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值日表认识星期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值日表认识星期教案
1、大班社会活动值日表认识星期教案
故事背景:
小朋友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升入小学后。要轮流做值日生打扫教室。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里。星期六星期日休息。那什么样安排值日呢。”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就做好了一张值日表。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的概念。
2.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学习活动。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值日表。》数字娃娃,星期卡片。星期转盘。
学具准备:
星期卡片。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巩固复习。1-7 的序数,2-6 的相邻数。
(1)复习序数,出示 1-7 的数字娃娃,请幼儿帮数字娃娃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
(2)巩固相邻数: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
例如:老师扮演数字娃娃问“我是 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值日表》,将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一个星期有几天?分别是哪几天?看一看教室里的值表示怎么设计的?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按顺序说出一周分别有哪七天。
2.教师出事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字卡,打乱顺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玩转盘游戏。
游戏玩法:
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们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 94 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制作星期的时间线.
1毕业照片展。(认识年月日。)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找邻居”游戏。
7 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的头饰,扮演星期一到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 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变说:星期一……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 快快乐乐做游戏。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接下来由星期二…顺次提问。游戏反复进行。
(2)请幼儿参观一周食谱,看看周几的食物是自己最喜欢吃的。
(3)教师带领幼儿制作一周课程表。
(4)园内完成《操作侧》第 49/50 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一星期的值日表以及活动安排表。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 49/50 页。
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节约用水》
活动要求:
1、结合家庭生活的水费账单,幼儿学着看水费单的费用。
2、在同伴相互比较水费的多少中,知道节约用水的道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用水费单创设“节约用水”的环境
活动过程:
1、学看水费单:
提问:水费单上有许多数字,我们要付的水费是看哪个数字啊?
右边的第二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归纳:水费单第一行记录了你家供水的量。
水费单第二行记录你家排水的量。
水费单第三行是合计供水和排水的总量,这也是我们家付水费的数。 所用水、排水量多,所付的水费也高,用水、排水量少,所支付的水费也低。
2、 同伴比较水费单中“合计”数字的大小:
孩子与同伴比较各家水费单的费用大小,并比较出水费单费用少的几个家庭。
3、 幼儿相互介绍节约用水的经验:
归纳幼儿节约用水的经验。
小结:节约用水不只是为了少付水费,而是地球上人类可用的水是有限的,浪费水,就会使地球上可用的水越来越少,我们的子孙就没有水用了。
4、看看幼儿园的水费单
讲讲幼儿园中我们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3、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认识左右方位》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4.让幼儿认识左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可好听了,给老师们唱一首歌吧。学生唱《左手和右手》。
提问: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左手和右手》)小朋友,哪只手是你的左手,哪只手是你的右手?
二、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提问:咱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们可是一对好朋友,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呢?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能)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咱们做个"听口令,帮动作"的游戏。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4.各种方位介绍同座位。
谈话: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他们很想认识你们,谁能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周围的同学?(先请两个生说一说,再同位互相说。)提问:在这些同学中有你的好朋友吗?你的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位?左边还是右边,让我们猜一猜好吗?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评析:用学过的各种方位来介绍自己的同座位,对"左右"这一方位进行延伸。学习"左右",并将这部分知识用到生活中,体验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5.理解位置的相对性(1)介绍文具的位置。
新学期开学,蓝猫商店进了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有哪些学习用品呢?它们是怎样摆放的?
先自由说文具的位置,再体交流。
(2)提问: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摆放位置。引导:为什么铅笔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对于尺子来说铅笔在它的左边,对于笔盒来说铅笔在它的右边)。
(3)设疑:第二个是什么文具?是尺子还是笔盒?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明确物体的位置是从右数还是从左数。
[评析:设计目的有三年:一是通过"蓝猫商店的文具是怎样摆放的,你能介绍吗?",这一开放式的提问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介绍文具的位置。二是铅笔对于不同的文具来说,它的位置也就不同。体现左右的相对性之一。三是"第二个文具是什么"的设计,引发学生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结果不同的色论,进一步明确物体的位置,认识学习左右的重要性。]
过渡:同学们用左右为我们介绍了蓝猫商店的文具,大家说的很好。下面咱们来轻松轻松。
1.学生齐唱《健康歌》。
2.喜欢这首歌的同学请举右手(学生举手),老师也非常喜欢(师举起右手),我举的是右手吗?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明确: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学握手,再次验证左右的相对性。
4、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认识地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环境污染,并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
3.能积极地参与活动。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引导幼儿快乐的参与游戏,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认识地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导入活动。(地球)
(二)播放幻灯片,认识地球的外形及特点
今天我想请你们看一看这些图,想一想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是美的?”
“你们去过哪些地方也是很美的?”
请幼儿讲述对地球的认识及自己见到美的东西
总结: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大家唯一的家,可是在这么美的地球上,有些地方却因为被一些人不好的做法而遭到破坏,所以地球爷爷就生病了,周末的时候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过地球上哪些地方生病了?能不能告诉我们,你找到了什么?
(三)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请幼儿来说说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
总结:原来汽车排放的废气、破坏绿化等会使地球生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地球是怎么说的?
2.出示头饰,
讲述“我是一个生病的地球爷爷,最近几年,我身上的病越来越多了,我的空气中有许多的细菌,使空气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蓝蓝的大海,清洁的河流,我的森林变得光秃秃了,有的树叶也长不出来了,鸟儿没有了自己的家,唉,我真难过呀!”
(四)寻找为地球爷爷治病的方法(出示生病的地球挂图)
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地球爷爷的病好起来?
幼儿分两组进行比赛。
“每个人想一种,最好和前面的小朋友说得不一样,你们每说一种,老师就拿掉一块被污染的地球,看哪一组的小朋友为地球爷爷治好的病多。”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但是地球上还有好多好多的病,也有好多的治病方法是我们不知道的,请你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让我们大家一起把地球爷爷的病治好,好吗?
活动反思
教学应当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还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怎样做到教师少动,学生多动;教师引导,学生实践;这是我设计“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时一直思考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地球和地球仪”一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这节课没有沿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学生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及教师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培养分工协作的意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 1 、习题选择要与时俱进; 2 、问题衔接过渡要自然; 3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5、大班教案《值日》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做好值日生工作。
2、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工作。
3、增强任务意识、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4、学习劳动技能,增加生活常识。
5、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值日生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6、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点:
喜欢与同伴开展值日生活动。
活动难点:
引导此活动逐渐走向深入,增强幼儿任务意识、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活动重点:
1、讨论“值日生要做些什么”。
2、把讨论结果用绘画形式表示出来。
活动过程:
1、发现问题:有一些幼儿在做餐前准备的时候不能认真完成。
2、讨论:“为什么要做好餐前的准备工作”
3、一次小小的谈话无意中启发幼儿学会处处为别人着想。
师幼互动:
过了没有多长时间,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做餐前准备的时候,过于潦草不能认真完成。开始只是提醒他们要认真点,但是收效不大。于是,我采取了讨论的方式。首先要让幼儿了解:为什么要做好餐前的准备工作?问题一提出来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为了卫生。”“小朋友在脏的桌子上吃饭,会肚子痛。”“椅子不摆好,小朋友洗干净手以后,再摸椅子手就又脏了,还要去洗手,太耽误时间了。”“可以帮助小朋友尽快吃饭,给他们带来方便。”……通过讨论我感到他们都知道“为什么要做好餐前的准备工作”。接着,我引导他们讨论:怎样做好餐前的准备丁作?“认真做。”小雨点说。“怎样认真做?”我又把问题抛给了他们。这时,教室安静下来。大家不再说话了。我接着说:“刚才你们说了,做餐前的准备工作”。
活动中给幼儿充分的空间讨论、实践、探索,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使他们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有条理地过好一日生活,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在做事情而是在做游戏。而在同一个活动中幼儿会有不同的表现,注重给予相应支持与鼓励。
6、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认识植物的美》含反思
认知目标:
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技能目标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情感目标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重点:
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物质准备:
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1、看绿色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绿色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也想变成一棵小草,你想变成小草、小树吗?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实践经验,带到科学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学生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愉快中学习,掌握新知识。如在《动物》单元的教学中,第一课时通过创设一个游戏性的测试: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如果说“大动物”,我们能想起哪些?“小动物”呢?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种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研究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发现是探究的结果,是探究的深化与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困难,自行完成发现,积极获取知识。
在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之前,问: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学生: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量一量等等。而在观察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猜测的方法是否试用,并且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跟为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有的发现了用比一比叶子的大小,描一描叶子的形状等方法进行观察。而在记录过程中,教师也鼓励学生发现用各种方法进行对资料的整理、加工、描述,如可以将叶子拓一拓、记一记叶子的长宽;比较叶子的形状从而对叶子进行分类:针型、卵形、心形、扇形、掌形等等。
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学生们发挥了潜力,激发了内在动机,培养了学习能力,增强了记忆。
总之,在小班科学课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自主精神都有了明显地进步,建立起了上进心和自信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研究事物的能力,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也真正在科学教学中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
7、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称赞》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要学会接受称赞,大大方方接受后,说声谢谢。
2、丰富一些词汇。
活动准备:挂图。
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故事:在一座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黄莺,它唱歌唱得非常好听。有一天,森林里开音乐会,小动物们请小黄莺去唱歌。森林音乐会开始了,大家表演的节目可真好。小青蛙拉的小提琴、小麻雀的小合唱团。最后一个节目轮到小黄莺上台,主持人狐狸小姐说:请咱们的歌唱家小黄莺唱一支,它唱的歌可动听了。
动物们的目光一下子朝小黄莺看去,小黄莺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红着脸上了台。开始唱歌,可是歌没唱一半,声音就小得几乎听不见。动物们说?小黄莺的声音太小了。听到动物们的话,歌没唱完就飞走了。回到家里,它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完,微笑着对她说……
讨论课
活动目的:
1、了解怎样接受和给予称赞是恰当的。
2、教育幼儿要关心同伴,大胆与同伴交往。
3、使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称赞别人。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情境表演。
2、引导幼儿讨论:
(1)小蝴蝶对小蜜蜂说了什么?小蜜蜂又是怎样称赞蝴蝶的?对方都接受了吗?
(2)为什么小蝴蝶和小蜜蜂成了好朋友?
(3)为什么要给予称赞和接受称赞?(4)你称赞过别人吗?你是怎么做的?
3、游戏《交朋友》。
4、小结。
附:情景表演内容
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草丛里飞来飞去,小蝴蝶说:小蜜蜂,你天天忙着采蜜,传播花粉,歇一会儿吧。小蜜蜂回答道:不行呀,那边的工人叔叔等着酿蜜呢?我得加紧工作。小蝴蝶说:你真是个能干的小蜜蜂。小蜜蜂也忙说:小蝴蝶,你还是很忙吗?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为大自然增添不少美丽的景色。小蝴蝶说:是呀,因为我小时候做过损害花草的事,所以我现在得加紧传播花粉,利用自己美丽的翅膀为大自然添一些景色。小蜜蜂说:咱们做好朋友吧,一块为善良的人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附:游戏《交朋友》幼儿随音乐找朋友,找到朋友后,说出同伴的长处,然后一块跳舞,依次轮换。
活动评析:
故事《小黄莺学唱歌》,是教育幼儿学会接受称赞,大大方方接受后说谢谢。这一活动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孩子们能在本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续编出多种故事结尾,情节丰富,趣味性强。讨论课教育幼儿关心同伴,大胆与同伴交往,并了解怎样接受和给予称赞是恰当的。讨论课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称赞别人。这节课我利用情境表演《小蝴蝶与小蜜蜂》吸引幼儿,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从小蝴蝶和小蜜蜂生动的对话中,让幼儿亲身体验为什么要给予称赞和接受称赞。
8、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认识邮局》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邮局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
2、学习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伴的介绍。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拍摄邮局的照片并制作成多媒体
2、制作的邮筒一个活动
预设过程:
1、回忆交流,提问问题:
--"上次我们在大马路上看到了邮筒,也知道了邮筒里的信都要拿到邮局去,然后由邮递员去送信的,对吗?那小朋友们去过邮局吗?
