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

首页 - 大班主题教案

大班观察记录《爱报复的小涵》

时间:2023-03-27 17:22:01 A+

大班观察记录《爱报复的小涵》

大班观察记录《爱报复的小涵》

1、大班观察记录《爱报复的小涵》

  观察分析:

  小涵生长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里,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小韩的爸爸就把家里的特殊情况告诉了我们,所以,平时我们都比较注意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在观察中,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聪明,而且也能和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了小涵的另一面。

  今天户外活动时,小涵和平时一样,在和几个要好的伙伴玩耍,看他们玩得很开心的样子,我就没太多注意他们,而是开始观察其他孩子的户外活动情况,正当我把视线转向他们的时候,我发现小涵正在和其中一个伙伴争吵,于是我上前询问,谁知,小涵看到我走到面前,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出手打了一下那个伙伴。当我制止之后,我便询问了事情的缘由,小涵大哭着说:“上次,他就和其他人打我了,还把我打哭,这次我也要把他打哭,这样才算公平我爸说了,谁打我我就也打他。”

  分析:

  《指南》健康领域目标二的内容是情绪安定愉快,其中对大班幼儿的要求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转换情绪。在小涵的案例中,他的情绪就没有进行适当的转换,还是停留在上次游戏的不愉快中,所以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在有关情绪的目标方面,还需要老师的重新制定。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家庭的影响

  小涵生长在单亲家庭里,爷爷奶奶都特别关心、宠爱他,可以说近乎溺爱,不论孩子要求什么,家长都会满足,所以,造成小涵抗挫能力低,已受到伤害就会记在脑子里。而且幼儿的情绪易受感染,尤其容易受家庭变化的影响。案例中,尽管家人都很疼爱小涵,但是孩子因为失去母爱,还是表现出了反常情绪和行为。

  (二)控制情绪的能力差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交际圈,但是他们和成人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语言,他们更喜欢用行为来表达高兴、悲伤、生气、害怕等情绪。正如案例中的小涵,虽然和自己的好朋友产生了矛盾,但是,他并没有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也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反而采取了“报复”的手段。尽管这些情绪的表达方式,对孩子来说比较正常,但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采取措施《指南》中针对这方面目标,提出了两点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结合这两点教育建议和实际工作中经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幼儿调整情绪。

  (一)接纳幼儿的各种情绪,让幼儿体验到安全和信赖。孩子的情绪容易失控,在情绪失控时,孩子们往往会大哭、打闹,有的还回在地上打滚儿以示抗议,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呵斥孩子,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这种反应,先平复孩子的情绪,再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让孩子留下阴影。在我们静静地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会认为我们是他们的依靠,从而让孩子对我们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并慢慢地把这种情绪转移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当中。

  (二)和家长沟通,转变他们的观念。经过不断的观察,我发现小涵的情绪极易受到爸爸的影响。爸爸因为小涵没有妈妈的事情,所以特别在意小涵是不是在幼儿园受了什么委屈,因此,每次孩子回去说一些事情的时候,爸爸总以为孩子是在告状,所以就告诉孩子一些不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解决问题,还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不好的感受,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生活。和家长沟通时,我们应该把这些不好的方面说清楚,让家长配合,以此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帮助幼儿摆脱不愉快的情绪。鼓励幼儿把心中不愉快和愉快的事情说出来。让幼儿用活动来发泄不愉快的情绪,当幼儿情绪不好时,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不要将注意力继续集中在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景中,而应尽快摆脱那种情景,让他投入到感兴趣的活动中去。

  (四)老师的调解很重要。孩子们发生冲突时,很容易向老师求助,这时,老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可能受到影响的孩子进行调节,当然我们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可以让老师当面说,有的就不行。我们一定要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去除心里的阴影。

  对于一些聪明、懂事的孩子,老师可以多讲一些道理;对于一些比较皮的孩子,我们可以适当的给予惩罚;对脾气很犟的孩子,老师可以把前两种结合在一起。

  获取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配合及不同方法的采用,我慢慢感觉到孩子已经有意识的在收敛自己的脾气了,虽然有时候还会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但是,小涵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像原来那样直接出手打小朋友了,而是先和小朋友说清楚,如果小涵实在是很生气的话,他就会来和我说,让我来帮忙。不过,这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最起码他懂得了要和别人沟通,而不是使用暴力。有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幼儿期是身、心、行急剧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发展,对孩子今后乃至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此时所造成发展的偏落差都会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及教育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正确认识和分析孩子的行为,寻找成因,以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2、大班教案《爱盖章的国王》

【活动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印章在我们生活中的功用。

  2、爱听诙谐故事,体会皆大欢喜的快乐。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的各种印章(姓名、单位印章和玩具印章)、铅画纸、放大的图画书《爱盖章的国王》

【活动过程】

  1、重现经验

  (1)敲印各自带来的印章。

  (2)识别印章用什么做的,上面写着什么,谈论什么时候人们会用到它。

  (3)了解印章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签名方式,既美丽又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2、听故事,体会故事的诙谐。

  (1)了解故事名称,猜一猜,国王可能什么时候盖章。

  (2)听故事,观察画面上国王盖章的地方

  (3)看看说说,为什么大家看到国王头疼极了。

  (4)想一想,国王该怎么办,既能不停地盖章,又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5)从故事中找到答案,并联系生活经验,谈论平时接触的玩具印章。

  3、与同伴自由合作一幅印章画。

活动延伸:

  开个模拟印章店,按自己的想象制作各种印章,为大家做贺卡。

  了解古时候使用的印章,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印章在我们生活中的功用。同时在讲述、理解故事中,知道当你在做某一件事情而影响到别人时,应该怎么去解决,使孩子们的社会性情感又提高了一大步,用一种积极的情感使自己快乐,又能不妨碍别人。

附故事:爱盖章的国王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就是喜欢盖印章。他在所有的东西上面盖上印章。连宫女、王后、王子、公主的脸上、身上、屁股上都盖满了印章。他又在所有老百姓、所有动物身上盖印章。他还在所有的国土上咚、咚、咚盖满了大印章。

  有一天国王发现房间里堆满了抗议信,大家都不喜欢被盖印章,因为好难看。但国王真的很喜欢盖印章,他觉得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他绞尽脑汁、左思右想时,突然发现墙上有一排可爱的小脚印,那是小老鼠的脚印。国王说:“有了,我可以做一些既好玩又有趣的印章呀?于是国王贴出好消息:国王的印章店开张了,种类丰富、应有尽有、欢迎光临、一切免费。

  现在国王好忙碌呀,每天都要设计新式样的印章。来印章店的人都很开心,当然最开心的是国王啦,不但可以每天盖印章,还能得到一份感谢呢!

3、大班活动教案《懂礼貌的小白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礼貌用语。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图片,小兔、山羊、乌龟、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听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

  教师:今天袁老师讲一个好听的故事给你们听,故事的名字叫《懂礼貌的小白兔》,仔细听听故事里都讲了什么故事?

  二、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懂礼貌的小白兔》。

  三、教师提问,组织幼儿讨论。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故事有谁呢?发生了什么事?

  四、让幼儿结合图片边听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思考。

  1、教师:小白兔去玩不小心迷路了,它是向谁问路?小白兔是怎样问的?是用的什么样的口气呢?你们来学学小白兔说话吧!(请小朋友表演,并学习礼貌用语)

  2、教师:小白兔真有礼貌,山羊妈妈是怎样夸小白兔的?你们也来学学山羊妈妈表扬小白兔吧!

  3、教师:小白兔走到河边,发现河上没有桥,它请谁来帮忙?小白兔这时怎么样说呢?你们来学学小白兔说吧!(请小朋友来表演,学习礼貌用语)

  4、小白兔到了鹿妈妈家里,鹿妈妈家的门开着,为什么小白兔不进去?她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请幼儿表演)

  5、鹿妈妈听了小白兔的话心里怎样?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教师小结:当小白兔遇到麻烦的时候都特别有礼貌的请别人帮人,当我们遇到困难要想别人请帮忙的时候,一定也要有礼貌,这样别人才愿意帮助你!如果你没有礼貌,别人就不帮助我们了!

  五、组织幼儿讨论,教育幼儿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1、教师: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白兔吗?为什么?

  2、教师: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做呢?

  六、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明白要懂礼貌。

  1、教师:我们有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做好宝宝懂礼貌,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好宝宝,有礼貌,进园就叫老师好,回家叫声妈妈好,大家都说宝宝好,为什么大家都说宝宝好呢?(引导幼儿要懂礼貌的才是好宝宝)

  2、教师:我们平时也要像小白兔一样,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宝宝。好宝宝要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礼貌用语)

  七、结束活动。

  小编点评:礼貌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礼貌用语上,还有行为习惯上,谦让、不随地扔垃圾和吐痰都是礼貌的行为。

4、大班语言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鼓励幼儿运用形容词(例:可怜的、悲惨的、又冷又饿的、衣衫褴褛的),把自己的感受连贯、完整地述说出来,借助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和求异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童话故事中小女孩悲惨的经历,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乐于助人的爱心,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三)人格目标

  通过幼儿自由想像,并鼓励他们将发生的事大胆地讲述出来,培养幼儿的独创性。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感知圣诞节是开心、快乐的节日。

  (二)环境准备布置有圣诞气氛的环境。

  (三)物质准备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电视机、VCD机、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整体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惨气氛。

  1.师:圣诞夜到了,你知道,有一位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书面汉字:可怜的、悲惨的、又冷又饿的等形容词,营造气氛,帮助幼儿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师: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

  (二)分段欣赏,感受小女孩擦亮火柴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1.师: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如果擦亮一根火柴可以让你帮助小女孩实现愿望,你会怎样帮她呢?

  2.师: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如果是你,那你又会怎样帮助她呢?

  3.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是怎样热热闹闹过春节的?

  4.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过圣诞夜的?

  (三)整体欣赏,激发幼儿感情的升华。

  师:小女孩这么可怜,如果你能帮助她,你会怎样帮助她呢?

  四、各领域渗透艺术:让幼儿在欣赏这一童话故事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对小女孩的祝福与希望画出来。

  五、生活中渗透在生活中,鼓励幼儿多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培养丰富的情感。

  六、环境中渗透

  1.将故事制成图片,让幼儿进行排图讲述。

  2.设置小小舞台,放置道具,让幼儿尝试表演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七、家庭中渗透建议家长让幼儿多欣赏同一体裁的童话故事,深化幼儿对美好生活的情感,并懂得珍惜。

5、大班教案《妈妈的爱》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儿歌,丰富幼儿词汇“暖暖的、满满的、圆圆的、红红的”。

  2、感知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能大胆地向同伴进行讲述。

  3、乐于参与活动,增进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1、与儿歌内容相符的情境课件,如妈 妈为宝宝穿衣;妈 妈为宝宝做饭等情境。

  2、歌曲《世上只有妈 妈好》、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 妈好》,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歌曲中都唱到了谁?

  教师提问:你们的妈 妈爱你们吗?老师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你们来听听儿歌里的妈 妈是怎样爱宝宝的。

  2、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中的相关情境,一边有感情地诵读儿歌,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涵。

  教师出示妈 妈为宝宝穿衣的情境图,诵读“宝宝冷了,妈 妈把爱藏在暖暖的外套里”。

  教师提问:儿歌里的宝宝怎么了?妈 妈是怎么做的?妈 妈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妈 妈爱宝宝!

  照此句式依次引导幼儿通过儿歌中的每个生活细节,感受妈 妈爱的无处不在。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有感情地诵读儿歌2---3遍,教师注意纠正幼儿发音。

  4、教师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感受妈 妈对自己的爱,并乐于表达自己对妈 妈爱的情感。

  教师:小朋友,你们的妈 妈是怎样爱你们的?

  你们爱自己的妈 妈吗?可以怎样表达对妈 妈的爱呢?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大胆讲述,鼓励幼儿将爱大声讲出来:“妈 妈,我爱你!”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将爱勇敢地向其他人表达出来。

6、大班科学教案《爱盖章的国王》

活动目标:

  1、 在玩玩、听听、说说中了解印章的功用,感知印章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 理解故事《爱盖章的国王》,体会故事诙谐幽默的情感。

  3、 对印章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爱盖章的国王》PPT,

  2、师生共同搜集各种各样的印章,

  3、有印章的发票、奖状、证书等。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出话题

  1、 国王喜欢在什么地方盖章啊?

