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教案教学设计
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教案教学设计
1、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教案教学设计
小班艺术活动—挠痒痒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重难点:运用动作和声音大胆地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毛毛虫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观看课件,激发兴趣。
1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树叶宝宝怎么了?
毛毛虫出来啦,大树爷爷怎么了?它是怎么笑的?
2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了,让我们边看边听。
(二)学唱歌曲。
1 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毛毛虫是怎么出来的?
2 幼儿边做动作边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
3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三)情景游戏。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4交互角色再次表演。
(四)结束部分。
幼儿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设计意图
观看课件,以故事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为理解歌词作铺垫。
在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情景游戏作铺垫。
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情景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边演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 设计, 教学
2、小班教案《毛毛虫挠痒痒》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人手一个,一老师扮树爷爷,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扮毛毛虫妈妈,随着进行曲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四肢着地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
2、快快爬!毛毛虫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我们一起来拍拍手,点点头、提提肩膀,伸伸腿,跟着音乐扭、扭、扭……
二、跟着歌曲游戏,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带毛毛虫爬到大树爷爷身边:树爷爷好!树爷爷好!咦?树爷爷怎么不理我们,怎么办?看妈妈的!
2、放“挠痒痒”音乐,老师边唱歌边动作,伸手挠树爷爷痒痒,树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毛毛虫好!引导毛毛虫说:树爷爷好!
3、妈妈让树爷爷笑起来了,我是怎么做的?(挠树爷爷痒痒)。
4、学学挠痒痒的动作:你会挠痒痒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引导孩子边唱“哩哩哩哩哩哩哩”,边动作。
5、我来找几棵树宝宝,和树爷爷在一起。毛毛虫们,给树爷爷、树宝宝挠痒痒喽!边唱全曲,边动作两遍。
6、大树爷爷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学。边唱“大树爷爷,笑起来啦,哈哈哈哈哈哈哈”,边模仿树爷爷大笑、怕痒的样子。
7、也给妈妈来挠痒痒,妈妈喜欢!哈哈哈哈……真痒!
8、给旁边的毛毛虫也挠挠痒痒,互相挠痒痒。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三、游戏《挠痒痒》
毛毛虫妈妈与树爷爷搭起一座小桥,请毛毛虫一个跟一个从桥下爬过,念“毛毛虫爬爬,毛毛虫扭扭,爬到这里抓住他!”被抓住的孩子要被挠痒痒。重复若干次。
四、结束毛毛虫们,我们要回家了!快跟树爷爷说再见吧!随着进行曲爬出活动室。
3、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挠痒痒》含反思
游戏目标:
1、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游戏准备:
1、毛毛虫胸饰若干。
2、音乐磁带。
游戏规则:
1、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唱到13 53 32 /1--/处,教师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反思:
1 观看课件,以故事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为理解歌词作铺垫。
2 在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3 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情景游戏作铺垫。
4 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情景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5 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边演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4、小班美术优秀教案《挠痒痒》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2)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游戏“点小动物”。
2、“扭”的动作。
物质准备:
音乐图谱一张,毛毛虫、大树胸饰各10个。
活动过程:
(一)点小动物引出歌曲。(3分钟)
1、伴着歌曲旋律和幼儿做游戏“点小动物”。
游戏2-3个动物后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词游戏。“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后让点到的幼儿用不同动作来表现“扭”。
(二)学唱歌曲(10分钟)
1、熟悉乐曲第一乐句。
利用乐曲第一乐句游戏“点小动物”若干遍,可以让幼儿轻声跟唱。
2、用图谱帮助记忆歌词,熟悉歌曲的三拍子节奏。
出示第一乐句图谱。用手的节奏和歌曲的演唱帮助幼儿理解三拍子乐句。
3、情境引出歌曲第二乐句。
大树爷爷想和毛毛虫做一个游戏,挠痒痒。你们会挠痒痒吗?(幼儿同伴间互相体验挠痒痒的愉悦感受。)
出示第二乐句图谱,再次用手的动作和歌曲的演唱让幼儿感受三拍子乐句的节奏特点。
4、完整跟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2)幼儿跟着图谱学唱歌曲1——2遍。
中间根据幼儿学唱情况解决难点:唱满每一乐句最后音的三个节拍。
(3)幼儿跟着图谱和老师的口型演唱歌曲1遍。
(三)游戏“挠痒痒”。(5分钟)
1、讲解游戏玩法。
每个小朋友从椅子下面拿出自己的胸饰,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扮演大树的孩子在场地中找个位置站好,并摆好造型。;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要求幼儿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扮演毛毛虫的孩子找一棵大树做自己的好朋友。跟着音乐边唱歌边用各种能表现歌曲的动作进行游戏。游戏一遍后互换角色。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可爱一直跟着我学毛毛虫爬。在进行情景游戏时,大家兴趣浓厚,表演投入,游戏反复进行了多遍都不尽兴。
不足:
1、 活动的某些环节的引导还不够具体深入,从而导致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重点不够突出,我在讲解游戏规则时,引导语可以再明确具体些,我想这样活动效果会更好。“挠痒痒”这个动作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挠痒痒”上了,影响了歌曲节奏的感受,在节奏方面没有做到位。如果在游戏之前让幼儿先感受一下音乐或者把这两句乐句直接拿出来唱几遍,会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在第三环节,让幼儿扮演大树宝宝时,大树宝宝和大树爷爷站的很近,毛毛虫爬过去挠痒痒的时候,显得比较挤。如果让大树宝宝们分开站,空间会更加大,效果会更好。
2、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我班的孩子的自主表演不够,很多孩子虽然学会了根据音乐做动作,但没有自已的创造.配合表演时,有些孩子不敢帮树宝宝挠痒痒.说明孩子与老师和同伴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虽然本次活动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重要是是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了知识,体验了快乐.
经过反思认识到音乐活动中小班幼儿应该注意哪一些事项,实现教师角色从大班到小班的转换,从小班的年龄特点和现有基础出发,寻找适合幼儿的方法进行活动,不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要从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实现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
5、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小瓢虫飞》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听歌曲,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随乐有节奏地触碰身体的相应部位。
2.尝试用小碎步表现小瓢虫飞的动态,在随乐表演动作中体验音乐的美好与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创设花、草、树等的公园场景。
课件准备:瓢虫实拍图,《小瓢虫飞》歌曲音频,草丛插图。
纸面教具:打印小瓢虫,制作成手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展示瓢虫的实拍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了解瓢虫。
——今天有一位特别的客人来班级做客,大家来看一看,它就是瓢虫。我们一起来欢迎它,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二、出示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小瓢虫捉迷藏”,教师展示小瓢虫手饰,以情境性的游戏口吻,让幼儿熟悉歌曲所指的身体各部位,引导幼儿感知点点头、耸耸肩膀、拍拍膝盖、扭扭屁股等动作。
——小瓢虫飞到头上——点点头向它问好。
——小瓢虫飞到肩膀——耸耸肩膀逗逗它。
——小瓢虫飞到膝盖——拍拍膝盖欢迎它。
——小瓢虫飞到屁股——扭扭屁股和它交朋友。
三、播放歌曲《小瓢虫飞》,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认真欣赏歌曲。
——小瓢虫邀请大家一起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的小瓢虫飞到了哪里,小瓢虫飞到哪儿,你们就用相应的动作跟它打招呼。
2.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四、播放音频,组织幼儿参与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随乐律动的乐趣。
1.让幼儿戴上小瓢虫手饰,站立学一学用小碎步来移动,引导幼儿感受小瓢虫的轻盈;在游戏中,配合身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像小瓢虫那样轻盈、快快地飞?
2.教师即兴改编歌词,请幼儿认真听听小瓢虫飞到身体的哪个部位(手臂、肚子、耳朵、鼻子等),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演。
——小瓢虫一会还会飞到哪里呢?飞到在哪里,大家就让它停一会,碰一碰它。
五、待音乐停止,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让幼儿用小手跟着比划,打准节奏。加上动作,幼儿继续来演唱歌曲,自由的加上动作,大家都积极表现,体验歌曲的气氛。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练习了音高、节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体验了歌曲的情感。
6、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颜色小精灵》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处于涂鸦绘画的后期,他们对绘画活动很感兴趣,但幼儿手部肌肉自控能力差,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所以,幼儿画画时常常产生“敬畏”心理,而且无从下手。那么如何训练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如何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呢?我依据《纲要》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认识红、绿、紫三种颜色。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刷游戏,锻炼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
3.在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颜料、颜料盘、刷子、抹布、白纸、白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精灵“贝贝”给小朋友变魔术为背景)
二、基础部分
示范(用准备好的白色油画棒、白纸、调好的颜料、刷子进行“魔术”表演,首先用白色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如,苹果、香蕉、葡萄等,再用刷子把调好的颜料涂刷在画好的白纸上)
三、结束部分
天黑了,以精灵“贝贝”要回城堡休息去,并打招呼“下次还要给小朋友们表演魔术”的契机,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欲望。
颜色小精灵微反思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小,缺乏经验,但是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探索是异常兴奋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所以这次活动我创设了童话情景,以主人公精灵贝贝引出主题,在“魔术”表演中把美术与“油水分离”科学理论相结合,红、绿、紫三种颜色对应三种实物,方便幼儿初步记住三种颜色,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与学习的兴趣,鼓励幼儿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使幼儿能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兴趣,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7、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波点变变变》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境,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走和找的动作,在帮“点点”找点的过程中快速反应地做变大变小的动作。
2.根据不同的指令变化,创造性地用五官或者身体表现变大变小,变高变矮的样子。
3.锻炼快速反应,以克制能力保持造型;不急于拿“点”,拿“点”不急于贴。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各种大大小小的点点、PPT、音乐、大小指令牌、兔子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进场热身
1. 游戏《泡泡变变变》。
2. T: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宝贝们,赶紧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把!
二.出示兔子毛绒玩具,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T:有一位小伙伴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猜猜是谁?
