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好吃的麻团》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好吃的麻团》反思
1、大班音乐教案《好吃的麻团》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尝试用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提高节奏感和节奏表现力。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用语言节奏记忆互动节奏的方法。
3、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同伴间互动合作的能力,体验同伴间合作的默契与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麻团的过程;学会单圈链条式交换舞伴的方法;教会一幼儿合作磨米浆。
物质准备:制作麻团过程的MV;剪辑好的'小花旦"的音乐;幼儿围成圈坐好;人手一手花。
【活动过程】
1、观看"好吃的麻团"MV引入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
(1)听一听:这首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说一说:刚才听的音乐有几段?磨米浆要用哪段音乐比较适合?哪段适合把粉团揉好后拌均匀揉成团呢?哪段音乐听起来有炸东西的样子呢?
(3)做一做: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出磨米浆和炸麻团。
3、"磨米浆"咯,尝试合作磨米浆
(l)学习"磨米浆"的节奏。
师:你们仔细听老师要往石磨里放什么呢?磨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2)学习"磨米浆"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学习怎么合作磨米浆的。重点引导幼儿学习会在念"白糯米"时白拍,"石磨里面放糯米"互拍。"咻"字时右手握拳,在同伴身上相互"磨"米浆,第二个"磨"字时自拍。
(3)配上音乐"磨米浆"。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旋律,和同伴玩互动节奏游戏"磨米浆",要求幼儿要有节奏感。
4、"换伙伴磨米浆",尝试交换舞伴
(1)引导幼儿说说换伙伴的方法。
教师:谁能用一句话教大家换舞伴的方法?
(2)幼儿尝试换伙伴磨米浆。教师引导幼儿用单圈链条的方式交换舞伴。
(3)幼儿配上音乐交换舞伴。引导幼儿能在鼓点处拉手,间奏结束部分找到新舞伴,做好继续进行互动节奏游戏的准备。
(4)幼儿交换舞伴磨米浆2-3次。教师根据幼儿交换舞伴的情况,及换新舞伴后互动节奏游戏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5、"做麻团p各",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学麻团在油锅里翻滚的样子。
(2)完整游戏,听音乐完整表现磨米浆、炸麻团的情景。
【活动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说话。能做到别人发言时不插嘴。幼儿在谈感受时词汇丰富。
活动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能积极参与。但材料的利用率还不太高。
2、大班教案《好吃的面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对面食感兴趣,感知面食的多样性,知道吃面食有益身体健康。
2.了解面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几种常见的面食烹饪制作的方法。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感知面食的多样性,知道几种常见的面食烹饪制作的方法
了解面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吃面食有益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白色小猫、PPT、和好的面粉、面粉的来历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几样简单的面食制作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有一只小黑猫,非常顽皮,整天在家跳上跳下。这不,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盆里。哎呀,小黑猫怎么啦?怎么会变成白猫的呢?(引出白白的面粉)
二、说说面粉的来历
师:你们知道这白白的面粉是用什么磨出来,麦子又是谁种出来的?(出示视频)小结: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麦子磨出来。黄黄的麦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三、了解多样的面食
1.认识多种面食
师:白白的面粉有什么用?可以加工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面食,我们一起去看看、说说,它们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出示PPT第一页)师:你看见什么?它是怎样的?
师:在这么多面食里,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出示烹饪方法,以问答的方式小结面食的烹饪方法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好吃的面食,看一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出示PPT第2~5页)儿歌小结:好吃的面食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油条、麻花怎么来?油条、麻花炸出来。
馄饨、饺子怎么来?馄饨、饺子煮出来。
面包、蛋糕怎么来?面包、蛋糕烤出来。
馒头、包子怎么来?馒头、包子蒸出来。
各种面食做得好,小朋友吃了身体好。
四、多渠道获取面食的信息
1.师:除了这些面食,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面食呢?
2.利用多种渠道了解面食信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面食城去看一看,有哪些好吃的面食吧!
(1)图片(花式面食)
(2)录音(面食自述)
3.小结:面食不仅种类多,而且还是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之一呢。面食容易消化,而且热量高,可以用来填饱肚子。像烹饪方式为蒸煮的面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本领:保护、调养我们的胃。有些人吃饭不规律,使得胃受伤了,经常胃疼胃胀,这个时候你就要多吃点面食来调理调理你的胃。像烹饪方式为炸的面食,我们应该少吃,炸后的面食会破坏其原有的营养成分,变成垃圾食品。
五、洗手自制面食
1.师:如果你是面食师傅,你想做出什么好吃的面食呢?
2.幼儿洗手制作面食。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我开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在导入部分,我用黑猫变白猫的一个情景,把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了。其次,我通过诱人的图片,让幼儿了解面食的种类和烹饪方式丰富多样。接着,运用听、看的方式深入理解面食因烹饪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营养的变化。层层深入中了解面食与人们的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3、大班教案《好吃的蛋糕》含反思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蛋糕的简单制作方法。
2、体验制作蛋糕的乐趣,感受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蛋糕的特征。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共同回顾参观面包店的情况谈话引入。
(1)昨天我们去参观面包店,你知道了哪些秘密?
蛋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蛋糕的方法。
先打蛋————加糖————搅拌————(直至蛋浆上起白泡)————加面粉————加水————搅拌
3、提出要求:
(1)保持桌面的整洁,搅拌时要小心,不要让蛋浆洒落出来。
(2)可以和伙伴合作搅拌蛋浆。
4、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打蛋时用适宜的力度,加糖时应保持桌面干净整洁,鼓励幼儿打蛋浆要有耐心,如果累了可以找同伴合作搅拌。提示速度较快的幼儿加面粉继续搅拌。
(1)烤蛋糕
鼓励做好蛋糕的幼儿可先用水果和奶油装饰。
(2)品尝蛋糕幼儿与同伴分享。
反思与分析:
本次系列活动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蛋糕入手,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大班幼儿思维发展迅速,求知欲望高,当让他去学习一项新的本领时,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在快乐地情绪中学习,在其自发的活动中合作学习和实践,从而解决问题,找到所需要答案,此时,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教师更应注重幼儿的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探索结果,这样才会为创造潜能的挖掘与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与机会。
4、大班教案《好吃的客家美食》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对客家饮食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种类、味道和制作过程。
3.体验客家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培养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各种客家美食图片(例如:黄元米果、鱼丝、荷包肉、烫皮、炒米糖、芋兰片、炸鱼粑等), 然后老师将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2)教师收集一些传统客家美食制作过程的录像或图片。(3)电脑一台,投影仪、摄像机一台。
2.设计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并在家填好。如图:
3、分组操作材料:一组:荷叶、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酱油等调料。二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饭(注意保温)、大木盆一个、长木棍、做花样黄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组:幼儿及家长到郊外采来的艾叶(已煮熟并和好面粉),印艾米果花样的模板模子若干。
4、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了“赣县客家文化城”。
5、 实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客家美食或特产。
6、音乐《斑鸠调》。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众多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向同伴介绍和交流自己的发现;另一个重点是组织幼儿学习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如: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打黄元米果)。
难点是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到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孩子体会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
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设计理论:
我园使用的“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的大班下学期主题教学中,教师组织幼儿进入到了最后一个主题教学《家乡美名扬》;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老师为本班孩子设计了这样一个有关客家文化的延伸教学活动;另外,赣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在这里居住的孩子无时无刻地在感受着客家文化,但是作为客家人的后代,孩子们不能去发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于是,老师决定从最直观的孩子最喜爱的客家美食入手,引导孩子去发现和体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另外,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五大领域中“社会”的目标及教育要求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幼儿教育总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教育活动。
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客家美食。
2、 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客家美食的实物或图片。
3、 发放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发现客家美食。
4、 操作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客家美食。
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赏客家美食。
1.师:小朋友去过我们赣县的客家文化城参观吗?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客家人的后代,还知道了我们的客家祖先非常地聪明和勤劳,发明了许多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还做出了许多别的地方没有的美食呢!今天,你们知道有什么客家美食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边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课前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一边由幼儿向同伴介绍美食名称、味道和制作材料等)
二、交流讨论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
师:刚才,我们看见了许多客家美食,小朋友知道还有很多客家美食没有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小朋友们都做过调查了。下面就请小朋友把你调查表里的小秘密告诉自己的小伙伴吧!
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幼儿做的《好吃的客家美食》的调查表,同时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调查内容。
2、幼儿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调查表。
三、品客家美食
1、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实物——客家美食。
2、幼儿互相分享客家美食。
3、幼儿分享结束后进行集体讨论:你吃了什么美食?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客家美食?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四、教师向幼儿展示“客家美食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师:小朋友知道老师爱吃的客家美食是什么吗?下面,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来看看吧!
1、幼儿集体欣赏多媒体课件:包艾米果、做烫皮、打黄元米(重点引导幼儿看大家合作打米果的场景)、做荷包肉、炸鱼粑。
2、幼儿讨论:你们看见了老师喜欢吃的客家美食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看见大人做这些美食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吃的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我们这里才有的美食,是客家美食;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不仅很勤劳还很聪明,制作了这么多的美食。小朋友想学会做这些美食吗?(想)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做客家美食的材料,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五、延伸活动:制作客家美食。
1、带领幼儿看各组材料,并向幼儿介绍材料。
2、讨论:这些分别是做什么的材料?(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怎样做?你想做什么美食?
3、幼儿自由分成三组制作客家美食: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斑鸠调》)
4、教师利用摄像机把幼儿制作客家美食的过程全部真实自然地进行拍摄。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频道观看“活动掠影”一栏“我们会做客家美食啦”。
教学反思:
幼儿生活在这么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对客家美食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播放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演示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投影仪放映幼儿的《好吃的客家美食》调查表;加上播放典型客家风格的音乐);这些多媒体的手段不仅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丰富多样,更使幼儿清楚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其中;另外,老师拍摄幼儿制作的全过程并在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一起观看录像,不仅让家长了解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促进了家园联系及亲子关系的加深。活动的组织通过收集资料,填写调查表、欣赏、讨论、品尝、制作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对客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客家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品质,同时激发了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这些活动很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了客家美食的美味和丰富多样性。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5、大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馄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用皮子双手包馄饨的技能。
2、感受劳动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3、增强幼儿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皮子、肉、菜、
2、碗、筷子、勺子、锅等
3、各种图片(并储存于电脑中)
4、教师提前发放邀请函把活动安排告诉家长。
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过程
1、7:30―8:10观摩幼儿做操
2、8:10―9:00观摩幼儿区域活动
3、9:00―9:20幼儿吃牛奶、点心
4、9:20―10:00幼儿包馄饨活动
a、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包馄饨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如买菜,买肉,摇肉,洗菜,切菜,和馅等。并了解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注意点(切菜和和馅教师可以当场操作演示给幼儿看)
b、幼儿学习包馄饨
(1)教师询问幼儿如何包馄饨
(2)幼儿个别讲述自己包馄饨的方法。
教师进行小结,边演示边讲解方法:先将皮子平放,放上馅,然后对折成长方形,把边捏紧,以防漏馅,最后转个身把两个角粘牢。
(3)幼儿尝试制作,比一比谁在半小时内包的最好、最多,满足幼儿自己尝试的愿望,在活动中感受包馄饨的乐趣。
5、10:00―10:20参观、评奖、颁奖
a、组织幼儿、家长相互参观彼此的作品。
b、班级自行组织评奖
c、集体颁奖(每班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6、10:20―10:40幼儿观看下馄饨,和家长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我开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在导入部分,我用黑猫变白猫的一个情景,把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了。其次,我通过诱人的图片,让幼儿了解面食的种类和烹饪方式丰富多样。接着,运用听、看的方式深入理解面食因烹饪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营养的变化。层层深入中了解面食与人们的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6、大班教案《好吃的肉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的技能来塑造肉丸。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小塑料碗若干
2、小兔、小猪、小狗、小蜜蜂、小熊、熊妈妈、袋鼠等动物各一只。
3、煤气炉一个、汤勺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激发孩子做肉丸的欲望和兴趣。师:你们知道吗?今天啊是小熊的生日哦,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来给小熊庆祝生日哦,我们来看看都来谁啊。(一一出示小动物)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啊,这下可把我们的熊妈妈和小熊了,来了真么多可好吃的肉丸只有这么一点(出示做好的肉丸),怎么够吃啊,那怎么办呢?
