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

首页 - 大班主题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风》反思

时间:2023-06-26 11:22:02 A+

大班主题教案《风》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风》反思

1、大班主题教案《风》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特点及生活习性。

  2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观察动物的能力,喜欢与同伴交流。

  3 学习动物名称,会用句式“动物园里有····”,发音准确。

  4 使幼儿掌握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5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去动物园的快乐。

  6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汉语说出各种动物名称,会用句式“动物园里有····”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活动前带孩子看《动物世界》

  2 手机各种动物图片,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动物园”

  3 动物卡片(有动物居住环境及喜欢吃的食物)各6份

  4 制作食物图片或食物模型(各6份)

  5 DVD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观看DVD,了解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名称及生活习性。

  (二)展开环节

  1教师指着墙上的动物卡片,用汉语说出动物的名称,引导幼儿跟说。

  2教师(出示一张动物卡片,如熊猫):“动物园里有熊猫,熊猫喜欢吃竹子。鼓励幼儿模仿用汉语说出来。

  3表演游戏:老师模仿动物让幼儿猜一猜,并拿出该动物爱吃的食物,引出:“动物园里有···喜欢吃···”。鼓励幼儿上来表演该游戏。

  (三)结束环节

  将幼儿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分好动物图片及喜欢吃的食物图片,让每位幼儿模仿“4”中的内容。

  (四)延伸环节

  1继续丰富“动物园”环境内容,添加新的“动物”

  2 将结束环节的图片放在区域中,供幼儿交流使用。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乐意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并用汉语与同伴交流。

  2 个别幼儿对句式的表达不够准确。

  3如果我重新来上这一课,我将会准备得更充分一点,例如把“双语”表达的更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表达能力,完整的与幼儿交流。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2、大班主题教案《腊八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难点:

  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各种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实物)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师: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知多少。

  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口述两三个传说)。

  2、介绍腊八粥

  师:你们吃过腊八粥吗?

  师: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请你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3、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幼: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4、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相关知识,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且懂得关心爱护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其他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赶紧去告诉他们吧,出发吧!

活动反思: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如果直接给孩子自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孩子们也没有多大兴趣,因此,我通过多媒体PPT课件方式展示腊八节特有的习俗,孩子们看的认真,听的仔细,互相讨论,活动结束后依然沉浸在腊八节的温暖中。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孩子们了解到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将腊八节的食材和如何看日历的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提升了有效的经验,体现了活动和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3、大班主题教案《恐龙》含反思

目标:

  ⑴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内容通过语言大胆表达出来.

  ⑵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

  ⑶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⑷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过程:

  ⑴两只玩具大恐龙放在桌子上,询问幼儿:"你们这麽喜欢恐龙,在班里想做一些关于恐龙的什麽事情?

  ⑵幼儿动脑思考后举手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⑶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活动在班里什麽位置开展较好及还需要什麽活动材料?

  ⑷建议幼儿带一些恐龙书籍及玩具.

  ⑸确定恐龙子课题内容.

反思评析:

  这节谈话活动让我了解到孩子们的兴趣点,为我们师生共同建构下一步一系列活动开了个好头,这次的教学活动,是在思想上作功夫.让儿童有思想的机会,不要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陈老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在这次的活动里胆小内向的孩子讲话既清楚又明白,了解的恐龙知识竟比我还丰富.首先勇于表现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对恐龙极高的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说:"开个恐龙消防队(正在消防主题活动中)""开个恐龙幼儿园""恐龙大家庭""恐龙电影院""恐龙小舞台"……平时不好自我表现的幼儿,也将小手高高举了起来:"恐龙是生活在白垩纪的,现在恐龙已经灭绝了。""那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我妈妈带我去参观过恐龙博物馆,里面有特别大的恐龙骨架。"孟婧也一改以往的内向,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在古动物馆里的所见所闻.逗的其他孩子哈哈大笑。看来从幼儿所熟悉的事物出发更能促进幼儿能力上的养成与发展,也许他们的思想不一定正确,但我们教师应从旁指导幼儿应该怎样思想。自己思想,是学习中的唯一门径。

  创设丰富的相关环境:

  1.丰富的语言物质环境:

  要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恐龙图书,并经常利用过渡环节讲解书中内容。幼儿便可以从书中吸收词语、句型,学习表达各种恐龙内容的语言。

  根据恐龙主题,我们建议幼儿从家带来相关书籍及玩具。我们教师也利用午休时间制作手工,将幼儿不易操作的部分做好。然后,幼儿自己能够做的,我们让幼儿自己做,这样幼儿在作的过程中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从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做事的兴趣就会越做越浓,做事的能力也会越做越强。我们将幼儿动手制作的恐龙时期的蕨类植物投放到语言区的恐龙小舞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利用家长资源扫描下载有关恐龙的彩色图片及打印恐龙名称,投放在语言区及恐龙知识角,掀起了幼儿前识字兴趣。

  2.和谐的言语交往环境:

  陈老曾说:"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听表扬,也没有一个人喜欢人家骂他,这种心理人人都是有的"。我利用这种心理,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意说,无论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怎样,我都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

4、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大胆尝试,能初步跳整个舞蹈,节奏正确。

  2、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过娃哈哈了,先跟着音乐演唱一次。

  2、我们唱的时候要用好听自然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3、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舞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教师示范舞蹈

  1、刚才老师跳了娃哈哈的舞蹈,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呢?

  2、老师在跳的时候用到了一个步伐有谁知道?

  3、娃哈哈的舞蹈老师用了一个垫步,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垫步好吗?

  三、幼儿学习舞蹈

  1、刚才小朋友已经看到老师跳的舞蹈了,请你们找个空地方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我们用慢动作来学习这些动作,(.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手边转脚边垫看看行不行?

  3、现在找一个好朋友去练习一下简单的步伐和手部动作。

  4、小朋友本领真大,已经学会一点了,我们跟着音乐试试看。

  5、小朋友跳的时候跟上表情就更加完美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6、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跳一遍,做慢动作看看能不能跟上节奏?

  7、原来跳舞是那么快乐的事情,小朋友跳的也不错。

  四、幼儿完整舞蹈

  1、小朋友真厉害,现在跟着音乐完整来一次。

  2、你如果还不会就找一个会的好朋友来教教你,慢慢的做动作。

  3、最后我们和老师一起再来舞动一次。

价值分析与调整反思:

  价值分析:通过歌曲的再现,勾起幼儿的回忆,让幼儿能在熟悉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观察与调整:

  幼儿们对旋律还是很熟悉的,但两段不一样的歌词就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在回顾了两遍之后,大多能正确唱出歌词了。

  价值分析:教师来示范舞蹈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看到动作,也能调动幼儿的兴趣。

  观察与调整:

  我边放磁带边示范动作,几个幼儿已经开始忍不住边看边做起动作了,歌曲的节奏感很强,所以看我示范一遍之后,幼儿就能跟着老师边唱边做舞蹈动作了。

  价值分析:幼儿学习舞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与同伴的切磋来学习舞蹈。

  观察与调整:

  我请幼儿们围成圈,练习踏点布,主要是两脚微微交叉,前面的脚完全着地,后面的脚用脚尖点。几个妹妹宝宝做的有模有样的,弟弟宝宝美感稍有欠缺。

  价值分析:幼儿完整表演舞蹈可以让老师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更进。

  观察与调整:

  今天学下来,单单做手上的动作没有问题,配上脚的踏点步,就会有点手忙脚乱了,个别幼儿的踏点步不标准,还需要纠正。

5、大班主题教案《飞机》含反思

  儿童在讨论"飞机"题目时,引发不同的意见和疑问:

  "飞机为何会飞?"

  "机场内有什么设备?"

  "飞行师及空中小姐在飞机上负责做什么?"

  "早期的飞机是怎样的?"

  "新型及旧型飞机有什么分别?"

  子题一:种类

  搜集一些飞机的模型及图书,知道飞机的种类有民航客机、战斗机、载货机及运油机等。

  子题二:演变的过程

  从书籍中知道飞机的演变,决定制作小册子;比较新旧型飞机的分别及它的演变过程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一架早期的飞机。

  子题三:飞机为何会飞?

  进行不同的实验:如用气球做喷射机;折飞机比赛及机翼设计试验等,知道飞机会飞是与它的外形及气流有关。

  子题四:飞机场

  经过商讨,儿童决定去参观机场,大家分成四组,分别研究人物、设备及登机手续、航空公司标记及飞机升降情况,往机场的路线及途径等,参观前我们商讨要观察的地方订出问卷,各自找寻答案,回幼儿园用作分享和汇报。

  子题五:设备

  分享乘飞机的经验,知道飞机上有很多设备,如:行李架、活动椅、洗手间及音响设备等。

  新型的民航机,内部增设了不同的设备,如:安全带、厨房及厕所等。

  子题六:在飞机上的人物及工作

  邀请嘉宾"空中小姐"到访,预先商讨向她发问的问题,从而认识机上各人的工作,如:飞行师负责驾驶、空中小姐照顾乘客等。

  综合参观机场及空中小姐到访所得的资料,知道飞机上有飞行师、空中小姐、空中先生及乘客等。

  不同的环境,教学活动设计内容也不相同,由于香港有其特殊的受区域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活动设计内容应有各自的特色。从香港的活动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来设计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6、大班主题教案《春天来了》含反思

活动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教学这个内容决定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教室到户外去认识春天,感受春天,体验春天。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是教学的最好课堂。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2、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3、学习汉字“来”“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重点难点

  1、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3、认识“来”和“燕”两个字。

活动准备

  带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花、草、树。

活动过程

  一、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1、带小朋友们到幼儿园广场晒太阳。

  2、鼓励小朋友们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知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

  二、观察幼儿园中的花、草、树木的变化。

  1、带领小朋友们观察幼儿园里的桃花,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知道春天来了,桃花已经开了。

  2、与小朋友们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小草变绿了,柳树长出了绿芽。

  三、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1、你们找到了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带小朋友到户外游戏。

  四、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小朋友回去和父母继续到户外观察、寻找春天。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想让幼儿认识春天,感受春天,体验春天,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于是,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园内的花草树木,一起去寻找春天。

  幼儿园的花草树木是幼儿最熟悉的,也是最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他们很认真地观察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于是在开展讨论说话时,我发现他们不仅认识了春天,还感受到了春天,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出对春天的喜爱。有几个小朋友还编儿歌,编得非常好。菲菲小朋友说:“树叶真好,我可以用树叶做小船。”含月小朋友说:“小草真好,蜜蜂可以停在上面休息。” 淑云小朋友说:“花儿真美,我们可以用来做漂亮的花环”等等。小朋友不仅表达得非常生动,还有丰富想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积累了学习的经验,同时也推动了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幼儿在这次活动中欣赏到大自然的美,还探索了大自然的秘密,能大胆地对春天进行描述和体验,了解到春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真正体验到春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到春天郊游的快乐,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春天的美,对春天的热爱。

