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

首页 - 大班主题教案

关注特殊儿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与融合教育》幼儿园论文

时间:2023-04-19 13:22:02 A+

关注特殊儿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与融合教育》幼儿园论文

关注特殊儿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与融合教育》幼儿园论文

1、关注特殊儿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与融合教育》幼儿园论文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3岁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随着“融合”理念的提出,让孤独症幼儿和普通幼儿一起接受学前教育已经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长期以来,学者普遍认为多数自闭症患儿预后不良,成年后多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自闭症患儿的不良预后,甚至可以发掘出自闭症儿童远高于常人的天赋。因此,幼儿教师能否通过儿童特征表现准确判断自闭症的发生以及正确的引导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未来、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融合教育的角度,例举自闭症儿童典型特征及表现,同时浅谈如何正确引导和干预自闭症儿童,旨在为幼儿园、家长和自闭症儿童架起一座桥梁,帮助读者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困难,提供给他们需要的帮助,助力他们在普通环境中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成长的快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行为表现 融合教育 干预策略

  正文:

  一、自闭症儿童研究现状及融合教育的意义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又名自闭症,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时期。其表现核心特征包括言语发展障碍、社会人际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爱好狭窄, 是一种终身性的障碍。早期报道自闭症为罕见病,近20多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自闭症患病率均出现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全球自闭症患者约有2480万人。由此看来,自闭症已经不再是一种不常见的情况,能否正确引导自闭症儿童,对儿童、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而融合教育是现阶段干预自闭症儿童最普适、成效最显著的手段。

  由于低年龄阶段的孩子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有更大的可塑性,使得早期融合教育的意义更加深远,它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首先,一般儿童和家长对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的接纳态度,决定了融合教育的深人开展的可能性。

  其次,早期融合的实践证明,进行了早期融合教育的儿童有更大的可塑性。

  研究发现,同伴对于孤独症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伴是他在语言、游戏、大小肌肉等发展方面的极佳模仿对象。在早期融合教育环境中,儿童在社会能力和社会化游戏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其他发展领域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儿童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与他人的互动来进行。因此,社会性的学习活动对身心有障碍的儿童来说,是其身心发展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同伴示范、同伴教导和同伴增强,身心有障碍的儿童得以增进其社会互动能力与适当行为表现。

  二、自闭症儿童典型特征

  (1)言语发展障碍

  言语发展障碍是自闭症儿童一种很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诊断幼儿患有自闭症的重要依据之一。表现为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言语理解能力受损,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 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通俗说来, 自闭症儿童言语发展障碍日常表现为寡言少语,极其沉默,即使很亲近的人也难以走近他们的世界;他们说话所使用的词汇单一稀少,较为严重者甚至从不说话。生活中言语理解能力低下,即使很简单的话语也不能完全理解;患儿表达上常存在问题,如语序颠倒、重复刻板、答非所问等;患儿说话多平铺直叙,较少使用语气词来加强表达,多存在节律问题,患儿很少主动与身边的人沟通交流。

  (2)社会人际交往障碍

  人不是作为单一的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人际交往对人的意义重大。但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存在明显障碍,不愿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 哪怕是他们最亲近的父母,他们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玩耍、独来独往,没有好朋友。因为兴趣爱好单一狭窄,对正常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不感兴趣。对他人有严重的抵触心理,有的孩子不抵触,但因言语沟通障碍,也不能很好的交流。

  (3)重复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又一大特征表现:重复刻板行为。他们拒绝周围环境的改变,行为固定重复而又僵化。患儿具体日常表现为用一种方式生活:坚持吃一样的食物,穿一样的衣服,走同样的路线,反复描绘同一幅画或者重复写几个字,重复玩一种游戏或一种玩具,有的甚至使用同一个便器。作为自闭症临床表现中最难克服的缺陷,重复刻板行为严重阻碍了自闭症儿童融合社会和学习社会技能,影响儿童功能性行为的发展,儿童及其家人面临严峻的挑战。有家长甚至指出,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最难克服的问题,因为它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干预策略

  (1)获得安全感

  自闭症儿童首先缺失的不是能力,而是安全感。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在幼儿园获得安全感。与父母亲的分离焦虑,导致孩子的情绪紧张、不安,特别是对于那些依恋质量不佳的孩子,比较回避于退缩的孩子,情绪就更加不安。普通孩子如此,自闭症孩子更是如此,她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建立安全感。

  案例:快4岁的成成,刚上幼儿园时每天都哭,不哭的时候就是不停地拍手。成成依恋一个固定的老师。老师带小朋友玩的时候他在一边拍手,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他坐在老师旁边形影不离,连老师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老师走到哪里,成成就跟到哪里。一次,恰逢这个老师生病了,成成看不到这个老师,整整哭了一天。后来,成成升班了,考虑到成成对这位老师的依赖,幼儿园安排老师和成成一起升班。现在,老师换了,成成早已适应了。因为他在幼儿园有了充分的安全感。

  成成刚人幼儿园时,因不能适应而紧张、焦虑,班主班老师成了妈妈的替身,成为了成成在幼儿园的依恋对象。老师的处理很恰当,没有像对其他小朋友那样要求他,而是充分满足他的需求。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老师的这种“迁就”,换来的是成成升人中班后混在小朋友堆里不容易找到的现实。当然,这种“迁就”是暂时的,是为了孩子获得安全感而必须做出的行为,是为成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必需阶段。

  (2)培养适当行为

  幼儿园常将行为适当作为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具有适当行为对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环境非常重要。

  案例:嘟嘟上小班融合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能等待,什么都要第一个拿到。上课老师发书,要第一个给她;中午吃饭要第一个吃上;喝奶要第一个喝。否则,她就会哭个没完,有时候还打自己的头。老师采用延迟满足的方法,目的是让她学会等待。

  早期融合教育强调的是参与与独立,强调自主性。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而不是出现一个纠正一个,按下葫芦起了瓢。我们强调建立更多适当行为来代替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可能是孩子仅有或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教导孩子替代的行为,扩充其正向行为,才是长期预防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3)培养共同关注力

  在家庭中,往往几个成人关注一个孩子,而在幼儿园,几个成人关注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关注度降低了,对孩子主动关注老师的要求提高了。孩子要适应从被别人关注到主动关注别人,跟随别人一起做事情。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关注别人是从被别人关注开始的,且这种关注必须带给孩子快乐、有趣的感受。孩子经历了从被动关注到主动关注别人的过程,经历了从成人不断迎合他的喜好,到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主动去寻求成人的过程。这种主动性,通过小组活动加以强化和训练,即可培养共同关注力。

  对于孩子的弱项,我们要给予鼓励的态度。我们鼓励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表现得更好,而是要孩子有轻松愉悦的心情。我们切不可抓住孩子的弱项,拼命强调其改变,这样不仅会挫伤孩子的自尊,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相反,顺其自然来得更有效,孩子会更加努力。我们强调的关注能力、参照学习能力是孩子学习、交往、生活必需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孩子就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其中自信心是推动剂,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图理解能力是孩子交往中的润滑剂,促进孩子交往的深人与持久。

  融合教育的普及不仅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而且有利于普通儿童性格养成。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于被别人关心,很少有机会去关心别人。普通儿童在与自闭症儿童相处中,不仅影响这他们的包容心,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方方面面。他们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正常儿童学习宽容待人、更容易合作,适应能力更强;自闭症儿童也有机会享受与同伴在一起的接纳与认同,增强了努力进步的动力和信心,他们会表现得更努力,更阳光,更愿意克服障碍,问题行为更少。

  参考文献:

  [1]雷江华,《融合教育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9.

  [2]易小玲.幼儿园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策略——基于学前融合视角[J].管理观察. 2017(26).

  [3]GBD 2015 Disease and Injury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Lancet. 8 October 2016, 388 (10053): 1545–1602.

  [4]余纷纷,李勤,徐丽佳,毛倩,翁巧娟.自闭症儿童典型临床表现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5):80-81+84.

  [5]周念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2011,11.

  [6]王国光,《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M],2018.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中班美术教育教案《幼儿园的花朵》含反思

  【活动设计】

  xx县是著名版画之乡。从1985年开始,我园由最初的个别辅导,到兴趣小组的开展,再到试点班的实验,到现在全面推广,全园人人知版画,人人爱版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人人会做版画,形成了浓厚的版画教学特色。夏天到了,幼儿园里花团锦簇,孩子们在花丛中玩耍非常快乐。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是在吹塑纸上画出丰富的线条,对线条加深加粗,形成凹凸的图案底版,用多种颜色印出来的画,非常适合用来表现幼儿园的花朵,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画、磙、印的操作过程中,大胆表现各种各样形状不同的花朵。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的特征,能用各种线条在吹塑版上画出各种形状不同的花朵。

  2、学习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体验版画操作活动的乐趣。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欣赏过了幼儿园的花。

  2、吹塑纸、铅笔、磙子、油墨、拓印纸、茶杯、多媒体实物展示仪,范画两幅。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能用各种线条表现不同形状的花,难点是掌握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交代课题

  师:“这两幅画都是《花》,谁能说说它们什么地方不同?”

  生:“一幅是单色的,一幅是多种颜色的”。

  师:“这幅是单色油印吹塑纸版画,我们已学过,就是直接在画好的底版上滚上一种颜色的油墨印出来的。这幅是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怎么制作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幼儿园的花朵》呢?”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什么花?它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什么花?想画什么花?”

  二、教师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仪,示范讲解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1、定稿:首先要想好你要画什么样的花,然后在吹塑版上用铅笔画出的花朵,在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图的合理性。

  2、制版:画完花朵外形后,用铅笔进行刻画加深,(老师边讲解边示范给幼儿看),注意在刻画的过程中,不能太轻,(太轻了轮廓线不清晰),也不能太用力,(太用力纸会坏掉),在轮廓的地方按照一条线反复描画,对线条加深加粗,形成凹凸的图案底版。

  3、滚墨:整个花朵外形描画过后,就可以开始印画了。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滚油墨,用磙子在盛有油墨的盘里反复滚动,油墨不能太多,如果多了可以在旁边的吹塑纸上滚去多余的油墨,一般在听到有“沙沙”的声音时,说明油墨的量不多不少,这时用蘸有油墨的磙子在吹塑纸上从板的最上端开始滚,有顺序的把整个板面滚上均匀的油墨。

  4、拓印:在吹塑板全部滚上油墨后,把底板拿到垫有干净报纸的地方,把拓印纸盖在吹塑板上,注意不能移动,然后用手或小茶杯的底部进行磨压,画面的每个地方都要磨到,用力要均匀,最后将纸轻轻的揭开,一幅漂亮的版画就做好了。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花画得大些,轮廓线要按照一条线反复描画,对线条加深加粗。

  2、滚油墨要用力、要均匀。

  3、印时拓印纸不能移动。(画面会错位)

  4、要注意清洁卫生,完成后协助老师整理版画操作材料。

  (师:先在吹塑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花,线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画的大一些,线条要加粗加深;上色时要先用磙子把油墨磙匀,可以多选几种颜色,要把每一个地方都磙上颜色;拓印时拓印纸不能移动,盖上报纸,用平底杯子用力磨压,这样才能印的清晰漂亮。)

  四、讲评作业

  1、和幼儿一起布置作业展。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进行相互欣赏和评价。

  【活动评析】

  这节版画活动,通过比较单色和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的不同,让幼儿在发现中主动探究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教育理念。同时,多色油印吹塑纸版画制作是幼儿通过画、磙、印来完成的,画画、磙磙、印印本身就是一个玩的过程,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玩中学,学中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充分体验了版画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大部分幼儿还是有要求的完成了印画,但是还有部分幼儿没有按要求完成。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纸团印画感到非常有兴趣,同时充分锻炼了幼儿对冷暖色调的感知。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在幼儿操作时,几个幼儿没有用压印的方式来装饰,而是涂抹的方式,有可能是在讲操作要求时没有完全具体,纸团要揉成球,也有可能是材料的问题,印泥里面的颜色不容易上色,让幼儿没有耐心装饰。在花朵的装饰上,样子也比较单一,多是用一隔一的样式。可以在课前给幼儿丰富装饰的样式,这样操作出来的效果会更加美丽。最后展示欣赏的时候可以做一块花园的展板,让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呈现一种美的感觉,这样活动就更加完美。

3、幼儿园教育随笔《成长中的那些好戏》随笔

  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上演中各种各样的“好戏”,在这些好戏发生时,我们老师该如何“观戏”、“评戏”,让这些小演员们逐渐成长呢?一起来看看维尼班的这些好戏吧!

  早操回来,小朋友有的自主饮水,有的很快坐下准备上课了,这时传来了吵闹声:“你们要把椅子抬到那边去,这边不能坐”,“我就想坐这里,我不去那边”,“你们就是不能坐这边”,“我就要坐这边,不过去”。。。。。。几个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吵开了。我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绵绵生气的指着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我们在和他们吵架”,我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吵架呢?”,绵绵和雨欣指着左边的座位说:“这边有7个小朋友,那边只有2个人,乐乐、清清和妍妍要坐那边,这样才好看,我们喊他们过去,他们又不听,所以我们吵架了”。生活即教材,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好时机,于是我向他们抛出了两个问题:“你们想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绵绵说:“我们想到了喊他们搬过去的方法,可是他们不愿意”,我继续问“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在逐步的引导下他们用了“石头剪刀布”、“一个一个询问”、“投票”、“说服”等方法解决了这次吵架,将左边的三个小朋友成功的调到了右边,将坐位调整成了他们想要的“对称”模样。

  矛盾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吵架”的情节是孩子们在生活中自发生成的,在吵架刚开始时,我没有因为他们的“吵架”去制止他们,而是在一旁观察,在分析孩子的行为时,发现他们对坐位的“不对称”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在用语言表达上逻辑性不够,造成表达不清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方法单一,缺乏经验,因此导致他们吵架,需要作为教师的我帮助他们梳理问题的关键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于是,我决定利用这次他们自发生成的“吵架”,分析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幼儿自主思考的契机,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午餐时间,依依洗手出来端着餐走到自己的座位前,突然发现自己的椅子不见了,她看了一眼同桌的小朋友,说“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其余小朋友都埋着头吃饭,没有一个人回答,她继续问道“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月儿,是你吗?”,月儿摇摇头说“不是”,依依接着问“宝宝,是你抬的吗?”,宝宝也摇头说“不是我”,依依对着旁边的佳鑫严肃的说“佳鑫,是你吗?你离我最近”,佳鑫将头抬起来看了看依依然后点了点头,接着他主动站起来,重新去抬椅子了,依依笑着把椅子挪到自己位置上,开始进餐。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依依遇见的问题,但却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解决,而是将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留给了依依,在这个案例中,依依遇见问题时,她没有第一时间向老师求助,而是先通过集体询问的方法找抬了自己椅子的小朋友,可是这个办法失败了,没有人承认自己抬了椅子,接着她采取了第二个办法“一个一个的询问”,当问了两个小朋友都失败后,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询问,还加上了自己的理由“你是离我最近的”,她认为可能是最近的小朋友抬了,这一次她问了身边的佳鑫,果然找到了抬自己椅子的小朋友,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依依在日长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她在第一个办法失败后,马上采用了第二办法,最后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因此,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见问题时,成人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充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问题引发幼儿主动思考,丰富和运用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遇见的问题。

  这样的“好戏”每天都在幼儿园里上演,作为老师要正确的对待幼儿的这些“好戏”,每个问题的发生都是在为幼儿提供学习成长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为幼儿提供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正确的评估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适时的进行引导,逐步提升幼儿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4、幼儿园家园合作《浅谈幼儿教师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论文

  摘要: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经常地沟通不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教师也容易获得各种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家长 有效沟通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经常地沟通不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教师也容易获得各种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问题现状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形成、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家园关系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教师的基本素质,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注重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许多不同类型的家长,有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容易,也会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有些年纪大的家长比较关注幼儿的身体和饮食方面,对幼儿过于娇惯;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过高,但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则很低,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

  我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已有十余年的教龄,大中小班都带过,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家长,因此引发了我对“幼儿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这一问题的思考。

  二、案例呈现

  案例一:小班:挑食的小九月

  午餐的时候小九月端着碗吃得很香,可是当我再回到她身边时只看见她在吃米饭,而盘子里的菜原封不动的放在她面前,我蹲下来轻声问小九月:“九月,你怎么不吃菜啊?今天的菜可香了,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啊!”小九月依然不为所动,只是吃着米饭。见状我就端起盘子喂她吃,我把勺子放在她嘴边,她把嘴巴闭得紧紧的,后面无论我再怎么劝说她都不吃……

  等到傍晚小九月的妈妈来接她,我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把小九月吃午餐的情形讲给她妈妈,没想到她妈妈居然说:“老师,九月在家也不吃蔬菜,她不吃就不吃吧。”听完她妈妈的话,我语重心长地和她说:“你知道吗?咱们幼儿园的食谱是带量食谱,每天的饭菜花样多,每一种食物里面都有孩子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天两天不吃可以,如果时间长了轻则养成了挑食的习惯,重则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希望我们共同配合,一起改掉孩子挑食的习惯。”九月妈妈听完我的话说:“谢谢老师的用心,我们尽量配合。”自此,九月挑食的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中班:总爱扮演爸爸妈妈的凯凯

  凯凯是一个不算调皮的男孩,平时都是由姥姥接送,爸爸来的时候不多,从凯凯入园到现状一年半了,他的妈妈只来过两次,所以平时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会和凯凯的爸爸、姥姥沟通。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凯凯在和小朋友沟通时总把姥姥挂再嘴边,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凯凯特别喜欢玩角色游戏,他总喜欢扮演爸爸妈妈,而且总说“爸爸妈妈太忙了,你先自己玩。”当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心疼凯凯,所以在生活中我也有意识地多抱抱他、多摸摸他,他总是很满足地对我笑笑。

  后来我主动找到凯凯的爸爸和他沟通,他的爸爸总是憨厚的笑笑,点着头说好,我也尝试打电话和凯凯的妈妈沟通,可是凯凯的妈妈总以一句“老师,我太忙了,您和他姥姥说就好”为借口拒绝沟通,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凯凯的爸爸也不来接送凯凯了,我只好找到了凯凯的姥姥,通过沟通得知凯凯自从出生后基本就由双方老人照顾,凯凯爸爸妈妈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我把凯凯在园的表现和凯凯姥姥沟通,凯凯姥姥激动地说一定要和凯凯妈妈沟通。

  三、案例分析

  在案例一中,我通过和九月妈妈沟通得知,在入园之前,九月平时都是由奶奶照顾的,九月平时喜欢吃面条、包子等,奶奶每次都为九月做她喜欢吃的,知道九月不喜欢吃菜平时就很少做,以至于为孩子养成了挑食的习惯。九月的妈妈也很着急,但是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办法,在我们沟通之后,我就安慰九月妈妈,习惯的问题急不得,慢慢来,我建议不管在园还是在家,我们都要多多鼓励九月,每次可以少吃一点,习惯了一种菜之后再添加另一种菜,每天吃了两种菜才能得到奖励。九月妈妈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且一段时间以后,九月妈妈主动找到了我,高兴地说九月在家能吃菜了,这可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在案例二中,我通过和凯凯姥姥沟通,得知凯凯妈妈在生活上对凯凯姥姥的依赖性特别大,自从凯凯出生后妈妈很少照顾凯凯,时间长了也不太懂和凯凯怎么相处,所以干脆就把凯凯推给了老人照顾。后来我还是主动给凯凯妈妈打电话,我把我自己当妈妈的经验讲给她听,慢慢地,凯凯妈妈愿意和我沟通了,还说出了好多让她记忆犹新的凯凯的往事,我也给出了好多建议,比如每晚抽出时间和凯凯共同阅读一本绘本故事书,让凯凯讲讲自己好朋友的事情,和凯凯共同制作一件作品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凯凯愿意笑了,在和同伴交流的时候也开始说“我妈妈……我和妈妈一起……”

  四、尝试探索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注重沟通时的礼仪

  我们教师在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着对方,要始终保持微笑,并且要和他们平视,当家长站着时我们也要站着,当我们请家长坐下来时我们也要坐下来;当年长的家长与我们交谈时,我们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奶奶”或“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时,主动向小朋友和家长点头问好;交流之后我们要目送家长离去等等。

  (二)注重沟通时的态度

  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教师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家长将孩子托付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长,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我们对孩子要怀有无比关怀之心,要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而高兴,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觉得我们和他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样家长也一定能敞开心扉。只有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我们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自然融洽。

  (三)注重沟通时的艺术

  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是需要讲究方法的。我们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应语气委婉,不能携杂主观色彩。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的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我们的批评,这时如果我们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我们道歉,此时我们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其实,再好的孩子也会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对孩子的评价要客观,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我们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我们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沟通时的方式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等理由很少主动与我们老师沟通,这对家园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们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例如除了我们常用的面对面沟通外,我们还利用电话、微信、QQ、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期家长会、家长走进课堂等形式,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注重平时认真观察孩子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想法也会不同。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做到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

  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掌握与家长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促进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家长而言,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配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积累科学专业的育儿经验,只有在教师和家长双方教育力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下,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5、幼儿园大班社会《特殊的车辆》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期间便对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而且喜欢把各种汽车玩具拆拆再装装。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特殊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增强了幼儿的社会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和相应的呼叫电话,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知道这些多功能的车与人们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生活关系。

  3、简单了解紧急电话的用途

  4、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6、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各类汽车,并且了解每种车的特殊功能和用途,认真比较各种特殊车之间的外型与功能的不同。

  难点:幼儿可以用完整,明了的语言,说出各种车的特殊用途,并能说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要用什么样的车!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警车特殊车辆有初步的认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玩具汽车一辆。

  4、汽车贴画。

  5、幼儿操作卡

  【活动方法】

  谜语导入法、听音辨别法、提问启发法、

  游戏教学法、操作讲解法、情境创设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入“小小一座房,有门又有窗,马路当中跑,行人退两旁。”(汽车)

  2、老师出示一玩具汽车,提问:“你们见过这种车吗?它有什么用?”

  二、基本部分:

  (一)辨听车的声音,引出特殊车辆。

  1、今天电脑小博士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漂亮的汽车城。里面呢有许多不同的汽车,你们想认识吗?

  2、听声音猜汽车。幼儿猜对了,出示车辆。(操作课件)

  (二)操作课件【消防车】:

  老师提问:

  1、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车?它有什么特殊本领?

  2、它是什么颜色的?它身上的梯子有什么用处?

  小朋友们真厉害!那你们仔细听好了,第二辆开来的会是什么车呢?(喇叭声)

  (三)操作课件【 救护车】:

  老师提问:

  1、救护车有什么本领?

  2、为什么救护车上的灯会闪,还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因为救护车里的病人病得很严重,所有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让人家让开,这样救护车开得快让病人早点去医院看好病)

  3、你们知道救护车里面有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因为救护车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车上要放一个床,让生病的人可以躺下来)

  小朋友们真棒!那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要出场的是哪一位?(喇叭声)

  (四)操作课件【警车】:

  老师提问:

  1、小朋友你们见过警车吗?

  2、警车是什么颜色的,它的头上有什么?

  3、那什么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

  小朋友真的是太厉害了,下面开来的这辆车它没有声音,我们一起看看谁认识它?

  (五)操作课件【洒水车】:

  1、为什么马路上需要洒水车?什么时候你们会看到洒水车?(因为天热的时候,马路上的温度很高,洒水可以让马路降温,保护马路)

  2、为什么洒水车可以洒水?水藏在哪里?(因为洒水车有两根像排气管一样的小孔,这里面可以洒水,洒水车的水就藏在车上的桶里)

  3、洒水车为什么会有音乐要唱歌?(如果洒水车没有音乐,人家就不知道了,水喷出来就会洒到人的身上,衣服都湿了,有音乐,别人就不会洒到水了)

  (六)儿歌抢答游戏:(给回答对的小朋友贴贴画)”

  1、——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2、——失火,救人时,都要它来帮。(消防车)

  3、——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4、——家有病人时,赶快给他打电话。(救护车)

  5、提问:小朋友你们记住这些车的名字和用途吗?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电话号码吗?(老师总结)

  (七)巩固以上学到的知识、幼儿完成操作卡。(人手一份)

  消防车是用来救火时执行任务用的

  洒水车是用来美化城市环境的

  救护车是用来抢救病人的

  警车是用来抓坏人的

  以上这些车都是在有特殊任务时使用的,所以我们叫这些车为特种车。

  (八)学习儿歌:

  警车头上长喇叭,呜呜呜呜叫声大。大家快快把路闪,它要去把坏人抓

  消防车,穿红衣,喷水灭火搭云梯,火警电话“119”,应急抢险数第一。

  洒水车,唱着歌,走一路,喷水珠,洗街道,冲马路,干干净净真舒服。

  救护车,热心肠,戴着十字红徽章。走大街,穿小巷,忙着救死又扶伤。

  (九)游戏 《我是小司机》

  1、以每位幼儿身上贴的图为准,来当小司机。

  2、听从命令执行任务。教师提出假设任务,请小司机分析、判

  断,哪个任务自己的车能够完成。例:

  (1)有位病人需要马上住院,哪种车去最合适?

