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花开歌》反思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花开歌》反思
1、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花开歌》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对植物开花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特征,能用比较恰当的语言对花进行描述丰富词汇。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看各种各样的花。
2、常见各季的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看到过的花。
1、教师提问:你见过什么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说一说四季的花,启发幼儿回忆: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有什么样子的花开放?
二、学念儿歌,了解各个季节开的花。
1、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有关花的问题,教师作出解答或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导语:现在啊,老师这里啊,有一首儿歌,儿歌里面就讲到了一年四季开的花,你们想知道吗?
(1)教师念儿歌,引导幼儿提问。教师做出解答或者引导幼儿讨论。
(2)教师再次念儿歌提问:在这首儿歌当中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师其他小朋友来帮助你呢?(如儿歌中的红艳艳、笑盈盈等词汇)
(3)幼儿一起学念儿歌,对儿歌产生兴趣。
根据儿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花,供幼儿记忆。
(4)进行分组练习儿歌,使幼儿熟练儿歌。
三、活动结束:
活动后请小朋友看的相关花的图片,请幼儿念念《花开歌》。
附儿歌《花开歌》
一月水仙清水养;
二月杏花伸出墙;
三月桃花红艳艳;
四月杜鹃满山岗;
五月牡丹笑盈盈;
六月栀子带头上;
七月荷花浮水面;
八月桂花腌蜜糖;
九月菊花迎秋风;
十月芙蓉斗寒霜;
十一月山茶初开放;
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教学反思:
这次语言活动让幼儿学习念十二个月的花,这种儿歌很好听,很押韵,也包含了很多的只是在里面,非常值得学习。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其实学习时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度之一是幼儿对有些花不是很熟悉,所以总是记不住;难度之二是儿歌中,在儿歌中对花的特点概括得很好,语言也很精炼,但是对小朋友来说,学起来就有点难度。考虑到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一个新的方法进行学习。那就是用问答式方法来学。这个方法也是根据这首儿歌的结构特点来选择的。儿歌中的每一句结构都相同,都分为三个部分:月份、花名和花的特点。这样,我就分门别类地来提问,比如第一次提问花名,第二次提问花的特点,最后提问月份。当幼儿有点熟悉之后,我再让幼儿来当老师,向我提问,他们也问得很好。而且在问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地记忆儿歌的内容。这样的方法要比死板地完整地念效果好很多。
2、大班教案《花开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学习词语"红艳艳""笑盈盈"。
2、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各种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主要特征,四季花开的繁茂景象。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
2、挂图《花开歌》
3、语言磁带。
活动重难点:
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各种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主要特征,四季花开的繁茂景象。
学习词语"红艳艳""笑盈盈"。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花是大自然的笑脸,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在哪儿看到过
活动反思:
这次语言活动让幼儿学习念十二个月的花,这种儿歌很好听,很押韵,也包含了很多的只是在里面,非常值得学习。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其实学习时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度之一是幼儿对有些花不是很熟悉,所以总是记不住;难度之二是儿歌中,在儿歌中对花的特点概括得很好,语言也很精炼,但是对小朋友来说,学起来就有点难度。考虑到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一个新的方法进行学习。那就是用问答式方法来学。这个方法也是根据这首儿歌的结构特点来选择的。儿歌中的每一句结构都相同,都分为三个部分:月份、花名和花的特点。这样,我就分门别类地来提问,比如第一次提问花名,第二次提问花的特点,最后提问月份。当幼儿有点熟悉之后,我再让幼儿来当老师,向我提问,他们也问得很好。而且在问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地记忆儿歌的内容。这样的方法要比死板地完整地念效果好很多。
3、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键盘的舞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与节奏特点。
2.能够有控制地用身体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的节奏及内容。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打字机图片及视频、碰铃、《键盘的舞蹈》CD、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通过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的对比欣赏,初步感知《打字机》这首乐曲欢快活泼的风格。
2.完整欣赏,引导幼儿通过打自己图片和视频了解打字机的工作场景,理解音乐的内容。
3.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情绪和节奏。
(1)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打字员的动作并尝试用拍手表现出“叮”的声音,初步感知音乐的难点。
(2)出示节奏谱,借助语词准确感知并读出节奏。如:哒哒哒哒哒哒。
(3)边看图谱边听音乐,准确用拍腿、拍手的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如:拍腿拍腿拍腿拍腿,拍手,可反复进行练习。
4.尝试有控制地用乐器表现音乐。
(1)出示碰铃,引导幼儿控制乐器音色来表现“叮”处的节奏。
(2)幼儿听音乐边看节奏谱边尝试用碰铃的短音的表现音乐中的“叮”。尝试有控制地演奏乐器。
(3)加入键盘,幼儿分角色配合练习演奏:一组演奏碰铃,一组用键盘表现打字节奏。可交替演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4、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蔬菜汤》含反思
教材简解:
节奏作为音乐要素之一成为诸多教学法中学习音乐的入手点。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到上海参加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音乐培训,接触的都是节奏音乐,回来以后在孩子们中间尝试过几次,效果还不错,其中就有将儿歌填入节奏中进行游戏的,学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本次活动,我有意将蔬菜的名字填入节奏谱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语言中包含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的词组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
2、尝试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3、感受节奏活动带来的乐趣。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配上蔬菜名字中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
难点: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设计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从节奏与语言结合开始学习节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感知节奏的存在和律动。蔬菜又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于是尝试着将蔬菜名填入节奏谱,通过"老师要办一个蔬菜大餐,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煮蔬菜汤"为由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在主题《秋的畅想》实施过程中,有一次在带领孩子们外出参观菜场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关注的便是鲜灵灵的蔬菜了,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蔬菜,在认认说说中积累了一些蔬菜特征、名称的初步经验。在数一数菜场里有哪些蔬菜时,孩子们关注得最多是自己吃过的蔬菜,从家长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特别是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点出发,如果能把蔬菜名字填入到节奏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孩子们肯定喜欢。于是就设计了《蔬菜汤》这一活动。
一、"买菜"导入活动。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
四、谁是"小馋猫"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一、"买菜"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要办一个蔬菜大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买菜吗?"幼儿随教师边唱买菜歌进场。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1、(请孩子们围成圆圈)"刚才我们买了很多新鲜的蔬菜。谁来说说买了哪些菜?(教师出示,幼儿说出蔬菜名称。)
2、教师选择四样蔬菜放在前面,引导孩子分别为这四样蔬菜设计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或词组,并组成节奏。
3、孩子们伴随身体打击乐念读三遍整个蔬菜节奏组合。然后教师交换图片的位置请幼儿增加难度尝试。
(1)按照图片的摆放幼儿跟读三遍。边读边拍手。
"煮蔬菜汤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口令,一共要念三遍口令蔬菜汤就煮好了。我们来试一试。
(2)交换图片顺序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教师交代要求:"老师的蔬菜汤煮好了,可是这么多小朋友不够分,所以请小朋友自己来煮。请小朋友分成四组,每一组6人。分好组后每一组选一个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选四种蔬菜,然后带领你们一组的小朋友一起煮蔬菜汤。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蔬菜汤煮的最成功,好吗?
1、幼儿分组,选小组长。
2、自由讨论5分钟。
3、游戏:到谁家做客。
四、谁是"小馋猫"
1、(身体转向老师),教师讲述故事;"老师这汤闻起来太好喝了,一个小朋友还没吃饱,于是他来到老师这儿偷吃了一个XX幼儿随老师念读新节奏。空的地方用手摊开表示。以此类推吃点2个、3个、4个。
五、放松活动"小星星"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5、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快乐的六一》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歌唱活动中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2、会用活泼欢快的情调,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在欢快的乐曲中自由做动作跳入活动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问:六一节小朋友最喜欢赶什么?交流已有的有关六一活动经验,与幼儿共同理解歌词,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调。
3、幼儿先分乐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儿戴着发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5、复习邀请舞,进一步感受活泼欢快的节日气氛。
教学反思:
六一之前我们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们是收获的、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的各种活动,看着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成长欣慰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把节日还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这种理念。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展示了他们活泼的个性,给了他们一个平等的机会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使“六一”庆祝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6、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含反思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使用圆舞板、铃鼓、双响演奏歌曲。
2、难点:能根据图谱演奏歌曲。
活动目标:
1、知道乐谱是4/4拍,能根据图谱进行演奏
2、懂得用适合的乐器来演奏乐曲。
3、通过乐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3、幼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大中国这首歌。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6、经验准备:熟悉歌曲,熟悉各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大中国音乐)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师: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师: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节奏卡是怎么看的?X的时候是该干嘛。O的时候是该干嘛。
幼:X的时候是拍手,O的时候不拍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拍手练习练习这些节奏卡。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师:这些是我们新的节奏卡,你会吗?来试一试。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师:在|X---|中,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延长符号,并不是停下不拍节奏。)
(3)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师: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动作来表示延长符号吧。
(4)师:|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师:这个和我们刚刚出示的|XOXO|有什么 不同啊?是不是速度变快了。
师小结:我们在通过学习节奏卡后,了解了新的节奏,那我们接下去就要看图谱,让我们跟着图谱来来尝试着演奏歌曲。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在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遍(教师帮助幼儿巩固练习。 )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拍节奏了,请大家看好图谱,一起演奏。
师小结:演奏过2次后,老师觉得小朋友都很不错,那你们想拿上乐器来试一试吗?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师:请你选择乐器,请一种乐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师:每个乐器在图谱上都有相应的标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乐器演奏的吧。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师:既然我们找到哪里需要哪种乐器演奏后,那我们来一起试试吧。
4、幼儿听乐曲演奏。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活动反思:
《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通过倾听、理解、欣赏、表演,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再次浮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既愉悦了身心,又丰富了幼儿的想像。我想音乐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中国》在我们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7、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螃蟹歌》含反思
活动概述:
《螃蟹歌》是一首流传于云南地区的童谣。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歌曲运用云南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根据这一年龄阶段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把握歌曲的节奏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螃蟹的特征,懂得2/4拍音乐的节奏。
2、让幼儿能根据2/4拍音乐的节奏,合作完成相关的音乐游戏。
3、让幼儿感受合作游戏的乐趣,体验2/4拍音乐的优美,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合作完成游戏。
2、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陕西方言演唱歌曲片段。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歌曲所唱的主人公。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幼:春天师: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有很多爱在河边玩耍的小动物们也会常常从水里爬到岸边、沙滩上来玩耍了,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猜,看看谁能最快的猜出来: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长把泡泡吐幼:螃蟹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为了奖励一下你们,我就让你们都来摸一下我带的螃蟹小朋友。(出示螃蟹挂图)
二、初听音乐,感受节奏和歌词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首云南的小朋友们最爱唱的螃蟹歌,看看你们能不能听懂这里面唱的什么?
