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故事《蚯蚓的日记》教案
小班语言故事《蚯蚓的日记》教案
1、小班语言故事《蚯蚓的日记》教案
一、设计意图
读了《蚯蚓的日记》这一绘本,被书中小蚯蚓俏皮的形象、本真的个性、执著的勇气深深吸引并打动。透过那一页页惟妙惟肖的图画日记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我仿佛看到了蚯蚓世界以外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正在经历着成长的孩子。绘本也幽默诙谐的形式阐述了蚯蚓特点。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在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氛围里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与绘本里幽默诙谐的画面所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故事,感知故事的有趣的情节;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
3.喜欢听故事;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三、活动准备
1.蚯蚓样本若干
2.课件、故事
3.绘画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四、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有趣的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五、活动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六、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样品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观察蚯蚓,讨论蚯蚓的特点及生活方式。
2.了解什么是“日记”。
中间部分:走进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第一遍阅读,采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阅读绘本,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1)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3月1日)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在这一天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讨论回答)师讲述故事: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该怎么记录?对了,3月2号,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吸附在树枝上。)
(3)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播放孩子的尖叫声)师:你听到了什么?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呢?他们碰到了什么事情?这跟蚯蚓有什么关系啊?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师讲述故事。
(4)师: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对了,蚯蚓在日记的最上面都有标日期,记录这一天他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会怎么样?
(5)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师: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调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儿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调皮了,它变得非常讲礼貌。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蚯蚓的日记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6)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播放音乐)师: 3月5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师: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7)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出示蚯蚓姐姐的图片)师: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蚯蚓和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事实是这样的吗?
2.第二遍完整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进行续写日记。
师幼完整阅读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记,那3月7日,蚯蚓还会去什么地方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结束部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七、活动延伸
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美术纸上写“日记”
2、小班语言教案《小熊的帽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小熊寻找帽子的故事内容,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朋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帽子一顶、ppt、
幼儿经验准备---有帮助朋友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天气好冷呀,小熊要出门了他会带上什么让自己暖和起来?
幼:帽子、围巾、手套
教:对,帽子、围巾、手套这些东西都可以让我们暖和起来。
(出示帽子)我们一起看看小熊带的是一顶怎样的帽子?(漂亮、暖和)
小熊最最喜欢的,就是它的这顶红帽子啦!(出示红帽子)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出示ppt1
1今天,小熊又带着它心爱的帽子出门了。咦,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录音)风好大呀,把小熊的毛也吹了起来,树也刮歪了(小结语)
2、小熊的帽子被风吹走了,小熊可着急了。它跺着脚,大声地叫着:“我的帽子,我的帽子。”小熊着急时是怎么做的?(幼儿模仿)
3、心爱的帽子被风吹走了小熊怎么办呀?
小结:这可是小熊最心爱的帽子,小熊想请朋友帮助他一起找回帽子。
出示ppt2、ppt3
4、走着,走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熊遇到了谁?(小青蛙)小熊看到小青蛙它会对小青蛙说什么?(放录音,请个别幼儿回答)你听的真仔细/你说的真有礼貌,小熊说:“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它可真有礼貌呀(点击小青蛙,播放声音:好的,我们边走边找吧)
教:我们来数数呀,现在有几只小动物在找帽子呀!幼:2。
教:有朋友帮助可真好呀!
教:呀,又来了一只小动物,(出示图片4局部),你们猜会是谁呢?
幼:小狐狸、小猫(出示图片4全部)它和小狐狸一样,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是它喜欢待在树上,头上长着两个小丫丫。
5、教:猜猜看,小熊会对小松鼠说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幼:请你找一找帽子好吗!愿意帮我找帽子吗!
教:你们说的真好呀!你们也很有礼貌!
6、现在我们来学学小熊,它是怎么说的?小熊说:“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
(幼儿模仿小熊的摸样,重复短句“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哎,小松鼠好像没有听到,我们再大点声说一遍!(你们在说什么?能用好听的声音再说一遍吗?)
7、教:(点击小动物们,播放声音:好的,我们边走边找吧)
教:我们再来数数呀,现在一起找帽子的小动物有几只啦?
幼:3只
教:是呀。一起找帽子的好朋友又变多啦!
8、小动物们边走边找,看,那是什么?(出现帽子)终于找到了帽子,可是帽子里多了什么呀?小鸡把帽子当什么了?它们在帽子里感到怎么样?(暖和、舒服)
小熊会把帽子拿回去吗?为什么?
小结:小熊看到小鸡待在自己的帽子做成的窝里,又舒服又暖和,于是它把自己心爱的帽子送给了小鸡,可是,小熊没有了帽子,可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帮小熊想办法)
来瞧瞧小伙伴们是怎么帮助小熊的。(出示最后一页)
教师小结:小伙伴们又给小熊找了一顶树叶帽子,小熊又有了一顶新帽子,好朋友们一起互相帮助高兴呀!
三、完整欣赏故事
现在,我们一起来和小手印做好朋友,捏着小手印,边听边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够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目标。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让孩子模仿难过的表情时,我对孩子说了句真棒,其实我的原意是指:这个孩子模仿的真棒,但是没有说完整,造成了歧义;另外,在本次的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还可以,但是想象力却欠缺一点,因此下阶段,我将着重加强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3、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说说小脚的作用。
2.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知道怎样保护小脚。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
重难点:
重点: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难点:体会保护小脚的重要性。
活动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故事。
我们小朋友都有好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我们的小脚也有好朋友,你们猜猜看,小脚的好朋友是谁?
听一听故事你就知道小脚的好朋友是谁了,对小脚有什么帮助。
(二)倾听故事,播放录音磁带。
1.小脚丫丫有两个朋友――鞋子和袜子。有一天,小脚丫丫觉得鞋子和袜子总是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太不舒服了, 就不想要这两个朋友了。小脚丫丫趁鞋子、袜子睡着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大马路上来玩。“阿嚏、阿嚏!”好冷阿!没有鞋子和袜子的帮忙,小脚丫丫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一不留神,小脚丫丫还被地上的小石子扎疼了。
2.小脚丫丫的朋友是谁?
3.为什么说鞋子和袜子是小脚丫丫的朋友?
4.小脚丫丫没有了它的朋友后发生了什么事?
(三)找小脚、认小脚。
1.我们的小脚在哪里?
2.脱下鞋子和袜子,数数有几个脚趾头?
3.在脚底轻轻挠一挠,会有什么感觉?还有脚跟、脚背。
4.我们的小脚会干什么?。
小脚能不能拿东西呢?请幼儿尝试用小脚帮助拿袜子。
老师小结:小脚能走路、跳、去做游戏、到公园里。
5.小脚这么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
老师小结:穿好鞋子袜子,不能光着小脚走路,会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受伤。穿合适的鞋子,不穿硬皮鞋。每天晚上洗脚,常剪脚趾甲。上幼儿园时坐爸爸妈妈的车子,不能把脚伸到车轮中去。
(四)给小脚找好朋友。
1.让好朋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吧!
2.学习穿袜子、鞋子。分清左右,不能穿反。
3.现在小脚又能带着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了。
穿袜儿歌:
缩起小脖子(拿住袜筒两侧)钻进小洞子(穿进袜尖)拉起长鼻子(拉袜筒)穿好小袜子。提醒幼儿鞋子一左一右别穿错了。让好朋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吧!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的小脚在地上走过,回家后请爸爸妈帮忙一定要洗干净,我们的鞋子朋友和袜子朋友都要天天换,这样小脚才舒服。我们的小手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了,怎么办?现在小脚带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五)、建议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让幼儿赤足在沙地、木板、石子地上行走,获得不同的感受。
2.引导幼儿辨认袜底,分清鞋子的左右,学习穿袜子和鞋子。
3.可带幼儿参观袜子商店和鞋店。
活动延伸:
1.带幼儿去玩沙池、鹅卵石、木板、草地上赤脚行走,获得不同的感受。
2.引导幼儿辩认袜底,分清鞋子左右,学习穿袜子和鞋子。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他们从自身开始来探索自己的小脚, 找找小脚的朋友。我创设了一个探索的场景让孩子感受,让幼儿在游戏中萌发探索兴趣,并让幼儿能大胆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进行表述,启发、引导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去寻找小脚的朋友。
4、小班语言教案《姥姥的礼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画片的情节,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学习用大大的、香香的、甜甜的等句式来说一说姥姥的礼物。
2.尝试看动画与同伴合作模仿角色进行讲述。
3.迁移经验进行创造性讲述。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制作后的《姥姥的礼物》动画碟片。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卡片十张。
活动过程:
一、识动画片中的角色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呢?
引入活动主题。(看动画片一)(幼儿讲述.)
二、段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1.师:喜鹊叫,姥姥提着大包和小包,这是谁的姥姥呢?她要去谁家呢?你想知道吗?(看动画片二)现在你知道她是谁的姥姥了吧?
乐乐看到姥姥来了,心里怎么样啊?
乐乐很想知道姥姥给她带来了什么,你想知道吗?
我们先来猜猜姥姥会给乐乐带什么?(启发幼儿讲述)你的外婆来看你会给你带什么?
(幼儿讲述)
2.姥姥给乐乐带来了什么礼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动画片三)师:谁会来说一说姥姥带来了什么。
出示相应图片(请幼儿讲述)谁会用好听的话把姥姥带来的礼物说一说?
(请幼儿来说一说)
3.姥带来水果,还带来什么呢?请接着看动画片.
(看动画片四)谁会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这两个礼物?
4.姥带来的礼物摆了一桌子,乐乐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幼儿看图片讲述)乐乐收到这么多的礼物,她会对姥姥说什么?
(看动画片五)
三、师:乐乐的姥姥带来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你的姥姥也会带来好多呢?
现在老师来做姥姥去小朋友家作客,我会带来什么呢?
(和幼儿进行模仿游戏)拿出图片,也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请幼儿和幼儿来做游戏。
四、今天的动画片好看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把这个好看的动画片讲一讲。(看完整动画片)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5、小班语言故事教案《小兔找太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知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录音、手偶、游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对!我们拍拍小手欢迎小兔。这只可爱的小兔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便要去找太阳,它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放录音,听故事。
师:边放录音,边用手偶表演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都有谁?
3、小兔找到太阳了吗?
这个故事真好听,老师把这个好听故事画成了几幅漂亮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三)看图听故事。
提问:
1、小兔来到屋子里,看到了什么?
2、小兔来到菜园里,看到了什么?
3、小兔抬起头,看到了什么?
4、太阳只有几个?还会怎样呢?
5、那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来,"出自:屈;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
小结:听了这个故事,知道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都不是太阳,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四)游戏巩固。
那小朋友想不想去找太阳玩?(想)那下面咱们一起玩一个“小兔找太阳”的游戏,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兔宝宝,咱们一起去找太阳,准备好!听音乐,幼儿找太阳。出示图片:1、小朋友,这是太阳吗?那这是什么?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红灯笼)2、同上出示红萝卜3、同上出示红气球。太阳到底在哪里呢?(天上)。那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
活动反思:
孩子们经常能在天上看见太阳,但是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受其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制,还不能很好的描述出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借助于故事《兔子找太阳》,让孩子们用较形象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太阳的特征。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们都熟悉的动物形象,而且班级孩子对三以内的数量、红色、圆形及方位名称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经验,再运用直观的图片进行辅助教学,更易于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激发其关注周围事物的色、形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6、小班语言故事教案《小松鼠的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关心有困难的同伴,感受帮助人的快乐。
2.理解新词:责怪。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启发幼儿想像。
难点:引导幼儿试着把观察后想像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今天有位小客人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小松鼠)
小松鼠说要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大森林里去玩,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 结合课件欣赏故事
(一)第一遍整体欣赏故事
教师请小朋友完整欣赏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都有谁?
