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1、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2、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磁带,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卖报歌》。
2、律动:《挤奶》、《苹果丰收》、《淘米洗菜》。
二、谈话导入活动。
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然后告诉我这首是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节日,而这首铃儿响叮当正是西方人们在圣诞节的时候经常唱的歌曲。后来圣诞节就传到了很多国家,同样也传到了中国。铃儿响叮当这首歌也跟着传到了中国,就有人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2、师: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请幼儿边拍手边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果幼儿说不出,再欣赏歌曲。同时老师可配上简单的动作。)
2、欣赏音乐第二遍。
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这个铃儿是哪里的呢?(圣诞老人的雪橇的驯鹿上。)
师:它是怎么响的?(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3、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赶着马车去给小朋友发新年礼物。圣诞老人坐在雪橇上,奔跑过田野,马儿铃儿响叮当……。教师完整的朗诵歌词内容。
4、师:现在请你们当小喇叭,老师当大喇叭。我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念一遍吧!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四、完整练习歌曲。
1、教师:你们想学这首好听的儿歌吗?请你们和老师配上音乐完整的唱一遍。
2、鼓励幼儿加入表情进行初步的表演。进行分组轮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教师小结:圣诞老人说听到了你们的歌声,但这么好听的歌曲如果加上很美的表情唱我想就更精彩了。你们也觉得吗?
五、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2、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铃儿响叮当)
2、大班音乐教案《好宝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2、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生活模仿动作》
《我们大家做得好》
《扮家家》
《讲卫生》
二、导入部分
1、教师:小朋友,你们用小手摸一摸你们的小脸,都摸到了什么呢?
小结: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教师:小朋友,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问你答》,听听看老师要问小朋友什么问题哦!
3、教师提问:好宝宝,我问你,你的眼睛在哪里?
幼儿就指着自己的眼睛告诉老师:苏老师,告诉你,我的眼睛在这里。
教师用同样的方式提问幼儿五官,请幼儿分别指出这些地方并说用语言说出“苏老师,告诉你,我的X X在这里。”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这样的问答游戏。
4、教师:小朋友,你们回答得可真好,而且都能够很快的找出老师请小朋友要找的地方。等下老师要用好听的声音把这些话给唱出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新的歌曲啦!请小朋友们等下仔细地听哦!
三、幼儿欣赏歌曲
1、教师先介绍歌曲的名称,然后把歌曲完整的弹唱一遍!
提问:小朋友,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歌曲好听吗?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呢?歌曲里面都唱了一些什么呢?唱的内容是不是跟老师提问的时候说的一样呀?
2、教师再次弹唱歌曲,请幼儿完整欣赏。
3、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一起来学一学吗?那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完整教唱歌曲一遍。
4、教师:小朋友,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唱吧,老师来唱大声,小朋友来唱小声。
5、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并跟着老师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并大声地唱出来。
四、学习对唱歌曲
1、教师:小朋友唱得真好,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换一种方式来唱,老师来问,小朋友来回答,好吗?
老师和幼儿对唱歌曲。
2、老师与个别小朋友对唱:老师把好宝宝换成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唱到哪个小朋友那哪个小朋友就要站起来回答老师。
3、结束活动。
3、大班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圣诞节日的向往,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愉悦的节日气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 欣赏Flash动画,听音乐,让幼儿感受浓重的节日氛围。
2、 欣赏后,提问:
A:这是一首关于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有什么感受?
B: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
二:熟悉歌曲旋律
1、 感受歌曲的节奏。播放音乐,请幼儿边拍手边听歌曲。听完后,提问:
A: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B:4/4是什么特点?
C: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幼儿说不出,可再欣赏音乐。在引导中教师加入简单的动作。)
2、教师弹唱歌曲,请幼儿欣赏。
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用语言引导幼儿)师:这首歌这么好听,如果我们再给它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是不是?播放乐曲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动作。(在听音乐做动作中逐渐熟悉音乐,可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轻声唱)“小朋友,你的动作要跟歌曲里唱的一样。”
3、 进行歌曲表演二、
结束部分教育幼儿关心他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师: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活动评价与反思
由于在活动前期加了一个欣赏活动,对第二环节的集体舞学习降低了难度。《指南》中支出: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今天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够优美,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基础舞步不熟练,导致步伐错乱,有个别孩子会有碰撞。尽管这样,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孩子们还是一遍一遍地跳着、舞着,真是应了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是幼儿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活动中孩子们跳出了健康,跳出了节日的氛围。不足之处,我感觉整个活动有点乱。
4、大班音乐教案《虫儿飞》
【活动目标】:
1、体验、感受歌曲中小女孩孤单、无助、害怕但又坚定的心情。
2、能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情等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3、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能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情等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初谈感受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之后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些什么。
二、通过听觉、视觉的结合重复欣赏歌曲,充分体验歌曲。
(一)第一遍,初步说自己听了歌曲之后的感觉。分析歌曲基本情感。指导语:其实这段音乐是一首歌曲的旋律,咱们来听一遍这首歌曲,想一想,你的感觉和你会想到的和刚才是不是一样。歌曲的名字叫《虫儿飞》。
(二)第二遍,听歌词,感受歌词的美。重点体验理解第二段(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指导语:歌里有哪些歌词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要流泪,地上的玫瑰为什么会枯萎。(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来表现)
(三)第三遍,教师清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
(四)第四遍,出示挂图,幼儿观察图画,将听音乐与看图画结合起来欣赏
指导语:其实这首歌是发生在一位小女孩身上的故事。小女孩怎么了?为什么会哭?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这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表现出来)
(五)第五遍,情感的提升,讲述背景故事,在有故事铺垫的基础上再次欣赏音乐,支持幼儿提升情感。
指导语:到底小女孩为什么一个人坐在这里流泪呢?听了故事,你就知道了。这一次你又有什么感觉?
四、支持幼儿找出歌曲中坚定的情感,欣赏感受第二部分。鼓励幼儿大胆用形体等表现出来。
指导语:其实小女孩也很坚强,很勇敢,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妈妈。歌里边也有唱到她的这种坚定的心情,想一想,歌曲里是从哪里开始表现小女孩子坚定的心情的。
五、一起完整地表现歌曲。
5、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配合打击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格和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与导入
1、提问冬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雪橇图片。
A、图片上的是什么?
B、什么拉着雪橇?
C、雪橇的用途?(运送货物、交通工具、娱乐工具)
3、导入课题《铃儿响叮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是马拉着雪橇,而且这匹马非常的可爱,它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会发出叮叮当当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
(二)、新歌教学《铃儿响叮当》
1、视频《铃儿响叮当》
A、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名字叫《铃儿响叮当》,其中有一句旋律我们都会唱,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B、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情景?(孩子们在雪橇上唱歌玩得很开心)。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首歌曲。(作品介绍)
2、再听歌曲《铃儿响叮当》。
现在,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次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遍歌曲。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A、B两题)
A、歌曲情绪怎样?(欢快活泼)
B、划分段落?
大家能找出反复的地方在哪里吗?
C、找出反复之处。
2、请大家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提醒大家要注意换气与附点节奏哟!)
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首歌曲啦?老师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3、教唱歌曲。
A、跟琴学唱
B、个别乐句反复教唱。
C、跟琴演唱。
4、雪橇从远处滑了过来,又从身边滑走了,你觉得怎样表现由远到近的这种效果呢? 你觉得哪句应该唱的重一些,哪句应该轻一些呢?
(三)、巩固练习
1、请大家跟伴奏一齐演唱这首欢快的歌曲,一定要注意表现由远及近的效果哟。
2、分组演唱。
3、唱得真好,我仿佛听到了那种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音,老师有个提议,看看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模仿铃声呢?比如说拍拍手、跺跺脚。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一起来呈现出来。(给学生讨论几秒钟,然后跟伴奏再唱一遍)
4、不错,不过老师好像还不过瘾,毕竟不是真的乐器,下面拿出乐器(课前准备几样打击乐器),先研究一下能在歌曲衬词“叮叮当”处加上一些什么样的动作或节奏来表现歌曲。(个别起来说)
5、学生创编动作,并随视频一起表演。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创造”。(出示PPT)
7、让我们再次跟着音乐演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四)、小结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在你们唱唱跳跳中老师看到了你们脸上的的喜悦,你们开心吗?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这样开心快乐,并且老师希望你们把这份开心与快乐传递给身边每一人。能做到吗?!(说完后出示最后一张PPT,并安排学生有序走出教室。)
6、大班音乐教案《看晒场》
活动目标:
1、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地随节奏变换动作,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2、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看晒场》音乐。
2.小鸟、小鸡、小鸭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
水稻可以收割了,收来的水稻要拿到晒场上去晒,哪些小动物会来偷吃粮食呢?我们该怎么办呢?
2.讲解示范游戏
●幼儿围坐成圆圈,圈内表示晒场,请2、3名幼儿做看晒场人。
其余幼儿带上头饰做小动物来偷吃粮食。
●游戏开始,小动物们随音乐做各自的动作。看晒场者口发“嘘
嘘”声,并两手左右张开作驱逐状。
●第二段最后两小节音乐结束后,看晒场者才能开始捉小动物,
被捉的幼儿回座位,不再继续游戏。音乐重新开始,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捉完为止。
3.指导幼儿游戏
●要求看晒场幼儿专心、认真。
●小动物动作要合拍,并进行变换。
●捉小动物时动作要敏捷。比比谁捉的小动物多。
4.游戏建议
●幼儿掌握玩法后,可增加动物种类,并可配上动物叫声,召
集同伴来偷吃粮食。
●看晒场者可经常变换,根据幼儿兴趣,重复游戏。
●扎好的稻草人可插在场地中间,增加游戏气氛。
附:音乐
1=G 2/4
6ⅰ ⅰ6 5︱6 6 0︱6ⅰ ⅰ6 5︱3 3 0︱ 3 6 5 3 ︱2 2 0︱
1235 2 1︱6 6 0 :︱︱6ⅰ2 3 2ⅰ︱6 6 6 0 ︱︱
7、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表演,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活泼、欢快)和曲式结构。
2.让幼儿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会用四分音符节奏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感知渐强、渐弱。
3.在感受乐曲的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型:|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并尝试演奏节奏乐。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有关圣诞、圣诞老人的知识。
2、教具准备:图片、图示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小作家》:
教师出示节奏型卡片 XX XX| XX X||,并给幼儿一个主题,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节奏型和主题,编出相应的语言,如:白雪 白雪|多美丽 |;冬天 冬天 |下大 雪 |….
