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教案

首页 - 小班主题教案

小班教案《认识菠萝》

时间:2023-05-10 15:44:05 A+

小班教案《认识菠萝》

小班教案《认识菠萝》

1、小班教案《认识菠萝》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认识菠萝的特性。

  2、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

  3、幼儿在活中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菠萝,一份削好的菠萝。

  2、菠萝拼图四张,观察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回忆感知菠萝的特征

  1、 猜谜

  师:“今天我们小六班来了一位水果客人,想知道它是谁?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谜,发现这种水果是菠萝。

  2、 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猜出它是菠萝的?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发现菠萝

  二、玩菠萝,感知菠萝外部特征。

  3、 玩菠萝

  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充分探索菠萝的特征。

  4、 讲菠萝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

  (菠萝的皮很粗糙,摸上去有刺,叶子上有刺,叶边有锯齿,硬等)

  5、 削菠萝

  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请出水果超市的叔叔,当场示范削菠萝――观察第一步:去表皮,第二步:去疙瘩。

  在看削菠萝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因为菠萝表皮又厚又硬,凹凸不平,所以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

  三、吃菠萝,品尝菠萝果实的味道。

  1、泡菠萝

  师问:菠萝削好了,我们可以吃了吗?

  为什么切好后菠萝必须经盐水浸泡才能吃?

  2、吃菠萝

  幼儿品尝,讲出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2、小班教案《认识正方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形,感知其特征。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从生活中找出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正方形”“火车”;

  2、正方形,非正方形卡纸若干,呼啦圈6个;

  3、圆形,方形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正方形:游戏“神秘袋”。

  教师出示“神秘袋”,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里面有什么。

  出示正方形卡纸,并提问:

  1、正方形有几个角?

  2、正方形有几条边?

  教师指导幼儿在观察,触摸的过程中认识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形,了解其主要特征,操作学具“火车”。

  教师出示学具:没有车厢的“火车”,让幼儿观察发现火车车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车厢的大小不一样,请幼儿找出大小与车厢匹配的正方形,在操作中发现:正方形,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转一转,不变样。

  三、游戏“小企鹅跳冰块”,能从众多图形中找到正方形。

  场景布置:教师将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当作冰块,正方形与非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卡纸图标各放入呼啦圈中心,没放呼啦圈的地面假设是水。

  听指令:全体幼儿扮演“小企鹅”,教师说指令,“小企鹅”先在水里游泳,当听到“有风浪了”时,就必须找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站上去。因为只有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是安全的,其它形状的冰块站上去会破掉,就会掉到水里去,所以站在其他形状上的就是失败了。当听到“风停了”,“小企鹅”可到水里游泳。游戏可反复进行。

  四、分享“饼干”,从生活场景中感知正方形的存在。

  教师准备圆形与正方形的饼干若干。

  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棒,教师想请小朋友“吃饼干”,但吃饼干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要吃正方形的饼干,请幼儿来取饼干。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找一找含有正方形的物品,如:正方形折纸,布书,小毛巾,地垫,地板砖等等。

  请小朋友再找找我们生活中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活动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交通工具火车,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活动内容,继而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点,在选饼干的过程中,使活动内容分回归生活。

  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小班幼儿的心理。

3、小班教案《认识红黄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黄色、蓝色。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3、让孩子感受色彩的美。

  4、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认识红色、黄色、蓝色

  难点:能把认识的红色、黄色、蓝色迁移到生活的物品中。

活动准备

  米老鼠手偶、卡纸做的衣服、帽子和裙子、红黄蓝三色做的圆形卡片与幼儿人数一样多、红黄蓝颜料、有盖子的塑料瓶、音乐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用手偶“米老鼠妹妹”找衣服,引出主题。

  教师:米老鼠妹妹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她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找找她的衣服。

  请幼儿分别帮米老鼠妹妹找到帽子、衣服和裙子。(红色的帽子、黄色的衣服、蓝色的裙子)

  提示:帽子要像太阳一样的颜色、衣服要像香蕉一样的颜色、裙子要像大海一样的颜色。

  基本部分:

  分别引出红色、黄色和蓝色,并让宝宝一起认识。

  (告诉孩子这是三原色,很多颜色就是由这三种颜色变化来的。)

  3、找找教室里、身上穿的哪些还有红色、黄色和蓝色。

  4、请幼儿和老师一起找颜色宝宝。(准备好的小圆片)

  教师:我们一起来找颜色宝宝好吗?谁先找到我们一起表扬他。

  5、玩瓶子宝宝变颜色。

  (1)、教师:今天米老鼠妹妹很高兴,因为你们帮她找到了衣服。她觉得小朋友们很能干想再请小朋帮她做一瓶果汁水,我们一起给她变一瓶果汁水吧。(教师变魔术给孩子看,并表演颜色的变化,告诉孩子回家也可以变哟)

  (2)、把水分组送到篮子里。

  结束部分:

  请孩子跟着老师学米老鼠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1、本节课孩子的参与性很高,孩子们很感兴趣,ppt的内容让孩子们兴致很高,加上玩魔术瓶更有意思,孩子们都能轻松的认识红、黄、 蓝三原色了。多数幼儿能把学到的颜色迁移到物体的身上。

  2、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培养、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色彩有了初步的审美感。

  3、如果让我在上这节课,我会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活动,并选上更美的音乐,并让孩子完整地观看三原色的变化,刺激幼儿进一步的学习。

4、小班教案《认识三角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 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5、小班教案《认识前后》含反思

设计意图:

  让幼儿能正确的使用方位词:前、 后 。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慢羊羊头饰一个

  2、灰太狼头饰一个

  3、喜羊羊头饰(与男幼儿人数相同)美羊羊头饰(与女幼儿人数相同)

  4、大树一颗(灰太狼藏在大树后面)

  5、小兔子和小狗娃娃各一个

  6、玩具若干个(分别放在小兔和小狗的前面和后面)

  7、创设活动情景:教师的一头坐着孩子,中间放上小兔和小狗,小兔的前面放上点玩具,小狗的后面放上点玩具,另一头放一颗树,灰太狼藏在树后面。

  8、经验准备:幼儿对灰太狼与喜羊羊的故事有所了解。

活动重难点:

  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区分前面和后面。

  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前 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过程:

  1、做拍手律动,(上拍下拍 前拍 后拍)

  2、小手放腿上,小手藏起来,提问小手藏在了那里,藏在了后面。小手伸出来,现在你的小手在身体的那面,小手在身体的前面。

  3、提问:老师在你们的那面,老师在我们的前面。老师转过身去,提问:现在你们在我的那面,我们在老师的后面。

  4、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老师的前面,提问:现在xx小朋友在老师的那面,xx在老师的前面,在请一个小朋友站在老师的后面。提问:他站在老师的那面,他站在老师的后面。

  5、点一个小朋友,指定,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前面,在请一个,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后面,提问幼儿,我的前面有谁,我的后面有谁。

  6、引起兴趣:

  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师:小朋友,有没有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啊?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你最喜欢谁啊?为什么?

  幼:我喜欢……

  师:嗯,那今天啊,韩老师来扮演慢洋洋村长,我们小朋友来扮演小羊,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

  7、 电话铃响,懒洋洋村长接电话。

  师:(铃响后)喂,你是谁啊? 哦,你是熊妈妈啊?你打电话找

  我懒洋洋村长有什么事? 哦,你是说你家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想让我懒洋洋村长来帮你把玩具找回来是不是啊?那我问问我的小羊们愿不愿意帮你们!小样们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们愿不愿意帮熊宝宝吧玩具找回来啊。(愿意)熊妈妈,你听到了吗?小羊们都说愿意,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来帮助你了。

  8、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师:现在这样灰太狼非常的狡猾,我们小样们现在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他,等会儿和村长一起去抓灰太狼好不好,不过在去抓灰太狼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你们要是通过的话我才能让你们去抓狼,有没有信心。(有)听命令行动

  教师发号口令:

  现在所有的小羊听着,小男孩现在是喜洋洋,小女孩是美羊羊,现在听我口令。

  1)请所有的美羊羊走到自己的椅子后面。

  2)请所有的喜洋洋走到自己的椅子前面。

  3)请所有的喜洋洋向前走一步。

  4)请所有的美羊羊向后退两步。

  (好现在所有的小羊都回到座位上。)

  9、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方位词

  师:现在我慢洋洋村长要和喜洋洋一起去侦察敌情了,我们轻轻的走过去,看看灰太狼在哪里,然后悄悄的在心里面记着,一起出动去把它抓起来。

  村长带着喜羊羊轻轻的走去抓狼。

  喜洋洋出动抓狼,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灰太狼。

  请美羊羊在旁观战,思考在什么的前面(后面)看到玩具的踪迹。

  美羊羊出动,寻找玩具,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找到了玩具。

  10、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师:(电话铃第二次响)喂,是熊妈妈啊!我们已经把灰太狼他们抓来了,而且还把熊宝宝的玩具找到了,嗯!你要和我们的小样们说谢谢啊!{熊妈妈说,谢谢小羊们}(不用谢)哦,好的,我知道了!再见!熊妈妈!