(二)第二遍通过挂图分段引导幼儿想象故事情节
1.出示图1:让幼儿仔细观察,小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当作什么?
2.出示图2:让幼儿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上的小松鼠有什么不同,从哪里看出来的?想一想,小松鼠有大尾巴当伞怎么还淋湿了呢?然后教师总结。
3.出示图3:想一想,松鼠妈妈看到小松鼠淋湿了会怎样?(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从哪里看出来的?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呢?学一学妈妈生气的样子。妈妈生气了就会责怪小松鼠,会说什么呢?理解词语:责怪。
4.出示图4:小朋友你们看,百灵鸟可能在说什么?小松鼠听到会怎么样?妈妈听了会怎么样?小松鼠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出示课件,通过磁带完整听故事
1.小松鼠给我们带来的这个故事真好听,张老师还想再听一遍,小朋友们想吗?(出示课件,通过磁带完整听故事)
2.小朋友,你们会像哪个小动物学习,为什么?
在生活中,你这样做过吗?心情怎样?
教师总结:小朋友都像小松鼠一样,做一个爱关心、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三、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那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只小松鼠到雨里去玩?小松鼠在雨里是怎样玩的?
(二)播放音乐,现在我们小朋友也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松鼠一起去玩吧。
附故事:小松鼠的伞
尾巴,是小松鼠的伞。下雨的时候,小松鼠把尾巴竖起来,盖在自己身上,雨停了,尾巴甩一甩就没事了。
可是今天小松鼠回来的时候,从头到脚都淋湿了,水珠顺着耳朵鼻尖流下来。
松鼠妈妈可生气了,想:小松鼠肯定把自己尾巴的用途给忘了。她责怪他说:“你真是只笨极了的松鼠。” 松鼠妈妈听到外面有人说话:“不,它是只好极了的松鼠。”原来是只小百灵鸟。“我生病了,小松鼠哥哥用他的大尾巴为我遮雨,我没淋湿,他全淋湿了。”
松鼠妈妈这才知道她的小松鼠是只又聪明又善良的小松鼠。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7、小班语言故事教案《笨老鼠》
设计背景:
语言活动“笨老鼠”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幽默的故事,通过故事能使幼儿了解到平时要用好听的声音与别人讲话,这样才能使别人喜欢。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这个故事中的对话比较简短有趣很适合小班孩子学说,所以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学说对话。本次活动我用总分的结构并把声音区分成好听和不好听两种来开展活动。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讲话要用好听的声音。
2、 理解词语“板着脸、哼哧哼哧”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3、 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难点:
理解词语“板着脸、哼哧哼哧”。
活动准备:
小老鼠、老鼠妈妈、青蛙、猫的卡片;故事图片四张。
活动流程:
一、谈话引题。
小朋友们你们都看过“猫和老鼠”的动画片,看了之后感觉怎么样?猫想吃老鼠使劲地追,可就是追不到。而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老鼠喜欢猫。那是什么原因呢?
二、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边出示教具边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鼠宝宝喜欢猫小姐的声音吗?鼠宝宝是怎么说的?(你的声音真好听,我喜欢)幼儿学说此句。!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猫小姐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样的声音真好听。老鼠喜欢老鼠妈妈的声音吗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故事。
三、分段理解故事。
1、教师出示图片一讲述
提问:鼠宝宝觉得老鼠妈妈的声音好听吗?它是怎么说的?请全体幼儿学说。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鼠妈妈太轻的声音。
2、教师出示图片二讲述
老鼠 提问:老鼠妈妈又去请了谁呢?鼠宝宝喜欢青蛙大婶的声音吗?它是怎么说的?集体学说此句。青蛙大婶难听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幼儿学叫呱呱呱。
3、教师出示图片三讲述
提问:猪婆婆的表情是怎样的?幼儿学习板着脸的表情。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词语“哼哧哼哧”让幼儿一起学做动作,教师解释其意。猪婆婆哼哧哼哧是怎么说的?鼠宝宝觉得猪大婶的声音好听吗?它是怎么说的?
四、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猫小姐的声音吗?猫小姐的声音不轻也不响真好听,而鼠妈妈的声音太轻,青蛙大婶的声音又太难听,猪婆婆的声音太凶了鼠宝宝都不喜欢。看来我们小朋友说话也要用好听的声音,这样人家才会喜欢。
附故事:
苯老鼠
天黑了,老鼠妈妈摇着摇篮“吱吱吱”哄鼠宝宝睡觉。鼠宝宝说:“你的声音太轻,我不要你哄!”
老鼠妈妈只好去请青蛙大婶。青蛙大婶“呱呱呱”地叫着,在摇篮边蹦来蹦去。鼠宝宝说:“你的声音太难听,我不要你哄!”
老鼠妈妈只好去请猪婆婆。猪婆婆板着脸,哼哧哼哧地说:“小家伙,你为什么不睡觉?”鼠宝宝哭了起来:“你多凶啊!快走,快走!”
老鼠妈妈只好去请猫小姐,猫小姐唱起歌:“小乖乖,闭上眼睛……”鼠宝宝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啊!我喜欢你!”
老鼠妈妈很高兴,去买鱼招待猫小姐。可是等她回来一看,猫小姐和鼠宝宝都不见啦!
8、小班语言故事教案《我爱你》含反思
设计思路:
受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人们对爱的表达比较含蓄。小班幼儿已懂得了爱,但却不会表达。在班里经常出现两个小朋友争吵,原因竟是不知如何表达喜爱之情,去拉头发、扯衣服、甚至拍打别人的现象。!.快思.教案网!因此,我在设计课时首先通过小袋鼠将所学内化成所用的故事,告诉孩子们,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爱是需要让别人感受到的。再请幼儿讨论表达爱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小知道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爱,既快乐自己又愉悦别人。在突破重难点时,为幼儿创设轻松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爱、表达爱。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学说故事中的话“我爱你”、“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
2、乐意大胆的用语言表达“我爱你……”。
3、体验大胆表达爱的快乐。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关注身边各种各样的爱。
2、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身体游戏,导入课题。
找一个朋友抱一抱;找一个朋友摸一摸;
找一个朋友亲一亲;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二、欣赏故事,学说语言。(播放PPT)
师:(做出爱的动作):猜一猜,这是什么意思?(幼儿自由回答)
师:这个动作代表一颗爱心,表示爱的意思,今天燕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名字是《我爱你》。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1)长颈鹿老师教给小朋友们一句什么话?
(2)回家的路上,非非对谁说了这句话?
2、教师讲前半段故事,提问:
(1)长颈鹿老师还说了什么?(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话)
(2)在回家的路上,非非忙着干什么呢?(学说“我爱你”)
(3)非非的心情怎么样?
(4)爸爸妈妈听到非非所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爱是要说出来的,说了以后,自己很快乐,听的人也很高兴。
2、教师讲后半段故事,提问:
(1)非非吃饭时时怎么说的?
(2)该睡觉了,又说了些什么?
(3)最后,爸爸妈妈对非非说了什么?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非非的行为感染了爸爸妈妈,原来爱能感染每一个人。
三、讨论交流,体验快乐。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心中的爱。
2、幼儿讨论交流表达爱的方式。
师:心中有了爱,除了用口说出“我爱你”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拥抱、亲一亲、头碰头、送礼物、打电话、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曲等)
3、大胆的表达爱。
师:爱是要表达出来的,你爱谁?请你表达出你心中的爱!
4、音乐游戏《找个朋友》。
四、大声表达,结束活动。
1、师: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爱的朋友,现在请大家看看,在我们的周围有什么?你爱什么玩具,就走过去大声的告诉它,好吗?
2、师:小朋友们,今天回到家,不要忘记和爸爸妈妈说一句:“我爱你! ”
附故事:
我爱你
今天,长颈鹿老师教给小朋友们一句话:我爱你。长颈鹿老师说:“爱是要说出来的呀!”
回家的路上,非非可忙了——“小树,我爱你!小花,我爱你……”
回到家,非非一见到妈妈,就喊起来:“妈妈,我爱你!”
非非一见到爸爸,就喊起来:“爸爸,我爱你!”
开饭了,非非一边吃饭一边说:“米饭,我爱你1青菜,我爱你……”
该睡觉了,非非爬上床说:“小床,我爱你!枕头,我爱你!小布熊,我爱你…
爸爸妈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说:“我爱你!”
活动反思:
"我爱你"的主题,侧重于情感激发和表达,适合小班幼儿。设计和实施按照幼儿倾听-说-行动的学习逻辑展开。
1、所选绘本材料"我爱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乐很很合适。
2、老师讲完故事,应着重让幼儿讨论:小獾说了什么,都是对谁说的,为什么会说"我爱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小獾的心里感觉怎么样?侧重讨论"是长颈鹿阿姨还是心里本来就爱他们才说的"?"为什么对身边的亲人说了"我爱你",小獾还对他"用过的东西"也说"我爱你"?(难点部分)3、制作爱心卡,教师示范引起幼儿模仿,好在教师注意到并随机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的任何东西。
4、送爱心卡的时候,幼儿说"还想玩一会""没有",幼儿还有活动的需求和兴致,可以考虑制作爱心卡除了印图章还可以提供画笔材料供幼儿表达,进一步推动幼儿接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9、小班语言故事教案《洗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自己洗脸。
2、愿意在点心后、进餐后、体育活动后将自己的脸洗干净。
活动重点: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活动难点:
活动后能将自己的脸洗干净。
活动准备:
苍蝇手偶一个、兔子手偶一个、每人一面小镜子、一块湿毛巾、一个娃娃。"苍蝇叫"音乐、轻音乐各一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花脸》引发幼儿洗脸的需求
1、教师讲述《小花脸》的故事。
2、提问:苍蝇为什么要在"小花脸"的周围飞来飞去?"来;自.屈;老师;教.案;妞妞后来是怎么做的?
3、教师总结:小脸脏脏的很容易把苍蝇、蚊子吸引过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小脸洗干净。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镜子照照,我们的小脸干不干净,不干净苍蝇要飞来找你的噢。
二、照照小脸,找找小花脸
1、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找找,看看眼睛、鼻子、嘴巴、脖子、耳朵是否干净。
2、讨论:我们的小花脸是怎么来的呢?(上课前吃了什么?)当小脸脏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要请谁来帮忙呢?
