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名师教学实例 “估一估”数学活动课案例
时间:2008-11-19 01:58:28
A+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实例 “估一估”数学活动课案例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 彭永新 洪薛
教学目标:
⒈结合现实素材感受以小估大的意义,并初步学会以小估大的方法。
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受到生活要节俭的习惯教育。
教学准备:
每组一小袋米粒、每人一张印有一篇文章的纸(8开纵向)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管中窥豹》,想看看吗?(播放《管中窥豹》录像)
师: 谁能说说“管中窥豹”是什么意思?(生口答)
师:《管中窥豹》原来的意思是通过竹管中的小孔来看豹身上的斑纹,虽然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但由此可想象出豹全身的模样,后来常与“可见一斑”连用。现在比喻通过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出全貌。这种“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估计猜测(板书:估一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经历估算过程,感悟估算方法
㈠数树叶活动
⒈出示如下树叶图
师:看,这幅树叶图像不像豹身上的花纹?现在请大家数一数这幅图上大约有多少片树叶,你们准备怎样数就能比较快地数出来?大家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交流交流看谁的办法好?
⒉交流:
生1:我先数一排大约有12片数叶,有这样的9排,大约有108片树叶。
生2:我发现第一排、第四排、第七排都是12片,其余都是9片,所以有3个12片和6个9片,加起来一共是90片。
生3:我先数其中的一小块大约有10片,树叶图横的可分3块,竖的可以分3排,正好分成9个同样大小 的小块,所以就有9个10片,大约90片。
师:对这三种办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意见吗?要比较快地估算出树叶的总数,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最好?请大家小组相互评议一下选出你们认为最佳办法。
⒊评价:
生4:我们觉得第三种办法最佳,因为树叶排列不整齐,一排一排地数不容易数清楚。
生5:我们也觉得第三种方法好。因为只要求我们估计一下,并不要求十分准确。我觉得第一种和第三种都好,第一种是用扁扁的管子看,第三种是用方方的管子看。
师:生活中很多情况并不需要得出准确的结果,只需要我们大致估算一下。就像这幅树叶图排列比较凌乱,要准确数出片数比较麻烦,我们就可以估算一下。但估算的方法必须科学严谨,绝不可以随便估计。这幅图排列虽不整齐,但分布比较均匀。所以第一种办法按排数数,就不符合实际,按块数数就比较准确了。
㈡数文章字数活动
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一篇文章的纸页。
师: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比赛,拿出发下的文章,请大家估计一下,这张纸上大约有多少个字。
⒉汇报交流:
生1:每排接近35个字,有40排,大约有1400个字。
生2:我数了第一段大约有100个字,文章有6段,大约有600个字。
生3:我把文章中较长的第2、5段分别看作一份,把第1、3段合为一份,其余的看作一份,这样就分成4个部分,我们数了一个部分大约有230个字,4个部分大约有920多个字。
生4:我把一张纸对折成相等的8份,我数了其中一部分大约是120个字,我估计这篇文章大约有960个字。
师:这几种方法都是先数出其中一小部分,再估算出整篇文章,但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你们觉得准确结果可能是多少呢?请大家小组议一议。
⒊议论:
生5:我认为大约是920个字。把这篇文章分成四等份来数比较准确。
生6:第一种和第二种都不准确,不仅每排字数不等,每一段字数也不等。
生7:我认为应该是960个字,用对折的方法既简捷又比较准确。
生8:应该是1400多字,我爸爸是报社编辑,他们排印文章就是这样按排数算版面字数的。
师:同学们的看法都有道理。这里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个是实际算法,空格空行都不算,一个是编辑算法,按报纸版面来计算。那为什么报社排版要按版面来算呢?看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三、实践应用,拓展教育
㈠调查学校图书室藏书活动
师:课前老师曾布置大家去学校图书室调查每个书架摆放图书的情况,下面就请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调查到每个书架大约能放多少本书?是怎样调查的?