你们到邮局去干什么呢?"
2、出示图片,梳理对邮局的认识师生共同讨论自己对邮局的认识:
--"邮局的标志性颜色是什么?"(颜色)"邮局的标志是怎么样的呀?""邮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钱、取钱、打电话、订报纸杂志、带收煤气、电话、自来水费等。)"看一下照片,邮局里都有些什么呢?"(有邮箱、有称、有电脑、有桌子等)"图片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寄包裹)为什么这里有个称啊?称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这里的人们在干吗?"(储蓄业务)
3、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这张照片上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办理包裹业务)"这张照片上的叔叔在干什么?"(办理快递业务)"那这个阿姨又在做什么呢?"(办理储蓄业务)原来啊,邮局的叔叔阿姨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反思:
了解邮局的特点和邮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难点是掌握寄信的步骤,在综合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
9、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认识端午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端午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一)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二、基本部分(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4.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
(二)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
(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
1.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1.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
活动延伸;1.艺术领域;画龙舟。
2.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动;做五彩绳。
教学反思:
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10、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新年心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充满喜悦地迎接新的一年,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
2.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绘画纸和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说说自己的新年本领
(1)师:新年快到了,你们开心吗?有几只动物也特别开心,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讲故事“新年到了长一岁”)
(2)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为什么那么高兴?(因为它们的本领都增加了)
(3)师: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是不是也会增强自己的本领?请说说你增强的本领将是什么?
2.说说新年的愿望
(1)上次我们已经表达了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感谢,在新的一年里,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说说自己的新年愿望。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您年的愿望。
3.新年愿望画。
(1)师:你们的新年愿望老师都收到了,请你们自己的愿望画下来。
(2)幼儿作画。
活动延伸
张贴幼儿新年心愿画
附故事:新年到了长一岁
新年来到了,猴妈妈对小猴子说:“宝贝,过了新年,你又长大一岁了。妈妈先祝贺你!”
小猴子看到小猫,问小猫:“小猫,新年到了,你高兴不高兴?”小猫说:“我高兴,长大一岁,我就会抓老鼠了!”小猴子又去问小鸟:“小鸟,新年到了,你高兴不高兴?”小鸟说:“我高兴,长大一岁,我的歌声更好听了!”小猴子高兴地在树上荡起秋千来:“新年好,新年好,新年里我爬树更快了!”小猴子、小猫、小鸟高兴地说:“新年到了,真快乐!”
活动反思:
我讲授了《新年心愿》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美好祝愿,学会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新年生活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争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11、大班社会活动《垃圾减量》环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对生活的影响及常见的垃圾减量的方法。
2.知道垃圾减量从我做起,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在生活中有过垃圾分类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垃圾减量PPT、垃圾减量资料、画笔、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与幼儿共同谈论垃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出示有关垃圾围城的图片,让幼儿感受垃圾对城市的危害。
(2)互相交流讨论。
引导语:这是什么?(垃圾)你喜欢吗?为什么?
小结:垃圾使我们的城市看起来脏乱臭,还会滋生苍蝇、老鼠等生物,传播病菌。
2.了解垃圾减量的方法。
(1)观看幼儿成人一日活动产生垃圾的片段,产生改变现状的愿望。
引导语:这么多垃圾,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每天都产生了哪些垃圾。
小结:原来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
(2)引导幼儿了解垃圾减量的方法
引导语:垃圾有这么多的危害,我们要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①个别幼儿交流
②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图书等资料,从中学习简单的垃圾减量的方法。
③幼儿交流
④观看垃圾减量的视频,拓展了解更多垃圾减量的方法。
⑤小结:垃圾减量的办法有很多,变废为宝、闲物交换、光盘行动等等都是垃圾减量的好办法,只有我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从源头减少垃圾,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洁净和美丽。
3.用设计宣传单、宣传口号等形式,表达对垃圾减量,从我做起的认识。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交流了很多垃圾减量的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办法宣传给更多的伙伴,让他们也加入保护环境,垃圾减量的行列来吧。
(1)提供纸张、杂志、笔进行创作。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宣传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让幼儿大胆表达的同时,也知道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以及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理解标志的意义。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学会垃圾分类才能变废为宝,为地球节约资源作出贡献
12、社会活动《今天我值日》大班健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做值日生的具体内容,学做值日生。
2.知道值日生是为大家服务的,树立为集体服务的自豪感。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值日生安排表、值日生标志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
2.师:为什么我们需要值日生?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理解的值日生是什么。
小结:值日生可以锻炼我们的责任心,提高我们为人服务的意识,还能让我们养成遵守规则,爱劳动的好习惯。
3.制作值日生安排表
(1)幼儿讨论值日生的服务内容和方法。
(2)请幼儿说说自己做过哪些值日生工作?(擦桌子、拖地、放杯子、搬凳子等)
(3)师:值日生还可以在哪些方面为大家服务?怎样才能做好值日生工作?
4.分组练习
幼儿带上值日生标志分组进行值日生练习:分发餐具、整理图书及玩具,擦桌椅等。
活动延伸
安排班级值日生工作。
活动反思:
“今天我值日”这一项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懂得劳动最光荣,对班集体尽职尽责,让幼儿养成从小爱劳动和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小班的时候我们就安排了值日生,值日生的工作就是负责收玩具、帮老师收拾学习用具、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升入中班后,值日生的工作内容要有所增加了,通过本次活动的中讨论本学期值日生工作除了小班那些之外还增加了:擦桌子、帮助老师一起发碗、摆放整齐小椅子。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做值日生,我准备了一些道具,让几个孩子尝试着进行操作、练习,其他幼儿在观察、评价中也对值日生工作有所了解。为了让每位幼儿都享有当值日生的均等的机会,我班实行班级轮流值日的制度。这样每位幼儿承担值日生工作的机会增多了,也初步培养了幼儿乐意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为每位幼儿提供了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与条件,促进了他们更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活动圆满的结束了,孩子们对值日生工作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知道只有在平时的值日生工作中渗透了责任感的教育,幼儿才能保持长久对值日生工作的兴趣与热情,这对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和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都会使幼儿终生受益。
13、大班社会活动《独自睡觉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说出独自睡觉卫生、舒服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处。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睡的勇敢经历,能大胆说出不愿意独自入睡的原因并积极讨论克服恐惧、独自入睡的办法。
3.树立独自睡觉的信心,愿意尝试自己睡觉。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了解幼儿在家睡觉情况(尤其与父母一起睡的质量)
2.物质准备:PPT课件:独自睡觉的好处;害怕自己睡觉的原因及办法的图片:1张调查记录表及20个姓名卡片: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调查统计,了解幼儿在家睡觉情况。
(1)谈话,引出课题
提问:孩子们,昨天晚上睡得好吗?
小结:睡得好是一件非常高兴、非常舒服的事情,它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充分的休息,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和活动。
(2)调查、统计,了解幼儿独自睡觉现状提问:你们是自己睡的还是跟爸爸妈妈一起睡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睡觉情况《调查表》上贴标志。
小结:有X个小朋友不是自己睡觉的,有X个小朋友已经能够自己睡觉了。老师觉得他们太厉害了,我要给你们点个赞,奖励一个“大拇指”。
2.观看课件、交流讨论,了解并说出独自睡觉卫生、舒服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处。
(1)“采访”独自睡觉的幼儿,分享独自睡觉的好处。
提问:你觉得自己睡觉好吗?为什么?
小结:这些小朋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睡觉的好处有很多奥。到底一个人睡觉的好处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再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2)观看课件,听专家讲解独自入睡的好处。
提问:专家是怎么说的?(没有自己睡觉的小朋友回答)小结:原来一个人睡觉的好处有这么多:卫生、舒服、有益于身心键康,更是我们长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3.设置情景、积极鼓励,大胆讲述不愿意独自入睡的原因。
自己睡觉这么多的好处,可是我们班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有自己睡觉,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呢?我来采访一下。
提问:为什么没有独自睡觉??
利用图片小结:看来,不愿意自己睡觉的原因基本有这样几种:怕黑、怕掉下床、怕恶梦、怕有怪物。
4.心理疏导,积极讨论克服恐惧、独自入睡的办法,树立独自睡觉的信心。
不敢自己睡觉的原因找到了,有没有方法解决呢?
(1)请独自睡觉的幼儿分享自己睡的勇敢经历。
(2)分组讨论、表征交流克服恐惧,能独自入睡的办法,并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幼儿战胜恐惧。
①分享交流、补充。
②进行心理疏导,克服不敢独自睡觉的各种恐惧。
小结:世界上没有怪物,它们只是故事里编造出来的,电视上也是人们化妆的,只要我们勇敢地想办法面对,世界上真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你们现在还害怕怪物吗?
你看,怕黑、怕掉床下、怕恶梦、怕有怪物,都有好办法来解决。
有了这些好办法,再也不用害怕一个人睡了,相信现在有很多宝贝已经特别想自己睡了!
5.更改意愿、见证成长,进一步表达独自入睡的愿望。
(1)请幼儿在调查表上更改是否愿意独自睡觉的意愿,大家一起见证从不敢到愿意的成长过程。(大拇指)
建议个别仍然不愿意的孩子回家后进行情绪宣泄。
(2)请幼儿对爸爸妈妈说出自己想独立睡觉的愿望。(音乐)
宝贝们,你们长大了,老师期待你们都能勇敢地自己睡觉,祝你们每天都能睡一个好觉,睡得香、睡得甜。
课后反思:
1.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如在调查表是否自己睡、是否愿意尝试自己睡的两次选择中,都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并利用“大拇指”、“加油”对不同的孩子巡行鼓励。
2.教师情感真切。充分了解。熟悉、预设幼儿面对独自睡觉的这一问息的心理。在最短时间、最大限度的触碰到幼儿不敢独自睡觉的心理。激发起幼儿战胜不敢独自睡觉的热烈讨论,促使幼儿白主萌发放于、想要独自睡觉的强烈意愿。
14、大班社会活动《男孩女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欣赏男孩、女孩不同的优秀品质,喜欢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和接纳对方。
2.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主动参与活动。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ppt 课件、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黑板、笑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男孩女孩自行分别坐到绿色和粉色的椅子上。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男孩女孩喜欢的颜色的区别。
二、引导幼儿从表面上和喜欢的玩具的不同感知男孩女孩的差异。
1.提问:男孩女孩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出除了看上去的不一样,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吗?