  如果我重新上这个容,我想让小朋友们带上画笔和纸,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色画一画,那样不仅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还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想象能力。

7、大班主题教案《灯》含反思

主题的形成:

  一天,婷婷带了个钥匙圈,上面还有个小灯泡,一按,灯泡便亮起来,这个钥匙圈立刻吸引了许多幼儿,婷婷一脸的得意:"这是我姐姐送给我的钥匙圈,是小电筒,会照人的!"说着便演示给同伴们看。豪豪说:"我家有个大电筒,是装大电池的,你的里面是装什么的啊?"郭诗凡说:"这有什么,我的奥特曼身上也有灯的,是真的灯,也能亮的""我妈妈昨天给我买了双鞋子,走起路来也会一亮一亮的。"小伙伴们你一句,我一句,议论开了,教师意识到孩子自发生成的这一问题十分有教育价值,为此提出了问题:"你还看见过其他灯吗?派什么用的呢?"于是孩子们都收集了有关灯的玩具、图片、图书等材料。就这样,灯的主题由此诞生了。

  分析:灯主题的萌发,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敏感和对孩子发展水平的了解。教师能善于倾听孩子们的交谈,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灯,适时介入与引导,有意识的将几个幼儿的兴趣点转化为集体的兴趣点,使幼儿对探索灯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同时,开放式的提问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索的愿望。这使我们认识到:教师要善于关注幼儿自发生成的问题,满足孩子的需要,使课程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更应为孩子提供更多发现问题的机会,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主题的进行

  1、瞧瞧我收集的灯

  主题产生后,几个幼儿开始自发地收集并与同伴讨论起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灯。个别孩子带来了照片、图片,还有些孩子在绘画活动时也描述着自己看到过的灯:"看,今天我画的是灭蚊灯,"敏敏指着自己的画说:"什么是灭蚊灯啊?"非凡不解的问道,敏敏的画的灯吸引了许多幼儿。为了及时的满足大部分幼儿交流分享的需要,激发他们更大的探索欲望,为此教师便在教室里为幼儿

  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区域--娃娃资料区,鼓励幼儿把更多的关于灯的信息张贴在这里。果然,幼儿倾尽己囊,没过几天,娃娃资料区里变布置满了孩子们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灯的图片、照片、以及自己所画出来的灯,如:警灯、车灯、路灯、红绿灯等等,有些灯就连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见,孩子们在娃娃资料区里分享着同伴的经验。而在资料区中除了有幼儿自己收集的信息外,也有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拍摄的照片以及所做的实录,留下幼儿探索的足迹。这次的收集展览活动,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自然而然的对这些灯的名称、用途等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分析:幼儿对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和好奇,老师根据孩子这个年龄特点满足幼儿探索、了解环境的愿望,注重让孩子获得直接经验,巧妙的为孩子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创设了娃娃资料区,鼓励幼儿寻找资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对"灯"进行探究,充分调动了孩子在探索活动中的积极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提高了幼儿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调整丰富了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拓展了思路。

  2、着火了怎么办?

  一天凡凡带来了一个煤油灯放在了"灯"的区域玩具柜中,这盏灯立刻吸引了许多幼儿,孩子们都纷纷围过来对着凡凡的灯讨论了起来:"咦?这是什么啊?"军军问道:"是煤油灯""这个灯怎么亮啊?电池装在哪儿啊?怎么没电源啊?"幼儿们七嘴八舌的问道,"这不装电池的,是装煤油的,"凡凡边向小朋友们边解释边用打火机向大家演示着灯的玩法。一团火焰燃起,小朋友们兴奋不已,"哇,怎么有股臭臭的味道啊?""这会不会爆炸啊"说着军军便在地上打起了滚,嘴里不停的嚷道:"快卧倒,要爆炸了!"这时,旁边的几个孩子也跟着军军在地上打起了滚,顿时,只见教室里一片散乱,此时老师并不急于阻止孩子的行为,而是耐心地询问:"发生什么事了?""要爆炸了,快救火啊!"孩子们回答道。听着孩子童稚的、富有创意的语言,教师提出了问题:"那还有什么方法也能救火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便借此机会提议幼儿去收集关于防火的方法。

  几天来,孩子们通过爸爸妈妈及一些其他的资源收集到了各种关于防火的方法,如:明明画了一幅用水泼火的画,而妞妞的爸爸则和孩子一起画了一副消防队员救火的画……老师以欣赏的目光,惊奇的、赞赏的语言给予了幼儿肯定。

  分析:教师能真正从幼儿发展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支持孩子,能站在孩子的立场观点赏识幼儿思维的见识,使孩子们充分地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遏制、压抑孩子,从而使孩子得到满足。还能及时以开放式问题给予引导,鼓励幼儿深入探索、质疑和释疑,从而使幼儿产生持续不断的探索欲。在活动中孩子们是多么地自主,巨大的潜能得了自由释放和被充分开发,这正是教师引导的别具匠心的独到之处。

  3、我们发明的灯

  小朋友们对于灯的兴趣愈来愈浓厚,在他们的结构游戏中,常看到用各种插塑积木搭成的各种各样灯。于是老师就组织幼儿一起收集做灯的材料,并为他们准备了一个“百宝箱”,用来堆放材料。在幼儿收集来的材料中,有废旧的盒子,有可乐瓶,旧电池,彩色灯泡等等。于是孩子们便三三两两的做起了各种灯,有用蜡烛做的,也有用电池的,还有是幼儿自己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大胆的想象着、创作着,其想象设计令人刮目相看。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

  分析:在探索“灯”的过程中,幼儿产生了新的主题内容,萌发了做灯的愿望,教师能及时的鼓励孩子收集材料,引发幼儿与材料产生互动,使幼儿在主动尝试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自主的选择材料、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大胆地表现着自己对灯的理解和创意。这真正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不断努力的意愿,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使思维真正“活”了起来。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8、大班主题教案《竹》含反思

  产生背景: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就连诗人画家也把竹做为他们常常赞颂的对象。可见竹的情节无所不在。当孩子们从观察竹子到寻找生活中竹的用途的时候,他们睁大了双眼,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的热情。因此,我们决定与幼儿一起探访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竹。

  开展准备:

  1.家长资源,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竹制品,关于竹的资料和图片。

  2.利用社区资源,联系幼儿社会实践的场所:公园、竹器店等。

  3.墙面布置一些与竹有关的画、图片及幼儿绘制的画和制作的手工艺品。

  4.区角布置一些关于制作竹玩具的工具,布置竹制品展示角。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竹》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竹,了解竹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2.引导幼儿探索竹对我们生活所起的贡献。

  3.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内容记录:

  1.社会:《参观竹林》、《参观竹器店》

  2.语言:《谈话:节节高》《谈话:竹子的生长过程》《故事:小猫钓鱼》《表演:熊猫一家》

  3.科学:《妙用竹竿》《竹篾制品》《竹——浑身都是宝》《有用的筷子》《笛声悠悠》

  4.计算:《数竹筏》《测量》《高矮长短比较》《5以内的加减》

  5.美工:《绘画:竹子》《吹画:翠竹》《竹叶贴画》《制作:风筝》《制作:扇子》《欣赏:竹篾制品》

  6.音乐:《熊猫咪咪》《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赏:筷子舞》

  7.体育:《竹高跷比赛》《跳竹竿》《骑竹马》《放风筝》

  8.家园开放日:《调查:有用的竹竿》《班会:竹子发布会》《亲子游戏:跳竹竿舞》《品尝:竹筒饭和竹笋菜》

  活动具体开展过程:

  活动一:《社会实践:参观竹林》

  设计思路:

  方案活动的第一天,教师带幼儿参观了附近公园的竹林,一片青翠的竹林呈现在幼儿的眼前。孩子们一下子涌入了竹林,有的在捡竹叶,有的在爬竹竿,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看竹笋。孩子们兴奋的玩耍着,时不时的有很多孩子跑来问了很多问题。于是我就把这些问题记了下来,请来了护林员叔叔为大家作答,孩子听的可仔细了。

  活动进展:

  教师联系附近公园的竹林,带领幼儿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发现认识竹的外形、构造(笋、竿、叶、竹节、竹膜等)听护林员叔叔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种类。

  幼儿表现:

  孩子们边玩边提出了许多关于竹的问题:

  洋:为什么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啊?

  飞:这棵竹子好高啊,它有多大呀?

  丽: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竹子小时候叫竹笋,长大了又叫竹子呢?

  超:叔叔,我也有一个问题,种了这么多竹子有什么用啊?

  陵:我知道竹笋可以吃的,我最喜欢吃竹笋烧肉了。

  教师回应:

  听了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关于竹的问题,发现孩子们对于我们大人平时很常见的竹观察很细致,充满了好奇。在护林员给小朋友做介绍的时候,孩子们对于竹子更是有很强的探讨兴趣。因此,我决定从幼儿的观察与兴趣入手,开展此方案活动。

  活动二:《绘画综合活动:竹子》

  活动进展:

  孩子们已经参观过竹林,对竹子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他们对竹子的直观感受如何呢?大家决定把它们画下来。首先是写生活动,在小朋友画好初稿后,再进一步体验竹,近观的欣赏一些竹子的结构布局等,最后用水墨画表现竹子的乐趣。

  子活动一:《竹林写生》在校园里观察竹林,对竹子进行铅笔写生活动,要求仔细看一看竹子的叶子和竹竿的样子。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上回我们一起去了竹林,还听了叔叔给我们介绍关于竹子的生长过程,今天我们来回忆一下竹子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吗?如果有些忘了,没关系,我们大家看看幼儿园里的竹子是什么样的?请你仔细看看竹叶的形状和竹节和竹竿有什么地方不同?

  幼儿表现:

  明:我发现竹叶是长长的,象带子一样,一端是圆圆的,一端是尖尖的。

  华:我发现有的竹叶两边是卷起来的。

  利:我看到竹叶上面有条纹,正面和反面的颜色也不同,正面的颜色比较绿,反面的颜色比较浅。

  飞:我看到竹节是凸出来的,摸上去毛的,有点扎手。

  子活动二:《欣赏国画:梅兰竹菊》欣赏一些大师级画家笔下所描绘的竹的形态,主要欣赏一下竹子的动态和布局。听教师讲一讲“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竹的气节。

  幼儿表现:

  伊:我觉得那个竹叶好象有风吹过来飘起来一样的。

  昊:我看到那棵竹子有点弯,那棵竹子很直,我觉得弯的竹子一定是年纪大了,象我们人一样,人老了背也会弯的。

  翔:我看到那画上的竹竿,一节与一节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连起来,是断的啊?

