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

首页 - 大班主题教案

大班绘本阅读《是谁留下的痕迹》教案反思

时间:2023-03-30 11:22:02 A+

大班绘本阅读《是谁留下的痕迹》教案反思

大班绘本阅读《是谁留下的痕迹》教案反思

1、大班绘本阅读《是谁留下的痕迹》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基于对读本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阅读经验的分析,发现《是谁留下的痕迹》可以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核心经验。如: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中,前阅读的经验、阅读内容的表达和阅读内容的评判。幼儿可以通过独立阅读与集体讲读,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可以较为完整、清晰地使用图画书中的词句叙述图画书中的内容;可以对图画书中的内容进行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早期口头语言交流与运用经验中,谈话的经验、说明性讲述的经验。幼儿可以通过谈话活动,进一步理解“痕迹”和表达自身对“痕迹”的理解;可以使用准确规范、简单明了的说明性词句讲述事物的各种特征。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尝试用较为连贯、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画面信息;

  2.能自己选择喜欢的画页,构思画面内容,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3.愿意大胆猜测想象,对寻找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痕迹产生兴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物质: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是谁留下的痕迹》、《是谁留下的痕迹》PPT、完整讲述配乐;

  经验:在有凭借物的情况下,能够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但如何构思讲述内容尚需成人的指导与辅助。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能自己选择喜欢的图片,构思画面内容,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难点:尝试用较为连贯、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画面信息。

  活动过程:

  1.观察图书画面,引入概念“痕迹”。

  提问:小朋友们,来看看大屏幕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原来叶子上的坑坑洞洞是小虫子在叶子上边爬边咬留下的痕迹。那在生活中我们人会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2.幼儿自主阅读,记住喜欢的一页。

  请幼儿独立阅读图画书,初步了解“痕迹”的概念(借此机会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和图画书阅读理解能力)。

  3.幼儿自主讲述,用连贯完整的语言。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页?那你在这一页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留下的痕迹?是怎么留下的?(提醒幼儿分享时有条理地说明:我看到了什么样的痕迹,是谁留下的,怎么留下的。)

  4.教师完整讲述,倾听感受图书内容。

  师:这本书里还讲了哪些有趣的痕迹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2.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绘本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

  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活动难点:

  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团圆.》幻灯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谈话导入

  今天郭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我的图书,看看封面上我的旁边都有谁?一家人在干什么?我睡在哪里?你有没有在爸爸妈妈的中间睡过?是什么感觉?

  二、阅读绘本,理解体验

  1. 在第一页上你看到了谁?爸爸为什么不在家?你猜一猜爸爸到哪里去了?

  2. 爸爸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我看见爸爸的表情是怎样的?爸爸为什么用胡子渣我的脸?爸爸抱起我,我为什么吓得大叫起来?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来了,你看到爸爸什么表现?

  3. 当我吃到包着钱币的汤圆后、心情是怎么样的?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为什么爸爸看到我吃到了包着硬币的汤圆比我还开心呢?

  4. 当大春给我看他的大红包时,你猜猜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不觉得大春的大红包稀奇,却要把我的硬币拿给他看?

  5. 爸爸让我跟他一起去屋顶,看不到远处有什么,你会怎么表现?当爸爸看到我看不见远方的东西时,你猜一猜爸爸会怎么做?你被爸爸高高的举起过吗?是什么样的心情?

  6. 堆完雪人打完雪仗后回到家一摸口袋,什么找不到了?我的心情怎样?你猜一下我会怎么做?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着急的表情。为什么我这么在乎这枚硬币?

  7. 爸爸要走了,我的心情怎样?爸爸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话,你猜一猜爸爸说了什么?为什么我不要爸爸给我买洋娃娃,却把硬币给了爸爸?

  三、配合音乐,重温故事

  活动结束:爸爸要走了,我把硬币送给爸爸,因为这是一枚代表好运的硬币,这枚硬币会给爸爸带来好运,保佑爸爸平平安安的早点回来跟我和妈妈团圆。

  活动反思:

  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鉴,只是摸索。

  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们对绘本阅读的兴趣,而不是但存的喜欢听故事。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孩子们阅读的能动性。因此,我选择了内容较简单,较适合中班孩子的绘本阅读《团圆》,这节课上下来,有满意之处,也有很多的不足。

  较满意的地方是:

  在活动过程中一共提到了七大问题。每一个问题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小问题。能在许多的小问题里面找到一个重点问题引导孩子讨论猜测进行提问,让孩子真正的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微妙丰富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介绍封面时,引导孩子,你在封面上都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第一页上只有我和妈妈,爸爸到哪里去了?一方面培养了孩子敢想敢猜的学习精神,另一方面也给故事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孩子对故事的情节充满了好奇,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不足的地方是:

  提问问题时语言不够简洁,有些啰嗦。

  今后的我一定会积极探索,也希望大家给予指点,共同交流,集思广益,真正有效的上好绘本阅读课,让孩子在经典阅读中获得快乐,在分享交流中感受童趣,感悟人生!

  活动点评:

  《团圆》是一个温馨且又有些伤感的经典故事,它吸引了孩子们,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从故事中,孩子们知道了父爱的温厚,硬朗,以及给自己的安全感。也知道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日子多么的甜蜜,可一年里爸爸只有春节才能回来一次,初见爸爸时,“我”怯怯的不肯走进,乃至吓得大哭,为了让孩子理解“我”与爸爸的陌生感,郭老师设计了启发性的提问:我为什么吓得大哭?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来,你会怎么样等等,尤其是那枚珍贵的小小的好运硬币,从失而复得的惊喜到“我”又将其送给出远门的爸爸,这里面包含着多少的牵挂,又传递了多少祝福。

  郭老师在活动中有效提问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并结合生活的实际,让孩子们表演,体验主人翁“我”的心情,整个活动过程层次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应注意的是:再提问时再精炼些就更好了。

3、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大脚丫跳芭蕾》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猜猜中初步感知故事情节,尝试用优美的语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集体和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绘本中蕴含的道理:做自己喜欢的事,萌发坚持梦想不放弃的信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绘本图书若干;根据孩子的本领,适当准备音乐或道具。

  活动过程:

  1.聊一聊,现场展示,介绍拿手本领。

  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有许多本领,是这样吗?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本领!

  刚才每位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本领,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说会跳骑马舞哟。黄老师准备了音乐,请他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好吗?掌声送给他!

  2.猜一猜封面人物有什么本领,引出绘本故事。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她叫贝琳达,一起向她打个招呼吧!猜猜看,贝琳达的本领是什么?跳什么舞?你怎么知道的?你们从贝琳达的服装和动作上看出来的?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贝琳达的故事吧。

  3.听一听,观察画面,猜想故事情节。

  (1)贝琳达的问题

  ①师:(讲述故事)有一个跳芭蕾舞的女孩,名叫贝琳达。贝琳达喜欢跳舞,她每天去舞蹈学校认真地练舞。她跳舞的时候,姿态优雅、脚步轻巧灵活。可是,贝琳达有个大问题。仔细看图,猜猜看,她有什么大问题?什么地方比较特别?为什么脚大会是她的大问题呢?

  ②师:因为贝琳达长着一双大脚,所以在参加一年一度的芭蕾舞表演选拔赛时,评委们对贝琳达的大脚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好像在说什么?

  请你来学学他们夸张的表情。(个别、集体:)

  (2)伤心的贝琳达

  师:还没等贝琳达试跳,三个评审委员都说:“回去吧,你那一双脚,永远也跳不好!”

  师:贝琳达此时此刻的心情怎么样?画面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贝琳达很难过?

  师总结:画面以灰色为主,天灰蒙蒙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贝琳达的灰心难过;莲蓬头滴下的水滴仿佛是贝琳达伤心的眼泪。

  师:贝琳达这么难过,你想对贝琳达说些什么呢?

  谢谢你们的鼓励!听了你们的话,贝琳达好了许多。

  (3)贝琳达的新工作

  师:她决定放弃跳舞,寻找新的事做。贝琳达找到工作了吗?在费莱迪餐厅找到了工作。费莱迪先生和餐厅里的客人喜欢她吗?是的,客人喜欢她,因为她动作快,脚步轻巧灵活。费莱迪先生也喜欢她,因为她做事很认真。

  费莱迪先生为什么喜欢她?

  讨论:贝琳达在舞蹈学院里认真练习舞蹈,在餐厅里认真做事。孩子们,无论在哪里,认真的人总会受到欢迎。

  你是一个认真的人吗?你做什么事很认真?妈妈是怎么夸你的?

  师:虽然,贝琳达在费莱迪餐厅干得很出色,可是贝琳达快乐吗?她在想什么呢?决定放弃的她为什么还是忘不了跳舞?

  师:贝琳达真的放弃了吗?她还会再跳舞吗?如果再跳舞她会在哪里跳呢?

  4.看一看,自主阅读,寻找答案。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答案就藏在书里。等一会儿请你轻轻地到书架上拿一本书,打开到有红色标记的一页,然后一页一页往后翻,一直看到有黄色标记的那一页。黄老师在你们阅读的时候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当音乐结束的时候,请你把书放回到书架上。好,轻轻地去吧!

  (1)师:贝琳达后来跳舞了吗?在哪里跳的?

  师:先在哪里跳的?餐厅里的客人喜欢她的表演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2)师:贝琳达后来怎么又到舞台上跳舞了呢?你看懂了吗?

  师:原来有一个指挥发现了她。他在看贝琳达跳舞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情?(惊讶、赞赏、感动)请你来学学他的样子:三种不一样的表情,我来说,请你来学一学好吗?

  因为她的舞蹈太美了,所以指挥邀请她到舞台上去表演给更多的人看。

  (3)师:贝琳达在舞台上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你觉得她跳舞的时候像什么?你能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吗?

  师:仔细看一看,在观众席上你有没有发现三张熟悉的面孔?他们是谁?相同的评委,为什么他们的表情和之前截然相反呢?第一次选拔时,他们有没有看贝琳达表演?没有看表演,就说别人不适合跳舞,这样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如果请你对他们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小结: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试一试才知道。听了你们的话,相信他们以后也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4)贝琳达快乐极了,因为她可以跳舞,跳舞,一直跳舞。

  5.读一读,绘本图书,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1)师: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看,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故事——《大脚丫跳芭蕾》。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埃米•扬。

  (2)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吧!轻轻地打开第一页,故事开始了,遇到你喜欢的地方,也可以跟着老师读一读哟! (人手一本绘本图书,边看,边听,边读。)

  故事读完了,轻轻地把书合上,我们班的小朋友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哟!

  师:孩子们,你喜欢贝琳达吗?你觉得贝琳达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3)是啊,贝琳达最喜欢的就是跳芭蕾舞,在她遭遇困难的时候,如果她放弃了跳舞,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能不能站在世界一流的舞台上?

  6.说一说,童真梦想,升华绘本内涵。

  师:贝琳达的梦想已经实现,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

  (师鼓励、赞赏孩子们的梦想。)

  小结: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是多么的珍贵!只有坚持和努力之后才能让梦想变成现实。你们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希望你们像贝琳达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学习更多的本领,祝你们梦想成真!

  活动反思:

  思考——教师基于绘本本身的内涵思考

  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是美国知名图画书作家埃米•扬的第一本图画书作品。埃米•扬从小热爱画画,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并从事律师工作七年之后,放弃了让人羡慕的律政事业,回归艺术的世界。这本绘本其实就是作者对自身内心成长历程的再现。绘本中,作者用漫画手法夸张地画出贝琳达的一双大脚,描绘了热爱跳舞的贝琳达在遭遇困难时没有放弃,终于梦想成真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其实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坚守梦想、自信执着、不断努力。

  如何将这样深刻的人生哲理传递给大班幼儿,让他们在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洛克曾说“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因此,我将本次绘本教学的关键词定位于:积极思考,大胆碰撞,真实体验,获得感悟。

  体验一一情感迁移,体验人物情感的变迁

  在故事的精彩、关键、转折处,引导孩子预测问题,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呈现情绪色彩浓的图画可以让幼儿由图画想象人物的心理,鼓励孩子在观察中积极反应与评论,观察画面,发现画面中隐藏的故事。例如,灰色的天空代表着贝琳达心灰意冷的心情,莲蓬头的水滴代表着贝琳达的眼泪。

  说说安慰的话,进行情感迁移。孩子们说:“脚大又不是你的错”,“别担心,除了跳舞,还有其他事做”。

  感悟——多层次阅读,感悟人生的哲理

  首先,让孩子们通过自我介绍和展示最拿手的本领,一开始就让孩子们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其次,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看书,通过师幼共读、引发思考、讨论故事、自主阅读,发现和寻找答案。其中有两个小的讨论:1.认真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受欢迎,你是认真的人吗?你做什么很认真?别人是怎么夸你的。孩子们的回答很多,其中有一个孩子说:“我看电视很认真。”师的处理:“说明你很专注,如果把这种专注用在学习上那就更好了!”2.三个评委从开始的反对到后来的赞同,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没有看到就说别人不行,这样好不好?你想怎么对他们说?孩子们的回答同样精彩。师总结:凡事不能看表面,试一试才知道。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老师可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了解程度,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为孩子们讨论故事提供一个合作思考的机会,不仅帮助孩子确认、扩展及修正个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倾听、发问与表达的技巧,学习说理与思考,建立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系统。

  同时,在这里还体现了绘本教学的整合策略:自主探索阅读、计算机辅助阅读、理解体验阅读、倾听阅读等,最终达成目标!

  活动最后,说说自己的梦想,鼓励孩子像贝琳达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梦想,努力实现。我觉得,绘本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绘本的表面,要多领域渗透,充分挖掘绘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所以,在这里我将绘本迁移到生活,由绘本人物迁移到孩子们自己。当绘本成为我们的教育资源时,教学就要使绘本活色生香!

4、大班绘本教案《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感受城市和乡下的不同生活。

  2、能够通过辩论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3、了解城里生活和乡下生活的差异性,懂得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电子图画书《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活动过程:

  一、阅读前准备:

  老师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先问一问孩子们对于城市和乡下的认知,把孩子们说的一些关键性的话语记录在黑板上,在了解孩子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活动。

  二、第一遍阅读故事:

  1、大声朗读一遍故事的内容,掌握好节奏,在比较复杂的地方稍微停顿一下,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画面完全呈现,包括文字)

  2、阅读完毕后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和谁?”“它们住在哪里呢?”,然后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如“吃了什么东西?”“老鼠们躲在哪里?”,如果孩子们回答不上来,就建议再仔细地读一遍书。

  三、第二遍阅读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放大画面,请小朋友找一找,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不一样的地方。(如城里老鼠戴着眼镜、穿着红色的西装、拿着包,乡下老鼠穿着蓝色打补丁的裤子等等,可使用电子画笔将细微的地方圈出来,也可以让小朋友来操作)

  2、老师可以放大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的表情,问一问小朋友它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呢?

  3、请小朋友回忆并思考,现在看到的城里的样子和刚刚看到的乡下的样子,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4、看看老鼠们的表情,想一想它们为什么害怕呢?

  5、故事的最后,乡下老鼠回家去了,想一想,它为什么要回家呢?

  四、复述故事,并进一步挖掘故事的深意:

  1、老师可以将配音去除,请小朋友们看着画面试着来讲故事(文字部分可保留),每个小朋友讲一幅画,连续下去。

  2、利用故事里的一些音效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如“汽车的鸣笛声”、“关门声”、“人的脚步声”表示在城里,“小鸟叽叽喳喳的声音”表示在乡下等等。

  3、鼓励幼儿大胆地展开想象力,创编新的故事,如当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再次相遇,而它们各自住的地方又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个时候,它们会怎么样呢?帮助幼儿构思合情合理的情节,续编故事。

  五、小结: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体会,不管是生活在城里还是乡下,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所以是没有“对”和“错”之分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好。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探寻城里和乡下的差异性。

  2、找一找自己家乡的美丽的地方,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和小朋友围绕“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欢到城市生活呢?还是喜欢到乡下生活?”鼓励孩子们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孩子们的精彩回答让我赞叹不已,感触很深,孩子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后还有孩子们在讨论。

  课后,我发现自己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你问的问题是:城市老鼠到乡村老鼠家里做客说了些什么?可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城市老鼠吃的是什么,把你下一个问题的答案说出来了,这个时候,我顺着孩子们说的继续下去了,没有绕回自己预设的问题上,后来又跳回去,感觉有点乱。就像师傅说的,活动的提问上面感觉有点浮,就是浮在上面,跳来跳去,有点乱,活动中,要给自己定一条主线,要顺着自己的主线下去,自己要把握住,而不是让孩子们牵着走,有些回答可以适当的忽略,不要什么都接,自己心里要有一把尺。

5、大班教案《成长的痕迹》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新年的含义,知道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过了新年小朋友将长大一岁。

  2.发展幼儿的测量,音乐,绘画技能。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挂彩条,灯笼,小红旗)。

  2.磅秤一架,红色色水一盆,白纸,笔,信封,剪刀人手一份,两套春夏秋冬挂图。

  3.录音机和磁带,配乐诗《一年过去了》,歌曲《新年到》。

活动过程

  一.我长大了

  1.讨论新年知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在优美的《新年到》歌声中领幼儿进入活动室。让幼儿观察周围的彩条,红旗,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然后提问:“今天教室里为什么这么漂亮?”(元旦到了)“是呀,今天是元旦,新年的第一天,从今天起小朋友要过新的一年了。”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告诉幼儿,去年他们已经过了一次春夏秋冬,现在他们又要过新的春夏秋冬(出示另一套春夏秋冬挂图)。提问:“新年里小树长高,小动物长大,小朋友会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听录音《新年到》后回答。教室总结:“新年里你们要长高,变聪明,变乖。”再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长高?”提示幼儿可以用尺量,激发幼儿验证自己已经长大的愿望。

  二.测量身高。

  1.出示磅秤,卷尺,示范讲解使用和认读磅秤,米尺的方法。

  2.让幼儿两两自由组合,互相协助称体重,量身高。

  三.绘画。

  1.教师端出红色色水盆,告诉幼儿随着身子长高,手掌脚掌也变大了。教师示范压手印的方法。

  2..让每名幼儿“记录”自己的手印,然后让幼儿把手印剪下来贴在白纸上,旁边写上自己的身高,体重,姓名,测量日期,把白纸装入一个大信封中作为幼儿“成长的痕迹”保留。

  小结:过去的一年里,所有的小朋友都进步了,大家都是好娃娃。欣赏配乐诗《一年过去了》,让所有的幼儿都有表情地轻声跟读。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个性品质,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幼儿成年之后会成为勇于开拓,富有创造性的新一代。

6、大班绘本健康教案《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附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主要构造及其对人的重要性。

  2、知道龋齿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懂得要保护自己的牙齿。

  3、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们观察自己和同伴的龋齿

  物质准备:相关课件 牙齿模型 牙刷 牙齿图片 甜饼干 《刷牙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条大街,叫牙齿大街。它就在我们这本书里面:书名叫《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牙齿大街里会发生什么新鲜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评析】: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用设问的方式提出“牙齿大街上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新鲜事呢?”来激发幼儿对于绘本内容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讲述故事第一段,使幼儿初步了解哈克和迪克的日常生活以及牙齿的结构。

  1、配图讲述故事第一段:

  师:故事里的牙齿大街上住着谁?(哈克和迪克)它们在牙齿大街里干嘛呀?