  (2)远处一座楼房着火了,什么车去最合适?

  (3)马路上很干燥,需要洒水用什么车?

  (4)有一家人被偷了,哪辆车去最合适?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以具体的指导,使幼儿明确各种车的用途。

  三、结束部分

  幼儿模仿小司机听着音乐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期间便对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而且喜欢把各种汽车玩具拆拆再装装。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特殊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增强了幼儿的社会经验。

6、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个别化学习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接触每个幼儿,实现新的教育目标,能促进幼儿的认识发展。

  摘要:

  幼儿课程要面向幼儿、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不再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在对幼儿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类似于个别化学习这种有利于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和发展的方式,在新的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将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要结合区角活动和教学方式的个别化,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个别化、学习活动

  正文:

  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和培养幼儿的个性,顺应幼儿自然本性的发展,满足其真正需求。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幼儿的发展需要。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幼儿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化需求,要求幼儿教育与实际生活相接轨,真正做到使儿童“回归生活”。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一、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个别化学习”教师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供给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而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是孩子“个别化学习”。这种学习活动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既能为幼儿提供在主题活动中对热点问题的探索空间;又能支持幼儿在主题背景下自主地表达与表现;还能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解决一些有关认知方面的问题。“核心经验”、“操作摆弄”、“自主学习”。这应该也是个别化学习的精髓所在,“核心经验”即主题的教育目标,说明个别化学习也是有教育目的,是要根据主题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创设相应的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把教育目标物化。“操作摆弄”这是幼儿的学习方式,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产生于动作”,个别化学习是让孩子们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是自发性的学习、发现性的学习。“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材料,运用自己的行为方式,主动地去学习。这种方式更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和“最近发展区”,也是最契合孩子学习方式和特点的。

  二、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实现新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幼儿园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接触每个幼儿,发现他们的有利条件以便因材施教。

  三、个别化学习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个别化学习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首先,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个别化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兴趣和好奇是创造性 思维的动力;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设置了各种问题,这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并将看到的现象在活动中加以利用,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愿参加、自主选择和自主行为,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其次,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总是以摆弄操作材料外显动作方式反映内隐的心智活动,幼儿活动伴随着幼儿动作开展,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联合的探索性动作,去感知、体验事物的性质、事物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另外,个别化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集体活动中,受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接触到每位幼儿。然而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交往的机会多了,幼儿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及能力水平去活动,在各种活动中似乎都是“成功”者,因而得到愉快、自豪、满足等积极情感的体验,这些积极的情感又使幼儿更积极的参与到新的探索活动中。

  最后,个别化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学发展。现代社会中,大多都是421家庭,幼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意识,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往、分享,个别化学习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较多的交往机会,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个别化学习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

  个别化学习活动满足了幼儿自主表达的愿望开发和运用多种生活化的材料和工具能唤起蕴藏在幼儿身上“沉睡的力量”,使幼儿在无穷的乐趣中学习、体验、实践,进而发现色彩世界奇特的变化。个别化学习活动可以为教师提供与每一位幼儿沟通、交流、互动的机会。教师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幼儿个别化学习的经验、能力和想法,可以用发现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个幼儿背后的情感、情绪。这样一种个别化交流的方式可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幼儿,去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时还可以在与幼儿共同创作中给予适宜的推动和支持,让幼儿更好地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另一方面,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按自己的兴趣、意志和能力来选择活动内容,探索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经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质,幼儿的智能发展和表现的形态也存在着众多的差异。要就要求教师客观、全面地观察和解读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从集体到小组的转变,使教师从繁杂的讲课任务中解脱出来,更多的机会观察幼儿。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社会性的情感及其他方面的优势。个别化学习活动给教师一扇了解幼儿的窗,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地解读幼儿。

  五、个别化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但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让老师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在教学活动中把握幼儿发展现状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作出科学评价的能力等。通过一次次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实现教学经验的积累的目的,不断地提升老师自己的教学技能。

  六、个别化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师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

  在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是一个“我教你学”的教育者形象,教学的出发点事为了完成教材、教学的任务,而非幼儿的需要。班级里总会有这样的幼儿,思维活跃、活泼大胆,愿意表现自己,善于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有这样的幼儿,他们胆小内向,沉默寡言,反应迟钝,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处于被忽视的那一类孩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不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学习水平,教育计划也只是针对大多数幼儿的接受水平。而个别化学习活动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走近了幼儿,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好的针对不同的幼儿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例如:能力弱一些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他们更充分的重视和更多的帮助,使他们尽快地融入集体。而面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教师则可以创造一些特定的环境,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扩展他们的特长,充分显示了活动的层次性。

  总之,仅靠集体教学活动来实施课程和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极有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拓展。个别化学习活动可以更好的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个性化学习与探索,并与集体活动的内容相互承接。有利于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7、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引进中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与中国国情、本土文化产生冲撞导致剧烈的摩擦而无法继续得到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

  蒙台梭利 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 启示

  正文

  1前言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引入中国以来,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的就是如何把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中国本土国情更好地结合起来,使之能够更好地为我国所用。蒙台梭利教具在符合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兼具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反映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提高了教师素质,使蒙台梭利教师符合蒙台梭利教师标准。本研究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中国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在实践方面为幼儿园教师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提供技术层面的操作。

  2蒙台梭利的主要教育思想观

  2.1混龄教育观——打破班级和年龄界限的幼儿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将年龄在3到6周岁的学前儿童编在一个相对大的环境里共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打破了班级和年龄的界限,更符合社会需求,使不同年龄的儿童交往合作,在共同生活学习中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有些研究者认为,混龄教育模式具有三个共同的要素:将不同能力,不同年龄的儿童编在同一年级中;强调儿童发展的需要和怎么最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2.2儿童社会性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混领班有利于儿童的交往与合作,通常年龄较小的幼儿会向年龄较大的幼儿进行模仿和学习,而年龄较大的幼儿也在教育年龄较小的幼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处于“上位者”的地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较大提升。而且,这种儿童向儿童学习的方式比儿童向成人学习更加自然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不感到受压抑。再者,混龄的设置是和蒙台梭利的吸收性心智密切相关的,更有利于儿童吸收环境中的一切,在和环境的互动中成长

  2.3蒙氏教具观——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

  蒙氏教具被蒙台梭利本人称为“工作材料”,“教材”是蒙氏教育的一大特色,是蒙台梭利经过大量的观察、实验,为“儿童之家”的孩子专门制定的一套主要以进行感官训练为目的,儿童在“工作”中反复操作以实现自我教育的活动材料。蒙台梭利教具主要分为6大领域,包括感官、数学、语言、科学文化、日常生活及音乐教育教具。

  2.4教师观——符合蒙氏教学合格教师标准

  蒙台梭利教师,简称蒙氏教师,是依照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教学原则,以蒙氏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教具,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由于蒙台梭利教师不会以只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的位置,处于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而让孩子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使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所以,蒙台梭利教师称为“导师”更恰当。

  3我国幼儿园蒙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引入我国以来,产生了许多问题,除了我国幼儿教育本身固有的问题之外,还有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推究。

  3.1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十分单一的,大多数幼儿园仍然是以年龄作为划分班级的依据,即把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分到同一个班级,这种同龄编班的形式最大的优势是便于实施集体教育,便于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以后,我国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幼儿园也不在少数,但是,鲜有获得成功的案例,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是片面地引进了蒙氏教育的皮毛,而没有掌握其精髓。国外蒙氏幼儿园均是在混龄分班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而我们国家仍然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典型的“中体西用”。

  蒙氏教具在幼儿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弊端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玩教具构成其重要的学习资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当今我国幼儿园,玩教具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制玩教具;另一种是正规玩教具。近些年来,在正规玩教具中,被大力推崇的是蒙氏教具。所谓蒙氏教具,是供给幼儿成长“工作”时所用的“材料”,能够起到增进幼儿智力和改善性格的作用,其优势毋庸置疑。但是,在引入中国幼儿教育中并加以实践的过程中,确实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是蒙台梭利教具本身存在的问题,蒙氏教具具有“单一性”,这种“单一性”是指功能上的单一,每一项蒙氏教具都突出一个感觉点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只训练一种感知能力,片面割裂人的感觉的整体性,不利于整体意识的培养。另外,蒙氏教具是经过人为加工的,在操作步骤,使用方法上都有严格的规定,是已经设计好了的成品教具,限制了玩具的可开发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蒙氏教具强调儿童自己工作,不赞同儿童之间的相互帮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社会性,合作性的培养。还有,经研究证明,蒙氏教具在孩子的成长经验,生活经验和情感的连接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二是蒙台梭利教具的时代性和本土化问题。时代的变化必然要求有适应时代的东西,蒙氏教具的时代性体现的不够明显。还有在我国幼儿教育引进蒙台梭利教具的过程中,我们犯了极其严重的照搬照抄的错误,教具承袭于西方而鲜少有改变,教育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方式,因此教具则应该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特色。

  三是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的不正确,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老师把蒙氏教具当成普通教具使用,在上课时,老师拿一套教具给孩子们讲解,告诉幼儿如何做是正确的,然后让幼儿照着老师摆出的样子重新摆一遍,在下课的时候就收起来,这整个过程完全是忽视蒙氏教具意义的形式主义,是为了使用蒙氏教具而使用蒙氏教具的过程。很多幼儿根本不了解这是在做什么,不少幼儿甚至对盛放蒙氏教具的工作盘更感兴趣,错误的理解,错误的使用方式,不充裕的使用时间,造成了对蒙氏教具的错误应用。

  3.2与蒙氏幼儿教学教师标准不相符

  在教师方面,出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缺少合格的蒙氏教师,甚至出现了非蒙氏教师进行蒙氏教育的奇怪状况。当我们用蒙台梭利教师的标准来评价我国从事蒙氏教育的教师时,可以发现,大多数都是不合格的,而得到国际认可的更是凤毛麟角。部分教师没有经过蒙氏教学的专业培训,没有系统学习过蒙台梭利相关理论,不具备蒙台梭利教学所应该具备的知识,仅仅是经过几天或一个月的短暂培训,就开授蒙氏课程,他们只学习到其皮毛,甚至连皮毛都没有学会,更谈不上理解蒙氏教育的思想,就打着蒙氏教育的旗子对幼儿进行错误指导,更有甚者,不能从心底认可蒙氏教育,却为了某种原因而教授蒙氏课程。

  4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针对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借鉴吸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希望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4.1启示1: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不同年龄的幼儿交往,更有利于认知的发展。一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幼儿的游戏行为而得知,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游戏比同年龄儿童在一起游戏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在游戏过程中,非正当竞争行为减少,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年幼者通过模仿年长者得到学习和发展,而年长者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不仅能力得到发展,身为上位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较大提升。

  4.2启示2:精心制作和使用符合蒙台梭利教具要求的教具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幼儿园教育中教具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实现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教具使用的本土化,因此,幼儿园在制作和使用蒙氏教具时需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要使蒙台梭利教具具备时代特点和中国本土化,那它就必须要“变”。我们在保留蒙台梭利教具中依然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那部分之外,了解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本土化教具,要求教具与当地特点相结合,与幼儿园本身特点相结合,这不仅仅是蒙氏教师重要的职责与要求,更是为了适应儿童的发展。作为与儿童整日亲密接触的教师,是具有资格为儿童制作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具的,而且,我们应该多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制作教具,而不是只单纯考验教师的技能技巧。

  另一个方面是要规范使用蒙台梭利教具。首先要求幼儿园开设规范的蒙氏课程,而不是表面上打着蒙氏教育的旗子,本质上仍然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再次是教师要掌握规范的使用方法。最后是要为蒙氏教具的使用提供良好的环境,要保证时间充裕,也要注意营造自由、宽松的气氛。

  4.3启示3:培养符合蒙氏要求的教师

  为了培养合格的蒙氏教师,我国政府应该在制度上加以保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完整的教师管理体制。比如要求蒙氏教师持有专门的蒙氏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提高幼儿教师教学学历等,更或者在大学开设专门的蒙氏教师专业,提高教师起点。身为合格的蒙台梭利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所教的理论自信,清楚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同时,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只有细致观察每个儿童的不同,才能给与正确的启发与指导。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闫美玲. 当代美国幼儿教师观及其影响探析.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刘文,魏玉枝.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3): 18-20.

  [3] 张璐琳. 我国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少年儿童研究,2009,(18): 12-14.

  [4] 刘宝根,徐宇,余捷,陶晓玲.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美国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3): 11-12.

  [5] 李国英. 采取蒙台梭利教学法的马来西亚幼儿园. 江西教育,2007,(2): 12.

  [6] 霍力岩. 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教育改革——借鉴蒙氏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比较教育研究,1999,(5): 13-14.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8、幼儿园论文《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幼儿的学具》

  摘要

  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玩具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工具,与人类特别是儿童的身体成长和智力发展始终保持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一日生活,扩大了幼儿的视野,更能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玩具 自制 教育性

  正文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是幼儿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大多数的游戏都离不开玩具,玩具是幼儿亲密的伙伴,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世界,发展能力。所以,玩具对幼儿来说既是教具,教具有时亦是玩具。

  自制玩教具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现状与水平创造性的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等,制作出符合幼儿游戏,学习需要的玩教具,是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经济而有效的形式。

  一、自制玩教具的优势和价值

  自制玩教具有着商品玩具所没有的优点,它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 巧妙地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简易物品自制各种具有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安全性的玩教具。自己动手制作玩教具不仅可以节约教育经费, 还能极大地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具有及时性、灵活性、针对性、节能环保等特点,科学性的玩教具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究欲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第一,自制玩教具与商品玩具相比更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

  幼儿教育离不开游戏, 进行游戏又离不开相应的玩教具。因此, 幼儿园总是需要购买大量的玩教具, 但有时买到的玩教具并不适合幼儿操作,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想象, 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自制玩教具, 随时投放到幼儿教学游戏活动中。

  在幼儿游戏活动中你会时常发现身边的玩具不够用,不适合教学内容,去买又是不可能的,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需求, 作幼儿学习、游戏的支持者, 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经过创新设计, 及时地自制出适合幼儿操作的活动材料, 以便幼儿游戏活动能顺利开展。

  第二,自制玩教具与商品玩具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幼儿园的玩教具是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发展需要, 根据不同主题区域活动设置的, 而自制玩教具则是来源于教学实践, 根据幼儿游戏需求自主决定制作的。

  第三,自制玩教具可以培养幼儿节能环保的意识。玩具是幼儿游戏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材料。当今父母在开发幼儿智力方面, 不惜花费大量金钱为幼儿添置各种玩具, 但是对玩具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怎样运用玩具对幼儿进行启发性教育并不了解, 往往是家中的玩具成堆, 但幼儿并不感兴趣。幼儿园作为幼儿的保教基地, 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 需要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社会、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 与幼儿一起收集身边废旧的材料,通过巧妙的构思, 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收集的这些材料制作出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各种玩教具,投放到幼儿的游戏和学习中, 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 从而提高幼儿的节能环保意识。

  第四,科学性的玩教具能培养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 教师利用各种资源,将教育理念依据幼儿的兴趣转化为玩教具, 使幼儿乐于在游戏操作中获得经验和乐趣。

  通过参与制作,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获得了经验和乐趣, 而且激发了幼儿创作的兴趣, 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自制教玩具的种类很多, 有装饰性的、欣赏性的、教育性的、科学性的等等,无论是哪种玩具, 在幼儿的眼中都是有趣的。在商场, 幼儿往往会被色彩鲜艳的玩具所吸引, 但商品玩具的单一性, 很快就会让幼儿对它失去兴趣。而自制的玩教具, 虽然是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自制而成的, 但它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却是商品玩具无法相比的。每一件自制玩具都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 幼儿通过它们锻炼了肢体能力, 激发了探索兴趣, 培养了合作意识。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使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的意识和生活习惯,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

  以往我园在开展教师自制玩教具的工作环节略显薄弱,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理解上存在误区。认为是一种额外负担,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无关,是可做可不做的,因此出现了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有检查是突击做,无检查时就不做,教师盲目而被动的做,制作中教师不关注幼儿的需要,仅凭个人兴趣做,追求的是制作的数量。结果教师花费了时间与精力自制的玩教具只是一个花架子能看不能用。针对这一问题我园用3年的时间构建了教师自制玩教具的体系,让老师由被动变主动,自制玩教具由单一变丰富,从只能看变成既美观又实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师和幼儿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户外游戏。

  1、 构建个人开发与集体协作相结合的平台;

  从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入手,激发教师研究和制作玩教具的兴趣,提高教师利用自制玩教具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我们巴自治玩教具制作作为教师专业技能必备能力之一。首先,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每个学期制定自制玩教具工作计划,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纲要》精神,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定期与教师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期末开展自制玩教具评比,将选出的优秀作品根据不同的教育性发放给年龄段适合的幼儿使用。通过不断地积累优秀的自制玩教具越来越多,现在每个年龄组都有适合自己年龄组的自制玩教具,根据不同的教育性园里统一定置分类,如:优秀作品《打门球》《好玩的瓶盖》《饮料加油站》《水车》《 腰鼓》等分别投放在不同的部室,在下一个学期初加以推广。与此同时做好玩教具的总结工作,为下一阶段工作打下基础。

  教师自制玩教具评选

  随着老师自制玩教具工作的深入,个人创新制作能力遇到瓶颈。园里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开展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自制玩教具活动。团队智慧发挥了积极作用,各个年级组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明确,根据本年龄组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大纲要求自制玩教具,通过老师们的团结协作自制玩教具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班年级组采用了废弃的露露罐和报废的拖把棍制作的《 跨 栏 》《踩木桩》,中班年级组用旧衣服改造的《抛抛乐》《踢踢乐》,小班年级组用旧报纸、纸筒制作的《快马加鞭》《采蘑菇》,小小班年级组利用废旧食用油桶和旧报纸制作的《打地鼠》《扭一扭 晃一晃》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园幼儿的自制玩教具内容。

  2、强调幼儿的参与

  自制玩教具的最终使用者是幼儿,幼儿的喜爱程度决定着一件自制玩教具的成功与否。为了充分体现幼儿的意愿,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环保意识,感受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了解节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园进一步开展了幼儿与老师共同制作自制玩教具的工作。活动中我们提供了各种废旧材料如:各种罐子和大小不同的饮料瓶、纸箱子、长短不同的PVC管、废弃的油桶、旧衣服、等等。孩子们又从家里带来了很多家里不用的废旧材料,如牙膏盒、废牙刷、小木头、绳子、大大小小的月饼盒,粗细不同的纸筒等等,让幼儿在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大展身手。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怎么样让废旧的材料变得有用?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用废旧的牙膏盒和香皂盒做成了各种各样的“车”,用瓶子、木棍、月饼盒、树叶等模拟出了“马路”“红绿灯”“停车场”等场景,并演绎了警察与司机的故事……并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们一起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不同造型的车,讲述车的特点与用途,并围绕“车“拓展了与车相关的很多知识点。

  玩教具的制作过程让幼儿收获了动手动脑的愉悦,而废物利用则让幼儿感受到再创作的快乐,团结协作让幼儿知道了协作的重要,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幼儿体验到这种合作、交流、分享、创造远远超过了玩教具制作活动的本身。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9、幼儿园幼师论文《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摘要: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幼儿园 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与教学

  正文: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集体教学活动仍是国内幼儿园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类型,集体教学活动游戏的开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活动的重要环节中设计的领域较为明显、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性较强、容易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等。因此,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实践与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游戏与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把传授知识与游戏紧密结合,互相渗透,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我们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计活动,把目标、要求隐含在游戏玩法中,让幼儿愉快地学习。对我们来说,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追随孩子,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如何真正让孩子自主。

  (二)利用游戏因素,使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

  1.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

  这是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例如:我们在组织语言活动《假如你有翅膀》时会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小鸟来到我们班,要和小朋友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快来和小鸟打个招呼吧!”

  2.以“假想”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

  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有的是对角色的假想,例如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以“动物妈妈”的身份出现,而小朋友们则是“动物宝宝”。有的是对情节进行假想,并以此来串联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在美术活动《画树叶》中,我们用这样一段话引入活动:“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它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进而引出教学活动——《给树妈妈穿衣服》。

  3.以园本特色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

  “做做玩玩”是我们幼儿园的园本特色教学活动。活动中幼儿可以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再利用制作好的作品进行游戏。这类活动可以在我们直接指导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把材料投放在相关活动区,让幼儿在入园后、离园前、专门的游戏或自由活动时自主地选择。

  另外,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还常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生活活动,例如练习拍球、跳绳等。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我们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有的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数学等游戏。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例如体育游戏“钻山洞”、音乐游戏“点豆豆”、科学游戏“吹泡泡”等;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特定环节出现,例如在语言活动中,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谜语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形式),也可以把某些游戏例如“我来问你来答”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程度。

  (四)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集体教学中。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地、创造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其中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借助模仿和想象来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生活;结构游戏是利用积木、沙、石等材料建构各种物体,从而发展幼儿的设计创造才能;表演游戏则是让幼儿依据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它可以促进幼儿语言、思维、交往、探索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由集体教学活动生成游戏,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从文学作品活动中生成游戏,另一种是从社会领域活动中生成游戏。幼儿常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中角色、情节的理解,从而生成新的游戏。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二)选择适当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集体活动游戏化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选择适当的游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三)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理论》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的3-8分钟;大班的5-10分钟。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有效的利用最佳时间,让幼儿掌握关键内容,这才是我们集体活动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提高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技能。

  游戏化的教学模式需要实现教与学的游戏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影响着教的性质,制约着教学游戏化的进程。幼儿教师首先应当具备游戏化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不是分离的状态,应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集体教学活动服务,它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为了充分落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应努力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尽量呈现给幼儿综合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与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激发幼儿学习与活动的主动性,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丁海东,《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教育导刊,2007

  [4]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西南大学出版社,2011

  [5]张艳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必要性》,《素质教育》,2017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0、幼儿园获奖论文《浅谈幼儿教师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摘要: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经常地沟通不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教师也容易获得各种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经常地沟通不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教师也容易获得各种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问题现状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形成、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家园关系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教师的基本素质,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注重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许多不同类型的家长,有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容易,也会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有些年纪大的家长比较关注幼儿的身体和饮食方面,对幼儿过于娇惯;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过高,但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则很低,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

  我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已有十余年的教龄,大中小班都带过,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家长,因此引发了我对“幼儿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这一问题的思考。

  二、案例呈现

  案例1:小班:挑食的小九月

  午餐的时候小九月端着碗吃得很香,可是当我再回到她身边时只看见她在吃米饭,而盘子里的菜原封不动的放在她面前,我蹲下来轻声问小九月:“九月,你怎么不吃菜啊?今天的菜可香了,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啊!”小九月依然不为所动,只是吃着米饭。见状我就端起盘子喂她吃,我把勺子放在她嘴边,她把嘴巴闭得紧紧的,后面无论我再怎么劝说她都不吃……

  等到傍晚小九月的妈妈来接她,我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把小九月吃午餐的情形讲给她妈妈,没想到她妈妈居然说:“老师,九月在家也不吃蔬菜,她不吃就不吃吧。”听完她妈妈的话,我语重心长地和她说:“你知道吗?咱们幼儿园的食谱是带量食谱,每天的饭菜花样多,每一种食物里面都有孩子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天两天不吃可以,如果时间长了轻则养成了挑食的习惯,重则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希望我们共同配合,一起改掉孩子挑食的习惯。”九月妈妈听完我的话说:“谢谢老师的用心,我们尽量配合。”自此,九月挑食的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中班:总爱扮演爸爸妈妈的凯凯