  2、 遇到这样的国王,大家为什么会感到头疼呢?

  3、 国王后来想到了什么办法,既满足他盖印章的爱好,又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过渡:后来国王开了一家印章店,种类丰富,应有尽有,大家都非常喜欢。很多印章我们现在还在使用呢!

  二、了解印章的功用

  1、 展示各种印章。

  2、 引导幼儿探索,了解每一枚印章的不同之处。

  3、幼儿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教师小结提升。

  小结:印章上有图案、数字和文字,印章有不同的材质,由玉石、石头、木头、玻璃、橡胶等不同材质制作而成等等。)

  三、了解印章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那么多的印章,你们看见谁用过?他们在什么上面盖印章?

  2、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比眼力”找找哪些地方有印章,看谁会看、会找、会说。(PPT呈现印章的使用。)

  3、日常生活中印章的使用。(发票、房产证等。)

  4、分享这么多盖好印章的物品,你们觉得印章重要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小结:职能、法律、象征作用。)

  四、盖印章大行动。

  1、你们想盖印章吗?该在哪里?

  2、请幼儿拿好自己的印章,在自己的作品上盖上印章。

7、大班安全教案《我们身边的小物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常见的文具如:(剪刀、小刀、铅笔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除了用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课件、图片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8、大班健康教案《成长小记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生长绳和生长卡的制作方法,感受自己在渐渐长大。

  2、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在制作活动中主动语同伴合作。

  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长感到高兴。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搜集每位幼儿出生时及入园时的身高、体重记录表。

  2、上课前教师为孩子准备生长绳和生长卡。

  3、活动前请家长告诉孩子他们出生时的身高语体重。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看身高、体重的记录表,感受自己在长大。

  (1) 教师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出生时的样子。

  (2)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交流,幼儿感受自己刚出生时的弱小。知道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都有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启发幼儿学习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记录下自己的变化。

  (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激发幼儿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的兴趣。

  (2) 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变化呢?

  (3)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制作生长绳。

  (4) 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如何制作成长卡。

  4、 教师组织幼儿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

  5、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制作好的生长绳和成长卡。

  教师启发幼儿学习交流心中的感受,为自己和同伴感到高兴。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9、大班音乐教案《池塘里的小星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优美、恬静的意境。

  2、学习根据图谱的提示和乐曲的旋律为乐曲配器,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碰铃、铃鼓、响板。

  2、图谱。

  3、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1、讲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在一个晴朗的夜空,天上的小星星发现地上有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的水又清又亮。小星星真想到池塘里去游泳,于是它们从天空中滑了下来,刚好落到一片荷叶上,软软的荷叶真像蹦蹦床。小星星在上面跳呀跳……"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清凉的池水真舒服。小星星在水里游了起来,游着游着,小星星累了,慢慢地睡着了。"师:"故事好听吗?"(好听)师:"故事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曲子,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欣赏曲子,初步感受音乐。

  师:"音乐有几段?听完后你的感觉怎样?"

  3、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师:"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样吗?(一样)第三段呢?(第三段和第一、二段不一样")这是一首AAB结构的曲子,曲子优美舒缓,很好听。"

  4、出示图谱,帮助幼儿掌握乐曲节奏。

  师:"老师为这首曲子画了一幅漂亮的图。我们也和小星星玩一玩吧!"老师带幼儿随音乐做伸手、拍腿、摇手的动作。

  二、讨论乐曲的配器方案。

  1、出示乐器碰铃、铃鼓、响板。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乐器,这首曲子配上乐器会更好听。"

  2、逐一讨论配器方案。把讨论的结果画在图谱上。

  师:"铃鼓配在哪里好听?小铃……?还有响板……?"

  三、演奏乐曲。

  1、看图谱,跟音乐演奏一遍。

  师:乐器都配好了,让我们看着图跟着音乐演奏一遍。"

  2、看指挥,演奏,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师:"小朋友演奏得真好,老师指挥,小朋友再一起演奏一遍,在结束时我们的乐器应请一些"。

  3、交换乐器演奏。

  师:"想不想换一下乐器演奏。"(想)

  四、整理乐器,小结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小乐器也累了,让我们送它回家吧!

活动反思:

  上完《小池塘》公开课后,细细体会这节课的得失,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小池塘》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课文通过对池塘里水波、芦苇、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在水中的倒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得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教学《小池塘》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设定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尽情的发挥想象,去理解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五彩的世界”。孩子们善于发现,他们喜欢把他们知道的,别人还没发现的说出来,头脑很活跃。

  但是这节课,因为课前准备和学科专业知识的欠缺,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没有注意到,导致这节课有一些遗憾。第一:对课标把握不准去,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默读,语文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默读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但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不会默读,一般从二年级才可以训练,学生需要在训练中逐步做到,这点我需要注意。第二:关于比喻句,在教学中,我有一个解释比喻句的环节,让学生理解比喻句,这是很不妥当的,让孩子们自己造比喻句的时候前面的铺垫不够,导致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除此之外,PPT的页数过多,应该删除一些重复的内容,上课朗读指导的方法太单一,效果不好。这堂课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继续去反思,作为老师,我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好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更乐于学~

10、大班美术教案《爱跳舞的芭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伴随故事情节的展开,感受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

  2、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象、图谱、芭比娃娃、幼儿看过《天鹅湖》的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瞧!谁来了?”(芭比娃娃)

  “美丽的芭比娃娃是我们许多小朋友喜爱的玩具,每个芭比娃娃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天鹅湖”的故事,边听边欣赏故事里好听的音乐。

  二、欣赏故事和音乐。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叫“奥德缇”他非常喜欢跳舞,她的舞蹈跳的非常优美,听她又在家里跳起欢快的舞蹈。

  (欣赏曲一)

  一天,一只独角兽把他带进了魔法森林,奥德缇无意取下了森林里的魔法水晶,魔法森林的王后和小精灵们发现奥德缇是拯救森林的人,这件事传到了巫师那里,他用咒语把奥德缇变成了一只天鹅,奥德缇不能再回到家人身边她很伤心,在小精灵的鼓励下她决心战胜巫师解除魔法并拯救整个魔法森林。

  (欣赏曲二)

  奥德缇由于得到了王子的真心和喜欢,使魔法水晶拥有了巨大的威力,他最终消灭了巫师解除了咒语,拯救了魔法森林,大家为了庆祝胜利在森林里举行了盛大的舞会,王子和奥德缇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欣赏曲三)

  三、逐段感受体验。

  1、第一段音乐。

  A、“听听这段音乐在故事什么时候出现的?好象讲了什么事?”(回忆并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

  “听上去的感觉是怎样的?”(理解音乐情绪)

  幼儿说出师小结:奥德缇跟家人生活的很幸福,她时常开心地跳舞,所以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活泼欢快的。

  B、边看录象边欣赏。

  C、看图谱感受音乐的速度和高低起伏的欢快情绪。

  D、随音乐用动作自由表现。

  2、第二段音乐。

  A、“这段音乐好象讲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听上去的感觉怎样?”

  幼师小结:音乐开始让人听了很伤心,好象说奥德缇变成了天鹅,他无法再跳舞,我法回到家人身边,很伤心。后来音乐变的很响很重,让人感觉很恐怖,好象在说奥德缇与巫师做斗争。

  B、边看录象边欣赏。

  C、看图谱感受音乐的力度和情绪变化(与第三段音乐的图谱比较,幼儿找出并分析)

  D、随音乐用动作自由表现(自由选择做天鹅或巫师变的大鸟)

  3、第三段音乐。

  A、“最后一段音乐讲的是什么?听听有什么感觉?”

  幼师小结:大家为了庆祝胜利在森林里举行了盛大的舞会,王子和心爱的奥德缇跳起了快乐的舞蹈。所以音乐听上去给人幸福和快乐的感觉。

  B、边看录象边欣赏。

  C、看图谱感受音乐优美欢快情绪。

  D、随音乐用动作自由表现(自由结对模仿公主和王子舞蹈)。

  4、完整欣赏并体验。

【活动反思】

  一、在教学内容的组合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动,爱表现,这是他们的天性,而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粗浅的。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是在游戏活动中逐渐的进行渗透,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来完成,从而欣赏音乐的美。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本课中设计了欣赏、了解草原——节奏训练——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表演《我是人民小骑兵》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将体验音乐的美、欣赏音乐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在学生学习方式上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设计中,很好的创设了各种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一环节时,学生看到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听到的是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能够从调用各种感官,从听觉、视觉上多层次、多纬度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利用图片、音乐来调动唱歌的积极性,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本节课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都是很有效的,各音乐小组积极参与,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并团结一致,互相带动。

  三、教学设计中体现师生互动、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参与音乐教学,用听、唱、跳的方法来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在活动中,允许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如小骑兵骑马从近到远、从远到近如何来表现?自己想办法来创造各种声音表现草原上的声音。

11、大班主题教案《爱的接力》含反思

主题说明

  大班大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实践已经很"近"了。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孩子们即将离开幼儿园。三年的朝夕相处构成了人生初始最动人的画面;离别的依惜,升学的惊喜,交织成离园之际的复杂情感。

  在"爱的接力"这个洋溢着感情色彩的主题里,我们营造温馨、感人的氛围,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需要在活动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基础。另外,我们还让幼儿园原本习以为常的人、事、物顿时在孩子眼前鲜活起来。在情感愿望的驱使下,幼儿与学习共同体--幼儿园里的人或物进行着有意义的互动;做个惊喜留念盒,说句感谢的话,学个朴素的愿望......几分激动,几许留恋,自在其中。

  就孩子而言,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就教师而言,面临的则是如何为孩子解除疑虑,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盼,并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在互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对周围一切充满感激,主动表达着自己对幼儿园的依恋,体验着合作与成长的喜悦,建构着和谐的人格。

主题目标

  1、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眼中的小学",表达成为小学生的向往。

  2、探索有效整理物品的方法,尝试按类有序地进行整理。

  3、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打算,以图表形式表达自己的活动安排。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主题环境创设

  1、情景创设"问题树",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想了解的有关小学的问题。

  2、墙面创设"我眼中的小学",幼儿将自己对小学的印象画出来。

  3、活动室可设一个"想想角",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小学校园,唤起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4、师幼共同在墙面上布置"亲亲密密的全家福"5、在活动室设立"离园倒计时牌"营造离园前的惜别气氛。

家园共育

  1、家长可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告知家长为孩子入学准备所需培养的习惯,以便配合教育。

  3、收集超市和餐馆里的部分用品如:饮料罐、糖果盒等。

  4、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学校活动,听一听小学教师的介绍,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物质、心理两方面的准备。

  5、搜集一个不透明的盒子,洗净后写上孩子的姓名,带入幼儿园。

  6、准备一本通讯录,让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电子信箱等。

  7、准备几张孩子的照片,让孩子带入园,送给他们的好朋友。

安全工作

  1、加强户外运动的安全教育,学会与同伴之间的友好玩耍,有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

  2、宣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避免一些传染病,并做好预防措施。

  3、教育幼儿在活动时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不做危险动作。

  4、会看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分类

  1、高结构活动好担心、小学什么样、快睡吧,小田鼠、快快起床、一样不一样、慌慌张张的莎莎、小机灵之歌、总是迟到的嘟嘟、一半先生、犟龟、着急的豆豆、鹅太太洗澡、告别时刻、友谊地久天长、豆豆收藏家、我要谢谢你、亲亲秘密全班福、毕业歌、快乐的小学生、我会整理、我的计划表、惊喜留念盒、许愿星、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等。

  2、低结构活动

  (1)配对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时间与活动内容的配对。

  (2)拼拼版。

  (3)提供跳棋、五子棋等让幼儿自由结伴下棋。

  (4)走迷宫

  (5)提供长短不一的丝带让幼儿进行测量。

  (6)整理书包

  (7)尝试自己剥蛋.