3、教师总结:幼儿吃了点心之后没把脸洗干净,所以成了小花脸。当脸脏了的时候,需要请毛巾来帮忙。
三、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洗脸
1、提问:毛巾应该怎么擦?要擦脸上的哪些部位?(幼儿回答,出示图)
2、教师念儿歌,并排列洗脸步骤图。
3、幼儿看着洗脸步骤图,跟着教师边朗诵边用毛巾学习洗脸。(2次)
四、游戏(放轻音乐)师:我们都已经学会给自己洗脸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边跟着老师念儿歌,边给自己的娃娃洗洗脸。
娃娃们都洗干净了,我们抱着娃娃出去玩吧。
附:故事《小花脸》:
"嗡嗡嗡···嗡嗡嗡···"一直饥饿的苍蝇瞪着眼睛在飞来飞去找吃的。它飞到一只满脸沾有西瓜汁和雪糕浆的小白兔面前停住了。
"你是谁呀?"苍蝇好奇的问道。
"我叫妞妞"小白兔伸出脏手指着自己说道。
"先让我闻闻。不,你不是妞妞。你是西瓜。噢。或者是牛奶!恩。。好浓的牛奶味儿啊。好甜呀。"苍蝇高兴的在妞妞的脸上舔起来。
"哎呀。你真讨厌!快走开快走开!水龙头爷爷,大毛巾阿姨,你们快来呀!"妞妞喊道。
水龙头爷爷来了,仰起脖子哗哗哗···大毛巾阿姨来了,甩起身子擦擦擦···不一会儿,大花脸不见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妞妞出现了。苍蝇吓的"嗡嗡嗡"的叫着,飞到远远的地方去了。
儿歌:《洗脸歌》
双手拿起小毛巾,平平整整放手心,洗洗眼睛擦擦鼻,洗洗嘴巴擦擦颈,最后洗洗小耳朵,小脸洗的真干净。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0、小班语言故事教案《交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交换”的意思,知道交换的好处
2、学习使用短句:“我用xx交换你的xx,好吗?”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准备一点吃的东西,让家长用保鲜袋装好,用圆珠笔写上名字。如:两粒糖、两块旺旺雪饼……自绘小图片六幅。
关键点:学习使用短句:“我用xx交换你的xx,好吗?”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一、图六引起兴趣
一天,兔妹妹出去拔萝卜,我们看看,兔妹妹一共拔了几只萝卜?兔妹妹回到家,篮子里都有些什么?咦?怎么只有一只萝卜?还有三只萝卜哪里去了?
2、青菜、辣椒、蘑菇是怎么来的?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名称是“交换”,听了故事,小朋友就会明白的。理解故事解决关键
1、看图听故事一遍
2、提问(1)兔妹妹为什么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交换就是……)
(2)它跟谁交换的?
(3)交换东西时,兔妹妹是怎么说的?
3、看图听故事第二遍
幼儿学说短句
(1)兔妹妹的青菜是怎么来的?它对兔爷爷说什么?个别讲。
(2)兔妹妹的辣椒是怎么来的?它对兔奶奶说什么?集体讲。
(3)兔妹妹的蘑菇是怎么来的?它对兔阿姨说什么?小组讲。
4、小结
兔妹妹为什么能吃到几种不同的东西?
师:兔妹妹能吃到几种不一样的东西,它的心里一定很高兴。交换真好,既帮助了别人,又为自己带来了快乐。
1、游戏:交换游戏练习
你们是不是也愿意与别人交换东西?老师知道小朋友今天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东西,等会请你拿着自己的礼物跟好朋友交换,;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交换时要说:“我用xx交换你的xx,好吗?”,比一比谁换的礼物多。
幼儿游戏
2、把你交换的礼物给爸爸、妈妈看,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愉快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11、小班语言故事《三只小猪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视频以及故事盒子的串演,能理解故事内容。
2. 积极主动的学说“大灰狼”与“三只小猪”的对话,并开动脑筋想出帮助三只小猪打败大灰狼的办法。
3.喜欢听故事,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故事视频(即微课);
2.故事盒子。
活动重难点:
能理解故事内容,积极主动的学说“大灰狼”与“三只小猪”的对话,并开动脑筋想出帮助三只小猪打败大灰狼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三只小猪一家的图片,分别说明角色身份,请幼儿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欣赏故事,启发幼儿
1.教师播放故事开头,提问:这三只小猪和猪妈妈他们怎么啦?为什么要哭呢?(离开妈妈,要都独立生活);你们觉得三只小猪会盖个怎样的房子?
2.教师依次引导幼儿观看视频,理解故事内容
(1)三只小猪在干什么?(盖房子)大猪/二猪/三猪盖的是什么房子?(稻草房子/木头房子/砖头房子)你觉得谁的房子最坚固?为什么?
(2)三只小猪高兴地住在自己盖的房子里,他们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大灰狼把老大的房子吹倒了)
教师边播放故事边提问:大灰狼凶恶地会对老大说什么呢?老大会说什么呢?请幼儿学说对话。
(4)你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大灰狼把二猪的房子吹倒了)
教师边播放故事边提问:大灰狼凶恶地会对老大和老二说什么呢?老大和老二会说什么呢?请幼儿学说对话。
(5)教师边播放故事边提问:大灰狼凶恶地会对三只小猪说什么呢?三只小猪会说什么呢?请幼儿学说对话。
(6)这一回,大灰狼有没有把三猪的砖头房子吹倒呢?为什么吹不倒呢?(结实、牢固)
3.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故事盒子讲述故事。
4.组织幼儿讨论,积极动脑帮助三只小猪想办法打败大灰狼。
(1)大灰狼吹不倒三猪的砖头房子,吃不到三只小猪,气坏了。他会想什么办法进房子去吃三只小猪呢?幼儿讨论讲述。
(2)请你们帮助三只小猪想办法,怎样来对付大灰狼呢?幼儿讨论讲述。(3)教师讲述故事结尾。
三、教师总结
三只小猪真聪明,大灰狼再也不敢欺负他们了,我们拍拍手表扬一下他们。
延伸活动:
阅读区:将故事盒子投放在阅读区,幼儿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我通过故事的进展,围绕三种材料来探讨那种材质建房子更结实。大灰狼一撞草房子,二撞木房子,三撞砖房子,一次比一次费得力气大,并让幼儿触摸三种不同材质来感受他们的不同这才是导致大灰狼的三次撞房子的结果,这三次不同的结果告诉幼儿做事不图省事。也进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学习了人物间的对话,这是这节活动的成功之处。对于活动环节的安排设计做了以下修改反思:1、出示实物稻草、木头、砖引入课题,然后通过一吹草房,二吹木房,三吹砖房进行提问来理解故事内容,再到分析房子所用材料,帮助幼儿寻找砖房结实的原因,这样幼儿就会对故事理解的更深刻。2、准备幼儿人手一份的材料,让幼儿触摸三种不同材质来感受它们的不同,这才是导致大灰狼的三次吹房子的结果,而这三次不同的结果就直接可以告诉幼儿做事不图省事。经典故事可以引起幼儿的共鸣,从而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寓意、学习人物间的对话,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由浅至深的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提问及做出有效应答等,借助实物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感受故事,期间的种种疑问在自我操作实践中迎刃而解,这是至关重要的。
12、小班语言活动《下雨天》教案附故事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顺序观察画面,运用完整句描述图片的内容。
2、丰富词语“滑倒了”“扶起来”。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雨天的天气特点以及雨天路滑有所了解。
课件内容:《下雨天》插图6张,《下雨天》故事音频。
纸具打印:打印小猪、小兔、小羊的头饰。
活动指导
讨论交流,引出下雨天的内容。
——大家喜欢下雨天吗?下雨的时候,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走路时会容易滑倒。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片吧。
播放《下雨天》的图片,让幼儿依次观察,并说说看到的内容。
——第一张图片上是谁?它怎么了?第二张图片上又来了谁?它们有会发生什么事?
继续展示《下雨天》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小猪滑倒后的故事。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
——小猪怎样了?是谁把小羊扶起来了?又是谁扶起了小猪?它们都说了什么?
2.启发幼儿想一想,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说一说三幅图片的内容。
3.鼓励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讲述这三幅图片的故事。
出示纸面教具,请三名幼儿来表演故事,其他幼儿根据图片,配合表演大声地说出图片的内容。
——故事里谁的行为是对的?谁又是不对?你们都喜欢谁?
附【故事】
下雨天(讲述参考)
下雨了,大路上到处是水,路面很滑。小羊一不小心滑倒了,它“哎哟哎哟”地大叫。一只小猪撑着一把雨伞正好路过,它装作没听见,用雨伞遮住身体,快步地走开了。“扑通”一声,只见小猪四脚朝天也滑倒了。小兔路过这儿,对小羊说:“我来帮帮你,疼么?”它扶起小羊,小羊高兴地说:“多亏你的帮忙,太感谢你了!”它们又一起去扶小猪,对小猪说:“你这么胖,我们一起扶你起来。”这时,小猪感到很不好意思。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下雨天》这个故事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我通过设置悬念,让幼儿猜猜叶子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另外,尽管在活动中有时幼儿表达的意思不一定正确,但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我对幼儿的回答都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和表扬。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运用课件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不由自主地回答了我的提问,幼儿的注意力能投入到活动中来。
13、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好喝的汤》教案反思
今日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是一节小班故事,《好喝的汤》是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故事中还蕴含着认知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数量关系并了解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
绘本解读:
《好喝的汤》是一个富有童趣而又温馨的故事。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在集体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故事中还蕴含着认知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数量关系并了解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考虑到小班孩子在家比较任性,在园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独占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乐趣,愿意与大家分享,同时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学说连贯的句子。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模仿小动物学说短句。
3.在游戏情境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点:
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尝试模仿小动物学说短句。
活动准备:
1.《好喝的汤》PPT、视频
2.图片:小猫、小鸡、小兔、小鸭、1条鱼、2棵青菜、3个蘑菇、4只虾、5粒豌豆、锅
3.音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导入 (模仿动物参加森林音乐会)
二、基本部分:观察画面,理解绘本,学说短句。
1.师:动物们表演了好长好长时间,他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怎么办呢?
2.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PPT1:一口大锅)。锅里可以放好多好多菜,猜猜看,锅里会有哪些菜?(幼儿猜)。
3.师:会是谁在煮汤呢?(幼儿闭上眼睛,出示出示PPT2)这是谁呀?小猪腰里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铲子,小猪想干什么呢?(猜,相互说说)
4.幼儿自主观察画面。
正当小猪出去拔萝卜的时候,又有谁来煮汤了?他们往锅里放了什么?请小朋友仔细看。(播放视频)
5.提问:你看到了谁?(出示PPT4)他们放了什么?放了几个?煮的是什么汤?
6.每一个小动物在放东西的时候都说了一句话,猜猜看,他们到底说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边听边轻轻学说)。
7.完整播放PPT1—4,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并大胆表述。
8.角色扮演。
9. 看,谁回来了?带什么东西回来了?“咦,是谁放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让我把萝卜也放进去吧。”
三、结束部分。
1. 体验喝汤的快乐。
2.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呢?