  凯凯是一个不算调皮的男孩,平时都是由姥姥接送,爸爸来的时候不多,从凯凯入园到现状一年半了,他的妈妈只来过两次,所以平时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会和凯凯的爸爸、姥姥沟通。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凯凯在和小朋友沟通时总把姥姥挂再嘴边,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凯凯特别喜欢玩角色游戏,他总喜欢扮演爸爸妈妈,而且总说“爸爸妈妈太忙了,你先自己玩。”当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心疼凯凯,所以在生活中我也有意识地多抱抱他、多摸摸他,他总是很满足地对我笑笑。

  后来我主动找到凯凯的爸爸和他沟通,他的爸爸总是憨厚的笑笑,点着头说好,我也尝试打电话和凯凯的妈妈沟通,可是凯凯的妈妈总以一句“老师,我太忙了,您和他姥姥说就好”为借口拒绝沟通,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凯凯的爸爸也不来接送凯凯了,我只好找到了凯凯的姥姥,通过沟通得知凯凯自从出生后基本就由双方老人照顾,凯凯爸爸妈妈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我把凯凯在园的表现和凯凯姥姥沟通,凯凯姥姥激动地说一定要和凯凯妈妈沟通。

  三、案例分析

  在案例一中,我通过和九月妈妈沟通得知,在入园之前,九月平时都是由奶奶照顾的,九月平时喜欢吃面条、包子等,奶奶每次都为九月做她喜欢吃的,知道九月不喜欢吃菜平时就很少做,以至于为孩子养成了挑食的习惯。九月的妈妈也很着急,但是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办法,在我们沟通之后,我就安慰九月妈妈,习惯的问题急不得,慢慢来,我建议不管在园还是在家,我们都要多多鼓励九月,每次可以少吃一点,习惯了一种菜之后再添加另一种菜,每天吃了两种菜才能得到奖励。九月妈妈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且一段时间以后,九月妈妈主动找到了我,高兴地说九月在家能吃菜了,这可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在案例二中,我通过和凯凯姥姥沟通,得知凯凯妈妈在生活上对凯凯姥姥的依赖性特别大,自从凯凯出生后妈妈很少照顾凯凯,时间长了也不太懂和凯凯怎么相处,所以干脆就把凯凯推给了老人照顾。后来我还是主动给凯凯妈妈打电话,我把我自己当妈妈的经验讲给她听,慢慢地,凯凯妈妈愿意和我沟通了,还说出了好多让她记忆犹新的凯凯的往事,我也给出了好多建议,比如每晚抽出时间和凯凯共同阅读一本绘本故事书,让凯凯讲讲自己好朋友的事情,和凯凯共同制作一件作品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凯凯愿意笑了,在和同伴交流的时候也开始说“我妈妈……我和妈妈一起……”

  四、尝试探索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注重沟通时的礼仪

  我们教师在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着对方,要始终保持微笑,并且要和他们平视,当家长站着时我们也要站着,当我们请家长坐下来时我们也要坐下来;当年长的家长与我们交谈时,我们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奶奶”或“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时,主动向小朋友和家长点头问好;交流之后我们要目送家长离去等等。

  (二)注重沟通时的态度

  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教师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家长将孩子托付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长,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我们对孩子要怀有无比关怀之心,要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而高兴,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觉得我们和他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样家长也一定能敞开心扉。只有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我们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自然融洽。

  (三)注重沟通时的艺术

  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是需要讲究方法的。我们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应语气委婉,不能携杂主观色彩。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的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我们的批评,这时如果我们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我们道歉,此时我们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其实,再好的孩子也会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对孩子的评价要客观,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我们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我们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沟通时的方式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等理由很少主动与我们老师沟通,这对家园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们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例如除了我们常用的面对面沟通外,我们还利用电话、微信、QQ、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期家长会、家长走进课堂等形式,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注重平时认真观察孩子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想法也会不同。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做到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

  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掌握与家长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促进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家长而言,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配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积累科学专业的育儿经验,只有在教师和家长双方教育力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下,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

11、关注特殊儿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与融合教育》幼儿园论文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3岁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随着“融合”理念的提出,让孤独症幼儿和普通幼儿一起接受学前教育已经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长期以来,学者普遍认为多数自闭症患儿预后不良,成年后多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自闭症患儿的不良预后,甚至可以发掘出自闭症儿童远高于常人的天赋。因此,幼儿教师能否通过儿童特征表现准确判断自闭症的发生以及正确的引导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未来、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融合教育的角度,例举自闭症儿童典型特征及表现,同时浅谈如何正确引导和干预自闭症儿童,旨在为幼儿园、家长和自闭症儿童架起一座桥梁,帮助读者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困难,提供给他们需要的帮助,助力他们在普通环境中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成长的快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行为表现 融合教育 干预策略

  正文:

  一、自闭症儿童研究现状及融合教育的意义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又名自闭症,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时期。其表现核心特征包括言语发展障碍、社会人际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爱好狭窄, 是一种终身性的障碍。早期报道自闭症为罕见病,近20多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自闭症患病率均出现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全球自闭症患者约有2480万人。由此看来,自闭症已经不再是一种不常见的情况,能否正确引导自闭症儿童,对儿童、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而融合教育是现阶段干预自闭症儿童最普适、成效最显著的手段。

  由于低年龄阶段的孩子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有更大的可塑性,使得早期融合教育的意义更加深远,它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首先,一般儿童和家长对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的接纳态度,决定了融合教育的深人开展的可能性。

  其次,早期融合的实践证明,进行了早期融合教育的儿童有更大的可塑性。

  研究发现,同伴对于孤独症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伴是他在语言、游戏、大小肌肉等发展方面的极佳模仿对象。在早期融合教育环境中,儿童在社会能力和社会化游戏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其他发展领域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儿童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与他人的互动来进行。因此,社会性的学习活动对身心有障碍的儿童来说,是其身心发展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同伴示范、同伴教导和同伴增强,身心有障碍的儿童得以增进其社会互动能力与适当行为表现。

  二、自闭症儿童典型特征

  (1)言语发展障碍

  言语发展障碍是自闭症儿童一种很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诊断幼儿患有自闭症的重要依据之一。表现为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言语理解能力受损,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 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通俗说来, 自闭症儿童言语发展障碍日常表现为寡言少语,极其沉默,即使很亲近的人也难以走近他们的世界;他们说话所使用的词汇单一稀少,较为严重者甚至从不说话。生活中言语理解能力低下,即使很简单的话语也不能完全理解;患儿表达上常存在问题,如语序颠倒、重复刻板、答非所问等;患儿说话多平铺直叙,较少使用语气词来加强表达,多存在节律问题,患儿很少主动与身边的人沟通交流。

  (2)社会人际交往障碍

  人不是作为单一的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人际交往对人的意义重大。但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存在明显障碍,不愿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 哪怕是他们最亲近的父母,他们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玩耍、独来独往,没有好朋友。因为兴趣爱好单一狭窄,对正常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不感兴趣。对他人有严重的抵触心理,有的孩子不抵触,但因言语沟通障碍,也不能很好的交流。

  (3)重复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又一大特征表现:重复刻板行为。他们拒绝周围环境的改变,行为固定重复而又僵化。患儿具体日常表现为用一种方式生活:坚持吃一样的食物,穿一样的衣服,走同样的路线,反复描绘同一幅画或者重复写几个字,重复玩一种游戏或一种玩具,有的甚至使用同一个便器。作为自闭症临床表现中最难克服的缺陷,重复刻板行为严重阻碍了自闭症儿童融合社会和学习社会技能,影响儿童功能性行为的发展,儿童及其家人面临严峻的挑战。有家长甚至指出,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最难克服的问题,因为它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干预策略

  (1)获得安全感

  自闭症儿童首先缺失的不是能力,而是安全感。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在幼儿园获得安全感。与父母亲的分离焦虑,导致孩子的情绪紧张、不安,特别是对于那些依恋质量不佳的孩子,比较回避于退缩的孩子,情绪就更加不安。普通孩子如此,自闭症孩子更是如此,她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建立安全感。

  案例:快4岁的成成,刚上幼儿园时每天都哭,不哭的时候就是不停地拍手。成成依恋一个固定的老师。老师带小朋友玩的时候他在一边拍手,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他坐在老师旁边形影不离,连老师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老师走到哪里,成成就跟到哪里。一次,恰逢这个老师生病了,成成看不到这个老师,整整哭了一天。后来,成成升班了,考虑到成成对这位老师的依赖,幼儿园安排老师和成成一起升班。现在,老师换了,成成早已适应了。因为他在幼儿园有了充分的安全感。

  成成刚人幼儿园时,因不能适应而紧张、焦虑,班主班老师成了妈妈的替身,成为了成成在幼儿园的依恋对象。老师的处理很恰当,没有像对其他小朋友那样要求他,而是充分满足他的需求。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老师的这种“迁就”,换来的是成成升人中班后混在小朋友堆里不容易找到的现实。当然,这种“迁就”是暂时的,是为了孩子获得安全感而必须做出的行为,是为成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必需阶段。

  (2)培养适当行为

  幼儿园常将行为适当作为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具有适当行为对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环境非常重要。

  案例:嘟嘟上小班融合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能等待,什么都要第一个拿到。上课老师发书,要第一个给她;中午吃饭要第一个吃上;喝奶要第一个喝。否则,她就会哭个没完,有时候还打自己的头。老师采用延迟满足的方法,目的是让她学会等待。

  早期融合教育强调的是参与与独立,强调自主性。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而不是出现一个纠正一个,按下葫芦起了瓢。我们强调建立更多适当行为来代替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可能是孩子仅有或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教导孩子替代的行为,扩充其正向行为,才是长期预防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3)培养共同关注力

  在家庭中,往往几个成人关注一个孩子,而在幼儿园,几个成人关注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关注度降低了,对孩子主动关注老师的要求提高了。孩子要适应从被别人关注到主动关注别人,跟随别人一起做事情。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关注别人是从被别人关注开始的,且这种关注必须带给孩子快乐、有趣的感受。孩子经历了从被动关注到主动关注别人的过程,经历了从成人不断迎合他的喜好,到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主动去寻求成人的过程。这种主动性,通过小组活动加以强化和训练,即可培养共同关注力。

  对于孩子的弱项,我们要给予鼓励的态度。我们鼓励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表现得更好,而是要孩子有轻松愉悦的心情。我们切不可抓住孩子的弱项,拼命强调其改变,这样不仅会挫伤孩子的自尊,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相反,顺其自然来得更有效,孩子会更加努力。我们强调的关注能力、参照学习能力是孩子学习、交往、生活必需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孩子就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其中自信心是推动剂,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图理解能力是孩子交往中的润滑剂,促进孩子交往的深人与持久。

  融合教育的普及不仅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而且有利于普通儿童性格养成。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于被别人关心,很少有机会去关心别人。普通儿童在与自闭症儿童相处中,不仅影响这他们的包容心,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方方面面。他们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正常儿童学习宽容待人、更容易合作,适应能力更强;自闭症儿童也有机会享受与同伴在一起的接纳与认同,增强了努力进步的动力和信心,他们会表现得更努力,更阳光,更愿意克服障碍,问题行为更少。

  参考文献:

  [1]雷江华,《融合教育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9.

  [2]易小玲.幼儿园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策略——基于学前融合视角[J].管理观察. 2017(26).

  [3]GBD 2015 Disease and Injury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Lancet. 8 October 2016, 388 (10053): 1545–1602.

  [4]余纷纷,李勤,徐丽佳,毛倩,翁巧娟.自闭症儿童典型临床表现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5):80-81+84.

  [5]周念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2011,11.

  [6]王国光,《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M],2018.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2、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你的成长我的快乐》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爱更是尤为重要,我们要倾注更多的爱,这种爱,不仅是要关心、呵护孩子,更是要接纳、尊重、理解孩子,这种爱是不记回报的、无私的。

  有一段时间,菲儿总是用鼻子在我们身上闻,然后说道:“老师,我闻你了”、“老师,我是闻着你的味儿过来的”,看到她的这一举动,我觉得很可笑,同时又有一些担忧,再跟她聊天中,我得知,平时妈妈陪她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爸爸陪她,原来,孩子是想妈妈了。有一次早上来园,是妈妈送她来的,我与妈妈聊了这件事,话还没说完,妈妈的眼眶就红了,当看到妈妈眼眶红了的一瞬间,

  我也觉得心里酸酸的,我也有孩子,我也是个妈妈,那一瞬间,我理解妈妈因为对孩子亏钱而红了的眼眶,更理解孩子心中缺少的爱,在这之后,我每天都抱抱她,告诉她“我第一个喜欢的就是菲儿”,直到现在,她还是会闻,还是会对我说:“老师,我又闻你了”,而我只是摸摸她的头,轻轻拍拍她的后背。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很感激,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陪你走过,更感谢,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你们带给我的感动与快乐。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要重视个别教育,特别是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

  其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光有耐心是不够的,还要做事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用这颗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爱心撒向每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心,走进孩子的内心。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孩子更是一样,每次教育活动鑫鑫总是离开小椅子,要么坐在地上、要么靠在旁边小朋友身上,一次看到她在小椅子上坐好后,“今天鑫鑫坐在小椅子上了,坐的真好呀”,听了我的话,她立刻将身体坐直坐正,“你下次一定可以坐的更好,对不对?”

  她看了看我,点了点头,果真,下次她主动在小椅子上,以后,只要看到她有进步,我都主动表扬她,渐渐地,她能够主动坐在小椅子上了、挑食现象少了、能够跟着老师小朋友一起做操做游戏了,这半年来,鑫鑫的进步与成长,我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如果孩子是花朵,老师的表扬、肯定就犹如阳光、水滴,照耀、滋润着他们,让他们在阳光的照耀、水滴的滋润下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

  半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依然是那群孩子,我依然是我,他们成长的点滴、带给我的感动,我都铭记在心,因为他们的成长,是我莫大的欣慰,因为你成长,所以我快乐。

1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特殊的车辆》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期间便对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而且喜欢把各种汽车玩具拆拆再装装。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特殊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增强了幼儿的社会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和相应的呼叫电话,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知道这些多功能的车与人们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生活关系。

  3、简单了解紧急电话的用途

  4、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6、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各类汽车,并且了解每种车的特殊功能和用途,认真比较各种特殊车之间的外型与功能的不同。

  难点:幼儿可以用完整,明了的语言,说出各种车的特殊用途,并能说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要用什么样的车!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警车特殊车辆有初步的认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玩具汽车一辆。

  4、汽车贴画。

  5、幼儿操作卡

  【活动方法】

  谜语导入法、听音辨别法、提问启发法、

  游戏教学法、操作讲解法、情境创设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入“小小一座房,有门又有窗,马路当中跑,行人退两旁。”(汽车)

  2、老师出示一玩具汽车,提问:“你们见过这种车吗?它有什么用?”

  二、基本部分:

  (一)辨听车的声音,引出特殊车辆。

  1、今天电脑小博士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漂亮的汽车城。里面呢有许多不同的汽车,你们想认识吗?

  2、听声音猜汽车。幼儿猜对了,出示车辆。(操作课件)

  (二)操作课件【消防车】:

  老师提问:

  1、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车?它有什么特殊本领?

  2、它是什么颜色的?它身上的梯子有什么用处?

  小朋友们真厉害!那你们仔细听好了,第二辆开来的会是什么车呢?(喇叭声)

  (三)操作课件【 救护车】:

  老师提问:

  1、救护车有什么本领?

  2、为什么救护车上的灯会闪,还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因为救护车里的病人病得很严重,所有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让人家让开,这样救护车开得快让病人早点去医院看好病)

  3、你们知道救护车里面有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因为救护车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车上要放一个床,让生病的人可以躺下来)

  小朋友们真棒!那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要出场的是哪一位?(喇叭声)

  (四)操作课件【警车】:

  老师提问:

  1、小朋友你们见过警车吗?

  2、警车是什么颜色的,它的头上有什么?

  3、那什么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

  小朋友真的是太厉害了,下面开来的这辆车它没有声音,我们一起看看谁认识它?

  (五)操作课件【洒水车】:

  1、为什么马路上需要洒水车?什么时候你们会看到洒水车?(因为天热的时候,马路上的温度很高,洒水可以让马路降温,保护马路)

  2、为什么洒水车可以洒水?水藏在哪里?(因为洒水车有两根像排气管一样的小孔,这里面可以洒水,洒水车的水就藏在车上的桶里)

  3、洒水车为什么会有音乐要唱歌?(如果洒水车没有音乐,人家就不知道了,水喷出来就会洒到人的身上,衣服都湿了,有音乐,别人就不会洒到水了)

  (六)儿歌抢答游戏:(给回答对的小朋友贴贴画)”

  1、——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2、——失火,救人时,都要它来帮。(消防车)

  3、——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4、——家有病人时,赶快给他打电话。(救护车)

  5、提问:小朋友你们记住这些车的名字和用途吗?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电话号码吗?(老师总结)

  (七)巩固以上学到的知识、幼儿完成操作卡。(人手一份)

  消防车是用来救火时执行任务用的

  洒水车是用来美化城市环境的

  救护车是用来抢救病人的

  警车是用来抓坏人的

  以上这些车都是在有特殊任务时使用的,所以我们叫这些车为特种车。

  (八)学习儿歌:

  警车头上长喇叭,呜呜呜呜叫声大。大家快快把路闪,它要去把坏人抓

  消防车,穿红衣,喷水灭火搭云梯,火警电话“119”,应急抢险数第一。

  洒水车,唱着歌,走一路,喷水珠,洗街道,冲马路,干干净净真舒服。

  救护车,热心肠,戴着十字红徽章。走大街,穿小巷,忙着救死又扶伤。

  (九)游戏 《我是小司机》

  1、以每位幼儿身上贴的图为准,来当小司机。

  2、听从命令执行任务。教师提出假设任务,请小司机分析、判

  断,哪个任务自己的车能够完成。例:

  (1)有位病人需要马上住院,哪种车去最合适?

  (2)远处一座楼房着火了,什么车去最合适?

  (3)马路上很干燥,需要洒水用什么车?

  (4)有一家人被偷了,哪辆车去最合适?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以具体的指导,使幼儿明确各种车的用途。

  三、结束部分

  幼儿模仿小司机听着音乐走出教室。

  《特殊车辆》活动反思

  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期间便对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而且喜欢把各种汽车玩具拆拆再装装。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特殊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增强了幼儿的社会经验。

  在上完大班常识活动《特殊车辆》后,我做了认真的反思,反思后得出本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教学准备较充分,目标明确。通过图片,认知特种车的外形及名称。通过交流,使幼儿可以用完整简单的语言说出车的特殊功能。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各种车的外型不同。通过游戏,巩固加深了幼儿对各种车特殊功能的理解。

  2.内容生动有趣,目的基本达到。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各种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各种汽车的名称和用途,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性常识,揭开了幼儿的在生活对各种车的好奇与困惑!顺利完成了活动目标。3.课堂纪律好,幼儿踊跃回答问题。

  二、不足之处:

  1.车子模型摆放不够明显(后排幼儿看不见),准备的交通标志不明显(太小,颜色不明显)准确性不够。

  2.幼儿回答问题不够完整,教师引导不够。

  3.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汽车模型时介绍不够全面。(活动可多增加一些交通车,可用一些交通工具所特有的声音提示幼儿这是什么车。)

  另外:各位老师给我提出的建议,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相信今后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会处理的更加合理的,会让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活动中有三名幼儿参与不积极,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多观察、留意,因而在活动中感觉有些跟不上,需要在今后多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14、幼儿园论文《走进孩子的心灵》

  摘要: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教师的主要职责。社会变迁,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化。作为现代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卓有成效。赏识教育的倡导人周弘先生说,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太压抑就会开裂,太放纵就会膨胀。儿童的心灵又好比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敏感而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受伤害。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关爱孩子幼小的心灵。”让我们拿出爱心,遵循科学规律,走进学生的心灵吧,学生一定永远记得你,家长也会感谢你。让我们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和孩子展开心灵的对话吧!

  关键词:

  心灵 尊重 心理素质 朋友 心理健康

  正文: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教师的主要职责。社会变迁,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化。作为现代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首要条件是具有“同理心”,能尊重学生。

  从字面上解释,“同理心”是同情理解的心态。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能体会当事人的私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老师不仅要能看到学生“不可爱”的一面,也要能体验学生“可怜”的一面。在“怒其不争”的同时,要注重“哀其不幸”。否则,就可能采取“过激”或“过度”的方式对待学生。我们四甲班有一个叫蔡安疆的女孩,父母在她两岁的时候,母亲就抛她而去父亲很少回家管她,70多岁的老奶奶带着她,所以她很少有人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喜欢晚上不回家,放学也很晚回去养成了说谎。偷东西的坏习惯针对她的实际情况,我首先设身处地的在她的角度思考,在狠狠批评她的缺点后,和她的奶奶制定了每天必须五点回家,作业必须签字等有效的计划,一个学期下来孩子进步显著,在成绩方面我每天都要单独辅导她,使她由不及格到现在的80多分,经常的鼓励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她也变得越来越好了。如果我看到她那么多的缺点放弃她,我想这朵花早已经夭折。

  二、走进孩子心灵,其次要了解他们的现状和心理特点。

  现在,学校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享受着自己家庭能提供的最优越的待遇,同时也要承担最沉重的义务。长辈的美梦要靠这棵独苗来延续,父母的遗憾要靠这个宝贝来弥补。人们称呼独生子女为家庭的“小皇帝”,不无道理。他们享有皇帝般的特权,也被赋予了皇帝般的责任。明智的父母尊重规律,循序渐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十分优秀。可是,一些急于求成的父母把对自己父辈没能开发自己智力的遗憾化作无比的动力,物质上,他们什么都不缺而精神上,他们没有别的孩子那般轻松、快乐。丰富的营养使他们的身体提前长大,不当的教养方式却使他们心理发展落后。溺爱的教养方式和不断高涨的期望值使一些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出现了弊端:自我中心,依赖无能,封闭冷漠,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人往往学习困难,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敏感脆弱,极度自卑。老师在看不惯这些缺陷的同时,更要同情、理解、帮助他们。尊重学生,体现在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上。所以我们老师不能只一味的指责或采取粗暴的责罚手段,而应该和孩子交心,让孩子敞开他们的心扉,我们才能真正教好他们。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丰富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助人技巧。

  现代社会是个变迁迅速到近乎不连续的时代。例如电脑,从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可是已经进入第五代了。比如观念,十年前颇为时髦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奉献牺牲精神被“讲求互惠”的新观念取代了。调控自我,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是现代人面临的一大人生课题。欲教人,先教己。要助人,先自助。教师要成为“充足的电源”,要当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必须先做勤劳的“充电器”。充实知识,提升自我,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教师首先要修炼出良好的心态,储备渊博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助人技巧。

  四、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主动地、机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循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帮助他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善待自己和他人,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与此同时,培养他们对家庭、对国家、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学生需要心理帮助时,我们应该主动地、机智灵活地、随时随地开展心理教育。我国古代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正反映了一个人的成长模式,也体现了心理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走进孩子心灵,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肯生命的益友。

  我要走进你们的心灵,我要成为你们的朋友。当你遇到苦恼的时候,你会想起我,愿意来找我,因为我要成为你人生的引领者;当你遇到不公的时候,你会来找我,诉说自己的不满,我用我的耐心告诉你,我对你是公平的,世界是公平的,人生同样是公平的;当你遇到委屈的时候,你能想到我,来到我身边,依靠我胸前,我的温暖可以告诉你人生需要忍耐,人生需要放开,人生需要朋友,人生需要互相的理解和尊重;当你遇到伤心事的时候,希望你能找到我,愿意依靠着我哭泣,那眼泪是美的,我用我的沉默、我的故事告诉你人生是很无奈的,现实是很现实的,可我们是坚强的,生活可以美好,因为你会幸运地发现你的身边还有我。

  我要走进你们的心灵,我要成为你生命中的益友。我可以帮你削铅笔,虽然我的手比较笨,可你不得不承认我的力气比你大。那时的我,会让你感到亲切,忘记烦恼,感到幸福,那便是我的幸福。我可以为你悄悄地摆放好桌上零乱的课本,因为我知道课间的时间是多么宝贵,你有好多话想和你的朋友说,那你就去吧,书本我可以帮你放好,因为我相信,呆会你能发现老师的关心,并信任你的老师,喜欢你的老师,你会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你。我可以帮你打饭,如果你现在身体不舒服,行动不方便,我不会给你放你不喜欢吃的食物,我理解那些怪东西会让人全身颤抖,因为我以前也是如此。我可以下课后在为你讲课上讲过的知识,虽然你没听,可你现在想听,我会这样做,因为我相信你会明白老师们对你们的爱,你们会懂事,知道上课应该认真听讲,不要再让老师不断地重复,不要自己总是落后,不要自己老师被父母责备,因为我们都很自豪,来到世间,我们可以快乐地生活。

  六、走进孩子心灵,让心灵走进心灵。

  “我是你过河的桥,我是你乘凉的树,我是你风尘仆仆那间歇脚的屋,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

  他们心灵中有他,他无比欣慰。

  他的心灵中有他们,他无比幸福。

  当心灵走进心灵,是奉献吧,如此坚定。

  当心灵走进心灵,幸福传递着,痛苦分担着。

  心灵与心灵,交织出幸福的路。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卓有成效。赏识教育的倡导人周弘先生说,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太压抑就会开裂,太放纵就会膨胀。儿童的心灵又好比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敏感而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受伤害。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关爱孩子幼小的心灵。”让我们拿出爱心,遵循科学规律,走进学生的心灵吧,学生一定永远记得你,家长也会感谢你。让我们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和孩子展开心灵的对话吧!

