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慢慢长大》反思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慢慢长大》反思
1、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慢慢长大》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大后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2、感知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3、在判断、观察、对比中知道自己的身体、学习、生活能力都在变化。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6、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7、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小时候的衣服、物品。
2、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试穿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1.自己动手试穿衣服。
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你们来试试、穿穿,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讨论:为什么穿不上了?
师:这些是你们自己的衣服,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呢?
小结:这些你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你们都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
1.幼儿观看照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
师: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让我们找一找这些照片里都有谁?他们有什么变化?
(1)让幼儿观看小时候身体的照片,再比较现在自己的身高、体重,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
(2)让幼儿通关观看小时候没有牙齿头上光秃秃的照片,再比较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自己的变化。
(3)师:看看我们身体上还有哪些变化呢?(同伴间相互讨论)
2.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自己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1)师:我们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师:视频上的小朋友会做什么事了?
(3)师:那你们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找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能自己穿衣服、叠被子、走路、和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三、绘画活动《不同的自己》
1.激起兴趣:
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老师小时候和现在的样子,我用画画的形式告诉了大家,你们能不能也画出来呢?
2.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简笔画的形式,不涂色,能画出明显的不同之处。
3. 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不同的自己》
师:让我们来介绍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长大了又是什么样?
活动反思:
本节社会课有许多需要孩子说,大家一起讨论的地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有时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设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发问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有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提问干扰了幼儿,让幼儿更过多关注的不是主要问题,所以老师不得不用更多的问题把孩子再引导回来,在“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这一环节中比较明显。问题的提法还需要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提问,语言需要再紧凑些。
2、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有礼貌的小客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掌握与人交往时常用的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
2、初步懂得一些做客人的简单礼节。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做客”(请配班老师表演),小兔、小猫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请大家先看一段表演,大家要仔细看,看看里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二、欣赏情境表演“做客”。
1、师根据表演内容提问:
(1)这是谁的家呀?它在干什么?
(2)谁来做客了?
(3)它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2、第二次欣赏表演。
讨论:
(1)小猫是怎么敲门的?见了小兔说了什么?
(2)小兔见客人来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小猫看见桌子上的图书对小兔说了什么?
(4)小猫要走了,临走时对小兔说了什么?
小结:今天,小朋友看了一段表演“做客”,知道去别人家做客时要有礼貌,见面时要会说“您好”,招待客人时要说“请”、“谢谢”,走时要说“再见”(练习一下),并且不随便翻拿别人的东西。
3、讨论:平时你去别人家做客时,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以后应该怎么做?
三、幼儿练习。
1、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表演,练习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2、请幼儿自愿到娃娃家作客。
四、活动结束。
老师小结幼儿游戏情况,鼓励幼儿以后作客时努力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延伸】
1、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去亲戚家、朋友家做客,让幼儿练习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2、利用游戏时间组织幼儿表演。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3、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2.会用礼貌用语,老师叫到名字说"再见"再礼貌地离园。
3.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位陌生人由配班教师扮演。
2.零食若干。
3.视频《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过程
一.情景体验: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
1.陌生人:我接xxx和xxx。
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
2.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零食)这时。马宇泽和邓香贵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又有三四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零食。
3.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玩滑滑梯呢!(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
(1)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
幼儿摇摇头。
(2)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陌生人:不知道。
(3)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陌生人:不知道。
(4)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
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5)教师: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妈妈。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家。幼儿:我妈妈说坏人会把小孩卖掉不让回家。
(6)教师: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
幼儿:不走。幼儿: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
(7)教师:阿姨带你们去玩滑滑梯,你去吗?
幼儿:不去。
幼儿相互交流: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3.小结教师: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万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带我们去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
幼儿:等爸爸妈妈来接。
教师:对!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一起。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
4、播放视频《不跟陌生人走》,进一步巩固。
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教师叫到的小朋友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周是安全周,所以在本周我们开展的都是对幼儿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最后老师进行了简单的小结,也通过举例的方式告诉我们小朋友如果被坏人骗去后是很危险的,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这一意识的了解。
4、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目的要求:
1、 通过情景表演动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懒惰,不依赖。
2、 学习词:自己;短句:小不点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3、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教学准备:
地点: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风)
人物:小不点,(请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录音机(放起床音乐)
过程:
1、 出示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谁来了?(小不点来了),小不点在干什么?(解钮扣),谁给小不点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幼儿答小不点自己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问:“衣服脱下怎样放?鞋子脱下怎么放?”起床时提问:谁给小不点穿衣穿鞋?(小不点自己穿衣、穿鞋。)老师小结: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点真能干。
2、 老师问小不点: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点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们你们也要象我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 由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 全班小朋友练习解钮后,扣钮扣一边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点指示帮助。
5、 送小不点哥哥回班,(练习运用礼貌用语)。
6、 午睡: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
教学反思
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5、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手的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二、认识自己的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2、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三、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教学反思:
幼儿能了解认识自己的十个手指头,并能说出每个手指头的名称,可以开展一些主题延伸活动.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6、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动物保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心动物,并学会关心自己的朋友家人。
2.并学习管理员对动物的照顾,能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得父母、家人或保姆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并能用言语或行动表示感谢。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大象、企鹅、长颈鹿和大猩猩的图片,幼儿人手一张爱心形状的纸片;各种图形的印章。
2.操作材料1《动物宝宝照妈妈》。
3.教学CD《动物保姆》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导入活动。
--结合图片讲述《动物保姆》的故事。
--提问:动物们的保姆是谁?他们是怎样照顾小动物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管理员照顾小动物的故事?
2.幼儿围绕故事展开讨论。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管理员的悉心照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倾听。
--请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梳理小结。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迁移。
--提问:日常生活中是谁在照顾小朋友的生活?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想法。
4.在爱心形状的纸片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画,送给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的人。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儿年龄小,我们在给予他们关心照顾的同时还应该教育他们懂得接受和感谢。故事仅仅只是一种媒介,关键是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教育幼儿学会关心和照顾他人。
2.常生活中教育幼儿尊重自己的家人或保姆,懂得对他们的照顾心存感激之情。
3.提供操作材料1《动物宝宝找妈妈》,请幼儿用连线的方法,为图中的动物找妈妈。
4.建议家长和还在一起收集其它动物保姆的故事,鼓励孩子和同伴分享交流。
教学反思:
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7、小班科学领域教案《一串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串红的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
2、学习自上面下、有序地观察方法。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在自然角内添放盆栽的一串红和几种常见的季节花卉。
重点及难点重点: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串红的其它几种花,引发幼儿的好奇。
1、教师: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请你猜猜是这几种花中的哪一种?花儿红,花儿开,一串一串又一串,好像鞭炮真可爱。
2、教师:请你找一找这种花在哪里,找到的小朋友告诉老师,看谁找得快,找得对。将盆花移到各组供幼儿近距离观察。
3、教师:这叫什么花?为什么教叫一串红?一串红像什么?
二、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观察一串红的外形特征。
教师:一串红的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用鼻子闻一闻有味道吗?花的中间有什么?花长在什么地方?花的下面有什么?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认识。
三、告诉幼儿要爱护花朵。
1、教师:你喜欢一串红吗?为什么?
2、教师:一串红真漂亮,公园里还有很多漂亮的花,小朋友都喜欢,我们应该怎样看花呀?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基本能学习到上面的有序观察方法。
8、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我的家人》含反思
计划意图:
家庭成员是幼儿最密切的人,让幼儿开端地相识家庭成员特殊是爸爸妈妈的事情,感觉爸爸妈妈事情的费力,是引发幼儿体贴怙恃家人情绪的根本。本次运动经由过程一系列活泼、风趣的运动来实现,重在引发情绪,通度日动,引诱孩子体贴家人、爱怙恃。因为幼儿熟悉程度的限定,以是,在相识爸爸妈妈的事情时,仅限于知道爸爸妈妈在那里事情、干些什么(事情的重要内容)。因幼儿间个别差别的存在,西席在预备制造质料时,还要因人施教。
运动目的:
1、开端相识本身及另外幼儿的怙恃的事情。
2、领会怙恃对本身的关爱。
3、乐意表达本身对怙恃的酷爱。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运动预备:
1、幼儿与百口人的合影或生存录像。
2、怙恃与幼儿曾攀谈过其事情环境。
3、灌音机、摄像机。
4、彩色皱纹纸多少、橡皮泥及帮助质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历程发起:
1、发言: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团体旁观生存录像。
幼儿互相先容本身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留意用完备的说话举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
(2)幼儿勇敢表述,西席记载在小册子上。讲讲本身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事情的?在什么处所事情?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场里计划呆板。
2、幼儿思索、评论辩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可费力了。要是小朋侪们每天随着爸爸妈妈,那他们会怎么样呢?小朋侪不克不及随着爸爸妈妈,那到那里去呢?你喜好到幼儿园来吗?为什么?