咦!瞧瞧我的小尾巴,看看我的长耳朵,是谁呀?(小兔子)
T:我是小兔子点点,我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点点吗?是因为我原来身上有好多的点点。呜……可是,他们现在不见了!呜,我好伤心啊!你们愿意帮我把它找回来吗?(出示黑板上的大兔子)
三.创设情境,出示黄色波点屋的图片。
1. T:我的点点去了哪里了呢?你们看,它去了一个很神奇的房间。(出示PPT第一张图)你们有没有看见对我的点点啊?我的点点有大点点和小点点,你们看见了吗?我的点点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对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把点点找回来啊?可是在这个地方很不一样哦,怎么不一样?你看我的嘴巴,我看到大点点(嘴巴变大)看到小点点(嘴巴变小)(教师示范变大变小)
2. 集体练习看指示牌做变大变小的动作。
四.在身体不同的各个部位做跳的动作,丰富变大变小的动作元素。
1. T:我们听着音乐和小兔子一起去找点点吧!
小兔子,准备好!(在腿上做动作)
2. T:欧耶!我帮小兔子找到了一个点点,是什么颜色的?
这个点点怎么办?我们把它贴上去好不好?(请一个幼儿贴上去)
哇!好棒好棒!点点看上去很高兴哦。
3. 在头(肩、肚等)部位做跳的动作。(黑板上找点)
T:刚才小兔子是在腿上跳的舞,宝贝们想一想,除了腿上还可以在哪里跳啊?(请幼儿回答)
4. 替换嘴巴变大变小的小动作。
T:刚才我们都是嘴巴变大变小,我们的脸上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大变小啊?(眼睛)我们来试试看。(教师用指示牌指令眼睛变大变小)(黑板上找点)
五.加深难度,用身体动作来创编变大变小的动作。
1. T:哎呀!变啦!(出示PPT第二张图)波点屋变成了什么颜色?(红色)
这下小兔子到的地方可就更难了,不是嘴巴变大变小,也不是眼睛变大变小,是身体哦!你们会吗?(和幼儿一起玩一玩身体变大变小,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2. 黑板上的点点没有了,我们快点再去找一找其他的地方。(请幼儿离开座位玩游戏)
① 一起贴到小兔子的耳朵上。(椅子后面的点)
②女孩子去贴一个地方,男孩子去贴一个地方。
3.学习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姿势再次练习律动。
活动延伸:
1.回到家里找一找家中有哪些“点点”,什么物品是圆形的。
2.在区角中增添卡纸,胶水,剪刀,幼儿继续动手装饰小兔子。
8、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夹子变变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游戏,能和同伴相互玩夹子,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2、能用夹子变化不同的造型,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小肌肉。
3、能大胆想象,在操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结合辅助材料,创作出新的作品。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ppt小视频
活动过称:
一、导入
出示各种各样的夹子,说一说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用途?
二、活动过程
1、塑料夹子变变变
老师示范变出小燕子。
展示:大树、扇子、机器人、飞机。
2、竹夹子变变变
老师示范变出小鹿。
展示:毛驴、长蛇、小木偶,飞机。
3、塑料夹子和辅助材料变变变
老师示范变出饰品狮子
展示:狮子、相框、小狗的饰品、长颈鹿、小羊、螃蟹、刺猬。
4、竹夹子和辅助材料变变变
老师示范变出骑其大象的将军
展示:小鳄鱼、小青蛙、礼物盒、毛毛虫、小狗、骑马的武士、七大项的将军。
三、延伸
你们一定也想试试吧,相信你们也会作出漂亮的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的想象力应该是很丰富的,但也需要从操作活动中得到启发;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很熟悉的夹子,和一些辅助材料作为载体,开展夹子变变变的活动。
1、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认识了夹子,了解了夹子的用途。
2、幼儿能用各种夹子变出各种东西,还能用夹子和一些辅助材料变成不同造型东西,且能练习用语言表述出来。
3、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手眼协调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4、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参与积极性始终很高。
9、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在农场里》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舒适地歌唱,学习仿编歌词。
2.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体验合作创编与用歌声交流的快乐。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叫声。
课件准备:农场插图、小猪、小牛、小鸭、小羊动物的图片,《开火车》音乐音频,《猪》、《牛》、《鸭》歌曲音频,《在农场》歌曲伴奏音频。
纸面教具:打印小猪、小牛、小鸭、小羊动物图片制作成头饰。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频《开火车》,边跟随音乐边表演进入活动室。
——大家一起坐上小火车,我们去音乐农场去玩一玩吧!
二、展示农场的图片,提示幼儿到达农场,并让幼儿认真观察图片。
——大家都看看,农场里有哪些动物?
三、出示纸面教具,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我猜你说、我说你猜”。玩法:教师依次播放各类动物的图片,请幼儿模仿对应动物的叫声。(或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幼儿找出对应的图片。)
四、播放音频,组织幼儿参与“农场演唱会”的游戏,让幼儿学唱歌曲。
1.展示小猪的图片,播放歌曲《猪》,让幼儿学习歌词,并感受歌曲。
2.播放歌曲第一段,鼓励幼儿轻声地跟唱。
3.播放伴奏,让幼儿跟随琴声演唱歌曲。
五、依次播放小牛、鸭子图片,鼓励幼儿逐一改编歌词。
1.引导幼儿进行歌词改编。
——小牛、小鸭子们都等不及了,我们让它们也来表演吧。小牛的叫声是怎样的?谁能帮它编出自己的歌曲?
2.鼓励幼儿根据学过的句式改编歌词,并有节奏地朗诵。
3.引导幼儿跟随伴奏,演唱自己仿编的歌曲。
六、出示纸面教具,组织幼儿戴上头饰,分组游戏。
1.让幼儿分为三组,唱小猪歌词的一组,唱小牛歌词的一组,唱小鸭歌词的一组。
2.组织幼儿互换角色,再次分组演唱。(可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增减动物与分组。)
活动反思:
歌唱《在农场里》的集教活动,我将活动目标定为:1.能初步控制声音进行歌唱,学习仿编歌词。2、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体验合作创编与歌声交流的快乐。
我使用了生动的动物手偶,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活动形式分为歌唱、体态律动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再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创编歌词。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与小动物的距离。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农场里的动物:“农场里有哪些动物朋友,我们把它们也请到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小羊、小狗、公鸡是怎么叫的?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根据图片分别领唱并表演,以带领其他幼儿进行创编和模仿。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还让幼儿体验了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愉悦和成功。
10、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水果猜谜语》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知道常见的水果的名称、特点。
2.齐唱和分组表演整首歌曲,体会合作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水果猜谜图片,苹果、西瓜、葡萄图片,《水果猜谜》儿歌动画三小段,《水果猜谜》完整儿歌音频。
纸面教具:水果图案头套(苹果、西瓜、葡萄),水果涂色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果猜谜图片引导幼儿猜一猜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水果朋友,你们猜猜它们都是谁?
二、第一遍播放歌曲,验证幼儿的猜想
1、教师播放第一段《水果猜谜》儿歌动画后,出示苹果水果图片;
2、教师播放第二段《水果猜谜》儿歌动画后,教师出示西瓜水果图片;
3、教师播放第三段《水果猜谜》儿歌动画后,教师出示葡萄水果图片。
三、第二遍播放歌曲,了解水果的特征
1、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味道等。
小结:三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都不一样。
2、播放《水果猜谜》的完整儿歌音频,请幼儿听一听,并说一说它们哪里不一样。
四、播放歌曲《水果猜谜》,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帮助幼儿熟悉旋律及歌词。
2、幼儿跟着教师唱歌曲3~5遍。
3、幼儿独立完整的唱《水果猜谜》。
五、鼓励幼儿分小组完整表演歌曲。(此活动环节,可根据班级孩子的情况选择)
1、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头套,分组演唱歌曲。
2、开头的“我爱水果”所有幼儿一起齐唱,之后的每个水果由一个小组演唱,连起来做1-2遍。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1)在表演区,投放不同水果的头套,让幼儿自由表现各种水果,进一步感受音乐。
(2)在美工区,教师发放水果涂色卡片(苹果、西瓜、葡萄)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涂色。
2.家园共育:家长和幼儿一同观看宝宝巴士儿歌《水果猜谜》,巩固歌曲内容。
11、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温暖的帽子》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冬天来临气温降低,幼儿出门总少不了一顶温暖的帽子。为了培养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设计这节小班艺术领域的美工活动,结合当下的季节特点,幼儿能在活动中感受生活趣味,享受自由创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帽子的保暖功能,愿意自选色彩进行装饰。
2.练习用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的方式涂染帽子。
3.体验作品完成后成功快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冬天戴帽子出门的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
实物帽子,范画,蜡笔,卫生纸,双面胶,美工剪刀等。
活动重点:
自选色彩,练习用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的方式涂染帽,并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涂染时注意手眼协调,不涂出边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欣赏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兔妈妈和小兔种的萝卜都长大了,他们准备去拔萝卜。打开门,北风呼呼的,吹得好冷啊!“天气太冷了,我不想去拔萝卜了。”兔妈妈说:“戴上帽子就不冷了。”于是小兔与兔妈妈带上了自己喜欢的帽子,出发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也做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吧!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实物帽子,了解帽子结构,感受帽子图案和色彩的美。
师:这有几顶帽子,你们喜欢吗?看看帽子上都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帽子上有什么花纹?
(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结构、颜色、花纹)
师:帽子有蓝色、红色、黄色……上面还有许多好看的花纹,真漂亮啊!