播放音乐用白河方言先教会前面四句歌词
三、故事介绍,教会幼儿简单的"钳子"动作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这只小螃蟹在河里的石头下面躲了一个冬天,有一天他感觉沙滩上挺暖和的,就准备出来晒晒太阳,走到河边遇到了一条调皮的小鱼,就想去夹一下她,可这条小鱼也很聪明,他怎么也夹不着。
师: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加不着呀?
幼:因为每次当小螃蟹钳子合上的时候,小雨就飞快的游走了
四、出示图谱,进入游戏,感知节奏,奖励优秀的小螃蟹和小鱼。
1、根据图谱,教师示范,幼儿都当小螃蟹,双手当钳子
2、根据图谱,教师示范幼儿分两组分别当螃蟹和小鱼
3、根据图谱,幼儿一只手当螃蟹,一只手当小鱼
五、活动延伸:
1、让幼儿创造出跟多的动作和玩法
2、用白河方言创编接下来的歌词
活动反思:
《螃蟹歌》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中的歌曲。歌曲旋律诙谐、活泼,讲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说“欢迎大家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今天啊,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愉快的动物王国里参观一下。”这样导入,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模仿各种小动物,模仿他人活动,他们十分乐意。我设计了动物动画卡通形象,让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形象,在模仿活动中来抒发自己的快乐。突破以前沉闷老套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爱聆听音乐时,让学生模仿小青蛙的各种形象,并且分小组合作用自制的沙筒和形体语言来模拟夏天的狂风暴雨。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来表现音乐形象,引导他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样无形中就让学生理解了音乐,体会了音乐形象,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8、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数高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节奏练习,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音乐节奏感和感受能力。
2、在“数高楼”这一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打击4/4,2/4拍音乐的节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2/4拍乐曲的节奏的不同打法。
3、培养幼儿的协商合作能力,及音乐表现力。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楼房的表格2张,空表格3—6张及若干可用于粘贴的楼房画;
2、录音机、数高楼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铃儿响叮当》音乐幼儿坐到位置上;
1、发声练习提醒幼儿用轻声,并将身体坐正;
2、复习歌曲《数高楼》指出其中不足之处。
(二)出示一张画有高楼的表格。
老师:小朋友,我们周围变化多么大啊。四周都盖起了高楼大厦,我们数也数不清。现在,老师手上有一张地图,上面很多空地上都盖起了房子。现在,我们要坐上汽车去看看这些高楼,但是,有个要求,看到一座房子慢拍1下,看到两座快拍2下,空地不拍。
(三)老师根据音乐先示范一遍,幼儿一起跟着试拍。
第二遍,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拍节奏。
(四)幼儿分为3组,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将高楼填入表格,编配节奏,并试拍。
老师:现在,老师还有很多的高楼没盖呢,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空地上盖上高楼。盖好以后,也和老师的方法一样一起来拍一拍。
(五)幼儿围成圈,自由帖节奏。老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正确创编节奏。
(六)游戏《数高楼》
老师:我们盖了这么多高楼,现在我们来数一数,高楼有多高。
(七)听《八只小鹅》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 ,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9、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白船》含反思
目标:
1、了解三拍子节奏特点;
2、学习用声势正确的演奏乐曲;
3、引导幼儿正确分析乐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准备:
鼓,鼓槌各一个,纸船一只;
过程:
一、导入部分
游戏《碰碰碰》,老师敲鼓给出三拍子节奏,请幼儿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形式或跑或慢走或轻或重走;
二、主要部分
1、出示小白船,问幼儿这是什么,引出主题;
2、请幼儿欣赏歌曲《小白船》,老师用适当语言引导幼儿欣赏;
① 河面的浪花一会高一会低(一高两低),小船在河面上一会高一会低,老师强调出强弱拍。
② 再次欣赏歌曲,请幼儿画出浪花图谱:三个浪花一小节,一强两弱。
3、用声势打节奏。
① 请幼儿说出身体哪些部分可以发出声音,哪些适合放在强拍,哪些适合放在弱拍。
② 请幼儿以分组的形式为歌曲打节奏。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手拿丝带随音乐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比较成功的地方应该有两点,第一,我这节课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意境,让学生们在优美、宁静的旋律中去体验和表现歌曲的诗情画意。课堂展示美丽的夜空图,配上声情并茂的语言,让学生把教室变成美丽的夜空,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第二,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想像,跳出了简单唱好一首歌的框框教学。
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第一,在三拍子韵律体会环节粗浅不到位,点到却没深入没能达到体会的目的;第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不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再加强;第三,学生“动”得不够,老师在启发学生投入的乐曲中让自己随音乐放松,表演方面还应该想更多的办法。
10、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司马光砸缸》含反思
设计思路:
歌曲选自我国传统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音乐也再现了这一故事。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说说、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增强孩子们对故事的了解,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当遇到意外的时候要冷静、机智、勇敢。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歌曲情节大胆想象,尝试根据不同的角色,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变现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游戏的趣味性。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活动难点:
根据歌曲情节大胆想象能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变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司马光砸缸》完整的音乐、自制大石头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欣赏前奏,引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很久以前,小朋友很早就起来读书,司马光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一样也很早就起来读书,读书读累的时候,他们还会做游戏呢!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在做什么游戏?
二、分段分析和欣赏音乐,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情境
情节一:快乐游戏
1. 围着水缸尝试玩游戏。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大水缸。
2.我们一起捉迷藏。看谁又轻又快藏得好。
3.一起表演。
情节二:伙伴落水
1.不好了,有人掉到大水缸里了,伙伴们快出来吧。
2.他该怎么办呀?
3.其他的小朋友都吓坏了,吓坏了是什么样子?
情节三:砸缸救人
1.司马光是怎么救小朋友的?
2.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砸缸?
3.刚破了,小朋友得救了快点钻出来吧。
4.小朋友得救了,真开心!看来和好朋友玩游戏,可不能做危险的事,你们记住了吗?
情节四:向司马光学习
司马光可真聪明,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不慌张动脑筋。
三、完整欣赏表演歌曲,并表演游戏
1.完整欣赏歌曲,集体表演
师: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歌曲,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么玩游戏的。
2.集体完整表演游戏
请把椅子移到教室旁边,和好朋友找个空地方围成圈,做一个结实的大水缸。请两个小朋友当落水的小朋友,老师当司马光,玩游戏。
教师总结:
玩了这么久我们也该休息了,回去后,可以把这个游戏带给你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幼儿自己感受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主,通过游戏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再分段欣赏歌曲,让幼儿充分理解歌曲内容,表现自己的情绪体验,最后以游戏结束。幼儿能在游戏中表现故事情节,也能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整节课幼儿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动时我的一些语言引导不够明确,还有上升的空间。
11、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快乐的小蜗牛》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跳跃的声音唱好歌词。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跳跃的声音唱好歌词。
难点:了解并拍出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动画、小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小蜗牛,创设小蜗牛去旅游的情景,在小蜗牛旅行的过程中理解歌词
1.猜谜语引出小蜗牛。
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请你猜猜它是谁:说它是牛不是牛,背着房子到处走。
2.认识了解小蜗牛。
你见过蜗牛吗?它长得什么样子?它爬起来什么样子?到底是不是小蜗牛呢,我们请它快出来吧!
3.创设情景小蜗牛去旅游的情景。
小朋友,快看,春天来了,大自然变得好美呀!我们一起去旅游好吗?”
4.初步理解歌词。
小蜗牛开始出发了,出去旅行高不高兴呀!小蜗牛边走边说: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小蜗牛走到哪房子就要背到哪:背着房子去旅游。看,小犄角伸出来了:伸出两只小犄角。伸出小犄角是为了干什么呀?对,一边看来一边走。
5.熟悉歌词。
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学学小蜗牛吧!
二、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体验并拍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1.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看了这么多美景,走了这么多地方,小蜗牛有点累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吧!听,有小朋友把小蜗牛去旅行的故事唱进了歌里。
2.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歌曲好不好听呀?但这首歌里小蜗牛走路是有节奏的,你听出来了吗?看,这是蜗牛妈妈和两只蜗牛宝宝。蜗牛妈妈这么大,走路的声音应该怎么样?老师打一下响板。那蜗牛宝宝这么小,走起路来怎么样?老师晃两下沙锤。所以三只蜗牛走路的声音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演示),像这样第一拍是强拍,后两拍是弱拍的节奏就是三拍子的节奏。
3.练习三拍子的节奏。
(1)幼儿每人一个响板,两个沙锤尝试一下节奏型。并一起给歌曲打节奏。
(2)太棒了,小朋友都成小演奏家了。除了用乐器,我们可不可以用身体的一些部位来拍出强弱弱的节奏呢?尝试一下。(手、肩、肩或手、腿、腿)
三、引导幼儿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跳跃的声音唱好衬词
1.我们现在试试用这种感觉的节奏来唱唱歌曲吧。
2.小蜗牛旅游时很轻松,很快乐,应该唱得轻快。当唱到“咿呀而哟,呀咿而哟”时,要唱的连贯优美一些,就像柳树姑娘在随风起舞。现在我们再来演唱一遍。
3.小蜗牛唱的这么开心,小朋友们又给它加油了,你们听!你听出来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4.加衬词演唱。
(1)老师唱歌曲,小朋友唱衬词“呦呦”,衬词要唱的跳跃一些,就像皮球一样有弹性。
(2)小朋友唱歌曲,老师唱衬词“呦呦”
(3)男孩唱歌曲,女孩唱衬词“呦呦”,老师指挥
(4)小朋友加上衬词完整唱一遍
四、熟悉第二段歌曲
1.熟悉第二段歌词。
(1)休息好了,小蜗牛又开始天南地北的去旅游了。小蜗牛在旅行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一看。
(2)音乐中小蜗牛遇到什么困难了呀?它害不害怕?它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说一说歌词。
2.演唱第二段歌曲。
第二段的歌曲旋律和第一段是一样的,我们跟着来唱一唱。
3.跟伴奏唱一遍。
五、小朋友做“小蜗牛”一起去旅游,随音乐结束活动
小朋友,如果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们怕不怕?我们也来做勇敢的小蜗牛去旅游吧!(小朋友贴上蜗牛图片)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
教学反思:
1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12、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盖房子》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2.借由乐器联想表现盖房子的过程,并歌曲伴奏。
3.体验劳动后的喜悦心情。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重点难点:
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音乐MP3、打击乐器若干、盖房子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你看过工人盖房子吗?房子是怎么样盖起来的呢?