3、为家庭成员送一件礼品。
(1)说说本身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事(说、唱),西席灌音记载。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事,想报告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报告记载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造礼品的欲望。西席引诱:爸爸妈妈放工回家肯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造面条、点心等)
让幼儿自立选择完成。西席可在幼儿碰到艰苦时,举行资助引导。
延长提醒:
把幼儿与怙恃的合影,部署于运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搭档先容本身的怙恃。家工资小册子添加相干的内容(趣事、喜好)。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找准了教学活动关键的切入点“爱亲人,爱家,体会到家人的爱”,让幼儿自主交流,能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人人想说,人人想讲,还特别愿意说。因此,在活动中,还要加强小组讨论交流,让幼儿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9、小班社会领域教案《送玩具回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把玩具送回家。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初步学过“上、下、里”等方位词。
2、物质准备:布置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摆放零乱,小熊一只。
【活动过程】
1、以帮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调动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掉在哪里,启发幼儿使用“玩具掉在XX上面(下面、里面)”的语句。
(1)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方位词,并使用完整句。
(2)镜头的摄入有所偏差,谁在说话时,镜头要跟紧谁。
(3)教师在提问幼儿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小熊一直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边。
3、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这些家上面你发现了什么?
(1)幼儿能积极地寻找玩具。
(2)在视频中,老师可以看到在上课时所没有关注到的其他幼儿,发现有个别幼儿趴在地上,有的幼儿很认真的寻找玩具的家。
(3)拍摄幼儿寻找的镜头都是全景,可以拍摄个别幼儿寻找的情况。
4、引导幼儿把寻找到的玩具送回家。(个别、全体)
(1)镜头拍摄幼儿如何放玩具的情况较少。
(2)幼儿都是从栅栏跨过去放玩具,教师可以把右边栅栏收起来,以防幼儿摔倒。
(3)教师的感叹词较多。
5、请个别幼儿收拾餐具。
(在观看视频时,没有拍摄到幼儿如何把餐具收拾进盒子。镜头可以着重拍摄幼儿如何收拾。这样不但有利于老师观看,也可把个别幼儿收拾的情景播放给幼儿观看,加深幼儿如何收拾玩具的印象。)
6、老师以小熊的身份谢谢幼儿,并告诉幼儿:每一样玩具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玩过玩具要把它送回家。
【活动反思】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10、小班社会实践教案《又长大了一岁》含反思
引言:
新年过去了,孩子们还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我们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放了焰火,认识品尝了过年时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希望通过新年的主题,让幼儿体验到“过年后,大家长大一岁了“,从情感上感到自豪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内容:
语常
活动:
我长大
要求:
1、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2、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准备:
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
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
(1)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两样?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2)你们跟爸爸、妈妈、老师比呢?
5、小结: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孩子长大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你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11、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2、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故事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玩具小熊图片,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我们一起看看他长什么样子?小熊长得漂亮吗?可这只漂亮的小熊每天孤零零,谁也不跟他玩,这是为什么呢?猜猜看!
(2)大家说了这么多,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吧!
2、观看幻灯片(1)欣赏故事第一段:孤零零的小熊。
提问:
①小熊都去找谁玩?先去找谁玩了?小猪和他玩了吗?
②小熊又去找谁玩?小熊和他玩了吗?
③大家都不跟他玩,小熊这时的心情会怎样?
(2)欣赏故事第二段:小熊去找河马。
小熊伤心极了,他又会去找谁呢?提问:小熊问大河马,大河马是怎么回答的?
(3)欣赏故事第三段:小熊笑了。
小熊最后笑了吗?接着往下看。
提问:①小熊真的笑了,小熊一笑,动物朋友们变得怎么样了?
②大家喜欢怎样的小熊?
(4)师小结:小动物们喜欢的不是小熊的圆鼻子,也不是漂亮的衣服,而是好看的微笑。
3、观看幻灯片,自由讲述
(1)今天老师还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朋友呢!大家看她脸上的表情怎么样?再来看这一张照片,她脸上的表情怎么样?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原来大家都喜欢开心的朋友,不喜欢板着脸的小朋友,"板着脸"可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啊。
4、观看照片、体验微笑带来的欢乐情绪小朋友笑的时候真漂亮!微笑不仅能使别人喜欢我们,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呢!如果经常微笑,心情好了,我们就很少生病,而且越长越漂亮!
5、结束部分。
嘿,音乐响了,我们带上微笑和好朋友一起跳支舞吧!
故事:《孤独的小熊》
小熊长着圆圆的鼻子,穿着漂亮的衣服。她每天都昂着头,板着脸,很神气的样子。只是,脸上从来没有一点笑。
熊妈妈问:"小熊,你为什么不笑呀?"小熊说:"我是最漂亮的小熊,应该别人对我笑,我才不去对别人笑呢。""唉--"熊妈妈叹了一口气。
小熊去找小猪。一看到板着脸的小熊,小猪吓跑了。
小熊去找小猴。一看到从来不对别人笑的小熊,小猴躲起来了。
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小熊找到大河马,难过地问:"我是漂亮的小熊,为什么谁都不跟我玩呀?"大河马说:"你得对别人笑,因为大家都喜欢和开心的朋友在一起。"小熊说:"我从来没笑过,不知道怎样笑。"大河马说:"你心里想着笑,就会笑。不信,你照着镜子瞧瞧。"小熊心里想:"只要笑一笑,就会有朋友和我玩了。"小熊一边想,一边对着镜子瞧自己。哟!小熊的眉毛弯弯,嘴角咧开,他笑起来了。
小熊没想到自己笑起来会那么好看,心里一乐,"哈哈哈…"地笑起来。
大河马看到从来不会笑的小熊"哈哈"大笑,也乐得"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大河马笑得那么响,把动物们都引来了。
动物们看到小熊不再板着脸,在那里"哈哈"笑,都过来一起乐,一起笑。"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好开心。这一回,小熊再也不感到孤独了。
反思:
感受孤独的忧虑。
“孤独”对小班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理解,要让孩子在故事中去感受、去表达漂亮的小熊为何孤独,所以我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出示板着脸的孤零零的小熊,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熊长得这么漂亮却谁也不愿意跟它玩?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想说、有机会说的环境,于是孩子们就滔滔不绝的说开了,有孩子说:“小熊欺负小动物,所以大家都不跟它玩。”“小熊它不笑所以它没有朋友跟它玩。”“小熊有好东西不肯给别人吃所以大家不愿意跟它玩。”等等。那小熊心里会这么样?如果你的朋友都不愿跟你玩你会感到怎么样?孩子们说:“不开心。”“很难受。”等,让孩子们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感受“孤独”的心情。接着我让孩子们倾听故事的开头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它玩。”并问:小熊去找小猪、小猴玩,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提问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小熊为何孤独,再次感受没有朋友是多么孤独的低落情绪。
享受微笑的甜蜜
在孩子们寻找到小熊为何孤独的原因之后我问:“小熊应该怎样做,小动物们才愿意跟它玩?”孩子们大声说:“对朋友要微笑。”我就巧妙的说:“听听小熊是不是跟小朋友说的那样去做了?小熊笑了之后小动物们又是怎么样的?”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故事,有效的调动了幼儿有意倾听的良好习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听后问:“大家喜欢怎么样的小熊?孩子们深刻的感受到原来小动物们喜欢的不是小熊的圆鼻子,也不是它的红领结,而是它好看的笑脸,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在笑一个中,孩子们与小熊哈哈笑、握手,亲一亲成了好朋友,我又装做给他们拍下了照片,让幼儿永远留住这甜蜜的微笑。
整个活动让孩子从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为孩子的成长指明了一个正确的导航。一个活动之后总有许多的不足比如:1、我对幼儿的关注不够全面,如何让能力弱的幼儿主动的参与大家的交流之中,是我还要努力的方向。2、最后我应该真实拍下幼儿与小熊微笑的照片,再将照片粘贴在“好伙伴”主题墙中,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提醒,随时告诉幼儿只有微笑的孩子就会得到更多的朋友
12、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幼儿园里走一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幼儿园的主要环境。
2.了解幼儿园里医务室、厨房等地方的基本用途。
3.初步引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幼儿园的部分设施已经有初步的了解。
2.幼儿用书:《幼儿园里走一走》。
3.小红旗标贴若干,幼儿园医务室、厨房、大型玩具等地方的照片若干。
4.音乐磁带、录音机。(选用本丛书配套小班上学期音乐磁带中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看照片,猜地方。
1.教师:幼儿同里除了我们班级,你还知道哪些地方?