3. 小结:小动物们互相帮助,煮了一锅好喝又营养的汤。小猪和小动物们一起分享美味的汤,你觉得它们的心情如何?引导幼儿表达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4.游戏:煮汤。 下面我们也来煮一锅汤,好吗?(幼儿拉个圆圈围成一口大锅)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拉着圆圈走走。
活动反思:
《好喝的汤》是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用“呼噜呼噜”“啊呜啊呜”等象声词加以表现,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看看画面、听听故事、说说内容、做做动作的过程中让幼儿逐渐感受理解绘本,并且在欣赏与讲述的过程中感受绘本故事的魅力所在,让幼儿在集体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故事中还蕴含着认知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数量关系并了解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这一点因为现在是小班第一学期,孩子们认知还没达到这个水平,所以我故意淡化了)。
小班幼儿是刚入园的新生,孩子在家较任性,入园后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独占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这节活动可以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分享的乐趣,愿意与大家分享。再说绘本阅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新事物,因此我在想,如果我来开展这节绘本活动,我会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培养幼儿参与兴趣作为这节活动的重点。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模仿小动物学说短句。
3.在游戏情境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的展现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使图象更加清晰、清楚,内容显示想象逼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其收益显著。
1.情景体验,引起幼儿兴趣。活动的开头以“小动物饿了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带着这个问题及好奇的心情把孩子的注意力带到书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观看PPT课件集体阅读,理解故事。通过集体阅读,运用幼儿自主观察画面、猜测和表达等方法与策略,使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在对话学习与表演的时候,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先是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对话表演,再是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对话表演,为幼儿创设了敢说、想说、会说的氛围。
3.师幼完整共读故事。完整的故事欣赏时,允许幼儿跟着一起讲述故事中的对话,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故事的有趣。激励了幼儿积极参与阅读,增强阅读的乐趣。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时,注重提高孩子们的看图讲述画面内容,培养具有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能力。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主动地猜想。孩子们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习惯也得到了培养。此次活动还特别重视幼儿的自主性,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整个活动也充满了童趣。
在这次活动中,通过PPT、视频、游戏,让幼儿边玩边学,把重点放在学说绘本中的句式“是谁在煮汤呀?把XX放在汤里一定和好喝吧”上,活动突出了重点,目标也达成了。整节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很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绘本PPT图片,一起讨论故事情节,在讲到本次活动的重点,学说“是谁在煮汤呀?把XX放在汤里一定和好喝吧”这一句话时,教师重点强调,并且通过集体讲述、分组讲述以及个别讲述来锻炼该句式。在教师第二次讲到该句式时,教师采用了个别讲述为主,集体讲述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两次对该句式的理解与重点讲述,孩子们基本能够掌握该句式。在这一基础上,在接下来的绘本故事欣赏与讲述时,教师主要是引导幼儿自己讲述绘本故事内容。孩子们能够将该句式完整的进行讲述。
对于绘本阅读欣赏,我觉得不能缺少了完整欣赏绘本这一环节。因此,教师在最后环节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完整的阅读欣赏绘本。
14、小班语言故事《小狮子找尾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知识)
2.能用简单的表情、动作表现角色。(能力)
3.愿意参与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情感)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狮子、老鼠、猴子、乌龟头饰4个, PPT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角色表演。
难点:幼儿在表演过程中表现角色的情绪变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有一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这里,想不想看看他是谁?
谁来了?小狮子怎么啦,他为什么哭了,小朋友猜一猜?
好,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狮子为什么哭了?
二、播放课件故事《找尾巴》
——第一遍欣赏故事PPT,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边欣赏PPT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1.故事听完了,谁来告诉老师,小狮子为什么哭了 ,都有哪些动物来帮它?(小老鼠、小猴子、小乌龟)
2.狮子哭了, 小老鼠怎么问狮子的呀?狮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小老鼠是怎么帮狮子找尾巴的?小朋友学学小老鼠的动作,东找找、西找找。
3. 小猴子怎么问狮子的呀?狮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小猴子是怎么找的?小朋友学学小老鼠的动作,前找找,后找找。
4. 小乌龟怎么问狮子的呀?狮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小乌龟是怎么找的?
我们再学学小乌龟的动作,转一圈。 小乌龟找到了没有,
小乌龟想了想,说了什么?(狮子,请你站起来,)
狮子一站起来,尾巴就露出来了。
狮子的尾巴找到了吗?它们高不高兴呢?
最后小动物们说了什么话?(狮子的尾巴找到了,狮子的尾巴找到了)。
狮子的尾巴在哪找到的?(是在狮子的屁股底下找到的。)
5.小狮子遇到问题时,小动物们都来帮忙,如果我们身边小朋友遇到了问题(困难),怎么办?
6. 为什么小老鼠和小猴子找不到尾巴, 而小乌龟找到了呢?(因为小老鼠是东找找,西找找的,猴子是前找找,后找找的。小乌龟是转了一圈,然后想了想,又让狮子站起来才找到的。
7.说明小乌龟动脑筋了,是不是,
8.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也要学习小乌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
三、幼儿尝试根据故事进行分角色表演
1.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扮演小动物的角色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你想扮演谁?每种小动物我邀请3个小朋友一起来扮演,如果这个小动物已经有3个小朋友扮演了,你就要考虑一下其他的角色,好吗?想好了举手。
2. 请幼儿尝试表,体验表演的快乐。——开心吗?还想不想换个角色表演一下。
4. 这个故事好玩吗?那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谁想到好听的名字了?今天下午回家,我们就把这个《小狮子找尾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附故事:狮子找尾巴
一天,狮子蹲在地上哭。小老鼠听见了,跑过来问:“狮子,狮子,你为什么哭呀?狮子伤心地说:“我的尾巴找不到了。”小老鼠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也找不到。
狮子又哭了起来。小猴子听见了哭声,跑过来问:“狮子,狮子,你为什么哭呀?”狮子说:“我的尾巴找不到了。”小猴子前找找,后找找,还是找不到。
狮子又哭起来。小乌龟听到哭声爬过来问:“狮子,狮子,你为什么哭呀?”狮子抽噎着说:“我的尾巴找不到了。”小乌龟围着狮子转了一圈,还是没找到。
小乌龟想了想说:“狮子,请你站起来!”狮子一站起来,尾巴就露出来了。
小动物们高兴得说:“狮子的尾巴找到了!狮子的尾巴找到了!”原来,狮子的尾巴就藏在他的屁股底下呢!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15、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怪汽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喜欢听故事,初步尝试有关故事的讨论,乐意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2、 体验共同想办法取得成功的快乐。
3、 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 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怪汽车故事PPT音乐磁带南瓜萝卜西瓜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播放PPT师:看看这是哪里呀?(森林)我们开着车到森林里去玩吧!(音乐)小结:美丽的森林到了,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师:你开着什么车到森林里来玩啦?(小汽车、公交车、巴士车……)
二、叙述故事
1、导入故事《怪汽车》师:今天森林里真热闹,(播放PPT)小熊、小兔、小猴也来玩了,快和它们打打招呼(你好,你好……)师:哎呀!快来看,它们到了森林里发现了什么呀?(播放PPT南瓜、萝卜和西瓜)师:猜猜,小熊、小兔、小猴看到了这些东西是怎么想的呀?(带回家吃、送朋友……)师:看看小动物是怎么想的,和我们想的一样吗?(播放PPT验证)小结:哦!原来小动物想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南瓜新房子、萝卜新房子和西瓜新房子。于是,它们决定把南瓜、萝卜和西瓜搬回自己住的地方。
2、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师:哎呀!小熊、小兔、小猴它们怎么了?(哭了)快问问它们为什么哭呀?师:呜呜呜,南瓜、萝卜、西瓜又大又重搬也不动,没有它们就不能造新房了呀!师:小动物们遇到了困难非常着急。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多叫几个朋友来帮忙、很多人一起抬回家)--(幼儿操作)师:我这里有一个大南瓜,怎么抬?你们来试试看(叫大卡车来帮忙)--(语言练习)师:怎么样叫大卡车呢?(打电话)请个别幼儿学打电话、集体练习师:看看,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 哪些和你们想的是一样的,哪些是你们没想到的呢?(PPT播放验证)小结:人多力量大,好朋友一起帮忙一定能把大南瓜抬回家的。小结:大卡车力气大,一定能把大萝卜运回家的。小猴用了什么好办法呀?(滚)小结:西瓜圆圆像皮球,只要轻轻的一推大西瓜咕噜咕噜就滚回家了。
3、变怪汽车师:这些都是好办法。咦!小青蛙也来为小动物们出主意了。我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把南瓜、萝卜、西瓜变成南瓜车、萝卜车、西瓜车,开着车子回家,又快又省力。师:小青蛙的这个办法好吗?那可以怎么变呢?(装上轮子、方向盘、门、窗)呀,怪汽车变出来了。(播放PPT)
三、游戏:怪汽车小动物们的怪汽车好玩吗?你们想开怪汽车吗?你们想开什么样的怪汽车呢?好,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开怪汽车。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的喜欢汽车。爱玩汽车的特点,活动在欢快的旋律中开始,让幼儿做一名快乐的小司机导入活动,通过的多媒体动画吸引幼儿,将他们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从中渗透如何使一件物品变化成一辆汽车的方法。小班幼儿表达方式比较贫乏,需要教师的暗示,启发,鼓励和引导。
16、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贪吃的小猪》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在小班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就像这个故事里,孩子们伴随着小猪噜噜吃到的、喝到的不同东西,感受到色彩丰富的画面,领悟故事的趣味性和夸张的想象力。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还学习认读描述颜色的形容词:红红的、蓝蓝的、绿绿的......等。孩子们通过故事内容的情节中,了解到公共场所的一些行为规范,从而学习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感受色彩丰富的画面,领悟故事的趣味性和夸张的想象力。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3、尝试用简单的话讲述小猪去过的地方和身体发生的变化。
4、认读重点字词:吃、红红的、黄黄的、蓝蓝的、绿绿的。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6、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PPT图片;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到过图书馆看图书吗?有到过电影院看电影吗?你知道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吗?(初步了解公共场所行为规范)
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看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二、阅读理解
1、集体阅读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PPT图片,请小朋友仔细欣赏故事《贪吃的小猪》的全部内容。
2、提问理解故事内容,认读重点字词
教师:这只贪吃的小猪叫什么名字?
噜噜去了哪些地方?吃了些什么东西?
在它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出示大字卡:吃;红红的;黄黄的;蓝蓝的等带领幼儿认读。
三、小结讨论,了解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教师:噜噜在超市随便乱吃东西的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
小结:噜噜吃了许多颜色不同的东西,结果身体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这种现象很有趣。但是它随便拿别人的是不好的行为,更不能乱吃东西,小朋友们一定要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做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四、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神奇的想象力,让幼儿感受一个又一个色彩斑斓的故事画面,在这个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来感知画面的背景、人物的动作,去发现人物身体的变化,并通过提问去排列故事的线索、认读理解重点字词: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等。也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看法,教育了幼儿平时不能贪吃,还要遵守公共秩序。
17、小班语言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孩子感受大老鼠和小老鼠友情。
2、能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礼貌用语。
3、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简单排序,学习词"越来越小"。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大老鼠找小老鼠》课件PPT,五间由大到小的房子、五只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房子激发幼儿兴趣,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房子)今天老师就要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一遍。
(1)教师:宝宝们大老鼠有没有找到小老鼠啊?(找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就是《大老鼠找小老鼠》,(请两名幼儿说说)
(2)教师:那第一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呀?(大象)大象的房子最大,我们把它放在最前面,第五间住的谁呀?(小老鼠)小老鼠的房子最小,我们把它放在最后面,那么这里还有三间房子我们也来排一排,谁来?