2.播放盖房子的视频(或户外观察幼儿园对面楼房的修建过程),并说一说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3.听一听盖房子时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玩玩、想想:
1.出示打击乐器,请幼儿自己探索乐器。
2.想一想盖砖块、抹水泥、钉钉子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并选择出乐器。
3.引导幼儿将乐器的声响与盖房子的动作连接。
三、听听、唱唱:
1.播放音乐,幼儿听一听。
2.听赏并学唱歌曲《盖房子》
3.幼儿练习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跟着音乐节奏敲奏乐器。
一组扮演搬砖块,一组扮演水泥。两组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反思: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
13、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找影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表演,强化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懂得遵守规则,培养竞争意识。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选好平坦的场地,户外阳光要充足;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游戏法导入活动: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动脑猜一猜,是什么?(哪一个好朋友,你走它也走。)(影子),真聪明,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找影子》。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找影子》。
1)放录音《找影子》,请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旋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示范唱歌曲《找影子》。
3)老师弹琴,孩子们听着音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找影子》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影子?使幼儿熟悉歌词。
2)、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吧。
1)老师演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跟唱时注意倾听歌词与旋律的配合,让幼儿记住歌词。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歌词,歌曲中对白与旋律的衔接要自然,注意"嗨"字的发音要洪亮、有力,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3)老师弹琴,孩子们跟唱。
4)听音乐录音,集体演唱。
3、为歌曲创编动作。
1)、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为歌曲编上动作吧。看哪个小朋友想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
请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自编动作。老师将幼儿的动作进行规范整理。
2)、集体听音乐,师生进行歌表演《找影子》,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3)、听音乐,孩子们表演《找影子》,可分组上台表演,也可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4、室外游戏《找影子》。
1)、游戏《找影子》:带幼儿一起到室外找影子(树的影子、房子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自己的影子等等),观察影子,初步学习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大小的变化特点。
2)、集体听老师的口令练习:影子变大、影子变小、影子不见了的游戏。
提醒孩子们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来完成,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踩影子》:带幼儿游戏,提醒幼儿必须唱完"嗨"时才能开始踩对方的影子,分组进行,数数哪组幼儿踩到的影子次数多。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家长帮助记录下来。
思维延展点:
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14、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狗抬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特点。
2、积极参与活动,能有表情,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愉悦的参加歌唱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小狗抬轿》PPT,模拟花轿、小狗和老虎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谁到我们大2班来做客了?(出示小狗和老虎)小狗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小狗抬轿》PPT)
二、欣赏故事,理解歌词。
1、回顾PPT内容,了解歌词内容。
提问:刚刚故事里小狗和老虎,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PPT看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出示图谱,然后逐句跟读1-2遍)。
2、完整学说歌词。
过渡: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吧。(完整朗读一遍)刚才小朋友说得真不错,老师觉得要是你们能有节奏的朗读就更棒了,你们有信心吗?那我们就开始吧。(完整朗读第二遍)
3、小结:小狗和老虎之间发生的这个故事,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并且给它也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狗抬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三、多种形式、学唱歌曲、过渡:《小狗抬轿》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那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完整唱第一遍)
1、完整唱两遍。小朋友这次唱得真不错,如果你们能用更好听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曲,再加上表情和动作就更棒了。
过渡:我们学会了这首歌曲,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歌曲接龙"。
歌曲接龙:
(1)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
(2)幼儿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
(3)女生唱前半句,男生唱后半句。
四、创编动作、情境表演。
1、情境表演:《小狗抬轿》
过渡:小朋友们唱的声音真好听,那你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小狗抬轿》的这首歌曲呢?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那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抬轿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呢?老虎坐在轿子里摇扇子怎么表现呢?小狗疼的汪汪叫又怎么表演?(幼儿一边说一边学)那下面老师来扮演老虎,请八名幼儿里做小狗一起表演,其余幼儿跟钢琴演唱歌曲。
3、幼儿分组表演。
4、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歌并且还进行了表演,开心吗?那我们回家后把这首好听的歌唱给爸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15、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小按摩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模仿、讨论、创编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按摩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2.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学资源《大独裁者》《火烈鸟与悠悠球》。
2.《活动狂欢节(终曲)》音乐。
3.毛巾(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1.欣赏卓别林扮演《大独裁者》中理发情景的视频,感受视频中音乐与动作的匹配。
(1)可根据需要设计提问:短片里的人是什么职业?理发师除了理发还做什么?
(2)小结:短片里的人是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2.完整欣赏音乐。
(1)听音乐CD。
(2)启发幼儿思考:理发师怎样给客人按摩?
(3)引导幼儿尝试随音乐探索、创编各种按摩动作,(banzhuren)教师可用锤的动作,启发幼儿做出捏、推、拍、揉、切等按摩动作。
3.分段欣赏音乐,初步感受动作与音乐的匹配。
(1)幼儿随教师的哼唱(7—22)做自己创编的按摩动作,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看能不能把动作与音乐配在一起。
(2)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老师配以哼唱。
(3)两人一组,在教师的哼唱下相互做按摩动作。
4.教师把幼儿创编的动作配上音乐进行完整的律动表演。
5.在游戏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1)教师和幼儿一同进行按摩,共同分享表演带来的乐趣。
(2)幼儿两两合作按摩,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过“中国年”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线索,把民间迎新习俗中富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融入进来。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参与活动,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设计中,我力求打破传统的舞蹈教育中“老师教、幼儿学”的方式。结合新《纲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尝试以多通道途径丰富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引导他们自由表现和创造,体现合作学习、分享学习,让幼儿在“过新年”的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了民间舞蹈,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创了较多好的舞蹈动作和造型。
16、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量词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量词歌》,感受儿歌活动的乐趣。
2、通过找错、创编活动,能正确使用量词。
3、以愉悦地情绪参与猜想、摸奖游戏,体验和父母一起学习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一份教师使用的大型图夹文儿歌范图,为遮挡式。
2、摸奖盒一只,里面放有各种物体的卡片,卡片的背面写有相应的奖品名称。
3、每个家长的手背上贴有一朵笑脸花。
4、汉字卡片"量词"。
活动过程:
一、找错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辨、改错能力。
1、师:现在,老师要讲几句话,这几句话中有三个地方讲错了。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能把错的地方找出来。
2、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小芳两条好朋友出去玩。她们在草地上跳绳、捉迷藏,真开心!玩累了,就去买两件方便面泡着吃。吃完后,她们就爬到一朵床上睡觉了。"
3、引导幼儿大胆找出错误并进行改正,对量词的正确使用有个初步的感知。
4、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我说错的地方都找出来了。两条好朋友应该说两个好朋友、两件方便面应该说两袋方便面、一朵床应该说一张床。"个、袋、张"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量词。"(出示字卡"量词"。)
二、通过猜想、揭示活动,引导幼儿愉快地学习儿歌。
1、师:今天,有很多量词都跑来跟我们做游戏了。不过,他们都躲在一首儿歌里面,要大家把他们猜出来呢!你想来猜一猜吗?(想)
2、出示儿歌第一句"一头牛,两匹马。"
师:看!图上是什么?有多少?请你来说一说!(引导幼儿说:"一头牛,两匹马。")
3、猜想第二、第三句儿歌中的物体名称。
师朗诵"三条××,四只×,五本×,六支×。"把××朗诵在心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物体的名称。
例如:三条鱼、三条裤子、三条辫子、三条狗……
四只小鸭、四只小鸡、四只螃蟹……
五本本子、五本书……
4、出示儿歌内容,为猜对的幼儿鼓掌。
5、猜想第四、第五句儿歌中的量词。
师朗诵"七×树,八×花,九×飞机,十×车。"把"×"量词念在心里。
(引导幼儿自己想猜想哪一个就说哪一个,可以不按照顺序。)
6、出示正确答案,给予猜对的幼儿以言语奖励。
7、教师小结: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量词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牛要说"头"、马要说"匹"。所以说(出示儿歌最后一句):"量词千万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幼儿跟念两遍。)
三、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朗诵儿歌《量词歌》。
1、倾听老师完整地朗诵一遍。
2、幼儿跟着老师完整、慢速地朗诵一遍儿歌。(老师的声音高、幼儿的声音低。)
3、前排、后排幼儿分批跟着老师朗诵,(老师的声音要逐渐放低。)比一比哪排念得响亮、整齐?
4、男、女幼儿对念儿歌。(分前半句、后半句。)
5、幼儿、家长对念儿歌,形式同上。
6、幼儿倾听家长朋友朗诵一遍儿歌。(遮住所有的量词和物体名称。)
7、评选"儿歌大王",鼓励幼儿单独朗诵儿歌或与家长一起上前进行表演朗诵。
四、游戏:我中奖啦!