2.教师:看看这些照片。这个地方体见过吗?在哪里见过你们说的这些地方(医务室、厨房、大型玩具、多功能活动区……)在哪里呢?我们去找一找、看一看。
二、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由两位教师带领,在幼儿园里找找、看看、玩玩。
1.每位教师带领一组幼儿分头出发去寻找医务室、厨房、大型玩具区…每找到一个地方,教师就向幼儿介绍该地方的特点或者带幼儿玩一玩。例如:找到医务室时,可以认识一下保健医生.请保健医生给幼儿介绍她的工作,找到厨房时.可以请厨房的炊事员介绍今天的饭菜,鼓励幼儿多吃饭菜,身体长得棒棒的;找到大型玩具区时,可以让幼儿玩一玩,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回班后简短小结.并完成幼儿用书相关内容。
1.教师:你刚才看到了幼儿园里的哪些地方?看到什么?知道这些地方有什么用吗?
2.教师(请幼儿看幼儿用书):书上画了幼儿园里的什么地力?请给你刚才找到的地方贴上小红旗,其他地方请爸爸妈妈用汉字记录或画下来。
3.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反思:
这节课能够适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做一个好宝宝。但是有些幼儿不能主动配合老师,这方面有待加强。可以利用其他一些东西吸引幼儿的兴趣。
13、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漂亮衣服》含反思
【设计意图】
当幼儿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都会情不自禁地说:“我的衣服真好看”。确实,幼儿喜欢的衣服能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何不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自己、关注生活,发现美的奥妙。活动的准备工作由家长们帮助完成,以激发孩子对自己喜爱的衣服的积极情感。同时,创设与同伴的交流机会,主动尝试表达自己的意愿。活动中,要多为幼儿、特别是胆小的幼儿创设表达、交流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交流、分享中获得发展。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
2、乐意表达自己的意愿。
3、感受服装的美。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家长准备:为孩子穿一件最喜欢的衣服入园。(若天气、服装类型不适宜,就带入园)
2、摄像机一部、音乐磁带。
【过程建议】
1、引发兴趣:今天你们都把自己喜欢的衣服穿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衣服?
2、认识各种衣服:
(1)看一看、摸一摸。幼儿自由观看、欣赏各种衣服。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问一问、说一说。今天你们真漂亮,谁来告诉大家?
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说说:我的衣服上有……、我喜欢衣服上的……,鼓励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表述。
3、找一找。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衣服由哪几部分组成?衣服上有什么?教师可以参加者的身份亲切、自然的参与到幼儿的交谈中,特别是与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交谈。
4、服装表演会
布置服装表演会,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服装表演(可自选表演道具)。
【活动延伸】
回放“服装表演”的录像,与同伴分享展示交流的快乐。
教学反思:
对此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制作衣服简单易学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但对于一些幼儿的引导还不够,她们除了能画一些老师画过的一些图案,没有进行自我创造。教师可以多画一些图案供他们参考。
14、小班健康领域教案《好玩的纸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纸箱进行爬的练习。
2、练习四散跑和躲闪能力。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纸箱若干(与幼儿数量相同)、背景音乐《小白兔》、《开火车》、《健康快乐动起来》、《狼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小兔家玩。
二、出示纸箱引起兴趣,幼儿自由探究纸箱的玩法。
1、幼儿自由探究纸箱的玩法。
师:小兔家到了,猜一猜,小兔为我们准备了什么玩具?(教师出示纸箱)
提问:我们每人一个纸箱,想一想,纸箱可以怎么玩呢?
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发现有好的玩法,请所有幼儿模仿。(开汽车、开火车、划船、滚筒、)
2、重点指导幼儿利用纸箱在里面爬行,掌握平衡,不冲撞别人。
幼儿从起点出发一起滚到终点。
三、游戏:狼来了
1、大灰狼来了
播放狼的叫声,出示狼的头饰。
提问:大灰狼来了,我们怎么办?
2、游戏
幼儿随音乐听到大灰狼来的口令后藏在纸箱里。
四、放松运动
师:我们要回家了,我们来帮小兔子整理玩具吧。
教学反思:
整节课注重了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很高,积极主动,表现出很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探索范围,幼儿充分的体验了自主乐趣。在摆放教具(纸箱)布局要恰当,预防幼儿在活动受伤。
15、小班社会领域教案《美味鸡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剥蛋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
2、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熟鸡蛋若干,塑料小刀。
【活动过程】
1、玩蛋
每位幼儿一个熟鸡蛋。
让幼儿自由探索鸡蛋的各种玩法。(会滚动、能转动。)
提问:猜猜你玩的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
2、剥蛋
鼓励幼儿大胆敲碎蛋壳,并试着学习剥蛋壳。
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幼儿。
3、切蛋
让幼儿尝试把剥好的鸡蛋用塑料小刀切成两半。
观察: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
4、煎蛋
教师制作煎鸡蛋,提醒幼儿观察怎样敲破鸡蛋壳、怎样制作鸡蛋,并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让油溅到身上和脸上。
5、尝蛋
让幼儿品尝鸡蛋,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6、讨论: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活动延伸】
帮助幼儿区分生、熟蛋。生蛋(转得慢),熟蛋(转得快)。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16、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触摸》含反思
【活动准备】
1、用棉、皮、毛制成的服装设置展览会。
2、家长和幼儿一起到商场摸各种服装,感知服装面料的不同。
【活动目标】
1、有较敏感的触摸感觉。
2、感知服装不同面料的特点。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过程建议】
1、参观展览,感知服装面料的不同。
大家自由参观,教师引导孩子们摸一摸、看一看、掂一掂,发现其不同。
2、感知、触摸、比较。
(1)不同面料的比较感知:在三个盒子里分别放人棉、皮、毛三种不同的面料,请幼儿触摸后猜猜里面是什么?为什么?
(2)与周围各种物体的对比感知:摸摸自己的脸、教室的墙,说说对比感觉的不同(墙硬、皮肉柔软)。
3、了解面料的用途及与人的关系。
(1)思考讨论: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面料做衣服?(季节、喜好、人的身体不同部位、环境、工作等)
(2)启发孩子讲述自己穿过的衣服。
【活动延伸】
游戏:请你帮帮我。冬天来了穿什么?夏天到了穿什么?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17、幼儿小班社会教案《慢慢长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大后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2、感知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3、在判断、观察、对比中知道自己的身体、学习、生活能力都在变化。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小时候的衣服、物品。
2、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试穿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1、自己动手试穿衣服。
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你们来试试、穿穿,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讨论:为什么穿不上了?
师:这些是你们自己的衣服,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呢?
小结:这些你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你们都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
1、幼儿观看照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
师: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让我们找一找这些照片里都有谁?他们有什么变化?
(1)让幼儿观看小时候身体的照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再比较现在自己的身高、体重,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
(2)让幼儿通关观看小时候没有牙齿头上光秃秃的照片,再比较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自己的变化。
(3)师:看看我们身体上还有哪些变化呢?(同伴间相互讨论)
2、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自己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1)师:我们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师:视频上的小朋友会做什么事了?
(3)师:那你们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找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能自己穿衣服、叠被子、走路、和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三、绘画活动《不同的自己》
1、激起兴趣:
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老师小时候和现在的样子,我用画画的形式告诉了大家,你们能不能也画出来呢?
2、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简笔画的形式,不涂色,能画出明显的不同之处。
3、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不同的自己》
师:让我们来介绍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长大了又是什么样?
活动反思:
本节社会课有许多需要孩子说,大家一起讨论的地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有时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设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发问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有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提问干扰了幼儿,让幼儿更过多关注的不是主要问题,所以老师不得不用更多的问题把孩子再引导回来,在“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这一环节中比较明显。问题的提法还需要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提问,语言需要再紧凑些。
18、小班社会领域教案《爱的甜甜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您好、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基本的礼貌用语。
2、能根据不同的情境说出恰当的甜甜话。
3、享受聆听天天话的温馨,感受被别人赞扬和赞赏他人的快乐。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小鸡、小羊、小猫手偶各一个,不同情境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利用故事,使幼儿了解与人讲话要讲“甜甜话”、
1、教师使用手偶讲故事《一句天天话》,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礼貌用语。
提问:为什么小羊和小猫不理小鸡?小兔为什么把小鸡送回家?请幼儿学一学小鸡说的甜甜话:你好,请问到我家的路怎么走?
2、提问:还有那些话也是甜甜话?引导幼儿了解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基本的礼貌用语。
二、出事情境图片,引导幼儿根据不用的情景学说恰当的话语。
1、先后出示过生日、看望生病的好朋友、跟同伴借玩具、妈妈为自己做饭等情境的图片,(.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说一句甜甜话。如:“爷爷过生日时我们可以说一句什么样的甜甜话?”
2、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听了这些甜甜的话,心情会怎样?他们会说些什么?让幼儿成分感受甜甜话的魅力。
三、对朋友说一句甜甜话,感受甜甜话带来的快乐。
1、教师现场表扬一位上课认真听讲的小朋友。问:“XXX,你听了老师的甜甜话,心里有什么感受?”