(请一名幼儿来排一排)房子这样排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完整地说一遍,(越来越小)
三、巩固故事内容小朋友,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的呢?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大老鼠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小熊摇摇头说,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第三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啊?请谁来学学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请三名幼儿)我们一起来敲敲门吧,谁走出来了呢?(小羊)小羊怎么说的呀?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在里面呢?(小鸭子)谁来敲敲门呢?小鸭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那大老鼠在找小老鼠的时候经过了那几个小动物的家呢?(大象、小熊、小兔、小鸭),最后大老鼠终于找到了小老鼠,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呢?(哦,这个小老鼠学的真好,再请谁来学学,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四、游戏:
下面请小朋友吧小眼睛蒙起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吧,不许偷看啊!(把小熊的房子藏起来)谁的房子不见啦?哪去啦,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在不在,(把小老鼠的房子藏起来)谁的房子不见啦?哪去啦一起敲敲门。哦小老鼠找到咯(再次欣赏故事)!宝宝们你们知道打老鼠要找小老鼠干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我们边听边学,听好了大老鼠到底要找小老鼠干什么呢?(播放录音)
活动延伸:
原来啊小老鼠过生日,大老鼠要给他送礼物呢,小老鼠收到礼物可开心了,要对大老鼠说什么呀?宝宝们高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高老师做大老鼠,你们做小老鼠好不好,好,把门关起来,我来敲门啦(发礼物)。
附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有一只大老鼠,想找它的好朋友小老鼠。它来到一间大房子面前,门是关着的,于是,大老鼠敲敲门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大象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
大老鼠听了很高兴,连忙跑到第二间房子面前,敲敲门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熊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
大老鼠来到第三间房子面前,敲敲门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兔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
大老鼠来到第四间房子面前,敲敲门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鸭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
大老鼠来到第五间房子面前,敲敲门说:"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老鼠听了连忙跑了出来,大声地喊道:"是的,是的!"
大老鼠终于找到了小老鼠,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可开心啦!
大老鼠拿出礼物说:“祝你生日快乐!”
教学反思:
幼儿对教具很感兴趣,听故事很安静。故事讲完了,宝宝们还沉侵神奇的房子上面。对我提出的问题没有反应。有三位宝宝还来到了房子面前,动手翻看箱子里面还有什么。让后面的老师笑声一片。虽然这对我来说是尴尬的。但孩子的好奇心是没有错的。活动目标该如何实现呢?我一片茫然。年轻的我对于这一切很无措。但活动还在继续,无赖中我选择了按设计好的程序继续。可以想见,之后的活动变成了我的独角戏。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那个房子大那个小,都没有反应。更不用说学习说礼貌用语了。“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这句活动中最重要的话宝宝们最终没有学会。对故事的内容也不是很理解。活动第一个目标,理解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感情,没有实现。只有最后送礼物的时候宝宝们很开心。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糖,只是天性。在孩子们的笑声中结束活动,这算是一种安慰。
18、小班语言教案《动物的耳朵》反思
设计意图
结合我园的科研课题《幼儿园青年教师语言教玩具配置能力培养策略》的开展, 我们对《如何配置、使用纸质教玩具激发小班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我们开展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对教玩具的配置有了一定的大胆尝试与实践。
我班幼儿对图书很感兴趣,但是由于 3 岁多的幼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转移,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所以,他们在阅读图书时还是喜欢“走马观花”式的翻阅,不会仔细的去观察画面,因此,我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注重对幼儿专注力的培养。
选择《动物的耳朵》,首先是因为动物朋友是幼儿喜欢的,贴近孩子生活,幼儿会对图书感兴趣;其次,在形象生动立体,颜色鲜艳的画面刺激下,能促进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让幼儿的无意注意转变为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同时在过程中幼儿不断的触摸与游戏,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也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参加“动物的耳朵”阅读活动,继续学习一页一页翻书。
2.在游戏活动中学说短句“长又长”“大又大”“尖又尖”“圆又圆”。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愉快地参加“动物的耳朵”阅读活动,继续学习一页一页翻书。
难点:在游戏活动中学说短句“长又长”“大又大”“尖又尖”“圆又圆”。
活动准备
《动物的耳朵》大图书、幼儿操作小书、各种自制立体小动物头、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游戏导入。
师:给我们的客人老师打招呼吧!
幼:你好/早上好。
师:咦,刚才小朋友们的小耳朵听到客人老师打招呼的声音了吗?
幼:听到了。
师:哦,小朋友的耳朵灵又灵能好听的声音。你们的耳朵在哪儿呢?
小朋友摸一摸幼:(都用手摸自己的耳朵,在助教老师的引导下,有的还摸摸老师和同伴的耳朵)
2.游戏:摸耳朵(教师将各种自制立体小动物头在活动室周围摆放着,有的小动物有一只耳朵)
师:真能干,宝贝儿都能找到自己的耳朵。
今天我还请来了许多小客人,我要请小朋友来找一找、摸一摸他们的耳朵在哪儿,瞧一瞧他们的耳朵是什么样的。来,我们到周围摸摸动物朋友的耳朵吧。
幼:(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充满好奇的摸动物耳朵,还自言自语)小狗/喵喵喵/小白兔……
师:(集中)小朋友找到了哪些动物朋友的耳朵呢?幼:小猪/小白兔/小猫/小狗的耳朵
师:(取一个没有耳朵的大象头饰)噢,有小朋友摸到了小猫的耳朵,那谁来摸摸小兔子的耳朵在哪儿?
幼:咦,没有了 幼:哈哈哈(笑)
(二)基本部分:
1.师幼共同阅读大书,并引导孩子观察
师:“咦,小朋友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儿,小兔的耳朵不见了,那藏在哪儿了呢?我们一起来瞧瞧吧。2.阅读封面以及大书
(1)出示小兔
师:“我们先来请出小兔子,一起仔细地找找他的耳朵(教师同时示范拿着书右下脚的圆点翻开书的第 1 页)”
幼:“小兔小兔”
师:“宝贝儿们真棒,来摸一摸小兔的耳朵”师:“那小兔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呢?”
幼:长长的
幼:耳朵长又长/小兔的耳朵长又长幼:小兔的耳朵红又红
(教师及时鼓励肯定)
师:噢,小兔的耳朵长又长(教师同时带动孩子以夸张的肢体动作来体验‘长’)
幼:小兔的耳朵长又长(孩子边说边做动作)
(2)出示大象
师:咚咚咚,是谁在敲门?(翻开第 2 页)
师:“那大象的耳朵在哪儿呢?上来摸一摸吧”(教师请孩子们上来摸摸大书上的动物耳朵)
幼:那儿,那儿(孩子们上来摸大书上的立体耳朵)
师: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呢?
幼:(有的孩子张开两只手,有的用语言)大的/很大的/大/大大的
师:噢,大象的耳朵大又大,小朋友的声音真好听,大象告诉我他还想听一听你们的声音(教师此时以夸张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大”,并说出大象耳朵的特点“大又大”,同时以抽答的方式帮助个别孩子理解及纠正发音)
(3)出示小猫
师:还有一位动物朋友已经等不及了,我们赶快把它请出来吧。(翻开第 3 页)
(4)出示小熊
幼:耳朵在这儿
师:那小熊的耳朵又是什么样的呢? 幼:圆又圆的
师:“噢,小熊的耳朵圆又圆,小朋友的声音真好听!”
3.师幼共同翻阅小书,游戏“耳朵配对”
(1)共同翻阅小书
过渡:小朋友说得很好,大象的耳朵大又大,小兔的耳朵长又长,小熊的耳朵圆又圆,现在,这些动物朋友跑到我们的小书里去了,我们也去请他们出来吧,好吗?
(教师与孩子共同翻阅小书)
师:我们一起来找到第一位动物朋友,看看我是怎么把动物朋友请出来的老师找到了,是小兔,你们找到了吗?摸一摸、找一找它的耳朵。
幼:找到了,找到了
再依次请出第二、三位客人(孩子们在后面的翻看过程中,都与翻看第一页时情况相似)
(2)耳朵配对游戏
师:咦,小朋友已经发现了,最后一页的小动物耳朵也不见了,怎么回事呢? 哦,原来呀是小动物请小朋友帮帮忙,帮他们找回自己的耳朵,好不好?
幼:好(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启发孩子为动物耳朵配对)
(三)结束部分:
1.游戏:帮身边的小动物贴上耳朵
师: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小动物,请小朋友帮帮忙,帮他们也找到耳朵” (放音乐,教师帮助孩子将找到的耳朵与小动物的头贴好,谢谢你帮我找到了耳朵)
幼:大耳朵,大象的幼:大象的耳朵大
幼:小狗的耳朵大又大
幼:小白兔的耳朵红又红……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我在自己设计绘本阅读活动以及分析教材方面得到了很多,现反思如下:我的所得:
1.设计绘本阅读活动首先要充分分析教材以及幼儿,以幼儿为中心以教材为出 发点;
2.在进行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在课前对于教材的充分把握,关系着活动的进程;
3.教师的随机教育很重要,在活动中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 活动中的亮点:
4.活动氛围轻松,把握年龄特点准确,在活动中幼儿情绪愉悦;
5.环节设计紧凑,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兴趣;
6.在活动中的提问比较具有开放性,并且在活动中有针对性的重点提问。
活动中的不足:
1.在自由阅读时对幼儿习惯关注还不太够。
19、幼儿园小班语言《动物的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定的句式描述画面内容,学习使用一些常用动词。
2.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
3.关注动物避雨的方式,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动物头饰(小鸟、蚂蚁、小鸡)、PPT课件、小电脑、图片、雨声、鸟声、蛙声、小鸡声录音。
2.经验准备:幼儿在活动之前了解过生活中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对于下雨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讲故事设置情景:一个明媚的午后,小动物们在欢快的玩耍,天上突然飘来了一朵乌云,哗啦啦,下起来了大雨,小动物们赶紧去找躲雨的地方。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第一句诗歌。
教师:我们看看第一个躲雨的动物是谁?幼儿看图讲述(播放课件的小鸟片段)
教师:小鸟想的是什么办法?小鸟把什么当成伞?这是一把什么伞?幼儿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那我们可以这样说:“哗啦、哗啦,下雨了,小鸟飞到大树上,大树伞。”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带领幼儿练习句子)
2.学习第二句诗歌。
教师:接下来我们看看躲雨的谁?(播放课件的蚂蚁片段)
教师:看看蚂蚁想的是什么办法?下雨了,蚂蚁到了哪里?它是怎样过去的?(引导幼儿说出动词“爬”)它把什么当成了伞?这是一把什么伞?
教师:我们把蚂蚁避雨的办法是连起来说说吧。(教师配合动作带领幼儿练习句子:“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3.学习第三句诗歌。
教师:小鸟、蚂蚁都找到了伞,那小鸡怎么办呢?(播放课件小鸡片段)
教师:谁能用完整的话说说小鸡想的是什么办法?它把什么当伞?它是怎样到妈妈的翅膀下的?(引导幼儿说出动词“钻”。)它的又是什么伞?(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画面内容:“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4.学习第四句诗歌。
教师:看看图上的动物,下雨时都找到了什么?
幼儿尝试说出第四句:哗啦,哗啦,下雨了,我们都有自己的伞。
5.完整复述诗歌。
教师:我们来把小鸟、蚂蚁、小鸡避雨的办法是连起来说说吧。
6.完整欣赏老师念诗歌一遍,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根据幼儿的多种回答,选择一较合适的名字为题目)
7.请幼儿加上诗歌名字看图谱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三、拓展幼儿思维
1.下雨天,小鸟、蚂蚁、小鸡都找到了伞,你们想想还有什么动物会把什么当成伞。你能用诗歌里那样的话说出来吗?(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引导幼儿按诗歌原句式大胆讲述)
2.老师也想到了一些动物避雨的是,我们一块儿来看看。(播放课件的青蛙片段)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青蛙是怎样避雨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引导幼儿说出动词“举”。我们把青蛙避雨的事编成一句诗歌:青蛙举起大荷叶,荷叶伞。
教师:看看还有哪个动物来避雨?(播放乌龟课件片断)乌龟避雨是怎样避雨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动词来说。(引导幼儿说出动词“缩”或“躲”)我们完整地来说一遍乌龟避雨的事:“乌龟缩到小甲壳,甲壳伞。”
3.创编最后一句诗歌。
教师:这么多动物都找到了伞,我们把这美丽的画面变成一句诗歌吧!(引导幼儿说出:哗啦,哗啦,下雨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伞。)
4.播放背景音乐,完整地朗诵一遍诗歌。(带领幼儿边表演动作,边朗诵歌词。)
四、活动结束
(播放课件松鼠和七星瓢虫片段)下雨了,七星瓢虫和小松鼠也找到了伞,它们的伞又是什么呢?请你们下了课跟小伙伴说说,回到家跟爸爸妈妈说说吧。
附:
动物的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
小鸟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
我们都有自己的伞。
续编部分:
青蛙举起大荷叶,荷叶伞!