二、发声练习《新年真快乐》:
师生对唱,启发幼儿用跳跃、连贯的声音唱出。
| 1 3| 5 5 5|5 4 3 4| 5 -| 55| 5 55| 5 4 3 2| 1 -||
新年 来到了, 大家多快 乐。啦啦啦啦 啦 啦啦啦啦 啦。
三、新授:
1、感受音乐的性质: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老师提问:音乐听上去什么感觉?(活泼欢快的)
(2)感受三段体的曲式结构,边听音乐边拍手(两遍)“听听音乐的前面、中间、后面都一样吗?”
2、听音乐观看老师配语言节奏朗诵的表演:“想想音乐好象说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赶着马车去给小朋友发新年礼物….
3、启发幼儿边探索边拍出节奏型并配器
(1)老师在A段音乐的伴奏下跳《赶马车》舞蹈.启发幼儿拍出第一乐段 “赶马车”的节奏型( X X | XX XX| ) 并讨论用什么乐器配器。
(2)拍出B段“马跳舞和圣诞老人发礼物”的节奏型。
老师出示节奏型 |XX XX |XX XX| 配上音乐,语言节奏,幼儿练习。
(3)在A段音乐的伴奏下老师跳舞,启发幼儿拍出第三段“圣诞老人赶着马车走远了”的节奏型。幼儿看着老师跳舞,用乐器敲出动作的节奏|X X| X X X X |并敲出渐弱的声响。
4、幼儿完整练习
(1)幼儿分组拿不同的乐器合乐。
(2)出示渐强渐弱的图谱和图片一一对应,幼儿根据图示谱敲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效果。
5、完整合乐的练习
(1)老师完整地表演,幼儿配乐。
(2)幼儿随意跟跳舞蹈。
(3)请两组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其他幼儿用乐器伴奏。
四、听着音乐边敲节奏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美国的圣诞歌曲,学生在学这课之前就已经基本会唱了。学习这首歌曲,学生是非常期待的,既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么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不单单是唱会歌曲。在课程的开始,我设计了几个有趣的练声游戏,并且在创设情景的同时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解析,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不仅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发声练习,而且体会到了音乐带给大家的审美愉悦。另外,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将难点部分融入其中,让学生对于“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的情景的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于歌曲的音乐形象的理解。而对于本课,由于一些难点在最开始就已经解决,因此到这时已经变得相对的简单。加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充分的予以调动,这时老师加以适当的鼓励与引导,让学生产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这么一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课程往后进行时,课程的难度在不断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心越发增强,在40分钟内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好多首圣诞的歌曲,让孩子来表演圣诞老人。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塑造的形象相对于文字、绘画而言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过聆听才能体验到音乐的艺术之美。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对于本课的设计中,我将音乐的聆听贯穿全课,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进行对比,甚至同一段音乐,对其音乐要素进行变化,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学会用音乐来解释音乐;学会用心来感受音乐……
8、大班音乐教案《小熊请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体验曲调的重复和力度变化的有趣性。
2.作有新意的大胆地创编游戏动作,能主动跟随音乐动作表演。
3.在表演中学会相互合作。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跟随音乐表演动作。
2、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学习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童话剧音乐《小熊请客》、自制《小熊请客》的场景和图画,小鸡、小猫、小狗、小熊、狐狸、头饰各一个、大的活动空间、幼儿15名围成小路装扮花和草。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兴趣,老师带狐狸头饰随音乐进入教室与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狡猾的大狐狸,我听说我们这儿的小朋友很会玩游戏唱歌也很好听,所以今天我就是来和大家玩儿游戏的,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吧!
(1)、教师引导幼儿到故事场景的活动空间,放故事音乐请幼儿安静的听小熊请客的故事情节,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师:“在故事《小熊请客》中,小朋友们还记得狐狸都遇到哪些倒霉的事情吗?教师出示图片,并模仿小鸡的表演,引导鼓励幼儿回答。
幼儿:(小鸡高兴的唱着歌去参加小熊的生日,半路上碰到了狐狸想和小鸡一起去参加小熊的生日,小鸡不想带狐狸去,狐狸生气的骂了小鸡。) 小朋友说一件老师就重复说,增强幼儿记忆。
(2)、教师依次模仿小猫、小狗的故事情节,创编动作并提醒幼儿每次都不愿意带狐狸去小熊家时狐狸生气的样子一次比一次凶。老师鼓励幼儿积极回答,说完后教师语气、动作夸张地进行整理。
(3)、请个别幼儿带头饰表演唱小熊请客。
2、集体随音乐表演狐狸、小猫、小狗、小鸡、小熊的动作及表演唱,让幼儿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也让幼儿感受到随音乐的节奏变换。
3、把幼儿分组带头饰、自由的创编动作合作表演,将幼儿带入到角色扮演的快乐中。
4、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角色表演唱。
活动延伸
今天我很高兴很高兴,谢谢小朋友们陪我玩了这么好玩的游戏。我们的小朋友真的很会玩游戏,那小朋友们,如果是你来编故事,你故事里的狐狸遇到的倒霉的事情又会是哪些呢?请你们回去想一想,想好了就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好吗?
活动反思
1、在这个活动中,我抓住了孩子爱玩儿、爱发现、爱创作的特点,而且我们班上孩子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和追逐游戏,抓住这些特点,开展了这个活动。平时我们的孩子很害羞,不知道怎样跟老师亲近,但只要一玩游戏,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隔阂就小了很多,再加上这个游戏和故事情节他们很感兴趣,整节课来说,气氛都很高涨,课堂秩序也很好。
2、在这个活动中我坚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参与者与指导者。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积极创编,尊重并承认幼儿的创作。
活动效果评析
1、优势:活动目标达成较好,在活动设计和过程中都抓住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如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这个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用夸张幽默的语言语气、动作引起了幼儿好动的好玩的天性,能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
2、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有一两个孩子因为在创编环节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发言,使得他们情绪有些低落,没有对孩子的想法进行肯定或评价。这是我值得注意的,如果当时我当场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或者跟小朋友们说请他们把自己好的想法先留着我们下课后接着分享并用于游戏中的话,就不会造成这种状况。
9、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2、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磁带,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卖报歌》。
2、律动:《挤奶》、《苹果丰收》、《淘米洗菜》。
二、谈话导入活动。
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然后告诉我这首是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节日,而这首铃儿响叮当正是西方人们在圣诞节的时候经常唱的歌曲。后来圣诞节就传到了很多国家,同样也传到了中国。铃儿响叮当这首歌也跟着传到了中国,就有人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2、师: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请幼儿边拍手边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果幼儿说不出,再欣赏歌曲。同时老师可配上简单的动作。)
2、欣赏音乐第二遍。
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这个铃儿是哪里的呢?(圣诞老人的雪橇的驯鹿上。)
师:它是怎么响的?(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3、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赶着马车去给小朋友发新年礼物。圣诞老人坐在雪橇上,奔跑过田野,马儿铃儿响叮当……。教师完整的朗诵歌词内容。
4、师:现在请你们当小喇叭,老师当大喇叭。我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念一遍吧!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四、完整练习歌曲。
1、教师:你们想学这首好听的儿歌吗?请你们和老师配上音乐完整的唱一遍。
2、鼓励幼儿加入表情进行初步的表演。进行分组轮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教师小结:圣诞老人说听到了你们的歌声,但这么好听的歌曲如果加上很美的表情唱我想就更精彩了。你们也觉得吗?
五、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2、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铃儿响叮当)
10、大班音乐优秀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圣诞节日的向往,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愉悦的节日气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活动准备:音乐磁带、Flash动画、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欣赏Flash动画,听音乐,让幼儿感受浓重的节日氛围。
2、欣赏后,提问:A:这是一首关于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有什么感受?B: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
二、熟悉歌曲旋律
1、感受歌曲的节奏。播放音乐,请幼儿边拍手边听歌曲。听完后,提问:A:这首歌是几拍子的?B:4/4是什么特点?C: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幼儿说不出,可再欣赏音乐。在引导中教师加入简单的动作。)
2、教师弹唱歌曲,请幼儿欣赏。
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用语言引导幼儿)师:这首歌这么好听,如果我们再给它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是不是?播放乐曲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动作。(在听音乐做动作中逐渐熟悉音乐,可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轻声唱)“小朋友,你的动作要跟歌曲里唱的一样。”
4、进行歌曲表演
三、结束部分教育幼儿关心他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师: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11、大班音乐教案《摘草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二、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3、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四、活动结束。
“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活动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12、大班音乐教案《蚕豆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愿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乐与情绪。
2. 掌握休止符和跳音,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演唱。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蚕豆花》,感受欢乐的情绪。
难点:唱准休止符和跳音。
活动准备:
图片、图谱、蜜蜂翅膀;实现观察过蚕豆花的相关知识,包括观察过蚕豆花。
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图片,引题。
1. 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我们自然角的蚕豆,有了什么变化?花儿长得怎么样?像什么?(图1)
2. 图2:一簇簇的蚕豆花是怎么长的?——长得一排排
3. 小结:蚕呀蚕豆花呦,一呀一排排,像蝴蝶呦呦呦呦飞田间。画面真美!