  师:熊妈妈说请美羊羊们把找到玩具放在熊宝宝的前面,请喜洋洋们把抓来的狼放在熊宝宝的后面。

  (幼儿上前按要求摆放。)

  11、游戏结束:我们的抓狼任务成功,表扬表扬自己。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以后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为了不使整个过程看起来太乱,在去寻找玩具和抓狼的时候我没有请完所有的小朋友,只是请个几个,由于过于紧张还给漏掉了一些个环节,导致整节课看起来过于简单,时间也显得太短,评课的时候领导和老师们提出的错误点和建议对这节课看来都很有用,通过评课这节课也显得条理更加清晰了,谢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加油的。

6、小班教案《认识动物》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几种动物外形的不同特征,学习用简单的方位词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喜欢观察和表达,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①幼儿操作板;②多媒体设备及课件;③礼物筐;

  2.情境准备:“动物园情境”、适宜玩捉迷藏游戏的场地。

  3.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认识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寻找动物。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问题: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和你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是谁藏起来了?

  2.寻找辨别,大胆猜测。

  提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对不同动物显露出来的身体部位进行辨别,根据其局部特征猜测出动物名称。

  问题:① 你猜一猜有哪个小动物藏起来了?

  ②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小动物呢?

  ③ 它藏在了什么地方?

  3.确认方位,模仿动物。

  提示:引导幼儿将躲藏的动物一一找出,并尝试说出其躲藏的方位及动物某一部位在自身的位置。

  问题:① 请小朋友把发现的小动物找出来,看看你猜的对不对。

  ② 你们找到了哪个小动物?(如:小兔子),兔子的耳朵长在兔子身体的什么位置?

  二、巩固认识。

  1.课件再现、核对方位。

  问题:①刚才有哪些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②它们都藏在哪里了?让我们看看小朋友说得对不对。

  提示:边提问边演示课件,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将知识进行回忆和再现。

  2.材料操作、探究学习。

  幼儿利用操作材料“调皮的小猫”,与课件进行互动,找出相同的方位图案。

  提示:关注幼儿是否能够独立找出相同的方位图案,并将“小汽车”(按钮)放到相应的位置上。

  三、快乐游戏。

  1.游戏表达、巩固认识。

  (1)全体幼儿躲藏起来,说出自己隐藏的方位,请老师来寻找。

  (2)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躲藏起来,一组进行寻找。

  2.活动延伸、赠送礼物。

  问题:

  ①我们还有一件东西没有找到,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②你们在哪里找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面是什么?这些礼物应该怎样用?(如发夹戴在头上,椅垫坐在屁股下等。)

  ③请小朋友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礼物,送给会场里的老师,还要把它送到正确的位置上。

  3.幼儿带礼物,走出会场,活动结束。

7、小班教案《认识白天黑夜》含反思

活动目的:

  有观察白天与黑夜的兴趣,了解它们的明显不同。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对人物红红、小鸟、牵牛花形象已熟知。

  2、PPT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出示事物图片。这张照片美吗?你们能看出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吗?你怎么知道是晚上?

  小结: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夜晚悄悄来临了。

  二、欣赏、对比(PPT)

  1、大胆猜测黑夜里看到的事物在做什么?

  1)我们的三个朋友在哪儿?他们会在做什么呢?(鼓励幼儿猜测)

  2)红红小朋友在哪儿呀?

  (猜测一:树下或花园里,这么晚树下和花园里还有人吗?红红一个人会不会害怕,所以小朋友在夜晚会在哪儿呀?)

  (猜测二:房间里,睡觉)

  小结:夜里,小朋友都进入了甜甜地梦乡。

  3)小鸟会在哪儿呀?它在睡觉吗?

  小结:小鸟在温暖的鸟窝里睡着了

  4)我们已经找到了几个朋友?还有谁没找到?(牵牛花)

  牵牛花会在哪儿呀?他会不会也在睡觉呀?

  (对比)这里的牵牛花和栅栏上的牵牛花一样吗?(开着、闭着花瓣,对呀夜里牵牛花的花瓣闭起来了,就象小朋友盖着被子合拢着睡着了)

  5)夜晚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点击播放)夜晚悄悄来临了。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小朋友进入甜甜地梦乡,小鸟躺在鸟窝里睡着了,牵牛花合上美丽的花瓣。

  6)好听吗?你感觉怎么样?夜晚美不美?对呀夜晚很美,静悄悄的。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安静美丽的夜晚吧。

  2、大胆猜测白天这些事物又会再做什么?

  1)(PPT,白天与黑夜出现过的事物)变变变,看看这一张照片还是夜晚吗?那这是什么时候?你怎么知道的?(太阳公公咪咪笑,白云姐姐飘呀飘)那白天我们的好朋友还会在睡觉吗?那你觉得白天他们会在干么呢?(幼儿随意猜测)

  2)猜了半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红红、小鸟、牵牛花太阳公公出来了,你们在干什么呀?快点听听他们自己的介绍吧!太阳公公咪咪笑,白云姐姐飘呀飘小朋友们做游戏,小鸟小鸟飞呀飞,牵牛花儿露笑脸,白天白天来到了。

  白天是怎样的?(白天是热闹的、有趣的)那我们来表演一下白天吧。

  小结:有趣的白天真热闹。

  3、对比

  (点击对比图片)白天小朋友们做游戏,夜晚小朋友进入甜甜地梦乡。白天小鸟小鸟飞呀飞,夜晚小鸟躺在鸟窝里睡着了。白天牵牛花儿露笑脸,夜晚牵牛花合上美丽的花瓣,所以白天是热闹的,而夜晚是静悄悄的。

  小结:原来白天许多动物、小朋友都出来活动了,所以白天真热闹。到了晚上它们都睡着了,所以夜晚静悄悄。

活动延伸:

  除了这三个朋友外,还有哪些朋友在白天和夜晚做的事情也不一样,如小花猫、青蛙、猫头鹰等,找找看。

活动反思:

  激发幼儿探究动机及兴趣是有效进行探究式教学和教学活动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让幼儿接触大自然,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还促进了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诱发了他们学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8、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篮子一个,玩具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认识里外,感知5以内的数量。

  出示一篮子玩具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在哪里?说说:这儿有什么?小猫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小动物?边数边将小动物拿到桌上,接着再看一看说臆说:小动物现在在哪里?让幼儿感知里外。最后送小动物回家,带领幼儿边送边说:一只小动物回家了,二只小动物回家了,……当小猫全部送回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

  2、操作活动分辨里外,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认识里外。请小朋友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篮子里面和外面的实物,请你给篮子外面的东西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看图说说:小动物在哪里?请你勾出在里面的小动物。

  3、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活动反思:

  在操作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表扬将操作材料收拾得整齐的幼儿。

9、小班教案《认识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两种水果,能准确的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2、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3、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重难点:

  能准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能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或味道

活动准备:

  水果实物、切好的果盘、神秘袋两个、神迷盒两个、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基本活动

  1、出示神秘袋

  师:“宝贝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神秘的袋子,里面有好多的好吃的,想不想吃?(想)

  师:“那你们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好吃的吗?”(不知道)

  师:“老师也忘了里边装的什么啦?我来……(老师假装往出拿)诶,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来帮老师,谁愿意来?”

  师:“***、***你俩来摸一摸”(请幼儿过来,先摸一摸,提醒幼儿只能摸一个)“***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呀?”“宝贝,那你摸到了什么呀?”(幼儿进行猜测,是哪种水果之后再拿出验证)

  师:“那我们拿出来看一看,到底是不是**?”