2、请小朋友去找自己的好伙伴,对他说一句甜甜话。
附故事:一句甜甜的话
一天,小鸡回时迷路了。它看见一只小羊走来,小鸡问小羊:“喂,到我家的路怎么走?”小羊扭头就走。小鸡往前走,又看见小猫。小鸡问小猫:“到我家的路怎么走?”小猫也是扭头就走。小鸡步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理它?
小鸡又往前走,遇到了小兔。小鸡有礼貌地问小兔:“小兔,你好!请问,到我家的路怎么走?”小兔笑着说:“我送你回家吧。”说完,就一蹦一跳地把小鸡送回了家。
教学反思:
对于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个活动,我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会说基本的礼貌用语,知道多种形式的甜甜话。并能够根据不同情境说出合适的甜甜话。但实施过程中,则比较困难,很难达到预设的目标。主要原因在于我没有明确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掌握“多种形式的甜甜话”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太复杂。现在的孩子多半是由爷爷和奶奶看管,由于老人的包办和溺爱,让孩子养成过于笼统,自我为中心,与同伴之间不会交往,更不会说一些礼貌用语。于是我有针对的引导幼儿:会说基本的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为了让孩子能深层次的学说甜甜话,我准备了几张图片,分别是:小朋友摔倒、马路上玩耍、打针,希望通过图片的内容,让孩子根据不同的情境说出合适的甜甜话。在老师的提醒下,前两张图片中的甜甜话,大部分孩子能够说出来。但是打针图片的甜甜话,则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在于图片的选择没有到位,以后在选择图片时应该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并做到形象生动,让孩子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
19、小班健康领域教案《男孩女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正确区分男孩和女孩。
2、初步了解男孩和女孩的性格特征,培养幼儿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男孩和女孩的图片 各种衣服、发型自编歌曲《男孩和女孩》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男孩和女孩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他们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分别从头发的长短、高跟鞋、衣服等方面看出。)
2、教师请幼儿分别为图片中的男孩和女孩换上不同的衣服,最后,教师为女孩也换上短裤和短发,再请幼儿说说,他们都是男孩吗?为什么不是?仅从头发的长短和所穿的衣服,能不能正确地判断男孩和女孩啊?(不能)
3、怎样才能正确地判断出男孩和女孩呢?
教师请幼儿说出男孩和女孩之间除了发型、衣服等不同之处,在身体上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幼儿积极思考,并结合上次活动内容找出了许多不同之处,如XXX小朋友说:“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XXX小朋友说:“看子宫,女孩有子宫,男孩没有。”有的幼儿观察非常仔细,其中XXX小朋友说:“看脖子,男的脖子上有个疙瘩,女的没有,我爸爸就有,妈妈就没有。”我问孩子们那个疙瘩叫什么名字,XXX小朋友说:“那叫‘喉结’。”还有的幼儿说“男的都挟着包,女的都背着包”等等,我对孩子们的回答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让幼儿了解男孩等到长大了才会长“喉结”。
我惊讶于孩子们观察的仔细,但我更惊讶于孩子们的提问。XXX小朋友问:“老师,那要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穿得一样的衣服,剪一样的头发,背着我们,那我们怎么区分呀?”看来,孩子们真的是动脑筋了,当即,我把问题提给了大家,请幼儿说说该如何区分。孩子们有的说:“看个子,个子高的就是男的。”有的说:“男的胖,女的瘦。”还有的说:“让他们说句话听听,声音粗的是男的,声音细的是女的。”等等,方法真是多种多样。当大家都同意看脖子是区分男女的最方便的好方法时,XXX小朋友又问:“那要像我妈妈冬天带着围巾,或者穿着高领毛衣,看不见脖子那怎么办呢?”孩子们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并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讨论,最终得到结论,要正确地区分男孩和女孩不能从一个方面来观察,要从多个角度去区分,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4、你觉得男孩和女孩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女孩胆子小;女孩比男孩细心;男孩勇敢,什么都不怕;女孩听话,男孩淘气;女孩漂亮……)小结:男孩应该勇敢、坚强,同样也应该在做事的时候做到认真、仔细;女孩应该漂亮、文静,同样也应该在做事的时候做到勇敢、坚强,男孩、女孩都不错。
5、学唱歌曲《男孩和女孩》(附后),培养幼儿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延伸活动:
1、我心中的男孩和女孩
2、幼儿作品展览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在游戏中感知男女的不同外形特征,通过按男女标志做不同的动作,强化孩子的性别意识,同时渗透了分类排序的数学知识。由于在设计中关注了孩子的学习特点,因此小班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男孩女孩两边站和男孩女孩谁来蹲的游戏中,孩子们从慢到快,从错误到自己或在同伴提醒下纠正错误。体现了孩子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过程,既有趣也有效。
虽然是借班上课,但在活动前夕的交流中,让我对部分孩子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问更有针对性,同时师生感情也很融洽,这可能也是本次活动比较成功的原因。
在活动的组织与互动过程中,我比较关注游戏活动积极氛围的渲染。通过变一变、猜一猜、试一试等手段,充分调动小班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身体的不同感官都调动起来,快乐的学习。
当然,在活动中的回应还不够灵活,当孩子说“男人女人”时,只是直接纠正为“男孩女孩”,其实这里可以拓展验证。
20、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大苹果分给谁》含反思
【设计意图】
由于现在大多的家庭状况是"6+1"家庭,一名幼儿他的身边除了爸爸、妈妈外,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关心爱护,因此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大多都不会分享,不知道如何感恩。对于他们而言只知道和家长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对此我设计了"大苹果分给准"这一活动,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学会与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活动目标】
1、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和谦让。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奶奶、妈妈、小男孩、小女孩及1个盘子、3个大苹果、1个小苹果的图片。
2、操作册《大苹果分给谁》。
3、每组1个点心盘,放入比幼儿人数数量少1个的橘子,水彩笔人手1只。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主题尝试为故事中的人物分苹果,初步了解与别人分享东西的方法。
故事:一个星期天,奶奶带着小妹妹到欢欢家做客,妈妈端出一盘水果,让欢欢分给大家吃,欢欢最喜欢吃苹果了,他看看盘子里大小不一的苹果,很快将苹果分好了,小朋友你们看看欢欢分得合适吗?
集体讨论欢欢分得是否合适,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需调整,并请个别幼儿上前调整。
教师小结:有好吃的东西时应互相谦让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
2、将学到的分享方法加以实践,深入感知分享好吃的东西时要先想到客人、长辈、同伴和比自己小的人。
请幼儿坐在桌边,打开幼儿操作册《大苹果分给准》。
师:请幼儿用连线的方式帮欢欢分苹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迁移经验,尝试运用谦让和分享的方法品尝橘子
师:老师带来了好吃的橘子,可是不够每个小朋友分一个,怎么办?谁能想出好办法?
引导幼儿用谦让和分享的方法幼儿分组品尝橘子,教师巡回指导
4、欣赏歌曲《李小多分果果》。
教师小结: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真棒,大家都学会了如何来帮助欢欢分苹果吃。教师还发现了你们不仅学会了帮欢欢分苹果,而且还学会了分享,教师希望你们回家也给你们家里的人分苹果吃,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
【活动反思】
大苹果分给谁《大苹果分给谁》是一节小班社会领域的活动。这是一个培养幼儿学会谦让和分享的活动。幼儿,尤其是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与他人分享或谦让的机会。本活动通过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水果的方法,能够培养幼儿形成好吃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法。
通过这节活动的开展,使我班幼儿学会了与人分享,谦让的行为。让他们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味地索取,而是应该学会谦让、学会付出。虽然通过这一节小小的活动还不能让幼儿完全地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我们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会不时地向幼儿渗透,使幼儿明白"分享,谦让"这一美德。在这节活动中,我班大多的幼儿都能够很情愿地与同伴分享,但是有个别的幼儿由于年龄小的原因,他们对于与同伴分享这一主题比较抗拒。尤其是我班高绍喆小朋友,这名幼儿从小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溺爱,什么好吃、好喝的东西都给孩子。造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所以在组织的这节活动中,这名幼儿表现的很突出,十分不愿意与同伴分享。针对这名幼儿的行为,我和本班的另外一名教师一起讨论想出解决方法。希望幼儿能学会分享,懂得谦让这一美德。
21、小班社会教案《慢慢长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大后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2、感知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3、在判断、观察、对比中知道自己的身体、学习、生活能力都在变化。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小时候的衣服、物品。
2、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试穿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1.自己动手试穿衣服。
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你们来试试、穿穿,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讨论:为什么穿不上了?
师:这些是你们自己的衣服,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呢?
小结:这些你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你们都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
1.幼儿观看照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
师: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让我们找一找这些照片里都有谁?!.快思.教案网!他们有什么变化?