乌龟缩进小甲壳,甲壳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
大家都有自己的伞。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顶大伞,我们举着它回家吧!
五、活动延伸:
1.领域渗透:在美工区中准备白纸和画笔,让幼儿在课余时间将诗歌内容画下来。
2.家园共育:与家长配合,请家长继续帮助幼儿巩固诗歌内容,有条件的话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动物的特点和与其相适应的栖息地。
《动物的伞》教学反思
《动物的雨伞》是一首语言活动。从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对于下雨了,小动物们会去哪里避雨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整节课上幼儿在看视频的环节中都聚精会神,而且看到小动物的躲雨方法都很好奇也很开心,促使本次活动推向高潮。这次语言教学活动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我准备了优美的背景图片和动物卡片,这些直观的教具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讨论,师生互动,平等地和幼儿进行交流,并根据儿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体验其中的快乐,感受儿歌的趣味,把落脚点立足在幼儿主动,快乐的学习上,使幼儿很容易很轻松地学会了儿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运用鼓励、欣赏、赞许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和参与游戏活动的机会,让幼儿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并使得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当然,在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看图学诗歌快了,在学诗歌的过程中没有让幼儿理解透,由于我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在提问时没能做到面向全体,从而使更多的孩子没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其次,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我怕课堂常规纪律不好,所以还是让孩子们坐小椅子来参加活动,没能做到真正地放松孩子。我觉得如果让孩子很随意地坐在地上来参加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可能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三,从活动中看到孩子们的词汇量还是不够丰富,从而阻碍了部分孩子流畅表达。今后要多为他们创造说话的气氛,让每一位孩子都具有自我表现和创造的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幼儿学习用清晰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多为他们创造说话的气氛,让每一位孩子都具有自我表现和创造的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幼儿学习用清晰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我也发现利用头饰和道具并布置相应的场景,其效果很好,这样不仅可以引起更浓的参与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再次深入理解儿歌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多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自信。
这次活动让我真的收获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让我学习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让我在自己的语言课上尝试了一下自己的方式;这是一节以说为主的语言课,我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于是我将更多是时间用在了后面的延伸活动上面。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紧守教参中的设计过程,教参只是教师的一个参考资料而已。另外我有了一个最大的感受,放松自己,尽量去做好,不要想结果,只有你放开了,孩子才会无拘无束。
这些是我在本次活动中发现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指正,以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20、小班语言《月亮的味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听懂故事,尝试根据画面大胆讲述图中的内容。
2.知道故事名称叫《月亮的味道》
3.理解故事中月亮摘下来是大家的力量。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月亮的味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导入:随着《小星星》的音乐——走线入场,借着小星星的魔力把孩子们拉进故事的氛围中。
师:孩子们,月亮是什么味道,你们知道吗?请你来闻一闻。
(二)基本部分
故事《月亮的味道》。
1.播放课件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2.在舒缓、贴切的背景音乐牵引下,完整欣赏故事。
(1)师讲述故事。
(2)借着奇妙的道具,升华故事,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师:月亮的味道怎么样?
师:这样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3.操作、发现,借助教具引导幼儿感知动物叠高的情景。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谁先想去摸摸月亮的?
师:小乌龟都请来了谁?它们是怎么做的呀?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帮帮忙。
师:你都发现了什么?
4. 品尝月亮。
师: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月亮好吃吗?
师总结:“孩子们,合作的力量可大了,小动物们都知道团结起来,合作叠高,最终得到它们想要的月亮。
5.随着轻快、幽默的音乐,带着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吃月亮去啰”。
(1)师:我们请小乌龟帮忙,带我们去尝尝月亮的味道吧。
(2)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
师:其实月亮是不可以吃的。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好玩又奇妙的故事而已。小朋友真棒,可以发现这么多好玩又奇妙的地方。
师: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咱们都来当小小收藏员,找一找“月亮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诱人”的语言活动,源于早期阅读当中一个普通但又魅力无穷的小故事。同时,主教老师大胆的设计、用心的编排、不断的创意,以及自身优势都在环节的进展中屡屡绽放出光彩!
创意一,从故事的主线——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入手。活动中教师巧妙的把一轮看似普通的、圆圆的月亮,设计成撕下来,分出数片后,变成月牙,最后还可以拼装,回归圆圆的形状,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最好玩的是拿到月亮片的小朋友很珍惜的放在手心,有些小朋友经不住“月亮”的诱惑,还真的尝了起来……主教老师合理地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入手,通过语言、游戏、动作,与幼儿频繁互动,层层递进,最后以轻快、幽默的乐曲带孩子们表演故事,把整个活动推向**。
创意二,蒙氏走线,推波助澜。蒙氏数学在本园初展拳脚,主教老师巧妙地把“蒙氏线”搬到活动当中来了,有效地舒缓了孩子们的情绪,利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把他们推进诱人的故事之旅,让他们随着故事的进展,环节的变换,吃惊、想象、起伏、舞动……真正营造了以幼儿为主的活动氛围。
创意三,多媒体技术,巧妙介入。利用简单的故事图片,制作出一本融音乐、音效、图片、文字为一体的电子书,给这个故事穿上了一件“吸引孩子兴趣的神奇的外衣”, 从而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创意四,环节的迁移。利用充满魅力的故事抛砖引玉,引导孩子们循着“月亮”这个轨迹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询和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主题的书籍,让孩子们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和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21、小班语言故事《狼来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不能说谎,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语言较清楚地回答问题。
3,能大声、有表情地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多媒体、表演道具(角色头饰、场景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引出活动内容。
引导语:(1)请小朋友注意观看和倾听,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2)灰太狼吃到羊了吗?
(3)在动画故事里,灰太狼吃不到羊。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狼吃羊的故事,叫做《狼来了》,大家想不想听呢?
二.观看PPT并讲述故事,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PPT ,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
1、故事中小男孩喊了几次“狼来了”
2、第一次狼真的来了吗?村民们相信了吗?
3、第二次狼真的来了吗?村民们相信了吗?
4、第三次狼真的来了吗?村民们相信了吗?结果怎样?
5、小男孩为什么拼命叫?
6、人们为什么不理会他?
7、小男孩为什么伤心?
三.讲述故事。
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表演故事。
(1)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其余幼儿根据故事讲述做相应的表演。
(2)分组表演故事,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合作表演。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故事,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说谎是不好的行为,好孩子要诚实。”
六、读一读:
说谎话,害处大,
害自己,害大家。
从小要说老实话,
诚实孩子人人夸。
附故事:
狼来了
从前,有个小孩每天都要到山上去放羊。
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时,感觉很无聊,就大叫起来:“狼来了!狼来了!”
在山下干活的人听说狼来了,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带了镰刀、锄头、扁担,飞快地咆上山来打狼救孩子。大家跑到跟前一看:咦?羊在乖乖地吃草,根本就看不见狼。“狼在哪儿呀?”大家问这个小孩,小孩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根本没有狼,是这小孩闹着玩儿呢。大家很生气,说了他一顿,叫他以后不要再说谎了,然后就回去干活了。
过了几天,大家正在忙着,又听见那个放羊的小孩在喊:“狼来了!狼来了!”
大家跟上回一样,放下活儿带了镰刀、锄头、扁担,赶来打狼救孩子,谁知道又上当了。根本没有狼,还是这个小孩在闹着玩儿。
大家很生气地说:“上回跟你说了,叫你不要说谎,你怎么又说谎了?”这小孩呢?他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心里在想:瞧我,一个小孩能叫那么多大人上当,多有本事!
又过了几天,这个小孩又喊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
大家听见了,谁也不去理他。有人说:“这小孩说了两次谎,这回肯定又在说谎了。”有人说:“我们上了两次当,这回再也不上他的当了。”
哎呀!这回真的是狼来了!狼涨着血红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见了羊就咬,咬了羊,又要来咬这个小孩。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这小孩一边跑,一边叫,可是谁也不来救他了。
小孩拼命地逃,从山坡上滚下来,这才没让狼咬到。可是他的羊全给狼咬死了。从此以后,这个小孩再也不敢说谎了。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孩子要诚实,不说谎。同时能积极参与故事讨论,迁移经验。针对这个活动目标我把活动分成了四个环节:
第一、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成两段来讲述首先是讲述故事的前两段,结束后提出问题:小男孩在放羊时做了什么事情?人们相信他了吗?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呢?请你说说道理。接着讲述故事后两段,提出问题:小男孩有没有听人们的劝告,大家相信他吗?结果怎样了?在这个环节中,由于找不到教学挂图,在没有图片结合的情况下,只是单凭教师干巴巴讲述故事,同时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旁白语气未能做到抑扬顿挫所以并没有把幼儿深深的吸引住。
第二、讨论,让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羊被狼吃掉了?小男孩撒了几次谎?为什么第三次狼真的来了,却无人上山打狼了?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孩子在第一环节中,对故事内容理解不是很透彻导致这个环节讨论气氛不够活跃因此在迁移经验这里孩子不能完全理解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个不撒谎的诚实的好孩子。
第三、通过下载《狼来了》这个故事视频,让孩子完整的欣赏故事,从中强化和深入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孩子要诚实,不说谎。这个环节中有个细节以后要多多注意,在今后的故事视频教学中,应该在旁边静静观察每个幼儿,从中找出幼儿是否理解故事或者发掘他们脑袋里疑惑并及时解决。
第四、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挑个别幼儿上来表演故事。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把舞台让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展示出来。 通过这节活动,从中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今后要不断地去取长补短,加强自己讲述故事的教学水平,把孩子的眼球牢牢吸引住!
22、小班语言教案《绿色的世界》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歌内容。
2、积极参与朗诵活动并诗学说诗歌内容。
3、能在集体中大胆的进行表达,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透明的塑料瓶制成的眼镜若干;
2、图片若干。
3、课前带领幼儿戴上绿色的眼镜在室外进行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师:刚刚我们在外面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外面你都看到了什么? (幼儿说绿色的地板、绿色的鞋柜、绿色的植物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欣赏诗歌并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这么多绿色的事物,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关于绿色的诗歌,小朋友想听吗? (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教师:刚刚这首诗歌里你都听到了哪些的话? (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诗歌相应的句子图谱) 根据幼儿所说天空、小猫、蛋糕、手套等,教师做相应动作。
2、幼儿再次欣赏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补充并纠正幼儿所说句子。 教师:小朋友说的真好,那我们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朋友说的这些?
2)幼儿根据提问理解并学说诗歌内容。 老师:诗歌中的天空、小猫、蛋糕、手套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会变成绿色的?