  (8)提供纸、笔、颜料等,引导幼儿继续完成《犟龟》的连环画。

  (9)泥工活动。

  (10)提供角色头饰及相关的背景材料,幼儿自己布置场景,进行表演。

  (11)字图配对游戏。

  3、运动活动自抛自接球、民间跳绳(各式跳绳)、户外赛跑(跑步)、旗操(轻器械操)、踢毽子(抬腿)、一棒接一棒等

  4、生活活动

  (1)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生活中认识汉字。

  (3)学写数字1-4。

  (4)学会整理书包、学习用品。

  5、游戏活动

  音乐游戏:《黑猫警长》、戏水活动数学游戏:看谁算得快。

活动反思: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课标》学习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创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教学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大大纲教学要求,体现体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具体反思如下:

  一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亮点之处: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育。在技能掌握方面,对下压式传接棒中的技术教学因素做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学生乐于主动学,自主学,教师辅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采用分组教学,发挥小团体的作用。各组运用刚学会的技术动作进行接力比赛,去实践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相互帮助、相互改进,进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意识。

  另一个方面说说这节可的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的热情延时了对动作的掌握程度,我个这块过于自信致使学生在原地练习接力棒的次数不够,没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一般的技术动作要反反复复地练习,才能达到掌握的效果。整个课堂对接力区的解释讲的不够透,学生理解不够到位,在尝试接力赛中,个别学生还站在原地接棒,让我有些失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接力区的认识和理解,从心里真正的达到完美的交接棒过程,加油!

12、大班优质语言故事教案《爱唱歌的小麻雀》含反思

设计意图: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行为练习――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爱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树顶上,住着一只爱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声可好听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听。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树顶上,大声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树林里,有只麻雀爱唱歌……”突然,从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吗?为什么不要我唱?我得下去问

活动反思:

  结合平日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在说话时,不太会控制音量,有时很大声,常常会影响到别人,之所以选择这节《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

  同时,小班孩子对周围环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对小鸟、小乌龟、小兔子等动物充满了关爱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语表达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单一、个别小朋友还出现不愿意说等现象。为了鼓励孩子们愿说、敢说,我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选择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让他们在喜欢的角色中更加激发孩子其说的愿望。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理解和体验”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目标。

  首先从认知目标中让孩子理解故事,通过图片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其次在能力目标中培养孩子根据图片内容参与故事讲述,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

  最后在情感目标中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培养移情意识。在活动中我让孩子重点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同时突破难点让孩子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法!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点,我在这节课中利用废旧挂历,通过翻阅自制的绘本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移动教具让孩子感受上、下空间方位,从而让幼儿有兴趣的接受并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动物的对话,感受愉悦情感。最后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移情意识,进一步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很流畅,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平时孩子还要活跃,在这节课中还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动性,让全体孩子都能更加大胆的去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同时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入情境性游戏,让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游戏中显得更加活跃。

13、大班社会教案《爱的印记》含反思

  活动意图:

  大班的幼儿求知欲强,对自己从哪里来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经常会就此向父母不停地追问。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喜欢深入探究,寻找答案,特别有主见。结合大班幼儿这一特点,将幼儿的疑问整合在一起,开展了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观察、体验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通过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让幼儿变小爱为大爱,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把爱植入孩子的心房。

  活动目标:

  1.知道肚脐形成的原因,了解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的关系。

  2.用动作表现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感受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对妈妈的爱。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电脑,磁带,录音机。

  2.靠垫若干,人手一个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你是从哪里来的”引出话题(出示两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内容)

  图片一:这幅图说的是什么意思?图片上有什么?心代表什么意思?

  图片二:这张图片又有什么意思呢?

  图片三: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件事让叔叔和阿姨特别高兴,会是一件什么事呢?

  图片四: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长大,他需要什么?

  二、观察肚脐了解其形成的原因,知道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之间的关系。

  1.播放PPT,介绍肚脐形成的原因。

  ——你知道这是身体的哪个部位?肚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妈妈给宝宝什么样的营养?

  3. 宝宝生下来第一件事是什么?

  师小结:宝宝哭了,说明他可以用自己的嘴巴呼吸了,可以开始用嘴巴吃奶了,这下脐带就没有用了。(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医生会用剪刀把脐带剪断,打一个结,包上纱布,过了几天那个结干了,再过几天那个结就掉了,就成了我们的肚脐。看看你的肚脐中间是不是有一个结。原来我们的肚脐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是谁对我们的爱?

  三、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

  1.提问幼儿“你在妈妈肚子里都做什么了?”

  2.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示。

  四、游戏:我来做妈妈

  1.请快要做妈妈的老师来到现场,为小朋友谈一谈作妈妈的感受。

  2.游戏:我来做妈妈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靠垫,跟着老师的要求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按照慢慢走路- - -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3.请小朋友谈做“妈妈’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情感迁移,乐于表达

  1.情感迁移。

  ——除了妈妈,还有谁也爱我们?

  ——用什么方法能告诉他们,你也很爱他?

  2.拓印。

  ——将爱的印记永远留在幼儿园,留在大家的心里。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通过猜想、表达、观察,享受了活动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幼儿了解了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原来妈妈把爱留在了我们的肚脐里。整个活动都是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的,以爱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14、大班主题教案《爱笑的鲨鱼》含反思

  设计意图:

  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通过本次活动,我想让幼儿初步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大班幼儿正处于交往能力迅速发展期,让幼儿懂得用微笑能获得快乐,体会那份快乐,会对他们与同伴的交往带来帮助,为今后成长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理解鲨鱼笑笑从被朋友拒绝到被接受的故事情节。

  2、懂得只要真心微笑,真诚助人,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和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鲨鱼笑笑找朋友的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感受微笑的魅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基础:熟知海底的动物

  2、材料准备:ppt课件、微笑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微笑对比引出活动

  师:“用你们最灿烂的微笑向老师、小朋友问个好。”

  你们的微笑真动人。今天,我还请来了很多朋友,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脸上有个共同的表情--微笑。你喜欢这些微笑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都喜欢甜蜜温馨的快乐!微笑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过度:我还带来一位动物朋友的微笑,(播放图片)这是谁?(鲨鱼),这条鲨鱼最爱笑,所以它的名字叫笑笑,你们喜欢它的微笑吗?笑笑用这样的微笑能在海底里找到朋友吗?我们一起跟着笑笑去看一看吧!

  二、讲述故事《爱笑的鲨鱼》

  1、(波浪声)天使鱼和笑笑做朋友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2、天使鱼害怕它的什么?(牙齿)为什么害怕它的牙齿呢?

  天使鱼吓得目瞪口呆,头也不回的游走了。可是笑笑还不知道它害怕的原因呢,以为是自己的微笑不够灿烂,所以,笑得更加灿烂,继续往前找朋友。

  3、其他动物会接受它的微笑吗?(不会)你怎么发现的呢?

  4、小结:鱼儿们都以貌取人,误会了笑笑,把微笑当作了伤害,笑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微笑有多可怕,它决定不再微笑了。

  5、你有没有被朋友误会或者拒绝的时候呢?笑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那么伤心、那么沮丧、那么孤单,它只能远远的看着这些鱼儿们,没敢再靠近,可是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6、(播放紧张音乐)你看到了什么?(鱼被渔网网住了)是啊!渔夫用渔网把鱼儿们都网住了,它们大声的喊:"笑笑,救命啊!快来救救我们吧!"

  7、如果你是笑笑,你会来帮忙吗?

  8、笑笑和你们的想法一样,觉得应该要真心助人,它会想什么办法呢?

  9、(播放图片)它是怎么救鱼儿们的呢?(用牙齿吓唬渔夫,渔夫以为要吃掉它,所以就松手,鱼儿们就逃出来了)小鱼儿们现在是什么表情?(笑了!因为得救了!)

  10、为什么笑笑明明已经放弃了微笑,现在又要笑了呢?

  11、小结:笑笑这次的微笑是为了帮助鱼儿们。在最关键的时刻,笑笑用真诚的行动吓走了渔夫,使鱼儿们都得救了。

  12、猜,现在鱼儿们会怎么对待鲨鱼笑笑呢?

  13、为什么鱼儿们一开始拒绝笑笑,现在又和它做朋友了呢?

  14、小结:是的,不管外表怎么样,只要真心微笑、真诚助人,就能拥有朋友和快乐。;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

  三、 联系生活经验拓展

  1、师:真心的微笑、真诚的助人让笑笑拥有了朋友和快乐,你们什么时候会微笑?

  2、联系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3、(出示微笑图片)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微笑,看看这些人为什么会微笑?

  4、小结:生活中离不开微笑,微笑能传递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爱,孩子们,请你对你的朋友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吧!

  四、活动延伸:

  抓住生活中的微笑,可以用照片或者绘画纪录下来,大家分享。

  活动反思:

  首先这个活动是符合大班孩子的这个年龄段的,因为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保持情绪愉快、感情投入、思维活跃。但在执教中,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过程中,我对课件的处理还不够完善,本应以更好的方式呈现,那样的话,孩子的想象、表达、理解的空间就会更大一些。过程中有个别幼儿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只有在开始和故事的高潮部分能和老师互动,因此,活动下来还有很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怎样抓住幼儿的思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完善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享受中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

15、大班综合优秀教案《学做观察记录》

  目标:

  1.知道动物植物都在不断生长,有关心爱护动植物的习惯。

  2.会细致观察了解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会用图画,表格等方式做观察记录。

  准备:

  幼儿成长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或去年大班幼儿的观察记录,纸,水彩笔,丰富班内动植物供幼儿观察。

  过程:

  1.引起做观察记录的兴趣,出示幼儿成长照片,感知成长过程。

  2.观察动植物生长特征。

  ⑴鼓励幼儿在园内找找,看看最感兴趣的动植物,记住自己观察到的动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⑵分组交流表述所观察到的动植物的主要特征。

  列如:小草变绿了,发芽了;;.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蚕宝宝钻出来了,细细的,黑黑的像小芝麻。

  3.幼儿讨论怎样做观察记录。

  ⑴分班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想用的记录方法。

  ⑵分组交流表述所观察到的动植物的变化。

  ①用图画或符号来记录方法,在交流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

  ②所选用的方式要能连续记录动植物的变化过程。

  ③运用表格的记录方式让别人也能清楚,明了地了解动植物的变化过程。

  4.幼儿尝试记录观察结果。

  建议: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记录材料,以便于幼儿以个人或小组形式的观察记录。

16、大班观察记录《有趣的拼搭游戏》反思

  观察对象:铭铭、京京

  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背景:班级建构区

  观察目标:

  1.幼儿搭建过程中知道可以利用图形之间的转换找到自己需要的图形

  2.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观察过程:

  建构区中铭铭、京京在合作拼搭,京京看着铭铭说:“铭铭我需要正方形的积木”铭铭起身去找正方形的积木,铭铭从左到右的看了个遍,眉头一皱的坐在地垫上对京京说:“怎么没有正方形的积木啊?好像被我们用完了!”。“我再去看看吧!”京京说。京京从左往右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好像是没有正方形的积木”京京继续找,过了一会拿起两个长方形的积木大声的对铭铭说:“你看着两个长方形的积木拼在一起就是一个正方形了,我们可以找两个长方形的积木拼成正方形的积木”。京京和铭铭开始寻找,过了一会了京京突然跑到铭铭身边告诉她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也可以拼成正方形。铭铭说:“我也来试一试!”铭铭拿起身份的两个三角形试了试说:“我的三角形怎么不可以呢?”京京看了看铭铭手上的三角形说:“你把三角形转一下,最长的面对齐就可以了”铭铭将积木转了转最后成功了,京京和铭铭继续创作他们的作品。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1、铭铭、京京在找正方形的积木过程中,铭铭小朋友没有找到正方形的积木就放弃寻找。京京小朋友第一次没有找到第二次换了一种思维去找(图形之间的转换))

  2、京京小朋友初步掌握图形之间的转换两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铭铭小朋友这方面需要加强。铭铭是班级最小的幼儿和京京是班级较大大的幼儿,两名小朋友图形之间的转换发展有差距。

  反思:

  1、通过集体活动《图形之间的转换》让幼儿知道两个半圆形可以组成一个圆形,两个长方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可组成一个正方形。

  2、铭铭喜欢玩建构区,在玩的过程中或收拾整理积木时,引导铭铭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既是教育。

17、大班观察记录《捣蛋鬼大变身》

  观察对象:多多

  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背景:

  多多是幼儿园里出了名的“捣蛋鬼”,一刻都安静不下来,集体活动的时候,一会发出怪声影响其他小朋友,一会又碰碰身边的小朋友,玩到兴起便横冲直撞,殃及无辜,总之是一刻也安静不下来。

  观察目标:

  1.通过观察多多的行为表现,科学分析,“对症下药”,从而对多多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多多改掉调皮捣蛋的坏习惯。

  2.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观察过程:

  记录一:

  有一天,我组织小朋友排队把小椅子搬到楼道摆好,突然听到图图哭了,我赶紧过去查看究竟,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明中我听明白了,原来是图图搬椅子不小心碰到多多了,多多便“心生报复”伸脚绊倒了正在搬椅子的图图,图图委屈的哭了,我把目光转向多多时,多多一副“谁让他碰着我了”的表情,满不在乎。

  记录二:

  中午午睡时候,多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会没看见就爬到床底下了,过了一会把被套被芯“分家”了,并且伴着“咚”“咚”的噪音,多多在床上躁动不安,经常会把上铺及周边的小朋友吵醒,我尝试着想去陪他安静入睡,但他并不接受我陪他睡觉,并发出更大的响声来表达他的抗拒;我也尝试给他一本书让他安静下来,有自己的事情做,但是看完书之后他就又开始躁动不安……

  记录三:

  在练习篮球过程中,多多一开始很愿意加入我们的队列里面跟着一起练习,在练了一小会之后便偷偷跑出去钻到一个角落里玩其他的玩具,跟他要好的森森便把注意力放在了多多这里,“人在曹营心在汉”,于是森森被完全吸引了。这是在练篮球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有一次森森又在看着多多玩玩具,突然多多把手里的玩具扔向了森森,森森吓得连忙躲闪,现场引起了一片骚动……我询问原因,多多说他摔倒了森森嘲笑他,他很生气就用玩具砸过来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根据多多的表现,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力不够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在经过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家庭教育的环境与多多性格的极端、情绪化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了解到多多在家的时候特别安静,老实,是个乖宝宝。但是在幼儿园却判若两人,这是为什么?再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我知道了多多经常是由妈妈一人看护,只有周末才会和爸爸见一面,父母对多多的教育方式是很极端的,表现的好就对孩子特别宠爱,调皮了就用暴力解决,很不健康的一种教育方式。

  教育措施:

  1.针对多多无意识的失控行为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如果就此采用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绝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

  2.多多很多行为都是不自信的表现,因此,我就维护他的自尊心,当他有进步的时候,我便立刻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当他帮助老师做工作的时候,我会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他;当他中午能安静一点点的时候,我会鼓励他可以再坚持更长的时间,他可以做到的!通过各种方法使他逐渐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3.多与家长沟通,家长改变教育方式,用鼓励替代打骂,及时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状态,家长很配合,积极改变教育方式。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多多渐渐改掉了以前许多不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工作,在集体活动中可以慢慢融入进去了,在本次篮球表演中表现的非常棒!在午睡也可以做到安安静静的躺着,偶尔会不小心发出声音,但是在老师的提醒下可以马上躺好,自控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18、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一名小朋友独立画画时的表现》

  观察目标: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能够独立画画。

  观察对象:姜XX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时间:2015年11月

  观察分析:

  姜宇航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贪玩,不爱学习,画画时不踏实。为了降低难度,我选择了比较简单的太阳,并让他挨着踏实的孩子进行画画。如果他还是出现和小朋友说话或打闹的现象,我会及时提醒他并鼓励他完成。刚开始,姜宇航的表现还不错,积极地拿出了本和笔。但是,还不到二分钟,他就开始坐不住,抬头看见我正在看他,他又地下头接着画画。我适时表扬了他。但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我告诉他,现在上课呢,下课再说。他乖乖的转了过来。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画”。他是按照我的要求完成的,所以我表扬了他。这次他很高兴,也能安静的画画了。

  采取措施:

  1、充分接纳和鼓励幼儿练习,接纳他偶尔的小动作,不要过分批评,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在美术课上,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

  3、培养他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获取成效姜宇航从以前上课爱说话,不认真听讲,在我的帮助下能够比较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画画,让我看到这段时间的教育成果以及对他充分接纳,鼓励和帮助的意义。

19、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对象:孙XX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时间:2015年10月27日

  观察分析:

  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己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小粘贴分发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金堆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己座位较近的孙鑫淼、李凯、王麟琳这些小伙伴。这时我便听到孙鑫淼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王麟琳两张呢!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老师你带小粘贴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己应对问题。这时孙鑫淼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金堆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其他小朋友!”

  采取措施:

  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也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己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况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获取成效:

  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我将问题抛还给幼儿让幼儿自行解决。 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小事,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异议,觉得不平均,从而产生矛盾,她希望教师与同伴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这是本班级常见的告状行为,同时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后的告状行为,以此下去,会养成幼儿自私自利的品德。

20、大班观察记录《从我不行到成功了》

  观察对象:丫丫

  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时间:

  9:10——9:40

  观察背景:

  丫丫喜欢在美工区进行手工制作或绘画,每周会去2-3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表达。这次主题意愿画《我的旅行》的时候,画了一个半身人便不再继续画了,直到活动结束。

  观察目标:

  1.观察幼儿解决问题时的需求

  2.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观察过程:

  第一天:在绘画活动就要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讲述、交流着自己的作品,而丫丫却一脸难色的站在椅子后面没有动,我边走到她身边问她:

  我:丫丫你今天画的什么啊?

  丫丫:我画错了!

  我:你把什么画错了啊?

  丫丫面无表情的盯着我没有回答。

  我:那你今天想画的是什么?

  丫丫眼睛向旁边看了一下依旧没有回答。

  我:那好吧!等你想好了告诉我哦!

  丫丫叹了口气,如释重放的走了。

  第二天:丫丫告诉我她想画个小女孩,她指着画说:这是头发,这是脸,我想用肉色,没弄好。于是我俩一起尝试了调肉色,尝试将“黑脸”遮住。同时在丫丫提出临摹作品,我表示认同和支持,最后她独立完成绘画作品。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第一天绘画是丫丫只说了四个字“我画错了”说明她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然而之后并没想任何人求助而选择了沉默和逃避。可以看出她无法提出自己说遇到的问题。画了一半就停笔不在画了表示她想放弃这次绘画,因为大班幼儿已经幼儿审美能力,她对自己的作品失去了信心;

  第二天能够主动交流绘画内容,并继续画,可以看出丫丫对绘画活动的喜爱;

  我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画错了,觉得画得不好无法改正了。

  2、不能确定绘画内容(经验缺失)。

  3、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想画的(技能缺失)。

  措施:

  1.认同并尊重每一个幼儿和他的作品,并帮助其与同伴进行交流学习。

  首先我肯定了丫丫在欣赏作品和创作作品时都非常认真,我又拿着同伴的画给丫丫看(因为在上一活动是另一幼儿也的画也画错了,但他进行了添画,继续完成了作品)请她欣赏。激发丫丫绘画兴趣。

  2.丰富生活经验,绘画的表现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她关心身边的事物,可以多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如在户外活动时与幼儿一起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看小草发芽了,迎春花,桃花…陆续的开了, 微风夹杂着花香吹过脸庞等。

  3.提高幼儿绘画技能。

  (1)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幼儿观察事物喜欢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这样虽能突出重点,但由于他们概括能力差,组织能力弱,经常会忽视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省去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所以绘画时不能把物体形象画得完整。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一点,可以让幼儿对简单的图形进行添画。如圆形变成熊猫,扇子,小熊,小猪……;之后可以把几何图形组成的画给他们观察,利用拼、拆、搭、添等组织形式把没有完成的画添加完整,就好像搭积木一样,把几何图形(三角,方形,长方形等)拼在一起变成城堡。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幼儿从整体到局部,在由局部到整体的正确观察方法。

  反思:

  《刚要》中指出:支持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虽然我们在做自主性意愿画,鼓励幼儿创造性的绘画,然而在丫丫提出这幅画是模仿几米画的草地上的小女孩时,我并没有阻止她去模仿。我们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评价所有幼儿,当幼儿需要一个“梯子”支持帮助时,我们不应武断的拒绝。

  所以在活动中我鼓励丫丫自己独立完成作品,支持她临摹的选择。在今天的作品完成后可以看出丫丫对绘画的兴趣更加浓厚且充满了自信。也能够初步的提出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一次成功的绘画活动,一幅成功的作品,不是因为它的美与不美,而是幼儿从中获取了自信,并能够从沉默到交流到提问。虽然能够创造性的绘画固然好,但模仿也是一种学习。关键是在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什么,不是吗?

21、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主题活动实录《有用的植物》

  背景与前期思考

  于是我和幼儿就中草药展开了谈话,谈话过程中我感受到幼儿对中草药并不陌生,很多幼儿知道一些中草药,而且有12名幼儿有生病时服用中草药的经验。于是,我们的话题从吃过的中药开始逐渐转移到中药的名称,进而生成了一个有趣的了解中草药的活动,这是活动前没有想到的。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开始思考并产生了一些问题,为了根据幼儿的信息进行筛选。寻找那些适合幼儿发展并有价值的内容,我带幼儿参观了中药店,并关注在中药店他们又会产生哪些兴趣点。参观中药店的活动让我和幼儿收获颇丰。参观过程中我注意到,幼儿对摆放在橱窗里的中药非常感兴趣,而且特别喜欢根据上面的字寻找自己喜欢的和熟悉的中草药。参观活动结束后,我带着拍摄的录像和照片组织幼儿一起进行了讨论,同时在区角中创设了与之有联系的低结构活动。当幼儿逐渐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为了帮助幼儿梳理、提升和拓展有关中草药的经验,我组织了下面的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一、回忆

  这一环节我是想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每一个想法给予不同的提示和引导,引导幼儿间的互动,及时给予归纳和提升,以激发幼儿进一步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背后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创造自己的世界,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同伴在自己学习中的作用。

  师:在认识的中草药里你印象最深的或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幼:它们的名字很有趣.,比如胖大海,它放到水里会变得又胖又大。

  师:有多少人喜欢“胖大海”这个名字?还有什么东西像它一样放到水里就会变胖?

  幼:木耳、龙眼、枸杞、水笋。

  师:这些东西放在水里都会变大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在区角活动中找找看。

  幼:我知道有的中药是植物做的,有的是动物做的。我妈妈说人身上也有东西可以做中药,是胎盘。就是妈妈生宝宝的时候,胎儿外面的一层东西。

  幼:我本来以为中药是生病的时候才吃的,现在,我知道不生病的时候也能吃。我们平时吃的点心就有中药的。我用的牙膏里也有中药田七,还有洗发膏里的黑芝麻也是中药。

  师:原来中药就在我们身边,有些中药富有营养成分,可以保护我们,让我们更健康。

  幼:包中药的方法不一样,中药用纸包的,我们到超市买东西一般都用塑料袋包的。

  师:其实.用纸包更环保,这个问题下次可以讨论一下。

  幼:中药的名字也不一样的。有的叫人参,有的叫冬虫夏草,很有趣的。

  师:你们还记得中药有多少种起名字的方法?说说看。

  幼:9种。

  幼儿经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观察、思考和反思的过程。一些幼儿对中药很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他们恰恰是喜欢观察也善于观察生活的幼儿。

  二、交流

  问题1: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发现这些药的?

  医生:一种是无意中发现的.一种是医生自己尝试后发现的,

  问题2:中药不是可以治病吗.为什么还有西药?

  医生:中国有自己的药.外国也有,可以互补。

  幼:这个问题我也能回答。有时候中药治不好病可以用西药治.因为西药治病的速度快。

  师:中西医结合可以更好地治病.让我们早日恢复健康。

  问题3:胖大海里面是什么让它越来越胖?

  医生:里面有胖大海素,像海绵一样。

  问题4:西药有副作用.中药有吗?

  师:你会说这么高级的词.你知道什么是副作用?

  医生:副作用并不一定是不好的,有的药吃了会引起其他地方的不舒服,有的药吃了想睡觉,也属于副作用。

  师:就像有的小朋友打好预防针,会发热一样。

  问题5:有些药的作用差不多。为什么还要找那么多药,不是浪费吗?

  医生:有些药差不多,但也有区别,医生手里多一种药就可以多一种治疗方法。

  这组幼儿提的问题既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有价值。勤学好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通过提问。他们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获得了更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也锻炼了与人交往以及在成人面前大胆表达的勇气,因此在情感和态度上亦得到了发展。

  三、深化认识

  这一环节,我主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讨论,使幼儿在经验交流中产生共鸣,并让幼儿通过抓药环节,对中草药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

  师:(出示白纸包的一包药)医生,您看看这包药是帮我治什么病的?

  医生:这药不是帮你治病的.是保健用的。

  师:现在,你家里有人进补了吗?(请幼儿交流保健药品和家人进补的有关经验,)

  师:(为了让幼儿了解药方.体验抓药的乐趣.先请幼儿看一段事先拍摄好的录像)你认认录像里的病人是谁?她生了什么病?