反思:活动是以幼儿最喜欢的故事的形式导入的,效果很好,孩子们很感兴趣。而且把孩子融入到故事中,是小动物请他们帮忙做肉丸,而不是老师要求的学做肉丸,这样就激发了孩子学做肉丸的欲望,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很投入。
二、幼儿学习做肉丸。师:那请你们来帮她做多的肉丸来给小动物们吃好吗?小动物喜欢又圆又好吃的肉丸哦,做不漂亮的他们可不喜欢哦。所以首先我们一起来和熊妈妈学做肉丸吧。
做肉丸是有秘诀的——
(1)、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2)、边唱歌谣边团:“手心转呀转,转转转转转,我做的肉丸圆又圆,你做的肉丸圆不圆?”
(3)幼儿基本完成,大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做成肉丸带来的成功体验
反思:
在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时,抓住他们的兴趣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分泥-团圆,孩子们学得很认真,都想帮熊妈妈和小熊做好吃的肉丸,但老师在讲解示范时不够清楚,语速过快,动作不够直观,导致部分孩子不会团圆,不会转着圈来团,小班幼儿正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需要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和讲解,然后让孩子自己练习团圆。
7、大班健康教案《好吃的早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要让身体长得好,必须吸收全面的营养。
2、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早餐食物图片。
2、图片三幅:怎样吃最有营养。
活动过程
1、今天你们都吃早餐了吗?吃的什么呢?
2、观察图片,说说三个小朋友家里吃的早餐
(1)小明家:牛奶、鸡蛋、包子。
(2)小红家:两个鸡蛋。
(3)小方家:稀饭、饼干。
3、比一比,谁家的早餐吃得合理。
(1)早餐要吃得有营养还要能吃饱,看看谁家做到了?
(2)小红家早餐还缺什么?什么东西可以少一点?
(3)小方家早餐还还缺什么?
(4)早餐最好怎样搭配?
教师小结: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重要的,为了让我们更健康,我们要吃合理的、健康的早餐。
4、了解早餐的重要性
(1)为什么要吃早餐?(早餐的营养能保证幼儿一上午有充足的能量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活动)
(2)不吃早餐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每天要按时起床,如果上小学了,要吃完早点后才上学,不吃早点就上学容易得胃病,影响身体健康。
延伸活动
1、将合理的早餐图片贴到后面展角上,供小朋友们观看。
2、让儿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出合理的健康的早餐,并做到每天吃完健康的早餐再上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贴近孩子生活,容易引起孩子兴趣,对早餐的不同搭配也很感兴趣,对于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掌握需加强。对孩子的饮食习惯多关注,并表扬饮食习惯有改善的孩子。
8、大班主题教案《好吃的蔬菜》含反思
主题的由来: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
蔬菜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主动建构的学习需要我们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幼儿从无组织、未分化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蔬菜一旦作为贯穿整个主题活动的情境脉络,当幼儿以一种知觉重组的方式对待蔬菜时,他们会十分兴奋地顿然发现蔬菜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如此令人入迷,与自己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让我们同幼儿一起在“香香的蔬菜”这一主题活动中去看一看、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一起进行建构式的发展——由模糊的、混沌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一起去经历一个令人兴奋、愉悦的主动学习的历程。
环境创设:
1.请幼儿收集蔬菜图片,在活动室布置“香香的蔬菜”主题墙饰。
2.将幼儿制作的蔬菜造型放入自然角展览。
3.与幼儿一起将收集的蔬菜实物布置成蔬菜展,相互介绍、认识。
4.展出幼儿制作的蔬菜切片造型和调查统计表,以及各种关于蔬菜宝宝营养说明的挂图。
家园共育
1.经常带孩子到菜场去买菜,帮助孩子认识和了解蔬菜。
2.在家中多让孩子帮忙摘菜、洗菜,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和蔬菜沙拉,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兴趣,喜欢吃蔬菜。
3.与孩子共同进餐,告诉孩子蔬菜的名称和对人体的益处,注意培养孩子荤素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各种制作活动,通过观察、品尝,分辨蔬菜的色香味,知道各
种蔬菜都有营养,逐渐喜欢吃各种蔬菜。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态度。
系列活动方案:
活动一:蔬菜一家子
活动名称:蔬菜一家子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二、活动准备:
拟人化的蔬菜;幼儿收集各种蔬菜;剪好的五官、四肢。
三、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青菜奶奶的生日
(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准备准备,等会儿我的孩子都要为我庆祝生日。”
(2)出示辣椒的一家,辣椒爸爸:“青菜奶奶在家吗?”“谁呀?”“青菜奶奶,我是胖胖、绿绿的灯笼辣椒。”辣椒妈妈:“我是绿绿、长长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红红的、光光的小辣椒宝宝。”青菜奶奶:“欢迎,欢迎!”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体健康,生日快乐!”青菜奶奶:“谢谢,请坐请坐。”
2、说说我知道的蔬菜。
(1)猜猜还会有哪些蔬菜会来给青菜奶奶庆祝生日呢?
(2)幼儿用一句话来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如:细细长长的黄瓜,红红的番茄,穿着紫外衣的茄子,带着小红帽的菠菜。
3、打扮蔬菜。
(1)幼儿自选相应的五官、四肢粘贴在蔬菜上。
(2)说说自己打扮的是谁。
4、给“青菜奶奶“庆祝生日。
(1)教师将位置安排成圆形,教师扮演“青菜奶奶”。
(2)幼儿扮演蔬菜娃娃。
(3)在“生日歌”的乐曲声中,幼儿唱唱、说说、互相交流。
活动二:送菜忙
一、活动目标:
1、在情境化的游戏中,体会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以及手脚协调一致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蔬菜玩具;乐曲“我是小司机”;红绿灯标记各一。
三、活动过程:
1、我是小司机。
(1)幼儿随着乐曲,跟着教师小跑步进场。
(2)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场地四周小跑。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出示红灯,要求幼儿停;出示绿灯,幼儿可以随意小跑。
2、送菜忙。
(1)听到教师的口令,小司机集中。
(2)今天,我接到电话,小动物们要请我们帮它们送些蔬菜,你们可要看清楚,它们需要些什么蔬菜,可别送错了。
(3)小司机根据小筐上的提示,从大筐中取蔬菜,送到贴有相应标记的小筐中。
3、游戏:萝卜回来了。
(1)玩法:幼儿围成圈(脸朝圈内),由一名幼儿拿着萝卜在圈外跑,然后,将萝卜随意放置在一名幼儿背后。该幼儿发现后,立即捡起萝卜再跑龙套,悄悄地将萝卜放置在其他幼儿背后。
(2)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三:彩色牛奶
活动名称:彩色牛奶
一、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片中神奇人想像,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和作用。
2.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大胆的仿编,自主表达。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挂图第15号。
2.教师自制奶牛图片每组一张。
3.各种蔬菜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
(1)出示“神奇的牛”。这是谁?奶牛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挤出牛奶)
(2)它可不是普通的奶年,是头神奇的奶牛。
2.欣赏故事。
(1)出示挂图。牛大叔带来的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2)小动物喝了颜色的牛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
(3)小动物能变回原来的颜色吗?怎么变?
(4)小动物有了这头奶牛心里感到怎么样?为什么?
3.游戏:我喂奶牛吃蔬菜。
(1)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一头奶牛图片及一些蔬菜。
(2)幼儿自由扮演一种小动物,选择一种蔬菜喂奶牛,并讲讲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自己变成了什么颜色。
(3)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叫不出名称的蔬菜给予提示。
活动四:买菜
一、活动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表演性活动中,了解菜的特点。
2、在多声部的朗诵中学习声部的配合,初步感受声部之间的和声美。
二、活动准备:
1、鸡蛋、母鸡、青菜、鱼等作品中有关的菜的图片。
2、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1)你们去过菜场吗?去干什么?你最喜欢吃什么菜?有一个孩子今天要去买菜了,你们听!
(2)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声部朗诵。
(1)第一段、第三段一起表演。
(2)第二段分声部:第一声部念第一、第三句,第二声部念第二、第四句。
(3)菜场里可热闹啦,大家都在热情地介绍自己的蔬菜。有时候一种一种介绍,有时候一口气介绍几种。
(4)尝试两个声部轮流表演,要求一个声部表演完了,另一个声部马上接上。
(5)尝试两个声部同时表演,要求每一个声部既要介绍自己的菜,又要注意两个声部节奏统一,否则声音就打架了。
(6)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倾听声音的效果。
活动五:玉米香喷喷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劳动、品尝,让幼儿认识玉米及玉米食品。
2、学着剥玉米,培养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活动准备:
各类玉米食品:玉米棒、玉米磨成的粉、爆米花等。
三、活动过程:
1、好吃的玉米。
(1)出示装着玉米粒的盒子并摇晃,我这里有一样有趣的东西,听一哗嚓哗嚓的声音,里面会是什么呢?
(2)教师倒出玉米粒,并介绍:它的名字叫玉米粒,是玉米棒身上的宝贝,
(3)出示玉米棒:你们吃过玉米吗?爸爸妈妈是怎么烧的?从玉米粒马上就能做成爆米花吗?玉米有很多做法,你们知道吗?
(4)嫩玉米可以煮着吃,老玉米可以爆玉米吃,干的玉米粒还可以磨成玉米粉,可以做玉米饭、玉米粥吃,甜玉米可以炒菜吃。
(5)制作爆米花需要什么佐料?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口味放佐料。
2、剥玉米
(1)想不想试试把玉米粒剥下来?怎么剥呢?
(2)尝试用各种方法剥玉米。
(3)交流不同剥法。
活动六:给蔬菜画圈
活动名称:给蔬菜画圈
一、活动目标:
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
二、活动准备:
5种不同蔬菜的卡片,数量分别为1——5。
提供不同的小动物卡片,标有数字。幼儿活动材料第9页。
三、活动过程:
1、给小动物送菜。
——提供小动物卡片,分别置于教室不同的地方,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送相应数量的蔬菜。
——复习数字1、2、3、4,说说我给谁送的菜,有多少。
2、认识数字5。
——翻到5的动物的卡片,说说5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给小动物送菜。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画,使之变成5样蔬菜。
学说几添上几就是5。
找找自己的身上或活动室里有那些东西可以用5来表示。
——做幼儿活动材料上的练习。
活动七: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一、活动目标:
1、在拣菜的过程在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二、活动准备:
1、韭菜、大葱、葱
2、筐若干个
3、小花盆
三、活动过程:
1、拣菜。
——(出示一筐菜)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请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箩筐里。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分别放入不同的筐子。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象哥哥,谁象弟弟,谁象妹妹。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小下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2、种植韭菜、大蒜、葱。
——取部分韭菜、大蒜、葱,切下其下半段。
——把它种在同一花盆中,比比谁长得高。
活动名称:好吃的芹菜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芹菜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多种吃法,乐意吃芹菜。
2、体验自己动手包饺子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带根的芹菜一根,贴上鼻子、眼镜、嘴巴,制作成的芹菜宝宝。
2、麻油、盐、糖、肉末、饺子皮、勺子、水、刀。
3、幼儿活动材料13-14页。
三、活动过程:
1、产生观察芹菜的兴趣。
(1)出示芹菜宝宝。这是谁呀?它的头发、身体、裙子分别是哪一部分?