3.教师出示玩具教具,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而让幼儿观察总结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4.欣赏儿歌《男孩女孩》,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男孩女孩着装、发型以及喜欢的玩具的不同。
三、引导幼儿从男孩女孩喜欢的活动区、长大后的理想两方面入手,进一步了解男孩女孩的气质差异。
分别出示班里男孩女孩画的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和长大后的理想图片,请幼儿猜猜哪是男孩的哪是女孩的,通过形象的图片观察和感知男孩女孩喜欢的活动区和长大后的理想的差异。
四、组织幼儿进行辩论赛游戏,通过游戏,使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主动参与活动,同时引导幼儿在喜欢自己的同时,相互欣赏、相互接纳对方。辩论赛后,提问“怎样能让自己更棒”,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学习,升华情感。
五、活动延伸
请男孩主动而且有礼貌地邀请女孩到户外游戏。
课后反思:
本次期中开课采用的方式跟以往有所不同,我拿到的教案是大班社会活动《男孩女孩》,活动目标是:1.了解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性格特征,会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2.能够相互欣赏彼此的优点。从活动目标上来说,整个活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其实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孩子们平时对男孩女孩的性格特征也没有了解过,一下子要让孩子们能够讲出来,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活动之前,要先让孩子们了解自我,初步先了解男孩女孩的性格区别。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比较兴奋,纷纷作了自己的选择,很明确的凸显出男孩女孩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在接下来的辩论赛男孩女孩各自优点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孩子都是停留在男孩比较帅,女孩比较漂亮等表面上,对于男孩子勇敢,坚强,大大咧咧,女孩子温柔、细心、手巧的性格剖析的还不够深入。这主要也是因为我的引导还不够,鼓励也不够,如果我在当男孩子说出男孩比较勇敢的时候,我能给出更明确的肯定,积极的鼓励,再引导孩子往这方面讲述,可能在主题上会更深入一些。
因此虽然教师的肯定很重要,但是对于孩子们不同的答案,教师所要表现出来的肯定态度也要有所不同,特别是当孩子回答出教师所要引导那方面的答案时,教师就要用比平时更夸张的态度来肯定他,鼓励孩子们往这方面来发表。而不是平平淡淡的一句肯定,如果这样子,就很难深入挖掘主题。
15、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叠被子》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习叠被子的基本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锻炼手部动作技能发展,能初步掌握整理床铺的方法。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准备:幼儿小床幼儿被子
三、活动重点:学习叠被子的方法
四、活动难点:叠被子的技巧,被子几次对折的位置
五、活动过程
1、引发活动兴趣
幼儿园里来了两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
通过对比整理的床铺引出“叠被子”活动
2、学习叠被子的基本方法
Step1先把小被子展开、铺平、压一压
Step2接着把被子的两条长边向中心线对折,叠成长条压一压
Step3然后将被头、被脚向中间再对折,折叠后压一压
Step4最后再对折一次,将被子整理成小方块
3、整理床铺
将叠好的被子放到床尾,小枕头放平整,床铺铺平整
4、结合儿歌进一步练习叠被子方法
《叠被子》
小小花被四方方
两条长边向中央
互不相压成两条
被头被脚向中折
对折叠齐放床边
手巧心细我能干!
六、活动延伸:
在区域可以用枕巾、毛巾、方巾等替代练习叠被子的方法,并进行速度和平整度效果的游戏练习,帮助孩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七、活动反思:
1、学前教育应建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在幼儿园我们老师一定要正确看待生活课程,充分挖掘生活的教育价值。因为生活活动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解决生活问题能力,促使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特别是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感受劳动的快乐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平时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嫌幼儿做得不够完美而包办代替。比如,孩子鞋带系得不够好,我们就帮忙系好;孩子吃饭慢,我们就帮忙喂;小被子叠不齐,我们就帮忙收拾叠好......其实,对幼儿来说,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至于他们做的够不够好,完不完美真的不重要,让幼儿获得自信,得到锻炼成长的机会才重要,小孩子“能做的事自己做”。只要坚持,经过日常生活反复的练习,“叠被子”、“洗手绢”、”叠衣服”等等许多生活技能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小孩子也会乐在其中。
16、大班社会活动《我的本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重点目标)
2、能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点,展示自己的本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在学习本领时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每位幼儿的本领,并请幼儿准备才艺展示。
物质准备:视频、音乐、摄像设备等。
活动过程:
一、采用游戏激趣法,引导幼儿说出漫画人物的外形特点及他们的本领。
二、采用交流展示法和赞赏激励法,引导幼儿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展示自己的本领,感受自己很棒,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1)采用小游戏“快乐大搜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
(2)鼓励幼儿自信的说出自己的本领。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本领。
三、采用观察分析法和设疑提问法,通过观看《鹰爸爸和小鹰》的动画视频,引导幼儿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同时也离不开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1、分三段播放动画视频。
第一段重点提问:小鹰为什么要学飞?它学会飞了吗?为什么?
第二段重点提问:鹰爸爸对小鹰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把小鹰推下去?
爸爸把小鹰推下去,发生了什么事?
第三段重点提问:这次小鹰为什么会飞了?
这次小鹰为什么能勇敢的跳下去?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学习本领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得到过谁的帮助和鼓励。
四、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情。
1、观看录像,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妈妈在学本领中对自己的期望。
2、鼓励幼儿充满自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并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情,鼓励幼儿学好本领,树立自信!
活动反思:
导入中的猜人游戏是在一次学习中教育活动中的的一部分,我根据自己的教育活动引用了猜人游戏部分。根据大班的孩子有表现和竞争的欲望,特别是自己已有的本领,都是争先恐后的展示。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在游戏中兴趣都特别的高。对具有挑战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大班孩子,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得到成功,让孩子们有成功感。大部分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在展示自己本领的部分,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我应再适当的引导,让每个还都有机会展示。
17、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爱》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幼儿的成长更是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量的心血与爱。那到底什么是爱?怎样表达爱?本节活动从以上问题出发,截取生活中常见的爱的表达方式,让幼儿通过行动、语言来体验爱、感受爱。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爱。
3.感受到爱别人和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图片、故事《小鸟学飞》、音乐《爱的奉献》、礼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谈话导入
师:最近天气太冷了,我的妈妈今天早上打电话告诉我说这几天降温了,让我多穿一些,不要着凉了。挂断电话后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很幸福,因为我觉得我的妈妈很爱我。
提问:(1)你们感觉你们身边有谁爱你?他们是怎么爱你的?
(2)你们爱谁?你是怎么样表达对他们的爱的?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提问:(1)他们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爱的?
(2)除了用动作表达爱以外,我们可以用哪些语言把爱表达出来?
2.在生活中小朋友们得到了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爱,你们觉得幸福吗?当你给别人你的爱后你是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被别人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3.讲述故事《小鸟学飞》
提问:(1)小鸟不小心摔下去了,鸟妈妈为什么不来救它?你觉得鸟妈妈爱小鸟吗?
教师小结:其实鸟妈妈非常爱小鸟,但因为小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飞翔这项本领,鸟妈妈不就小鸟是为了帮助小鸟早一点学会飞翔,让它自己成长,而这种爱就叫做放手的爱。
(2)在生活中有没有像鸟妈妈一样虽然很爱你,但在你遇到困难反而没有帮助你们而是为了让你们自己成长的人呢?他爱你吗?他是怎对你的?
教师小结:虽然爸爸妈妈和老师有时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帮助你们,但是在他们心中是很爱你们的。
三、结束部分
老师通过自己的爱的表达方式送给小朋友礼物,小朋友们用自己爱的方式回赠老师他的爱。
活动延伸:
我们知道爱要分享,当我们感受到爱的时候也可以让别人感受到爱的幸福,所以我们回去之后可以用你的表达方式把你的爱分享给你爱的人。
活动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8、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筷》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
2.能正确地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
3.了解筷子的由米、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难点:尝试以正确的方法灵活地使用筷子。
三、活动准备
搜集各种颜色、样式的筷子、筷子的发展图片等,布置成“筷子馆”;视频《筷子的使用》《用筷礼节》;每组1个托盘,内放煮熟的花生粒;人手1双筷子;旧筷子做成的舞蹈道具人手1个。
四、活动过程
(-)谜语导入,师幼谈话
猜谜: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打一餐具)
提问:猜一猜,是什么?你见过什么样的筷子?什么颜色的?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会使用筷子吗?
(二)创设情境,增进了解
邀请幼儿到“筷子馆”里自由地看一看,摸摸,夹一夹。
(三)交流分享,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
1.借助图片,了解筷子的由来。
提问:谁来说说你在“筷子馆”里的发现?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及时出示图片、实物、课件,适当引导,梳理、提升幼儿的经验。
提间:谁发明了筷子?最早的筷子是什么样的?
小结:筷子是中国汉族人发明的,最早的时候,人们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
2.出示实物,了解筷子的材质、样式。
提问:刚才你都看到了哪些筷子?说说它的材质有什么不同?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筷子?为什么要少用一次性筷子?
小结:筷子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有竹、木、牙、骨、金属等;形状各不相同,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有的上面有图案,有的没图案。筷子的使用率很高,用筷子进食不仅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点,很多国家和地区也使用筷子。
为了保护树木,应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
3.实际操作,体验筷子的使用要领。
提问:刚才,你用筷子夹了什么?你是怎样使用筷子的?
(1)第一次操作。观察幼儿用筷情况,及时提示正确的用筷要求。
(2)第二次操作。反复播放视频《筷子的使用),对照尝试练习。
(3)第三次操作。用筷子夹食物品尝,现固筷子的使用方法,体验用筷子进食的愉悦。
(四)播放视频,了解礼仪
说一说使用筷子时都有哪些礼仪,知道拿筷子是一种礼仪文化。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提倡使用公勺公筷。
(五)经验拓展,变废为宝
1.朗诵儿歌《健康用筷》,了解筷子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讨论:更换下来的旧筷子有什么用?
3.听音乐,一起用旧筷子表演“筷子舞”。
五、活动延伸
1.阅读幼儿用书。
2.区域中投放废旧筷子,可用筷子进行“夹子”比赛或自由拼摆、装饰、自制简单道具等。
活动反思:
通过猜谜语,引起了幼儿观察筷子的兴趣,认识了筷子的特点、种类及什么情况下使用筷子,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85%的幼儿基本学会了拿筷子,会用筷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
19、大班社会活动《我喜欢我》教案反思
学段:大班
幼儿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组织“我的本领大”生活经验分享会,让幼儿知道自己的特长和本领,为幼儿介绍本领做好铺垫。
2.在图书区投放有关独特的我、家人关爱及朋友间友谊的图书,引导幼儿在阅读中积累相关经验。
3.组织幼儿“我的自画像”的绘画活动,引发幼儿观察发现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有初步的自我认识。
4.在语言区投放看图讲述“我的一家”、“我就是我”等故事图片,引导幼儿在看图讲述中丰富生活经验,激发情感体验,做好学习准备。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本领,学会自我欣赏,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
2.能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点,展示自己的本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在学习本领时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树立自信心,在欣赏自己和赞美别人中感受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本领,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学会自我欣赏,树立自信心。
活动难点:
能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点,展示自己的本领,并感受在学习本领时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每位幼儿的本领,并请幼儿准备才艺展示; 组织“我的好朋友”分享交流,引导幼儿了解好朋友的本领,发现对方的优点。
2.物质准备:幼儿的照片制作成滚动屏幕课件、《小鹰学飞》的动画视频、老师和爸爸表达赞美的视频。
活动过程:
1.采用游戏激趣法,引导幼儿说出漫画人物的外形特点及他们的本领。出示一组漫画人物:我们来玩一个看漫画猜人名的游戏,你认识他们吗?他们都是谁?引导幼儿逐一分析漫画人物的特点。
小结: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本领,这些本领深受大家的喜欢。
2.采用交流展示法和赞赏激励法,引导幼儿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展示自己的本领,学会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心。
(1)通过“快乐大搜索”的游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
提问:我们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本领,你长得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每个人长的都不一样,不管你长得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眼睛是大是小,皮肤是黑还是白,在大家眼中你永远都是最漂亮的,是独一无二的!
