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反思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反思
1、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反思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皮球大小各1个、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查看课件:小班数学课件《比较大小》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2740.html
活动过程:
一、引题(PPT出示大的人物和小的人物)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大大和小小。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小和大大)两个小朋友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大,谁是小小啊!为什么? (大大要大,小小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大好,小小好)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三、感知比较大,比较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那中间这个呢?
四、分辨图片大小
师:两个小朋友非常开心,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
我们给他们送衣服,该怎么送呢?
小结:大大要穿大衣服,小小要穿小衣服;中间的小朋友就穿比大的小,比小的大的衣服。
五、幼儿操作
师:大大和小小有点饿了,请你们给他们做好吃的汤圆,送给他们,好吗?大的与红色的碗连线,小的与蓝色的碗连线。
六、舞蹈游戏:跳支舞(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小)
师:今天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来玩变大变小的游戏。我说变大,你就站起来张开手臂,我说变小,你就缩起身子变小,一起来跳舞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最后一个活动中,教师针对班级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的不同,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找到相应的糖果,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2、小班数学教案《感知方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并掌握方位词:上下、里外。
2、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创设情境:两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几只放有礼物的圣诞帽子。
2、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圣诞老爷爷手套一只。
3、音乐:圣诞歌。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活动室
(播放圣诞歌)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
评:圣诞歌这段音乐比较轻松欢快,听着音乐进活动室可以让幼儿容入到圣诞节的气氛里。
二、感知方位 上下、里外
1.找一找、说一说礼物在哪里?
(1)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我们一块儿去找找吧!(播放圣诞歌)评:让幼儿自由找礼物,说说礼物放在什么地方,这里给幼儿一个自由说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幼儿和老师、好朋友相互交流的机会。在音乐的伴奏下,氛围比较轻松、活跃。
(2)提问: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了哪里?
评:对小班的幼儿来说,说完整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这个环节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这些方位词,还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这样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语言特点。
2.游戏:摸摸礼物跑回来。
圣诞老爷爷要请小朋友去摸摸礼物,你们愿意吗?(游戏玩法: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男孩摸摸树上面的礼物女孩摸摸树下面的礼物快回来。)评:在理解方位词的基础上,和幼儿玩一个他们平时经常玩的游戏,加深了对方位词的认识。这个游戏不仅活跃了活动的气氛,而且可以递进师生间的感情。幼儿对这个游戏很熟悉,所以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男孩、女孩分开摸不一同方位的礼物,一方面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同时解决了游戏时拥挤的现状。
3.自由取下自己喜欢的礼物。
(1)师小结:圣诞老爷爷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有的放在上面(动作),有的放在下面(动作),有的藏在里面(动作),有的摆在外面(动作)。
评:教师结合动作小结礼物的方位,动作的表现更加形象,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2)小朋友你们想要这些礼物吗?请你去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
评:看到这些包装精美的礼物,孩子们一定很想要,如果一直把礼物挂在树上或者放在帽子里进行教学,过一会就不感兴趣了,所以设置拿礼物这个环节,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4.藏礼物,说说将礼物藏在了哪里。
(1)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和礼物捉迷藏好吗?
(2)你怎么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的?
评:"捉迷藏"这个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首先让幼儿自己选一个喜欢的礼物,然后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使礼物和幼儿直间发生关系,在玩"捉迷藏"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礼物藏在了什么地方,这里说的方式也有好几种,如先请几个幼儿告诉圣诞老爷爷,然后请小朋友告诉旁边的小朋友,这样就满足了他们说的欲望。"捉迷藏"的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习正确运用这四个方位词。
5.歌表演"圣诞礼物"。
(1)教师演唱"圣诞礼物"。( 歌词: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真好看、真好看!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在哪里?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真好看、真好看!)评:老师利用幼儿熟悉的"两只老虎"的旋律,重新填了词,使小朋友听起来很明了,而且加上动作,更加形象生动,小朋友非常愿意表演。而且我利用圣诞老爷爷的形象演唱,小朋友更加觉得希奇,听的很认真。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演唱。
圣诞老爷爷唱的好听吗?你们想唱吗?那我们一起跟着圣诞老爷爷唱吧。
三、拆礼物
1.摇一摇、听一听,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
2.拆开礼物,相互说说盒子里的礼物是什么?
3.品尝、分享糖果。
评:最后一个环节是本活动的**部分,其实从一开始幼儿就很想拥有这份礼物,当我以圣诞老爷爷的口吻说要把礼物送给他们时,他们可高兴了,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东西?于是我借助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摇一摇,猜一猜里面到底藏了些什么,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小朋友的猜想很多,有的说巧克力、有的说积木、有的说小手帕……在这个充满神秘的盒子里,到底藏着什么呢?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于是我又以圣诞老爷爷的口吻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拆礼物,然后把自己收到的礼物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巩固、运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等方位词。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3、小班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数量,并说出总数,巩固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贴一贴、数一数、说一说的方法感知糖果的数量。
3、喜欢参与做做玩玩的活动,并对数数活动有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糖罐子若干,一罐二个,一罐三个,一罐四个(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货架4个分别贴有草莓、香蕉、葡萄、西瓜的图片标记。
学具:
1、胶棒人手一个,各种颜色的糖果若干(绿色、红色、黄色、紫色)
2、印有糖罐子的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糖果”的游戏形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数量。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吃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一起来看看。每一瓶有几颗糖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们一起用小手数一数。集体学习手口一致点数。
2、通过幼儿自己贴糖果,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出示贴糖果的材料。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篓子,把糖果一颗一颗的贴在瓶子里,一边贴一边数一数,注意要把胶棒涂在没有画的这面。
(3)做好后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我的糖瓶子里一共有几颗糖果?还可以数一数同伴的瓶子里有几颗糖果。
3、通过送糖葫芦回家的形式,练习按标记分类
(1)介绍不同口味糖果的标记。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糖瓶子里上有几颗糖果,并按标记把糖果送到篓子里。
(3)集体送糖果回家。
4、小结:今天小朋友都贴了不同数量的糖果,而且把它们都送回了家,你们真棒!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糖果,我们一起去尝一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最后一个活动中,教师针对班级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的不同,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找到相应的糖果,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4、小班数学教案《学习3以内的点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迅速地按数取物。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难点:幼儿能迅速地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标有“1、2、3”点点的袋子、糖果、装好的糖果袋实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兔宝宝们要来咱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数数今天你来了几位白兔宝宝吧!”
1、教师开ppt课件,课件显示出一只、两只、三只兔宝宝,教师边看边念“一只、两只、三只,一共有三只”
2、“我也为他们准备了几盘好吃的胡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看老师一共为他们准备了几盘。(课件显示一盘、两盘、三盘)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一盘、两盘、三盘,一共有三盘”
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练习3以内的点数,鼓励幼儿大胆点数,并学会说“一共有……”
1、兔宝宝们为了感谢咱们,也给我们小朋友送了三盒礼物(PPT课件显示一盒、两盒、三盒)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点数。
2、我们看看第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个盒子跳一下,然后出来一块蛋糕)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共有一块)“原来兔宝宝们给我们送了一块蛋糕”(屏幕显示数字1)。
3、那么第二个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们来看看吧!(课件显示2只大螃蟹)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只、两只,一共有2只螃蟹)屏幕上显示数字2。
4、还剩最后一个盒子了,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呢?(显示3根棒棒糖)教师共同与幼儿进行点数(一根、两根、三根,一共有3根)屏幕上显示数字3。
三、进行实物操作练习,进行按数取物的操作。
1、兔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需要小朋友们帮忙包装糖果,包装时,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我们就要装上与圆点一样多的糖果。我们来开小火车一个一个告诉兔妈妈你的圆点数是几?去拿跟你圆点数一样多的糖果。包装完可以跟旁边的宝宝说说你装了多少糖果。
2、小朋友们真棒,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现在请小朋友们乘坐小火车去下面一个地方。
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我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下次再见吧!
