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律动教案《哈罗哈罗》反思
中班律动教案《哈罗哈罗》反思
1、中班律动教案《哈罗哈罗》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节奏,唱出与同伴打招呼的快乐情绪。
2.尝试创编招手、拥抱等和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动作,与朋友结伴舞蹈。
3.和朋友见面的时候能够主动打招呼,愿意做有礼貌的孩子。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课件《友谊王国》,表现好朋友礼貌打招呼的各种场面。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活动重难点:
1.重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节奏,唱出与同伴打招呼的快乐情绪。
2.难点:尝试创编招手、拥抱等和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动作,与朋友结伴舞蹈。
活动过程:
1.创设“我们都是好朋友”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发音练习,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指导幼儿用“哈罗”的连音和跳音与同伴打招呼,进行发声练习。
(2)鼓励幼儿说一说、做一做遇到好朋友还可以怎样打招呼。
2.播放歌曲《哈罗哈罗》,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二拍子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
(2)教师随音乐第 2 遍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中好朋友是怎样打招呼的?小朋友是怎样唱歌跳舞的?一
3.引导幼儿有表情地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表达与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提问:和别人打招呼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个别幼儿示范演唱歌曲,也可以分组对唱,调动幼儿演唱的积极性。
4. 开展歌表演活动,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和好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动作,如招手拥抱、鞠躬等,鼓励幼儿与好朋友结伴舞蹈。
(1)提问:你还会用哪些动作和同伴打招呼?
(2)请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歌表演,提示幼儿听间奏交换同伴,和好朋友见面的时候主动打招呼,做有礼貌的孩子。
5.引导幼儿找到好朋友再次表演,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是主体,充分地体验到了成就感。最成功的便是我看到了孩子们在乐唱、勤唱、敢唱、善唱,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别的且不说,至少他们是快乐的。我想在快乐中学习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当然也是老师们感兴趣的。通过这次活动,我经过有节奏的跟音乐念歌词,学唱歌曲,孩子们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最后在边唱边表演的环节,我采用邀请的游戏形式,交换伙伴,共同游戏,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同时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感情,增强了交际能力。
不足:
形式有点单一。在配上动作要求的方面没有太强调,所以孩子在表现方式方面便显得含蓄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注意提高敏锐度。根据孩子的能力来适时适当的提升教学目标,让孩子不至于满足于课堂上。
2、大班音乐律动教案《世界儿童心连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世界儿童心连心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与多个同伴合作舞蹈的方法,体验变化不同舞伴舞蹈的快乐。
2.萌发对上海世博会热切期盼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熟悉歌曲《世界儿童心连心》
材料准备:课件;音乐
活动重点:交换舞伴
活动难点:多个舞伴共舞
活动过程:
一、手语表演《城市》
二、世博欢迎您。
·个别幼儿用一段精彩的舞蹈来介绍世界,你们想看吗?看看你们能从她的舞蹈里看出她要介绍的是哪个国家吗?
1、舞蹈:《牛仔很忙》
2、舞蹈视频《樱花》
3、老师的表演《旦角》
过渡:看了你们的表演那么精彩,世界各国的客人都跃跃欲试地要来了,你们听!
三、世界儿童心连心。
1、回忆歌曲,感受音乐旋律。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音乐给你什么感觉?听了这个音乐你想干什么?
2、学跳基本动作与步伐。
①老师当领舞人,邀请孩子尝试(双人)。
②跟着音乐来跳一跳。
3、幼儿尝试多个舞伴合作舞蹈
·请一个朋友跳太少了,我还想邀请更多的朋友一起来跳舞。你们帮我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创编动作,教师总结提升。
【双人、4人、集体】
4、找新舞伴,听音乐跳。
活动反思:
1,拓展引导: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变形的关键就是灵感的来源。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尽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教师是起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因此让人耳目一新的导入是能激发学生绘画灵感的关键。本堂课我的导入是让学生帮助老师绘画在圆里面展开想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绘画的欲望。导入新颖但挖掘的深度不够,应拓展引导,多带动学生的联想,就像刘纯志组长说的一样,让学生去画自己内心的小世界,而不是局限于画老师范画当中的小世界。
2,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表现欲更强,举手的次数更多,因此更活跃,但同时却埋没了一些平时表现不突出的学生,课堂是属于所有学生的,不是属于优秀层次学生的。教师应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多关注表现不怎么突出的学生。
3,提问方式有待加强:比如说把“世界是什么样的?”一问换成“你想给你的世界装扮成什么样?”也许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小世界,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活跃起来,多想一想结果,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全面关注学生及教师的内心想法。多换位思考,让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
4,幼小的心灵需要鼓励的带动:本堂课,因为我怕打击学生幼小的心灵,所以在展示的环节不敢叫“差”生上台来展示,其实如果做了结果可能恰恰相反,因为幼小的心灵虽然很容易破碎但幼小的心灵更需要老师的带动和鼓舞。我们应该都留些机会给这些“差”生,并且正确的去引导他们,多鼓励他们,让其认识错误并产生“我要改正我要做得更好”的.念头。
5,课堂小结切勿呆板:本堂课我觉得我最大的失误就是组织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时的语言当面用词过于强硬。因为学生绘画速度不一致,尽管有些学生已经画完了,但有些同学可能刚投入到绘画当中来,因此进行课堂小结时应用委婉的方式来说,以此让学生很快的接受老师让学生停下来的建议。比如说“同学们让我们先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来看看画完了的同学的画,也许你会对你的创作更有灵感哦!”另外在平时课堂上应锻炼速度慢的学生加快绘画速度!
以上几点是我本堂课的收获,也算是伴我成长的一个必经之路,我觉得像我们这些新进的还未长大成熟的教师更应该虚心的向前辈们去学习,多请老师们来听课,尤其是评课至关重要,这样我们互相之间的成长速度会更快。
5、完整随音乐跳集体舞。
再次随乐完整舞蹈;
客人老师加入,再次体验参与集体舞的愉悦。
3、大班音乐律动教案《熊和小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表演的基础上,学玩控制性游戏:当熊出现时,能保持原有姿势不动。
2、能根据即兴乐曲的特点,较合拍地自由舞蹈。
活动准备:
1、树林背景图、小鸟、小兔、小孩、熊图片。
2、熊的头饰。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熊的头饰:小朋友们,它是谁?熊是个很厉害的动物,它会伤害小孩,当小孩遇到熊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对了,只要小孩一动不动地装木头人,熊就不会伤害我们了。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熊和小孩》的歌吧。
二、学习歌表演并创造最后不动的造型
1、熊没有来的时候,小动物和小孩在干什么?
(1)幼儿即兴表演小动物和小孩
(2)相互学习和模仿伙伴的动作
2、熊来了,小动物和小孩怎么办呢?
(1)幼儿自编不动的造型
(2)相互模仿和学习
3、熊来了,看到都是石头人,它会怎样呢?
(1)学熊走路
(2)学熊寻找食物的样子
三、感受和欣赏完整的音乐,体会ABA的音乐结构
1、欣赏第一遍音乐:
(1)音乐有几段?
(2)它们有什么不同?
2.欣赏第二遍音乐:
(1)什么地方是小孩和小动物在一起玩的音乐?
(2)什么地方是熊来了的音乐?
四、幼儿合作玩《熊和小孩》的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教师扮熊玩游戏。
3、幼儿扮熊玩游戏。
课后反思:
《熊和小孩》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木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特点:
1.整个教学活动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动作、创编造型、完整游戏。先由易到难分步练习,层层突破重难点后再完整游戏。
单个环节:如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先让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创编,创编两人表演的动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动作。创编“木头人”造型也是这样:一个人造型、两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儿游戏时,也是一遍有一遍的变化和难度。
2.注重了动静交替的原则。幼儿生理、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律快”。他们疲劳的快,恢复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转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则,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比如:让幼儿集体跳舞到单独个别创编表演,表演后老师小结评价、提问,让幼儿有适当休息等。
3.这虽然是一个音乐游戏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以歌曲为载体,将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整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锻炼,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使活动更加地扎实有效。老师还比较好地关注到了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点,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动作做得更美、更有节奏感,实现了艺术活动的价值。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的不亦乐乎。
不足之处: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给予幼儿的时间还不够,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及动作,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好地投入进去。
4、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大猫小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初步根据根据图谱为乐曲进行简单的伴奏。
2.尝试通过学习大猫小猫的声音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
3.喜欢演奏打击乐器,体验演奏打击乐器的乐趣。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准备大猫、小猫的图片各一个,大猫、小猫的图谱一份。
2.将幼儿分成两组,准备铃鼓、沙蛋若干。
3.音乐《火车开了》、《大猫小猫》。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动物园的大猫、小猫在开音乐会,邀请小朋友们参加,我们一块去听听吧!"(播放音乐,幼儿们开着小火车入场。)师:"小火车接起来,我们出发了。"(播放音乐,幼儿们开着小火车入场。动作:双手握拳放于胸前,设计钻山洞情节,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喜爱之情。)"火车到站了,拉汽笛。"
二、听音乐,辨别音乐的强弱,并寻找节奏。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感受演唱大猫、小猫的不同力度。
师:"小朋友们快坐好,音乐会要开始啦!(大猫、小猫出场了)大猫小猫给小朋友们问好。(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猫(小猫),今天我们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师:
"大猫是怎么叫的?我们来学一学,小猫又是怎么叫的,学一学。"(大猫的声音很大,但是不可以喊;小猫的声音很小,但要有声音。)小结:大猫叫的时候,声音就大一点,小猫叫的时候,声音就小一点。
2.再次倾听歌曲,寻找节奏(X-X-X-X-)提问:我们再来听一听,歌里唱的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教师配以动作,大猫拍肩重一点,小猫则拍腿轻一些。)
3.配以动作,再次熟悉歌曲旋律师:猫咪的歌唱的可真好听,我们一边扮演大猫、小猫一边唱歌来试一试。来,小猫们站起来。(幼儿们随着音乐扮演大猫小猫。)教师小结:大猫脚步沉重,小猫脚步轻佻。
三、练习歌曲节拍。
1.你们觉得男生适合扮演什么角色?女生适合扮演什么角色?
2.在玩之前我要说一下规则,大猫出场的时候,小猫能不能动?(不能)同样的,小猫出场的时候,大猫也不能都动哦!
3.分角色表演师:刚刚是男孩扮演大猫,现在我们女生也来扮演大猫,男孩则扮演小猫。
四、幼儿使用乐器伴奏。
1.出示图谱,师:看,这里有那么多的脚印,这是谁的脚印?(大猫的脚印,小猫的脚印)一个脚印拍一下,我们来试一试。(大猫拍肩,小猫拍腿。)
2.师:"有两样乐器也来参加音乐会,它们想为大猫、小猫伴奏。那谁为大猫伴奏合适?谁为小猫伴奏合适呢?你是乐器的小主人,你要管好自己的小乐器。"(分析:教师出示的两种乐器分别是铃鼓和沙球,幼儿很快就帮大猫选择了铃鼓,为小猫选择了沙球,并一致通过。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演奏铃鼓,一组演奏沙蛋,在教师指挥下初步练习演奏。提醒幼儿遵守轮奏的规则。)
3.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师:我们来交换乐器演奏一遍吧!(分析:这个环节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使用不同的乐器给大猫、小猫伴奏。在乐器的使用、音乐强弱的表现上都顾及了全面,达到活动预设的目标。)
师:音乐会开始了,我们去给其它小动物演奏吧!幼儿听着音乐演奏出场。
活动反思:
大猫小猫是一首旋律简单,强弱关系分明的歌曲。但有时就是太简单了,反而缺少了点难度。
通过音乐,引导着幼儿们入场,我选择的是一首幼儿们耳熟能详的音乐《火车来了》,可是我在引导的时候,节奏没有踩准,从而导致幼儿的节奏也均不稳,在幼儿们入座时也有点乱。导致幼儿们的情绪都不太稳,注意力也不太集中,马上,我直接出示大猫小猫,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幼儿视线集中后,就马上进入到活动中去,在熟悉了歌曲之后,我让幼儿选择适合大猫小猫的乐器,让幼儿们根据乐器的音色去选择乐器,幼儿们用乐器进行演奏活动。然而简单的节奏,简单的歌曲,幼儿们不一会就学会了,导致整个活动下来,没有一点亮点,幼儿们的兴趣也没有被激发出来。在下次进行活动时,我会把增加难度,幼儿们都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在设计活动时,也要注重幼儿们的年龄特征,把活动设计的更富趣味性。
5、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哈罗》含反思
说课:
小班年龄的幼儿喜欢节奏简单、欢快的音乐,听到欢快的音乐,有些活泼的小班幼儿会随着音乐进行跳舞,即进行简单舞蹈的创编,虽然舞姿不是很优美,但幼儿的热情很高,对自己能够自己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感到很开心,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我班幼儿在听到《幸福歌》时,曾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很喜欢曲子的欢快节奏。《说哈罗》这首歌曲就是根据我班幼儿较熟悉的《幸福歌》进行改编的,在听到《说哈罗》这首歌时,歌词的简短、节奏的欢快,如此简短的内容很适合我班的幼儿,于是我产生了给孩子自己尝试给歌曲进行舞蹈创编的念头,通过引导幼儿共同理解歌曲内容,并根据内容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让幼儿的舞蹈创编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重点:
能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舞蹈动作的创编。
难点:
舞蹈动作的创编符合歌曲内容。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初步提高审美的能力。
2、尝试根据歌曲内容给音乐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
3、掌握短语“高兴”、“哈罗”、“圆圈”。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碟子《说哈罗》、录音机、钢琴
较宽的活动场地,即我班的大教室。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以《在农场》为发声曲目,在练声时,要求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提醒幼儿张开嘴巴,并不时通过言语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欣赏音乐《说哈罗》两遍。
1、一遍后,提问:在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
2、两遍后,提问:这次,你听到了这首歌说了些什么?
你很(高兴),你就说(哈罗)!我们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围个(圆圈)尽情欢笑说(哈罗)。
引导幼儿听出歌词中括号的词,便于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三)边听音乐边学习歌词两遍。
(四)根据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
1、谁能给这首好听的歌伴舞?