  (通过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例如,苹果)

  师:“呀,这是什么啊?苹果。那***猜对了没有?拍拍手吧。

  师:“谁能告诉我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呀?它长什么样子的?”(如幼儿说不来提醒是圆圆的还是长长的)。

  运用此方法,逐个拿出认识苹果,香蕉。

  2、闻一闻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漂亮的神秘盒,里边也装了好吃的,这次老师不要你们用手摸,要让你们用小鼻子闻一闻里边装的是什么?(老师请若干幼儿来闻一闻是什么水果。并拿出来验证)

  3、尝一尝

  师:“宝贝们表现的真棒,想不想吃?那怎么样才可以吃啊?”(苹果洗洗吃、香蕉剥皮吃,在了解水果的吃法过程中,引导幼儿复习水果的名称。)

  师:“老师这儿给你们准备了洗干净、切好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尝一尝,看看他们是什么味道的。”

  (1)、请几个幼儿先来尝一尝,说出你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2)、请几个幼儿将眼睛蒙起来吃,吃完告诉大家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3)、幼儿分组吃不同的水果,吃完告诉老师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苹果和香蕉好不好吃呀?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啊?什么味道的啊?香蕉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啊?”(最后总结,复习水果名称,颜色和味道)

  师:“今天老师在外面也藏了一些水果宝宝,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和幼儿去户外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本节活动通过“摸、看、闻、尝”等方法,充分运用五官感觉来认知苹果,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

  2、整节活动中,充分引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幼儿 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参与到整节活动当中。

  3、对本节活动的细节部分处理有些不当:

  (1) 在开始部分,应用较安静的游戏,或与水果有关的小游戏进行导入。

  (2) 在“神秘袋”“闻一闻”两个环节中,让幼儿等待的时间有一点长,应多准备一些材料,让其他幼儿更好的参与。

  (3) 整节活动,可变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将幼儿分组,每人一个水果实物,让幼儿亲自感知两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特性。也可以用“蒙氏”教学法来进行,教师直接贯穿给幼儿正确的概念。这样可以让整节活动更加的收、放自如,也可以让幼儿更加有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

  (4) 可再加深一点难度,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也可用两种不同感觉的水果来进行,对比更加的强烈,明显。例如:苹果和猕猴桃,一个是光滑的,一个是粗糙的。

  通过这节活动,老师们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学习提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慢慢摸索,提高自己的组织活动能力,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方法,让幼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将以后的活动开展的更生动有效。

10、小班教案《认识时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让幼儿初步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培养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迁移已有经验,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一天都有些什么时候呢?你们每一天都会做些什么事情?早晨会干什么?白天会干什么?晚上又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二、结合挂图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

  1、认识早晨。(出示早晨图)问: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加晨间锻炼。

  2、认识白天。(出示白天图)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游戏。)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3、认识晚上。(出示晚上图片)问: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晚上)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月亮和星星出来了,家里亮着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看电视)带领幼儿念读词汇:晚上。晚上,街上的路灯会亮吗?如果没有路灯,我们能看得清吗?(不能)让幼儿说说晚上在家干什么?

  4、认识黑夜。(出示黑夜图)问: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三、引导孩子懂得时间的昼、夜更替。

  早晨我们小朋友起床后,上幼儿园。白天我们一起游戏,晚上我们回家,黑夜就睡觉休息。第二天我们又开始活动,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小朋友就慢慢地长大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11、小班教案《认识西红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

  2.观察植物生长变化。

  3.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照相机,种植地。

活动过程:

  一、观察西红柿的叶子(第一周)

  西红柿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几片叶子?请小朋友数一数。

  二、继续观察西红柿(第二周)

  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西红柿(第三周)

  你发现了什么?

  地上为什么会有裂纹?

  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给西红柿浇水,就像小朋友们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四、观察西红柿(第四周)

  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势利导地进行随机教育,是教师比较难以把握的。往往会将自己的猜测和推想强加于幼儿,使组织和安排的活动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符合。细心观察幼儿的好奇心及兴趣,及时给予支持、合作、引导。抓住孩子的兴奋点实施教育,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小班教案《认识五官》含反思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五官,及五官的作用。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五官的作用

活动准备

  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毛的卡片,头饰

活动过程

  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出示卡片:小鸡的眼睛在哪里?小鸭子的眼睛在哪里?小妹妹的眼睛在哪里?

  根据故事得知眼睛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卡片:眉毛。老师根据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述眉毛的作用。

  让小朋友互相找眉毛,并且做和眉毛有关的表情。

  根据图片认识鼻子、嘴巴、耳朵。并采用挂图的形式认识鼻子嘴巴耳朵的作用。

  做游戏:看谁反应快!两个小朋友互相对面坐着。一个喊五官的名称,一个在最短的时间去摸,看谁反应快!

  做游戏:带上头饰,寻找各自的作用。比如:鼻子 闻香气 眼睛 看花朵

教学反思

  在此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迅速地找到五官的位置。对于五官的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是这个教学活动活动气氛还不够热烈,在表演中,幼儿的团队意识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13、小班教案《认识4和5》含反思

目标:

  1、认识数字4、5,理解数字与物体的数量关系。

  2、能够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准备:

  1、 数字4、5的数卡各一张

  2、 实物图片若干、胸卡、点卡分别4、5的数量

过程:

  一、出示数卡,引导幼儿说说卡片上是数字几?

  (由于本班幼儿对数字4、5的字形有一定的了解,此环节的设计帮助幼儿复习认识4、5数字)

  二、学习按数字匹配实物

  (1)、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片,说说那些实物的数量为4,哪些数字数量为5。

  (2)、出示4、5的数卡,引导幼儿根据数字进行匹配点条,画竖线等。

  (3)、教师小结:有几个实物可以用数字进行表示,数字几表示有几个实物(图片)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式进行感知数量,从而真正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三、游戏:找朋友

  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自己胸前的卡片,为自己找到好朋友,找到好朋友两人站在一起。

  (此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地学习氛围,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知识。)

  四、评价活动

  引导幼儿相互检查朋友是不是找正确。

延伸活动

  区域学习

  (1)、小猫钓鱼 (2)、拼龙

反思:

  由于中班幼儿对学习5以内的数字的认识掌握较好,活动开始部分出示数字直接的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复习相应的数字,数字出示后幼儿很快说出4和5。在学习按数字匹配实物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近的方式首先让幼儿从图中找出实物数出的数量,再用找数字的方式进行对应。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数字与物体的数量进行匹配,达到了活动的第一点目标。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我出示数卡让幼儿进行匹配点条、画竖线这一环节进行的有些乱,如果放在延伸活动中可能避免上课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等待的现象。

  整个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实施,幼儿兴趣浓烈,尤其体现在找朋友这一环节,幼儿通过观看自己胸前的数字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幼儿找到的好朋友分别为:数字和相应的数字、数字与实物相等的数量,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本节活动的内容。

14、小班教案《认识软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尝试按玩具的软硬分类。

  2.乐意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大胆表达和表现。

  3.培养探索软硬的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玩具球两个,一软一硬;百宝箱一个。

  2.“玩具王国”场景;各种软软的、硬硬的玩具若干。

  3.软软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

活动过程:

  1.比一比,初步感知软和硬。

  教师出示两个小球,比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用手触摸后发现一个是软的,另一个是硬的)

  2.猜一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出示百宝箱,猜猜里面是什么,用手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软软的和硬硬的)

  3.玩一玩,进一步感知物体的软硬属性。

  教师带领幼儿爬过软软的草地,走过硬硬的小桥去玩具王国玩,幼儿通过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把玩各种玩具并进一步认识玩具的特质(有软软的、硬硬的玩具)。

  4.分一分,给玩具归归类。

  出示软软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幼儿尝试对软硬玩具进行分类。边放边说:软软的(硬硬)xx放在了软软(硬硬)的玩具家里。

  5.找一找,巩固软软的和硬硬的。

  出示糖果盒,请幼儿每人挑选两颗糖果,一颗软软的,一颗硬硬的,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首先让幼儿分组实验,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分组实验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感知方法,这样对探究结果印象更深刻;然后让幼儿交换分组,检验其他组的操作是否正确,幼儿在检验过程中,在发现别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产生好奇;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纲要》中明确要求,在科学教学活动目标中,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在活动延伸中,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软硬并运用到生活中。

15、小班教案《认识数字7》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

  ㈠ 游戏捕鱼⒈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⒉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⒊集体送鱼。

  ㈡认识数字7⒈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

  ⒉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戏猫捉老鼠⒈教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⒉幼儿操作㈣听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16、小班教案《认识红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箱子、红色实物若干、卡纸大兔子若干、足够数量的小兔子、足够数量多种颜色的花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神秘的箱子,老师想请一起来看看这箱子里有什么呢?