二、学唱歌曲,解决重难点
这幅美丽的蚕豆花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来听一听!
1. 教师边弹边唱。提问: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2. 幼儿跟念图谱。
3. 师幼看图谱学唱。(伴奏)
4. 这首歌曲给你怎么样的感觉?再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中那里唱得特别开心,像在跳舞?教师边弹边唱。
5. 认识跳音,学唱跳音。在哪里,听出来了吗?小耳朵真灵!教师出示跳音符号,这是什么符号?——跳音。遇到跳音符号时,我们应该唱得一跳一跳的,想在轻轻地拍皮球。我们来试一试!
6. 幼儿学唱歌曲。“接下来让我们用开心的声音再来赞美一下蚕豆花。
7. 学唱休止符。这首歌曲除了跳音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叫休止符。仔细的听老师唱,看看你们能不能把它找出来。教师边指图谱边清唱,有休止符时做夸张的停嘴动作。
8. 休止符表示停顿,它藏在在哪里,听出来了吗?
圆圆的圈就是休止符,它表示要停顿。试一试怎么样!
9. 完整演唱(1-2)遍。
10. 取名。好听的歌儿还没有名,给取个名字!
11. 游戏“蜜蜂采蜜”:另一位教师扮演蜜蜂,“蜜蜂来采蜜了,谁唱的好听就能吸引蜜蜂到你的头上采蜜,她还会邀请唱得最好的和她一起去采蜜呢,准备好了吗?用自然、好听的声音美美的唱,特别要注意跳音和休止的地方。
三、初步学唱第二段
其实这首歌还有第二段唱的是蚕豆花谢了结出了——豆豆,听一听。
1. 教师边唱边出示图谱。
2. 跟着琴声、看着图谱我们一起来唱第二段。
3. 完整演唱。
四、自然结束。
歌声真美,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片蚕豆花在微风中飞舞!
活动反思:
每年四月,是蚕豆长势最好的时节。在一次野趣活动中,我们路过了一片蚕豆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蚕豆长势茂盛,而且正是开花时节,花朵在风中摇曳,就像一只只蝴蝶飞舞。想起了我们的音乐活动刚好有这节课。所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了蚕豆的生长环境以及蚕豆花的颜色、形状。并且跟孩子们讲解了,蚕豆成熟后的样子。
有了之前的生活经验铺垫,孩子们对于蚕豆花的了解比较多也很容易。所以对于歌词的理解没有什么困难和疑惑。当我轻声地哼着曲调时,孩子们顿时被这富有节奏感的曲调吸引了。当我唱到“呦呦呦呦”的时候,孩子们都笑了。而且也不禁跟着我唱了起来。
所以在完整欣赏以后,我就带孩子们用“啦”字开始哼唱旋律。孩子们哼唱的时候虽然有点不着调,但是兴趣却很高。所以我就用了,我唱歌词,孩子们唱啦的形式进行演唱。接着,我用啦字唱,孩子们唱歌词。
唱了几遍以后,孩子们渐渐熟悉了旋律。就开始完整的演唱歌曲。在学习歌曲中,发现,第一段明显比第二段唱的熟练很多。所以使用图谱结合歌词,再多次朗读了歌词,再回头学习歌曲时,果然效果比较好。
最后,孩子们通过男女分组唱还有小组分组唱的形式,孩子们学会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了。
13、大班音乐教案《大风车》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歌曲节奏的重难点节奏,并能把节奏与生活中的声音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歌曲更好正确的掌握。
2、能用轻巧、纯真的声音整齐的演唱《大风车》,并体会天真、欢快的情绪。
3、紧密结合歌曲内容,边唱边进行风车转的律动。
4、鼓励学生表演歌曲,激发其表演力和创造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轻巧纯真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天真、欢快的感情。
2、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教学难点:
1、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创设活动,给予儿童表现自己的空间和手段。
2、激发学生的表演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大风车》多媒体课件。
2、录音磁带:《开火车》、《大风车》(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一)、师:小朋友们坐过火车吗?大家坐火车时的心情怎样?今天我们来做个与火车有关的游戏先请看这些节奏
节奏一:4/4 ×0 ×0 ×0 × × | ×0 ×0 ×0 × × |
轰 隆 隆 轰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节奏二:4/4 × × × × × ×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节奏三:4/4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节奏四:4/4 × - - 0 | × - - 0 |
呜 嚓! 呜 嚓!
(每出示一条节奏,都请学生先读节奏再用轰隆隆的节奏来读)
(二)、师:小朋友们,你们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火车在启动、开的过程当中、减速、到站时所表达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下面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看看这四种节奏哪一列是火车启动;哪一种是火车正在开;哪一种是火车减速;哪一种是火车到站。
生:讨论。
总结得出
节奏一:4/4 ×0 ×0 ×0 × × | ×0 ×0 ×0 × × |
轰 隆 隆 轰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火车启动)
节奏二:4/4 × × × × × ×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火车正在开)
节奏三:4/4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火车减速)
节奏四:4/4 × - - 0 | × - - 0 |
呜 嚓! 呜 嚓! (火车到站)
(三)、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演示一段火车从启动到火车到站的整个过程,好吗?
师:火车火车准备开喽,呜!…火车启动了(学生读“火车启动”节奏);火车正在开(学生读“火车正在开”节奏);火车减速了(学生读火车启动节奏);火车到站了(学生读火车到站节奏)。
(游戏时,老师和学生边拍节拍边读)
二、学唱歌曲《大风车》
师:火车到站了,听什么歌?
(一) 、初听歌曲《大风车》
师:这首歌曲小朋友们是不是很熟悉呀?它叫什么名字啊?对了,它是我们小朋友最爱看的《大风车》节目的主题曲《大风车》,它表达了小朋友们看节目时快乐的心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再次听范唱《大风车》
1.师: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听,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2.师:这首歌曲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的?(欢快地)你还能说出跟欢快相近的词语吗?(高兴地、愉快地、兴高采烈地、愉悦地…)。
(三)、第三次听范唱《大风车》
师:让我们用欢快的心情跟着音乐一起轻声地演唱《大风车》。
(四)演唱歌曲《大风车》并解决重难点。
1.师:小朋友们唱得很不错,在演唱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些乐句比较难唱的。
(生说出难唱乐句,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2.师:小朋友们学的真快,唱的真好!大家注意到第一句的休止符号了吗?这里要唱的简短跳跃些。
3.还有这个地方你注意到了吗?这叫什么呢?(反复跳跃记号)出示反复跳跃记号的图谱边讲解边演示
4.第二段最后一句“好朋友”的“友”字应该唱几拍呢?(课件出示“友”唱三拍)一定要唱足拍子,我们来练习一下。
5.师:小朋友们,这首歌你们学会了吗?让我们连起来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生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师提醒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4/4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请大家跟着伴唱唱一遍,把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强拍唱出来。
(五)、为歌曲声势伴唱。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为这首歌曲加点伴奏,好吗?一部分小朋友唱歌曲;一部分小朋友用啦为歌曲伴唱;一部分小朋友用转转吱悠悠的转为歌曲伴唱,我们一起跟音乐来试一试。
三、集体舞:风车舞
(一)、师:我们今天唱起来了,老师还要请小朋友跳起来呢!先请看我们要站的图形(出示图形)师讲解动作说明。
(二)、请8位小朋友到前台来排列成图形状,跟音乐做动作,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伴唱。老师引导学生唱的节奏要准确,跳的队形不能乱,动作尽量不错。)
(三)、师总结:小朋友跳得很不错,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小朋友课后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风车舞”。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歌曲虽然简单,但都很有意义。里面用简单歌词总结了风车转动的原理。
14、大班音乐教案《踩影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影子,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相关经验。
2、初步认识汉字“子”字、并能用“子”字组词,尝试对儿歌进行简单的彷编。
3、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乐于参加踩影子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儿歌内容图片以及汉字一套,在晴天进行。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呢?(太阳光、月光、电灯光等,照着我们的时候会有影子。)
2、通过和影子做游戏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让幼儿到室外的太阳光下:看看你们有影子吗?现在我们来和影子做游戏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玩一玩:把影子请到前面来,把影子请到后面、左边和右边以及把影子藏起来的游戏。最后,再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追影子的游戏。
3、通过教师语言,熟悉儿歌内容。
(1)教师:刚才,我们和影子做了许多游戏,知道因为我们挡住了光所以就有了影子。那如果是一个胖子,他的影子会是什么样的呢?(同时出示胖子的图片。)教师:如果是瘦子呢?(出示瘦子图片。)
(2)教师:如果我们做各种动作的时候,我们的影子会怎么样呢?教师做穿裤子的动作,并提问:我在干什么?这时我的影子会怎样?(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3)教师做戴帽子、跳房子、踢毽子等动作,引导方法同上。
(4)出示踩影子图片)提问: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我们也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好吗?今天,老师念一首新的儿歌“踩影子”。
4、学习踩影子游戏。
(1)教师指图朗诵一遍儿歌后,带领幼儿看图文念儿歌。
(2)教师边看图边表演相应动作,鼓励幼儿跟着念儿歌做动作。
5、初步认识汉字“子”字,并能用“子”字组词。
引导幼儿观察图夹文儿歌,请幼儿看一看,指一指:儿歌中哪个字是一样的?启发幼儿说出:除了儿歌中有许多“子”字,还有哪些词也有“子”字呢?谁还能说出其他有“子”字的词来呢?
6、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原有的特点进行儿歌仿编活动。
(1)我们除了有胖、有瘦,还有什么样的?
(2)我们除了能做穿裤子、戴帽子、踢毽子、跳房子,还能做什么动作呢?