  师:你们感冒了都吃什么药?中医医生会给她配什么药?

  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药方和中草药)这些中草药你们都认识吗?一共有几种?(让幼儿根据药方上的药名先找到对应的中草药。)

  幼:茯苓是什么?长什么样的?(幼儿一边问。一边根据医生的回答找药。)

  医生:白色的,一块一块的。(医生边回答,边解释每种药的使用规则。)

  师:(集中幼儿)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幼:我这么胖可以吃什么中药减肥?/我长大也想做医生,你这么多中药是怎么背出来的?/橘子皮为什么可以做药?(幼儿积极地调动着自己的经验。告诉医生自己的疑惑。医生对幼儿的问题一一做了回答。)

  活动后的反思:

  在此次集体活动中,幼儿不仅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经验,也积极地吸纳了他人的观点,扩展了自己的经验和思维空间。因此,开展这样一种以经验交流和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教育策略。

  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幼儿的组合是以能力为依据的。他们知道找药必须要有认字者参与,因此,绝大多数组里都有一个认字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找药的过程中,认字者主动拿处方单引导同伴寻找药,另一名幼儿则在同伴的引导下拿取药,他们自然地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这不仅使幼儿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同一个任务,达到相同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每个人的能力都在活动中得到了发挥,不足之处则在同伴的帮助下得以弥补,因此每个幼儿都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我们的社会正日益强调团队的作用,很多事情需要大家的智慧和集体的努力,我想这个围绕中草药展开的活动,不仅梳理和丰富了幼儿关于中草药的经验,其更深远的意义就在于让幼儿认识并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22、观察记录《泥工—贝壳里的小世界》反思

  观察对象

  大班幼儿

  年龄段/班

  大班

  观察背景

  春天到了,植物区大大小小的贝壳里种了各种多肉盆栽,小朋友们很喜欢!一盆多肉一盆景,这勾起了小朋友们创作的欲望,班上刚好还剩很多贝壳,孩子们模仿着用橡皮泥捏各种造型放在贝壳里,玩得不亦乐乎,班上幼儿泥工创作经验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于是大家商量决定开展泥工活动——贝壳里的小世界。

  观察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橡皮泥大胆设计并制作出贝壳里的小世界。

  2.运用辅助工具大胆装饰出各种物体。

  3.在活动中能充分想象、大胆创作,学会与同伴合作创作。

  4.在活动中体验泥工创作的快乐。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观察过程

  (第一次)

  八个小朋友参加了泥工活动,璐璐捏了只蜗牛,拿在手上很开心地自我欣赏;杨杨搓了很多个蘑菇,冰冰等还有其他几个孩子也在专注地捏着各自不同的“小世界”。不一会儿,问题出现了,璐璐做了四只小蜗牛,可是小蜗牛总是躺下来,璐璐说:“我觉得小蜗牛不喜欢在贝壳里待着,可能贝壳里不够漂亮,而且也不舒服!”杨杨说:“我的蘑菇也总是倒下来,我们找老师吧。”于是两个小朋友求助于我。我并没有直接帮忙,我对他们说,材料区里有很多小木棍,吸管,还有一些纸棍,你们试试找一些硬一点的东西插在中间,能不能让它们站起来。其他小朋友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于是孩子们开始寻找辅助材料。璐璐找来了绿色的卡纸,剪了大小不同的几片叶子,还运用我上回教的折叠方法让叶子立体有纹理,给蜗牛一个温馨的小家。杨杨用吸管插在蘑菇下面当“伞柄”,蘑菇稳稳的站好啦!其他孩子也在认真创作,但作品的整体感觉显得有点单调,孩子们的辅助材料运用的很少。

  观察分析与反思

  (第一次)

  分析:

  大班幼儿的审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对作品的创新和美感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因为能力有限,所以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幼儿往往选择放弃。这时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为其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创作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创作活动。

  反思:

  第一次游戏后,我作了如下调整:

  1.活动目标调整:运用辅助工具大胆装饰自己的“小世界”。

  2.材料投放调整:在幼儿桌面上提供了吸管、牙签、小木棍、卡纸、彩笔帽子等开放性辅助材料。

  3.游戏玩法调整:请小朋友大胆尝试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将贝壳里的小世界装饰得更生动。

  观察过程

  (第二次)

  观察:

  泥工区里依旧坐满孩子,大家都在认真捏着自己的小世界。冰冰说:“我想捏两只蜗牛把它们放在森林里。可是森林怎么捏呀?”小晴说:“森林里要有树木,还要有草地、草地上还要有蘑菇。要不要我帮你一起做?”于是两个小伙伴愉快地开始了合作创作。但不一会儿,出现难题了!锦冰用卡纸剪了树并用橡皮泥捏了果实;可是卡纸卷成的树干怎么也站不稳,不断尝试调整还是站不起来,冰冰找来双面胶贴在树干下面,可一会儿子树还是倒了。这时小晴拿了一团绿色橡皮泥摊平,然后把纸筒(树干)插在“草地”上,这样就稳稳的站好啦!小晴在玩过程中发现可以把卡纸、吸管、笔帽子等插在橡皮泥上面都可以站牢固,这让他们两个都很开心!其他孩子也都效仿,大家边做边讨论谁的小世界最好玩。

  观察分析与反思

  (第二次)

  分析:

  孩子在活动中出现了问题,不要急于干涉他们的活动,孩子们的魔法时刻往往出现在游戏的下半段。贝壳的底部是光滑的,不管孩子们摆什么在里面都不牢固,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调整,最终找到解决的好办法,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另外,大班小朋友的合作意识渐渐加强,他们在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已经开始自然地进行合作。但合作的氛围还不够,下一阶段将继续加强。

  反思:

  第二次游戏中,我增加游戏难度,作了如下调整:

  1.目标调整:在活动中能充分想象、大胆创作,学会与同伴合作创作内容丰富的小世界。

  2.材料投放调整:增加海螺以及大小不同贝壳的组合,增加塑料小刀、滚筒、压花器等泥工工具。

  3.游戏玩法调整:贝壳里的小世界要有主题有内容,可以选择和同伴共同创作。

  观察过程

  (第三次)

  子心捏了个很生动的橘色天鹅放在贝壳里,嘴里还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她拿出蓝色的笔准备在贝壳里添画水波纹,可是怎么也画不了,换了蜡笔还是不行。一旁的言把捏好的两座房子和一只兔子放在边上,也在贝壳里画一些花花草草,可总是不明显,于是就不停地描重一些,但效果还是不好。我说:“试试铺一层纸看看。”一会儿,言找来了一张浅绿色A4纸,让子心帮忙按住,她拿笔按照贝壳的尺寸画好,然后剪好铺在贝壳上当做草地。子心非常开心!也找来了一张浅蓝色纸做背景开始创作,子心说:“我们做完后放一起当邻居好不好?”言愉快地同意了。琪琪和涵涵这一对双胞胎同时选了海螺组合一起创作,做着做着发现太多个螺做不完,琪琪对涵涵说;“我们还是一起做一个就行了吧?”一旁的涵涵也着急自己做不完,就说:“好呀,我正发愁找小朋友帮忙呢,我们一起做一个组合就好,可是做什么呢?一个海螺里种一棵花好不好?”琪琪急了:“不要!我想做棒棒糖!”于是两个停了下来谁也不做了!我说:“不然你俩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先做谁的,另一个明天继续如何?”小家伙开心地同意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第三次)

  分析:

  大班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完成单个作品,他们更喜欢把自己的作品加上生动的故事内容,自导自演,乐在其中。这时候老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营造宽松的艺术氛围,在幼儿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与具体的帮助,例如在材料、玩法、内容等方面帮助幼儿把生动的想象内容较好地表达出来,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另外,孩子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意见分歧现象,这时应及时了解情况,适时给与帮助,让幼儿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反思:

  第三次游戏活动,我做了如下调整:

  1. 目标调整:学会与同伴交流协调创作,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2.材料投放调整:提供各种泥工造型欣赏图片,请幼儿欣赏各种泥塑作品,提供展示台展示幼儿作品。

  3.游戏玩法调整:制作好后将贝壳小世界的内容讲给小伙伴听。

23、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优质范文反思

  观察背景

  大班的孩子在艺术领域目标二中明确指出:幼儿具有初步的艺术创造能力,能自编自演故事并为表演选择和搭配简单的服饰、道具或布景。

  观察目标

  观察戈戈的组织能力及小朋友的配合能力。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过程

  昨天午睡时间,我讲了《灰姑娘》的故事。今天自主游戏时,戈戈、柔柔、豆豆、辰辰几个人选择到表演区,表演故事《灰姑娘》戈戈自告奋勇选择自己当导演。接着他拿来纸笔分配角色,由柔柔来扮演灰姑娘,豆豆扮演继母,辰辰扮演仙女变身。角色分配的很顺利,可是在表演时孩子们开始不听戈戈的指令。

  戈戈叫他们按照他的意思去表演,可是其他小朋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戈戈说:“那好,我听你们的意见,你们来表演。”可是其他几个小朋友还是各说各的意见始终不一致。急的戈戈满头大汗,一场没有开始的《灰姑娘》就草草的收场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对照观察的场景,结合《指南》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社会领域:人际交往

  《指南》目标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5~6岁幼儿应该具有: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的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这几个孩子自我意识中心比较重

  《指南》目标二:喜欢与他人一起讨论图书和故事有关的内容。在一个星期连续的观察中可以看出:睿睿能够和同伴交流。

  《指南》目标三: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睿睿还是有很好的阅读和阅读理解能力,因为他能主动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书中内容。

  后期跟进:

  教师:作为教师,首先要能够看到幼儿行为,并且读懂幼儿行为,进而给予专业支持。

  看到、看懂幼儿行为:

  观察: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当幼儿与同伴发生意见不统一的时候,用协商,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24、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图形拼搭》反思

  观察背景

  在“智育爱”课程《拼蜂窝》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尝试了利用图形块用不同方法做六边形的游戏,并对拼图形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将各种图形投放到益智区中,支持幼儿继续开展相关活动。

  观察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拼摆前后的变化。

  2.能感知图形的结构特征,拼出正六边形。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过程

  区域活动开始了,三号桌小朋友选了拼图形和脸谱的游戏材料,游戏刚开始,天天、雨兰、童童三个小朋友便把放在子航面前正六边形盒子里的三角形拿给了然哲,然哲将这些三角形装到了三角形盒子里,这时,子航开始哭起来,我听到哭声询问他:“你怎么了?”子航边哭边指着然哲说:“他把我的三角形都拿走了!”然哲听到他这样说便主动还回几个三角形,于是子航停止了哭声,开始尝试将手中的三角形拼装到正六边形盒子里,中途童童从她手中借走了一块三角形,子航反复尝试了几次之后都没能拼出正六边形,一会童童将借走的那块三角形又还了回来,这时子航将原本放在盒子里的其它三角形拿了出来,把童童还回的三角形和另一块和其一样的三角形拼装进去,这次他很顺利的拼出了正六边形,可是却发现这个正六边形并不能将盒子填满,于是他将盒子里的三角形倒到桌子上开始拼摆,尝试一次后他发现盒子盖儿上也有正六边形,于是开始参照盖子上的图形拼摆,只拼了两块他又将三角形放回正六边形盒子里进行尝试......