(1)你很高兴你就说哈罗,该怎么给它伴舞?
(2)我们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又该怎么伴舞?
(3)围个圆圈尽情欢笑说哈罗,怎么给这句歌词伴舞?
在这个过程中,请创编舞蹈较好的幼儿上来示范,并请幼儿跟着学习。
(4)放音乐,请幼儿跟随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伴舞。
你自己还能给这首快乐的歌曲伴什么舞蹈?请你用自己创编的舞蹈给它伴舞,好吗?
(五)师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舞表演,并做小结作为结束。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是主体,充分地体验到了成就感。最成功的便是我看到了孩子们在乐唱、勤唱、敢唱、善唱,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别的且不说,至少他们是快乐的。
6、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大风和秋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秋天美丽景色的情感和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会用肢体动作表现秋叶飞舞飘落的情景,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初步分辨音的不同,并能作出反应。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课件:观察秋天的落叶,知道秋天到了,树叶有的变黄,有的变红都落下来了。
2、小树叶每人二片。
3、用乐器演奏的刮风声音(钢琴刮奏的声音)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秋天的课件。(边看图片,边引导并有节奏的朗诵)
1、提问:“小朋友们,刚才那首诗好听吗?”
2、师:它有个一好听的名字叫《秋天》,老师把它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并运用动作表现。
1、教师清唱2边,幼儿倾听。
2、钢琴伴奏2边,幼儿倾听。
3、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跟教师学唱歌曲。
三、学习分辨和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
1、请幼儿猜想:秋叶跳的很欢快时,会是什么样的?
2、钢琴节奏的快慢,来感受风的大小。
3、幼儿听音乐集体表演。
四、《大风和落叶》的游戏。
1、每个孩子带上树叶,引导幼儿把自己想像成一片小树叶,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现落叶。
2、钢琴节奏快慢,初步分辨音的不同,并作出反应。
孩子听音乐想象自己是一片落叶,当听见大风声音时赶紧抱在一起。
3、听音乐玩2-3遍。
五、活动结束。
案例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们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音乐活动,活动基本上让孩子在歌曲的旋律中做小树叶飘的动作。为了让小班小朋友想出不同的飘的动作,我事先铺垫了经验,让孩子室外观察小树叶飘的动作。孩子们有了前期的经验,表现的比较好,有的是左右飞、转圈圈飞等等。飘好了,小树叶累,你觉得它会在哪里休息?问题一提出课堂氛围马上又很活跃,孩子说地上、水中、房子上等等,这次活动我也出示了图谱让孩子把一首难懂的歌词简化,孩子学唱部分还是记得比较牢的。这次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活动中玩的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会了这首歌曲。
7、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好听的叮叮》含反思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班里一名幼儿从家带来栗子和大家一起分享,使孩子对栗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教学进度,“铜碰钟”是幼儿要学习和认识的乐器,因此预想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细则》中提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依据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好听的叮叮”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听辨特定声音“叮叮”,感知曲式。
2、认识铜碰钟。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栗子、三角铁和圆舞板。
2、物质准备:音乐、小魔棒、魔袋;三角铁、圆舞板各一个;铜碰钟、托盘、栗子若干。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乐器和道具感知“叮叮”和曲式。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铜碰钟的外形、音色和材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听音乐《慢慢走》,跟老师做动作。
2、感知“叮叮”。
(1)做游戏:出示魔棒,跟着魔棒一起说“叮叮”,指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听“叮叮”的音乐,在音乐“叮叮”的时候,引导幼儿拍身体的不同的地方。
A段:“叮叮”——拍奏肢体。
B段:扭动身体。
3、认识乐器铜碰钟,并用乐器来感知曲式。
(1)出示魔袋:里面放有三角铁、圆舞板、铜碰钟。
(2)教师分别敲响这i种乐器,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根据乐器的音色猜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3)幼儿分别说出三角铁、圆舞板两种乐器的名称、材质、演奏方法。
①认识铜碰钟:介绍乐器的名称——铜碰钟。
②倾听和分辨三角铁和铜碰钟的音色——都发出“叮叮”的声音。
③探索铜碰钟的材质——木质和铜质。
④探索铜碰钟的演奏方法——可以变换各种造型。
(4)用乐器来感知“叮叮”和曲式。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8、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可爱的小蚂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音乐故事中,听辨节奏的快慢与强弱,体验用响板表现小蚂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蚂蚁教具、响板、教学课件及音乐。
2、幼儿对小蚂蚁的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小蚂蚁爬呀爬重点:有节奏的听着音乐爬爬玩玩做游戏——歌表演:蚂蚁搬豆师: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散散步,(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我们把自己变成可爱的小蚂蚁好吗?蚂蚁的头上有什么的啊?(播放音乐)——出示小蚂蚁,听着音乐做律动小游戏“小蚂蚁爬呀爬”
师:你们看看,我的小蚂蚁是怎么和我做游戏的?它在哪里爬呀?
——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还想让小蚂蚁爬到你身上的哪些地方去?
小结:我的小蚂蚁是听着音乐,一步一步往前爬的,不快也不慢,孩子们,跟上喽。
2、拍拍玩玩:出门找食物重点:情景中用响板表现快和慢的节奏。
——听蚂蚁的脚步声。幼儿听听说说,分辨声音的强和弱。
出示两种乐器:大鼓和响板。“听听这是谁的脚步声。为什么?”
小结:原来响板的声音和小蚂蚁的脚步声有点像,小小的,轻轻地,你们听小蚂蚁高高兴兴的出门找食物去了......
——幼儿拿起响板和教师一起听着音乐演奏,快快的,欢乐的。
——故事继续讲述:幼儿在情景中听辨上行和下行的音乐,并使用响板听着音乐表现蚂蚁快快慢慢的脚步声。
——观看媒体:小蚂蚁发现什么啦?幼儿使用响板表现蚂蚁爬树的脚步声。
——小蚂蚁你们找到豆豆了吗?找到什么豆豆呀?幼儿和老师一起听着音乐把豆豆搬回家。用响板快慢交替的演奏表现故事情景。
——该游戏可视情况反复玩一次。教师注意提醒孩子“小蚂蚁要慢慢走哦,听着音乐一步一步走,别让身上的豆子滚落下来哦”
3、音乐游戏:搬起大饭团——猜猜看看,小蚂蚁发现了什么?观看媒体:局部——整体——结合媒体变化,教师用响板表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小蚂蚁叫伙伴搬饭团,伙伴越来越多,脚步声越来越响的故事情节。
——那么大的一个饭团我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呀?
——听辨,听听我的朋友是不是来得越来越多了?
教师与幼儿一起把饭团搬回家。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好,非常喜欢跟着音乐做出各种肢体动作,而这样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儿谣适合幼儿感知节奏。
9、中班音乐律动教案《捏拢放开》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和分辨音乐的上行、下行,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3、体验做身体动作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歌曲内容:
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拍一拍,
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拍一拍,
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头顶上,
耳朵上,肩膀上,膝盖上,爬到小脚上。
10、中班律动教案《造飞机》
一、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飞机的飞行。
2、 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现象。
3、 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二、活动准备:
1、 歌曲:《造飞机》
2、飞机模型、音乐《造飞机》。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老师请小朋友猜个谜语:天上飞,不是鸟,前边翅膀大,后边翅膀小,喝饱汽油飞得
高。原来是飞机呀。
2、 出示飞机模型,观察飞机的结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飞机有机身、机翼、推进
器、起飞着落装置)
(二)学做飞行动作,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飞机的形态。
1、尝试用身体表现飞机的各个部位:你能用自己的身体造飞机吗?小手可以做飞机的什
么?(身体、脚)推进器可以怎么做?(教师和幼儿一起造出机身、机翼、推进器等)飞
机造好了,我们一起来飞一飞。
2、听音乐飞行:飞到天空,飞向海面,再飞到天空,飞过白云。(随音乐教师和幼儿一
起学开飞机的各种动作。)
(三)学唱歌曲《造飞机》,学做造飞机动作。
1、 教师站起来表演《造飞机》:老师也来造飞机,请你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
(1)歌里唱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做相应的动作)
(2)跟老师学一学造飞机(坐在位子上,念歌词,念到“推进器”“造得奇”时进行解
释。)
(3)念完第二遍歌词,理解歌曲中重复的现象:这首歌曲中,每句歌词的开头是重复的,
造飞机,造飞机……,一共说了两次,蹲下来,蹲下来……;蹲下去蹲下去……,飞上
去,飞上去……,都是重复说两次。
(4)再次念歌词。
(5)小朋友表演的真棒,一起轻轻地跟老师唱这首歌。(在座位上唱两遍)
(6) 我们排着队来做飞行表演,请小飞机们找个空位置站好,做动作的时候要整齐,神
气一点。
(四)合作游戏,练习唱歌。
1、 造飞机,造飞机,飞机造得奇。刚才我们是一个人可以造飞机,那两个人能不能造一
架飞机呢?
(1)幼儿自由讨论。
(2)两位老师示范合作表演。
(3)幼儿分配角色。(男生做机翼,女生做推进器)
(4)表演完一遍后,提出新的要求:比比哪架小飞机唱的歌好听。然后再唱一遍。
(5)交换角色表演。
2、我们来造一架大飞机,老师来做飞机的头部,小朋友做机身。
(1)两位老师带领小朋友游戏。(两位老师分别做两架飞机的机翼,其他小朋友做推进
器,一个跟着一个,唱两遍)老师来做飞机翼,男小朋友跟着我,女小朋友跟着·老师,
我们变成两架大飞机,飞机要开得稳,歌要唱的好。
(五)结束活动。
到外面去继续造飞机。
11、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咚咚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演唱歌曲。
2、借助敲鼓和锣两种乐器的动作,提示记忆歌词,体验鼓和锣对话的情趣。
3、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锣和鼓各一只,歌曲图谱一份,钢琴伴奏以及“小企鹅”和“小老鼠打喷嚏”的音乐游戏。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师:寒冷的冬天来了,小企鹅们都要出来活动啦!(师幼跟琴练声:小企鹅,鹅鹅鹅,摇摇摆摆爱唱歌,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师:哎呀,活动一下真舒服。让我们轻轻回座位休息一下吧!小企鹅唱得真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把谁引来了,瞧!(教师直接出示鼓)师:小鼓也想唱歌的,你听!(教师敲:咚咚)
2、熟悉鼓的节奏师:小鼓是怎么唱歌的?(咚咚)哦,我敲小鼓咚咚(教师随机出示图谱1)我们一起看图说,(师幼看图说)加上动作来试试。
师:我们的小鼓除了会这样“咚咚”的唱歌,还会唱更好听的歌呢!小耳朵听好了(教师敲)小鼓是怎么唱的?(指名说)师:小鼓究竟是怎么唱歌的,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再敲小鼓)师:小耳朵真灵!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随机出示图谱2)让我们看图说一说。(师幼看图说)师: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
3、熟悉锣的节奏师: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教师出示锣)小锣也想唱歌呢,听好了,(教师敲锣)小锣怎么唱歌的?(指名说)师:哦,我敲小锣锵锵。(直接边说边出示图谱3)看图试试,(看图说)拿起你的锣来敲一敲,(加动作敲)师:小锣还想唱歌的,你们看!(教师直接出示图谱4)谁会唱?(指名两个幼儿)真能干!我们一起看图试试。(师幼看图说)小锣拎起来试试(加动作敲、教师手指图谱)
4、鼓和锣合奏师:把前面的鼓也请过来一起试试。(看图说)小鼓手敲的真好听!(教师直接出示相同节奏谱5)让我们一起把鼓和锣敲起来吧!(敲一遍)师:真热闹,我们的鼓和锣还会这样唱呢!(教师边敲边说)|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它们是怎样唱的?(指三名幼儿,教师接幼儿的话后面说)师:让我们一起看图说一说(师幼看图说两遍)谁来试一试(指名两个幼儿)师: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试试。(加动作试)
5、学唱歌曲师:老师还能把它们唱出来,你们信不信?听好了!(教师清唱一遍)好听吗?(好听)来点掌声啊(幼儿鼓掌)教师边教边唱一遍)师:让我们看着一起来试一试。(师幼看图唱两遍)好、让我们跟着琴声来唱一唱。(弹琴,教师用点头、嘴形暗示,手指图谱)师:现在,我们把下面的节奏加上去唱,大家一起把鼓和锣敲起来吧!(教师边敲边唱)师:这一半小朋友愿意做什么?(鼓)好,你们做锣,我做指挥来一起试试。(教师注意手暗示)师:交换再来试试。(对半交换敲)
结束活动
师:敲锣打鼓真高兴!让我们听着音乐跳起来吧!(听音乐“小老鼠打喷嚏”做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12、中班律动教案《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认识身体各部分的基础上感知韵律活动的旋律、节奏和动作特点,边唱边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
2、能根据音乐指出自己身体的部位。
3、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培养幼儿对韵律活动的表现力。
4、认识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准备:
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重点难点:
能根据歌曲指出身体的部位,边唱边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在韵律活动中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
活动过程:
一、复习音乐游戏《青蛙大嘴巴》,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二、教师念儿歌《头发、肩膀、膝盖、脚》,
提问: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都有哪些身体的部位呢?引导幼儿说出头发、肩膀、膝盖等,教师小结。
三、“唱一唱、做一做”
1、播放歌曲,引导幼儿仔细聆听,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在模仿和练习中根据歌词内容指出身体的部位;
四、乖宝宝,动一动
教师播放歌曲,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进行表演。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到活动场地进行比赛,看看谁是最棒的“表演宝宝”,结束。
头发百科:头发,指生长在头部的毛发。头发并不是器官,所以不含神经和血管,但含有细胞。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护头部。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一般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左右,在所有毛发中,头发的长度最长,尤其是女子留长发者。有的可长到90~100cm,甚至150cm,但一般不会超出200cm。
13、中班律动教案《王老先生有块地》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风格,学唱歌曲。
2.在创编歌词和演唱中感受歌曲所带来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白板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
2.熟悉旋律,学唱“咿呀咿呀呦” (跟着音乐两遍)
师:有一位王老先生只要一高兴就喜欢唱歌,听听,他唱了什么?