(2)通过接龙游戏,鼓励每位幼儿都大方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本领。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本领,给幼儿以充分的肯定,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己很棒。
小结:小朋友们可真是多才多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本领,你们真是太棒了!
3.采用观察分析法和设疑提问法,引导幼儿懂得学习本领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成功,同时也离不开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1)观看《小鹰学飞》的动画视频,分段分析小鹰学习本领的过程。观看第一段视频,提问:鹰爸爸在教小鹰做什么?小鹰为什么要学飞?小鹰为什么没学会飞?爸爸看到小鹰不敢学本领他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学习飞翔是小鹰生存的本领。观看第二段视频,提问:鹰爸爸对小鹰做了什么?爸爸为什么要把
小鹰推下悬崖?爸爸把小鹰推下悬崖,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爸爸把小鹰推下悬崖是为了逼着他学本领,这是爸爸对小鹰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小鹰的爱,这种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观看第三段视频,提问:小鹰是怎样学会飞翔的?这次小鹰为什么能勇敢的跳下去?
小结:经过努力的练习,在爸爸的帮助下,小鹰终于学会了飞翔的本领。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学习本领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得到过谁的帮助和鼓励。
提问:你在学本领的时候都得到过谁的帮助,是怎样帮助你的?
小结:学习本领不但需要自己的努力,还离不开周围人对你的帮助和鼓励。
4.借助视频激情法,引导幼儿感受周围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赞美,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1)观看老师和爸爸表达爱的视频,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与赞美。
提问:听了老师和爸爸对你说的话,心里有什么感觉?你想对爸爸说什么?
小结:在老师心中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喜欢你们每一个人,你们每个人在自己爸爸妈妈的心中也都是最棒的!
(2)召开“赞美会”,引导幼儿学习悦纳他人,发现同伴身上的优点,让每位幼儿感受赞美与被赞美的快乐。
引导幼儿间互相赞美:我们不仅要喜欢自己,也要学会欣赏别人,你在好朋友的眼中是怎样的?你身边的小朋友有什么优点?听到好朋友的赞美心情怎么样?
小结:原来赞美别人和被别人夸赞是这么幸福和快乐的事情。大家都这么喜欢你,你也应该更加喜欢你自己。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组织“幼儿才艺展示会”,让每位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本领,满足幼儿展示的需求,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2.组织交流活动“我眼中的好朋友”,让幼儿交流自己好朋友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把自己的赞美送给好朋友。
课后反思: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孩子真正的自尊自信绝不是我们小心翼翼的保护他就能拥有,它需要孩子有自我感知、自我认可的过程”。因此,本活动我依据社会领域的核心价值,以自我认可、体验成功、欣赏他人为主线,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在活动中大方自信的展现自己的特点和本领,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通过幼儿介绍自己的特点、展示自己的本领、互送赞美等方式,发现自己和同伴的优点,较好的实现了活动目标。下面我从以下三点反思对本活动的组织:
一、游戏激情,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特点与本领,树立自信。本活动中,主要采用游戏激趣的方法,通过“看漫画猜人名”、“快乐大搜索”的游戏,有效激发了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积极性,在热烈、有趣、快乐的氛围中,观察发现漫画人物的特点,从而引发幼儿积极的介绍自己的外貌特点和独特本领。在幼儿介绍时,挖掘皮肤黑、眼睛小、体形胖的外貌优势,让幼儿能认可自己的特点。在展示本领时,幼儿大方自信的进行表演,我通过赞许的眼神、适时的掌声、赞赏的话语,让幼儿正确的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感受到我是最棒的!
二、设疑悟情,引导幼儿感悟学习本领时亲人对自己的帮助,萌发感恩。在活动中,借助《小鹰学飞》的动画视频,运用设疑提问法,分三段观看动画视频,通过“小鹰为什么没学会飞?爸爸为什么要把小鹰推下悬崖?这次小鹰为什么能勇敢的跳下去?”等问题巧妙设疑,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分析角色的心理,不断领悟学习本领只要经过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感受到学习本领的过程中亲人对自己的帮助与鼓励,萌发幼儿的感恩之情。
三、自由抒情,引发幼儿体验同伴间互赠赞美的喜悦,互相欣赏。
本活动以“我是最棒的、我喜欢我自己”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将幼儿带入到充满亲情、师生情、友情的美好氛围中,借助老师和爸爸表达爱与赞美的视频,让幼儿体验到被周围人关注和认可的喜悦与感动。在自我欣赏的基础上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去欣赏别人,将情感推向高潮,进一步感受赞美与被赞美的快乐。我认为幼儿的表现才是验证教学活动是否成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依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积极主动、热情快乐、大胆表现,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最有价值的。
反思本活动的组织,我认为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主动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可以请更多的幼儿来介绍自己、展示本领;再如:分析故事时,应引导幼儿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加的深入的理解故事内涵。幼儿社会性的学习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迁移与提升,本活动还可再结合幼儿的真实生活,让幼儿结合具体事例,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20、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雪孩子》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雪天游戏的乐趣,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学习在群体中与同伴分工、协商,共同完成任务。
3.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在群体中与同伴分工、协商,共同完成任务。
难点:遇到困难能相互听取好的办法,协商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户外雪地、布置好的场景、小路、雪洞、红旗。
2.教师提前制作好彩色冰球若干、魔术盒、堆雪人的步骤图、奖状。
3.幼儿用辅助工具、材料:铲子、大小不同的筒子若干、筐子4个、胡萝卜、纸棒、树枝、扫把、大小不同的雪碧瓶、大的一次性纸罐、废旧帽子、围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的魔术盒,以变魔术引出彩色冰球。
2.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出探险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探险游戏一:“找宝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小朋友分成三个探险队,按三条路线去探险,找到雪洞后每人取出一个宝藏,全取出来后原路返回举起红旗表示成功。
(2)幼儿自由组合听到口令同时出发进行探险。
2.教师集中幼儿进行讨论:
(1)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是怎样取出宝藏的?一起拉绳子会怎样?怎样才能快速的都取出来?
(2)教师对能共同协商、快速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表扬及奖励。
3.探险游戏二:“堆雪人”
(1)引导幼儿观察“雪人”,了解堆雪人的方法。
师:“我们在一起去探险,看看还能发现什么。”(雪人)“雪人是怎样堆出来的?”(幼儿自由讨论)
① 教师出示堆雪人的步骤图,幼儿观察了解堆雪人的方法。
② 讨论:雪人有几部分组成,堆雪人用了哪些工具?
(2)幼儿自由组合分成三组,讨论协商分工和选用的工具与材料。
(3)幼儿堆雪人,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组织幼儿与雪人照合影后回到教室。
2.教师和幼儿分享雪人的合影并交流:大家玩的开心吗?为什么会开心?大家在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好?
3.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给幼儿按小组颁发奖状,肯定幼儿的成绩,提出更高的希望。
活动总结
我们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每到冬季,就会出现银装束裹的冰雪世界。幼儿活泼好动,堆雪人、打雪仗……的冰雪游戏吸引着幼儿去参加户外活动。这个活动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生成的社会综合活动。 这个活动包含健康、语言、认知、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在探索活动一中,孩子们初步感受到要想快速拿到冰球需要合作。有了第一次感受,在堆雪人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孩子在小组里就有了与同伴协商,在堆的过程中幼儿就有了分工,有的用手接拍雪压紧、有的铲雪 、有的把雪堆成一堆、有的找合适的装饰材料;幼儿间在玩雪的过程中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共同完成了任务。孩子们通过玩雪感受到雪天游戏的乐趣,也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达到了《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目标,活动结合幼儿生活有趣、生动。
21、大班社会活动《整理小书包》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
2.学习整理书包,做到有序整理物品。
3.懂得爱护小书包,激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每人一个书包、一个小筐(内放幼儿用书、四线方格本、绘画本、铅笔、橡皮、铅笔盒、纸巾、跳绳等)。
2.经验准备: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书包,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师:小朋友们,还有几个月你们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升入小学后,你们知道每天都要背着什么去上学吗?(书包)
(二)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结构及用途1.展示我的小书包,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书包以及包内的各种物品。
师: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带了一个书包来,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小书包的颜色、图案呢?那你的小书包有几层呢?每一层是不是一样大呢?前面看有漂亮的颜色和图案,从侧面看呢?后面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咱们每个小朋友的书包上面都有漂亮的颜色和图案,还有两根背带,最重要的是书包有许多层,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小书包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兜。小书包有这么多层和兜,用起来一定会很方便。
2.师:那我们去上学,书包里都可以带些什么呢?哪些东西是不能带的呢?为什么呢?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对,我们的书包里,可以带上学需要的课本、文具盒、文具、跳绳等;零食、玩具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就不要放到书包里带到学校里了。
(三)整理我的小书包,帮助幼儿梳理整理书包的方法
1.幼儿讨论交流整理书包的方法
(1)师:刚才呀,我们一起了解了书包的结构,知道了上学哪些东西能带哪些东西不能带。现在于老师准备了你们常用的东西(幼儿用书、四线方格本、画画本、铅笔、橡皮、铅笔盒、纸巾、跳绳等),你认为书包里应该带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书包的哪一层、哪里合适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
2.请幼儿尝试整理书包,引导幼儿分析探讨整理小书包的最佳方法
师:现在请小朋友将筐子里的物品的物品,自己装进书包里吧。
幼儿整理。
师:现在,谁愿意起来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整理书包的呢?
请个别幼儿起来回答。
3.播放视频,看看一年级的学生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师:孩子们,于老师呀请一年级的小学生给我们录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年级的小学生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视频播放完,请幼儿回答。
小结:刚才呀,我们看了一年级小学生整理书包的视频,知道了整理书包的时候,我们要先把需要整理的东西分类,把铅笔、橡皮、铅笔刀放进铅笔盒李,课本摆放整齐,本子摆放整齐,然后拉开书吧,把课本放进最大的一层里,本子放在课本上面,铅笔盒放在小的一层里,跳绳等小东西就可以放到两边的小兜里。
(四)举行整理书包比赛,熟悉整理书包的方法师:好,那咱现在根据刚才学的办法举行整理书包比赛,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又整齐。
幼儿进行整理,根据整理的速度和整齐程度选出整理书包小能手。教师小结:孩子们,现在咱们都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了都是整理书包小能手。如果我们每次整理小书包都像现在这样分类分层来放,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那拿取会更方便,再拿就知道上哪去拿了。
(五)讨论:怎样爱护书包
师: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上学之后它会天天陪伴这你们,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书包呢?
幼:不能摔要轻拿轻放;不能在书包上乱涂乱画;无论在哪里都要把书包放好;书包脏了洗一洗……
师:老师希望你们上小学后能保持整理小书包、爱护小书包的好习惯。能不能做到,孩子们?
好了,孩子们,现在背起你的小书包,像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一样,起立,齐步走。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幼儿做小学生的愿望,并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有初步的责任意识。在参观小学后,幼儿萌发了上小学的愿望,知道了书包的重要性,为了引导幼儿学习整理书包,做到有序整理物品,我选择了“整理小书包”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书包的结构,知道了整理书包的重要性,明白了如何爱护小书包,活动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完成。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能积极参与,积极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的时候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很好的进行。在教学设计上,我按照书本的教案原则,将多种教育策略很好的运用到活动中来,使幼儿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不足的地方,我认为自己在对孩子们的回应方面做的不够,以后需要继续加强。
22、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年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看年历,初步学习使用日历查找日期的方法。
2.运用年历记录家人生日,表达对家人的爱。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时间观念。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人手一份年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用米妮生日引发幼儿对“年历”的兴趣。
师:哇,真是个好消息,米妮要邀请我们去参加她的生日派对。
2018年11月18日是星期几?是不是周末?