(1)让幼儿观看小时候身体的照片,再比较现在自己的身高、体重,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
(2)让幼儿通关观看小时候没有牙齿头上光秃秃的照片,再比较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自己的变化。
(3)师:看看我们身体上还有哪些变化呢?(同伴间相互讨论)
2.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自己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1)师:我们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师:视频上的小朋友会做什么事了?
(3)师:那你们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找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能自己穿衣服、叠被子、走路、和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三、绘画活动《不同的自己》
1.激起兴趣:
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老师小时候和现在的样子,我用画画的形式告诉了大家,你们能不能也画出来呢?
2.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简笔画的形式,不涂色,能画出明显的不同之处。
3. 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不同的自己》
师:让我们来介绍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长大了又是什么样?
活动反思:
本节社会课有许多需要孩子说,大家一起讨论的地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有时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设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发问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有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提问干扰了幼儿,让幼儿更过多关注的不是主要问题,所以老师不得不用更多的问题把孩子再引导回来,在“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这一环节中比较明显。问题的提法还需要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提问,语言需要再紧凑些。
22、小班健康领域教案《认识五官》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说出口鼻眼耳的名称,在老师的口令下指出相应的位置。
2、初步探讨和了解口鼻耳眼的作用。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PPT
三、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女孩头像图片请幼儿观察,漂亮的女孩子头上都有些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的名称,并请幼儿指出它们的位置和数量。(教师总结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并告诉幼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五官)。
2、感官游戏:教师分别出示五官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1)出示眼睛,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问她:能不能看到其他小朋友。如果我们的眼睛受伤了可能就会看不见啊,那我们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会红的,不能用东西戳眼睛,眼睛会瞎的,不能坐太近的位置看电视,也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
(2)教师出示香水或者出示一些可以闻得到的东西让幼儿闻一闻,并问他们是用哪里来闻的,再出示鼻子,问幼儿: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我们知道了鼻子的作用该怎么保护它呢?(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面塞,这样会很危险也不讲卫生。有鼻涕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子。)
(3)出示一段幼儿较熟悉的歌曲,问幼儿这首歌曲听过吗?你是用那里听到的?在幼儿说出耳朵的同时出示耳朵的图片,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所以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小朋友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时候必须让大人帮忙。也不能把小东西放进我们的耳朵里,不要听太多很尖锐的声音,那样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4)刚才的那首曲子小朋友会唱吗?唱一小段给老师听听,或者请一位会唱的幼儿唱一下,刚才你们是用那里唱歌的啊!在幼儿说出嘴巴的同时出示嘴巴的图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除了唱歌你们还知道嘴巴还能做什么吗?嘴巴会吃饭,说话,唱歌,讲故事,会呼吸。我们知道了嘴巴有那么多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不能放脏东西和小手到嘴巴里,不能吃太烫的食物,吃完东西要漱口,早晚还要刷牙。
(5)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五官,还知道了它们的重要作用和保护它们的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来好玩的游戏吧。
3、指一指游戏: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师:下面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指一指。教师找一名幼儿配合示范游戏(教师用手轻轻拍幼儿的一只手,一边说:"指指,指指,鼻子。"幼儿赶快用另一只手指在鼻子上,要求能够听到后,快速的指出相应的五官)幼儿学会后可以自由找自己的好朋友玩这个游戏,教师鼓励帮助交往能力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回家照镜子,并唱儿歌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但由于小班孩子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经常会重复同一个问题,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现象较多。如在讨论五官的作用时,这个说:眼睛能看人、看电视,那个也跟这这么说,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会说出还能看书、看路、看到各种东西;谈到鼻子,除了说能闻香味就是说能闻臭味------当讨论到如何保护五官时,孩子们回答很好,有的说:不用脏手揉眼;有的说不用手挖鼻孔、抠耳朵;还有的说不把手、脏东西放到嘴里。
23、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长大了》含反思
目标:
1 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增强观察能力。
2 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 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准备:
1 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 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这是谁呢?“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大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哪里不一样?
3、小结:我们长大了,头发长长了,个子长高了,变瘦了,所以和小时候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2、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为什么穿不下衣服。)
3、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你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5、小结:我们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做各种事情,会。。。。。。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孩子收集了能反映自己在成长的证据。如:照片、婴儿时的衣物等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小班幼儿意志还比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严格的朝着目标和重点开展这节课,一环扣着一环,首先是通过观察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从中发现自己长大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其次通过穿衣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身体的长大,这个环节进一步感知身体的成长让幼儿知道自己真的长大了,教师用欣喜的语气感染幼儿,对幼儿的成长表示肯定、欣赏,从而激发孩子对自己的长大感到快乐、自信和自豪的情感,再通过看图片和讨论以及幼儿自己实践整理实物,对幼儿能力上成长加以肯定和赞扬,使幼儿对成长的感知由身体过渡到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自己成长的自信和自豪感。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重点。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这个问题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困惑的,其实我也看很多名师上课,她们的活动给我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整个活动犹如和孩子之间一次轻松的谈话,简单、明了、清晰,同时在谈话过程中也能完成整个活动预期的目标”,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尝试很努力去找这种感觉,当然我知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我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能够不断进步。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活动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评委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24、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毛豆娃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认真的观察毛豆,认识毛豆的主要特征。
2、尝试大胆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毛豆,碟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毛豆外部特征:
1、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猜一猜老师装在盒子里的“神秘礼物”。
(1)你摸上去什么感觉?猜猜是什么呀?
(2)毛豆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呀?(绿色或黄色)
2、教师总结:毛豆娃娃,身穿绿毛衣,弯弯像月亮,它的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找好吗?
二、仔细观察毛豆,认识其特征:
1、摸一摸:
毛豆的衣服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毛茸茸”)
2、剥开毛豆荚后观察脱掉衣服的感觉:
幼儿剥毛豆,注意剥下的豆荚不乱扔,放在碟子里,若有幼儿剥碎,请大家说说剥毛豆的好方法。
(1)观察壳:先来看看毛豆壳里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观察后放入碟子)
(2)观察毛豆:一个毛豆夹里边有多少?像什么?
师:一个夹子里边住了三个毛豆娃娃,你那里有几个呀?
(请幼儿边数边说)
(3)毛豆荚是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毛豆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呢?(快思 www.banzhuren.cn)捏一捏,毛豆娃娃的身子是什么样的?(鼓鼓的,胖乎乎的,光滑)
(4)看一看,毛豆娃娃身上有什么?(这是毛豆娃娃的肚脐眼,就和你的肚脐眼一样)
3、知道毛豆有营养,但不宜多吃:
师:看到它们胖乎乎的样子,我好想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你吃过毛豆吗?
是怎么烧的?什么味道的?(幼儿自由说自己的看法)
4、教师总结:毛豆尽管不好看,但是很有营养的,含丰富的钙和蛋白质,但是毛豆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消化不良,会肚子疼,拉肚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结合我班对于气味的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目标既有科常方面的认知经验、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但不缺乏领域特质。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在找一找、闻一闻中,让幼儿初步感知鼻子可以闻气味;在闻一闻、说一说环节中,让幼儿在探索中知道鼻子可以分辨不同的气味;在最后一环节涂一涂、闻一闻中,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儿,所以在设计教案中,融入了较多生活元素,既有预防甲流的知识,也有冬季保护小手的方法。在提问上,考虑到年龄特征,大多数体访问设计成了封闭式和半封闭式,有二个是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幼儿的回答。在整个活动中,也考虑到动静交替,请幼儿把笑脸贴在喜欢的气味下,加入了他们的互动。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动中,能完善材料的选择,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会更好。
25、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我有玩具大家玩》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新《纲要》把让孩子学习分享明确列入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中。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可以健全幼儿人格,促进幼儿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在带小班的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不喜欢和别人好好一起玩,喜欢独占玩具,总是和别的小朋友闹得不愉快,不懂得分享,为了让小孩子们知道分享,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好好的玩玩具,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让小朋友们懂得不独占玩具,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与大家分享,体验交换玩具玩的快乐。
2. 初步养成按要求摆放和收拾玩具的习惯。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7.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难点:体会自己一个人在家玩和大家一起玩的不同感受。
活动准备
1. 老师准备一些好玩的玩具。
2. 请家长配合把幼儿喜欢的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
1、大意:小宝的爸爸给小宝买了一辆漂亮的玩具小汽车,车上还有灯,一开起来,灯一闪一闪的,还能唱歌,小宝可喜欢了,他走到那里就把玩具小汽车带到哪里,他的邻居小朋友明明看见了,说:“小宝,咱们一起玩好不好?”小宝说:“我有小汽车才不和你玩。”玲玲看见了,说:“小宝,咱们一起玩好不好?”小宝说:“我有小汽车才不和你玩。”说完就抱着小汽车跑开了,可是他一个人玩,慢慢的就觉得小汽车越来越没有意思了。一天,他看见明明和玲玲在拍小皮球,就抱来了小汽车,和明明玲玲一起玩了起来,玩得可开心了。
2、问题
1)小宝刚开始是怎么做的?