教学反思:
优:
1.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抓住了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戏,充分调动了班级幼儿的积极性。与老师配合的很好。
缺:
1.由于时间的原因,本节课没能让全部幼儿进行操作。
2.在教学过程中,点数方法强调的不够深刻,造成幼儿操作时需要老师提醒。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比较理想,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加大难度,比如,三个小动物要用数字“3”表示,另外在点数方法上我会反复想幼儿说明。
5、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一张,1个春姑娘,2朵花,3只小鸟,4只小白兔,1—4的数卡,三只礼品盒(内有二个娃娃,三本图书,四只乒乓球);幼儿人手一份1—4的点卡。
活动过程
1、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来了(出示背景图),我们来看一看有几个春姑娘(1个),一个春姑娘的好朋友是数字1(师出示数字1)。花儿也开了,(师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朵),2朵花的好朋友是数字2,(师出示数字2),小鸟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3只),3只小鸟的好朋友是数字3。(师出示数字3),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4只),4只小白兔的好朋友是数字4。(师出示数字4)。
2、摸一摸
师出示三只礼品盒:“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三只礼品盒,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3、动一动
游戏:听音找点卡。
师: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点子卡片,请小朋友竖起耳朵听仔细,老师拍了几下铃鼓,你们就找出几的点子卡片。
4、结束活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师:当听到‘天黑了’,请小朋友看清老师手里的数字,就找几个好朋友变成石头,这样老狼就不会抓到了。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教室内、家中4以内的物品,巩固按物数数的方法,并说出总数。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6、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字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认识数字并理解其意义是为以后学习好科学打好基础。这节注重从感知入手,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贯穿全部过程。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分类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透明的袋子若干个(贴有2-5的圆点);
红、橙、蓝、绿、紫,五种颜色的糖果;
贴绒动物卡片;
货价4个;
活动过程:
1、小猪的"旺旺食品店"要开业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是只快乐的小胖猪,下午我的糖果店"要开业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瞧,我的好朋友都来帮忙了。"看看是谁来了?是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巩固认识数字4)(实物和数字进行匹配)一跳一跳是谁来了?(袋鼠)请幼儿数数有几只?(认识数字5)袋鼠和小老鼠都来帮我的忙,我要拿我的糖来招待他们,看看这两袋塘哪一袋是给老鼠的,哪一袋是给袋鼠的?(初步帮助幼儿进行实物和实物进行匹配。
"小动物们说要帮助小猪包装糖,小朋友愿意一起来帮助小猪吗?
2、帮助小猪装糖:
(1)第一次操作,请小朋友看着标记进行包装糖果。(幼儿操作)第一次操作完后,让两个小朋友讲自己是如何包装的,为什么要这样包装?(引导幼儿要看颜色标记和数字进行包装)
(2)第二次操作,老师交代清楚要求:看颜色标记和数字进行包,请包好的幼儿给检验员检查,检查的时候说说:我装了几个什么颜色的糖。对于包对的幼儿进行奖五角星。(请包装好的幼儿去包6-9的数字)
3、帮助小猪将糖果按货架上的标记归类摆放好。(难点)小朋友都帮小猪装好了糖果,现在小猪请小朋友,把你们装好的糖去放到货假上,请小朋友看清楚,货假上的标记进行分类摆放。小朋友都放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是否放对了,请个别幼儿上来检查。
4、游戏:抓糖果"小朋友帮助小猪把糖归类摆得这么整齐,小猪说谢谢小朋友,它请你们吃糖,每个小朋友可以去抓一把糖,把抓到的糖数给后面的老师听,如果你数对了,那你抓的糖就是属于老师的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进一步帮助幼儿对1-5数字的理解,同时也给孩子独立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但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7、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1、2、3、4让幼儿了解最后一个数代表所数物体的总数。
2、会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树、小鸟、长颈鹿、小狐狸、小熊的电脑课件。
(图片、幻灯片、展示仪均可)
2、小鸟、小狐狸、小熊,长颈鹿头饰若干。
3、木珠,糖纸若干
活动过程
:
1、小朋友用食指点数并回答以下问题;
师:今天森林里的大数爷爷要过100岁的生日啦!请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都有谁呀?(小鸟、长颈鹿、小狐狸、小熊)
1)有几只小鸟(点数)
2)有几只长颈鹿
3)有几只小狐狸
4)有几只小熊
2、游戏:包糖
1)把木珠当糖,做包糖游戏
师:请每个小朋友包4颗糖送给大树爷爷,祝贺树爷爷生日快乐。(包好以后放在桌子上,请幼儿相互点数)。
3、音乐游戏:
幼儿带上头饰配上数字卡表演唱歌(生日快乐歌)。
可交换头饰,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数量是4。
教师课前用报纸包好糖,木珠,玩具放在玩具架上或角落里,请小朋友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并数一数物体的数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8、小班数学详案教案《感知4以内数量》含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按数取物并进行分类还需要进行梳理、提炼。因此我设计了《感知4以内的数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升按数取物分类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数量,并说出总数,巩固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贴一贴、数一数、说一说的方法感知糖果的数量。
3、喜欢参与做做玩玩的活动,并对数数活动有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糖罐子若干,一罐二个,一罐三个,一罐四个(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货架4个分别贴有草莓、香蕉、葡萄、西瓜的图片标记。
学具:1、胶棒人手一个,各种颜色的糖果若干(绿色、红色、黄色、紫色)
2、印有糖罐子的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糖果”的游戏形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数量。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吃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一起来看看。每一瓶有几颗糖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们一起用小手数一数。集体学习手口一致点数。
2、通过幼儿自己贴糖果,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出示贴糖果的材料。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篓子,把糖果一颗一颗的贴在瓶子里,一边贴一边数一数,注意要把胶棒涂在没有画的这面。
(3)做好后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我的糖瓶子里一共有几颗糖果?还可以数一数同伴的瓶子里有几颗糖果。
3、通过送糖葫芦回家的形式,练习按标记分类
(1)介绍不同口味糖果的标记。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糖瓶子里上有几颗糖果,并按标记把糖果送到篓子里。
(3)集体送糖果回家。
4、小结:今天小朋友都贴了不同数量的糖果,而且把它们都送回了家,你们真棒!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糖果,我们一起去尝一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最后一个活动中,教师针对班级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的不同,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找到相应的糖果,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9、小班优秀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数量》含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按数取物并进行分类还需要进行梳理、提炼。因此我设计了《感知4以内的数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升按数取物分类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数量,并说出总数,巩固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贴一贴、数一数、说一说的方法感知糖果的数量。
3、喜欢参与做做玩玩的活动,并对数数活动有兴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糖罐子若干,一罐二个,一罐三个,一罐四个(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货架4个分别贴有草莓、香蕉、葡萄、西瓜的图片标记。
学具:
1、胶棒人手一个,各种颜色的糖果若干(绿色、红色、黄色、紫色)
2、印有糖罐子的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糖果”的游戏形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数量。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吃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一起来看看。每一瓶有几颗糖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们一起用小手数一数。集体学习手口一致点数。
2、通过幼儿自己贴糖果,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出示贴糖果的材料。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篓子,把糖果一颗一颗的贴在瓶子里,一边贴一边数一数,注意要把胶棒涂在没有画的这面。
(3)做好后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我的糖瓶子里一共有几颗糖果?还可以数一数同伴的瓶子里有几颗糖果。
3、通过送糖葫芦回家的形式,练习按标记分类
(1)介绍不同口味糖果的标记。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糖瓶子里上有几颗糖果,并按标记把糖果送到篓子里。
(3)集体送糖果回家。
4、小结:今天小朋友都贴了不同数量的糖果,而且把它们都送回了家,你们真棒!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糖果,我们一起去尝一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最后一个活动中,教师针对班级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的不同,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找到相应的糖果,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10、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皮球大小各1个、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查看课件:小班数学课件《比较大小》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2740.html
活动过程:
一、引题(PPT出示大的人物和小的人物)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大大和小小。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小和大大)两个小朋友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大,谁是小小啊!为什么? (大大要大,小小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大好,小小好)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三、感知比较大,比较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那中间这个呢?
四、分辨图片大小
师:两个小朋友非常开心,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
我们给他们送衣服,该怎么送呢?