  2、请幼儿互相观察对方的牙齿。

  师:看清楚的小朋友举手告诉我,牙齿是什么样的?(白色)

  3、出示牙齿结构图,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牙齿。

  师:我们的牙齿各有各的名称,各有各的作用,共同帮助着我们把食物咬断嚼碎。

  4、了解龋齿的成因。

  师:牙齿的作用真大呀,可是,哈克和迪克怎么会住进牙齿里的呢?(积极响应幼儿的回答。)

  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请幼儿吃饼干。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饼干,展现你们牙齿的本领的时刻到了,老师请小朋友们来吃饼干。

  师:饼干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

  师:饼干吃起来甜甜的,说明里面有什么?(糖)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们用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牙缝里有什么?(饼干屑)

  师:哦,被你发现了!像饼干屑这样甜的东西留在我们的牙齿里,很快就会被哈克和迪克这样的细菌发现,她们就会住进我们的牙齿里。

  【评析】:以讲述绘本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间接的了解到牙齿的结构。环节中,配以了吃饼干这样的活动,让幼儿能切身感受到牙齿在吃东西时发挥的强大作用,再一次帮助幼儿巩固牙齿的结构是什么,哪里切碎食物、哪里嚼食物。

  三、讲述故事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龋齿的危害。

  1、讲述故事第二段:

  2、对比牙齿大街和龋齿大街:

  师:呀!哈克和迪克住在牙齿大街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它们把牙齿大街改造成什么啦?(龋齿大街)

  师:龋齿大街和干干净净的牙齿大街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龋齿大街上的牙齿,到处都是洞,你觉得它还坚固吗?

  3、联系自身实际,了解龋齿的危害

  师:龋齿真恐怖,你们的牙齿里有没有长过龋齿呢?

  师:如果我们的牙齿里有了龋齿,牙齿会有什么感觉?(很疼、不舒服)

  小结:是呀,如果小朋友们吃了甜的东西没有漱口,把它留在自己的牙齿大街里,哈克和迪克就会住进去,住的时间长了,就有了龋齿。长了龋齿的牙齿大街,再也不锋利了,吃什么东西都会很疼。

  【评析】: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环节中,随着故事的深入,牙齿大街上的样子已经被两个蛀虫“改造”得面目全非了。因此,老师提出了问题:“牙齿大街和龋齿大街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小朋友们都很积极,讲述了许多的不同之处。在小朋友们讲述这些不同时,也是以另一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到有了龋齿以后,牙齿会发生的可怕变化。环节的最后,请幼儿联系实际,更是与之前的环节交相呼应了。

  四、讲述故事第三段,学习刷牙的正确方式

  1、讲述故事第三段,了解刷牙的正确方式

  师:哈克和迪克做商人的想法成功了吗?(没有)被谁打破了?(牙齿警察)

  师:你们知道牙齿警察是谁吗?它有什么本领?

  小结:牙刷和牙膏能打扫牙齿里的每一个死角,把哈克和迪克的水果、蔬菜都搬走。把牙齿变得白又亮。

  2、请幼儿展示自己刷牙的方式

  师:你用过牙刷吗?你是怎么用牙刷刷牙的?

  3、教师讲解正确刷牙的方法,引导幼儿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1)我们的切牙和尖牙是竖着长的,有许多竖着的牙缝,如果横着刷,牙缝里的残留物还是会留在里面。所以,我们应该竖着刷切牙,上面的牙齿往下刷,下面的牙齿往上刷。

  (2)横牙长在我们嘴巴的里面,所以要把牙刷尽量刷到牙齿的里面,里里外外都要刷。

  (3)最后还要刷一刷我们的舌头,让我们的舌头里也留不下哈克和迪克的食物。

  师:只要我们天天刷牙,用正确的方式刷牙,我们的牙齿里就不会有像哈克和迪克那样的细菌了,我们的牙齿就会健健康康的。

  【评析】:故事中的牙齿警察无疑是正义的化身,他将哈克和迪克从龋齿大街赶跑。幼儿通过故事内容也了解到预防蛀牙的好方法就是多刷牙,坚持每天刷牙。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来开展健康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我们口腔中各个牙齿的名称和功能,并通过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等方式,让幼儿知道龋齿的由来以及对人的危害。本次活动仍然有些不足的地方。在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时,比较简单、仓促,可以在网上搜正确刷牙方法的图片,带领幼儿看着图片一起徒手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另外在小结正确的刷牙方法能防止龋齿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扩充一些知识点,如正确的饮食习惯、多吃对口腔有清洁作用的蔬菜水果也能帮助我们预防龋齿。

7、幼儿园大班绘本《我是小战士》教案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故事,通过绘本故事了解近期发生的冠状病毒疫情发生的原因以及小朋友如何防护保护好自己。

  2.能够正确看待疫情,解除心里紧张情绪,学做疫情防护的小战士。

  3.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过程:

  一、和孩子们聊一聊近期发生了什么事情,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鼠年到了,你又长大了一岁,过年这几天,是不是感觉有些奇怪,爸爸、妈妈总说今天要呆在家里,不可以出去玩儿,不可以去找小伙伴儿,不可以出家门,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是的,有一种新病毒入侵了我们人类。

  二、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因,学习战胜它的方法。

  出示图片1

  教师:图上除了有一个小姑娘,还有谁?它想干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

  一天,一个长着圆圆胖胖身体,身体上带着许多皇冠的家伙来到宝宝面前,笑嘻嘻地说:小朋友,你好呀,我叫新型冠状病毒,把你的口罩取下来,我和你做个朋友吧。

  教师:宝宝会同意吗?为什么?

  出示图片2、3

  教师讲述故事:宝宝坚决地说:“不,我听妈妈说,你本来居住在野生动物的身体里,有人因为嘴巴太馋了不顾别人劝说,偷吃了野生动物,就这样你从野生动物身上到了我们人的身体里。”

  只要你进入人的身体,就会让人生病。人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非常难受,身体变得虚弱无力,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妈妈说,你还会从一个人的身体里跑到很多人的身体里,让更多的人生病难受…我不要和你做朋友。

  教师提问:小朋友,宝宝为什么不愿意和新冠病毒做朋友?你们知道新冠病毒从哪里来的吗?它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老师总结:是的,新冠病毒是从野生动物身上传到人的身体里的,它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就会让我们生病,变得虚弱,无力,咳嗽,发烧、呼吸困难。

  出示图4

  教师:请看这幅图,宝宝做了什么动作,在对新冠病毒说什么呢?新冠病毒又想干什么?说了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宝宝紧握拳头,大声说:“新冠状病毒,你这个超级大坏蛋,快离我们远一点,爸爸说我们人类一定可以战胜你!”新冠状病毒手拿尖尖的叉子,得意地说:“战胜我,哈哈哈哈,没那么容易!”

  老师:我们能战胜新冠状病毒吗?

  出示图四:

  教师:这张图上有谁?猜猜他们在说什么?

  教师:原来宝宝的爸爸告诉宝宝:“医生每天都在医院,细心照顾生病的人;工人们,每天都在制作口罩和药品;科学家正在研究杀死你的药物。只要我们小朋友乖乖呆在家里,把你拒之门外,我们很快就可以战胜新冠病毒!”

  教师:小朋友听到了吗?我们人类采取了哪些方法去和新冠病毒做斗争的?

  出示图五:

  教师:瞧宝宝正在对我们说:“亲爱的小朋友们,新冠状病毒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但是你们一定不要害怕哦!像我一样,做一个听话的乖宝贝,呆在家里。听妈妈说和新冠状病毒作战的有科学家、医生、护士、解放军、工人还有各行各业很多很多的人。”

  出示图六:

  教师:宝宝用哪些方法战胜冠状病毒的?是的,我们在家要勤洗手,洗干净,打喷嚏,捂鼻子,多吃青菜,多喝水。在家里还可以看书做游戏,画画手工玩玩具,不要出门找病毒,在家就是小战士。

  图七不看,放置完整讲述时将。

  三、完整讲述故事,树立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信心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故事就是《我是小战士》,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最好配上背景音乐)

  《我是小战士》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叫宝宝的这个小姑娘认清了冠状病毒这个坏家伙,不害怕它,和爸爸妈妈、医生、和大家一起努力战胜冠状病毒的故事,小朋友,你们有信心战胜冠状病毒么?把你知道的好办法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来做勇敢的小战士!

8、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天生一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会鳄鱼和长颈鹿之间浓浓的、和谐的爱;懂得以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品质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长颈鹿和鳄鱼的内心活动。

  3.能根据故事发展的情节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重点:

  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长颈鹿和鳄鱼的内心活动。

  活动难点:

  在细节中体会鳄鱼与长颈鹿细腻、平等、欣赏的爱。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PPT课件,关于长颈鹿和鳄鱼的主题墙装饰。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对三部曲的前两部有阅读。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第一页,在讨论中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这里有4只手套,哪2只手套是一对,为什么?

  小结:相同的两只手套可以配成一对。一对,总是由两个组成的;两个在一起,就成了一对。

  2.教师出示第二页PPT(2只外形不同的手套、花朵、蝴蝶)

  这里也有4样东西,请你也两个、两个把它们配成一对。谁和谁是一对?为什么?

  幼儿说明配对的理由。

  小结:瞧,只要有理由,我们都可以把它们配成一对。

  二、解读画面

  1.教师:(回到图书的封面)看,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尽管有很多不同,可是它们却是一对,是相亲相爱的一对。让我们一起翻开故事——天生一对。

  观察图片,针对图片内容进行讨论、模仿、大胆想象:

  第一幅:房子特别在哪里?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会感到怎样?

  第二幅:请根据鳄鱼和长颈鹿的动作和表情来猜一猜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第三幅:意见不一样该用什么办法和平、公正地解决呢?总结:原来两个人意见不一样时,可以用猜拳、猜硬币的办法和平、公正地解决问题,你们学会了吗?

  第四幅:这辆车有什么奇特之处?说明了鳄鱼先生对太太的一种怎样的爱?总结:爱就是体贴。

  第五副:长颈鹿为什么要用这种姿势吃冰激凌呢?吃糖果这幅图你看出了它的巧妙之处了吗?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爱?总结:爱就是平等。

  第六幅:鳄鱼先生在帮爱人挑选鞋子的时候,它会对长颈鹿小姐说什么呢?这是怎样的一种爱?

  小结:它俩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愉快地生活着,它们自己觉得它们很般配,简直是天生一对。

  第七幅:大家看到这样奇特的一对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听到了别人的议论你又会怎样做呢?

  第八幅:什么是窃窃私语?鳄鱼们为什么用奇特的眼光看着他们?

  第九、十副:听到了鳄鱼们的议论,他们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十一副:听到救命的声音,它们是怎样去火场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第十三副:长颈鹿的姿势像什么?

  第十四副:帮助长颈鹿一起喊鳄鱼,让他快跳下来。

  第十五副:当鳄鱼跳进长颈鹿的怀抱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第十六副:结尾。

  三、整体感知内容,进行提问

  (1)除了奇特,这还是一对怎样的爱人?你从哪里知道的?

  (2)是什么事情让大家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总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善良、智慧、勇敢这些优秀品质,赢得别人的尊重!你们记住了吗?

  四、完整配乐有感情讲述绘本,进一步感受长颈鹿和鳄鱼这对爱人之间平等、细腻、和谐的爱。

  你们认为他们幸福吗?原来奇特的爱人也可以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对奇特、幸福爱人的故事——天生一对。

  五、结束活动。

  对于鳄鱼和长颈鹿这对爱人,你们还想送上什么样的祝福?

  活动延伸:

  你的爸爸妈妈是天生的一对吗?还有谁和谁也是天生的一对?你和谁是天生的一对?要知道,在你家里,天生的一对越多,生活就过得越美满;在幼儿园里,天生的一对越多,我们就过得越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整体还是蛮不错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个绘本故事,对于故事的理解也蛮不错的。我觉得像这样的故事,以后还可以多尝试寻找绘本内在的亮点和学习点。但是在语言的组织上,我也多次可以提醒自己要精炼,废话要少,但是还是需要自我学习。

9、大班健康绘本《眼镜公主》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大班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参加各类用眼要求较高的活动有所增加,时间也相应延长。此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十分必要。保护眼睛就要从小培养,从幼儿的生活学习入手。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学习中,能运用正确的用眼常识,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依据《指南》的健康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领域”模块中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4~5岁幼儿要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的要求;以及现在儿童视力下降状况严重且大多幼儿没有正确的用眼知识及意识,开展关于“保护眼睛”方面的活动。通过讲述《眼镜公主》的故事,体会眼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游戏、做眼球操等的方式学会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养成爱护眼睛的意识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作品,体会眼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了解近视给我们带来的麻烦,能准确判断出良好的用眼习惯。

  3、学习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及眼球操,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能准确判断出良好的用眼习惯,学习保护眼的正确方法及眼球操,养成良好的用眼睛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眼睛的作用。

  2.物质准备:课件《眼镜公主》、flash动画“眼球操”、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近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1、看不清的烦恼

  (1)、教师播放PPT,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公主,她在做一些什么奇怪的事情?(公主在干什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还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在公主的身上?公主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地方不舒服?)

  教师播放课件,幼儿观察。

  2.小结:原来公主得了近视眼。

  二、故事继续——戴上眼镜的烦恼。

  师:公主在医生的帮助下戴上了眼镜。公主戴上眼镜之后看东西是清晰了,可是也增添了很多新的烦恼。

  a、幼儿猜测公主遇到的烦恼。如,吃饭时的热气会把眼镜变得模糊……

  b、师播放课件,幼儿观察并叙述戴眼镜的烦恼。

  三、游戏:哭脸和笑脸

  师:公主戴着眼镜这么麻烦,她想早日摘掉眼镜,那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1.教师出示图片哭脸和笑脸,讲解游戏规则。

  师:如果你觉得是有利于公主保护眼睛时,就举笑脸;如果觉得是不利于公主保护眼睛时,就举起哭脸。

  2.教师播放图片,与幼儿进行游戏判断。

  师:为什么给公主举哭脸?

  幼:不能躺着看书(请幼儿做一做正确的看书姿势)。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是有利于公主保护眼睛的?

  幼:多吃胡萝卜有利于眼睛。

  师:多吃蔬菜是有利于均衡营养,有利于眼睛的保护。

  师:那这一张呢?

  幼:不能在很暗的地方看书。

  师:那今天阳光明媚,我们能不能在阳光下看书呢?为什么?(光线太暗和光线太亮的地方都是不适合看书的)。

  3.显示在车上看书的图片,请幼儿判断,说一说为什么。

  4.请幼儿模仿晃动的车厢,请幼儿双手作书,感受在车厢里面看书的感觉。(在晃动的车厢里面看书也是不利于保护眼睛的)。

  5.显示公主远眺的图片,进行判断。(多到户外运动,多看看绿色的东西,也可以保护眼睛)。

  6.显示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的图片,进行判断。

  四、学习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1、判断正误(了解哪些习惯对眼睛有利,哪些习惯对眼睛不利)

  a、出示各种用眼习惯图片,幼儿讨论,判断正误。

  b、请幼儿根据错误的习惯讲出正确的做法。

  师小结:经过你们的帮助,公主有了这么多保护眼睛的好方法,现在,她要开始做眼球操了,你们愿意跟着公主学一学吗?

  五.学做眼球操

  (1)播放flash动画“眼球操”。

  (2)根据图谱学做眼球操(个别、集体练习)。

  (3)跟着动画做“眼球操”。

  (4)猜测眼镜公主能成功摘掉眼镜吗?(讲述故事结尾,揭晓答案)

  六、护眼小结。

  七、放松眼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教学能够运用绘本的方式,给孩子以情节为依托,了解近视带来的不便和预防近视的方法,适合中班幼儿,给他们生动的启迪,活动也能运用小实验的方法,让孩子亲身感受带着眼镜有时候太不方便了,有趣不说教,动静结合。

  但是活动的小结可以更加明确,特别是最后孩子说一点出示一张图的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可以采取让孩子尽情说的方式,然后边出示图边小结,让孩子清楚梳理说过的内容,印象深刻。

  互动中也可以更大胆一些,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戴眼镜的感受,然后采访一下,说说自己的感觉。教师再小结起来就更深刻。

  还有一个问题可以去掉,本意是想问问孩子们有没有看不清楚的状况,但是孩子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让这个问题很多余。

10、幼儿园大班语言《谁的影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如果你也曾翻开过那本名叫《黄雨伞》的书,我相信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不由自主地爱上她。那些美得让人惊讶的画面,听了还想听的音乐。虽然从头至尾没有一个文字,可是在画面的启承转合间,却让你真的能读懂画家的心思。这样的作品对于孩子一定会更加亲切。因为,书中那一把把的雨伞,分明就是孩子们在雨中的舞蹈;一幅幅变换的背景,就像流动的音乐,记录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路走去,伞越聚越多,快乐也慢慢膨胀。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看图讲述能力也显著提高,并且在讲述时能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为孩子们设计了“黄雨伞”这个绘本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美轮美奂的作品把美传递给孩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无字书。

  2.喜欢阅读绘本《黄雨伞》,感受画面的色彩美和意境美。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画面的色彩美。

  难点:感受画面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PPT《黄雨伞》

  2.音乐《黄雨伞和雨滴》《朋友》

  3.绘本图片4套,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入场,师:今天到场的有那么多的客人老师,请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最可爱的笑容和她们打个招呼吧!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比较特别的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播放绘本封面:请小朋友们看封面,说说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简单介绍扉页:作者、绘图以及出版社。

  教师:想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往下静静的听,仔细的看。

  (二)在背景音乐中完整观看绘本,感知绘本整体风格。

  教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带着问题来看绘本

  (三)集体阅读绘本前三页,获得对单页图画的初步感知

  1.连续阅读前两页

  教师:你在画面中发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教师:你们想到的画面太有意思啦!我都忍不住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2.阅读第三页:

  教师:咦,好像画面变得更热闹啦!