玩法:准备一个纸盒,里面放有一些物体卡片,(如:一本书、一支笔、三朵花……)卡片背面写有相应的"奖品"名称。如:"和老师来个拥抱"、"向爸爸妈妈鞠个躬"、"大声地说'我真棒'"、"和老师握握手"、"和老师来个'ye'"……幼儿轮流从纸盒中摸出一张卡片,如果说对其量词,就可获得相应地奖品。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17、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帽子舞》
设计意图:
音乐游戏是向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最大特点是音乐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并随着音乐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等音乐的基本要素。春天即将来临,帽子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孩子的头上。"会跳舞的帽子"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又超越幼儿已有经验,将游戏与表演融为一体,在音乐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的展示自己。
活动目标:
1、在学会传乐器的基础上能根据音乐有节奏的传递帽子。
2、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在B部分能自由创编合拍动作。
3、欣赏同伴的舞蹈,感受音乐、舞蹈、表演融为一体的美。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有传乐器的经验、对《墨西哥帽子舞》的曲式结构有所了解。
2.物质材料准备:音乐《墨西哥帽子舞》、《摇篮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仔细看,然后告诉我他们在干什么?。""是的,他们在传帽子。他们是怎么传的?有谁看清楚了?""我请2个小朋友来前面和我配合一下,我站在他的后面,帽子戴他头上,我先去拿帽子,然后带我头上,我后面的人拿我头上的帽子,然后放在自己的头上,这样帽子就一个一个人传下去了,是吧!"
二、感知音乐,尝试传帽。
1.回忆乐曲,巩固曲式结构。
(1)完整倾听。
"听,这首音乐你还熟悉吗?""对,这首音乐的名字叫《墨西哥帽子舞》,帽子舞是墨西哥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是有男和女一起跳的舞蹈,在舞蹈中,男舞者的帽子会甩来甩去,有时戴在女伴头上,有时丢在地上,两人围着它舞蹈。舞者们不时发出喊叫助兴,增加舞蹈的热烈气氛。"
(2)出示图谱,巩固曲式结构。
"我也带来了这首曲子的图谱,从图谱中你能知道这是属于什么曲?你为什么知道它是回旋曲?""一首曲子中出现多次相同乐段,而每个相同乐段后跟的又是不一样的乐段,像今天这样ABACADA结构的曲子就叫做回旋曲。"
2.熟悉乐曲,尝试传帽。
(1)听音乐,尝试A段空手传帽。
"刚刚我们看了传帽子的视频,现在既然有帽子舞这音乐,我们不妨也来试试,首先我来问问哪段这首音乐中哪段适合传帽子。""刚刚我们也了解了怎么传帽子,先从别人头上拿帽子,再带上自己的头。""像这样:拿-戴;拿-戴;拿-戴;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先请小朋友从左手边的小朋友头上拿帽子啊!"小结:
"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小结:
(2)跟随音乐有节奏的传递帽子。
"瞧,我今天带来了一顶漂亮的帽子,让我们拿起它来试一试吧!"
三、创编动作,合作表演。
1.寻找节拍。
"A段我们用来传帽子了,那B段可以干什么呢?""请大家听一听B段有几个八拍?""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图谱,从图谱中可以看出什么?不止B段是4个八拍,C段、D段都是4个八拍"
2.尝试创编动作,互相模仿。
"4个八拍我们做一个动作,可以2个八拍一个动作,4个八拍就是2个动作,有谁愿意来创编一些动作?""XXX真棒,请你站在中间做,我们其他人跟着做。"(请3-4个小朋友)
3.尝试表演。
"A段的时候我们传帽子,传到B段时哪个小朋友的头上有帽子就来表演,他表演的时候,下一位小朋友要时刻听好音乐,听到A段音乐就要继续传帽子了,是吧!让我们来试一试"
4.完整表演"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把这个游戏玩起来,现在让我们完整的来一遍。"
四、放松音乐,结束活动。
"玩游戏累了让我们听段轻轻柔柔的摇篮曲放松一下,休息一会。"
18、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象浇花》
教材简介:
《大象浇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爱的童谣歌,整首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大象自我介绍,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浇花。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歌唱、表演、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我为《大象浇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目标预设:
1.学习用粗狂豪放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视频,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
3.在与朋友的合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大象浇花》,把上行音阶的音高唱准并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2、难点:观察视频找出游戏规则,并能听着音乐玩游戏。
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根据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需求。整个活动我是以“幽默滑稽”为主题,以孩子情绪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诙谐的动作游戏,通过演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用合适的音色演唱歌曲并商讨游戏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乐活动中。
设计思路:
随着春风吹来,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气的温暖,到户外发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小鸟在大树上歌唱。孩子们对幼儿园开放的花朵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去看看,有的孩子还提出要给花朵浇浇水……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班的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展开了,我们先从认识春天里的花朵入手,渐渐激发孩子探索春天的秘密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想浇花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猜一猜、唱一唱、浇一浇、演一演中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节课我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先让孩子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形象,从而猜测花园的主人会是谁,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趣味性地学习大象的自我介绍,孩子们演唱歌曲时可以刻意地改变自己的音色,学习用粗狂豪放的声音来演唱,这与他们平时歌唱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接着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听着音乐做游戏。整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动物朋友来看花
1.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花园)
2.游戏——快与慢:这个花园看起来怎么样?这么漂亮的花园,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听,谁来了?(播放音乐)。
孩子们倾听后回答: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乌龟、大狗熊……来了,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幼儿听音乐游戏)
(二)大象园丁真勤劳
1.欣赏旋律
1)小动物们来到了花园了,它们觉得这儿太美了,那这个花园的主人是谁呢?听!花园的主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了,(播放音乐)这段音乐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他会是谁?
2)究竟是谁呢?我来唱一唱,你来猜一猜。(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清唱: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幼儿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课件大象)。原来就是花园的主人是——大象,他还是这个花园的园丁哟,你知道园丁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照顾花园的人。
2.学唱歌曲第一段
1)倾听歌曲第一段大象要欢迎小朋友去他的花园玩,听,他又放开嗓门唱了起来。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么自我介绍呀?他先唱了什么?森林里我最大,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心情,特别了不起的样子,接下来他介绍了什么?对,是他长长鼻子,为什么说长长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呢?呜啦啦啦啦……大象的鼻子可以浇花,他真是一位好园丁,接下来大象又介绍了自己的什么地方?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大象的自我介绍连起来说一说。
3)大象边说边唱起来。再次欣赏第一段。老师演唱,有伴奏。
4)孩子试着演唱第一段。钢琴伴奏
5)孩子模仿粗狂豪放的声音你们觉得大象的歌声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平时唱歌的声音是这样吗?大象的声音就是这样粗粗的,我们再来学一学!幼儿集体演唱一遍。钢琴伴奏
3.学唱歌曲第二段
1)大象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园里,他是园丁哟,应该会为花朵做点什么吧,听!教师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么?(浇花)他浇了几次,我们再来数一数(教师再次清唱第二段)。
19、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爵士进行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边看教师指挥边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根据模仿动作的变化,选择,记忆乐器分配方案及演奏步骤。
3、注意倾听他人演奏。集体演奏时,要保持声音和谐统一。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的律动和乐器的演奏。
难点:分组演奏
活动准备:
1、碰铃,圆舞板,铃鼓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放在幼儿座位下,大鼓1面。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幼儿已会随音乐做模仿jiefangjun的动作(课前准备)。
活动过程:
T:(PPTjiefangjun阅兵,站岗的图片)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S:jiefangjun叔叔
T:这是刚刚过去的国庆节jiefangjun叔叔留下的照片
T:那我们的小朋友想不想也和jiefangjun叔叔一样做一次雄赳赳气昂昂的小士兵?
T: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曲子,我们来听一听。也可以跟着老师学一学,看老师是怎么做动作的
T: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律动(小朋友们齐做,两遍)
T:jiefangjun叔叔又可以分为3部分,小朋友们来看图片,告诉老师他们分别是什么(PPT)
T:将幼儿分为A,B,C三组,A组为陆军,B组为海军,C组为空军(让小朋友自由选择所想代表的军队)
T:刚刚大家做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加大一点难度,第一次踏步和敬礼由陆军的小朋友来做,第二次踏步和敬礼由陆军的小朋友来做,那第三次由谁来做,对,空军的小朋友,后面其他的部分还和之前一样,分组进行一遍
T:小朋友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了,现在我们的小朋友不做动作了,我们跟着图谱用跺脚,拍手来打一打节奏。(解释一下图谱标记的意思){踏步的时候用跺脚,敬礼的时候用拍手,开炮的时候跺脚拍手一起,挥旗的时候男生跺脚,欢呼的时候女生拍手}
T:现在邓老师把乐器发给大家,和刚刚打节奏的一样,不过我们要把拍手和跺脚的声音变成我们乐器的声音。我们先不跟音乐来一次。
T:跟着音乐进行节奏打击
T:之前小朋友们都做的很好,但是老师觉得(敬礼的地方)听上去还是有一些单调,在敬礼的地方我们可以清楚的听到"嘭"的一声,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T:这是大茶的声音,可是我们这没有大茶,该如何解决啊。
S:鼓
T:小朋友的眼睛真尖,邓老师藏得这么好你们都看到了,我们就在这三个地方用鼓来进行演奏好不好。(试一试,敬礼动作的地方用鼓代替)
T:老师觉得还有两个地方可以加入鼓声,有没有聪明的小朋友也想到了?(开礼炮的地方加入鼓)
T:老师带领小朋友按照图谱演奏一遍,之后选择一个小朋友来使用鼓,老师指挥来进行演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展示的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引入新课环节,设计学生的活动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基础,这样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体会到音乐的轻松与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教学。但是在请同学对音乐做出身体律动时,有小部分同学积极性不高,这需要教师及时去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关注这一小部分同学,用亲和的态度和强烈的感染力去感染同学们,带动这小部分不愿意动的同学们。
20、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打字机》含反思
设计意图
《打字机》是美国著名作曲家莱罗尔·安德森受到办公室里打字机发出的“嗒嗒”击键声和换行时的“叮”声的启发而创作的管弦乐曲。在组织这个活动时,我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给予幼儿充分自主的学习机会。在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他们带着思考,反复地倾听、辨别音乐,逐渐形成仔细倾听、大胆猜测、严谨做事的习惯。(2)让幼儿多通道参与欣赏活动。教师主要引导幼儿用肢体表演的方式,不断地与音乐互动,循序{靳进地进行欣赏。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巧妙地给予提醒,以支持、引导孩子们顺和参与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与节奏特点
2.能够用身体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的节奏和内容。
3.体会合作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打字机》音乐、打字机图片、碰铃。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打字机
1.出示打字机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打字机图片)
师:哪位小朋友说一下打字机是用来干什么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下一张图片,这个人在做什么?(出示图片)
师:这个人是怎么打字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下
2.讲述打字机故事,让幼儿了解有关打字机的知识。
师:今天我们要和打字机来玩游戏,玩游戏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关于打字机的故事。
师:今天老师也带了这首好听的曲子,来和打扮的小朋友一起来欣赏欣赏,欣赏之前老师又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二)完整欣赏乐曲《打字机》
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
(三)分段欣赏乐曲1,学习游戏动作,掌握关键节奏和表现关键情绪
1.老师带领幼儿用打字、拍手的动作掌握节奏。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次,如果你听到打字的声音,我们就模仿打字的动作,有小铃铛声音发出的时候,我们就用拍手来表示。
2.出示图谱,使幼儿更好掌握关键节奏。
师:老师带来了这段音乐的图谱,我们看着图谱再来欣赏一次音乐。
3.老师让幼儿用小椅子代替打字机,再次掌握节奏。
师:为了让游戏更好玩,小朋友们也来当一当打字员,我们用小凳子来当打字机。
(四)分段欣赏乐曲2,启发幼儿创编修理打字机的动作
师:打字太久了,我的打字机出了一点问题,我的螺丝松了,我把螺丝拧一拧,小朋友们想一想你的打字机会出现怎样的问题。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把打字机来修一修。
(五)分段欣赏乐曲3
师:听一听我们的打字机修好了没有。打字机修好了,又能正常工作了!