2)小宝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3)小宝为什么和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
3、小结“好孩子有玩具大家玩”
(二)教师将玩具带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这是自己喜欢的玩具,它愿意和大家做朋友,请小朋友们也来玩。
(三)鼓励幼儿将自己带来的家里面的玩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
(四)和幼儿共同布置玩具角,布置时,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及玩法。
(五)一起玩
1)介绍自己的玩具名称和玩法
2)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去玩具角玩。
3)观察幼儿是否只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如何玩的?
(六)小结,自然结束。
“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呀,原来大家一起玩可以比自己一个人玩更开心。和大家一起玩,不但可以交到好朋友,还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所以,以后有了玩具我们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玩。”
活动延伸:
1、每月定出一天为“玩具分享日”,请幼儿从家里拿来玩具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
2、从分享玩具延伸到别的东西的分享,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促进他们情感的交流,逐渐增强幼儿分享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我贯彻生活教育和正面教育的原则。
1、本次活动中,我摒弃了传统社会性活动说教的旧观念,用一种很自然的形式,以幼儿为主体,遵循由里及外的原则,首先帮助幼儿认清,自己拥有什么,自己可以使用什么。别人拥有什么,别人可以使用什么。然后老师做为一种中介,引导幼儿学会用一种既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又能让对方接受的方式(分享、交换),去满足需要,去提升幼儿的经验,先享受,再分享,这是人的本能,更是社会性教育在这方面的基本点。
2、对于活动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上。
(1)孩子出现了“抢玩具”的现象,我能以正面引导。如“你为什么要抢他的玩具呢?是不是很想玩他的玩具呀?” “那你可以问问他愿不愿意借你玩呀?”等这样的问题,引导孩子学会征求同伴的意愿。
(2)在分享玩具环节中出现了个别幼儿不愿意分享的情况,我能适时引导,如“他的玩具很好玩,你想不想玩呀?”“如果你想玩别人的玩具,别人不愿意借给你,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很难过呢?”……等问题,让幼儿通过情感换位来体会,感受自己和别人的心理,慢慢地,这些孩子也愿意和别人分享了,开心快乐的神情流露于脸上。
社会性的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也将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和后续的延伸活动不断地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不断提升和发展。
26、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小不点分香蕉》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感知香蕉的颜色,形状,味道,科学的食用方法等。
2、 让幼儿知道吃香蕉有利健康,吃时要适量。培养幼儿不吃独食,愿意与他人分享。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二、教学准备:
一串香蕉(实物),图片:结香蕉的树(香蕉园)请一个大班的不朋友扮演小不点,请两位老师分别扮演奶奶和妈妈。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出示香蕉园图片,引起幼儿注意。
2、问:这些叫什么树?(香蕉树)
3、香蕉是结在哪里的?(香蕉树上)
4、它和桔子长得一样吗?(不一样,桔子是一个一个长在树枝上。)
5、看看香蕉是怎么长的?(一串串,一把把地,许多香蕉长在一个把子上。)(1和许多)
(二)、认识并感知香蕉:
(1)、出示香蕉,这是从香蕉树上摘下来的,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2)、提问:香蕉是什么颜色的?
(3)、形状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弯弯的象月亮。)
(4)、用手摸起来感觉怎么样?(很光滑。)
(5)、老师小结:香蕉是结在香蕉树上的,它们是一串串结在一起的。它是黄颜色的,样子象弯弯的月亮,用手摸起来很光滑,闻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三)、情景表演:小不点分香蕉
1、香蕉是一串一串结在一起的,那妈妈买香蕉的时候就会买很多。那么,小朋友,妈妈买那么多香蕉回家,是不是我一个吃呢?(不是)。那我们该怎么分来吃呢?(让小朋友自由回答)。
2、有些小朋友真棒! 今天啊,有一个名叫小不点的哥哥,他也在分香蕉哦,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分的,好不好?(好)!
3、情景表演:
(1)、 老师介绍这是小不点的家,小不点在干什么?(在看书)。这是小不点的奶奶,在干什么?(织毛衣)。小不点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2)、 这时候门铃响了,小不点赶紧去开门,原来是妈妈回来了。小不点说:"妈妈好!"妈妈说:"小不点好!"妈妈从包里拿出一把香蕉给小不点说:"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香蕉。"小不点谢谢妈妈。
(3)、小不点一边摆弄香蕉,一边在数,一共有四根香蕉,他扳下一个最大的香蕉自言自语地说:"这只香蕉最大。"他拿着走到奶奶面前说:"奶奶,你最辛苦,请您吃大香蕉。"奶奶说:"谢谢小不点,你真是乖孩子。" 小不点又扳下一个香焦自言自语地说:"这根香焦也大。"他拿着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您工作很辛苦,请您吃大香蕉。"妈妈笑着说:"谢谢你,你真是一个乖孩子 。"还剩下两根香蕉一大一小,小不点拿着香蕉说"爸爸工作也辛苦,这根大的留给爸爸,小的我自己吃。"
4、提问:小不点拿到最喜欢吃的香蕉是不是一个人吃了?(不是)他是怎么做的?(幼儿自由回答)
5、老师小结:小不点吃到好吃的总是想到大家,他真是乖孩子,我们都来学小不点当乖孩子好吗?
四、分享香蕉:
1、再次出示香蕉
(1)、问:小朋友,知道怎么吃法吗?(请一位幼儿剥给大家看,老师示范正确的剥法,再请一位幼儿上来试试。)
(2)、 香蕉皮应该放在哪里?
教育幼儿(在家,在幼儿园和在外)不乱扔乱抛香蕉皮。
让幼儿练习把香蕉皮丢到指定地方。(准备好的垃圾筐)
(3)、我们有这么多香蕉,应该怎么分享呢?请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走到奶奶、妈妈和老师们面前,请大家吃香蕉,给爸爸留1根大的,自己吃小的。
(4)、然后请小朋友都练习剥香蕉,吃香蕉。
五、结束活动:
1、师:香蕉肉吃到嘴里感觉怎么样?(滑滑的,甜甜的,凉凉的。)一次能吃很多根吗?(不能。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2、小朋友,我们该去洗手啦!谢谢小不点哥哥,给老师们说再见!
27、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小鸟的家》教案反思
教学意图:
千百年来鸟类和人类和谐共处相依相伴,共 享一片蓝天,生命得到了延续和繁衍。鸟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 朋友,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在消灭害虫、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减少人为的药害,减轻环境污染等 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孩子们知道鸟不仅长有漂亮的羽毛,清脆的歌声,了解鸟的特殊本领,引发幼儿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及人类的贡献是我设计本节课的目的,本节活动我用:
1、用清脆婉转的鸟叫声把孩子带入绿色的森林,让孩子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意境,引导幼儿知道鸟的名称,鸟的居住环境。
2、出示常见鸟的图片,让孩子了解鸟的特殊本领,及对人类的贡献。
3、通过故事引发幼儿对鸟的同情,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爱护鸟的办法。
4、教师倡议,鼓励幼儿加入爱鸟护鸟的活动中来,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小鸟的爱。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6、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鸟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2、对小鸟有同情心,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鸟的爱。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鸟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2、对小鸟有同情心,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鸟的爱。
教学准备:
1、鸟(猫头鹰、啄木鸟、杜鹃、海鸥)。
2、茂密的森林挂图、小鸟无家可归的挂图。
3、自制鸟窝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请幼儿听小鸟的叫声引入课题,让幼儿了解鸟的生活环境及与人们的关系:
1、播放录音
老师:你听,是什么声音?
幼儿:鸟唱歌的声音,鸟叫的声音。
老师:孩子们,听到这欢快、清脆的鸟叫声,我会想到好多漂亮的鸟,你能老师、伙伴说一说你知道的鸟吗?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了解鸟的居住环境。
老师:孩子们,鸟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家,鸟的家在哪里?(鼓励幼儿和同伴分享搜集的知识经验),高高的大树,绿绿的森林是小鸟的家。鸟儿们住在这美丽的家园自由飞翔、歌唱。鸟清脆、婉转的叫声能解除人得疲劳,多听鸟的叫声还能让人心情舒畅,你们知道知道的鸟还有哪些特殊本领?