  2、摸一摸

  教师示范:出示箱子,教师摸出第一样红色的实物,引导幼儿说出红色。

  老师想请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也来摸一摸(教师强调规则)

  幼儿游戏::让一幼儿摸出实物,并引导说出红色。(游戏重复四次)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从神秘的箱子里摸出了好多红色的东西哦!有红色的�7�2�7�2,红色的�7�2�7�2……

  3、变一变

  师:我们摸出了那么红色的东西,就是没有红兔妈妈,老师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看能不能把红兔妈妈变出来呢!你们准备好了吗?魔术开始咯!(放音乐,出示兔子)

  1、拿出不是红色的兔子。

  问:这是红兔子吗?(重复两次)

  2、第三次变出红色的兔子。

  小朋友们好,我是红兔妈妈,我现在要回去看我的兔宝宝了。

  4、给红兔宝宝找家

  师:我的红兔宝宝不见了,怎么办?怎么办?(原来,红兔宝宝迷路了,它们不懂路回家,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助它,把他们送回家吧!

  幼儿游戏(播放音乐)

  师:今天,我们帮助了红兔宝宝,老师要奖励小朋友一朵红花,但是这红花要小朋友们自己去�7�2�7�2�7�2找。找到以后马上回到小凳子上坐好,不然红花会跑掉的哟!

  幼儿游戏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红色宝宝,真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们带上我们的红花,跟着老师出去外面找更多的红色宝宝吧。

反思

  颜色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对颜色的认识是最具形象且最为直观的,许多的时候并不需要过多的强调和指导,只要运用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应。

  科学活动《认识红色和绿色》,单单是颜色的认识是及其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播。但是结合了游戏,这就使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活动开始以一个神秘的箱子带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好奇的目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铺垫。在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游戏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我觉得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其他不足的地方自己更要反复推敲。

  这一次赛课,是我幼师生涯的第一笔,因为有这么一次机会,才知道什么是“磨课”,这时候的你,最愿意接受的是别人建议和想法,课不断的磨,建议不断的听,把最有利于自己的精华提取出来并加以消化,虽然看起来仓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快速学习,快速提升的过程。赛课,让自己的心有再次活跃起来,开始的犹豫,总担心自己做的不好,再到下定决心参加,最后到结束后的坦然,这样的起起落落不单单是讲述着开始与结束,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许多的时候结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开始的准备和过程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学习的,通过关注和学习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发样优点、改善缺点,这是作为一名幼师必备的品质。以后的自己要补点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不断的钻研,才能提高自己。

17、小班教案《认识大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大象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

  2、了解大象与人们的关系,知道大象本领大,使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大象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

  大象鼻子的作用。

活动准备:

  课件、拼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大象的叫声

  1、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刘老师也很喜欢小动物,那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我爱我的小动物》的歌曲,好吗?看谁唱得最好听哦。

  2、老师弹奏曲子,和小朋友一起唱。

  3、刚才小朋友唱歌的时候学了小鸡、小猫、小狗的叫声真好听。老师这里还有一种动物的叫声,小朋友仔细听听是哪一种动物叫的声音。

  4、播放大象叫的声音(没画面),小朋友听出来了吗,这是谁的叫声?(幼儿自由讲述)

  5、到底是谁的叫声呢?我们来看一看。(播放有画面的大象叫声)哇,原来是大象在叫呀,大象的叫声是什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

  6、大象叫累了,嘴巴要休息一会儿了。

  二、观察大象的外形特征。

  1、小朋友喜欢大象吗?为什么?(自由讲述)

  2、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喜欢大象,有的小朋友喜欢大象的……,有的喜欢大象的……

  3、我们来看看大象长得什么样子(播放图片一)谁来说说大象长得什么样子?(幼儿自由说)说到象牙的时候,点击图片二:(没象牙的大象)

  4、教师有顺序地总结描述大象的外形:大象的身子胖乎乎的,像小山;耳朵大大的像一把大扇子;眼睛小小的;鼻子长长的,像管子;牙齿又尖又长;四条腿又粗又壮,像柱子;尾巴细细的,像辫子。

  5、我们一起来说说大象的样子,看谁说得好。

  6、大象长得这么大,那它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学一学。

  三、大象的生活习性。

  1、你们知道大象生活在哪里吗?它的家在哪里?(森林里)

  2、那大象喜欢吃什么呢?(自由说)小朋友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图片三、四、五)原来大象喜欢吃树叶、草、水果等,它不吃肉。

  3、大象是怎么吃东西的呀?(它的长鼻子像手一样,摘树叶、果子,然后送进嘴巴里)

  四、大象鼻子的作用。

  1、大象的鼻子除了可以抓东西,还有什么本领呢?(幼儿自由说,说到什么就点击落相应的图片六、七)老师小结:大象的鼻子不仅能抓东西,还能呼吸、闻气味。大象生活的地方非常热,所以它就用它的长鼻子往身上喷水、喷尘土,保护它的皮肤不让太阳晒伤。

  2、大象的鼻子还有一种特别的作用,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吗?(点图片八:大象的鼻子勾一勾),

  小朋友看,这两只大象在干什么?(勾鼻子)表示什么意思?好像在说什么?(你好、你好)师:大象的鼻子就像我们的手一样,还可以用它打招呼和欢迎朋友,它的作用还真不少呢。我们来学学大象和朋友打招呼,好吗?请你找到一个好朋友来,学学大象打招呼。(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游戏)

  五、大象的耳朵的作用。

  你知道大象的耳朵可以用来干什么吗?(大象生活的地方非常热,它就用它的大耳朵当扇子,使自己的身体凉快凉快。

  六、象牙的用途。

  谁知道大象这两根长长的象牙有什么用?(播放图片,欣赏象牙制品)

  七、大象能为人们做什么事?(幼儿自由说)看相应的图片。老师小结:大象能帮人们搬运东西,驮货物,训练好了的大象还能为人们表演节目呢。

  八、教育幼儿要爱护大象。

  大象能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是有个却捕杀大象,把大象杀死后取它的象牙卖。小朋友说这样做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办?(保护大象,不能捕杀大象)

  九、拓展:拼图游戏

  今天小朋友都认识了大象,也知道了大象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下面我们来做拼图游戏,找出一只大象,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8、小班教案《认识5》

活动目标 :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师:小朋友,喜欢漂亮的小金鱼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条,好吗?播放课件。

  课件内容:鱼缸里有四

  只小鱼游来游去的玩耍,换一幅场景后,一个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鱼。出示问题:现在有几条鱼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

  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

  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3、认识5的组成

  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

  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三、我是小画家

  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四、游戏活动:(站圆圈)

  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教学反思:

  《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这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习,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结合智障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看一看。

  情景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观看动物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5”这个数来表示?通过创设这个学生喜欢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了5这个数,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19、小班教案《认识9》含反思

活动目标:

  ● 认识数字9,感知9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 能将数字9与相应的实物进行匹配。

  ●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活动准备:

  ● 教具:主题图两幅,操作图两幅,5——9的数字卡片。

  ● 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1 感知9的形成。出示主题图一:“图上有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再添上一匹,“现在是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9,“看9像什么?它跟几长的像?”引导幼儿比较9和6的区别。说说9还可以表示什么?

  2 出示主题图二。“图上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出来的?各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8个三角形,8个圆形,8个长方形。用数字8 表示。)教师再添上一棵树,一只蝴蝶,“现在图上的实物能用8表示吗?为什么?说说9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说出8添上1是9。

  3 出示5——9的数卡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边排边讲述,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让5排在最前面?

  ● 幼儿操作练习。

  1数数小鸡有几只,把表示小鸡数量的数字圈起来。

  2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画线连起来。

  ● 评议活动

  ● 幼儿讲讲自己操作中的发现。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20、小班教案《认识各种豆角》

活动目标

  让幼儿能区分各种豆角,并认识。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扁豆、刀豆、豌豆、豇豆图片

活动过程

  1、各种豆角图片

  师:今天有好多豆角宝宝来做客啊!你们能分清它们是谁吗?

  师:我们来一起认识它们好不好啊?

  2、扁豆图片

  师:扁豆的外形是不是绿色的,长的扁扁的,身体上摘下宽。

  师:豆荚是绿白、浅绿、粉红或紫红色,随着生长逐渐的变颜色。

  3、刀豆角图片

  师:刀豆先有点弯曲或钩形,线形,没有扁豆那样扁对不对啊?