鼓励幼儿尽量利用含有“子”字词,仿编儿歌,例如:扣扣子、穿袜子、跳绳子等。
教师将幼儿说的内容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幼儿念新编的儿歌。
7、游戏“踩影子”。
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玩踩影子的游戏,游戏前,提醒幼儿要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儿歌念完后,让幼儿互相追逐踩影子,启发幼儿既要踩别人的影子,同时又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影子,不要被别人踩到。
影子百科: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这一科学原理。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形成的投影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这里说的光是可见光线)。
15、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环境与材料:
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一次备课
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
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
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
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
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
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孩子对京剧可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京剧中奇特的唱腔、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我们班又是以闽南高甲戏为特色,高甲戏与京剧间或多或少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孩子们对该活动特别感兴趣。
首先,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对京剧、京剧脸谱的了解,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欣赏歌曲后我利用与歌曲歌词相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歌词,让孩子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并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幼儿学唱歌曲环节,我采用了听旋律、用儿歌的形式说念歌词、合演唱的形式逐句将歌词唱出来,并配上了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内容,效果很好。
再次,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京剧听上去与我们小朋友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初次欣赏京剧《戏说脸谱》来了解京剧的唱腔。在第二次欣赏的时候,孩子们居然能跟着音乐节奏哼起来,虽然谈不上什么韵味,但很投入,孩子们特别开心。
最后,在完整表演的环节,我利用互动表演唱的形式让孩子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唱再一次掀起了活动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16、大班音乐教案《逛公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音乐游戏“逛公园”。
2.在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3.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集体音乐游戏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引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尝试在乐曲的强拍上拍手。
2.师: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的事呀?(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师:瞧!就有这么一家他们去逛公园了,可真开心!
二、初步熟悉歌曲
1.教师范唱前3段音乐,并在强拍处出示图片。(唱出角色)
2.师幼根据图谱一同唱。
师:歌曲里哪些人来逛公园啦?歌曲里他们逛公园的顺序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小弟)
3.教师范唱,幼儿尝试在强拍上拍手跟唱。
师:他们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出来逛公园的?(强拍上出来的)我们在他们出来时拍一下手表示。(注意引导幼儿弱起后唱重音)
4.师幼合唱并拍准强拍。
师:这一次我们看谁能最快听出强拍,提醒我们谁来了?
5.出示小猫,范唱第四段。
师:喵!看看谁来了?(小猫)小猫也想去,他们带它去了吗?听一听。(教师范唱)小结:原来小猫不抓老鼠他们不带它去(完整歌唱)小结:他们一家玩的真开心呀!我们也去“逛公园”吧!
三、游戏《逛公园》
1.第一次尝试游戏,探索在音乐的第一强拍“带人”的规则。
师:我先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啦!
游戏前我有个要求,在爸爸出来时你们用拍手信号提醒我一下,在爸爸带妈妈时也要提示一下,妈妈带小弟时也要提示一下!被邀请到的小朋友就跟着后面走,别忘了哦!
(配班老师分段弹琴,幼儿边跟唱歌曲,边用第一强拍拍手的方式参与游戏,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2.幼儿角色表演。
3.请幼儿围成圆圈逆时针有节奏地走,连贯的游戏一遍。
师:围公园的小朋友逆时针走,爸爸、妈妈是反方向走,游戏开始了。
4.加入“猫捉老鼠”的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师:他们有没有带小猫去逛公园呢?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来找个小朋友做小猫,但是小猫只需站在原地,其他小朋友用手指指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唱完后,“小猫”心里也想去逛公园,现在就去抓老鼠!“喵——”说完马上去捉老鼠(在场的人)。被捉住的就是“老鼠”,已跑上位坐下的幼儿就不能捉了,逃跑时请注意安全。
(游戏若干次)师:想不想再来一遍啊?赶紧把公园围起来吧!
太开心了,逛累了,我们一起休息一会儿吧!
四、结束部分:
师:我们玩得可真快乐啊,好,现在回家喽!(活动结束)反思:《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活动反思】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17、大班音乐教案《吹泡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对音乐的开始与结束的反应能力。
2.对幼儿进行气息的训练及力度的控制和想象力的练习。
3.能够完整地歌唱歌曲并且大胆地表现歌曲地情感。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泡泡机、泡泡枪玩具、铃鼓、响板、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开始吹泡泡引起幼儿的注意。要求请每一位小朋友盯住一个泡泡去看,泡泡的颜色、在灯光下的颜色、形状,引出主题。
2.集体跟着一个吹出的泡泡唱"啊"音延长到泡泡破裂,破裂时发出"啪"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跟着一个吹出的泡泡唱"啊"音延长到泡泡破裂,破裂时发出"啪"的声音。
3.用声势表现,集体跟着一个吹出的泡泡一直轻声拍手,当泡泡破裂时跺一下脚表示。请幼儿每人跟着一个吹出的泡泡一直轻声拍手,当泡泡破裂时跺一下脚表示。
4.二部练习,幼儿分成两组,当泡泡吹出时,一组小朋友跟一个泡泡,边拍手边发出"啊"的声音,泡破停声;另一组小朋友同样跟一个泡泡,在泡泡破裂时垛一下脚并且发出"啪"的声音。
5.出示乐器铃鼓、响板让幼儿辨认,用铃鼓跟吹出的泡泡,响板表示破裂的泡泡。
6.放音乐,请幼儿仔细地倾听。提问:这首歌曲里唱了什么?为什么泡泡不见了?泡泡飞到哪里去了?
7.幼儿边唱边舞,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教师一起手拉手先做圆圈状,并边唱边跳,表示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大泡泡,或者幼儿个体模拟泡泡自由的即兴舞蹈。当唱到"咦",所有的人做泡泡破裂状,并在原地接唱"泡泡不见了",要求破裂的动作每个人各不相同,每一次的动作都和别人不一样,也包括自己的创作动作每次都不相同。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更加体验到泡泡不但好玩,而且泡泡更有着更多的本领,幼儿能开心快乐地在游戏中得到了享受与进一步的学习。培养了幼儿的良好倾听的习惯,在师幼的互动中得到了和谐自主的发展。
18、大班音乐教案《小白兔》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这是一首快乐的儿歌,学生在和教师互动中,体现小白兔的可爱,从中小朋友们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读懂儿歌,知道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
2、能力目标:在歌舞中培养了学习兴趣。
3、情感目标:小朋友们更加热爱生活及小动物。
4、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主动性。
活动准备
大屏幕 头饰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呀!老师呀前一天布置了这个作业,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做成头饰拿来,谁能告诉我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进行描述(学生拿头饰进行描述)。
二、幼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并把喜欢的头饰戴上,老师也把自己喜欢的头饰拿出来,并问学生谁和老师的一样(小白兔)。
三、①大屏幕出示小白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的样子,学生描述后老师在小白兔图片旁出示儿歌并带小朋友读。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②分组读、男女生分读、拍手读。
③熟读后教师带大家领跳这首儿歌(把教师准备的小白兔头饰发给小朋友戴上)。
四、小结:我们要爱护我们身边所有的小动物和它们做朋友好吗?
五、活动延伸:把这首儿歌教给家长。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课,学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对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另外课堂上我及时的运用了评价性的语言孩子们热情非常高。由于本节课时间有限对于其它的小动物展示的少,以后我会多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展示。
19、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
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20、大班音乐教案《开城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幼儿尝试用鼓点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节奏。
2.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让幼儿体验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腰鼓及鼓棒幼儿人手份,多媒体课件《音乐小屋》。
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回声游戏。
幼儿随音乐边敲腰鼓边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以前我们玩过回声游戏,今天我们用腰鼓也来玩一玩,好吗?那用腰鼓可以怎么玩呢?
幼1:教师敲,我们做回声。
幼2:我来敲,大家来做我的回声……。
师:好的,就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
教师合理采纳幼儿的方法,带领幼儿玩回声游戏,鼓励幼儿敲出不同的节奏型,丰富幼儿的节奏经验。
评析教师以前曾带领幼儿用唱歌的形式玩过回声游戏,此时,鼓励幼儿把以前的经验迁移到这里,用敲腰鼓的形式来玩,既激发了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又巧妙地练习了多种节奏型,为后面的活动做好经验准备。
2.音乐游戏:开城门。
师:回声游戏好玩吧?下面我们玩个更有趣的游戏--开城门。(出示多媒体画面)看,这里有一座非常神奇的音乐城,里面藏着许多神秘的礼物,想不想进去玩?不过,要进音乐小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三扇大门,每扇大门上都有一幅画,里面藏着有趣的节奏,假如你能用鼓点把这幅画中的节奏敲出来,你就能打开这扇门。你们有信心吗?
(1)开第一扇门。
(出示下图:大手小手无序排列)师:咦,小朋友看,图中画了些什么?它们的位置是怎么样的?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节奏来表示它?你能用鼓敲出来吗?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一段无规律的鼓点把画面内容表现出来)来,我们一起演奏音乐。(门打开了)评析第一扇门上的内容是许多无序的小手,所以表示的是一段无规律的节奏。看似非常简单,却让幼儿明白了看图的方法,循序渐进,为后面的活动埋下伏笔。
(2)开第二扇门。
(出示下图:大手小手有序排列)师: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和前面的一幅图有什么地方不同?这幅画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来表示呢?
(鼓励幼儿用鼓点敲出图片中的节奏)师:这么多好听的节奏,除了大家一起敲,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演奏?