听伴奏,教师边耸肩边唱“咿呀咿呀呦”
师:王老先生唱的是什么?他唱的时候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高兴?(表情、动作、声音)
师:是的,他的表情是笑眯眯的,而且还做出了好看的动作,他的动作是怎么做的呢?(做耸肩动作)这个动作叫什么?(耸肩)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师:高兴了除了做耸肩动作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拍手、拍肩等)
师: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吧!(引导幼儿用高兴、响亮、整齐的声音演唱“咿呀咿呀呦”)(唱两遍)
3.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歌词(完整两遍)
师:王老先生这么高兴,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可能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儿猜测)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你们仔细听好了
完整播放音乐,教师范唱
师:听出来了吗?歌曲里怎么说?(有鸡、有地……)
师:原来呀,王老先生有块地,他在地里养小鸡(说完教师唱出来)
师:王老先生的小鸡在干什么?(吃虫子)还有呢?(小鸡还唱出了好听的歌曲呢!)
师:小鸡是怎么唱歌的呢?(白板点击节奏卡,教师范唱“鸡鸡鸡,鸡鸡鸡……”)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呢?(两遍,第一遍唱,第二遍加上动作)
4.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完整三遍)
师:这首歌好听吗?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吧!
师: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都忍不住唱出来了,那就一起来唱出来把!
师:我听到某某的声音真好听,王老先生喜欢你,待会儿要和你一起做游戏了,其他人也加油!我们在唱的时候可以加上动作哦!
师:我发现某某不光动作好看,而且表情也很高兴呢!我们其他人也试试看把你高兴的样子做出来,好吗?
5.分角色演唱
师:王老先生觉得你们的声音太美了,他要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呢!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现在我来做王老先生,你们做什么?(小鸡)我呀,先来唱,小鸡什么时候出来唱呀?(鸡鸡鸡,鸡鸡鸡……)
师:来一起试试看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王老先生刚刚是怎么走路的呢?一起学一学
教师可以找两只三名幼儿一起做王老先生,其余幼儿做小鸡,再唱一遍
6.创编歌词
师:王老先生的地里除了有小鸡,还有什么小动物呀?是怎么叫的呢?一起学一学
师:现在让我们完整地把地里的小动物唱一遍把!
7.结束部分
律动出场
14、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娃哈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演唱歌曲《娃哈哈》,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尝试手脚协调地跟着音乐表演新疆舞《娃哈哈》。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舞蹈编排:
(1)脚步以垫步贯穿始终。
(2)听歌词,记动作次数。
第一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左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二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右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三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侧平举,转动手腕两次。
第四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头顶上方转动手腕两次。
第五句歌词:双手在胸前一边拍手一边自转一圈。
第六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三次,最后双手翘起大拇指摆个造型。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环节。
1、聊聊新疆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风土人情,进一步了解新疆,喜欢新疆,激发幼儿学习新疆歌舞的兴趣。
2、学唱歌曲,熟悉歌曲,强调在重拍上的歌词要唱得短促有力些,如:我、是、花、真等,为学习垫步打好基础。
二、学习垫步。
1、创设一个“乘坐火车去新疆旅游”的情景,辅助提问:“火车怎么开呢?”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示范的火车开法:双手叉腰,做垫步。
2、交流自己的发现。如:“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后面一点用脚尖踩。”“脚踩下去的时候身体要长高。”……幼儿模仿尝试,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邀请“火车开得好”的幼儿示范,再次帮助幼儿了解垫步的要领,知道只有这样开火车才能到新疆。
4、出示铃鼓,介绍这是新疆叔叔跳舞时用的乐器。教师跟着音乐拍铃鼓,请幼儿跟着示范者再次开火车去新疆旅行。用铃鼓声给幼儿信号,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脚踩下去,帮助幼儿踏上音乐的节奏。
5、请一位把握节奏较好的幼儿来做新疆叔叔拍铃鼓,带大家游览新疆美景。
三、学跳新疆舞。
1、教师示范舞蹈。辅助提问:“新疆阿姨是怎么跳的?”“手腕转动和扭动脖子表示什么意思?”联想到摘葡萄和葡萄很好吃的意思。“不同方位转动手腕表示什么意思?”幼儿联想是在摘不同地方的葡萄。
2、按舞蹈动作的顺序编成了一首儿歌:
左边的葡萄大又大,
右边的葡萄甜又甜,
旁边的葡萄多又多,
上边的葡萄数不清。
娃哈哈,娃哈哈,
新疆的葡萄亚克西。
3、在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会舞蹈。
教学反思:
小朋友进一步熟悉了歌曲《娃哈哈》,能清楚并熟练地演唱此歌曲。原先有些小朋友会唱此歌曲,但是对歌词有些含糊不清,大部分小朋友本来不会唱此歌曲。通过教学,小朋友全部都能熟练地此歌曲了,而且明白了歌词的意思,因此更好地帮助他们记住了歌词的内容。
15、中班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动动小身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默唱,运用多种方式感应乐曲的节拍。
2、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铃鼓、图谱。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以给国王送礼物的形式,听音乐做“扛、背、抱”等动作。
二、肢体动作。
幼儿假装睡觉,按教师指定的地方动动肢体并作相应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没?”(小眼睛、小手、小脑袋、小肩膀……)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乐律动。
1、全曲欣赏一次。只听音乐,教师唱歌词,不做动作。
2、你都听到小精灵哪里动起来了?幼儿回答后出示图谱。并引导幼儿唱一唱。
3、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乐中,谁不见了,你们仔细听一听。
1、借助图谱分段欣赏并学习默唱(注:老师清唱)
幼儿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试着唱一唱,看到无旋律部分捂住嘴巴。
同样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两遍。
五、创编动作并唱一唱。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动一动?”
幼儿说(教师试着画图谱)后试着唱一唱并和音乐来一遍
六、乐器演奏。
1、让你的铃鼓动起来:
a)摇——放头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师走步,幼儿敲出相应的节奏。
2、为音乐伴奏
语词的地方轻拨铃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听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过程: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16、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小小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和表现跳音。
2.愿意参加唱歌活动,体验与同伴互动交流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小鸟指偶两个、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小鸟飞来了,喳喳喳喳喳(3个音阶练习);哼唱《小小鸟》旋律。
2.谈话导入,(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欣赏第一遍(教师清唱歌曲),了解歌曲名称。
设问:歌曲唱了什么?介绍歌曲名字。
3.手偶表演,欣赏第二遍,初步了解歌词。
设问:歌曲里的小鸟先怎么样?然后呢?
4.借助手偶表演熟悉记忆歌词。
5.学唱新歌,重点学习表现跳音。
6.幼儿边歌唱边表演,进一步熟悉歌曲。
附:歌曲《小小鸟》
1=C
一 只 小 小 鸟,两 只 小 小 鸟,见 面 点 点 头,点 点头。
你 亲 亲 我,我 亲 亲 你,碰 一 碰,碰 一 碰,飞 走了。
反思
《小小鸟》是中班的一节课。由于中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于是,我想出了用手指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为此,我特别自制了2个指偶——小鸟,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小鸟”,让小朋友与小鸟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再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一只小小鸟,提问:“两只小小鸟碰到了一起会干什么呢?”在我的精心提问下幼儿的“话闸“一下被打开了,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在这样活跃的气氛中我强调幼儿要养成说话先举手的好习惯,在我的提醒下幼儿都能举起小手,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在最后环节中我坚持鼓励幼儿创编儿歌,在进行这一环节中我有所顾虑,生怕幼儿不会创编,可是结果往往是在我想象之外的,通过本次的活动使我深深感受到中班的孩子已经具有简单的创编能力。
17、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小黄鸭合唱队》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合共同歌唱的快乐。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重点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 呷 呷. 呷 | 叫 —|”附点节奏的掌握。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准备:
1、ppt课件、《小黄鸭》音乐
2、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喜欢玩水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它原来是小黄鸭,你们喜欢它吗?老师也很喜欢这只小黄鸭,来听听老师为什么喜欢它?(弹奏小黄鸭A段)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1、学唱歌曲A段
①我们把这里当成一个大的浴缸,你们一起来做我的小黄鸭,一起来玩水,可以吗?水应该怎么玩呢?大家一起来大浴缸,一起来玩一下,游呀游。来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下。(播放小黄鸭A段)
倾听歌曲,感受旋律、熟悉歌词。
②初步学唱,熟悉旋律、记忆歌词。
那么可爱的小黄鸭,你们喜欢吗?小黄鸭陪我们洗澡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那我们就要把喜欢、高兴的心情唱出来,让大家都听到你们好听的声音,可以吗?
洗澡还有什么有趣的动作?(幼儿自由单句模仿)让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唱一唱、做一做。
[评析:从听辨、熟悉歌词到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性质,到根据歌词设计有趣的动作,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体现了歌唱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唱歌曲B段
①小黄鸭不但陪我洗澡,它还有其它的本领,来一起听一下。
(引导幼儿听,将 “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 歌词内容说出来)
②师:谁会用动作做一做呢?我们合作试试!
(启发幼儿念歌词并配动作练习,重点:泡泡动作)
③师:可不可以加上有趣的声音呢?
听听歌曲里面有什么有趣的声音?我们把有趣的声音学一学好吗?
(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及动作。)
[评析: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线,学唱时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④一起观看幻灯片,完整演唱歌曲。
看看总共有几只鸭子了?6只鸭子了,你们唱的太好听了,它们都来了,它们是小黄鸭合唱队,它们今天要去沙滩表演,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沙滩表演,表演之前要排练一下哦。(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
[评析: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
三、分组演唱
(1)交代分组要求
师:小黄鸭邀请大家组成合唱队一起去演出,你愿意吗?观众要求小黄鸭合唱队分三组来演唱,这可怎么分呢?(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来进行分组唱)
[评析: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
(2)讨论分组唱规则
师:你们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叫”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1-2遍)
[评析: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快乐地歌唱中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创作感悟: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A段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模仿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平均的四分节奏* * * * | * — |和附点节奏*. * *. * | * — |)的听辩来进行模仿学习小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后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让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学唱时教师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歌唱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许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三组幼儿能够衔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歌唱中,孩子快乐地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歌唱教学的好范例。
教学反思:
这次我选择了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歌曲它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吸引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指南》中的理念,我构建了快乐、平等、丰富的学习环境,以亲和的态度、灵活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宜的指导策略与孩子形成了有效的师幼、幼幼互动。
18、中班律动教案《学走路》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律动:
学走路
教师:
快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按不同的音乐旋律学做jiefangjun、老人、小姑娘的走路方式。
2、学会随着音乐的变化用肢体语言作相应的动作。
3、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jiefangjun、老爷爷、小姑娘的头饰和图片
活动重难点:
1.2点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教师带幼儿做动作进教室。
二、新授律动《学走路》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一一出示图片)
教师出示jiefangjun的图片:是谁呀?jiefangjun叔叔平时是怎么走路的呢?(有精神的,抬头挺胸的,威武的)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位客人是谁呢?"(出示老爷爷的图片)是谁啊?那老爷爷是怎么走路的呢?(慢吞吞的,住着拐杖一步一步的走)
"最后一位客人是谁呢?"(出示小姑娘的图片)那小姑娘是怎么走路的啊?(快乐的、蹦蹦跳跳的、活泼的)
请幼儿说并作相应的动作
2、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三段不同的音乐想请小朋友来听一听,这是哪个人走路的音乐。我们先来听第一段音乐: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像上面哪个人走路的音乐啊,为什么?那你能跟着音乐来学一下jiefangjun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吗?(听完音乐熟悉旋律节奏,拍手打节奏,熟悉后并学做动作)
第二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像是谁在走路呢?用你的小脑袋想一想。为什么会像是老爷爷在走路啊?那你能学老爷爷来走一下吗?
(听完音乐熟悉旋律节奏,拍手打节奏,熟悉后并学做动作)
第三段音乐:听了最后一段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会像是谁在走路呢?为什么你觉得是像小姑娘在走路啊?那你能上来学一下小姑娘走路吗?(听完音乐熟悉旋律节奏,拍手打节奏,熟悉后并学做动作)
每一段音乐能分集体---小组表演--教师并纠正。
3、集体学做律动"学走路"
"刚才我们已经学了jiefangjun叔叔、老爷爷、小姑娘走路,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走一走好不好?老师看看有没有都学会。"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学jiefangjun、老爷爷、小姑娘走路。小朋友们都很棒,都已经学会了,那么我们给自己鼓鼓掌表扬一下自己吧。
三、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学了jiefangjun、老爷爷、小姑娘走路,那小朋友想一想你还能模仿那些人走路啊?请幼儿回答并模仿。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19、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小鸡出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小鸡出壳
活动内容:
小鸡出壳
目标:
1、初步了解、感受小鸡的出壳的过程
2、大胆创编小鸡出壳的舞蹈动作,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准备:
1、小鸡胸饰25个,呼啦圈25个、教具(鸡蛋)
2、小鸡出壳的FLASH配音乐、小鸡出家的FLASH配音乐
3、录音机
过程:
一、自主想象、讨论
1、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呀。(拉线出鸡蛋壳)
1)你们知道蛋壳是谁的家呀?
2)还没有出生小鸡宝宝是怎样的?(教师伸出胳膊做舒展状)蛋壳这么小,鸡宝宝能这样吗?
3)蛋壳中的小鸡宝宝渐渐长大了,住不下蛋壳房子了,怎么办呢?它是怎么出来的呢?
2、观察
观看小鸡出生的FLASH
教师: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种小鸡宝宝出来的情景,那我们来仔细看
看小鸡宝宝到底是怎样出来的,好吗?要仔细看清楚哦。
二、发挥想象,尝试用肢体来表现小鸡出壳的过程
教师提示:你们都看清楚小鸡宝宝是怎样出来的了吗?那现在我们小朋友来也扮演小鸡宝宝,好吗?呼拉圈就是你们的蛋壳房子(幼儿戴上头饰蹲在蛋壳里扮演尚未孵出来的小鸡宝宝)
1、幼儿自己来模仿动作
师:小鸡慢慢长大了,在又黑又小的蛋壳里住不下了,小鸡动动翅膀、转转头,越来越大。
*幼儿尝试来做动作,互相讨论看谁模仿的最像小鸡宝宝。
2、进入小鸡的角色,有表情地表演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小鸡的出壳的过程都做出来了,那把我们刚刚做的动作连起来跳一遍,好吗?