(2)帮助幼儿以游戏口吻认识芹菜的根、茎、叶。
2、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1)你们喜欢吃芹菜吗?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分?
(2)芹菜吃在嘴里是什么样感觉?
(3)看图片,了解芹菜能帮助小朋友消化食物,顺利排便。
(4)请幼儿在芹菜茎中寻找帮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纤维,知道对人体的好处。
3、了解芹菜的多种吃法。
(1)这么好的芹菜,你们平时是怎么吃的?
(2)教师边说边操作包芹菜饺子的方法:芹菜去根、去叶——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切碎——放少许盐、糖、葱、姜——与肉末一起拌匀——包饺子。
(3)幼儿自己动手包芹菜饺子。
活动八:切片花盘
活动目标:
1、能用几种蔬菜的切片摆放出造型美丽的图案。
2、感受有规则图案所表现出的美。
活动准备:
1、将胡萝卜、藕、黄瓜等切成小片,将芹菜等切成小段,分类摆放在盘中。
每人一只白底盘子。
2、厨艺书或厨艺盘菜的挂图。
活动过程:
欣赏厨艺盘菜。
——这些菜好看吗?厨师为什么要这样摆呢?
——感受蔬菜摆放的美可以给大家带来美的感受,引起食欲。
——欣赏、讨论厨艺盘菜的制作方法。蔬菜摆放的特点也不一样,等等。
厨艺大比拼。
——介绍活动材料,看一看各种蔬菜的切面,猜猜是什么蔬菜。
——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盘子,摆放“切片花盘”。提醒幼儿注意蔬菜颜色形状的搭配。
——相互欣赏、介绍自己的“切片花盘”。
活动九:扮家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会替换歌词。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讨论玩扮家家的游戏。
——你们爱玩扮家家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与配班老师边唱边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内容。
2、学唱歌曲。
——幼儿有节奏地随音乐念歌词。
——幼儿学唱歌。
——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启发幼儿想想,什么地方男孩子唱?什么地方女孩子唱?什么地方大家一起唱?
3、创编歌表演。
——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启发幼儿会用自己爱吃的蔬菜替换歌词。
活动十:小鬼当家
一、活动目标:
1、参观农贸市场,了解农贸市场里有品种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
2、能大胆地与人交往,参与买菜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玩过“小菜场”的游戏。
2、各种蔬菜卡片。
3、每位幼儿准备一元钱。
三、活动过程:
1、小鬼当家。
(1)明确任务:每人带一元钱去农贸市场买菜。
(2)幼儿每人摸一张卡片,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提示的蔬菜品种和数量去购买。
(3)幼儿交流自己买菜的经验。可以是从爸爸妈妈处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也可以是角色游戏中玩菜场游戏时的体会,
2、我们去买菜。
(1)观察农贸市场的大门。
(2)引导幼儿观察农贸市场的熟菜分类摆放的特点,知道人们到这里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菜。
(3)幼儿根据自己的卡片,去寻找相应的蔬菜。
3、回园交流。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在买菜中遇到的事情,让幼儿了解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
(2)创编歌曲《买菜》,请幼儿将自己买的菜编进歌曲中。如: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去呀去买菜,青菜绿油油呀,冬瓜胖乎乎呀,萝卜、黄瓜、西红柿、芹菜、蘑菇、卷心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动。
活动十一:蔬菜品尝会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蔬菜的不同味道和多种吃法。
2、能简单介绍自己家制作的菜肴。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与父母商量共同做一种菜。
2、每人一套餐具,公用的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1、相互介绍自己准备的菜肴。
——引导幼儿从制作的材料、方法和过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幼儿将自己带来的菜肴摆放在自助餐的餐桌上。
2、参加蔬菜品尝会。
——讨论自助餐的进餐礼仪,用公用的勺子盛菜等。
——幼儿自选菜肴品尝,在快乐的气氛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喜欢蔬菜的情感。
——引导幼儿品尝更多的蔬菜。
——引导幼儿有重点地品尝同种蔬菜的不同做法。
活动十二: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目标:
1、体验5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5数卡各一张。
1——5胸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数一数
——教师画蘑菇,让幼儿猜猜画的是什么。
——请幼儿使数一数每一步里有几个图形。
——用数卡来代表相应的图形数。
2、找一找。
——谁和谁是好邻居?
——让幼儿说说2有1和3两个好邻居,1比2少1,3比2多1。
3、玩找朋友的游戏。
——教师逐一出示2——4的数卡,请幼儿举起它们的朋友的数卡。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4的好邻居是3和5。本次主题活动在对蔬菜的品尝会中结束了,孩子们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学习,积累了很多蔬菜方面的经验,从对蔬菜的认识到对蔬菜种植的了解;从对蔬菜的表达到喜爱对蔬菜艺术地展现;从对蔬菜好吃到对蔬菜营养丰富的了解,幼儿通过对蔬菜的物理认知,了解了蔬菜,从对蔬菜的内质认知,知道了不能挑食。
在二期课改学习中,让我有一种深刻的感悟,就是教师角色的逐渐转换,让我以“观察者、支持者、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幼儿的活动,把他们感兴趣的需要化成一个活动的整体过程,去展现,梳理,提升他们在活动中的各种经验。在这个主题活动里,我体现的更多的是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放手大胆的让幼儿表现,而他们的创意让我深感欣慰,是啊,我们的孩子拥有多大的才能啊。
当然,中班幼儿的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在考虑幼儿的表现放在首位的同时,也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因为中班幼儿毕竟比不上大班幼儿的能力。因此,在主题开展中,需要教师更多的支持,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再让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同时,教师要更好的发挥每位家长的作用,让每位幼儿的探索活动都在家园共同配合下开展,那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更好的。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健康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吃蔬菜的好处。 幼儿不爱吃蔬菜的原因可能是她们的味觉还没有发育完全,觉得蔬菜不好吃。以一些事例来吸引幼儿对吃蔬菜有什么好处进行讨论,并让幼儿知道蔬菜里有很多营养的东西,能帮助我们长高、长漂亮。并帮助我们消化;最后,我请幼儿品尝家长带来的蔬菜,鼓励幼儿要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9、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好吃的大包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理解故事,尝试比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内容,学习动词:端、抱、扛、抬。
2、初步了解一些好吃的面食,能够例举1—2种好吃的面食。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学习《稻子和麦子》。
材料准备:蒸锅、碟子、蒸笼、小豆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稻子和麦子》。
师:上一次我们一起讲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稻子和麦子》,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好吗?
过渡:这一次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几种好吃的东西,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面食,他们都是用麦子做出来的,他们就藏在故事里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好吃的《大包子》(快思 www.banzhuren.cn)。
1、欣赏故事。
——在故事里面,你听到几种面食?
——这些面食除了使用面粉做成的,还需要什么材料?
小结:对呀,原来糖包子是用各种各样好吃的糖做馅料,所以叫糖包子,而豆沙包是用各种各样的豆作馅料才能够做出好吃的豆沙包。
过渡:谁做的是糖包子,谁做的是豆沙包?让我们再到故事里去找一找吧!
2、理解故事。
——谁做的是糖包子,谁做的是豆沙包?
——他们为什么要互相送?
小结:原来好朋友就是有好东西要大家分享,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好朋友。
——那么只有好东西分享,就可以了吗,好朋友在一起还应该怎么样?
小结:好朋友要有困难互相帮助,有好东西愿意分享这样大家才能够在一起开开心心。
3、情景表演。
请幼儿分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理解动词:端、抱、扛、抬)
三、复述故事。
跟着录音复述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贴近孩子生活,容易引起孩子兴趣,对早餐的不同搭配也很感兴趣,对于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掌握需加强。对孩子的饮食习惯多关注,并表扬饮食习惯有改善的孩子。
10、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好吃的冰激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种多样的冰激凌,感受其味道的不同。
2.知道好吃的冷饮不能多吃,认识到贪吃冷饮对身体的危害。
活动准备
1.冰箱、各种冰激凌、模拟"冷饮店"。
2.《冰激凌小姑娘》故事挂图。
3.幼儿用书第4册第36--37页。
环境创设生活活动教育幼儿平日不要吃过多的冷饮,以免伤害身体。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教师启发幼儿围绕"天气热了,你想吃什么?"展开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到"冷饮店"去购买冰激凌。
购物前谈话,提出要求。
幼儿分小组逛"冷饮店"。可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冰激凌,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请营业员(教师模仿)重点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冰激凌。
第二阶段
1.幼儿品尝冰激凌。
你吃的冰激凌叫什么名字?味道是怎样的?
峡山区岞山街道岞山幼儿园教师备 课 卡
2.引导幼儿说说平时自己还吃过那些冰激凌?是什么味道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还看见过那些冰激凌?
3.边出示挂图边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贪吃冷饮对身体的危害。
提问:这个小姑娘为什么叫冰激凌小姑娘?最后为什么小姑娘感到肚子疼了?吃冰激凌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夏天应吃什么感到凉爽而且不伤害身体?知道炎热的夏天应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4册第36--37页,进一步学习故事内容,理解贪吃冷饮对身体的伤害。
2.请幼儿将知道的多吃冷饮的危害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11、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好吃的西红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数数活动在游戏中体验群数的乐趣。
2、理解10个群数的意义,懂得在生活中利用10的群数解决实际问题。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会数100以内的数
(2)掌握数量10的点数
2、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份塑料棒(50根),人手一份小西红柿(30),若干根竹签。
活动重难点
学习运用整十的方法点数数量较多的物品。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买来了很多西红柿,我想请小朋友帮忙数一数,看看我送给你多少个西红柿。
2.第一次体验数西红柿。
(1)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点数西红柿
师:比一比,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西红柿的数量。
(2)分享交流。 盘子里有多少个西红柿?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数得又快又准?
小结:为了能又快又准确地点数西红柿,我们可以将10个西红柿串成一串,看看有多少串就知道有多少个西红柿。
3.第二次体验数西红柿。
(1)幼儿运用整十数的方法再次数西红柿。(教师引导幼儿将西红柿10个一串地串在绳子上。)
(2)幼儿分享交流。
师:你们认为哪种数西红柿的方法好?为什么?
