姑娘中选一个作自己的新娘。灰姑娘的两个姐姐也被邀请去参加。她们把她叫来说道:“现在来为我们梳好头发,擦亮鞋子,系好腰带,我们要去参加国王举办的舞会。”她按她们的要求给她们收拾打扮完毕后,禁不住哭了起来,因为她自己也想去参加舞会。她苦苦哀求她的继母让她去,可继母说道:“哎哟!灰姑娘,你也想去?你穿什么去呀!你连礼服也没有,甚至连舞也不会跳,你想去参加什么舞会啊?”灰姑娘不停地哀求着,为了摆脱她的纠缠,继母最后说道:“我把这一满盆碗豆倒进灰堆里去,如果你在两小时内把它们都拣出来了,你就可以去参加宴会。”完,她将一盆碗豆倒进灰烬里,扬长而去。
灰姑娘没办法,只好跑出后门来到花园里喊道:“掠过天空的鸽子和斑鸠,飞来吧!飞到这里来吧!快乐的鸟雀朋友们飞来吧!快快飞到这里来吧!大伙快来帮我忙,快快拣出灰中的碗豆来吧!”
先飞来的是从厨房窗子进来的两只白鸽,跟着飞来的是两只斑鸠,接着天空中所有的小鸟都叽叽喳喳地拍动着翅膀,飞到了灰堆上。小白鸽低下头开始在灰堆里拣起来,一颗一颗地拣,不停地拣!其它的鸟儿也开始拣,一颗一颗地拣,不停地拣!它们把所有的好豆子都从灰里拣出来放到了一个盘子里面,只用一个小时就拣完了。她向它们道谢后,鸟雀从窗子里飞走开了。她怀着兴奋的心情,端着盘子去
找继母,以为自己可以去参加舞宴了。但她却说道:“不行,不行!你这个邋遢女孩,你没有礼服,不会跳舞,你不能去。”灰姑娘又苦苦地哀求她让她去。继母这次说道:“如果你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把这样的两盘豆从灰堆里拣出来,你就可以去了。”她满以为这次可以摆脱灰姑娘了,说完将两盘碗豆倒进了灰堆里,还搅和了一会,然后得意洋洋地走了。但小姑娘又跑到屋后的花园里和前次一样地喊道:“掠过天空的鸽子和斑鸠,飞来吧!飞到这里来吧!快乐的鸟雀朋友们,飞来吧!快快飞到这里来吧!大伙快来帮我忙,
快快拣出灰中的碗豆来吧!”先飞来的是从厨房窗子进来的两只白鸽,跟着飞来的是两只斑鸠,接着天空中所有的小鸟都叽叽喳喳地拍动着翅膀,飞到了灰堆上。小白鸽低下头开始在灰堆里拣起来一颗一颗地拣, 不停地拣!其它的鸟儿也开始拣,一颗一颗地拣,不停地拣!它们把所有的好豆子都从灰里拣出来放到了盘子里面,这次只用半个小时就拣完了。鸟雀们飞去之后, 灰姑娘端着盘子去找继母,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以为自己可以去参加舞会了。
但继母却说道:“算了!你别再白费劲了,你是不能去的。你没有礼服,不会跳舞,你只会给我们丢脸。”说完他们夫妻与她自己的两个女儿出发参加宴会去了。现在, 家里的人都走了,只留下灰姑娘孤伶伶地一个人悲伤地坐在榛树下哭泣:“榛树啊!请你帮帮我,请你摇一摇,为我抖落金银礼服一整套。”
她的朋友小鸟从树上飞出来,为她带了一套金银制成的礼服和一双光亮的丝制舞鞋。收拾打扮、穿上礼服之后,灰姑娘在她两个姐妹之后来到了舞厅。穿上豪华的礼服之后,
她看起来是如此高雅、漂亮、美丽动人极了。她们都认不出她,以为她一定是一位陌生的公主,根本就没有想到她就是灰姑娘,她们以为灰姑娘仍老老实实地待在家中的灰堆里呢。王子看到她,很快向她走来,伸出手挽着她,请她跳起舞来。他再也不和其他姑娘跳舞了,他的手始终不肯放开她。每当有人来请她跳舞时,王子总是说:“这位女士在与我舞。”他们一起跳到很晚,她才想起要回家去了。王子想知道这位美丽的姑娘到底住在哪里,所以说道:“我送你回家去吧。”灰姑娘表面上同意了,但却趁他不注意时,悄悄地溜走,拔腿向家里跑去。王子在后面紧追不舍,她只好跳进鸽子房并把门关上。王子等在外面不肯离去,一直到她父亲回家时,王子才上前告诉他,说那位他在舞会上遇到的不知道姓名的姑娘藏进了这间鸽子房。当他们砸开鸽子房门时,里面却已空无一人,他只好失望地回宫去了。父母进屋子时,灰姑娘已经身穿邋遢的衣服躺在灰堆边上了,就像她一直躺在那儿似地,昏暗的小油灯在烟囱柱上的墙洞里摇晃着。实际上,灰姑娘刚才很快穿过鸽子房来到榛树前脱下了漂亮的礼服,将它们放回树上,让小鸟把它们带走,自己则回到屋坐到了灰堆上,穿上了她那灰色的外套。
第二天,当舞会又要开始时,她的爸爸、继母和两个姐妹都去了。灰姑娘来到
树下说:“榛树啊!请你帮帮我,请你摇一摇,为我抖落金银礼服一整套。”
那只小鸟来了,它带来了一套比她前一天穿的那套更加漂亮的礼服。当她来到舞会大厅时,她的美丽使所有的人惊讶不已。一直在等待她到来的王子立即上前挽着她的手,请她跳起舞来。每当有人要请她跳舞时,他总是和前一天一样说:“这位女士在与我跳舞。”到了半夜她要回家去的时候,王子也和前一天一样跟着她,以为这样可以看到她进了哪一幢房子。但她还是甩掉了他,并立即跳进了她父亲房子后面的花园里。花园里有一棵很漂亮的大梨树,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梨。灰姑娘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只好爬到了树上。王子没有看到她,他不知道她去了哪儿, 只好又一直等到她父亲回来,才走上前对他说“那个与我跳舞的不知姓名的姑娘溜走了,我认为她肯定是跳上梨树去了。”父亲暗想“难道是灰姑娘吗?”
于是,他要人去拿来一柄斧子,把树砍倒了一看,树上根本没有人。当父亲和继母到厨房来看时,灰姑娘和平时一样正躺在灰烬里。原来她跳上梨树后,又从树的另一边溜下来,脱下漂亮的礼服,让榛树上的小鸟带了回去,然后又穿上了她自己的灰色小外套。第三天,当她父亲、继母和两个姐妹走了以后,她又来到花园里说道:“榛树啊!请你帮帮我,请你摇一摇,为我抖落金银礼服一整套。”她善良的朋友又带来了一套比第二天那套更加漂亮的礼服和一双纯金编制的鞋。当她赶到舞会现场时,大家都被她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给惊呆了。王子只与她一个人跳舞, 每当有其他人请她跳舞时,他总是说:“这位女士是我的舞伴。”当午夜快要来临时,她要回家了,王子又要送她回去,并暗暗说道:“这次我可不能让她跑掉了。”然而,灰姑娘还是设法从他身边溜走了。由于走得过于匆忙,她竟把左脚的金舞鞋失落在楼梯上了。将舞鞋拾起,第二天来到他的国王父亲面前说:“我要娶正好能穿上这只金舞鞋的姑娘作我的妻子。”灰姑娘的两个姐妹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她们都有一双很漂亮的脚,她们认为自己穿上那只舞鞋是毫无疑问的。姐姐由她妈妈陪着先到房子里去试穿那只
舞鞋,可她的大脚趾却穿不进去,那只鞋对她来说太小了。于是她妈妈拿给她把刀说:“没关系,把大脚趾切掉!只要你当上了王后,还在乎这脚趾头干嘛,你想到哪儿去根本就不需要用脚了。”
大女儿听了,觉得有道理,这傻姑娘忍着痛苦切掉了自己的大脚趾,勉强穿在脚上来到王子面。王子看她穿好了鞋子,就把她当成了新娘,与她并排骑在马上, 把她带走了。但在他们出门回王宫的路上,经过后花园灰姑娘栽的那棵榛树时,停在树枝上的一只小鸽子唱道“再回去!再回去!快看那只鞋!太小,不是为她做的! 王子!王子!再找你的新娘吧,坐身边的不是你的新娘!”王子听见后,下马盯着她的脚看,发现鲜血正从鞋子里来,他知道自己被欺骗了,马上掉转马头,把假新娘带回她的家里说道:“这不是真新娘,让另一个妹妹来试试这只鞋子吧。”于是妹妹试着把鞋穿在脚上,脚前面进去了,可脚后跟太大了,就是穿不进去。她妈妈让她削去脚后跟穿进去,然后拉着她来到王子面前。王子看她穿好了鞋子,就把她当做新娘扶上马,并肩坐在一起离去了。但当他们经过榛树时,小鸽子仍栖息在树枝头上,它唱道:再回去!再回去!快看那只鞋!鞋太小,不是为她做的!王子!王子!再找你的新娘吧,
坐在你身边的不是你的新娘!”王子低头一看,发现血正从舞鞋里流出来,连她的白色长袜也浸红了,他拨转马头,同样把她送了回去,对她的父亲说:”这不是真新娘,你还有女儿吗?“父亲回答说:“没有了,只有我前妻生的一个叫灰姑娘的小邋遢女儿,她不可能是新娘的。”然而,王子一定要他把她带来试一试。灰姑娘先把脸和手洗干净,然后走进来很有教养地向王子屈膝行礼。王
子把舞鞋拿给她穿,鞋子穿在她脚上就像是专门为她做的一样。他走上前仔细清楚她的脸后,认出了她,马上兴奋的说道:“这才是我真正的新娘。”继母和她的两个姐妹大吃一惊,当王子把灰姑娘扶上马时,她们气得脸都发白了,眼睁睁地看着王子把她带走了。他们来到榛树边时,小白鸽唱道:“回家吧!回家吧!快看那只鞋!王妃!这是为你做的鞋!王子!王子!快带新娘回家去,坐在你身边的才是真正的新娘”鸽子唱完之后,飞上前来,停在了灰姑娘的右肩上。他们一起向王宫走去。
活动总结
童话是孩子们心中最纯净的境地,是上天赐给孩子们神奇的礼物,梦幻的乐园。本节活动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活动课堂气氛好极了,整堂活动课,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并大胆发言。在讲述故事大概内容时,幼儿概括内容及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老师的指点帮助才可完成,不过在这一环节幼儿的思维能力特别活跃。在表演故事环节中, 幼儿的动作形象、表情还需夸张。不足之处在于语言活动课我的语言不够简练,啰嗦话太多,讲述故事时表情动作不够丰富,导致幼儿表演环节表情动作也不够夸张。在以后活动中还需勤学习,勤努力,精简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丰富自己的表情及动作夸张。
17、幼儿园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引导幼儿有兴趣地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3、能大胆尝试仿编诗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难点:能大胆尝试仿编诗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课件一:
收集各种云彩图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需插入一首背景轻音乐:秘密的庭院)
课件二:
课件画面1:天空及风吹动云彩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2:云彩被风儿吹成青蛙蹲在荷叶上捉害虫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3:云彩被风儿吹成小猫捉老鼠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4:云彩被风儿吹成蜻蜓跟月亮婆婆捉迷藏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5:云彩被风儿吹成小花狗啃骨头的动画画面。
2、儿歌中动物的图片及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一、通过生动的语言及课件《云彩世界》,激发幼儿看云彩的兴趣。
1、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抬起头静静地看过蓝蓝的天?(有)
跟我说说你抬起头都看见了什么?(太阳)
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蓝色)能不能说得好听一些?(蓝蓝的天)
对,我们把看到的,还要用很美的话说出来。
好,刚才你们说抬起头看到了蓝蓝的天,蓝蓝的天上还有什么?(白白的云)对了,蓝蓝的天上还有白白的云。
孩子们,其实,当我们有的时候,静下心来,抬起头,蓝蓝的天上,白白的云,是非常非常美的,老师非常喜欢看这样的风景,今天,我就把这么美的风景带到了这里,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欣赏一下,欣赏完以后有什么感受,请你告诉我。
2、看了刚才那段蓝天白云,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很温柔,好好看,像鸭子)哇,他刚才一边在看还一边在想象,他觉得有一朵云还像一只鸭子,这个想象有点意思。
总结:孩子们,刚才邹老师发现了你们都在静静地欣赏,刚才有好些小朋友说对了,让这些云我感觉很美,让我感觉很温暖,确实的,蓝天白云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很美的风景,刚才也有小朋友说了,我发现云是会变的,一会儿小小的,一会儿大大的,一会儿感觉变成了小朋友眼中的鸭子,一会儿变成爱心,那云为什么会在空中变来变去,是什么让它变呢?(幼儿讨论:风)小朋友们真聪明,原来风会让云飘来飘去。
二、欣赏诗歌,感受云彩有趣的变化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就叫《云彩和风儿》,因为云彩和风是一对好朋友,风一吹云彩就会变来变去,所以很会想象的人儿就编出了这首很好听的散文诗,名字就叫《云彩和风儿》(幼儿朗读)现在老师就把这首散文诗念一遍给你们听,记住哦,听也是一个本领,听了还要记住,散文诗里说了些什么?