二、基本部分
出示年历,学习使用年历查找日期。
1.认识年份。从年历封面判断“年份”。
2.认识月。一年有12个月,每页上有单独的数字代表“月”。12个月是按照顺序排列的。
3.认识日。当月中的小数字代表“日”。
4.认识星期:“日”往上对齐一排的汉字代表“星期”,也称“周”。每个月份中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每个星期有7天。
教师小结:年历的作用可真大,年历上有年、月、日、星期这么多丰富的信息。
三、做游戏“找生日”,帮助幼儿巩固对年历的认识。
请幼儿运用掌握的方法,找出自己的生日在年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在年历中找到家人的生日,并在年历中圈出来,记得在那天给他们送上祝福。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23、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日历》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日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几乎家家都有,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指南》中也指出“数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怎样让这些内容由“枯燥”变得“有趣”呢?我实行了两个策略和两个变化。第一,利用多媒体游戏化教学将“年”变成了“年妈妈”的角色,由“抽象思维”变成了“具体思维”;第二,结合幼儿的亲身体验,如:制作“班级生日册”、“合作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巩固“看日历找日期”的方法,让幼儿由“被动学”变“主动学”。
与此同时,我还整合了语言活动中的儿歌,把“看日历找日期”的方法可以总结成朗朗上口的小秘诀“先找月,后找日,最后对应找星期”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便于幼儿记忆和使用。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现有水平,也是幼儿感兴趣的身边科学。
活动名称:数学
活动内容:《认识日历》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日历种不同符号的意义,知道一年有 12 个月,一个星期有 7 天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重点)
2、掌握看日历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历中的日期。(难点)
3、感受日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PPT 课件;
2、日历册和幼儿 1 寸照片;
3、四本挂历册、动物图片及抢答牌经验准备:
1、知道自己的生日;
2、对日历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时光精灵导入,引导幼儿了解日历的种类及日历中不同符号的意义。
1、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出示各种日历,引导幼儿了解日历的种类及用途。
小结:这是日历、月历、年历,他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日历”。2、组织谈话,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日历中不同符号的意义。小结:日历中的不同数字,文字和颜色分别代表年份、月份、星期和节假日等。
二、结合故事《年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引导幼儿知道一年有 12 个月,1 个星期有 7 天及它们的排列顺序。
1、讲故事《年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引导幼儿知道一年有 365 天,12个月。
提问:年妈妈有几个孩子?年妈妈给孩子盖了几座房子?大房子、小房子、最小的房子分别有几座?大房子、小房子、最小的房子分别住多少人?
2、提问互动,引导幼儿知道一星期有 7 天及他们的排列顺序
提问:为了让孩子们生活更有规律,年妈妈是怎样安排他们住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小结:一星期有 7 天,他们是按照星期日——星期六排列的。
三、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掌握看日历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历中的日期,感受日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利用课件,初步掌握看日历的方法
提问: 请小朋友在日历中找出今天、昨天、明天分别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小结:找日历的小秘诀就是先找月,再找日,最后对应找星期。
2、制作班级生日册,进一步掌握看日历的方法,感受日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玩法:在“大日历”中找出自己的生日贴上照片并说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巩固幼儿找日历的方法,最后制成生日册.
3、“找节日大比拼”比赛,引导幼儿迅速找出日历中的日期,体会合作探索的快乐。
玩法:4 人为一组,分为 4 组,教师说节假日,幼儿迅速在日历中找到相应的节日,并圈出,马上举起抢答牌,又快有准的一队加分。
小结:今天小朋友都学会了看日历找日期的小秘诀,其实日历中还藏着许多小秘密,比如说公历和农历,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继续探索哦!
课后反思:
《认识日历》这节数学活动是山东省幼儿课程指导用书大班上册里的数学活动之一,我们根据本园幼儿年龄特点又把目标进行了微调,细化,把掌握方法,能迅速找到日历中的日期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同时也把活动进行了新的设计,因为对于日历,大班幼儿已知经验较浅,概念数字性内容太多,幼儿难于理解,所以我们经过各种讨论研究了各种方案,来增添课程的游戏性,希望孩子能在游戏中需要结合重大节日及生活经验,在反复观察、验证中熟练掌握看日历的方法。
活动开始是以“时光精灵”的出现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引发幼儿对日期的认识。因为录制当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海军成立 70 周年”所以我临时为孩子进行提升,告诉他们这个重大的活动在我们青岛举行,增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怎样了解日历中的基本信息及之间的关系,是活动中自主翻阅日历发现秘密还是运用故事来帮助幼儿梳理。通过各种实践,最后我们选择在课前让幼儿先了解日历里都有什么,不仅节省时间还能让幼儿提前了解日历中的内容,这也体现了孩子的“主动学”。活动中也看出孩子们回家通过自主观察后,发现了许多日历的“秘密”,对日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使孩子进一步对日历里的内容直观了解,我把故事《年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更贴合实际的进行设计让幼儿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直观了解日历中的基本信息及之间的关系,易于孩子理解。活动中孩子们故事听的非常认真,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一年有 365 天、一年有 12 个月,一个星期有 7 天,每个月有多少天等,孩子们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怎样让孩子更有效的了解看日历找日期的方法,在活动中易于孩子们操作呢?老师们不断探索协商,最后总结出了郎朗上口“看日历找日期”的小秘诀,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掌握看日历找日期的正确方法。活动中老师对孩子们的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成小秘诀后,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便于幼儿记忆和使用。用了这种方法后孩子们在后面的活动中更加快速便捷的使用“秘诀”找到自己的生日与节假日,达到了预期目标。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整节活动老师后半节由于时间问题,有点仓促,在最后的“找节日大比拼”环节中获胜的秘诀是分工明确,如果先提问一组孩子是怎样分工的,让他们与其他同伴分享效果会更好,在过程中孩子分享的时间少,四轮游戏改为了三轮游戏,没有对答对的组进行有效的表扬与梳理,“为什么又快有准的找到节日呢?”,从而巩固“看日历找日期”的方法,缺少总结,如果最后再激发孩子的兴趣点,继续挑战效果会更好。
24、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值日表认识星期教案
故事背景:
小朋友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升入小学后。要轮流做值日生打扫教室。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里。星期六星期日休息。那什么样安排值日呢。”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就做好了一张值日表。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的概念。
2.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学习活动。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值日表。》数字娃娃,星期卡片。星期转盘。
学具准备:
星期卡片。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巩固复习。1-7 的序数,2-6 的相邻数。
(1)复习序数,出示 1-7 的数字娃娃,请幼儿帮数字娃娃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
(2)巩固相邻数: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
例如:老师扮演数字娃娃问“我是 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值日表》,将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一个星期有几天?分别是哪几天?看一看教室里的值表示怎么设计的?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按顺序说出一周分别有哪七天。
2.教师出事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字卡,打乱顺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玩转盘游戏。
游戏玩法:
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们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 94 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制作星期的时间线.
1毕业照片展。(认识年月日。)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找邻居”游戏。
7 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的头饰,扮演星期一到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 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变说:星期一……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 快快乐乐做游戏。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接下来由星期二…顺次提问。游戏反复进行。
(2)请幼儿参观一周食谱,看看周几的食物是自己最喜欢吃的。
(3)教师带领幼儿制作一周课程表。
(4)园内完成《操作侧》第 49/50 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一星期的值日表以及活动安排表。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 49/50 页。
25、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广告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电视上、马路边、商场里,甚至孩子们乘坐的公交车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广告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以及富有创意的情节和广告语吸引了幼儿的 好奇心,丰富着幼儿的情绪、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广告的特点、形式及用途,学说广告语。
2.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尝试表演和创编广告。
3.体验各种新奇广告带来的不同感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生活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广告。
2.教师自制课件(关于青岛啤酒节的不同形式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片)。
3.“幼儿学习材料”——《身边的科学》。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广告,回顾已有经验。
(1 )提问:你找到的是什么广告?你在哪里找到的?
(2)结合《身边的科学》第 24—25 页,组织幼儿观察、了解不同的广告形式。
2、请幼儿欣赏青岛啤酒节广告,知道广告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
(1)组织幼儿欣赏啤酒节的多种广告。提问:啤酒节都用了哪些广告形式?
(2)师幼互动交流。提问:啤酒节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广告?
小结:广告有很多表现方法,有平面广告(报纸、传单、杂志)、户外广告、影音广告(电视、网络)等。这些广告都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让大家关注广告中的物品或者事情。
3、组织幼儿进行集体交流与分享,拓展谈话内容。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拓展谈话范围。提问:在哪些地方能见到或听到广告?人们为什么要做广告?广告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
(2)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指导幼儿展示、交流富有特色的广告语,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相关经验。
4、组织幼儿观赏公益广告宣传片,帮助幼儿理解其意义。
(1)组织幼儿观赏公益广告。提问:广告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广告?
(2)师幼交流。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公益广告?
小结:关于戒烟、环保、爱护公物、奉献爱心、关心残疾人等主题的公益广告, 倡导人们要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4、谈话活动后,引导幼儿创编广告语。
(1)可结合玩具、生活用品等,引导幼儿根据物品的外形特征、质地、用途、特性等创编广告。
(2)引导幼儿根据熟知的广告语和广告形式尝试创编广告,采用直接介绍、说广告词、表演等形式与同伴交流。
教学反思
有的幼儿胆小,不敢发言,还有就是时间不够充足,有的幼儿还想发言就没时间了,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自己组织语言有一定的难度,幼儿的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总之,我发现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问题出在哪里?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对照和思考,发现自己在学科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26、幼儿园大班数学:时间哥哥认识钟表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知道钟表是表示时间的工具。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了解时间的意义。
3.帮助幼儿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挂图《时间哥哥》;钟表卡片,记录时间的工具。
学具准备:钟表卡片。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时间哥哥》,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时间哥哥的房子里面有什么呢?”
“时间哥哥教小动物们认识了什么?”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钟表的种类。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钟表。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卡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如,座钟,挂钟, 闹钟,手表,怀表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结构。
教师请幼儿观察钟表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并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如,表盘, 表针,数字等。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不同,认识钟表上的 12 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这 12 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两根针有什么不一样?”
“又短又粗的这根针叫时针,又长又细的这根针叫做分针。”
4.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功能。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有钟表吗?”
“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
“为什么那么多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5.教师小结:钟表是计时的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情,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认识了钟表,就可以按时起床, 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6.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记录时间的工具。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自制钟表。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在教区里投放废旧钟表引导幼儿拆装。
(2)教师让幼儿画出不同的钟表并涂上漂亮颜色。
(3)园内完成《操作册》第 19.20 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引导幼儿在去商店的时候观察不同的钟表,回到家与幼儿一起画不同形状的钟表。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 19.20 页。
27、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功夫人物
【设计意图】
中国功夫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我国体育运动中的重要 内容。强身健体成为了它的灵魂和精髓,电视中经常会出现关于 中国功夫的内容。由于受电视的影响,孩子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 模仿中国功夫的动作,对中国功夫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表现最为明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蕙含的教育价值,积极引导。基于 此理念和孩子的表现,我把中国功夫融入到幼儿健康游戏中,通 过让孩子自由探素、主动学习,激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中国功 夫的欲望,让其初步了解中国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现代功夫人物。
2.尝试学习合作表演,感受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幼儿对中国武术的喜爱,作为 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PPT 课件、视频、人手一根红绸带
【活动过程】
(师腰系红绸带进场)
一、表演武术,引出主题。
1.猜猜我这身打扮,最近我在学什么?(功夫、武术)
2.小朋友都认识哪些功夫人物?