小结:大大要穿大衣服,小小要穿小衣服;中间的小朋友就穿比大的小,比小的大的衣服。
五、幼儿操作
师:大大和小小有点饿了,请你们给他们做好吃的汤圆,送给他们,好吗?大的与红色的碗连线,小的与蓝色的碗连线。
六、舞蹈游戏:跳支舞(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小)
师:今天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来玩变大变小的游戏。我说变大,你就站起来张开手臂,我说变小,你就缩起身子变小,一起来跳舞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最后一个活动中,教师针对班级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的不同,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找到相应的糖果,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11、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设计一个温馨的数字5的家,家中有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活动材料:
1、1~5数字点卡、数字卡若干。同类,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5以内物品的图片若干,;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如4条小鱼、5只松鼠、3只青蛙、2只小兔、1朵花等。
2、同类的物品若干,如布置在饭厅中的5个小碗、4把勺子、6个盘子、5个苹果等;布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绳等:布置在书房中的5把剪刀、5枝铅笔等。
3、同类,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厅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颜色不同的花、镜框中数字5一家的合影、鱼缸中有5条不同种类的鱼;玩具室里有4只不同的皮球、6个不同的娃娃、5辆不同的汽车等。
活动过程:
1、 创设到数字5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扮演快乐的数字5,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2)介绍到数字5家里的要求:经过5座小桥、穿过5片森林,最后来到有5座小房子的地方,根据房子上的数字标记找到5的家。(复习5以内的数,会手口一致的点数)
(3)数字5的家门前有若干张图片,幼儿正确点数图片上的物品,并找出相对应的数字点卡或数字卡后,方可进入数字5的家。(复习计数和说出总数)
2、 寻找数字5家所有5的物品。
(1)幼儿分成4组,分别进入数字5家的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2)寻找家中是5的物品,如5朵花、5个小碗、5条鱼、5个苹果、5个人的合影等。(启发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影响,将同品种物体归类)
(3)将家中是5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卡作出标记。
3、 寻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并想办法使其变成5。
(1)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如4只皮球、4把勺子、4本书、6个娃娃、6根跳绳等。
(2)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其变成5。重点引导幼儿感知4添上1是5,6去掉1是5等等。
(3)将调整好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子卡作出标记。
4、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到数字5家做客,并对活动作评价、小结。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5,如5层楼、5点钟、5月、5岁、5元钱等等,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12、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本幼儿园属乡镇幼儿园,小学化教育严重,所以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课改刚要,设计了本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初步学会从左到右按物数数的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学重点:手口一致点数。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1条毛毛虫、2只小兔、3只小猫、4只螃蟹、5只老虎。
2、活动电视音乐《手指变变变》、《数字歌》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与幼儿一起来玩一个手指变小动物的游戏。教师先把左手举起来,再把右手举起来,让幼儿一起跟着做。(教师一边说一边与幼儿一起举手,辨别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接着,师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一起玩起了“手指变动物”的游戏。)
教师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幼儿边说边做,在模仿、唱数中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对左和右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个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学习按序点数的方法
(1)学习从左到右按物数数
今天,教师请了很多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分别演示毛毛虫、小白兔、小猫、螃蟹、老虎的图片。)让幼儿说出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有毛毛虫、小兔、小猫、螃蟹、还有老虎。那小朋友知道它们各有多少吗?然后分别数出一条毛毛虫、两只小兔、三只小猫、四只螃蟹、还有五只老虎。
下面我们让我们的客人排排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来自快思老师教案.!从哪边开始数呢?教师先示范,然后跟幼儿一起数,最后请幼儿上前数。
我们数数时一般先伸出右手,小动物横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左到右数。(请小朋友举起右手,从左到右一起数。)
3、欣赏《数字歌》。
4、最后教师与幼儿和小动物们一起来跳舞(播放活动电视音乐《手指变变变》)
教学反思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幼儿边说边做,在模仿、唱数中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对左和右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第一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喜欢小动物,请小动物来做客的形式能让幼儿欣然接受,有效地激活了他们开动脑筋的内在动机。第二环节从5以内的数量开始,让幼儿感性地理解5是由5个1构成的。在引导幼儿观察排队小动物的环节,“从哪边开始数”的问题提醒幼儿数数要按方向和顺序进行。师生一起点数可使幼儿在看、听、想、做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从左到右按物数数的方法。
本节活动的设计,对于小班来说从左到右还是太难,幼儿接受方面不是很好。当幼儿上前点数点错时,我没耐心与其纠正。还有做手指游戏,伸出的手指数有点混淆。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更多的会从游戏中改进,设计一个能让幼儿更清楚,更感兴趣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13、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实物。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有1-4个点的小动物家4个。
2.教具一套: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投影片4张。
3.学具人手一套、动物印章、印泥、食物、卡片、点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 :
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音乐附后),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免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
2.尝试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游戏“小猫小狗小刺猬”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结束课题。
附 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14、小班数学教案《感知8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8以内的数量。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套,电脑屏幕,软件、录音机、磁带。
2、学具人手一份:作业纸、点卡、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3、隧道口三个,每个隧道口上有不同数量的点卡和数字卡;点卡标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8以内的数量。
1、听音乐、让幼儿自由开汽车去探望小动物。
2、屏幕依次出现小猫、蜜蜂和大象,让幼儿通过听、看、点数说出每一种动物的数量模仿其动作或叫声。
二、教师示范、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操作示范、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量的认识。
①教师示范点数动物、匹配相对应数量的食物。
②教师示范,看点卡标记,匹配相应数量的动物。
2、让个别幼儿看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动物和食物。
3、让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学具操作分三种水平)
①按纸上的点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
②按纸上的小动物数量找出相应数量的食物。
③让幼儿按数字找出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和食物。
4、教师小结幼儿操作情况。
三、游戏《乘车》玩法及规则:让幼儿数一数自己选择的爱心点卡(车票)上的点数,然后根据点卡乘上相应的车,并让幼儿相互检查。接着听音乐做游戏,并提醒"司机叔叔"在穿隧道时,必须选择相对应的点卡隧道。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利用环境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量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感知8以内的数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1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大小小的树叶》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大小小的树叶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标记将物体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身体动作表示大小,初步体验大小符号特征的意义。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卡
2、大树和小树各一棵学具准备:哭脸和笑脸各二份,大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树叶,说树叶大小。
1、比较树叶大小出示一片大树叶。
教师:瞧,今天我们班里谁来了?
再出示一片小树叶
教师:又来了谁?
我给树叶送标记,给大树叶送大标记,给小树叶送小标记。
2、认识大小标记出示大标记
教师:有一个大大的人,而且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
(幼儿按照标记上大人的样子做动作)。
再出示小标记。
教师:小标记上人的样子,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
(幼儿按照小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
二、找树妈妈“分树叶”
1、游戏”分树叶”
教师:树叶怎么到我们教室里来的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噢!原来呀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得变黄了,从树上一片片掉落下来,
小朋友们利用星期天去捡的,然后把它带到了教室里。但这些树叶宝宝感到高兴吗?
(教师反
过来出示哭的大树叶和小树叶)
看:树叶宝宝怎么啦?
教师:为什么哭呢?
教师:对呀!树叶宝宝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它们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
那我们来做个有爱心的人,帮助他们找妈妈好吗?
2、看标记:
出示两棵树妈妈(一大一小,并且贴有大小标记)。
教师:那谁是小树叶的妈妈呢?他们有标记吗?
3、复习大小标记。
4、送树叶回家:
(1)教师示范送小树叶到有小标记的树妈妈那里。
提问:大树叶我送它到哪里呢?
(2)教师:瞧,树妈妈还在哭呢?原来它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找到家呢, 我们来帮帮忙吧!
音乐播放,幼儿集体活动。(为大小树叶找妈妈)
(3)找出错的地方:
教师:来帮树妈妈找找看,有没有孩子找错了妈妈。
请个别幼儿帮助纠正。同时教师变树妈妈的脸为变成笑脸。
三、送圆形宝宝回家
教师出示许多大大小小圆形图片,请幼儿每人拿一个按大小标记将它们送回"家"。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6、小班《圣诞舞会》数学教案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量
马上要到圣诞节了,除了节日活动外,小编还整理了这个与数学有关的圣诞舞会,让小朋友在节日的玩乐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发现并操作两种颜色的交替排列规律。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能发现物体按两种颜色交替排列的简单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且能进行操作练习。
2.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感受一起过圣诞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过过圣诞节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的灵活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了解物体按两种颜色交替排列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了解物体按两种颜色交替排列的简单规律。
教学准备:
1.欢快的音乐《铃儿响叮当》《小龙人》
2.圣诞舞会的场景布置(大树、小松鼠、小熊猫、小兔、圣诞树、圣诞老人,小彩旗等)。
3.幼儿操作:数字卡,瓶盖,圆形的彩纸,珠子,毛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铃儿响叮当》律动,激发幼儿上课的热情。
2.谈话引入: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觉得天气怎么样?小动物们也都呆在家里不愿出门,可是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大家都出去了,我们来看看是为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1.情境引入(板面图):
(1)这是什么呀?大树中间的小洞是什么?是谁的家呢?
(2)(树洞里也好冷啊!小松树也想出去走走,走着走着他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小松树不由自主的循着音乐声走来了,啊,在它面前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小松鼠的围巾是什么颜色的?看到了什么?
2.感知数、颜色的认识。
(1)这儿的是谁呀?圣诞老人是什么样子的?手里拿了几个礼物?1像什么?(出示数字1)
(2)有几颗圣诞树?什么颜色的?圣诞树上有什么?分别是什么礼物?2像什么呢?(出示数字2)
(3)来参加舞会的小动物有几只?(点数),3像什么?它们分别围着什么颜色的围巾?(出示数字3)
(4)数字游戏:
①老师说数字,请幼儿数出相应的瓶盖。
②老师伸手指,请幼儿找相应的数字卡。
3. 按两种颜色交替排序。
(1)舞会的上空还飘着什么呀?小彩旗是怎么排列的呢?先引导幼儿看第一排,再引导幼儿看第二排。
(2)观察圣诞树上的一串项链,它又是怎么穿起来的呢?