2、教师配乐朗读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好听吗?(好听)刚才你们都在仔细的听,现在我要考考你们,散文诗里的内容你记住了吗?
3.结合图片,分段欣赏,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1)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小青蛙蹲在哪里?忙着做什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找找看云彩变成了小青蛙这一句,黑板后面有没有,他发现了有,找出来给大家看看。放在哪一句?他听到了“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青蛙,呱呱呱,蹲在荷叶上忙着捉害虫。(幼儿一起朗读)
(2)吹呀吹,云彩又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去黑板上找一找有没有,请你把这句儿歌念出来。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猫,长长的胡子,大大的眼睛,跑来跑去捉老鼠。
(3)吹呀吹,云彩还变成了什么?请一个小朋友来念一念。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蜻蜓,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翅膀,忙着和月亮婆婆捉迷藏。
(4)最后一句,来看看云彩又变成了什么?小花狗是什么样子的?(蹲在门口啃骨头)
孩子们,你看,这就是一首诗,小朋友们真棒,诗歌听了一遍就记住了。
4、教师配乐再次朗读诗歌,引导幼儿欣赏。
很美的诗,要让人感觉到美,就要通过我们的语言,你朗诵得很美,就会人感觉到,哇,真美啊。我们的语言就有这样的本领,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再来感受一下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来念的,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
5、引导幼儿寻找诗歌中的特点,完整欣赏《云彩和风儿》动画课件,幼儿跟读。
师:哇!小朋友们真厉害,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经会念了,(哇,你们听得真仔细)接下来,请你们跟着动画里的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念一念,然后看看诗歌中哪一句在出现得最多次?(播放云彩和风儿动画)
师:你们学得真好,现在我要问了,哪一句在诗歌中出现得最多次呢?你听到了吗(吹呀吹)。(如果孩子没听到,再放一遍动画给孩子看:你们还没听明白,那我们再一边学,一边听听哪句在诗歌里出现得最多次的)
师总结:对了,你们真聪明,这四句的开头都是: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然后再说青蛙、小花猫、小蜻蜓、小花狗的时候,可以说它们长得怎么样?你看,长长的胡子,大大的眼睛,是谁啊?(小花猫);呱呱呱是谁呀?(小青蛙)对了,它有的可以模仿它的声音,有的可以模仿它的外形,你看蜻蜓是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翅膀。
三、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培养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1、现在我想问问:如果你们是风,想把云彩变成什么样子?云彩在风儿的吹动下,还能变成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个别幼儿回答。
幼儿回答:我想把云彩变成美丽的花朵,我想把云彩变成一辆坦克,我想把云彩变成小雪人,我想把云彩变成长颈鹿,我想把云彩变成小女孩,我想把云彩变成一条漂亮的裙子,我想把云彩变成一把机关枪,我想把云彩变成小白兔,我想把云彩变成大老虎,我想把云变成羊群,我想把云变成一条龙,我想把云变成恐龙,我想把云变成蝴蝶在跳舞,我想把云变成小鲤鱼…
2、幼儿仿编诗歌(个别幼儿讲述)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请你也用诗歌里的“吹呀吹”开头,说一说你想到的云彩像什么?它在干什么?
教师举例: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一架直升飞机,飞在蓝天里;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蜜蜂,嗡嗡嗡,飞来飞去采蜜忙。你们也来说一说吧!
幼儿回答,集体跟读两到三个。
师:她说得好不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编的这句。
幼儿回答(如):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绵羊,咩咩咩,和太阳公公做迷藏;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白兔,在地上一蹦一跳,锻炼身体;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美丽的花朵,向彩虹姐姐飘去,想和彩虹姐姐做游戏;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海浪,小船摇呀摇;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蝴蝶和太阳,互相追着玩;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娃娃,追着太阳玩耍;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娃娃的脸,真好玩;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娃娃,在彩虹上跳呀跳;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风车,转呀转;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星星,黑夜里放光芒;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它在捉蚯蚓;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乌龟,爬呀爬,爬呀爬,它忙着回家呢;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兔子,跳呀跳,跳呀跳,跳到公园玩悠悠球;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它在抓小鱼;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绵羊,咩咩咩,咩咩咩,它在草地上跑;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兔子,跳呀跳,跳呀跳,它在吃青草;
吹呀吹,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碗和杯,它可以盛米饭;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画板,拿着它可以画画;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空调,吹着空调真舒服;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书包,背着书包上学校;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邮筒,每天寄信到远方;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小鸭游泳真快乐;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兔子,长长的耳朵,短尾巴;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绵羊,咩咩没,咩咩咩,它在草地上;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花蝴蝶,飞呀飞,飞到花丛中;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汽车,嘀嘀嘀,嘀嘀嘀,开在马路上;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红气球,飞呀飞,飞呀飞,飞到天空中;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房子,住在里面真舒服;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小鸡,叽叽叽,叽叽叽,小鸡吃小米;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长颈鹿,它在公园吃树叶;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斑马,它在公园里跑步;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雪人,和小朋友一起打雪仗;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象,它在公园里喷水。
四、游戏《云彩变变变》
师:刚才小朋友说得非常好,你们想不想做一朵漂亮的白云,也来变一变呢?(想)请所有漂亮的云朵们全体起立向后转,面向客人老师们,好,现在你们都是云,有高高的云、瘦瘦的云,弯弯的云,直直的云,大大的云,小小的云,胖胖的云,现在你们扮演云,邹老师扮演风,记住:天上的云彩没风的时候是不动的,风儿一吹云就动,风儿不吹云就不动的;当邹老师说:“吹呀吹……”你们就变出造型告诉客人老师:“云彩变成了什么?”好吗? 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师:“吹呀吹……”(“风停了,云彩变出造型就要定好”)
“风又来了,吹呀吹…”
幼儿回答:“云彩变成了大帅哥”、“云彩变成了小蝴蝶、小花猫、小花、小裙子、大怪兽、小老鼠”引导幼儿把诗歌编长一些。
五、结束部分
师:你们这些云朵变得真漂亮,外面天空中的云彩更美丽,咱们让他们也和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吧!(跟客人老师再见)
附儿歌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青蛙,呱呱呱,蹲在荷叶上,忙着捉害虫。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猫,长长的胡子,大大的眼睛,跑老跑去捉老鼠。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蜻蜓,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翅膀,飞呀飞,跟着月亮婆婆捉迷藏。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狗,汪汪汪,坐在门口啃骨头。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活动总结
1、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用到本次活动中来,是这一活动成功的关键。散文诗的教学目的并不在于让幼儿背诵,而是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理解其中蕴涵的知识。
2、在活动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符合了幼儿喜爱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欣赏云彩和风儿变魔术时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形象逼真的动画把他们融入了无比优美的境界。设计的提问也设计的十分巧妙,做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幼儿的情绪能跟随教师一步步高涨起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了幼儿视,听,动等多种感官,并结合动静交替的原则,使整次活动的气氛较热烈。
3、为了让幼儿创造性的改编散文诗,我事先带领幼儿观看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过程,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提高他们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18、公开课教学大班语言活动:太阳和小鱼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太阳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理解故事,大胆猜测并讲述故事的情节。
3、 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4、 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太阳图片,眼罩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中班的小朋友都长的特别漂亮,你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长的也这么漂亮吗?今天何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故事说的就是小时候的故事,看看是谁小时候的故事。
——太阳公公也有小的时候,猜猜太阳小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出示太阳小时候的图片)
二、阅读理解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太阳和小鱼》,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太阳公公,哦不,那时候它还小不能叫太阳公公,是太阳宝宝,太阳宝宝每天都在天上陪着人们幸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温暖给人们带来光明,有了太阳宝宝的照料,人们能种出很多粮食,吃的饱饱的,日子过的可好了,可是那时候的太阳宝宝太小了,在天上待着待着就没力气了,嗨哟,好累啊,它伸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太阳宝宝从天上掉下来,掉到了河里,这可把人们吓坏了,人们都到处喊着:不好了,不好了,太阳宝宝掉到水里去了,瞧,那个白胡子的老村长说,这下可不好了,太阳掉进水里,我们就快活不了了。
----理解、讨论为什么太阳宝宝掉进水里,人们就活不了呢?
瞧,没有太阳,每天都下雪,人们把所有的棉衣服都拿出来穿在身上也不管用,还是很冷哟,没有太阳,周围就没有光明,到处一片漆黑,人们要出门,只能借助蜡烛灯笼那一点点光芒,没有太阳,地上什么庄家都种不出,人们眼看就要被饿死了,人们就全体开了个会,要把太阳宝宝从水里救出来,
-----看看他们想出的是什么办法呢?三个办法里,你看懂了几个呢?这三个办法你觉得哪个会成功?
人们找来了很多的大力士,找个一个最粗的绳子,牢牢的绑在了太阳宝宝的肚子上,能行吗,你瞧,刚升起一点来,绳子一下就断了,太阳宝宝又掉到了河里。
他们又找来了很多粗粗的缆绳,织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网,太阳宝宝整个都在网里,所有的人一起用力气,太阳宝宝就要快被拉出水面的时候,网底下破了一个大洞,太阳宝宝又掉进水里了。
勇敢的水手在船上放了很多炸药,点着了炸药,太阳宝宝被炸药的力量炸到了天空,太阳宝宝说,太吵了我刚睡着,说完就又掉到水里了。三个办法都不管用,大家都吓坏了。
三、小鱼救太阳
-------这些办法都不行,这时候有个人要出来救太阳宝宝了,你猜是谁呢?
故事的名字叫《太阳和小鱼》,小鱼在水里救太阳可以吗?
故事讲到这里,也该是小鱼出场的时候了,是一条很小很小的小黑鱼,它说,大家别着急,我有办法帮你们把太阳给放到天上去,可是我也有个困难,太阳掉进水里,周围漆黑一片的,我什么也看不见,我也不知道太阳宝宝在哪里,你们能帮帮我的忙,帮我找太阳吗?漆黑一片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嘴巴来帮忙了。
-------实践体验,找小朋友带上眼罩做小鱼,台下小朋友告诉他太阳的方向来找到小鱼的位置。
小鱼跟你们一样,漆黑一片,继续往前游,太阳太阳你在哪里呢?先往后再往下游,
小鱼有你们的帮忙终于找到太阳了,这回小鱼要想办法让小鱼回到天上去,小鱼就是找到了太阳宝宝,在它的咯吱窝里轻轻的挠了挠,太阳宝宝高兴的笑了,这回它睡醒了,一下子就升到了天上,一直都没掉下来过,这样过了很久很久, 变成了今天的太阳公公,它要跟你们在一起,跟你们待很长很长的时间。
四、故事结束
我们都很喜欢这个找太阳的游戏,我们再来找一次吧,找太阳之前先跟后面的老师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19、小班语言活动《太阳和月亮》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尝试用“xx醒来了”、“xx睡着了”说一句话。
4.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小蝴蝶、小猪、小狗、小鸭、小猫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我们一起用热烈地掌声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太阳图片)
2.出示图片太阳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太阳公公好。教师:我们的宝贝可真有礼貌,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你们去干什么呀?
