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考话题作文
时间:2009-01-31 07:49:03
A+
透视中考话题作文
透视中考话题作文
一、中考话题作文特点 综观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话题作文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命题形势在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将会保持,并会有势头上升趋势,大有独领风骚之势。话题作文如此走俏除是为了与高考作文命题接轨外,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话题作文自身的特点:
1.话题作文为考生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
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的“三自经”,为考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考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象的翅膀。无论是宏观鸟瞰、整体剖析,还是小处着笔、精细刻画,乃至喷吐块垒、抒发情愫、畅谈感悟、谈论古今,皆可在话题作文中得到肯定。体现了“人人有话说”的中考作文强调的基准点。
(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
2.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可以让考生充分在试卷上张扬个性、展示才情、彰显自我,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3.话题作文符合教育部《指导意见》精神。
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
4.话题作文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目标中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这些要求在话题作文中会得到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 二、中考话题作文的题材
由以上第4点中提及的写作目标可知,中考话题作文大多围绕“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方面设题:
《 1 》人与自我:如有关与人的交往的,倾吐自己的志向、理想、心愿的,记录成长的足迹的,陶冶美好的情操的,锤炼坚强高尚的意志品质的,体验人间真情的,发现、思考人生问题的等等。这类题材,多关注身边的生活、个人的感受,考生体会最深、感受颇多,因此也就容易成为笔端最直接的素材。作文的同时,心灵也会受到一次洗礼。
《 2 》人与自然:如有关绿色生态的,亲近自然的,保护环境的,抵制污染的等。这类题材虽也涉及社会问题,同时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话题,所以在中考试卷中屡屡出现。
《 3 》人与社会:这类题材多突出三个方面:
(1)是热点话题。如合作,创新,诚信,三峡工程,抗击非典,人才素质,择校收费,资源开发等。
(2)是科技创造。如克隆,通讯,交通,航天技术等。
(3)是流行时尚。如上网,新新人类,追星等。
三、作文“话题”呈现的形式
中考话题作文的“话题”出现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直接式:即直接指出作文的话题。如2003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是“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这种形式的话题为考生提供的写作天地更为广阔。
2.引出式:即通过一段文字材料引出“话题”,这种形式的话题作文占绝大多数。如:2003年益阳市中考大作文是“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象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就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这段材料可称为“引言”。 引言不是话题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话题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帮你打开写作的思路。认真领悟引言的内涵,会对话题有更深一层、更富创意的理解,从而拥有更好的立意。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四、材料引出式话题的类型
1.单一型:即由所给的材料只引出可供作文的一个话题。如上文例举的“益阳市中考作文题”。这种类型的话题作文占主流形式。
2.选择型:既由所给的材料引出可供选择作文的几个话题,学生可自由选择。如2003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是“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传说有一种很小的鸟,可以跨越大洋,能够连续飞行几万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小鸟的智慧让我们敬佩,小鸟的简单令我们羡慕,小鸟的勇气使我们惊叹。请以‘智慧·简单·勇气’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提示:考生可以从‘智慧·简单·勇气中任选其中一个为话题写作,也可以任选其中两个为话题写作,还可以三个全写。”
五、中考话题作文常见“误区”
话题作文因其观念、内容、文体的开放,为考生发挥创新意识、展示创新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是便使考生对话题作文产生了错觉,认为其难度小,是一种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作文。同时,由于不少考生忽视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导致写作失误。常见“误区”有:
1.不扣话题,若即若离。“围绕话题”是话题作文的唯一限制。能否紧扣话题、突出主旨是评卷老师紧抓不放的。由于有的考生对其置之不理,考卷中便出现了不少不符话题的离题之作。
(1)任意扩大话题的外延,写似是而非的内容。如有的考生将“感激”写成“感动”。
(2)任意缩小话题的内涵,取其局部意义。如有的考生将“诚信”写成“诚实”。