  参考文献:

  [1]韩愈的《师说》

  [2]《俪人.教师>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5、幼儿园论文《浅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通过创设户外体育活动氛围和环境,让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在户外体育中培养健康身心,锻炼身体、合作交流、互动探索,发展社会性能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创设和谐自主氛围、科学规划运动区域、引入趣味民间游戏、实施科学指导策略这些方面,探讨了“阳光体育,健康生活”理念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育;户外体育;实施策略

  正文

  《指南》中关于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指出要保障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要让幼儿有“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让幼儿形成安全、乐观的生活态度。基于此,说明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意义重大。幼儿处于身体协调性、肢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幼儿有健康发育的身体和心理,有必要重视幼儿阶段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通过鼓励幼儿走到户外,亲近大自然,在开放、自主的户外体育活动中,积极锻炼、交往、实践与探索,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健康生活与全面发展。通过构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创设和谐自主氛围,奠定户外活动基础

  为让幼儿有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需要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和谐、自主、趣味的户外体育氛围,将幼儿吸引出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阳光体育,简而言之即为健康、趣味的体育活动,幼儿们以集体形式积极参与。为确保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需要在时间上进行保证,在场地、设施上进行配合,并充分投放能吸引幼儿兴趣的游戏材料,还要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结合《指南》要求,要保证幼儿一日游戏时间,设计一日生活中的片段时间,邀请幼儿到户外参与体育活动。还需要专门分配一节课时间,组织幼儿参与户外集体体育活动。科学规划游戏场地,运用屏风、小栅栏、划线、画格子等方式,灵活设置游戏区域。鼓励幼儿自己搜集、整理或改造游戏材料,促进创新体育游戏。基于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目标,教师需要在生活中经常鼓励幼儿,激励幼儿,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心理,促进幼儿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尝试不同的体育活动,不断挑战自己和战胜自己。

  教师要合理介入与指导,适当干预与关怀,实施激励性引导策略,鼓励幼儿自我调整与实现,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还要做好安全保障,可以从改变材料和游戏规则入手,“跳绳”游戏活动,需要引导幼儿在空旷安全的游戏场地进行,“滚铁环”游戏,教师为幼儿准备呼啦圈和塑料钩作为游戏工具,确保幼儿的安全性,幼儿可以自主创造游戏形式,如滚铁环走迷宫、滚铁环过小河等,培养幼儿创造力。

  二、科学规划运动区域,引导体验体育乐趣

  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需要科学规划运动区域,让幼儿有自主参与的兴趣,并基于安全性、丰富性、多样性原则,引导幼儿体验户外体育运动的乐趣。科学规划运动区域,需要充分挖掘幼儿园的户外领域和空间,可以是户外走廊、操场、草坪、树林等场所。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小空间较为僻静的凉亭、葡萄藤架下方的区域,可以设置为武术、民族舞蹈、秋千、跷跷板体育活动区域。大空间的操场、草坪等区域,可以通过规划与设计,高效利用。

  在大空间的户外体育区域中,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的运动区域,如攀爬区、平衡区、跳跑区、投掷区、跨跳区与绳类区域等。需要凸显各个区域的特色,与真实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如车类运动游戏与外围地带连接起来,设置逼真的道路环境,拐弯、绕圈、上下坡等,设置真实的有交通规则指引的道路,幼儿角色扮演行人、司机、交警等,如此,幼儿在开放式自主运动游戏中,既能健身,又能提升自身的规则意识与社会能力。另外,多个运动区域的合理搭配与连接,可以使得混龄幼儿自主交往,在运动游戏中提升交流能力。

  三、引入趣味民间游戏,促进传承优秀文化

  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可以引入一些趣味、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让户外体育活动更趣味、更丰富、更多彩。感悟民间智慧,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精彩,需要教师科学组织,巧妙渗透与引入。设计一些民间体育游戏的素材和工具,鼓励幼儿改编游戏规则与合作探究,在互助分享与合作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生活。

  如可以引入武术、赶小猪、跳方格、老狼老狼几点了、荡秋千等民间游戏,或是坐轿、跳四方、斗鸡等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游戏区域环境创设,需要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和协调性,科学设置游戏区域和游戏材料。选取户外草坪或干净的操场区域,准备传统游戏材料与工具,如秋千、跷跷板、安全空地等,并做好安全指引,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户外民间体育游戏中,有效培养幼儿谦让等待、合作互助、遵守规则、理解他人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健康生活,也激励幼儿进一步传承优秀民间文化。

  四、鼓励幼儿积极互动,组织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在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确保幼儿安全性的情况下,鼓励幼儿积极互动、实践参与,通过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实现社会性发展。需要加强对幼儿体育游戏过程性的组织、引导,促进幼儿动态发展。为幼儿创设自主参与户外体育游戏的机会,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新活动、新玩法、新知识,主动建构知识与方法,创新出新思维。这一要求下,教师积极预测与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可能性,预留给幼儿生成的空间与时间。

  如组织幼儿参与“小兔玩圈”户外体育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热身,为户外运动做准备,有腿部伸展、跑步跳跃、手臂伸直与弯曲等各个动作准备好后,继而幼儿间展开互动游戏和交流,探索不同的玩法,有滚圈、跳圈、小鸭走、踏圈走、转圈、套圈等玩法,并表现不同玩法的特点与趣味性。再在幼儿互动交流下,幼儿分小组自制小组内部的游戏规则,个性化的游戏规则能够凸显出幼儿的创意思维和合作能力。幼儿间互动交流,分享不同玩法的技巧与经验,并在小组长带领下,制定出注意事项与游戏要领。通过创新玩法与积极互动,组织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快乐健康创造与发展,凸显出户外体育活动的价值。

  结束语:《指南》理念下,需要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通过构建和实施户外体育活动,创设安全、自主、开放的户外体育氛围,让幼儿积极参与、快乐体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实现健康发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还可以邀请幼儿提出意见,丰富户外体育设备和设施,幼儿自主设计体育游戏规则,创新体育游戏玩法,积极互动与沟通交流,逐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实现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柳菁.挑战性与安全性并存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究[J].福建教育,2016(44):54-55.

  [2]梁品逸.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0):151-152.

  [3]张钦梅.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5(26):72.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6、幼儿园优秀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新疆喀什地区农村幼儿园为例》

  摘要:对于处于懵懂纯真时期的幼儿而言,周围的教育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习惯的养成。而在幼儿们长大步入社会之前,家庭教育环境是占据百分比最多的一部分,同时在幼儿的这个黄金时期,家庭教育相比于幼儿园的教育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则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对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不是幼儿园“单枪匹马”的战争,需要家园密切合作,缺一不可。

  关键词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行为习惯;农村

  正文

  一、农村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换而言之,养成习惯的过程,就是在挑选命运的过程。对于生长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没有城市孩子那么富足的家庭条件,幼儿园教育条件也没有那么优越,更没有选择优质幼儿园的优胜条件。虽然人生是场马拉松,但是起跑线依然重要。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期,如果家长认为此时期孩子的教育单单只是幼儿园的责任,那就有可能在对孩子忽略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助长孩子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个时期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长通力合作,共同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引导孩子,为孩子所处的两大主要环境——幼儿园和家庭,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农村家园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家长对幼儿的溺爱成为家园有效合作的拦路虎

  天地下没有不包容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过度的包容就成了纵容;过度的疼爱就成了溺爱。尤其是在黄金成长学习期的幼儿时期,很可能家长的一个不恰当思维理念会在幼儿浅显的认知下埋下种子,生根发芽,可能就会是波及一生的固有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人生。所以,幼儿园单方面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成果,会因家庭对幼儿的溺爱而微乎其微,更别说相比于家园有效合作的成果了。

  (二)家长对家庭教育意识浅薄,家园合作无从谈起

  农村孩子的家长大多是农民、工人,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教育难免会有欠缺,对处于幼儿时期孩子的家长而言,在平时不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幼儿潜移默的化影响,更没有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的意识,这也就使家园合作中的幼儿园处于孤掌难鸣地位。

  (三)家园缺乏沟通互动,双方对幼儿了解片面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当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时,所表现的言行和在家里与家人在一起时表现的言行很可能存在差异,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如果缺乏相互沟通互动,这就会导致双方对幼儿了解片面单一,不能为幼儿创造统一合适的教育环境,不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应对措施,让农村家园合作有效进行

  (一)提高家长对溺爱幼儿危害性的认知

  被父母长辈们宠溺的幼儿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缺乏承担意识,没有责任感,还会表现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依赖思维较强等一系列反阻幼儿成长的不良习惯。农村家长自身受教育水平较低,没有正确育儿思维,溺爱育儿现象更多。家长要明白溺爱育儿的危害性,否则就是自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此时,幼儿园教师就要发挥重要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方法,帮助农村家长认识到溺爱育儿的危害性,家园合作,正确教育已养成被溺爱习惯的幼儿。

  1、幼儿教师主动联系家长,详解危害严重性

  幼儿园教师主动联系幼儿家长,增加家访次数,与有溺爱心理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客观讲述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并询问幼儿在家的状况细节,对比分析,并跟此类家长的家长详解差异,分析原因。同时教师也可以观察幼儿在家表现,拿出行为细节与家长分析,用预想思维跟家长谈一下这种不好习惯纵容发展下去的严重危害性。

  例如:教师家访时,幼儿正坐在地板上看动画片,旁边扔着没有吃干净的苹果核,对家里有客人来也视而不见。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见客人来家不打招呼、席地而坐,不讲卫生、垃圾乱丢没有规矩、浪费食物不懂节俭这些问题与家长展开详细讲解。

  2、幼儿园教师多举办活动,引导家长正确面对受溺爱幼儿的不良行为

  幼儿园教师可以与家长提前沟通好,选一个适宜的时间,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园教师正确指导家长对幼儿身教言传。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家长以每组五人的标准分为若干组,幼儿以同样标准分组。幼儿园教师放映《孔融让梨》的动画片,之后幼儿园教师为每组发送四个梨子,在幼儿园教师提前的沟通下,家长们相互谦让,谁也不去吃梨子。然后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一起观察幼儿的行为,倘若有的幼儿因为没有吃到梨子而哭闹、跟同伴争吵或者跟家长要取家长组中的梨子,此时家长就要做出正确的引导,跟幼儿认真的讲道理,并以自己在组内跟叔叔阿姨谦让为例子来说服幼儿。回家后,家长再准备一些幼儿爱吃的食物,等一家人齐聚后,根据人数拿出少一份的食物给家人分享,观察幼儿的表现,倘若幼儿谦让有理,家长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更丰富的美食,作为他表现的奖励;否则就需家长在此正确引导。

  (二)提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意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幼儿朝夕相处的家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暗化的影响孩子。但是农村家长自身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不高,平时不会过度关注自身言行对幼儿的影响,他们平时说教幼儿的言语思维,教育幼儿时的方式都会有不科学之处。对于此现象有以下几类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施。

  1、幼儿园举办讲座,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因农村条件限制,家长参加教育性质的讲座机会少,就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可以集聚家长的机会。幼儿园教师可以线上讲说一些教育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对比分析,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于其人生的意义;同时线上多推荐放映一些儿童教育界的名家讲堂,通过权威讲解增加对农村家长的说服力。

  2、加强村委会宣传力度

  在远离城市的农村里,村委会是与村民接触最多,可以集聚幼儿家长的地方。村委会可以选取多位幼儿家长代表,齐聚一起,通过视频、书刊、讲座形式宣传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再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展开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商讨。可以集思广益,研讨一套针对幼儿年龄段基本的育儿方案。

  (三)加强家园之间的互动沟通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本身家庭教育的科学与否就有待考究,如果再缺少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对幼儿的了解认知片面,教育效果就不容乐观了。家长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不能仅局限于是否今天被奖励、是否哭闹、中午是否听话吃午饭等这类话题,幼儿园不是改了名字的托儿所,不是幼儿不哭不闹就应该被奖励。家长应该多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细节、语言细节,以小见大,窥测幼儿的内心世界,以便于正确引导。因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多交流一些幼儿的细节问题,像当拿出一些零食,幼儿的表现是什么;当小伙伴在未经允许吃了自己从家带来的零食,幼儿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被其他小伙伴不小心把自己撞疼,幼儿对小伙伴的态度是什么等等。同时幼儿园也要举办一些亲子活动、每月活动活动,通过活动与幼儿相处,增加家园双方对幼儿的全面了解。

  例如:游戏可以是幼儿与家长角色互换的过家家游戏,模拟“家长”照顾“幼儿”吃饭的情景。过程中观察吃饭前后幼儿有没有监督家长肥皂洗手;吃饭前幼儿有没有对家长说一些不要浪费粮食、吃饭不要说话等一系列的言行。以此检验幼儿对这些餐桌文明礼节、节约粮食品德是否懂得知晓。

  总结:幼儿的教育不是幼儿园“孤军奋战”的战争,家长在认识到溺爱孩子的危害之时,在提高对幼儿教育意识的人之后,在经过与幼儿园频繁沟通互动后,家园合作便可以有效进行,农村幼儿也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瑞,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好家长;2018年78期

  [2]赵悦,家园合作模式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2018年04期

  [3]李莲花,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年14期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7、幼儿园中班社会《特殊的语言》关注聋哑人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活动以幼儿自身体验聋和哑来导入主题,通过手语引出聋哑人,在情景表演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知道手语是聋哑人特有的交流方式,聋哑人的手就是他们的嘴巴,体会有听力障碍的人的不便,感知我们是健康的,学会感恩。能够通过视频与图片初步了解手语的其他用途,旗语、交通语和行军语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语言之外的其他沟通方式,如:手语、旗语、交通语和行军语等;

  2.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尝试进行情景表演;

  3.感知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学会感恩;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手语、旗语、行军语。

  活动难点: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尝试进行情景表演。

  活动准备:歌曲《感恩的心》、课件

  活动过程:

  一、体验聋和哑的痛苦,感知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

  1.幼儿捂住耳朵观看画面,体验耳聋的不便。

  2.观看动画,但不能用语言和老师交流,体验不能说话的痛苦,感知可以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二、看手语表演,引出聋哑人

  师:小朋友们看,这个阿姨在干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和聋哑人进行交流呢?

  小结:这个阿姨在做手势,用手做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聋哑人的语言——手语。

  三、学习感知简单的手语,尝试进行情景表演

  1.播放课件和小熊学手语

  师:手语是聋哑人特有的交流方式,聋哑人的手就是他们的嘴巴。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和他们进行交流。

  2.故事导入,幼儿尝试用手语情境表演

  师:如果你遇到故事中的小姑娘,你愿意帮助她吗?可是这个小姑娘是聋哑人,她听不到你们说的话,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帮助她呢?

  四、观看《千手观音》,学会感恩

  师: 小女孩很感谢小朋友的帮忙,她认真学习,和她的同伴们给大家带来了一支优美的舞蹈表达感谢。

  师:我们也送给他们一首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五、初步了解一些特殊行业的语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特殊的行业,他们在交流的时候也不能说话。

  1.交通手语

  ——马路上的车辆除了看红绿灯指挥之外,还可以看谁来指挥?

  ——和幼儿一起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交通语。

  小结:交通语主要用于交警指挥、疏导交通,规范交通行为。

  2.旗语

  ——如果是在苍茫的大海上,两艘船碰面了,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他们怎样交流?

  ——和幼儿一起看图片和视频,了解旗语。

  小结:旗语是世界各国海军通用的语言。不同的旗子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看到的这个是手旗旗语。适用于白天、距离较近且视距良好的情况下。夜间距离较近时,一般使用灯光通信。

  3.行军语

  ——特种部队在抓捕坏人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业语言,叫做行军语。

  ——和幼儿一起看图片和视频,了解行军语。

  总结:刚才我们说到交通语、旗语、行军语都是很特殊的语言,是在没有办法说话的情况下,用手势、动作代表要说的话。由于他们说的要让人家看懂,所以都是非常简单、直接的,有些不好懂的只有他们自己的人才可以看懂的,而且还必须是有回应的语言,我们就叫它特殊行业语言。

  教学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指南》和《纲要》为指导。首先我让幼儿分别捂住耳朵和嘴巴亲身体验聋和哑的痛苦,感知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其次播放录像引出聋哑人手语,播放课件和小熊学习简单手语:“你好!谢谢!我爱你”“你需要帮助吗?”“你家有电话号码吗?”激发孩子关心帮助聋哑人的情感;紧接着出示图片,逐步导入初步了解并学习一些特殊行业的语言,旗语“紧急停止”;交通语“向左、右直行”;行军语“看见”“好的,明白”等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最后观看《千手观音》,无声表演学会感恩。一曲《感恩的心》结束了整个活动,大家一起用着特殊的语言——手语进行表演,互相表达着自己的心情与祝愿。整个活动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让孩子们了解到在社会上有很多需要自己去关心,帮助的人。

  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幼儿收获不小,幼儿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进行观察、分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幼儿的探索精神并不因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活动方式促使他们关注身边的事物,探究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活动幼儿对聋哑人的生活有所了解,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学会感恩,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的。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我也将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18、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与影子游戏》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操场上。尽管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却不能阻碍他们户外游戏的热情。不知是谁突然提议:“老师,我们玩追影子的游戏吧?”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回应,因为愉快的追逐是能最快驱走寒冷的方法。瑞瑞等几个男孩自告奋勇地担任追影子的人。

  “一、二、三,开始!”信号一出,瑞瑞像箭一样冲向孩子们。由于他的速度比其他人快,没一会儿工夫,就有七、八个孩子的影子被踩而退出游戏,没有被踩到的孩子也早已气喘吁吁。有几个女孩开始联合“抗议”,要求更换追影子的人。可瑞瑞对换人不服气,赌气说了一句“你们不知道藏起来”。我正要为刚才的争执劝架,没想到瑞瑞一句赌气的话突然提醒了我:“大家想想为了避免影子被追到,可以把影子藏起来吗?”孩子们忽然发现,由于阳光从教学楼斜上方照射过来,操场有一部分在教学楼阴影下,有孩子说“躲在房子的阴影里”。有的孩子提议“被追到影子的人不用退出游戏,可以作为其他人的藏身处,让小个子躲在大个子影子下”。

  还有的孩子说“快被抓住时,就闭上眼睛,以免让自己心慌,闭上眼睛就不能追了”……于是,孩子们的提议立即被采纳,简单的追逐跑又变得有趣起来。我忽然发现,在传统游戏受到争议时,尊重孩子的提议,适当地调整游戏策略,也会使游戏增加新意。

  孩子们在体验光和影的游戏中,既能感受追逐的乐趣,也学会调节紧张的情绪。游戏的画面不再是单纯的“动”,而是“动静结合”。游戏结束时,我的手脚也不再冰凉了。为了让孩子兴奋的情绪得以平复,我问:“刚才大家在阳光下和在阴影里有什么感觉?”孩子们立刻说“阴影里冷,阳光里温暖。”我又问:“如果把快乐、忧伤两种情绪,和光、影联系,你们愿意一起来体验吗?”大家异口同声“愿意!”孩子们站在教学楼阴影与操场的交界处,随着“冷冷的、暖暖的;快乐的、忧伤的”等词汇的提示,往返于影子与阳光下……“光、影、光、影……”孩子们边说,边开心得像玩跳房子游戏一样,不同的影子下跳来跳去。我被他们的快乐深深感染,在游戏中我看到了孩子们迸发出的游戏创意,游戏带给孩子们崭新的体验:影子怎样连起来、借助辅助材料制造有规律的影子、一个人的影子可以变成两个吗……游戏结束时,孩子们意犹未尽,仍在商议着下次影子游戏怎么玩儿,也让我对他们下一次的游戏有了不一样的期待。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幼儿体脑结合,有趣轻松。并在游戏中发现了有趣的科学现象,影子是可以变化的、影子是可以消失的、影子是可以组合起来的,让影子也具有了生命力。并且为了让游戏更有趣,借助建筑物的影子、其他幼儿及材料的影子,解决好容易被淘汰的问题,更有利于幼儿控制能力、应变能力、遵守规则行为及与同伴合作的精神。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多种体验,使游戏不断生成新的玩法。

  “与影子游戏”给我以下几点启示,教师在设计、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应该注意:

  1.游戏的适宜性。即游戏形式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否符合教育目标,是否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如果为游戏而游戏,缺少适应性,也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影子动与静结合、冷与暖的体验,让幼儿在对比、合作、分享经验中多途径的感受了影子的特点。

  2.游戏的趣味性。让科学教育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使它像魔术一样具有吸引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当幼儿发现跑得快的孩子最容易踩住别人的影子,淘汰率太高,而觉得游戏失去了趣味,为了增强趣味性,而改变游戏策略,提出利用建筑物或其他人的影子躲避追逐,以及将影子连城有趣的线等,使游戏的形式更多样,而超出了预期的游戏目标。

  3.游戏的规则性。户外科学游戏的规则,应结合科学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幼儿参与和智力活动,而不能限制幼儿的活动及想法,规则既要简单又便于幼儿执行。比如幼儿关于如何将影子“藏起来”的讨论,使游戏规则发生了改变。

  作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更多的是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相信幼儿有能力解决,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智慧,并给予支持与鼓励。将游戏的自主权教给孩子,随着幼儿游戏的不断深入,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我相信下一次的“与影子游戏”会带给孩子们又一次惊喜!