小结:当物品的数量比较多时,我们可以用10个串一串的办法来准确点数物品的数量。
4.游戏:“数塑料棒”。
(1)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数塑料棒,理解10个群数的意义。
(2)师幼共同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重点是学习运用整十的方法点数数量较多的物品,经过大班上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懂得按两个两个的数数,孩子们也初步的了解了按群数来数数的含义,有了上学期的数数基础,本次活动能将物体运用整十的方法点数数量较多的物品,起到了巩固和奠基的作用,本次活动我以谈话和出示西红柿树来直接切入主题,幼儿都能积极回答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利用两个两个的数西红柿树上的果实。
通过本节活动,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第一环节第一次体验数西红柿,这个环节我利用有洞口的物品来代替西红柿,并给幼儿提供绳子,通过比一比,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西红柿的数量,操作完后,我发现孩子们都是两个两个的数,没有达到本节课的目标,我马上转变策略,通过引导孩子们利用绳子串10个物品为一串,串完了以后,我们再来数一数多少串就知道总数。在这个环节,我应该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自由自发的想一想我们要利用什么方法才能又快又准的数出总数,然后我利用孩子提出的方法来操作和验证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们共同寻找整十的点数方法,这样孩子对点数数量较多的物品有了思考和方法以后,对下一个环节的操作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在最后的的游戏环节,我应该设一个比赛的场景或者一个生活场景,让幼儿用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又快又准的整十的数数方法来点数塑料棒,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参与性,又达到了孩子运用所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好吃的蔬菜》含反思
主题的由来: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
蔬菜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主动建构的学习需要我们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幼儿从无组织、未分化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蔬菜一旦作为贯穿整个主题活动的情境脉络,当幼儿以一种知觉重组的方式对待蔬菜时,他们会十分兴奋地顿然发现蔬菜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如此令人入迷,与自己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让我们同幼儿一起在“香香的蔬菜”这一主题活动中去看一看、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一起进行建构式的发展——由模糊的、混沌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一起去经历一个令人兴奋、愉悦的主动学习的历程。
环境创设:
1.请幼儿收集蔬菜图片,在活动室布置“香香的蔬菜”主题墙饰。
2.将幼儿制作的蔬菜造型放入自然角展览。
3.与幼儿一起将收集的蔬菜实物布置成蔬菜展,相互介绍、认识。
4.展出幼儿制作的蔬菜切片造型和调查统计表,以及各种关于蔬菜宝宝营养说明的挂图。
家园共育
1.经常带孩子到菜场去买菜,帮助孩子认识和了解蔬菜。
2.在家中多让孩子帮忙摘菜、洗菜,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和蔬菜沙拉,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兴趣,喜欢吃蔬菜。
3.与孩子共同进餐,告诉孩子蔬菜的名称和对人体的益处,注意培养孩子荤素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各种制作活动,通过观察、品尝,分辨蔬菜的色香味,知道各种蔬菜都有营养,逐渐喜欢吃各种蔬菜。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态度。
系列活动方案:
活动一:蔬菜一家子
活动名称:蔬菜一家子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二、活动准备:
拟人化的蔬菜;幼儿收集各种蔬菜;剪好的五官、"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四肢。
三、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青菜奶奶的生日
(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准备准备,等会儿我的孩子都要为我庆祝生日。”
(2)出示辣椒的一家,辣椒爸爸:“青菜奶奶在家吗?”“谁呀?”“青菜奶奶,我是胖胖、绿绿的灯笼辣椒。”辣椒妈妈:“我是绿绿、长长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红红的、光光的小辣椒宝宝。”青菜奶奶:“欢迎,欢迎!”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体健康,生日快乐!”青菜奶奶:“谢谢,请坐请坐。”
2、说说我知道的蔬菜。
(1)猜猜还会有哪些蔬菜会来给青菜奶奶庆祝生日呢?
(2)幼儿用一句话来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如:细细长长的黄瓜,红红的番茄,穿着紫外衣的茄子,带着小红帽的菠菜。
3、打扮蔬菜。
(1)幼儿自选相应的五官、四肢粘贴在蔬菜上。
(2)说说自己打扮的是谁。
4、给“青菜奶奶“庆祝生日。
(1)教师将位置安排成圆形,教师扮演“青菜奶奶”。
(2)幼儿扮演蔬菜娃娃。
(3)在“生日歌”的乐曲声中,幼儿唱唱、说说、互相交流。
活动二:送菜忙
一、活动目标:
1、在情境化的游戏中,体会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以及手脚协调一致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蔬菜玩具;乐曲“我是小司机”;红绿灯标记各一。
三、活动过程:
1、我是小司机。
(1)幼儿随着乐曲,跟着教师小跑步进场。
(2)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场地四周小跑。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出示红灯,要求幼儿停;出示绿灯,幼儿可以随意小跑。
2、送菜忙。
(1)听到教师的口令,小司机集中。
(2)今天,我接到电话,小动物们要请我们帮它们送些蔬菜,你们可要看清楚,它们需要些什么蔬菜,可别送错了。
(3)小司机根据小筐上的提示,从大筐中取蔬菜,送到贴有相应标记的小筐中。
3、游戏:萝卜回来了。
(1)玩法:幼儿围成圈(脸朝圈内),由一名幼儿拿着萝卜在圈外跑,然后,将萝卜随意放置在一名幼儿背后。该幼儿发现后,立即捡起萝卜再跑龙套,悄悄地将萝卜放置在其他幼儿背后。
(2)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三:彩色牛奶
活动名称:彩色牛奶
一、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片中神奇人想像,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和作用。
2.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大胆的仿编,自主表达。
二、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挂图第15号。
2.教师自制奶牛图片每组一张。
3.各种蔬菜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
(1)出示“神奇的牛”。这是谁?奶牛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挤出牛奶)
(2)它可不是普通的奶年,是头神奇的奶牛。
2.欣赏故事。
(1)出示挂图。牛大叔带来的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2)小动物喝了颜色的牛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
(3)小动物能变回原来的颜色吗?怎么变?
(4)小动物有了这头奶牛心里感到怎么样?为什么?
3.游戏:我喂奶牛吃蔬菜。
(1)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一头奶牛图片及一些蔬菜。
(2)幼儿自由扮演一种小动物,选择一种蔬菜喂奶牛,并讲讲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自己变成了什么颜色。
(3)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叫不出名称的蔬菜给予提示。
活动四:买菜
一活动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表演性活动中,了解菜的特点。
2、在多声部的朗诵中学习声部的配合,初步感受声部之间的和声美。
二、活动准备:
1、鸡蛋、母鸡、青菜、鱼等作品中有关的菜的图片。
2、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1)你们去过菜场吗?去干什么?你最喜欢吃什么菜?有一个孩子今天要去买菜了,你们听!
(2)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声部朗诵。
(1)第一段、第三段一起表演。
(2)第二段分声部:第一声部念第一、第三句,第二声部念第二、第四句。
(3)菜场里可热闹啦,大家都在热情地介绍自己的蔬菜。有时候一种一种介绍,有时候一口气介绍几种。
(4)尝试两个声部轮流表演,要求一个声部表演完了,另一个声部马上接上。
(5)尝试两个声部同时表演,要求每一个声部既要介绍自己的菜,又要注意两个声部节奏统一,否则声音就打架了。
(6)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倾听声音的效果。
活动五:玉米香喷喷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劳动、品尝,让幼儿认识玉米及玉米食品。
2、学着剥玉米,培养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活动准备:
各类玉米食品:玉米棒、玉米磨成的粉、爆米花等。
三、活动过程
:
1、好吃的玉米。
(1)出示装着玉米粒的盒子并摇晃,我这里有一样有趣的东西,听一哗嚓哗嚓的声音,里面会是什么呢?
(2)教师倒出玉米粒,并介绍:它的名字叫玉米粒,是玉米棒身上的宝贝,
(3)出示玉米棒:你们吃过玉米吗?爸爸妈妈是怎么烧的?从玉米粒马上就能做成爆米花吗?玉米有很多做法,你们知道吗?
(4)嫩玉米可以煮着吃,老玉米可以爆玉米吃,干的玉米粒还可以磨成玉米粉,可以做玉米饭、玉米粥吃,甜玉米可以炒菜吃。
(5)制作爆米花需要什么佐料?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口味放佐料。
2、剥玉米
(1)想不想试试把玉米粒剥下来?怎么剥呢?
(2)尝试用各种方法剥玉米。
(3)交流不同剥法。
活动六:给蔬菜画圈
活动名称:给蔬菜画圈
一、活动目标:
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
二、活动准备:
5种不同蔬菜的卡片,数量分别为1——5。
提供不同的小动物卡片,标有数字。幼儿活动材料第9页。
三、活动过程:
1、给小动物送菜。
——提供小动物卡片,分别置于教室不同的地方,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送相应数量的蔬菜。
——复习数字1、2、3、4,说说我给谁送的菜,有多少。
2、认识数字5。
——翻到5的动物的卡片,说说5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给小动物送菜。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画,使之变成5样蔬菜。
学说几添上几就是5。
找找自己的身上或活动室里有那些东西可以用5来表示。
——做幼儿活动材料上的练习。
活动七: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一、活动目标:
1、在拣菜的过程在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二、活动准备:
1、韭菜、大葱、葱
2、筐若干个
3、小花盆
三、活动过程:
1、拣菜。
——(出示一筐菜)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请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箩筐里。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分别放入不同的筐子。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象哥哥,谁象弟弟,谁象妹妹。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小下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2、种植韭菜、大蒜、葱。
——取部分韭菜、大蒜、葱,切下其下半段。
——把它种在同一花盆中,比比谁长得高。
活动名称:好吃的芹菜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芹菜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多种吃法,乐意吃芹菜。
2、体验自己动手包饺子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带根的芹菜一根,贴上鼻子、眼镜、嘴巴,制作成的芹菜宝宝。
2、麻油、盐、糖、肉末、饺子皮、勺子、水、刀。
3、幼儿活动材料13-14页。
三、活动过程:
1、产生观察芹菜的兴趣。
(1)出示芹菜宝宝。这是谁呀?它的头发、身体、裙子分别是哪一部分?
(2)帮助幼儿以游戏口吻认识芹菜的根、茎、叶。
2、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1)你们喜欢吃芹菜吗?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分?
(2)芹菜吃在嘴里是什么样感觉?
(3)看图片,了解芹菜能帮助小朋友消化食物,顺利排便。
(4)请幼儿在芹菜茎中寻找帮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纤维,知道对人体的好处。
3、了解芹菜的多种吃法。
(1)这么好的芹菜,你们平时是怎么吃的?
(2)教师边说边操作包芹菜饺子的方法:芹菜去根、去叶——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切碎——放少许盐、糖、葱、姜——与肉末一起拌匀——包饺子。
(3)幼儿自己动手包芹菜饺子。
活动八:切片花盘
活动目标:
1、能用几种蔬菜的切片摆放出造型美丽的图案。
2、感受有规则图案所表现出的美。
活动准备:
1、将胡萝卜、藕、黄瓜等切成小片,将芹菜等切成小段,分类摆放在盘中。
每人一只白底盘子。
2、厨艺书或厨艺盘菜的挂图。
活动过程:
欣赏厨艺盘菜。
——这些菜好看吗?厨师为什么要这样摆呢?
——感受蔬菜摆放的美可以给大家带来美的感受,引起食欲。
——欣赏、讨论厨艺盘菜的制作方法。蔬菜摆放的特点也不一样,等等。
厨艺大比拼。
——介绍活动材料,看一看各种蔬菜的切面,猜猜是什么蔬菜。
——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盘子,摆放“切片花盘”。提醒幼儿注意蔬菜颜色形状的搭配。
——相互欣赏、介绍自己的“切片花盘”。
活动九:扮家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会替换歌词。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讨论玩扮家家的游戏。
——你们爱玩扮家家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与配班老师边唱边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内容。
2、学唱歌曲。
——幼儿有节奏地随音乐念歌词。
——幼儿学唱歌。
——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启发幼儿想想,什么地方男孩子唱?什么地方女孩子唱?什么地方大家一起唱?
3、创编歌表演。
——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启发幼儿会用自己爱吃的蔬菜替换歌词。
活动十:小鬼当家
一、活动目标:
1、参观农贸市场,了解农贸市场里有品种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
2、能大胆地与人交往,参与买菜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玩过“小菜场”的游戏。
2、各种蔬菜卡片。
3、每位幼儿准备一元钱。
三、活动过程:
1、小鬼当家。
(1)明确任务:每人带一元钱去农贸市场买菜。
(2)幼儿每人摸一张卡片,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提示的蔬菜品种和数量去购买。
(3)幼儿交流自己买菜的经验。可以是从爸爸妈妈处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也可以是角色游戏中玩菜场游戏时的体会,
2、我们去买菜。
(1)观察农贸市场的大门。
(2)引导幼儿观察农贸市场的熟菜分类摆放的特点,知道人们到这里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菜。
(3)幼儿根据自己的卡片,去寻找相应的蔬菜。
3、回园交流。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在买菜中遇到的事情,让幼儿了解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
(2)创编歌曲《买菜》,请幼儿将自己买的菜编进歌曲中。如: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去呀去买菜,青菜绿油油呀,冬瓜胖乎乎呀,萝卜、黄瓜、西红柿、芹菜、蘑菇、卷心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动。
活动十一:蔬菜品尝会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蔬菜的不同味道和多种吃法。
2、能简单介绍自己家制作的菜肴。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与父母商量共同做一种菜。
2、每人一套餐具,公用的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1、相互介绍自己准备的菜肴。
——引导幼儿从制作的材料、方法和过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幼儿将自己带来的菜肴摆放在自助餐的餐桌上。
2、参加蔬菜品尝会。
——讨论自助餐的进餐礼仪,用公用的勺子盛菜等。
——幼儿自选菜肴品尝,在快乐的气氛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喜欢蔬菜的情感。
——引导幼儿品尝更多的蔬菜。
——引导幼儿有重点地品尝同种蔬菜的不同做法。
活动十二: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目标:
1、体验5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5数卡各一张。
1——5胸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数一数
——教师画蘑菇,让幼儿猜猜画的是什么。
——请幼儿使数一数每一步里有几个图形。
——用数卡来代表相应的图形数。
2、找一找。
——谁和谁是好邻居?