幼l:大手的地方敲鼓面,小手的地方敲鼓身。
幼2:大手的地方大家一起敲,小手的地方只要一半人敲。
幼3:和老师合作敲,大手的地方老师敲,小手的地方小朋友敲。
幼4:大手的地方站着敲,小手的地方蹲下来敲……老师带领幼儿逐一尝试。
师: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办法来表现这幅画的节奏,看,门打开了吗?(演示画面:开第二扇门)(3)开第三扇门。
(出示下图:一只大手)师:最后一扇门,你们有信心打开吗?图上画了什么?咦,只有一只手,用什么音乐表示好呢?
幼:可能是让我们停下来吧。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幼:只要敲一下。
师:那我们来试试看。
(幼儿集体拍一下,声音参差不齐)师:奇怪,门怎么不开呢?
幼:鼓声不整齐。
师:有道理,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大家的鼓声整齐呢?
幼儿自由讨论,集体交流。
幼1:老师喊1--2--3,然后大家一起敲。
幼2:可以说预备--起,大家一起敲。
幼3:我们看老师指挥,统一敲。
幼4:敲错的小朋友就站在旁边不要敲。
师:每个小朋都想进音乐小屋玩,我们都要做个有爱心的孩子,你能想个好办法帮助敲错的小朋友吗?
幼:那让他看好老师的指挥,就不会错了。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对儿童发展最具有价值的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和游戏伙伴开展真正的儿童游戏,获得游戏的体验和身心各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各种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内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民间游戏的玩法有很浓厚的趣味性,而且容易理解。根据中班幼儿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在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消除生疏拘束,一开始我与一位幼儿玩,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游戏的具体玩法,并且对这个游戏也非常感兴趣,“城门城门几丈高”这个活动,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也玩的都很不错。但是,随着游戏的越来越熟练,问题也接踵而至。“不算不算,儿歌还没念完,你就套住了我”“老师,我套住了他他还在跑……。”越来越多的孩子反映着相同的问题,我仔细琢磨了游戏的全过程,发现是游戏的规则出现了漏洞,让机灵的孩子钻了空子。
2.过程安排灵活。要根据幼儿实际,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过程。何时探索,何时休息,视幼儿的需要而定,不作统一安排。如灵活地用情景来调控幼儿的活动量。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了起来……“儿歌完后,套住的小朋友就不能再钻了,就表演节目” “遵守规则的才是好宝宝……”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同时活动密度加大,避免等待的现象,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更能调动孩子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
3.制定好游戏规则、玩法。到了活动实践阶段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我意识到由于游戏规则制定的不够细化,没有制定违规惩罚措施,让机灵的孩子钻了空子。再次游戏前规定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发现问题后,我决定将游戏的规则进行细化。最后,我们决定违反游戏规则的幼儿将失去继续参加游戏的资格,同时在游戏结束后评选出“最佳游戏宝宝”。游戏又继续运转起来了,这次,再也没有孩子耍小聪明了,游戏迅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4.民间游戏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则和玩法,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的意义之后,重要的是鼓励幼儿对游戏的创新。在组织民间游戏时,教师不应让幼儿呆板地遵守规则,按照固定的玩法,一成不变地使用材料,而是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参与游戏的体验和需要,制订出适宜的规则。幼儿自己制订的游戏规则,他们更容易去遵守。
5.不断变化,更新。老是一种玩法,有的孩子开始坐不住了, “老师,这个游戏太简单了”有的直嚷着要换个新游戏。 “再教给我们一个好玩的吧……”于是,我提出新的游戏玩法及规则:“苹果”和“香蕉”站在场地的一个圆圈内,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对方挤出圆圈外,看圆圈外“苹果”多还是“香蕉”多就哪队胜。赢了小朋友就会忍不住“嘿嘿嘿”的笑,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欢乐的笑声充满整个教室。整个活动,老师没有进行任何的说教,每一个孩子就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滚球的基本技能,并且充分感受着花样玩球的快乐!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我班的孩子们都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孩子们都玩儿的特别开心。
不足之处是在游戏环节和短暂的休息时,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的动作,有相互碰撞现象发生。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游戏准备上和安全预防设计上更细致一些。
21、大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我是一只小青蛙》。
2.大荷叶道具数张。
3.小鸡、小鸭、青蛙小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学唱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1、引出荷叶和青蛙。
师描述:清清的湖面上立着许多碧绿的荷叶,荷叶随风摆呀摆。﹙请幼儿和老师一齐打开荷叶﹚,起风了﹙一起抖动荷叶﹚,风停了﹙一起停下﹚;
师:这么美的荷叶,谁喜欢跳到上面玩耍呀?﹙师模仿青蛙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青蛙”﹚
2、想象青蛙的叫声
师小结:青蛙叫的声音高低和节奏不一样,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倾听两段高低不同的歌曲,感受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和声音。﹙播放或弹唱《我是一只小青蛙》,请幼儿听一遍,跟唱一遍﹚。
﹙1﹚有一只老青蛙和小青蛙正在荷叶上呢?听﹗哪段是老青蛙唱的﹖哪段是小青蛙唱的。﹙播放歌曲﹚
﹙2﹚请若干幼儿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叫。﹙据回答把幼儿分组﹚
﹙3﹚师小结:小青蛙的声音清脆—比较尖;老青蛙的声音低沉—比较粗。
4、请幼儿唱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
﹙1﹚师范唱
师:在平静的河面上,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荷叶(示意各一名幼儿上荷叶)小青蛙向老青蛙打招呼说“ 呱呱 ”,老青蛙也连忙回答“ 呱呱 ”.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它用清脆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小青蛙”,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它就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老青蛙”,说着说着,它们就唱起来了。
(2)幼儿学唱。(师示意小青蛙组和琴声学唱,再换老青蛙组唱)。
5、尝试同声合唱
师:虽然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歌,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请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唱歌,合唱一遍后再换角色唱)。
二、动物音乐会(创编情境,进行表演)
1、师:想想还有哪些动物会唱歌?(请幼儿个别模仿;师随机出示动物小图片(小鸡、小鸭等)贴在黑板上的歌谱下面)。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黑板上的动物模仿唱歌。(先个别唱-----再合唱)
三、结束
师:今天,我们都是大一班“小青蛙合唱团”的小演员了,现在我们要去准备一下,要参加合唱比赛去啰。
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22、大班音乐教案《放风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23、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小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
2.多媒体课件;
3. 邀请卡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里面写了什么呢?我打开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有)那让我们出发吧!”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
(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
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
2.出示节奏图X X|XX 0|XX XX|X 0||,引导幼儿学习。
3.幼儿学习节奏。
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
(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
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2.出示乐句:音乐 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 0 ||。
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
(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个敲门声:
(1) 5 3 |5 3 0 ||(2) 4 2 | 4 2 0 ||(3) 5 0 i 0 ||2.师幼一起按门铃。
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
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小结指出问题。
3.完整地学唱歌曲。
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
6. 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
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
活动反思:
歌曲《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风趣、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以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整堂课我以“去游玩音乐小屋”为主线,首先我让学生模唱“音乐小屋”的门铃声,来解决了难点节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难点,并且自然的了解了音乐知识点“四分休止符”。也引起了学生想去看音乐小屋的好奇心,使我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走进音乐小屋来学习歌曲。然后学生走进音乐小屋之后,我设计了各种接唱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学唱歌曲,并加入身体的律动体验。最后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就引导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乐。整堂课学生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无线乐趣。
当然在该堂课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歌曲学唱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完整感受体现地还不够深刻,我让学生分句学唱歌曲,破坏了歌曲本身的整体性。
2、创编打击乐节奏的时候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教师没有调控好学生的课堂纪律。
3、教学语言还欠生动活泼,导致教学的每个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
24、大班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含反思
教学目的:
1.训练节奏感。
2.训练听力。
3.视谱(图型谱、节奏谱)的入门准备。
4.器乐合奏的训练。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有三处,即头、尾和中部,把2/4拍的节奏段分为两大段(第一、三段),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图型谱。
我们将第一段音乐编成一段简化的节奏谱,让学生通过亲自敲打,更深体验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具准备:
图型谱、节奏谱、打击乐器(小钹等)、录音机、音带
教学建议:
——出示几个符号,这是几种动物的叫声(有一群小鸟、猫、一群蜜蜂、狗)
——讨论,并赏试用嗓音模仿。体验符号怎样“记录”声音。了解符号和声音关系。
——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鸭子的音乐,曲名叫《鸭子拌嘴》。
——听两段音乐,它们在描绘鸭子在干什么?(与曲名相关的:吵嘴、走路)。
——选择符号标示。
——把符号转换成动作,挂图型谱,看谱听音乐做一遍。(根据实际,可在座位上,亦可下座位做),问有几次吵嘴?