2.学习涂染帽子
(1)出示帽子范例,引导幼儿观赏。
师:我这里还有一顶漂亮的帽子,你们猜猜我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教师出示帽子范例,引导幼儿猜测并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帽子的花纹是用蜡笔在边框内均匀的涂染出来的,帽子上的小绒球是用卫生纸团粘贴出来的。
(2)示范涂染方法。
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帽子,用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方法涂染,让我们的帽子变得漂亮起来。
师:用蜡笔从帽子的一侧开始,我们可以一边涂一边说:“涂,涂,从上往下涂。”也可以一边涂一边说:“涂,涂,从左往右涂。”这样在帽子边框里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的帽子就变得漂亮了。
(3)示范粘贴的方法。
师:请小朋友把双面胶粘在帽子的三个圆点上,然后把卫生纸撕成小块放在手心里,上下手心一起转一转,卫生纸就变成一个小圆球了,最后把它粘到双面胶上面。
师:给帽檐也粘上双面胶,用同样的方法粘上卫生纸,漂亮的帽檐就做好了。(可以用胶棒或胶水代替双面胶)
三、结束部分
我们的帽子做好了!小朋友们,快给爸爸妈妈也做一顶温暖的帽子吧!
小班艺术《温暖的帽子》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艺术领域的美工活动,这个活动很符合当下季节特征。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小朋友们在早上入园时都会带上温暖的帽子,有红的、绿的、条纹的、小花的……颜色不同,形状各异,让人爱不释手,有时候幼儿还会不经意地拿帽子玩上一会儿。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纲要》的精神,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并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与活动、游戏之中,因此设计了《温暖的帽子》这节艺术活动。
《指南》中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然而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在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结合平时的教学,我发现小班孩子非常喜欢手工粘贴活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满足与快乐。因此我为本次活动设定的目标是自选色彩进行装饰和涂染。作为刚上小班几个月的幼儿,对与涂染方法还不能很好的掌握运用,所以我的重点在让幼儿学习涂染方法。而卫生纸是幼儿生活中很熟悉的物品,幼儿易于接受与使用,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我从认知、操作、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动目标,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发展。
在本节活动中,我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整合,使师、幼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热情。首先在活动导入中,我使用玩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小兔与妈妈”的故事,这个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理解,一下能把幼儿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由此很好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欣赏实物帽子,了解帽子结构,感受帽子图案和色彩的美。通过实物帽子让幼儿认识了解各种帽子,引导幼儿观帽子上的图案、花纹,给幼儿一种感性的认识,并让幼儿观察每一种颜色在帽子上的分布,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家去感受色彩的搭配。三、学习涂染帽子。首先由老师出示帽子范例,引导幼儿观赏并了解制作方法。接着老师示范涂染方法和粘贴方法。示范涂染方法时重点突出顺口的儿歌“涂,涂,从上往下涂;涂,涂,从左往右涂。”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熟练涂染的方法。四、本节活动操作性强,孩子参与积极,作品成功率高。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染并装饰。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在此次视频录制过程中,中间有一小部分焦距没有调整好画面有些模糊,在展示粘贴双面胶的时候没有给到特写镜头。在以后的录课过程中,要总结经验,做到更好。
本次活动的设计目标就是让幼儿在既定的轮廓里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和粘贴材料来装饰帽子。在幼儿涂染帽子的时候,颜色杂乱,容易脏。而造成颜色脏乱的原因是提供给幼儿的蜡笔颜色过多。三四岁的幼儿还不具备对这么多色彩进行搭配的能力,提供五种以内就可以。
12、小班语言活动《鱼儿多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清楚地描述鱼的外形,如颜色、大小、花纹等。
2、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鱼,并产生探索鱼的好奇心。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
《鱼儿多多》课件:各种鱼儿的图片、音乐等
材料准备:1.请幼儿每人带来一张鱼的彩色图片。(家长提前帮忙把鱼的轮廓剪出来)
2.教师在大海报纸上绘制蓝色海洋的背景图。3.胶棒。
活动过程
1、播放鱼儿图片,引导幼儿从鱼的颜色、大小、花纹等方面向大家介绍鱼的样子。
一一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鱼?它长什么样子?
——它和别的鱼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鱼的大小、颜色、外形特征等角度进行讲述。)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
3、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粘贴到海洋背景图上。
4、全班幼儿一起分享海洋背景图上的鱼,引导幼儿讨论关于鱼的一些问题,如鱼生活在哪里,鱼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图上有这么多鱼,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鱼?
——真正的鱼儿生活在哪里?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鱼?(鱼缸、河里、小溪、池塘、海里……)
——鱼的家里有什么?(水草、鹅卵石等)
13、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水果躲猫猫》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形式表现歌曲,尝试简单仿编歌曲,感知水果的丰富多样。
2.愿意参与歌唱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大树一棵;绿色的枝干若干,可以直接夹在椅背上;椅子围成半圆变成树林的场景。
课件准备:歌曲《水果躲猫猫》及伴奏音频,果园背景图及相关图片。
纸具教具:大树,各种各样水果的图片若干,水果图片后面有粘性,小熊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1,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在森林的深处,有一棵神奇的果树,它可以结出很多种果实,你觉得它会结出哪些果子?一起来猜猜吧!
二、操作课件内容,引导幼儿了解果树的故事
1、了解关于果树的故事。
——这棵神奇的果树会结出神奇的果子,到了晚上,树上的果子会躲起来睡觉,
只有在白天,它们听到歌声才会出来。
——一只小熊想要摘一个大苹果,于是对着果树唱道:“大苹果,大苹果,你在哪里?
——就在这时,苹果大声回应小熊,它唱着:“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小熊你好!”
2、引导幼儿用唱歌的方法帮助小熊摘果子。(先点击播放音频)
——我们听到了苹果的声音,但是为什么没看见苹果呢?
——原来小熊说它的声音不够大,需要请小朋友一起大声唱,帮它把苹果唱出来,你们愿意吗?(教师根据幼儿的演唱点击课件画面。)
——还有哪些水果没出来呢?我们该怎么唱呢?一起来唱唱吧!
三、出示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做游戏
1、营造果园场景,将椅子围成圆圈。
——这棵神奇的果树越来越大了,已经长到了我们教室里,可是水果宝宝在哪里呢?
2、认识张贴在椅背上的水果,认识游戏的角色。
——大家都找一找,认识一下都有哪些水果宝宝呢?
3、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并躲在相应的椅背后面。
——你想做什么水果宝宝呢?请找到你想变的水果图片,站在它的身后。
——天黑了哦,水果宝宝们应该要躲进树叶后面了,我们也快快躲起来吧!
四、出示纸面教具,引导幼儿根据歌唱并表演
1、幼儿扮演水果,教师扮演小熊,一起用歌唱的方式来表演摘果子。
——我来当小熊,你们快躲好哦。小熊唱到什么水果,你就用歌声告诉我你在哪里,并从椅子后面站起来。
2、请个别幼儿扮演小熊,来摘果子,幼儿之间练习对唱。
——水果有些太多啦,我们多请几只小熊来帮我摘水果。
3、尝尝大家提前准备好的水果。
——小熊采到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现在要请大家一起来品尝一下这美味香甜的水果啦。
温馨提示
1.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已有的经验准备水果图片,便于幼儿张贴在果树上。
2.活动中的情境创设环节,如果有果树KT板,可以直接放在椅子前方,营造果树的气氛,并便于遮挡幼儿扮演的水果。
3.椅子上的水果图片是在活动中张贴的,便于幼儿选择躲藏的地方。根据班级幼儿的能力选择张贴水果的位置,比如将同类水果聚集在就近的几张椅子,也可以分散贴。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表演区投放果树和水果图片,鼓励幼儿操作水果图片,通过张贴水果、遮盖水果等活动,激发演唱歌曲的愿望。
2、在美工区投放神奇的果树,鼓励幼儿画一画果子并张贴到果树上,说一说神奇的果树会结出哪些果子
14、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动物变变变》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变现各种动物的特征。
2、喜欢参加“魔术”活动。
3、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魔术棒、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利用模仿动物的游戏,帮助幼儿回顾动物的特征。
二、请幼儿上台来,教师拿出魔术棒假装魔术师,口中念念有词:“咿喱噜噜,嘎啦哇哇,变变变,变成——(某种动物)”,上台参加游戏的幼儿即按魔咒内容变成某种动物的造型。也可换成幼儿当魔术师。
三、请全班幼儿一起参加,教师此时可加入各种动物与情景。
例如:1、变变变,变成鱼,鱼在海里游来游去。
3、看到别的鱼朋友,打个招呼。
4、肚子饿了,看到小虫一口吞下去,又看到另一条,一口又吞下去。
5、哇!大白鲨来了(教师加入扮演)快逃啊,逃到水草里,一动不动,就像一颗沉在海底的石头······
四、教师要留意幼儿有创意的动作,并通过变换情境鼓励幼儿做出更多表现不同动物的动作。
五、将部分幼儿有创意的动作记录下来,待共同表演结束后,让这些幼儿表演给全班幼儿看。
15、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折纸是幼儿园美术手工活动中的一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折纸的过程中需要用眼睛看折叠的过程,并在看的同时思考并记住过程,在折的时候需要亲自动手,期间遇到问题还要仔细想是怎样折的,这样就可以开动大脑、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本次小班折纸活动选择小猫,因为小猫温顺可爱是许多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并且外形特征明显,小朋友通过观察进行折纸活动,还可以通过想象增添一些背景,给孩子带来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并在此基础上折小猫头。
2、能够进行添画眼睛、嘴巴、胡须和背景。
3、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
难点:能够发挥想象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纸、水彩笔、固体胶、a4纸、黑色记号笔、猫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猫的图片,让幼儿说出猫的脸部特征。
教师提问:喵、喵,快看谁来啦,原来是两只可爱的小花猫。小花猫有着毛茸茸的身体,还有对尖尖的耳朵,圆圆的眼睛,长的真可爱。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花猫吗,那我们来看看,小花猫的头长的像什么?对,像一个三角形,它的耳朵是尖尖的,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怎样用手工纸折小花猫。
二、基础部分:
1、教师出示折好的小猫头,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猫,你想知道他是怎么折的吗?