——让幼儿说说2有1和3两个好邻居,1比2少1,3比2多1。
3、玩找朋友的游戏。
——教师逐一出示2——4的数卡,请幼儿举起它们的朋友的数卡。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4的好邻居是3和5。本次主题活动在对蔬菜的品尝会中结束了,孩子们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学习,积累了很多蔬菜方面的经验,从对蔬菜的认识到对蔬菜种植的了解;从对蔬菜的表达到喜爱对蔬菜艺术地展现;从对蔬菜好吃到对蔬菜营养丰富的了解,幼儿通过对蔬菜的物理认知,了解了蔬菜,从对蔬菜的内质认知,知道了不能挑食。
在二期课改学习中,让我有一种深刻的感悟,就是教师角色的逐渐转换,让我以“观察者、支持者、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幼儿的活动,把他们感兴趣的需要化成一个活动的整体过程,去展现,梳理,提升他们在活动中的各种经验。在这个主题活动里,我体现的更多的是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放手大胆的让幼儿表现,而他们的创意让我深感欣慰,是啊,我们的孩子拥有多大的才能啊。
当然,中班幼儿的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在考虑幼儿的表现放在首位的同时,也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因为中班幼儿毕竟比不上大班幼儿的能力。因此,在主题开展中,需要教师更多的支持,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再让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同时,教师要更好的发挥每位家长的作用,让每位幼儿的探索活动都在家园共同配合下开展,那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更好的。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健康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吃蔬菜的好处。 幼儿不爱吃蔬菜的原因可能是她们的味觉还没有发育完全,觉得蔬菜不好吃。以一些事例来吸引幼儿对吃蔬菜有什么好处进行讨论,并让幼儿知道蔬菜里有很多营养的东西,能帮助我们长高、长漂亮。并帮助我们消化;最后,我请幼儿品尝家长带来的蔬菜,鼓励幼儿要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13、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所带的班级是大班,大班的 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有一部分小朋友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为了让孩子,喜欢说、想说、敢说。我选择了小朋友熟悉而又喜欢的“水果”为活动内容。通过为水果编谜语的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 通过水果的形状、颜色、用途等用具体的语言概括出水果的特征。
2、 教幼儿编谜语的简单方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用具体,形象的语言给水果编谜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实物:常见的水果苹果、香蕉、葡萄、桔子等。
挂件: 水果宝宝。
课件:各种水果生长情况及相关知识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 稳定幼儿情绪。
二、(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实物 水果:苹果、香蕉、葡萄、桔子、葡萄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见过这些水果吗?在那里见到的?请小朋友说出他们的名字好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有谁知道这些水果的家在哪吗?进一步深入了解)
三、观看课件,了解各种水果的生长情况及相关知识。
1、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了哪几种水果?
你最喜欢哪种水果?
为什么喜欢它?
四、猜谜语(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猜 它是谁?)
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在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时都穿穿黄外衣。打一水果(桔子)
(“兄弟几个真和气”说明它不是单个的。“天天并肩在一起”说明它是紧相连的。“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时都穿黄外衣说明果子不成熟时是绿的,成熟的时候是黄色的”
五、教幼儿根据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创编谜语
1 、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挂件,并藏起来。不让其他的小朋友看到。
2、请小朋友用简单的语言为他喜欢的水果创编谜语,如:样子像葫芦,身穿黄外衣。(鸭梨)
3、对创编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给以帮助。
六、音乐《摘果子》活动结束
七、活动延伸:把今天学到的谜语带回家,让爸爸妈妈来猜。看谁猜得快。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喜欢而熟悉的水果为教学内容,利用直观的教具,幼儿喜欢的课件,逐步渗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知识经验准备不够充足,个别小朋友创编谜语有困难。课前应进行一些猜谜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幼儿多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想一想,说一说,并鼓励他们的求异性,发挥他们的观察、想像、思维、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
14、小班教案《好吃的雪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天热了才能吃雪糕,而且不能多吃。
2、会正确地吃雪糕。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肚子疼的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经验讲述——了解雪糕的特点
1、小朋友,你们吃过雪糕吗?喜欢吃吗?为什么?
2、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雪糕?什么味道?
3、什么季节吃雪糕?为什么要在这个季节吃?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雪糕是冰镇食品,味道很多,吃到嘴里很凉爽,夏天吃可以降温。
二、结合图片请幼儿了解多吃雪糕的害处——知道不能多吃雪糕。
1经验讲述:你一次吃几只雪糕?如果吃多了会感觉怎么样?
2观察图片交流:
(1)、看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
(2)、猜猜他为什么会这样?
3、讨论:一次吃几只雪糕比较合适?
小结: 雪糕虽然可以降温,但不能多吃,多吃会伤胃,引起肚子疼。这位小朋友(图片)就是因为一次吃了好几支雪糕,拉肚子,肚子疼的直打滚,住院了,所以小朋友要注意一次最好只吃一支雪糕。
三、品尝雪糕——学会正确地吃雪糕
(一)、思考讨论:
1、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吃才会保护牙齿?
2、雪糕拿出来时间长了会怎么样?吃的时候应该注什么。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们对吃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好看又好吃的雪糕,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特爱吃的,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抵抗住它的诱惑。 由于雪糕是孩子们喜欢又感兴趣的,从而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动中幼儿想说、敢说,同伴间有交流、讨论,有的孩子甚至还伸出手,假装去抓雪糕吃。
15、小班教案《好吃的火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颜色大胆想象不同的食物
2、感受做火锅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对火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前期带孩子去吃火锅,有吃火锅的前期经验。
物质准备:“火锅锅子”一个、“小锅子”若干 、各色彩色纸(白色、红色、绿色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火锅
1、出示图片:看看我带来了什么?
2、关键提问:你吃过火锅么?火锅里有些什么好吃的?
小结:原来火锅里可以放好多好吃的,有......
二、猜一猜火锅
1、出示“火锅锅子”和“食物”
过渡语:今天我们也来吃火锅吧!瞧!我带来些什么呀!(出示3个盘子)
关键提问:
(1)绿绿的菜有哪些啊?
(2)红红的菜有哪些啊?
(3)白白的菜有哪些啊?
(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将不同的颜色和食物联系起来)
2、示范操作
过渡语: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要放进火锅啦!
教师示范:
吃火锅,吃火锅,绿绿的青菜放进去!
吃火锅,吃火锅,红红的辣椒放进去!
吃火锅,吃火锅,白白的萝卜放进去!
小结:哇!我们放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食物,满满一锅真好吃。
三、 做一做火锅
1、 提示:我们也去吃火锅吧,我给你们提供了很多材料,一边放一边说说放的是什么哦!
2、幼儿操作
教师关注:幼儿撕纸的情况
教师关注幼儿将食物和颜色对应的经验
3、分享:说说你做的火锅里有些什么啊?
4、小结:我们小朋友做的火锅真丰富,有荤的有素的,五颜六色的真好吃。
进步之处:
1、符合季节特点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2、环节设计有趣、富有游戏性。
不足之处:
1、示范时需要强调儿歌。
2、小结要及时。
回应的语言还需要多样化。
活动反思:
值得肯定之处:情境性、季节性强,根据幼儿冬天的生活经验开展的学习活动,能吸引到幼儿的注意力。环节的游戏性、趣味性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融入儿歌,更符合小班幼儿思维。
需要改进之处:儿歌的部分需要更多的强调和细化,要关注到幼儿对于儿歌的跟念,更突出情境性、趣味性。另外,有一处小结有遗忘,备课的时候应更加注意教案的熟悉度。语言要多样性,对于幼儿的回应能力也有待提高。
16、小班教案《好吃的糖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圆来表现糖豆,并画出五颜六色的糖豆。
2、感受五颜六色的糖豆带来的色彩美。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蜡笔、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糖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汪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我是用来做什么的?
小结:我的名字叫罐子,我是用来装东西的。
2、今天老师要用这个罐子来装糖豆,小朋友吃过糖豆吗?
3、汪老师这里有很多的糖豆,我把他们先放进糖罐里,
提问:糖豆是长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糖豆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小结:我们把许多中颜色成为五颜六色。
二、画糖豆
1、你们觉得糖豆好看吗?这么好看的糖豆我们一起把打它画下来吧。
2、教师示范,请幼儿跟随老师空手画圆,并用各种颜色来表现糖豆。
3、出示瓶子: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的糖豆是装在瓶子里面还是瓶子外面的。
让幼儿认知瓶里瓶外,请幼儿在瓶里画糖豆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涂色的技能
2、画大小合适的圆
四、师幼讲评,分享糖豆
活动反思:
活动中,首先我通过为幼儿介绍新朋友——罐子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之后引出糖豆,通过让幼儿观察糖豆来了解他们的颜色、形状为之后的绘画做准备,接着通过教师示范的方法让幼儿熟悉绘画的过程,之后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绘画,最后幼儿绘画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评并让幼儿品尝。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经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尝一尝,来观察糖豆的颜色、形状,利用糖罐让幼儿感知了里、外的区别。教师示范的操作纸上的糖果有大有小颜色也各不相同,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由于活动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展示的糖豆有些少,导致幼儿不能更直观的感受到罐子中糖豆装满后的样子。糖豆的种类也有些少可以选折大大小小不同的糖豆,这样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就更能表现出糖豆的大小了。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尝试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参与、体验最重要,特别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绘画作品的好坏不再是我们评价活动、评价幼儿的重要标准,我们关注的是在活动中幼儿感受、体验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
17、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西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感知、探索西瓜的基本特征。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西瓜。
2.每人一份餐巾、刀、抹布;课前洗净双手。
3.PPT。
活动过程:
1.摸一摸,初步感知西瓜的特征。
师:小朋友,今天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它是一种水果请一个小朋友来猜猜是什么?
2.集体观察,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瓜的特征。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看是什么呀?
师:"西瓜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敲一敲、推一推,有什么感觉?
小结:西瓜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的。现在又多了一些形状,有的大,有的小。皮是绿色的,还有的有一条一条的花纹。西瓜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敲会响,推推会滚。
3.通过故事了解西瓜吃法以及内部特征。
师:"今天有一群猴子也捡到了一个西瓜,他们为了吃西瓜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你们想知道吗?"
a.老师讲故事《猴王吃西瓜》。
b.老师提问:猴王怎么吃西瓜?你会吃西瓜吗?吃西瓜应该吃什么?
c.师:那西瓜的瓤在哪里呢?
d.我们一起把西瓜切开看一看。
e.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内部:你们看到西瓜里面是什么样的?
f.了解两种特殊的西瓜--黄瓤的瓜和无籽瓜师:小朋友看老师电脑上有两种瓜,它们跟我们平时吃的瓜有什么不一样呢?