2.就事论事,内容贫乏。有的话题引文采用颇富寓意的故事,加之话题与它有较明显的联系,有的考生便把其“充分利用”。如有一道作文题是由一则寓言故事引出的,讲的是“美丽”和“丑陋”在海边洗澡,互穿了对方的衣服,结果是有的人将他们混淆,有的人依然能明确分辨。有的考生开篇全文引用,作为文章的“凤头”,有的考生把它加工、扩充,成为自己的作文。引文本身有200多字,试想,一篇600字的文章,这么一写,还能有多大的“创作”空间。
3.贪大求全,内容空泛。考场作文大多有字数限制,其容量极为有限。有的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想在自己的作文中装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尽可能“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充分”的感情,想要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如有关“环保”的话题,有的同学既想谈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又想谈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还想谈环保的措施,最后还不忘呼吁让人们都要提高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在有限的篇幅内,怎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谈得清,谈得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已。
4.选材陈旧,令人生厌。说到“勤奋”,就举马克思到图书馆读书在座位处磨出了两个脚窝;说到“意志坚强”,就想起了司马迁忍受宫刑著《史记》……这些例子确实经典,但大家都知道,你再不厌其烦的用,显得你的积累多么贫乏,视野多么狭窄。
5.文体杂糅,不伦不类。“文体不限”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考生发挥出各自的特长。有的考生便将“淡化文体”理解为“不要文体”,是通讯的没有时间、地点,是书信的漏了祝福语,是戏剧的中间参杂着大段的记叙,结果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文章。 6.文题欠佳,不够精巧。有的同学懒于思考,不会拟题,很“现成”的用话题作为自己文章的题目,有关“理想”话题的,便简单地拟出“谈理想”的题目,有关“兴趣”话题的,题目就设为“论兴趣”。这种文题开口过大,不易写出切实、真挚、感人的作文。有的学生对话题做了不恰当的引申或比喻,在引申的地方寻找意义。为此而设的文题常游离话题,就是拟出的题目没有直接处在话题之中,而是转弯抹角地需要费口舌做解释才能使人明白的题目,需要慢慢在字里行间去找寻题目与话题的关系。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六、中考话题作文制胜“七要”
我们结合2003年厦门市中考作文题来谈一谈考场上话题作文应注意的七个方面:
晴朗之时人们赞美阳光,黑暗之中人们渴盼阳光。灿烂的阳光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晨曦”、“夕照”入诗入画的不可胜数。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阳光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激励我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不同的人们对阳光有着不同的感受。请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感情,或表述说明,或阐述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②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1.审题要“清”。话题作文虽说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等于不需要审题。审题仍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要审读材料的有用信息,看清题目的要求,明确写作的范围和角度。一般的话题作文试题的文字包括四个部分:原材料(诗歌,故事,事件的交代等)、引言、话题、要求(有的写作提示或注意)。对这几部分文字,都需要逐一的仔细阅读。在阅读“引言”时,要透彻的理解把握考题中隐含的重要信息,搞清写作的方向,打开写作的思路,找准写作出发点。如阅读上面例题的引言时,至少要解读两点:一是解读“阳光”的含义。这里揭示了“阳光”的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自然界中的阳光,一层是指精神世界里的阳光。对此清楚了,才能知道“写什么”。二是解读省略号的内容。要通过表列举的省略号窥探出话题外延的内容,以省略号中最具价值的个人思维作为题材定位的点,才能摆脱思维的束缚,在广阔的空间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体现出“不同的人们对阳光有着不同的感受”。如果忽略了对省略号的解读,就会流于一般,失去特色。在感悟“话题”时,要明确话题限制性的写作内容。例题中的话题“阳光”比较宽泛了。有的话题则有一定的限制,要仔细揣摩。如“我的一片天空”这个话题限制的内容就比较多:写作的对象是“我”,而非他人他物;写作的侧重点是“天空”等。要认真分析话题内涵和外延,以免使写作游离于话题。阅读“写作要求”时要明确有哪些硬性规定,力戒违规。如例题有字数要求,不得暴露有关考生的相关信息(选拔性考试不得出现身份、姓名、地名、学校等暗示行字样)。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则是犯了低级错误,会大大影响考试成绩。
2.立意要“新”。话题作文对立意没有明确的要求,只要与话题有关,即为符合题意。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立意的创新,并不等于是对传统精神、常理的反叛。立意的创新是想前人所未想,道前人所未道,是独到的见解。怎样才能确定新颖的立意呢?可从正反两方面做努力。从正面拓宽思路,找到最佳切入点。具体做法是对原话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话题涉及的主题进行适当的引申和深化,使之升华为一种更为深刻的主题。以“阳光”为例,稍加引申,则可以抒发对阳光的礼赞,对能给予人们阳光般温暖和力量的性格和品质的褒扬等。从反面寻求佳径,找到与众不同点。多需要逆向思维。同样是“阳光”,有的同学就这样表达“我的生活中没有阳光”,表现孤儿对父爱、母爱的渴望。有的同学高呼“阳光,我怎么感受不到你的温暖”,表达对人类环境的忧虑……立意求新,但不能脱离实际去刻意追求,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写自己明白的、想透彻的思想内容,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应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3.选材要“精”。(1)材料要“实”。不好高骛远,选取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精彩片段、难忘瞬间等实在、细小的材料,实写、细写,从中折射出伟大、不凡的光辉。