  玮:我喜欢那和竹笋,我觉得它在用很的力量往上长一样。

  谦:我发现竹竿也是下面有点粗,上面有点瘦的。

  子活动三:《水墨画:竹》在充分感受竹后,用水墨画的方法,画一画自己眼中看到的竹子,注意用墨的深浅来表现竹子间的距离远近关系。

  教师回应:

  我班是国画班,对于水墨画有一定的功底。而作为国画竹子,小朋友们一直都想尝试。于是我就让他们先观察竹子,进行写生。然后欣赏一些大师画家笔下形态各异的竹子,孩子们有了丰富的素材后开始画竹子,兴趣很浓,把竹子的各种形态都画出来了。

  活动三:《音乐综合活动:熊猫咪咪》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于竹子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都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那熊猫什么竹子都吃吗?竹子到底有多少种呢?就让此活动为幼儿揭开这些谜底吧!

  活动进展:

  在这一活动中共进行了五个小活动。首先小朋友提出熊猫喜欢吃竹子,熊猫到底喜欢吃什么竹子呀?于是我们大家决定先来研究一下,竹子到底有多少种。接着我们又进一步研究竹子和熊猫的关系,使小朋友对熊猫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唱唱熊猫的歌曲表演一下熊猫的故事。最后让小朋友展开想象为熊猫设计一个安全的美丽的家园。

  子活动一:《认识竹子的种类》请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关于竹子的资料,认识各种各样的竹子。让幼儿回忆护林员讲的关于竹的生长过程。

  子活动二:《谈话:熊猫和竹子的关系》认识熊猫所吃的竹子,讲讲竹子开花后给熊猫带来的不幸命运。

  子活动三:《歌曲:熊猫咪咪》听一听歌曲《熊猫咪咪》中唱到的相关歌词,学唱歌曲。

  子活动四:《角色扮演:熊猫的故事》幼儿自行分组设计熊猫的头饰,安排熊猫故事的情节。创编熊猫一家在竹子开花,找不到竹子吃了,于是很痛苦的样子,然后表演人们关心竹子保护竹子的情形,最后熊猫为了感谢大家为人们表演节目的整个过程进行表演展示。

  子活动五:《想象画:美丽的家园》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我们都知道熊猫是我们的好朋友,可现在熊猫却越来越少了,变得很珍贵了,原来是熊猫的家遭到破坏,我们大家来为熊猫想一个好办法,怎样来保护它们美丽的家园呢?

  用七彩画笔给熊猫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园,相互讲讲自己画的内容。

  教师回应: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发现利用家长资源对与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一些家长从网上找来了很多关于竹子的资料,有的家长特意去书店给孩子买了关于竹子种类的书,还有的家长到图书馆为孩子寻找一些关于熊猫和竹子的生态变化图片资料等。这些知识不但丰富了幼儿,对与教师的知识面也是很大扩充。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与熊猫,已由起初外形体态憨厚的喜爱,逐步变成对它们生存环境的担心,而产生的关爱之情。幼儿情感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四:《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竹器店》

  设计思路:

  有一天,吴婧怡小朋友问我:“为什么长在泥里的竹子是绿的,而我家的竹竿是黄黄的啊?”我回答道:“那是因为竹子经过了加工啊?”她有问:“怎样加工啊?到哪里加工啊?是不是到厂里啊?”她的问题给了我很大启发。于是我就和社区的竹器加工店联系,带领孩子们去参观加工竹子的过程。

  活动进展:

  带领幼儿去社区附近的竹器店看加工竹子(用火把弯的竹子熏烤,使其变直),幼儿观察熏烤时工人的操作过程和竹子的变化过程。

  幼儿言行:

  孩子们边看竹器店的师傅进行操作,边问了很多问题:

  成:为什么要把竹子放在火上烤啊?

  师傅:因为要让长的弯的竹子变直了。

  雨:让竹子变直了有什么用啊?

  师傅:直的直竹子有很多用处啊,就拿我们这里加工的竹子来说吧,它们是用来运往工地,造房子的时候做脚手架用的。

  文:看,那个竹子烤黑了,快点拿掉。

  师傅:别急,看,工作人员弄一些水浇在上面,让竹子冷却下来。

  文:我闻到了一股味道。

  玲:叔叔,我看到竹子“出汗”了。

  师傅:哈哈,那不是汗,那是竹子在经过火烤后流出来的汁液。

  玲:那汁液为什么用罐子装着呀?它有什么用啊?

  师傅:你观察的真仔细,那汁液可是个宝,可以用来治病的。小朋友不是会经常咳嗽痰多吗?喝了这个汁液就会好的。

  教师回应:

  在参观回来的路上,孩子们兴奋不已,各个唧唧呱呱的讲开了。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发现通过这次参观,孩子们确实懂得了不少。由于自己亲眼看见了,所以话题就多了,连平时不大说话的孩子这时候也说个不停。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回家后能主动的讲去看竹器加工店的事情了。看来多让孩子走出去感受,比在课堂上教育的效果要好的多。

  活动五:《家园开放日活动:有用的竹竿》

  设计思路:

  方案活动进行了一阶段后,我想让家长也来参与我们的活动,一起来感受竹文化。我就先从调查入手,让家长和我们一起收集关于竹子的用途;然后再请幼儿来讲讲自己一家人发现的各种竹子的用途;接着让家长一起来玩竹子的游戏,让他们也回到童年;最后一起来制作品尝竹筒饭和竹笋菜。

  子活动一《调查:竹竿的用途》既然加工竹子是为了帮助我们的生活,那么在我们生活中竹竿到底有些什么用呢?请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竹竿的?并用图记录下来。

  制作《竹子的用途调查表》

  幼儿姓名:

  你知道竹子有哪些用处吗?

  是用了竹子的哪一分

  请用你的画笔画一画吧!

  子活动二《班会讲述:竹子发布会》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由幼儿代表自己的家庭介绍自己家了解到的竹竿的用途。

  幼儿表现:

  玉:我知道竹竿可以做鱼竿,我爸爸告诉我,他小的时候就自己做鱼竿的,在竹子细的一头丝线系好,另一头系上鱼饵。鱼竿做好后就可以钓鱼了,把鱼竿放在水里,鱼吃东西的时候鱼竿上的线就会动,然后一拉就钓到鱼了。

  峻:我家的梯子就是竹子做的。我还知道竹子可以做家具,我阿姨家的地板就是用竹子做的(妈妈补充:竹地板是一种新的装修材料,它是经过高温加工处理的,防蛀防潮,有经济美观)

  蝶:上回竹器店的那个叔叔告诉我们竹竿可以晾衣服、造房子、架桥呢!

  平:我还知道竹子可以做乐器,我家爷爷会吹笛,那个笛就是用竹子做的。

  越:我看到过用竹子做的竹筏船的,有一会我们到浙江玩的时候就是坐竹筏在水里漂流的。就是有很粗的铁丝把竹竿一根一根绑起来,放在水里也有水冒上来,我当时很害怕,后来爸爸告诉我没关系的,不会沉的。后来我就走了上去,真的不会沉,太好玩了。

  杰:我们吃的筷子就是用竹子做的,还有牙签,我家里的笔筒也是竹筒做的。

  军:我看到用竹竿撑着保护树木,还有用竹竿做篱笆的。

  家长表现:家长在教师的鼓舞下给大胆讲述幼儿的幼儿发奖。

  子活动三《亲子游戏:跳竹竿舞》

  请家长给幼儿讲一讲少数民族中利用竹竿进行的娱乐活动。踩竹高跷、爬竹梯、跳竹竿舞等。邀请家长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学一学跳竹竿舞的步伐。由我们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分组听音乐跳竹竿舞。

  子活动四《品尝:竹筒饭和竹笋做的菜》

  请幼儿园的厨师为大家做竹筒饭和各种用竹笋做的菜。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用餐,品尝用竹子做饭菜的不同风味。请幼儿讲一讲竹筒饭和我们平时吃的饭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现:

  雨:我闻到竹筒饭很香,比平时吃的饭要香多了,今天我吃了两个的。

  文:我觉得竹筒饭吃在嘴里粘粘的,很香。

  蝶:我看到竹筒饭上有点黄黄的,为什么呀?

  嘉:我知道那是竹子的颜色染到饭上去了。

  活动六:《音乐综合活动:牧童短笛》

  设计思路:

  蒋宛平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了一根笛子,可是他怎么吹都吹不出声音来,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就小朋友来探索一下,这样让笛子发出声音来。

  子活动一:《认识:笛》出示各种笛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辨认哪一种是竹笛?看一看竹笛的构造。听一听竹笛的声音和其他乐器的不同?

  幼儿表现:

  茂:我觉得竹笛的声音听起来有点脆,很响亮。

  亮:我听到竹笛的声音有点象小鸟的叫声一样。

  风:我觉得竹笛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

  子活动二:《实验:不同材质的笛膜》想一想竹笛是如何发出声音的?用不同材料制作笛膜,试一试竹笛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为什么?

  幼儿表现:

  杨:笛子上那么多洞洞有什么用啊?

  平:我看见爷爷用手按在洞洞上就会有声音了。

  菁:我按了呀,可还是没有声音呀?

  平:要用嘴对着这个大的洞洞的用力吹的。(只有吹气声)

  平:哦,我知道了我看见爷爷吧这个洞洞贴了一张纸的。

  幼儿试用不同厚薄的纸贴在洞洞上,有了发现:

  平:我知道了要用薄的纸才行的。

  最后大家知道了用竹子的膜是因为竹膜很薄的原因。

  子活动三:欣赏乐曲《牧童短笛》感受笛声给人们带来的优美的旋律。

  教师回应:

  一开始我只是想让幼儿认识笛子,感受优美的笛声的,后来发现在活动的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笛子如何发出声音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让他们对不同材质的笛膜进行比较,有欣赏活动扩充到科学实验。我觉得在任何活动的安排中要根据具体的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应变的作调整,发挥幼儿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才是最重要的。

  活动七:〈科学活动:竹的变形——竹篾编织〉

  设计思路:

  在古代人们就发挥聪明才把智竹子做成竹篾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竹子的神奇用途,我安排了这个活动。

  活动进展:

  请幼儿参观区角展示台中陈列的各种竹编制品(竹帽、竹箩筐、竹席子、扇子、竹床等),教师介绍竹篾的加工工艺。看录像《竹编工艺》,学习编织方法,动手尝试用纸条编织。

  教师回应:

  当孩子们看完录象后都开动脑筋,想自己家中有的竹篾编制的物品,结果大家讲出很多的物品,远远超过我们收集的一些编制品。而且在孩子们自己亲自动手尝试用纸条编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看看简单的“竹篾条”,可到了自己的手中就是不听话,很多小朋友没有问成任务,最后放弃了,。虽然他们觉得很困难,但他们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些工人的灵巧双手和智慧了,这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毅力的培养。

  活动八:〈综合活动:风筝〉

  设计思路:以前的风筝都是用竹篾和宣纸制作的,现在的风筝又是什么样的呢?我设计了该系列活动让幼儿认识风筝的简单变迁。

  子活动一:〈各种各样的风筝〉幼儿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风筝:

  涵:我家有塑料的蝴蝶风筝的,它的翅膀可以折叠的。

  风:我的风筝是我外公给我做的,用竹篾,还有我外公画的孙悟空图案呢,我最喜欢了。

  明:我有一个蜻蜓风筝,它的眼睛会发光的,它可以在晚上放的。

  乐:我在电视上看到的蜈蚣风筝很长很长,也很重,要很多人抬的。

  豪:我还看到世界上最小的风筝的,只有我们的小指甲那么大。

  看录象《潍坊风筝节》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风筝艺术。

  子活动二:〈制作风筝〉

  教师引导语:

  在很久以前的风筝都是用竹篾编制的,首先把竹篾削成很薄很薄的竹条,然后把它弯曲成各种形状,用线缠起来固定,接着在宣纸上用毛笔画上各种图案粘到编好的竹篾上面,还要调整重心。这样才做好一个风筝。

  出示自制风筝,教师示范用竹篾扎制风筝的方法,幼儿动手为风筝设计造型(画和剪)

  子活动三:〈放飞风筝〉把做好的风筝一起那到户外放飞,体验如何把风筝放到天上去。

  教师回应:

  以往每到春天的时候,孩子们会让父母买各种漂亮的风筝,通过这一活动孩子都愿意让父母一起制作风筝,在共同的参与中进一步加深了家庭的亲情。

  活动反思:

  方案活动开展近2个月,从幼儿的观念与行为来看,我们的预设目标达到了,幼儿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1.选择主题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教师与幼儿一起成长,幼儿在探索,教师也在探索。教师对于所学习的内容不是都清楚,在寻找资料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 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观察、沟通、分析、讨论等,主动探索精神有充分的表现,能力提高的很快。

  2.在活动中,家长的参与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家长协助我们收集各种有关的信息,帮我们从网上下载各种资料,参与我们的家园开放日活动等。可以说,我们的方案活动能顺利开展下来,离不开家长热心的支持。活动下来,发现那些积极支持我们的家庭,他们的孩子的参与性更强,他们探索的热情也更高。与另外一些幼儿相比,他们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往往较好。

  3.利用较多的社区资源使我收益非浅。幼儿在活动中到公园竹林参观,到竹器店看竹子的加工过程,听那里的工匠师傅介绍等等,他们不但直观的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更主要的是他们在学习如何跟别人交往,社会适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9、大班主题教案《稻草人》含反思

  活动背景

  孩子在参观农村的过程中,发现了稻田中的稻草人,都很好奇,用手去摸摸,并问这是谁做的?有什么用?我就给孩子讲了有关稻草人的故事,给孩子看了有关稻草人的flash。并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对稻草人的作用有更多的了解,从中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表现能力。

  活动目标:

  1、会跳双圈扇子舞,能用肢体语言表现稻草人的动作。

  2、练习在音乐的间奏处交换舞伴,尝试在间奏终止处做不同的稻草人造型。

  3、感受音乐活泼的情趣,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人手2把扇子

  2、人手一朵手花

  3、《稻草人》的音乐、《秋天多么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在《秋天多么美》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进入活动场地。

  2、用谈话引出课题

  秋天到了,看着成熟的稻谷,农民伯伯可开心了,可是有一天来了好多的小鸟吃谷子,农民伯伯很着急,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农民伯伯赶走小鸟,保护粮食呢?为什么要请稻草人呢?

  4、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a)幼儿自由创编稻草人的动作。

  (b)引导幼儿创编赶小鸟的动作。

  (c)请幼儿坐成一个圆圈,说说自己创编的动作

  (d)教师用故事小结孩子创编的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

  (d)老师:稻草人赶走了身边的小鸟,发现其他地方还有小鸟,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学习9-10的动作,并提示孩子在音乐的终止处做出不同的造型。

  5、幼儿学习舞蹈,学习交换舞伴

  a)幼儿自由找空地方和老师一起跳舞2次。

  过渡:变换对行成双圈,面对面站好,引导里圈的幼儿在听到间奏音乐的时候要移动位置到下一个小朋友的位置并摆出一个造型,然后再和新的朋友一起跳舞。

  b)幼儿在圆圈上跳2遍,重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变对形。

  6、听着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

  a)要求:注意动作的顺序和方向,能有表情的跳。

  b)跳2遍后结束。

  老师小结:今天你们帮了农民伯伯的忙,农民伯伯可高兴了,要给你们奖励呢,放好扇子和我一起去拿礼物吧?(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活动延伸:

  1、自己制作稻草人。

  2、玩稻草人捉小鸟的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很注重幼儿的朗读训练,运用多种不同的读书方式让幼儿喜欢朗读,这也是我们学前班老师要训练的目标。通过看图,朗读诗歌了解稻草人的作用,再通过制作稻草人加深了小朋友对它的印象。稻草人制作环节适合学前班儿童的心理年龄,在学中玩,玩中学知识,直观面对稻草人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10、大班主题教案《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桥的名称、外形等粗浅的知识,学习建立积累本的方法。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并能用汉字、符号、图画等方式进行表征、记录。

  3、幼儿体验积累知识及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4、通过看、比、说、做,让幼儿感受家乡桥的变化,体会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

  5、感受桥的多样及桥的外观美,体验与同伴合作实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和父母一起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制作积累本、装饰积累本

  活动过程:

  实地参观,收集资料。

  当确定主题后,我们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先带幼儿参观了平度比较有特色的荷花桥、现河桥、公园里的拱形桥和吊桥,幼儿兴趣很高涨。[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着对桥的认识。在红旗路的现河桥和人民路的现河桥中间,孩子们兴奋的说:“老师,这座桥比那座桥长。”“老师,这座桥有两个桥洞。”“刚才看见的那座有三个桥洞,还有小桥洞。”……但是当我们让孩子回家收集关于桥的书籍、图片时,却没有一个孩子带来关于桥的书籍,这主题活动可怎么进行?收集资料失败了,却要求我们去开辟一条更适合主题发展的路子。

  活动反思:

  通过家园共同的收集桥的图片,以及预先请家长带领孩子去参观家乡的桥梁,在这个活动中,由于孩子们对桥的经验已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对于桥的种类孩子们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如:有拱桥,九曲桥、立交桥…….并且在设计桥时,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各种各样的桥在孩子的笔下画出来,名字也特别,什么彩虹桥、花桥、天桥、星星桥等等。

11、大班主题教案《小燕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燕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候鸟。人们称它为“报春归来的春燕”,它又是幼儿喜欢的动物之一。它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像剪刀似的尾巴,给幼儿留下了深刻印象。《小燕子》这首儿歌刚好抓住了这个特点来描写的。大班的幼儿对燕子有一定的了解。为他们学习这首儿歌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有感情朗诵儿歌。

  3、萌发对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 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有关燕子的图片

  2、带幼儿观察小燕子筑巢、衔泥巴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提问

  ①“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

  ②“它们会干些什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会衔泥巴和小树枝来筑巢、会飞、会找虫子、喂食)

  二、教师出示燕子的图片,教幼儿朗诵儿歌“小燕子,真灵巧,身上带把小剪刀。”

  三、提问“它们上天干什么?下河又干什么?知道吗?”(不知道。)“好,我们现在来学习后面的.”“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当枕头,剪块泥巴打窝窝”

  四、朗诵儿歌、表演儿歌。边朗诵边做动作

教学反思

  在第四步中,如果有家长参与,可以培养亲子间的亲密度。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12、大班主题教案《勇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理解勇气含义。

  2.能用“勇气,是……”讲述绘本内容并进行仿编。

  3.结合生活,感受拥有勇气的力量。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1. PPT课件、字卡、10幅画面的图片、勇气之书。

  2. 有阅读绘本的经验和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勇气。

  1.看一看《勇气》这本书,讲了哪些关于勇气的事情。

  (二)集体阅读理解勇气的不同形式。

  1.教师朗诵。

  2.幼儿分析画面内容。

  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关于勇气的事情?

  (1)“智力竞赛”的画面。

  (2)“女孩骑车”的画面。

  (3)“黑夜”的画面。

  (4)“主动讲和”的画面。

  (5)“主动打招呼”的画面。

  (6)“不摘花”的画面。

  (7)“糖果”的画面。

  (8)“不讲话”的画面。

  (9)“堆沙堡”的画面。

  3.师幼讲述绘本内容。

  4.原来勇气有很多种,勇气是勇敢,勇气是控制,勇气是主动,勇气是坚持。

  (三)用“勇气,是……”句式进行仿编。

  1.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关于勇气的事情,那小朋友的勇气是什么呢?

  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勇气,并用“勇气,是……”进行讲述。

  2.师生集体讲述自制图书《勇气》

  (四)了解勇气的内涵。

  1.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勇气,但是有的人他们的勇气特别大,能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呢!书本中也有一些勇气很大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2.师生继续欣赏绘本,了解勇气的内涵。

  活动延伸:

  续写勇气——收集记录自己的勇气,制作成勇气之书。

  活动反思:

  绘本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图片。勇气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勇气是勇往直前的气魄,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 勇气是勇敢地面对自己,不恐,不惧,不惊,能够勇于献出自己的一切,这便是真正的勇气,相信通过这节活动,大家会对勇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勇气是我们大人孩子都需要的东西,只是要需要很大的勇于去做到勇气,他不仅启迪孩子,也足以让我们成人受教。

  小百科:心理学概念中的勇气是指维持意志行为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动机,其就外部表现来说分为勇气、耐性、操心三种心理状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勇气是个体意志过程中的果断性和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心理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士气状态。

13、大班主题教案《手拉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对称剪纸的步骤,知道三个步骤的要点。

  2. 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表现人物,体验对称剪纸的奇妙乐趣。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对称剪的方法,明确知道三个步骤。

  活动难点:

  了解手处边缘线不能剪断。

  活动准备:

  1.范例(不等人数的剪纸作品)

  2.长方形的折若干、剪刀每人一把、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今天,我带来了一对双胞胎,看看他们长得差不多高、差不多胖。

  2. 师出示范例:你们觉得我是怎么做出这对双胞胎的?

  3. 除了这对双胞胎,还来了一组六胞胎。!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出示范例,继续观察。

  小结:如果一个个剪出来比较慢,而且可能会长一点都不像。我其实用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剪得又快又像。想学吗?

  二、探索对称剪纸的方法。

  1. 师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示范。

  2. 我刚才是怎么来剪的?第一步是什么?(折,折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3. 第二步呢?画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吗?(画,画的时候需要把他们的手一直画到边上,不能断掉)

  4. 最后一步?(剪,要沿着画好的剪,手那里不能剪断)

  三、幼儿制作。

  1. 都会了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不好?