  (1)你们发现了哪些变化?(地点、伞的颜色数量、其他的事物等)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2)此时,打着伞的人们心情如何?他们可能是什么人?

  (3)看到这里,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绘本与以前的看过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出无字书)这本书只有图画没有文字,这样的书叫无字书。画家把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画里面,让每个看书的小朋友自己来编故事。

  (4)无序播放剩余的5页画面

  教师:我真的很好奇,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这个故事还有5页,还会发生什么你们来决定。

  请所有朋友接受一个重要的任务,你们要做到以下三件事:(播放下一页)第一:请你们将剩余的5张图片和刚才看过的3张图片,一起创编属于你们的故事。第二:相同组的小朋友共同协商给故事排序,并讲图片贴在相应的序号下面。第三:故事编好以后,请每组成员共同展示,并由一名代表讲述你们的故事。现在给大家两分钟时间,仔细观察剩下的这些图,想想你要怎么来给它们排队,各小组怎么分工,好好商量一下。如果你们组已经商量好了,那么你们就可以开始行动了。我们约定一个时间,5分钟够吗?

  (四)幼儿分组,合作编排故事,并完整讲述。

  1.每组8张图片,同组幼儿共同协商给图画排序。

  2.幼儿集体阅读本组编排的图书,尝试用有序连贯的语言讲述。

  小朋友们,倒计时开始,还有一分钟!

  教师:现在各组已经准备就绪,哪组小朋友愿意第一个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呢?

  3.各组组员共同上台展示编排结果,并派一名代表讲述故事。(播放轻轻的背景音乐)

  教师:下面的小观众,请认真倾听,待会请你们来谈谈听完的感受。

  4.每组分享完故事后,教师向其他任意一组幼儿提问:你觉得他们的故事哪个地方最有趣?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最深呢?说说他们故事里最特别的地方?

  教师:你关注到了他说的这个细节,我们要为讲故事的你们热烈鼓掌!

  小结: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编出了属于自己的既特别又有意思的故事,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和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我相信你们也还有更多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从头播放绘本)

  延伸活动:

  幼儿将自己的故事,去和别的同伴分享。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回到教室和好朋友分享你的故事吧!别忘了给美丽的老师们再见哦!

  活动反思

  1.成功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对美丽的色彩特别感兴趣。

  2.教学设计有层次,循序渐进,感受绘本画面的美

  3.教学准备充分,音乐具有很强的带入感

  4.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关注幼儿发展,注重幼儿对美的感受,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喜爱。

  5.提问和总结语言不够精炼、准确。

  6.对遇到困难的幼儿个别指导不够。

11、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教案《有个性的羊》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图画书带来的乐趣,对阅读活动感兴趣。

  2、学会欣赏图书画面,关注画面细节,提高阅读图画书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听故事、看图画大体掌握故事的情节,丰富词汇:个性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准备

  绘本《有个性的羊》、PPT《有个性的羊》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羊村里住着好多可爱的羊呢!你们最喜欢哪只羊呢?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只有趣的羊,它就躲在这个有趣的故事里,这个故事叫《有个性的羊》。

  2、教师出示图书封面,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只羊怎么样?这是一只有个性的羊,她的名字叫赫尔伯特。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这只羊有个性呢?”

  3、教师讲述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结合PPT图片,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并提问:“赫尔伯特喜欢她那身厚厚的羊毛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赫尔伯特既然喜欢她这身羊毛,她会一直留着吗?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后半部分。”

  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并提问:“赫尔伯特为什么剪掉了厚厚的羊毛?”“为什么剪掉羊毛后的她不觉得冷,而且还给别的羊带来了温暖?”

  4、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细节部分。

  教师:“你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赫尔伯特吧!”

  教师着重引导幼儿关注赫尔伯特吃草的眼神、滚草垛、捉迷藏、剪完羊毛,让同伴带上了温暖的羊毛围巾。

  教师:“赫尔伯特吃草的时候眼神怎样?”请幼儿做同样的动作,并说说感觉。教师:“她把草垛滚得最大、最宽,仔细看一看她把草垛滚到了哪里?”引导幼儿发现她把草垛滚到了马路上。教师:“为什么说那厚厚的羊毛是她最好的掩护?”引导幼儿观察,只有赫尔伯特爬到了树顶上。教师:“为什么说赫尔伯特的毛给大家带来了温暖?每一只羊都戴上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她给同伴羊毛围巾。

  5、教师向幼儿介绍有关“有个性的羊”的真实记载。

  6、引导幼儿初步讨论关于个性的问题。

  教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有个性的羊》)“什么叫‘个性’?”并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喜欢赫尔伯特吗?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请幼儿自由阅读,在幼儿深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开展一个关于个性的大讨论。

  活动反思:

  第一、活动第一个环节不该让幼儿先回答个性的含义,应该通过故事情节发展一点点去渗透,最后再总结下定义。

  第二、问题的设置不合理,流程不清晰,有点凌乱,在讨论环节没有融入到幼儿当中引导他们,问题的抛出没有很好地帮助幼儿来了解故事发展。

  第三、没有及时回应幼儿需求,当有孩子提出"故事结束啦?没有啦?"这时,应该及时满足他们,重新再将故事回顾一遍。

  第四、故事讲的节奏太快,应该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欣赏图片。

12、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是谁留下的痕迹》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人的生命成长中会留下痕迹,感知成长的奇妙。

  2.懂得结合自己成长的经验,愿意表达。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人的生命成长中会留下痕迹,感知成长的奇妙。能够大方的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各种美好“痕迹”。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学DVD、 PPT课件、婴儿时期的小鞋子衣服等,记录笔、小黑板、记录表格。

  2.场地规划:小椅子15张摆成半圆形,方便幼儿观看屏幕。

  活动过程

  一、播放DVD,让幼儿回顾读本的内容。

  1.观看DVD导入:

  ——你们还记得这本书吗?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你对这本读本中的什么痕迹印象最深?

  小结:动物、大自然、人类都给地球留下了不同痕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都是谁留下的痕迹。

  二、观看婴儿时期实物,运用谈话的策略,引导结合自己成长的经验,大胆的尝试表达。

  1.观看婴儿时期实物。

  ——老师这里有几件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可能是谁留下的痕迹?

  ——你的家里还有你小时候留下的痕迹吗?

  ——有些什么痕迹?

  小结:每个人都有小时候,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时间的变化留下各自的痕迹!

  三、运用观看PPT画面信息的策略,讨论思考痕迹的由来,会对画面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并大胆的猜测。

  1.观察妈妈肚子上的妊娠纹图片。

  (1)观察妊娠纹的图片,请幼儿猜一猜。

  ——这是什么呢?

  ——谁的身体上会有这些东西呢?

  ——这是谁留下的痕迹呢?

  (2)依次观察并猜测“掉牙、长高、皱纹、白发··”的画面内容。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痕迹?

  ——这是谁留下的痕迹呢?

  (3)讨论家庭成员留下的痕迹。

  ——将来,你会慢慢长大,长到像老师这样,你想想看,你的家里还会出现哪些痕迹?

  (4)延伸动物植物留下的痕迹激发幼儿对其他生命成长的思考。

  小结: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每一个生命从出生到变老,都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这些痕迹可以让我们想起很多成长中美好的回忆。

  四、运用谈话、图标记录的策略,激发幼儿对同伴情感的表达。

  1.讨论毕业后给同伴留下的痕迹,体验表达的乐趣,教师用表格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语言。

  ——再过不久我们都将毕业离开幼儿园,离开小朋友、老师了,你们想在幼儿园留下一些什么样的痕迹让以后大家能够想起你呢?

  2.操作单帮助幼儿大胆的想象、描绘自己想要在幼儿园留下的痕迹。

  ——小朋友一定都有自己特别想要在幼儿园为好朋友、老师留下的一些痕迹,请你将你想的在表格中画出来。然后更小朋友们一起来分享!

  ——我也想将我们今天一起上课地痕迹留下来,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让老师帮我们拍一张大合照吧,把我们一起上课的痕迹留下来吧!

  小结:小朋友们都想到很多不一样的方法,老师希望我们成长的路上留下的每一个痕迹都是美好的,难忘的。

  附:《我们的美好痕迹》作业单

  活动总结

  大班知识类图画书,《是谁留下的痕迹》读本的第三课时——成长的痕迹!本节活动的目标有两个:

  1. 知道人的生命成长中会留下痕迹,感知成长的奇妙。

  2. 懂得结合自己成长的经验,愿意表达。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多种早期阅读执教的策略,如观看DVD、观察画面、讨论表达、动手操作等策略。一、观看婴儿时期实物及ppt,运用谈话的策略,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成长的经验,大胆的尝试表达;讨论思考痕迹的由来,会对画面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并大胆的猜测。主要体现在第二第三环节,让幼儿从观察--感知—猜测—表达,首先幼儿观察婴幼儿时期的物品,让幼儿感知婴儿时期的美好,其次通过提问“你的家里还有你小时候留下的痕迹吗”?引导幼儿大胆回忆、讲诉自己小时候留下的一些痕迹,激发幼儿的谈话经验—敢于去猜想,并结合成长的经验,愿意表达。最后观察主要ppt画面信息,通过观察了解图片,大胆猜测,讲述。“这些都是谁留下的痕迹”?初步感知生命成长留下的痕迹。

  二、运用谈话、图标记录的策略,激发幼儿对同伴情感的表达。使用图画、符号、文字等多种形式,创意地表达。主要表现在第四环节,“我们的美好痕迹”画一画是幼儿喜欢的认知方式,因此我设计了一张操作单,让幼儿自主大胆的将自己想要表达的画出来,用孩子自己独有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很好的满足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内在需要。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情绪都是愉悦积极的,他们能用自己简介明了的语言结合自己成长的经验进行表达,充分调动了幼儿对于生命成长痕迹的兴趣,对生命成长的痕迹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从而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13、幼儿园大班综合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内容进行自我判断。

  2.知道蔬菜是以不同的食用部分进行归类可分为(叶菜类、瓜果类、食用菌类、豆类、根茎类、葱蒜类)

  3.积极参与游戏,乐在其中。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课件、莲藕图片、胡萝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大战在即

  绘本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神奇的绘本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神秘的菜园里。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

  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隔壁莲藕急了眼,一封战书打进园

  豆芽菜跪倒来报信,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两边兄弟来叫阵,大呼小叫争输赢

  师:绘本里说的是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第一封战书

  1.比一比

  幼儿自主选择加入莲藕战队和胡萝卜战队进行蔬菜知识大比拼。

  2.教师出示蔬菜知识大比拼的题目幼儿自主选择正确答案,并把答案举起,答对幼儿自行奖一朵红花。

  3.小结:蔬菜可分为六大类:叶菜类、瓜果类、食用菌类、豆类、根茎类、葱蒜类

  三、第二封战书

  1.说一说

  以“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什么蹲”的句子形式,每队轮流说出蔬菜的名称,在不重复的情况下,哪队说出的蔬菜名称多哪队获胜,奖励小红花。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菜农用他们的无限智慧和勤劳的汗水栽培出一种种各式各样的蔬菜。让我们都能健健康康的长大,我们可不能浪费了菜农们的心思和汗水要多数健康蔬菜。

  四、成王败寇

  回归绘本,教师与幼儿再次重温故事,请幼儿猜测绘本的最后是莲藕战队赢了还是胡萝卜战队赢了?

  活动反思:

  《一园青菜成了精》是一首生动而充满想象力的童谣,语言幽默诙谐,情节生动有趣,极富嬉戏意味。

  决定用这首童谣设计一节欣赏活动,真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童谣内容有这样几个符合:符合我们一课三研结合秋季特点的主题要求,符合我园语言课题研究的范畴,同时又适合制作PPT,正巧又是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的尝试。而且,童谣本身有着浓厚的嬉戏意味,包含着真实与想像,亦真亦幻的表现手法与幼儿亦真亦幻的思维方式想吻合,真是妙不可言。

  窃喜的同时,我们又很担忧,因为这首童谣十分经典,绘本也相当出色,但是涵盖的内容太多,如何进行取舍,怎样确定核心目标,这成了一大难题。我们苦恼着。有一阵子,甚至认为将这首36句的童谣设计成一个活动将是不可能的。

  备课三人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研讨之后,确定对阵与激战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目的在以蔬菜短兵相接、相互挑战,模拟古代战争场面为突破口,引导幼儿从绘本画面及童谣语言两个层面来感受、体验这首北方童谣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35岁左右的老师都会有印象,我们小时候,有机会阅读大量跟古代战争有关的连环画,如三国、水浒等,这些连环画蕴含着中国古战场的许多文化,现在很少见到这样的连环画,市场上到处都是碟片、翻译过来的绘本等。我们甚至有一丝奢望,希望通过这本童谣的欣赏可以让孩子对中国的古战场文化稍稍有所领略。

  实践证明,将对阵与激战环节作为完成活动目标的突破口,重难点突出,符合大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孩子们能被童谣的嬉戏意味和幽默的风格深深感染,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活动中我能够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敏锐地感觉幼儿的反映,并从中找出变化的根源,打开思路,变换形式,满足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保证了活动有效深入的开展。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沿着这样的思路走进了童谣的欣赏与探索之旅:

  一、观察导入,猜一猜,想一想,激发欣赏兴趣;

  二、课件辅助,看一看、猜一猜、讲一讲、听一听,理解童谣嬉戏意味,感受语言的幽默戏谑,此处有几个层次: 1.第一段倾听,感受童谣的音律美,拉开想像的序幕;2.第二段观察,讲述、游戏,感受两军对阵的氛围(对阵); 3.第三段观察、表达、游戏体验蔬菜战争场面的激烈(激战); 4.最后王大爷归来,幼儿从想像中被唤醒,发现蔬菜的变化。

  三、配乐说唱,听一听,重温童谣的神奇。

  我们还有活动四,那就是活动延伸部分,对这首童谣的学习并不会因为这节课的结束而结束,我们将引导幼儿在熟练说唱这首童谣的基础上,进行童话剧改编,分角色进行表演。

  大家不难发现,孩子们在整个欣赏过程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他们不断发现着、表达着,同时又是被老师肯定着,引领着,不仅领略了童谣的有趣,而且不断地在现实与想像之间徜徉着、快意着,思维得到了拓展。在和孩子一起欣赏、游戏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14、大班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教案反思

  目标:

  1.能按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知道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的基础上,尝试逆向排序。

  2.在情境当中尝试用等量替换的关系,比较动物的轻重,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快乐。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

  2.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二)了解桃子的特征。

  1.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好吃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2.原来是一个爱心形状的、有红又黄的大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呢?

  二、结合故事,引导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一)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1)“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2)用什么方法来量呢?看看动物们想的什么办法?量的时候姚注意什么?

  (3)量身高要站在同一条线上比,站站直,不能算上耳朵和尾巴。看,他们站好了,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4)谁会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一排?按照个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长颈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

  (二)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1.“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发话了。于是,动物们都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按照嘴巴大小的顺序,该怎么排呢?

  2.鳄鱼嘴巴最大,该它先吃,如他愿了!

  三、引导幼儿按动物的轻重进行记录和排序。

  (一)讨论比重方法

  1.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直说:“不行”。它会要求比什么呢?你们真的说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体重的顺序来排。

  2.那体重该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3.想一想,跷跷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

  (二)教师交待操作要求

  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用数字记录在“石头”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跷跷板是平的还是翘的,用相应的符号记录在中间。

  (三)幼儿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四)交流操作结果,引导幼儿一同来看着记录表进行体重的排序。

  看来桃子该给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四、引导幼儿思考逆转排序。

  1.毛毛虫心想:“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它该比什么得第一呢?

  2.对呀,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毛毛虫也想到了,我们可以反过来嘛,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体重最轻,这第一名不都是毛毛虫嘛!大家一致认同了,于是毛毛虫痛快地钻进桃子里先吃了起来。

  五、拓展延伸: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1.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

  2.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动物们依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实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请你们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综合活动进行展示,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偏向以数学,通过聆听本活动,让我发现绘本的不同形式的展现,绘本不一定是语言活动的专属,主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细心观察,便能发掘绘本中更多的价值。

15、大班数学绘本《田鼠太太的项链》教案反思

  绘本中心思想:

  故事讲述了田鼠太太在冬天来临之前,辛勤地储存了足以过冬的粮食,然而 在捡到一条项链之后,她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鼠太太为了项链用粮食换来了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就在这时,冬天到了,田鼠太太只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漂亮的衣服,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中寻找食物……听完这个故事不知是否为你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呢?这个故事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告诉幼儿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融入的数学元素

  如何从文学作品蕴含的价值中解读出数学元素,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数学教育中呢?在阅读理解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我发现了大量的数学元素,如数数、分 类、加法、减法、0的意义等内容。能否借助于数学活动形式,帮助孩子学习运用数学 知识,理解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意义呢?

  活动一:加法活动,重点落在能按一些特征寻找出相匹配的加法算式题。感受田鼠太太储存粮食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二:减法活动,重点落在物物交换,粮食逐步减少,最后归零。孩子有了一 定的分类概念,对0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大班上学期

  活动名称:

  田鼠太太的项链(一)(加法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能按物体的一些特征寻找出相匹配的算式题,进一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2.了解储存粮食是动物过冬的一种方法。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区别特征、寻找相应的算式题

  今天为小朋友介绍一位朋友,她就是田鼠太太。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我储存的每种粮

  食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5=6、5+1=6、2+4=6、4+2=6、3+3=6

  二、尝试理解算式题中符号的意义

  田鼠太太找到6瓶花生仁,本来她很开心,可是过了几天她却皱起了眉头,犯起了愁。

  活动4

  她在想冬天那么长,过了这个月,还有下个月,还有下下个月……家里还有个小宝宝呢,怎么办呀,这些粮食够吗?你们觉得6瓶花生仁够他们过完整个冬天吗?对,不够,田鼠太太也是这样觉得的,她要准备更多的粮食。于是她又去地里找粮食了。田鼠太太找呀找呀,在找粮食的时候弄脏了衣服、挂破了裤子,虽然这样,但田鼠太太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她找回了几个玉米(苞谷),她把这几个玉米也放进了柜子。田鼠太太想现在一共找到了几个玉米呢?(提示:7)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6=7、6+1=7、2+5=7、5+2=7、3+4=7、4+3=7

  3.田鼠太太问:“在你们找到的算式题里除了数字还有两个符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4.幼儿说说“+”、“=”的含义。

  三、感受一个答案,多个解决的方法

  虽然田鼠太太找到了一些粮食。可是她觉得光有花生仁与苞谷还不够,这些粮食的品种太少了,光吃这些肯定会营养不良的,还得再去找更丰富的粮食。于是田鼠太太又出门去找粮食了,这一次她把鞋也走破了,脚上还磨出了讦多泡,疼得田鼠太太直掉眼泪,可是她还在继续寻找粮食,最后她终于找到了几袋谷子。她把这几袋谷子也放进了柜子,田鼠太太想现在一共找到了几袋谷子呢?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7=8、7+1=8、2+6=8、6+2=8、3+5=8、5+3=8、4+4=8

  3.田鼠太太问:“8袋谷子,你们用了几道算式题来表示?”