4.教师简单介绍圣诞节。
三、结束部分:
1.延伸活动:我们的圣诞节即将来临,你们想不想参加快乐的舞会,那天你们可以收到圣诞老人送给你们的礼物,现在咱们也来做一件礼物送给你们的妈妈参加舞会好吗?
①教师简单介绍串项链的方法。
②幼儿串项链。
2.一起给妈妈送项链。
3.听音乐活动,感受圣诞节的欢乐。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17、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运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等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比较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水果、碗盘、彩色扣子、操作板、彩笔、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开火车进教室。师:每个小朋友坐了一张椅子,还有椅子多吗?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谁多?谁少?
2.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小朋友看漂亮吗?图画里有谁?我们来听一听图画里的故事好吗?(师清讲故事一遍)
师:小朋友来猜一猜,是红萝卜多还是白萝卜多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多谁少?(请幼儿上来示范比较)
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的方法。
3.师:花园里红花和黄花谁多谁少?用什么方法来比?(师重点介绍用连线对应比较)
4.分组操作:第一组装水果,比较水果和盘碟谁多谁少?第二组比较不同颜色的扣子谁多谁少?第三组用连线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5.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的方法,还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吗?比如:老师这里有一袋红花片,一袋绿花片,谁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分出谁多谁少?
课后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分析。
1、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数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也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我们关注的事。本次活动重视的一个环节是操作活动,如何在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材料,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现出来,使幼儿能随机地感知数学、走进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在材料提供时,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活动中采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第一组装水果,比较水果和盘碟谁多谁少?第二组比较不同颜色的扣子谁多谁少?第三组用连线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这三组材料难易不一样,我让幼儿轮换组活动,让幼儿都去尝试操作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而且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有兴趣地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孩子人人都能参与,既巩固了孩子的知识,又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举多得。
2、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教师重视了每个环节的小结表述,数学概念清楚,明了。
3、课堂气氛活跃,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
二、改进策略。
1、挂图出示比较传统,用课件比较生动形象。
2、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回答有偏差时,教师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维,然后顺应孩子的思维再引入,效果会更好。
18、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2的形成》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
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6、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7、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开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师: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个小朋友找一只小兔来。
——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教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单,请小朋友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师:先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来又在草丛中找到1只小兔,变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几?
(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2、课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为小兔准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
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2)教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3、认读数字2
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菜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
幼儿认读数字2,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
4、理解2的实际意义。
(1)问2能表示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草,还能表示2个什么?
小结:2能表示所有数量是2的物体。
(2)课件播放若干数量是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2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寻找能够用2来表示的物体.
教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能够用2来表示,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9、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3的组成与分解》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3 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并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6、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糖果若干, 记录卡每人一张,小猫头饰一个、手偶一个,两个圈,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找朋友 复习2的组合(在寝室)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小猫的好朋友在哪呢?跟我一起去找找吧。(去活动室)
二、帮小猫分糖。
小猫的好朋友是谁?(小猪和小兔)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美味的糖果,有多少?(3颗)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记录卡,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动动小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视频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颗糖果,1颗糖果分给了小兔,2颗糖果分给了小猪。 我把3颗糖果,2颗糖果分给了小兔,1颗糖果分给了小猪。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你说的真好听 奖励一个大笑脸娃娃。
5、你们看看自己是这样分的吗?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不一样的再分一分。
6、在请幼儿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奖励2个大笑脸娃娃
小结:原来把数量是3的糖果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2和1,3还可以分成1和2.
7、刚才谁几个笑脸啊,1个2个,猜猜我刚才手里有几个?(3个) 2和1合起来是3,1和2合起来是3.三、去小猫家,游戏学习3的分解。
1、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3人一组开火车去吧! ”(听音乐3人一组玩开火车的游戏)“呀,看,有条河,踩着2个木桩过河 ,3个人怎么一起过河?
2、幼儿商量 过河并实践
3、有二说过河办法,老师梳理小结。
四、游戏学习3的组成。
小猫家到了,门上有数字3,这个只允许数字3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 是数字3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3呢?(幼儿讲述1和2组合,2和1组合)“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教师检查)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3的好朋友,真棒!”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与幼儿小结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五、到了小猫家(延伸)
小猫说:“欢迎小朋友来我家做客,由于我家椅子不够,请小朋友4个人坐2把椅子。”请你们回家想想办法,下节活动我们一起解决它。
活动反思:
活动中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认知环节组织上设计也存在问题,记录表的设计不清楚以至于幼儿出现不会记录现象,还有细节上,特别是组织语方面。
这节活动适合我们中班下学期的幼儿也是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及发展特点而选的,同时也依据了我们班幼儿的现阶段发展水平而制定。由于我上这节活动前考虑数学要与生活结合,正所谓数学要运用与生活,其中游戏与生活结合,导致小部分幼儿沉静于其中脱离了集体。活动中没有出现不积极表现的幼儿,只是注意力往往在游戏与所给的难题中,老师的规则意识没有提醒及做到规则在前。
小百科:分解,数学名词,即和差化积,其最后结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为止。
20、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教学活动的乐趣。
2. 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
3.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6.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准备
1. 火车图片1幅,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各一只,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图片若干。
2. 每个幼儿《益智游戏》(中班秋季)1册、彩色水笔1支。
活动过程
1. 认识序数。
(1) 点数车厢。出示火车图片,教师说:“动物们要坐火车去旅游,请小朋友数一数,这列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给车厢编号。如第一节车厢用1表示,其余的分别用2、3、4、5表示。
(2) 送动物上火车。出示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如“把小猫送到第一节车厢”,把小动物送上火车,最后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坐在第几号车厢。
(3) 快快说。教师说动物名称,幼儿快速回答该动物在第几号车厢;或由教师说车厢序号,幼儿快速说出该序号的车厢里坐着什么动物。
2. 游戏:送食物。玩法:每个幼儿1张食物图片(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请幼儿给火车上的小动物送食物。如教师说:“请给第一节车厢的小动物吃。”拿有小鱼图片的幼儿就给坐在第一节车厢里的小猫吃,并引导幼儿说:“小猫在第一节车厢,我送小鱼给它吃。”
3.做练习。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益智游戏》(中班秋季)第37页的练习。
4. 游戏:跳田。玩法:让幼儿将石子或扣子串踢到“田”里的第几行第几格。
教学反思
1. 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 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 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 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 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小百科:序数概念是建立在良序集概念之上的,而良序集又是偏序集、全序集的特殊情形。
21、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小分类》反思
今天,咱们上的这一课的题目叫做《大小分类》,因为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开了并放进了大小不一样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类》。来,跟老师一起说--《大小分类》。
小班公开课数学教案《大小分类》
教学目标:
(1)认识物品,并能发现特征。
(2)两个相同的物体比大小。
(3)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准备:
(1)小熊、纸箱子、橡皮泥、汽车、篮球、雨(样子一样,大小不一)各两个。
(2)纸盒子(魔盒)一个。
(3)小班幼儿用书10月分册第19页。
教学重点:
按照物体的大小分类。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发现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魔术师。
教师:"今天,李老师想当一位魔术师,带着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
幼儿:"想!"
创设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变魔术。
教师:"那好,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盒子"
教师:"它呀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盒子,它能变出好多好东西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变出什么东西来呢?"
幼儿:"想!"
教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来跟老师一起变变看吧!"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认一认,并发现特征。
教师:"魔盒、魔盒。"
师生:"变、变、变。"
(一一出示物品)
教师:"看,咱们变出了什么呀?"
幼儿:"小熊、纸箱子、橡皮泥......"
教师:"那么小朋友来看看它有几个(只)呀?"
幼儿:"两个。"
教师:"噢!两个,那它们两个长得一样吗?"(同一物品作比较)
幼儿:"一样。"(伴随说出一些明显特征,比如:颜色等)
教师:"那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一个大,一个小。"
教师:"啊!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还能告诉老师它们两个到底是哪个大哪个小吗?"
幼儿:"能"
教师:"好,现在李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给老师指一指,好不好?"(幼儿举手,请一位幼儿上前)
教师:"好,谢谢***小朋友,请回坐。"
教师:"刚刚***告诉老师了,是它(大)它(小)。"(教师先举起大的一个物品,随后举起小的一个物品)
教师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发现特征。
三、物品按大小分类
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物品,也知道了它们哪个大哪个小是不是?
幼儿:"是"
教师:"可是老师把它们都放在了这个桌子上面,小朋友看看这样放着整齐不整齐呀?"