(六)用乐器来表演音乐的节奏和内容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种乐器(出示碰铃),我们要用碰铃来演奏这首曲子。
幼儿分为两组,一组为打字员,一组为演奏家,两组合作共同表演音乐的节奏和内容。
(七)完整体验,协同游戏
分角色随音乐做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1、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江南之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侗乡之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巴乌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乐器(巴乌、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教师:老师有一首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巴乌.
教师:这首曲子好听吗?你听出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3.教师播放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巴乌分别演奏的乐曲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教师:请小朋友来听听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4.教师用巴乌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教师:老师把巴乌带来了呢,想不想听老师现场给你们演奏曲子啊?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以及曲名等.
教师:听了这首曲子,你觉得他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你还听过什么曲子?我们一起来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巴乌、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2、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茉莉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柔和的风格。
2.能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现音乐。
3.尝试根据音乐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重点
能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
尝试根据音乐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茉莉花》、茉莉花视频、图谱、舞蹈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潜移默化丰富幼儿花朵的形容词。
师:小朋友上午好,小朋友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教案出自:banzhuren)老师也非常喜欢花,因为花朵绚丽多彩,芳香扑鼻,洁白如玉,沁人心脾。
二、视听结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1.倾听音乐。
师: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听到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
2.观看视频。
师:这一首曲子是音乐家看着花开写出来的,看着花开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这一次我们一起边听边看,看看音乐里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师:音乐真好听,音乐里的花是怎样开放的?是一下子开的吗?是慢慢开的。是怎样慢慢开的?是不是一个小花骨朵,然后慢慢打开?(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学一学)
师:现在咱们再来看一遍,再来听一遍,这里的花是一下子开放的,还是一朵一朵开的?哦,原来是一朵一朵开的。那我问问小朋友,在一句音乐里,什么时候花儿开到最大?(最后)那一句话的最后在哪里呢?
三、出示音乐节奏图谱,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肢体表现音乐的美。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小花园,大家看,这些小花骨朵还没开哦,它们在静静地等我呢,在一句音乐里什么时候是最后呢?老师用嘴巴唱,你们用小手拍出来,老师操作花儿盛开好不好?
师:这边的小花园还没有开花呢,谁愿意来试试看?(请一男一女)现在咱们再来玩一次,当花开到最大的时候,小朋友们把手举高给我看看好不好?
四、根据音乐仿编舞蹈动作,感受合作表演的乐趣。
1.师幼一起随音乐盛开。
师:哇,花园里的花都开了,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朵小花,你想当什么花?(有效回应幼儿的回答)来站到老师身边来,现在一看你们这一朵朵花会听音乐吗,到一句音乐的最后咱们就盛开好不好?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表演。
师:老师看看你们盛开的美不美。好,把你们最后的poss摆出来定住。小朋友们看,他们除了手打开了,还有哪里动了?头、脖子、腰。
3.教师哼唱音乐表演,引导幼儿用身体各部位表现花的开放。
师:请小朋友看看老师开花的时候哪里动了?(手、脚、腰、头、眼睛)原来手、脖子、眼睛、腰、脚都可以动。那我们大家再一起来一次,把你的头、眼睛、脖子、腰都用上去,看看谁最美?
4.引导幼儿5人开一朵花,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师:刚才小朋友是一个人开一朵花,现在变难了,请小朋友五个人开一朵花,小朋友先告诉我开什么花好不好?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商量,一会跟着音乐来开一朵花。(四个人围成圈,蹲着慢慢的打开)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人蹲着当花心)
师:小朋友们每一句音乐都开一朵花,那能不能四句音乐开四朵不同的花呢?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好不好?
五、欣赏视频,感受艺术家舞蹈的魅力。
师:刚刚小朋友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变出了好看的舞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舞蹈家们听着这个好听的音乐编出的什么舞蹈呢?
师:宝贝,这首音乐是中国最著名的音乐,叫《茉莉花》,叫什么花?(茉莉花)。
活动延伸:
宝贝们刚才我们分小组开花、四个人开花,那宝贝们想不想大三班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开一朵最大的花?那我们一起去操场上试试看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 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有激情。这固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在第一环节里,我以美感染孩子。在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孩子一边听如诗如诉的抒情音乐一边观察茉莉花的颜色、形态,看一看,数一数有几朵花蕾,为下步活动做准备。在第二次听音乐时配以简单的独白和优美的动作,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完善的创造性形体律动示范,简单而富于表现力,同时也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其次,我在第二环节里,让幼儿尽情的表现。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细腻的体验和表现活动,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对孩子的表现经常说的话就是:哦,你是这样做的,还有吗?你是这么做的,还有不一样的动作吗?问了好多次,孩子做的还是一样的动作,这也是我语言贫乏,缺乏教育机智的缘故。在思考如何关注教育细节时,我改变了提问的策略,如:我们都去过花地,花是各种各样形态的,我们的手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动作,怎么做呢?麦麦说:“我去过花地,茉莉花有的开得高有的开得低,所以我们的手可以有时摆高一些有时摆低一些。”美美说:“有轻风的时候,有的花不动,大风的时候,有的花摇摆得很厉害”。杰杰说:“茉莉花有些是花蕾!有些是张开的。所以我们的手可以做合起来、张开来的动作,这样茉莉花就很美了。”“除了手可以变化外,还有什么身体的部位可以变化呢?”因为有了手的经验,所以孩子很自然的把自己身体的部位都说出来了,如:头、腰、屁股、脚。“如果手和脚结合起来可以有多少种变化?”孩子们就开始比划起来。 “双手在前,脚像金鸡独立的样子”,“双手像蝴蝶,双脚跪在地上的”,“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向前伸”,“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后点地”,“手向右的时候,脚可以左侧点”,“脚可以抬起来”,“脚抬起来时可以一只手在前面,一只手在旁边”。看着孩子们富有创造力的动作,我接着增加了韵律的难度:让幼儿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合作做动作,从单一到组合,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自己发挥时是让自己的手、脚在不同的位置上变化,要两个孩子一起合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和孩子一边倾听优美的音乐,一边用轻柔的语调解说:有一对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他们在风中起舞;相依相偎的茉莉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哇,在这片花地上的茉莉花,真是千姿百态,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左有右,他们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呼朋换伴、有的欲说还休、有的千娇百媚,一阵阵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通过运用一些优美的形容词来解说,给孩子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孩子的动作就天衣无缝的自然而然融入游戏当中了。组织该活动下来,我感觉不仅具有很高的 审美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价值。在这个环节里,最出彩的是美美小朋友,她人长得比较高大,样子不是那么的可爱,乐感也稍微弱些,其他小朋友平时不怎么喜欢和她一起玩耍,刚刚开始活动时,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就不是一朵人见人爱的茉莉骅的缘故,她还哭鼻子,在两个两个一起游戏时她甚至躲到黑板后面,不愿融入活动中,我看见了,轻轻的走过去,蹲下来对她说:“我和你一起做两朵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不容她迟疑,我马上的把她抱在怀里,然后手拉手的走到活动场地中,很快的,美美就被活动的氛围吸引了,欢快的舞动她的身体,她的手脚,和我一起,一会儿做相亲相爱的姐妹花,一会儿在我身边飘啊飘,一阵一阵的清香就这样沁入心肺,在此刻,我觉得她就是一个人间精灵,一个茉莉仙子。看到她的表现,我马上问现场的老师:老师们,你们闻到了茉莉花的清香了吗?看得如痴如醉的老师们此刻才记起,原来他们看的是一个活动,老师们和美美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快乐,美美更能干的是把快乐也传递给了别人,你看,她正很主动的和别人一起玩两两合作的游戏呢。在这个环节里,我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效的表达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理解、同情、响应或支持,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美美在这个环节中,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令我感动,这不仅仅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我又尝试让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孩子们依然玩得兴致勃勃。
最后,我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送花香,自然结束,作为整个活动的结束。很多人单看这话,想的就是和现场的老师互动一下。我考虑的是茉莉花张大导演都把它唱到奥运会去了,我也要让我的孩子把茉莉花香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乡村小屋,不管是富丽堂皇的会展中心,还是绿油油的草地,甚至是臭臭的厕所,让每个地方都洋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越久弥香……
所以说,创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规律、线索可循的,在这里,有些孩子已有一定的经验,我就不断引导他们重组经验和改建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在他们探索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孩子通过身体部位的方位变化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组合创编茉莉花的造型,不仅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会了这一创造技能,也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加明白了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23、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袋鼠妈妈上学去》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体验。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教学重点:
教幼儿学会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教幼儿准确唱附点音符和跳音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配套CD、钢琴、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发声练习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节奏练习
3、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认真听。
4、教师提问:
歌曲里唱了谁?她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袋鼠妈妈一样?