4.我们给西瓜涂上颜色吧。(幼儿动手操作)
5.谈论吃西瓜的好处。
a.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b.请幼儿尝一尝: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西瓜瓤水分多,吃起来又凉又甜.能解渴、消暑,我们大家都爱吃。
活动反思
我们所追求的应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更要考虑实现这个目标是否有价值,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和方式是否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不要太在意活动的结果是不是符合作品本身,而应更多关注活动是否能激活孩子的思维,孩子的发言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在交流中能否擦出火花,产生共鸣。这些将在今后的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与总结,让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更大的进步。
18、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吃”是他们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在生活中,水果是幼儿比较熟悉、喜欢的一种食物。近日,我们小博士幼儿园小班教研组正在开展为期两周的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
在各班老师的发动下,家长朋友们纷纷把各种水果带到幼儿园来,有火龙果、西瓜、杨桃、柠檬、橙汁、苹果等等。接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科学活动《水果照相馆》中,让幼儿正确说出常见的水果名称并认识一些比较特别的水果,来感知水果的多样性。在艺术活动《水果串》中,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多种吃法,通过动手操作来制作水果串,从而感受制作的乐趣。在语言活动《蛤蟆种瓜》中,让幼儿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知道种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音乐活动《苹果歌》中,培养孩子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的欢快并进行仿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小班幼儿在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中,获得了各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
通过这个主题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各种水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得幼儿在生活中更加喜欢吃水果,为帮助幼儿养成多吃水果的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从而,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水果带给大家的无限快乐。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19、小班语言教案《好吃的早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征,激发幼儿说话的能力。进而引导幼儿自由大胆地谈话。让幼儿掌握丰富的词汇。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学会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并认真倾听别人谈话。
(2) 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说出早餐的种类、味道及自己进餐后的感受。学习围绕主题谈话。
(3) 丰富幼儿的词汇:甜甜的、咸咸的、饱饱的、胀胀的、舒服的等。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运用提示和平和行谈话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扩展谈话范围,让幼儿学习新的谈话经验,提高谈话水平。要求幼儿掌握丰富的词汇。
活动准备
面包、油条、麻团、豆浆等食品。若干小块点心,并用牙签插好。
活动过程
(1) 创设谈话情境,提出谈话主题,引导幼儿自由交谈。
教师在放有食物的桌旁坐下,拿起面包、油条和豆浆,向幼儿展示。
教师提问并告诉幼儿:早上吃东西又叫吃早餐,让幼儿掌握“早餐”这一词汇。
(2) 幼儿自由谈“早餐”。(.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教师引导幼儿谈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参与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始终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谈“早餐”上。
(3) 幼儿集体谈“早餐”。
在幼儿自由交谈的基础上,全班幼儿集中谈“早餐”。教师运用提示和平和行谈话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扩展谈话范围,让幼儿学习新的谈话经验,提高谈话水平。
(4) 幼儿品尝早餐。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点心分给幼儿品尝。在幼儿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说话。能做到别人发言时不插嘴。幼儿在谈感受时词汇丰富。
活动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能积极参与。但材料的利用率还不太高。
20、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的感知来初步了解水果。
2.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
材料提供:石榴、柿子、橘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秋天里有许多好吃的水果,你都吃过那些水果?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水果,让我们看一看,它们是什么?”
2.请个别幼儿上前摸口袋,摸出一种水果并说出它的名称。(要鼓励每个幼儿都能清楚的说出水果的名称。)
3.每组一盆,数一数,共有几种水果?比一比,那种水果最大,那种最小,并进行排序。
4.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1)你最喜欢哪个水果,摸摸看,它是什么样的?闻一闻,有什么气味?你吃过吗?想一想,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2)你再去摸摸你没有摸过的水果,看看它和你刚才摸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5.谈话:“我们幼儿园里有棵石榴树,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石榴是怎么样的?”
(1)摸一摸,看看它的感觉如何?
(2)打开石榴,看一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里面是一粒一粒的红色的石榴子)
(3)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和你以前吃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6.小结:每种水果的味道都不一样,但都有营养。多吃水果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你还有那些水果没有吃过,回去可以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利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水果作为幼儿谈话活动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说的欲望,使每位幼儿有话可说。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中认识了水果的外形及口味。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提升,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21、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花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花生若干盘、人手空桶一只、各种积木、剪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瞧!这位是松鼠阿姨。我们一起来跟阿姨打声招呼吧!(请一位老师扮演松鼠阿姨。)今天呀,松鼠阿姨开宴会,她会送给每位小朋友一个礼物。来,我们把小手做成小花的样子,这样礼物就会来了。
(2)师:请拿到礼物的小朋友跟着老师坐在椅子上。
(3)师:你们拿到的礼物是什么呀?(花生米)那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二、认识花生。(运用投影仪)
(1)师:恩!花生米真香呀!那小朋友再来看看这是什么呀?(一颗花生)
轻轻地打开花生,看,这是什么?(硬硬的花生壳)里面住着花生宝宝,是什么?(花生米)看看,里面住着几个花生宝宝?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2)总结:我们吃的花生里面的宝宝有的多有的少。
(3)认识花生米。
师:那小朋友看看这个花生宝宝它长的什么样子呀?,!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穿着一件红衣服)
我们帮它脱掉红衣服,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肉)
(4)总结:一颗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壳,里面有好多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着一件红衣服。
三、探索剥花生的方法。
(1)师:刚刚每个小朋友都吃了松鼠阿姨的礼物——一粒香喷喷的花生米,那还想不想再吃一点?(想)
那我们就一起去自己动手吧!我们可以剥给好朋友吃,剥给自己吃,还可以剥给客人老师吃。(老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可以用桌子上的工具。)
(2)请小朋友轻轻的坐到自己的椅子上。
(3)师:你是怎么剥花生的?(引导小朋友自己说出方法,并做示范。)
四、结束活动。
(1) 出示花生作品,问:这是用什么做的呀?(花生)
(2) 那我们带着花生一起去做一做,玩一玩吧。
活动反思:
让幼儿融入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感悟、学习,通过探究,来获取新知,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要传播的“科学”:一种符合认知规律的求知方法,一种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一种尊重客观的探索精神。种植园提供的所有信息都不是灌输的,而是需要幼儿经过一番体验和思维获取的,强调“动手中学习”、“观察中学习”、“体验中学习”。这里的学习对象不但是活的,有生命的,而且是有变化的,有差异的,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幼儿和老师来说,更具有探索和挑战性。
22、小班教案《好吃的食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让幼儿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的名称以及每种食物的时令。
2、在故事、儿歌的引导下激发幼儿产生自己是唐市人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3、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以及每种食物的时令。
了解每种食物的时令,激发幼儿产生是唐市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故事《好吃的食物》PPT.
2、儿歌《夸夸唐市》普通话版和方言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播放《好吃的食物》。师:刚才小朋友一起唱了《好吃的食物》,歌中唱了哪些好吃的食物?(幼:牛奶、三明治、汽水……)好吃的食物有许多,我们唐市也有不少,就连小动物都称赞我们唐市的食物好吃,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在说我们的食物好吃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吧。
二、观看PPT,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
1、PPT2:谁在一起讨论:好吃的食物?
2、PPT3:小兔说什么食物最好吃?是什么?小兔的青团子是在哪吃过的?什么时候吃的?你们吃过青团子是怎么做的吗?你们喜欢吃吗?
小结:青团子是用像麦草青水和糯米粉做的,一般用豆沙做馅,吃起来甜甜的,还有一股清香味。每到清明时节我们唐市就会做青团子吃,还会用来祭祖。
3、PPT4:小猫认为什么食物最好吃?大闸蟹是什么样子的?一起学学走路的样子。小猫是在哪吃过的蟹?在什么时候?
小结:唐市现在开了许多池塘,池塘里养了鱼、虾、还有就是大闸蟹,每到中秋时节,大闸蟹就可以吃了。个个肥又大,味道鲜美,难怪小猫流口水。
4、PPT5:小狗认为什么食物最好吃?小狗吃了哪些糯米糕?你们吃过哪些糯米糕?小狗在什么时候吃的糯米糕?你们还会在什么时候吃过糯米糕?
小结:糯米糕可是唐市的特色糕点,有各种各样的:白糖糕、红糖糕、桂花糕、豆沙糕等等。我们唐市除了过年时吃,还有二月初二吃糕,还有九月初九重阳节吃。
5、PPT6:小兔、小猫、小狗喜欢吃什么?大家一起说了什么?
6、小结:除了小兔、小猫、小狗说的好吃的食物,其实唐市还有好吃的食物:菜饼、草头饼,南瓜饼等。
三、欣赏儿歌,加深对美食的了解,赞美唐市。
1、普通话版欣赏。
2、方言版欣赏。
3、学习方言儿歌。
四、结束活动。
请小朋友把刚才学的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儿歌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的名称以及每种食物的时令;激发幼儿产生自己是唐市人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第一环节通过熟悉的歌曲《好吃的食物》让幼儿进入活动的主题,小朋友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第二环节通过有趣的故事和PPT画面让幼儿认识各种食物,初步了解家乡美食的名称和时令,产生自豪感。第三环节通过欣赏两个版本的儿歌感受和称赞唐市美食,进一步激发作为唐市人的自豪,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整个活动幼儿兴趣较浓,对于个别幼儿还要多关注,多给予表现的机会。
23、小班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知1和许多的内在关系。
2、乐意帮助大象伯伯摘果子,体验水果丰收快乐。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摘水果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探索、发现生活中水果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1、创设果园场景;苹果树及苹果玩具若干。
2、一串香蕉实物、摸箱、音乐、托盘、篮子。
3、小毛巾、小篮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引出主题)
教师:秋天到了,大象伯伯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坐上汽车去果园摘果子咯!开汽车状进入教室。
二、游戏:好吃的水果(初步感知1和许多)。
1、游戏《摘果子》。
——教师过渡语:哇,看这是什么树啊?树上有多少苹果啊?
——幼儿:很多、四个。。。。
——(出示大象手偶)大象伯伯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树上有许多苹果,我来不及摘,想请你们帮我摘苹果,记住每个宝宝摘一个苹果哦!”
——教师提问:树上许多苹果哪里去了?你手里有几只苹果呀?
——幼儿:一个苹果。
——教师小结:树上有许多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许多苹果分成了一个一个苹果。现在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呀?
——幼儿:有许多的苹果。
——教师小结:一个个苹果送到篮子里,篮里就有许多苹果,原来一个一个加起来就成为许多了。
2、游戏《吃香蕉》
——教师过渡语:大象伯伯说:“谢谢小朋友帮我摘苹果,现在我也带来了好吃的水果送给你们吃,不过你们自己用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水果?
——出示摸箱,幼儿摸一摸。
——教师:(出示一串香蕉)真的是香蕉哦!看,这里有多少香蕉呀?
——幼儿:许多的香蕉。
——教师:香蕉是什么样的呀?
——幼儿:弯弯的、黄颜色的、长长的。。。
——教师分香蕉。
——教师:我手里的香蕉到哪里去了?你们手里有几根香蕉呀?
——幼儿:我手里有一根香蕉。
——教师小结:许多香蕉可以分成一根一根,原来许多可以分为许多个1。
——师生一起听音乐剥香蕉、吃香蕉。
——教师:那吃剩下的香蕉皮怎么办呢?(出示托盘)现在你们手里有几根香蕉皮呀?