  观察分析与反思

  子航在此次活动中乐于探索尝试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摆出正六边形,并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尝试发现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拼摆后的变化,初步感知正六边形和三角形的结构特征,最终拼出正六边形。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盒子供幼儿探索。

  观察时我发现正六边形和三角形的盒子由于和拼图大小不匹配,对幼儿拼摆造成干扰,同时为了支持幼儿探索用三角形拼摆其他几何图形的机会,于是决定在第二次活动时将正六边形和三角形的盒子收回,在白纸上划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正六边形以及其他简单几何图形,并将白纸铺设到桌垫下。

25、大班《我想让灯泡亮起来》观察记录反思

  观察对象:林林

  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背景:

  在科学区经常看到孩子们一起操作探索好玩的小实验。今天,林林选择他很喜欢的电路玩具。在他自己尝试后灯泡没有亮他却依然坚持没有放弃去换玩具。

  观察目标:

  1.幼儿在科学区游戏中专注情况分析。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观察过程:

  林林选择了科学区电路玩具,认真操作着,选了一张提示卡,并按照提示卡上电路摆放位置往底座上插着,一次又一次的摆弄、尝试、失败在尝试。科学区里其他小朋友在玩纸杯游戏,热闹环境下他也只是看了看,接着玩他自己的。

  王梓洋走过来看了一会说:“咱们两一起玩多米诺吧?”,林林摇摇头仍没有放下自己的玩具,还是努力按照提示卡在研究着。这时,满意走过来,林林边摆弄玩具边和满意说自己在玩的玩具,但是从他们聊天中没有听到林林说灯泡不亮的原因,两人反复尝试直到最后也没有成功。

  观察分析与反思:

  1.经验预测---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幼儿多次尝试没有成功,可见对操作材料正确使用方法不清晰。

  2.逻辑推测---在游戏中老师发现他不断地摆弄、尝试失败后仍然在坚持,旁边幼儿也没有影响到他,受到同伴邀约时也没有放弃自己游戏,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3.尝试验证---从整个观察来看,幼儿能够坚持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另外教师没有提供辅助性材料,(如:不同难易程度提示卡)幼儿无法独立完成体验成功。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1.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教师应给予幼儿及时的帮助,引导启发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教师有效介入指导是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关键,可选择平行介入的方式参与到幼儿游戏中,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2.大班幼儿应有动脑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思考原因,为幼儿提供支架、有效的线索引导幼儿有依据的猜想。在操作环节,教师应近可能创设安静的氛围给予充足操作时间和机会,满足探究需求帮助幼儿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3.教师应针对班级幼儿不同的游戏水平,调整不同层次、难度的游戏操作材料,在区域小结时,对在游戏中幼儿坚持、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学习品质给予肯定。

26、中班观察记录范文《害怕运动的小朋友》反思

  观察背景

  上体育课从来不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锻炼项目

  观察目标

  通过老师引导协助变成爱运动的小女孩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过程观察实录一

  今天下午有我们班的体育课,小朋友们都兴致勃勃的去操场上课。每个星期的体育课是周四下午。小朋友都特别开心。因为都想到室外参加体育老师教的各项运动和游戏。今天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可以双脚跳敏捷梯,大部分孩子都完成的特别好。我发现到最后有一个小女孩站在敏捷梯的最前端一直看着不动

  我走到她跟前问:“白纾毓,你为什么不往过跳呀?”她回答说:“我害怕摔倒。”她平时是个特别听话乖巧的女孩,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我想正是如此才造成她的胆怯心理。于是我开导她说“没关系的,你试试,这个很简单的。

  你看小朋友们都跳过去了,并没有一个摔倒的。你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也可以的”她还是看着很害怕的样子,我决定拉着她的手让她试试,第一遍我拉着她的小手一格一格的跳过了敏捷梯,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经过我的鼓励加引导,白纾毓小朋友终于可以放开我的手自己跳过敏捷梯了。

  观察实录二

  我们幼儿园有开设篮球课,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大特色,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篮球,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大部分小朋友的篮球都拍的很好,今天是集体篮球课,白纾毓抱着篮球迟迟不肯拍,我走到她的身边,让她拍篮球,她胆怯的小眼神看着我,缓缓的拍下篮球,刚拍下并没有连续拍打,而是一把又抱到怀里。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拍,又抱起来了呢?”她说“我害怕篮球跑了”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说“你一直抱着它,也不能拍呀,你不要害怕它跑,你要一直拍它,它就不会跑了,你试试看”她听了我的话,连续拍打了几下,发现真的是不跑了。我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她可以连续拍到十几个以上。当然,这离我们的目标该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目标是可以连续拍打五十个以上。

  然后我找了她的妈妈进行沟通,让家里多给孩子练习多鼓励孩子!过了一个星期,又是一节篮球课,我悄悄的观察了白纾毓,发现她的进步特别大,已经可以完成我们五十个的目标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对于胆小害羞的的孩子,我觉得应该多些关注,多些耐心,多引导。白纾毓现在对体育课的兴趣也特别大,每节课都完成的很好!平时我们也要多注意观察胆小的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多鼓励和引导!

27、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设计车票》

  观察目标:观察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

  观察对象:陈XX年龄段/班大一班

  观察时间:2015年9月7日

  观察分析:

  陈自有小朋友是这学期从个体幼儿园转来的新生,动手绘画及操作能力与其他 幼儿有一定差异。

  在《旅行去》这节活动中,需要幼儿设计自己的车票,车票上要有票价及座位号。所有小朋友都在精心设计自己的车票,陈自有却大声喊道:“老师我画完了。”我走到他座位前,他指着绘画纸说:“老师你看我画的”我一看一张绘画纸上有几个数字,还有几个用笔点过的点。我说:“这就是你设计的车票吗?”他很兴奋的说:“是呀,漂亮吗?”我说:“很有想法,要是上面能在多设计一些别的图案就更漂亮了。”他说:“我不会啊,我只会画点啊,老师帮我画吧?”我把着他的手在他的车票上画上了两个圆圈。

  采取措施:

  1、 鼓励幼儿,教师给予自己的作品加以肯定增强了幼儿自信心。

  幼儿提出需要老师帮助时,教师蹲下来与他共同完成作品,注重师幼过程的情感体验。

  2、据幼幼儿个体差异,降低作品的难度,让他从内心上拥有成功感,

  3、家园合作,及时与家长沟通。互相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并加以分析。

  获取成效:

  陈自有设计的车票对于其他幼儿来说虽然简单,但对于他来说却有成功的喜悦。由最初的几个点,到能够绘画出圆圈是一个质的飞跃。

28、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过度爱干净的昊昊》

  观察分析【案例】

  这个学期我班上来了一位可爱腼腆的小男孩昊昊,小朋友们都争着和他玩,可是他却总是有意地避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天早上我看到昊昊很早就来幼儿园了,宋鸿美小朋友见了他很高兴,跑到他身边说:“昊昊,我们一块去玩吧。”说完宋鸿美小朋友去牵昊昊的手,可是昊昊却把手缩进口袋里。我走过去对他说:“昊昊,你为什么不和宋鸿美一块玩?”“她的手很赃,我不和她牵手。”宋鸿美小朋友赶紧把小手伸出来说:“看,我的手不脏啊,很干净。”没想到昊昊说:“你去洗手,不洗手我不和你牵手。”无奈宋鸿美小朋友只好去洗手。看着宋鸿美小朋友洗手后昊昊才肯和她牵手。后来画画的时候,我发现昊昊坐在那发呆,我走过去问:“昊昊你怎么不画呀,是不会画吗?”他摇摇头说:“我不想画,油画棒太脏了,会把我的手弄脏的。”我连忙说:“小手弄脏了,我们可以洗呀。”在我的再三劝解下,昊昊才拿起笔画了一会。整理洗手的时侯,我发现昊昊洗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要对着镜子照一照,这才满意地坐回座位。

  【案例分析】

  昊昊是个腼腆小男孩,非常爱干净,爱整齐,衣服总是整整齐齐,,每次洗手也是非常仔细的,洗完一遍又一遍最后再闻一闻,虽然爱卫生是好事,但是过度爱干净对于孩子来说弊大于利。昊昊的这种行为是习惯养成,已经让孩子构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通过和昊昊奶奶沟通,我们了解到昊昊过度爱干净主要是由于奶奶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奶奶自己也特别注意清洁,时常会督促昊昊洗手、洗脸、刷牙、收拾东西等,对昊昊要求过高过严,有时过分强调卫生的重要性,逼着孩子反复洗手,不要碰脏东西。这种态度和做法给孩子带来强烈的暗示作用,特别是对于像昊昊这样敏感内向的孩子影响更大。在这些行为影响作用下,孩子仿效的行为,渐渐形成固定的习惯,身上稍有些脏就得洗换,孩子所处的这个年龄段,正是性格逐渐形成的过程。孩子的这些习惯,就是对孩子卫生教育过度的结果,导致孩子对卫生的意识特别强烈,做为老师我觉得我应该和家长孩子沟通并慢慢引导。

  采取措施

  一、和昊昊奶奶沟通,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科学的健康观, 家园配合。引导家长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不要对孩子的清洁状况过分苛求。让孩子学会控制行为。对孩子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改善人际关系和心理环境。

  三、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孩子正确的卫生观念和自我健康意识。为此我设计了“爱干净的小兔”这个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昊昊了解爱干净的好处以及过度的爱干净、爱整洁,对伙伴及自身带来的不利,从而引导他正确地把握爱干净、整洁的尺度.

  获取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昊昊已经形成了正确的卫生观念和自我健康意识,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大大方方地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了。

29、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承认错误》

  观察班级:大一班(白云班)

  观察对象:张丽性别:女

  观察时间:20**年3月2日

  观察地点:植物角

  观察实录:

  植物角上摆着很多小朋友种植的植物。这天,程思博跪在小椅子上观看,他顺手拽了一根豆芽,看我没看他,把豆芽塞进垃圾桶里,又拽了几根又塞进垃圾桶里,被小朋友发现告诉了我。但他还说:"老师,不是我,我没拽。"

  吃饭时,程思博把不爱吃的菜放在蜀宁小朋友的碗里,偏偏蜀宁就是不让放。这样,俩个人你拿给我,我拿给你,当我看他俩时,程思博抢先说:"蜀宁往我碗里放菜。"而蜀宁也不甘示弱说:"是程思博先放到我碗里的。"我说:"老师也看见了,是程思博先放到蜀宁的碗里的。"

  程思博还坚持说不是他先放的

  观察分析:

  究竟什么原因引起他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为了遮掩自己的错误到了撒谎的地步。离园时我与他妈妈进行了交谈,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他从小在他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每天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他从小调皮、爱动、脑子转的快。出去玩到处乱跑,奶奶撵不上他,怕他摔倒,就经常吓唬他说:"你再跑让收破烂的给你收走了。"有一天,他跑远了,看不见奶奶了就大声哭起来,正好来了一个骑三轮车的叔叔说要把他送回去,他以为是收破烂的要把他带走,吓得使劲的大哭,晚上睡觉时在梦中还大声得哭。从那以后他就特别的胆小,不敢自己在屋里玩,不敢做危险地事,处处都十分小心。经常缠着大人陪他玩,在家里又非常调皮,经常犯点小错误,爸爸经常批评他,为了逃避批评,由于他的聪明,经常会找一些理由为自己辩解,但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听他辩解,有时他能逃避错误。

  教育策略与效果:

  1、为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当孩子犯错误时,不在集体面前揭露他,单独和他谈谈。一方面表示对他错误的理解,提出遇到这样的事情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引导他换位思考,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快乐。让他知道出了问题应该自己承担,不能赖在别人身上。

  2、培养勇敢的精神,经常讲一些有关勇敢的故事。善于观察,当他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及时地帮助,鼓励他去战胜困难。

  对他多进行胆量方面的训练。比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加大大梯的训练量,逐渐锻炼他的胆量。

  3、给母亲般的关爱。让他觉得老师也想妈妈一样关心她,使它具有安全感,减少他心中的压力。另外和他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话愿意与老师交流,。相信老师。老师有时应接纳、理解他的一些行为。

  通过多方面的教育,现在程思博的胆子大了一些,有时对自己的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相信经过家园的配合,程思博一定会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30、中班观察记录范文《害怕运动的小朋友》含反思

  观察背景

  上体育课从来不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锻炼项目

  观察目标

  通过老师引导协助变成爱运动的小女孩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观察过程

  观察实录一

  今天下午有我们班的体育课,小朋友们都兴致勃勃的去操场上课。每个星期的体育课是周四下午。小朋友都特别开心。因为都想到室外参加体育老师教的各项运动和游戏。今天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可以双脚跳敏捷梯,大部分孩子都完成的特别好。

  我发现到最后有一个小女孩站在敏捷梯的最前端一直看着不动,我走到她跟前问:“白纾毓,你为什么不往过跳呀?”她回答说:“我害怕摔倒。”她平时是个特别听话乖巧的女孩,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我想正是如此才造成她的胆怯心理。于是我开导她说“没关系的,你试试,这个很简单的。

  你看小朋友们都跳过去了,并没有一个摔倒的。你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也可以的”她还是看着很害怕的样子,我决定拉着她的手让她试试,第一遍我拉着她的小手一格一格的跳过了敏捷梯,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经过我的鼓励加引导,白纾毓小朋友终于可以放开我的手自己跳过敏捷梯了。

  观察实录二

  我们幼儿园有开设篮球课,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大特色,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篮球,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大部分小朋友的篮球都拍的很好,今天是集体篮球课,白纾毓抱着篮球迟迟不肯拍,我走到她的身边,让她拍篮球,她胆怯的小眼神看着我,缓缓的拍下篮球,刚拍下并没有连续拍打,而是一把又抱到怀里。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拍,又抱起来了呢?”她说“我害怕篮球跑了”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说“你一直抱着它,也不能拍呀,你不要害怕它跑,你要一直拍它,它就不会跑了,你试试看”她听了我的话,连续拍打了几下,发现真的是不跑了。我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她可以连续拍到十几个以上。当然,这离我们的目标该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目标是可以连续拍打五十个以上。

  然后我找了她的妈妈进行沟通,让家里多给孩子练习多鼓励孩子!过了一个星期,又是一节篮球课,我悄悄的观察了白纾毓,发现她的进步特别大,已经可以完成我们五十个的目标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对于胆小害羞的的孩子,我觉得应该多些关注,多些耐心,多引导。白纾毓现在对体育课的兴趣也特别大,每节课都完成的很好!平时我们也要多注意观察胆小的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多鼓励和引导!