5、朗诵歌词一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6、教唱歌曲
教师先分句教幼儿唱歌,后分段教唱。
7、师幼集体唱歌,激发幼儿兴趣。
8、幼儿集体唱歌,教师弹琴。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
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4、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草原小牧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感受和表现大草原美丽的风光。
2、感受优美恬静和快乐奔放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能与诗歌中草原的不同风景匹配。
3、能通过文学活动和美术作品来感知音乐,大胆创编各种合适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熟悉并理解诗歌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朗诵诗歌。
2、绘画工具,录音机,配套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1、欣赏草原美景。出示图画并播放音乐,请幼儿安静地欣赏。
2、组织幼儿讨论画面与哪段音乐相似,与诗歌《美丽的草原》哪一段匹配。
3、启发有根据音乐和画面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符合音乐的力度、节奏。
4、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即兴创编合十的动作表现音乐两遍:第一遍,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第二遍,在欢乐的草原上愉快地活动。
5、请幼儿自由选择主题:美丽的草原风光或欢乐的草原进行绘画活动,注意色彩、构图与音乐性质相符。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5、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猴挠痒痒》含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音乐教育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情感教育,我们可选择各种优秀作品去感染、熏陶幼儿。歌曲《小猴挠痒痒》是我无意中在以前的一本旧书上发现的一首歌曲,这首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前半部分表现了小猴给它的伙伴挠痒痒,把它们挠得哈哈笑、笑弯腰的情景,后半部分表现了调皮的小猴又去挠小刺猬,被小刺猬戳得"哇哇叫"的情景,非常的有趣,我觉得这些情节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引发幼儿的思维共鸣,应该是一件幼儿喜欢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以此为课题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幼儿阶段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可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创设情境、课件演示、图谱分析、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积极参与表演。教师以自己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幼儿,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感受表演的快乐,提高其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前后部分的不同情绪。
2.按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进行歌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小猴和小刺猬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用手势、动作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用手势、动作,引导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小朋友,老师的手会说话,看谁最聪明,能看懂老师的手说的是什么话?教师做相应的坐正、起立等动作。
2.再猜猜,我的手现在在干嘛?(挠痒痒的动作)【通过各种手势动作,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出挠痒痒的话题,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初步感受音乐,做做小猴挠痒痒的动作。
1.有一种小动物,它特别喜欢挠痒痒,我们来听一段音乐,猜猜看会是哪种小动物?(听音乐)你觉得会是谁?究竟是不是这种小动物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做做小猴子挠痒痒的动作。
3.小猴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挠挠脖子、一会儿挠挠腋窝(重点讲解腋窝),觉得挠痒痒可真好玩。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再学习能降低一些难度。幼儿通过感受音乐猜小动物、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各种挠痒痒的动作等,使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教师通过生动的表情、神态、动作,带领、感染幼儿,使幼儿进入情境,体会挠痒痒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将"腋窝"一词渗透其中,为幼儿后面学习歌曲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学习歌曲《小猴挠痒痒》。
这只小猴子呀!它不仅喜欢自己挠痒痒,还喜欢挠其他小伙伴的痒痒(幼儿看课件)。一首歌曲《小猴挠痒痒》就把小猴给它的伙伴挠痒痒的情景给唱出来了,请你们仔细听听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1.教师有表情地、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
2.提问:你听到什么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进行演唱。
3.请小朋友,看着课件图片,完整的说出歌词。(看图片说歌词)【引导幼儿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采用视听结合的唱法,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
4.请小朋友听音乐轻轻地跟老师唱。
5.听音乐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6.小猴可调皮了,为了把小猴调皮、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来,在歌曲的图谱中还安了一些小点点,你们看哪些地方有小点点?那有小点点的地方是怎样唱的呢?请你们再仔细听老师唱一唱(指图谱唱),看看你发现什么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再试一试?
【为了表现小猴的调皮、可爱,歌曲中运用了多个附点,而附点音要唱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附点音,唱准附点音,就设计了图谱,通过图谱的讲解和比较,让幼儿直观的感受、体验歌曲,学习演唱歌曲。】
7.小朋友,这首歌曲前后部分表现的小猴的心情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前面部分小猴挠小伙伴的痒痒时,要表现出高兴的心情,要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后面部分小猴去挠小刺猬时,要表现出害怕的心情,慢慢地唱,唱到"手爪刺破哇哇叫"时,要用快快的声音唱,"哎呦"要表现出小猴很疼的声音和感觉(出示前后部分的图谱)。请小朋友完整的演唱一遍,把小猴不同的心情给唱出来。
8.男、女小朋友分别上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首歌曲前后两部分表现了小猴不同的情绪变化,且非常明显。在此,让幼儿自己感受、发现小猴的情绪变化,分析该如何演唱,幼儿的感受会更加的深刻,再加上前后图谱的区分出示,使幼儿能够加深理解,也更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时间是在30分钟以内。教师运用了手势动作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让幼儿猜出小猴挠痒痒,引出了课题,让幼儿听音乐,按节奏做各种挠痒痒的动作,使幼儿初步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和小猴的调皮、可爱,在此过程中将"腋窝"一词进行了渗透。接着,运用了课件欣赏的方式,让幼儿直观的感知了小猴挠好伙伴、挠小刺猬的情景,幼儿初步感知了歌曲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又采用的了幼儿说出相应的歌词,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并进行演唱,使幼儿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内容。
对歌曲的重点、难点部分,运用了图谱,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附点音的唱法,并感受到附点音的运用对表现小猴子的调皮所起的作用,幼儿理解的歌曲的内涵,并用声音来表达其相应的情感。
当幼儿初步学会了歌曲后,让幼儿自主创编表演,给了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在前面的过程中,也有幼儿提出想表演小猴了,所以当我把各种小猴的头饰和小刺猬的头饰出现时,幼儿的情绪也达到了**,学习的效果很好。
26、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熊找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及高低的变化创造性地变化动作。
2.能在音乐结束后迅速找椅子坐下,体验共同游戏、竞争的快乐。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制作一只纸偶熊,游戏时戴在手上。
活动过程:
1.初步会做律动:熊走路、熊跳舞。
鼓励幼儿听音乐,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的不同做小熊的走路、跳舞、休息睡觉的动作。
2.学唱游戏歌曲:小熊找家。
教师戴上纸偶,讲小熊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故事:有一只小熊姐弟俩在树林中迷了路,姐姐动脑筋很快找到了家,弟弟只有坐在地上等别人的帮助。
提问:"你们愿意学谁?"
在熟悉歌曲旋律、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3.玩游戏:小熊找家。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高低、强弱、快慢等)演奏,幼儿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是什么情景:小熊它们在哪里?熊姐姐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爬山下河、平地快走、过桥慢走、劳累步重和遇险急走等。
玩游戏:小熊找家。
玩法:
将幼儿的椅子排成圈,椅面朝外。幼儿戴上纸偶站在圈外扮小熊姐弟,人数比椅子多一个。游戏开始,大家围着椅子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唱歌并念白"小熊是谁呀?"教师用不同的音高、速度、力度弹奏音乐,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自己的动作。在高音1结束后,大家迅速找空椅子坐下,没找到椅子的幼儿将小熊纸偶举起再做小熊状。教师念白"小熊是谁呀?"幼儿一起唱:"小熊就是他。"
建议:
1.在幼儿享受竞争快乐的同时,要引导幼儿具有一定的抗挫能力。
2.幼儿没找到椅子,做了小熊,请他继续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评价:
1.能感受音乐的变化,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2.会随着音乐所表现的情景的变化,变换自己的动作。
3.在游戏中,能快乐地游戏,正确地面对成功与失败。
活动反思:
《小熊找家》是一个规则游戏,对幼儿来说,能够自己开展这一游戏其基础就是掌握游戏人数与椅子之间多一、少一的数量关系。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把难点人数与椅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始终,并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解决,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并把数学的内容融入其中,寓教育游戏之中。
在第一个环节中,以幼儿感兴趣的抢椅子游戏作为一个切入口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并使幼儿感知了解游戏人数与椅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游戏《小熊找家》做铺垫。第二个环节是迁移游戏经验,学习游戏《小熊找家》,引导幼儿再次感知并探索人数与椅子之间的数量关系。第三个环节是再次探索并验证人数与椅子之间的数量关系,示范分组游戏的方法,同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分组游戏中椅子不同于集体游戏的放法,为幼儿自己开展游戏扫清了障碍。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应用已有经验,尝试分组游戏。
在整个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活动中对时间的掌控不够,导致整个活动时间过长。在前面的环节中,尤其是第一个环节组织较为拖沓,以致后面的环节时间很赶。
2、作为一个音乐综合活动,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对幼儿感知音高及速度还不够强调。
27、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红星歌》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红星歌》是一首传统、古老的歌曲,在上学期大合唱我们就选择了这首歌,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在唱时,他们自己会配上拍手有力的节奏,幼儿很喜欢。我就想这学期教材有这首歌,我就选择了它,让孩子用乐器为这首歌配上乐器。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会幼儿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教会幼儿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该歌曲,能随乐做动作。
2、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3、《红星歌》的录音磁带、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1、兴趣引入
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让我们跟着《红星歌》的音乐节奏,做好看的动作,。”(随音乐律动:在老师带领下,A段做走步动作、B段做挥舞红旗的动作)
2、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
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三段体、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不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A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雄壮有力)你们知道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打仗时英勇顽强的精神)来,我们一起学一学(做走步动作)。我们再请个小朋友来做B段的动作。(哼唱,再请一幼儿示范)这音乐感觉怎么样?很缓慢很抒情的,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胜利时挥舞着红旗与老百姓在一起庆祝胜利的情景)我们一起做一做。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五角星)表示什么?(一个五角星表示拍一下,圆圈表示休止)你怎么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 ?(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徒手练习A段的节奏型。
2、分析B段图谱:这是什么符号?(红旗、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拍一下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全班幼儿徒手练习B段节奏)。
3、引导幼儿发现重复A段节奏型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D.C(从头开始)和fine(结束)的意思。师哼唱,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节奏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
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碰铃、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幼儿说说(铃鼓:可以拍或摇、晃,它声音清脆、明亮。比较延长、抒情;碰铃:声音宏亮、清脆;圆舞板:轻快活泼)
2、为乐曲配器
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开头空心五角星适合用碰铃;(贴上碰铃)开场热闹,雄壮有力;中间用什么乐器?(圆舞板)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
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自己选择小乐器,我们试试把乐曲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那种乐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
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
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行吗?”