(2)师:还有一歌小客人藏在电视机后面的,我们一起招招手把它请出来吧!(幼:请你出来吧!)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可以去干什么呀?(睡觉)
幼儿自由回答。
二、看图理解儿歌
(1)师:今天太阳和月亮是想出来找好朋友的,我们一起帮帮它们好不好?出示图片太阳和小鸟
师: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谁来说说还有哪个好朋友醒来了?(幼儿自由讲述)
师:看看你说的朋友醒来了吗?(小树)带幼儿复述诗句:小树醒来了。
师:还会有哪个好朋友醒来了呢?(幼儿讲述)复述诗句:小朋友醒来了。
师:这么多的好朋友都醒来了,我们听一听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播放音乐)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听见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师:这么多好朋友一起过来了,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白天真热闹!
(2)出示月亮的图片:
师:还有一位客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月亮)月亮出来了,我们可以去干什么啊?(睡觉)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吧!
师:亲爱的孩子们,请睁开你的眼睛,瞧,月亮出来了,我们一起帮它找一找,谁睡着了? (幼儿说出来)
师:月亮这么多的好朋友都来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3)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哼唱摇篮曲)
师:小朋友睡觉了,周围很安静,黑夜静悄悄。(幼儿复述黑夜静悄悄)
师: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还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呢。诗歌的名字叫太阳和月亮。(幼儿复述)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刚才当太阳出来的时候老师用响亮地声音,因为白天很热闹。当月亮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呢?(小小的)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请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朗读诗歌内容,区分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情感表达。
四、创编诗歌
师:好听的诗歌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你们看,还有很多的好朋友也想到我们的诗歌中来玩一玩呢!
师:当太阳出来了,你想请哪个好朋友?
当月亮出来了,你想请哪个好朋友?
幼儿自由操作,并把新创编的诗歌完整表述。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太阳、月亮作为内容,以动静结合作为活动的主线。冷暖色调的两幅图帮助幼儿感受了热闹与安静。同时,在表现诗歌内容时请幼儿用肢体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20、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变的月亮》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形状会有变化。
2.学习词语:苗条、认真仔细、难为情。
3.能大胆发挥想象,用讲述、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月亮姑娘做衣裳》故事音频、故事图片4张。
2.材料准备: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你在什么时候见过月亮,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 月亮的形状会变化吗?
二、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逐幅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故事音频第一段、观察画面一。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月亮姑娘第一次做衣服时的身材体态,学习词语“苗条”。
2)引导幼儿观察裁缝龙虾大哥量体裁衣的动作,学习词语“认真仔细”。
2.播放故事音频第二段、观察画面二。
—— 裁缝龙虾大哥做的衣服合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3.播放故事音频第三段、观察画面三。
—— 重新做好的衣服合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播放故事音频第四段、观察画面四。
—— 月亮姑娘身体有什么变化?
—— 她面上有什么表情?你能明白“难为情”是什么意思吗?
三、播放图片并结合故事音频,完整欣赏《月亮姑娘做衣裳》。
—— 月亮姑娘每次做衣裳的时候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 月亮姑娘最后有没有满意的衣裳穿呢?
小结:原来月亮每天都在悄悄地变化。有时候像眉毛,有时候像小船,有时候像圆盘。裁缝龙虾大哥虽然每次都很仔细地量,认真地做出了美丽的衣裳,可是等做好以后月亮姑娘又胖了,所以月亮姑娘到最后都没有穿上满意的衣裳。
四、幼儿绘画创作《给月亮姑娘的衣裳》。
1.教师抛出问题引发幼儿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 你最喜欢月亮姑娘什么时期的模样?
—— 如果你是裁缝会设计什么样的衣服给月亮姑娘呢?
2.教师鼓励幼儿将想象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在活动后欣赏交流。
—— 大家都有自己特别的想法,那我们就把它画下来吧。画完后可以跟你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和设计。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阅读角投放与月亮内容相关的书籍,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附【故事】
月亮姑娘做衣裳
月亮姑娘想做一件漂亮的衣裳,于是她去找裁缝龙虾大哥。龙虾大哥按着月亮姑娘苗条的身材认真仔细地量了一遍,说:“你过几天来取衣服吧。”过了几天,月亮姑娘高高兴兴地来取衣服了。咦,奇怪,衣服怎么穿不进去,月亮姑娘的脸都憋红了。龙虾大哥拿来尺子一量:“哟!就这几天你怎么长胖了!”月亮姑娘不好意思地说:“那就麻烦您帮我重做一件吧。”又过了几天,月亮姑娘开开心心地来取衣服了。她屏住呼吸,用力地把衣服往身上套,可还是穿不进去,最后衣服都被撑破了。龙虾大哥说:“哎呀!你怎么又长胖了,这衣裳我可没法做:了。”月亮姑娘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从此,月亮姑娘白天再也不敢出门了,只有到了晚上才悄悄地出来散步。
活动反思:
原教材上这是一个综合活动,审议中我们把它更改为语言活动,但是仔细看了活动之后发现,虽然活动里面有个故事,但这是科学性非常强的故事,其中包含:月亮是怎么发光的?月亮为什么每天都在变化?月亮绕着地球转、光的发射等等科学知识。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和类似故事之后发现这种科学性较强的故事作为一个科学活动来组织会更合适。我是这样组织开展的:
一、视频的“加盟”
活动用故事的形式组织开展,而且我还找到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视频和“月亮在一个月里圆缺变化“的视频。以动态的画面吸引了幼儿,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而且把抽象的月亮圆缺变化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幼儿观赏,直观有效易理解。
二、知识的“延伸“
为了加深幼儿对月亮一个月里圆缺变化的规律的认识,我还将此内容延伸到了区域当中。请幼儿用笔画画它的变化情况,如弯弯的眉毛→弯弯的镰刀→弯弯的小船→圆圆的盘子→弯弯的小船→弯弯的镰刀→弯弯的眉毛→……这样循环反复,幼儿自己动手画了之后对科学知识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21、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天气怎么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3.知道科技进步使人民生活越来越方便。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2)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今天的天气。
(3)你喜欢什么天气?最不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
2.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知道或了解天气情况?
小结:我们可以从电视、手机短息、报纸、上网等地方知道天气预报。有时候还可以看看其他生物的反应,比如大雨将要来临之前,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浮出..
1.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为什么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
小结:人们出行要是先知道天气情况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对人们的生活方便起到很大的作用!
(2)谁最关心天气预报?
小结:农民:司机、游客最关心天气预报
(3)天气与生活有什么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活动延伸
让幼儿尝试最一份一周天气记录表。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重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老师积极的回应。在这次活动中,我尽量的鼓励幼儿进行发言,但是一些幼儿的回答比较偏离我想要的回应,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适合的言语来进行回应。另外,当幼儿对小动物可以预报天气没有概念时,我所讲的似乎对他们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儿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儿歌续编这个有难度的环节就一时不能继续,好在当一位幼儿有了正确的回应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终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来。我想下一次再让他们进行类似的儿歌创编时,效果会更好一些。
另外,幼儿对气象站的兴趣浓厚,以后可以找机会给他们仔细讲一讲里面的故事。最好是带他们进行实地参观,一定有不同的体会。
22、大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电视广告
活动意图:
晨区活动过程中,幼儿不由自主的边游戏边嘴里嘀咕着:给我O泡,给我O泡……现代信息时代,许多幼儿在家里就能通过电视、电脑、收音机等了解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屏幕中最多的就数电视广告了,幼儿无意识的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设计出本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广告的用途及广告语的特点;
2、初步学说、学编广告语来描述事物的典型特征;
3、激发幼儿爱老师、爱幼儿园的情感;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电视演示箱一个
环境准备: 电视广告4则;
经验准备:周末跟随爸爸、妈妈观察里、大街上、商店门口等处的广告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直接引题
师:下面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会电视,(播放2分钟视频)哪位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电视里看到了什么?
运用声、光的视觉效果吸引幼儿,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哪些地方有广告?
(二):教学新课
1、讨论第一则广告的特点;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的第一段广告,待会请小朋友要告诉我它是给什么做得广告?广告里说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请认真观看。
(幼儿初步感知广告特点)
2、讨论第二则广告的特点;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广告,待会老师还要请小朋友回答问题呢,请认真观看吧。
(幼儿深入感知广告特点)
3、师小结广告的特点:广告里的话要短,能把产品名字、特点说全,让人一听就明白,容易记住。
(三):情景表演
师: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习了3年,知道幼儿园有许多好玩的玩具,有你们喜欢的老师,谁能用简短的话介绍一下我们的幼儿园呢?……
组织幼儿情景表演,为幼儿园创编广告语,请个别幼儿上台播讲广告语,让其他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大班语言领域:电视广告。广告有个特点就是准确、简短让人一听就明白,容易记住。希望通过刚才小朋友们精彩的广告,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这所美丽的幼儿园
活动延伸:可将幼儿创编的广告语录制下来,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教学反思:
幼儿将熟悉的生活、身边广告予以创编,富有一定挑战性,挑战了幼儿语言组织能力、思维整理能力、爱朋友爱园的情感,也从而了解了广告的特点。由于幼儿接触广告的机会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基本掌握教学内容。部分幼儿没有做好活动准备,还未能刻意想出广告,而是从众心态,课后还可以活动延伸。
23、大班美术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月亮生日快乐》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时此刻,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师小结:原来有朋友在一起真是件好事,他可以让我们都快乐起来。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师讲:“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戴上了,你们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
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小结:这真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于是,当天晚上……去和月亮说话。”(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活动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24、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小熊过桥》反思
意图:
动画和图片是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因此,在这个活动设计里我尝试用动画引入,将语言教学和形象生动的动画及美丽的图片相结合,整合成一个能有机开展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图片在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儿歌,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配合表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理解儿歌的意义。
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动画视频歌曲、有关图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1、动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通过动画情景,让幼儿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教师根据动画情景表演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3)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
2、利用图片学习儿歌。
(1)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边出示小熊过桥的有关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2)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
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师:“现在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过桥的?”