教师:戴上绿色的眼镜我们看到这是绿的、那也是绿的。 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绿色,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这一片绿、那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
老师:可是诗歌里面还说,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为什么?
3)幼儿看图谱学说儿歌。 老师:我们一起看着这个图谱一起说一说这首好听的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谱学说儿歌)
4)我们一起加点动作试一试好吗?
3幼儿自己尝试创编儿歌。
教师: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各色眼镜)现在给每个小朋友一副眼镜,请你戴上眼镜看看,跟你的同伴小声讨论一下,你看见了什么?用我们诗歌里的话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创编儿歌) 结束部分:好了,我们去室外再看看好不好?跟客人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了以歌曲引出给小青蛙过生日,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出“绿色的xx”。主要采用了参与法、游戏法、谈话法、感知体验法等教学方法。活动开始,我以故事来引出青蛙过生日,并出示青蛙手偶。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活动中,幼儿参观了各种绿色的植物,感知绿色,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很强,又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避免空洞的说教,我还让幼儿戴着眼镜感受绿色的世界。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讲课时语言比较快,让幼儿感知绿色的时间短了些。结束活动也太仓促,整个活动还缺生定的感染力。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23、小班语言故事《甜津津的河水》公开课教案《甜甜的棒棒糖》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知道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理解分享的含义。
2.学说故事中的语言,能大胆讲述。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甜甜的河水》PPT。
2.棒棒糖、盛水容器、一次性小纸杯、热水等。
活动过程:
一、棒棒糖导入
1.引导孩子看老师这个棒棒糖的形状、颜色。
2.教师:这是什么?你们还见到过其他的棒棒糖吗?是什么样的味道?
3.小结:这是棒棒糖,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味道。
二、欣赏故事
故事演示(PPT):幼儿边听故事,边看PPT。
1.插问:小熊一个人为什么难过?小熊不知水里的朋友在哪儿,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水里的朋友尝到棒棒糖的甜味呢? (引导幼儿想出将棒棒糖放入水里的方法)
三、实验
邀请幼儿操作实验(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我们来试一试。把小熊的棒棒糖放在水里
我们一起叫它快溶化……(幼儿学说:棒棒糖,快溶化吧)。
2.怎么样让棒棒糖溶化得快点呢?(搅拌:这样搅拌好像在跳舞一样)。
3.我们来做做棒棒糖吧,一起来跳舞吧,“我是一根棒棒糖,会跳舞的棒棒糖,香香甜甜的棒棒糖,左转转、右转转,跳呀跳、转呀转,化在水里不见了,变成好吃的甜甜水。”
四、继续欣赏故事(继续看PPT)
1.追问:棒棒糖放在水里,会怎样呢?(糖)会怎样呢?水会(变得)怎么样?(甜)
2.小结:原来糖放在水里会溶化的,水也变甜了。
3.小结:呀,原来棒棒糖放在水里越来越小真的溶化在水里了。
4.小结:棒棒糖融化在水里就会使水变甜了。
五、幼儿复述故事
六、情感迁移
今天郑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棒棒糖,下面让我们一起和好朋友们分享甜甜的味道吧!
活动反思:
活动以幼儿喜欢的棒棒糖着手,引导幼儿走入《甜津津的河水》这个故事中。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从而引发问题“怎样能让河里的尝尝棒棒糖的甜味?”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欲望,知道与同伴共同分享才能交到好朋友。帮助幼儿了解糖在水里是可以溶化的,并通过音乐、肢体动作等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不足之处:
由于经验的缺失,锻炼的机会还不够多,既要克服紧张的情绪按照自己的教案流程进行活动,又要照顾到孩子们的临场反应,还要照顾到孩子们的纪律,使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
24、小班语言故事展示课优秀教案设计《聪明的小狗》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狗能帮助人,懂得感谢狗对人类的贡献。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图理解故事大意,并能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二.活动准备
1.《聪明的小狗》故事图卡。
三.活动过程
1. 出示故事图卡,讲述故事《聪明的小狗》。
与幼儿讨论:
·森森的什么不见了?(机器人。)
·谁帮森森找回了机器人?(思思的小狗。)
·为什么小狗用鼻子嗅来嗅去?(寻找机器人的气味。)
·小狗在哪里找到了机器人?(在床的下面。)
2. 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提问:你希望跟小狗做好朋友吗?为什么?
3. 教师带领幼儿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配合情节模仿小狗的动作。
四.教师小结:狗的鼻子很灵敏,所以小狗用它的鼻子帮助森森寻找机器人的气味。所以狗对人类是有帮助的是吧。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狗。(聪明)哦,所以故事的名字叫作聪明的小狗。
25、小班语言《阿文的故事》教案
目标
1. 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 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3. 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准备
1. 挂图第1号。
2. 故事磁带。
过程
1. 认识阿文。
-------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2. 听听阿文的故事。
-------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
她喜欢这块摊子吗?
-------阿文上幼儿园抱着毯子方便吗?为什么?
-------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3. 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你们是不是也向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的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建议
1. 幼儿逐步脱离依恋物,继而融入新的集体是培养其独立性的需要,教师应充分认识这种引导的必要性。
2. 幼儿之间在独立性及适应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以故事引导诱饵,并让部分幼儿表现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玩物,会对其他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26、小班语言《小熊的客人》教案含反思
活动内容:语言 故事《小熊的客人》
班次: 小班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同伴间相互谦让的美德。
2、发展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课件《小熊的客人》、小老鼠、大象图片各一。
活动分析:
这篇故事通过描述小老鼠和大象到小熊家做客时发生的事情,刻画了一个凡事总爱抢“大的”的小老鼠形象和处处谦让的大象形象。通过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幼儿初步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这是活动的难点,采用对比法、引导法、提问法突破。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采用提问法、引导法解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动物客人,它们是谁呢?”出示小老鼠和大象图片,引出活动内容.
二、展开
1、老师通过提问:“如果有一大一小两个凳子请他们坐,谁坐大的、谁坐小的?”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节。“咱们小朋友真棒!知道小老鼠要坐小的,大象要坐大的。那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小老鼠和大象去小熊家做客的事。咱们来看一看,事情是不是像小朋友讲的那样呢?小熊为他们准备了好多东西呢,它们又是怎么分的呢?”
2、放课件,讲述故事《小熊的客人》。
3、“好,故事看完了,有谁记住了这个故事的名字?”
4、“故事中是不是小老鼠坐了小板凳,大象坐了大板凳?”“小熊还为他们准备了什么?这些东西他俩是怎么分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记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可以边提问边放课件中相关的情节)解决活动的重点。
5、提问幼儿“你喜欢哪个动物,不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通过引导使幼儿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解决活动的难点。
6、“咱们小朋友是不是都愿意做一个谦让好宝宝呀?”“那咱们平时吃饭的时候,放在盘子里的包子、油饼能不能挨个摸呀?请小朋友拿勺子的时候能不能挨个挑呀?玩玩具的时候能不能抢呀?”让幼儿明白这些都是不谦让的行为。
三、结束 “小朋友以后能不能做到不挑、不捡、不争、不抢呢?”“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到,看谁做得好。以后咱们每周评一个谦让小明星,给他贴一朵小红花,小朋友愿不愿意争取?”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故事《小熊的客人》因为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进行起来还比较顺利,活动目标基本实现。但也存在一些设计上的不足、经验上的欠缺和临场发挥不佳问题。主要体现在展开部分,试分析如下:
一、小班幼儿记忆力不是很强,表述能力较弱。看一遍故事一般只能记忆一两个内容,老师在这个环节应让孩子多听一遍故事或分情节分段来听。增强幼儿记忆,引导孩子把看到的表述出来。这个环节虽然我设计上了却因临场紧张没有操作,实际只让幼儿看了一遍,却提了好多问题,孩子回答起来比较吃力。
二、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多角度、由浅入深层层引导,语言应儿童化,简练易懂。我只使用一种方式反复提问,缺乏变化和吸引力,孩子易丧失兴趣。
三、重、难点突破时,由于我自己思路不够清晰,分析教材不够透彻,以至进行起来不是那么简洁明快,自己感觉有点吃力,缺乏条理性、顺序性。
四、最后的小结不够规范,概括性不强,引导力不足。
五、课件的制作太简单、粗糙,没能为课发挥很好的作用。这也是我的一大缺陷。总之,通过参加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让我看到了差距,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时不我待,我只有加油!加油!再加油!
27、小班语言《绿色的世界》教案含反思
设计意图:
生活是五彩的,阳光是七色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吸引着每一个幼儿。在认识解放军叔叔的时候,孩子们兴奋地说:“绿色的衣服,绿色的衣服~~~”。于是教师顺势问:“还有什么是绿色的?”“小草,森林~~~”马可:“我的眼镜也是绿色的。”(今天他带来了一副太阳镜)于是教师想到了“绿色的世界”,让幼儿带上绿色的眼镜用一种欣赏的角度去看看周围的环境,感知周围环境的色彩变化,并能运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
重点: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难点: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述,并学说短句。
解决:
1、诗歌感染法
教师利用优美的诗歌让幼儿感受戴上眼镜后周围事物的变化,以此来激发幼儿学说短句的愿望,激起活动的兴趣。
2、交流体验法
首先让幼儿和客人老师的交流学说短句及大胆的表达,而后幼儿间的相互交流,教师给每一个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大胆学说的机会,更有效的解决了本次难点。同时也落实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目标:
1、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
3、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工具及材料:
绿色的儿童太阳镜人手一份,各色儿童太阳镜若干;活动时坐的垫子、音乐等。
过程设计:
1、诗歌引题
A、教师的诗歌学说短句“王老师看到了什么”。
B、什么都成绿色的了?
2、观察事物,大胆表述
A、自由体验
教师引导“戴上绿色的眼镜,你看到了绿色的什么?”
我们把自己的看到的告诉客人老师好吗?
B、交流体验
幼儿围坐在一起,每位幼儿都说说自己看到的绿色事物。(教师及时的纠正和表扬。)
我们把绿色的眼镜摘掉,还是绿色的吗?(绿色不见了,绿色逃走了。)
3、经验迁移
发现更多的彩色眼镜,以在大口袋里摸为手段,让活动更游戏化。
戴戴各色太阳镜看看周围的事物。
课后反思:
《绿色世界》是小班下学期的语言活动,是一篇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难度非常大!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经验,而且语言发展也很不完善,所以理解和朗诵诗歌,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活动开始时,我先通过课件来展示其优美、风趣的意境,让孩子对诗歌有一个大概的、整体的认识;接着引导幼儿戴上绿色眼镜亲身体验颜色的变化,帮助他们分段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再通过课件的引导,搭建了一个学习朗诵的平台!最后,通过让孩子到户外去找一找世界还会变成什么颜色,来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
虽然本活动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孩子们都能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朗诵诗歌。但是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限制,我采取了用绿色荧光笔在透明塑料纸上涂色,带上这种方法制作的“眼镜”,只能将白色这一种颜色“变成”绿色,所以影响了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孩子带上“眼镜”找一找身边还有什么变了颜色!孩子们没有了亲身的体会,自然创编不出来!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观看Flash的热情比较高,但是利用课件教学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孩子理解、朗诵诗歌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牵制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所以我认为在语言活动中,应该使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孩子的感官和思维,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28、小班语言《想生病的小狗》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按情节发展的顺序排列图片,并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合理的进行讲述,是设计本活动的主要意图,同时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幼儿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讲话的能力。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按情节发展的顺序排列图片,并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 鼓励幼儿为故事(结尾)创编多个不同的结尾。
4、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 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1、 一组不按情节发展顺序的连续画。(4幅)
2、 幼儿学具每人一套,图片若干套,大挂图一套。
活动过程:
1、 激趣导入
① 幼儿随音乐模仿各种动物动作,进入活动室。
② 师幼互动游戏“谁的眼睛亮”,复习巩固动物的名称。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小动物,并爱与它们交朋友,对吗?这是谁呀?(出示小狗,先出示汉字后出示图片)小朋友都认识小狗,你们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小故事呢,这个故事就藏在小朋友的图版下,请小朋友打开看一看。
2、 观看图片,给图片排序
请小朋友认真观看图片,然后按顺序把它排好,贴在图板上,并编出一个好听的小故事,好吗?