生1:我们把每层多少本数出来,然后加起来,得到2216本。
生2:我们小组数了一层大约有300本,一个书架有这样的7层,就是7个300本,大约是2100本。
……
师:有的同学一本本数,加起来,有的同学只要数一层再估计出7个几是多少,现在你们觉得哪一种更简便一些?
(我们不需要一本本去数,只要数出一层书的本数,我们就能根据几个几估计出一个书架大约能放多少本书。)
师:现在学校有3个这样的书架(播放学校图书室藏书书架图片),估计一共大约可以放多少本书呢?
生1:一个书架大约有2000本书,3个书架就是3个2000本,大约有6000本。
生2:也可以这样算,一个书架一层大约是300本,三个书架21层,大约6300本。
师:这种估计方法在我们日常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你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举例:(略)
㈡估算学校食堂就餐浪费粮食活动
师:学好了估一估,我们还能从生活的小现象中去发现大问题,下面我们一齐去我们的食堂看看吧。
⒈播放录象,录象内容是我校学生就餐后的浪费情况。
师: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真浪费,好多饭菜还没有吃完。
生2: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同学们不爱惜,真不应该。
师:同学们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形容粮食来之不易的古诗吗?(生:锄禾)还会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师生共背古诗)
师:真是“粒粒皆辛苦”啊,同学们知道你们一顿饭浪费了多少粒粮食吗?下面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去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拿出发给的信封,倒出其中的米粒。同学们先估一估估一估这一小袋大约有多少粒米粒?再小组合作数一数。
⒉学生合作完成。
⒊各小组汇报:
小组1:我们把米粒分成四份,合作数出其中的一份大约有110粒,4份大约共有440粒。
小组2:我们也把米粒分成四份,每人数一份,合起来大约是400粒。
……
师:大家的结果都差不多。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每顿饭你自己大约浪费多少粒米?
生口答。
师:经过老师的课前调查,同学们每顿饭大约浪费的米饭折算成米粒,大约就有400粒,就和这一小袋信封装的米粒差不多。估计一下我们班同学一顿饭大约浪费多少粒?
生1:我们班39个同学,我们看成40个400,就浪费大约16000粒。
师:16000米粒有多重呢?老师通过查资料得出:30多粒米大约是1克,1斤大约是16000粒。也就是说我们班同学一顿饭大约浪费1斤米。照这样,估计一下我们学校一顿饭大约浪费多少斤米?
生2:我校有28个班,一顿饭就大约浪费28斤。
师: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如果全国的小学生都这样浪费,那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一顿饭该浪费多少呀?(师出示资料: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每人节约1粒米,可节约2亿粒米,约是1400斤,可供1人大约吃35年。)这里只是1粒米,如果都像我们有些同学那样每顿饭浪费400粒,那又会是多少啊……
生:哦!……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管中窥豹的方法学习了估一估,你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给自己作个简单的评价。
生1:我学会了估计的方法,而且知道了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生2:我学会了要估计很多的数量,只要选择一小块就能估计出很大的数量,也知道了我们要爱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布置课后调查:
⒈估计你一天大约花多少零用钱?
⒉估计你一个月大约花多少零用钱?
⒊估计你一年大约花多少零用钱?
教学目标:
⒈结合现实素材感受以小估大的意义,并初步学会以小估大的方法。
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受到生活要节俭的习惯教育。
教学准备:
每组一小袋米粒、每人一张印有一篇文章的纸(8开纵向)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管中窥豹》,想看看吗?(播放《管中窥豹》录像)
师: 谁能说说“管中窥豹”是什么意思?(生口答)
师:《管中窥豹》原来的意思是通过竹管中的小孔来看豹身上的斑纹,虽然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但由此可想象出豹全身的模样,后来常与“可见一斑”连用。现在比喻通过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出全貌。这种“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估计猜测(板书:估一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经历估算过程,感悟估算方法
㈠数树叶活动
⒈出示如下树叶图
师:看,这幅树叶图像不像豹身上的花纹?现在请大家数一数这幅图上大约有多少片树叶,你们准备怎样数就能比较快地数出来?大家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交流交流看谁的办法好?