小鸡(蜷缩状,手抱着腿蹲着)慢慢长大了(舒展身体,手松开)在又黑又小的蛋壳里住不下了,小鸡动动翅膀、转转头(伸伸手、转转头)。越来越大(身体完全舒展)。它用小嘴“笃笃笃”地在蛋壳里啄了一个洞(食指并拢作嘴巴,做啄洞状),把嘴巴伸出来,把洞啄大一点(再啄洞),慢慢伸出脚来(慢慢跨出一只脚到呼拉圈外),“噗”的一声,蛋壳破了,小鸡摇摇摆摆的走出蛋壳(做小鸡走路状,走出呼拉圈)。
三、结束
师:孩子们,你们看天怎么样拉?
师:那我们快点睡觉吧。(摇篮曲)
音乐:“喔喔喔,天亮拉。孩子们我们回到自己家里吧。”
教学反思:
1. 在课前要带小朋友先观察生活中母鸡孵小鸡是怎样的,并做好记录。
2. 师幼配合得还不是很好,以后我会注意这个方面。
3. 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我会加配电脑画面,使活动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0、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可爱的脚印》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学习用节奏谱创编二拍子的节奏型。
2、继续培养幼儿用身体乐器(小脚)踩节奏的能力,发展灵活性。
3、体验去农村郊游的快乐。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二、重点与准点:
重点:在节奏谱上摆放、创编二拍子节奏型。
难点:把创编的节奏放进歌表演中,并用脚踩出节奏。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小鼓20只,大鼓1只。
2、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
3、红、紫、兰、绿、黑节奏步法.有小节线纸条若干。
4、底色画面一张,节奏谱两张。
四、设计思路:
我班是音乐特色班,发展到中班后期,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对看似枯燥的音符有了兴趣,原意主动地去摆弄。这个教材是我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改编的,很受孩子的喜爱。特别是结合活动,让孩子在农村田野里跺脚印更让他们的兴奋点达到了高潮。在此基础上,我考虑到了尝试运用我园的“幼儿创造力培养课堂电化教学模式”来设计这个活动流程,力图把编音符节奏的活动设计得活泼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发展厂能力,更能获得审美(节奏美等)与创造的快乐。
五、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观察尝试——联想——应用推广——展现交流
(一)提出问题:
1、复习节奏鼓:《欢乐的鼓》
进教室,找只小鼓做朋友吧。你们身体上的小鼓在哪儿呢?
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热情地欢迎客人老师!
(1)“比比哪只小鼓节奏最好听”。
能听音乐伴奏的速度,完整表演。
(2)请两名幼儿做小老师编节奏。“你们的小鼓真听话”。
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有表情地。
(3)送小鼓休息去。“小鼓在找动作最快的朋友。”
2、复习歌曲、歌表演:《脚印》
“上星期我们去农村郊游了。还记得是怎么玩的?”
“我们请客人老师一起来看看”。
(1)看录相片,最后特写:脚印。
(2)瞧我们玩的多多带颈,我们的小脚丫在田野留下了一串串小脚印,就像一朵朵小花。让我们来用歌声唱唱自己的脚印。
a、要求从歌声中听出你的笑,你的快乐。
集体复习歌曲《脚印》。
b、第二遍唱:最后留下的脚印,在泥土里踩,好象是有弹型的(bajiba)。
(二)观察尝试:
复习歌表演:
现在,我们就要出发了,看看我们今天踩什么节奏去?
从实物投影仪上出示节奏谱,底色加好。
先踩出,再完整表演。
结束照型,可讲讲各种留下的脚印。
(三)联想:
自编节奏型:
“你们的小脚真可爱,行,先休息一会儿。”
除了这两种节奏,你的小脚还会在田野踩什么节奏?(幼儿随意踩,老师学)
(四)应用推广:
1、你们都很聪明。今天,音符娃娃都来了,有红、紫、兰、绿、黑色的,看看,是几分音符,几拍?(看有四分、二分、八分音符,分别是二拍,一拍)我们就用这些音符娃娃来变二拍子的节奏型,编二个小节一个节奏型。
出示纸条,有二条小节线隔开,一小节二拍。好,先4人找朋友,再找你们喜欢的颜色,共同创作。
2、幼儿分组摆节奏谱,自编节奏型,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先编好的,打出自己的节奏,用脚踩出来。
(五)展现交流:
1、出示节奏谱,大家用脚来踩出此5条节奏。重点看,是几分音符,是不是一小节二拍,如错的,来纠正。
2、你们编的都不错,为你们的创作成功,可以拥抱庆祝一下。
现在,就让我们踩着这些节奏,去田野里玩玩。(用2、3个)
“哎呀,玩了好久,脚上全是泥,来,跳到岸上来”。
3、复习歌表演《郊游》
在田野里玩厂这么久,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没玩呢,准备好,我们继续出发。看看谁最精神。
边舞边出教室,和客人老师再见!
结束。
教学反思:
本着“初步萌发幼儿创造意识”的中班年龄班的目标出发,我设计了这个音乐节奏活动。并以“幼儿创造力培养电化教学模式”的程序来开展。
整个活动,由于采用了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大屏幕投影、录像、录音等,故深深地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的求知、探索欲望。如大屏幕录像出现了师生共同在田野里赤脚玩耍的情景,一下子就把幼儿的记忆带回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虽只三分钟时间但效果奇好。而幼儿的一张张自编节奏型卡片通过投影仪后清晰地放大在大屏幕上,真正地体现并达到了现代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而活动设计遵照了“幼儿创造力培养课堂电化教学模式”的程序,幼儿在有序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经验,进行联想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受,获得了审美和创造的快乐。既使整个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了美,表现了音乐的节奏美,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与创造意识,也很好地体现了本模式的最大效益与功能,使此模式很好地为幼儿教学服务。
21、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快乐颂》含反思
活动目的:
1.欣赏摇滚歌曲《快乐颂》,了解摇滚乐的基本特点(歌词简单、重复,曲调热烈、奔放)
2.通过模仿摇滚乐手的演唱,动作及歌手的呼应,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3.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话筒架,话筒各一只,观察有关摇滚乐的图片或者录相。
2.录音机,有关音乐。
教学流程:
1.播放摇滚乐,幼儿自由表现后师问:你们快乐吗?
2.欣赏歌曲录音。
(1)欣赏歌曲,教师提问:他们在快乐的时候说了些什么?(他们数数,从1数到8;他们互相问,回答: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2)重复欣赏歌曲,熟悉歌词主要内容,并知道歌词反复出现的特点。“他样总是唱;只要大家一起唱,就很快乐;快乐没什么道理,快乐就是这么容易。”
(3)再次欣赏音乐,在问答处,跟着歌曲一起大声回答。
3.欣赏有关录相,并模仿摇滚手的动作
(1)欣赏音乐录相,问:摇滚乐乐队除了唱以外,是怎么表达他们的快乐的?(有的弹吉他,有的打鼓,有的弹电子琴)
(2)请幼儿模仿自己喜爱的摇滚乐手的动作并与同伴交流
(3)跟着音乐和电视画面自由模仿摇滚手的动作。
(4)面对“观众”,跟着音乐大胆地表演,将自己的快乐表现出来。
4.教师扮演摇滚乐手,进行现场表演,幼儿扮演观众,与歌手进行呼应,(幼儿与老师交换角色)
5.小结:今天欣赏了摇滚乐,这是一种快乐,热烈的音乐。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22、中班音乐律动教案《淘气的小雨滴》
活动目标:
1、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 X┃、XXXX XX┃的节奏型,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示。
2、知道"呱"处的地方要停住。
3、感受乐曲带来的欢快情绪。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之前已经熟悉小雨滴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师生律动进场。
师:"这些小小气象员们真厉害,我们来学学它们吧!"师生听着音乐一起律动进场。
(教师点击PPT上的第二个播放按钮)师:"呀!打雷啦,我们赶紧回家吧!"幼儿有序地坐回原位。
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XX X┃XXXX XX┃的节奏型,知道"呱"处的地方要休止、停住。
1、感知XX X┃的节奏型。
师:"听,是谁在唱歌?(教师播放小雨滴的声音)(幼儿个别回答)"哦,原来是小雨滴在唱歌!"师:"小雨滴唱的歌还有节奏呢!听听看!"(教师播放PPT:小雨滴,滴答滴,荷叶上面溜滑梯。)问:"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雨滴的节奏么?先和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做一做。"幼儿自由练习后,推荐动作做得漂亮的上台展示,并带领大家练一练。
师:"真不错,小雨滴唱得可真好听!(出示PPT上的节奏谱XX X┃XX X┃XX XX┃XX X┃。)我们一起来练练。"教师带领幼儿配上肢体动作表演。
2、感知XXXX XX┃的节奏型。
师:"小雨滴越聚越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教师请个别幼儿猜一猜,说一说,引导幼儿说出雨滴会滑下去)对呀,小雨滴越来越多,荷叶承受不了了,啪踏一下滑下去了,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一下滑下去的样子么?现在老师的这边是荷叶,小雨滴会怎样滑下来呢?(喊幼儿边表现,边讲述)我的肚子这是荷叶,该怎么表现滑下来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做3个以上的动作。
一边出示节奏图谱:XXXX XX┃X 0┃。"小雨滴越聚越多,小雨滴下面为什么有两条线?说明应该怎么打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教师引导幼儿加上动作来表现2遍。
3、理解休止符,知道"呱"处的地方要休止、停住。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地方很特别,在末尾处有一个呱,什么意思?它表示小雨滴在那边停住啦!就是这个动作!"教师边说,边做一做握拳停住的动作。我们来练一练。"师生一起练习。
师:"下面我们再把小雨滴唱歌的节奏练习一下吧!记住了,最后那个"呱"要收住哦!"教师带领幼儿再次练习2个节奏型。
三、教师出示整张图谱,幼儿完整地演唱。
师:"小雨滴唱得真好听,我们来完整地表现一下吧!"第一遍不加音乐,带幼儿练习,并配上好看的动作。
师:"配上点音乐,我想会更好听!试试看!这次练习我希望大家唱到滑下来的时候要快点哦!刚才有的小朋友动作一看就不是滑下来的样子。"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再次练习,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四、延伸活动:
打击乐"淘气的小雨滴"师:"小朋友,你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老师在区角里还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乐器,呆会儿我们还可以拿着乐器来表现淘气的小雨滴哦!"
23、中班音乐律动教案《欢乐与悲伤》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别两首歌曲的不同性质(高兴的、悲伤的)。
2.通过表情、语言、动作及粘贴颜色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乐曲《蝴蝶找花》、《二泉映月》及《小鸟飞》的磁带。
2.笑和哭的花宝宝各一个。
3.高兴的、忧伤的娃娃头若干。
4.冷色、暖色纸片若干及浆糊。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听“小鸟飞”的音乐进活动室。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件礼物,这两件礼物很特别,要我们小朋友的小耳朵来收,先请小朋友“收”第一件礼物……”
2.欣赏乐曲《蝴蝶找花》第一遍,然后出示笑的花宝宝。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呀?”(一段音乐)“小朋友听了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听音乐的时候想干什么?”(很高兴、想笑、想拍手、想跳舞……)“这个花宝宝也和我们一起听了这段音乐,看看,这个花宝宝听了音乐后是什么样的心情?”(很高兴,高兴的笑了)。
3.欣赏乐曲《蝴蝶找花》第二遍,说说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再欣赏一遍这段音乐,我们边拍手边欣赏,听听这段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小朋友欣赏了一遍这段高兴的音乐,你们感觉它的节奏是快还是慢?”(快、欢快)“这段高兴的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呢?”(铃鼓……)
4.欣赏《二泉映月》的乐曲,出示哭的花宝宝。
“下面请小朋友收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第二件礼物,小朋友再听。”
“第二件礼物是什么?”(也是一段音乐)“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很难过,很悲伤,很凄惨,还想哭)“花宝宝听了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也很难过,难过的哭了)。
5.欣赏乐曲《二泉映月》第二遍,并随教师一起模仿拉二胡。“小朋友再欣赏一遍这段乐曲,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这段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二胡)“这段乐曲的节奏是快呢还是慢?”(慢)
6.请小朋友边拍手边对比欣赏这两段乐曲,感受这两首乐曲有什么不一样?
“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这两段音乐,感受一下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听了之后感觉这两段乐曲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第一段乐曲节奏欢快,它有许多乐器演奏,很热闹;听起来让人感觉很高兴、很欢乐,听了就想笑、想拍手而且还想跳舞;第二段乐曲节奏缓慢,它只有一种乐器演奏,听起来给人一种很难过、很悲伤、很想哭的感觉。”
7.请幼儿对比欣赏两段音乐并自由选择娃娃头表现音乐。分别出示高兴的和忧伤的娃娃头:“看,这是什么呀?”(娃娃头)“下面我们边欣赏音乐边玩游戏,好不好?小朋友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自己选一张娃娃头表演。想一想,欣赏高兴音乐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娃娃头?欣赏悲伤音乐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娃娃头?”
8.请小朋友边欣赏音乐边玩游戏:“给花宝宝找朋友”
“小朋友们看,这两个花宝宝多孤单呀!老师这儿还有许许多多各种颜色的小花片,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我们把这些小花片贴在花宝宝的周围,这样花宝宝就再也不会孤单了!你们说对不对?”