——幼儿:一根。
——教师小结:原来一个一个加起来就成为许多。
三、结束部分
——教师:吃完香蕉手上粘粘的,再有毛巾擦一擦吧,把脏毛巾送到我这里吧,一块块的毛巾加起来又变成了许多毛巾,那我们把毛巾送给阿姨去洗洗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专家点评:
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好多富有情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每个游戏都蕴含着针对性较强的知识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与此同时,各个游戏循序渐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这也正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所在,在无形中理解、掌握知识,并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幼儿可以自主学习,探索,有兴趣学习。教师的提问、总结都起到了辅助幼儿深入理解的作用。
活动反思:
幼儿从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数学打交道,从而获得有关事物间数量关系的知识。如:家里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一包饼干打开有许多块……为了让宝宝们更好的感知这种量的关系。我通过游戏的方法带孩子们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年龄段低的幼儿而言较枯燥,但伴随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所以我选择游戏“摘果子”和“吃香蕉”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 “1”和“许多”关系的教材。小班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我通过游戏、直观的教具:“大象伯伯和果子”、“香蕉”在营造氛围的同时适当渗透认知,让幼儿了解“ 1”和“许多”的关系的学习。使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上课时,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有兴趣,自己愿意学。在刚开始摘果子的这一环节中,我原本以为小班新生会比较乱,没有秩序,没想到口令一发出:“请每个小朋友去帮大象伯伯摘一个果子的时候,摘完马上回座位高高举起你的果子给大象伯伯看。”每个小朋友都迅速完成了任务,看来宝贝们都很想做大象伯伯的好帮手。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我是想用反复强调提问的方式使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很多的1 个……这种反复强调使幼儿印象更深刻,每次的小结又使幼儿进一步加深理解。
24、中班科学教案《好吃的大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大米的生长、加工过程。
2、知道粮食来的不容易,懂得珍惜粮食。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大米的成长过程,知道珍惜粮食。
难点:对大米成长顺序的排序。
【活动准备】
装有米的不透明塑料瓶、PPT、植收水稻视频、水稻、图片、歌曲《小小一粒米》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出示不透明的塑料瓶,并摇晃。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老师手里的瓶子有没有发出声音?那你们能不能猜一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二、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小结:大米是东北的特产之一,营养丰富,我们东北人都为大米感到骄傲。
3、教师出示东北大米生长、生产加工成米粒的PPT,并向幼儿讲解,当看到秋天成熟的水稻时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水稻给幼儿展示。播放植收水稻视频。
提问:我们能吃到大米是谁的功劳?
4、游戏:排排序。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有六张图片,它们是大米的成长顺序图,可是老师不小心把它们弄乱了,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它正确的顺序排出来。(教师对参与活动的幼儿进行鼓励)
三、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
教师: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教师小结:大米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们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饭粒掉到了地上,要爱惜粮食。
2、律动《小小一粒米》
3、结束活动,带幼儿离场。
教学反思:
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观察大米,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米的生长和加工过程,以及劳动的艰辛。
25、中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蔬菜》含反思
设计意图:
蔬菜以多样的色彩、不同的形态、可口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受到人们的青睐。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营养源。虽然蔬菜对于幼儿来说是每日餐桌上都能见到、吃到的,但作为生活在城市里的这些孩子们,对蔬菜从哪里来了解很少。尤其是他们挑食、不爱吃蔬菜的不良习惯比较普遍,令家长、老师们为难。针对幼儿生活中这一现状,本学期在实施《好吃的蔬菜》这一主题教学时,结合我园“十一五”课题《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实效性研究》,我们预设了这个活动。试图合理使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建构蔬菜从哪来这一新经验。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尝一尝等方式获得对蔬菜更丰富的认识,培养幼儿自主的学习能力,教育幼儿要养成多吃蔬菜、喜欢吃蔬菜的饮食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多种常见的蔬菜基础上,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收获的过程。
2、知道人为什么要吃各种各样的蔬菜,培养幼儿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3、让幼儿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体验快乐及成功的愉悦。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好吃的蔬菜》。常见蔬菜的归类;蔬菜生长环境、种植、收获的相关多媒体图片。
2、教师演示的蔬菜串一串。
3、已加工好的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青菜叶、南瓜、胡萝卜、莴苣、包菜、白萝卜等半成品若干。
4、盛器、消毒竹签、消毒湿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部分:老师出示一串色、香、味俱全的蔬菜串。
1、提示幼儿认真观察这串蔬菜的颜色。
2、让部分幼儿品尝蔬菜,并说出它是什么菜、什么颜色和味道。
3、引导幼儿回忆在幼儿园或家里还吃过哪些蔬菜(让幼儿互相交流)。
(二)活动进行:
1、引导幼儿观察辨认常见蔬菜,巩固已有经验,展示图象照片并逐一提问和归类。
第一组:
(1)这是什么菜?(青菜、包菜、生菜)
(2)这些蔬菜我们吃它的哪个部分?(叶子)
第二组:
引导、观看图象,“有些蔬菜我们不是吃它的叶子,那是吃它的哪个部位?”[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胡萝卜、洋葱、莲藕——根茎)
第三组:
教师提示,还有些蔬菜我们既不吃叶子,也不吃根块而是吃它的另一个部分。(辣椒、西红柿、茄子——果实)。
教师小结归纳,并做简单的归类: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块、有的吃果实。
2、讨论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各种蔬菜?
小结:原来蔬菜里有各种丰富的营养,多吃蔬菜长得结实、健康,不生病。
3、讨论:我们每天吃到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教师提出悬念:它们究竟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图象,了解它们的种植与收获的过程。
(1)这是什么地方?(菜地)
逐一观察青菜、白萝卜、洋葱、包菜地。并与前面的已有实物经验对应。
(2)让幼儿知道蔬菜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湿度、温度、养料。如一年四季要吃各种新鲜蔬菜,人们就运用大棚培植蔬菜。
(3)看图象认识大棚中的豆角、黄瓜。
(4)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菜农们种植、养护蔬菜的图象。(观察、交流)
(5)引导幼儿看图象观察了解菜农们收获、挑选、运送直至让蔬菜进入农贸市场。
小结:菜农的劳动很辛苦,有了他们的劳动,我们一年四季才能吃到各种各样有营养的蔬菜,我们应该谢谢他们。
4、幼儿自制蔬菜串,并体验与同伴一起动手操作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
操作前,教师提示操作要求:
(1)用干净的手操作。
(2)注意使用竹签的安全。
(3)自由选择材料,各种蔬菜要搭配,做出又好看、又好吃、又有营养的蔬菜串,这样才能吃出健康。
(三)活动结束:
同伴之间交流与分享。
活动反思:
通过“好吃的蔬菜”这一活动,孩子们认识了萝卜、毛豆、茭白等秋天的蔬菜,知道它们的生长地和萝卜吃根、毛豆吃果实、茭白吃茎等。幼儿懂得各种蔬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知道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由于有了参观的感性经验,幼儿都能够讲述自己所见到的蔬菜以及它们的外行特征等。区域活动的开展使得孩子们在操作中进一步强化了所学知识、内容。
26、中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芹菜》含反思
活动意图:
春天天气干燥,许多幼儿由于不爱吃蔬菜,经常会流鼻血、便秘,同时在幼儿午餐时,我们也观察到幼儿不太爱吃芹菜。为了让幼儿对芹菜的外形特征及功用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为了培养幼儿养成爱吃芹菜的好习惯,我们选择了《好吃的芹菜》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芹菜的外形特征,体验操作的乐趣。
2、 初步了解芹菜对人体的好处。
活动准备:
1、 人手一棵芹菜,三盘洗烫切好的芹菜。
2、 酱油、醋、糖等调味料若干,小碗、小勺人手一个
3、 录像片:幼儿大便很痛苦的样子
活动过程:
1、 出示芹菜,引起幼儿观察、认识芹菜的兴趣。
提问:(1)芹菜象什么?
(2)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帮助幼儿认识芹菜的根茎叶)
2、 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1) 看录像,提问:录像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帮助幼儿了解吃芹菜的好处)
(2) 请幼儿在芹菜的茎中寻找能帮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纤维。
小结:芹菜是一种粗纤维的蔬菜,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使我们大便通畅,芹菜还有 药用价值,可以治很多种病,芹菜全身都是宝。
3、 了解芹菜的多种吃法,自己动手凉拌芹菜。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们始终贯彻《纲要》精神,“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芹菜的外形特征,体验操作的乐趣。(2)初步了解芹菜对人体的好处。活动的第一部分,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各种感官在 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根、茎、叶,充分感知了芹菜的外形特征;活动的第二个部分,让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知道了芹菜对人体的好处,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知道芹菜里含有纤维,就是纤维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使我们的大便通畅,并通过自己动手在芹菜里找到 了纤维;最后一部分,幼儿自己动手凉拌芹菜,使幼儿知道了芹菜有多种的吃法,并使 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幼儿品尝到了自己动手做的菜,可高兴了。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获取了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的方法,发展了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奇心,并享受到了自己的成功,得到了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了对大自然的关爱。
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幼儿的前期经验不太了解,因此在 最后凉拌芹菜的时候,没有将要求交待清楚,造成一开始幼儿不会操作,有的幼儿糖放多了,有的幼儿醋放多了,后来在老师的补充要求下,幼儿才学会了如何凉拌芹菜。
27、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好吃的萝卜》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附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季节是萝卜丰收的季节,在我们农村萝卜随处可见,取材方便。它是红萝卜我们这里的乡土资源。萝卜品种丰富,有圆圆的白萝卜;有桔黄色的胡萝卜;有长长的。孩子们都认识萝卜但小班的对萝卜的种类和营养价值不甚了解。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萝卜的特征、分一分萝卜的种类,表达分类的过程;巩固幼儿对萝卜的形态、颜色、种类的认识。通过小兔请大家看萝卜、分萝卜等情景,引导有人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对这些问题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 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2 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从而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6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幼儿大胆对萝卜进行探索,并能大胆表达出来,与同伴一起分享萝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 拓展幼儿对萝卜的品种、颜色、形态、大小的认识并参与到活动当中去。
活动准备
1 小兔头饰一个、各种实物萝卜、空篮子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有所熟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情景:小兔带来萝卜丰收的喜讯)
(1)老师利用小兔头的头饰宣布小兔带来的喜讯。
(2) 简单介绍观察萝卜的要求。
2、自由探索(情节:看小兔的萝卜)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探索萝卜的特征。
(2) 围绕问题交流发现:你看到的萝卜长得是怎样的?
(3) 拓展幼儿对萝卜品种形态、颜色、大小的认识
(4) 利用准备好的各种萝卜小结萝卜的有趣。
3、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1)要求:小兔收了那么多萝卜,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小朋友按萝卜的特征来分一分、说一说)
(2) 操作指导: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自觉纠正。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分萝卜的过程,与全班幼儿一起分享
(3) 评价:小组代表介绍,集体评价,然后把萝卜送回家。
4、活动延伸《帮小兔运萝卜》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实际出发利用乡土资源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大胆地探索以及充分地表现自己 。
3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能够和教师充分合作完成每一项任务。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次课,我会让幼儿一起先分享经验,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把活动目标再重新定位,达到更好的效果
28、大班音乐教案《森林寻宝》反思
这是一篇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活动,以森林寻宝的场景来吸引幼儿兴趣,在游戏中不断播放音乐,使幼儿慢慢熟悉音乐,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最终夺得宝物,发现健康是身体最重要的宝物。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游戏,体验随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了解乐曲轻快、活泼的性质特点,能找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结合宝物知道健康是身体最重要的宝物。
3.能根据音乐特点自主探索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发展幼儿随音乐反应的灵敏性。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老虎头饰一个,山洞模型一个。
2.电视机,音乐:拨弦,PPT。
3.蔬菜、水果、喝水、皮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森林寻宝的情境,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游戏音乐。
在森林里有一个神秘的山洞,传说在山洞里有许多宝物,大家想不想去寻宝?在寻宝之前,我们要先听一首音乐,里面有寻宝的线索,请小朋友仔细听,这首曲子给你怎样的感觉?
二、结合ppt,分析理解乐曲的节奏和情绪特点
1.教师指图引导幼儿完整欣赏,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热心的小动物给我们送来一幅寻宝图,它还告诉我要小心路上的障碍物,障碍物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我们仔细听音乐找一找。
2.通过拍击身体不同部位,熟悉节奏,感受乐曲的性质特点和重音处。
障碍物是什么?障碍物出现时音乐感觉怎样?