二、观看李连杰视频,引起幼儿学武术的兴趣,感受中国功 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1.不过,有一个人比我打的好,想认识吗?
2.(幻灯片)是谁呀?认识他吗?李连杰。
3.他是怎么表演中国功夫的?他做了哪些动作是你喜欢的? 是什么样子的?(欣赏表演)
4.幼儿讲述,表演武术动作。
5.除了李连杰,你还认识其他中国功夫明星吗?(成龙、李 小龙)
6.那他们是怎么学会这些功夫的呢?
7.幼儿自由猜想。
三、看武林秘笈,学习中国功夫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幼儿对中国武术的喜爱
1.除了刚才你们说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秘笈。昨 天我从我师傅那儿得到了三本秘笈(武当、少林、华山)
2.想不想从这三本秘笈书中学一学呢?
3.你们来了几个人?怎么知道?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
4.12个人分成三派 , 每派要一样 。
5.师将秘笈放在三块黑板上,幼儿听音乐自由练习。(提醒:
从左往右每个动作练一练。)
6.今天我来做你们师傅,来,站如松。
7.怎么请音乐帮忙,跟着音乐做动作。(练习 2—3 次)
8.请个别幼儿说一说是怎么请音乐帮忙的?在哪里换动作?
四、召开武林大会
1.武林大会开始了,武林大会是什么意思?
2.第一轮比什么?(动作有力)
3.比赛之前打扮一下,和我一样神气。(人手一根红绸带)
4.幼儿比赛功夫。
5.评选:谁胜出?
6.第二轮比什么?(整齐)
五、刚才学的都是简单的动作,现在把三套动作连起来变成 长长的一整套动作。
六、观看鸟巢录像,萌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1.练得有点累了,给你们看段录像。这是在哪里?(鸟巢) 他们在干什么?(表演中国功夫)
2.这么多人为什么在鸟巢表演中国功夫?(有意思、有名)
七、观看 PPT 课件
1.刚才我们学的是掌和掌,那叫掌术,看看还有什么?(观 看课件)
2.刀术、棍术、剑术、枪术……
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像李连杰 成龙,李小龙这样的功夫巨星,这些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使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感 到自豪。
28、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钟表》反思
设计意图
时间与孩子们的一日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又将进入小学,此时对钟表的认识非常重要。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活动。关于认识钟表方面,这是我们第一次活动,因此我将知识性目标定位在初步了解钟表表面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认识整点和半点。情感态度的目标定位在喜欢参与游戏,愿意互帮互助,团队合作。在活动过程中,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同时又最符合孩子们学习的方式,因此我创设了5个游戏来贯穿整节活动,猜谜游戏、它们缺了什么?几点了?拨拨乐、老狼老狼几点了?
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最直观、有趣、简单的帮助孩子们梳理已有经验同时生成新的经验。在活动的最后,为了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同时将所学迁移到生活中,我给孩子们留一个小任务。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制作时间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表表面的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
2.喜欢参与游戏,认识整点和半点。
3.愿意互帮互助,团队合作。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时针和分针,认识整点。
活动难点:认识半点。
活动准备
PPT、好玩的数学软件、钟表学具、场地。
活动过程
一.谜语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是什么吧。
谜语
弟弟长,哥哥短,
两人赛跑大家看,
弟弟跑了十二圈
哥哥一圈才跑完。(钟表)
二、游戏《找不同》
了解钟表的表面结构,是由数字、指针组成。
师:10秒钟的时间请你观察左右两幅图片,找出不同的部分。
1、少数字(随机)
2、少指针(时针、分针)
三、认识整点、半点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块钟表。它们显示的时间是几点?
师:它们的时间不同,但哪里相同呢?
小结:在整点的时候,分针永远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以此类推:认识半点)。
四、游戏《抢时间》
规则:教师出示钟表盘,请小朋友提问现在是几点,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将钟表盘上的时间拨正。
五、游戏:时间争霸赛
规则:
1.5人为一组
2. 听指令,按照指令将钟表盘调出相对应的时间。
六、结束
教师小结:钟表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是几点了,通过看钟表我们知道现在就要做什么事情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钟表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次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始终,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为手段。使幼儿操作精确,给孩子准确的概念。在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游戏中认识钟表的表面结构以及整点和半点。同时又将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将原本枯燥的活动变为趣味性十足。
此活动能紧扣目标,提供不同的内容设计。例如“认识整点、半点”环节中,根据目标提供了钟表盘,通过让幼儿观察来说出钟表的表面结构。“时间争霸赛”环节在游戏中巩固整点、半点,这样既可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又可用不同的形式来巩固幼儿学习的知识,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收货了知识。
29、大班社会活动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小监督员
教学活动目标:
1.体验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在园和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
2.尝试设计规则标记,能正确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
3.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操作纸、记号笔若干,放在一个小方篓里。
2.红绿灯路口、医院、超市等地方人们活动的录像或照片一组;桑枣中学紧急安全疏散的新闻报道。
3.规则图:一个接一个,不推也不挤,相互让一让。
4.大图表:1~5队,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体验活动:在没有规则的情形下拿挂牌,分析问题并确立相应的规则。
1.教师:小朋友们,初次见面,老师送大家每人一个数字标牌,想要吗?(想)请大家在10个数之内拿到,并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数字标牌挂在自己的胸前。开始,10……
2.幼儿拿挂牌,教师观察(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组织讨论:
(1)师:刚才,你们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到数字标牌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先请拿得慢的幼儿说)
小结:是啊!大家发现,拿东西时拥挤,不但拿得慢,而且还容易碰到别人,发生危险。其实,不光拿数字标牌时容易拥挤,睡觉前上厕所时(展示课件上的相关照片)、拿书看时、拿水彩笔时都会发生拥挤。
(2)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呢?
4.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规则图片。(一个接一个、不推也不挤、相互让一让)
5.师:那么除了拿东西之外,在幼儿园里还有什么事情也需要我们遵守一个接着一个来,不推也不挤,相互让一让这些规则呢?
幼儿讨论。
师幼小结:幼儿园里我们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注意遵守规则,比如说洗手、喝水、走楼梯、上厕所、做游戏等等。
二、第二次体验活动:根据制定的规则拿笔,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明确规则,提出要求。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能不能做到呢?现在,我来考验一下大家。这里有一些笔,是我们今天要用到的。每人一支笔,请小朋友们到老师这边来拿。注意我们的规则哟!拿好后就搬着自己的小椅子坐到后面和你胸前数字标牌一样的小桌子边。请你们把笔放到桌子上。
2.体验后提问:这次拿笔时你是怎么做的?和刚才相比,这次你感觉怎样?
3.师幼小结:第一次,因为没有规则,所以我们在拿标牌时有些乱;第二次,因为有了规则,而且每个小朋友都能记住并遵守规则,所以我们又快速又有序地拿到了笔。
三、拓展话题,引入“小小规则监督员”。
1.师:看来,小朋友们说得好,做得更好!每个人都能很好地遵守规则,老师决定,请你们当“小小规则监督员”。我们的“规则监督员”四人为一队,胸前标牌数字一样的小朋友就是队友了。现在,来认识一下自己的队友吧,握握手,拥抱一下……再来认识一下你们的对手吧,和别的队的小朋友们打打招呼吧!
(出示大图表):今天我们要完成几个任务,这就是我们的荣誉榜。
四、设计提示标记。
1.明确设计的内容。
师:现在,我宣布“小小规则监督员”,行动开始!
第一个任务:画一画。刚才我们说到,在幼儿园里有许多地方都要遵守规则。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能记住这些规则,因此,请大家负责设计标记,贴在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时间2分钟,2分钟倒计时开始。(幼儿设计标记)时间到,我们放下笔,请小朋友们互相看看,每队推选出一个设计得好的标记,拿到前面来讲给大家听。设计得好的小队,可以得到一朵“红花”。
展示幼儿的标记图,幼儿交流,给设计出色的队颁发一朵“红花”。
五、了解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规则,并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
1.教师:在幼儿园,我们需要注意遵守规则,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注意遵守什么规则呢?(出示课件图片:路上、餐厅里、超市、电影院)
2.幼儿交流想法。
3.幼儿观看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的录像片段和照片,作出评价。
师:看来,“小小监督员”们对规则真是了如直掌。下面,我宣布:“小小监督员”第二个任务:评一评!
老师将出示一组图片,看哪一队小朋友能以最快的速度给出判断:对还是不对,并且说明理由。举手最快,说得最好的小朋友将为自己一队加上一朵红花
4.小结:在生活中,正是由于有了规则的存在,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更加美好。
六、合作挑战:用身体和动作表现规则标记。
1.尝试表现已有标记。
师:“小小监督员”们,我宣布,第三个任务:演一演。也就是说,请大家合作,每队四名“监督员”共同用身体动作表演规则标记。请小朋友们起立,1队、3队、5队的小朋友站到你的桌子前面,2队、4队的小朋友站到你的桌子后面。
教师分别出示“一个接着一个来”、“相互让一让”、“不推也不挤”规则图,幼儿以队为单位,用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师:下面老师出示生活中的情境,请用身体表演出此时应用什么规则标记。
2.教师出示情境图,幼儿判断遇到该情境时应该用什么规则标记,并用身体进行表演。
3.总结各小队排名,进行表扬与鼓励。
师:我们来看看哪一队的红花最多,老师希望别的小队以后继续努力。
七、观看新闻报道,了解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时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师:规则对小朋友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其实,规则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自在,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它甚至能挽救我们的生命呢!有一所中学的哥哥姐姐们,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观看录像)
八、简单小结,带标记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懂得了规则的重要性,相信大家以后,一定会做一个遵守规则,并能够帮助其他小朋友、大朋友一起遵守规则的好孩子。现在,大家带上我们设计的标记,去贴到合适的地方吧。
30、大班社会活动公开课设计及教案反思《妈妈爱我我爱她》
大班社会活动设计《妈妈爱我我爱她》
设计意图: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父母的关爱、老人的精心照顾与溺爱之下,孩子们理所当然地接受着爱,却不懂得如何表达、回报爱,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更不懂得如何去珍惜爱,入园、离园时的抱接抱送,仅仅是因为对家人的依恋和喜欢,而不会想到爸爸(妈妈)刚下班已经很累了,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体力不支,腿脚不方便……为弥补减少孩子情感上的缺失,我以《妈妈爱我我爱她》为活动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充分满足,引导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对妈妈的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爱妈妈的表达方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回忆并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宝宝的。
1)有些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时候光哭,拽着妈妈的手不肯撒开,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他爱自己的妈妈)。
2)妈妈也非常爱宝宝,她是怎样做的?