③教师边出示有关小鲤鱼的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二段,
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幼儿先集体朗诵整首儿歌再分组竞赛朗读。
3、能力提升: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表演区继续表演儿歌(小熊过桥)
(2)请幼儿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小熊过桥》。
教学反思
《小熊过桥》这是一首情节性的诗歌,关于一个小动物的故事,诗歌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讲述了一只小熊从最初害怕走竹桥到后来勇敢前进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困难源于生活,借助《小熊过桥》这一载体回到生活中去体会成功的喜悦,活动贴进生活容易被幼儿接受。
这首儿歌幼儿很喜欢,与以往的儿歌有所不同。在以往的儿歌教学中,儿歌简短、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学习。但今天学习的这首儿歌《小熊过桥》内容比较多,较长。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理解儿歌。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开始,我就带领幼儿过小桥,让幼儿自己体验过小桥的心情。提出问题:刚才你们在过小桥时心情怎么样的?今天有只小熊也要来过一过小竹桥,猜猜小熊过桥会碰到什么事情呢?提出悬念。根据幼儿回答播放课件:对于“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画面上对应出现:一只乌鸦边飞边叫,桥下的流水露出了咧嘴笑的笑容,又形象又富有情趣。在针对儿歌的最后一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画面上出现了回头笑嘻嘻的小熊,半钻进水不停摇着尾巴的鲤鱼,再配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幼儿陶醉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插上了想象翅膀。最后, 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动作并把儿歌表演出来,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小熊、鲤鱼、乌鸦、流水一起有节奏的念儿歌。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不事事依赖别人。
25、猫和老鼠——大班语言活动观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意图:
“动物王国”是我们本学期进行的主题活动之一。在进行这一主题教学时,孩子们谈得最多的是动画片,兴致一来,手舞足蹈的孩子们一会儿模仿唐老鸭和米老鼠,一会儿模仿懒惰的加菲猫,一会儿又学着蓝猫和淘气……而碰到没有对白的动画片,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语言表现着、模仿着,为片中的角色配音。看到孩子们如此兴奋,联想到无对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看画面创编角色对白的系列语言活动在我的脑海里诞生了。
活动目标:
1. 感受动画片的幽默与诙谐,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
2. 尝试看动画与同伴合作为角色动态创编语言。
3. 大胆想象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述。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
(1)动物王国系列图片展版。
(2)小小影视角(供幼儿自由欣赏动画片)。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对动画情节有一定的了解。
(2)幼儿有为动画片配音的经验。
3.材料准备:
(1)制作后的《猫和老鼠》动画碟片、(节选动画片的一个片段,分割成多个画面重复播放)
(2)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动画制作输入多台电脑)。
(3)角色道具。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段激发配音欲望
1.语言导入。
师:又到了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没有对白的动画片,想一起来看看吗?集体欣赏动画片段。
2. 引入活动主题。
师: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小嘴都在“咕噜、咕噜”的,是在给动画片配音对吗?都想试试吗?那就找几个小伙伴打开电脑,看着画面一起试吧。
二、分组尝试配音
1.幼儿分组初步尝试创编角色语言。
2.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创意。
三、分节探究
1. 组织幼儿分节看动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为同一情景创编多种表述语言。
师:刚才老师听到很多精彩的角色对白,谁愿意看着画面将你想到的对白展示一下?
2.评价幼儿语言表述情况并引导幼儿动脑解决配音中出现的问题。
(1) 什么时候开始说角色语言最好?
(2)怎样解决画面换了,角色语言还没说完的问题?(让幼儿了解配音与画面要同步)
(3)怎样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听到“我”的精彩配音?(鼓励幼儿大胆说,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4)有的小朋友一个人为多个角色配音好辛苦,怎么办?(启发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
四、分角色配音
1.幼儿自由组合并协商分配角色。
2.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同步配音。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鼓励幼儿在配音时融入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五、配音展示并表演
1. 部分小组进行配音展示
师:刚才我听到几个小组都创编出了精彩的段子,愿意展示给大家听听吗?那一组愿意先来试试?
2、 欣赏教师配音。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简单装扮后模仿角色动作。
六、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创编对白及配音练习。
2.将幼儿的配音录制成磁带,与光碟同步播出,供幼儿欣赏。
3.提供成人配音经典作品给幼儿欣赏。
反思与分析:
1、选材新颖 动画《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而给无声的动画配音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非常浓郁。
2、紧扣目标 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为了让孩子有个较好的配音环境,我将动画片段重新制作,输入电脑让孩子自己操作,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干扰较少的环境,同时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中,引导孩子们创编更丰富的语言,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4、注重分层引领 作为语言活动,重点在解决“听”“说”的问题上,考虑到孩子语言发展的差异性,创编角色语言时,对能力强的孩子侧重评价其语言能力,让其他的孩子知道努力的方向,如当某小朋友配音很精彩时,我会说“他的配音不快也不慢,当画面结速束他的配音也完成了!”“我能听出这是一只生气的猫。”对能力弱的孩子则侧重引导,通过这种引导,充分调动孩子的创编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6、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两只笨狗熊反思
目标:
1、学着分析角色特点和归纳主题。
2、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准备:
1、教学挂图、故事录音《两只笨狗熊》。
2、实物“面包”一只、毛绒玩具雄两只(一大一小)。
过程:
1、出示毛绒玩具,语言导入:
——瞧,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两只笨狗熊。一天,哥俩出去玩,会发生什么事呢?
2、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
——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干面包是怎样变化的?(演示实物面包,帮助幼儿理解)
(2)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幼儿学习对话,理解新词:(将故事中插问)
——大黑小黑捡到一块干面包,它们俩是怎么说的?
狐狸分干面包时说了什么?两只笨狗熊又是怎样回答的?
3、讨论理解,归纳主题:
(1)设问讨论:
——为什么狐狸没有干面包反而吃得最多?
大黑和小黑是怎样的孩子?狐狸呢?
(2)归纳主题:两只笨狗熊不会互相谦让,才会受骗上当。
(3)讨论友好相处的方法:
——如果你们是大黑、小黑,会怎样做?
(4)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小朋友想得方法可真棒呀?我们不能学两只笨狗熊,我们要做一个互相谦让的好孩子对吗?
活动反思:
《两只笨狗熊》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儿的儿童故事,通过故事可以让幼儿懂得遇到问题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总是依赖别人,养成与同伴互相谦让的好习惯。
开展活动时,第一个环节让幼儿听故事录音,让他们对故事有初步了解。接着第二个环节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同时在这个环节中请幼儿们说了大黑.小黑和狐狸说的话,大部分都可以掌握,在第三个环节讨论后,幼儿们积极发言,但时间不够,不能让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表演熟悉故事内容,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但不能让全班幼儿参加,导致有些幼儿失望。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争取做的更好。
27、大班传统智力游戏教学设计和反思:拍电报
活动目标:
1、能准确快速接收并传递同伴发出的信号。
2、体验与同伴合作取胜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成一排或者一个圆圈。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玩个拍电报的小游戏,你们是小小电报员,老师这里有一份很紧急有很重要的电报,需要马上送出去,看看哪组电报员能够最后成功送出,并且正确又快速。”
2、游戏玩法:教师小声地将电报数字号码告诉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不能让其他的幼儿知道,然后听信号拍电报。第一个小朋友将右手在第二个小朋友左手心按老师说的数目点几下(例如电报数字是5就用手指轻轻点5下),依次往下进行。由最后一个小朋友报出电报的号码,看看哪组的电报拍的快、拍的准确。
3、游戏规则:当老师发口令后,各组幼儿按传递的指令,开始拍电报。最后一个幼儿得到电报后要举手,并把数字写在纸条上。
4、游戏可进行2至3次。
5、游戏结束,教师小结。
反思:
本次活动巩固了幼儿对数的概念,而且孩子们把数字一个一个的传下去,通过敲击手掌的次数幼儿收到信息,发展了幼儿的触觉、注意力和记忆力。整个活动幼儿基本上是在比较安静的氛围下进行的。他们对游戏非常感兴趣,孩子们都是在专注的拍电报,这里面也渗透了蒙氏“安静”游戏的内容。因为大班幼儿比较好动,竞争意识强,所以在活动进行中有部分小朋友没能更好的遵守游戏规则。我觉得这是以后工作中的重点。
28、大班语言活动观摩课教学设计狐狸孵蛋反思
一、活动目标:
(1) 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 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 丰富词汇:得意。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二、活动准备:
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课件 、故事动画;音乐《去郊游》《小乌鸦爱妈妈》
三、活动过程:
1、 幼儿室外站好,导入:“孩子们,美丽的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听《去郊游》进
入活动室。出示课件:大树林
“美丽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看,飞来飞去的是什么鸟?”出示课件:乌鸦“它的妈妈年纪大了,它飞出来给妈妈找吃的,我们一起帮助它寻找食物好好?”听《小乌鸦爱妈妈》做热身运动。“它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块肉,可就在这时,来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乌鸦》
2、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1遍。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
(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兴的?
3、请幼儿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提问: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的肉,会打什么坏主意?(把肉骗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对乌鸦说?乌鸦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说,并想象表现出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狐狸是不是真的想听乌鸦唱歌?你觉得狐狸怎么样?(狡猾)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爱听好话、奉承话、赞美的话)我们能不能学习它?
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 、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
6、 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在《狐狸孵蛋》活动中,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思维是活跃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
活动初始,我请孩子们形容一下狐狸,其实事先只预设到骗子、坏蛋、狡猾、等形容的词汇,但孩子们却说到了阴险的、丑陋的、笨蛋的等等词汇,立刻赋予了故事的生命力。另外在活动末尾时,我要求小朋友与自己生活经验相联系,比如:当我问到:“你们什么时候感觉到幸福呢?”有的小朋友会说:“在祖国妈妈怀抱里觉得很幸福,很温暖!”等,真的让我体会到,只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思路,她们就会很聪明意思到我们的意思。
29、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七色花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作品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学说“飞呀,飞呀,小花瓣哟……”的话。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之情。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图片一套,七色花四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七色花。
提问:这是一朵怎样的花?这朵神奇的七色花里还藏着一个神奇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第一部分内容。
提问:这朵七色花是谁送给珍妮的?老奶奶告诉珍妮实现愿望的咒语是什么?
2、教师讲述第二部分内容。
提问:珍妮现在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她会怎么说呢?
珍妮现在最想实现的愿望又是什么,她又会怎么说呢
珍妮分别用蓝色的花瓣,绿色的花瓣实现了什么愿望,她是怎么说的?
珍妮分别用橙色的花瓣,紫色的花瓣实现了什么愿望,她是怎么说的?
如果你是珍妮,你会怎么做呢?并一起说说珍妮说的话。
(幼儿讲出实现的愿望,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并让幼儿充分学说“飞呀,飞呀,小花瓣哟……”的话。)
三、理解作品深刻意义。
1、珍泥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几个愿望?哪几个愿望是帮助自己的,哪几个愿望是帮助别人的?你觉得珍妮哪件事情做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2、如果你拥有一片神奇的花瓣,你想帮助别人做什么事呢?(请幼儿先讨论,然后把想实现的愿望画在花瓣上,并讲讲你想帮助别人做什么事。)
活动延伸:
创编新的七色花的故事。
活动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受到了小朋友的喜欢,通过主人公—珍妮使用那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来实现自己的愿望的一个故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之情。
一、教师准备的七色花比较漂亮,具有操作性。在教师讲述故事时,教师边讲故事边操作七色花,便于幼儿理解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个愿望。最后,让幼儿撕下一片花瓣七个人一组画画自己的愿望,创编一个新的七色花的故事。
二、充分考虑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目标。在活动中通过边讲述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很快学会了“飞呀,飞呀,小花瓣哟……”的话。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品深刻意义,进行创编新的七色花的故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在活动的最后,设计了绘画自己的愿望这个环节,让幼儿画出自己的愿望,增加幼儿的兴趣,弥补了幼儿的欲望,做到了“满堂红“,不忽视任何一位幼儿。在这其中,幼儿既能感受到与朋友合作的快乐,又能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个故事内容比较长,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学习的疲劳感。所以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以分段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很是投入,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的也很好,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七色花的神奇,学会说故事中的语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想象讲述做好铺垫。所以活动下来孩子对于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说出来,孩子们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他们的愿望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奕铭说想要很多的玩具,允乔说想让自己的房间变的更漂亮,思佳说想要很多漂亮的花”……虽然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有引导孩子们多与别人分享,想想有什么愿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围绕自己展开。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单薄。我想这与我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启发还不够突出有关,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别人让自己很开心时。我可以追加着问一问你有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别人?
3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快乐的小公鸡》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情节,学习动物对话。
2、丰富词汇:苦恼、耕田、传播、报时。
3、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感受。
4、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快乐。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6、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快乐的小公鸡》。
2、老牛在田地耕种、青蛙在池塘边捉虫、蜜蜂在花丛中采花蜜传花粉的图片
3、老牛、青蛙、蜜蜂、小公鸡、公鸡爸爸头饰。
4、布置田野、池塘、花丛的背景。
活动过程:
一、边看角色演示边讨论,幼儿初步体验情感。
1、出示老牛(头饰)——“我快乐的是老牛,小朋友好”。
教师以角色口吻引导幼儿讨论: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快乐吗?
2、演示青蛙(头饰)、蜜蜂(头饰),鼓励幼儿猜想它们快乐的原因。
师:小青蛙和蜜蜂都说自己快乐, 请你们猜一猜它们为什么快乐呢?