  师:豆荚是在生长过程中,淡红色至红紫色,微皱有点光泽。

  4、豌豆图片

  师:豌豆是不是像肿胀了?这叫长椭圆形,上边尖尖的。

  师:豌豆全身都是绿色的哦!种子也能制作成你们爱吃的零食那。

  5、豇豆图片

  师:豇豆外形两边也是尖尖的,身体细长,比其他豆荚都长。

  师:豆荚从生长中变成深绿色,长成细细长长的圆柱形。

  6、小结

  师:咱都认识了几种豆角啊?谁来说一说。(提问增加知识记忆)

  师:我们也可以回家上网查一查,让家人给你们讲一讲关于豆角的知识。

21、小班教案《认识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

  2、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圆形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每桌一只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箱子的玩具,请你们每人拿一件在桌上玩一下,说说它是什么?

  幼:我拿的镜子,

  幼:我拿的铃鼓,

  幼:我拿的盘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他们都是圆圆的。(引出圆形这一话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

  幼:它像太阳,

  二、感知圆形的特征

  师:请小朋友自选圆形物品,沿着物品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平平的,

  幼:圆圆的,

  幼:边缘是光滑的,

  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幼:碗、盆,球、掉灯……

  三、观察幻灯片《杂技表演》

  师: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 :奇奇、乐乐、欢欢、小熊。

  幼:他们在玩杂技。

  师:想一想,圆圈能翻跟头,为什么方圈不能呢?

  幼: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过去。(引导幼儿说)

  师:看一看,独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幼:圆形的,(幼儿一起说)

  幼:还有球,呼啦圈,滚圈,盘子

  四、做圆形标记

  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四周打好圆形的小孔),指导幼儿沿小孔撕成圆形,然后请幼儿在圆形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作一个标记,做完后把它贴到自己的物品上作为标志。

  五、寻找圆形物品

  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发现: 是圆形的”。并把他们有规律的摆放到数学活动区。

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次活动我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通过幼儿喜欢的泡泡来引出了今天的活动主题 ——认识圆圆世界,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其中,并一步一步的认识圆形。不足的是,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儿童化,有些话语稍显生硬,幼儿听不太明白,导致整节课的活动进程有点不流畅,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其他老师课,综合他们的教学语言,最终形成我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堂课,我将利用课件来展示各种圆形,设计吹泡泡的游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因为在我看来,通过课件展示的泡泡更加生动,更加能够吸引住幼儿的眼球,设计吹泡泡的游戏,更加能够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

22、小班教案《菠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巩固团、捏等技能。

  2.体验陶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橡皮泥、菠萝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披着鱼鳞铠甲,长着公鸡尾巴,动物家族无名,水果店里有它”。

  二、观察菠萝,了解菠萝的主要特征

  1.教师:菠萝外表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2.欣赏菠萝,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菠萝是什么样子的?长得像什么?

  三、幼儿学习制作橡皮泥菠萝

  1.请幼儿一起学习菠萝的制作步骤。

  2.教师示范制作菠萝,并提出问题:如何按压出菠萝身上的方格格与小疙瘩?教师提出利用辅助材料牙签等,并演示方法。

  3.幼儿制作菠萝,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

  4.速度快的幼儿先把做成功的“泥宝宝菠萝”放到前面的展览区内进行小组欣赏、交流表述、借鉴学习等活动。

  5.教师根据幼儿具体操作情况,鼓励速度快的幼儿再次做自己喜欢的泥宝宝水果,让幼儿进行其他泥工水果的捏制与尝试,从一定程度上再次满足不同能力差异的幼儿的创作活动的愿望。

  四、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菠萝为主题,鼓励孩子继续通过团圆、搓长、捏拉等技能自由塑造各种菠萝的外形特征,感受泥工制作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以欣赏菠萝图片,让幼儿对菠萝外形特征有深刻印象。随后与幼儿讨论菠萝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巩固幼儿捏泥的方法可以有捏、搓、团等多种方法制作菠萝。利用辅助材料牙签或小刀按压出菠萝身上的方格格与小疙瘩时,对于小班孩子有一定的难度。

23、小班教案《认识序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知道数字还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愿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清楚地进行讲述。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一幢7层楼的房子;

  2、1—7的数字卡;

  3、7个动物(大象、鸭子、小狗、小猫、老鼠、公鸡、兔子)。

【活动过程】

  1、复习7以内的数量。

  师:“熊猫老师开始上课了,看看它又哪些学生?共有几个学生?我们一起数一数?(数字7)”

  2、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排队,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的意义。

  “熊猫老师要带它的动物朋友出去做游戏了,它要求小动物排着一条整齐的队伍出去,我们来帮助它们排队,好吗?(出示小红旗),排队要有个要求,要从红旗这里排,从左往右一个一个排在红线上。

  (1)你们真棒,很快就帮小动物们排好了队。

  (2)排在第一个的是谁?谁排在第三个?大象排在第几个?

  3、给动物找序号,理解数字还可以表示动物的位置。

  (1)为了让熊猫老师能一看就知道谁排在第几个?你们能帮它想个好办法吗?

  (2)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牌,分别是几?数字1发给谁,为什么?那数字2呢?大象那应该放数字几呢?表示大象排在第几个。

  (3)现在有了这些数字牌,熊猫老师能一眼就看出谁排在第几个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4)小结:原来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表示有几个动物,还可以表示小动物排的位置呢。

  4、引导幼儿帮动物找房子,从纵向来学习序数。

  (1)玩好游戏,小动物们要回家了,这里有一幢房子,小动物们就住在这里,我们来帮助小动物,把它们送回家。

  (2)大象由于身体比较笨重,所以它住在第一层里,谁来把大象送回家。小狗住在第二层;住在第七层的时小老鼠……

  (3)小结:原来数楼层的时候,我们是从下往上数的,数字还可以表示楼层呢?

  5、玩排队游戏,巩固对序数的理解。

  (1)请8个幼儿排成一排,先想一想从左往右自己排在第几个?然后根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请第七个幼儿拍两下头。

  (2)相同的队伍,从右往左玩排队游戏。

  (3)小结:原来排队的方向不同了,你们排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原来熙熙排在第五个,现在方向换了,她的位置就不同了,现在排在第四个了。

  6、帮熊猫老师贴上车厢的数字。

  (1)第二天,熊猫老师要带动物学生坐上小火车去秋游了,为了让熊猫老师能一眼看出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请你帮助熊猫老师把数字贴在相应的车厢上,并说一说,XX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

  (3)请你去给客人老师看一看,你做对了没有,并告诉客人老师,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节车厢里。

24、小班教案《认识简单物体形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对图形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让幼儿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2、 难点是幼儿在尺寸认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很容易将正方形和长方形混淆。

活动准备

  1、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积木、纸制图板(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卡片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3、方形小手帕多张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利用电话铃声响起接电话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接起电话,说:“小白兔呀你别哭,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你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吗?不哭我帮你造一间新房子。”于是,老师就拿出积木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窗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师:房门呢?

  小:长方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长方形,探索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长方形。

  二、复习图形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长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巩固图形

  让小朋友主动举手站到教室中间和老师一起把小手帕变成长方形、三角形的游戏,让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说出所变的形状,激发小朋友主动地兴趣。

教学反思

  1、 利用实物的形式演示,让幼儿更能形象的接受,更能深刻的认识和接纳;

  2、 利用师生互动形式更能曾进师生的交流;

  3、 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4、 此方式教授幼儿认识图形、学习图形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也比较深刻。

  5、 以此方式,作为幼儿教师体会到了,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主动学习。

25、小班教案《认识肥皂》

活动目标:

  知道肥皂的名称,了解其主要的特征和用途。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培养幼儿对肥皂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种类的肥皂:透明皂、药皂、旅游皂、液体皂等。

  2、用肥皂水制作的吹泡泡玩具若干瓶。

  3、歌曲洗手帕吹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知道肥皂的名称。播放歌曲《洗手绢》设疑引出活动。

  师问:小朋友,我们用什么可以把手绢洗干净?

  二、了解肥皂的主要特征

  (1)出示不同种类的肥皂,请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是他们知道肥皂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2)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鼓励幼儿比一比,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你喜欢那种肥皂?