19、幼师技能大赛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创新策略》

  摘要:

  美术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创新改革也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基于此,幼儿园的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其审美、评价、表现等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同时,也可以使美术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 美术教育 创新策略

  正文:

  一、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幼儿美术创新教育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师要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幼儿为本,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创新精神作为基本教学观,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丰富幼儿美术实践经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均相对固定,缺乏新意。例如,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画画就是教师讲述,幼儿跟随教师一笔笔绘画。上述固定的教学模式、成人化的教学思维均限制了幼儿对世界、对生活等的情感表达。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其对教学改革的长效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幼儿园美术教育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并树立正确、科学的美术教学理念与儿童发展观。使其在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幼儿阶段接受正规、科学的美术教育,进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丰富、适宜美术环境

  1.物质环境

  幼儿园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丰富、适宜美术环境,其场地的选择既要保障室内阳光充足,以保护幼儿视力,还要空间充足,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想象余地。另外,美术材料也十分重要,绘画材质、美术工具的多样性可丰富幼儿的感性认知。应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绘画用具、例如材质不同、形状各异的纸张、各种不同功能、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画笔、绘画用具等,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其美术创作积累感性经验。

  2.精神环境

  加强园中文化建设,对幼儿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创设美术创意室,在走道里设置“艺术长廊”等,用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同时,通过大大小小的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展示幼儿创造的环境,让幼儿能在艺术的氛围中展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教师们不仅将孩子每一次的作品都利用活页夹精心保存,定期进行“美术作品展”,同时还利用幼儿作品进行活动室内外的环境布置:,走廊张贴或悬挂的“我们的艺术长廊”,教室一角的“创意手工坊”还有“十一”、“新年”、“六一做做玩玩作品展等等,不仅让孩子随时体验自己创作的成功,同时,也是向家长展示自己成果的绝好机会。

  三、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1. 注重结合生活情境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美术教育也要贴合幼儿生活实际,使美术更具真实性,使幼儿切实感受美术的美丽。由于幼儿对美的感受带有直觉性,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形象和夸张的事物,我们就利用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幼儿的心灵,自然写生、名画欣赏、创意制作坊等,一步步引领幼儿陶醉于美术活动中。艺术来自生活,教师引导幼儿多观察生活,敢于想象,不断提高美术创造能力。教师要培养幼儿欣赏生活的习惯,如中秋节时,引导幼儿对中秋节进行交流,围绕月亮的主题搜集图片,利用这些图片为幼儿创设中秋节的美术学习氛围,将美术活动融入进生活中。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真实性,也降低了幼儿学习美术的难度,使幼儿在强化生活经验的同时获得实践能力的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虽然不乏美的事物,但我们还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表现美的双手,美术作品就是我们表现美的最好载体,当孩子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产生兴趣之后,我们就利用大量的、内容、形式各异的美术艺术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引导幼儿了解学习一些美术创作的方法与技巧,为幼儿创设参与美术创作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大量的、形式内容多样的美术活动中感知与表现,进而提高美术活动的效率。

  2.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

  幼儿园的教学原则是以游戏为主。爱做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基于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以游戏的形式组织美术活动,进而使其在游戏中丰富知识、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自行设计创新游戏,让学生通过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开拓幼儿想象空间,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总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就更难使幼儿做到积极思考。美术教学也是同理,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展示绘画作品的同时也口头叙述讲解。教师在进行趣味美术教学中可创设一些游戏活动需要的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最大限度地将幼儿的积极性挖掘出来,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例如《有趣的手影》活动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幼儿用轮廓线绘画出有关的手势和动作。对幼儿来说,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在完成上有较大的难度。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手指游戏“我们的小手会讲话,看看哪个小朋友会说的话最多?我们来比一比吧!”游戏结束,教师引导幼儿左手做模特,右手做小画家,记录下“手语话”。此游戏可激发幼儿兴趣,将乏味的手势临摹转变成有趣的手势游戏,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幼儿自主发现更多的手势,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把教师预授知识转变成幼儿自身学习的需要,这种方法效果最佳。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情境法,幼儿能发现问题,同时还能独立解决问题,进而扎实掌握新知识。

  3.在欣赏、评价中提升审美

  正确理解并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极为重要。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客观理解幼儿的作品。传统美术活动中,教师只注重美术活动中教师对美术技能技巧的讲解与示范,关注孩子作品的完成情况,往往忽略了作品完成后的欣赏与评价,而这恰恰是孩子综合美术能力提升的绝好机会。因为在欣赏与评价中,孩子可以学会观察画面,从色彩、布局、创意、材料等方面去审视一幅作品的美。我们注重了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不仅让评价贯穿幼儿的美术活动,同时,注重评价方法的运用,而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表达能力有限,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多采用拟人化及情境化的语言。中班幼儿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时,可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要这样画?”引导幼儿边画边想,表达自己的构思,启发幼儿进一步创作。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教师应把评价幼儿作品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适当引导幼儿参与评价,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社会文化资源,使其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相配合,以保障美术教学内容的顺利贯彻。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文化资源有助于丰富幼儿想象力,进而为其进行美术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奠定丰厚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植物园、动物园等欣赏自然风景,或带领其参观各种美术馆和画廊等,使幼儿丰富体验、增长见闻。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举办家庭巧手大赛,使家长与幼儿一同做游戏、参与幼儿园的美术创作活动等,进而使广大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小结:随着教学的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已经成为时代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了。基于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不断创新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发展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芹.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幼儿美术教育成效[J].考试周刊,2011(31) [2]李银珍.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以美术教育为例[J].教育导刊,2011(2)

20、幼儿园幼师论文《乡土探秘大自然浅谈幼儿园实施泥塑游戏乡土主题课程的开展》

  摘要:

  幼儿园利用泥土资源开发乡土主题课程,利用园外空地拓展幼儿实施泥塑游戏的探索空间,给孩子们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参与探索泥土的奥秘。开展乡土主题课程培养了幼儿主动实践、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健康、开朗、积极的儿童。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园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

  泥塑游戏 乡土主题课程

  正文:

  一、乡土探秘大自然的园内泥塑改造

  幼儿园经过历年的发展,园内资源开发基本完毕。要满足孩子们的发展需求,建议利用以下几种方法拓展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一)利用死角——开辟“泥塑”活动区。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接触泥土的空间,幼儿园优化、改造教学楼西侧的泥地,充分利用起泥地的死角区域。这片区域采光好、地面平坦、靠近水源,且不会影响楼内的正常教学,是开展泥塑活动的绝佳场所。既方便孩子们进入课堂上学习知识,又便于走出教室来到属于自己的乐园,雕塑、制作、种植等,体会泥土的乐趣与芳香。

  孩子们也为了建造自己的泥塑乐园而付出努力,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戴上手套、备好工具,激情澎湃地参与改建活动。同时,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热情,为泥塑日常课程积累基础。

  (二)户外展示——幼儿园空间的利用

  幼儿园各班室内都没有为孩子们设置太大的作品展示空间,基本都以并列摆放的形式呈现,缺乏合理的空间利用。为了增强孩子们对泥塑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幼儿园就可进行泥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对幼儿园室外空余区域实施改造重新布置,设置操作区域及展示区域。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墙壁,展示平台可采用悬挂式结合地面阶梯式设计,从而拓展室外操作的空间。

  这种探索氛围,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参与探索泥土的奥秘,从而提高孩子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稍大一点的孩子更能体现出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特点,有利于营造出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从而形成有益于幼儿发展与成长的环境。

  二、校外乡土资源的利用

  由于幼儿园可供实践空地有限,园外拥有广阔的空地。为了给孩子们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利用园外空地拓展幼儿发展与实践的空间。

  (一)延伸资源——校外空地的开发

  校园外有一片纯天然绿色空地,还有大片的蔬菜、粮食种植田,为了实现本园幼儿的实践发展,幼儿园与田地所有者进行沟通,以“不搞破坏、按市价补偿”为原则,租借园外部分田地实施“泥塑主题”的统筹开发,为孩子们提供体验实践的户外空间。

  “泥塑的畅想”主题课程的实施途径

  场地规划:

  由于受到学校场地限制,我们尝试将园门口的小泥地纳入我们的活动场地供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以此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弥补幼儿园资教育资源的不足。基于对自然环境利用,换气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教师开发、设计游戏和活动的灵感。

  实施设想:

  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自然资源,培养幼儿主动实践、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健康、开朗、积极的儿童。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办学水平。

  幼儿园开展主题课程可利用的乡土资源包括:树、田埂、泥巴、草地、小山丘。我们将这些乡土资源融入现有课程中,从而形成幼儿园“泥塑”主题特色课程。

  (二)整合乡土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幼儿园开展乡土式主题并无固定方案,而是根据实践、幼儿需求、教材内容实时调整。目前,幼儿园已经开展了《树宝宝的成长》、《花样泥巴》、《第一道防线》、《绿色的家》、《勇攀珠穆朗玛》等主题。具体安排如表:

  案例:语言活动——《树宝宝的成长》

  树是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植物,他们可以真实的看到、摸到。然而,孩子能够进一步了解的机会很少。《树宝宝的成长》我们利用园内角落空地,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泥地角落,观察小树苗的成长。有些孩子看了看会说:老师这里全是草,那颗是树苗呀?有些孩子凑近闻了闻:老师,这就是草,我闻到了草的气味。还有些孩子一边摸一边说:感觉它好软呀,会不会受伤呀?老师它会开花吗?它长大会是什么样的叶子呀?它能做成桌子吗?

  主题延伸,生成活动

  幼儿园在开展“泥塑的畅想”主题活动时,发现很多幼儿体意犹未尽,兴趣点也没有全部被激发。因此,我们根据孩子们需求,基于上述的活动开展了延伸。具体如下表:

  案例:社会活动——《绿色的家》

  园内改造完成后,草地里已经长出很多带刺的杂草,还有改造时掉落的石子,于是我们拉开了除杂草、清石子活动,为投放帐篷提供优越的场地。

  随着园内泥地改建完成,草地里不仅长出了一茬杂草,还散落了很多石子、杂物。孩子们戴好手套,备好垃圾筐,开始了草地清理活动。虽然草地里有很多小虫子,而且杂物也很难清理,但孩子们依然是激情澎湃,累并快乐着完成了清理活动,看着老师在平整的草地上搭建起一个个帐篷,孩子们展露出无比快乐的笑容,也深刻的体会到劳动的光荣。

  案例:科学活动——《第一道防线》

  为了顺利实施乡土课程,满足幼儿成长需求,幼儿园在与园外旁菜地农协商后,为孩子们设置了科学地利用田埂活动——《第一道防线》。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试验,探寻田埂的科学利用。

  (三)泥塑游戏互动——提倡动手实践

  在现有活动的基础上,幼儿园进一步利用了额外的乡土资源,如:番薯、玉米、萝卜、土豆等。这些乡土农作物也被引入到我们的课程中,如下:

  案例:挖番薯

  为了练就孩子们的耐心、细心,我们为孩子设置了挖番薯课程活动,利用灵巧的小手,从泥土中取出成熟的番薯;有些孩子力气小,他们便思考出:利用杠杆原理,抛开番薯周围的泥土,尝试敲出番薯。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体会了收获的喜悦,同时也体验了“汗滴禾下土”,初步认识“粒粒皆辛苦”。

  泥塑“游戏”

  幼儿园开展“泥塑的畅想”主题课程源起教学楼外的泥地,它是孩子们欢乐之源。利用幼儿园的这一特色,设计各类游戏,可以夯实孩子对乡土资源的热爱。根据泥塑基地的时节性对活动开展时间及形式安排如下:

  成效分析:

  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的要求,幼儿园乡土资源课程开发进展颇有成效,如下:

  (一)利用乡土资源,丰富课程体系

  幼儿园不再把孩子们困在教室,让他们从实践中、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并细致的记录、总结乡土资源课程发展状况,不断地挖掘、开发与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从而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方案。

  (二)后勤配套服务

  经费是确保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为了打造幼儿园乡土课程的特色,幼儿园后勤总务全力、全程支持课程进展的物质需求,积极采购课程物资,主动与园外资源所有者进行沟通、协商等。

  (三)推动教研发展,打造名师团队

  幼儿园顺利实施乡土资源主题课程,离不开教师队伍努力。要将乡土资源正确地融入教参中,合理的开发乡土主题课程,教师们就要学习大量的专业外的知识,并收集、分类、编创,然后再进行审议。一步步的学习,一点点的提高,极大的转变了教师们的传统观念,进一步发挥了教师的力量。长此以往,幼儿园必将出现大量的优秀教师,教师们不断地进步,有利于幼儿园成就名师团队。

  参考文献

  1.李志英. 慈利县乡土科学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童欢. 发展适宜性教育视角下贵州省K县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3.张敏. 乡土资源在幼儿混合班艺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王翠苹.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2.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1、幼儿园论文《浅谈幼儿社交焦虑行为原因与指导策略》

  摘要

  近年来,幼儿问题行为是教师和家长都感到烦恼的问题,幼儿行为问题包括情绪和行为两方面,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成因是复杂的。因此,幼儿行为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笔者就焦虑行为问题中社交焦虑的成因进行了研究,为一线教师和家长解决幼儿社交焦虑行为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指导策略,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社交焦虑行为;原因分析;指导策略

  正文

  一、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概念

  在所有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都体验过恐惧、担忧、焦虑或羞怯。但作为一种问题行为的焦虑行为则是特指幼儿呈现过度的、削弱身体机能的焦虑。

  幼儿社交焦虑是指幼儿面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和回避的行为。面对新环境或者陌生人会明显地表现出恐惧,因为这些场合可能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或可能引起尴尬。和其他正常幼儿相比,社交焦虑的幼儿更容易拘谨、忧愁、情绪化、恐惧社交和感到孤独,严重的可能哭泣、胃部不适、发脾气、手脚僵硬等。

  二、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原因分析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发生存在相关联系。许多大样本的双生子研究表明,对于社交焦虑问题行为的发生,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共同患病的比率要高。还有一些学者对社交焦虑行为幼儿的一些焦虑症状(如害羞、社交抑制、回避等)进行了双生子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症状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相关。

  家庭研究表明,幼儿社交焦虑与直系亲属的焦虑行为有明显的相关。首先,容易发生焦虑行为的父母,过去和现在焦虑行为患病率较高。其次,如果父母患社交焦虑问题,其子女产生焦虑行为的几率也较高。在幼儿刚入园时,有的家长和老师交流时会非常紧张、说话不流畅等,这些家长的幼儿和老师的交流中也有一些困难,会害羞、回避,严重的会哭闹,甚至会哭闹两个月之久。

  2. 幼儿自身的气质因素

  气质类型对于幼儿的习惯养成、行为模式的发展、思维方式的形成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对新奇事物高阈限的幼儿,产生社交焦虑行为的风险较低。相反,另外一些幼儿天生具有对新鲜刺激过度兴奋和退缩的倾向,这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可能是日后发生社交焦虑行为的一个因素。幼儿园中非常内向的幼儿即使是非常开心也不会表现得特别明显,也会害羞,不表露出来。国外学者Caspi对800多名幼儿做了十余年的纵向研究来了解情绪问题和其气质特点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果幼儿表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那么在之后会很少出现焦虑;而如果幼儿表现出害羞、回避、消极面对新问题,则在以后会很容易出现焦虑。

  3. 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是幼儿刚出生就开始交往活动的场所,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会促使幼儿对社交焦虑的产生。不同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交也有很大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关系会导致幼儿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心理学家Ainsworth等人的“Strange Situation”实验推测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婴儿比其他类型的婴儿将来出现社交焦虑的概率更高。除了亲子关系外,父母的家养方式也与幼儿社交焦虑有一定的关系。焦虑幼儿的父母过分干涉、干扰或限制幼儿的独立,从而导致幼儿形成懦弱、胆小、畏惧的负面性格。例如,幼儿入园后焦虑的父母可能会预期自己的孩子一定会紧张不安,并对孩子的适应能力有低的预期。而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独立空间,幼儿入园后独立性很强,而且家长也都很放心。

  三、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指导策略

  (一)教师应对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策略

  1.提高一线教师在理念层面对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认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幼儿的社交焦虑问题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并做出积极的研究探索,了解并掌握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如遗传因素、气质因素、家庭因素等。对于幼儿的问题行为不能忽视和放任不管,应该及时了解幼儿地心理、情绪和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克服社交焦虑的困扰和影响。用发展的观点和思想对待幼儿的社交焦虑问题行为,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备自我发展的潜力,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幼儿地情绪和需要并给予适宜的引导而非教导,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赖。

  2、加强一线教师对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实践引导

  一线教师可采取“行为干预”这种策略让幼儿面对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情境或物体时,提供勇敢面对焦虑的方法。如系统脱敏法,教幼儿试着放松身心,信赖老师像妈妈一样;在幼儿保持放松的情况下,逐布呈现引起焦虑的物体或情境。在多次实验后,使幼儿面对这些引起焦虑的情境或物体时,仍感觉放松。比如,幼儿很害怕男士,可以尝试给幼儿讲一讲关于爸爸、叔叔等男士类型的绘本,然后观看男士可以帮助我们的视频,让幼儿对害怕的人慢慢产生好感。冲击法,是指长时间、反复地实施暴露,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处在引发焦虑的情境中,并不停地对自己的焦虑水平进行评分,直至幼儿的焦虑实施。这个方法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并且结果的可控制性较小,所以年龄较小、无法理解基本原理的幼儿不建议使用此方法。在行为干预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令幼儿恐惧的情境或物体,这些方法包括呈现现实的情境或物体、角色扮演、想象或观察他人在面对这些情境时的表现等。比如,有的幼儿害怕虫子,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虫子的可爱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也可以让不害怕虫子的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告诉害怕虫子的幼儿。

  (二)家长应对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教养方式

  需要父母两人的一起携手努力去构建良好的教养方式,树立良好的榜样,纠正父母自己的心理缺陷。母亲和父亲对孩子的教养影响同等重要,对幼儿早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母亲的温柔、优雅,也需要父亲的文明、坚强,需要父母共同努力去创建适宜的环境,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多鼓励、信任孩子,不能一味地溺爱或一味地批评轻视,而是让她在外人面前感到自尊,鼓励孩子多去尝试,不怕失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2.掌握正确育儿知识和方法

  年轻父母应该借助现在各种方便渠道多学习幼儿社交焦虑的成因、症状和策略,更多地了解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一些理论并灵活、具体的和育儿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而不是错误地认为家庭教育可以自己随便制定无师自通,家庭教育不是自发的本能的,它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

  3.树立良好的榜样

  正如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是父母平常的思想、行为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父母必须克服焦虑困难,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遇到困难不退缩,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和行为做好榜样,让幼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引起感情和行为的共鸣,幼儿会进行模仿。如看到路边的共享单车倒地时带孩子过去扶起来,并告诉孩子车子摔倒了会疼赶紧去帮忙扶起来,那么下次孩子看到这种情况会提醒父母一起去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会乐于助人,从而体会到自身价值,并产生自信,也乐意与人交往。

  参考文献

  [1]艾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幼儿异常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甘剑梅.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张芳芳.浅谈幼儿问题行为与教养方式的研究[J],教育时空

  [4]于晓宇.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J],现代交际,2015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2、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煤气与安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险性,知道人在煤气中毒时,会产生的一些生理反应。

  2、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1、因漏气而造成的事故事例。

  2、煤气灶一个。

  3、关于一些煤气发生的事故视频。

  活动过程:

  一、认识煤气灶、煤气罐,了解煤气的用处

  1. 出示煤气灶和煤气罐,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家使用煤气吗?你们家的煤气是从哪里来的?煤气有什么用?

  2. 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我们家用的煤气有两种,一种是管道煤气,一种是煤气罐。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

  二、观看视频,了解煤气的危险性。

  1. 教师:煤气的用处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煤气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

  2. 展示有关图片或相关的报道,使幼儿初步了解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漏气或爆炸事故。

  3. 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谈谈煤气造成的危险性有哪些?

  教师小结。

  三、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安全使用煤气的方法以及发生以外后的自救方法

  1. 怎样安全使用煤气。

  2. 怎样知道漏气了?如何辨别呢?

  3. 我们人体吸进了这些有毒的会有哪些反应呢?

  四、教师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重点讲解几个问题。

  1. 当成人在厨房使用煤气烹饪时,小朋友尽量不要到厨房。

  2. 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随便动煤气灶的开关。

  3. 如果闻到异味,要及时提醒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该活动幼儿还了解到安全用气的必要性,知道煤气的好处与危险,懂得不私自到厨房玩煤气炉开关。了解正确使用煤气方法以及遇到煤气泄漏时的自我保护方法,避免危险的发生。

23、幼儿园教育活动《各种各样的桥》大班科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园科学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对身边常见事物都可产生有价值的科学教育活动。桥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在生活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桥材料不同,形态各异,幼儿感到好奇,有兴趣探究,将幼儿对桥的兴趣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幼儿体会探究桥的过程和与小伙伴交流桥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 了解桥在三个时期建桥主要用的材料。

  2. 能通过观察与比较,描述不同的桥的特征,建筑材料及功用。

  3. 通过了解桥的演变,感受科学发展的进步。

  4. 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桥的功能建造及主要用的材料。

  难点:能描述不同的桥的特征,建筑材料及功用。

  四、活动准备

  1.PPT课件(不同材料制作的桥、建在不同地方的桥的图片)。

  2.一个关于桥的谜语。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一个谜语,让幼儿猜,引发幼儿兴趣从而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老师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是什么?

  教师:样子像船不是船,永远停在江河畔,火车汽车它能载,光载东西不开船。让我们猜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呢?(桥)

  教师:相信聪明的你们已经猜到了,没错,猜对了,它就是——桥!

  (二)引导幼儿回忆见过的各种桥

  教师:小朋友,我们生活中见到各种各样的桥,那么你们见过桥吗?见过什么桥?它是什么样儿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各种各样的桥。

  (三)引导幼儿了解桥的构造及功能特点

  (四)教师编出示PPT图片,我们来看第一种桥

  (1)吊桥

  吊桥又称悬索桥,由悬索、桥塔、吊杆、锚碇、吊杆、加劲梁及桥面系所组,一般在景区可以看到

  (2)独木桥

  简单的人行桥,常用一面砍平的一根圆木做成的,架在悬崖等地上,最常见的地方是乡下,虽制造简便,但稍不小心就会受伤甚至丢掉性命。要经过这座桥、一定要在大人的陪伴下经过,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3)钢铁桥

  我们再来看钢铁桥、钢铁桥是用钢铁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具有强度高,钢度大的特点、这种桥呢大多在城市可以看到,有的小朋友上学的时候可以经过它。

  (4)拱桥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像北京颐和园玉带桥,就是一种。还有河北的赵州桥,也是拱桥的一种。

  (4)立交桥

  立交桥全称为"立体交叉桥",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处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互不相扰的现代化桥梁,这种桥呢建设成本较高,通常只在高速公路互通、城市干道或快速路之间的交汇处建设,主要作用是使各个方向的车辆不受路口上的红绿灯管制而快速通过。那立交桥的主要功能就是避免多方向车辆在交汇处互相干扰,他的主要特点就是道路平面分离,或立体交叉形成多层。

  (5)木桥

  木桥以天然木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梁形式,它具有重量轻,强度较高的特点,因为木材分布较广,取材比较容易,而且采伐加工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工具所以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梁形式。所以加工及各部分连接的构造简单等优点。但其也有易燃,易腐蚀,承载力和耐久性易受木材的各向异性及天然缺陷影响等缺点。这种桥大概只可以在山区景观区才可以见到的哦。

  (五)游戏环节连连看

  让小朋友找到独木穷、钢铁桥、立交桥、拱桥、吊桥、相对应的桥梁图片。

  六、活动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这些桥,还会有更先进的外形美观的桥出现,小朋友们可以平时多多观察,就可以发现更宏伟的大桥哦。

24、幼儿园自然教育《奇妙的植物色素》大班科学教案

  为了让更多的幼师轻松上课、备课无忧,一直努力致力于整理、收集名师课程,优质教案,将打造全网最具特色和实力的幼教资源网,在活动让幼儿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体验合作印染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有了绿色的斑点;在田野里采摘桑葚的时候,也会留下满手的紫斑,他们既苦恼又好奇,为什么小草的绿色会跑到衣服上来呢?为什么桑葚的紫色会跑到手上来呢?其实在我们童年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所有这些都说明孩子对植物中的色素不仅不陌生而且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创设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观察、实践、体验,使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植物中是含有色素的,并初步了解植物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的探究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培养孩子主动关注生活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体验合作印染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紫甘蓝、草莓、枸杞、花瓣等);

  2.锤子、木棍、石块、白色棉布若干;

  3.小桶一只,黑板一块,老师自己用植物印制的围巾一块;

  4.介绍植物色素用途的录像短片。

  活动过程

  1、观看魔术表演,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老师从小桶里拿些绿色的叶子包在白色的手绢里,通过搓、拧等方法,使手绢上染上绿色的花纹。)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1:你从小桶里拿了一些叶子放在手帕里。

  幼2:你的手帕变绿了。

  幼3:你不停地这样这样,手帕就绿了。(他一边说,小手一边不停地来回搓着。)

  幼4:你把叶子包在手帕里就变绿了。

  ……

  (老师的魔术表演一下子将幼儿带入神秘的意境里,他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活动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师:叶子里真的躲着神奇的颜色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请你们从椅子下拿出篮子,看看你的篮子里有什么?

  幼1:菜叶和手帕。

  幼2:我是草叶。

  幼3:我篮子里是树叶。

  师:每个小朋友的篮子里都有一块白手帕和许多绿叶子,你们也来变一变,看看手帕和叶子有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

  师:你的白手帕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1:我的手帕变脏了。

  幼2:我的上面也绿了。

  师:原来植物叶子上绿绿的颜色藏在它们身体的里边,当叶子坏了,碎了,他身体里边的绿色就跑出来了,所以老师的手帕上和小朋友的手帕上都染上了绿色。

  师:请小朋友把手帕放到篮子里,再把篮子藏到小椅子底下。

  3、借助工具探索各种植物中的色素。

  师: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咦?那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呢?

  幼1:不知道,没有吧?

  幼2:有,红色。

  幼3:黄色。

  ……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植物的花儿、果子、也有植物的叶子,拿一种放在布上,你们可以用锤子敲一敲、也可以用石头碾一碾,木棍捣一捣,看看你能找到什么颜色。用过的工具要及时送回去,用过的植物送到白色的空盘子里。好,我们一起到后面找找看。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你找到什么颜色?再用别的试试看,注意别敲到手上。)

  师: 找好的小朋友把你的颜色贴到黑板上来。

  师:小朋友轻轻上位。啊,小朋友找到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谁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什么颜色?