  2. 提供纸、剪刀、铅笔。

  3. 幼儿制作,师观察。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四、展评。

  1. 请幼儿说说制作中遇到的困难。

  2. 请幼儿一起分析失败作品的原因。

  3. 我们把材料放在美工区,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下次可以再去试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14、大班主题教案《秋天》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大雁南飞。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小朋友们的衣服叶渐渐厚了起来。

  活动目标

  1、教育儿童理解儿歌的内容,能够朗读儿歌,感觉儿歌中秋天的神韵,进一步了解四季更替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背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帮助孩子了解四季更替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活动准备

  有关四季景物的图片,视频,幼儿用书,儿歌《秋风吹》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播放有关秋天风景的视频,让幼儿猜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让幼儿说一说,秋天来了周围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参考视频和图片回答问题)

  3、学习儿歌。先播放两遍儿歌让幼儿静听,再向口述诗歌大意,!.快思.教案网出处!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幼儿逐句背诵,直到幼儿能齐声背诵。

  4、让幼儿分别上台朗诵儿歌,看谁朗诵的最好。

  5、教师带领孩子表演儿歌。

  教学反思

  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可以了解到神秘的季节更替和秋天独特的自然现象。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很投入,孩子们认识到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相互交流的互动中兴致很高,了解到了秋天的各种现象。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孩子的记忆、朗诵、表演、配合等能力。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教育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如果有计划再次教学,一定在活动中延伸加入学生对一年四季每个季节不同现象想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尝试去观察,去发现。从而更好地开发孩子的综合素质。

15、大班主题教案《长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拼搭大炮和枪。

  2、把拼搭好的大炮和枪与长城组合。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与幼儿一起讨论战争时候使用的大炮和枪的样子。

  2、材料准备:雪花片、战争时期使用的大炮和枪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你们知道或者见过的大炮和枪是什么样子的?

  幼:很长、圆的、枪有长的也有短的。

  小结:教师展示战争时期使用的大炮和枪的图片,并做小结。

  二、幼儿游戏,教师参与幼儿游戏并进行指导。

  1、注意观察建构过程中有构思新颖、富有创造性的内容,<.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向大家展示,让大家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建构水平。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拼搭的大炮和枪如何与长城进行组合。

  师:你们搭的大炮和枪要怎么放到长城上面去的呢?

  小结:放在舵口和枪口,并固定住。

  三、评价欣赏作品。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观察幼儿的作品,然后进行讨论,肯定有创意的作品,提出不足之处。

  2、讨论活动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有什么不足,下次要如何改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长城的第四次活动了而且我们全班都到音体室建构,他们已经知道了“长城”的结构特征。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有的说是它像一条蛇,有的说它是一座城堡……接着出示建构材料然后让他们拼并且引导个别幼儿。

16、大班主题教案《七彩的风》含反思

  设计意图:

  通过语言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以散文诗为切入,利用优美的配乐朗诵形式,使幼儿感受到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同时萌发创作的愿望,培养幼儿以多种形式表现文学作品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绘画方式表现散文诗“七彩的风”。

  2、鼓励幼儿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使幼儿了解单色版画创作技巧。

  活动准备:

  学具:音乐《春野》;线描画;图画纸、彩色笔;单色版画工具材料;

  知识经验:幼儿对成语词汇有一定掌握;部分幼儿有单色版画创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讨论,导入活动

  猜谜:“水皱眉,树摇头,草弯腰,云逃走。——打一自然现象”(风)

  “风有颜色吗?”“为什么?”

  “现在,请你们轻轻闭上眼睛,听听儿歌中的风有没有颜色?都有哪些颜色?”

  教师配乐“春野”,朗诵散文诗,同时出示诗歌挂图。

  提问:“这幅图画漂亮吗?为什么?”

  “看着这幅图画,回想一下,这首散文诗中都有哪些颜色的风?”

  “为什么说他们有颜色?”

  散文诗中都用哪些成语描述了风带给大自然的色彩?;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重点理解:鲜艳夺目、一片金黄、清脆欲滴、碧波荡漾等词汇)

  “你喜欢这些有颜色的风吗?为什么?”

  二、讨论绘画创作的内容

  “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在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彩色的风?它给哪些事物带去了美丽的色彩?”教师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想象一下,冬季的风会是什么颜色的?它把北方的大地和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怎样的颜色?”“秋天呢?夏天呢?”

  三、幼儿绘画创作(配乐),教师指导

  “今天,小朋友可以通过版画、线描画、蜡笔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请你们先想好,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选择哪种绘画方式效果最好。”

  教师引导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表现不同季节中“七彩的风”。对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引导,并对有创造性作品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

  (部分有单色版画创作经验的幼儿,可主动教授没有经验的幼儿,增强相互之间的交流。)

  四、评价活动

  教师请幼儿分别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可根据幼儿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随机的引入恰当的成语,帮助幼儿作品增加美感。

  活动延伸:

  安排一节语言活动,展示幼儿作品,帮助幼儿以散文诗创编的形式,记录画面主题内容。

  附:七彩的风

  假如风有颜色,我认为它是七彩的。

  春天到了,风姐姐来到了田野,用手一挥,田野上嫩绿的秧苗就翻起了波浪。风姐姐飞过花园,五颜六色的花便纷纷张开了笑脸,而小树也冒出了新芽。当风姐姐在小河边上散步,抚摸着冻成冰的小河,小河不一会儿就有了生机,哗哗地流向海洋。

  夏天渐渐地走来,风姐姐换上了碧绿的舞裙来到农田里,农民伯伯们的满身大汗就舒爽多了。秋天,风姐姐带着金黄金黄的颜料,把田野变成一个金色的海洋。冬天悄悄地来了,风姐姐便捎来洁白洁白的雪花,为怕冷的大地妈妈做了一床厚厚的棉被盖上。

  下雨了,雨水轻轻地打在窗户上,发出“滴!滴!滴!”的响声,风姐姐又赶来了,这时她穿上了一件七彩的公主裙,她哗——哗——地吹着,给小雨伴奏,雨过天晴,风姐姐又飞过天空,留下一道美丽的七色桥!那就是彩虹呀!

  谁说风没有颜色?我觉得风就是七彩的!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目标明确,符合《纲要》的教育目标,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来制定,但缺乏情感方面的体验,如在目标中加入使幼儿感受散文诗七彩的风给大自然带来的美,更能体现语言活动中情感的体验,更具可操作性。

17、大班主题教案《折纸》含反思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个别孩子调皮不合群,为了锻炼他们的灵活性和动手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力。

  2.练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3.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动手能力的培养

  难点:幼儿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1.先教孩子们将长方形的纸平整的撕成正方形。

  2.教孩子们用正方形的纸折一个“东南西北”。

  3.折好后在外侧写上东,南,西,北,里侧写上一些名称,如:白雪公主,孙悟空。

  4.两人一组,先由一方说出一个方向,再说要几下,选择横或竖,另一方同上,看看自己都选中了什么角色。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着重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一时期的幼儿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够参与进来,个别有自主创新意识,还能够做出别的作品。

  ⑵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身心愉悦。

  4.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细节,让孩子们自主创新,互相交流经验。

18、大班主题教案《年》含反思

  活动背景:

  随着元旦的到来,幼儿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氛围中产生了对新年的期盼。刚结束的主题活动《高高兴兴》也让幼儿对新年有了些认识,有些幼儿对“为什么要过年”和“年是什么”有些疑问与争论。在本次活动前已开展了引入性活动——年是怎么来的,幼儿对“年”和“年”的来历有了大概的认识。本次活动主要是理解性活动,在此活动后还有一系列的体验性活动。

  设计理念:

  在前一活动(引入性活动——年是怎么来的)中,幼儿在视觉上与“年”有了碰撞的同时也点燃了幼儿的阅读欲望。为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点我设计了本次理解性活动——共读大书,满足幼儿的阅读欲望,让幼儿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后反复阅读,以深入“年”的内心,理解“年”的情感,感受故事中浓浓的中国情,中国味,更为之后的体验性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画书《年》,了解关于“年”的民间传说,初步理解中国“年”的含义。

  2.知道大家庆祝“新年”是因为:“年”认识到自己不应该乱发脾气、到处吓人,决定做一个讨人喜欢的“新年”。感受故事中浓浓的中国情、中国味。

  3.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本大书。

  2.幼儿对“年”的形象有了一些认识。

  活动过程:

  一、展示画面,初次阅读

  (一)观察画面,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1.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用完整的语言说说看到了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人物和情节。

  (1)“年”长得怎么样?跑起来,叫起来又是怎样的?

  (2)“年”这么凶猛,有朋友吗?它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3)“年”跑进村子,把村子变成了什么样?

  (二)观察画面,引出故事的第二部分

  1.师幼观察画面并谈论,教师引出问题:留下一位老爷爷,他为什么要留下,他做了什么事呢?

  2.“年”看见火红火红的颜色,听到哐当的响声,怎么样了?

  (三)揭示故事结局(第三部分)

  1.天亮了,人们回到村子发现了什么?怎样庆祝的?

  2.“年”害怕什么?

  3.“年”最后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年”?

  二、再次阅读

  1、幼儿在初次阅读后有了些理解,通过再次观察画面,带着理解进行再次阅读,并说出故事的始末。

  2、教师小结,引出故事主题

  人们为了庆祝“年”的改变。从此以后每年这个时候就会穿上红棉袄,挂上红灯笼、贴上红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还有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来迎接新年,这就是过年的来历。

  三、迁移经验

  1、谈论新年

  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新年里都做过些什么事情?

  2、感受新年

  阅读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在各个区域体验新年的年味。(如:在美工区剪窗花、做灯笼、写对联;在音乐区敲锣打鼓唱歌等)

  活动反思:

  本次阅读活动的内容与画面都表现出了浓浓的中国特色,具有浓烈的中国情、中国味。而“新年”也是这段时间孩子们谈论的最多的话题。结合我班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了解关于“年”的民间传说,初步理解中国“年”的含义上。

  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画面并谈论其中的内容,在引导性的提问下理解人物和情节。接着,让幼儿在理解中再次阅读,引出故事的主题,继而迁移经验,让幼儿在回忆过年经验的同时体验中国的年味。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时间幼儿都处在积极阅读的状态。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锻炼。期间,教师始终是个支持者与引导者,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若在结束的环节上能更自然些会更好。

19、大班主题教案《过年》含反思

  活动意图:

  中国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如年画、花灯、剪纸什么的。让孩子接触这些,感受这些,萌发他们的民族情感。选用这些内容是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喜庆氛围。

  2、了解传统节日,增强民族感情。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关于过年的故事、图片。视频展示台。传统年画、花灯、剪纸、对联、灯笼、贺年卡。幼儿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过年主题。

  (1)小朋友都喜欢过年。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过年吗?

  (2)导入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可是一天,来了一头怪兽,它头上长着尖尖的粗粗的大角,眼睛非常大,像会喷火。嘴巴张开了比大狮子嘴巴还要大。这头怪兽的:就叫做“年”。自从“年”来了以后,村子里的猪、牛、马、羊都被吃了,后来它还要吃人,大家都非常害怕。这时候不知道谁发现一个秘密,于是大家都在门上贴上红纸,挂上红灯笼,在门口放鞭炮。原来“年”害怕红色和爆竹的声音,吓得逃走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快快乐乐的生活,人们为了一直过幸福的生活,每到这个时候,总要在门上贴上红纸,而且写上一些吉祥的话,这就是现在的对联、再放爆竹,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这就是过年。”“过年也叫过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们中国农历的第一天,它象征着希望春天赶快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3)讲一讲过年曾自己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①对联。出示红纸、毛笔。请学毛笔字的小朋友写对联。

  ②包馄钝。出示馄饨皮、菜馅,请小朋友包馄钝。

  ③挂红灯笼。为什么挂红灯笼就有了一种喜庆的气氛呢?