(2)选材要“鲜”。综观近几年的中考话题作文,其话题大多具有时代感。所以我们写作的题材也应该体现“鲜活”性,不落俗套,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和事,用心去发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素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鲜。鲜活的材料要彰显社会中的亮点。如写“阳光”,可写“白医天使”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忘我战斗,成为撩开“非典”黑暗面纱的一束阳光的;可写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如何使西部地区的人民感受到温暖与信心的等。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4.形式要“妙”。近年来,话题作文的一类卷,写作形式上异彩纷呈,摒弃老三段,以日记体,书信体,诊断书等各种新颖形式使人眼前一亮,这些极具创意的思维火花,反映了考生的思维素质和才情。但不能为“妙”而“妙”,精巧的结构只有与充实的内容有机结合,才能给人以美感。(对于如何在文章形式上创新,后面有专题讲解,此处不展开。)
5.体裁要“准”。话题作文一般都是“文体不限”(也有个别限制文体的)。文体不限是给我们选择文体的自由,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所写文字必须符合该文体的写作要求。写话题作文怎样才能选准文体呢?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要看话题宜于用什么文体。如“阳光”这个话题,通过读“要求”的第一点可知,它可选的文体十分宽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均可。二是要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写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作潜能。如“阳光”这一话题,语言功底好的同学可选用诗歌、散文这类文体,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标新立异;语言表达能力一般的同学,可选用记叙类文体,用朴实的语言表述对阳光的理解;想象力丰富的同学,也可尝试童话、寓言的创作;知识综合能力强的考生,可写写说明文,向人们讲述阳光为什么是七色的;长于理性思考的,不妨写作议论文,阐释一下阳光在生活中的意义。
6.拟题要“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拟题巧妙,能使文章陡然生色,博得更多人的青睐。“题好文一半”,拟个好题目,也是作者写作素质高的体现。如何才能拟出精当、新颖的题目,使其达到“巧”的高度呢?要注意两个方面:
(1)作文的题目要符合文章体裁的特征和内容,避免文不对题,题不对文。记叙文的题目应该反映所要叙述的内容的性质和特征,如“你,是我生命中的阳光”(写“你”怎样帮助“我”走出灰暗、阴冷的心境,感受生活的美好);议论文的题目则应该反映所要论述的观点或论题,如“阳光总在风雨后”(写人在走过艰难、困苦后会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成倍的自信);说明文的题目则应该指向被说明的事物,如“七色光”(说明阳光为什么是七彩的)。
(2)掌握几种拟题方法。①词语修饰法。即在话题的前后加上修饰性的词语,使其形成一个短语或句子。如“阳光的力量”,“浪漫的阳光”等,其前后的词语限制了写作的范围和内容。②修辞拟定法。即运用修辞方法拟题。如“阳光是一种语言”,“阳光畅想曲”,“母爱,是最暖的阳光”等。③巧用点缀法。即引用、化用一些名句、书名、影名、歌词等作为标题。如“生活需要七色阳光”,“赤橙黄绿青蓝紫”,“日出江花红胜火”等。④反弹琵琶法。即选取与阳光特性相反的语境。如“夜里的阳光”。⑤学科整合法。即借鉴其他学科知识拟题。如“生命的阳光=亲情+友情+爱情”,“阳光≠温暖”。需要注意的是,拟题与构思是密不可分的,拟题是构思的一部分,那种抛开文章构思,片面追求题目新颖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7.语言要“亮”。语言富有表现力是大多数考场高分作文的共同因素之一。怎样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文采飞扬?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
(1)巧用形容词,使文义清楚、文词生动。
(2)采用修辞,加强对语言的包装,使文章富有情趣、充满激情。
(3)引用名句,使文章闪烁星星般的光彩,展现你的智慧与知识财富。
(4)会用口语,使文章体现生活的气息。
(5)多用个性语。即在进行人物动作、神态、尤其是语言描写时,要抓住特点,凸显人物的个性化,他就是他,是独一无二的,非大众化的。
(6)妙用流行语,使文章呈现时代性。因为中学生的作文当属“时文”。语言出新、鲜亮的前提是文章中流淌着真情实感。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上海满分作文:我想唱首歌(二)
-
深圳满分作文:留下(二)
-
优秀作文:为世界增添属于你的异彩
-
中考作文:让自己的心阳光灿烂
-
满分作文:生命的空间
-
常州市2007年中考优秀作文选(含点评)
-
06年广东惠州卷优秀中考作文评析 :笔
-
2007年最出新的北京中考作文佳作:劳动成就我
-
200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优秀作文
-
2007年中考作文点拨(三)
-
备战2007年中考作文之——立意出众篇
-
2007年中考作文备战之扣题写作篇
-
鹤发鸡皮
-
朝秦暮楚
-
小嘴(英语)
-
110 石崇王恺比富
-
课间十分钟(片断)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生活需要仪式感的句子199句
-
小班健康教案《该不该洗小手》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设计《我帮小蛇穿花衣》反思
-
男鞋广告宣传文案3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