——看第一段(走路),有个符号☉,问音乐中听到是什么乐器奏的,在动作中加口念“哐”(全曲均照此做)。
——用听说法学节奏填词。
——每行先学一个声部,基本掌握再学第二、三个声部,并交换声部练习。
——挂节奏谱,用声势替换词,第一声部拍手,第二声部拍腿或跺脚。
——换打击乐器,分四个声部:钹、双响筒、鼓和三角铁。
——节奏谱共六行(每行四小节),除第五、六两行外,均有反复。一行行练习,基本掌握后,交换声部,最好每人每声部都能练到。
——听音乐,看图型谱,找出所奏的节奏谱是那一段音乐(第一段)。
——选八位学生,每人一付小钹,分四组设计四段即兴(长短不限):出门、嘻戏、吵嘴、回家。
——前面学习的节奏谱作主部A。四个即兴段作插部。曲式结构为:ABACADAGA
——静听全曲。介绍作品、作者。也可讨论用了什么乐器。
教学反思:
a该课例给6一7岁儿童时,主要用律动训练听力,节奏谱和节奏填词均使用听说(奏)法。小学中年级可看谱练习。
b节奏谱使用是为了学生能亲自参与。每部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音乐语汇,只要其中一段通过亲自参与获得更深体验,对其他部分音乐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通过对节奏谱的练习对这部音乐的节奏语汇,从原先初听时的一片模糊到比较清晰,甚至记忆深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兴趣、理解才有了真正的基础。
c该课例主要目的是参与,故对节奏谱中个别技术难点(如第二行)不必死扣,大拍子跟上即可。若把过多时间、精力用在技术操练上,会消弱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整堂课教学结构和目的。
25、大班音乐教案《娃娃上灶》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总是对成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想通过各种方式去体验成人的世界,例如,常常模仿成人的口气说话,穿成人的大鞋子,女孩尤其爱穿妈妈的高跟鞋,男孩爱穿爸爸的大皮鞋。大班的幼儿作为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更愿意尝试一些具有挑战的事情,尤其是成人经常做的事情,做饭是成人经常做的事情之一,幼儿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创设的情境,能够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2.体验歌曲的趣味,根据部分歌词编创动作进行表演。
3.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二、活动准备:
PPT、音乐、布娃娃玩偶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跟随音乐《扮家家》进行律动,音乐结束后,提问问题,引出主题。刚才有这样一个动作(炒小菜),谁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啊?(炒菜、炒小菜、做饭)你们记得可真清楚,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玩一个炒菜做饭的游戏。
2.展开
(1)欣赏儿歌《娃娃上灶》,引导幼儿做事认真专心。
我们的娃娃家里有一个小娃娃她也很喜欢做饭,今天可是她第一次做饭,老师把她做的饭带来了,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小娃娃做的饭好不好吃。出示ppt。
(2)听音乐《娃娃上灶》,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做出与部分歌词对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以“菜谱”形式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演唱歌曲并掌握间奏。
(5)跟随音乐以全体合唱、分组等形式跟唱歌曲。
(6)根据部分歌词引导幼儿做出动作,并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动作。
四、活动延伸
幼儿仔细观察家长做饭时动作,为整首歌曲添加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反思: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比较有激情,幼儿的兴趣很高,图谱的使用也比较恰当。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注意到孩子的表现才能及时的纠正出现的错误,才能教育活动目标更好的完成。
26、大班音乐优秀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圣诞节日的向往,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愉悦的节日气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活动准备:音乐磁带、Flash动画、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欣赏Flash动画,听音乐,让幼儿感受浓重的节日氛围。
2、欣赏后,提问:A:这是一首关于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有什么感受?B: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
二、熟悉歌曲旋律
1、感受歌曲的节奏。播放音乐,请幼儿边拍手边听歌曲。听完后,提问:A:这首歌是几拍子的?B:4/4是什么特点?C: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幼儿说不出,可再欣赏音乐。在引导中教师加入简单的动作。)
2、教师弹唱歌曲,请幼儿欣赏。
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用语言引导幼儿)师:这首歌这么好听,如果我们再给它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是不是?播放乐曲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动作。(在听音乐做动作中逐渐熟悉音乐,可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轻声唱)“小朋友,你的动作要跟歌曲里唱的一样。”
4、进行歌曲表演
三、结束部分教育幼儿关心他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师: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活动评价与反思
由于在活动前期加了一个欣赏活动,对第二环节的集体舞学习降低了难度。《指南》中支出: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今天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够优美,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基础舞步不熟练,导致步伐错乱,有个别孩子会有碰撞。尽管这样,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孩子们还是一遍一遍地跳着、舞着,真是应了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是幼儿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活动中孩子们跳出了健康,跳出了节日的氛围。不足之处,我感觉整个活动有点乱。
27、大班音乐教案《音乐火车》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对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并不难。然而要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创作能力和提高幼儿音乐素质则需要长时间地培养与不断地给予感受。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在能唱、会跳、能欣赏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我班幼儿音乐素质发展水平和幼儿对创作节奏的浓厚兴趣,便生成此活动《音乐火车》,让幼儿尝试创作2/4拍的节奏型,并不是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
3、尝试创编2/4节奏型,发展幼儿创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经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掌握其时值。
物质准备:
磁带《萤火虫》、《小火车》、录音机、小鸭头饰、一列带有音符的火车、和火车车厢一样大小的卡纸、记号笔。环境准备:幼儿坐成马蹄形,卡纸和记号笔放置每个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流程:
感受乐曲、分析节奏型-尝试创编节奏型-大胆表现自编节奏型-进一步创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萤火虫》的音乐,师生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2、师生有节奏地拍手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萤火虫》的乐曲,熟悉2/4节奏型。
教师播放乐曲,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2/4节奏型的乐曲。
2、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节奏型。
教师神秘地出示一列长长的火车,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车厢上的《萤火虫》节奏型,请幼儿分析每节车厢上的音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相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合起来都唱2拍。
不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都是不一样的。
3、出示小鸭的头饰,小鸭要上火车,引导幼儿用开口音“嘎”唱出车厢上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后面车厢,你们想上火车吗?。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激发幼儿创作2/4节奏型的欲望。
5、提出要求:只创作一节车厢的节奏,可以用各种音符,但是它们合起来只有2拍。
6、幼儿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7、创作完的幼儿轻声唱出节奏,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欣赏。
8、幼儿将作品接在车厢后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作品。
9、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三、结束部分
1、今天小朋友自己创作了2/4节奏型的一节车厢,太棒了!想不想创编2/4节奏型的一列火车呢?那我们下次活动来试试吧!
2、播放《小火车》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开火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28、大班音乐教案《大头娃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中的跳音,唱跳音时能控制好气息,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
2、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掌握ХХ和ΧΧ ΧΧ两种节奏疏密,并能及时转换。
3、通过相互指唱,体验风趣、滑稽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一个扎着朝天辫子的大头娃娃
2、幼儿每人自制一个纸袋的大头娃娃
活动过程:
1、看哑剧表演,了解歌词内容
T:“看!我们今天请来了谁啊?”(教师出示大头娃娃)
T;“他今天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
T:“他有哪些本领啊?”(幼儿回答,教师用歌词指导,让幼儿了解歌词)
2、教师示范演唱,幼儿欣赏、熟悉、理解歌词
T:“大头娃娃除了有这些本领,他还有一个本领呢!听!”(教师示范演唱,幼儿欣赏)
T:“好听吗?你都听到了什么呢?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朝天扎、摇头晃脑、指手划脚”并让幼儿做一做动作)
T;“我们一起合作,我来唱,你来跳!”(幼儿表演动作,教师演唱,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3、幼儿学唱歌曲
T:“刚才表演的可真好!那我们一起和大头娃娃唱歌吧!”(幼儿学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练习用连贯、跳跃两种声音表现大头娃娃“哈哈”的笑声。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然后带领幼儿根据第二段的歌词,做动作学唱歌曲第二段。
幼儿结伴表演,通过相互指着唱,体验歌曲的风趣。
4、幼儿戴上自制的大头娃娃表演唱。
T:“我们也来做一做大头娃娃吧!”(教师带领幼儿戴上大头娃娃,一起表演一遍,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音乐活动应该情景化、主题化。以幼儿喜欢的文学作品、体育竞赛、劳动、节日等为核心创设情景,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开展唱歌、律动、游戏、欣赏、打击乐等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音乐与人、环境、材料的关系,促进音乐与幼儿之间互动。创设的情景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叠加的。这样每个作品再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集中体现了音乐作品与生活情景的联系。
29、大班音乐教案《杂技表演》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结构,探索用不同身体部位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三段不同的节奏型。
2.学会借助图谱理解表现音乐,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图谱1张,节奏型3张;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
2.《巡逻兵进行曲》音乐CD、杂技表演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借助图谱,运用杂技表演的情节,探索《巡逻兵进行曲》中三种不同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1)乐曲A段:节奏型X X | X X | X X | X 0 |,对应图谱“抛绣球”请幼儿探索节奏型的打击方法,并能说出共有几个乐句。
(2)乐曲B段:转呼啦圈,X X | X 0 | X X | X 0 |。
(3)乐曲C段:顶酒杯,XX X | XX X | XX X | XX X |。
2.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乐曲,进一步熟练A、B、C段的三个节奏型。
3.引导幼儿探索三种杂技可以分别用什么身体动作表示,并随音乐表演。
(1)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各个节目的身体动作并集体表演。(banzhuren)(可用拍腿、捻指、弹舌、跺脚等)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用身体打击乐表现乐曲。
4.教师出示三种打击乐器,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并尝试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1)组织讨论:每一个杂技表演节目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为什么?
(2)教师当指挥,请幼儿看图谱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提醒幼儿看指挥、听好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3)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交换时幼儿交换位置,乐器不动位置。
(4)请一名幼儿当指挥,其他幼儿起立完整地演奏一遍打击乐。
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看真正杂技表演的视频,了解相关项目。
30、大班音乐教案《牙膏舞会》
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 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3.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并大胆用动作愉快地表现。
难点: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
活动过程:
1. 幼儿完整地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 教师结合教具简述故事《牙膏舞会》,帮助幼儿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3. 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1)教师听音乐指图谱,依次出示牙膏条;提问:牙膏跳舞时,音乐是一样的吗?
(2)幼儿随音乐指图谱;提问:挤牙膏时,音乐一样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有什么变化?
(3)请能力强的幼儿听音乐领指图谱。
4. 教师启发幼儿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5. 完整地随音乐表演。全体幼儿跳圆圈舞,B段时,教师依次请幼儿进圈当牙膏条,做出各种造型。
6. 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启发幼儿起名字。
活动延伸:
1.可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可启发幼儿用牙膏盒、牙膏皮制作美工作品。
31、大班音乐教案《春节歌谣》
教学目标:
1、回忆、分享自己了解有关“过春节”的趣事,进一步感受过年的快乐气氛。
2、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3、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对中国春节习俗有初步的了解
材料准备:台历一本
教学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过春节”经验帮助记忆儿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两个新年
1、重点提问:你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每年要庆祝几次新年吗?是哪两次?