2、下面我们来看看,都会用到哪些工具,a4纸,正方形的彩纸,固体胶,黑色记号笔,水彩笔,
3、展示折猫头的过程。
(1)取出正方形的彩纸一张 沿着对角线、角对角折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的两个直角向内对折。
(3)然后把折好三角形打开,尽量抚平折痕
(4)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以刚才的折痕为参照线向斜上方,折起一个角,另外一边以同样的方式折起,一定要对称这样才美观。
(5)把上端的一个角往下折,转过来一个猫头就折好了。
4、下面我们拿黑色记号笔来为小猫画上圆圆的眼睛、黑黑的小鼻子弯弯的嘴巴、俏皮的胡须看一个猫头就完成了。
5、取一张A4纸,将折好的猫头放在合适的位置,预留出的画身体的地方,用固体胶,固定在a4纸上,
6、用黑色记号笔,画出猫圆滚滚的身体,还有小爪子,可爱的尾巴,我们再画一些绿色的草地吧,可以多画一些小草,好啦,真好看,在用红色的彩笔画出圆圆的太阳,再画一些白云,再画一个。还可以填一些五颜六色的花朵。
7教师指导请小朋友你也来试试
三、结束部分:
进行作品展览。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折纸活动更加感兴趣了,当我出示了小猫头的图示之后,和他们讲解了折叠步骤,孩子们就纷纷开始动手,他们一边看图示一边埋头折叠,能力强的幼儿不一会儿就折叠成功了, 因为这一次的折叠活动需要辅助材料—黑色记号笔、水彩笔、固体胶、a4纸、正方形彩纸,用来给小猫画眼睛、鼻子、嘴和胡须以及身体、小草、白云、太阳、花朵。活动快结束时候,我就试探地问他们,你们完成了吗?轩轩说:“老师,我们还要用笔画眼睛呢?”于是,在孩子们的提意下,我给他们拿上了准备好的笔,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笔给小猫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猫身体,草地、白云及花朵,完成后,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折的小猫给我看,有的和身边的小朋友比谁的小猫漂亮,有的拿着自己折好的小猫放在脸前做面具,并发出小猫“喵喵”的叫声……就在这时,苗淼也把她折好的小猫给我看,我突然发现她把小猫的眼睛、鼻子和嘴画错了位置,于是,我为了加深幼儿对图示的观察能力,在肯定她的基础上,我拿着苗淼的小猫脸问大家:“请小朋友们仔细地看一看这只小猫的脸,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说,这只小猫没有嘴,有的说,这只小猫没有胡子,我紧接着又问:“再仔细地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这时范可儿说:“老师,她把小猫的脸画反了位置”,没有身体,于是我组织小朋友们仔细地观察了图示第五步上反过来的小猫,从而加深幼儿对小猫的认识。
在这次的折纸活动中,因为我选材较简单,所以,孩子们也能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成功的喜悦,是我意料之外的,但同时也提醒我,为什么个别幼儿没能成功的完成折纸活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从易到难,让幼儿每次活动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16、小班社会活动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秘的魔盒》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放松、愉快的情绪,减轻分离焦虑感。
2、愿意参与游戏活动,初步熟悉老师,亲近老师。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自制魔术盒、糖果和玩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小丑魔术师的身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扮演小丑,引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2、观看魔术表演,鼓励幼儿与老师的互动。
(1)教师手拿魔术盒,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没有东西,并请个别幼儿伸手摸一摸。
(2)当幼儿认为没有东西时,教师可以摇动盒子,让幼儿听到里面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教师边说“变变变”,边快速地从下层拿出玩具,给幼儿惊喜的体验。
3、请幼儿吃变出来的糖果。
4、幼儿品尝糖果。
5、延伸活动:请幼儿把玩具送回家,邀请幼儿进区玩玩具。
活动反思:
孩子对魔术师很好奇,喜欢这个角色,经常开心地跑到我身边摸。他们对魔术师变出来的每一样东西都很惊喜,都高兴地拍起了小手,有个别幼儿还能根据我的提问回答问题。幼儿尤其喜欢品尝糖果环节,他们个个都主动与老师进行拥抱。本活动旨在让孩子愿意参与游戏,亲近老师。只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感只是一会儿,个别孩子还是没有被游戏吸引注意力,还有一些不愿意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我还是耐心地以魔术师的角色多些与他说话、拥抱、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缓解他的焦虑感。在开学初,孩子的活动常规还没有完全建立,以至于有个别孩子随意离开自己的位置。在以后的活动中,要逐渐建立活动常规,提供更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
17、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公开课优秀教案及课后反思:挠痒痒
小班音乐活动:挠痒痒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节拍用身体动作趣味性地表现歌曲。
2、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了解“怕痒”的敏感部位,进一步熟悉自己的身体。
3、尝试与同伴随着音乐玩游戏,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唱《挠痒痒》的歌曲。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毛毛虫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毛毛虫,谈话导入。
2、欣赏多媒体课件,问题交流。
师:毛毛虫爬到花朵上,花朵上的花瓣怎么样啦?
如果你是小花瓣,你会怎么样从花朵上掉下来呢?
3、听辩游戏音乐,创编毛毛虫挠痒痒、花朵笑等情节动作。
(1)幼儿复习歌曲。
(2)结合自身经验,请幼儿自由想象毛毛虫“挠痒痒”的动作。
师:刚才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给花朵挠痒痒?他是怎样给花朵挠痒痒的?
如果来挠你的身体,你哪里会痒呢?
(3)师幼交流,请孩子自由表现花朵笑以及飘落的动作。
师:毛毛虫给花朵挠痒痒,花朵就怎么样呢?
它笑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
(4)听音乐,师幼进行趣味表演。
4、趣味游戏,体验结伴游戏的乐趣。
(1)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玩游戏。
(2)角色互换。
5、随音乐学蝴蝶出活动室。
课后反思:小班音乐活动《挠痒痒》
《挠痒痒》是小班上册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挠痒痒》我认为比较活泼,所以我加大了难度,选择这节活动。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同时添加创编歌词。幼儿非常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幼幼互动,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18、小班活动教案:洗唰唰教学设计反思
一、出示洋娃娃,引入主题:
(出示很脏的洋娃娃给小朋友看)问题:
提问:
1、哟,她这是怎么了?
她哪里脏兮兮的?
2、你们喜欢和一个脏兮兮的孩子玩吗?那怎样使她变干净呢?
师:你们快快帮她想想办法把身上变干净啊?
3.和幼儿一起帮脏娃娃洗干净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给娃娃洗洗干净。师:看,洋娃娃现在变的干净了,愿意和她一起玩了吗?
洋娃娃现在可开心了,她说:“谢谢你们把我变干净了”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洗唰唰》
听到什么了?(可反复听一次),听到娃娃在里面洗唰唰了吗,谁来做做你洗唰唰的样子给大家看看好吗?
听到娃娃刚刚洗了哪些地方呢?你是怎么洗的,做给大家看看.(出示相应的图片)
2、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与图片一起念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师幼一起表演洗唰唰的前半部分
我们一起洗澡开心吗?引出后半部分歌词内容。
3、跟着音乐一起完整的表演洗唰唰
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
跟着音乐一起做洗澡的各种动作。
附歌曲:
洗 唰 唰
1=C 2/4
1 5 6 3 | 5 2 3 1 | 5 6 1 2| 3 5 6 5 |1 — |
1 5 5 | 1 5 5 | 1 5 5 | 0 0 |1 5 5 | 1 5 5 | 1 5 5
喜唰唰 喜唰唰 喜 唰唰 哦 哦 喜唰唰 喜唰 唰 喜 唰唰,
| 0 0 | 0 0 |1 1 | 6 1 1 |1 1 | 6 1 1 |1 1 | 6 1 1
1 2 3 4 洗 洗 小脸蛋 洗洗 小肚皮, 洗洗 小屁 股
|1 1 | 6 1 1 | 1 2 | 3 5 | 6 1 6 5 | 3 3 | 2 — |
洗 洗 小脚 丫 我 们 一 起,开开心心 洗 个 澡
1 2 | 3 5 3 2 |1 2 | 1 — | 3 5 | 6 1 6 5 | 3 3 | 2 — |
一 起 开开心心 洗 个 澡 做 个 干干 净净 好宝 宝
1 2 | 3 5 3 2 |1 2 | 1 —| 3 2 1 2 |1 — | 1 — ||
做 个 干干 净净 好宝 宝 啊啊 啊啊 啊
活动反思:
《洗刷刷》教学活动选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对活动较感兴趣。活动中采用了静动交替,师生活动等教学方式,自然地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重点部分是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并发现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刷子,不同的刷子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要借助肢体语言伴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刷子使用时的动态。我采用了生活中富有情趣的音乐素材“嘻唰唰”,旋律鲜明的节奏,音乐欢快节奏明确,好让幼儿在表现刷子的特征中,更利于幼儿想象力以及表现欲的发挥。
19、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可爱的章鱼》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分泥、团圆、压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鱼。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泡泡泥、小棒人手一份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
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长什么样子?(章鱼有圆圆的脑袋,脑袋上面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脑袋下面还有许多触手)
三、示范讲解:可爱的章鱼
1.魔术:圆形变变变
出示泡泡泥小球,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就要用圆来变小章鱼。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鱼》,看,老师用一个大大的圆变了章鱼的什么?下面这些小圆变成了章鱼的什么呀?(触手)
2.教师示范
--分泥——先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泥,再将其中的一块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搓圆——大泥搓圆变成章鱼圆圆的脑袋,小泥搓成小圆在大圆下面围一圈变成章鱼的触手。
3.压坑——用将小圆套在小指上变帽子的方法压坑变出章鱼的嘴巴粘在脑袋上。
4.用小小圆来做张宇的眼睛。
5.装扮章鱼——用压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结打扮章鱼。
四、幼儿操作。
幼儿按步骤图制作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分泥。
五、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活动延伸:
幼儿庆祝,表演《可爱的章鱼》:章鱼在遇到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变形保护自己。
小班艺术活动《可爱的章鱼》教学反思
对于刚入园2个多月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在泥工方面会些什么技能呢?从上次的《彩红》活动中我发现,虽然他们对泥工制作很感兴趣,但是要想很熟练的掌握揉、团技能对于这些幼小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幼儿并没有完全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求,既要符合孩子的知识技能,又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可爱的章鱼》。原因有两个:其一,据了解章鱼对多数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熟悉的海洋动物,也是孩子们喜爱看的动画片《海绵宝宝》里有的卡通人物。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很乐意参与制作章鱼的活动。其二,制作章鱼的过程简单易学:先揉好泡泡泥,再团成泥团,整个过程中都用到了圆球。在制作过程中孩子既能巩固上一次 活动中“团”的技能,又能学到新的技能“压”。
带着这些想法我组织了该活动。首先让孩子学习取一团自己需要的泥团,在双手中交替揉捏再至于泥工板上用手心团圆。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看似简单的揉泥动作及团圆动作,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小班孩子来说却显得比较困难。有些孩子急于求成,没等到泥团揉圆,结果做出来的章鱼不好看,但孩子制作章鱼的热情很干,每个孩子都十分认真投入,我想“章鱼”的质量和孩子的能力有关,和每个孩子所取的泥团大小有关,和泡泡泥的性质也有关……因此我觉得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开心快乐,积极参与就是最大的成功。
为了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我给先制作好的幼儿拍照,并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同时鼓励孩子与身边的同伴比赛,看谁的章鱼做得又快又好。孩子们都在努力地揉泥、团圆、压扁,一个个做得不亦乐乎。
20、小班艺术《我们的表情》教学设计反思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会随着心情而变化,以下这节课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变化,能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心情。本节课由整理发布,更多免费优质教案请关注,欢迎转发和分享。
活动目标
1、了解情绪、情感变化,能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心情。
2、会运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和安慰别人,表达自己的爱心。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各种面部表情
2、彩色笔,画心情的纸:生气时的大脑内部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表情图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倾听幼儿的想法与感受。
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摆脱不良情绪。
2、启发幼儿想象
高兴时,大脑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气时,大脑会是什么样子呢?