5、交换乐器让幼儿看指挥演奏一遍。
6、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其余幼儿持乐器,看指挥听音乐有节奏地演奏。(六一节快到了,我想请几位小朋友来演唱歌曲,其他小朋友当乐器演奏家,行吗?)
五、结束活动
师:“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
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年的打击乐研究和学习我在组织幼儿打击乐方面进步很多,如图谱的设计、演奏的常规、幼儿共同演奏的配合等等老师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次《红星歌》整个活动设计条理较清楚,图谱设计适合歌曲内容,选择的乐器适合歌曲的风格。活动中每个环节有层层递进,特别是最后环节让幼儿交换乐器、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把活动推向**使整个活动有提升。活动中幼儿和老师配合默契,幼儿识谱能力强,活动积极气氛活跃。在活动设计、场地布置上、乐器选择上、指挥方面得到莹莹老师、红瑜老师、雯雯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不足之处在最后环节应请个别幼儿指挥,教师及时退位,整个活动更加完整提升。在活动中注意加强个别调皮幼儿的演奏常规教幼儿握乐器的方法。
28、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狡猾的狐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跟随音乐玩寻找狐狸的游戏。
并知道在最后一句“狡猾的狐狸就是你”时逃离或追赶动物。
2.能够根据游戏角色斗智斗勇,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单圈中的位置变化,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思维挑战。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手腕花;2.即时贴;3.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T:在一个美丽的早晨,一群小动物要去森林里参加舞会,可是,舞会里混进了一只狡猾的狐狸,这只狡猾的狐狸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T:哎呀,我刚才看到好多小动物,都躲到洞里去啦?小朋友们,刚刚狡猾的狐狸是谁啊?那这只狐狸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出现的?你们会说吗?那我来问,你们一起来说,狡猾的狐狸是谁啊?这次小陈老师不是狐狸咯,狐狸会是谁呢?我会想一个办法,只要你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狐狸是谁的,小动物们准备。
二、进入游戏
1.让小朋友做狐狸,并知道用动作和表情去隐藏自己。
T:这只狡猾的狐狸是谁啊?这只狐狸你是怎么发现的?还有我们看他手心里是什么?(.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你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你就是狐狸?别的小朋友待会做狐狸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从动作上去隐藏,还有要从表情上,放轻松点,不要被发现了,那我们从动作上怎么隐藏这个标记?
2.有了这两条诀窍,狐狸说,看谁还能发现我。
好,全体起立。这次我们要在椅子前面玩,小动物们准备。(站在小椅子前面玩游戏)
3.这个狐狸很勇敢,音乐一停,他就去抓小动物去了。我发现这个标记他隐藏的很好,但是放在手心里太容易被发现了,这次我要换一个地方了,会放在哪里呢,好现在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找一个点子站站好,这次我的标记会放在哪里呢?小动物们准备。
4.我发现我们大五班的小朋友很会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一边听音乐还能去观察看谁是狐狸。所以我决定再难一点,这次不用标记了,那你们怎么发现狐狸呢?(表情)待会我会悄悄的告诉一个小朋友,你就是狐狸。我们再来试试看。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小动物们准备。
5.这次的狐狸是谁啊?我是什么时候告诉你你是狐狸啊?这只狐狸很聪明哦,有没有发现,他从表情上有点点紧张,但是一直在微微笑着,你知道她为什么要微笑吗?
三、单圈上交换朋友
1.你们这么聪明,我还要加大难度咯,你们想和更多的朋友玩游戏吗?看看我和沈老师是怎么玩的。(1遍)
2.我们是怎么交换朋友的?是在音乐的哪个句换朋友的?长长的,换两次。请两对好朋友来试试。(1遍)
3.你们会了吗?要不要来试试?和你的好朋友到圈上。准备好,看看你们会不会换朋友。(2遍换朋友音乐)
4.这次会了吗?会了我们再来完整的玩游戏。告诉你们哦,这次有两只狐狸啦,狐狸更多了,所以我们要更加仔细的观察。
5.现在想不想和两位老师再来玩一次?两名老师加入做狐狸。抓动物的方式是堵住洞口。
6.结束游戏。
今天这个游戏待会跟另外一半的小朋友玩,让他们也体验这个游戏的快乐,好不好?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29、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玛丽波尔卡》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打击乐器是幼儿较为容易掌握的乐器,也是幼儿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此次活动有利于幼儿听辨、节奏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大班下学期幼儿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对打击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次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从而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观察图谱,根据音乐内容进行乐器的匹配并尝试合作演奏。
2.体验与同伴合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欣赏过"超级玛丽"游戏并会随乐律动。
2.物质: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小叉,小鼓
【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谱随乐进行超级玛丽的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情节的乐趣
1.出示图谱,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口令。
2.发现音乐、图谱和身体律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整理玛丽闯关的路线
3.看图谱,分组表演律动,逐步完整表现音乐。
二、探索为音乐匹配合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演奏游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不用的乐器匹配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小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1)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探索在(毒蘑菇)处累加小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情况而定。
(2)如果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讨论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三、寻找闯关武器今天我们用了这四种乐器进行闯关,现在让我们一起回班里找找还有什么乐器可以用来闯关吧!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玛丽波尔卡音乐,引导幼儿发现不同乐器与音乐的匹配;为不同音乐匹配伴奏乐器。
30、大班音乐欣赏教案《不再麻烦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X X 0 X︱的节奏,并唱出休止符后的歌词。
2、探索歌曲前后的不同唱法,用相应的声音演唱。
3、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为妈妈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在家里会做哪些事情。
二、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1、范唱歌曲,幼儿反馈歌词。
2、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重点学习︱X X 0 X︱中休止符后的歌词。
三、幼儿探索歌曲的前后两种不同的唱法。
1、幼儿讨论两种唱法的不同。
教师:你们能自己做事情,心里感觉怎么样啊?那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跳跃、欢快)
教师:最后,是我们表达对妈妈的爱,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歌唱呢?(连贯、有感情)
2、幼儿尝试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
四、幼儿尝试评价自己的演唱。
活动反思:
采用音乐游戏的形式使幼儿打开唱腔、身心放松,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谈话引导,通过观看PPT感受妈妈的辛苦,层层递进地帮助孩子们进行学习。在反复练唱“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袜呀,自己叠被子呀,自己梳头发呀”的环节中,既充分引导孩子体验了节奏中蕴含的秩序性,又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在创编环节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已经能够运用解歌曲中的节奏了。
这首歌曲的歌词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不难,而且图谱的设计更是巧妙的把孩子引入情境中,使孩子更容易记忆歌词掌握节奏了。
当然活动中在语言组织上,我还是有些欠缺的,有些话还是有些拐弯,不够直白,都是我要思考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
31、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洗衣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
1、在图谱帮助下熟悉乐曲旋律和风格,随音乐有节奏地做搓、洗、擦、甩等洗衣动作。
2、讨论交流,利用乐器音色特点来配器并完整演奏。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教具:图谱(附后)、《洗衣歌》音乐、《藏族风俗》视频。
(2)学具:铃鼓、碰铃、圆舞板、沙球四种乐器及标记、每组一份小图谱。
2、经验准备:
(1)幼儿了解过藏族的相关知识。
(2)幼儿有打击乐的经验并对乐器知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运用视听结合,唤醒幼儿的经验。
"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这群姑娘在干什么?"(播放《藏族风俗》视频并配背景音乐《洗衣歌》)
小结:"这里是藏族地区,这群姑娘在洗衣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也是藏族歌曲《洗衣歌》。"
二、练习洗衣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
1、教师随音乐节奏做各种洗衣的舞蹈动作,引导幼儿学习模仿。
"这首歌曲还能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动作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刚才你看到什么动作?"
(幼儿讲述,教师逐一出示动作图谱并请幼儿模仿)
2、教师在动作图谱上添加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
(1)个别幼儿尝试按图谱有节奏地做各种洗衣动作。
(2)全体幼儿根据图谱有节奏地完整作相应的洗衣动作。
三、根据乐器特点,进行配器及演奏。
1、讨论:按乐器的音色特点将四种乐器的先后顺序和舞蹈动作相匹配。
"今天老师还带来铃鼓、碰铃、圆舞板、沙球四种乐器,这些乐器有什么特点?"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你觉得这四种乐器配在哪一个动作下面比较合适?"
2、幼儿分组制作配乐方案并尝试演奏。
"这里还有每组一份小图谱及乐器标记,等会儿你们六个人一组,把乐器标记根据你们商量的结果贴在图谱上,然后再拿着乐器按你们的分工尝试着演奏一下。去试试看吧!"
3、在教师的指挥下将每组配器方案展示并逐一进行演奏。
4、幼儿和教师共同选出最佳配乐方案进行演奏。
"刚才每一组都进行了演奏,你们觉得在用乐器演奏时应注意些什么?"(引导幼儿发现:乐器轮换的频率不能太快;要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来安排等。)
"你们觉得哪一组配乐方案最合适?用他们的方案来演奏一下吧!"