幼儿:"不整齐。"
教师:"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咱们把它们怎么放就变整齐了呀?"
开动幼儿的脑筋,让幼儿思考。
幼儿:"分开放。"
教师:"唉!对了,小朋友真聪明。"
教师:"现在小朋友看看老师拿的这是什么呀?"
幼儿:"纸箱子。"(出示一大一小纸箱子)
教师:"它们......一个(大)一个(小)"
教师:"咦!我看见它里面有一个东西,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呀?"
幼儿自由猜想,再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噢!原来是一个字宝宝呀!"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字宝宝在大的纸箱子里放着还是在小的纸箱子里放着?"
幼儿:"在大纸箱子里。"
教师:"所以这个字宝宝和这个纸箱子一样。"
教师:"来,跟老师念:大、大、大。"
幼儿:"大、大、大。"
教师:"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大。"
教师:"老师在这个小的纸箱子里也看见了一个字宝宝,小朋友猜猜在这个纸箱子里找到的字宝宝念什么呀?"
教师:"小、小、小。"
幼儿:"小、小、小。"
教师:"小朋友记住了没有?"
幼儿:"记住了。"
教师:"那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大的物品放进大的纸箱子,小的物品放进小的纸箱子,好不好?"
幼儿:"好。"
请幼儿上前自主操作,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小结
教师:"看看,现在这个桌子上面变整齐了没有?"
幼儿:"整齐了。"
教师:"为什么它变整齐了呀?"
师生:"因为小朋友把它们都分了类,所以它变整齐了。"
教师:"谢谢小朋友。"
幼儿:"不用谢。"
教师:"今天,咱们上的这一课的题目叫做《大小分类》,因为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开了并放进了大小不一样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类》。来,跟老师一起说--《大小分类》。"
幼儿:"《大小分类》"
教学延伸:
教师:"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给书上的这些物品也分分类,好不好?"
幼儿:"好"
给每名幼儿各发一本幼儿用书并打到第19页。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大小,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2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鱼找朋友感知3以内的数量反思
设计意图
《指南》在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目标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中提出,3—4 岁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能手口一致地点数 5 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目标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中提出,“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这个阶段的幼儿能掌握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概念,且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操作来理解数量关系。而对我们的幼儿来说,小鱼是他们常见的、熟悉的而又感兴趣的小动物。因此,我通过设计小鱼在水中的各种状态等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系列情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 3 以内的量,体会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点数小鱼、泡泡、小虫子等数量的过程,感知 3 以内的量;
2.在参与小鱼系列游戏的过程中,能用 3 以内的数字与量进行对应;
3.能专注倾听要求完成游戏,感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点数小鱼、泡泡、小虫子等数量的过程,感知 3 以内的量;
2.活动难点:能专注倾听要求参与游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能辩认数字 1、2、3,且掌握 3 以内的点数。
2.物质材料:
(1)小鱼和鱼缸图片 3 份
(2)泡泡卡片若干
(3)数字磁铁
(4)活动音乐《许多小鱼游来了》
(5)小虫子卡片
(6)圈圈 3 个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1.教师示范做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一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呀,爬爬爬。两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呀,跳跳跳。三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呀,喵喵喵。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手指游戏,学用手指表示 1、2、3。
二.小鱼主题游戏,感知 3 以内的量:
1.点数鱼缸里的小鱼
出示 3 个鱼缸及小鱼,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鱼缸各有几条小鱼,并用相应的数字来表示,初步感知 3 以内的量。
(1)师:这里有几个鱼缸?第一个鱼缸里有几条小鱼?第二个鱼缸里有几条小鱼?第三个鱼缸里有几条小鱼?请小朋友找出它们的数字好朋友,粘贴在鱼缸的下面。
(2)请幼儿操作。
(3)小结:第一个鱼缸一共有 1 条小鱼,用数字 1 表示;第二个鱼缸一共有 2 条小鱼,用数字 2 表示;第三个鱼缸一共有 3 条小鱼,用数字 3 表示。
2.小鱼吹泡泡
出示泡泡操作卡片,引导幼儿将相应数量的泡泡卡片粘贴在相应的位置,进一步感知 3 以内的量。
(1)师:小鱼们见到小朋友特别高兴,它们要给大家表演吹泡泡的本领。一条小鱼吹 1 个小泡泡,请小朋友看看,第一个鱼缸里的小鱼吹几个泡泡?请你们来帮忙把泡泡粘贴在鱼缸的后面。第二个鱼缸里的小鱼吹了几个小泡泡?第三个鱼缸里的小鱼吹了几个小泡泡?
(2)请幼儿操作。
(3)小结:第一个鱼缸里有 1 条小鱼,吹了 1 个泡泡,用数字 1 表示;第二个鱼缸里有 2 条小鱼,吹了 2 个泡泡,用数字 2 表示;第三个鱼缸里有 3 条小鱼,吹了3 个泡泡,用数字 3 表示。
3.小鱼吃虫子
出示小虫子操作卡片,引导幼儿将相应数量的小虫子卡片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深入感知 3 以内的量。
(1)师:小鱼们吹了那么多泡泡,它们的肚子有点饿了,要吃东西了。小鱼今天想吃小虫子, 请小朋友来喂小鱼吃东西吧。每条小鱼只吃一条小虫子,你们看看, 第一个鱼缸里的小鱼吃几条虫子?第二个鱼缸里的小鱼吃几条虫子?第三个鱼缸里的小鱼吃几条虫子?请小朋友把小虫子粘贴在数字的下面。
(2)请幼儿操作。
(3)小结:第一个鱼缸里有 1 条小鱼,吃了 1 条虫子,用数字 1 表示;第二个鱼缸里有 2 条小鱼,吃了 2 条虫子,用数字 2 表示;第三个鱼缸里有 3 条小鱼,吃了3 条虫子,用数字 3 表示。那么,数字 1 可以表示 1 条小鱼,一个泡泡,一条小虫子;数字 2 可以表示 2 条小鱼,2 个泡泡,2 条小虫子;数字 3 可以表示 3 条小鱼,3 个泡泡,3 条小虫子。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学:小鱼找朋友
摆放 3 个圈圈,分组邀请小朋友参加游戏,播放音乐时,小朋友扮演小鱼在圈圈外面游泳;当音乐停止时,老师发出指令,小朋友听到捉几条小鱼后要按照数量要求跳进圈圈里,圈圈里的小朋友数量与老师指令一致则获胜。
(1)师:小鱼非常感谢小朋友喂它吃小虫子,现在它们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捉小鱼的游戏,听到音乐响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游泳,老师说捉 2 条小鱼,当音乐停的时候,2 条小鱼要跳进圈圈里;以此类推。
(2)请幼儿参与游戏,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点数检验捉到小鱼的数量是否与老师的指令一致。
四.拓展延伸,迁移生活:生活中 3 以内的量
(1)师:请小朋友从我们的身体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有 1 个、哪些有 2 个、哪些有3 个?我们再从教室里找一找?
(2)幼儿思考并讨论回答。
五. 小结回顾: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 3 以内的量,数字 1 表示几个?数字 2 表示几个?数字 3 表示几个?请小朋友今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你的家里有哪些东西有 1个、哪些有 2 个、哪些有 3 个?明天和我们分享。现在我们到外面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 3 个以内的吧!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能围绕幼儿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且在生活中随时都能运用到的内容来有目的地开展活动,使幼儿能充分调动所有的积极性和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并有效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活动中,活动材料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与实用性。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助幼儿设计情景,引导幼儿在情景和游戏中感知和学习,鼓励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以渔, 使得幼儿能真切地体察真情实境,有效地提高数学认知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数学教育活动。
2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母鸡下蛋》5以内的数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2.能边数边说数字,不漏数。
3.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重点: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活动难点: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点数4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PPT及故事《数蛋宝宝》,篓子;蛋宝宝人手4个,蛋蛋盘人手1个。
3.教室有关5以内数的点卡或玩具。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猜动物,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好,今天有个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跟小朋友当好朋友,我们来猜一猜是谁?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音乐猜动物。
师:哪个小动物呀?(鸡妈妈)你们太聪明了,今天康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鸡妈妈的故事《数蛋宝宝》。
二、出示PPT
1.教师讲述故事
师:有一只美丽的鸡妈妈在草地上散布,走着走着,鸡妈妈突然不走了,原来呀,它想下蛋宝宝了,鸡妈妈下了一个蛋宝宝,两个蛋宝宝,三个蛋宝宝,四个蛋宝宝,鸡妈妈真高兴,把这些蛋宝宝都带回家了,准备孵蛋宝宝,没过几天,蛋宝宝觉得肚子下面的蛋宝宝动了,就赶紧站起来一看,怎么样了呀?孵出小鸡了,都孵出来了,孵出几只小鸡呀,一只小鸡,两只小鸡,三只小鸡,四只小鸡,鸡妈妈真高兴,带着小鸡宝宝出去玩了。
2.教师提问:鸡妈妈孵了几只小鸡呀?