3、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想象和心情用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在绘画过程中,不强调技能技巧的要求,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与同伴相互倾诉不同的心情,相互理解,一起想办法去帮助和关心他人。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各种表情,一种表情代表着一种心情,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能让孩子在学习中缓解哭闹的情绪,让他们脸上画上笑的表情。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感情。
21、小班美术制作活动:百果树教案与教学实录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水果的名字,颜色等知识。学习使用不干胶贴纸。
2、根据画纸和同伴的粘贴位置,初步尝试将水果图片贴在合理的位置上。
3、体验粘贴活动的乐趣,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果树,各种水果、胶水
活动过程:
一、出示百果树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百果树结满了各种水果,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百果树除了苹果还有什么呢?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去摘一摘。
二、学习粘贴的方法。
示范:在水果的虚线处轻轻揭一个小角,贴在大树绿色的树冠上压一压,苹果贴好了,要找空的地方贴,不要和别的水果挤在一起。
三、展示作品,分享丰收的喜悦。
师:小朋友,你们看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果树妈妈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粘贴活动的快乐和帮助他人的幸福感。
22、小班艺术活动《毛毛虫挠痒痒》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毛毛虫
2、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3、锻炼手指动作的灵活性,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二、活动准备
毛毛虫头饰若干、音乐<毛毛虫挠痒痒>、多媒体课件、情境布置颜料水彩等、白纸、胶棒
三、活动过程
1、热身游戏
(1)教师扮演毛毛虫妈妈,跟着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老师,出发!(教室内)
(2)毛毛虫们真棒,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音乐起)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挠痒痒(中指弯曲,身体跟着手指的动作慢慢向前,当音乐发生变化时提醒幼儿去慢慢接触别的幼儿或者老师的身体模仿挠痒痒)
2、音乐游戏
(1)提问:哪里像是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找出音乐中节奏强的部分
(2)提问:怎么“挠痒痒“?(启发幼儿用手指来比划:左手扮大树,用右手的食指毛毛虫在左手掌上演示“爬行”。)
(3)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3、互动游戏
(1)、教师(或家长)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音乐到节奏强处,教师挠“大树”痒痒(注意观察幼儿表情)
(2)、幼儿可选择当毛毛虫,游戏反复进行。
(3)、小毛毛虫累了,咱们休息一会儿吧(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图片,让幼儿找出毛毛虫的共同点
4、动手游戏
(1)引导幼儿想象毛毛虫的样子(浑身毛毛的 胖乎乎的)
(2)教师示范用手指蘸上颜料在白纸上印出毛毛虫的身体
(3)幼儿自由创作
四、活动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挠痒痒》的小游戏,也观察了毛毛虫的图片,请幼儿回忆游戏内容,帮助幼儿园巩固复习,并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进行表扬及鼓励
(2)提醒幼儿将《挠痒痒》游戏带回家跟家人一起玩
五、活动延伸
户外游戏:互相做挠痒动作
23、9月小班健康活动小兔拔萝卜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跃的动作要领。
2、增强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增强下肢肌力。
3、培养喜欢参加体能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欢乐。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二、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双脚并拢向前跳,连续双脚行进跳的动作技能。
2、指导要点:以教师示范、幼儿练习、游戏的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掌握双脚行进跳的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向前跳,轻轻落地。
三、活动准备
萝卜若干、大箩筐若干、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小兔入场。
2、兔妈妈: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树林里去锻炼身体。(听音乐做小兔操: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小兔摆尾巴。重点活动下肢、腿部和脚。)
小兔操
点点头,点点头,
左点点,右点点。
抬抬手,抬抬手,
拍一拍,拍一拍。
蹲一蹲,蹲一蹲。
左转转,右转转。
摇摇尾巴,跳一跳。
(二)活动过程
1、兔妈妈:小兔做操真能干,今天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一玩。
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在草地上自由跳。(距离较短,兔妈妈观察小兔跳的方法。)
2、教师示范:双脚行进跳的动作要领。
兔妈妈:妈妈想到菜地里拔萝卜,你们想和妈妈一起去吗?
幼儿:想。
(兔妈妈示范动作:兔妈妈双脚行进跳到菜地里,拔一个萝卜,再跳回来放到大箩筐里。提醒幼儿注意双脚并拢向前跳,轻轻落地,跳的时候不要着急。)
2、幼儿游戏:
兔妈妈:小兔们,我们一起去拔萝卜吧。
(幼儿进行游戏,练习行进跳,教师观察,引导幼儿用正确动作行进跳。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双脚跳到菜地,每人只拔一个萝卜,再双脚跳回来。)
4、结束部分
兔妈妈:兔宝宝真聪明,帮妈妈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一起来跳个快乐舞吧。(大家自由放松。)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纲要》健康领域目标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本次活动,通过“小兔拔萝卜”的游戏情景,逼真的场地布置,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角色身分参与其中,整个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目标的制定也能结合教育纲要及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来制定目标,重点突出、难点适宜。
2、层次清晰,学习本领由易到难,安排合理。本次活动我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热身运动——学习本领——情景游戏——放松、结束活动。在热身运动中边念动物操(编的儿歌)边带领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儿歌形象生动,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幼儿兴趣很高。其中学本领时先复习双脚并拢跳的动作,在这个的基础上再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的技能,最后在进行游戏,这样的安排使幼儿的学习由浅入深,大多数幼儿都能学会此技能。
3、能关注全体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学好本领。 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都比较好,各个环节都能依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幼儿基本能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一动作技能。
二、不足之处:
1、最后的游戏可以多玩几次,因为幼儿此时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可以满足他们玩的需求,适当的多玩几次。
2、活动结束放松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感觉会更好些。
24、小班艺术活动教案设计:会跳舞的跳跳糖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跳跳糖。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会跳舞的跳跳糖》音乐、课件。《火车快开》音乐。
2. 实物跳跳糖若干。杯子、小勺与幼儿人数相等
3.粘好红色大嘴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 品尝并交流感受
1. (调动气氛,引出主题)播放音乐《火车快开》,带领幼儿开着火车进教室。火车到站了,来老师身边休息休息吧!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出示用杯子盛着的跳跳糖),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
2.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学一学多种感官了解跳跳糖。
——看一看:颜色、形状
——闻一闻:它是什么味的?
——尝一尝:引导幼儿到品尝区,品尝跳跳糖,体验跳跳糖在嘴里的感觉。
——说一说:让幼儿说一说:吃的是什么?吃到嘴里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一学:提示幼儿用身体表现跳舞的感觉,并学一学。如:草莓跳跳糖、苹果跳跳糖、香橙跳跳糖它们都是怎样跳舞的呢?
(二) 学做跳跳糖
——跳跳糖是怎样跳舞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播放课件。
——跳跳糖在大嘴巴里跳得高兴吗?我们也来学一学跳跳糖跳舞好不好?
——幼儿随音乐有节奏的模仿跳跳糖跳舞。
——请个别幼儿演示跳跳糖是怎样跳舞的?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跳的方法:如草莓跳跳糖这样跳!苹果跳跳糖那样跳••••••。同伴间相互模仿学习。注意要有节奏,体现出跳的感觉。
——随音乐有节奏的的模仿跳跳糖跳舞。
(三) 师幼共同玩“开心跳跳糖”的游戏,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贴有红色大嘴巴的场地,示范游戏玩法。注意提醒幼儿要用各种跳的动作表现跳跳糖的舞姿。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跳出。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一遍。
——第二遍游戏,提示幼儿要相互合作,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四) 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大家表现的可真棒,跳跳糖也跳累了,咱们开着火车回家,让爸爸妈妈也变成一颗会跳舞的跳跳糖好吗?