3、出示小公鸡(头饰),引出故事《快乐的小公鸡》
师: “我是一只小公鸡,我也想找快乐。”
讨论:小公鸡怎么样才能找到快乐?
二、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提问幼儿。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故事<<快乐的小公鸡>>。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2、小公鸡整天没事干,它心情怎样?(丰富词汇:苦恼)
3、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小公鸡找到谁,它们怎样说?
三、观看课件,欣赏故事,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小电影《快乐的小公鸡》。
1、小公鸡跑到田野问谁?
2、小公鸡怎样问老牛呢?(学习句子: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
3、出示图一:老牛爷爷怎样回答?(学习对话: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会快乐了。丰富词汇:耕种)
4、小公鸡跑的那里问青蛙?
5、出示图二:青蛙哥哥怎样回答呢?(学习对话:为庄稼,捉害虫就会快乐。)
6、它跑到花丛问谁?
7、出示图三:蜜蜂姐姐又是怎样说的?(学习对话: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会快乐了。丰富词汇:传播)
8、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小公鸡怎样办呢?
9、公鸡爸爸怎样回答小公鸡?(学习句子: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师:小公鸡怎样找到快乐呢?(幼儿讨论后,提问个别幼儿)
师:原来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为人们报时,它成为一只快乐的小公鸡!(丰富词汇:报时)
六、引导幼儿思考其它动物快乐的原因。
师:老牛爷、青蛙、蜜蜂它们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别人,所以它们快乐,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那些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去帮助别人,让自己快乐呢?
七、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边听故事,边故事表演。
师:等会,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记住在表演中一定要说出你所扮演角色的对话啊!现在请大家故事表演!
七、教育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
结束师:在生活中,原来我们经常帮助别人,爱劳动,做一位勤劳有爱心的小朋友,就会赢得大家的喜爱,自己也快乐了!
我们现在就和老师一起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吧!
故事《快乐的小公鸡》:小公鸡整天没有事情做,心里很苦恼,它想:怎样才能快乐呢?它跑到田野里问老牛:“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老牛说:“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快乐了。”它跑到池塘边问青蛙:“小哥哥,怎样才能快乐呢?”青蛙说:“为庄稼捉害虫就快乐了。”它跑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姐姐,怎样才能快乐呢?”蜜蜂说:“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快乐了。”小公鸡回到家里问爸爸:“爸爸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的呢?”爸爸笑着说:“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从此,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和爸爸一起为人们报时,它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选择的是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易于复述的故事《快乐的小公鸡》。故事的中重复句式较多,段段落结构也基本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进行开放性的问题“你们看小伙伴们见到大公鸡为什么苦恼?”让孩子自己猜测下一个情节,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然后我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让幼儿饶有兴致得观看故事,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整个故事。 之后再逐一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去引发幼儿思考故事的内涵,幼儿在反复的感受、理解、学习、表现中受到启发,并能根据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幼儿从中明白:“帮助别人就会快乐”,这一道理。不足这就是我对于整个活动的设计一心想完成我们的教学活动,完全照搬方案中教师的主观设想而进行教案所设计的几个环节,幼儿都不是很积极,思维非常的活跃和开阔。 虽然幼儿的兴趣浓厚,但是对于参与度不高的幼儿孩子的自主性和猜想太少了,该采取的哪些有效措施让更多的幼儿参与活动,感受快乐课堂?这一点还是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些就是我对本次教学活动的一点反思,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导。
31、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照片的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照片的故事》
一、设计意图:
《纲要》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照片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拍照和欣赏照片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孩子自己的照片直接来源于他的生活经验,是他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但是这种讲述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记忆的简单再现,往往需要孩子将看到的信息重新组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用现在的知识经验去创造性地讲述。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利用照片发展孩子详细地、有条理地、完整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能力,启发他们通过敏锐的观察,捕捉静态的视图传递的动态信息并能较好地运用语言描述,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另外,摄影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在引导幼儿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照片本身所蕴涵的价值,恰当地融入艺术和社会领域的内容,对孩子来说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照片: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智慧树剧照、全家福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
2、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为了提高幼儿讲述的兴趣,布置照片展览会,为幼儿创设了想讲、愿意讲的环境氛围,这可以使幼儿在有声有色的讲述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与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册。
5、实物展示仪。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师:“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里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幼儿一:“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张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里收获了许多花生,我和爸爸帮奶奶晒花生,奶奶要剥花生给我吃,我说:‘奶奶,我帮你剥。’我剥不动就用牙齿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机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齿咬花生的样子给照下来了。”
幼儿二:“这是我过五岁生日时我妈妈带我到小天使影楼拍的一张照片,我特别喜欢奥特曼,就拉着妈妈跟奥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纪念,我大声喊‘打败怪兽’妈妈祝我生日快乐!后来,妈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妈妈……”
孩子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有趣、完整。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他们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如:春游、运动会、六一团体操表演等,孩子们都能快乐地、用完整、连贯的的语言讲述,而且讲述内容生动、有趣,是孩子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的剧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留念……)
(3)刘翔比赛的照片。(刘翔哥哥在参加跨栏比赛,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获得了世界冠军……)
4、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与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每一张照片不仅可以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这些照片装在一起,给它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照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五、活动反思:
正是因为此次活动的选材直接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照片的内容是孩子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投入,师幼互动也非常激烈、有效。幼儿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语言活动中示范模仿法也十分重要,老师的示范讲述引起了幼儿浓厚的讲述兴趣,还让幼儿感受和理解了故事的要素和结构,幼儿在讲述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运用。在这里我不只是单纯运用教师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示范,因为作为身边的小伙伴的示范更能让幼儿所能接受。借助同伴的示范讲述进一步开阔了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活动一开始我将幼儿带来的照片布置展览出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了幼儿充分讲述、与同伴交流的自由,使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宣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活动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展示和保存活动成果,孩子共享的快乐体验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延伸活动将照片丰富到语言区便于幼儿随时讲述,照片的故事依然继续。
32、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小熊赏月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做事情总是不能独立完成,依赖性强,除了父母,老师,似乎就不能前进了,如果身边没有了可以帮助的对象,就经常做事半途而费,而且还向周围的人抱怨这事太难了。《小熊赏月》是个即渗透科学道理,又蕴涵着做事要有执着不灰心的精神,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童话小故事。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能大胆运用连贯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会运用丰富的词汇。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到小熊做事执着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情节制作5幅画面。
2、幼儿人手一套与画面相同的图片。
3、幼儿熟悉的歌曲吉祥三宝,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幼儿与教师随着《小熊和洋娃娃跳舞》的音乐入场。
(二) “昨天晚上小熊出去赏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请幼儿集体观看五幅图片。(请幼儿仔细的一幅一幅观看,把内容记在心里。)“老师把其中的五幅图片给你们排一排,看一看,说一说,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讲述部分:
(一)幼儿用老师准备的图片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讲述。
(二)幼儿之间相互讲述。(三三,两两讲述)
(三)师生互动(将创编的故事讲给客人老师听)
(四)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在每个幼儿讲述完后予以评价。(1、提问:这个故事有趣吗,什么地方最有趣了?2、启发运用了丰富词语的孩子,运用了丰富词汇的孩子进行表扬。)
(五)利用五幅图片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我故事里的小熊赏到了月亮吗?老师以前还讲过一个什么小动物也去捞月亮了?(小猴捞月)。小猴捞到了月亮么?(没有)为什么?那我的小熊就能捞到月亮呢?(动脑筋,想办法。。。。。。。)他想了哪些办法,或他是怎么动脑筋的?(用了手,箩筐,盆子。)用手捞上来了吗?为什么?箩筐呢?盆子呢?为什么用盆子就能捞上月亮来呢?小熊用盆捞到了月亮,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什么盆端到家里月亮就没有了呢?(盆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为什么在外面又能看见看见月亮呢?小熊捞月亮遇到了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呢?(执着、不灰心、坚持。)故事里的小熊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赏到了月亮,我们应该学习小熊什么呢?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难做的事,你们又是怎么做呢?(可以让孩子举例说。)引导幼儿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很小熊一样想着自己的运气真好。
三、音乐游戏《小熊赏月》。
我觉得今天我们也特别的幸运,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我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你们喜欢的歌曲,你们先听听,下次再交给你们唱。
四、延伸部分:
回家做平面成像的实验。
活动反思:这一活动我把目标定位在:
一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用连贯较完整语言进行讲述。
二是鼓励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
三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小熊做事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一、在实践中我基本上做到了:(1)、准备为目标服务,过程围绕目标展开。(2)、遵循了《纲要》的精神,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3)、以语言活动为主,科学,社会,艺术活动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体现整合精神。(4)、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并能关注幼儿的语言差异,创设了一个让幼儿有机会说,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氛围。
二、活动过程中落实目标的反思
(一)教师引导、鼓励不够
在生生互动这个环节,我让幼儿之间推选出一个代表讲述最有趣的故事时,幼儿表现出胆怯,不主动,都想把这个任务推让给别人,就是被推选上去的幼儿也是硬着头皮去讲,讲述的时候也比较拘束,不敢大声的说,语速很快,平淡,情节的描述也不够生动,讲完后犹如释重负的感觉。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诧异,这与《纲要》中要求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远,当时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显得很紧张,一时忘了作为教师,该有的随机教学的能力。说出的话也显得生硬,没有用积极的语言进行引导。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这和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有关。我在活动中没有很好的关注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没有察觉到他们的需要,没有及时的鼓励孩子积极的表达。没有很好的体现《纲要》的精神,在活动中做孩子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
(二)在师生互动环节,孩子和老师之间有比较好的配合。通过我有感情的将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体验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学道理。使得孩子的兴趣顿时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紧张情绪也消除了,带着轻松的情绪与孩子在聊天式的提问中,孩子们积极动脑筋,争先恐后的回答而且还运用了很多丰富的词语,活动达到了高潮。
(三)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
最后一个部分我想让孩子从歌曲中体验小熊遇事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本来也是这个活动的亮点,可是在活动中,效果没有体现出来。这和我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有关。在活动前我自认为《吉祥三宝》这首歌曲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孩子也应该很熟悉,所以在平时我也没有花时间让孩子去感受这首歌曲。在活动中,反应出孩子们对《吉祥三宝》旋律还不够熟悉,另外我自己也省略了互动对唱的环节。所以这个部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
我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乐趣。由于我情绪紧张,使得我说话就象背书一样,所以自己讲了什么,提出了什么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导的过程语言不够精练,话说不到点子上,关注启发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够,显得孩子不够配合,使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都不够活跃。
通过这个研讨活动,使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纲要》的精神,让我在“集体活动中如何准确把握活动目标”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以《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将理论的精髓,转化为实践行为。
反思后调整
在活动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整改方案如下:
一、进场部分。将原来的律动换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入场。
二、图片的改进。图片增加了两幅,更好的体现了故事情节。在入场后请孩子集体观看图片,把看见的记在心里,激发的孩子接下来排图讲述的兴趣。
三、由原来推选代表上来讲述故事改为孩子自愿上来。这样更好的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宽松自由的表现环境。
四、幼儿在倾听完我的讲述后,设计的一些问题更精练了。避免我在不知不觉中说教成分会加重,重新设计后的问题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有机的和平时生活经验相结合,发散孩子的思维。让孩子通过说,去体会从中的科学道理,以及人生态度。
五、结尾部分,将歌词重新的创编,围绕着小熊三次捞月亮所用的道具进行修改,让孩子在课后多熟悉这首歌旋律。
33、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诗歌教案《太阳和月亮》及评析
[活动目标]
1.感受“白天真热闹、夜晚静悄悄”两者视听觉对比形成的动静交替及诗歌所营造的艺术氛围。
2.体验“热闹”与“安静”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两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为太阳公公、月亮阿姨找朋友
以故事引入:从幼儿的好朋友谈起,小鸡和小鸭是好朋友,小花和小草是好朋友,太阳公公和月亮阿姨也想找到他们的好朋友。太阳公公说:“我喜欢热闹。”月亮阿姨说:“我喜欢安静。”谁是他们的好朋友呢?小朋友能帮忙找一找吗?