  (3)幼儿讨论后教师总结: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形状,各种各样的味道。

  三、了解肥皂的用途:

  1、操作活动:洗手。

  (1)讨论肥皂的用途。

  (2)教师小结肥皂的用途:洗手、洗衣服、洗手绢、制作吹泡泡皂液。

  (3)教师带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说儿歌、学习正确使用肥皂洗手的方法,搓一搓后说说自己的感觉与发现。

  (打开水管湿湿手,拿起肥皂打一打。两只小手搓一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头搓搓,搓出满手肥皂泡。打开水管冲一冲,小手洗得真干净。)

  2、游戏吹泡泡。

  (1)出示用肥皂水制作的吹泡泡皂液。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吹泡泡的水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肥皂不但可以使手帕、衣服、小手变得干干净净,还可以用肥皂水玩吹泡泡的游戏,使小朋友变得开心快乐。

  (3)教师吹泡泡,幼儿抓泡泡。

  (4)播放音乐《吹泡泡》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幼儿尝试吹泡泡,教师鼓励幼儿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在欢乐中结束活动。

26、小班教案《认识上午和下午》含反思

活动目标:

  区分上午、下午,并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上午我在干什么,下午我在干什么?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红、绿各一个小房子

  幼儿一日生活图片

  幼儿一日生活的课件

活动重、难点:

  区分上、下午,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1、大胖子睡了,二胖子睡了,高个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大胖子醒了,二胖子醒了,高个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2、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是什么时候?(白天)

  二、谈话导入

  1、白天小朋友干什么?(上幼儿园)

  2、上了幼儿园先干什么?(上课)

  3、上完课了,我们坐的有些累了,我们要去干什么呢?(做早操)

  4、做完操了,我们要干什么去了?(回教室)

  5、这时候,我们觉得口渴了,要干什么呀?(喝水、看电视)

  6、看完电视了,宋佳老师和大家一起干什么呢?(唱歌、跳舞)

  7、这是,我们觉得肚子饿了,要干什么去呀?(吃饭)

  8、吃完饭了,我们要干什么了?(睡觉)

  9、睡醒后我们又干什么呢?(喝水、吃午点、滑滑梯、滚皮球)

  10、玩的有些累了,我们去哪儿呀?(教室)

  11、回教室干什么呢?(洗手、洗脸、喝水)

  12、这个时候呀,你看谁来了?(爸爸、妈妈)

  13、爸爸、妈妈接小朋友回家了,你跟老师说什么呀?(再见)

  二、观看小朋友一日活动照片

  1、小朋友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老师把它变在电视机里边了,你们想不想看呀?(想)

  2、出示PPT,介绍幼儿在园活动情况,并用完整的话说

  三、变魔术

  1、小朋友看看,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大大的房子)

  什么颜色的呀?(红色的,绿色的)

  2、小朋友在幼儿园又是做操,又是滑滑梯,有这么多的事,现在呢?老师把它从电视里变出来,信不信呀?

  3、依次出示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4、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上午小朋友上幼儿园

  上午小朋友在上课

  上午小朋友在做操

  5、老师呀,告诉你一个秘密,睡午觉以前叫上午(把上午两字贴在红色的房子上),那睡午觉以后叫什么呀?(下午)

  6、上午小朋友做了好多事情,下午,我们做什么了?

  下午小朋友在玩皮球

  下午小朋友在滑滑梯

  下午爸爸妈妈接小朋友回家

  7、总结

  刚才,我们说了睡午觉以前是上午,睡午觉起来是下午。小朋友说说,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为什么呢?

  四、送图片

  每位幼儿一张图片(上午或下午图),先观察,再说一说,图片上的幼儿在什么时候干什么?(大生的告诉爸爸妈妈,说对的小朋友把图片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作为新手的我,在教学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我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以下是我的几点认识:

  充分了解托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认识上午、下午的经验

  托班幼儿的孩子,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带领幼儿回忆一天的生活情况,上午小朋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上午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跳舞……;下午小朋友滑滑梯、下午爸爸妈妈姐小朋友回家……学生有一些了解,这就是本课的一个知识基础。

  帮助幼儿构建知识框架

  (1)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般是感性的、点滴的,老师需要通过一节课把这些点滴有条理有层次地串联起来,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的框架。在这节课中,我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主,抓住幼儿感兴趣的图片,让幼儿在图文并茂的结合下,认识上午小朋友在幼儿园干了什么,同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在逐步、具体的构建知识框架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幼儿认识下午。通过幼儿对上午的认识,大部分幼儿掌握了其特点,在表达下午小朋友将干什么时,不用教师提醒就可以较完整的说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点滴生活经验变成系统数学知识目的在于使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主,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上、下午在幼儿园分别干了什么。

  时间概念的初步建立,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活动中教师说出一个内容,请幼儿说一说是上午还是下午,但是笼统的描述孩子不好接受,感觉到区分上午与下午对于孩子来说有些难度,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区分,虽然告诉孩子们在睡午觉之前是属于上午,睡醒觉之后是下午,但部分幼儿不能够准确的说出来,所以活动中调整的活动形式,教师出示各种一日生活图片,请幼儿为图片区分上午与下午,这样孩子能够较容易的分出上下午。

27、小班教案《认识绿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绿色。

  2、让幼儿知道绿色的东西有哪些。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瓶子、绿宝宝、青菜、西瓜、苹果、香蕉、气球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变魔法。

  --小朋友,这里一瓶水是不是?今天老师要施魔法哦,看一下水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哇!原来水变成什么颜色?

  2、小结:水变成绿色了。

  3、出示"绿色宝宝"。

  --小朋友,跟绿色宝宝打招呼,它穿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过来哦!

  --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过来哦!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谁?

  4、出示青菜、西瓜,让幼儿再次认识绿色,加深印象。

  --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

  --小朋友,你们看一下我们教室有没有绿色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找一下。

  5、游戏巩固。

  --黑板上贴上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和绿色的气球,让幼儿找出绿色的东西。

  6、活动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颜色?(绿色)--绿色的东西还有很多哦!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下,明天来和老师分享。

28、小班教案《认识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的乐趣。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

  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业纸人手一份(见图一),油画棒若干盒;第二组,数字纸卡(见图二)人手一份,实物印章每人一个;第三组,实物图片(见图三)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数字卡片若干张。有点卡标记的信箱三个,贴有不同数字的信封人手一个,1~6小数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环境布置

  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l、2、3"。

【活动过程】

  一、集体尝试活动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一封信):师:今天啊,老师收到了一封数字王国的国王写给我们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师读信)

  师:我们一起开汽车去动物园,好不好?(音乐声,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出示幻灯片(一),到达"动物园"。

  尝试一

  分别出示幻灯片(二)、(三),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我们到了××馆,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取出相应的数字。

  尝试二

  出示幻灯片(四),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认识数字"6"。

  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

  "6像什么呢?"

  请小朋友从盘中找出数字"6",集体认读数字"6"。

  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尝试三

  游戏"看数取物"。

  师:这是数字几?(出示数卡)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拿出相同数量的玩具,边拿边说:l、2、3……,×个玩具和数字×做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师:现在我们到数字王国去玩好不好?

  二、小组活动

  介绍每组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小朋友看,数字王国有三个进口,分别为1号门、2号门、3号门。每个门内都有一组游戏。

  第一组看数字做点卡

  师:请小朋友先看清数字是几,再画圆点,边画边说:1、2、3……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

  第二组看数字印图形

  师:请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旁边的格子里印几个实物图形,边印边说:1、2、3……×个图形和数字×做朋友。

  第三组看实物贴数字

  师:先看卡片有几个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数字贴在上面的格子里,边贴边说×个什么数字和数字×做朋友。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组游戏,随欢快的音乐声进入作业区。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检查操作过程及结果。

  三、活动评价(师生互评)

  1.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卡片,集体进行评价,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

  2. 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以"寄信"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数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信封,请你们把自己做的寄给它们好不好?

  幼儿粘贴,教师讲解寄法:请小朋友先试着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数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对应的信箱里,边放边说: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这样信就能寄出去。

  幼儿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29、小班教案《涂色大菠萝》

【活动目标】

  1、认识桔黄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的能力,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图片-菠萝。

  2、涂色-菠萝轮廓线的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

  满身长满鱼鳞,头像公鸡尾巴。

  说来不是动物,水果店里见它。

  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呢?