介绍游戏的玩法:“小朋友在听欢快音乐的时候,就在笑宝宝的周围,粘贴上你感觉很高兴的颜色花片;听悲伤音乐的时候,就在哭宝宝的周围,粘贴上你觉得很忧伤的颜色花片。”
24、中班音乐律动说课教案《小雨沙沙》含反思
音乐的魅力无穷无尽,古人云:“音乐感人至深,能使人乐、能使人悲、能使人奋起。”人在婴儿时听到音乐就知道“手舞足蹈”,在幼儿时期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往往能作用于他的一生,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对美好事物有良好感情,对生活无限热爱,并能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审美观点。
说教材、说幼儿情况:
1、材料来源:
歌曲《小雨沙沙》,是一首来自幼教刊物上的歌曲。这首歌曲能在春暖花开、春雨飘洒的季节,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它的教学对象应该是大班幼儿,通过我对歌曲的了解和分析后我发现这歌曲非常具有儿童化,旋律优美、易记,歌词通俗、易懂,好学好唱。根据歌曲的特点,对于大班孩子可能较简单了。所以我把这首歌作为中班的教学内容进行,希望也能达到好得效果。
2、幼儿情况分析:
在此活动之前,我对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有时让孩子们听一些音乐,他们能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感受音乐不同的性质:欢快、优美、或是忧伤。让幼儿多进行呼吸练习,及怎样用动听的声音演唱。孩子们以前唱歌时,不会用方法,常常用嗓子喊歌。也不会换气,通常唱得上气不接下气,通过练习以后情况好多了。还鼓励幼儿常常在听音乐的同时创编动作。通过观察我发现,每次孩子们听到音乐时,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动起来,只是有些孩子不自信、不大胆,不敢把动作做出来。因此,我积极的鼓励每个孩子去创编动作,大大的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这些都为本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始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具体为:
(1)萌发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初步演唱歌曲。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根据教材的内容、幼儿的情况、和目标的制定,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感知大自然的美好,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活动的难点是: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说教法与学法: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对教育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深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由国外流传进来,为越来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作为一节音乐活动,教师除了用柔美的声音,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创设了“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活动是在一定情景下进行的。通过cai课件的优美画面和动听音乐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在本次音乐活动中还体现了“协作”的要素,在学唱环节中由为突出。我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导向者,带领幼儿打节奏,合着旋律朗诵歌词,并指导幼儿自己把歌词唱到旋律中。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然后,孩子们练唱时,用了多种形式,如: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幼儿两人拍手唱、加律动演唱等等,处处体现了协作的精神。
3、活动中,不仅仅是发展幼儿的“音乐智能”,在其他几个方面也有体现。如:“语言智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把看到的画面用语言表述出来,达到理解歌词内容的目的。也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在“肢体运作智能”上有体现,幼儿理解歌词后,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雨和种子”的动作。用他们的身体表达想法与感受。最后,在“人际智能”方面的体现。幼儿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老师的提问、动作、表情给予回应,还要和其他幼儿合作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增进了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我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游戏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歌曲的理解,萌发幼儿的审美能力。
说教学过程:
传统的音乐活动总给人感觉比较枯燥,老师教、幼儿唱或跳,常常口干舌燥。幼儿缺乏兴趣,有声无情,没有表现力,幼儿无法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我制作了cai课件,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为: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随着欢快的乐曲跳入活动室,营照了音乐活动的氛围。接下来,利用《小雨沙沙》的曲调做练声曲,为后面的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幼儿探索:
利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为幼儿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复杂变成简单。它能把自然界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清晰地印入幼儿眼帘。课件中,我把种子发芽这一漫长、很难观察到的过程。用十几秒钟的时间在幼儿眼前展现,让幼儿看到种子的发芽过程。因此,孩子们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中感受到“小雨沙沙沙的下,种子在发芽”的美好景象。歌曲配上形象、拟人化的动画画面,声象结合富有趣味性,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学习归纳歌词、理解歌词的目的。正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才使得幼儿探索的过程显得轻松、愉快。
(三)学唱歌曲,突破难点:
学唱歌曲,这一部分是整个活动的难点。孩子们首先通过看课件,欣赏歌词,然后在画面和音乐的带动下边打节奏边朗诵歌词。有了多媒体教学让幼儿一看到画面中的图象就会联想到歌词的内容。孩子们很快地熟悉了歌词。以往孩子们学唱歌时,都是幼儿跟着老师唱,孩子们显得很被动,不能发挥潜能。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我将学唱歌曲这一环节进行了创新,也加大了难度。让幼儿尝试把歌词唱到音乐中,这是幼儿要学习的一个方法,也是难点。正因为课件中歌曲的旋律和表现歌词的画面配合得很好,当幼儿听到旋律时,就会看到相应的画面想到歌词。所以,通过两遍试唱,孩子们就掌握了歌曲的唱法。利用cai课件就轻松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在传统教学中是难以完成的。
(四)游戏体验: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幼儿对歌曲基本掌握的情况下,要进行练习。这里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种形式进行,增进情感的交融,幼儿也巩固了歌词的记忆。而后,请幼儿扮演“小雨”和“种子”的角色,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游戏。孩子们在课件音乐的伴随下,看着画面中出现的“小雨”和“种子”的形象。分别表演出二者不同的动作,较好地区分角色进行游戏。其实,游戏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将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所学通过游戏的形式加以体现。
说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运用cai课件,多媒体等教育技术。在整个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萌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cai课件让歌曲中抽象的形象变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幼儿能够较准确的把握住歌曲。多媒体教学能灵活地随意点击,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极大丰富了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提高了这次音乐活动的质量。让孩子们享受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促进幼儿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了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25、中班音乐律动教案《理发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
2、学会并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友好的与同伴合作扮演理发师和小顾客的角色。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角色表演用的自制剪刀和镜子。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到理发店剪头发、理发、体验理发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理发店的叔叔阿姨,咔擦,咔嚓,拿着剪刀剪呀剪呀,咔擦咔擦,剪得非常认真,不一会儿,头发剪好了,叔叔阿姨还高兴得对顾客说:‘哎,已剪好了呀!’瞧一瞧顾客的头发,头发剪得多漂亮多漂亮!”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教师慢速哼唱旋律)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 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五、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请小朋友来当理发师和顾客,前面有两种道具,想扮成顾客的小朋友拿上镜子坐在椅子上,想扮成理发师的小朋友拿剪刀站在顾客身后理发,决定好了,请慢慢地走上来拿。”(可交换)“理发师的本领真大,把顾客的头发剪得这么漂亮,瞧!顾客们多漂亮!我们一起到外面让别人也来欣赏我们漂亮的头发吧!”
教学反思:
《理发店》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我利用幼儿乱剪别人的头发和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教师扮演理发师讲故事的时候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理发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乐和故事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整个活动都是在快乐的氛围中度过,活动中我采用了教师示范法、师幼合作法和幼儿与幼儿合作法,使幼儿参与活动非常的积极,特别是布置好的角色表演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让幼儿体验了一把当理发师的快感,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同时,通过活动也对幼儿进行了教育,让幼儿明白了不能乱用剪刀剪别人剪头发,完成了预期的目标。本次活动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1、活动开始部分用时有点长,教师讲的太多。2、幼儿学唱歌曲时没有关注到全体幼儿,有部分幼儿不太认真,应想办法激发幼儿兴趣。3、角色表演时幼儿积极性很高有点乱,应把幼儿分组进行表演。4、在活动中应多用肢体语言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26、中班音乐律动教案《三只猴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的前三段。
2、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并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张,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动。
2、图片八张。
3、表演头饰:猴子三只、猴子妈妈一只。
4、地面上用自粘纸贴出床的轮廓。
5、医院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引导幼儿观察大背景图,了解歌曲第一段的内容。
①你看到了什么?谁会在上面睡觉呢?它会爬树的、瘦瘦的、喜欢吃香蕉。
猴子到了床上会干什么呢?
它是怎么跳的?
个别:谁来学一学猴子的样子。(表现出猴子的调皮)
集体(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把猴子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比比哪只猴子最调皮。
引导孩子观察三只猴子衣服颜色的不同。
教师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③小猴子从床上掉下来,谁会来?
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妈妈着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谁来学一学。(个别)
看到床上还有两只猴子,她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清唱: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集体(坐着学):我们一起来把妈妈的样子表现出来,看看谁最着急。
2、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二、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逐步出示图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发生的有趣事唱出来吗?
唱的时候,你觉得哪句最难呢?
化解难点:第二句十六分音符
2、边做手指游戏边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戏吗?
情感处理:第一句高兴第二句痛苦第三句着急。
3、边做动作边歌唱。
4、教师清唱歌曲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围。
床上还有小猴子吗?猜猜她们去哪里了?
这间活动室哪里可以当作医院呢?
三、尝试分角色表演,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1、三名幼儿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儿扮演猴子妈妈,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表现出猴子的样子(调皮、但是表演时要懂得保护自己哦!),观察图片(颜色)的暗示,妈妈送小猴子进医院。
2、幼儿分角色表演。
现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谁唱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唱。)
现在还是三只猴子吗?我们应该怎么唱?
请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颜色衣服的猴子,绿猴子第一个摔下去(黄衣服——红衣服)
四、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学会保护自己。
你们觉得歌曲里的这些猴子在床上跳着玩,安全吗?
小结:我们不要在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五、结束活动。
我们都知道不能学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会你可以把这首歌唱给别的朋友听,别忘了告诉他,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哦!
附歌曲《三只猴子》
6 3 3 3 4 | 3 2 2 ——| 5 2 2 2 2 2 3 |
三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有 一只 猴子 头上
两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有 一只 猴子 头上
一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他 的 头 上
你 看 床 上 静 悄 悄, 猴 子们 不知 跑到
2 1 1 1 1 ——| 6 3 3 3 4 | 3 2 2 ——|
摔 了 一个 包, 妈 妈 急 得 大 声 叫,
摔 了 一个 包, 妈 妈 急 得 大 声 叫,
摔 了 一个 包, 妈 妈 急 得 大 声 叫,
哪 儿 去 了, 床 上 床 下 都 找 不 到,
5 5 5 5 | 3 1 2 1 1 ——|
快 快 下 来 别 再 跳。
快 快 下 来 别 再 跳。
快 快 下 来 别 再 跳。
他们躺在医院 不能 动 了。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7、中班音乐律动教案《数高楼》含反思
活动目标:
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感受说唱结合形式的歌曲结构。
初步学唱歌曲《数高楼》,体验理解与学唱歌曲的快乐。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伴奏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玩玩:弟弟妹妹来运动
重点:感受旋律,并能根据旋律的节奏做出各种运动的动作
今天天气真好,看,草地上谁来了?
他们在干什么?我们也来跟他们一起玩一玩吧!
二、说说唱唱:弟弟妹妹数高楼
A 重点:熟悉旋律,学唱歌曲旋律部分
看看,这位小妹妹发现了什么?
请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来数高楼。(教师示范歌唱)
带领幼儿一同歌唱
B重点:在说唱变化中体验节奏型变化的不同韵律。
启发联想。总结:“一层楼,住着谁?一只小猫喵。”
听听声音。总结:“二层楼,住着谁?两只小狗汪!汪!。”
看看图形。总结 “三层楼,住着谁?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谜语。总结:“四层楼,住着谁?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数数念念。总结:“五层楼,住着谁?五只小鸡,叽叽叽叽叽。”
完整练习A歌唱与B说唱。
三、走走逛逛:弟弟妹妹看上海
重点:了解上海著名的建筑。
我们的上海也很很多有名的高楼,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以后我们也来把这些高楼编到歌词里面去唱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8、中班音乐律动教案《游戏猫来了》含反思
儿歌部分动作 建议1-2小节:双手手指相对,合成圆圈形状,并且随着儿歌歌词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大。
3-4小节:模仿小猫走过来。
5-6小节:模仿小老鼠害怕团团转的样子。
8-9小节:"小老鼠"四散躲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辨音乐的开始与停止、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
3、遵守游戏规则,知道小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了。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过程】
1、模仿猫和老鼠走路:
(1)教师演唱歌曲《小老鼠》,请幼儿欣赏。
(2)问:歌里唱的是哪个小动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老鼠走路。
(3)问:小老鼠最害怕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猫走路。
(4)引导幼儿思考小猫和小老鼠脚步声的不同,模仿小猫和小老鼠走路。
2、听辨节奏,念读儿歌:
(l)教师用手在地上拍慢、快两种节奏,请幼儿听辨哪个像小猫的脚步声,哪个像老鼠的脚步声。
(2)问:哪个声音像小猫的脚步声?
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在地上拍节奏,引导幼儿念读相应的儿歌。
(3)如上方法,学习念读小老鼠的儿歌。
3、分析猫叫,感受强弱:
(l)问: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越来越近,它喵喵喵的叫声也会越来越小,逐是越来越大?
引导幼儿边用手做动作,边模仿小猫的叫声(参考儿歌部分动作建议l-2小节)。
要求:动作由小变大,声音由弱到强。
(2)边做动作边念读一遍儿歌。
4、图谱学习: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图谱表示儿歌内容。
①问:儿歌里小猫走过来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演奏的?是怎么拍地板的?
用哪张图能表示小猫走过来?
引导幼儿用小脚印来表示小猫走过来。
②依次提问,请个别幼儿选择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问:用哪张图片来表示老鼠吓得团团转?
小猫从远处走来,声音越来越大,可以用哪张图片来表示小猫的叫声?
吱溜一声又用什么图片来表示?