提供橘黄色背景纸和黑色背景纸,分别弹奏两段不同风格(欢快跳跃的、舒缓轻柔的)的音乐,教师随音乐语言提示“太阳公公出来了”“月亮阿姨出来了”,鼓励幼儿把小图片(与儿歌内容有关的玩耍中的小动物、睡梦中的小景物)送到不同的背景纸上。
和幼儿一起观察两组图片,说说太阳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是太阳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公公出来了,天亮了,小动物们都醒过来了,都到外面来玩了;月亮阿姨出来了,天黑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
2.利用图示学习诗歌
(1)这些小图片中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诗歌里说到了谁,把他们从小图片中找出来,按顺序排排队。(教师用两种不同的语调示范朗诵:太阳出来了,小兔醒来了,小狗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2)随钢琴伴奏朗诵第二遍,请小朋友跟着朗诵,检查小图片是否排对了,并除去多余的小图片。
(3)提问:为什么说白天真热闹?(小结: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都醒来了,大家在一起玩,白天真热闹。)夜晚是怎样的?(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到处都很安静,夜晚静悄悄。)
一起念念这首好听的诗歌。(有几张小图片藏起来了,小朋友能把这首诗歌念出来吗?)
3.根据学习创编诗歌
(1)老师把躲起来的小图片找出来(出示不同的两幅小图片),小朋友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请小朋友排列两幅小图片,然后根据图示念一念。)
(2)请小朋友来找找躲起来的小图片(提供与前不同的图片),排一排,念一念。
(3)教师为幼儿创编的儿歌钢琴伴奏,一起念一念新编的儿歌。
小结:这首儿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太阳和月亮》,谁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首儿歌讲的就是太阳公公、月亮阿姨和好朋友一起玩的事情。)
4.游戏:和太阳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
小朋友愿意和太阳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吗?请你听仔细,谁出来了?你可以怎样玩?(鼓励幼儿听音乐做动作,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交替,最后随太阳出来的音乐到外面玩。)
教案评析:
1.《太阳和月亮》一课关注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的支架作用,从“先行组织者”的难点前置策略运用,到兼顾孩子注意特点的图片暗示策略,真实分解了孩子的学习难点,“一玩二找三体验”环环相扣的活动程序,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重组生活经验,记忆诗歌内容,感受音乐,创编诗歌,轻松而有趣味地获得了语言、音乐相结合的新体验。真实的,才是有效的,推动孩子发展的,才是有价值的,我们的教学活动,要让孩子有真正学习的机会,并最大限度地推动孩子的发展。
2.《太阳和月亮》一课,让我们看到了师幼互动的最高境界———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滚动式的互动。由找朋友游戏起始,老师简练有效的指导语便激起了一场密切交互的师幼互动。从找身边的朋友到帮太阳、月亮找朋友,从倾听老师的朗诵到幼儿给小图片排队再到幼儿的自由创编,最后和太阳、月亮玩游戏,整个活动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情感氛围,分不清哪里是由老师发起的互动,哪里是幼儿发起的互动,让幼儿完全陶醉其中。有效的师幼互动不仅推动了孩子之间的同伴互动,提高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效益,也感染了孩子的活动情绪。有效的师幼互动,缘于教师娴熟的教育技巧,体现了教师恰当处理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使孩子的学习更有意义。
34、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火焰反思
初读《火焰》,与其说是感动,不如说震动,它摈弃了传统歌颂母亲的温柔和慈爱,以涤荡起伏的故事情节,蒙太奇般的画面,表现了一个狐狸妈妈为营救自己的孩子所表现的坚韧、刚毅和机智。读完故事每个人不禁要问:狐狸妈妈为什么要带着孩子离开自己的家园呢?是谁使狐狸妈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营救孩子呢?如果狐狸妈妈在半途中遇险,或者红毛最终没能回到妈妈的身边该是怎样的命运呢?从中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又会引发更多的思考。
开展主题的本意,就是让孩子的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体验相联系,而不是封闭在特定的环境里,寻找主题关联的线索,会使我们的教与学更为丰满,视野更开阔,儿童发展和生成新主题的空间也会更大。
活动准备:
1、 放大的图画书多媒体课件。
2、 有树林背景的包装纸。
3、 纸印狐狸妈妈和她的孩子、红色橙色的炫彩棒、宝贴。
4、 幼儿调查过妈妈保护自己的小故事。
活动目标:
1、 理解狐狸妈妈为了孩子表现的勇敢和机智,进一步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2、 积极参与讨论,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过程:
一、回忆前期经验,引入主题:
◎ 提问: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如果碰到危险,你的妈妈会怎么做呢?说说妈妈保护你的故事吧!(幼儿自由谈论:过马路、生病照顾等……)
◎ 小结: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最爱自己的宝宝。今天我也请来一位妈妈,看看她是谁?PPT1——它是狐狸妈妈,名字叫火焰,猜猜她的名字为什么叫“火焰”?
◎ 小结:原来火焰妈妈身上的颜色和火焰一模一样。带音乐背景的PPT2——火焰不是熊熊燃烧的火,而是一只火红色的狐狸妈妈,她带着2个宝宝住在安静的大森林,日子过得很快乐。
◎ PPT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森林里传来了一些奇怪的声音,有时候很奇怪的事情。 “呜……咯嚓咯嚓!”“咯吱咯吱……哗啦啦啦!”
◎ 提问:出了什么事?(火车开进了大森林,电锯把一棵棵大树砍倒了,火焰妈妈心里感到很紧张,觉得这里变得不太安全了,还是赶快带着宝宝搬家吧!谁知一不留心,啊呀,一个宝宝掉进了陷阱)PPT4
◎ 提问:什么是陷阱?(猎人故意挖的一个地洞)PPT5
原来猎人挖了一个陷阱,把小狐狸抓走了,准备去卖掉赚钱,这下糟糕啦,狐狸妈妈会怎么样?她会丢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吗?如果你被坏人抓走了,你的妈妈会怎么样?
PPT6——勇敢的火焰妈妈不会放弃,她悄悄地跟着猎人来到家里,你们找到宝宝在哪里吗?(观察画面背景)
◎ 提问:小狐狸被猎人关在笼子里,你们看见猎人家里还有什么?
◎ 猎人发现了火焰妈妈,马上追了出去,想抓住大狐狸,火焰妈妈赶紧逃,逃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她有没有救出自己的狐狸宝宝?还要继续去救吗?
◎ 火焰妈妈一定要救出自己的孩子才离开大森林,看上去白天不行,只能什么时候去救?
PPT7——看见火焰妈妈吗?
◎ 火焰妈妈刚走到猎人家门口,就被==发现了,汪汪汪叫着冲过去,带急促音乐的PPT8、9、10、11火焰妈妈快跑、跳过篱笆;快一些、穿过森林;再快一些,踏过小河;跨过铁轨,终于甩掉了两条凶恶的==。
◎ 提问:虽然火焰妈甩掉了凶恶的==,但是有没有救出小狐狸?怎么办?有办法吗?(小狐狸在猎人手里有危险,火焰妈妈肯定要拼命救出自己的孩子
PPT12——猎人的猎狗被火焰妈妈消灭了,气坏了,他们躲在树后,用==瞄准了火焰妈妈。火焰妈妈站了一会儿,转身就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她还会回来救宝宝吗?会走掉吗?火焰妈妈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帮她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二、讨论交流,操作表现:
火焰妈妈说:“大山里有很多很多的狐狸朋友,你们愿意帮我一起把所有的大狐狸小狐狸叫来吗?一起把坏蛋猎人赶跑吧!
1、出示有树林背景的包装纸:要把狐狸的皮毛涂成什么颜色?(像火焰妈妈一样的颜色)
2、操作表现:
◎ 如果已经象火焰的颜色了,就和狐狸妈妈站在一起,远远地望过去像什么?(像一片火红火红的火焰,把坏蛋猎人吓跑。)
三、 播放PPT13:
坏蛋猎人从来没有看见那么多火红火红的狐狸,他们以为着火啦,吓得赶快逃跑了,火焰妈妈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小宝宝,在安静的大山里快乐的生活着,再也没有坏猎人来伤害他们了,好朋友,谢谢你们的帮助!(张贴布置幼儿的作品)带音乐的PPT14共同欣赏
活动反思:
第一次进行试教,发现幼儿与教师互动气氛不浓厚;起初觉得也许是试自己不熟悉的班级,师生缺乏亲近感;但是细细思量,发现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把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演绎得平淡无奇,教师缺乏热情,如何感染幼儿投入故事情景呢?
要把语言活动上出彩,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深深地挖掘故事题材的内涵和中心思想,吃透教材才能把握好教学过程。于是,我重新拾起这本充满温柔慈爱的歌颂母爱的故事图画书,细细品味其间的故事内涵,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有味道……
目标定位一为“阅读惊险的故事情节,体会狐狸妈妈为了孩子表现的坚韧和机智,进一步萌发爱妈妈的情感。”“惊险”意味着教师必须带着强烈的情感,去影响感染孩子,而“坚韧”和“机智”则需要教师在讲述中必须赋予角色的正面情感,从而体现作者的意图。
作为执教者,我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全方位的教育手段,如:肢体语言、情感起伏、表情变换、语气语调的抑扬顿挫等……以此带动幼儿的情绪,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跌宕起伏,从而真正烘托出故事的真正含义。教师的角色要学会灵活转换,可以“跳进”或“跳出”,一会儿变成机智勇敢的火焰妈妈,一会儿又可以变成“旁白”,控制住节奏。
同时,我重新反思了一些重点提问,特别是划红线的问题,一定要反复强调,甚至重复问2次,这样既能加强语气语调,形成夸张强化,又能留给幼儿一个思考的空间,融合在整个过程中。“火焰妈妈”或着急、或焦虑、或担心、或勇敢无畏……等表情,要在教师的脸上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活动中形成高潮,水到渠成。
反复问孩子“还要不要救自己的孩子?”,其实是体验母爱的一种潜台词,,不是靠教师简单的说教,而是要靠教师的点拨,才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只有把故事情节交代清楚,幼儿的情感才能得到充分激发,关键是如何找到目标、如何在过程中落实,这样才能达成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心愿,也才能真正推动和达成孩子的发展。
由于这个活动内容较多,故事要交代的情节也比较复杂,一波三折,因此,作为教材的研读者,我一定要学会取舍;如何取舍呢?关键要揣摩作者的意图,他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教师才能把目标在过程中落实好。把需要的东西取下,不需要扩散的舍去,这样,“火焰妈妈”的形象和性格会更加丰满。
35、大班语言教学设计:梦姐姐的花篮反思
大班语言教学设计:梦姐姐的花篮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并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学习词语:“梦”、“五颜六色”、“金黄”、“绿色”、“火红”,会应用适当的词语修饰语句。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不同的简短诗歌,培养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和语言美。
难点:幼儿能根据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大胆创编散文的优美语句。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每个人都有过各种梦,梦是在睡眠时才会发生。欣赏过田野、河塘、秋色等美丽风景。
2、物质准备:各种颜色的花、花篮、花环。
活动过程:
(一)教师头戴花环,手提花篮扮作梦姐姐上场,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1、提示性问话: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告诉你们吧,我是梦姐姐。你们做过梦吗?什么时候会做梦?是谁让你们做梦的呢?就是我呀,梦姐姐。
2、用诗歌语言介绍自身:梦姐姐我住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我有一只轻巧的花篮,一到晚上,我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你知道我要去干什么吗?请你听一听《梦姐姐的花篮》,你就知道了。
(二)欣赏散文
1、欣赏配乐诗朗诵,感受诗歌的美的意境。
启发提问:听了这首诗诗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觉得这首散文诗怎么样?你觉得这首诗歌美在哪里?(有很美的颜色,很美的小动物,小动物们做了很美很美的梦,这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
2、带着问题完整欣赏第二遍散文诗
师:“梦姐姐一到晚上提着花篮去干什么了呢?(给小动物们送花,让小动物们做梦)那梦姐姐都让谁做梦了?怎样让他们做梦的?他们梦见了什么呢?请你再来听一遍散文诗。”
3、出示图片协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学习词汇。
(1)梦姐姐住在哪里?(出示梦姐姐图片朗诵第一段)丰富词汇:五颜六色是什么意思?(颜色很多,非常漂亮)请你再说几个跟五颜六色意思相似的好听的词语?