2、找找元旦和春节:请幼儿在年历上把两个新年的第一天找出来。
·小结:元旦每年都一样,都是1月1日。春节年初一每年不一样,今年就是2月19日。
3、重点提问:在世界上有哪些人要庆祝春节?
·小结:春节又叫中国年,是所有中国人的节日(理解:华侨)
二、春节印象(解决难点)
1、问题导入:每年的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做准备。你们家做了哪些准备?
(春联、放鞭炮及窗花等)
2、讨论:
(1)大年初一的前一个夜晚称为什么,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都要连着休息几天?七天里,你们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
三、春节歌谣(解决重点)
1、欣赏老师朗诵的歌谣,请幼儿说说歌谣中的动物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哪些事情你也在春节里做过?
2、学念儿歌。
四、结束活动。
32、小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幼儿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铃儿响叮当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
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
感受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
在铃儿响叮当活动听、说英语。
活动准备
铃儿响叮当音乐;1、2、3标志;事物:铃铛;5片雪花;
幼儿比较熟悉该音乐
已会跳基本舞步
三步一踏,跑跳步。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雪花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1、雪花加法游戏
2、雪花的颜色
雪花想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二、 分步初步学习集体舞
1、 感受音乐节奏
(1)第一遍听音乐。
(2)三人一组自由跳舞。
2、 激发幼儿主动学习集体舞中的动作
(1)幼儿观看大屏幕三位幼儿表演的集体舞。
(2)讨论他们是怎样跳的。
(3)再次观看,注意观看钻过门洞的部分。
(4)教师通过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总结舞蹈跳法。
1-4小节;左脚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复两次。
5 小节;拉着的手高举。3号幼儿小跑步合拍地钻过1、2号举起的“门洞”。在一小节音乐内完成钻门洞动作,并逐渐回原位。
6 小节;2号幼儿随着3号幼儿也钻这个‘门洞’。
7 小节:1号幼儿仍高举右手,同时向右后自转一周。
8 小节;三人拉成圆形。
9-10小节:三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节;幼儿双手左侧拍手同时跺左脚各八次。
13-16小节:动作同9-10小节,方向相反。
3、学习集体舞中的难点部分
“钻门洞”
小猫想知道是怎样钻过门洞的。
(1)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戴上标志1、2、3示范,老师的标志是2.
(2)三个小朋友示范。
(3)幼儿分成两组戴上数字标志练习钻门洞。一半练习,一半唱英语歌曲。
(4)选择跳得好得好的幼儿再次示范,强调钻门洞和自转。
(5)幼儿集体跳一次,教师扮作圣诞老人帮助还没有会的幼儿。
(6)交换数字标志再次练习。
4、跟着较慢的音乐完整地跳舞
(1)集体跟老师完整地跟着较慢的音乐跳舞。
(2)交换舞伴完整地跳舞。
5、 合着正常速度的音乐跳舞
三、 游戏结束
铃儿在那里
幼儿闭上眼睛,听铃声在哪里。(前、后、左、右)
出去和铃儿一起玩吧。
33、小班体育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场地上悬挂一排小串铃,高度为超过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走成大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二、展开
1、热身游戏:玩“大皮球”
教师站在大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
幼儿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
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 教师教授新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 “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老师交待游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
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地跳起的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参加幼儿游戏。
(4)教师小结: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简单小结,教育幼儿游戏时要团结、谦让,避免相互拥挤。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提高串铃的高度,引导幼儿探索,想办法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34、小班健康优秀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目标:
1.初步练习拖物跑的能力。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
响铃绳若干。(在每根绳上结一个响铃)
过程:
1.听《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做动作,;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如走走、跑跑、下蹲等。
2.幼儿手持响铃绳,拖着响铃四散跑,注意不要撞到别人。
3.幼儿每人拖着响铃绳边听音乐,边一个跟着一个走,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跑、跳、钻、爬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35、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
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左喇叭)
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右喇叭)
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
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
1、理解、模仿
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PPT3-22)
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模仿、表现
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
——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音乐响)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6、中班优质音乐课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名称:
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
1. 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 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PPT1 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 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
1. 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 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 模仿、表现
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 音乐响)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37、中班优秀体育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纵跳触物。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二、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面对面站在起跑后。
三、游戏开始,老师发出命令,第一组幼儿跑到小铃下,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手触摸小铃(可连续跳摸数次),再跑回起跑线。然后,另一组幼儿用同样方法进行。
【指导重点】
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跑到铃下时,应停下,必须原地双脚向上跳起触物。
【环境材料】
悬挂有铃铛的长绳。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38、中班科学优秀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有听辩各种铃声提示音的能力。
2.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有一定的敏感度。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的铃声
活动过程:
1.听辩各种铃声让幼儿分别听各种铃声(自行车、电话、闹钟、门铃、小铃等),猜一猜,这是什么铃儿在响叮当。"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说一说铃儿响了,告诉我们要干什么了。比如:车铃叮铃铃,就是告诉别人"快让开,快让开!";门铃叮铃铃,就是告诉我们"有人来了,快开门吧。"等等。
2.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做模仿动作。
3.听听学学家里的门铃声,按按听听不同音乐的门铃,跟着音乐进行模仿。
4.做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
一半幼儿扮演主人,一半幼儿扮演客人。
小椅子当作门,扮演主人者作骑马状坐在椅子上,随着音乐按门铃或拍手。扮演客人者随音乐拍手走步……,唱到"请你按按小门铃"时,迅速跑到一个椅子前,表示来到了可人家。在椅子背上,边按门铃边唱"叮咚"。唱到"来了小客人",扮演主人的小朋友连忙起身,转动一下椅子,表示开门,把凳子面朝客人,做"请"的动作。
最后一句"叮咚"两人互相按一下对方的鼻子。
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5.家里的声音看看说说这些是家里的什么东西,它在发出什么声音,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洗衣机"隆隆"的转,它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压力锅"呜呜"的叫,告诉我们:"粥煮好了!";吸尘器呼呼的开动了,它把灰尘都吃进肚子里;电话"铃铃"的响起来,也许是妈妈打来的;收音机在"啦啦"的唱歌,我们一面听音乐一面跳舞;音乐铃"叮叮"的响着,嘘!娃娃在睡觉呢!
儿歌:铃儿响叮当闹钟叮铃铃,我要起床啦。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
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吧。门铃叮铃铃,请问找谁呀?
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39、小班音乐《铃儿响叮当》详细教案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欢快的歌曲,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专注幼儿教育、关注幼师提升、专业幼教资源,尽在!
活动目标
幼儿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铃儿响叮当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
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
感受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
在铃儿响叮当活动听、说英语。
活动准备
铃儿响叮当音乐;1、2、3标志;事物:铃铛;5片雪花;
幼儿比较熟悉该音乐
已会跳基本舞步
三步一踏,跑跳步。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雪花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1、雪花加法游戏
2、雪花的颜色
雪花想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二、 分步初步学习集体舞
1、 感受音乐节奏
(1)第一遍听音乐。
(2)三人一组自由跳舞。
2、 激发幼儿主动学习集体舞中的动作
(1)幼儿观看大屏幕三位幼儿表演的集体舞。
(2)讨论他们是怎样跳的。
(3)再次观看,注意观看钻过门洞的部分。
(4)教师通过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总结舞蹈跳法。
1-4小节;左脚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复两次。
5 小节;拉着的手高举。3号幼儿小跑步合拍地钻过1、2号举起的“门洞”。在一小节音乐内完成钻门洞动作,并逐渐回原位。
6 小节;2号幼儿随着3号幼儿也钻这个‘门洞’。
7 小节:1号幼儿仍高举右手,同时向右后自转一周。
8 小节;三人拉成圆形。
9-10小节:三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节;幼儿双手左侧拍手同时跺左脚各八次。
13-16小节:动作同9-10小节,方向相反。
3、学习集体舞中的难点部分
“钻门洞”
小猫想知道是怎样钻过门洞的。
(1)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戴上标志1、2、3示范,老师的标志是2.