在障碍物出现时,我们可以拍打身体一个部位,你想怎样拍?我们试一试。
穿越森林的音乐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穿越森林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3.结合身体动作表演,感知乐句的速度变化。
快到山洞时音乐变得怎么样了?还有哪里是变快的?那在音乐变快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完整听音乐尝试。)
三、引导幼儿探讨游戏规则,体验随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1.引出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探索、讨论归纳游戏规则。
老虎也要去寻宝,它已经赶在我们前面,它耳朵很尖,每遇到障碍物就会回头仔细看,怎样才能不被发现呢?
2.师幼分角色,初步听音乐按规则进行游戏老师来扮演老虎,幼儿听音乐走走看。
3.加入道具调动幼儿情绪,能听音乐迅速作出反应这一次老虎真的来了,你还敢吗?看看谁能不被老虎发现,跟好老虎出发!
4.引导幼儿通过创编重音部分吓老虎的声音与动作,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老虎回头的时候我们想个办法吓走它好不好?老虎害怕什么?来试试,能不能吓走? (引导幼儿在创编的基础上游戏)
五、出示宝物,引导幼儿懂得健康是身体的最好宝物。
发现宝物,师:小朋友猜一猜,宝盒里面会有什么宝物呢?(幼儿想象)出示宝物,请幼儿讨论并介绍喝水、运动、多吃水果蔬菜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小结:我们今天找到的是有益于我们身体健康的宝物,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最最好的宝贝。所以每个小朋友一定要多运动、多喝水、多吃有营养的东西,才会让我们的身体长得棒棒的!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29、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吃的瓜子》反思
设计思路:
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小食品,而且随着人们见健康意识的提高,瓜子的种类口味也越来越多,瓜子都一样吗?为什么有的瓜子不能直接食用呢?《纲要》中也提出: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好吃的瓜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瓜里都有瓜子,了解不同的瓜子及其用处。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6、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7、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各种瓜、向日葵、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瓜子找妈妈
1、教师出示西瓜子、南瓜子、向日葵瓜子,请幼儿为这些瓜子找妈妈。
师:这些瓜子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心里很着急,谁能帮助他们找到妈妈呢?(提醒幼儿把的瓜子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这一环节允许幼儿出错)
2、小朋友真能干,为这些瓜子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瓜子找对妈妈了吗?我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向日葵,切开南瓜、西瓜,验证幼儿刚才游戏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什么瓜里有瓜子?
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那些瓜里有瓜子?
三、这些瓜里有瓜子吗?
教师请幼儿想一想黄瓜,北瓜里有瓜子吗?这些瓜子和我们刚才说到的瓜子一样吗?
教师切开这些瓜,让幼儿来观察。请幼儿品尝黄瓜,感受这些瓜子和前面说到的瓜子的区别。
小结:这些瓜里也有瓜子,只是它们的瓜子皮不像南瓜、西瓜、哈密瓜里的瓜子皮那么厚硬,它们的皮比较薄软。这些瓜子我们平时都在不经意间吃到肚子里了。发现:原来瓜里都有瓜子。
四、瓜里的瓜子有什么用?
引导幼儿说一说瓜里的瓜子有什么用?可以食用,可以做贴画,可以做种子等等。
介绍一些瓜子的可以入药,瓜子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比如:冬瓜子可以清肺化痰,利湿排脓,润肌肤。
南瓜子有很好的杀灭人体内寄生虫(如蛲虫、钩虫等)的作用。
五、结束活动:品尝各种瓜及瓜子
请幼儿进一步感受各种瓜里面的瓜子。(提醒幼儿,有好吃的要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瓜及瓜子送给听课的老师吃)。
活动反思:
吃是幼儿的天性,整个活动当中,幼儿非常感兴趣,整个活动能流畅、有序地进行,由此认为活动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参与活动有35名幼儿,个别时候,老师不能观察和照顾到每个孩子,所以有个别孩子在某个环节中表现的不是很积极。这也告诉我,在活动当中要观察到每一个孩子,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感受,适应当今大班化教学的实际情况。
30、幼儿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教学反思
水果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们开展了“好吃的水果”的主题活动。在为期两周的主题中,我们的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水果店,收集水果图片、实物,丰富有关水果的经验,并且与孩子一起制作水果娃娃。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在惹人喜爱的水果娃娃吸引下,孩子们对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走进了水果的世界。而我们的主体墙也是由于得到家长的帮助,内容十分丰富,有常见的水果,也有很多是孩子没有见过和没吃过的水果,如猕猴桃、山楂、橄榄、火龙果、冬枣、黑布林等,适时地扩展了幼儿的视野,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科学活动《水果照相馆》,孩子们观察了水果外形特征,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到水果的多样性。通过《水果全家福》的科学活动,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并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活动《酸酸甜甜的橘子》、《水果沙拉》、《好吃的水果羹》是让幼儿在吃水果的过程中,知道如何剥水果,了解水果还有其他的吃法,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水果谜语》使幼儿对猜谜语产生了兴趣,学习猜谜的方法。
主题带来的体会: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在环境的创设中让孩子、家长和我们老师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等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活动后,我也还有一个遗憾:如果主题中,能安排一个亲子活动,让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做水果沙拉、水果羹、水果面具,一定更能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增进家园联系。
31、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花生》反思
设计意图:
花生是我们东海的特产,虽然孩子们非常熟悉,但是有的孩子竟然不知道花生生长在哪里,有的说是生长在地里,有的说是生长在树上……《刚要》指出: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应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相互交流。因此,我设计这一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氛围中感知花生的特征、探索剥花生的方法,并能大胆讲述花生的秘密。
活动目标:
1.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3.体验动手动手剥花生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7.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难点:
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活动准备:
每桌花生一盘、各种积木、剪刀、花生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猜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呀?)
2.你知道花生长在那里吗?
二、认识花生,感知花生的外形特征
每桌一筐花生: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征。
1.摸一摸花生有什么感觉(粗糙)
2.看一看花生上有什么?(花纹)
3.摇一摇花生会怎样?(响动)
4.闻一闻花生有什么味道?
教师小结:花生的外壳硬硬的,摸上去很粗糙,有花纹,摇一摇有响动。
三、探索剥花生的方法,大胆讲述探索的结果
1.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样子。在花生的硬壳壳里是什么样子的呢?”
“花生可以怎么样打开呢?”幼儿说出自己的方法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打开花生。(剥、咬)
2.幼儿尝试利用桌面上的工具打开花生。(积木敲,剪刀剪)
3.除了用这些方法可以打开花生,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花生?
4.认识花生米
①剥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花生里面有什么呀?有几粒?(花生里花生米的数量不相同,以两粒花生米的居多。)
②我们再来看看花生米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红衣服)
③现在请小朋友把花生米的红衣服脱掉,看看里面有什么?(白白的肉)
小结:一棵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壳,花生壳里有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着一件红衣服。
四、讨论了解花生的用途
1. 教师:“花生有什么用呢?”
“花生可以怎么吃?你吃过什么样的花生制品?”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制品。
品尝花生米和花生制品,知道花生可以生吃,熟吃还可以把花生制成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
2.了解花生的药用价值。如:花生红皮可治疗贫血、胃不好的人常吃花生可以养胃等等。
3.剥下来的花生壳呀还有什么作用呢?
活动延伸:
区域游戏美工角可用剥下来的花生壳进行粘贴画。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教育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摸一摸、看一看、摇一摇花生,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充分运用感官去感知、操作和体会。在第二个环节探索剥花生的方法中,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让幼儿剥、摇、敲来打开花生,发现其中的秘密。为了养成幼儿探究问题的好习惯,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认识花生米,抛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思索。最后一个环节品尝花生米和花生制品,包含了《纲要》中社会教育的目标乐意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突出了与人交往和分享,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
32、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鱼》反思
过生日激发孩子作画的兴趣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课件同时有喵喵的声音)瞧,是谁呀?小猫咪咪打扮的可真漂亮,原来今天是咪咪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一份包装得很漂亮的礼物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好吃的鱼》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涂涂、撕撕、贴贴等技能,制作一盘好吃的鱼。
2、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体验帮助小猫的快乐。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白手工纸
2、鱼儿轮廓、胶水、油画棒、一次性盘子、抹布
3、背景音乐,视频仪、DVD、录音机
活动重点:能涂涂、撕撕、贴贴烧鱼
活动难点:涂、撕等技能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过生日激发孩子作画的兴趣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课件同时有喵喵的声音)瞧,是谁呀?小猫咪咪打扮的可真漂亮,原来今天是咪咪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一份包装得很漂亮的礼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礼物呢?(放课件)哇!是什么啊?为什么朋友要送他小鱼呢?(幼儿回答)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我们也来烧一条鱼给小猫吃吧?(鼓励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二、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烧鱼并示范
1.提问:小朋友想想平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烧鱼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烧鱼的步骤,(幼儿自由说)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对。烧鱼的时候要放点油,还有糖啊、醋啊、酱油啊,其实还要点放生姜,盐、葱花等等一些调料,这样烧出来的鱼才更香哦!
2、示范烧鱼的过程师:现在我们要开始烧鱼了,先将这条白白的鱼涂上漂亮的颜色,(边说边涂色)涂的时候呢要涂均匀,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尽量不要涂在外面,小朋友也可以涂各种喜欢的漂亮的颜色,瞧,小鱼多漂亮啊。然后拿来一个锅,在上面放上油(胶水),油要涂满锅底哦,注意粘有油的手要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把鱼放在锅里,(压一压)为了使鱼不会太腥呢,还要在锅里放几片生姜,我们用黄色的纸条来撕生姜,要用多少就撕多少,接着撕点绿色的葱花撒在鱼上,(可以多放点)这样做出来的鱼,会很香哦,最后,我们撕点白色的盐洒上去,但是盐要洒的少一点,太多了,鱼就太咸了。有喜欢吃辣的小朋友还可以撕几个小辣椒放上去,瞧,一盆好吃的鱼就做好了。(闻的动作)真香啊!你们现在是不是也想做一盆好吃的鱼送给小猫啊?
3、幼儿烧鱼,教师巡回指导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条鱼和一个锅还有一些调料。
小朋友先要给鱼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在锅里放上油把鱼放进去-------最后放各种调料。手脏了要用抹布擦一下。篮子里的调料都可以用,不要抢,用完把多余的调料再放回去。(背景音乐)
三、评价幼儿作品(请小猫吃鱼)
师:小朋友烧的鱼都差不多好了,我们把烧好的鱼放在这边的展示台上,你们看看哪盘鱼烧得最好呢?(请幼儿说)为什么呢?(幼儿说)这盆鱼颜色涂得很好看又均匀,调料放的也刚刚好,很香哦!其他小朋友的烧得鱼也很香,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请出小猫咪咪吧?(小猫咪咪请你出来)小猫咪咪:小朋友烧的鱼真香啊,谢谢你们!
幼:不用谢!
小猫咪咪:为了感谢你们我想邀请你们、还有张老师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
四、唱生日歌,结束活动
反思:
《好吃的鱼》是一节美术课,其中内容比较多,有画的,撕的,贴的。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表现“好吃的鱼”。
2、能用几何图和线条画出简单的鱼,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3、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儿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本节课一开始就以一只小猫导入话题,“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送来了很多的礼物。”(许多小鱼)“但是小猫不会煮鱼啊,想请小朋友帮忙煮一下。”小朋友们听了以后,很兴奋,并且很快进入了角色。分别都讲了多种煮鱼的方法,有水煮鱼、红烧鱼、清蒸鱼等等。我就开始讲解其中一种做鱼的方法,小朋友们听的很认真,幼儿进行操作时,都按步骤来做,而且做的很认真,但我发现,在幼儿操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