  (谜底:菠萝)

  2、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画大大菠萝,好吗?(好)

  二、展开。

  1、感知菠萝的颜色

  课件播放: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菠萝都是什么颜色?(桔黄色)

  2、学习涂色菠萝

  (1)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认识橘黄色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用桔黄色的油画棒给菠萝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2)提醒幼儿涂色时保持安静,自己独立作业。

  (3)图片欣赏-菠萝,激起幼儿的涂色欲望。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给菠萝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指导。

  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

  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励。

  三、活动结束。

30、小班教案《认识7》含反思

【活动目标】

  使幼儿知道,任何7个一组的实物,都可用数字7来表示。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l~7数字卡片若干套,画有不同数目的图片若干套(两个小人;两件衣服;一个杯子、一顶帽子;3只鸭;一根蚊香、一瓶香水、一枝月季;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对连枝樱桃、一块糖……)。

【活动过程】

  1.选图片

  由教师或一名幼儿向大家提要求,小朋友按要求举起实物图片。如请拿出画有2件能穿的物品的图片;请拿出画有5个可吃的东西的图片;请拿出画有3个可闻的东西的图片;请拿出一张没人没动物的图片。

  2.对卡片

  出示数字7,请另一些小朋友拿出相应数目的实物图片。出示7个实物的图片,请另一些小朋友拿出相应数目的数卡。不断改变要求反复玩下去。还可用找朋友的游戏形式,请拿相同数目的实物图片与数卡的小朋友面对面握手。

【课后反思】

  让学生清楚,清晰的能用来7来表示7样东西.。学生操作雪花片得出6比7少,7比6多。本节课我觉得唯一不足的是;可以放宽时间让学生自己体验 7比6多,6比7少,可以去掉老师板书操作得出的7比6多,6比7少。老师可以走到学生中指导那些不会操作的学生,多重整节课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可逆性

31、小班教案《认识五》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设计一个温馨的数字5的家,家中有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活动材料:

  1、1~5数字点卡、数字卡若干。同类,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5以内物品的图片若干,如4条小鱼、5只松鼠、3只青蛙、2只小兔、1朵花等。

  2、同类的物品若干,如布置在饭厅中的5个小碗、4把勺子、6个盘子、5个苹果等;布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绳等:布置在书房中的5把剪刀、5枝铅笔等。

  3、同类,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厅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颜色不同的花、镜框中数字5一家的合影、鱼缸中有5条不同种类的鱼;玩具室里有4只不同的皮球、6个不同的娃娃、5辆不同的汽车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到数字5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扮演快乐的数字5,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2)介绍到数字5家里的要求:经过5座小桥、穿过5片森林,最后来到有5座小房子的地方,根据房子上的数字标记找到5的家。(复习5以内的数,会手口一致的点数)

  (3)数字5的家门前有若干张图片,幼儿正确点数图片上的物品,并找出相对应的数字点卡或数字卡后,方可进入数字5的家。(复习计数和说出总数)

  2、寻找数字5家所有5的物品。

  (1)幼儿分成4组,分别进入数字5家的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2)寻找家中是5的物品,如5朵花、5个小碗、5条鱼、5个苹果、5个人的合影等。(启发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影响,将同品种物体归类)

  (3)将家中是5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卡作出标记。

  3、寻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并想办法使其变成5。

  (1)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如4只皮球、4把勺子、4本书、6个娃娃、6根跳绳等。

  (2)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其变成5。重点引导幼儿感知4添上1是5,6去掉1是5等等。

  (3)将调整好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子卡作出标记。

  4、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到数字5家做客,并对活动作评价、小结。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5,如5层楼、5点钟、5月、5岁、5元钱等等,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32、小班美术教案反思《菠萝》

  设计意图:

  陶泥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一种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水果的形态特征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孩子动手做水果。小班幼儿已经掌握了,团圆,搓长,压扁等技能,本次活动重点在引导孩子巩固团、捏等技能,表现出菠萝的造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巩固团、捏等技能。

  2.体验陶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橡皮泥、菠萝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披着鱼鳞铠甲,长着公鸡尾巴,动物家族无名,水果店里有它”。

  二、观察菠萝,了解菠萝的主要特征

  1.教师:菠萝外表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2.欣赏菠萝,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菠萝是什么样子的?长得像什么?

  三、幼儿学习制作橡皮泥菠萝

  1.请幼儿一起学习菠萝的制作步骤。

  2.教师示范制作菠萝,并提出问题:如何按压出菠萝身上的方格格与小疙瘩?教师提出利用辅助材料牙签等,并演示方法。

  3.幼儿制作菠萝,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4.速度快的幼儿先把做成功的“泥宝宝菠萝”放到前面的展览区内进行小组欣赏、交流表述、借鉴学习等活动。

  5.教师根据幼儿具体操作情况,鼓励速度快的幼儿再次做自己喜欢的泥宝宝水果,让幼儿进行其他泥工水果的捏制与尝试,从一定程度上再次满足不同能力差异的幼儿的创作活动的愿望。

  四、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菠萝为主题,鼓励孩子继续通过团圆、搓长、捏拉等技能自由塑造各种菠萝的外形特征,感受泥工制作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以欣赏菠萝图片,让幼儿对菠萝外形特征有深刻印象。随后与幼儿讨论菠萝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巩固幼儿捏泥的方法可以有捏、搓、团等多种方法制作菠萝。利用辅助材料牙签或小刀按压出菠萝身上的方格格与小疙瘩时,对于小班孩子有一定的难度。

33、小班科学详案教案《认识菠萝》含反思

  设计意图:

  菠萝学名凤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菠萝树上。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和爱吃的一种水果。在孩子们的眼里,菠萝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果实总和密密的叶子连在一起、它的表皮特别的粗糙、吃到它的果实有点困难……为了和孩子们一起全面的了解菠萝,我们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依靠感官的观察、了解正确的削菠萝方法等活动过程,幼儿在猜猜、玩玩、看看、吃吃中充分感知菠萝的特性,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察探究能力,提高幼儿了的感知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认识菠萝的特性。

  2、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菠萝,一份削好的菠萝。

  2、菠萝拼图四张,观察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回忆感知菠萝的特征

  1、 猜谜

  师:“今天我们小六班来了一位水果客人,想知道它是谁?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谜,发现这种水果是菠萝。

  2、 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猜出它是菠萝的?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发现菠萝

  二、玩菠萝,感知菠萝外部特征。

  3、 玩菠萝

  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充分探索菠萝的特征。

  4、 讲菠萝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

  (菠萝的皮很粗糙,摸上去有刺,叶子上有刺,叶边有锯齿,硬等)

  5、 削菠萝

  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请出水果超市的叔叔,当场示范削菠萝――观察第一步:去表皮,第二步:去疙瘩。

  在看削菠萝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因为菠萝表皮又厚又硬,凹凸不平,所以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

  三、吃菠萝,品尝菠萝果实的味道。

  1、泡菠萝

  师问:菠萝削好了,我们可以吃了吗?

  为什么切好后菠萝必须经盐水浸泡才能吃?

  2、吃菠萝

  幼儿品尝,讲出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中,充分引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参与到整节活动当中。

34、小班教案《认识五官》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眉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眉这些器官。

  4、初步了解五官的小常识。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男孩头像一幅。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小朋友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眉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并念儿歌

  鼻子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二、找一找

  1、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

  2、用手指一指,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教师喷香水,让幼儿闻一闻,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眉毛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丰富人的面部表情,双眉的舒展、收拢、扬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4) 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里;不玩尖锐(刀子,剪子。。。)的东西,以免刺伤眼睛。

  四、竞赛游戏:指五官,即教师提问:鼻子在那里?(眼睛、耳朵、嘴、脸)孩子边说边指出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目的是让幼儿认识五官,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一开始,我说“昨天有位小朋友照了张相,他想考考你们,瞧他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我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的名称,数量及位置。第二个环节是手指游戏《找五官》,幼儿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说:“鼻子鼻子嘴巴,孩子的食指快速地从鼻子上移到嘴上(眼睛,眉毛,耳朵等),孩子们玩的很开心。第三个环节是通过听声音、闻香水、、看图片来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然后我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二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它们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35、小班教案《认识数字1-5》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5)

  2区分数字(1-5)

  3知道数字符号代表的相应意义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1-5)

  难点:理解数字符号代表的相应意义

活动准备

  1装有5个数字卡片的箱子

  2彩色笔若干

  3幼儿的操作材料包:橡皮泥一根筷子

活动过程

  一手指谣。

  二认读5以内数字。

  1 教师:说说数字像什么依次举出五个数字,让幼儿说出每个数字像什么?

  问题:12345的形状各像什么?