31、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爱报复的小涵》

  观察分析:

  小涵生长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里,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小韩的爸爸就把家里的特殊情况告诉了我们,所以,平时我们都比较注意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在观察中,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聪明,而且也能和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了小涵的另一面。

  今天户外活动时,小涵和平时一样,在和几个要好的伙伴玩耍,看他们玩得很开心的样子,我就没太多注意他们,而是开始观察其他孩子的户外活动情况,正当我把视线转向他们的时候,我发现小涵正在和其中一个伙伴争吵,于是我上前询问,谁知,小涵看到我走到面前,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出手打了一下那个伙伴。当我制止之后,我便询问了事情的缘由,小涵大哭着说:“上次,他就和其他人打我了,还把我打哭,这次我也要把他打哭,这样才算公平我爸说了,谁打我我就也打他。”

  分析:

  《指南》健康领域目标二的内容是情绪安定愉快,其中对大班幼儿的要求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转换情绪。在小涵的案例中,他的情绪就没有进行适当的转换,还是停留在上次游戏的不愉快中,所以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在有关情绪的目标方面,还需要老师的重新制定。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家庭的影响

  小涵生长在单亲家庭里,爷爷奶奶都特别关心、宠爱他,可以说近乎溺爱,不论孩子要求什么,家长都会满足,所以,造成小涵抗挫能力低,已受到伤害就会记在脑子里。而且幼儿的情绪易受感染,尤其容易受家庭变化的影响。案例中,尽管家人都很疼爱小涵,但是孩子因为失去母爱,还是表现出了反常情绪和行为。

  (二)控制情绪的能力差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交际圈,但是他们和成人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语言,他们更喜欢用行为来表达高兴、悲伤、生气、害怕等情绪。正如案例中的小涵,虽然和自己的好朋友产生了矛盾,但是,他并没有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也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反而采取了“报复”的手段。尽管这些情绪的表达方式,对孩子来说比较正常,但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采取措施《指南》中针对这方面目标,提出了两点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结合这两点教育建议和实际工作中经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幼儿调整情绪。

  (一)接纳幼儿的各种情绪,让幼儿体验到安全和信赖。孩子的情绪容易失控,在情绪失控时,孩子们往往会大哭、打闹,有的还回在地上打滚儿以示抗议,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呵斥孩子,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这种反应,先平复孩子的情绪,再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让孩子留下阴影。在我们静静地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会认为我们是他们的依靠,从而让孩子对我们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并慢慢地把这种情绪转移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当中。

  (二)和家长沟通,转变他们的观念。经过不断的观察,我发现小涵的情绪极易受到爸爸的影响。爸爸因为小涵没有妈妈的事情,所以特别在意小涵是不是在幼儿园受了什么委屈,因此,每次孩子回去说一些事情的时候,爸爸总以为孩子是在告状,所以就告诉孩子一些不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解决问题,还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不好的感受,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生活。和家长沟通时,我们应该把这些不好的方面说清楚,让家长配合,以此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帮助幼儿摆脱不愉快的情绪。鼓励幼儿把心中不愉快和愉快的事情说出来。让幼儿用活动来发泄不愉快的情绪,当幼儿情绪不好时,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不要将注意力继续集中在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景中,而应尽快摆脱那种情景,让他投入到感兴趣的活动中去。

  (四)老师的调解很重要。孩子们发生冲突时,很容易向老师求助,这时,老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可能受到影响的孩子进行调节,当然我们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可以让老师当面说,有的就不行。我们一定要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去除心里的阴影。

  对于一些聪明、懂事的孩子,老师可以多讲一些道理;对于一些比较皮的孩子,我们可以适当的给予惩罚;对脾气很犟的孩子,老师可以把前两种结合在一起。

  获取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配合及不同方法的采用,我慢慢感觉到孩子已经有意识的在收敛自己的脾气了,虽然有时候还会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但是,小涵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像原来那样直接出手打小朋友了,而是先和小朋友说清楚,如果小涵实在是很生气的话,他就会来和我说,让我来帮忙。不过,这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最起码他懂得了要和别人沟通,而不是使用暴力。有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幼儿期是身、心、行急剧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发展,对孩子今后乃至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此时所造成发展的偏落差都会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及教育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正确认识和分析孩子的行为,寻找成因,以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32、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爸妈的小帮手》反思

  要求幼儿回家后先问爸爸妈妈,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妈妈爸爸的小帮手,然后认真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回园后要想老师和小朋友汇报。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爸妈的小帮手》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

  2、让幼儿学习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发幼儿关心、热爱爸爸妈妈的美好情感。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编排情景表演“小华在家里”。

  2、幼儿操作材料、教学挂图“我是爸妈的小帮手”。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工作和做家务事的情景,激发幼儿为爸爸妈妈做事的愿望……

  (1)启发幼儿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辛辛苦苦劳动的,并思考自己应该怎样为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

  (2)让幼儿看情景表演“小华在家里”,启发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小华是怎样关心爸爸妈妈的?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3)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操心,还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可以协助做的家务事。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从事过的劳动内容,如:摆收碗筷、擦桌子、扫地、洗手绢和袜子、叠衣服、拿牛奶、倒垃圾等。

  (2)请幼儿把自己帮助爸爸妈妈做的某一件事说给同伴听,让幼儿互相学习。

  (3)向幼儿提出帮助爸爸妈妈做事的要求。

  要求幼儿回家后先问爸爸妈妈,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妈妈爸爸的小帮手,然后认真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回园后要想老师和小朋友汇报。

  (4)让幼儿欣赏儿歌“小帮手”。

  活动反思:

  现在孩子们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生活。在他们的眼中,家长对他们的爱和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们习惯了索取,无论是语言上还是行动上,却很少对爸妈有所表达。基于培养孩子情感成长的出发点,特设计了大班主题活动中《我是爸妈小帮手》。

  此项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的机会。把孩子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融入到生活体验中,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并了解爸妈的辛劳,从而产生爱爸爸妈妈的真切感情。

  在活动的进行当中,我问孩子们:妈妈每天在家都干些什么事?爸爸每天干什么事时?孩子们给我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爸爸上班,妈妈做饭,还有的说我妈妈什么都不干就是接我送我。孩子们特殊的视角和生活认知使他们对平日家长的辛劳和付出视而不见,也就不能感同身受。通过孩子们的答案可见,在家里他们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学会关注家人,关心他人。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开动脑筋,想到更多爸爸妈妈的辛劳和付出。我尝试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这样不仅有了趣味性,更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解决了孩子思维上的固定模式。当我出示爸爸上班忙碌的照片,妈妈劳动照片,还有小朋友帮助爸爸劳动的照片时,孩子们恍然大悟,远处传来惊讶的声音:爸爸妈妈平时在我们上幼儿园就这么忙?做那么多事? 通过这个环节加深了幼儿对父母的了解与理解。

  同时,我还找到一本分享阅读,题目就叫《帮帮忙》。结合绘本的欣赏,孩子们还学会了送爸妈一份礼物,就是——我来帮帮忙或做为爸爸妈妈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送给爸妈最好的礼物。每个孩子回家后都没有忘记把这份礼物送给爸妈。

  爸爸妈妈看到孩子们懂事的行为,也欣慰地笑了。

33、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海边那些事儿》范文反思

  观察对象

  艺艺治治可欣致远琳琳

  年龄段/班

  5-6岁大班

  观察时间

  下午游戏时间3.00-3.40

  观察背景

  材料加油站,这里收集着各种各样的材料,一直是孩子们追捧的“游乐园”,孩子们每一次总会赋予材料的新生命,这里常常会变成小超市,小银行,恐龙馆,小医院......今天的材料加油站在孩子们的商讨和互动中,又有怎样精彩的故事?

  观察目标

  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的能力。

  2.观察幼儿在活动中运用适宜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观察过程

  材料加油站一直是孩子们追捧的“游乐园”,每次区域活动时,丰富多变的材料等待着孩子们的如约而至,今天这里的小主人是张艺、治治。治治似乎早就有了“计划”,迅速铺上红色的海绵垫:“张艺,我们今天玩沙滩的游戏吧!”“怎么玩?”艺艺问道,治治一边从材料箱里倒出些许贝壳一边说:“沙滩上有许多贝壳,还有许多水草、葫芦,我去斐济爸爸那里就见过!”“嗯,那我给你拿,你来搭吧!”艺艺应道,他们取来养乐多的瓶子,边插上塑料花束,边商量着:“这就是海边的“水草”吧?”“嗯,好!”治治又从一旁取来几何图形——圆锥体:“那这就是 水葫芦吧!”,美妙的“沙滩景”忽隐忽现,两个小伙伴拍手叫好!艺艺说道:“哇,好像听到海浪的声音,好想住在这里,冰雪奇缘的公主就住在海边!”治治:“那我们就来搭个城堡吧”他们又取来泡沫球、纸筒、丝瓜等材料,就这样,两个好朋友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沙滩上的城堡”的“建筑工程”静静开展着.....

  从小舞台前来取材料的可欣看到这一景:“哇,好漂亮的城堡!”“还是沙滩上的城堡呢!”治治提高音调,介绍着他们的“作品”,可欣想了想说:“如果海浪吹来,你们搭的东西肯定全部吹倒的!”“那怎么办呢?”艺艺问道,可欣取来纸筒:“用这个搭个围墙!”“再把矿泉水瓶放在纸筒里,更加牢固些!”艺艺的“金点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又一次投入紧张工作中......

  时间静止在“搭建围墙”中,这时建构区的致远和琳琳来到加油站取水管,迟迟未离开,他们凑过去,与治治、艺艺、可欣说了些什么,一会儿他们也加入游戏中,利用纸板铺成了小路、纸板垒高筑成了眺望台,致远提议:“小院子里需要一些水管,才能有水浇花!”于是孩子们又一次忙碌起来......