师:我们小朋友也去帮助鸡妈妈捡蛋,好不好?捡一个数一个。捡完后请小朋友去拿一个蛋蛋盘,把我们的蛋宝宝放到蛋蛋盘里数一数。
三、蛋宝宝孵小鸡
1.师:我们都数完蛋宝宝了对不对,现在我们要学鸡妈妈的样子,把你的蛋宝宝放在你的腿上,我们准备孵蛋宝宝了。
播放音乐,请幼儿打开蛋宝宝取出里面的小鸡。
2.请幼儿数一数孵出几只小鸡,数一数旁边小朋友孵出几只小鸡,感受操作的乐趣。
四、游戏。
师:现在我们带着我们的小鸡出去晒太阳。
五、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出活动室。(放音乐)
师:我们带着小鸡出去晒太阳了!
活动延伸:请幼儿捡不能数量的蛋宝宝,并孵出相应数量的小鸡。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画圆的方法,我通过出示漂亮的母鸡图片,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示范画圆前,我应该带领幼儿用手在空中比划一次画圆,这样有助于幼儿后面的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圆。在示范画圆时,我应该随即的强调一下拿画笔的正确姿势,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下次活动中应该更加的细心与全面。在幼儿动手画圆时,我不但注意指导个别幼儿,还随时顾忌全部的幼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这点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要继续保持。结束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以后我可以请幼儿自己来给大家介绍作品,这样能更好的带动幼儿的积极性。
24、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
活动反思: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分类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透明的袋子若干个(贴有2-4的圆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糖果;贴绒动物卡片四只;货价三个
活动指导:
1、小猪的“旺旺食品店”要开业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是只快乐的小胖猪,下午我的“旺旺食品店”就要开业了,食品店里的糖漂亮吗?是什么颜色的?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瞧,我的好朋友都来帮忙了。”(兔子、小狗、小猫)
“有几只兔子?几只小狗?几只小猫?”
“两只兔子和招牌上的什么东西一样多?三只小狗和谁一样多?四只小猫和谁一样多?”
“小动物们说要帮助小猪包装糖,小朋友愿意一起来帮助小猪吗?
2、帮助小猪装糖:
(1)“包装时,小朋友要先看清楚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就装上和圆点一样多颜色相同的糖。”
(2)“小朋友把糖装好后,可以和旁边的朋友说说:我装了几个什么颜色的糖。也可以互相检查装对了没有。”
(3)先请幼儿互相交流:我装了几个什么颜色的糖?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老师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
3、帮助小猪将糖果按货架上的标记归类摆放好。(难点)
(1)请幼儿看看货架上有什么标记?(画有糖的卡片标记、数字2、3、4)
(2)货架有几层?每一层有什么标记?(颜色不同)
(3)提出糖果摆放要求:两个糖就摆在和它一样多的货架上,红颜色的糖就摆在红色那一层。
(4)幼儿分组按标记摆放。
4、游戏:找朋友
“小朋友帮助小猪把糖归类摆得这么整齐,小猪说谢谢小朋友,下午我们一起玩食品店的游戏,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来唱首歌庆祝食品店开业,好吗?”
游戏规则:当老师唱3个朋友围成圈时,三个朋友就要手拉手围成圈。
5、活动延伸:
(1)请幼儿饭后检查食品店的糖有没有摆错的。
(2)下午请幼儿来玩食品店的游戏。
2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可爱的瓢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1-5,并说出总数。
2.练习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大半圆。
2. 画有点子1-5的瓢虫教师一份,幼儿人手一只(用双面胶贴在椅子背上)
3.背面有少许双面胶的小虫若干⒋树叶房子,上面有1-5的数字码。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这是几星瓢虫——手口一致点数1-5,并说出总数。
1.出示一星瓢虫)
师:看,谁来了?这只瓢虫背上有什么?(点子)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它身上有几个点子?是几星瓢虫?(一星瓢虫)。
2.手口一致点数2,并说出总数。
(出示二星瓢虫)
师:又来了一只瓢虫,这回来的是几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的?
3.手口一致点数3-5,并说出总数。
(出示三星、四星、五星瓢虫)
师:哎呀,来了这么多瓢虫,它们又是几星瓢虫呀?为什么?我们来数一数,看是不是*星瓢虫。(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游戏:瓢虫抓害虫——点子与实物数量匹配
1.师:我们班还来了许多的瓢虫呢,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把你的小瓢虫找出来贴在手上,你就是小瓢虫啦。
2.讨论游戏规则
师:你是几星瓢虫?谁也是*星瓢虫,拍拍你的小翅膀。*星瓢虫在哪里,走到中间来抱一抱。(请1-2个幼儿回答)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小瓢虫最喜欢吃虫子,可是要吃多少虫子吗?
原来呀,*星瓢虫就吃几条虫子,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办法去捉虫子。(将篮子里的虫子分散放在地上)师:害虫来啦,小瓢虫们,快来抓虫子吧。
4.评议
师:你是几星瓢虫,捉了几条害虫?为什么?
三、游戏: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1.出示树叶房子
师:瓢虫要回家了,看看它们的家在哪里?树叶房子上有什么?数字5会是几星瓢虫的家呢?
2.幼儿送瓢虫回家。
师:你是几星瓢虫?家在哪里?我们送瓢虫回家吧,别忘了把抓到的虫子也带回家。
(幼儿送瓢虫和虫子到相应的房子里,教师观察指导。)
3.将树叶房子贴在展板上,集体评议验证
师:看看瓢虫都回到自己的家里了吗?(集体纠正错误)哪只瓢虫找错家了?为什么?
瓢虫们都回家了,我们也休息一会吧。
活动反思:
一般来说,幼儿对于数学活动会显得很不感兴趣。但在这个数学活动中我看的出幼儿一直处于好学、兴奋的这个状态中。优:让幼儿体验到了对数学活动的乐趣,让他们变的主动在学。目标也有基本达到。环节设计比较清晰,新颖,难度也层层递进,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不停的围绕我的思维转。缺:在有些细节方面我想的还不够周到。导致幼儿在找树叶这个环节中进行了过于简单的操作,幼儿没有动脑筋,没有去数数。在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瓢虫和纠错的时候可以请下面的孩子也参与进来。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加了难度,却并没有进行讲解示范,导致幼儿盲目操作,一片混乱。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磨练,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26、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
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
2、(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
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
(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
(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幼儿游戏数次
3、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
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
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
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
准备好了吗?
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
(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
(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结束语: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27、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感知方位》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并掌握方位词:上下、里外。
2、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7、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情境:两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几只放有礼物的圣诞帽子。
2、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圣诞老爷爷手套一只。
3、音乐:圣诞歌。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活动室
(播放圣诞歌)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
评:圣诞歌这段音乐比较轻松欢快,听着音乐进活动室可以让幼儿容入到圣诞节的气氛里。
二、感知方位 上下、里外
1.找一找、说一说礼物在哪里?
(1)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我们一块儿去找找吧!(播放圣诞歌)评:让幼儿自由找礼物,说说礼物放在什么地方,这里给幼儿一个自由说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幼儿和老师、好朋友相互交流的机会。在音乐的伴奏下,氛围比较轻松、活跃。
(2)提问: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了哪里?
评:对小班的幼儿来说,说完整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这个环节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这些方位词,还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这样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语言特点。
2.游戏:摸摸礼物跑回来。
圣诞老爷爷要请小朋友去摸摸礼物,你们愿意吗?(游戏玩法: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男孩摸摸树上面的礼物女孩摸摸树下面的礼物快回来。)评:在理解方位词的基础上,和幼儿玩一个他们平时经常玩的游戏,加深了对方位词的认识。这个游戏不仅活跃了活动的气氛,而且可以递进师生间的感情。幼儿对这个游戏很熟悉,所以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男孩、女孩分开摸不一同方位的礼物,一方面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同时解决了游戏时拥挤的现状。
3.自由取下自己喜欢的礼物。
(1)师小结:圣诞老爷爷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有的放在上面(动作),有的放在下面(动作),有的藏在里面(动作),有的摆在外面(动作)。
评:教师结合动作小结礼物的方位,动作的表现更加形象,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2)小朋友你们想要这些礼物吗?请你去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
评:看到这些包装精美的礼物,孩子们一定很想要,如果一直把礼物挂在树上或者放在帽子里进行教学,过一会就不感兴趣了,所以设置拿礼物这个环节,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4.藏礼物,说说将礼物藏在了哪里。
(1)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和礼物捉迷藏好吗?