(2)出示图片,分段学习小动物们做的梦,(丰富词汇:金黄、绿色、火红)梦姐姐先让谁做梦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梦姐姐是怎样让他们做梦的?他们都梦到些什么?(红颏鸟一段重点学习,认识红颏鸟,解释火红的枫叶、浆果、晚霞等词语:到秋天时特别红的叶子是枫叶;水分很多,红颏鸟特别喜欢吃的浆果;太阳快要下山时天边出现的被太阳映红的彩云叫晚霞)
4、看图片再次欣赏散文,教师配乐完整朗诵散文诗(轻声播放小夜曲)。
5、鼓励幼儿跟教师看图片完整朗诵散文诗
(三)幼儿创编散文
1、引导:朗诵散文诗最后一段,那你猜猜梦姐姐会不会给咱们来送美丽的花,让咱们小朋友也来做一个美丽的梦呢?闭上眼睛听一听,梦姐姐会不会来?梦姐姐听说咱们小朋友是最聪明最爱幻想的好小朋友,所以梦姐姐也给你们带来了五颜六色的花,让你们也来做一个美丽的梦,好吗?
2、放小夜曲录音,“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朵花(有各种颜色的花),请幼儿间讨论,大胆构思自身的彩色的梦。
那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给你的是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一个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些什么呢?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说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跟梦姐姐说一说。
3、鼓励幼儿创编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像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x颜色的花,我会做一个xx颜色的梦,我梦到了……
活动延伸:天快亮了,梦姐姐要飞走了,请小朋友们把美丽的花带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说美丽的梦,请爸爸妈妈也做一个美丽的梦,好吗?
活动反思:
《梦姐姐的花篮》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散文中提到的梦境给人一种宁静又美好的感觉。课件是我自己精心制作的,让幼儿边听边欣赏画面,可以给予幼儿直观的视觉经验,并在不同的梦境中去触发幼儿的想象力。因此,通过此次语言欣赏活动,不仅让幼儿在PPT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而且可以大胆地表达幼儿的所思、所想。开始部分我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识字和组词游戏引出语言欣赏的主题内容;第二部分采用PPT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感受散文诗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本环节采取了开放式的提问,老师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机会,引导幼儿发现花的颜色和梦内容的关系,一改一听、二问、三总结的传统模式。而是进行分段欣赏-提问-设疑-释疑-再欣赏的方式层层递进,通过我的提问"小黄鸡得到什么颜色的花?它梦见了什么?金黄与黄色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说一说在小黄鸡的梦里仿佛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觉?--猜猜看在小青蛙绿色的梦中还会梦见什么?有什么感觉?--请幼儿说一说在红颏鸟的梦里仿佛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来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正确答案的出来,而是鼓励幼儿尽可能的讲述梦的内容,不强求答案的正确度、完整性,不断引导幼儿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推断下面可能发生的事情。不仅能激起孩子带着问题学习的欲望,更给孩子创编的空间。在集体讲述时,全体幼儿都能有兴趣的用完整的句子来讲述整首散文。第三环节是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纺编散文,发挥他们再造想象的能力,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色的花,我会做一个()色的梦,我梦见了……本环节充分给予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的机会,让幼儿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颜色,以及还有什么东西是这种颜色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能以散文中的形式来表述。但在仿编环节中,幼儿的思维不是很开阔,联想到的事物有类同,如果教师再引导的深入一点,那仿编出来的效果可能还要好。
36、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狐狸和乌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出画面内容。
2、培养幼儿的即兴讲述能力,思维能力以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3、培养幼儿对识字的兴趣。
4、教幼儿懂得遇事要动脑筋,不要只爱听奉承和恭维的话。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6、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知识——能看懂动画片。
2、物质——多媒体设备、网络、狐狸和乌鸦的头饰、录音机、磁带。
活动进程:
一、导入
试验:让幼儿嘴里含着一块糖,嘴巴向下说话,感觉会怎样?(糖就掉出来了)
二、展开
1、观看两遍动画片。
幼儿之间相互讲一讲看到的内容。
2、观看动画,引导幼儿理解动画内容。
提问:动画片里说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你认为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
3、观看动画,了解狐狸是怎样达到自身的目的的?
提问:狐狸想干什么?它用的什么方法?(趋炎附势)
它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三次分别说了什么?一次比一次怎么样?(好听)
4、观看动画,引导幼儿讲述出乌鸦的心理活动以和描述性语言。
提问:狐狸对乌鸦说了什么?乌鸦是怎么想的?
5、幼儿之间相互讲述。
6、请幼儿上前给大家讲故事,教师进行录音,然后播放给大家听,选出今天的“故事大王”。
7、将幼儿在故事中讲述到的词语打到大屏幕上,并引导幼儿选择自身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结束
鼓励幼儿将自身创编的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因为幼儿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本次活动利用狐狸和乌鸦的头饰以及一些图片,让幼儿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这样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使他们想要学。紧接着,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 ,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7、大班语言教学设计《狐狸的陷阱》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发现故事中的线索。
2.能根据画面情节大胆想象、合理创编故事结尾。
3.大胆参与表演故事,体验自编自导合作表演的乐趣。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内容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今天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狐狸与母鸡是什么关系?它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狐狸是怎么想的?
③母鸡又是怎么想的?
④狐狸做了什么动作,发生了什么事情?
⑤天黑了,狐狸去哪了?看到了什么?狐狸想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讨论:母鸡知道狐狸准备吃它们吗?为什么?
3.续编故事。
(1)师:狐狸还会想什么办法吃母鸡?母鸡又会想什么办法躲避狐狸?他们的故事还有可能发生在什么地方?
(2)幼儿互相讨论,自由续编故事。
4.表演故事。
(1) 幼儿自由分组,协商分配角色
(2)幼儿分组,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拓展:
幼儿制作续编故事绘本。
38、幼儿园故事《有趣的汉字》大班语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随着大班幼儿求知欲的增长,也开始认识了常见的、简单的汉字,如:大、小、日、月、水等,并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活动从汉字的起源、象形文字等抽象又具体的问题入手,通过民间小故事《仓颉造字》,使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了解汉字的由来与作用,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能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愿意参与前识字活动,对汉字感兴趣。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录音《仓颉造字》,象形字挂图一张,幼儿常见汉字人手一本带汉字的图画书。
经验准备:寻找自己认识的汉字。
活动过程:
一、观看常见的汉字和象形字,进行猜认,对汉字的起源产生兴趣。
1.出示常见的汉字,请幼儿读一读。
2.出示象形字,请幼儿看一看像什么,猜一猜是什么宇。
二、欣赏故事《仓颉造字》,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汉字的由来与作用。师:古代人们是用什么记录事情的?这样记录好吗?
仓颉是怎样造字的?他是怎样想到用图画符号表示事物的?汉字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小结:汉字是由符号慢慢演变而来的,变成文字之后人们的交流方便了很多。
三、欣赏挂图,探索、认读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
1.引导幼儿观察仓颉创造的火、口、山等图画部分和象形字,提问:你是怎么认出这些汉字来的?
2.介绍汉字来历: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 它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四、寻找认识的汉字,引导幼儿参与前识字活动,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关注。
1.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汉字,教师书写;认读过程中,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2.尝试看图书识字,尝试前识字活动,鼓励同伴间互相讨论、交流。
39、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天气怎么样》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3.知道科技进步使人民生活越来越方便。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2)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今天的天气。
(3)你喜欢什么天气?最不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
2.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知道或了解天气情况?
小结:我们可以从电视、手机短息、报纸、上网等地方知道天气预报。有时候还可以看看其他生物的反应,比如大雨将要来临之前,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浮出..
1.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为什么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
小结:人们出行要是先知道天气情况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对人们的生活方便起到很大的作用!
(2)谁最关心天气预报?
小结:农民:司机、游客最关心天气预报
(3)天气与生活有什么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活动延伸
让幼儿尝试最一份一周天气记录表。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重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老师积极的回应。在这次活动中,我尽量的鼓励幼儿进行发言,但是一些幼儿的回答比较偏离我想要的回应,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适合的言语来进行回应。另外,当幼儿对小动物可以预报天气没有概念时,我所讲的似乎对他们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儿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儿歌续编这个有难度的环节就一时不能继续,好在当一位幼儿有了正确的回应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终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来。我想下一次再让他们进行类似的儿歌创编时,效果会更好一些。
另外,幼儿对气象站的兴趣浓厚,以后可以找机会给他们仔细讲一讲里面的故事。最好是带他们进行实地参观,一定有不同的体会。
40、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啊哈幼儿园》反思
设计意图
儿童是想象的天才。他们的率真、大胆、独特,是大人难以企及的。在儿童的小脑袋瓜里,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但是,儿童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想象中,他们最终要回归也必须要回归现实生活。所以,我们大人应该做的就是:在儿童的想象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化滑梯,帮助他们从想象的云端顺利而愉快地回到现实的地面,逐步地培养起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处的能力。这个故事用对比的手法孩子们:想象世界是奇妙迷人的,而现实世界也是温馨甜蜜的。正是这两者的相辅相成,才建构起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
同时,这本书也将引领我们走近小学,它是我们下一个主题活动《啊哈!小学》的报幕员,孩子们将带着很多问题去发现、去探索小学和幼儿园的异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将想象和现实进行对比。
2、尝试根据某一小主题进行大胆、夸张地想象。
3、愉快地阅读图画书,感受蕴涵其中的夸张和幽默。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图画书人手一本;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图书,展示封面。
——今天赵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新书,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封面,猜一猜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幼儿讨论大胆猜测。
2、阅读图书,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阅读
——这本书的名字是《啊哈!幼儿园》,到底讲什么呢?,请小朋友一边看电视一边听老师讲。
——教师阅读,幼儿观察图画,了解故事内容。
——幼儿质疑,师幼共同分析。
(2) 幼儿自由阅读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书中,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本小图书轻轻地翻阅。
——提醒一些阅读规则,倾听并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3) 师幼共同讨论
——故事中的小男孩想象了哪些奇妙的东西?哪些有趣的事情?
——小男孩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通过充分的讨论,了解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异。
3、尝试想象创编
——你也来想象一下,你会怎么上幼儿园,怎么起床,怎么吃饭?或者上课、游戏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还会交哪些特别的朋友呢?自己想,自己编。
——可以拿着画纸去画下来,或者继续讲给好朋友听!
活动反思:
由于故事的想象奇特,所以引起了孩子浓浓的阅读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幼儿能够大胆想象幼儿园里各种神奇的生活情境,并且能够认真投入到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每个孩子在自己阅读小书的时候,都能仔细地观察画面,并且准确的把想象部分内容描述出来,很好的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
分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语言组织方面有所欠缺,既然是早期阅读,那么在整个组织过程中就应该运用一些故事中优美的语言来贯穿整个活动,而这个故事的句式就是:你想过……,其实呢…….。
在突破活动的难点时,教师运用通过集体阅读故事大书,自主观察的方法,幼儿很难发现故事的结构:前面是想象世界,后面是现实世界。因为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用白纸把现实部分挡住了,幼儿没有充分接触到完整的故事内容,应该让幼儿接触到完整的故事内容,突破难点。
既然是大班幼儿,那么在创编连环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创编的内容,教师不需要给每组指定好创编内容。
41、大班数学教学设计《左和右》反思
设计意图
《谁的位置动了》这节活动课,幼儿比较难理解,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清楚区分左和右,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将本节活动课,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现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发现以上两者之间的差别。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6、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今天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二)、发现自身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游戏的速度由慢变快。如:“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三)、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游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活动延伸
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左右是一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
活动反思:
在大班数学课" 左和右“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从孩子们熟悉的左手、右手来引出左右,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通过摸一摸左耳、右耳等游戏,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识辨左右时可以用自己的左右手来分辨,自己左手的方向就是左边,右手的方向就是右边。通过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
42、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好听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了解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写有幼儿名字的小纸片(把幼儿的姓与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写,让幼儿能分清)分成四行贴在大黑板上。
活动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
1、请你们猜猜这些写满字的小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字?(幼儿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标记)
2、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幼儿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子响亮、神气的来表达)
3、这些名字都一样吗?