四、体验成功,激发再次演奏的兴趣。
"其他班的小朋友听说我们的乐器伴奏非常好听,他们想邀请你们去表演呢,想去吗?带着你的小乐器出发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洗衣歌》通过情景导入,“走进”藏族民间风情,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藏族民歌的美感,学唱藏族歌曲。从情景入手,逐渐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活动很成功。
32、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啄木鸟》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形象和内容。
2、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和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大叔生病的图片,引出树木的医生—啄木鸟。
2、引导幼儿欣赏《啄木鸟》音乐。
(1)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幼儿倾听乐曲:有一首乐曲讲的就是啄木鸟给树治病的故事,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
(2)请幼儿完整欣赏《啄木鸟》,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3)请幼儿再次欣赏《啄木鸟》音乐,教师利用图示或肢体动作帮助理解音乐内容,感知旋律的变化,并请幼儿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引导幼儿分段欣赏《啄木鸟》音乐。
(1)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幼儿表达:啄木鸟在给大树治病时,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来大树的病治好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听音乐的时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帮助幼儿梳理对音乐的感受,为三段音乐命名。
(3)请幼儿随音乐把对音乐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
第一段:寻找。幼儿一只手做树,另一只手做鸟绕树飞的动作;
第二段:捉虫。一只手食指勾起做鸟嘴状随音乐节奏做捉虫动作; 第三段:高兴。一只手做大树,另一只手做鸟绕大树飞。
4、请幼儿倾听音乐并分角色扮演。
教师或个别幼儿扮大树,其他幼儿扮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
活动反思
《啄木鸟》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右边是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一棵大树干上捉虫子。由于啄木鸟专吃树上的害虫,捉虫的本领很大,素有森林“医生” 之称,所以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啄木鸟人格化为专门给老树治病的医生,具体描写他是怎样给老树治好病的。课文第二幅图展示了老树的病治好后,又长出茂密的绿叶,可见啄木鸟“治病”的本领之高。
教学本课时,我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树的颜色的不同,再观察啄木鸟的样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老树生病了,啄木鸟正在给老树治病,后来老树的病治好了,长出了新叶子。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想象他治病的样子。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我随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啄木鸟为什么要给老树治病呢?学生连声回答:“它喜欢吃虫子。”我说:“是的,啄木鸟不仅救了树木,又让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举双得。”我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举双得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这也是一种幸福。
33、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经典皮影戏《西游记》》反思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幼儿来说非常的熟悉,对其中的音乐也很了解,而皮影戏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初步了解皮影戏的特点,产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在游戏中初步感受剪影艺术之美,并对这种表现形式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剪影艺术之美,并对这种表现形式感兴趣。
2.初步了解皮影戏的特点,产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西游记故事的了解,西游记皮影片段视频,皮影道具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
(1)播放西游记的配乐,孩子随乐自由律动。
(2)师:知道这首音乐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小结:这手音乐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
2.了解皮影戏
(1)出示皮影道具,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们有什么用处?你在哪里看到过?
(2)教师介绍皮影表演的特色。
3.欣赏皮影表演视频。
(1)请幼儿欣赏西游记的经典皮影表演“三打白骨精”。
(2)师:你在皮影戏里看到了什么?
(3)请幼儿学学皮影戏里的动作。
小结: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4.请幼儿分组进行皮影戏表演。
(1)请幼儿自由分组一起讨论皮影戏是怎么表演的。
(2)播放西游记音乐,幼儿表演皮影戏。
活动延伸
1.观看更多的皮影戏作品,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设置皮影戏剧场,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皮影戏表演。
活动反思:
让幼儿从小接触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并由此领略其中蕴含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核心思想,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颜老师在众多的音乐舞蹈作品中选定《俏夕阳》,并据此改编、设计成大班的创造性韵律活动“快乐皮影人”,显然颇具眼光。事实上,现成的作品一经选定,往往还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作品内容是否符合教育要求,还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该作品的实际能力水平如何。分析《俏夕阳》这一音乐作品,我们发现该作品无论在长度、节奏、速度还是结构上都不太适合幼儿进行表现。为此,颜老师对该乐曲进行了处理,通过删减、压缩和黏贴,将它改编为ABA的结构:A段音乐诙谐有趣,幼儿随乐整齐划一地走皮影步,从而习得皮影舞的元素性动作。B段音乐的乐句为a+b结构,前半乐句(a)有旋律,后半乐句(b)仅由锣及水鱼按 × ××| 0 ×× |的节奏型演奏。动作结构为:a部分创编皮影动作,b部分造型定格。这样的设计为幼儿的创造性表达提供了空间和秩序上的保证,既使幼儿有比较充分的思考反应时间,也能使幼儿获得新奇感和满足感。
34、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经典皮影戏西游记》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剪影艺术之美,并对这种表现形式感兴趣。
2.初步了解皮影戏的特点,产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西游记故事的了解,西游记皮影片段视频,皮影道具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
(1)播放西游记的配乐,孩子随乐自由律动。
(2)师:知道这首音乐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小结:这手音乐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
2.了解皮影戏
(1)出示皮影道具,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们有什么用处?你在哪里看到过?
(2)教师介绍皮影表演的特色。
3.欣赏皮影表演视频。
(1)请幼儿欣赏西游记的经典皮影表演“三打白骨精”。
(2)师:你在皮影戏里看到了什么?
(3)请幼儿学学皮影戏里的动作。
小结: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4.请幼儿分组进行皮影戏表演。
(1)请幼儿自由分组一起讨论皮影戏是怎么表演的。
(2)播放西游记音乐,幼儿表演皮影戏。
活动延伸
1.观看更多的皮影戏作品,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设置皮影戏剧场,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皮影戏表演。
活动反思:
让幼儿从小接触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并由此领略其中蕴含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核心思想,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颜老师在众多的音乐舞蹈作品中选定《俏夕阳》,并据此改编、设计成大班的创造性韵律活动“快乐皮影人”,显然颇具眼光。事实上,现成的作品一经选定,往往还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作品内容是否符合教育要求,还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该作品的实际能力水平如何。分析《俏夕阳》这一音乐作品,我们发现该作品无论在长度、节奏、速度还是结构上都不太适合幼儿进行表现。为此,颜老师对该乐曲进行了处理,通过删减、压缩和黏贴,将它改编为ABA的结构:A段音乐诙谐有趣,幼儿随乐整齐划一地走皮影步,从而习得皮影舞的元素性动作。B段音乐的乐句为a+b结构,前半乐句(a)有旋律,后半乐句(b)仅由锣及水鱼按 × ××| 0 ×× |的节奏型演奏。动作结构为:a部分创编皮影动作,b部分造型定格。这样的设计为幼儿的创造性表达提供了空间和秩序上的保证,既使幼儿有比较充分的思考反应时间,也能使幼儿获得新奇感和满足感。
35、幼儿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茉莉花》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茉莉花》,知道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典型民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盈流畅、纯朴柔美。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情、造型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创造性地表现茉莉花花丛造型。
3、喜欢歌曲《茉莉花》,愿意合作表现茉莉花花丛。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建议:
1、《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曲调优美,表现出纯朴柔美的感情。江苏扬州《茉莉花》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旋律轻盈流畅,易学易唱,广为流传,在国外也极具声誉。
2、活动欣赏时,尽量让幼儿置身于充满茉莉花香的欣赏氛围中(可用茉莉花香的空气清新剂营造氛围),投身茉莉花实物或自制花环、花叶、花朵的道具,帮助幼儿感受和表现,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茉莉花的姿态。
3、完整欣赏感受歌曲,教师观察、捕捉幼儿聆听音乐时的身体姿态,表情变化,并鼓励幼儿互相学习。
4、在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配合散文故事,鼓励幼儿与同伴用身体造型表现茉莉花花丛,随音乐旋律随风飘动,更深刻地感受歌曲旋律的轻盈流畅、纯朴柔美。
5、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表现的方式,如戴上花环、花叶扮演表现, 或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等。
散文故事:
清清的小河边,有一束美丽的茉莉花丛。每当太阳升起时,茉莉花也就慢慢睁开了眼睛。闻一闻,真香!看,每一朵茉莉花都在展示自己独特的美,有着自己的姿态和心情。有的是害羞的茉莉花,羞答答地低着头;有的是高兴的茉莉花, 张开了笑脸;有的是含苞待放的茉莉花,正在慢慢开放。哎,有朵茉莉花好像有点不太高兴,翘起了小嘴巴;有多茉莉花好像在哭泣,他想妈妈了;有多茉莉花正仰着头喝露水呢……小河的水闻到花香,也停了下来,他想留住这美丽的茉莉花香……你们闻到了茉莉花香了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以音乐为切入点的综合性活动,围绕着中国民歌《茉莉花》,开展了一系列的感知、制作、欣赏、表现、创作、分享等活动。活动最明显的特点体现为:从感性人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孩子们在淡淡清香、自然轻松的“茉莉花”氛围中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和快乐。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育幼儿要团结互助的音乐教案
-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
-
教小孩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教学方案
-
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兴趣的教学方案
-
教孩子学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教学方案
-
假如你是一只小兔(音乐)
-
教幼儿熟悉和感受乐曲旋律的教学方案
-
幼儿园教孩子学新疆舞的教案
-
激发幼儿做音乐游戏兴趣的教学方案
-
幼儿园音乐欣赏《小猫圆舞曲》
-
音乐活动《炒米粉》大班教案
-
大班音乐教案《画太阳》反思
-
幼儿教师教具制作:分类盒
-
爷爷的好孙女
-
大足旅游广告宣传文案33句
-
竹茶具朋友圈文案33句
-
保山市板桥镇青龙街朋友圈文案35句
-
《再世为神》第十一章攻略
-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生字
-
9.如图,中间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与这个正方形每一条边相连的都是圆心角为90°的扇形
-
六年级上册26课好的故事多音字与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