  2 根据幼儿的描述选择变成儿歌,帮助幼儿认识数字(1像铅笔能写字、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挂东西)

  3从数字箱抽卡片,读数字

  教师:请小朋友抽出一张卡片,然后大声读出卡片上的数字,这项练习,幼儿轮流从箱子里摸出数字卡片,并读给大家听。正确的小朋友掌声鼓励,错误的小朋友再给他(她)一次机会。大家帮助他说正确,反复进行。

  4涂色:(出示大树的图)

  教师:让幼儿把树上的数字1涂成红色、数字2涂成绿色、345也用同样的方法,多次进行。

  三找找数字1和5。

  教师介绍材料操作内容:

  问题(1)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小鱼、太阳、数字等)

  (2)找找看,图中有哪些数字宝宝?(1、2、3、4、5)幼儿找出所有数字大声认读数字。

  四理解数字代表的相应意义。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幼儿分五组,根据教师提示,在筷子上串上数字。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始,我用了手指谣,因为我们每只手是五个手指。大部分孩子都知道,我尽量把手指谣和今天我们认识的1~5各数联系在一起,通过老师和幼儿的对话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引出来。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次教学内容是,结合纲要的五个领域与幼儿生活的经验相贴近。自主学习,让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学习。而且教育活动都以三个级别制定活动目标,体现了课程领域的综合和渗透,而且还顾忌幼儿的发展水平。

  我想,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应该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自主学习,教师和孩子的互动密切配合,教师随机应变,达到孩子的锻炼目的,和教学目的。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没有被老师调动起来,这是我在以后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通过各位老师的评析,达到了教学目的,本节课的优点就是幼儿大部分都能参与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没有被调动起来。

  通过各位评课老师的点评,如果重新让我再上这节课,我根据幼儿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探究合作学习。再创新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保护能力弱得自尊和积极性,让全体的孩子得到锻炼和发展。

36、小班教案《认识圆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

  2、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圆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每桌一只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箱子的玩具,请你们每人拿一件在桌上玩一下,说说它是什么?

  幼:我拿的镜子,

  幼:我拿的铃鼓,

  幼:我拿的盘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他们都是圆圆的。(引出圆形这一话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

  幼:它像太阳,

  二、感知圆形的特征

  师:请小朋友自选圆形物品,沿着物品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平平的,

  幼:圆圆的,

  幼:边缘是光滑的,

  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幼:碗、盆,球、掉灯……

  三、观察幻灯片《杂技表演》

  师: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 :奇奇、乐乐、欢欢、小熊。

  幼:他们在玩杂技。

  师:想一想,圆圈能翻跟头,为什么方圈不能呢?

  幼: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过去。(引导幼儿说)

  师:看一看,独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幼:圆形的,(幼儿一起说)

  幼:还有球,呼啦圈,滚圈,盘子

  四、做圆形标记

  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四周打好圆形的小孔),指导幼儿沿小孔撕成圆形,然后请幼儿在圆形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作一个标记,做完后把它贴到自己的物品上作为标志。

  五、寻找圆形物品

  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发现: 是圆形的”。并把他们有规律的摆放到数学活动区。

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次活动我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通过幼儿喜欢的泡泡来引出了今天的活动主题 ——认识圆圆世界,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其中,并一步一步的认识圆形。不足的是,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儿童化,有些话语稍显生硬,幼儿听不太明白,导致整节课的活动进程有点不流畅,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其他老师课,综合他们的教学语言,最终形成我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堂课,我将利用课件来展示各种圆形,设计吹泡泡的游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因为在我看来,通过课件展示的泡泡更加生动,更加能够吸引住幼儿的眼球,设计吹泡泡的游戏,更加能够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

37、小班教案《认识蔬菜》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爱惜劳动成果,做到不挑食的好习惯。

  2、初步了解几种蔬菜的特点、作用,培养幼儿对蔬菜的了解及喜爱之情。

  3、知道常见蔬菜的实用方法及营养价值。

  4、培养观察,比较蔬菜能力。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知道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难点:熟悉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能正确的读出蔬菜的名字。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萝卜、土豆、茄子、青椒)若干(每人手里一份)

  2、魔术箱

  3、白菜奶奶头饰一份

  4、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 导入:师幼做律动《小手拍拍》

  (!)师出示魔术箱,引起幼儿兴趣。

  基本部分:

  二、摸一摸,猜一猜。

  (1) 让幼儿猜猜箱子里面装的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2) 请一名幼儿到前面的箱子里摸一摸,感受其蔬菜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如:西红柿、黄瓜、萝卜、茄子、青椒等。

  (3) 师出示各种蔬菜,让每名幼儿亲手摸一摸,感受其形状特点(形状是圆的还是长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4) 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鼓励幼儿吃饭不挑食。

  (5) 提问:让幼儿说一说(西红柿、黄瓜、土豆、萝卜、茄子、青椒)这些蔬菜都可以怎么吃?哪些蔬菜可以生吃?哪些蔬各种蔬菜菜不可以生吃?

  (6) 让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喜欢吃哪种菜,不喜欢吃哪种菜,为什么?

  结束部分:

  三、小结:

  游戏(1)师出示白菜奶奶头饰:“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啊?(幼回答)今天呀白菜奶奶过生日,我们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蔬菜做白菜奶奶的生日礼物好不好”?我们一起给白菜奶奶唱首歌吧,师放音乐《生日快乐》。

  (2)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也知道了蔬菜非常有营养,所以小朋友以后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这样身体就不会得病了。

  延伸环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各种蔬菜,懂得节约粮食,做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魔术箱引起了幼儿的兴趣,通过让幼儿观察、猜测以及亲自摸一摸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幼儿说说自己最爱吃哪一种蔬菜,不喜欢吃哪一种蔬菜,为什么?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了解这些蔬菜有着丰富的营养。最后以游戏活动结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环境之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不管上什么课,老师一定要把课程和内容吃透,这样,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8、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1、能初步认识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认识图形。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状。

  活动准备:

  一张机器人画像(由若干个方形和圆形组成,大小不一);若干个方形和圆形卡片;教师教具2张大型卡片。(一张方形,一张圆形); 圆形和方形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幼儿观察并探索图形的特征。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来我们实验幼儿园做客,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下?(想)

  2、出示机器人画像,请小朋友自由观察。

  二、认识方形和圆形

  1、教师的提问中说出图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提问:现在老师要变魔术啦,小朋友们小眼睛看仔细(从机器人身上取下一个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请一位幼儿上台触摸,并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幼儿摸方形的边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数数有几个(4个)有几条边?(4条)。所以啊,这个图形就叫----“方形”。

  3、提问1:咦,小朋友们再来看看,这个图形宝宝有没有角,他的边是怎么样的(光光的,圆圆的)让幼儿触摸图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个图形是圆形。

  三、游戏:图形对对碰

  1、老师指到哪里幼儿说出名称,并回答机器人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2、分卡片幼儿根据教师指令拿出相应卡片,教师检验是否正确。

  四、积木分类

  五、幼儿根据观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圆的、方方的。

39、小班科学《认识菠萝》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菠萝学名凤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菠萝树上。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和爱吃的一种水果。在孩子们的眼里,菠萝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果实总和密密的叶子连在一起、它的表皮特别的粗糙、吃到它的果实有点困难……为了和孩子们一起全面的了解菠萝,我们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依靠感官的观察、了解正确的削菠萝方法等活动过程,幼儿在猜猜、玩玩、看看、吃吃中充分感知菠萝的特性,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察探究能力,提高幼儿了的感知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认识菠萝的特性。

  2、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

  3、幼儿在活中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6、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7、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菠萝,一份削好的菠萝。

  2、菠萝拼图四张,观察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回忆感知菠萝的特征

  1、 猜谜

  师:“今天我们小六班来了一位水果客人,想知道它是谁?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谜,发现这种水果是菠萝。

  2、 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猜出它是菠萝的?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发现菠萝

  二、玩菠萝,感知菠萝外部特征。

  3、 玩菠萝

  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充分探索菠萝的特征。

  4、 讲菠萝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

  (菠萝的皮很粗糙,摸上去有刺,叶子上有刺,叶边有锯齿,硬等)

  5、 削菠萝

  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请出水果超市的叔叔,当场示范削菠萝――观察第一步:去表皮,第二步:去疙瘩。

  在看削菠萝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因为菠萝表皮又厚又硬,凹凸不平,所以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

  三、吃菠萝,品尝菠萝果实的味道。

  1、泡菠萝

  师问:菠萝削好了,我们可以吃了吗?

  为什么切好后菠萝必须经盐水浸泡才能吃?

  2、吃菠萝

  幼儿品尝,讲出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中,充分引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参与到整节活动当中。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