  幼:粉红色、黑色、蓝色、枚红色、橘黄色……

  师: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红、黄、紫、蓝……,还有我们刚才找到的绿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植物色素。

  4、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师:这些漂亮的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观看录像)

  师: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

  幼:可以做药、可以让食物的颜色变漂亮、可以做化妆品和水彩笔、还可以染布……

  5、用各种植物印染围巾,体验合作的乐趣。

  师:看,老师今天围的围巾就是用植物色素染成的。漂亮吗?你觉得哪里最漂亮?

  幼1:我觉得那个边上最漂亮。

  幼2:我喜欢中间像树叶一样红色的花纹。

  幼3:我喜欢绿色的花纹,有点像小草。

  师:这条围巾可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印一条围巾呢?瞧,后面也有4条围巾,等会儿我们4个小朋友一组,用植物色素共同染一条漂亮的围巾。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花型的摆放,颜色的搭配。)

  师:来,我们把印好的围巾晾起来让客人老师看一看。问问客人老师我们的围巾漂亮吗?

  师: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帮我们印出了这么美丽的围巾。现在把我们今天发现的植物色素的秘密告诉班上的小朋友。

  (最后孩子们用自己发现的植物色素印染出美丽的围巾,体验探索与创造获得的喜悦与快乐。)

  他们共同的成果,知道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合作。

  活动总结

  一、发展幼儿的自然智能。“植物色素”这个词看似遥远、陌生,其实它随处可见。在设计和开展活动时,首先我们要想到的是通过活动幼儿对大自然热爱了多少,兴趣提高了多少。因此,在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变魔术来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为后来幼儿的自主探索打下了基础。孩子们通过敲、压、碾、搓等方式,从而发现植物色素的秘密。这些常识不是通过灌输得来的,而是通过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获得的,同时孩子们还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发展幼儿人际关系智能,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在活动中老师给孩子创造了这样一个“合作游戏”的机会:让四名幼儿分成一组共同印染一条围巾,这就必须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知道自己在布局的时候和同伴商量,要互相看看,可有的孩子仍然是各印各的。但最后四个孩子要共同将围巾展示给观众,让幼儿体会这是他们共同的成果,知道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合作。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25、幼儿园优秀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摘要

  幼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变化多端的世界里,他们与周围环境直接接触,通过感官来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而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感兴趣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来鼓励并帮助他们找到那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小门。可以通过运用生活、利用环境、创设情境、开展游戏和动手操几个方面来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

  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环境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幼儿期幼儿会有很多的好奇心,推动他们想去了解周围事物,产生各种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种好奇心,还促使他们去探索、观察发现,表现出对科学的求知欲的萌芽,但这种好奇心,会被他们忽视,所以就需要用以下的方法来让他们来了解科学继而喜欢上科学。

  正文

  一、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1、科学活动实现生活化

  科学活动生活化,能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使幼儿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例如:我园组织开展的“与小草共成长”就是科学,活动生活化的很好例证。春回大地,幼儿通过“踏春”、“郊游”,生成了一次对小草的科学探索活动。在孩子们的眼里,小草的根、茎、叶、花、果都有一个个讲不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从家长、同伴、书本和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小草的种类、生长的特点、食物链的作用及环境保护的特殊意义等知识,家庭、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小草的丰富经验,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观察、集体交流、亲子论坛等活动中,尝试多项科学活动内容。

  整个科学活动自然地融合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孩子们置身在了快乐的生活学习之中。

  2、科学活动实现游戏化

  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科学活动,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至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科学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或许同时也张开想像的翅膀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科学活动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由主动的学习。

  以我园“小小飞行员”的科学活动为例。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喜欢探索玩具飞机,就先设计了飞机制作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由选取不同材料设计制作自己想象中的飞机(家长协助制作),然后评出奖项,幼儿之间交换着玩。然后开设了“小小飞机场”从飞机外形的设计到内部每一个座位的制作,都由孩子们亲自动手。我们把原先在一个个集体科学活动中明确的具体目标,转化成无形的目标,隐含在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提供之中。

  在孩子快快乐乐的游戏中,科学活动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实现和巩固。教师组织和指导的这些游戏,不仅让孩子们“玩”,而且还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科学活动。

  3、科学活动实现社会化

  当今社会已越来越向着社会化、多元化发展,不管是科学活动的生活化还是游戏化,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我们在努力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同时,积极尝试与家庭、社区合作,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环境,整合多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我们还大胆地将孩子们带到周围社区:参观棚内植物的种植过程,社区作环保宣传……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何止我们所能估计到的一些科学教育目标呢?他们在与外界的交往互动中得到全方位、多元化、动态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为了让家庭真正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合作伙伴,我们尝试开展了“幼儿家庭科学游戏活动”,指导家长开展科学游戏活动,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在许可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一个可自由游戏的房间或游戏角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能适应孩子发展需要的科学游戏材料,允许孩子在自己的游戏空间内独立操作,让孩子有操作、转换、组合材料等活动的机会,允许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科学操作材料和活动。

  二、发挥幼儿的创造性,营造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氛围

  1、创设科学活动民主化氛围

  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当是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科学活动民主化包括师幼、幼儿之间两方面。首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如,在选择科学区域活动时,我们应当先征求幼儿的意见,让其自由选择,这样幼儿才有兴趣创造发现。其次,幼儿间关系民主化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它能激发幼儿科学活动创造欲望。如:在进行科学活动“鸡蛋壳的秘密”时,需要两人合作,其中一人摆正蛋壳的位置,在小木板上叠放书本。这一过程是单个幼儿无法创造的。这就是科学活动民主化带来的好处。

  2、创设科学活动探究式氛围

  有探究才有创造,有疑问才有发现。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恰当把握演示的时机,不要过早地把“谜底”告诉幼儿;教师的总结要以验证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当幼儿遇到困难、注意力分散时,教师要及时指导,使幼儿兴致盎然地重新投入活动。

  比如,在科学活动“种子是怎么发芽的”中,教师与其讲“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土壤、阳光和养料”“种子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温度下才能发芽”等一大堆抽象的大道理,还不如组织一次科学实验,在杯子里放一粒种子,或在自然角的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指导幼儿自已管理,让幼儿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疑问,发生探究,慢慢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这远比生硬地灌输要理解得快、感兴趣得多。

  三、引发幼儿的能动性,有机推动幼儿科学活动的进程

  1、重视科学活动有效指导

  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恰当的指导。教师若给予幼儿必要的、适时的指导,就要注意观察孩子,能根据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此时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如在“豆豆潜水员”活动中,有的幼儿不能使豆子浮起来,有些急、气馁。这时教师就给幼儿提出问题:“你们看别的小朋友,浮起来的豆的周围有什么?”幼儿回答:“有气泡”。教师又问:“看一看你的豆周围有气泡吗?怎样才能让豆的周围有气泡呢?”幼儿坐在那儿不动,想不出办法,教师又问:“杯子里的气泡是从哪儿来的”幼儿回答:“把碱和白醋放进水里就产生了气泡。”教师说:“那怎样才能再多制造一些气泡呢?”幼儿取醋和碱继续实验,不一会儿,豆浮起来了。幼儿兴奋得大声尖叫。

  在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怎么做,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或线索,激发幼儿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幼儿大胆尝试。

  2、树立在科学活动中向幼儿学习的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要和幼儿站在同一条线上,要有主动向孩子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准备活动材料时,教师不是一昧包办代替,而是与幼儿共同商议如何准备怎样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然要采纳幼儿的意见,就直接体现出了教师能够向幼儿学习的意识。又如:科学活动“吹纸比赛”中,教师在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办法把纸改一改,让它吹得更容易”的过程中,幼儿就表现出许多办法,其中有的办法是教师没有想到的,那么,幼儿的表现也拓宽了教师的思维渠道。

  以上几点是关于改进幼儿科学活动的策略,而改进策略的根本还在于上文所说的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只有这两方面相互结合,不断转化,共同促进,才能真正切合幼儿科学活动的发展趋势,引导其向深层次完善地发展,从而促使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纲要》中指出需要对科学情感方面主要是要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好奇心仍然是学习科学的先行条件,通过以上的方式让幼儿感知了解科学,在幼儿园内以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自然界和丰富的有结构的物质材料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会让幼儿更加有兴趣。

  总而言之不管是渗透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还是课程中的科学教育活动,都需要老师将幼儿的兴趣找到最对的出发口,让幼儿喜欢科学,了解科学,让科学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让我们的数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俊英 《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 地质出版社

  [3] 《浅谈幼儿如何学习科学》 中国幼儿教师网―― 幼教论文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6、幼儿园论文《利用本土资源优化环境创设》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摘要

  本土资源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优势,应将本土资源有效的引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将幼儿园教育置身于终身教育,用教育观来界定幼儿园,让环境会说话、让环境更好服务于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挖掘农村乡土资源,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环境创设 本土资源

  正文

  我园地处农村村庄,南靠秦岭山、西靠河流周围有丰富的农作物,还有一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幼儿们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也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优势资源。我们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 在环创中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环创应该以幼儿为主题地位,在实施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设法激发幼儿参与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努力把环境创设的过程演绎为有序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巧妙地把各个环节都优化为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如自然角的创设,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自己设计,初步设计规划图,哪些地方种些什么,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材料,怎么布置等等。在讨论之后发动幼儿进行分工,我们需要带些什么来班级,材料可以从哪里寻找。在幼儿们的讨论过程中让幼儿根据需要的材料自己整理,自己动手,从生活中寻找乡土材料,从而激发幼儿对乡土资源的喜爱。

  二、有效利用幼儿园本土资源中的自然材料

  大自然中有这丰富的资源就地取材,本土资源有容于其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材料,对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极为重要。我园面积大,绿化多,有各类树木、还有农村特有的砂石、泥土等。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幼儿每次散步、活动的时间,引导幼儿观察同时让幼儿拾捡、采摘一些幼儿园中特有的自然资源,如泥土、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松果、树皮、树枝、树叶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捡拾的材料进行加工,便可以用来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装饰,如让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在石头上画画、粘贴石头;将收集的松果、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小泥人等使幼儿园中的自然资源有效利用优化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三、家园共育,有效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环境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部分,《纲要》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等对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的转变,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知识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农村有许多废旧物品,和农作物只要是安全、卫生的,我们就与幼儿一起收集,共同制作,让家长参与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环境,这些开放性的乡土材料极大的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想象力更为丰富。

  四、在环境装饰中彰显鄠邑特色

  环境幼儿园教学重要的资源,它是隐藏的教师。墙饰作为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从感官上给幼儿带来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因素的刺激,从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感。

  鄠邑区有丰富的农作物,如户太八号,便是我们鄠邑的特色,为了让幼儿了解我们的特色,每个班级都有“户太八号”种植区,幼儿们通过观察“户太八号”的生长过程激发幼儿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在科学室放置与葡萄有关的,如:葡萄酒、葡萄干、葡萄饼干等让幼儿对家乡特色进一步了解。老师们用葡萄树枝、葡萄叶和幼儿一起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我们还利用石头、玉米、小麦等乡土资源让幼儿们制作出一件件漂亮有意义的作品。用幼儿们的件件作品.把活动室、走廊、装点得生气盎然、富有情调,置身于这里让人感觉大自然就在身边,油然生出对自然界一木一石的呵护之情。幼儿们也在不断的收集、观察、设计、创作、欣赏中开始学会了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本土资源非常丰富,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环境及能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能使幼儿园环境更加优美,真正做到让环境说话。

  参考文献:

  【1】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美育 岳晓春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 庞丽娟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7、幼儿园《酸奶盒的故事》教育随笔

  在支持幼儿玩自己的游戏,做自己主人的理念的实践下,我们开放了环境。在美工区,减少了范画,取消了区域主题,减少了教师的直接介入,鼓励幼儿自主参与美工活动,根据需求自主探索过各种材料、制作自己的作品。可美工区越来越冷清。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丰富辅材,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如扣子、石子、瓶盖、各种果壳、各种豆类、小树枝、水果网、纸卷等;团小球,做小纸卷、撕小条;提供各种彩纸、各色小木棒、各色颜料和各种笔等。其次,丰富主材,一方面将小纸张变成大型的图形纸,如小树、喜洋洋、花瓶等;另一方面,提供真实的材料,如雨伞、风筝、蝴蝶翅膀等,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丰富的材料让美工区变得热闹,孩子们尝试着不同的材料,但一周后,美工区又冷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新学期开始后,幼儿园每天上午提供了酸奶,放酸奶的大盒越来越多,孩子们会怎样玩呢?我很好奇。于是将酸奶盒放到了各个区域里,孩子们使用最多的是角色区与积木区,角色区里孩子们扮演快递员用酸奶盒送快递,积木区里孩子们用酸奶盒平铺做路,搭建停车场、小桥......可孩子们对积木的使用越来越少,有时几乎没有。积木区的价值是什么?是通过操作不同的形状的积木,通过搭高、平铺、拼搭了解不同形状,感知空间感、方位感,而这也是酸奶盒缺乏的。区域的创设,在考虑幼儿兴趣的同时,要思考区域本身的价值与幼儿对此区域内材料使用情况,如果辅材代替主材,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经过深思熟虑和孩子们交流,我们决定让积木区搬家,为酸奶盒创造出更宽阔的场地——酸奶盒区。

  曦哲在酸奶盒区拆开了一个酸奶盒对我说:“老师,我想做汽车。”一旁的优优说:“我想做一个可以坐进去的汽车。”听到我们的谈话,孩子们都围了过来,纷纷说着自己的想法:“汽车要有灯,还有后视镜”“还有标致呢,我爸的车就是雪铁龙”“老师,我想做坦克,可以打炮的”.......我们决定尝试制作汽车。孩子们在班中发现了一个大纸箱,决定用其做车头,又找来小瓶盖做车轮,车轮粘了满满的一排,左右对称的个数。洪林提出:“这是坦克,坦克有这么多轮子。”经过孩子们的改装和寻找材料,汽车变成了坦克车。

  宸宸固定坦克上的炮筒时,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我走到他身边说:“需要位帮忙吗?”基于我对小班幼儿的了解,当我提出要帮忙时他会将所有材料交给我由我完成,所以我也做好了替他完成的准备,但我得到的回答竟然是:“需要,你帮我扶着。”宸宸的回答让我既惊讶又感动,在孩子们玩着自己真正的游戏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做什么。

  第一个坦克车成功后,孩子意犹未尽,紧接着几天,孩子们又尝试着做了长颈鹿。长颈鹿是孩子们用牛奶箱制作的。牛奶箱的出现让他们的思路更加开放,他们开始寻找各种可用的材料,如饮料瓶、薯片桶、卫生纸卷....渐渐地,酸奶盒的朋友也多了起来,孩子们还为它们的家取了新名字“小盒子大创意”。

  在我准备将制作完成的长颈鹿收起来时,椒椒和慧慧提出还没有做完,说:“我们要给长颈鹿涂上黄色还有斑纹。”长颈鹿的出现让美工区变得热闹起来,四名女孩将长颈鹿身上涂满了黄色,又尝试用各种笔在长颈鹿的身上画圆圈、画线条,一会儿又找来了褐色的卡纸,撕成小片粘贴在长颈鹿的身上,贴完一整张纸后,又找来了扣子、羽毛、纸卷粘贴在它身上,尾巴上竟然是黑豆扣子的有序排列!孩子们讲解着:褐色的纸是它的斑纹,扣子和羽毛是它的头花,尾巴上也插着漂亮的小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做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坦克、飞机、长颈鹿、台灯......制作完成后,美工区的孩子们会热闹地装饰着它们,使用了各种材料。工具的是使用也不再是难点,孩子们在制作中尝试着不同的工具,并主动寻求帮助。

  孩子的发展源于日常点滴经验的积累。从案例中,老师从开始的愁到最后的惊讶,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它带给了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与感动。孩子的力量来的绝非偶然或巧合,是整整一个月中,通过反思摆弄拼搭,对盒子的特性不断感知后获得经验,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们在后期的制作中游刃有余,老师在教研最后,深深地感受到,不论是什么样的材料,孩子都需要有充分的的时间去熟悉和感知它们,不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都是他们日后创作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我们对于材料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研究仍然在路上。

28、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方案《我的六一我做主》六一儿童节

  主题价值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但多数幼儿对“六一”儿童节的印象,还只停留在能吃很多好吃的东西,能收到大人送的礼物,能去肯德基去公园玩……,如何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引导力,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幼儿园里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让“六一”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节日,这是我们选择这一活动案例的现实原因。

  《幼儿园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指出:“教师要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这是我们设计此主题活动的理论依据。

  大班幼儿自主性增强,大多能与同伴合作、友好、自主地游戏,能够在团体中获得归属感、自尊感和安全感,但是他们的能力与社会经验不足,生活中常常出现推卸责任、不愿合作与分享、不愿表现与表达等现象。本主题案例包含“话六一”、“迎六一”、“庆六一”三个渐进的次主题活动。

  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一个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则, 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机会,为幼儿搭建一个自主思考规划、积极动手实践、主动交流、勇敢表征创造的平台,在感受六一欢庆的节日氛围和丰富的活动内容的同时,促进幼儿大胆想象、协商解决问题、主动合作交往等能力的提高。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⒈积极参与计划、筹备六一的活动,能围绕“如何庆祝自己的节日”这一话题积极参与谈论,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六一活动中大胆地展示、表演;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用有序、连贯、优美地语言与同伴交流六一活动中好玩的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的沟通协调能力。

  ⒉知道六一的由来,了解世界各国儿童庆祝六一的不同形式。愿意积极参与讨论和策划,在与同伴一起协商具体准备工作的同时,感受参与设计六一活动过程的快乐。

  ⒊感知欣赏班牌、班服、邀请函、海报等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内容特征,理解图案和数字等所代表的不同意义,综合运用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进行设计创作;能将自己的才艺在六一活动中进行大胆展示,在参与迎六一的过程中感受表现创造的快乐。

  ⒋能与同伴合作规划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方案、共同协商举办自己的六一儿童节,运用在竞选中获胜的活动方案,开展庆祝活动。运用测量、点数、统计等数学经验, 解决舞台布置中的问题,能合理规划买卖,灵活运用 10 元以内的人民币,体验买卖成功及互赠礼物的乐趣。

  ⒌能情绪愉快地参与六一庆祝活动,掌握攀爬、平衡等动作的要领,并能在寻宝活动中灵活运用;与同伴合作拼图寻找礼物,提升运动与识图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次主题一:话“六一”

  “话六一”,邀请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你想用什么方式庆祝六一儿童节?” 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竞选的方式确定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在设计我们的班牌、班服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高度的自主性,倾听孩子的意见,参与幼儿的设计过程,不着痕迹的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产生对活动的向往。

  次主题二:迎“六一”

  “迎六一”通过制作邀请函、设计班牌、海报、道具、布置场地、开幕式才艺展示等一系列活动,邀请更多的人参与到六一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设计、筹备六一活动的快乐,激发我的六一我做主的自豪感。

  次主题三:庆“六一”

  通过布置六一游园活动场地、制定游园寻宝方案、开展游园寻宝大行动、绘制百米长卷等活动,提升幼儿的运动与识图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用长卷的方式表现欢乐场景的美感,将整个六一庆祝活动推向高潮,感受我的六一我做主的喜悦。

29、教育随笔范文《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反思》

  教学活动是要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要遵循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通过教学活动我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开展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幼儿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幼儿。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会综合应用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每个环节都要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进行。虽然活动环节设计合理,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我应当在备课前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以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现场,适时引导幼儿

  教师通常会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就会为了达到目标调节教学的进度。然而教学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精心设计了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了幼儿活动,但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去维持活动秩序,最后落个活动计划没完成、活动效果差的结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教师缺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有关,尤其缺乏把握教学现场的能力。

  在设计活动时很少留有生成的空间,活动中注重计划的成度,却很少注意幼儿的反馈,更不敢或不能对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因为一旦对幼儿反馈的信息给予解释或处理,那么这节课预定的目标就有可能完不成。其实,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完成教学进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把握教学现场,把注意力转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或新发现适时分析,一旦确定有教育价值,要及时生成新内容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

  三、注重幼儿作品讲评

  绘画完成后的评价部分也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评价不能重视结果,更多的要关注绘画的过程,围绕活动的重点进行作品评价。具体说是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针对性的评价。幼儿的作品哪里好?为什么好?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允许幼儿在创作时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角度的给与肯定,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改变过去整齐的横向评价。评价注重个别,从幼儿个人的成长来进行评价,以各种形式鼓励幼儿迈出可喜的一步,真正使评价收到好的效果。

30、幼儿园简短教育随笔范文《豆苗的故事》

  小朋友大部分都不爱吃蔬菜,通过种豆苗让幼儿收货自己种的菜,当豆面出现在餐桌上被小朋友一扫而过,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探索、感受和体验“生活即教育”。一起来看看幼儿园简短教育随笔范文《豆苗的故事》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探索、感受和体验,感受“一家人”的互帮互助,相互学习,这是我们混龄班所特有的。

  绿色菜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不太喜欢,而今天我们做的鸡蛋炒豆苗却被大家一抢而光,就连比较挑食的乐乐也吃地津津有味。

  时间回到几周前,一次活动时当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认识豆子时,孩子们对着豆子说:”老师,这长的怎么这么像石头呢?它能发芽吗?“单单凭借我们说教孩子是不能够理解的。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豆子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将饱满的豆子挑出来并用水泡起来,由于天气较冷所以豆子发芽也比较慢,孩子们每天都要跑过去瞅上几眼,突然有一天Ethan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豆子上长出一个小尖尖。“我过去一看原来是豆子发芽了,紧接着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观察了发芽的豆子宝宝,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豆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们细心地照顾着小豆苗,哥哥姐姐们带着弟弟妹妹们每天定时给豆子喷水,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豆苗的变化。一天正在喷水时溜溜指着一颗豆子说:“老师,这颗怎么没发芽呢?”我没有着急地去解释,而是让溜溜仔细地观察了这颗豆子和其它豆子的区别,很快溜溜发现这颗豆子坏了,并喃喃自语到:“原来豆子坏了是不能够发芽的。”“溜溜急忙对乐乐说:”坏了的豆子是不会发芽的,咱们把它夹出来吧!“哥哥的角色马上变成了小老师的角色。

  周末的时候孩子们经过商量轮流将豆苗带回家照顾。周一早上天气很冷,源源并没有把豆苗带回班上,问及原因才知道源源是担心早上太冷会冻着豆苗,他让妈妈在中午暖和的时候再将豆苗送过来。在大家的精心照顾下豆苗一天天地长高了,一天当我把盘子端起来准备让小朋友换水时,果果说:“哇,豆苗长胡子了!”我一看,原来是豆苗密密麻麻的根。什么是根?为什么会有根?大家相互讨论着,随机教育不用那么刻意便习得我们想要的。

  眼看着豆苗就可以吃了,怎么吃呢?大家激烈地讨论着,煮着吃、炒着吃、做饼吃……最终大家决定将松柳煮着吃,将豌豆苗炒着吃。商量完后大家分工合作,图图家庭负责剪,蜜枣家庭负责洗,芮而家庭负责挑……这时,只见金豆把一个豆苗摘的光秃秃的只剩下杆了,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把黄叶子都摘了。”芮而姐姐看到后耐心地给金豆示范着。这边诺诺像个小大人一样正指导着乐乐切豆苗呢!在大家的默契合作下,香喷喷的豆苗鸡蛋很快炒好了。

  老大美鑫认真地给每位小朋友分着,还不时地叮嘱着弟弟妹妹注意安全。这时的我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便利用这个很好的机会给孩子们讲了绿色蔬菜的营养,鼓励孩子们要多吃绿菜。

  同样的生活活动,大大小小在同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体验到的东西却又是不同的,混龄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开放性活动中获取不同收获的

31、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成长中的那些好戏》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好戏”,作为老师我们要怎么处理,引导这些小演员成长,生活即教材,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导孩子发现问题。一起看看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成长中的那些“好戏”》

  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上演中各种各样的“好戏”,在这些好戏发生时,我们老师该如何“观戏”、“评戏”,让这些小演员们逐渐成长呢?一起来看看维尼班的这些好戏吧!