  4.你们真棒,8袋谷子你们找出了7种不同的算式题来表示。

  现在田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粮食。趁天气还没有冷,她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她拾到了一串项链,田鼠太太快活得马上把项链挂在了脖子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活动名称:

  田鼠太太的项链(二)(减法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物物交换,物品会逐渐减少,并最后归零等数学现象。

  2.了解故事情节,懂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活动准备:

  故事大书一本;谷子、玉米、花生仁的实物及图片;数字卡;算式题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起兴趣

  提问:

  1.田鼠太太找到了哪些过冬的粮食?分别有多少?(幼儿在数字卡里找到数字,复习数物对应。)

  2.田鼠太太为什么很早就要准备好过冬的粮食?

  二、听故事理解归零

  ●田鼠太太快活得马上把项链挂在了脖子上。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花母鸡,花母鸡看了项链对她说:“可惜你的衣服太旧了,配不上这串高贵的项链。”于是,田鼠太太急急忙忙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谷子,用谷子换来了一件崭新的时装穿在身上,项链立刻显得高贵了。

  1.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用的8袋谷子没有了,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给她一个提醒呢?(8—8=0)

  2.你想对田鼠太太说什么?

  o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兔子,兔子对着田鼠太太说:“哎呀呀!你的裤腿上裂

  了一个口子,跟这串高贵的项链和美丽的时装一点也不配。”田鼠太太马上回家,

  拿出准备过冬的苞谷,换到了一条漂亮的裤子。

  1.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的玉米还有吗?

  2.她该不该这样做?我们能不能再送她一道臧法算式题?( 7-7=0)

  活动4

  ●“嘻嘻,瞧她,鞋头破了一个洞,脚趾都露出来了。”刺猬对小乌龟说。田鼠太太 听见了,立即回家拿出了准备过冬吃的花生仁,换来了一双新鞋,穿在脚上。

  1.田鼠太太能不能用花生仁去换新鞋?

  2.我们再送她一道减法算式题吧。( 6-6=0)

  ●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用的谷子、玉米、花生仁都没了,你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告诉

  她吗?(3-3=0)

  三、听故事引发思考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飘着大雪,天冷极了。田鼠太太只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寻找吃的东西。

  1.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飘着大雪,还能找到粮食吗?

  2.田鼠太太十分地后悔,她后悔什么事情呢,为什么?

  活动的反思 :

  在主题活动“寒冷的冬天”中,大多数幼儿都会对“动物如何过冬”这个问题感兴趣。教师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为幼儿提供一些相关的图书、图片或多媒体资料,让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找寻问题的答案。

  以上两个活动都有各自的重点,能很好地融人数学教育的内容,很适合大班孩子的学习需求。但两个活动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割裂了故事的整体性。在讨论“拾到了项链,该不该拿?”的问题时,有孩子说“我拾到就是我的”;有孩子说“我先带回家戴载,然后再还给别人”;有孩子说“拿到项链后,放在家里等过了冬天再拿出来戴”。从孩子的言辞中我们发现《田鼠太太的项链》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并没有理解。文学作品内在的价值也没有体现。经过研讨调整活动设计,使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启迪和思想教育融人其中。

  针对以上两个活动,我们以孩子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数学元素为依据,以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为核心,对活动进行了再调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内容调整——强调减法,突出“0”的实际意义,以此作为孩子理解作品的催化剂,凸显文学作品《田鼠太太的项链》的内涵。

  教学形式——我们将故事情景融人数学活动的始终。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寻找算式题。教师运用情景性的语言进行提问,如:“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给田鼠太太提个醒粮食要没有了?”“谷子要没有了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来告诉田鼠太太 呢?…‘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告诉田鼠太太什么都没有了呢?”在这样的情景中老师和孩子的情感体验始终系在田鼠太太的心理变化上。

  情感体验——当粮食慢慢地变多,孩子与田鼠太太一起体验着收获粮食的满足,他们的开心与安心显露无遗;当漂亮而高贵的项链出现在孩子的眼前时,孩子是十分的惊讶与欣喜的;当家中储存的粮食慢慢减少时孩子又变得担心、害怕了。从开心安心——惊讶欣喜——担心害怕,伴随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孩子悟出了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以上是在进行《田鼠太太的项链》这个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文学作品与数学活动的有机融合关键在于教师准确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教育价值、准确判断孩子已有的数经验,确定适度的挑战目标,并体现该文学作品独有的价值。

  附故事内容:

  秋天到来的时候,田鼠太太就已经开始准备粮食了。 田鼠太太每天一大早就来到田地里找粮食,找啊找啊,一直找到天黑才回家。衣服弄脏了,裤子被树枝钩出了洞,连鞋予都走破了。可田鼠太太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她找到了很多粮食。

  秋天快过去的时候,田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粮食,有谷子、有苞米,还有花生仁。她想:这些粮食足够我和孩子们过冬啦!

  一天,趁天气还不是特别冷,田鼠太太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她看到了一串项链:“哇,多么高贵的项链啊!”田鼠太太快活得马上把项链挂在了脖子上。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花母鸡,花母鸡看了项链对她说:“可惜你的衣服太旧了,配不上这串高贵的项链。” 于是,田鼠太太急急忙忙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谷子,用谷子换来了一件崭新的时装穿在身上,项链立刻显得高贵了。

  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兔子,兔子对着田鼠太太说:“哎呀呀!你的裤腿上裂了一个口子,跟这串高贵的项链和美丽的时装一点也不配。”田鼠太太马上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苞米,换到了一条漂亮的裤子。田鼠太太走到大街上,头抬得高高的,好让大家能看到她脖子上的项链。“嘻嘻,瞧她,鞋头破了一个洞,脚趾都露出来了。”刺猬对小乌龟说。田鼠太太听见了,立即回家拿出了准备过冬吃的花生仁,换来了一双新鞋,穿在脚上。现在,田鼠太太是多么的美丽和高贵啊!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飘着大雪,天冷极了。田鼠太太饿得“咕咕、咕咕”直叫,她的孩子们也哭着直叫:“妈妈,肚子饿、肚子饿……”田鼠太太说:“别哭别哭,妈妈去找吃的。”没办法了,田鼠太太只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寻找吃的东西。

  可是,什么东西都找不到。最后,田鼠太太又饿又累,晕倒在雪地里。

  课后反思:

  大班幼儿目测的能力已经比较的强,从一个个数,一行行数,最后再提出要求的来数,这对他们的数数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本次活动中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看图片来理解减法算式和如何来运用减法算式,这似乎对本次活动中的幼儿来说是个难点,因为在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并不能理解。通过此次教学,作为教师可能更多的是要先对幼儿的认知度和学习程度有一个大的理解才能设计好一堂好的课程。当然课前教师的准备必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16、大班绘本公开课教案《天生一对》反思

  活动目标:

  1、解读画面中长颈鹿和鳄鱼因不同特点而带来的乐趣。

  2、了解和同伴互相配对的和谐,感受朋友之间共同生活的情感。

  3、认真倾听,体会欣赏绘本带来的乐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游戏图片

  活动流程:

  一、教师用故事封面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天生一对》。一对是什么意思?是几个呢?幼儿思考回答。

  二、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生活中的配对。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为图中的东西配对:

  师:找找环境中,哪两个是一对?幼儿积极发言。在日常生活中,你和朋友称为一对的理由是什么呢?教师一步步加大难度,出示第二张图片,幼儿进行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配对,只要有理由,不同种类的物体也可以进行配对。引导幼儿与各种不同种类的东西配对,理解配对的含义。

  2、教师出示绘本图片,观察了解长颈鹿和鳄鱼的般配。

  (1)观察鳄鱼和长颈鹿的不同。幼儿尝试说一说两者之间的不同,两者之间有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2)寻找它们般配的地方,理解天生一对。

  师: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虽然长的不一样,可是他们却是非常般配。鳄鱼先生可以和长颈鹿小姐一起玩游戏,长颈鹿小姐可以让鳄鱼先生站在手上闻糖果的香味。

  (3)教师引入游戏,幼儿之间相互配合,体会朋友间天生一对的美好。

  三、教师讲解故事,幼儿阅读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师:你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吗?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教师播放音乐,讲解绘本内容,不时提出各种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大胆发言。

  师:看到第一张图片的时候,你认为他们两个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接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尝试说出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自由理解故事。教师不断出示后面的绘本图片,引导幼儿去大胆讲出故事内容,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本。

  四、活动延伸

  你觉得在家里谁和谁可以是天生一对呢?幼儿思考回答。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整体还是蛮不错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个绘本故事,对于故事的理解也蛮不错的。我觉得像这样的故事,以后还可以多尝试寻找绘本内在的亮点和学习点。但是在语言的组织上,我也多次可以提醒自己要精炼,废话要少,但是还是需要自我学习。

17、幼儿园大班数学绘本《超级擂台赛》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超级擂台赛》的故事内容,知道具体比赛环节。

  2.能够对数字大小进行比较,初步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3.乐于帮助别人,认同获胜者机智勇敢、认真负责的品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根据故事内容,初步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大班幼儿已经掌握观察、比较和分析等数学方法。

  2、物质准备:统计表、笔、PPT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山羊公公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我们来一起看看,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二)基础部分

  1.依次出示PPT前半段,讲述故事内容,请幼儿仔细倾听并观察。

  (1)山羊公公是羊族的族长,他的家族里本来有很多很多的小羊,可是山上的大灰狼越来越多,小羊却越来越少了,小朋友们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回答)

  (2)对,许多小羊都被大灰狼吃掉了,这可怎么办啊?我们来帮他想想办法吧。(幼儿回答)

  (3)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办法,山羊公公也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决定要张贴告示聘请一个守卫,保护自己的孩子们。

  2.介绍来应聘的动物

  (1)许多小动物都来应聘了,我们看一看都有谁呢?(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2)这么多动物都来应聘,这可怎么办呢?山羊公公用的是什么办法?超级擂台赛是什么意思?

  (3)小结:哦!超级擂台赛就是让动物们比一比。谁的本领大,谁就能成为守卫。

  3、介绍比赛规则,统计单项比赛结果

  (1)了解擂台赛的项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多媒体画面)

  ——看看说说:共有哪些比赛项目呢?怎样才能在比赛中获胜呢?

  (2)请幼儿尝试做裁判,记录比赛结果。(幼儿操作)

  ★身高比赛——说说这场比赛的获胜要求是什么?100厘米在哪里?几个小动物胜出了?(多媒体横向拉出一条100厘米身高线,让幼儿进行比对,在获胜的动物后面打勾。)

  ★举重比赛——说说哪些动物举重超过了100公斤,

  (多媒体显示统计结果,让幼儿进行比对,做好记录。)

  ★接飞盘比赛——说说那些动物接住了飞盘。

  (多媒体显示将接住飞盘的动物圈出来,让幼儿进行比对,做好记录。)

  4、合计比赛结果

  (1)谁是最后的获胜者呢?

  ——提问:用什么办法知道谁是最后的获胜者?

  (2)把三场比赛的结果合在一起看看,得出结果。(三位获胜者。)

  (3)小结:只有在每一项比赛中都胜出了,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三)揭晓故事结尾(多媒体演示故事结尾)

  1.说说怎样选出最后的获胜者?

  2.看看山羊公公的办法。(请它们三个分别和羊群上山。)

  ——提问:你们知道谁能成为小羊们的守卫了吗?为什么?(机智勇敢,认真负责。)

  3.为小狗的获胜感到高兴。

  五、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大风吹》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

  附故事内容

  为了保护羊群,山羊公公决定要聘请一位强壮、勇敢的守卫来对付大灰狼。可是,来应聘的动物太多了,怎么办呢?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让动物们来一场“超级擂台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狗、老虎和大猩猩三位挑战者获胜。山羊公公该选谁好呢?于是,他请狗、老虎和大猩猩分别上山看管羊群,最后,狗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小羊们的认可,成为了山羊家族的最佳守卫者。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很多,我教学活动上下来之后,我进行了反思,本次反思如下:

  1、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时间上,我就没有很好的把握。在第一环节中,我所提问的问题过于繁复,在这个环节上所用的时间就比较长一些。

  2、整个语速上也比较慢,语调上也需要加强。没有跟着情节性的起伏,使得整个活动过于平淡按部就班下来。

  3、问题的设置过多,不够简练,有一些问题出现重复的情况反复。使得对于一些问题,幼儿没有回答到点子上面。

  4、在幼儿回答的问题上,没有把抛出来的问题接住,而是重复幼儿说的话,在幼儿的问题总结上面还需要很好的加强。

  5、在第一次出示记录表,可以教师自己进行填写。

18、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小熊不刷牙》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刷牙,在大人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孩子来说,完全是陌生的,甚至是可怕的。成人给孩子讲道理:刷牙有哪些好处?保护牙齿有多么重要?可孩子不听;大人给孩子做示范,教他们如何刷牙?制定刷牙的规矩,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们换一种思路,跟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绘本《小熊不刷牙》,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爱上刷牙。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的欣赏,理解小熊哈利从不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刷牙的步骤,养成天天刷牙的好习惯。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绘本故事《小熊不刷牙》

  2.刷牙步骤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嗨!小朋友,在假期的时间里,你们有没有好好刷牙呢?你们喜欢刷牙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一个故事——小熊不刷牙。

  二、完整欣赏故事

  边看绘本边听故事《小熊不刷牙》。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三、分享情节

  这个故事讲的是谁?他怎么了?(小熊哈利,他不喜欢刷牙)

  妈妈叫哈利去刷牙,他有刷吗?(哈利躲在浴室里打开水龙头,但是他没有刷牙)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哈利不刷牙就睡觉了,他发现自己的牙齿都不见了)

  哈利很高兴地去找谁了?(哈利去找朋友们,兔子和狼取笑他、啄木鸟告诉他没有牙齿很糟糕)

  哈利回家发现了什么?(哈利发现桌子上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他没有牙齿,什么都吃不了)

  哈利跑到屋外遇到了谁?(哈利跑到屋外哭了起来,猫头鹰告诉他,要保证把牙齿刷得干干净净,牙齿才会回来)

  最后,哈利醒了,原来牙齿全部都好好地长在嘴巴里。从那一天起,哈利每天都把牙齿刷得干干净净。

  三.小结

  小朋友,没有牙齿就吃不了东西,那我们也像哈利一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好不好?

  小朋友你们知道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牙齿吗?我们每天早上、晚上都要刷牙,少吃甜食、不吃冰冷的食物,你们能做到吗?

  四、看图学习刷牙步骤

  接下来我们一起刷牙吧?(挤一条小牙膏到牙刷上——用水杯接半杯水——拿起小牙刷先上下方向刷——再里外方向刷和左右方向刷——然后用牙刷在舌头上摩擦——最后用水把嘴里的泡泡漱干净)

  五、总结

  小朋友们真棒,把牙齿刷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就不会有蛀牙了!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可爱的牙齿宝宝》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落点好,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故事把整个活动串起来,让活动更加有趣。

19、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发散思维,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

  3、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同时体验妈妈爱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二、活动准备:

  《大卫,不可以》PPT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名字叫《大卫,不可以》

  2、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卫

  (二)出示图书《大卫,不可以》

  1、介绍作者:作者的名字叫大卫香农,这本书是作者模仿自己五岁时画的画而创作出来的,这个故事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2、大卫长的什么样子的呀?(椭圆形的小脑袋,细小的身体,大大的嘴巴,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小小的鼻子,一高一低的两条短眉毛,好像在像世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

  3、 大卫在做什么?(他一只脚站在一摞歪七扭八的书垛上,另一只脚悬空,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接下去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4、 这是谁?妈妈做了个怎么样的动作?妈妈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呢?为什么生气?

  我们一起来读读故事,看看大卫到底都做些什么让妈妈生气的事情?

  (三)边欣赏图片边提问

  图片一:大卫在做什么?(他站在椅子上拿东西)他拿东西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正欲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紧抿着嘴巴,舌头却翘露在外面,两只眼睛盯着那只饼干桶,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模样。)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为什么说不可以?

  图片二:你看到了些什么?(你看,站在客厅里的大卫,头上、脸上、手上、腿脚上糊满了黑黑乎乎的泥巴,头上的泥巴还插着几根草和两个小蘑菇,糊在腮帮子处的泥巴上居然有一个长尾巴的虫子,腿上长着草,脚上插着小树枝。真得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简直是一个小怪物。)妈妈看到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会说什么呢?

  图片三:这么脏,妈妈当然要他去洗澡,看看他是怎么洗澡的?(澡盆里放着大卫的一些玩具:游泳圈、军舰、小鸭子、水雷、鲨鱼、黑鱼等。澡盆里的水早已溢出,水流满地,大卫仍然大开着水龙头,面戴潜水镜、头顶“黑鱼”、手拿“鲨鱼”,把这里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妈妈会对他怎么说?

  图片四:洗完澡后,大卫又做些什么?他要干什么去?会不会有危险?这时妈妈焦急的喊他,怎么喊?

  图片五:大卫在做什么?你觉得这个声音怎么样?这时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图片六-七:大卫在吃饭的时候玩什么?小朋友你说说看你有没有这样玩过?妈妈都是怎么对你说的?看看大卫的嘴巴里有什么?天那,他吃了那么多的东西,妈妈会对他说什么?(请小朋友来学说妈妈的话)

  图片八:天很晚了,大卫还在干什么?他在看什么动画片?妈妈命令大卫“回房间去”大卫愿不愿意去睡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丰富词汇:垂头丧气。表情,手里拿着餐巾)那你觉得他回到房间会做些什么?

  图片九:大卫又在玩什么游戏?他的被子上都是什么图案?因为他太喜欢超人了,这时的妈妈,会对大卫怎么说?(幼儿学说)

  图片十-十一:大卫有一些坏习惯:看看都是什么坏习惯?你要是大卫的妈妈你看到了大卫的这些坏习惯,你会对他说?