⒉交流:
生1:我先数一排大约有12片数叶,有这样的9排,大约有108片树叶。
生2:我发现第一排、第四排、第七排都是12片,其余都是9片,所以有3个12片和6个9片,加起来一共是90片。
生3:我先数其中的一小块大约有10片,树叶图横的可分3块,竖的可以分3排,正好分成9个同样大小 的小块,所以就有9个10片,大约90片。
师:对这三种办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意见吗?要比较快地估算出树叶的总数,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最好?请大家小组相互评议一下选出你们认为最佳办法。
⒊评价:
生4:我们觉得第三种办法最佳,因为树叶排列不整齐,一排一排地数不容易数清楚。
生5:我们也觉得第三种方法好。因为只要求我们估计一下,并不要求十分准确。我觉得第一种和第三种都好,第一种是用扁扁的管子看,第三种是用方方的管子看。
师:生活中很多情况并不需要得出准确的结果,只需要我们大致估算一下。就像这幅树叶图排列比较凌乱,要准确数出片数比较麻烦,我们就可以估算一下。但估算的方法必须科学严谨,绝不可以随便估计。这幅图排列虽不整齐,但分布比较均匀。所以第一种办法按排数数,就不符合实际,按块数数就比较准确了。
㈡数文章字数活动
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一篇文章的纸页。
师: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比赛,拿出发下的文章,请大家估计一下,这张纸上大约有多少个字。
⒉汇报交流:
生1:每排接近35个字,有40排,大约有1400个字。
生2:我数了第一段大约有100个字,文章有6段,大约有600个字。
生3:我把文章中较长的第2、5段分别看作一份,把第1、3段合为一份,其余的看作一份,这样就分成4个部分,我们数了一个部分大约有230个字,4个部分大约有920多个字。
生4:我把一张纸对折成相等的8份,我数了其中一部分大约是120个字,我估计这篇文章大约有960个字。
师:这几种方法都是先数出其中一小部分,再估算出整篇文章,但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你们觉得准确结果可能是多少呢?请大家小组议一议。
⒊议论:
生5:我认为大约是920个字。把这篇文章分成四等份来数比较准确。
生6:第一种和第二种都不准确,不仅每排字数不等,每一段字数也不等。
生7:我认为应该是960个字,用对折的方法既简捷又比较准确。
生8:应该是1400多字,我爸爸是报社编辑,他们排印文章就是这样按排数算版面字数的。
师:同学们的看法都有道理。这里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个是实际算法,空格空行都不算,一个是编辑算法,按报纸版面来计算。那为什么报社排版要按版面来算呢?看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三、实践应用,拓展教育
㈠调查学校图书室藏书活动
师:课前老师曾布置大家去学校图书室调查每个书架摆放图书的情况,下面就请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调查到每个书架大约能放多少本书?是怎样调查的?
生1:我们把每层多少本数出来,然后加起来,得到2216本。
生2:我们小组数了一层大约有300本,一个书架有这样的7层,就是7个300本,大约是2100本。
……
师:有的同学一本本数,加起来,有的同学只要数一层再估计出7个几是多少,现在你们觉得哪一种更简便一些?
(我们不需要一本本去数,只要数出一层书的本数,我们就能根据几个几估计出一个书架大约能放多少本书。)
师:现在学校有3个这样的书架(播放学校图书室藏书书架图片),估计一共大约可以放多少本书呢?