3、出示鸟的图片,让幼儿了解鸟的特殊本领及人们的关系。
猫头鹰——年能吃掉1000只田鼠,相当于保护1000公斤粮食。
杜鹃——有名的食虫专家,专吃松毛虫,让山上的松树绿葱葱。
啄木鸟——坚硬的嘴巴把收藏在树皮里的虫子钩出来,被称为“森林医生”。
海鸥——被誉为“海上清洁工”。
4、分组讨论,鸟还有哪些特殊本领,扩展幼儿知识经验。
小结:鸟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它不仅帮助人们消灭害虫,绿化森林在我们的交通工具。飞机也是受鸟的启发而设计出来的,还有小朋友喜欢的风筝。
(二)、通过故事,引发幼儿对小鸟的同情,说出爱护鸟的办法。
1、出示故事挂图老师讲述故事:鸟儿们住在茂密的森林,每天自在歌唱,可是,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群扛着斧子上网叔叔,他们扛起手中的斧头,把一棵棵大树砍倒了。茂密的森林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岭(出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无家可归的图片)。失去了家的鸟儿在天空中盘旋着,哀叫声:我的家,我的家。
2、提问:
(1)孩子们,如果你是这只鸟,你的心情会怎样?
(2)你想对砍树的叔叔说些什么?
(3)小鸟的家没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
(4)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爱鸟护鸟,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爱鸟护鸟的办法。
(三)、启发幼儿开展爱鸟的活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鸟的爱护。
老师:孩子们,你们说出了很多保护小鸟、爱护小鸟的办法。如果鸟儿们知道了一定非常高兴,你们都是些有爱心的孩子,刚才小朋友说让小鸟来我们美丽的幼儿园安家,这是个好主意,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投放材料,组织幼儿做鸟窝。
活动小结:
孩子们,你们是有爱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到爱鸟、护鸟,还要告诉我们的家人、身边的人,多种树、不乱砍树木,保护小鸟,保护环境,让人们和动物朋友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我们学习了“小鸟的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今后应怎么做?是的,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它,保护它,给它们创造一个美丽温暖的家。在本次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有关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爱鸟护鸟的办法并积极参与制作鸟窝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社会领域的教育关键是增强情感体验,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感受无家可归鸟的心情,从而引发孩子对鸟的同情心,萌发爱鸟护鸟的责任心。
28、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做有礼仪得好宝宝》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并学习拍手、握手、摆手等礼仪动作和用语,学习礼仪儿歌。
2、在日常与朋友的交往知道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体验知礼、懂礼、学礼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视频三段动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第一段视频
(1)今天孙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仔细地看一看,有谁?他们说了什么?幼儿观看视频。
(2)结束提问:你看到了谁?发生在什么时候?早上来园哥哥姐姐见到叔叔、老师他们说了什么?(你早)在说“你早”的时候,他们不仅会停下小脚说,而且还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哪个仔细观察的小朋友发现了(老师示范弯腰动作)仔细看看我的头有没有低下呀?
(3)原来要做个礼仪好宝宝,早上到园见到老师、叔叔会弯下腰来说你早,我们跟着哥哥姐姐来学一学。(轻轻起立)幼儿模仿动作(几遍)(老师提醒边说边做动作)学说儿歌:你早你早弯弯腰
2、观看第二段视频
(1)小朋友走进了幼儿园,这时她见到了好朋友,会说什么?说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动作与人有礼貌的打招呼?(幼儿先说后观看第二段视频)请你看看姐姐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观看结束提问“朋友见面了,说了什么?边说边做什么?教师总结:你好你好点点头。
(3)哪两个小朋友来学一学
3、看图模仿动作学儿歌
(1)做个礼仪好宝宝,除了会你早你早弯弯腰,你好你好点点头,平常,在教室里老师还听到小朋友说“谢谢”,我们什么时候要说谢谢?说谢谢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动作?引出儿歌:“谢谢谢谢拱拱手”一起学一学
(2)那请你看看老师在做什么动作?(伸手)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动作?(幼儿先说后呈现图片)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引出儿歌:请进请进伸伸手。
(3)做个礼仪好宝宝,伴随着礼仪动作说礼貌用语宝宝像个小淑女、小绅士,老师这还有一些动作图片,请你去看一看,学一学图片上的动作,想一想,什么时候做这个动作?(幼儿看图并模仿动作)
(4)结束:你看到学了什么动作?谁和她学了一样的动作,谁来说说什么时候要握手?引出儿歌:欢迎欢迎握握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5)谁和她学了不一样的动作,请你来表演一下(拍手、挥手动作)引出儿歌: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见再见挥挥手
4、完整儿歌表演学着做个礼仪好宝宝,相信大家都会喜欢你,生活中的礼仪还有很多呢,现在我们先把今天学的这些礼仪看着图完整的做一做、说一说。
5、迁移经验讨论:
刚才老师说生活中的礼仪还有很多,那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要讲礼貌、学礼仪?幼儿自由表达(如喝水要排队,滑滑梯要排队,走路要慢慢走,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
6、延伸活动:
在以后的娃娃家游戏时创设做客的情景,到客人家做客先要按门铃,见到主人要说什么?(你好),娃娃家的主人要说什么?(欢迎光临)请进动作……
附儿歌:
我有一双小小手,要拉许多好朋友,你早你早弯弯腰,你好你好点点头,谢谢谢谢拱拱手,请进请进伸伸手,欢迎欢迎握握手,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见再见挥挥手,做个礼仪好宝宝。
备注:
为了避免活动的说教与枯燥乏味,考虑到动静交替的原则,我加了一点模仿动作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不知是否合理,本次活动整体感觉是在幼儿的学说与学做中展开,大家看过后,有什么问题或是宝贵的好建议提出来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将礼仪要求展现给幼儿,符合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还让幼儿进行现场的实际练习,相信老师在以后的生活中再多加提醒和引导,孩子们一定能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9、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慢慢长大》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大后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2、感知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3、在判断、观察、对比中知道自己的身体、学习、生活能力都在变化。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6、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7、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小时候的衣服、物品。
2、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试穿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1.自己动手试穿衣服。
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你们来试试、穿穿,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讨论:为什么穿不上了?
师:这些是你们自己的衣服,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呢?
小结:这些你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你们都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
1.幼儿观看照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
师: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让我们找一找这些照片里都有谁?他们有什么变化?
(1)让幼儿观看小时候身体的照片,再比较现在自己的身高、体重,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
(2)让幼儿通关观看小时候没有牙齿头上光秃秃的照片,再比较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自己的变化。
(3)师:看看我们身体上还有哪些变化呢?(同伴间相互讨论)
2.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自己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1)师:我们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师:视频上的小朋友会做什么事了?
(3)师:那你们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找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能自己穿衣服、叠被子、走路、和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三、绘画活动《不同的自己》
1.激起兴趣:
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老师小时候和现在的样子,我用画画的形式告诉了大家,你们能不能也画出来呢?
2.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简笔画的形式,不涂色,能画出明显的不同之处。
3. 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不同的自己》
师:让我们来介绍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长大了又是什么样?
活动反思:
本节社会课有许多需要孩子说,大家一起讨论的地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有时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设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发问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有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提问干扰了幼儿,让幼儿更过多关注的不是主要问题,所以老师不得不用更多的问题把孩子再引导回来,在“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这一环节中比较明显。问题的提法还需要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提问,语言需要再紧凑些。
30、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反思《亲亲绿色》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
2、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3、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
2、动物家园楼盘
3、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看绿色
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绿色
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也想变成一棵小草,你想变成小草、小树吗?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
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
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周一的第一个教学活动,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语言课《亲亲绿色》。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了解绿色、感受绿色、喜欢绿色;难点是让他们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图片树叶、青菜、小草),让幼儿发现绿色,对绿色有个初步的认识,引发他们的兴趣,然后进入故事《亲亲绿色》。这个开头部分幼儿都很喜欢,也很好奇,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倾听故事,回答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我边进行故事的讲述边出示四张挂图。孩子们被这个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听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的提问孩子们也回答的很正确,就是最后一个问题,问山羊公公、兔姐姐、长颈鹿哥哥分别对绿宝宝说了什么话?小朋友大部分只能回答出前面那简单的一句喜欢,喜欢!只有少数部分能完整的说出来。所以我又将第三、第四段就是遇到山羊公公、兔姐姐、长颈鹿哥哥、小朋友到结束这两段再让孩子们听一次,学说山羊公公、兔姐姐、长颈鹿哥哥、小朋友和绿宝宝的对话,讲完第二遍后小朋友脑子也比较清晰了,学说的句子也更完整。在学说句子时我采用了男女生轮流、个别和集体轮流的形式,让孩子们学的更开心。比如男孩子先学说山羊公公的话,女孩子学绿宝宝的话。第一遍换女孩子学说山羊公公的话,男孩子学说绿宝宝的话……。接着进行了一个小游戏,分别扮演故事里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这个环节幼儿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但我觉得这个环节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再加上一些头饰会更好些,让幼儿更容易进入角色,这是我忽略的一点,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亲亲绿色,你喜欢绿色吗?如果让你对绿色说句话,你会说什么?教师出示绿色宝宝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只是简单的问好绿色宝宝,你好啊!绿色宝宝,我喜欢你!这个环节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最后一个环节是看看绿色世界,我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副绿色眼镜,让幼儿通过绿色玻璃纸看看周围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幼儿拿着绿色玻璃纸都非常的开心和好奇,都在观察周围的变化,发现周围都边成绿色世界了,他们开心的笑了,并都能说出我看到了绿色。整堂课下来还是比较顺利。
31、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玩具图书我爱你》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和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养成爱惜玩具、图书的好习惯。
2.学习玩玩具、看图书的正确方法。
3.积极参与活动,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被损坏的图书一本;好的图书、玩具若干;订书机、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引导幼儿了解图书被损坏的原因,学习修补损坏的图书。
(1)提示语:呜--是谁在哭?原来是图书在哭,它为什么哭呢?