  图片十二—十三:大卫又要准备玩什么了?他在哪里玩?妈妈大声的叫————怎么叫?妈妈的”不可以”有没有阻止他玩棒球?猜猜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时妈妈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

  大卫闯了祸被妈妈罚坐在了凳子上,他现在觉得怎么样?(他觉得很委屈、害怕)他在害怕什么?(他不听话怕妈妈不爱他了)

  图片十四、十五,大卫的妈妈怎么做的?妈妈现在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他的妈妈爱不爱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她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呢?

  故事里的大卫是一个怎么样的男孩子呢?(一个调皮淘气、爱搞恶作剧,)

  大卫的妈妈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呢?(是一个很严厉,但又是一个温柔内心充满爱的妈妈)

  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

  教师小结:大卫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妈妈总是很严厉的对大卫说不可以,是因为妈妈怕大卫养成坏习惯,怕他受伤,但是,妈妈心里却一直都是爱着他的。

  (四)情感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妈妈什么时候会对你说:“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妈妈在说不可以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做错很多的事情,在妈妈对我们说不可以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爱我们。

  活动反思:

  《大卫,不可以》是一本充满童趣的故事书,书中可爱又有些淘气的大卫做了许多让大人又气又好笑的事情,所以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我会引导孩子发现大卫的可爱,大卫的古灵精怪,让孩子从大卫的身上找到自己,进行经验迁移。虽然活动进行下来很完整,但是仍然有许多的不足:

  1.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活动中,由于我特别喜欢这一个绘本,所以在活动中,我对绘本的删减处理比较少,几乎把整个绘本都放进活动中,导致活动时间过长。并且在活动中,主次分的不太清楚,每张图片用的时间几乎是一样,有的图片没有抓住其中的重点。在大卫站在椅子上拿东西,这张图片其实只需要孩子知道不要站在椅子边上拿东西,这样会出现危险,如果想爬高拿东西,应该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而我却将这点忽略,让孩子关注一些细节,从而忽略了这张图片的真实意义。

  2.教学活动中灵活性不够,方法较单一。

  由于经验以及教学技能的不熟练,对于孩子的回答我并没有抓住,导致耽误了整个活动时间,在活动中,孩子的回答很精彩也很有想法,可是我却太注重自己的环节顺序,并没有继续跟进,导致忽略了许多可以出彩的地方,同时也导致整个活动时间过长。比如在大卫弄得满身是泥的图片中,一个孩子已经告诉我说他妈妈会让他去洗澡,可是我还还是在想让其他的孩子再说一说,这样我就放弃了原本可以出彩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继续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机智。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引导不够到位。

  在本次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孩子想象及说话能力上,忽视了教学重难点之一的“感受母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母爱这一块引导不够,导致结尾时只能生硬地引出“母爱”二字。

  总之,每一次的活动结束后,都会给我带来许多的收获,无论是好的经验还是不足都会促进我下一次的成长与进步,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多学习,多请教,逐步完善自己,锻炼自己。

20、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的人物细节,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

  2.能自己组织语言较准确表达画面内容,与同伴分享故事

  3.乐于阅读图书,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变化,能自己组织语言讲述故事

  难点:愿意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世界变得美丽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歌曲《花婆婆》音频、绘本《花婆婆》(数量根据幼儿人数来定)、纸和彩笔、图片

  经验准备:会唱歌曲《花婆婆》、了解倒叙的讲述方法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的兴趣

  (一)播放歌曲,幼儿齐唱师:小朋友们真棒!唱得真好!请问小朋友们知道歌曲里的花婆婆是谁吗?她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要和小朋友们分享呢?

  (二)分发绘本,

  二、活动展开

  (一)整体欣赏绘本

  1.观察绘本的封面和扉页

  2.师幼交流讨论:说一说封面和扉页上有什么内容?结合歌曲,猜一猜故事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到两句话说一说。

  (二)分段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绘本至P6即艾莉丝小时候的部分

  师:小朋友观察到了什么?谁是艾莉丝?她住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面?她家里有什么装饰品? 除了艾莉丝还有其他什么人?猜一猜抱着艾莉丝的人是谁?

  2.教师讲述这部分的故事,幼儿再次欣赏画面

  幼儿回答艾莉丝答应爷爷要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小结:艾莉丝与爷爷在海边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但是她还不知道做什么事情会让世界变得美丽。

  3.阅读绘本至P14即艾莉丝旅行的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人物服饰、建筑特点和自然景观,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观察到内容。

  4.教师结合幼儿的表述,完整地讲述故事

  引起幼儿思考,他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们住过什么特别房子吗?

  小结:气候差异导致的自然风貌不一样。幼儿可结合自身的经验去理解感知这种差异,初步明白引起差异的原因是温度、水等。

  5.阅读绘本至P22即艾莉丝找到让世界变美丽的方法是种鲁冰花

  请幼儿用一到两句话表述画面内容。初步理解色调变化表现出的人物情感变化。(这一部分的颜色以黄绿为主,轻快明朗。感受艾莉丝找到方法后的喜悦)

  6.阅读绘本至文末即艾莉丝把她的故事讲给小艾莉丝的部分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阅读绘本

  师:小朋友们能帮助小艾莉丝想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吗?教师出示图片(没有垃圾的道路与堆满垃圾道路等)通过对比,让幼儿直接感受,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是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等我们能做到的小事。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其实一点都不难,小朋友都能做到!

  (三)完整地欣赏绘本

  1.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自由翻阅绘本

  2.分组复述故事,幼儿自由分组,跟同伴分享故事

  三、活动延伸

  分发纸笔,让幼儿将自己想象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画出来。作品放在美工区展示。(绘画过程中播放歌曲《花婆婆》)

  附:(花婆婆歌词)遥远的海边 住着花婆婆 童年的心愿 她还要实现 她以她的双手 在广阔原野 撒下爱的种子 让爱滋养心田 让爱的花开满大地 让风带去爱的香气 那小小的种子生根落地 在我们每个人心里 花婆婆带着爱和坚定 微笑着继续前行 在春天的山岗抬头望去 看世界变得更美丽

  活动总结

  《花婆婆》的故事是有魅力的。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花婆婆的故事,逐步明白花婆婆种鲁冰花是在做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事情。幼儿从中受到影响,愿意像花婆婆一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世界变得美丽。花婆婆种花,让世界变得美丽,那么幼儿能做什么让世界变得美丽呢?我觉得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让幼儿帮助小艾莉丝解决她的难题,让幼儿进入到作品角色中去,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1、幼儿园绘本《温情的狮子》大班语言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优秀的绘本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最好的载体。绘本的水平高于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如何让孩子的水平逐渐向绘本的知识水平靠近,老师和读绘本的人就是这中间的桥梁,孩子的认知水平向绘本的知识水平靠近的程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这是知识建构的过程,也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理论。

  新《纲要》强调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绘本《温情的狮子》是一部大奖章作品,它的情节跌宕起伏,它的感情深沉浓郁,非常符合大班孩子情感和认知的特点,能够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绘本作为大班语言活动的一个载体。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充分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参加讨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3、感受哆哆和妈妈之间的美好感情,让幼儿体验到爱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回报。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感受哆哆和妈妈之间的美好感情,让幼儿体验到爱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回报。

  活动准备:

  PPT、音乐、视频、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动物世界》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你们看一段动画片

  问:你们都看到了谁呀?

  大狮子是怎样的?

  小结:视频里狮子好凶猛呀,今天我要讲的是另外的一个狮子,它是一只温情的狮子,你们知道温情是什么意思吗?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只温情的狮子。

  二、完整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师:故事叫什么名字呀?

  小结:对了,你们说的很好,故事的名字叫做温情的狮子。

  2、故事里都有谁呢?还有呢?(警长)

  3、狮子的妈妈应该是狮子呀,怎么会是狗呢?

  小结:小狮子哆哆从小失去了爸爸妈妈,所以动物园里给它找了一只狗做它的妈妈

  4、让我们再来回头看看小哆哆,好不好?

  三、回顾绘本,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1、狗妈妈是怎么照顾哆哆的?

  2、哆哆长大了,被送到哪里去了?

  3、可是,哆哆开心吗?

  4、接下来,哆哆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5、哆哆找到了妈妈吗?他的妈妈怎么样了

  6、哆哆看到妈妈,对妈妈说了什么呢?

  那我们一起来抱抱,说说把。

  10、可是城里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11、人们为什么要追赶着狮子,为什么要开枪?

  12、结果怎么样?

  小结:小朋友们,别难过了,狮子多多驮着狗妈妈飞到了天堂,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四、挖掘绘本,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故事里的狗妈妈爱着小哆哆,小哆哆也爱着狗妈妈,那你爱你们的妈妈吗?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

  2、你们说的真好,妈妈爱你们,你们也爱妈妈,老师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不过我的妈妈有些老了,我要好好的照顾她,你们愿意照顾你的妈妈吗?你们真是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五、结束活动

  1、今天的故事讲完了,老师把这本故事书带来,你们想不想看?好的,我们两个人一起看。

  2、幼儿自由阅读绘本

  活动反思:

  我觉得,优秀的绘本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最好的载体。绘本的水平高于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如何让孩子的水平逐渐向绘本的知识水平靠近,老师和读绘本的人就是这中间的桥梁,孩子的认知水平向绘本的知识水平靠近的程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这是知识建构的过程,也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理论。

  新《纲要》强调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绘本《温情的狮子》是一部大奖章作品,它的情节跌宕起伏,它的感情深沉浓郁,非常符合大班孩子情感和认知的特点,能够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绘本作为大班语言活动的一个载体。

  1、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倾听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为孩子们充分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参加讨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感受哆哆和妈妈之间的美好感情,让幼儿体验到爱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回报。

  2、在过程当中,我先是完整的带领孩子阅读绘本,体验绘本中浓郁的母子感情,理解哆哆和妈妈之间这种深沉的 跨越种族的母子情感,培养它们倾听的良好习惯. 第一遍阅读结束以后,已经完全激发了孩子们对母亲的感情,情绪体验也已经达到了很饱满的程度,主客体达到了充分的融合。这个时候我再带着孩子一起回顾故事的内容,给他们创造充分的讨论和语言表达机会,鼓励他们去回忆,去讨论故事的情节内容,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故事的情节,符合指南当中”给孩子创造机会,大胆表达”的教育建议,同时随机的用故事当中规范的语言去归纳他们的讨论结果,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感受规范语言的魅力。

  在故事结尾处,到底狮子哆哆和妈妈去哪儿了呢,作者神话般的让狮子驮着狗妈妈飞走了结束故事,结局充满了宗教色彩,这和我们中国的文化还有孩子们认知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没有过度的强化,只是告诉孩子们它们飞向了天堂,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一来尊重原著,二来抚慰孩子因为故事情节而受到伤害的心灵和情绪。

  3、大班孩子喜欢看图画书,反复看图画书,所以我在最后引导幼儿完整地阅读图画书,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的良好习惯。

  4、在整堂课的过程中:我给他们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去回忆,去讨论故事的情节内容,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机会,拓展幼儿的经验。给予孩子们空间,想象的空间和充分表达的空间,真正达到了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5、在讲述的过程使用乐曲添加渲染氛围,绘本中的狗妈妈给哆哆唱的温情摇篮曲贯穿故事前后,是故事的主要线索。在搜索背景音乐时我觉得这一首《摇篮曲》特别动听和感人,也很经典,渲染出了温柔、慈祥的狗妈妈的形象,让孩子们感受那种静静的温暖。所以在故事中我两次引用了这一段《摇篮曲》,把这一故事线索“摇篮曲”加以强化。衬托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基调,温馨略带忧伤。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2、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教案《彩虹的尽头》反思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彩虹的尽头》是一本经典儿童绘本,是一个寓意很深的故事,绘本意境优美,蕴含着感染人、影响人的情感价值:以獾和狐狸寻宝为主线,逐渐展开故事情节。什么是宝贝?在储备冬粮的松鼠来看,一堆橡果就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宝贝,在幸福的鸭妈妈看来,鸭宝宝就是胜过世界上任何东西的宝贝,而在阅历丰富的兔子爷爷看来,最令他陶醉的宝贝当然莫过于对往事的回忆了。

  通过在寻宝途中与遇到的三个动物之间的对话,獾和狐狸悟出“宝贝”的真正涵义:宝贝不仅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来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宝贝还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快乐。寻宝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上的升华。大班幼儿对“宝贝”已有了朦胧的概念,他们认为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物品就是“宝贝”,“宝贝”大都是物质方面的,对于“宝贝”更深层次的涵义并不理解。大班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更强了,又善于思考,正好借助《彩虹的尽头》这个绘本 ,结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原则,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宝贝”的涵义有更深的理解,同时,绘本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将对大班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活动目标

  1.愿意欣赏绘本故事《彩虹的尽头》,感受爱的情感。

  2.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中,领悟“宝贝”的真正的涵义。

  3.能大胆讲述故事内容,乐于表达对“宝贝”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领悟“宝贝”的真正的涵义。

  活动难点:能大胆讲述故事内容,乐于表达对“宝贝”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动物獾和狐狸,了解松鼠爱吃的食物。

  2.物质准备:课件、孩子们自己带的宝贝。

  活动过程

  1.“寻宝栏目”——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寻宝》节目组来到大二班,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宝贝吧!(播放视频)。

  (2)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宝贝?它们都是什么?(中国的历史文物宝贝)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宝贝呀?

  2.“宝贝分享”——介绍宝贝

  (1)师:瞧!桌子上都是大家带来的宝贝,下面咱们通过抽奖的方式,请幸运的小朋友众来绍一下自己的宝贝,好吗?

  (2)师:你的宝贝是什么?

  (3)师总结:有的小朋友的宝贝是玩具,有的小朋友宝贝是自己作品,还有的小朋友宝贝是生活用品,看来咱们的宝贝是多种多样的。

  3. 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介绍主要人物。

  (课件呈现“一扇门”)师:听!什么声音?(门铃声)有人来参加咱们栏目活动了,大家欢迎吗?师:会是谁呢?(课件呈现;獾和狐狸)。师:獾和狐狸一起来参加我们的寻宝节目了!

  ①在獾和狐狸“寻宝”过程中,领悟“宝贝”的真正的涵义。

  (2)你们觉得獾和狐狸的宝贝是什么?咱们听听它们的寻宝之旅吧!

  (3)讲述故事的前三页:

  (第一张绘图)音乐响起,师读题《彩虹的尽头》。獾和狐狸是好朋友,他们总是在一起玩、一起打闹!

  (第二张绘图)有一天雨后,天空出现了一道明亮的彩虹!狐狸问獾:“嘿!好朋友你说,彩虹的尽头是什么”?獾说:“是宝贝”!狐狸又问:“那什么是宝贝”?獾说:嗯,它有是可能是金的、或者银的、或者是宝石(点击课件),总之让人变得富有的东西“!狐狸说:“那咱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吧!”——好不好!

  (第三张绘图)于是獾和狐狸开始了他们的寻宝之旅!(拖动图片向前)它俩走啊走,走啊走,走啊走,这一路上它们会遇到谁?会不会找到宝贝呢?

  (4)讲述故事的第四页:

  ②能大胆讲述故事内容,乐于表达对“宝贝”的想法。

  ◆师:你猜第一个遇到了谁?獾和狐狸找到宝贝了吗?

  ◆师:(采用白板局部显示功能,教师边托聚光灯边讲述)咦?獾和狐狸在什么地方?(停顿)遇到了谁?(停顿)它的宝贝是什么呢?(图片全显)师问:谁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说一遍?

  (生:獾和狐狸在大森林里遇到了松鼠,她最爱吃的是松果)(师:说得真完整,鼓掌!)

  ◆师:为什么松果是松鼠的宝贝吗?(爱吃的食物是它的宝贝)

  ◆师:看来松果不是獾和狐狸心目中所想的宝贝,于是他俩继续寻宝。(獾吃蚯蚓、昆虫;狐狸吃鱼虾蟹、鼠类、鸟类)

  (1)讲述故事的第五页:

  ◆师:(出示课件)这一次獾和狐狸在什么地方?遇到了谁?它的宝贝是什么?)看看谁能把这句话说完整?

  (生:獾和狐狸在草丛里遇到了鸭妈妈和鸭宝宝,鸭妈妈的宝贝是鸭宝宝。)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小鸭是鸭妈妈的宝贝?(重点指导细节:搂抱、学本领,有血缘关系)

  ◆师:你是谁的宝贝?来,我们来连线,看你们说得对不对?(西沃同屏连线自己的爸爸妈妈,原来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亲人是宝贝)

  ◆师:看来小鸭子也不是獾和狐狸的宝贝,于是它俩继续寻找宝贝。

  (2)讲述故事的第六、七页:

  ◆师:(运用白板隐藏功能,拖拉图片讲述)这次他们在什么地方遇见了

  ◆师讲述(点击下一张图片,音乐):他们问兔爷爷您的宝贝是什么?兔爷爷拍着脑门说:我的宝贝是回忆!嗯?回忆,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回忆?(回想过去、以前发生的人或事)

  ◆师:谁能说说你的回忆,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总结,音乐):回忆有可能是我们去过的地方,有可能是我们爱过的朋友,还有可能是你做过的事,美好的回忆可以是宝贝。两个好朋友告别了兔爷爷继续前行。

  (3)讲述故事的第八页:

  ◆师:(出示课件)突然,天下起了大雨,两个好朋友不得不躲在树洞里,他们特别伤心、特别难过,因为彩虹消失了,他们也没有找到宝贝。这时他俩开始回忆:这一路上都遇见了谁?(点击图片)他们的宝贝分别是什么呢?

  .5.完整欣赏绘本,感受爱的情感。

  ◆师:与小朋友讨论,说一说獾和狐狸这一路寻宝的经历?

  ◆师:请小朋友完整讲述故事。

  ◆师:于是狐狸看看獾,獾看看狐狸(点击课件),它们又唱又跳,相互拥抱,此刻就感到无比的快乐、开心、兴奋,它们说我们找到了,宝贝找到了,你们知道是谁吗?

  ◆师:(总结)獾和狐狸在自己回忆经历里找到了宝贝,彼此(朋友)是它们的宝贝。

  (1)(点击课件)“雨停了,彩虹出来了,可是两个好朋友依旧没有发现,因为它们已找到对方就是自己的宝贝!

  (2)完整欣赏一遍绘本故事《彩虹的尽头》

  ◆师:小朋友獾和狐狸的寻宝之旅结束了,大家还想美美地、完整地听一遍吗?(播看绘本故事)

  ◆师:请小朋友边听边想:在幼儿园里有像獾和狐狸一样的宝贝吗?小朋友你找到了自己的宝贝了吗?如果她在这你赶快去他抱一抱,和好朋友说一说你们的贴心话、知心话!