二) 妈妈爱我我爱她
以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或肢体动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三) 征集宝宝爱妈妈的金点子。
四) 歌曲《好妈妈》音乐背景中活动结束,幼儿创编动作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回到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让妈妈知道你很爱她。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引导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知道为妈妈做事情也是爱妈妈的一种表现。此活动出发点好,设计意图较明确,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所选用的故事、歌曲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热情,孩子们创造性地在《好妈妈》音乐背景中表现令我惊讶,这些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不足之处:讲故事时教态不够自然大方、缺乏语言的流畅性和声音的渲染力度,肢体动作不够丰富优美,和孩子互动的较少,说得太多,没有准备能激发幼儿表现欲的教具,活动时间相对太长,这些都是我以后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31、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教案与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基本区分单双数,进一步感知单双数的概念。
2、尝试寻找自身身体上的单双数,激发幼儿探究身体秘密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小花朵”
活动过程:
1、花朵宝宝找朋友:利用花朵教具,初步认识单双数。
2、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进一步认识单双数,增强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寻找生活中的单双数:结合现实生活,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单双数。
4、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因结合幼儿熟悉的身体和生活进行,幼儿活动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幼儿能区分单双数。特别在第二环节,幼儿在寻找身体上单双数的时候,能具体想到身体的某个部分。如有的幼儿提出一双手是双数,有的幼儿就会想到自己的十个手指头也是双数等。
3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时钟》
《认识时钟》适合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时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幼儿时常都能见到它,把幼儿现实生活中能接触到事物与现象转换为知识点传授给幼儿,从而达到我们幼儿教育的目标,了解钟面的构成,初步感受指针的行走方向和行走关系,
活动目标
1.了解钟面的构成,认识时针和分针。
2.初步感受指针的行走方向和行走关系,探索钟面上的“整点”和“半点”。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整点和半点。
难点:认读并能拨出整点半点。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人手一份纸片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小朋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钟吧!
二、认识钟面,初步了解分针、时针以及它们的运转方向和关系。
(一)结合课件,幼儿观察时钟,师幼交流。
1.教师:钟面上有什么?有几个数字?分别是几?
2.师幼共同手口一致点数钟面数字1~12,初步感知顺时针方向。
(二)认识时针与分针。
1.教师:钟面上除了数字还有什么?
2.教师:有几根指针?它们有什么不同?分别叫什么名字?
3.小结: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三)观看课件,初步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转关系
1.教师:时针、分针走得是一样快吗?谁走得快?它们是按什么方向行走的? (教师反复演示课件上的动态时钟)
2.小结:分针和时针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分针走得快,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
三、认读整点和半点
(一)认读整点。
1.提问:我们怎样认读时钟上的时间?
2.小结:当分针指在数字12就表示整点。时针指在数字几就表示几点。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走一圈,时针就走一格,也就是从一个数字走向下一个数字,代表已经过去一个小时。如:当分针指在数字12,时针指在数字1就表示1:00;当分针指在数字12,时针指在数字11就表示11:00 。
3.结合幼儿日常生活图片,巩固练习认读整点。
提问: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她是几点起床的?我们怎样用数字来表示7点整?(7:00)小朋友在干什么?是几点整?我们用什么数字来表示?(8:00)
4.教师和个别幼儿任意说整点,全体幼儿来拨。
(二)认读半点。
1.提问:当分针指在数字12就表示整点,当分针指在数字6又表示什么呢?
2.小结:当分针指在数字6,时针会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就表示半点。(出示表示半点的时钟)我们要看时针顺时针经过了哪个数字在前,就是几点半。如:当分针指在数字6,时针指在数字5和6中间,时针经过了数字5,5在前,就表示现在是5:30。当分针指在数字6,时针指在数字9和10的中间,时针经过了数字9,9在前,就表示现在是9:30。
3.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图片,巩固练习认读半点。
提问: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几点半来上幼儿园?我们怎样用数字来表示?(7:30)小朋友在干什么?几点半睡觉?用数字怎么表示?(8:30)
4.教师和个别幼儿说半点,全体幼儿来拨。
四、游戏“我拨你说,你拨我说”。
1.教师:请小朋友找一个或两个旁边的小朋友,一个小朋友来拨整点和半点,另一个或两个小朋友来说出他拨的整点和半点是多少?然后交换。
2.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拨”和“说”整点、半点。
五、幼儿完成操作卡。
1.全体幼儿完成操作卡连线,个别幼儿白板互动连线。
2.集体验证结果。
六、活动延伸
我们拿着操作卡和时钟回教室拨一拨我们一天的作息时间,好吗?
活动总结
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认识时间十分重要。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认识时钟,为了解钟面的构成,认识时针和分针;初步感受指针的行走方向和行走关系,探索钟面上的“整点”和“半点”。我也制作了课件,让幼儿充分进行感知和探索。在整个数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认识钟表的兴趣浓厚。
那么在活动开始时,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引题的时候引用了“谜语”导入,让幼儿知道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时钟。接下来我出示了钟表,让幼儿认一认钟表的结构,并且找一找1—12这12个数字,他们所在的位置和所运转的方向,接下来通过课件演示,首先我先让幼儿了解了在钟面上时针是哪一根,分针是哪一根,并且了解了在钟面上走了一圈是什么概念,从而引出后面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让幼儿通过自身的观察得出结论,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也就是一小时。
课件中时钟动态的行走让幼儿清楚地了解时针和分针,及它们的运转关系和方向,反复操作后,幼儿有所体会顺时针的运转方向。在认识整点和半点时,先让幼儿来认一认,给孩子主动探索的时间,然后我再告诉幼儿怎样来认读整点和半点。在幼儿拨整点和半点环节,我让全体幼儿来检查个别幼儿的钟面上整点与半点的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有错误之处请大家帮助改正,通过这样的一个游戏使幼儿又一次巩固认识了整点与半点,而且在游戏上学习,幼儿的兴趣也很浓厚。幼儿在连线操作环节,把时钟上的时间与数字表示的时间相连时,基本都正确了,说明幼儿还是掌握了。
3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中秋节教案》含反思
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有必要开展一“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节日前品种多样,色泽鲜亮味美可口的月饼闪亮登场,幼儿见得多也品尝得多。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对中秋节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市上有月饼,中秋节快到了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大班社会活动《中秋节》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 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 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 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 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 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中秋节教案:一起过中秋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和童话剧表演,理解故事的内容。
2、根据教师所给的阅读线索,仔细进行阅读并讲述。
3、感受好朋友之间诚挚而深厚的情意。
活动准备:
"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月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感受小田鼠毛毛的情绪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幅图片):这是一只小田鼠,它的名字叫毛毛,你们看毛毛的心情怎么样?它为什么不开心呢?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二幅图片):毛毛看到了谁?(介绍小灰鼠托托。)这时候他的心情怎样?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三幅图片):毛毛和托托在做什么?看了这幅图,你觉得毛毛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4、教师:到底发生里什么事情,让毛毛会有这些不同的心情呢?我们来看看,在书中找一找答案。
二、根据阅读线索进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自主进行阅读。
2、集体讨论选择性阅读。
3、教师:为什么一开始小田鼠毛毛会不开心?站在门外的小灰鼠托托是什么样子的?毛毛看到托托做了什么?托托是怎么做的?
4、幼儿再次阅读,边看边听教师讲述故事或倾听教学CD。(教师讲述时,注意在语气上表现毛毛的不同情绪。)
5、围绕话题进行讲述。
三、了解故事所表达的感情。
1、教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令人感动的事情。
3、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有没有过让自己很感动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
4、鼓励幼儿两两结伴,模仿股市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表达的感情。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 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34、幼师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整点教案小熊的时间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并掌握它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3、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小熊的时间表》;时钟三步卡;时钟一块;可活动钟面一只。
学具准备:
时钟三步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小熊的时间表》,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熊妈妈为什么要找时间哥哥呢?”
“时间哥哥是怎么给小熊安排的时间表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钟表卡片认识整点。
(1)教师出示时钟,引导幼儿复习分针和时针。
(2)教师分别出示 1 点—12 点的钟表卡片,引导幼儿按顺序认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钟表卡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时钟三步卡。(见图)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观察时间为 12 点的钟表)
(1)教师拨动指针,引导幼儿观察变化。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
“请小朋友把分针拨 1 图,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分针走 1 图,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4、教师说时间,引导幼儿在钟表上摆出来。
5、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数字时间。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时钟三步卡。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制作“我的一天”的时间表。
(2)园内完成《操作册》第 21、22 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做整点休息时间表。
(2)在日程生活中,家长引导幼儿通过钟表认识整点时间,如吃饭、睡觉、户外时间,并说一说现在是几点。
(3)家庭完成《亲子册》第 21、22 页。
35、幼儿园端午节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教材分析
活动一话说端午节(社会)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有着其独特的风俗,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等活动都是最为人们所了解的。但端午节对于幼儿来说, 还是有些陌生的,孩子只知道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和系五彩线,而对节日本身的来历和风俗可以说是模模糊糊。在活动中,让幼儿和家长收集、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为幼儿创设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将原有的经验聚集起来、明晰起来,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幼儿经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2.能清楚连贯地讲述自己搜集的信息,大胆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
3.乐于表达自己搜集的信息,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请一位年长家长为孩子和家长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五索线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谈话交流,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
小结: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重阳节、国庆节等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交流分享搜集的端午节信息,初步了解庆祝端午节的习俗。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
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小孩系五索、佩戴香囊,端午节最主要的庆祝活动市赛龙舟。
3.利用教学课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 引导幼儿根据搜集的信息相互交流,了解屈原的故事。
(2)讲述屈原的故事,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教师借助教学课件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 引导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提问:端午节和谁有关?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为什么?
小结: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
提问: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为什么?
小结: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 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赛龙舟就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3)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搜集的信息,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
教师借助教学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系五索等。
4.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引导幼儿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听家长爷爷为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附: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参考知识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阴历5月5 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 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 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种传说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端午节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 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 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2.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3.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 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4.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 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5.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6.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7.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8.系五索:清代《即墨县志》记载:“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红、绿、黄、白、黑为吉祥色。这天家长给儿童手脖、脚脖、手指上系五彩线;给女孩子发髻上插艾叶和石榴花;少男少女佩戴各式各样装着药材的香荷包等。这既可以驱邪,又是很吉祥的装饰品。
36、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竞选六一活动方案》教案
活动目标:
⒈了解竞选规则,知道如何做一名参选者和评判者。
⒉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会正确看待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⒊在竞选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竞争意识。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设计的六一方案海报;亲子共同了解什么是演讲,与孩子一起准备演讲稿。
活动过程:
一、播放学生会主席竞选视频,初步了解竞选的流程和相关内容。
⒈播放竞选视频
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结:当大家都想做这件事的时候,就要竞选。
⒉选的时候,都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小结:首先要做简短的自我介绍,让别人记住你,还要准备演说稿,有重点的讲述,为了让别人能更清楚的了解你的想法,可提前准备道具。
二、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并表征出竞选时的标准
⒈怎样才能在竞选中获胜?竞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小组讨论并表征。
⒉幼儿分享讨论结果。
小结:站在台上要勇敢地说话,声音洪亮,讲述清楚;眼睛必须看着观众,表情自然,不能有小动作;设计的活动内容要有层次和创意,能吸引别人。
⒊将“竞选标准”和“好消息”海报并列贴在一起。
三、竞选最佳“六一活动方案”
⒈幼儿分组竞选,每小组推选一位最佳竞选者。
⒉交流讨论:为什么要推选他?如何对照全班认可的“竞选标准”观看演讲?怎样才能做文明观众?