③教师以故事语气出示完整图谱:
喵喵喵,小猫走过来(贴上小猫的图片),老鼠吓得团团转(贴上小老鼠),吱溜,快点躲起来(贴上小房子)。
(2)引导幼儿看图谱,念读儿歌并表演。
①教师手指图谱,指挥幼儿念读儿歌。
②分组分角色念读儿歌,加深记忆。
③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老鼠,边念读儿歌边模仿猫和老鼠进行表演。
5、音乐听辨与游戏:
(1)播放音乐,请幼儿听辨哪段像猫,哪段像老鼠。
(2)教师:小猫走一走,停一停,四处看看有没有可以吃的食物。
教师边说边模仿小猫,给予幼儿动作提示;请幼儿听音乐模仿小猫。
(3)续听音乐,请幼儿听辨老鼠的音乐,模仿小老鼠的样子。
(4)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模仿猫和老鼠:
小老鼠肚子饿了,悄悄出来找食物,它们东瞧瞧西望望(引导幼儿模仿老鼠表情、动作),看看食物在哪里。找到食物了,真开心、快吃啊!突然,听到了猫的脚步声,快躲起来,不要让猫发现了,我们躲在桌子下(第二遍音乐玎以躲在门后面、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能动,千万不要发出声音。共同模仿猫的动作,伸个懒腰,喵喵叫,揉揉肚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找找哪里有老鼠。
(5)互换角色,玩游戏:
教师扮演小猫,幼儿扮演小老鼠,听音乐玩游戏。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感受音乐的快与慢、开始与停止。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做模仿时,适当给予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模仿,但是语言运用要少,声音要轻,以免影响幼扎听辨与游戏。
友情提示
本活动在小班、中班上学期均可开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情境,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如:老鼠装死、偷油。
课后反思
我这次进行的是一节中班音乐游戏活动《猫捉老鼠》。歌曲幽默、诙谐,表现的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猫和老鼠,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活动中设计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来增加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游戏我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幼儿尝试来创编简单的游戏玩法,商量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真正地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中,请幼儿自己开动小脑筋,来创编动作、 创编游戏,他们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活动达到了高潮。有一个孩子想到了小老鼠先悄悄地走出去,然后说:“小花猫,你没有看到我吧!”别的小朋友不同意了,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行,那样小花猫就会来了,就听见了。”那个孩子说:“那小老鼠轻轻地小声说,不行吗?”大家还是不同意,说:“小声说也不行,就是应该一点声音也没有,悄悄地才行。”最后,大家同意了小老鼠就应该悄悄地走出去,然后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再开始偷东西吃。接下来,游戏的最后,小花猫抓住了小老鼠,这个小老鼠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把他吃掉;有:把他使劲玩一玩,再吃掉;立刻有了不同意见:“不行,那样那只小老鼠太惨了!”这时,教师及时把他们拉了回来,教师说:“那我们可以让这只小老鼠下次游戏时……”小朋友们立刻接上来说:“让他当小花猫。”整个游戏的讨论过程都非常地热烈,孩子们很投入,都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自我评价与反思。在进行这节教学活动时我充分抓住小老鼠和小花猫的鲜明对比的形象,把它们作为该活动的学习主线,同时整节活动能围绕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环节,突出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该活动在进行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该活动的结尾处,幼儿自己设计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师生一起玩时,这个环节更是在活动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也感悟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29、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妈妈呀我要亲亲你》
活动目标:
1、看图谱学习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宝宝对妈妈深深的爱。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音乐图谱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都知道妈妈很爱你们,那你们爱妈妈吗?爱妈妈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听一听歌里面的宝宝是怎么爱妈妈的?(欣赏歌曲)
(2)歌曲里的宝宝用什么动作表示爱妈妈?(亲亲)你们有没有亲过妈妈?我们用什么亲妈妈的?(小嘴巴)(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出示图)我们来看看这张图,上面有红红的小嘴巴,就表示什么?(亲亲),那小手表示什么呢?(摸摸)
(3)歌曲里的宝宝亲妈妈哪里了?小手摸妈妈哪里?
(4)宝宝是按什么顺序亲亲和摸摸妈妈的呢?我们再来听听歌曲!(再次欣赏)
(5)(出示歌曲图谱)我把它按顺序画了下来,谁看懂了来说一说?
(6)我们看着图谱一起来说说宝宝是按什么顺序亲亲和摸摸妈妈的。(一遍)
(7)这次我们配上音乐,看着图谱,大胆的说出来。(二遍,最后一遍老师唱)
2、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刚才听到老师跟着音乐唱起来了,我知道你们一定也很想唱,要不要试试?(第一遍跟歌曲唱,第二遍放伴奏:师大声,幼儿轻声)
(2)你们唱的很棒!奖励你们一个游戏《用手指出来》,我们一边唱一边把你唱到的用手指出来,好吗?(跟着音乐做动作一起演唱歌曲)
(3)妈妈爱你们,老师也像妈妈一样爱你们,(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想不想亲亲我这个老师妈妈?好,那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好看的动作向我表示你们的爱吧。(幼儿表演唱)
三、替换歌词
1、除了妈妈爱你们,还有谁也爱你们那你们想不想也亲亲、摸摸他?我们可以怎样唱呢?(爸爸我要亲亲你等)
2、看着图谱替换歌词演唱
教学反思:
这首音乐歌词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主要是亲亲妈妈的XX和摸摸妈妈的XX,内容也比较相近,孩子一下子不是很能记得住,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在我的带领下哼唱,但是孩子兴趣不是很大,唱起来感觉很疲惫。活动中我利用了图谱,试图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刚出示图谱是孩子还是比较兴奋的,但是感觉幼儿对于图谱的理解并不是很好。老师可能没有考虑到歌曲教唱的多元化,活动没有引起幼儿的兴趣。
30、中班音乐律动教案《欢乐大游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并感受四分音符。
2、学习模范小动物,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节奏感。
3、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玩具兵进行曲》,动物头饰,动物脚印卡片若干,小红旗一面,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排好队,准备到音乐谷参加大游行,导入活动。
教师;"音乐谷要举行大游行,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加,到那里我们会认识许多新的朋友,现在跟我一起出发吧!''
教师挥着小红旗,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带领幼儿前行。
(二)初步认识并感受四分音符。
1、说一说我们一路看到的脚印是谁的?鼓励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教师鼓励小朋友边学习小动物的动作,边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三)分组扮演不同的小动物,练习四分音符。
1、幼儿听音乐进行练习。
2、把幼儿分成四组,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进行练习。
(四)鼓励幼儿创编其他小动物的动作进行练习。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发放节奏卡给幼儿,带领幼儿离开"音乐谷"。
教学反思:
1、活动设计很新颖,幼儿很感兴趣,参与性高。
2、运用到"音乐谷参加大游行"的情景贯穿整个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知识。
3、教学讲解清楚,组织层层有序,让幼儿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4、幼儿对此类上课方式很新鲜不能很好遵守纪律,对音乐知识掌握有一定的困难。
5、乐曲前奏比较难掌握,经常踩不到点子上。
31、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大母鸡》含反思
活动目标(30%):
1.能够看图,将“大母鸡”的叫声较有节奏地念诵,初步学唱歌曲《大母鸡》,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老师启发下,较有意识地观察并选择图片和动作尝试记忆歌词。
3.能认真听音乐,并愿意参与活动。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10%):
1、PPT一份
2、大母鸡和鸡蛋手饰各十三份
3、大母鸡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50%):
一、学习节奏,有节奏的念诵大母鸡的叫声
1.请出大母鸡,学念大母鸡的叫声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客人,这位客人叫做大母鸡(出示大母鸡PPT)。
师:那你们知道大母鸡会干什么吗?
师:大母鸡呀会下很多蛋,而且大母鸡在生蛋的时候会唱好听的歌
2.教师指图谱,念节奏: 咯咯咯咯 哒 咯咯咯咯 哒咯 哒 咯 哒 咯 咯 哒咯 哒 咯 哒 咯 咯 哒
3.分析图谱,幼儿根据图谱学念节奏。
(1)教师指图,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一遍。(解释图谱)
(2)教师带领幼儿念一遍。
(3)教师和幼儿跟着钢伴念一遍
(4)幼儿单独念一遍
二、初步感知歌曲,并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1.教师范唱师:看到你们这么能干,老师带来了一首叫做《大母鸡》的歌,请小朋友听老师把《大母鸡》的歌完整的唱一遍。你们可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哦!
师:你们最喜欢这首歌的哪一句啊?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一一出示PPT)
2.出示PPT幼儿学念歌词3.老师边做动作边原速范唱
三、幼儿学唱歌曲师:小朋友现在我们试着把这首歌完整的唱一遍吧
1.教师边做动作边表演唱一遍。
2.请幼儿上来戴着手饰演唱3.幼儿在钢琴的伴奏下看图谱演唱一遍。
四、启发幼儿选择图片和动作尝试记忆歌词。
1.老师用遮图的方式考考幼儿,请幼儿唱歌师:今天学的歌,你们都会唱了吗?等下老师把图片遮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把歌唱完,我们来试试吧。
2.启发幼儿用图片或动作来记忆歌词。
师:小朋友真厉害,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活动延伸(5%):
幼儿听伴奏,与老师一起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走出教室。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大母鸡吧,开心地唱着歌到外面去玩会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32、中班音乐律动教案《我有小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仿编歌词及两两结伴游戏的过程中学唱歌曲,在教师动作暗示下唱准休止符。
2.歉意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方便歌词并演唱歌曲。
3.在两两结伴游戏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同伴,不拒绝发出邀请的同伴,初步感受相互交往的乐趣。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认识自己的收,知道手的作用。
2.手偶1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手偶的是身份与幼儿互动。
1.教师带上手偶:小朋友们好!开学了,你们都成为中班的哥哥姐姐了,小木偶也特地赶来为你们祝贺啦!瞧!他在高兴地干什么呀?
(二)教师范唱歌曲。
1.教师以手偶的口吻:让我来给你们表演个节目吧!我来唱首歌,名字叫《我有小手》。请你们听听我的小手在做什么、
2.教师:我的歌儿唱完了,谢谢大家!
(三)师幼套理论歌词,合作表演;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小朋友,刚才某某小朋友唱的歌里,小手在做什么?你们来做给我看看!
2.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反复示范,带幼儿分句练习。
3.教师:现在我来唱歌词,你们来做动作,不记得动作的小朋友可以看我的手势。
4.教师: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
(四)幼儿尝试替换歌词歌曲。
1.教师我们的小手除了拍还可以干什么?
(五)幼儿两两结伴,变唱歌变做相关交流游戏。
1.教师:下面请小朋友起立,听前奏,找个好朋友手拉手,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
2.教师:刚才我们是自己玩小手拍拍的游戏,现在我们可以和朋友来拍一拍。
3.教师:下面我们要来换另外的动作和好朋友一起玩了,注意听!
4.教师在前奏即将结束是,说出手的动作,幼儿边唱变做两两交流。前奏再次开始,幼儿换一个朋友游戏。如此反复。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术角,让幼儿创造性地回执"手掌变化造型"。
活动反思:
《我有小手》是一首简单易学且朗朗上口的歌曲,歌曲重点为:在教师动作的暗示下,学唱带有休止符的歌曲。歌曲难点为:创编歌曲,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今天歌唱活动一开始,我以猜谜语游戏的情景导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方式的激发下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参与活动的兴趣,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了学唱歌曲、仿编歌曲。
活动中,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歌曲的休止符,通过结合动作演示,孩子们较快地掌握了这首有休止符的歌曲。在创编环节,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小手还能干什么?比如:我有小手我点点点,我有小手我敲敲敲,我有小手我搓搓搓等。接着再引导孩子想想身体其他部位还能干什么?如:我有小脚我跺跺跺、我有眼睛我眨眨眨、我有屁股我扭扭扭等等。孩子们不仅轻松的学会了歌曲,而且兴致非常浓厚。最后环节,孩子们两两结伴边唱边玩游戏,参与也非常积极。
活动后,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和餐前活动的时间,引导幼儿边唱歌边两两结伴进行游戏,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不但进一步促进幼儿之间友好交往,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了歌曲。
33、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可爱的动物》含反思
教学目的:
1、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和睦相处。
2、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
3、音乐中感受动物的可爱形象,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作,在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教学准备:大象头饰、小鸡、老鼠、小猫、小狗、小蜜蜂、小兔、狮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教师模仿大象的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猜我是谁呀? (咳)对了,我就是大象伯伯,今天我们动物们要开一个联欢会想邀请你们参加,愿意吗?
二、学习新歌《动物说话》
(一)带领学生朗读歌词下面我们就请出第一只小动物,你们看他是谁呀?(小鸡)小鸡是怎么说话的呀?(叽叽叽)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说: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
(二)听范唱大家知道吗?小鸡不仅会说话,它还会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听范唱)
(三)试着演唱歌曲
1刚才,小朋友们听的特别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好吗?
2谁道小鸡是长什么样的?(毛茸茸,尖尖的嘴)那好大家边唱边把小鸡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来。(教师伴奏)3幼儿创编歌词。
师: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会唱歌呀?
三、想象小动物的形象,理解音乐。
(一)森林那么大,一点都不热闹,再请出一些小动物行吗?
师:听森林里来了谁?教师范唱。(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请大家轻轻的把眼睛闭上感觉又出现了什么动物?表演本段音乐。
(二)听作品辨别小动物老师发现大家特别有想象力,还特别喜爱动物,有很多伟大的作曲家也特别的喜爱小动物,他们写了很多描写小动物的曲子,都有什么呀?我们来听听谁第一个出场啦!
1、放小蜜蜂音乐,音乐里呀用小提琴的演奏模仿了小蜜蜂抖动翅膀的样子听出来了吗?
2、听小狗音乐。你们听又有谁来了?怎么听出来的?谁能学学小狗的动作?
3咱们再请出一个动物,听?是谁呀?小老鼠、小花猫四、看动物软件刚才,我们唱的听的特别认真,森林里的动物们真的来参加我们的联欢会了。
五、扮演小动物开动物联欢会老师表演兔子妈妈并担任解说。
动物联欢会就要开始了,今天就由森林之王主持大会。
小狗第一个来表演节目,他迫不及待的手舞足蹈起来了(放音乐小狗乖乖)森林里乌龟大哥和小兔子商议比赛呢?你看他们来了。
小蜜蜂们来到大森林里准备收集花粉采蜜呢!(放音乐)动物联欢回快要结束了小动物门全体起立站到台前一起联欢,最后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活动反思: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活动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模仿力、表现力。以孩子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意聆听,养成细心的习惯,把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对音乐的兴趣,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
34、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幸福的猪小弟》含反思
活动内容:歌曲《幸福的猪小弟》
教材分析:
《幸福猪小弟》是由一首流行音乐改编而成的,歌曲的旋律优美,前半段节奏欢快,后半段节奏连贯,根据歌曲改编的歌词内容充满了亲情,体现着家的温暖,给人以幸福的感觉。为此想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到家的温暖。我班幼儿乐于参与歌唱活动,部分幼儿音准较好,节奏感强并能够跟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但还有部分幼儿歌唱的能力稍弱。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倾听,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2.幼儿初步具有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手语及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活动难点: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点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钢琴伴奏、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进入活动室,体验家的温馨。
提问: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
小结:听到这首歌小朋友很开心,感觉幸福,愿望实现了就是幸福;经过努力收到了收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乐很高兴,爸爸妈妈疼我们、爱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就是幸福。
二、通过故事的方式、摆图谱的方式,初步学唱歌曲过渡语:今天有一只猪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起来听故事。
1.教师利用课件讲故事,幼儿初步感受歌词的内容。
提问:猪小弟的幸福是什么?