(2)三个小朋友示范。
(3)幼儿分成两组戴上数字标志练习钻门洞。一半练习,一半唱英语歌曲。
(4)选择跳得好得好的幼儿再次示范,强调钻门洞和自转。
(5)幼儿集体跳一次,教师扮作圣诞老人帮助还没有会的幼儿。
(6)交换数字标志再次练习。
4、跟着较慢的音乐完整地跳舞
(1)集体跟老师完整地跟着较慢的音乐跳舞。
(2)交换舞伴完整地跳舞。
5、 合着正常速度的音乐跳舞
三、 游戏结束
铃儿在那里
幼儿闭上眼睛,听铃声在哪里。(前、后、左、右)
出去和铃儿一起玩吧。
40、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
一.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雪橇上的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以《铃儿响叮当》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活动目标
1. 学会用动作、乐器来感受《铃儿响叮当》语词节奏。
2. 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3. 能够跟随音乐做律动,并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三.活动准备
各种打击乐器,幼儿已有经验,PPT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音乐问候)
12 34 | 5 — | 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
2.师:冬天到了,就要下雪了,大家看(出示ppt图片)老师认识几位小朋友,他们在冬天最喜欢滑雪了,出示圣诞老人图片)圣诞老人听到了他们欢乐的笑声,也来了,圣诞老人今天来给我们带了了礼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呢?幼:礼物,零食,好玩的(幼儿自行回答)。师:到底是什么呢?听说圣诞老师这次送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礼物哦,现在请全体小朋友竖起自己的小耳朵,听一听看一看是什么。(教师播放一遍铃儿响叮当音乐)
4.师:看来圣诞老人给我们送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朋友喜欢吗?幼:喜欢。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圣诞老人的这个礼物,听了都想要去滑雪了,现在我们一起去冰雪王国里滑雪跳舞吧。(出示ppt图片冰雪王国)哇,冰雪王国可真美丽呀。师:(出示ppt图片关卡一)师:咦,他是谁?他在说什么?在进入冰雪王国大门之前小朋友必须学会打节奏,国王才会同意打开大门。哦,原来我们必须学会打节奏才能进去呀,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打节奏吧。
6.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小手,尝试双手击掌拍一拍(幼儿尝试拍手)拍拍头(幼儿尝试)那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拍打哪些身体部位呢?(引导幼儿尝试跺脚,拍腿,拍肚子等。)哇,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吧刚刚拍打的动作加入到我们的音乐里,老师先做一遍示范,小朋友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认真听~(教师示范,一边唱一边拍打),现在小朋友全体起立,和老师一起来做一做。好,我们张开大嘴巴,一起唱起来。(师幼共同表演)你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表扬表扬我最棒。现在我们一起去给他表演,让我们进去冰雪王国吧。预备,起。(幼儿集体表演)师:蹬蹬蹬蹬,大门打开了(出示ppt图片)冰雪王国可真漂亮呀,我们顺着楼梯走下去吧。(出示ppt图片一个矮人说话)咦,这里怎么又有一个人,他在说什么?要想去冰雪王国最好玩的地方,你们必须要每人一种乐器用打击的方式把儿歌演绎出来)今天老师刚好给小朋友准备了几种乐器,我们一起来用乐器做游戏吧。现在老师给每位小朋友一个乐器,请小朋友先敲一敲自己手里的乐器,老师手里也有一个乐器,你们看,(教师敲击声音大)哇,声音很大呀,(教师敲击声音小)咦,声音还可以小。小朋友们也来尝试一下敲一敲大的声音(幼儿尝试)嗯,真棒,再敲一敲小的声音(幼儿尝试)。现在我们来玩一个你大我小的游戏。老师敲自己手里的乐器声音大,你们就要敲得小,如果老师敲得声音小,你们就大。来,我们先来试一试。真棒,看来小朋友已经能够控制声音的大小了,现在,我们加大难度咯,要一边唱一边敲,先看一看老师怎么做(教师示范)现在请小朋友拿起自己手里乐器,和老师一起敲起来吧(师幼共同演奏)哇,你们真棒,那我们继续加大难度哦,从中间分开,一边敲打的声音大,一边敲打的声音小,我们来试一试。(幼儿尝试)哇,你们可真是非常棒啊。看来你们已经学会的打击乐器,那我们一起给他表演一下,去冰雪王国最好玩的地方去吧。来,全体起立(幼儿一边唱歌一边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打击节奏)
7.师:(出示ppt图片)这里可真好看呀,这么美丽得地方就应该跳舞吧。现在请小朋友来围成一个圆圈,一起跳起来吧。现在请小朋友坐到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次的旅行你们喜欢吗?(喜欢)那老师要布置一个小小的作业,回家后你们当小老师给爸爸妈妈讲一讲旅行中的乐趣,并且教会他们演唱《铃儿响叮当》
师:(叮咚叮咚叮咚)什么声音?咦,冰雪王国要关门了,我们快点回去吧。
8.结束部分(音乐再见)
(老师)唱:12 34︱ 55 ︱ 54 32︱ 11 ‖
小朋友哦再 见,小朋友哦再见
小朋友们再见。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让幼儿当小老师,给爸爸妈妈讲一讲旅途红的乐趣,并且教会爸爸妈妈儿歌《铃儿响叮当》。
六.教学反思
此乐曲欢快活泼,孩子们对这个乐曲也很熟悉,在此基础上,通过身体打击以及乐器打击,让幼儿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乐器尝试,随音乐有节奏打击,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好的将歌曲演奏出来,并且加入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足的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打击乐,有点陌生,需要一些融入的过程。
(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这首乐曲欢快活泼,孩子们对这个乐曲也很熟悉,在此基础上,通过身体打击以及乐器打击,让幼儿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乐器尝试,随音乐有节奏打击,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好的将歌曲演奏出来,并且加入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且今天幼儿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如何打鼓,如何在打击中加入音乐,幼儿们熟记于心,可见对于音乐的敏锐性,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儿歌的打击,当然这次活动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我归纳为一下几点:①语言表述还是不够周详,还需要自身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幼儿。②幼儿的表演还不够自信,需要加强幼儿的自信,使其大方自信的展现。这次活动也使得我受益良多,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41、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塑料袋,小棒,易拉罐,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2.尝试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齐的演奏。
3.体验用生活中的物品演奏表现劳动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点:学习用塑料袋,小粹,易拉楚,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活动难点:尝试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齐的演奏。
活动准备:了解《圣诞爷爷》的故事绘本。生活物品:易拉罐、小棍、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受音乐,熟悉游戏动作。
1.教师讲述《圣诞爷爷》故事,引起活动兴趣。
“圣诞老人住在遥远的北国森林,他们一年只派发一次礼物,你们知道平时他们都做什么吗?”
2.引导幼儿创缩播种、浇水、修雪械、收获礼物的动作。“圣诞老人在四个季节都做了什么事情?做了曝些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感受乐曲旋律和节奏。
二、探究生活用品的声音,尝试讨论配器。
1.幼儿自选倾听生活用品发出的声音,为不同的劳动配器。
2.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讨论出配器方案。
3.一起和圣诞老人劳动,随音乐有节奏整齐的完整演奏,体验用乐器表现劳动的快乐。
(1)幼儿自选一项劳动内容,第一遍随乐演奏。
(2)提问:劳动的心情怎样?会用自己的工具吗?(用情境性语言启发幼儿轻轻播种子、扎礼物一下一下的系、修雪梯要一下一下修整齐)
(3)幼儿再次合作演奏,教师语言指令提示音乐的转换。
4、启发幼儿让小工具跳舞,分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
(1)分小组讨论,指导幼儿的动作和节奏,体验劳动的有趣。
你们想编一个什么队形?做什么动作劳动?
(2)集体随音乐完整演奏一遍,体验更有趣的劳动。
(3)用自己喜欢的演奏方式自由演奏表达。
(4)加入小铃请幼儿劳动后坐着雪橇回家,反思自己的演奏和加入小铃后的音效,思考怎样演奏渐弱的声音?
5、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生活物品能发出许多有趣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玩一玩吧!
大班节奏乐《铃儿响叮当》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节奏鲜明活泼跳跃的音乐,ABA的形式便于幼儿进行演奏。活动中我将音乐与《圣诞老人的王国》绘本故事结合,以故事中圣诞老人劳动的情节为故事情境,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瓶子、塑料袋、小棍激发幼儿演奏兴趣,旨在敲敲、玩玩、演演中提高幼儿演奏水平。在不断尝试中组织了此活动。
一、借用动作形象,迁移表现节奏。
蒙台梭利说过:“我做过了就会理解了”。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所以是动作思维在前,然后是形象恩维,再到抽象思维。在组织本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抽象的节奏型时比较枯燥,我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劳动时数种、修雪梯、包礼物的动作,然后创编了“玩具送给你”的语言节奏,鼓励幼儿与节奏型进行匹配,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如丰富和全面。配以简单的“绕、锤、摆手”等动作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节奏练习,无形中渗透了所学的节奏型。
二、巧用生活材料,增加演奏的兴趣。
奥尔夫节奏乐中强调:生活化的物品引用节奏训练中能增加幼儿演奏音乐的乐趣。生活中的物品是孩子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纲要中也指出:“贴近幼儿生活,途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以生活化材科着眼于幼儿的生活,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材料为依托,以游戏化的情境为生活化材料演奏为桥梁,使活动有效展开。活动中我尝试运用了装着豆子的小瓶子、塑料袋、小木棒,鼓励幼儿探索材料的演奏方式,并与撇种子、修雪松、包礼物的节奏进行匹配,幼儿探索出“摇、敲、绕、拽”等方式掌握了节奏型,提高了演奏兴趣。三、合作创编队形,拓展演奏的空间
《纲要》指出:“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幼儿时期逐步形成了创造表现的意识,所以要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认知方式去理解音乐表现力。而人际合作的增加,给幼儿打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创造性表现乐趣。所以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机会更能使幼儿积极探索演奏的成功感。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设计队形演奏音乐,“播种组”的小朋友设计了双排队形,并设计了内外交替撒种的演奏动作,“包礼物”组的幼儿设计了圆形礼物,并用上举的动作扎丝带等。幼儿在愉快的合作中提高了演奏技能,体验到了合作创造的快乐。此外,在活动设计中创造性的设计趣味游戏方面、观察幼儿表现能力方面、鼓励幼儿创造性演奏等方面我还需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教小孩掌握附点音符唱法的教学方案
-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正确唱法的教学方案
-
让幼儿学习创编舞蹈的兴趣的教学方案
-
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的教学方案
-
教孩子了解京剧的教学方案
-
大班音乐活动设计方案:教孩子唱歌曲《画太阳》
-
大班音乐欣赏《小鱼和水草》
-
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音乐教案:小鸟爱妈妈
-
幼儿园广东丝弦乐器欣赏《步步高》大班音乐教案
-
大班音乐课教案《小鼓手》反思
-
大班音乐教案《咏柳》反思
-
幼儿园楼道环境布置:美丽的夏天
-
我尊敬的人
-
我喜欢的玩具
-
奇妙的透镜(科学)
-
种树_小学生作文:四年级
-
助人为乐正能量的句子187句
-
中班语言教案《愿望果》反思
-
中班语言《旧汽车卡卡》教案
-
茶叶促销活动朋友圈文案34句
-
竹溪蒸盆饮食文化产业-竹溪蒸盆朋友圈文案38句
-
新公司取名大全6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