——播放《火车快开》的音乐,开着火车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爱吃糖果的特点,将跳跳糖作为本节活动的题材。符合了《纲要》中所提到的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把跳跳糖代入课堂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跳跳糖。首先,用视觉观察跳跳糖的颜色、用听觉来聆听跳跳糖发出的声音、用味觉来品尝跳跳糖的味道,体验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回顾各种感官经验用动作表现跳跳糖。
本节课让幼儿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老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最后我们还利用了彩虹伞,通过彩红伞将幼儿带入更加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无限乐趣。
25、小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可爱的5宝宝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寻找和发现的乐趣。
2、感知5的数量,认识数字5。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大圆点卡片,卡片的圆点分别是4点和5点。
2 、不干胶贴纸:可爱的5宝宝。
3、幼儿用书第10页。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5的数量
2、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地点数,感知5的数量。
四、活动过程:
1、认识数字“5”
(1)教师出示4,看一看有几个圆点,能用自己的手指来表示吗?
(2)教师出示5,看一看有几个圆点,能用自己的手指来表示吗?
2、点数5 。
(1)把两张大圆点卡片作为分类标志贴在黑板上。请幼儿拿出小圆点卡片,点数。
(2)请5 名幼儿出来站成一排,余下的幼儿一块点数。
3、游戏:找卡片
把卡片放在地板上,请幼儿按量取卡片。可重复多玩。
4、操作幼儿用书
活动反思 :
环节1,我用了游戏法,较好地引发孩子的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幼儿能根据大圆点卡片个数,用相应数量的手指表示。之后,我出示相应的数字“4、5”帮助幼儿巩固认识数字。环节2,较好地突出我的活动重点,大部分的幼儿对数量与数量的对应基本上掌握,比如能根据大圆点卡作的分类标志,拿出相应的小圆点卡片,并能点数。环节3,再次用游戏“找卡片”。 教师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地点数,让幼儿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通过反复游戏,我发现我们班的大部分幼儿还是能准确的按量取卡片。并且,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 ,发言也很积极,见得幼儿对看图片数圆点还是感兴趣的。环节4,我用操作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比如“可爱的5宝宝。”让幼儿在自己的摆弄中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
本活动运用游戏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游戏是根据幼儿好动的天性,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学习数学,它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强调游戏性,操作性,趣味性,直观性,让幼儿在感知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感。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
26、小班数学活动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认识上、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材料准备: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三、活动过程:
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配班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4、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5、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6、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A、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B、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C、看谁找到又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D、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7、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课后反思:
1、用手偶表演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效果很好。幼儿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
2、以自身为中心认识上、下方位,幼儿容易分辨,用词也正确;以近处物体为中心认识方位,内容较多、广,能引发幼儿很多想象,准备在课间活动中再进一步开展活动,巩固学到的知识。
3、用游戏来检验幼儿学习的情况,一目了然。有92%左右的幼儿达标,有8%左右的幼儿还找不到自己的房子。
4、要积极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生活当中从多方面巩固、认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27、小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案附教学反思:秋叶飘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
2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
3乐意用动作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季景色,进行拾落叶、观察秋虫等活动。
2贴绒图片,大图书一本、树叶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一边抛洒落叶一边说:“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树叶宝宝从大树上飘落下来,飘呀飘呀会落在哪里呢?小朋友猜猜看?”鼓励幼儿自由发言。那么小树叶到底飘落在哪里呢?老师带来了好听的故事《秋叶飘》,小朋友认真听就知道了。
二、老师结合贴绒教具,讲述故事
提问:小朋友听到了吗?树叶到底落在了哪里呢?幼儿自由发言。
三|、分段理解散文,鼓励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现出来。
1、树叶落在了哪里?(草地上)。谁过来和树叶说话了?(小虫)。小虫想把树叶当作什么?(小屋)。共同学说对话:“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师幼扮演角色:幼儿学小虫爬到老师处说:“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 吗 ?”,“好的,好的!”。小虫是怎样把树叶当作小屋的?(躺在树叶下面),做出躺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
2、树叶落在了哪里?(沟里)。谁过来和树叶说话了?(蚂蚁)。蚂蚁想把树叶当作什么?(小船)。共同学说对话:“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请4 个小朋友分别扮演角色学说对话。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样坐在树叶上,我们一起试试。
3、树叶落在了哪里?(河里)。谁过来和树叶说话了?(小鱼)。小鱼想把树叶当作什么?(小伞)。共同学说对话:“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幼儿一起模仿相应的动作。
四、完整讲述故事
利用大图书和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重点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五、拓展延伸活动:
树叶飘呀飘,除了它落在草地上、沟里、河里还会落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做一片树叶,想飘到哪就飘到哪?结束。
语言《秋叶飘》活动反思:
一、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作品内容及目标进行适当的删减。
本节课去年已经上过,我在去年已经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了完善。如:除了把原来的散文欣赏活动内容改为故事课,还把其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选用了结构相同,意义相仿的前三段,而把最后一段幼儿比较难理解,句式又不同的内容删掉,改为能唤起幼儿想象的“树叶飘呀飘。。。”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在准备活动中添加了大图书绘本,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2.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3.乐意用动作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二、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的欲望。
在组织形式上,我选择了动静交替的形式开展,开头部分我首先用抛洒树叶的方法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秋叶飘落的意境,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树叶落在了小船上、树叶落在了小沟里、树叶落在小河里。。。然后我用一句: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中的树叶到底落在了哪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很自然地引入老师讲述的故事中。接着我采用分段讲述提问,角色表演相结合的方法,每段变换不同的角色扮演,师生共同扮演角色,让幼儿在情景的扮演中学会角色的语言,从而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幼儿从头至尾处于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学习,较好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连今天新来的小朋友和平时一直不愿参与的徐志浩小朋友也快乐地参与其中,最后在和小朋友一起看大图书一起完整讲述故事的氛围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三、在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本课题开展时,天气一直阴天,所以没有给幼儿提供较好的观察机会,以至不能较好地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中还应提高自己的应对策略:当我在讲完故事第一段后提问: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怎样对树叶说话时:沈润曦小朋友回答说:“树叶,我做你的好朋友好吗?”我没有及时回应,而是说:小鱼是这样说的吗?总想把幼儿的回答很快地拉到自己预定的答案之中。直到第二段时,我才作出了较好的回应:你说的不错,你想和树叶做好朋友,可小蚂蚁和你想得不一样啊,让老师来悄悄问问它就知道了,从而较好地回应了幼儿。可惜反应稍迟了一点。因此,教学工作是一项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28、小班美工活动示范课教案交际教学反思《彩色的手绢》
小班美工活动《彩色的手绢》
活动设计思路:
手绢,小班幼儿非常喜欢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东西,他们经常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手绢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什么手枪啊,大炮啊。但是渐渐的我发现幼儿对手绢上的图案也很感兴趣。每次玩手绢的时候,总是有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不喜欢这张手绢”,接下来他就会绘声绘色的描述他自己喜欢的手绢是什么样子。于是,我就想:为什么不借机让幼儿动手自己来做自己喜欢的手绢呢?《彩色的手绢》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堂课以变魔术引入,不仅巩固了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通过让幼儿自己讲述他自己的方法,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在材料的投放上,也体现了整合性,如在粘贴中我投放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我还将次活动延伸到体育活动中,让幼儿按颜色来找家。总之,整堂课以“变魔术”为主线,以魔术的神秘性吸引幼儿,以小小魔术师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创作。
(一)活动目标
1.色彩,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棉签、粘贴、印章的方法表现彩色手绢,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彩色手绢(实物)若干白纸(各种形状)若干
2.颜料盒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颜料彩纸(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棉签蔬菜及玩具印章抹布篮子若干
(三)活动重点: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 活动难点: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现彩色手绢。
(五)活动过程
1.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
2.介绍各种手绢的做法
(1)师:(出示实物--格子手绢)变变变......看严老师变出了漂亮的手绢。这张手绢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粉红色。
师:这张手绢上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格子,它是由许许多多的横线和竖线组成的
(2)师:(出示有花的手绢)我又来了哦!这张手绢就更有趣了,上面有许多的花和小蝴蝶,小朋友看,漂亮吗?
(3)师:(出示多张不一样的手绢)还要变一变哦!这些手绢很漂亮,是不是?它们上面都有不同的图案,不同的颜色.
(将手绢全部展示出来,并引导幼儿一一观察)
3.介绍各种材料的用法
(1)师:这些都是老师的手变的,小朋友的手也可以变的。,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么多的材料。(出示棉签)这是什么?
幼:棉签
师:医院里的医生阿姨用它给病人擦药,今天我们要用它来画画。拿一根棉签蘸上颜料在纸上画,画完之后把它放回到原来的盘子里,千万不要放错了哦!
(出示印章)小朋友一定知道这个是什么了,对了,印章。我们用它蘸上颜料轻轻的印在纸上,一个印章只喝一种颜料,用完之后,把它放在黄色的篮子里。
(出示糨糊和彩纸)这个怎么用呢?我们在彩纸白色的这一面的边缘抹上一点点糨糊,然后贴在纸上轻轻的按一按。有的小朋友说:“严老师,我想用棉签,可我这里没有,怎么办呢?”没关系,到严老师这里拿就可以了,记住:一次只拿一根。
4.幼儿讲述自己想用的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东西,那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变出漂亮的手绢呢?
幼:......
师:今天你们也来当一当小小魔术师变手绢,看谁的手绢变的多,看谁的手绢变的漂亮,看谁的手绢变的与别人的不一样。但是千万要记住哦:不要把颜料弄到你的手和衣服上去了,若是不小心弄上了,就用桌上的毛巾擦一擦。手绢变好之后,你们就把它贴到自己的小画栏里。
5.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a.这里太挤了,请到这边来。
b.你用的什么方法?要是用上其他的方法,你的手绢会更漂亮。
c.小心不要把衣服弄脏了
d.糨糊不要抹太多了。
6.小结,展示幼儿作品
师:今天,小朋友变的手绢真好看。瞧,这位小朋友他用了粘贴还用了印章,真漂亮。
7.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手绢变的更漂亮。
反思:
1.语言指导不够简练,未能指导到重点,幼儿的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表现.在介绍手绢时应重点介绍手绢上图案的构成,以及都有什么样的图案,并且应该将手绢展示出来,让幼儿自己来观察,自己想象.