(2)教师以书的口吻说:我原来可漂亮了,里面还有很多的故事,可是有一天,东东和明明都想和我做朋友,谁也不让谁,把我扯烂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图书为什么会烂?怎么做才不会烂呢?小朋友愿意帮帮这本书吗?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它呢?
(4)教师带着幼儿用订书机或透明胶将书修好。
2.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看书、玩玩具的方法。
(1)师:小图书补好了,它谢谢小朋友的帮助。
(2)请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和图书、玩具做朋友?
(3)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看书、玩玩具的方法并引导其他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做得对吗?看书、玩玩具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3.教师发放好图书和玩具,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和它们做朋友。
4.活动结束,引导幼儿轻轻的有序地收拾图书和玩具。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可出专利"我是爱护图书、玩具的好宝宝",教师及时拍下良好的行为,张贴照片,激励幼儿。
2.指导值日生每天定时清理图书、玩玩具,并检查督促其他幼儿看书,玩玩具的行为。
3.在日常的桌面游戏、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时,教师应提供适量的玩玩具,摆放合理,方便取放,随时提醒幼儿注意爱惜,不要争抢,轻拿轻放。
4.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修补家中的玩具和图示,教育幼儿爱惜玩具、图书,不无故撕书、拆仍玩具。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与朋友分享。
活动反思:
"我爱你"的主题,侧重于情感激发和表达,适合小班幼儿。设计和实施按照幼儿倾听-说-行动的学习逻辑展开。
1、所选绘本材料"我爱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乐很很合适。
2、老师讲完故事,应着重让幼儿讨论:小獾说了什么,都是对谁说的,为什么会说"我爱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小獾的心里感觉怎么样?侧重讨论"是长颈鹿阿姨还是心里本来就爱他们才说的"?"为什么对身边的亲人说了"我爱你",小獾还对他"用过的东西"也说"我爱你"?(难点部分)3、制作爱心卡,教师示范引起幼儿模仿,好在教师注意到并随机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的任何东西。
4、送爱心卡的时候,幼儿说"还想玩一会""没有",幼儿还有活动的需求和兴致,可以考虑制作爱心卡除了印图章还可以提供画笔材料供幼儿表达,进一步推动幼儿接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32、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小毛巾》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毛巾是小班幼儿入园后每天都必用的生活用品,比较熟悉。但在日常活动中还有有很多孩子不会正确使用小毛巾,通过这节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毛巾的用处,在游戏中学习正确使用小毛巾,爱护小毛巾。在科学方面,运用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更深切地对一些图形的认知和常见颜色的分辨。也是小班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各感官的接触感知物体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2.了解毛巾的用处,学会正确使用小毛巾。
3.愿意愉快的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毛巾的用处,学会正确使用小毛巾。
活动准备
彩色正方形小毛巾, 小盆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音乐律动( 洗手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
1、毛巾律动进活动室 。
二、初步感知毛巾的颜色形状
1.师:我们刚才拿什么跳舞的啊?
老师介绍自己的毛巾, 我的小毛巾漂亮吗?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2.师:请你们拿起自己的小毛巾,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悄悄话,告诉他你的小毛巾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3.师:请你让你的小毛巾在自己的小腿上休息休息,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他的小毛巾呢?
4.师总结:小朋友的小毛巾也是正方形的,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真漂亮
5.颜色对对碰小游戏
三、教师引导幼儿“变魔术”,探索方法,巩固基本形状。
1.师:小毛巾还想请小朋友来变魔术呢,想不想变?看!小毛巾什么形状的呀?能不能变出长方形呢?变变变,变成长方形。快快开动小脑筋,想想怎样把正方形的小毛巾变成长方形?
2.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把正方形变出长方形的?(教师用语言小结:用这2边的角对折过去,让2个小角做了好朋友,长方形就变出来了。)
3.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呀,能变出三角形吗?变变变,变成三角形。
4.请一个幼儿演示变三角形。教师讲解:拎住一个小角去找对面的那个小角做好朋友了,瞧,一个三角形变出来了,你是这样变的吗?
四、了解毛巾用处,学会正确使用小毛巾
1.师:我们能用小毛巾来干什么呢?
2.师:对呀,可以用小毛巾来擦汗,擦鼻涕,擦嘴巴,擦手。
3.来,让我们一起拿起小毛巾,试一试:小小毛巾,四方方,软软身体,本领大,擦擦头发,擦擦汗,擦擦嘴巴,擦擦手,感冒时候用处大,阿嚏,阿嚏,擦鼻涕。
五:变脸小游戏
师:小毛巾本领真大啊,小毛巾想和大家玩变脸的游戏!准备好了吗?(用小毛巾把脸遮起来)变变变,变笑脸,变变变,变哭脸,变变变,变生气。
六、延伸活动
师:小毛巾又有用又好玩,是我们的好朋友,用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一起爱护它,这样小毛巾就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啦!我们刚才用小毛巾来擦手擦嘴巴,还用小毛巾来变魔术、做游戏,小毛巾都有些脏了,那我们一起来洗洗小毛巾。跟着音乐律动《洗手帕》:(模仿动作)挽起袖子,拿小盆,准备开始洗,最后晾毛巾结束。
教学反思
用毛巾律动开始,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在教育活动中都表现的十分积极,活跃,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怎样使用毛巾,怎样爱护毛巾。
33、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好玩的沙发垫》教案与反思
设计思路:
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让幼儿的学习游戏化、生活化,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沙发垫作为一种家居用品,既轻巧美观又安全舒适,适合小班幼儿摆弄,漂亮童趣的沙发垫又可以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动手、动脑、学习、游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沙发垫的多种游戏方法。
2、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6、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小动物沙发垫若干;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场地:教师与小朋友边走边唱进入活动区(地上散放着沙发垫)
二、认识沙发垫,激发游戏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指沙发垫)活动室里有什么?
2、这叫沙发垫,你们想不想有一个这样的沙发垫――脱掉鞋子,到地毯上来吧!
3、你们手里有几个沙发垫?压一压、拍一拍有什么感觉?
4、请幼儿坐在地毯上“这是什么样的沙发垫?”(启发幼儿从形状、颜色、图案等多方面观察)
5、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沙发垫?在哪里?
6、沙发垫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试一试(靠、抱、躺、坐等)
三、 游戏:
1、沙发垫不但可以抱、靠、躺,还可以玩,看谁玩得最开心。
2、幼儿伴随欢快的音乐进行游戏,教师适时的参与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习。
四、 介绍游戏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游戏。
“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玩得非常开心,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各种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例如:骑大马、跳房子、学小乌龟爬等可以单独游戏;走小桥、盖房子等可以合作进行。
五、 结束:
今天,我们和沙发垫玩了这么多游戏,回家后你们把这些游戏教给爸爸妈妈和小伙伴,让他们也想一想,还可以怎么玩?
活动反思:
沙发垫作为一种家居用品,既轻巧美观又安全舒适,适合小班幼儿摆弄,漂亮童趣的沙发垫又可以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动手、动脑、学习、游戏。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小班社会活动《胖阿姨去买菜》教案与反思
-
小班社会教学设计我会穿鞋反思
-
小班社会教案《我会叠毛巾》教案与反思
-
幼儿园教案小班社会《我们的世界》反思
-
小班社会教案与反思《我长大了想当什么?》
-
教案小班社会香脆蔬菜沙拉反思
-
幼儿园教学设计小班社会活动新教室新班级反思
-
小班社会教案反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幼儿园教案小班社会《大拇哥》反思
-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诚实的孩子》反思
-
教学设计小班社会活动《帮妈妈打扮》反思
-
幼儿园社会活动《微笑的鱼宝宝》小班教案
-
教孩子学看温度计的教案
-
幼儿音乐教案:声音不吵架
-
识字:豆(中班教案)
-
孩子发烧近一星期是何原因――赵惠君回答
-
大二班上学期班务工作计划
-
让幼儿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发展
-
踏入社会第一步――浅谈在幼儿园中开展社会性教育
-
大班语言教案《谁的房子最特别》反思
-
小班教案《小狗玩球》
-
沁阳旅游形象品牌朋友圈文案35句
-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