  早操回来,小朋友有的自主饮水,有的很快坐下准备上课了,这时传来了吵闹声:“你们要把椅子抬到那边去,这边不能坐”,“我就想坐这里,我不去那边”,“你们就是不能坐这边”,“我就要坐这边,不过去”。。。。。。几个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吵开了。我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绵绵生气的指着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我们在和他们吵架”,我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吵架呢?”,绵绵和雨欣指着左边的座位说:“这边有7个小朋友,那边只有2个人,乐乐、清清和妍妍要坐那边,这样才好看,我们喊他们过去,他们又不听,所以我们吵架了”。

  生活即教材,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好时机,于是我向他们抛出了两个问题:“你们想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绵绵说:“我们想到了喊他们搬过去的方法,可是他们不愿意”,我继续问“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在逐步的引导下他们用了“石头剪刀布”、“一个一个询问”、“投票”、“说服”等方法解决了这次吵架,将左边的三个小朋友成功的调到了右边,将坐位调整成了他们想要的“对称”模样。

  矛盾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吵架”的情节是孩子们在生活中自发生成的,在吵架刚开始时,我没有因为他们的“吵架”去制止他们,而是在一旁观察,在分析孩子的行为时,发现他们对坐位的“不对称”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在用语言表达上逻辑性不够,造成表达不清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方法单一,缺乏经验,因此导致他们吵架,需要作为教师的我帮助他们梳理问题的关键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于是,我决定利用这次他们自发生成的“吵架”,分析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幼儿自主思考的契机,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午餐时间,依依洗手出来端着餐走到自己的座位前,突然发现自己的椅子不见了,她看了一眼同桌的小朋友,说“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其余小朋友都埋着头吃饭,没有一个人回答,她继续问道“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月儿,是你吗?”,月儿摇摇头说“不是”,依依接着问“宝宝,是你抬的吗?”,宝宝也摇头说“不是我”,依依对着旁边的佳鑫严肃的说“佳鑫,是你吗?你离我最近”,佳鑫将头抬起来看了看依依然后点了点头,接着他主动站起来,重新去抬椅子了,依依笑着把椅子挪到自己位置上,开始进餐。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依依遇见的问题,但却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解决,而是将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留给了依依,在这个案例中,依依遇见问题时,她没有第一时间向老师求助,而是先通过集体询问的方法找抬了自己椅子的小朋友,可是这个办法失败了,没有人承认自己抬了椅子,接着她采取了第二个办法“一个一个的询问”,当问了两个小朋友都失败后,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询问,还加上了自己的理由“你是离我最近的”。

  她认为可能是最近的小朋友抬了,这一次她问了身边的佳鑫,果然找到了抬自己椅子的小朋友,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依依在日长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她在第一个办法失败后,马上采用了第二办法,最后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因此,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见问题时,成人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充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问题引发幼儿主动思考,丰富和运用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遇见的问题。

  这样的“好戏”每天都在幼儿园里上演,作为老师要正确的对待幼儿的这些“好戏”,每个问题的发生都是在为幼儿提供学习成长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为幼儿提供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正确的评估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适时的进行引导,逐步提升幼儿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32、幼儿园教育随笔《我的教育信念》

  作为老师,教育信念就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只有用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点燃激情人生,作为一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作为一名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快二十年的幼儿教师,我常常对自己发问,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在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坚守这么多年?每天的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我拿着这份微不足道的薪水还乐此不疲的忙前忙后。终于,我找到了答案——信念。因为一个信念,选择了这个职业。我想,为信念去投身辛苦的、繁琐的教育工作,是幸福的,是快乐的。只有用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点燃激情人生,那我的教育信念究竟该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一种默默的坚守,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一种克服的动力。其中还包含着责任与使命、爱心与真情、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育信念;作为一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教育,使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升华和富有意义。

  一、责任与使命并肩。

  在幼教岗位上,我用我的责任心教会了孩子们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同时孩子们也赋予了我新的生命。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她们纯洁的心灵每天都在对我的精神进行洗礼。虽说工作繁琐辛苦,但是我深知身上的使命,我是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我肩负着祖国未来接班人快乐成长的使命。容不得我有半分懈怠。只有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才会在幼教事业中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二、爱心与真情相融。

  工作中常常碰到个性不同的孩子,有内向的、活泼的等等。听话的孩子是普遍招人喜爱的,但活泼好动比较调皮的孩子总是让人很头疼。对这样的孩子,好的办法并不是去压服他,而是给他真情,用爱去感化他,使他那颗受过创伤的心得到安抚。教师要善用爱心,去尊重与爱护每一位幼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象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教师的爱心,是甜美的微笑;是关爱的眼神;是安抚的双手;是循循善诱的教诲;是良师益友的境界。每当看见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的内心就会变得还柔软,我要用我的爱心与真情为他们带去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

  三、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的努力。

  有人曾问我:幼儿教师工作这么辛苦,拿着微薄的薪水操碎了心,你快乐吗?”我是这样回答她的:“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用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就是快乐的,幸福的。”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就一定有收获。每当我看见倾情努力之后的收获,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的认可是我克服职业倦怠的动力。

  我的教育信念就是这么简单,朴实。它们足以维持我的工作热情和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将永葆这份教育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每位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金色童年!

33、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特别的婷婷》

  同事怀孕请假,我临时调到中三班担任教学工作,对班级孩子还不熟悉。一天早上体能活动,我让孩子们双手平举扮演小飞机沿着地上的画线快速“飞行”,训练幼儿的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孩子们一个跟一个有模有样地模仿小飞机沿“航线”飞行。

  轮到一个叫婷婷的小女孩,她歪斜着脑袋,平举双手,努力地按照地上的画线走,可是没几步她就偏离了“航线”。一次,两次,三次,无论我多次提醒,她还是没有按“航线”顺利完成动作练习。我不理解这么简单的动作她居然完成不了,正当我表现出焦躁、不满情绪时,另一位老师说:“她左眼先天性残疾,视力很弱,只有轻微的光感,右眼倒是正常,算了吧!”说完就示意婷婷到一旁坐下观摩其他孩子的活动。我听了为之震惊,为可爱的婷婷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先前自己的表现感到羞愧,回想之前她的种种表现,在这一刻间我找到了答案。

  对于像婷婷一样的特殊幼儿,我们老师在户外体能活动中因为害怕其身体缺陷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常常限制特殊幼儿的活动范围因此降低了特殊儿童对于活动的参与性。融合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待特殊幼儿的平等观与积极参与思想,融合教育注重每一个孩子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孩子都是幼儿园生活的主人。

  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教师应当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提高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对于特殊儿童的认识,对特殊儿童不再歧视或特殊对待,户外体能活动中不能为了规避安全问题而剥夺这些孩子的运动需求。作为老师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的发展,给予他们比正常幼儿更多、更长的成长时间,这样的特殊幼儿只有首先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与爱才能够真正融入到户外体能活动中。

  一天下午,婷婷照例一个人坐在花坛边上静静地观看小朋友们走平衡木。保育员召集小朋友们喝水,婷婷没有去,她悄悄地走到平衡木边,这一切,恰巧被我看到。“你想不想试一试?”我小声的问她,她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我,她并没有回答,但我清晰地看见两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在说话。我拉着婷婷的小手走到平衡木的一端,双手从她的臂膀下护住,示意她上平衡木并告诉她:“婷婷,你可以的!”我明显地感觉到她的身体在颤抖,她转过脸来无助地看着我,我给了她一个微笑,“没事儿,老师会保护你的!”就这样,我搀扶着婷婷一步一步的在平衡木上缓慢地前行。一旁喝水的小朋友们看到了,也齐声欢呼道:“婷婷,加油!婷婷,加油!”由于婷婷视力不佳,她前行得非常缓慢,好几次踩空,还好有我的保护。每次踩空后回到平衡木上,婷婷都要在原地停留片刻,双手紧紧抓着我的手,我总是轻轻给她一个拥抱,鼓励她:“没事儿,你能行的!我们再来一次吧!”就这样,在我的保护下她一遍一遍地练习着。那天,她很开心,我在婷婷身上看到了勇敢、坚持,还有渐渐萌发的自信。

  特殊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与正常幼儿有所差异,自身的缺陷容易使幼儿内心产生自卑情绪,极大程度上影响特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针对特殊幼儿应当创设比正常幼儿更加和谐、宽松的活动环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操场上老师哪怕远远的一撇相信的眼神,一个上扬的微笑,半环小小的拥抱,看似不经意的牵手都是他们参与活动的动力。此外,老师不要过多地干涉、苛责特殊幼儿在户外体能活动中的动作标准,以降低特殊幼儿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在体能活动中的参与性与自信。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同时双向关注全班幼儿的心理,避免活动中特殊幼儿出现自卑心理的同时,也应当对正常幼儿做好心理辅导。由于正常幼儿身边缺少特殊儿童,很可能在第一时间要正常幼儿与特殊幼儿交朋友,会出现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应当提前做好正常幼儿的心理引导工作,为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建立良好的友情,架起一道桥梁,让友谊增加特殊幼儿的自信。

  做足以上工作后,我们大家都不再把婷婷看作一个有身体残疾的特殊儿童,我鼓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她能力范围内鼓励她与正常小朋友一样快乐地奔跑,尽情地跳跃,往返赛中大家齐声为她呐喊助威。她和我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她是一个用一只眼睛感受着世界色彩的可爱天使。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特殊幼儿从小克服自卑心理,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用师爱的阳光温暖和唤醒他们心底沉睡的种子,相信他们有一天也能张开双臂勇敢地拥抱阳光。

34、幼儿园教案《人的运动与物体的移动》幼小衔接科学

  幼师是教师及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幼师工作中一份好的教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如何写一份优质教案?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人的运动与物体的移动的关系。探索不同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人的运动与物体的移动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球、羽毛、积木、废旧轮胎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1)幼儿在操场上自由玩篮球球、羽毛球、积木、废旧轮胎等

  (2)请幼儿说一说刚才玩了什么,是怎样玩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用拍、吹、搬、搭、滚的动作使物体动起来,这说明要使物体移动必须要借用外力。

  2.探索不同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请幼儿尝试,同样一件物体(出示轮胎)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时候,物体的移动是否一样。

  (2)幼儿移动积木和废旧轮胎。说一说移动轮胎和积木所用的力是否一样。

  小结:对于同一件物体,用力大的时候,物体就移动快,移动远或移动高。用力小时候,物体就移动慢、移动近、移动低,移动不同重量的物体,使用的力不一样。

  3.阅读幼儿用书p26页,说说图上的物体是怎么移动起来的。(推、吹、风、水、掰使物体移动)

  小结:使物体移动起来的动力可以是人力,也可以是畜力、风力、电力、水力、蒸汽等各种动力。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尝试移动不同物体的移动方式。

35、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甜甜的节日》中班语言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六一儿童节是幼儿自己的节日,在这个美好、快乐的日子里,幼儿是幸福的、甜蜜的。

  《甜甜的节日》是一首关于六一儿童节的诗歌,运用大量的叠词,形象地描绘了阳光、鲜花、歌声、笑声等庆祝节日的场景,诗句生动简洁、朗朗上口,适合中班幼儿欣赏。本次活动通过谈话、课件感知、配乐朗诵、仿编诗歌等方法,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快乐,体会欢度节日的甜蜜和幸福。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诗歌。丰富词汇:甜甜的、美美的。

  2.能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尝试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表达的快乐,体会欢度节日的甜蜜和幸福。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教师自制课件,“幼儿学习材料”《快乐总动员》,《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

  活动建议:

  一、组织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尝试用甜美的声音朗通诗歌。

  1.请幼儿完整欣赏诗歌,熟悉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中讲了哪些关于六一的事情?

  小结: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小朋友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是甜蜜蜜的、幸福快乐的。

  2.请幼儿阅读《快乐总动员》第 25 页,配乐朗通《甜甜的节日》,学习叠词:甜甜的、美美的。

  提问:诗歌中用了哪些好听的词描绘六一?

  小结:有时两个相同的字连在一起说听起来更美好,如甜甜的、红红的、艳艳的、美美的。

  4.播放音乐,鼓励幼儿用优美的声音朗通诗歌。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分小组仿编,鼓励幼儿尝试将身边喜欢的事物创编到诗歌中提问:节日里还有哪些事情很美好?引导幼儿用叠词说一说。

  2.简单绘画图示,指导幼儿将创编的诗歌连在一起朗诵。

  四、启发幼儿创编动作表演诗歌。

  请幼儿分小组研究表演动作,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

  附:甜甜的节日

  六一的阳光红红的, 六一的鲜花艳艳的, 六一的歌声脆脆的, 六一的欢笑美美的, 六一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的节日甜甜的。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的活动方式和策略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汲取教训和经验,改进自己的缺点,让自己更快地提高!

36、幼儿园教案《有用的鼻子》小班健康教育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学习擤鼻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爱护鼻子的意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活动准备

  1、香油、酒、醋、香水

  2、纸巾若干、垃圾桶

  三、活动过程

  1、利用赠“小礼物”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贡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好多小礼物,我们一起去闻闻到底是什么?”(幼儿操作 教师进行引导)

  师:(招呼小朋友就坐)“小朋友,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幼:(根据自己闻到的说出名称)香油、酒、香水……

  2、交流谈话引导幼儿认知鼻子的作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一:“用小鼻子闻到的”

  师:“你呢?你……”幼儿自由回答。

  师:“原来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味,那你的小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幼:“喷香的饭菜,厕所的臭味……”

  师:“小鼻子本领真大呀!小鼻子能闻味,还能干什么?”

  引导幼儿闭上小嘴巴,捏捏小鼻子,吸气—呼气—吸气。

  师:“哎?小鼻子刚才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鼻子在呼吸。

  师小结:原来小鼻子还能呼吸呢!

  3、利用故事引导幼儿保护鼻子。

  小猪鲁鲁也有一个小鼻子,它的鼻子是翘翘的,而且也有两个鼻孔。可是鲁鲁有个坏毛病,常常要挖鼻孔。猪妈妈告诉他这样很不讲卫生,细菌都跑到鼻孔里去了。一天,鲁鲁一个人玩感到真没趣,就拿起一个小豆子正要往鼻子里面塞,猪妈妈看到了(出示挂图)着急地大声说:“鲁鲁你不能这样做啊!……”

  师:“猪妈妈为什么非常着急,不让鲁鲁这么做?”

  师:“小猪鲁鲁听了妈妈的话,忙把小豆子收了起来。还有哪些小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哪个小朋友想告诉小猪鲁鲁?”

  4 、实践操作指导幼儿学习擦鼻涕。

  师:“小猪鲁鲁感冒了,鼻涕直往外流,怎么办?

  “擦一擦……”

  师:“那应该用什么擦?”

  “手帕、毛巾、纸巾……”

  师:“怎样擦呢?老师先做给小朋友看看(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小纸巾捂住鼻子,先按住一边的鼻孔,轻轻擤另一侧的鼻涕;“一、二、三” ,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最后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巾,每个小朋友拿一块跟老师一起做给小猪看看吧!擦完鼻涕的纸巾应该放到哪里呢?” 引导幼儿说出并发现垃圾桶。

  师幼一起练习擦鼻涕。

  师:“放完纸巾的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和小鼻子做游戏喽!”

  5、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朋友。

  师:“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幼:“贡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幼儿边说边指出。引导幼儿再来一边等待所有幼儿都围过来。

  师:“小鼻子旁边都有那些好朋友?”(眼睛、嘴巴、耳朵……)那我们再一起问候小鼻子的朋友吧!“……

  6、延伸活动,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以猜谜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简单结构。接着通过闻气味、捏鼻子体会鼻子的作用。同时插入擦鼻涕的方法,针对部分不会擦鼻涕的幼儿进行隔壁指导,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擦鼻涕的方法。

  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是活动的重点。通过讲故事,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中,使幼儿初步意识到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危害。

  不足之处:

  我讲述的比较多,对幼儿的引导有所欠缺,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37、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排队喝水教育趣事》

  幼儿园大班时期基本的常规应该已经建立了,对于排队秩序不好的情况老师应该怎么培养常规呢,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排队所带来的好处,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要是我不遵守规则》,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找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草长莺飞的金秋时节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新的学期我接收了新的班级,不同的是这个班级以前的三位老师因为各种原因都离开岗位了。中途接班,本来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我也有好多顾虑,突然换了老师,小朋友会不会不适应我们,家长会不会也不认可新的老师。但是在园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我还是硬着头皮接了这个班。在我心里,我认定既然我接了这个班,那我一定会尽心尽力管理好我的班级,照顾好我的小可爱们。

  转眼间开学已经三个周了,刚来这个班时我惊奇的发现我们班竟然有这么多的高颜值宝宝,各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别提我有多开心了。相处了两个多星期,我也愈发的喜欢我们这个温馨的小家庭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班里的一个景象让我惊呆了,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秩序很混乱,你推我挤,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也不断,水泼的到处都是,孩子们已经大班了,基本的常规应该已经建立了,看到这个现象可真的是急死我了,于是我决定改善这个不良习惯,可好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养成的。现在的孩子都很霸道、好强,谁也不肯让谁,在我的要求下,孩子们喝水时有排队意识了,但其实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非要老师盯着才可以。

  我发现硬性规定幼儿有序排队,幼儿不仅不感兴趣也没从本质上学到东西,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排队所带来的好处,孩子们都很喜欢听故事,也会从故事上学到东西,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要是我不遵守规则》,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找答案,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没有治安人员人们也会有序排队?没有警察为什么也不能超速?洛洛、浩浩 、苗苗都告诉我,因为不排队,不遵守秩序,会撞车......会出现拥挤,会发生意外。

  利用菲卢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我还要孩子们分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排队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养成排队的好习惯有哪些好处?孩子闷滔滔不绝啊,连平时最不爱排队调皮的孩子都说个没完,排队就不会撞车,就不会受伤,也不会你挤我我挤你打架……

  从那以后,我只要跟孩子们说喝水要排队哦,孩子们都会自觉遵守秩序,慢慢养成了排队的好习惯,喝水、上厕所、出去玩时、集合时,孩子们都会自觉的排队,我心里暗暗窃喜,我的小可爱们可真棒!

  这天,依旧是孩子们排队喝水时间,小班长恒恒在维持秩序,突然一阵吵闹声传来,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不能插队!”我连忙走过去,原来是腾腾挡在了保温桶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想把腾腾拉过来跟他沟通,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嚷嚷了起来,我蹲下来对他说:“告诉老师,你怎么了?为什么站在那里不动呢,这样其他小朋友都接不到水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腾腾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是的,老师,腾腾经常不排队,还推别的小朋友”“老师,我也看到了,有好几次喝水腾腾都不排队。”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开始嚷嚷起来,这时小班长恒恒大声说:“老师,我们以前小班中班的老师,在我们不听话,犯错了的时候都要惩罚的,我们都是蹲马步的”,“就是呢,犯了错就要惩罚的,我们都是这样,要公平的”,“是的,妈妈说了自己做错事要自己承担后果的,要蹲马步的,我们有约定的”孩子们再次像个小大人一样开始讲起道理来。这个时候,我把腾腾叫了过来当着小朋友的面,我说腾腾,你知道自己错了么?腾腾吞吞吐吐低着头说自己知道了,还没等我再说一句话,腾腾突然抬起头来,大声说:“老师,我做错了我自己蹲马步呀,以前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反正还能锻炼身体”,我问他,那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么?“我知道了,以后我也会排队的!”“真棒!”

  就这样腾腾自己去蹲马步了,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我突然觉得这群孩子可爱极了!在他们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好多好多的大道理,他们知道做错事要主动认错,要改正,要自己承担后果,他们还知道要公平.....他们不是一个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他们是一群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38、幼儿园教育随笔《最近的距离》

  读书是获得丰富的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我们幼稚园在打造幼儿与教师书香的乐园,不仅开展幼儿的阅读活动,也加强了教师的读书活动。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合格的教师,到成熟的教师,每跨越一个等级都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努力,只有不断的阅读,才能保持“知识力”和对知识的新鲜感,才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和灵活的调度,才能有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的运用自如,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西汉的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可以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充满内涵,变得深刻;通过读书,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间接和视野更加开阔后明朗。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所谓的“优良品质,并让他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富有个性的人”。轩轩,今年两岁了,上幼儿园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她就是这样一个富有个性的孩子,对于刚入园的孩子,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轩轩可以说非常快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她已经可以在教室里“游刃有余”,老师也总会在教室的各个角度寻找他的踪影,当所有小朋友都在玩桌面玩具的时候,她在娃娃家里,于是我催她;当所有小朋友都在玩滑滑梯的时候,她就在操场自由飞翔,于是我拉她、我扯她;当所有小朋友都安静地躺下来准备午休的时候,她就在床上手舞足蹈,于是我唬她,我责备她,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这个孩子,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我失落,我困扰,我甚至害怕看到她。直到有一天我接班的时候,她非常热情地叫我,“Linda你回来啦”轩轩今天没跑了,我诧异地看着这个孩子,原来我对她所有的无奈她都能感受到,并且愿意慢慢地去改变,我将他抱起来说道,那我们拉拉勾,你以后要在我最近的位置哦,或许她真的不懂,这个最近的位置到底在哪里?但还是开心地跟着我一起拉勾。前段时间的亲子运动会表演之前,我一直提醒轩轩要跟着你的朋友走,每次转过头总会发现,她就在离我最近的位置。

  我们陪伴着孩子一起走过他学前时代,虽然也有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起,陪着孩子静静地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39、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幼儿老师的爱》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负起的责任。但是对幼儿的爱心教育决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象涓涓细流、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不知不觉中浸润着你的心田,日久天长,花香会溢满你生存的空间,流水会湿润每一片干渴的家园。到那时,你会发觉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爱则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们的心。爱体现在对孩子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当中;体现在老师看孩子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对孩子更多地给予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的情意和关爱。

40、幼儿园儿童节《六一活动通知》精选范文

  在六一儿童节这个童心飞扬的节日里,幼儿园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园的良好文明礼仪品质。感受快乐的儿童时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六一活动通知,喜欢的话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

  一、指导思想

  “六—”儿童节是孩子们最重要的节日,为了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品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主题及口号:

  主题:放飞梦想,舞动童年,庆缤纷“六一”展幼儿风采享成长快乐

  口号:“我能行,我真棒!

  四、活动演出安排

  演出时间:20x年5月30日上午9点-11点(周六)

  (如遇特殊原因当天下雨将改期)

  演出地点:ⅹ幼儿园操场

  五、演出当天家长送幼儿入园的最佳时间:6:30-7:30

  (一)、小孩入园前请您做好如下几方面:

  ①5月29日晚上安排小孩七点钟提前入睡,以便第二天早起

  ②5月30日早晨幼儿必须七点半之前入园,统一到幼儿园化妆,请家长按时送幼儿入园,以免影响小孩的化妆和演出。

  ③早晨请家长精心替小孩准备丰盛可口的早餐,让小孩吃好、吃饱,早晨来园时一定要穿着简单、易脱的服装(最好是穿单件衣裤),因为到幼儿园老师需要给幼儿更换幼儿园统一的服装;每名幼儿都需背上空书包,方便即使把换下的衣物整理到书包里,避免丟失。

  (二)、演出前和演出时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

  ①家长把幼儿交给班级教师之后请务必离园,家长不得在幼儿园逗留,早到的家长请到幼儿园演出地点等待幼儿节目开始。

  ②演出时请家长站到家长观看区,不能随意走动,更不得进入幼儿等候区,坚决不能跟自己的小孩在一起,请务必做到,否则会影响演出。

  ③争做文明观众,在观看演出时务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打闹、不来回走动,整个演出未结束,任何家长不得中途离开,不要去候场区干扰您的孩子,每一个节目演出结束时请多为孩子鼓掌加油!喝彩!

  (三)演出结束后请您注意如下几点:

  ①为了孩子的安全,演出结束后,请家长有序地接自己的孩子。

  ②接到小孩的家长请清点一下小孩的东西和衣服,如有错穿或带错的东西请家长暂时不要着急,麻烦您告之班主任老师,及时给您进行调换。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支持和宝贝的欢笑,将是我园最高的荣誉!