  5.总结

  师:今天咱们大(2)班的每个人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宝贝,还获得了宝贝对自己的爱和肯定!希望大家回班之后再去找找更多的宝贝!老师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能珍惜和爱自己像宝贝一样的朋友和亲人!好吗?好的,小朋友再见!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6.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收集生活中点滴的图片,在相互说一说,谈一谈自己的宝贝,体会朋友和家人之间爱的情感。

  活动总结

  我执教的《彩虹的尽头》这个绘本语言阅读活动,我始终围绕活动重难点,并借助自己自制带有图文、动画flash、声音特效、信息同屏功能等丰富设计的PPT演示文稿来辅助我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我设计的PPT在活动中帮助幼儿更直观理解了故事内容,同时借助有趣的PPT也更加激发了幼儿活动的激情。

  flash动画故事图文穿整个活动,同时,也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在第一次出示遮罩图片的时候,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更加突出故事发展的趣味与神秘,让幼儿有继续探索的欲望。整节活动通过PPT的线索一点点的推进,孩子们从一个个小动物的故事情节和对话中知道了它们的“宝贝”。最后孩子们知道宝贝不仅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来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宝贝还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快乐。通过初步了解了“宝贝”广泛涵义之后,通过让幼儿连线自己的父母,采访周围教师,组织幼儿分享交流:“妈妈的宝贝是什么?”、“老师的宝贝是什么?”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宝贝”的广泛涵义,接着,通过采访孩子自己,“说说自己的宝贝是什么?”由此,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从对“宝贝”物质层面的理解逐渐升华到对“宝贝”精神层面的理解。以此来了解幼儿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并移情到幼儿的生活中去!

  在整个绘本教学活动中,我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不断让幼儿在质疑、猜想、跳一跳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学习的渴望,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做到想说、敢说、会说、乐说,并在说的过程中获得文学阅读能力,让阅读走进幼儿的心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23、大班语言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语言描述不同动物的“嗯嗯”。

  3.体验小鼹鼠的心理,感受故事情节的幽默。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中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同的。

  难点:幼儿能用语言描述不同动物的“嗯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故事中动物“嗯嗯”的操作图片。

  经验准备:活动前玩“你问我答”游戏,熟悉游戏玩法。

  活动过程:

  1.出示绘本封面,导入活动激发兴趣。提问:这个小动物是谁?他头上是什么呀?

  (原来这是一条长长的土黄色的“嗯嗯”。)

  “嗯嗯”是什么?是谁“嗯嗯”在小鼹鼠的头上?

  2.演示课件,分段讲述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1)边讲述边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你觉得小鼹鼠的心情怎么样?

  鸽子(老马、野兔、乳牛等)的“嗯嗯”是什么样子的?

  到底是谁“嗯嗯”在小鼹鼠的头上?

  (2)体验角色心理,进行环保教育。

  提问: 小鼹鼠寻找“嗯嗯”主人的时候为什么那么生气?

  我们应该“嗯嗯”在哪里呢?

  3.完整欣赏故事,掌握不同动物“嗯嗯”的特点。

  (1)教师配乐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2)结合课件图片,引导幼儿回忆不同的动物“嗯嗯”。

  提问: 这个好玩的故事里你都见到了谁和他的“嗯嗯”?

  这些“嗯嗯”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我们出去玩的时候,想“嗯嗯”了怎么办?

  小结: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一定要找公共厕所,不能随地大小便。

  4.玩游戏“快乐嗯嗯”,继续巩固不同“嗯嗯”的特点。

  (1)出示不同“嗯嗯”图片,拍拍手,蹲蹲玩玩。

  提问:这是谁的“嗯嗯”?

  (2)出示不同“嗯嗯”图片,做做说说。

  提问:这是谁的“嗯嗯”?(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动作)

  除了小鼹鼠遇到的这几种小动物的“嗯嗯”,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嗯嗯”?

  5.升华认识,健康“嗯嗯”。

  (1)出示小朋友肚子不舒服要“嗯嗯”的图片,引导幼儿讲述“拉稀嗯

  嗯”和“石头嗯嗯”。

  提问:这个小朋友怎么了?他的“嗯嗯”会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他的“嗯嗯”是“拉稀嗯嗯”?

  为什么他的“嗯嗯”是“石头嗯嗯”?引导幼儿迁移经验。

  (2)图片展示,讲述“香蕉嗯嗯、稀拉嗯嗯、石头嗯嗯”。

  提问: 你最喜欢哪种“嗯嗯”?

  怎样才能拥有世界上最漂亮的“香蕉嗯嗯”?

  小结:不要吃辛辣、生冷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做一个不挑食、饮食健康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

  阅读区提供绘本及头饰,引导幼儿自由阅读并进行角色表演。

  课后反思

  1.教师以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自身比较喜欢讲故事、模仿动物对话,在本活动中,小动物角色较多,教师能用夸张的语言、幽默的语气,引起幼儿的猜测和思考。最后,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充分感受到“嗯嗯”的不同。

  2.巧妙使用课件,助推活动层层梯进。

  本活动使用的课件有效帮助幼儿思考、讲述,通过直观的感知吸引幼

  儿的注意力,满足幼儿对思维形象的认知。活动中,通过触电式课件,幼儿说到哪点到哪里,让幼儿在说的过程中共同梳理小鼹鼠在寻找“嗯嗯”主人时遇到的不同动物。最后,通过图片幼儿肚子不舒服引发共鸣,原来自己在生活中“嗯嗯”也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嗯嗯”的不同了解身体的情况。

  3.师幼高效互动,启发幼儿生动表达。

  师幼互动是集体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交流形式,本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温馨、舒适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通过图片大胆思考、大胆讲述,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表情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故事的认识。教师在幼儿表现时要给予积极地回应。通过良好的师幼互动,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师幼之间及时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在抛接球的过程中,提升幼儿已有经验,帮助幼儿建构新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拥有世界上最健康的“香蕉嗯嗯?”时,教师迁移幼儿已有生活经验,通过幼儿讲述、教师总结,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经验,了解幼儿“嗯嗯”的不同可以判断身体的健康程度。

  同时,本活动我还存在一些不足:

  1.做一名“走心”的教师,真正走到幼儿内心,和幼儿一起学习。

  2.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沉稳,当幼儿提出活动外的问题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将知识迁移到本次活动当中。

  3.注重让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可以很好的吸引幼儿注意力。

  4.每个环节目标的实现,还需自己斟酌。

  我相信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课后反思,将自己的问题“透明化”,让自己知道问题的所在,并不断改变自己,加油!

24、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我爸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2.尝试用“像……一样”的句式夸夸自己的爸爸。

  3.感受布朗父子间浓浓的情意,萌发爱自己爸爸的情感。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爸爸的爱好特长。

  2.材料准备:

  (1)照片、音乐

  (2)完整的绘本《我爸爸》

  活动过程:

  一、谈谈自己爸爸的职业和爱好

  师:每个人都有爸爸。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有什么爱好? (幼儿自由介绍,教师加以提炼:威武勇敢的警察爸爸,享受美味的美食家爸爸,厨艺高超的厨师爸爸,喜欢爬山的爱运动爸爸,善于传授知识并且爱学习的教授爸爸,等等。)

  师:你们的爸爸从事着不同的职业,都在努力工作,他们爱学习,爱运动,每个爸爸都与众不同。你们的爸爸真了不起!

  二、分段欣赏绘本《我爸爸》

  (一)欣赏绘本第一部分,认识布朗的爸爸。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外国小朋友的爸爸,他是布朗的爸爸。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师(出示布朗爸爸的图画):你们看到的布朗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猜想一下,他会是一个怎样的爸爸?

  师:你们觉得他是一个爱穿黄格子睡衣的爸爸。在布朗的眼里,他爸爸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欣赏绘本第二部分,理解绘本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1.理解绘本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1)出示布朗爸爸走钢丝的画面。

  师:这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布朗的爸爸?他在干什么?

  师(小结):这是个勇敢的爸爸,他会像杂技演员一样走钢丝。 (2)出示布朗爸爸参加跑步比赛的画面。

  师:这是在干什么?谁得了第一?你怎么看出是布朗爸爸得了第一?

  师(小结):他第一个跑到了终点,获得了第一名。布朗的爸爸是个飞毛腿,跑得像刘翔一样快。

  (3)出示布朗爸爸扮马的画面。

  师:这是谁?你怎么看出是布朗的爸爸?

  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怎么变成马了呢?(因为他吃得很多。)

  师:布朗是怎么夸自己爸爸的呢?(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我们一起学一学。

  (4)出示布朗爸爸扮大猩猩的画面。

  师:这又是谁?大猩猩在干吗?为什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又变成大猩猩了?(因为大猩猩力大无比,像个举重运动员一样。)

  师:布朗会怎么夸爸爸呢?(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5)出示布朗爸爸扮鱼、猫头鹰、河马的画面。

  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还变成了鱼、猫头鹰、河马,为什么呢?布朗会怎么夸爸爸呢?(我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像河马一样快乐。)

  2 尝试用“像……一样”的句式夸一夸自己的爸爸。

  师:布朗夸自己的爸爸像马一样吃得多,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像鱼一样游得快,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像河马一样快乐。生活中。我们的爸爸也有很多本领,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也来学一学布朗,用“像……一样”这句话来夸一夸自己的爸爸。(幼儿和同伴自由讲述1~2分钟,教师倾听,然后组织幼儿交流。)

  (三)欣赏绘本第三部分,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理解爸爸对自己的爱。

  师(出示布朗爸爸扮鬼脸的画面):布朗爸爸在干什么?布朗爸爸为什么会扮鬼脸呢?(因为爸爸想逗布朗开心。)

  师: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的爸爸是怎么逗你开心,让你高兴的?(幼儿讲述。)

  三、完整欣赏绘本

  配乐欣赏绘本《我爸爸》。

  四、观看自制相册的幻灯片,感受父子(女)间浓浓的情意,萌发爱自己爸爸的情感

  师:爸爸爱我们,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收集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回忆一下你的爸爸都为你做了些什么。

  (幼儿边看幻灯片边听教师解说:小时候,爸爸温暖的手抱着我;慢慢地,我一天天长大,是爸爸的大手拉着我,让我学会了走路;当我能够满世界跑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去爬山,去看海,去游泳……那里,留下了我和爸爸的笑声,留下了我和爸爸的脚印,留下了我和爸爸的身影……爸爸为我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开心,为我学会的每一样本领高兴。爸爸带着我走进博物馆,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动物王国的秘密、宇宙的奥秘,带我走进知识的海洋。当我累了的时候,爸爸抱着我、背着我。爸爸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陪伴着我,看着我慢慢长大……)

  师:爸爸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你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爸爸说吗?

  师:今天回家时请你们大声地说出你想对爸爸说的话,别忘了说那句最重要的话:爸爸,我爱你!

  活动反思:

  通读绘本后,我从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去挖掘文本的教育价值。仔细阅读绘本,我发现要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父子间浓浓的亲真的很棒并不难,而要用“像……一样”的比喻句来夸爸爸则比较难,需要幼儿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将“比喻物”的特性和爸爸的爱好、本领相对接。另外,最后的情感体验部分也需要幼儿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理解绘本所表现的伟大而平凡的父爱,并表达出自己对爸爸的爱。

25、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小威向前冲》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经常有孩子会问家长自己是怎么来的,父母们总是含糊其辞,对我们老师来说也不知如何来告诉幼儿。《小威向前冲》这一故事幽默和风趣,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精子--小威的形象,并以此轻松阐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孕育的科学命题,让人不由地感叹生命之奇妙和美好。故事用生动、有趣、简单的语言给孩子阐明了生殖和遗传这个原本很复杂的道理。故事中三亿小精子的游泳大赛、地图、冠军的奖品、那个酷酷的游泳眼镜,所有这些元素,无不吸引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开始了探索生命奥秘之旅。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性教育,幼儿的性启蒙教育途径是什么,这一绘本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我们尝试进行探索。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课件,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

  2、感知生命的孕育过程,从而珍惜生命,体验亲情。

  3、初步学习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培养幼儿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三、活动准备

  1、绘本《小威向前冲》。

  2、多媒体课件。

  3、事先已布置幼儿回家找找和父母相像的地方。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引出绘本’《小威向前冲》(PPT展示绘本封面)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介绍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小威向前冲》

  2、师:我们来学学小威向前冲的样子。

  3、师:小威向前冲要冲到哪里去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看看这本书吧。

  (二)利用课件,分段讲述绘本前半部分故事内容

  1、点击PPT,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有感情地讲述绘本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提问:小威住在哪里?他什么不太好?他是什么高手?这一点像谁?

  提问:你们认为小威是个棒小孩吗?

  提问:小朋友,你是一个棒小孩吗?你什么地方是高手?

  小结:虽然小威有缺点,但是他有高手的地方,他是一个棒小孩!我们每个都很优秀但是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不足的地方,我们大三班的宝贝们也都很棒,很优秀。

  2、继续播放课件并讲述故事内容至地图页面,幼儿集体观察地图。

  提问:这是比赛的起点,这里是终点,小威要看清楚路线,才能成功。你认为小威该怎么走?要经过什么地方?

  (让幼儿拥有1分钟聚精会神看地图的时间,而不是着急地让幼儿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3、点击PPT,两颗撞击的爱心,讲述故事。

  师:布朗先生和布朗太太亲密地在一起,游泳比赛开始了。裁判就是布朗先生和布朗太太,他们两个齐声喊道,一、二——GO! 于是出发了。

  4、点击PPT,继续讲故事,培养幼儿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师:游了一会儿,好朋友小布赶上来了,小威好紧张啊!现在,小威该怎么办呢?

  小结:遇到困难只有努力向前冲才能获得胜利。

  三、通过欣赏生命孕育全过程,理解绘本的后部分内容

  1、播放视频让幼儿欣赏。

  2、继续看PlY[、图画,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你猜小娜长大以后长得像谁呢?

  小结:小娜的本领像爸爸,样子也像爸爸。这就是遗传。

  四、感知自己和爸爸妈妈长得很像,体验亲情。

  1、引到自身的提问。

  提问:小娜长得像爸爸,你们长得像谁呢?哪里很像?

  小结: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都长得像自己的爸爸妈妈。

  2、点击班上小朋友和他们爸爸妈妈的合影照片,体验亲情。

  师:看!这是你们和爸爸妈妈的照片,像吗?和幼儿一起讨论。

  五、对幼儿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师:我们的生命都是爸爸妈妈给的,你要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10个月才能出来。妈妈怀孕期间很辛苦,我们渐渐长大,爸爸妈妈也付出了很多,我们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的话,珍惜自己的生命。

  教学反思:

  《小威向前冲》是一本性教育阅读绘本,告诉我们小精子变成小宝宝的过程,以及蕴含着遗传的秘密,他将复杂的生命孕育过程用如此简单的图画来表现出来,让人觉得神秘又有吸引力,在冲破思想的障碍以后与幼儿一起分享是多么的快乐。

26、幼儿园大班阅读《是谁留下的痕迹》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基于对读本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阅读经验的分析,发现《是谁留下的痕迹》可以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核心经验。如: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中,前阅读的经验、阅读内容的表达和阅读内容的评判。幼儿可以通过独立阅读与集体讲读,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可以较为完整、清晰地使用图画书中的词句叙述图画书中的内容;可以对图画书中的内容进行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早期口头语言交流与运用经验中,谈话的经验、说明性讲述的经验。幼儿可以通过谈话活动,进一步理解“痕迹”和表达自身对“痕迹”的理解;可以使用准确规范、简单明了的说明性词句讲述事物的各种特征。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尝试用较为连贯、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画面信息;

  2.能自己选择喜欢的画页,构思画面内容,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3.愿意大胆猜测想象,对寻找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痕迹产生兴趣;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是谁留下的痕迹》、《是谁留下的痕迹》PPT、完整讲述配乐;

  经验:在有凭借物的情况下,能够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但如何构思讲述内容尚需成人的指导与辅助。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能自己选择喜欢的图片,构思画面内容,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难点:尝试用较为连贯、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画面信息。

  活动过程:

  1.观察图书画面,引入概念“痕迹”。

  提问:小朋友们,来看看大屏幕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原来叶子上的坑坑洞洞是小虫子在叶子上边爬边咬留下的痕迹。那在生活中我们人会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2.幼儿自主阅读,记住喜欢的一页。

  请幼儿独立阅读图画书,初步了解“痕迹”的概念(借此机会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和图画书阅读理解能力)。

  3.幼儿自主讲述,用连贯完整的语言。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页?那你在这一页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留下的痕迹?是怎么留下的?(提醒幼儿分享时有条理地说明:我看到了什么样的痕迹,是谁留下的,怎么留下的。)

  4.教师完整讲述,倾听感受图书内容。

  师:这本书里还讲了哪些有趣的痕迹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是谁留下的痕迹》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对科学知识非常感兴趣,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本次活动借助图画书《是谁留下的痕迹》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幼儿自我阅读能力,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最喜欢的一页内容,发展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开始,先通过观察图书封面引出痕迹的概念,再通过探讨生活中人留下的痕迹,确保幼儿对痕迹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自主阅读。阅读中,因为图画书内容较多,所以只保留了六页让幼儿重点阅读。阅读后,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一页内容,梳理重点,解决难点。最后,教师完整讲述,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27、大班绘本阅读公开课教案《收集东收集西》反思

  设计思路:

  话题分析:

  这本图画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画面从自己的收集出发,逐渐延伸到他人的收集,进而扩展到自然界。让幼儿看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现象,好像也存在着什么收集什么的关系。一个有关"收集"的理性话题,遵循符合幼儿生活逻辑的潜在轨迹,有了天马行空的延展想像,与幼儿的思考模式极为相合。最后,以妈妈的收集作为本书的结尾,生动地表达了幼儿所能感受到的母爱的温馨,更拉近了本书与幼儿生活体验的距离。活动在大班下学期开展,以"收集"为中心话题,借助画面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讨论"收集",这是比较符合这个时期的幼儿思维方式的。话题从他人、自然界、母亲等方面诠释了"收集"的广泛意义,有助于启发大班孩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另外,这个活动对于幼小衔接的渗透开展,也可以视为是幼小衔接活动系列性活动的开端。我在作品的基础上基于孩子的情感积淀,拓展到延伸到师生情谊的呈现,激发出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美好的怀念与深深的留恋之情,让幼儿感受"收集"源于"珍惜"情感的活动。最后,通过"离园前收集"计划,让孩子将这种情感具体化,使"收集"变得更有意义。

  交流设计:

  本次活动形式以语言交流为主,主题中心是"收集",是一个能引发许多话题的主题,面对大班幼儿天马行空的发言,围绕目标活动设计内容。活动的第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聊聊"收集"的意思,带着对"收集"的一知半解进入话题。活动的第二环节,通过看看说说三种人收集的各有不同,理解收集的含义。接着,想想说说自然界的收集,感受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关系。给予幼儿大海、天空、春季的三个自然景色开展想象,同时使孩子们在与老师的语言对话中,爱表达,会思考,语言表述完整。活动的第三环节,从感受妈妈的"收集",到猜测教师的"收集",进一步了解"收集"的背后的美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一段视频冲击幼儿的现有经验,使幼儿在关注到妈妈爱收集的行为中感受妈妈对宝宝爱的情感;之后再出示教师的"月光宝盒",让那些收集的宝贝打开幼儿感受幼儿园师生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无价情义。

  活动目标:

  1、根据交流中出现的不同画面,理解"收集"的涵义,知道每个人的"收集"各不相同。

  2、积极参与集体讨论,感受"收集"中蕴涵的美好情感。

  3、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交流收集各有不同。难点是感受收集中蕴涵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字卡:收集;

  2、PPT课件、妈妈的收集摄像;

  3、教师的宝盒放置着记录、幼儿的画。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诠释意思

  1、出示字卡,聊聊"收集"的意思。提问:孩子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说说什么叫"收集"?(幼儿泛讲)

  小结: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且非常爱惜地保存起来,这就叫"收集"。

  2、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收集的事情(出示题目:收集东,收集西)。

  二、解读分析,理解不同

  1、解读图片,说说自己和他人的收集。(理解每个人的收集)

  (1)提问:女孩子喜欢收集什么?小结:女孩总是喜欢收集装扮自己的东西。

  (2)提问:奶奶收集了什么?怎么知道奶奶喜欢收集拖鞋的?哦,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结:奶奶喜欢收集实用的物品。

  (3)这是谁?他收集的是什么?清洁工伯伯为什么要收集垃圾?小结:收集是清洁工伯伯的工作,世界因为他的收集而整洁。

  (4)提问:你们有收集吗?说说自己喜欢收集什么?