  出示大红蜡光纸,金纸,动手做灯笼。

  ④互相拜年。远方亲朋无法见面,怎么办?发贺年卡。(制作贺年卡)

  ⑤放鞭炮。你放过鞭炮吗?好玩吗?

  ⑥介绍年画。年画有许多种。

  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只有中国有。

  这幅画看上去感觉怎么样?表达什么意思?

  ⑦介绍花灯。舞龙灯,舞狮子。(图片)

  “龙和狮子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含喜庆和吉祥。

  ⑧剪纸:(展示窗花)

  2、师生动手操作。

  (1)幼儿自由分组操作。(背景音乐《金蛇狂舞》)

  ①剪纸;②做灯笼;③包馄饨;④写对联;⑤做贺卡;⑥画年画。

  (2)教师动手参与其中。

  3、共同布置教室。

  将师幼共同操作自制的作品装饰教室。

  请食堂师傅下好馄饨,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延伸:

  制作贺年卡。

  活动反思:

  过年是孩子最喜欢、最兴奋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就十分投入,兴致很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过年时所经历的事情。而我好像是作为一名资料补充员的身份,当幼儿讲到一个什么事情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时,我就在展示台上出示图像、图片等,加上幼儿和我的共同讲解,使中国过年时传统风俗在幼儿面前展露无遗。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兴奋达到了**。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动手能力很强,做出了许多精彩的东西。将民间美术欣赏与特定的节日结合起来,幼儿比较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再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解决了幼儿园手工难教的问题。

20、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冬天》反思

  活动目标:

  1、不怕冬天的寒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体验冬天里体育锻炼前后的身体感受。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6、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7、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结合晨锻活动:天天锻炼身体好,让幼儿感受活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1、今天的天气真好,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做运动,(让幼儿跟着老师做运动)

  2、师:刚刚我们一起做了运动,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刚才我们没有运动的时候和现在身体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回答)

  师小结:我们做完运动后,身体变暖和了!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说冬天有哪些御寒方法。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冬天到了,我们身体有什么感觉呢?你从哪些方面的觉得现在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呢?

  冬天气体更冷了,我们要穿厚厚的衣服。

  2、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图画中都有什么?

  老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图片, 你们知道图中是什么季节的天气呀?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师:冬天来了,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冬天的天气真冷,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样预防寒冷的呀?

  哦,有的小朋友在小手搓一搓,还有的小朋友在做运动,做完运动后身体就会很暖和。还有的小朋友在冬天穿上了厚厚的大衣。

  3、师:冬天来了,你们平时是用哪些方式抵御寒冷的呢?

  三、幼儿听故事:《北风爷爷,你吹吧》。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北风爷爷,你吹吧》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呀?(要求幼儿完整回答。)

  2、师:故事听完了,你在故事里都听到了什么呢?

  (1)师:北风爷爷一来,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2)师:小鸟和小猫怎么了?

  (3)师:小女孩在做什么?她怕北风爷爷吗?她用哪些方式证明了自己不怕北风爷爷?

  (4)师:北风爷爷最后到哪去了呢?

  四、师生共同总结抵御寒冷的方法。

  1、师:冬天来了,你们说说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抵御寒冷呢?

  2、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冬天的天气很冷,我们要适当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出门戴手套、围巾、帽子、口罩等,要多参加运动,多锻炼身体,这样我们就不怕冷了。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被雪的世界所吸引,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视频将孩子带入了一个雪的世界。通过以往生活经验的回顾、欣赏故事,孩子们了解了冬天会下雪,雪是白白的、凉凉的等等。活动的高潮是下雪游戏,孩子们一看到雪下起来了,都兴奋的跟着雪跑。正因为太兴奋了,有个别幼儿在做雪的时候,没又能静下心来和大家一起做雪。另外做雪的时候,剪刀可以不用提供了,让幼儿动手撕,他们的专注度会更好。

21、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串串烧》反思

  角色游戏预定游戏主题:串串烧,肯德基,儿童剧场,幼儿园,公共汽车,娃娃家等情况

  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游戏的常规有所加强。从上个月开展角游的情况来看,幼儿已经能初步独立提出主题,选择伙伴,发展情节,广泛地与同伴交流,但起角色意识不强,游戏主题不够丰富,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够明显;所以在本月的开始阶段,要加强幼儿的角色意识,而串串烧是幼儿当前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刚好用来丰富幼儿的游戏主题,来加强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游戏目的:

  1、明确角色职责,懂得按职责扮演角色.

  2、学会合理布置场所,具有以物代物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分工合作和同伴互相协商分配角色.

  4、继续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轻声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6、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各种串串烧食品,烧烤炉,烧烤工具,鸡腿,汉堡,薯条,各种乐器,话筒,表演用的服装,汽车方向盘,车票,站排,娃娃,家具,炊具等

  2、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到街上看串串烧的工作,了解基本工作程序,利用日常活动时间丰富有关生活经验.

  3、幼儿自制的物品材料.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教师启发幼儿提出新主题:前几天老师让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到外面参观了卖串串烧的叔叔阿姨的工作,你们看到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小朋友们想玩这个游戏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游戏过程,你到摊子上去买东西的时候要先说什么,老板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3、幼儿商讨各主题场地安排,角色分配,教师观察指导.

  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玩串串烧的幼儿学习布置场地,并扮演角色参与游戏,边游戏边指导幼儿.

  5、组织幼儿评议:请玩串串烧的幼儿介绍本次的玩法,并启发全班幼儿想想怎么玩会更好.

  活动反思:本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较强,对于新主题"串串烧"已有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在游戏中大家也都想去"串串烧"玩,但都是通过划拳的方式进入,初次玩很新鲜,因为"串串烧"中很热闹。活动中遇到矛盾也能和平地解决。

  第二次指导:

  1、直接引入游戏,引导幼儿协商,按意愿选择游戏.

  2、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时应监守岗位,不擅离职守.

  (2)和同伴说话声音尽量轻,不在活动室内喧哗.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明确角色职责,并及时加以指导.

  4、请幼儿自行评议游戏情况.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的岗位意识较强,大部分能坚守自己的岗位,若什么岗位上缺人,他们就会马上反映。而且在轻声说话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游戏小结:在两周的游戏引导和观察中,我发现幼儿的角色意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游戏时不再那样随意走动,对自己的身份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不再迷茫,游戏时的常规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游戏中仍有角色挣抢的现象,在教师的协调下也能通过轮流的方式得以解决。

22、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拔萝卜》反思

  设计意图: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健康,长大后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智力非凡、情操高尚、体格健壮,所以智力的发展、品德的培养、体格的锻炼成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三大核心问题。由此可见,健康教育被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拔萝卜》。增强幼儿体质,使孩子将来能成为情操高尚、体魄健壮的有用人才。

  活动目标:

  1、能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熟悉角色的出场顺序。

  2、能认真观看大班幼儿表演,并简单模仿拔萝卜动作。

  3、让幼儿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并体验获得成功的欢快情感。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6、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7、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已熟悉拔萝卜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故事《拔萝卜》

  (1)小朋友刚才听到了什么歌曲呀?(拔萝卜)

  (2)这首歌曲里面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吧!”

  二、观看贴绒教具演示故事情节,熟悉角色的出场顺序

  (1)老公公种了个大萝卜,他一个人拔的动吗?

  (2)老公公(……)叫谁来帮忙?(教师依次进行提问,并逐一出示贴绒教具。)

  三、观看大班幼儿表演,并讨论表演情节

  1、师:“小朋友们瞧,谁来了?”(老公公出场与幼儿问好。)

  2、观看表演“拔萝卜”,看后提问:“怎么才能把萝卜拔出来呀?”(大家一起拔)

  3、师进行小结:大萝卜一个人拔不动要*大家一起用力拔才能拔出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内自由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做为活动主体的作用。我以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身份参与活动,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情趣。

  不足之处:

  活动过程中有混乱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安排更加仔细,让幼儿在活动中能收获更多。

  体育游戏兼具运动功能和游戏功能,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体育游戏教育,不仅可以为幼儿感知世界积累经验,促进心理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刺激幼儿大脑,促进大脑机能完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体育游戏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2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买菜》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能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说唱。

  2.体验演唱儿歌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角色游戏“菜市场”,认识一些常见蔬菜。

  2.材料准备:篮子、扮演老奶奶的头饰一个,音乐《买菜》。

  3.环境创设:用实物或图片布置菜市场的情境。

  三、活动过程

  (一)以“逛菜市场”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引导语:小朋友,看!太阳升起来了,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一起去菜市场里逛一逛吧!

  2.引导语:菜市场里的东西可真多啊!这些菜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图片)

  (二)结合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1.根据儿歌内容分别依次出示鸡蛋、青菜、母鸡、鱼儿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顺序。

  2.教师通过通过问答与引导,帮助幼儿记住歌词并小结。

  (三)欣赏歌曲,学习歌词

  1.引导语:红红和奶奶今天也来到菜市场买菜了,她还把买菜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播放歌曲《买菜》,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再次熟悉歌词内容。

  3.引导语:歌曲听完了,歌曲中有那些菜我们刚刚没有说到呀?它们是什么?它们在歌曲中的唱法和平常的歌曲一样吗?(不一样)这种说法叫说唱,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说一说。

  4.教师出示节奏卡,帮助幼儿练习歌曲中的说行部分。

  (四)多种方式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尝试着学唱歌曲。

  2.尝试多种形式学唱儿歌(合作接唱、角色扮演演唱)。

  四、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投放图谱及各种蔬菜图片、头饰若干等供幼儿自由结伴演唱并尝试创编歌曲。

  五、课程实施效果

  儿歌《买菜》的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但涉及的蔬菜名称比较多,幼儿记忆歌词的内容和顺序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创设了买菜的情境,通过问答的形式、图片的展示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巩固歌词内容,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结合节奏卡的呈现,辅助幼儿重点练习歌曲的说唱部分。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让幼儿轻松快乐地学唱歌曲,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习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

  2、学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

  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

  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行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最后的创编部分,未能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肢体语言尽情表现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束部分显得仓促。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地弥补不足,特别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个性,更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24、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动物园》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特点及生活习性。

  2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观察动物的能力,喜欢与同伴交流。

  3 学习动物名称,会用句式“动物园里有····”,发音准确。

  4 使幼儿掌握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5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去动物园的快乐。

  6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汉语说出各种动物名称,会用句式“动物园里有····”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活动前带孩子看《动物世界》

  2 手机各种动物图片,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动物园”