(2)你怎么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的?
评:"捉迷藏"这个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首先让幼儿自己选一个喜欢的礼物,然后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使礼物和幼儿直间发生关系,在玩"捉迷藏"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礼物藏在了什么地方,这里说的方式也有好几种,如先请几个幼儿告诉圣诞老爷爷,然后请小朋友告诉旁边的小朋友,这样就满足了他们说的欲望。"捉迷藏"的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习正确运用这四个方位词。
5.歌表演"圣诞礼物"。
(1)教师演唱"圣诞礼物"。( 歌词: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真好看、真好看!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真好看、真好看!)评:老师利用幼儿熟悉的"两只老虎"的旋律,重新填了词,使小朋友听起来很明了,而且加上动作,更加形象生动,小朋友非常愿意表演。而且我利用圣诞老爷爷的形象演唱,小朋友更加觉得希奇,听的很认真。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演唱。
圣诞老爷爷唱的好听吗?你们想唱吗?那我们一起跟着圣诞老爷爷唱吧。
三、拆礼物
1.摇一摇、听一听,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
2.拆开礼物,相互说说盒子里的礼物是什么?
3.品尝、分享糖果。
评:最后一个环节是本活动的**部分,其实从一开始幼儿就很想拥有这份礼物,当我以圣诞老爷爷的口吻说要把礼物送给他们时,他们可高兴了,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东西?于是我借助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摇一摇,猜一猜里面到底藏了些什么,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小朋友的猜想很多,有的说巧克力、有的说积木、有的说小手帕……在这个充满神秘的盒子里,到底藏着什么呢?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于是我又以圣诞老爷爷的口吻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拆礼物,然后把自己收到的礼物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巩固、运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等方位词。
28、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糖果》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摸摸、看看、抓抓、尝尝中,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2、能够快乐积极的进行操作活动。
3、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糖果,标有形状标记分类盒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猜一猜,引发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好吃的甜甜的礼物,我来摇一摇,你们听一听,猜猜他们会是什么?
幼:糖,糖果。
师:哦,糖果是甜甜的,你吃过甜甜的糖果。
2、糖果大聚会
师: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糖果呀,好可爱的糖果宝宝呀,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糖果?
请幼儿取出一颗糖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引导幼儿说一说糖果的形状、颜色,如红色的、圆圆的、方方的等。
二、抓糖果,数一数。
1、抓糖果师:等一下请宝宝们抓一下糖果,记住,只能抓一次,一只手抓哦!放在自己的小盘子里,数一数抓了几颗糖?(教师边说边示范)。
2、幼儿自由抓糖果,并数一数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抓糖,指导幼儿数一数糖果的数量。
师:请数好糖果的宝宝拿着你的糖果回到位置上来吧。
师幼交流拿到了几颗糖果。
三、认识标记,分一分糖果,送糖果回家。
1、出示空的盘子,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标记(圆形、正方形)师:这些糖果都混放在一起了,超市阿姨没办法卖掉了,她想请小三班的宝宝帮她分糖果,这个盘子上画了一个圆圆的标记,那你们觉得这个盘子里应该装什么样的糖果宝宝呀?
幼:圆圆的糖果宝宝。
师:哦,这是圆形糖果的家。(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画有圆形标记的是圆形糖果的家,放圆形糖果,画有方形标记的盘子放方形的糖果)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放置糖果在不同标记的盒子里。
2、幼儿自由分组分糖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师:超市阿姨说糖果宝宝要回家了,帮他们找一找吧。每个小朋友拿着自己刚才抓到的糖果,回到桌子旁,帮他们找到家吧。
(先分完的幼儿可以和身边朋友说一说帮哪个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师:请大家看一看我们小朋友都为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吗?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验证)师:每颗糖果都找到家了,超市阿姨感谢大家的帮助,这下阿姨可以在超市里卖了,为自己鼓鼓掌吧!
四、最后教师要奖励幼儿品尝糖果。
师:每组的宝宝都帮糖果宝宝找到家了,谢谢你们,今天糖果宝宝要感谢你们,送给你们每人一颗糖果,糖果的味道有很多种,我们以后还可以按照他们的不同味道给他们分分家,但是糖不能多吃,要注意保护牙齿。
(幼儿品尝糖果,引导幼儿感受糖果有多种味道,并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29、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对应》反思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二、 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三、 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四、 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7、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大象、牛、兔子、刺猬、猫、木头、小狗、骨头、点图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1、出示"小狗"导入。
师:今天小狗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小狗自己搬不动怎么办呢?
师: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吧?(刺猬、小花猫、小兔子、牛、大象)
小结: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
二、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1、师:小狗请来了力气最小的小刺猬来帮忙,一个刺猬一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刺猬太慢了
2、师:小狗请来了二只小花猫来帮忙,二只小花猫二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花猫太慢了
3、师:小狗又请来了三只小兔子来帮忙,三只小兔子三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兔子累坏了
4、师:小狗又请来了四只牛来帮忙,四只牛四根木头,木头太多了,牛也累坏了
5、师:小狗又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来帮忙,五头大象五根木头,终于所有的木头都搬运完了,小狗的房子盖好了
小结:好多小动物来帮忙,小狗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1、小狗家族邀请小伙伴吃骨头了,但是每一只小狗只能吃一个骨头
2、教师出示一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一个狗骨头,出示二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二个狗骨头,出示三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三个狗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
四、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讲解操作要求
2、师:依次给小狗找到对应的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每一只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头了
教学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30、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荡秋千》反思
活动目标:
1.建立平面位置对应的概念。
2.依照图上的线索提示找出下图中相应的空间位置。
3.培养探索和操作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7.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不同卡纸各一张,四种小动物卡片各一张。 2.形状不相同的枳木四块,教师和幼儿每人一份。 3.小兔、青蛙、小猫、小熊的头饰,幼儿每人一个。 4.在教室的地上并排用彩色纸条圈出红、黄、蓝、绿四个圆圈。 5.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
1. 各位小魔术师你们准备好了吗?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变一个魔术吧。
2. 儿歌“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毛毛虫,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两个手指手变变变,变成一把大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幼儿和教师一起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二、集体练习,帮助幼儿建立平面位置对应的概念。
1. 操作游戏:“分枳木”。
(1) 在黑板上贴出上下两张图片,上边的图片上有三个相同的盘子,里边分别放有红色、黄色、绿色的枳木,下边的图片上也有三个相同的盘子,盘子里没有枳木。
(2)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上边这幅图,找一找我手中的这三个枳木应该放在下边哪一个盘子里?(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枳木,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并请三位幼儿分别上前将这三个枳木放在相应的盘子里。)
2. 拼图游戏:“搭枳木”。
(1) 看,老师摆出了企么造型?用了哪些形状的图形呢?