利用歌词内容进行小结。(用完整语言说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过渡语: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歌曲,咱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歌曲里唱了谁什么?它在干什么?
小结:听到这首歌很感动、幸福、舒服、优美。边引导幼儿边出示图谱
3.结合图谱加伴奏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1.带领幼儿看图谱,分句演唱歌曲。结合图谱异步跟唱
2.师幼同步演唱3.带幼儿加动作分句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用手语来表演歌曲,猪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妈妈)
四、升华情感。
提问;猪小弟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我们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呢?
小结:你的爸爸妈妈也很爱你,那我们怎么爱爸爸妈妈呢?
利用课件进行小结。
结束语:让我们像猪小弟一样,把这首幸福的歌送给你的好朋友,让他们更加幸福吧!
活动反思:
总体看,《幸福的猪小弟》这个内容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在两个块面,一对于幸福的深入理解,二休止符的演唱。如果放在大班学习可能会好一点。所以,一切的学习都要基于幼儿的经验和能力。
35、中班音乐律动教案《认识Re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认识Re音
设计思路:
在认识了Mi、Sol、La三个音宝宝之后,小朋友对听音及学习这方面的音乐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从听辩三个音的不同音高到听辩五个音宝宝的不同音高,这期间小朋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白花,因为他们从这些音乐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也找到了许多价值。在认识Re宝宝之前,小朋友刚刚接触认识Do宝宝,所以过程中的有些形式与认识Do的时候有点相似,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让幼儿认识不同音的不同音高,所以在认识Re的过程中,我还设计了类似“五线谱”的示意图,把它比作是音宝宝所居住的楼房,从而让他们感知每个音的不同音高位置,让他们在今后的歌曲中更好的、更准确的唱准音高。
音乐活动:
(一)目标:
1)在听听、唱唱、敲敲的过程中,认识音宝宝Re,让幼儿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2)复习练声歌曲“小鸡在哪里”,引导幼儿用比较正确的方法发声。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重点与难点:
认识Re宝宝,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三)活动准备:
八块音块;黑板图示;水彩笔;
(四)流程:
练声“小鸡在哪里”----->认识Re音宝宝---->游戏“开汽车”。
(五)过程:
(一)练声“小鸡在哪里”
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从C调----->F调练声。(故事情节:有一群小鸡不见了,鸡妈妈非常着急,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一楼是鸡妈妈的家,幼儿来到鸡妈妈的家唱这首歌曲“小鸡在哪里”如果没有听到小鸡回答的声音就代表没有找到小鸡,。以此类推,二楼是鸭妈妈的家,三楼是羊伯伯的家,四楼是牛伯伯的家,五楼是大灰狼的家。到大灰狼的家中找到了小鸡,就说明小鸡被大灰狼抓住了,幼儿就要帮助小鸡逃跑。这时可以请出音宝宝来帮忙,即:幼儿唱歌谱从F调----->C调下行练声。)
(二)认识Re音
1.听Re的音高
教师出示Re的音块,敲奏它,一边敲一边唱Re的音高介绍自己:“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Re、Re、Re”
2.辨别音高
1)教师边敲边唱“小朋友们好”,幼儿随着Re的音高唱“ReReRe你好”。(练习3次后,与个别幼儿打招呼)
2)出示音块DoMiSolLa与Re比较音高 今天这几个音宝宝说要来比比谁的声音高,你们来当裁判,好吗?
A).Re和La比,幼儿听着音块发出的声音进行比较。老师问:他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幼儿唱唱比较一下)
B).Re和Sol比(方法同上)
C).Re和Mi比(方法同上)
D).Re和Do比
老师:这两个音宝宝听上去好象有点一样,仔细听听他们俩谁的声音低谁的声音高?
(引导幼儿讲出"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E).老师敲由这四个音组成的乐句,幼儿跟唱(老师指导幼儿唱准音)
3.幼儿进一步感知音高
1)老师出示黑板上的音阶图示,问:Mi住在第几格?Sol住在第几格?La住在第几格?Do住在第几格呢?
他们谁住的最高,谁住的最低?
2)Re宝宝应该住在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讲出“Re住在Mi的下面Do的上面)
3)幼儿随着老师在黑板上点的音高,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4)老师小结幼儿学习的情况,鼓励幼儿多多在音块或八音琴上练习Re宝宝.
(三)游戏《开汽车》
玩法:请2到3名幼儿扮演司机,用不同节奏作为不同的开车方法。音乐响起时,司机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去载客,所载的客人上车后要跟在司机后面与司机做一样的动作(打出一样的节奏),到最后看谁的汽车载的乘客多就算是赢了。
规则:
1)乘客上车后不能和别的车子上的乘客搞错,一定要和自己的司机所做的动作相同。
2)司机一定要等一段音乐结束时才能站在乘客面前请他们的上车。
教学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36、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小画笔》含反思
活动名称:小画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拟人化儿歌的语言特点和念儿歌的乐趣.
2、认读字词"画笔、桌子、衣、"。
3、教育幼儿不乱涂乱画,正确掌握画笔的使用方法。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1: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画笔,我想跟你们做朋友。你们的桌子,衣服真漂亮,我想在你们的桌子、衣服上跳舞可以吗?
2、请问为什么不可以?(幼儿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事?出示课件2
2、桌子怎么了?衣服怎么了?是谁把桌子衣服弄脏的?小画笔淘气嘛?(小画笔真淘气,弄脏桌子,弄脏衣)
3、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画笔吗?见到这样的画笔你们会怎样做?(小画笔没人理,人人见了都远离)
4、没人喜欢小画笔,他会怎么样?以后会怎么样?(小画笔知道错,再也不会乱涂抹。)
5、出示儿歌名字,带领幼儿用各种方法学习朗读儿歌。
6、儿歌学得真快,可是有几个比小画笔还淘气的字宝宝不见了,你们看谁跑掉了?出示课件3
7、幼儿依次猜出字宝宝认读,这次字宝宝要和我们做个传卡片的游戏。播放音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小画笔真的会自己在桌子和衣服上跳舞吗?小画笔真的很委屈,是谁干的呢?对了就是不会用笔的小朋友?以后我们该怎么做?出示课件4(要正确使用画笔,不乱涂乱画才能让我们的桌子、衣服更漂亮、更干净)。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中班语言 仿编诗歌,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我首先确定了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结构特点,学习用替换词语的方法仿编诗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围绕目标,以变魔术的方式引入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同时让幼儿感受了诗歌的结构特点;然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欣赏诗歌,并完整朗诵诗歌;接下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编诗歌,并把幼儿编出的内容用图片或画图形式来及时展现出来,使幼儿积极思考并大胆表现,整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以至于延伸活动幼儿都非常有兴致地连着完成下来,效果很好。我在活动中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能让幼儿说出的一定让幼儿自己说出,充分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7、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小狗抬花轿》含反思
【设计意图】
《小狗抬花轿》是一首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歌曲。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并引导幼儿用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使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够根据歌词内容,尝试用肢体表示抬花轿,摔跤,抛等动作。
3、乐于与同伴合作,体验抬花轿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轿,扇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花轿图片,引出课题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啊?这是干什么用的?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初步感知歌词内容。
"今天的花轿里坐的是谁呢?谁来抬花轿呢?这可是个有趣的故事啊。(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让我们来看看吧(幼儿观看课件)!"
1、分段欣赏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动画内容(即歌词涉及内容)。
2、学说歌词。
(三)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歌曲。
老师不只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还能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2、通过和小狗和老虎打招呼,组织发声练习。
3、学唱歌曲。
4、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让幼儿尝试创编动作表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尝试抬花轿,摔跤,抛等动作。
2、分组游戏,表演唱歌曲。
(五)活动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八只小狗抬花轿》是一首由流行歌曲改编而来的儿童歌曲,节奏感强,歌词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并且每一句歌词都有押韵,念起来朗朗上口,旋律欢快流畅,同时也是一首表演性极强的歌曲,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在教授歌曲时,我将歌曲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我带着幼儿熟悉歌词,并且初步学唱歌曲;第二课时巩固唱歌部分,并且能够随乐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在第一节课时,我采用图片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利用去图谱的方式让幼儿记忆歌词。活动中我让幼儿找出这首儿歌的有趣之处,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押韵,帮助幼儿进一步记忆歌词。然后教师慢慢地弹琴,请幼儿随乐慢慢地有节奏地念歌词。在这一基础上,当孩子们到正式学唱歌曲时明显容易多了,一下子就可以把歌曲唱出来了。本次活动,前面的课堂秩序都很好,孩子们能够认真的配合老师,在第二课时的游戏活动中,课堂纪律有点乱了,孩子们过于兴奋,都争先恐后的要进行游戏活动。但是,由于我只准备了一份游戏道具,因此,每次游戏只能九个小朋友玩,导致下面有的小朋友坐不住了。通过本次的活动,我认识到对于有趣的音乐游戏,老师可以多准备几份游戏道具,让幼儿们可以一起玩,更有利于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在活动结束后,我将游戏道具放在表演区,供幼儿下课时游戏,但是要求幼儿轮流游戏,不可以争抢。小朋友们也能遵守规则,通过不断地游戏小朋友们对歌曲更加熟悉了,也增强了小朋友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38、幼儿园中班律动《熊出没》教案祥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2、体验大家在一起游戏创编的快乐。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熊出没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熊出没吗?
他们都喜欢吃什么呢?(蜂蜜 苹果)
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呢?准备出发
播放音乐
师:小朋友们都有什么好吃的呢?
幼儿:蜂蜜 水果
师:好吃吗?(用身体做好吃的动作)
二、表达表现:音乐欣赏
1、熊出没
2、师:小熊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翠花,翠花要过生日了,我们一起看看小熊给它准备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吧?
——完整倾听音乐。
——提问:给翠花送生日礼物咯!
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送的什么礼物呢?
2、出示图片
——第一幅图提问:小熊的动作(个别幼儿说说做做)
——跟着音乐起学做小熊走路(幼儿学小熊走路的样子)
师:小熊走路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呢?
——第二幅图提问:小熊过独木桥的样子展示
跟着音乐起学做小熊过独木桥的样子(幼儿展示)
师:我们来看看小熊又遇到了什么呢?
——第三幅图:(鲜花)摘花音乐展示动作
——第四幅图:手拿鲜花,送给好朋友翠花,播放音乐 ,做动作展示
师:小朋友们的鲜花都非常好看哦,有红色的,这朵鲜花好特别哦!
3、幼儿自主练习
——倾听音乐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出发了(做各种动作)
小朋友们自己根据图片,去找翠花好不好?(播放音乐,幼儿做各种动作)
师:翠花的生日舞会就要到了,我们一起练习一下跳舞的动作,好不好?(幼儿自己练习舞蹈动作)
——幼儿听音乐展示(个别幼儿说说做做)
老师和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各种舞蹈动作
师:刚才老师一共做了几个动作?(拉手-转圈-跪地)
一起学做
三、情感体验:参加翠花的生日舞会。
1、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自己的动作,请个别幼儿来展示自己组的动作。
2、老师展示
3、幼儿创编
播放音乐,老师跟小朋友做各种舞蹈动作
师:你们开不开心呢?
幼儿:开心
师:下面有那么多老师,我们邀请老师们来做翠花好不好?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做舞蹈动作
四、结束退场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9、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蜗牛与黄鹂鸟》教案反思
1.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喜欢音乐。音乐也是幼儿表现情绪和情感的最好方式。新课标指出面向全体幼儿,注重幼儿个体发展是新时代音乐教学的重要理念。在这堂课中通过给幼儿一个机会,一种表现欲望,一种创新的动机和一种发散思维的环境,引导幼儿学习蜗牛身上那种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2.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了解歌曲中欢快活泼的特点,感受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3)大胆想象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3活动准备:
(1)《蜗牛与黄鹂鸟》PPT
(2)蜗牛和黄鹂鸟,两只小动物的教学纸片各一张。
(3)奥尔夫乐器手铃16对
4.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甲)老师;(乙)幼儿
甲:小朋友们,你们好!昨天呀,老师去动物园里转了一圈。小朋友们想一想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把答案埋在自己心里。然后老师要跟小朋友们玩一个逛三园的游戏。(玩游戏)今天老师从动物园里请来了两只小动物。小朋友们看一看。他们是哪两只小动物呀!互动问题①小朋友们先看老师的右手里拿的是什么小动物呀?请小朋友们举手回答。小朋友们回答的可真棒呀!这的确是一只鸟。但是它是一只漂亮的黄鹂鸟。互动问题②那就有请小朋友们再看看老师的右手拿的是一只什么动物呀?请小朋友们举手回答。哦,它是一只蜗牛呀。但是老是觉得他是一只悠闲自在的蜗牛。互动问题③那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做朋友呢?好的,小黄鹂鸟和蜗牛给老师来了一封信,说道:“小朋友们,你们好呀!如果你们想要和我们一起玩,一起做朋友的话,你们就要和老师一起学会一首关于我们的儿歌,还要学会老师的动作进行表演,小朋友们加油哦!”原来这就是黄鹂鸟和蜗牛给小朋友们的写的信呀!互动问题④那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学习这首好听的儿歌呢?好的。
(2)教师表演:小朋友们这首儿歌的名字就叫做《蜗牛与黄鹂鸟》,现在老师先唱一遍,小朋友们仔细听,仔细看哦。
歌词
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阿嫩阿绿的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他。
葡萄成熟了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3)小朋友们跟老师学习
甲:小朋友们,老师唱完啦,现在老师要分给你们一些乐器。需要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学唱这首儿歌。老师一句小朋友们唱一句。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老师带领幼儿唱一遍。)小朋友们刚跟老师学习了一遍,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对对儿歌还是不太熟练。那现在就有请小朋友们在跟老师学习一遍。(老师带领幼儿再唱一遍)
(4)小蜗牛和黄鹂鸟跟小朋友们一起表演
甲: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呀!看来小朋友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这首儿歌。互动问题⑤小朋友们,看那边是谁来了呀?小朋友们说的可真棒呀!原来是小蜗牛和黄鹂鸟要来看小朋友们的表演。那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表演第一遍。)哇,小朋友们学的可真快呀!小蜗牛和黄鹂鸟看了高兴极啦。他们激动地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表演。那就有请小朋友们和小蜗牛和黄鹂鸟一起再表演一遍吧。(第二遍,蜗牛和黄鹂鸟一起加入表演。)
5.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蜗牛与黄鹂鸟》的儿歌。老师布置一个小小的作业。那这个作业就是小朋友们今天回家都要去当小小老师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一下这首《蜗牛与黄鹂鸟》的儿歌!