2.作为一名教师,组织时不够灵活.在幼儿操作快结束时教师应该马上去外面照顾大部分的小朋友,在晨间活动时也应同时照顾里面和外面的小朋友,教师不应只站在教室里,记住:教师始终站在大多数孩子的身边.
3.整堂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讲解时间太长了,对于幼儿已经用过的棉签,印章,教师可以不用再介绍其用法.
29、小班教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跳跳糖》
目标:
1、感知跳跳糖的特点,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2、能根据颜色信号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准备:胸饰(若干)、跳跳糖(每人一包)、盘子(每人一个)。
过程:
一、观察品尝跳跳糖,感受跳跳糖在嘴里跳动。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样好吃的东西:跳跳糖,等一会儿老师要请宝宝们尝一尝,怎么吃呢?从盘子里拿起一包跳跳糖,把糖全部倒进嘴巴里,然后把糖纸放在盘子里,赶快把嘴巴闭好不动(边示范边讲解),嗯……(表情)想不想知道跳跳糖在老师嘴巴里干什么呀?”
“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尝一尝了,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盘子,盘子里放着跳跳糖,小朋友回到座位上去吃吧!”“注意,把糖放在嘴里之后,把糖纸放进盘子里,就把嘴巴闭好不动了。”(幼儿品尝)
“吃的时候,注意看看跳跳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放进嘴里,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它在嘴巴里干什么?”“吃完了就把盘子放在中间重起来,赶快到老师身边来。”
“跳跳糖在嘴巴里干什么呀?(幼儿讲),哦,是在跳吗?来,闭好嘴巴,感受一下,跳跳糖是不是在跳?”(幼儿感受一会儿)
二、听音乐学跳跳糖跳动
“哦……我们变成跳跳糖咯!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一跳吧!”(中间间段提个别)“刚才,我看见有个小朋友是这样跳的,我们来学一学吧!还有小朋友是手转起来跳的,真棒,还可以怎么跳呢?我们再来跳一跳吧!……”
“跳跳糖吃到最后怎么了?还有没有啊?没有了,变小咯,融化咯。(身体表现)”
三、交流对跳跳糖特点的感知经验
师:刚才你们吃了跳跳糖:
T:“吃起来是什么味儿的?”
T:“跳跳糖在嘴巴里会怎么样?”
T:“除了会跳、动,你还听见什么声音?”
四、用身体部位表现跳动的糖。
“请宝宝坐在座位上了,哟,我的舌头变成跳跳糖了,你们的舌头变成跳跳糖没有?来,让我们的舌头跳起来吧!”“舌头可以跳,那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跳呢?(幼儿讲)哦,眼睛也可以跳,怎么跳的,来你来做给小朋友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跳,嘴巴可不可跳?怎么跳?牙齿看到大家跳得真高兴,他也想跳了,它怎么跳呀?……(牙齿、眼、嘴、头、手、脚)
五、游戏:大嘴巴
1、出示胸饰
“洪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许多的跳跳糖,看一看,都有些什么颜色的跳跳糖呀?对子,红色、黄色、绿色”
2、自主选择胸饰
“小朋友请宝宝们去选自己鼓劲的跳跳糖戴在脖子上,让自己变成那种颜色的跳跳糖。”(幼儿选)
“选好了胸饰到身边来,红色跳跳糖在哪里?红色跳跳糖跳起来。”
“黄色跳跳糖亲亲我。”
“绿色……”(同上)
把幼儿带到户外。
“老师这里有几张大嘴巴,它们要找和自己颜色相同的跳跳糖的游戏,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张大嘴巴?1、2、3,这是什么颜色的大嘴巴,红色,什么颜色的跳跳糖可以跳进去?这个呢?最后那个呢?
“现在,请宝宝们看清楚自己是什么颜色的跳跳糖,去找和自己颜色相同的大嘴巴,跳进去咯,赶快跳起来咯,把小屁股、头、手,都动起来吧。”(音乐)
“跳跳糖越跳越小,融化咯!”
教学反思:活动中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让幼儿戴胸牌跳进大嘴巴的环节,幼儿很感兴趣。让孩子在玩玩耍耍中学习了本领。
30、小班艺术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欢乐的曲线》
活动目标:
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彩带(人手一份),画笔若干,代表天空,陆地,海洋的画纸三张
活动与指导:
(一)让彩带跳舞
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的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
(二)观察曲线
1,提问1)跳舞的彩带象什么?(小虫,蛇,水……)
(2)它是怎样动的呢?请小朋友用食指画一下它是怎样动的好吗?
教师记下幼儿画出的彩带的样子.
(三)作画:
出示挂图,找一找画面上少什么?(气球少线绳,蝌蚪少尾巴,小鸡少虫吃)
分三组,自由绘画,巡回指导.
组合画,并点评.
(四)游戏:
模仿曲线.
反思与建议:
首先在选材方面,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尤其是我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此活动正好投其所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了曲线美.同时让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也正好符合了《大纲》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
其次,此活动给幼儿创造了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充分发挥了其想象力,让其自由创造想象.本活动还摆脱了教师教一笔,幼儿学一笔的旧方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感受中有所体验,效果也很好.
其不足之处,就是在让幼儿想象"曲线"象什么的时候,如教师引导方式再生动一些,让幼儿的想象更丰富,效果会更好!
31、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内容和情感基调,知道为人做事是愉快的,微笑能使人快乐。
2、知道语言表达的快乐。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音乐
活动过程:
1、社交游戏:找朋友
幼儿两两对坐,边唱边表演,感受同伴之间交流的快乐。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真快乐。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关动物朋友的故事。”
2、教师配乐朗诵散文第一段,幼儿倾听
教师:“刚才散文里说了哪些动物朋友,它们为朋友们做了什么事情,让大家高兴?”
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发言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学说短句。
教师:“小蜗牛能为朋友们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帮帮小蜗牛想办法吧。”
3、教师配乐讲述散文第二部份
教师:“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什么事,让朋友们高兴”
请小朋友学学小蜗牛的微笑。
4、完整朗诵散文
5、教师:“我们小朋友能为朋友们做什么事,让他们高兴呢?”
引导幼儿用“我愿意。。。。。。让他高兴”的句式回答问题。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选自福建版小班语言活动,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活动,体现“为人做事是愉快的,微笑使人快乐”的情感基调,适合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社会交往能力。
配有现成的阅读用书,因为字迹偏小,所以在第一课时没有采用,可以放在延伸活动或第二课时。我为活动准备了几张色彩鲜艳、稚态可掬的动物图案,选用优美悦耳的《十分爱》钢琴曲,帮助幼儿更好理解散文内容。
在课程实施中,根据幼儿现场表现及时调整了活动流程,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我用语言不断为活动目标做铺垫:比如象客人老师问好,第一次未做提示,第二次提醒幼儿面带微笑再次向客人老师问侯;活动开始玩《找朋友》社交游戏,我巧妙地把最后一句“再见”改为“抱抱,微笑,”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在微笑对视中每个孩子都是愉快的。分段讲述时,我发现孩子们对“我愿意为朋友++,让他们高兴”这一句型复述有困难,马上减缓坡度,调整预设中的第二环节:“我们小朋友能为朋友们做什么事,让他高兴呢?”,通过角色表演学习句子,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最后表演环节,孩子们说的已经比较流利了,付诗琪等小朋友的表演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孩子们倾听、感受、学说、表演、角色转变中较好的达成了活动目标。在活动的最后部分,我用语言做了一个提升:“微笑是最好的礼物,会让人感到快乐,舒心,我们可以把微笑送给所有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让大家都快乐。”自微笑始,至微笑终。
不足之处:
一、在第二次配乐朗诵时,由于播放器的不灵敏造成音乐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了朗诵效果。
二、教师提出的问题:“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幼儿想象力没有充分发挥,讲述比较贫乏,出现短暂的冷场现象。如果课前有进行相关的知识铺垫,幼儿的回答会更精彩,表述会更有质量。
32、小班游戏活动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伞儿伞儿撑起来”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着用短句表达动物的动作特征,能学习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
2、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愉快地在游戏中互动。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草地背景图,小伞和动物等插入教具。
活动过程:
(一)谁来了?
听听、看看、说说、做做 , 师生共同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特征进行归类。
1、(出示背景图)今天小动物们都到草地上来玩了,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小兔是怎么来的?(出示兔子)用儿歌总结:来来来,来来来,小兔小兔跳过来。还有什么朋友也是跳过来的?同样用儿歌总结。跳过来的朋友我们叫他跳跳的朋友。
2、听小动物的叫声,猜猜谁来了?(小鸭)小鸭是怎么来的?儿歌总结,老师说前半句引导孩子说后半句。来来来,来来来,小鸭小鸭怎么来?走来的朋友我们叫他们走走的朋友,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走走的朋友?每个小动物都用儿歌总结走路的特征,师幼共同完成儿歌。
3、用猜谜语的方式来猜猜什么动物来了?(小蜜蜂)小蜜蜂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自己用儿歌总结,来来来,来来来,什么动物怎么来?来来来,来来来,小蜜蜂小蜜蜂飞过来。飞过来的动物我们叫他们飞飞的动物,还有什么动物是飞来的呢?
4、老师用儿歌完整总结
来来来,来来来,跳跳的朋友跳过来。
来来来,来来来,走走的朋友走过来。
来来来,来来来,飞飞的朋友飞过来。
(二)躲雨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根据小动物不同的走路特征帮助他们躲在不同的伞下。
1、小动物在草地上玩得真高兴,突然轰隆隆天要下雨了朋友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
2、幼儿帮助小动物躲雨。
(三)情景游戏:伞儿伞儿撑起来。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伞儿伞儿撑起来,跳跳的朋友跳进来。伞儿请什么朋友进来?