  特别提醒家长:不要委托别人接小孩,需要委托的家长请提前通知老师:禁止陌生人接小孩。

  附说明:

  ①整场演出有摄影师摄像;

  ②家长一定亲自参加观看。

41、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迷路的小兔》大班教案反思

  幼儿安全教育一直都被重视,这节课将用故事的方法教会幼儿迷路后的解决办法。本篇教案由小编精心整理发布,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创编出故事的结尾。

  2、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3、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电脑软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

  “图中的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小兔迷路后,心情会怎样?我们一起帮助他吧!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呀”

  3、引导幼儿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鼓励幼儿创编出故事的多个结尾,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小兔迷路了以后,能找到自己的家长吗?它是怎样找到的?请小朋友帮它想想方法。”

  4、总结,知道以后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活动反思:

  通过该活动,我觉得孩子的收获是很大的,以下是孩子的声音:

  A、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B、先在原地等一会儿,不要慌张,也许爸爸妈妈就在不远处。

  C、如果走失的地方在商场或公园,可以找到公园的广播室,告诉工作人员你和爸爸妈妈的姓名,联络电话等,让工作人员帮忙广播寻找自己的父母。

  D、要乖乖地听工作人员的话,和他们一起等自己的父母来接你。

42、幼儿园环保教育教案《垃圾入桶》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实物展示,引入话题

  1.讲桌上摆放着用各种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如玻璃制品小花猫、铁器花架、塑料文具盒、布娃娃、笔记本等),初步感知垃圾经过回收加工生产还能再利用。

  师:你们看看讲桌上摆放的这些工艺品和学习用品漂亮不漂亮?想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它们是用各种回收的垃圾生产制作出来的。

  (通过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实物展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出示食品袋和饮料罐,引导学生认识食品袋、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

  师:大家再看看,我们用过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都印有一个明显的图案,知道它是什么标志吗?

  (引导观察平时生活中忽视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 学会关注生活细节。)

  3.认识“环保标志”和设立“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师:对了,你们知道食品袋和饮料罐上印的是“环保标志”,为什么要印“环保标志”呢?

  质量的不断提高,环保工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让全世界人民都来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美丽家园,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4.引入话题

  师: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与环保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做好环保工作,就应该从垃圾入桶开始。

  二:情境感知,认识垃圾

  1.说一说——让说说家里需要处理的垃圾。

  师:你们家里平常扔掉的有哪些垃圾呢?

  (引导说说自己家里要处理的生活垃圾——茶渣、煤渣、废纸、香蕉皮、塑料瓶、啤酒瓶、易拉罐、旧衣服、牙膏皮……)

  2.看一看——观看废品回收站的阿姨收购废品的实况录像,认识垃圾分类。

  师:平时家里要扔掉的垃圾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这些垃圾有的可以回收利用,有的却没有回收的价值,必须直接处理掉。那怎样来分类处理呢?

  (播放收废品阿姨收购废品的实况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垃圾要收购,哪些不收购。)

  师:刚才观看了录像,看到了她都收购了哪些废品。课前,老师请查资料,了解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看了录像又作了调查,下面来说说有哪几类垃圾可回收。

  (结合汇报交流,课件分别展示五大类可回收垃圾:

  废纸类:旧报纸、纸盒、旧练习本……

  塑料类:矿泉水瓶、塑料玩具、塑料脸盆、塑料桶……

  玻璃类:啤酒瓶、玻璃杯……

  金属类:锅、易拉罐、盖子……

  布料类:旧书包、旧毛巾、旧衣服……

  认识五大类可回收垃圾,初步学会分类,并了解哪些垃圾不可回收。)

  3.展一展——课件展示一些废品回收再生产利用的片断资料,认识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

  4.师小结:现在你们已经知道垃圾回收后有什么用处了吧!看来,垃圾并不都是废品,请不要随便乱扔!要变废为宝,重要的是将垃圾分类处理。

  三:游戏体验,学会分类

  1.游戏内容: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2.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首先请同学们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给垃圾分类,然后派出代表来介绍小组分类的结果。哪一个小组能帮垃圾找对家就获胜,每人获得一张小贴图;如果找错了家,其他组的同学能帮垃圾找到合适的家,也可获得一张小贴图。

  3.小组合作给垃圾分类,并派代表介绍垃圾分类的结果。(每组都有两个桶:一个桶装可回收的垃圾,另一个装不可回收的垃圾。)

  4.共同评议。

  (对获胜的小组每人送一张“中国环境保护标志”的小贴图。)

  5.齐读儿歌《垃圾也能变成宝》:

  “我是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并不难,

  碎玻璃、烂金属,废纸、塑料和布块,

  可回收,再利用,垃圾也能变成宝。

  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6.师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希望我们都能从正确投放垃圾开始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学习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1.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孩子关注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情境教学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生活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和气氛,以拉近生活中的人和事,回忆生活经历,激发参与欲望。。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实物展示和观察平时生活中容易忽视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借助实物展示和生活细节引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借此引入话题。还通过让学生观看生活中收废品阿姨收购废品过程中的录像,初步了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知道垃圾并不都是废品,有好多可以回收利用而继续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贴近生活,又回归生活。

  2.围绕相关问题,指导孩子采撷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资料。在采访、搜集、记录与分析的过程中,学会调查的方法,学会信息资源的搜集、整合与利用。课堂上,通过交流与分享,懂得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所以,要将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

  3.结合游戏活动体验感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在本课活动中,为保护周围环境和节省生活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共同提高社会大家庭的生活质量。

43、幼儿园中班社会《特殊的语言》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活动以幼儿自身体验聋和哑来导入主题,通过手语引出聋哑人,在情景表演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知道手语是聋哑人特有的交流方式,聋哑人的手就是他们的嘴巴,体会有听力障碍的人的不便,感知我们是健康的,学会感恩。能够通过视频与图片初步了解手语的其他用途,旗语、交通语和行军语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语言之外的其他沟通方式,如:手语、旗语、交通语和行军语等;

  2.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尝试进行情景表演;

  3.感知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学会感恩;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手语、旗语、行军语。

  活动难点: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尝试进行情景表演。

  活动准备:歌曲《感恩的心》、课件

  活动过程:

  一、体验聋和哑的痛苦,感知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

  1.幼儿捂住耳朵观看画面,体验耳聋的不便。

  2.观看动画,但不能用语言和老师交流,体验不能说话的痛苦,感知可以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二、看手语表演,引出聋哑人

  师:小朋友们看,这个阿姨在干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和聋哑人进行交流呢?

  小结:这个阿姨在做手势,用手做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聋哑人的语言——手语。

  三、学习感知简单的手语,尝试进行情景表演

  1.播放课件和小熊学手语

  师:手语是聋哑人特有的交流方式,聋哑人的手就是他们的嘴巴。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和他们进行交流。

  2.故事导入,幼儿尝试用手语情境表演

  师:如果你遇到故事中的小姑娘,你愿意帮助她吗?可是这个小姑娘是聋哑人,她听不到你们说的话,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帮助她呢?

  四、观看《千手观音》,学会感恩

  师: 小女孩很感谢小朋友的帮忙,她认真学习,和她的同伴们给大家带来了一支优美的舞蹈表达感谢。

  师:我们也送给他们一首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五、初步了解一些特殊行业的语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特殊的行业,他们在交流的时候也不能说话。1.交通手语

  ——马路上的车辆除了看红绿灯指挥之外,还可以看谁来指挥?

  ——和幼儿一起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交通语。

  小结:交通语主要用于交警指挥、疏导交通,规范交通行为。

  2.旗语

  ——如果是在苍茫的大海上,两艘船碰面了,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他们怎样交流?

  ——和幼儿一起看图片和视频,了解旗语。

  小结:旗语是世界各国海军通用的语言。不同的旗子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看到的这个是手旗旗语。适用于白天、距离较近且视距良好的情况下。夜间距离较近时,一般使用灯光通信。

  3.行军语

  ——特种部队在抓捕坏人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业语言,叫做行军语。

  ——和幼儿一起看图片和视频,了解行军语。

  总结:刚才我们说到交通语、旗语、行军语都是很特殊的语言,是在没有办法说话的情况下,用手势、动作代表要说的话。由于他们说的要让人家看懂,所以都是非常简单、直接的,有些不好懂的只有他们自己的人才可以看懂的,而且还必须是有回应的语言,我们就叫它特殊行业语言。

44、幼儿园案例分析《家园共育对星星幼儿的干预研究》自闭症作品

  参赛作品名称 家园共育对“星星”幼儿的干预研究

  参赛作者王云

  案例背景

  宸宸是一名大班的幼儿,他今年刚满五岁。在小班刚入园时,宸宸就表现出很弱的社交能力且行为刻板,他不和同伴或老师交流,经常独自一个人玩。同时情绪容易激动,常常大喊大叫。除了以上表现,他的语言发展和动作发展也比同伴弱很多。从宸宸妈妈那里了解到,当她和爸爸发现宸宸跟其他幼儿不太一样时,他们带宸宸去检查,结果被诊断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专业机构给出宸宸是属于边缘性自闭症。为了让来自星星的宸宸能够和其他幼儿一样健康成长,于是我更加有耐心地跟他接触交流,希望通过我的用心能改变幼儿,下面是我平时的观察及跟他接触中,他给我印象深刻的几个事件。

  案例描述

  事件一:

  小班入园第三天,老师分别请小朋友给大家作自我介绍,当有小朋友上来作自我介绍时,宸宸坐在爸爸的腿上不停地动来动去,并发出奇怪的声音。当爸爸要他安静时,他发出了更大的叫声。为了不影响活动,他爸爸抱他到班级阳台回避,在阳台他发出非常大声的尖叫,并不停地在原地跳,然后打滚。爸爸站在那里束手无策,表现出不耐烦。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爸爸是没有耐心的,且对于宸宸的表现是没有方法去引导的。

  事件二:

  有一天早晨,我在班级门口迎接幼儿的到来,看见宸宸急冲冲地往教室跑,当他靠近我时,我蹲下来跟他说:“宸宸早上好!”他没有回应。我又拉着他说了第二遍,他还是没有回应,也不看我,目光一直在躲闪,我说:“宸宸,别人跟你问好时,你要有回应哦。”他大叫了一下,就跑进班级玩玩具了。当时我就想,要想让宸宸有所改变,那先得让他的眼里有我,可我要怎么做呢?

  事件三:

  某天的一次户外活动,做完锻炼后,幼儿们纷纷跑去拿自己喜欢的运动器械玩。宸宸想骑七号自行车,可这辆自行车被嘉嘉先拿到了,然后他就一直跟在嘉嘉后面大喊大叫。我走过去问他:“宸宸,你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指着嘉嘉,我又说:“你需要我怎么帮助你?”他没有说话,一直不停地跳并发出尖叫。“你需要我帮你问嘉嘉可不可以借给你玩一下吗?”我问。没等宸宸回应,嘉嘉直接说:“不行。”听到嘉嘉这么说,他大哭了起来。我安慰他说:“宸宸,因为这辆车是嘉嘉先拿到的,所以他有优先使用权。我给你两个建议,第一,你先去玩其他的,一会儿他不骑了,你就可以骑。第二,你再好好跟他商量一下,可能他会给你。”他没有听我的建议,一直在那里一边跳一边哭。宸宸的的表现反应出他的社交能力及表达能力都非常的弱,我要怎么帮助他呢?

  案例分析

  针对于幼儿的情况进行了解,得出以下分析:

  第一:遗传因素。父亲有语言发育迟缓现象,这可能导致宸宸的语言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宸宸缺乏交流性语言,常常因不愿意说话而用手势或尖叫代替,对于他人的呼唤没有反应。

  第二:环境因素。据了解,1.父母工作较忙,平时较少陪伴幼儿,宸宸基本从小都是由婆婆抚养。2.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纵容型的,接纳性高,但控制性低。

  第三:自身自闭症因素。因自闭症因素影响,宸宸表现出:1.行为刻板,对游戏和活动的规则或某个玩具有强烈的要求,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如有变动则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反应,也因得不到满足而表现出情绪失控,大喊大叫。2.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和技巧,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

  第四:没有及时找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干预,幼儿未得到相应的帮助和治疗,导致幼儿不良情况增加。

  案例措施

  面对宸宸情况而言,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同时还要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特点来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

  第一:家长方面。通过多次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对父母提出相关的建议。1.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多点耐心,跟幼儿制定一些规则,并让其遵守。2.调整家庭环境,父母抽时间进行有效的陪伴,多抱抱幼儿、多陪幼儿说话,并要求幼儿有回应。3.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幼儿,让干预做到家园一致。

  第二:老师方面。1.老师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接纳幼儿的各种行为。充分利用幼儿在园活动机会进行干预。比如,每天早上我都会抱抱他跟他问好,并且要求他回应我,在回应我的过程中,我会用双手扶着他的脸面向我,让他在我的眼睛里找到他的影子再回应我。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他会看着我的眼睛并用不怎么清晰的语言跟我说:“早上好!”每天放学,我也会抱抱他跟他告别,并说我会想他的。平时在班级我都会抱抱他,跟他说我很喜欢他,每次听到这句话他都表现得很开心。2.创设轻松愉悦的班级环境,让宸宸感觉班级是安全的、平等的、温暖的、放松的,是被尊重的。3.培养宸宸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如,我会一句一句地教宸宸怎样和同伴沟通交流,同时鼓励班级幼儿多跟宸宸交流,让他体会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4.对宸宸进行个别化干预。强化积极行为以减少或消退其通过重复行为获得的正强化,当幼儿完成任务时,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5、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老师要及时地跟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宸宸在家情况,并给家长干预建议。6.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提高自己对自闭症的认知和了解,这样有利于我能更有效地对宸宸进行干预。

  第三:陪读老师。建议家长找相关专业机构的老师进行随班陪读,陪读老师辅助班级老师进行干预。刚开始需要陪读老师一直跟着宸宸,当老师发出指令宸宸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时,陪读老师要及时提醒,让宸宸养成听老师指令的习惯。等宸宸有些进步后,陪读老师在较远的地方观察,如有需要时,再进行干预。到后来宸宸基本能适应集体生活后,就可以不用陪读老师跟随。

  案例总结

  近年来,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幼儿人数逐渐升高,这不仅给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及家庭带来了困扰,也给我们幼儿老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干预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发展及家庭的幸福感。经过三年的努力干预,宸宸许多自闭症行为表现都消失或减弱,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交能力有明显的提高,重复刻板的行为得到改善。他慢慢地适应集体生活,慢慢地按着他的节凑在健康地成长。

45、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春泥之志》》

  幼儿就是花朵,而老师就是那春泥,作为春泥花儿的茁壮成长是我们最的梦想!因为爱而选择,因为责任而坚持!所以春泥要饱含智慧和素养!时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一起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春泥之志》》

  大家都说幼儿教育是根的教育,默默无闻!大家都知道在辞典中对于根的定义是什么!基本词义: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在各个文人墨客的诗词文著中都描述了根的重要性比如在《淮南子·原道》中对根的描述是:“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论衡·超奇》中“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这一切都说明了根的重要性!从中也不难看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根的教育的重要性,世人皆把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称作栋梁之才,如果根上没有保证何谈参天大树,又哪来的栋梁之才?

  如果说幼教是根的教育,那么幼儿教师便是那春泥,微不足道但却极其重要!很庆幸的是在我投身到这场根的教育的这几年来,无论是接触到的家长还是整个社会的社会大背景来看,人们对于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了0-6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在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现象但这些不能代表整个幼教行业,每每这负面新闻发生的时候都会觉得疼心!

  投身幼教事业有八年的时间了!从一名刚毕业的新手到熟悉了解幼儿心理和年龄特点的老师,这一路走来有彷徨失措,有泪眼迷茫!但这些都没有动摇我坚持下去的信念!每当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所有的悲伤和难过都烟消云散!如果说陪伴,更多的是孩子们陪着我一起成长,从什么都不懂一路走来到熟悉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说成长,更是孩子们陪我从懵懂少女到身为人母!如果说不舍,我更舍不得离开孩子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成长,我们的付出才更有意义!

  因为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一颗真诚爱孩子的心。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只有对幼儿怀有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的爱,才能一切从爱出发,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尽可能的最好。也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快乐,让自己的人格中闪耀着大爱的光辉,从平凡中感受到伟大。

  作为一名教师,其次要有责任心。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对我满怀期待的目光,我感到了自己肩上负有对家长的责任,想到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启蒙阶段,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甚至关系到一个人将来的素质,我真的又感到自己肩上负有对社会的责任。有时真是要做到事无巨细地充当多种角色:老师、父母、朋友……,看看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一双双纯真的眼睛,有什么工作比塑造人更有意义呢?现在每天我都怀着一颗爱孩子的热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回首这一路走来的光阴,新生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最是考验家长,幼儿和老师的耐心!

  曾经班里有个小男孩在第一学期刚入园时适应的很好。可是第二学期初因为有新入园的孩子分离焦虑的严重,哭闹不想来园,这时候小男孩也开始哭闹不想来幼儿园,并且哭闹的很严重在班里对老师不仅恶言相向还拳打脚踢,最可怕的是在哭闹的同时还一边说:“我要从楼上跳下去!”作为班主任的我及时跟家长沟通,凭着我对孩子的了解和对幼儿心理的掌握,我与孩子母亲分析了孩子的心理和这样做的目的,家长坦言“老师您比我还了解我家孩子的情况!

  那段时间可以想象孩子的母亲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煎熬!在开班会的时候一说起那段时光孩子的母亲眼里闪着泪光的说“多亏了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我才熬过了那段时间!老师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对孩子的了解帮着孩子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当然在后期的工作中孩子的家长特别配合支持园里的工作!说起那段时光说自己不累吗?那是假的!因为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有人建议我劝孩子退园!但是作为他的老师我了解他这么做的目的!我舍不得孩子掉队!我也知道让孩子退园就会轻松很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命运就因此可能会改写!

  我不能这样做!每天我们都有一个老师专门负责照顾他,引导他!设置好玩的游戏用各种有趣的活动吸引转移他的注意力!每天与家长沟通,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及时的关注和表扬,就这样这个孩子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各方面发展的也不错!因为是老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比什么都要满足!就像春泥一样默默地滋养着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也许我们不会被孩子们记住!但是在幼儿园里的这段时间里打下的基础所学到的东西远比书本上的知识要重要!作为春泥花儿的茁壮成长是我们最的梦想!作为春泥要饱含智慧和素养!时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因为爱而选择,因为责任而坚持!

  而这些是我作为春泥的希望,从前以爱护花,今后依然全力以赴,守护着根儿们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春泥之志从我开始!

46、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人心齐泰山移》

  本篇是幼儿园班级亲子运动会活动教育随笔,看着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兴奋表情,家长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各项活动,也让大家忘记了时间和年龄,仿佛都在这一刻定格,这不仅是一个愉快的日子,也是家长和孩子们最难忘的一天。

  5月15日是国家庭日,晴空万里,我们大11班迎来第一次班级运动会,也是我们班第一次代表幼儿园开展亲子运动会活动,所以从活动方案到开展活动,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有班级三位老师的辛劳。并根据孩子们年龄段的特点制定了比赛项目。例如:亲子游戏有“接力运球比赛”“运沙包”幼儿团体操《我真的很不错》。综合游戏:幼儿家长套圈比赛。宗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地开展各类竞赛性游戏。

  活动在《义勇军进行曲》和《运动员进行曲》中拉开了帷幕,赛场上的氛围格外热闹,特别在亲子游戏时,平时,难得在爸爸妈妈背上撒娇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今天,趴在爸爸的背上,再去抱个皮球,小宝贝们开心的裂开了嘴。还有投沙包,左接右接,忙得团团转,看得出和孩子玩的时间不多。可看那爸爸、妈妈的认真劲,我也忍不住为他们加油。小运动员们个个精神十足,都有一副夺冠的架势。老师们也明确了分工,班主任担任主持人介绍规则发布口令并且组织家长和孩子,配班老师组织带领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分发运动器械,做好音乐的播放工作,保育员管理班级次序等等。孩子们首次是本班接触这样的活动显得格外兴奋,还再加上许多热心家长的热心配合及助威显得格外“热闹”:赛场上随着班主任一声“一二三开始”,呐喊声、助威声欢呼声响成了一片,整场比赛在激动人心颁奖仪式和轻松舒适的放松操《亮晶晶》中落下帷幕。

  活动结束后,我作为班主任静下心来思考,从今天的运动会里也有许多感悟,要组织好班级幼儿运动会,要有许多前期准备工作:三天班主任提前制定写好运动会方案和流程,班主任召集配班老师,保育老师坐在一起根据方案流程进行商议,沟通交流,安排好各自的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做好运动会准备准备工作,通知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协助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告知家长调整好时间来参加亲子运动活动。

  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天时地利人和”一个运动会的成功还跟各位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尽责是分不开的,由于运动会上需要裁判员、主持持、安全和秩序管理者等多种分工,再加上孩子们遇到这样的活动会格外兴奋,更需要很好的组织,因此合理的分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之前,我要列出需要安排的工作和较为详细的分工,保证各个环节都有责任人,提高活动的质量,如果碰到人手不够还可以邀请班级家委会承担裁判、安全管理者等工作,也发挥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老师们应该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鼓励的态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情绪,对待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孩子,调动孩子们为场上选手积极鼓劲儿和加油,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感受被关注、被鼓励的良好团队氛围。

  在这个活动里,最让孩子们高兴的是: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而平时忙于工作的家长们,也体会到运动对孩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在运动会这个平台里,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轻松、欢愉而又不失紧张激烈的活动氛围中,玩出了好心情,玩出了孩子坚强的毅力,玩出了家园之间更多的融洽。

  “生命在于运动”,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知道。现在社会,大家都重视身体的健康,近年来吉木萨尔县第二双语幼儿园非常注重幼儿的身心全面成长,为小朋友和家长们举办了的亲子运动会,让小朋友们和大朋友们都来参与。在这场亲子运动会中,我们每一个幼儿和家长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能跟宝宝们一起参与其中,这也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运动会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同时也让孩子和家长更加的快乐。为这个亲子运动会每位幼儿园的老师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工作。在这里我们也要非常感谢每一位老师们,是你们辛劳的付出,让我们的家长们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用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敬业的精神,认真、细致的组织、筹备了这次亲子运动会,这次运动会,我们班有很多家长参加活动,参与率高,看来家长对我们这次活动是非常支持的,而且,从活动过后的反馈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家长对这次的活动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这次运动会我们觉得开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围绕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宗旨和“喜迎国际家庭日 亲子运动促健康”为主题的运动会,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家园合作,民族团结,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我们相信一句话“有付出就有回报”。

  通过“亲子运动会”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孩子自主、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协调并发展了孩子的动作,真正地让孩子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了免疫力。老师们精心设计,组织了这场内容丰富多彩的亲子运动会。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和理解奥运精神;培养孩子友好合作、自尊自强、永不气馁的精神。亲子运动也同时为我们父母了解孩子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让家长和子女有了更多协作和沟通的机会。他们将更自信、更聪明、更健康、更富有创造性。

  这次运动会被称为“亲子运动会”,我想还有另一层含义:每个孩子都生活在家庭之中,今天好的运动成绩要靠每个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共同完成;同样在今后的学习中,以至于将来的工作中,你们的一个小组、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以至于以一个国家,都需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才能取得好成绩。孩子们,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去争取今天,明天及将来的人生的好成绩把!多么简单却又富含哲理的话语啊,相信这是所有家长想说给孩子的新生!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他们还不能真正真正体会运动会召开的意义,但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运动的最真实的体验,通过参与活动,不仅煅炼了宝宝的身体,培养了宝宝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集体荣誉的种子,增强了的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还增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以及家长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最后,我同样要感谢幼儿园的领导,以及与我一样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你们对孩子们所付出的爱心、耐心和关心,不但赢得了每一位家长的敬意,更将永远铭记在每一个幼儿纯真的心中。

47、幼儿园家长教育《幼儿园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老师沟通。

  2.掌握多种沟通方法,有效实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

  3.能够及时共享幼儿家园动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家长信息反馈表。

  活动过程:

  一、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与老师在园沟通的困惑。

  1.会议前,教师与家长谈话,了解家长与老师在园沟通的需求,并积极展开讨论。

  2.对于家长的一些困惑,教师及时进行梳理。

  二、带问题,观看视频,排解家长在园与老师沟通的困惑。

  家长观看视频,教师适时进行讲解。

  三、展开讨论:

  1.什么时候和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沟通?

  2.怎样和老师沟通?

  3.其它沟通渠道。

  总结:根据观看视频、教师讲解与讨论,使家长掌握了在园与如何老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有效的达成此次家长会的目的,并将以实施。

  四、填写信息反馈表。

  通过家长对此次家长会的反馈信息,分析整理出合理的有效信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