(2) 想一想、摆一摆,让你的枳木也变成这种造型吧。(引导幼儿在桌面上摆出相同的造型。)
3. 动作游戏:“跳圈”。
(1) 在黑板上贴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红、黄、蓝、绿,四个圆圈并排排列;老师估地上并排用彩色纸圈出红、黄、蓝、绿四个圆圈,但颜色的顺序与图片上不同;幼儿分别带着头饰,教师手中拿着这四种小动物的卡片。
(2) 小动物们来玩跳圈游戏,(教师把四个小动物的卡片分别贴入四个圆圈里),看一看你们应该跳入哪个颜色的圈中呢?试一试,跳一跳吧!(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中圆圈的颜色提示,跳进相应的圆圈内。)
4.引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活动反思:
准备这节课时,就有很多想法。音乐唱歌教学课究竟该怎么上?怎样上好?教学设计改了多次,变了多次。我一直在不断尝试中探究与反思。我就以《荡秋千》为例,把我想法归纳如下:
本课内容《荡秋千》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演唱歌曲。因为四年级涉及的音乐元素已很多,那么就决不应该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了。我们音乐老师就有必要遵照《纲要》精神,让学生从音乐的本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开始,通过音乐本体的积累,更理性的来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非常注重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与优化。主要体现为在节奏的练习中巩固了前后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拍法;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是以“字—乐句—乐段—歌曲”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用漂亮的音色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想一堂有效的音乐唱歌课应是学生在学了这首歌曲后能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正是我本堂课的**终目标。
让学生在音乐唱歌课中“唱”起来,那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在学唱曲子时,要给学生创造一切“唱”的机会。在初次聆听时的轻轻哼唱,在对难点乐句时的反复吟唱,在对整首歌曲时的有感情演唱,让他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荡秋千》这堂课的歌曲教学环节中,我用“四唱”来解决唱的重难点,以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我让学生从圆滑线中得到启发,单独并重复演唱几个一字多音的字,如“呀”、“响”、“欢”,唱得圆润,唱得舒畅。从而引申到句子“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把休止符在这个地方的作用唱出来,把句子唱得轻盈活泼。继而到唱准句子“上下来回荡呀荡呀”的七度跨音,同时要唱出荡秋千的感觉来。接着从第一乐段的教师范唱入手,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处理第二乐段的演唱,达到能用漂亮的音色来有感情地演唱。以歌声为载体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情感。学生在完成了这三“唱”之后,对歌曲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后一“唱”——“完整的唱”时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音乐唱歌课不单单只是唱唱。在有了一定基础之上要把“唱”的教学空间拓展到“创”的空间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那就要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
《荡秋千》这堂课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各项教学目标都已达成,学生学习也颇有兴趣。但是我们的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可能十全十美,在课堂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以后教学中还需继续努力。
31、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春游》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2、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差异排列5以内的物体。
3、感受在情景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6、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7、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从小到大的3个书包、4个苹果、5个面包)
2、纸剪花瓶人手一份。(花瓶上贴着圆点,圆点排列包含颜色和大小两个维度的排列规律,供幼儿按圆点的排列规律贴花),每人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桃花3朵、黄色的迎春花4朵、红色的郁金香5朵。(供幼儿在花瓶上粘贴)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题 (跟着音乐做开小汽车动作带领幼儿到位置上)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去春游好吗?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先来整理一下吧。
2、逐一出示去春游的物品,比较物体的大小,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排列。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书包的图片,请幼儿说说一共有几个书包?这些书包有什么不同(不一样)?(大小不同)哪只最大,哪只最小?并把书包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提醒幼儿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大起来。
(2)书包整理好了,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什么?(教师在黑板上出示4个苹果)数数有几个苹果?并请幼儿给苹果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看看哪个苹果最大,把最大的苹果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小起来。
(3)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5只面包,苹果整理好了,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呢?数数有多少?有什么不一样?并按从小到大排列。再次提醒幼儿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大起来。
3、幼儿操作。
第一次操作:
(1)春游去的物品整理好了,那我们出发喽!幼儿跟着音乐做开汽车状,公园到了,我们下车吧。看看公园里开了许多美丽的花。(出示粉红色的桃花、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郁金香)说说这是什么花?是什么颜色的?数一数有几多桃花、几朵迎春花、几朵郁金香?
(2)让幼儿把一种花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老师送给每个小朋友一种颜色的花,请你帮它排一排,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3)检查幼儿排序情况。
第二次操作:
花儿真漂亮,我们把它们插到花瓶里吧。
(1)教师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贴的是什么颜色的圆点?圆点的是怎样排列的?请幼儿根据花瓶上的排列图示贴上相应的花。
(2)幼儿贴花,教师巡回指导。
(3)评价幼儿贴花情况。把幼儿的贴好的花瓶展示出来,幼儿和老师一起检查,找出错误,并纠正。
4、结束。
时间不早了,我们开着小汽车回幼儿园喽!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3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运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等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比较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6.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7.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果、碗盘、彩色扣子、操作板、彩笔、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开火车进教室。师:每个小朋友坐了一张椅子,还有椅子多吗?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谁多?谁少?
2.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小朋友看漂亮吗?图画里有谁?我们来听一听图画里的故事好吗?(师清讲故事一遍)
师:小朋友来猜一猜,是红萝卜多还是白萝卜多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多谁少?(请幼儿上来示范比较)
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的方法。
3.师:花园里红花和黄花谁多谁少?用什么方法来比?(师重点介绍用连线对应比较)
4.分组操作:第一组装水果,比较水果和盘碟谁多谁少?第二组比较不同颜色的扣子谁多谁少?第三组用连线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5.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的方法,还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吗?比如:老师这里有一袋红花片,一袋绿花片,谁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分出谁多谁少?
课后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分析。
1、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数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也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我们关注的事。本次活动重视的一个环节是操作活动,如何在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材料,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现出来,使幼儿能随机地感知数学、走进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在材料提供时,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活动中采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第一组装水果,比较水果和盘碟谁多谁少?第二组比较不同颜色的扣子谁多谁少?第三组用连线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这三组材料难易不一样,我让幼儿轮换组活动,让幼儿都去尝试操作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而且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有兴趣地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孩子人人都能参与,既巩固了孩子的知识,又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举多得。
2、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教师重视了每个环节的小结表述,数学概念清楚,明了。
3、课堂气氛活跃,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
二、改进策略。
1、挂图出示比较传统,用课件比较生动形象。
2、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回答有偏差时,教师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维,然后顺应孩子的思维再引入,效果会更好。
3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方形》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1.出示神奇口袋,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1.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建议:
1.在摸图形时可以告诉幼儿XX图形是长方形。
2.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建议家长帮助幼儿寻找。
日常活动与教育
1.可在智力角区里玩《图形接龙》的游戏。
2.在美工区中玩《图形拼图》粘贴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把彩色的几何图形进行自由粘贴成各种物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游戏宝库:
《小动物找家》
目的:复习几何图形准备:在场地上布置四种小动物的家,分别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表示,每一位幼儿一个几何图形的项链或胸卡。
玩法:老师扮“老狼”幼儿扮“小动物”。告诉小动物老狼在5点钟要来抓它们,然后“大舅灰狼”往前走。“小动物”一边喊“老狼来啦”一边模仿动物走路。灰狼从1点钟开始回答,按顺序报到5点钟时,就回头抓“动物”。“小动物马上按图形找自己家。找促家的小动物被大灰狼抓去,停止游戏一次。
游戏建议:
1.幼儿可以换图形
2.“大灰狼”也可请幼二来扮演《摆火柴棍》
目的:
1.摆三角形,四角形。
2数火柴根的根数(或用棉签代替)玩法:
1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知道三角形用三根火柴,正方形用四根火柴
2.摆各种有趣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菱形,梯形等等并数出火柴的根数。
附儿歌:
《神奇口袋》
神奇口袋真神奇,里面装着好东西,谁来摸,摸仔细,告诉大家好东西。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小百科:长方形,数学术语,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同时,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34、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三只小熊》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音乐《三只小熊》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刚才儿歌中唱到的是谁呀?”“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小熊一家人在干什么”
(二)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师:“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 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熊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三)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
1、师:“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那它们用什么吃饭呢?我们准备好了三只碗。”
2、师:“哪知碗给熊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熊妈妈?什么颜色的?熊宝宝呢?”
(四)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师:“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图形,有三角瓶、正方形、圆形。”
3、师:“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宝宝吃?为什么?
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妈妈吃?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五)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细”
1、师:“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粗”、“细”:“我们平时说一个人是胖瘦,但是玉米我们要说它是粗或者细。”
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熊宝宝胃口最小,吃的玉米是最细的
熊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吃的玉米是不粗也不细的
(六)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师:“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小朋友们想一想,老师觉得呀,熊爸爸吃得最最多,所以给它最多的三个苹果,熊宝宝吃得最最少,所以给它最少的一个苹果,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所以我们给她不多也不少的三个苹果。”
2、请幼儿尝试自己分一分。
(七)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大小,高矮,粗细,多少,请小朋友们将家里的吃的分给爸爸妈妈们吃,好吗?想一想你们要按什么分呢?”
教学反思: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数学活动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中认识三只熊,在对家庭成员的认识中区分大小和比较的大与小,高矮和比较高与矮,由此帮助三只熊分早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小班《圣诞舞会》数学教案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量
-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感知4以内数量)》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乘车(感知4以内的数量)》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反思
-
幼儿园数与量学习《3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反思
-
幼儿园数与量学习《3以内的点数》小班数学教案反思
-
小班数学说课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量”》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数量》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感知8以内的数量》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量》反思
-
幼儿园小班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数学)
-
中班数学活动《快乐餐会感知7以内的数量》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美丽的太阳花(感知5以内的数量)》反思
推荐文章
-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
“打扮树宝宝”数学活动个案(小班数学)
-
数学教案-小班《比较轻重》
-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认识圆形》
-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单双数
-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6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
小班数学教案《5的认识》反思
-
幼儿园数学活动《海底世界》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反思《小兔的生日宴会》
-
幼儿园教案小班数学认识许多反思
-
幼儿园教案小班数学活动喜欢的颜色反思
-
我天生是个小探索家
-
请您慎言
-
飞得更高―建构大班《小小志愿者》活动的策略转变
-
中班健康教案《猪小弟洗澡》反思
-
小班社会教案《逛逛幼儿园》反思
-
小班健康教案《看谁能捉住我》反思
-
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小猫捉迷藏》反思
-
集成吊顶推广朋友圈文案35句
-
宣传瓷器文化朋友圈文案36句
-
最新唯美文艺范英文昵称合集38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