6.活动结束:
(叮咚)小朋友们,小蜗牛和小黄鹂鸟到了回家的时间。他们压钢队老师说你们表演的非常的棒,想以后邀请你们一起去动物园里去找他们玩,好不好呀?
好啦,各位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完了,小朋友们再见!
7.活动反思:
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幼儿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并本着“变难为易、变厌为趣、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幼儿听辨、感受音乐旋律能力为指导思想,充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突出了“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整节课来看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合作的氛围不仅很快地学会了歌曲,还理解到了这一课的含义。
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幼儿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并本着“变难为易、变厌为趣、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幼儿听辨、感受音乐旋律能力为指导思想,充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突出了“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整节课来看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合作的氛围不仅很快地学会了歌曲,还理解到了这一课的含义。
40、幼儿园歌曲《哈罗哈罗》中班音乐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歌曲《哈罗哈罗》旋律跳跃、欢快,后十六分音符使歌曲增添了几分活泼感,表现好朋友见面后快乐的场景,贴近幼儿的生活。中班幼儿交往的愿望不断增强。本次活动设计情景表演,引导幼儿体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一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在不同的体验中不断加深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感受.引导幼儿学会与好朋友在一起的相处之道,同时在玩玩唱唱跳跳过程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节奏,唱出与同伴打招呼的快乐情绪。
2.尝试创编招手、拥抱等和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动作,与朋友结伴舞蹈。
3.和朋友见面的时候能够主动打招呼,愿意做有礼貌的孩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课件《友谊王国》,表现好朋友礼貌打招呼的各种场面。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活动建议:
一、创设“我们都是好朋友”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发音练习,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指导幼儿用“哈罗”的连音和跳音与同伴打招呼,进行发声练习。
2.鼓励幼儿说一说、做一做遇到好朋友还可以怎样打招呼。
二、播放歌曲《哈罗哈罗》,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初步理解歌词内容。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二拍子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2.教师随音乐第 2 遍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中好朋友是怎样打招呼的?小朋友是怎样唱歌跳舞的?
三、引导幼儿有表情地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表达与好朋友在一起的提问:和别人打招呼时你的心情足怎样的?
请个别幼儿示范演唱歌曲,也可以分组对唱,凋动幼儿演唱的积极性。
四、开展歌表演活动,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和好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动作,如招手、 拥抱、鞠躬等,鼓励幼儿与好朋友结伴舞蹈。
1.提问:你还会用哪些动作和同伴打招呼?
2.请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歌衣演,提示幼儿听间奏交换同伴,和好朋友见面的时候主动打招呼,做有礼貌的孩子。
五、引导幼儿找到好朋友再次表演,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是主体,充分地体验到了成就感。最成功的便是我看到了孩子们在乐唱、勤唱、敢唱、善唱,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别的且不说,至少他们是快乐的。我想在快乐中学习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当然也是老师们感兴趣的。通过这次活动,我经过有节奏的跟音乐念歌词,学唱歌曲,孩子们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最后在边唱边表演的环节,我采用邀请的游戏形式,交换伙伴,共同游戏,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同时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感情,增强了交际能力。
不足:
形式有点单一。在配上动作要求的方面没有太强调,所以孩子在表现方式方面便显得含蓄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注意提高敏锐度。根据孩子的能力来适时适当的提升教学目标,让孩子不至于满足于课堂上。
41、幼儿园中班团体律动教案《饼干和酸奶枪》
◆动作建议
第1-3小节:双手做相同的捏饼干的动作;
第4小节:创编饼干的造型(双手相同)。
(第5-7/Jx同第1-3小节;第8/Jx同第4/Jx。)
第9-10小节:单手做刷油动作,左右手各做2次;
第11-12小节:双手做捧起动作,放于鼻子下做“闻”的动作。
(第13-14小节同第9-10小节;第15-16小节同第1l-12小节)
注:12小节结尾处,全体幼儿双手打开,口中叫“啊”!
第16-23小节:自由创编“饼干”软掉的动作。
注:幼儿可原地做动作、也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移动,但不可倒地。
◆游戏玩法建议
1、建议在单圈上玩,所有幼儿面向圆心;
2、第一声“枪响”,所有幼儿做“饼干”软掉的动作造型,不能倒地;
3、第二声“枪响”,“开枪人’(老师或幼儿)对着一块“饼干”,这名幼儿要缓缓地“软”在地上,倒地时,即是身旁两名幼儿开始反向追逐跑是指令;
4、考虑到游戏的可循环性,建议先到的幼儿做下一个“开枪人’,后到的幼儿创编下一个动作的造型。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l、熟悉音乐的AB结构,重点对A/B段结尾音做出反应。
2、创编各种饼干逐渐变软的形体动作。
3、锻炼克制能力:(1)“饼干”倒地时两侧人才能跑;(2)“饼干”要缓缓地倒。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娇滴滴女王欢迎所有的小饼干到饼干王国去玩。在去饼干王国之前,我们要将自己捏成一主干。到了饼干王国,娇滴滴女王用酸奶枪来欢迎我们,酸奶枪打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会……(软愿意去饼干王国吗?
2、选取动作
小饼干们,你们想把自己捏成什么动物?动作怎么做?
3、故事、动作与音乐匹配
(1)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捏饼干一刷油一软掉。
(2)站在座位前做上肢动作。
4、更高更适宜的挑战
(1)幼儿创编讲干软掉的动作。
(2)加入游戏规则:
最后一枪打到哪块饼干,这块饼干就慢慢软掉倒地,身边两块饼干要在他倒地后进行反方向追垂
5、循环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建议课前让幼儿观看《饼干警长之酸奶枪》的动画片;
2、建议幼儿有单圈“切西瓜”游戏的经验。
42、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学穿鞋子》教案反思
《学穿鞋子》是小编设计的中班游戏主题教案,主要目标是让幼儿锻炼自理能力,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同伴、爱学校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心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详情请看教案
活动背景
由于孩子年龄小,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平日在家里大人包办的事又太多,在幼儿园中集中表现为部分孩子中午起床后不会穿衣、穿鞋,或者常常把鞋左右穿反。所以,我设计了《学穿鞋子》这个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同伴、爱学校的情感。
2、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心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游戏开始前,我让孩子们围成两个圆圈,坐在小椅子上。然后我分别从两个小组中分别拿出三双鞋子以圆圈状放在教室的前面。我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学穿鞋子》游戏,等一下请张宇航、张宇、王宁、刘文浩......老师说到的小朋友,请你们来比赛。
活动过程
现在,比赛正式开始了。在我“预备,开始”的口令中,孩子们纷纷从自己的位置上一哄而上。十几个孩子乱成一团,有的二个人抢一只鞋,边抢边说:“老师,这只鞋子是我的。这是我舅舅在北京给我买的,上面还有唐老鸭呢。”“老师,这鞋子是我的。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这上还有喜羊羊呢”......教室里顿时闹成一片。
令我头疼的是我没料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赶紧请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开始。我反复强调“现在请张宇航、张宇、王宁、刘文浩......其他的小朋友等一下老师再请。”
比赛重新开始,“预备,开始”,我的话刚说完,第一次的场面又出现了,八、九个孩子不约而同地从小椅子上冲到中间,我反复强调请没有点到名字的孩子下去,可是那几个孩子总是说那里有我的鞋子。这次游戏活动令我很难忘。
教学反思
为了这次比赛,我把班级里鞋子样子比较接近、尺寸较大、穿着难度差不多的鞋子从孩子们脚上脱下来,作为比赛道具,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任凭我好言相劝“一会儿再让你上来比赛”,孩子们还是我行我素,找回自己的鞋子。
活动结束后我想,首先,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我应该考虑到,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处在非常个人化的世界中,根本不能容忍别人擅自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用。其次,练习穿鞋子这是一个生活活动,完全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把这样的活动放在每天中午起床时不是更好吗?这时孩子们有这样的需要,有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样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组织,在很随意很自然的活动中达到目的。最后,学习穿鞋子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穿鞋子不是活动的结束,更不是目的所在,而是在于让每个孩子有积累大量生活经验的机会,同时让孩子在积极探索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有自信才能摆脱依赖,才能让孩子走向独立。
经过这次活动我反思如下:
首先、教师要明白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其次、要挖掘生活活动的多种价值。生活活动生动形象、多姿多彩、鲜活具体。在组织这类活动中主要是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摆脱依赖,走向独立。另外、组织的活动要能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43、幼儿园中班律动教案《开心扭一扭》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结构,掌握X X|XX X0|的节奏。
2.合着音乐节奏,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达自己的设想。
3.享受游戏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兔子舞"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学习韵律活动的基本动作。
1.随音乐师幼做游戏进入教室(猫捉老鼠)
师:我们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老师扮演老猫,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当老猫猛一回头时小老鼠要一动不动,摆个造型,不要让老猫捉住,看看谁是最聪明的小老鼠。
师:刚才我们做的游戏好不好玩?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我听到这个音乐就想跳舞。
下面我来做个动作,小朋友仔细看。
2.教师示范(拍肩拍肩扭一扭)
师:刚才我做了哪些动作?我先怎么样?后怎么样?你们也想来学吗?
除了拍肩膀扭一扭,还可以怎样扭一扭?(提示幼儿可以拍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用游戏的动作,如:拍球、跳绳等)
二、幼儿大胆创编动作,教师指导。
1.师:请小朋友随着音乐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你们做,我来找,谁做的好我们就跟他学。(教师指导幼儿每个动作做四次)
2.教师评述幼儿的表现。
3.师幼轮流做领头人,发展幼儿空间协调能力。
师:刚才我做的刷牙动作,由这个动作你还能想到什么动作?(引导幼儿创编洗脸、梳头、洗毛巾、洗手帕等动作)(提示幼儿创编小动物的动作)
三、玩照镜子游戏,提高幼儿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1.学会用照镜子的方法做动作。
(相邻的幼儿面对面站立,随音乐做动作,教师指导。教师提示幼儿两个人的动作要一模一样)
2.邀请老师一起玩照镜子游戏。
活动延伸:
回家后可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这个照镜子的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44、幼儿园中班律动教案《哈罗哈罗》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节奏,唱出与同伴打招呼的快乐情绪。
2.尝试创编招手、拥抱等和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动作,与朋友结伴舞蹈。
3.和朋友见面的时候能够主动打招呼,愿意做有礼貌的孩子。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课件《友谊王国》,表现好朋友礼貌打招呼的各种场面。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活动重难点:
1.重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节奏,唱出与同伴打招呼的快乐情绪。
2.难点:尝试创编招手、拥抱等和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动作,与朋友结伴舞蹈。
活动过程:
1.创设“我们都是好朋友”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发音练习,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指导幼儿用“哈罗”的连音和跳音与同伴打招呼,进行发声练习。
(2)鼓励幼儿说一说、做一做遇到好朋友还可以怎样打招呼。
2.播放歌曲《哈罗哈罗》,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二拍子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
(2)教师随音乐第 2 遍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中好朋友是怎样打招呼的?小朋友是怎样唱歌跳舞的?一
3.引导幼儿有表情地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表达与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提问:和别人打招呼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个别幼儿示范演唱歌曲,也可以分组对唱,调动幼儿演唱的积极性。
4. 开展歌表演活动,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和好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动作,如招手拥抱、鞠躬等,鼓励幼儿与好朋友结伴舞蹈。
(1)提问:你还会用哪些动作和同伴打招呼?
(2)请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歌表演,提示幼儿听间奏交换同伴,和好朋友见面的时候主动打招呼,做有礼貌的孩子。
5.引导幼儿找到好朋友再次表演,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是主体,充分地体验到了成就感。最成功的便是我看到了孩子们在乐唱、勤唱、敢唱、善唱,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别的且不说,至少他们是快乐的。我想在快乐中学习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当然也是老师们感兴趣的。通过这次活动,我经过有节奏的跟音乐念歌词,学唱歌曲,孩子们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最后在边唱边表演的环节,我采用邀请的游戏形式,交换伙伴,共同游戏,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同时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感情,增强了交际能力。
不足:
形式有点单一。在配上动作要求的方面没有太强调,所以孩子在表现方式方面便显得含蓄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注意提高敏锐度。根据孩子的能力来适时适当的提升教学目标,让孩子不至于满足于课堂上。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秋天"的主题活动反思
-
季节主题教案:春游的礼物
-
教幼儿打开盖子方法的教案:打开来,看一看
-
“动物——我们的朋友”——环保主题活动 5
-
中班季节主题教案:“美丽的秋天”小结
-
“玩具总动员”主题活动小结
-
春天主题小园丁(中班)
-
科普主题教案:动物的特殊本领
-
生成活动散记—“蚂蚁王国探秘”
-
幼儿园说课评课:诗歌活动(原创)
-
中班情景阅读教案《最奇妙的蛋》反思
-
中班教案《我爱我家》
-
《观潮》教学设计
-
中班第一学期班级计划
-
反省自己的句子正能量181句
-
大班社会教案《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反思
-
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活动《小猫的生日会》反思
-
魔芋食品营销朋友圈文案32句
-
中医中药朋友圈文案35句
-
带音字的古风网名—苯苯的灰太狼436个
-
lol最叼名字380个
-
成熟的微信昵称380个
-
蒜,醋,饺,摊,拌,眨,宵,燃,贩,彼,贺,轿,骆,驼,恰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