生1:一个书架大约有2000本书,3个书架就是3个2000本,大约有6000本。
生2:也可以这样算,一个书架一层大约是300本,三个书架21层,大约6300本。
师:这种估计方法在我们日常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你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举例:(略)
㈡估算学校食堂就餐浪费粮食活动
师:学好了估一估,我们还能从生活的小现象中去发现大问题,下面我们一齐去我们的食堂看看吧。
⒈播放录象,录象内容是我校学生就餐后的浪费情况。
师: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真浪费,好多饭菜还没有吃完。
生2: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同学们不爱惜,真不应该。
师:同学们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形容粮食来之不易的古诗吗?(生:锄禾)还会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师生共背古诗)
师:真是“粒粒皆辛苦”啊,同学们知道你们一顿饭浪费了多少粒粮食吗?下面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去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拿出发给的信封,倒出其中的米粒。同学们先估一估估一估这一小袋大约有多少粒米粒?再小组合作数一数。
⒉学生合作完成。
⒊各小组汇报:
小组1:我们把米粒分成四份,合作数出其中的一份大约有110粒,4份大约共有440粒。
小组2:我们也把米粒分成四份,每人数一份,合起来大约是400粒。
……
师:大家的结果都差不多。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每顿饭你自己大约浪费多少粒米?
生口答。
师:经过老师的课前调查,同学们每顿饭大约浪费的米饭折算成米粒,大约就有400粒,就和这一小袋信封装的米粒差不多。估计一下我们班同学一顿饭大约浪费多少粒?
生1:我们班39个同学,我们看成40个400,就浪费大约16000粒。
师:16000米粒有多重呢?老师通过查资料得出:30多粒米大约是1克,1斤大约是16000粒。也就是说我们班同学一顿饭大约浪费1斤米。照这样,估计一下我们学校一顿饭大约浪费多少斤米?
生2:我校有28个班,一顿饭就大约浪费28斤。
师: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如果全国的小学生都这样浪费,那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一顿饭该浪费多少呀?(师出示资料: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每人节约1粒米,可节约2亿粒米,约是1400斤,可供1人大约吃35年。)这里只是1粒米,如果都像我们有些同学那样每顿饭浪费400粒,那又会是多少啊……
生:哦!……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管中窥豹的方法学习了估一估,你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给自己作个简单的评价。
生1:我学会了估计的方法,而且知道了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生2:我学会了要估计很多的数量,只要选择一小块就能估计出很大的数量,也知道了我们要爱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布置课后调查:
⒈估计你一天大约花多少零用钱?
⒉估计你一个月大约花多少零用钱?
⒊估计你一年大约花多少零用钱?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的教案 教学设计与反思
-
幼儿园小班教案案例[数学] “1”和“许多”
-
小班数学活动课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反思
-
小学数学关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 教学设计与反思
-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小小商店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假日小队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小学教学观摩活动实录 叶柱《认识负数》课堂实录
-
“数学广角”教学预案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案例
-
小学优秀 教育案例:细微之中见“合作”,互动合作中显“真情”
-
幼儿园小班教案案例[数学] 小动物学数数
-
数学活动案例“拼图形”
-
数学活动案例“拼图形”
-
幼儿园大班教案案例[数学] 小小建筑师
-
公开课教案学前班“得数是6的加法”活动设计
推荐文章
-
小学教学观摩活动实录 叶柱《认识负数》课堂实录
-
钱守旺 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
-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
在探究中体验以活动促发展
-
怎样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方法和探索
-
《求简单的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
如何面对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方案
-
“长方形面积计算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片断及评析
-
特级教师张兴华教学实录《面积和面积单位》
-
中小学教育 封礼珍的数学教育经验
-
小学数学乘法教学设计 “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
-
小学关于“九加几”教学设计及反思
-
好看的幼儿童话剧剧本《好样的熊孩子》
-
关于季亚琴科的集体教学方式
-
2007年山东济宁市中考满分 作文
-
胎儿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
30《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四
-
[希腊神话] 希腊人派出和平使节
-
倾听幼儿的心声
-
节奏体验在幼儿文学教学中的尝试
-
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
小班教案《装饰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