① 幼儿观看思考,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② 个别讲述(找能力强的幼儿进行讲述,教师可给予适当指导)。
3、 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小故事
① 分组讲述故事。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幼儿的讲述情况。
② 集体讲述。
根据刚才小组讲述的情况,将幼儿排列图片投到大屏幕上,找出较好的幼儿进行讲述(每组至少一名)。
③ 根据幼儿讲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让幼儿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了解认识,并重点强调讲述要求,讲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了一件事情。
4、 欣赏范例
过渡:小朋友讲的真不错,老师也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大家来听一听,老师编得和你编得哪里不一样。
① 观看老师排列顺序,找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
② 欣赏配乐故事“想生病的小狗”。
5、 设想故事结尾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小狗最后会怎样呢?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请幼儿把自己想好的结尾编到故事里,互相交流讲述。
① 分组讨论交流,讲述故事结尾。
② 画出故事结尾。
师:小朋友的想法真不错,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③ 相互交流。
注:此环节是在大部分幼儿完成后,自由结伴进行交流。
6、 完整讲述故事
师:前面咱们小朋友都编出了一个好听的小故事,现在你愿意将你的结尾编到故事里,完整地讲给大家听吗?
7、 延伸活动
①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编的故事。
② 简单小结,对孩子的成绩给予肯定,让幼儿明白狗为什么生病,小狗的妈妈又是为什么生病。
③ 请幼儿将图版纸挂在活动室能看见的地方,自由结伴讲述。
课后小结:
幼儿基本能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创编出不同情节的小狗生病的故事,但是也有一部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够用连贯、完整语言讲述。
活动反思:
在阅读活动的生活情景中,蕴涵着许多问题,有的问题是在孩子认知环境中提出的,如“为什么白狗妈妈端给狗妹妹吃东西?”有的是受某些因素影响产生的,如“什么是羡慕呀?”作为老师要抓住孩子提出的问题,并以此引发孩子的思考,因为某些问题能够帮助孩子产生矛盾和冲突能激起孩子间的互动,尝试运用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孩子思维流畅性的发展。
一、在问题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的阅读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为什么三只灰狗都躺在床上?”的问题,他们有的说是小狗生病了,有的觉得小狗懒,还有的认为是天冷小狗不愿意起床,虽然这些都是种种假想,但在孩子们的眼中,这就是他们真实的想法,是他们自己的感受,由此看来问题的提出、解决,促进了孩子思维流畅性的发展,思维变通,标志着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二、在问题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本次阅读活动中的另一问题“为什么白狗妈妈推着灰狗妈妈”从这表面现象中其实隐藏着隐性的教育价值,即升华到情感问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朋友间要互相帮助,在大人忙碌的情况下不无理取闹,要体谅妈妈爸爸的劳动,要关爱家人、朋友等,在这些问题中习得经验,形成良好的品质。
所以作为老师在活动中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因为只有当问题真正成为孩子的问题时,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
29、小班语言《绿色的世界》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生活是五彩的,阳光是七色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吸引着每一个幼儿。在认识解放军叔叔的时候,孩子们兴奋地说:“绿色的衣服,绿色的衣服~~~”。于是教师顺势问:“还有什么是绿色的?”“小草,森林~~~”马可:“我的眼镜也是绿色的。”(今天他带来了一副太阳镜)于是教师想到了“绿色的世界”,让幼儿带上绿色的眼镜用一种欣赏的角度去看看周围的环境,感知周围环境的色彩变化,并能运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
重点: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难点: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述,并学说短句。
解决:
1、诗歌感染法
教师利用优美的诗歌让幼儿感受戴上眼镜后周围事物的变化,以此来激发幼儿学说短句的愿望,激起活动的兴趣。
2、交流体验法
首先让幼儿和客人老师的交流学说短句及大胆的表达,而后幼儿间的相互交流,教师给每一个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大胆学说的机会,更有效的解决了本次难点。同时也落实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目标:
1、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工具及材料:
绿色的儿童太阳镜人手一份,各色儿童太阳镜若干;活动时坐的垫子、音乐等。
过程设计:
1、诗歌引题
A、教师的诗歌学说短句“王老师看到了什么”。
B、什么都成绿色的了?
2、观察事物,大胆表述
A、自由体验
教师引导“戴上绿色的眼镜,你看到了绿色的什么?”
我们把自己的看到的告诉客人老师好吗?
B、交流体验
幼儿围坐在一起,每位幼儿都说说自己看到的绿色事物。(教师及时的纠正和表扬。)
我们把绿色的眼镜摘掉,还是绿色的吗?(绿色不见了,绿色逃走了。)
3、经验迁移
发现更多的彩色眼镜,以在大口袋里摸为手段,让活动更游戏化。
戴戴各色太阳镜看看周围的事物。
课后反思:
《绿色世界》是小班下学期的语言活动,是一篇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难度非常大!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经验,而且语言发展也很不完善,所以理解和朗诵诗歌,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活动开始时,我先通过课件来展示其优美、风趣的意境,让孩子对诗歌有一个大概的、整体的认识;接着引导幼儿戴上绿色眼镜亲身体验颜色的变化,帮助他们分段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再通过课件的引导,搭建了一个学习朗诵的平台!最后,通过让孩子到户外去找一找世界还会变成什么颜色,来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
虽然本活动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孩子们都能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朗诵诗歌。但是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限制,我采取了用绿色荧光笔在透明塑料纸上涂色,带上这种方法制作的“眼镜”,只能将白色这一种颜色“变成”绿色,所以影响了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孩子带上“眼镜”找一找身边还有什么变了颜色!孩子们没有了亲身的体会,自然创编不出来!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观看Flash的热情比较高,但是利用课件教学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孩子理解、朗诵诗歌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牵制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所以我认为在语言活动中,应该使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孩子的感官和思维,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0、 小班语言《阿文的故事》教案
目标
1. 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 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3.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准备
1. 挂图第1号。
2. 故事磁带。
过程
1. 认识阿文。
-------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2. 听听阿文的故事。
-------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
她喜欢这块摊子吗?
-------阿文上幼儿园抱着毯子方便吗?为什么?
-------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3. 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你们是不是也向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的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建议
1. 幼儿逐步脱离依恋物,继而融入新的集体是培养其独立性的需要,教师应充分认识这种引导的必要性。
2. 幼儿之间在独立性及适应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以故事引导诱饵,并让部分幼儿表现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玩物,会对其他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31、小班语言《小熊的客人》教案反思
多媒体优质活动设计与反思
活动内容:语言 故事《小熊的客人》
班次:小班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同伴间相互谦让的美德。
2、发展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课件《小熊的客人》、小老鼠、大象图片各一。
活动分析:
这篇故事通过描述小老鼠和大象到小熊家做客时发生的事情,刻画了一个凡事总爱抢“大的”的小老鼠形象和处处谦让的大象形象。通过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幼儿初步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这是活动的难点,采用对比法、引导法、提问法突破。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采用提问法、引导法解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动物客人,它们是谁呢?”出示小老鼠和大象图片,引出活动内容.
二、展开
1、老师通过提问:“如果有一大一小两个凳子请他们坐,谁坐大的、谁坐小的?”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节。“咱们小朋友真棒!知道小老鼠要坐小的,大象要坐大的。那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小老鼠和大象去小熊家做客的事。咱们来看一看,事情是不是像小朋友讲的那样呢?小熊为他们准备了好多东西呢,它们又是怎么分的呢?”
2、放课件,讲述故事《小熊的客人》。
3、“好,故事看完了,有谁记住了这个故事的名字?”
4、“故事中是不是小老鼠坐了小板凳,大象坐了大板凳?”“小熊还为他们准备了什么?这些东西他俩是怎么分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记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可以边提问边放
课件中相关的情节)解决活动的重点。
5、提问幼儿“你喜欢哪个动物,不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通过引导使幼儿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解决活动的难点。
6、“咱们小朋友是不是都愿意做一个谦让好宝宝呀?”“那咱们平时吃饭的时候,放在盘子里的包子、油饼能不能挨个摸呀?请小朋友拿勺子的时候能不能挨个挑呀?玩玩具的时候能不能抢呀?”让幼儿明白这些都是不谦让的行为。
三、结束 “小朋友以后能不能做到不挑、不捡、不争、不抢呢?”“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到,看谁做得好。以后咱们每周评一个谦让小明星,给他贴一朵小红花,小朋友愿不愿意争取?”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故事《小熊的客人》因为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进行起来还比较顺利,活动目标基本实现。但也存在一些设计上的不足、经验上的欠缺和临场发挥不佳问题。主要体现在展开部分,试分析如下:
一、小班幼儿记忆力不是很强,表述能力较弱。看一遍故事一般只能记忆一两个内容,老师在这个环节应让孩子多听一遍故事或分情节分段来听。增强幼儿记忆,引导孩子把看到的表述出来。这个环节虽然我设计上了却因临场紧张没有操作,实际只让幼儿看了一遍,却提了好多问题,孩子回答起来比较吃力。
二、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多角度、由浅入深层层引导,语言应儿童化,简练易懂。我只使用一种方式反复提问,缺乏变化和吸引力,孩子易丧失兴趣。
三、重、难点突破时,由于我自己思路不够清晰,分析教材不够透彻,以至进行起来不是那么简洁明快,自己感觉有点吃力,缺乏条理性、顺序性。
四、最后的小结不够规范,概括性不强,引导力不足。
五、课件的制作太简单、粗糙,没能为课发挥很好的作用。这也是我的一大缺陷。总之,通过参加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让我看到了差距,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时不我待,我只有加油!加油!再加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小班语言爱唱歌的小麻雀
-
小班优秀教案:我也想飞(语言)
-
幼儿园精彩教案:去旅游(小班语言)
-
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语言)
-
幼儿园小班育儿心得 不可忽视幼儿溃疡病
-
启发幼儿思想的安徒生童话:鬼火进城了
-
启发幼儿思想的安徒生童话:鬼火进城了
-
教案小班语言《小邋遢变干净了》反思
-
小班语言《森林乐翻天》教案
-
小班语言《奇妙的伞》教案
-
小班语言《请你抱抱我》教学设计反思
-
幼儿园教案小班语言我们爱上幼儿园反思
-
语文课文 月亮湾的教学设计 课后习题答案
-
年度会计工作总结
-
石榴
-
可爱的大花猫咪咪_小学生作文:四年级
-
夫妻风风雨雨一起走过的句子131句
-
情绪低落时自我激励的语句234句
-
形容老婆辛苦的唯美句子163句
-
小班语言游戏教案《小老鼠穿新衣》
-
保险朋友圈文案、朋友圈文案34句
-
空气净化和水净化公司朋友圈文案4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