  小结: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收集,也许是为了爱好,也许是为了需要,也可能是为了梦想。

  2、看图想象,说说自然界的收集。(感受自然界物体之间的关系)过度语: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也很喜欢收集,它们喜欢收集什么呢?(一边讲一边出示蓝天、大海、春天的图片。)

  (1)提问:天空喜欢收集什么?小结:天空喜欢收集璀璨的星星、明亮的月亮、灿烂的阳光、清新的和风细雨、悠悠白云、多彩的彩虹、飞过的鸟类等等,有了这些天空会更有生机充满趣味。

  (2)提问:说说春天的收集?小结:春天收集的是翠绿的小草、舞动的蝴蝶、勤劳的蜜蜂、温暖的阳光、争奇斗艳的百花、飞舞的翠柳等等,都是对美丽的偏爱。(3)提问:大海有什么喜欢的收集?小结:大海喜欢收集坚实的岩石、一望无际的沙滩、千姿百态的海洋动物、沙滩上可爱的脚印、自由的海鸥、五颜六色的珊瑚等等,这些收集是大海带给人类的财富。

  (4)总结:因为大自然的朋友们的收集,世界才如此美妙!所以,我们在大自然中能得到很多的快乐!

  三、深入理解,感受温馨

  1、理解意义,感受妈妈爱的情感。

  活动反思:

  其实孩子们对"收集"并不陌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总是把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石头、落叶、小草等,带到家里,向宝贝似的收集起来。"但孩子对于收集这个词并不熟悉和了解,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将幼儿熟悉的人和动物收集到的东西,形象直观的呈现在绘本中,而且通过导入刘老师收集发卡的方式,让幼儿清楚明了的明白了什么是收集。同时,还夸张、拟人式的向幼儿介绍了大千世界中,如同"收集"的自然现象和景观。

  在授课过程中,我运用直观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中,了解了绘本的基本结构,如:封面、扉页、封底。如:我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扉页、封底的盒子哪?因为很多绘本的封底和封面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若无提醒,孩子可能更容易把它看成一个单独的片段,因而与其中隐藏的意趣擦身而过。一旦,这种提醒开启了孩子观察阅读时"有意识捕捉"的行为,则会更大地促进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并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而绘本中有关"封面"和"封底"之间的阅读经验,将在日后的阅读中延展下去。在观察封面的时候,更悄悄启动了孩子"猜猜看"后认识和印证的愿望;小星星会是谁收集的,石头会是谁收集的等,在这种充分的观察和积极的猜想中,孩子们由对一个不熟悉的绘本故事"贸然前往"的观察欣赏,演变成"有备而来"的积极期待。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看图说话的环节,在这里,老师故意不讲述的"停顿"和"等待",隐含着对孩子观察表达的暗示和鼓励;继而,后继的文本讲述又自然包含了对孩子讲述的肯定和修正,引导孩子向绘本的"文"、"图"欣赏中迈进。也适时的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尝试在图的观察和文字的聆听中解读文本中的构图、语言模式,积累读图解图的阅读能力和经验。 在说说交流的环节,引导幼儿对课文进行了一次更加细致的了解和观察,并有了"新发现",这样自我意识就获得了发展。并通过我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要是遇上了你最喜欢的那一段,你就和老师一起讲,这种集体阅读方式培养和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在分享生活中的收集的环节。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喜欢收集的东西,我又运用刘老师的照片的形式,引导幼儿初步进行创编。

  幼儿绘本讲述活动已经结束,但关于绘本有关的收集、展示活动却开始开展起来,这样可以让幼儿亲身体会到什么是收集与收集的快乐。

28、大班综合绘本《两个半愿望》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绘本《两个半愿望》用一种奇妙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历程:一只百无聊赖的小乌龟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形态去模仿其他的动物,想从中寻找到快乐和幸福。一只会魔法的小白兔满足了他的愿望,但当他遇到挫折后才发现原来对他来说,做自己,最快乐!幽默轻松的故事更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乌龟的有趣经历。

  3.感受小乌龟的情绪变化,理解做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事。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乌龟的有趣经历。

  三、活动准备

  数字故事《两个半愿望》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快过年了,你们有什么愿望呢?

  2..引出小乌龟

  师:谜语: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跑。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师: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看这只许愿龟。

  (二)教师出示数字故事封面,激发兴趣,引入情景。

  1.师:小乌龟在干什么?

  2.师:小乌龟住在哪?它的家附近多有什么?

  3.师:上面的字就是故事的名字:两个半愿望。他的愿望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教师播放故事的视频,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懂得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1.师: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它们是谁?

  2.师:小乌龟的愿望是什么?都实现了吗?是谁帮助它的?

  3.师:小乌龟实现愿望后发生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又想做回自己?

  (四)带领幼儿回忆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故事大概内容,大胆讲述小乌龟的有趣经历。

  (五)引导幼儿思考小乌龟的情感变化。

  1.师:小乌龟无家可归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它为什么不开心?

  2.继续讲述,突出故事的转折点,增强幼儿的感受。

  师:最后实现了半个愿望,小乌龟这时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又会开心?

  3.请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做快乐的自己

  师:那最后,小乌龟找到真正的快乐了吗?

  师:原来做自己最开心的事情呀!

  其实,通过这节课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个小朋友也各有各的优点,在老师的心中,你们都是最棒的,老师希望你们都做幸福的自己!所以也请小朋友对自己说----

  幼儿:做自己,最幸福!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我感觉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教学形式,关键是让孩子对你的教学感兴趣。有了兴趣,孩子才会有需要。不要怕麻烦,不要怕重复,对孩子来说,重复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他们往往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把老师所教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29、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大班幼儿能根据故事画面的部分情节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大脚丫跳芭蕾》这个绘本故事以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在大胆猜测人物心理变化的同时,愿意主动表述自己的想法,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活动目标:

  1.树立坚持梦想不放弃的信念。

  2.能根据画面中的内容,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3.通过对角色表情和动作的观察,大胆想象、推测。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判断人物的心理变化。

  活动重点:能根据画面中的内容,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通过对角色表情和动作的观察,大胆想象、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变化。

  活动准备:PPT课件、轻音乐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有关梦想的话题。

  提问: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

  2.有一位女孩叫贝琳达,她也有一个梦想,会有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根据画面中的内容,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封面女孩,猜测人物特点。

  提问:贝琳达的梦想是什么?你们觉得她喜欢跳芭蕾舞

  吗?(表情、动作),她跳得怎么样?

  2.讨论:贝琳达遇到的大问题可能会是什么?(左右脚都很大)

  提问:左右脚都很大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观察评审委员的表情和动作,大胆想象、推测、判

  断人物的心理变化。

  提问:评委们对贝琳达的大脚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的?(表情、动作)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讨论:如果你是贝琳达听了评委的话,你心里会有什么

  感觉?

  4.观察画面,大胆猜想、推测贝琳达的内心活动。

  提问:贝琳达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画面上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贝琳达很难过?那她可能会想些什么?

  讨论:她做了一个什么决定?她可能会去干什么?

  5.仔细观察贝琳达在餐厅里的画面,请幼儿与身边的伙

  伴小声进行交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完整的语言

  大胆表达出来。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

  讨论:以前评审委员们是怎么评价贝琳达的?现在又是

  怎样评价呢?燕子、羚羊、鸽子,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提问:你觉得现在的贝琳达快乐吗?为什么呢?

  6.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故事取名字。

  讨论:你觉得这个故事中的贝琳达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三、生活迁移,树立坚持梦想不放弃的信念。

  提问:怎样让自己的梦想也成为现实?

  总结:是啊,要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实现,必须要努力、

  勇敢、自信、坚强,虽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

  是不要被困难和挫折打败,相信自己,向着自己的目标

  努力,终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活动反思:

  《大脚丫跳芭蕾》这个语言活动是围绕一个大脚丫女孩贝琳达讲述的励志故事,孩子们眼中的不一样一般都是直观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但是往往一些内在的不一样并不能被孩子所发掘,他们不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那么在这时候,老师的引导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到底哪里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是好还是不好,带着这些疑问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在活动进行时,都能被绘本中绚丽的图片所吸引,孩子们相比大人是单纯的,他们不会因为贝琳达的大脚丫而笑话她,更多的是好奇,当我讲述完整个故事,她们被贝琳达热爱芭蕾舞的精神所感动,觉得贝琳达是个很棒的女孩,她很值得我们学习。

30、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我的爸爸叫焦尼》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阅读图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画面的内容。

  2、初步感受作品中父子之间深深的爱意。

  3、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父亲,感受浓浓的父爱。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重点难点

  能够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父爱,理解父母。

  活动准备

  图书《我的爸爸叫焦尼》人手一本;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封面上的父子爸爸叫焦尼,儿子叫狄姆。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我的爸爸叫焦尼》”你们觉得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呢?讲了狄姆和爸爸一起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焦尼和爸爸一起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吧!

  二、过程教师

  1、教师发放绘本,幼儿阅读绘本。

  ——重点指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感受画面情节。

  (1)、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带领幼儿集体阅读。

  (1)、观看课件,教师有感情的阐述故事。

  (2)、“这个故事里儿子狄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他在什么地方说这句话的?”

  (3)、“狄姆为什么要说那么多遍的‘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4)、“你觉得狄姆说这句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呢?他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

  3、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父亲,感受浓浓的父爱。

  (1)、“你喜欢你的爸爸吗?你都和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2)、你们觉得爸爸辛苦?为什么爸爸会那么辛苦呢?

  (3)可是爸爸经常不能陪伴我们啊?那我们会想念爸爸?那爸爸会想念我们?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4、教师小结“我们的爸爸很辛苦,有的时候也要很晚才回家,有的小朋友的爸爸也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不能经常见面,也不能经常的陪着你们,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知识本领,以后长大了帮助爸爸。”

  3、幼儿介绍自己的爸爸。

  三、活动延伸

  师:刚刚你们都描述了自己的爸爸,爸爸平时上班也非常的辛苦,想一想我们可以帮爸爸做些什么吗?

  活动总结

  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阅读图书的过程当中,安静阅读。注重幼儿的感受和体验,仔细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图书当中理解父母,感受亲情。让幼儿在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激发幼儿的阅读特点。

31、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看谁最像奥特曼》教案反思

  设计理念

  奥特曼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尤其是男孩子,都非常喜欢。我便将这一角色引入到此节活动中,结合活动的目标――投掷,使奥特曼击打怪兽成为活动的主线,从始至终吸引孩子,使幼儿能够快乐的参与活动,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

  2、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活动。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6、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7、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

  流星球每人一个(做法附后)、怪兽图片(四个小的,二个大的,大怪兽身上挂满铃铛,并根据大小分别固定在木板上或移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的场地)

  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奥特曼吗?为什么? (保护地球……)

  1、游戏:看谁像个奥特曼。

  方法:幼儿跟在教师后面,边走边说:“看谁像个奥特曼”,当说到“曼”字时,教师突然扭头,同时,幼儿要摆一个奥特曼姿势不动。

  2、大家一起来运动。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猜在干什么,如拍、投、击、打、踢、游……

  (2)大家来运动,师生边做边喊:

  一、二、三、四,用力“拍”;

  一、二、三、四,用力“投”;

  一、二、三、四,用力“打”;

  一、二、三、四,用力“跑”。

  二、进入角色,学习本领

  师:大家都这么喜欢奥特曼,小朋友想不想成为奥特曼战士?(激发幼儿兴趣),奥特曼战士机智勇猛,而且要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大家能不能做到? (能)奥特曼战士呈两列纵队集合。

  1、出示小流星球。

  2、传球:两队排头拿球往后传到最后,得到以后说:“有了。”直到人手一个。

  3、看看谁的玩法多。

  (1)幼儿在场地上四面散开,注意避免流星球互相缠绕或砸到别人。

  (2)鼓励幼儿想出好的玩法,并互相模仿(用脚踢、放头上当辫子甩动、向上抛接)

  (3)奥特曼加力:手拿绳子一端,敲击身体各个部位。边敲边说:

  “腿部加力,咚,咚,咚”,

  “腰部加力,咚,咚,咚”,

  “背部加力,咚,咚,咚”,

  4、学投掷。

  师:奥特曼战士浑身充满了力量,我们来学习新的本领――投掷。

  (1)教师示范,分析要领:右手拿球,手放肩上,双腿微屈,瞄准目标,用力往前抛。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三、击打怪兽,消灭敌人 (配班教师悄悄地将四个小怪兽摆至场地一端)

  1、击打怪兽师:不好!看前面出现怪兽,快,奥特曼战士呈四列纵队集合。(幼儿迅速站好)

  师:四组战士用流星球击打与你组相对应的怪兽,投完以后站到队尾。

  活动开始,放奥特曼音乐。

  2、放松活动幼儿手拿绳子一端,将球下垂地面,边走边说:“加力,加力,加力。”

  3、消灭大怪兽

  (1)观察怪兽,分析要害(挂铃铛部分)

  (2)呈两列纵队,要求击中要害。

  (3)(放音乐)幼儿逐个击打,当铃铛响起,该幼儿本组得一枚红点。

  (4)怪兽被打倒,幼儿欢呼。

  四、放松活动

  1、用流星球敲打身体四肢(歌曲《幸福拍手歌》)

  2、安全教育:流星球是用来消灭坏人的,因此,大家在玩的时候,不能随便咂人,砸玻璃,击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本活动气氛热烈,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幼儿在愉快的情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户外活动,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使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如果将活动中的怪兽做得更立体、更形象,效果会更好。

  附:流星球做法:在一块方形手绢内包一些碎布,用绳子紧上口,绳子留两尺左右。

32、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小黑鱼》 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绘本阅读《小黑鱼》(大班)

  设计意图:

  绘本在文学作品中拥有独特的风格和优势:用笔精致、配色鲜艳,内容深刻却浅显易懂。《刚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色彩鲜艳的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让识字不多的儿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同时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观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活动目标:

  1、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分析:大班幼儿在生活中有遇到困难的实际经验,然而缺乏勇敢面对困难和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更不会想到请求别人的帮助。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知道,集体永远比一个人更有力量。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黑鱼在不同经历中的心情变化。

  分析:孩子面对困难往往精神不振甚至退缩,这里教师通过故事的情节发展,引导孩子学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有乐观的心态,善于发现身边有趣和美的事物。

  3、喜欢阅读活动,能通过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分析:阅读活动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图书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所以让他们喜欢阅读,并且能够学会观察图片内容是本活动的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孩子对绘本的一步步感知,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是他们在活动中产生阅读的快乐体验。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重点:面对困难要勇敢、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力量大。

  活动难点:感受小黑鱼在不同经历中的心理变化,学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保持乐观的心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教师用彩喷大绘本一本

  (2)同绘本课件

  (3)绘本内容动画片

  (4)每人一条可套在手上的小鱼(其中黑色一条)

  (5)教师用凶恶的大鱼一条

  (6)道具:珊瑚、水草、石头等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有阅读绘本的经验

  (2)课前了解各种海底动植物,重点了解“淡菜壳”

  3、场地准备:

  (1)幼儿成圆弧形围坐在教师周围,小鱼放在每位幼儿的座位下面。

  (2)珊瑚、水草、石头分布在教室四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图书直接导入

  出示大绘本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图书,你们看这是什么书?

  指导要点:本环节教师通过图书封面直接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幼儿学会看书先从封面看起,并且学会观察封面内容及作品名称,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点读作品名“小黑鱼”,起到“前阅读”的目的。

  二、基本部分: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黑鱼的心情变化

  (一)猜想故事情节

  1、出示第一幅图:这是在什么地方?画面上有谁?

  2、出示第三附图(小黑鱼自己):这幅图与刚才那幅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猜一猜)

  指导要点:通过两副图片的对比出示,引导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猜想小黑鱼忽然只剩自己的多种可能,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并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图片,体会小黑鱼心情

  1、出示第二幅:发生什么事了?

  2、完整看一、二、三幅,出示第三幅:小黑鱼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指导要点:通过“开头”“结尾”让孩子猜想中间的情节会大大激发孩子的参与欲望。三幅图连起来之后重点引导幼儿体会小黑鱼在经历了重大灾难之后的心情。

  3、孤独的小黑鱼游向了大海深处,它还会遇到什么?

  指导要点:本问题重在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想象小黑鱼将会遇到的各种情形。

  4、逐幅出示四幅小黑鱼在海中的经历,提问:小黑鱼遇到了谁?(幼儿回忆顺序并模仿)

  (1)(同出示四幅图)你看到它们有什么感觉?在小黑鱼的眼中,它们像什么?

  (2)幼儿边回忆边模仿水族动物

  (3)现在,小黑鱼的心情怎样?是什么让他的心情变好了?