  3 动物卡片(有动物居住环境及喜欢吃的食物)各6份

  4 制作食物图片或食物模型(各6份)

  5 DVD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观看DVD,了解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名称及生活习性。

  (二)展开环节

  1教师指着墙上的动物卡片,用汉语说出动物的名称,引导幼儿跟说。

  2教师(出示一张动物卡片,如熊猫):“动物园里有熊猫,熊猫喜欢吃竹子。鼓励幼儿模仿用汉语说出来。

  3表演游戏:老师模仿动物让幼儿猜一猜,并拿出该动物爱吃的食物,引出:“动物园里有···喜欢吃···”。鼓励幼儿上来表演该游戏。

  (三)结束环节

  将幼儿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分好动物图片及喜欢吃的食物图片,让每位幼儿模仿“4”中的内容。

  (四)延伸环节

  1继续丰富“动物园”环境内容,添加新的“动物”

  2 将结束环节的图片放在区域中,供幼儿交流使用。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乐意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并用汉语与同伴交流。

  2 个别幼儿对句式的表达不够准确。

  3如果我重新来上这一课,我将会准备得更充分一点,例如把“双语”表达的更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表达能力,完整的与幼儿交流。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25、幼教大班语文教案《白云》反思

  《白云》

  大班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根据图片的形象进行合理、大胆地想象,创编出多种帮助小动物的情节。

  2、要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地讲述出图片的主要情节发展过程。

  3、引导幼儿在讲述时体验角色之间的情感,感受到帮助别人之后的快乐。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1、《白云》课件,白云形成的课件,小动物谢谢小动物的课件。

  2、小动物遇到困难的图片:一是小松鼠搬东西;二是小鹿被大灰狼追赶;三是大熊猫受伤了;四是小刺猬想摘树上的果子。

  3、带幼儿观察过白云,认识过白云的形成。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上次你们观察过天上的白云,白云变形的本领可大啦,它会变成什么呀?”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动画片里的白云,它想怎样变呢?“

  二、观看课件,看看、想想、说说。

  1、观看到“白云悄悄地飘走了。”

  “这朵白云为什么不和其它的白云一起变呢?它心里在想些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白云的想法。

  “说得真好,这朵白云不但要变得美丽,还要变得对别人有用处。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朵白云会飘到哪里,会遇到谁。”

  2、播放课件。

  “咦,这只小猪怎么了?”

  “小猪为什么会这么伤心呢?”

  启发幼儿想出可能让小猪伤心的不同原因。

  “让我们和白云一起来问问小猪吧。”

  播放课件。

  “原来小猪过不了河,看不到生病的外婆,小猪心里该多着急呀,白云想帮助小猪,小朋友,我们也一起来动动脑筋,帮帮小猪。”(提醒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办法。

  “小朋友的办法真好,白云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看看白云是怎样帮助小猪的。”

  播放课件到“小猪高高兴兴地去看外婆了。”

  “白云想的是什么好办法呀?”

  “小猪过了河,心里真高兴,白云帮助了小猪,心里也很高兴。让我们看看白云接下来会碰见谁?”

  2、观看到“小熊哭着说我要没有家了。”

  “白云又发现了一件什么事情?”

  “哎呀,原来是小熊家着火了,小熊多着急呀,它要没有家了,小朋友,快帮小熊想想办法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救火呢?”(提醒幼儿一起商量一下。)

  启发幼儿想出好办法。

  “小朋友们真动脑筋,白云也很动脑筋,看看它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播放课件。

  “白云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唉呀,白云怎么不见了?”

  播放课件。

  “咦,白云怎么又出现了呢?”

  3、观看白云形成的课件。

  “小朋友们真聪明,看,太阳一晒,小河里就会蒸发出水蒸气,升到天空聚在一起变成白云,当白云变成雨落下来,白云也就会消失不见了。”

  三、完整地观看课件,知道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这部动画片真好看,让我们完整地看一遍,一边看一边轻轻地跟着一起说。”

  幼儿欣赏,一边看一边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这朵白云,你喜欢这朵白云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这朵白云,你愿意帮助别人吗?”

  四、请幼儿来帮助遇到困难的小动物。

  1、 出示小动物遇到困难的图片。

  “小朋友,这些小动物也遇到了困难,有的还很危险,如果你是白云,你会变成什么来帮助它们呢?请你先看看你要帮助谁,你就轻轻地走到这张图片的前面,想一想你这朵白云要变成什么才能帮上它的忙,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等会儿请你讲给大家听。”

  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提醒幼儿帮完一只小动物后可以再去帮另一只小动物。

  2、请部分幼儿来讲述自己的好办法,要求说清楚我要帮助谁,这只小动物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是怎样帮助的。

  3、播放课件,小动物们向小朋友道谢。“小朋友,谢谢你们,能得到你们的帮助,我们真是太高兴了。”

  “小朋友们帮助了小动物,小动物真高兴,你们高兴吗?”

  “是呀,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很快乐。”

  五、幼儿学白云飘的动作,回教室。

  “小白云们,我们一起飘出去玩变形的游戏吧!”

  幼儿一起飘出去,在空地玩变形的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26、大班语文教案《春天》反思

  活动内容:欣赏诗歌——春天(大班)

  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课件,三本书,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1、听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进活动室。

  美丽的春天在哪里?美丽的春天还在春姑娘为你们带来的这三本书里。

  2、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第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彩色的书)猜

  猜书里有什么?

  (2)出示第二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谁在书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3)出示第三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是谁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谁还会在春天里唱歌?

  3、整体欣赏诗歌,看课件。

  春姑娘真能干,还把这三本书写进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里,我们一起听听。

  4、欣赏诗歌 ,感受春天的美。

  诗歌里说春天是三本书,是哪三本书?你最喜欢哪一本?

  (1)欣赏第一段后提问:你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哪一句话?

  (2)春天还是一本会笑的书,我们一起看看(欣赏)。谁在

  春天里笑了?还有谁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样笑的 ?

  小池塘为什么笑?

  (3)播发第三段。提问:你最喜欢听书里谁唱的歌?

  5、朗诵诗歌

  (1)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这首春天的诗歌(再一次欣赏一遍),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念,集体朗诵。

  (2)和老师一起边看图边念这首诗歌。

  (3)春天可真美,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这首诗歌。

  (4)游戏:老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诗歌的后半句。

  6、制作封面,表现春天的美。

  (1)

  把春姑娘带给我们的三本书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美丽的春天的书,我们一起为这本书做张好看的封面,好吗?幼儿绘画。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3)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教学反思:

  《春天》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幼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活动采用挂图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大班幼儿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的积累后,他们对于春天的季节特征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所以创编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同时幼儿眼中的春天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有自己的发现,更乐于自己去创造。

  所以后来我给他们增加了自制小书的环节。引导幼儿运用简单、明了、形象的简笔画形式为诗歌画出了三幅各具特色的图,条理性更强,有效地吸引了幼儿学习的注意力,更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这些自制小书也可为幼儿的复习活动提供材料,提高幼儿自主复习的能力。我们可将幼儿的诗歌创编也用这种图标的形式进行分类记录,把这本书作为幼儿对春天的观察记录、学习记录。

27、幼儿园大班语文教案《摇篮》反思

  一、情况分析

  1、幼儿已学过诗歌《摇篮》,对诗歌的结构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过仿编其它诗歌的经验。

  2、多数幼儿已能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联系的事物告诉老师,能力较强的已开始学会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多数幼儿讲述时用词较为准确,但表达不很流畅。

  4、部分幼儿未能养成主动讨论,积极倾听的良好习惯(如庄涛、艺友等)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较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优美形象,增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要求幼儿运用学过的动词,结合已有的经验仿编诗歌,并能通过画画、摆图等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

  3、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5、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

  1、集体活动: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名称,引入课题;

  (2)复习朗读诗歌;

  (3)教师示范仿编诗歌,激发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学习仿编诗歌;

  (5)幼儿上来仿编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集体将仿编较好的诗歌朗诵出来。

  2、延伸活动:

  (1)摆图仿编

  水平一:能用教师提供的底板做摇篮,画出相应的宝宝卡片,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2)画画仿编:

  水平一:要求幼儿能将有联系的事物画在一起,根据绘画内容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3)表演组:

  水平一:要求在课堂上已仿编好诗歌的幼儿能两两合作制作摇篮与宝宝的头饰、仿编诗歌;

  水平二:要求幼儿合作将仿编的诗歌表演出来。

  四、环境与材料:

  1、环境布置:摇篮(大树、泥土)

  2、壁画:摇篮(大海、天空、泥土)

  3、教学挂图4张;

  4、底版与小卡片;

  5、纸、笔、幼儿自编的彩带。

  五、评估:

  由于本次活动无论在材料方面或知识丰富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得较细致,准备较充分,因而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能达到我们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1、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做到教态自然,语言简练明了,能以亲切的口吻将孩子带到诗歌的意境中,但在引导幼儿讨论时,对于个别未能留心倾听同伴意见的幼儿,教师未能及时引导他积极讨论,留心倾听;

  2、由于《摇篮》这首诗歌很优美,多数孩子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习仿编诗歌,并能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念给全体小朋友听,多数孩子能认真地倾听并简单评价同伴仿编的诗歌,但有极少数幼儿未能留心地倾听,偶尔要打岔;(林旭、沈育)

  3、在延伸活动中,由于我们本着让孩子“多动手”的宗旨,每组活动都给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因而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极高,全班孩子都能分别以画画,或制作头饰,制作磁铁卡片等形式仿编诗歌,并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但还有少数孩子未能声音响亮地朗诵及主动念给客人老师听。

  总而言之,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是主动、积极的,对仿编诗歌充满了兴趣。

  活动反思:

  1、《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

  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2、本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感受;第二部分是学习理解;第三部分是尝试创编。重点是理解,难点是创编。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优美、温馨的意境,我采用了两个手段,先是让幼儿听《摇篮曲》,让幼儿在音乐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我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擘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创编诗歌,这样破解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还将诗歌朗诵贯穿始终,每一部分都能听到诗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潜移默化中将温馨的意境传递给了幼儿。

  3、从幼儿参与程度来年,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参与点也比较多,特别是在创编部分,大家联想的比较丰富,创编的诗歌也有好几个版本,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28、幼教大班语文教案《微笑》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在听听、看看、议以、讲讲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想象,为不同的小动物设想出各种能带给别人快乐的办法。

  2、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碟机、碟片,电视机、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1、师生间相互问候。

  2、教师:老师看到你们的微笑心里可真高兴,真快乐。

  提问:你们看到老师的微笑心里感觉怎么样?

  哦,原来微笑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请欣赏故事《微笑》

  二、分段欣赏故事《微笑》

  插问:

  1、大象会想出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2、小刺猬会想出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3、小白兔会想出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4、当大伙儿讲的正高兴的时候,小蜗牛怎么了?它为什么很难过?(大家互相讨论,帮助小蜗牛想出各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办法)

  5、小蜗牛用什么办法给别人送去微笑呢?