  观察分析与反思

  1.经验再现,有独特的游戏思维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中,孩子们自主选择材料,积极动手动脑,体验着游戏的乐趣,并且乐此不疲,兴趣浓厚,他们的主动性正是源于生活经验所得。治治的爸爸常年生活在斐济,靠近海边,每逢假期他都会和妈妈一起去海边玩,因为对海边有着别样的感情,所以他首先发出了游戏的提议:玩沙滩,在游戏中治治主动选择、确定目标、设置计划、实施计划,引起了同伴们的交流、思考与创新,并且颠覆了以往的建构模式,为沙滩的风景添上了绚烂的一幕。

  致远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水电工,平时邻居家里犯难的事情都请他们解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致远很有挑战性地在“地底”下接了水管,有效地链接了大家的思维水平,有效地推动了游戏的发展,并在游戏中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

  2.积极交往,有主动地邀约意识

  《指南》的社会领域中,5-6岁的孩子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活动中,孩子们都能主动地加入游戏,并能合理性地创造游戏、解决问题。如可欣提出的问题“海浪来了,怎么办?” 致远的提议:“小院子里需要一些水管,才会有水浇花!”……他们启发性的问题与建议,为游戏注入了新的能量。游戏过程中,他们交流分享、友好协商、相互合作,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有效整合了他人的经验,组成了一个很好的游戏团队。

  3.自主建构,有层次的游戏水平

  从孩子们的游戏水平来看,他们的建构水平已经具备搬运、垒高、围合、早期表征和进一步表征等阶段。在认知方面,治治对他和同伴的作品均有一定的了解,他首先利用红色的海绵垫围出了一个区域,并且关注了其中细节的建构,用贝壳、圆锥体、泡沫球等进行了建构,还用养乐多的瓶子插上塑料花束,纸筒、丝瓜等材料进行了装饰,在活动中他们还运用了模式与对称、架高的技能。

  4.以物代物,有丰富的游戏经验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角色游戏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与认识,代替行为在他们的游戏中日益增多。虽然是捕捉了班级了5名孩子的游戏瞬间,但足以粗浅地看到大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如将养乐多的瓶子,插上塑料花束,变成海边的“水草”;几何图形圆锥体,变成海边的“水葫芦”;矿泉水瓶放在纸筒里,变成了更坚固的“围墙”…… 凸显了孩子们“以物代物”的行为意识,孩子们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氛围中,体验了游戏的乐趣,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支持策略:

  《指南》把幼儿游戏水平发展提示锁定在以下四个观察点,即“表征行为”、“构造行为”、“合作行为”、“规则行为”。而“此物彼用”,或 “以物代物”的游戏替代行为正是表征行为的一种,它标志着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思维的抽象性、变通性、灵活性的萌芽与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看到幼儿的这种游戏行为及其背后所预示的发展,使我们对幼儿游戏的支持更适合他们的游戏需要与发展需要。

  1.宣扬——推介孩子的“以物代物”行为

  游戏活动后,有意识地保留孩子们的作品,组织全班孩子参观他们的作品,请他们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想法与经验,比如在搭建过程中是怎么搭的,用了哪些材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让其他孩子也能直观地体验替代物的作用和快乐,从而激发其他孩子在今后也能主动使用替代物的行为。一方面,老师要肯定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过程(如坚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孩子分享交流,在此过程中取长补短,整合他人的经验。最后,提出一些启发性提问,比如说:今天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没有成功?大家想了一些什么办法?引导大家积极的讨论思考,共同帮助解决问题。

  2. 支持——投放适宜的替代材料

  皮亚杰指出:幼儿是在周围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获取经验的。权衡好高低材料的比例,留给幼儿更多新情节的延伸空间。游戏中,材料加油站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半成品和废旧材料,孩子们利用地也非常好。在后续的游戏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游戏的主题添加一些小石头、小树等等。或者利用一些问题的设疑,不断鼓励和强化幼儿的替代行为,从而使某些材料成为幼儿的替代物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有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建构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观察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遵循——确立孩子心中的“主题”

  孩子是游戏的主体,但游戏内容确立有时往往由老师来确定,而在今天的游戏中发现,孩子们一起商讨、确立游戏主题,在游戏中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与主动,而且会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在协商、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了分享与合作,一次又一次尝试开拓与创新。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由“重结果”到“重过程”,“重预设”到“重生成”,遵循孩子心中的想法,给予他们更多自主探究、创造、表达的机会,使其在原有的思维水平上更绽异彩!

34、大班观察记录《关注留守儿童》反思

  观察背景

  陈博涵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爱。外出打工的父母很少才回一次家,孩子都是有由爷爷奶奶照顾的,他身上呈现出了留守儿童的一些共同特点。

  观察目标

  本学期大一班陈老师在收家园联系手册时,发生的一件事:小朋友按吩咐交了,只有陈博涵躲在角落里,头拉得很低,两手紧紧地拽着手册不肯交给老师,陈老师问:“博涵,你怎么不交呀”?博涵慢慢地抬起头,无奈地说:“老师,奶奶没有看也没有写”,说完博涵委屈地哭了,陈老师摸了摸他的头说:“别哭,不要紧,我有办法的,等放学的时候奶奶来接你,我就和她聊一聊,看你在家里的表现乖不乖?老师帮你写下来就行啦”,

  观察过程

  经过我的调查和细心观察、分析、发现博涵小朋友的家庭教育的主体一般为祖辈,老人们认为,农村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只要能认识几个字,会算账就行了,不管学历高低,将来都是外出打工,因而认为读书无用,让子孙早打工早挣钱更现实一些。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不闻不问,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动力,更缺乏责任感。

  观察分析与反思

  由于博涵与父母长期分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教育。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根据以上的观察分析,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幼儿园做好留守儿童统计工作,对新入园幼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长情况,幼儿在家情况,是否有监护人,监护人情况,有父母都外出的,都做好的登记,因为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

  2、利用校讯通,公众号平台,让每天都要远在千里外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

  3、幼儿园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沟通,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举办家长会和留守儿童监护人学习或专题讲座,加强对教育者或监护人的培训。

  希望我们大家关爱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许多过早缺失父母温暖的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极大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促进了幼儿与老师、老师与监护人之间的良好沟通,为留守儿童创设快乐、平等、和谐的环境,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幼儿园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35、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送宇航员回家》反思

  观察背景

  今天的游戏叫“宇航员回家”。要求前后为宇航员搭一座桥,两块积木之间要有一个相同点,即要么颜色相同,要么图形相同。一题有8块积木。

  观察目标

  1、初步体会路径规划的含义。

  2、善于观察思考,有目的的试误探索。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观察过程

  当大家了解了游戏的要求后,开始游戏。洋洋的座位在第一个,他看着画面,迟迟不动手。说了句:“让我再看看” 坤坤说:“好像是找和前面一块积木相同的,我先来试试吧,你等会在宸瑜后面做。”他点点头。很专心地观察两个同伴的游戏操作,宸瑜在最后的积木桥上选择错误,不知如何下手调整,钱坤在一旁帮忙了,而罗浩洋还是看着。

  因为有的小组幼儿已经解决游戏规则,正在有兴趣的游戏着,所以我没有组织讨论,还是让大家多操作,在反复尝试中获得游戏的经验,了解“宇航员回家”的游戏到底怎么玩。于是,他们3人还在研究。钱坤一经发现的玩法的秘密,两次都通关了。他看罗浩洋还不会,就问:“我告诉你怎么玩吧?”洋洋点点头。在同班的指点下,他知道了游戏的玩法,并开始操作起来。

  在分享交流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宇航员回家的桥要是怎样的桥?洋洋举手回答:要图形和颜色都相同。而钱坤回答说图形或者颜色相同。于是我追问洋洋:“你们俩的回答一样吗?”他点点头表示一样。而其他孩子表示不同。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洋洋明白了“和”“或者”不一样,或者表示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了,而游戏其实就是这样的。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这个活动我简化了问题的设计,而是更多地时间留给孩子自主、合作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自我梳理方法,总结经验。将活动的交流落在游戏玩法的语言概括上,“和”与“或者”的区别,小结交流的方式更加让孩子掌握主动权,由孩子出击,演示问答,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学习一种游戏玩法上,是孩子独立思考、纠正、探究的过程。

  进一步的反思:

  1、同伴的互动

  游戏中虽然一开始没有和同伴有语言交流,只是通过眼神、点头听从同伴安排,但是这些都是因为他的认知经验的缺乏,害怕自己出错,不会游戏,会被同伴评判,但是知道游戏玩法了,在交流中还是乐意表达自己想法的。

  2、解决问题的方法

  虽然洋洋没有在小组游戏中直接参与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和大家互动交流,但是他一直非常专心在倾听、观察两个同伴的行为,没有交流是因为他的确不懂,知识经验的能力没有达到,不能和同班进行对话。但是倾听、观察模仿也是一种解决能力的方法。在集体分享交流中当他认为自己两次游戏都对都懂了后就积极举手进行表达,学习态度相当主动,尽管回答的不很正确,还是在大家的交流分析中了解到另一个新的知识“和”与“或者”的区别。

  对于洋洋这样知识经验不丰富的男孩来说更多的要教师的支持,必须点赞他的学习态度,学习就是错误的前经验不断纠正的过程。他学习很专心,和乐意倾听同伴的想法,然后自己去尝试。在户外和个别化活动中,经常看到他积极参与,所以,作为老师、同伴都要给与他更多的鼓励,态度决定他有可去的下一站。

36、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变废为宝》反思

  观察背景

  1.艺术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大班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形象期。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有明确的目的,能用简单形状逐渐深入的标新实务。有趣的材料更好地激发孩子对于绘画制作活动的兴趣。

  2.变废为宝提供艺术创作平台

  变废为宝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环保又有新意。制作中既动手又动脑,符合孩子对各种绘画艺术活动的浓厚兴趣,对培养孩子精致细巧的劳作能力,提升儿童的创造力,形成装饰环境的能力以及意识,加强美感都是一种良好的艺术尝试。

  综合以上两点考虑和废旧材料的可塑性较强,孩子可以随意变化造型、颜色的这一特性。所以在我们班级美工区创设了变废为宝的区域。通过一段时间对于变废为宝区域的蹲点式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废旧材料创意制作兴趣越发的浓厚。

  观察目标

  幼儿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学习素养的体现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观察过程

  区角活动开始了,jelly、金宝、嘉言选择了美工区里面的变废为宝内容。“做什么呢?”金宝问,“我们做鲸鱼吧,我之前说的新闻就是,就是那个鲸鱼吃了很多垃圾,然后鼻子里面也是的很多塑料袋。”jelly激动的说着。“好呀好呀。”嘉言和金宝附和道。三个人就开始画鲸鱼设计图了。她们推选嘉言画画,她先画了一条大大的鲸鱼在纸上,然后他们就开始商量可以用哪些材料进行制作。“身体我们就用纸箱吧,像花车巡演一样”“我去看看箱子还有吗?”“只有小箱子了”“那我们就拼一起呗。”然后嘉言就在鲸鱼的身体上方画了一个箭头,上面画了很多的箱子。三个人从材料箱里面拿出了大大小小的七个箱子,jelly把箱子折了起来,嘉言把透明胶打开把箱子封起来。看到他们两个在封箱子,金宝说道“鲸鱼都有喷气口,我们不要把箱子都封起来,让它打开来,随时能喷气。”他们想了想,最后把两个大箱子上面没有封起来,其他都组装好封好了。然后他们就选了粗的双面胶,良好长度,撕下来,贴在纸箱的边上,把两个纸箱粘在了一起。就这样,鲸鱼的身体搭好了他们还想着要做嘴巴,三个人商量着还要在嘴巴里面放牙齿,牙齿是用塑料瓶,还有鲸鱼的鱼鳍也用塑料瓶做。就这样,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着,选择要用的材料进行制作。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他们也将自己的设计图和鲸鱼的身体给大家看,介绍喷气口。

  观察分析与反思

  观察分析:

  幼儿在自然感受、自主表现、自由创作的前提下,在自主探索懂得过程中,大胆,创造性的表现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获得了发展。

  1.孩子的坚持性

  今天的区角活动中,三个小朋友立刻搬着小椅子快速进入,然后安静专注,坚持游戏。

  2.孩子的创新意识越发丰富

  在纸箱出来的时候还根据自己对于鲸鱼的认知要有喷气口,所以并没有把所有的箱子都封起来。你们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之后最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让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其实,老师也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专注、创意去发掘新的玩法。这些都是老师也需要学习的优秀品质。

  3.孩子合作设计的能力在增强

  今天,我看到了一个会共同讨论一起学习的jelly、金宝和嘉言。当我以为他们会是寻找材料边想变做,没想到他们是一起商量,然后开始画设计图,寻找材料。孩子们能商量着制作设计图,三人之间是有分工的。

  反思及进一步想法:

  1.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显情境

  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可利用的资源中,对各类表现素材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和操作。我们将废旧材料的框子进行整理,让孩子们将百宝箱进行分类,在箱子的正面做好标识,让幼儿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更加投入,以更适宜于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意表现。

  2.活动展开注观察

  老师通过解读幼儿的作品,从而了解幼儿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注重观察。美术特色日活动的展开,提高了教师观察的能力。从幼儿的情绪、活动的投入性、幼儿探索过程中的表现,最后呈现出的作品中教师的观察必不可少。在活动中,老师们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来阅读他们的作品,立足孩子的思维来欣赏各类作品。通过活动,教师观察、分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也能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丰富活动。

  3.分享交流注提升

  再次,教师统整和提升幼儿经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每一次生活化美术特色日活动中,教师着重思考每一次活动观察的重点,根据幼儿活动出现的问题,思考出活动中要提升的经验点,经验点的选择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在平时的积累中,促进了教师统整和替身幼儿经验的能力。有效的提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