  指导要点:本环节重点引导幼儿体会在大海中有好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和现象,孩子在回忆和模仿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通过这些起到潜移默化的体会小黑鱼的心情变化的作用,从原本的恐惧和害怕渐渐变得放松起来。

  (4)老师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心情就好了,你有没有这种情况?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学会健康发泄情绪地方法和保持乐观的心态。

  5、出示下一幅(遇到其他同伴):小黑鱼又遇到了谁?它的心情怎样?这时它们之间会说什么?

  指导要点:为了让幼儿能更好的体会小红鱼不敢走出石缝的心情,这里将原著稍作改动,将原本的“另一群小红鱼”改成了“经历了大鱼袭击幸存下来的同伴”。这样会更容易引导孩子体会小红鱼的紧张和害怕。

  6、请一个小朋友想办法将躲在石头后面不敢出来的小红鱼叫出来。

  7、出示最后一幅图,说小黑鱼想了什么办法?(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

  指导要点:教师引导幼儿先替小黑鱼想办法唤出自己的同伴,再出示小黑鱼的做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幼儿在前主动学习的作用。

  (三)观看动画片,完整欣赏作品。

  三、结束部分:表演故事

  老师做旁白,每位幼儿套上小鱼扮演角色,当出现大鱼袭击时,教师用大鱼扮演。最后让幼儿自己想办法组成一条大鱼吓跑大鱼。

  指导要点:

  此环节在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绘本内容的同时,更好的让幼儿能切身体会小鱼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情,在最后大家齐心协力组成一条大鱼吓退凶恶大鱼的时候,孩子会真切的体会到团结力量大,体会到这种快乐和幸福。

  活动反思:

  《小黑鱼》采用了水彩拓画的技法,独特的绘画风格从一开始进足矣激发孩子的兴趣。阅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达到《纲要》提出的让孩子“喜欢看图书,引发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其前阅读的技能”。所以在组织本节活动时,教师通过与幼儿一同翻阅大书,从观察封面入手,一步步引导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潜移默化的为幼儿日后自己阅读图书打下基础。

  根据小黑鱼在海底所经历的事和感情变化,本节活动的教学思路是:快乐——孤独——快乐。教师要极力引导幼儿想象小黑鱼感情变化的原因和不同的心情,最后通过前面的想象感知和最后的集体表演,让孩子们知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本书除了拥有独特的绘画风格,还有优美的语句,如:“水母像彩虹果冻”等,在阅读这部分画面时,应该让孩子认真的欣赏之后,用肢体或者语言进行模仿,将这样优美的画面和词语记在心里,这部分要给孩子充足的感知和表现时间。

  在活动中要充分肯定孩子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小黑鱼和小红鱼会想什么办法来对付大鱼的时候,孩子们的想法形形色色,有的孩子还说“搬救兵”,这一回答显然背离了绘本的原文内容,但不能否定这个想法,因为路上遇到这么多的生物,小黑鱼他们也会去想办法请大家帮忙,虽然有时孩子的答案。

  在老师看来是有些不合实际,但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所在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回答时,老师要追问其想法的原因,并在课前备课时多设想各种可能,对孩子的表现有一定的预见性。

  在这样的开放性阅读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引导和教学中的教育智慧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节课的好坏,除了活动本身之外,教师的能力也至关重要,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3、幼儿园绘本阅读《猪先生去野餐》大班语言优质教案反思

  《猪先生去野餐》是由美国作家庄子·凯萨兹编绘一本儿童绘本,曾在1988年被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评为“最佳图书”。该书讲述了一个可爱的猪先生为了能邀请到猪小姐去野餐,如何借朋友的东西打扮自己,引发的一段幽默风趣的故事。书中作者借助了借助猪先生滑稽的造型、诙谐的情节,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就是我,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大班幼儿还未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整个幼儿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的引导对儿童的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借助绘本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有着积极的意义。

  绘本画面形象鲜明、生动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且故事情节起伏诙谐,对幼儿有吸引力,留给幼儿推理、猜想和思考的空间,适合采用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交叉进行的形式阅读,同时采用符号记录故事情节的结构,引导幼儿根据结构提示大胆推理、表达。

  活动目标

  1.能够从画面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及特征,推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角色之间的对话。

  2.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对故事的理解,根据符号提示清楚、连续地讲述自己猜想的故事情节。

  3.感受故事所带来的乐趣,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符号提示清楚、连续地讲述自己猜想的故事情节。

  难点:能够从画面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及特征,推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角色之间的对话。

  活动准备

  绘本《猪先生去野餐》2人一本 用回巡针做分好三段,PPT、磁性黑板、记录符号

  活动过程

  一)提问:什么是野餐?你们去野餐过吗?

  二)出示绘本《猪先生去野餐》封面,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围绕封面观察讲述,并想象打扮猪先生的方法。

  提问::猪先生长什么样子?表情是怎样的?出发前可以怎样打扮白己呢?

  三)、分层赏析故事,挖掘故事内涵。阅读第一步份。

  1幼儿自主阅读:每2人一本故事书,幼儿自主阅读第一部分,教师巡回指导。

  2分享阅读:引导幼儿在观察、讲述、猜测中进一步感理解故事。

  (1)讲述分析故事第一段,感受猪先生约会前的期盼心情。

  提问:“猪先生出发前做了哪些准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为什么要给猪小姐采花?

  (2)讲述分析故事第二段。感受孤狸帮助猪先生的情节,提炼讲述的要素。

  提问:猪先生遇到了谁?他长得什么样子?他是怎么帮猪先生的?他说什么?

  3.用图片符号帮助幼儿提炼讲述要素提纲。

  4.引导幼儿猜测猪先生还可能遇到谁?

  四)倒叙式讲述:出示PPT猪先生打扮好的样子,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进一步观察、猜测、讲述。

  提问:猪先生还遇到了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们见面会说什么?引导幼儿用图片符号帮助讲述。

  五、阅读第二部分,

  1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2分享阅读:

  (1)进一步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进一步观察、讲述。提问:猪先生还遇到了谁?他长得什么样?他是怎么帮猪先生的?他说什么?

  (2)讲述结尾前启发幼儿猜测故事情节,大胆表达白己的想法。

  提问:猪先生,有狐理尾巴、狮子头发、斑马花纹的猪先生,猪小姐会喜欢他吗?

  六)集体阅读第三部分,感受作品有趣可笑的情节,鼓励幼儿表达对作品理解的独特感受。

  1:最后猪小姐同意和他去野餐了吗?猪小姐喜欢什么样的猪先生?

  2你觉得故事哪里最有趣?为什么?”

  七)完整欣赏绘本,

  提问:小动物们是怎样夸奖猪先生的?戴上狐狸尾巴的猪先生真的会更聪明、吗?为什么?”

  小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是重要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运用猜测、启发式提问、学一学等方法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分析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所带来的乐趣,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最美的一面。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一、在猜测中导入

  活动开始让幼儿随着ppt的自动播放,让幼儿对绘本故事有一个整体粗略的感受。幼儿知道猪先生是在打扮自己,手里还拿着一份礼物,一只手拿了一朵花正准备送人。我提出让幼儿猜测性的问题:猪先生为什么精心打扮自己呢?他的礼物和花正准备送给谁呢?根据幼儿猜测引出故事的高潮部分。

  二、在表演时展现

  故事中猪先生请猪小姐的路上遇到了朋友狐狸、狮子和斑马。猪先生和朋友的一系列对话、动作、表情等都是重复出现,很适合幼儿进行模仿、表演。我结合ppt让幼儿观察狐狸把尾巴借给猪先生后猪先生的表情变化,想一想狐狸和猪先生会说哪些话?并让幼儿学一学。在说的过程中幼儿掌握一个句式:让我把我美丽的XX借去吧,瞧你看上去多XX啊!猪小姐一定会喜欢的。当猪先生碰到狮子、斑马时在对话方面幼儿掌握得很熟练了,这为这部分内容的表演打下基础。在表演的时候幼儿虽然没有把狐狸、狮子、斑马很自信的表情表现出来,但猪先生最后变成一个不知是什么样的东西而大笑。

  三、在理解后迁移

  当猪先生借了朋友们的东西后,自己很满意,而猪小姐认为是个怪物。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猪先生怎样把自己变得更美丽?把别人身上最美的东西借来是个好办法吗?幼儿都知道朋友身上最美的东西是和猪先生不配的,猪先生只有用自己的东西来装扮才会美丽,猪先生要和猪小姐一样才行。最后指出我就是我,不要去羡慕别人。

  本次还存在一下一些不足之处:当狐狸、狮子、斑马把尾巴、头发、条纹借给猪先生时没有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尾巴、头发、条纹借给猪先生?在最后迁移理解上要有更多的引导,多启发孩子进行体验讲述,这样会更好。

34、幼儿园大班数学绘本教案《特别的尺子》反思

  设计意图:

  近期班级增加了自然测量的区角,孩子们利用树枝、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测量的活动,孩子们的测量兴趣十分的高。但是在孩子们测量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孩子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孩子们在测量时均出现重叠、间断的现象。《数学核心概念》中提出,测量的核心经验之一是:比较必须是“均等的”,即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必须是不间断或没有重叠的。还有就是:计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一种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计量单位越小时,测量的物体包含的单位数量就越多。这样一个复杂的数学概念,如何能让幼儿理解呢?因此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就可以帮助孩子轻松理解这个难题。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收尾相连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了解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要有统一的标准。

  2.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跳绳(若干)、桌子、椅子等物品、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最近我们增加了一个测量区,小朋友们都利用了哪些材料进行测量呢?除了可以用这些材料进行测量,还可以怎么来测量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乐乐,她的妈妈有一种很特别的“尺子”,这把尺子可以测量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及方法。

  引导语:乐乐长高了,衣服、裤子都短了,妈妈想要为乐乐做一件连衣裙,织一件合身的毛衣,除了毛线和织针,还需要什么?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尺子,妈妈是用什么来当的尺子?妈妈是怎么用手来测量的?请小朋友们也来试试看吧!

  重点提升: (1) 只手这么量:手伸直一柞,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动哦。再来, 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柞。

  引导语:除了小手可以当尺子,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当尺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乐乐还用了什么来当尺子?用脚印来量到底是怎么个量法呢?谁能来试试?

  重点提升:人有两只脚,一个脚印量完了,后面一个脚印可以接过来,脚跟去靠脚尖。

  小结:原来我们的脚也这么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运动,还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3.初步使用首尾相连的方法进行测量。

  (1)幼儿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

  引导语:今天教室里有桌子、椅子、跳绳等物品,一会儿请小朋友们4人一组用刚刚我们学会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这些物品的长度。

  幼儿进行测量,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了解幼儿用手或脚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如:重叠、起点终点没有对齐、测量时测量物之间存在空隙等。

  (2)分享交流,梳理测量经验。

  引导语:刚刚小朋友们都尝试用自己的手或脚对绳子进行了测量,接下来我们请小朋友上来说说看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怎么测量的?谁来说说看?

  小结:在测量时,要从起点开始,一只手(或脚)接着另一只手(或脚)进行测量,测量时不能有空隙,也不能重叠,最后数一数一共量了几次就能知道绳子的长度了!

  4.掌握测量的正确方式方法。

  (1)幼儿再次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

  幼儿再次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正确掌握测量的方法。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次用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并将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

  (2)交流巩固,巩固测量经验。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用尺子、自然物测量,今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手和脚也一样可以测量,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请爸爸妈妈想一想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去试一试,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带回班级分享!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继续探索寻找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进行测量及测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故事选自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绘本中融入的数学元素主要是自然测量,这个故事告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进行测量;许多标准化单位都源于人体,我们的身体具有数学价值,数学其实离我们很近。本次活动,我们预期幼儿能够获得的经验是“有学习用手及脚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体验身体真有用”。

  《我家漂亮的尺子》这个绘本很长,内容涉及比较多,在自然测量工具上,涉及了手柞量、脚印测量、步子测量、胳膊“庹”量、胳膊“抱”量等,下子将内容拓展给大班上学期的孩子,对孩子来说,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绘本的内容进行节选,通过引导幼儿知道原来我们身体的手和脚可以当做尺子一样测量物品,在绘本的后半部分我将以活动延伸的部分进行拓展延伸。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绘本学习了如何正确的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后,大多数孩子们都学会了如何正确的用身体进行测量的方法。通过此活动发现孩子们对测量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孩子们不仅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同时还寻找了很多生活中的自然物对自己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因此这个点上教师又将有了一个新的突破点,如何测量自己的影子?用哪些材料测量?等问题与幼儿一起探究。

35、幼儿园大班健康绘本《小熊不刷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从不爱刷牙到爱刷牙的转变过程。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绘本《小熊不刷牙》、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幻灯片,根据画面猜测故事情节。

  1. 播放幻灯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封面和封底一图,提问幼儿故事里讲了谁,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

  2. 播放幻灯片小熊跟“牙膏牙刷兵”决斗的一图,提问幼儿发生了什么事,小老鼠在干嘛,从它们的决斗还有小老鼠医生的出现来看,你觉得这只小熊它爱不爱刷牙,

  3. 引出绘本的名字,请幼儿大胆猜测小熊为什么不刷牙,不刷牙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4. 播放幻灯片小熊躲在浴室里打开水龙头的一图,提问幼儿小熊在做什么,猜猜它为什么要这么做,

  5. 播放幻灯片晚上小熊睡觉的一图,提问幼儿小熊怎么了,小熊睡着了做了一个梦,猜猜小熊会梦见谁,梦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提问幼儿妈妈叫小熊刷牙后,小熊是怎么说的,它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它这样做对不对,

  2.晚上小熊做梦,梦到自己的牙齿怎么了,它一开始心情怎么样,

  3.梦里,小熊遇到了谁,他们对小熊说了些什么,

  4.小熊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回到家看到桌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可是没有牙齿它什么也咬不动,他的心情怎么样,

  5.听了猫头鹰的话,后来小熊怎么样了,爸爸妈妈是怎么称赞它的,

  三、小结。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刷牙重不重要呀,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打算,要不要每天都刷牙呢,小朋友们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坚持每天刷牙,这样就不会长蛀牙,也不会疼,牙齿才会健健康康的。我们要从小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

  2.游戏:刷牙。

  绘本中夹着一只可爱的大牙刷,这是一个很好的道具,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用大牙刷表现刷牙的正确动作,其他幼儿可一起用手比划。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落点好,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但故事的表达缺乏完整性,文学性的体现比较少。要以故事把整个活动串起来,让活动更加有趣。

36、幼儿园大班数学绘本《送给恶猫的礼物》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图表是为了使收集的资料一目了然而画的表,是包含了系列数学知识并且锻炼逻辑思维的活动,而且涉及到以现有材料为基础做出决定或预想未来的过程。于是我就选取了这本图书中的部分内容设计了这节大班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图表”,更让幼儿学会观察、想像和推理,进行饶有趣味的数学思维和探究。

  活动目标

  1.体验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2.运用计数、分类等方法尝试统计。

  3.能看懂统计图,知道图表所表达的意思。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几种图表的观察,尝试根据收集的资料绘制图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具有计数、排序、复合分类、简单统计等数学知识经验。

  2.环境准备:教学PPT、记录纸、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情景导入

  1.故事:《送给恶猫的礼物》在一个农场的小仓库里住着15只老鼠,小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好喝的。15只老鼠在这个小仓库里吃吃喝喝,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恶猫的出现,恶猫给它们留下一张纸条,上面恶狠狠地写着:我要把你们一个一个全都吃掉!

  2.幼儿讨论对付恶猫的方法

  谁来过了?恶猫想要吃掉老鼠,老鼠们害怕极了,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助老鼠吗?

  二、说一说,初步感知统计

  1.第一次表决统计

  出示锁和羽毛的图片:他们把锁代表重的礼物,把羽毛代表轻的礼物,你觉得在猫的脖子上挂重的东西还是轻的东西?你们会怎么选?(排队)

  老鼠的决定:我们来看看小老鼠们是怎么选的,选择挂重东西的老鼠有几只?选择挂轻东西的老鼠有几只?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小老鼠用排队的方法来投票,选择挂重东西的一队有5只老鼠,选择挂轻东西的一队有10只老鼠,10比5多,所以,老鼠们决定挂轻的东西。

  三、逐层深入,再次感知统计

  1.第二次表决统计

  出示袜子、电筒和哨子的图片:他们用袜子代表有味道的礼物,用电筒代表会发光的礼物,用哨子代表能发出声音的礼物。我们来看看小老鼠们是怎么选的,选择有味道的老鼠有几只,选择会发光的老鼠有几只,选择有声音的老鼠有几只?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小老鼠用栗子来投票,一颗栗子代表一只老鼠,选择有味道的老鼠有1只,选择会发光的老鼠有5只,选择有声音的老鼠有9只,老鼠们决定挂轻的有声音的东西。

  你们会怎么选择呢,我这里有三张图片和一张表格,你觉得这三张图片应该放在表格的什么地方便于我们投票统计呢?(粘贴)

  出示铃铛和闹钟图片:我们来看看小老鼠们是怎么选的,选择铃铛的有几只老鼠,选择闹钟的有几只老鼠?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小老鼠用符号来投票,一个圆圈表示一只老鼠,选择铃铛的老鼠有11只,选择闹钟的老鼠有4只,11比4多,所以老鼠们决定用铃铛做礼物。

  四、观察图表,知道表达的意思

  1.老鼠们设计的图表越来越难,我怎么也看不明白,现在想请你们帮我看一看,告诉我小老鼠在统计什么?是怎么统计的?

  2.幼儿分组观察图表,教师指导

  3.个别幼儿分享

  小结1:原来你们通过观察发现,图表的一侧是调查的对象,另一侧是数字。两者对应看能清楚的表示统计结果。

  小结2:小老鼠运用排队的方法,用栗子投票的方法,用画符号的方法,用图表的方法进行投票统计。我们用实物统计需要一个一个的数,用图表统计一眼就能看出数值的大小。

  五、经验迁移、尝试统计

  1.转眼就要过冬了,小老鼠要开始储存食物了,你觉得老鼠们会储存什么食物呢?

  2.分组尝试统计

  3.个别幼儿分享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是节选自数学绘本《避开恶猫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统计的方法,尝试用图形、数字进行统计,并对图表进行分析解读。本次活动一边学习一边进行操作体验,如第一次的排队统计,第二次尝试集体设计图表,用粘贴进行投票,在幼儿对图表认识得到基础上很快分析出实物图表,第三次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画面分析柱状图表,图表的一侧是调查的对象,另一侧是数字。在孩子通过是梧桐表和柱状图表的分析,尝试设计统计图表,整个活动层层递进。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