4、总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名字都是有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个字组成的。有的名中有个别字是一样的,有的字是边旁上一样的。
二、寻找姓的秘密
1、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2、你们的姓是怎么来的?
3、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小结: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5、你知道有哪些姓吗?(幼儿举例,教师写出黑板上没有的姓氏,当幼儿说出黑板上的姓时,教师把这张卡片拿出来,让幼儿了解)以擂台赛的方式进行讲述,以激起幼儿的兴趣。
6、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10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
三、说说我的名字。
1、你们的姓是跟爸爸妈妈的,不是随便起的,那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小秘密吗?
2、小结: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活动延伸
1、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2、你除了这个名字,还有别的名字吗?别人会怎么叫你?
3、你愿意为朋友取一个即特别又好听的名字吗?
43、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教学设计:顽皮的雨滴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掌握相关的象声词。感受散文的意境美、韵律美。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大胆仿编。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掌握相关的象声词。
活动准备
1.散文内容相匹配的课件。
2.头式:牵牛花、房子、窗玻璃、小树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1、让幼儿谈谈下雨天的感受,说出喜欢或不喜欢下雨的理由。
师:小朋友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2、幼儿讨论雨天里避雨的方法
穿上雨鞋、雨衣、打上雨伞,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3、回忆雨天玩耍的情景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小雨落在哪里?落到屋顶上会发出什么声音?落到树叶上会发出什么声音……等等。
二、想象导入课题讲述
1、教师带幼儿做小蝴蝶飞的动作入场 “孩子们下小雨了不能老是在外面玩呀,时间久了会感冒的,我们还是呆在家里吧!”(课件已经打出,音乐较轻)
幼儿说:“不能出去玩,多没意思呀!”
教师说:“那我们就听听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幼儿说:“妈妈,小雨怎么也会唱歌呢?”
教师说:“听小雨正在唱歌呢!”
2、音乐响起,幼儿听音乐想象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三、欣赏散文诗《顽皮的雨滴》
1、提问:春雨是怎样唱歌的?它会落到哪里?
2、幼儿发散性思考,自由回答
3、教师分段朗诵部分散文诗并一边念一边出示课件:
4、提问:发出了什么声音?小雨落在了哪里?象在做什么?
(1)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的树叶儿在玩耍。
(2)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3)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粉色荷花的花蕊里。
(4)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
5、演示课件引导幼儿完整朗诵
(玻璃瓶打碎的声音)教师说:“听什么声音呀?(幼儿自由回答)哦原来是--(朗诵散文诗)”【一边念一边出示课件】
四、仿遍散文诗
1、引导幼儿想象象声词:
倾听到小雨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小雨除了落在牵牛花里、屋顶上、小树上、窗玻璃上还会落在哪里呢?做什么事情呢?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给回答好的幼儿进行鼓励。
幼儿:我听到小雨哗、哗、哗的声音。
我听到小雨咚、咚、咚的声音。
师:你们听到了这么多小雨的声音,想想看他们会在哪里做什么事情呢?
幼儿:哗、哗、哗,那是小雨给小草在洗澡。
咚、咚、咚,那是小雨给大树在捶背。
师:你们说得可真好听。
3、 出示课件让幼儿看画面
师:看看这次小雨又落在了哪里?发出什么声音?在干什么?
4、 幼儿根据画面回答。
幼儿:吱溜、吱溜、吱溜,小雨在游乐场玩滑滑梯。
咚、咚、咚,小雨穿着高跟鞋在走路。
五、游戏:《我和小雨一起玩》
1、请幼儿当小花、房顶、小树、窗玻璃。
2、教师与幼儿一起上台做游戏。
六、带幼儿出活动室。
附:
散文诗欣赏:顽皮的雨滴
下雨了,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他舞着美丽的翅膀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嘴里嘟囔着:“没办法出去玩了,真没意思。”
蝴蝶妈妈慈爱的看着鲜花蝴蝶,然后带他到窗前:“孩子,你来听,小雨正在唱歌呢。”
“妈妈你说什么呀,小雨怎么会唱歌?”
妈妈向他点点头:“闭上眼睛,仔细听。”小花蝴蝶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静的听。
啊,啊,啊,听见了,听见了--
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的树叶儿在玩耍。
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粉色荷花的花蕊里。
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
小花蝴蝶高兴地说:“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小雨在唱一支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呀。”
窗外,小雨还在轻轻的唱。屋里,小花蝴蝶在静静的听。
活动总结
在以往遇到雨天,作为教师一般组织一些室内活动,只想到雨天带来的不便,而忽视了它的教育作用,甚至幼儿被雨所吸引,分散注意力,想去和雨玩耍时,还去阻止他们。本活动充分利用了我们身边常见的自然现象,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听”与“想”,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玩和自我探索中进一步了解“雨”的特性。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诗,利用抓住了散文诗中“声”、“景”的完美交融。其中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和动词“玩耍、翻跟头、钻进、敲”的结合给幼儿的创编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使幼儿感到了散文诗中语言、文字所表现的韵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整个活动中,可以充分调动幼儿视、听、说、演等多种感观的统一,使幼儿进一步提高了对词汇、句子的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这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注重启发引导,通过让幼儿在主动探索、操作和游戏等过程中欣赏散文诗,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同时也让幼儿在玩玩想想中,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44、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教学设计:老鼠嫁女儿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幼儿理解童谣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丰富幼儿的词汇:噼里啪啦、砰砰砰、贺喜、抬花轿等。
3.了解中国民间婚嫁的一些风俗及所蕴含的文化。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重点难点
1.让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童谣,并有节奏、有感情进行朗诵。
2.学习词汇: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等。
活动准备
1.《老鼠嫁女儿》的课件、老猫头饰一个、儿歌图谱
2.鞭炮三个、小号两个、小棒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乐曲演奏。
2.出示鞭炮图片,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
(1)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鞭炮是怎么发出响声的呢?
(2)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童谣“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
教师:①有的小朋友说鞭炮是发出“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②还有什么声音?鞭炮还可以有“嘣、叭”的响,让我们来学一学。(教师在念象声词时,语气加重。)
③我们一起来放鞭炮吧。“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教师带领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④我们把鞭炮放的再大声一点。(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老鼠嫁女儿》
1.观看PPT《老鼠嫁女儿》。
教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有吹号、放鞭炮、抬花轿。
2.请幼儿再次观看PPT《老鼠嫁女儿》。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都有几只老鼠吹号?几只老鼠放鞭炮?几只老鼠抬花轿?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让幼儿贴图谱。)
3.看图谱说儿歌。
(三)分角色念儿歌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老鼠嫁女儿的场面,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吧。
师:(出示2的手势)“两只老鼠来吹号呀”幼儿:“来吹号”!
师:(出示3的手势)“三只老鼠”幼儿:“放鞭炮呀放鞭炮”!
师幼:“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
师幼:(出示4的手势)“四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
师:“老猫听了还贺喜呀”幼儿:“恭喜!恭喜!”
师:“一口一口全吃掉呀”幼儿:“全吃掉!”
(四)游戏活动
1.“老鼠嫁女儿”参加老鼠娶亲大会,分角色表演儿歌。
2.游戏《猫捉老鼠》
活动延伸:
(一)根据儿歌,让幼儿编故事,或者根据儿歌内容,让幼儿到区域把《老鼠嫁女儿》的场面用贴图贴出来。
(二)观看故事视频《老鼠嫁女儿》,并分角色表演。
活动总结
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根据童谣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采用直观教学法,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上。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将童谣的学习融入了欣赏“老鼠嫁女儿”的热闹情景中,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学习与模仿的兴趣,为幼儿学习词汇,如“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抬花轿、恭喜等词汇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学习还仅仅停留在幼儿学习童谣的表面上,没有更深入的引导和迁移等,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附:儿歌《老鼠嫁女儿》
两只老鼠来吹号呀来吹号,
三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
四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
老猫听了还贺喜,“恭喜!恭喜!”
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
45、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和浅的含义,懂得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比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理解深浅的相对性。
3.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在观察图片中,我班幼儿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能力和完整表述方面还有待加强,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本班幼儿学习情况,确定了本节活动的重难点。
这是《纲要》中所提到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地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要求体现的。
重点: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理解深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音频故事片段《小马过河》、多媒体课件、水槽、水、动物模型(松鼠、牛、马)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2分钟)
师:听音频马妈妈和小马的对话,引出故事内容《小马过河》。
(神秘的马妈妈和小马的对话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马上进入角色,引出今天的故事内容《小马过河》)。
(二)欣赏PPT,理解故事内容(16分钟)
1. 出示PPT1图,幼儿观察。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2)师:“小马的心情如何呢?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马,你会怎么办?”
(3)幼儿跟随教师了解画面内容。
2. 出示ppt2、3图,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小马先遇到了谁?”“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提问:“小马又遇到了谁?”“他们之间又会说些什么?
(2)师:“如果你是老牛、松鼠你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带领幼儿了解画面内容,请幼儿模仿他们之间的对话,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过程和对话语气。
(4)提问:“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能过去,可小松鼠却说水很深,同伴被淹死了?”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此环节教师采用观察、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回答,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同时通过模仿情境对话,让幼儿投入角色,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故事中蕴含的美)
3.实验验证,扩展经验
教师出示水槽,把松鼠、老牛、小马分别放在水中,让幼儿观察、感知同样深的水和动物身高的关系(幼儿总结:小马不高也不矮,所以它觉得河水不深也不浅。原来,在面对同一条河时,因为自身特点不同,所以它们看法也不一样,只有试了才知道。
(通过操作、观察,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教师及时提问,并请幼儿总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深浅的印象。这部分采用观察、谈话、操作等多种方式促进重难点的完成。)
4.观察PPT4图,了解故事结果
提问:“小马最后顺利过河了吗?”“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三)完整欣赏故事内容,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分钟)
(本节活动教师有重点的讲解画面,为了让幼儿深入理解、完成教学目标。此环节完整欣赏,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此故事产生美好的情感)。
(四)小结(3分钟)
(1)师:你喜欢故事里的小马吗?喜欢它什么?(懂事、能干、有礼貌,勇敢)
(2)师:小马过河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小结:小朋友在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动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大胆地去试一试,我们应该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含义,让幼儿懂得遇事应该如何做的道理)。
(五)活动延伸(1分钟)
师:“小马顺利过河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回家请和爸爸妈妈一起讲一讲,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活动结束是暂时的,我们将活动进行了延伸。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教育内容,达到家园共育,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对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感兴趣,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各环节衔接紧密,以童话“小马过河”为背景开展活动,故事情节简单,易于幼儿接受。通过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与浅的含义,并使幼儿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的道理。
相关文章
-
小班语言活动《太阳和月亮》教学设计反思
-
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诗歌教案《太阳和月亮》及评析
-
小班语言教学教案《太阳和月亮》反思
-
语文课文 月亮和云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
语文课文 月亮和云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
小班语言教学设计小兔子找太阳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反思
-
教学设计中班语言《晒太阳》反思
-
小班语言《太阳感冒了》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小兔找太阳》教学设计反思
-
幼儿语言教案诗歌《太阳和月亮》活动设计及评析
-
中班语言活动《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反思
-
中班语言活动《月亮》教学设计反思
-
大班语言活动《会变的月亮》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教案《太阳公公和月亮阿姨》反思
-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太阳喜欢》设计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