  (这里利用关键中断法,让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设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整欣赏故事《微笑》

  四、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提问:

  1、你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

  2、你们想把快乐带给别人吗?

  3、你想把快乐带给谁?

  4、谁最需要我们把快乐带给他们?

  5、你想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说明:随着提问的逐渐深入,面向全体,请不同层次的幼儿来回答问题,让所有的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愉悦。最后一个环节,适当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节目给大家带来快乐,将活动推向高潮)

  五:邀请舞《歌声与微笑》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到这里,我们一起把快乐带给他们好吗?(幼儿邀请教师与之共舞。并将快乐带给外面的教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微笑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们的交往中,都需要对别人微笑,因为微笑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让自己和别人都感觉开心。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微笑可以说是他们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通过动手的操作、语言的表达等来进行活动。并运用了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微笑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幼儿感觉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微笑来对待每件事。

  在整个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我感觉环节清楚,条理分明。虽然是一个偏向于语言性的活动,但形式多样,既有选择表情,也有现场的拍照,最后还加上看动态视频和制作微笑气球,使得活动更具整合性,各种教学情境的运用,让幼儿从多方面感受了微笑的无处不在和微笑的重要性。我感觉自己在这堂公开课中有了一定的进步,教态比之前自然,能自然地接过幼儿的球,并能抛回给幼儿,让几乎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也给予他们良好的回应,可以说,在活动中,我们有了较有效的师幼互动。

  当然,这个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于微笑的重要性,总感觉还太浮于表层,没有更深入地让幼儿去体验、感受,仅仅是通过提问、回答来完成这一环节。我们在试教中也曾发现这一问题,并做过一些改动,但因为试教时的幼儿在某些能力上稍弱一些,感觉并不明显。而在这堂公开课上,我觉得老师可以从幼儿自身经验出发,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有深刻体会的微笑,而不仅仅是着眼于教师找到的几张图片。

  还有对于那些脸上没有微笑的人,我们的课上只是简单地说过后就让幼儿把微笑送给他们。其实可以更深入一些,让幼儿想一想,怎么样可以帮助他们找回微笑,进而延申到对于身边那些没有微笑的人,我们该怎么做,这样就更能提升活动的意义,从喜欢微笑——了解微笑的重要——如何微笑,层层递进地将微笑深入到幼儿的心理。

29、大班语文教案《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

  活动内容:欣赏散文----------梦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其语言和意境的美。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3、丰富词:披、逗。

  4、在课件与图片的提示下,尝试学说散文中优美语句。

  5、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活动准备:

  1、立体教具一座。

  2、布娃娃一个。

  3、配乐磁带、录音机各一。

  活动指导: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做过的梦以及心里的感受。

  2、出示娃娃“小妮妮”,引出散文名称,让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欣赏后提问:(1)散文的名称叫什么?

  (2)听了这篇散文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3、教师边操作立体教具,边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欣赏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小妮妮梦见些什么?

  4、让幼儿分段欣赏散文,并借助立体教具和提问引导幼儿感受语言和意境的美,丰富有关词汇。

  (1)欣赏第1段后提问:小妮妮在梦中变成什么?她在散文中是用哪些优美的句子来说的?

  (2)欣赏第2段后提问:a、小妮妮梦见什么真美丽?(丰富词:披)

  b、小妮妮梦见什么真有趣?她为什么这样说?(启发幼儿想象小妮妮跳舞的形象,并做一做、说一说)

  c、小妮妮为什么咯咯地笑?(丰富词:逗)

  d、谁把小妮妮抱在怀里?让小妮妮听谁唱歌?

  (3)欣赏第3段后提问:小妮妮梦醒了,镜子对她说什么?小妮妮怎么说?(结合幼儿回答,渗透热爱和珍惜生活的教育。)

  5、让幼儿第三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欣赏后启发幼儿想想,说说自己做过什么甜美的梦。

  6、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散文,启发幼儿用适当的动作表现作品的内容。

  7、活动结束。

  附:散文

  梦

  在梦里,我是这样甜蜜。一朵朵花儿,粉红粉红的,花瓣上闪着露珠,那就是我呀,是我,小妮妮。

  暖暖的太阳给我披上金黄色的舞衣,啊!真美丽!轻轻的风教会我跳舞,啊!真有趣!细细的雨给我快乐的沐浴,雨点儿逗得我身上痒痒的,真调皮!静静的大地真像我的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让我听小溪唱出来的歌曲。

  我的梦醒了,镜子说:“你在笑呢,小妮妮。”我呀,在笑我的梦,它是真的,我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幸福的生活着,一切都象梦一样甜蜜。

  教学反思: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30、大班主题教案《爱心菜单》反思

  一、活动背景:

  1、分析孩子的兴趣点:

  近阶段我们根据主题提供的线索正在进行子主题"绿色菜篮子"活动,为了拓展孩子的生活经验,我们发动家长让孩子把家里的蔬菜带来,还带孩子参观了农民的菜园。又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蔬菜,我们让孩子带上一元钱亲自到菜场去买菜,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蔬菜品种的多样,积累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在后续活动中,我让家长帮忙收集了许多关于蔬菜营养的资料,孩子们互相交流着自己的信息,对各种蔬菜的营养及神奇的作用产生了兴趣。一天沙辰健一兴冲冲地拿来了收集的资料说:"老师,我知道蔬菜里有很多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胡萝卜有胡萝卜素对我们的眼睛有好处,我妈妈告诉我的。"这时,在一旁的辉辉也过来了,他说:"我妈妈也告诉我了,蔬菜里有纤维素,还有维生素C,还有黄瓜吃了能美容。"他们的话题很快引起了孩子们的谈论,有的说:芹菜能治疗高血压…他们的话立即引发了我的灵感,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切入口吗?我们大班不就可以从蔬菜的营养价值及对人体的作用入手吗?既然孩子们对这方面感兴趣,就让他们去探究,去发现蔬菜的魅力,从而激发幼儿对吃蔬菜,并对弟弟妹妹进行宣传,让他们也能喜欢吃蔬菜。

  2、分析活动的价值

  1)本次活动是一次课题实践活动,我根据我园的课题《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实践研究》,又根据大班幼儿责任心培养的目标,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责任心内容,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蔬菜的营养价值及保健治病的妙用的相关经验,通过为生活中由于不吃蔬菜而造成身体不适的同伴配菜,来激发孩子关心同伴,愿意同伴服务的责任意识,接着又通过询问当场的老师并小组合作为老师配菜,进一步让孩子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最后让孩子们为家人配制蔬菜,把孩子们的情感推向高潮。活动中主要采用方法有交流讨论法、操作实践法、感知体验法及真实情景法等。交流讨论法使孩子将个别的经验经过交流讨论转化为集体的经验,让孩子了解到蔬菜的更多的营养价值及奇妙功效,激发孩子要多吃蔬菜并有为他人配菜,尝试做小厨师的愿望。感知体验法,我把我们班中由于不喜欢吃蔬菜而造成身体不适的孩子、教师的照片让孩子们为他们配制适合他们的菜,并用语言来表达。我还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孩子亲自动手来做小厨师为当场的老师配菜,为家人配菜,在这样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让孩子充分体验到关心他人,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从而促进孩子责任感的养成。

  2)《指南》中大班年龄阶段目标中指出: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而我们班在这方面的发展不是最好,因此,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本活动创设了让孩子充分表达和表现的机会,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孩子用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蔬菜的特殊功效为他人开菜单,体验关心他人的快乐。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根据常见蔬菜的特殊功能为他人开菜单

  活动准备:

  1、前期已经收集了关于蔬菜营养及特殊功能的资料,并进行过交流。

  2、记录纸和笔活动流程:

  交流讨论 实践操作 活动延伸提升经验 迁移运用 情感提升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一)交流自己对蔬菜的了解

  1、这几天我们在研究蔬菜,你知道蔬菜有哪些营养呢?

  2、蔬菜除了有许多营养,你们还知道蔬菜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呢?

  3、教师小结蔬菜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以及钙、铁等我们人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东西。除了有多种营养以外,还有多种奇特的效果,萝卜能治咳嗽、青菜能使大便通常、西红柿、黄瓜能美容

  (二)讨论:谁更需要多吃蔬菜

  1、教师出示图片一:嘴唇开裂、嘴里长泡泡1)师:这是我们班的钟颖,她因为一直不喜欢吃蔬菜,嘴唇开裂,嘴里长出泡泡,你们快点帮帮她,让她吃些什么蔬菜好呢?

  2)个别幼儿为她配菜,教师用笔画出相应的菜。

  2、出示图片二:人瘦小,贫血过渡:你们的本领真大,能根据不同的人给他们配制菜谱,你们真的很有爱心,现在,请两个人一组为我们这里的老师去配菜,要配一道适合每位老师食用的菜。

  二、实践操作

  1、引导幼儿与同伴商量怎样配成适合老师食用的菜。

  2、引导幼儿用语言与老师去交流。

  3、代表小组介绍自己的配菜理由。

  4、教师小结你们真会关心人,真是个有爱心的小厨师,我们一定去试试,是不是象你们说的这样灵,谢谢你们!(幼儿回应)

  5、请幼儿为自己家里的人配制蔬菜,排菜单。

  1)引导幼儿想想自己家里的人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需要吃些什么蔬菜对他们的身体有好处?

  6、请个别幼儿介绍,说明自己配菜的理由

  三、活动延伸

  你们真是很有爱心,我们家里的人吃了你们配制的菜身体一定会越来越健康的。我们都知道蔬菜有很多营养,多吃蔬菜身体好,可是中班的弟弟妹妹他么还不知道,有的还不愿意吃蔬菜,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学评析:

  本次活动成功之处:

  1、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内容的选择较有新意,而且有机巧妙地融合了责任心内容,体现了集体活动的价值。

  2、整个活动围绕着目标进行,重点难点把握地较好。

  3、过程中注重了对孩子提问的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给于孩子思维和想像的空间。

  4、整个过程中我提供了自由自主的空间,孩子的自主性较强。

  5、能运用责任心培养的方法进行贯穿活动。

  不足:

  1、教师在回应孩子及时生成的问题时还不够灵活。

  2、对孩子经验提升不够,不能使孩子的经验得到进一步拓展。

  3、给孩子交流的机会太少,情感激发还不够。

  活动反思: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蔬菜品种的多样,积累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在后续活动中,我让家长帮忙收集了许多关于蔬菜营养的资料,孩子们互相交流着自己的信息,对各种蔬菜的营养及神奇的作用产生了兴趣。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责任心内容,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蔬菜的营养价值及保健治病的妙用的相关经验,通过为生活中由于不吃蔬菜而造成身体不适的同伴配菜,来激发孩子关心同伴,愿意同伴服务的责任意识,接着又通过询问当场的老师并小组合作为老师配菜,进一步让孩子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最后让孩子们为家人配制蔬菜,把孩子们的情感推向高潮。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