小结:评委要认真倾听,根据竞选标准来评判,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就为他投票。
⒊推选出来的竞选者,按顺序上台进行全班竞选。
⒋投票决定最佳活动方案。
⑴每一个参加投票的幼儿手里有一枝花,同意谁,就将花送给谁。
⑵评选完毕,请当选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⑶引导幼儿一起来祝贺当选者,并一起来出谋划策,让整个六一活动更丰富。
37、大班社会《认识交通标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了解一些简单的交通标志,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表达它们的含义。
2.尝试按标志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乐意参与游戏,激发对交通标志的兴趣,培养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交通标志(或图片)
2.制作PPT
3.交通事故的动画视频
4.小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视频引入
1、视频导入,引发探究欲望
2、播放交通事故的动画视频。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3、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二、播放课件,解读交通标志,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从认识交通标志开始学习交通规则。
1、认识红绿灯(播放红绿灯图片)。师:马路上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信号灯,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红绿灯?红灯表示什么?绿灯表示什么?
2、认识其他交通标志(播放交通标志课件)。
三、了解交通标志的分类。
1、(出示课件)师:看看这些交通标志,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等方面重点观察和讲述)归纳:
2、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3、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4、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5、出示三种标志,进行归纳总结。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常见的三种交通标志,蓝色白图案的标志叫(指示标志),红色圆圈内画有不同图案,还有一条红斜线的标志叫(禁止标志),黄色三角形内画不同图案的标志叫(警示标志)。
四、判断交通行为对与错。
1、播放课件,课件内容有:红灯车停;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行人靠左走;在马路上追车奔跑;在马路上玩耍、拍球;过马路跨越护栏;行人走天桥:等等)(1)师:有这样一群人。你们看看他们的行为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适时小结。
五、活动结束
小结:小朋友,相信你们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司机。交通规则很重要,只有我们都去遵守它,道路交通才会变得有序,才不会出交通事故。以后爸爸妈妈开着汽车带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你们也要提醒爸爸妈妈要看好马路上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好吗?
六、律动退场《去郊游》
小朋友们集合啦,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坐上我的大巴,我们出发啦!
教学反思
这个集体活动以“遵守交通规则”为话题,以“了解交通标志”为切入点,通过“了解标志”、“遵守交通”、“体验生活”等环节,提高孩子独立在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识,学习保护自己。在以游戏、情景表演活动,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的部分,我引导的有些过于简单,再上这堂课的话我将单独设立一个课时,让小朋友们多游戏,充分演练,告诉他们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去执行这些交通标志所表达的含义,做一名优秀的交通小标兵。
3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7、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39、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单双数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身上的器官来帮助他们了解单和双的概念,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运用实物具体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第三、让幼儿通过寻找感知、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游戏活动认识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第四、让幼儿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延伸到超10数的单双,拓宽知识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0以内单双数
教学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2、手套5双,1-10数字卡和实物图片若干,超10的数字卡若干。
3、单双汉字卡各5张,单、双汉字头饰各一个。
4、宇宙飞船模型一个。
5、幼儿自备学具盒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课。利用幼儿非常熟悉的身体器官来引出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我们每人都有好听的名字,你们想知道这些数字的名字吗?
(1)出示1-10数字卡让幼儿认读
(2)引出单双数概念:
a、出示数字1,谁能说出表示是1的物体?(一个娃娃,一个鼻子,一张嘴……)像这样成单的数 ,给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
b、出示一双手,说这是两只手,让幼儿用数字表示出。依次再出示一双眼睛,一双脚等,让幼儿说出表示的数,教师引导像这样成双的数叫双数。
单数妈妈和双数妈妈都有许多宝宝,我们看看都有谁?
2.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依次出示1-10只手套,具体操作,让幼儿认识10以内单双数。
a、拿一只手套引导孩子说出那么数字1就是单数妈妈的宝宝。
b、拿出一双手套,引导孩子说出那么数字2就是双数妈妈的宝宝。依次类推出2、4。6、8、10是双数,1、3、5、7、9、是单数。
(2)让幼儿拿出学具盒里的学具1-10个摆一摆、分一分,区别单双数。
(3)通过寻找活动加深单双数的概念。
a、寻找身上是单双数的东西
b、在教室里寻找单双数的物品。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小组探讨学习)
(1)出示1-10的数字卡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并把单双字卡贴在各自下面。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判定图上的物体是双数还是单数。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辨别单双数(把一组物体,两个两个的数,数到最后刚好数玩就是双数,如果还剩一个,这个数就是单数。)
4、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单双数是怎样排列的? 在什么情况下单双数可以互变?如‘2’怎样才能变成单数,‘5’是怎么变成双数?(单双数是反复交替排列,给一个数加1或减1,双数可变单,单数可变双)
5、游戏:数字宝宝找妈妈。(巩固单双数练习)
一天,数字宝宝出来玩,找不着妈妈了,谁愿意帮助他们?(请两位老师分别戴单、双字样头饰扮妈妈)
给每位幼儿发一张1-10的数字卡片或实物图片,先判断拿的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找到各自妈妈,并站在妈妈身后。
6、拓展延伸:智力宝宝大闯关。提供超10的物体或数字,让幼儿区别单双。
老顽童爷爷说我们的宝宝真聪明,准备邀请你们去快乐星球做客。不过,要能回答出他的问题。准备好了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10以内单双数,还能区别比10大的数的单双。一个整数,看它末尾的那位数字是0、2、4、6、8的就是双数,末尾是1、3、5、7、9的就是单数。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让我们一起乘坐飞船去快乐星球玩一玩儿。(拿着飞船带幼儿到户外游戏结束课堂活动)
40、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钟表》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初步掌握整点、半点记录的方法。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大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大班幼儿理解水平方面,对时钟的半点整点运转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分针和时针之间的运转规律是非常重要。而记录时间则又为幼儿提升了一个高度和难度。
活动准备
本节课的准备分为前期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
一)前期知识经验准备:
1、首先教师设计一份科学的图文并茂的漫画作息时间表,发给每位家长,在这张表中有如下内容:幼儿起床时间、早点时间、入园时间、中餐时间、午睡时间、午睡起床时间、晚餐时间、晚上入睡时间。并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进行相应的一日活动。
2、指导家长作好幼小衔接工作,初步的带领幼儿感知时钟的整点和半点。
3、班级美工区中有各种各样的钟已经进行展示。
二)物质准备:
1、PPT幻灯片“我的一天”从小明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作息活动情况,在每张幻灯片上都画有相应的时钟和记录的时间(如7:00用数字7、冒号两点和00数字来表示和记录)
2、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操作钟,让幼儿在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教师自己使用的示范钟表。
3、操作记录表一:这份操作记录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突现(如在半张A4纸上画有时钟已经显示好的时间,又有小明起床或者进餐、午睡的图画)请小朋友记录时用文字表示,在这张图的右下角有—:—的图示,意思是让幼儿记录数字即可。
4、操作记录表二:这份记录表上有图片,只有记录时间—:—的图示但没有时钟做衬托,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记录自己午睡的时间等
活动过程
本节课我的活动流程分为三大部分:(1)设疑激趣,引入主题——观察操作,(2)分享交流——合作探索,(3)记录验证——迁移经验,生活引用。以下是我整堂课的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主题(提问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播放幻灯片1,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钟、记录的数字)小明在什么时候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实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二)观察操作,分享交流
环节分析: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主要运用直观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游戏法。
1、自主操作。每个幼儿有一个操作钟,指导幼儿仔细观察和进行游戏操作。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钟面上有什么呀?”“这钟面上都有那些数字?”“这些数字都是怎么排列的?”“试一试把两根针和在一起,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等,来引导幼儿初步的认识时钟。
2、巧辨不同。认识整点、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在本环节中,我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朋友们,谁能看出这三只小时钟上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让幼儿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能马上得以巩固。
接着,进行一个小游戏“转圈圈”,教师先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接着让幼儿想一想,并且自己动手做一做,将分针转一圈,看看时针是如何变化的。在转圈圈的游戏中,引导幼儿观察2点到3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教师引导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突破重点。
3.游戏“看图拨时间”:
通过PPT展示运用图片上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让幼儿将自己手里的操作中拨出相应的时间。看看谁拨的又快又对。通过幼儿日常中熟悉的日常生活作息图片,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并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最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活动渗入到常规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三)、合作探索,记录验证
环节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突破难点解决目标2记录的方法,在上一环节的铺垫下,幼儿已经对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理解的比较透彻,在此基础上深化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性的记录从而突破难点。我园一直以来以数学活动幼儿掌握的不是很好,在记录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也是第一次,所以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本次环节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要运用合作法、实践操作法。
1、游戏“我来比划你来写”
首先规定游戏规则:左手胳膊稍微弯曲作为较短的时针,右手打开伸直作为长的分钟,然后摆出不同的角度,代表时间,让幼儿在自己的纸上写下时间,写完举起来,写对的同学离开座位,站在教室最后面,写错的同学在教师的统一纠正讲解下,进行第二次的游戏。
2、双人合作,你拨我写
让两个幼儿之间相互的进行“我来比拨你来写”游戏,一个幼儿作为“时间老人”,将自己手里的操作钟拨出不同的时间,另一个幼儿来写。写对了可以变为“时间老人”,即比划者。写错了得继续写。幼儿之间进行相互的纠正。也可以向教师请求支援。
四)、迁移经验,生活引用
1、小朋友知道时间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除了以上的这些生活中最常用的时间,你还会在哪些时间做什么事情呢?比如游戏、玩玩具、做客。
2、你还将用宝贵的时间做哪些事情。时间很宝贵,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了,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希望小朋友们像小明一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一名能干的孩子。
五)、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5点到了,放学了……
3、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活动总结
1、数学活动生活化、数学活动游戏化。幼儿的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大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建构过程。数学活动的建构,其活动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才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坚持师幼互动原则。整个活动创造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教师在活动中一直以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的角色身份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3、注重个体差异性,通过幼儿自我操作实践建构知识经验。通过不同的操作卡,让每位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相关文章
-
小班数学活动《老虎大王的生日会》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反思
-
中班社会活动《认识五一劳动节》劳动节教案
-
幼儿园社会活动《认识小麦》教学设计反思
-
中班社会活动《认识雾霾》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社会活动《认识新年》教案反思
-
幼儿园活动《认识消防队员》小班社会教案反思
-
小班社会活动《认识新年》教案反思
-
幼儿园活动《认识消防队员》小班社会教案反思
-
社会活动《认识自我》幼小衔接心理健康教案
-
社会活动《今天我值日》大班健康教案反思
-
大班社会故事教案《认识星期》反思
-
小班社会教案活动《认识自己》反思
-
大班社会教案活动《认识人民币》反思
-
中班半日活动:教幼儿认识不同的汽车
-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案:托班颜色认知活动认识绿色(原创)
-
教幼儿表达自己情绪的托班社会教案:认识哭和笑(原创)
推荐文章
-
教孩子爱清洁讲卫生的教案
-
教幼儿了解怎样去接受称赞的教案
-
教孩子学会敬老爱老的系列教案
-
幼儿园社会公开课教案:关爱你我他
-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的教案
-
大班社会说课稿《粗心的王阿姨》
-
大班社会说课稿《我爱我的爸爸》反思
-
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领域《感恩的心》
-
大班社会活动《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教学设计反思
-
大班社会教案《大街上的字》反思
-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这就是我》
-
大班社会教案《记住我的好朋友》反思
-
电脑真好玩
-
神奇的遥控器(王冬梅随笔三篇)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之一
-
25位美国宇航员皆遇到过UFO?
-
关于荣誉的励志句子250句
-
大班语言教案《吉吉的小花伞》反思
-
推广女装衣服的朋友圈文案33句
-
便利店推荐朋友圈文案37句
-
简单大气的公司名称604个
-
《我被男神捅死了》钟情线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