2)撑伞的小朋友说的话不能重复。
2、做游戏:
1)老师和两个小朋友分别撑三把伞,进行游戏。
2)三个小朋友自己撑伞,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1、目前在新理念下,教师的困惑是,老师怎么教,孩子怎么学?,这个活动将旧的教材赋予了新的内容,体现了教师的一种思考。
2、教学目标定位一致,都是针对孩子,而且确切,符合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发展水平。
3、创设了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有一定层次的、可供幼儿实践操作的材料。
4、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了各种教育因素,教学的方法、手段、形式比较恰当、多样,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较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5、教学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儿情绪愉快,主动参与,且习惯较良好。
6、教师的随即性有所欠缺,当孩子在某处说不出时,可继续启发孩子用自己的经验来说。
7、教具的使用可直接用长毛绒的玩具。
8、三把伞出现时,可先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让他们随便走,哪怕跳错,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孩子自己检验,纠正,然后逐渐增强难度。
33、小班活动教案《打雪仗》教学设计和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与老师和同伴玩打雪仗的快乐
2、探索练习单手从肩上向前投掷雪球的方法
3、认识雪,感受雪的特性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活动时间,选择适合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认识雪,感受雪的特性。
(1)让幼儿四散在雪地中快乐地行走,用脚踩雪,感受雪是软软的。
(2)教师带领幼儿边说下雪了,边用双手捧雪向上抛,体验雪落在脸上手上的感觉。
(3)孩子和老师共同团雪球,比一比谁的雪球大,感受雪球是凉凉的、圆圆的、白白的。
2、幼儿自由玩雪球,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玩法。
3、幼儿尝试扔雪球的动作
(1)幼儿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发现有做出扔雪球动作的幼儿,请其表演。
(2)幼儿四散自由探索扔雪球的方法。教师不断鼓励幼儿并注意幼儿的动作水平。
(3)请动作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并演示:转雪球、放耳边、用力一掷,雪球飞走。
(4)幼儿集体用左、右手模仿练习投掷动作要领。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能力较差的幼儿练习。
4、游戏“打雪仗”
(1)教师跑,全体幼儿边追逐边用雪球和老师打雪仗,鼓励幼儿讲雪球投的越远越好。
(2)幼儿找朋友互相追逐着跑,投掷雪球打雪仗
(3)教师表扬幼儿在雪地里不怕冷,锻炼身体学本领,都是勇敢的小朋友。
5、幼儿玩“下雪啦”的跑雪球游戏。
课后反思:孩子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欣赏漂亮雪景的同时,学会了一些肢体的基本动作,在活动中感受着快乐,在本课结束时,孩子还意犹未尽,看得出他们玩的很开心。本课的成功之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动作要领,在活动中体验着快乐。
34、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活动内容 小班音乐活动《找朋友》
重点领域 音乐
相关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游戏地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重点、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
难点:能在前两节音乐处迅速找到好朋友。
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会歌曲。
活动过程:
一、 谈谈我的好朋友。
1、教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
2、教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之间用体态语言表达
和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二、复习歌曲《找朋友》。
1、教师弹奏音乐:“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它叫什么名字?”
2、幼儿演唱歌曲:“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唱给好朋友听吧!”
3、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三、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呢?”
2、教师:“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
3、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歌表演《找朋友》
1、教师和一幼儿表演《找朋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3、教师连续弹奏音乐,提醒幼儿交换舞伴表演。
延伸:1、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歌表演。
2、提供红、绿小花让幼儿佩带寻找舞伴。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学唱歌曲,学会和同伴结伴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太高,不太愿意表现自己,我又针对这个现象,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夸张的身体动作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知道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有礼貌地按要求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教材的选择:《找朋友》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这个活动本身歌词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在唱什么,是什么意思,如:敬个礼,握握手等词,对小班孩子而言是有接触经验的,而且还很美好,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在动作方面,只要简单的走步、拍手、握手,并没有很规范的要求,而找个朋友拉拉手,彼此拥抱一下,让孩子觉得很有趣,所以他们都很想去找朋友。因此,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教法的安排:在学习《找朋友》的时候,我用了几次示范,一次是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找朋友,另一次是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找朋友,反复的进行找朋友以后,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歌词来做动作。记得当我第一次示范结束后,来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找朋友时,被我找到的那个孩子,很从容地根据歌词做完了所有的动作,配合很默契。所以,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多次地示范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动作。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环节的衔接上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当孩子回答到相应的歌词内容时,我没有及时将相应的图片贴出来,导致幼儿只能根据教师的动作来记忆并表演动作,形式显得有些单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改进缺点,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35、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认识数字1,2,3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八、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36、幼儿园教案小班歌唱活动《小小乌龟》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会唱歌曲,能跟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2.愿意参与歌唱活动,用好听的歌声去朋友家。
3.喜欢参与歌唱活动,体验与同伴一起歌唱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音乐、ppt
2.小兔、小羊、小鱼以及他们的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音乐
师:乌龟宝宝们,快跟着妈妈出去玩啦!(教师唱歌,带领幼儿入场。)
(欣赏第一遍音乐)师:咦,这是谁啊?(小羊)我们和小羊打个招呼吧。小羊,你好。
(欣赏第二遍音乐)师:这是哪个朋友呢?(小兔)和小兔打个招呼吧。小兔,你好。
(欣赏第三遍音乐)师:这是谁呢?(小鱼)和小鱼打个招呼吧。小鱼,你好。
师: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初步学唱
师:宝贝们,刚刚我们遇到了哪些朋友呢?这些朋友都很喜欢我们乌龟宝宝,给我们送来了邀请卡,我们一起来听听,听一听朋友们说了什么?(播放声音)朋友们说了什么?原来他们想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呀,你们想先去哪位朋友家?
师:小羊家住在哪里呀?(山坡上)山坡是什么样的?(高高的)乌龟宝宝们要怎么爬才能到小羊家呢?小羊家住在山顶上,我们一定要很用力的爬哦,一起来试试去小羊家的办法。(幼儿第一次学唱)
师:现在我们去谁的家呢?(出示小兔家图片)小兔家住在哪呢?(洞里)小兔家洞小小的,如果乌龟宝宝们要去小兔家,要怎样爬呢?(缩起来,矮矮的走)我们要缩起来,小小的哦,洞越来越小啦,一起试一试吧。(幼儿第二次学唱)
师:最后还有谁的家?(出示小鱼家图片)小鱼家在哪里?(水里)如果我们要去小鱼家,要怎么去呢?(游泳)手臂伸出来游泳啦。(幼儿第三次学唱)
师:我们会了去朋友家的好办法,现在我们要出发啦!你们看,这是谁的家?(小羊家)小羊家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这是?(小兔家)住在(小小的洞里)。这是?(小鱼家)住在(水里)。教师有表现力地带领幼儿边唱边到三个朋友家)
三、活动结束
师:除了这三个朋友,我们还可以去谁家呢?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学反思
1:教具准备充分,很喜迎幼儿眼球
2:在开展活动时,还需要更加的夸张有激情
3:在后面游戏时,注意幼儿安全
37、小班健康活动汇报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小鸡》
小班健康活动《可爱的小鸡》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发展跑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在信号声中,颜色的对应,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体验帮助好朋友解决困难的乐趣。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2.活动难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三、活动准备
1.用红、黄、绿皱纸捻成的小虫。
2.萝卜、青菜、蘑菇、母鸡图片各一张。
3.绿筐3个。
4.红、黄筐各一个。
5.泡沫垫36块。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自由开火车进场。
2.听音乐做小鸡操。
小鸡操
小鸡小鸡走走走,
饿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虫快吃掉。
小鸡小鸡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
身体棒棒来做操。
摆摆手,弯弯腰,
做个健康的鸡宝宝!
教学反思:幼儿很好地跟着老师一起做操,有的幼儿模仿得很生动、很形象,有的幼儿还可以自己创编动作,还有的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二)练习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场景。
师:小鸡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萝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师带领幼儿慢慢跑到“蔬菜宝宝家”,与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师:听,是谁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师:哎呀,原来是许多虫子在欺负青菜娃娃,我们怎么办呢?
教学反思:幼儿能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回答,活动气氛很热闹。
1.游戏“小鸡捉虫子”。
(1)教师一边介绍游戏,一边示范游戏玩法。小鸡每次捉一条虫子,捉好后送到绿筐里。要求“小鸡”在捉虫子时不要挤在一起。
(2)请1—2名幼儿示范游戏。
(3)幼儿集体游戏,把虫子捉完。
(4)幼儿再次游戏。(在青菜、萝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虫子,增加红、黄筐各一个。)提示幼儿,可以跑到青菜、萝卜和蘑菇“家”捉虫子,要把不同的虫子分类放回不同的筐中。
教学反思: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自由选择同伴合作,教师观察、启发、引导辅助,发现不同的方法,以语言点拨、肢体动作、表情激发保持幼儿活动兴趣。能与好朋友一起捉虫子,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让孩子的合作能力和平衡能力在游戏中得到的提高。但由于室外风较大,虫子容易飞,于是我只能把“虫子”变成了移动的纸。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快乐“Do”“Re”“Mi”
-
幼儿园艺术教案:用两种颜色涂饼干
-
幼儿园小班手工教案:巧玩三角形
-
培养幼儿绘画能力的小班艺术教案“兔宝宝真开心
-
让幼儿初步感知对称图案的小班美术活动:线宝宝的舞
-
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小班教案:我和颜色宝宝一起玩
-
提高宝宝作画积极性的小班教案:画大树
-
美丽的红色――美术活动(小班) 美丽的红色――美术活动(小班)
-
让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的教案:漂亮的冷饮包装袋
-
幼儿园小班绘画教案
-
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美术活动教案:我喜欢的汽车
-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一盆花
-
孕妈妈春季如何美容
-
摩顶至踵
-
welcometobeijingin2008
-
泪
-
割麦子_小学生作文:二年级
-
小班科学教案《抱抱小兔兔》反思
-
小班活动安全教案《我等妈妈来接》反思
-
大班亲子韵律《快乐小木偶》教案设计
-
运动休闲鞋品牌朋友圈文案32句
-
一梦江湖有诗意的游戏名字39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