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小鸟的巢》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小鸟的巢》教案反思
1、中班主题《小鸟的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鸟巢的特点和功用。
2、引导幼儿尽量用密集的线条画出小鸟的巢。
3、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关于鸟窝的知识。
物质准备:
1、各色油画棒、纸张。
2、各种鸟巢的图片,PPT、 范画、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 师:春天来了,蝴蝶飞回来了,小鸟也飞回来了,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小鸟会飞回来啊?
幼:小燕子.
幼……
(2)师:小朋友知道的真多,你们知道小鸟是住在哪里的吗?请一位小朋友来告诉我们。××小朋友你觉得小鸟是住在哪里的?(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3)师小结:小鸟是住在家里的,它们的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鸟巢”。
2、出示PPT,让幼儿观察,了解鸟巢的结构。
(1)师:你们知不知道鸟巢是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自由的说。
师:小朋友说了很多种鸟巢,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只鸟巢你想不想看一看啊?(出示课件)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观察鸟巢的结构。
师:你看到的鸟巢是什么样子的?
幼:自由表述。
师:小鸟的巢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
幼:(不一样,有的鸟巢是用树枝做的,有的鸟巢有羽毛。)
师总结:原来鸟巢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有些鸟巢是用树枝做的、有些鸟巢是用稻草做的,还有些鸟巢的鸟妈妈用自己身上的羽毛和泥巴一起做的。
3、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鸟巢功用
(1) 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鸟妈妈喜欢把鸟巢筑在大树的哪里啊?(给幼儿展示鸟巢在树顶的图片)
幼:大树的最顶上。
师:鸟妈妈为了保护小鸟不被野猫吃掉,所以它就把鸟巢筑在了大树的最顶上。
(2)师:鸟巢还有什么用处啊?请小朋友和你的同伴说说。
幼儿自由讨论。
师:谁愿意讲讲你的想法啊?你认为鸟巢有什么用处?
幼:小鸟可以在鸟巢里睡觉。
幼:小鸟可以躲雨。
幼:小鸟飞累了可以在里面休息。
师总结:鸟巢是小鸟的家,暴风雨来的时候,小鸟可以在鸟巢躲避严寒,天热的时候,小鸟可以在鸟巢里抵御强烈的阳光,小鸟还可以在里面休息睡觉。
4、画鸟巢。
(1)师:鸟巢的作用可真大,可是有的小鸟是没有自己的鸟巢的,一到下雨它们浑身都被淋湿了,生病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给小鸟画一个鸟巢)
(2)教师说明绘画要求:
师:在画鸟巢的时候把鸟巢画的大一点,画的仔细点,让每个小鸟都有个温暖、舒适的家。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画小鸟,画树枝。
5、同伴之间互相欣赏交流作品。
师:我们这下给鸟宝宝制作了这么多的鸟巢,它一定很高兴,我们一起到外面去送给它吧!
教学反思
在教学当中看到幼儿这样快乐,这样活跃,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幼儿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幼儿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2、中班教案《小鸟落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演唱时能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图谱图片
活动过程:
一、伴着《小鸟小鸟》的欢快音乐,感受音乐的情境。
出示山、树、河的背景,导入情境:小鸟们,你们喜欢这里的景色吗?你想落在哪里?
二、结合图谱,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创设邀请小鸟来这里做窝的情境,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老师把美丽的风景拍成了照片,你想怎么介绍这里,让更多的小鸟愿意来这里做窝呢?
2、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后,提问:
——你们想不想试试邀请小鸟呢?
老师是怎样向小鸟介绍美丽的景色的?
3、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可是小鸟全飞走了?它们在担心什么?(有人网鸟、捕鸟……)
那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4、教师清唱歌曲第二段后,提问:
——小鸟听到了我真心话,知道我不会害它,就放心的回来了,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小鸟感受到你们的爱呢?
三、多种形式,完整演唱歌曲,重点突出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1、老师来唱歌,小朋友来表演小鸟,好吗?(师完整演唱歌曲)
2、现在小朋友唱歌,老师来表演小鸟(幼儿完整演唱)
四、总结谈话,提升幼儿关爱鸟类的美好情感。
只有我们爱鸟、护鸟,就会有更多的小鸟回来,来我们这儿做窝,我们的环境就会更加的美丽。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歌曲中的休止和;连音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几次欣赏旋律,幼儿对这首乐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孩子们一起用动作表演歌曲,即带着孩子们一起演唱,一边用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体验爱护鸟类的情感,幼儿在歌表演中,大胆尝试很多不同的动作、神态与表情,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再一次巩固歌曲的内容,体验了快乐音乐的情感。活动中基本上每一个幼儿都参与了,动作也非常漂亮。
3、中班教案《小鸟你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鸟的种类很多,尝试找出鸟的异同点。
2、了解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初步了解鸟类的小常识。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师幼共同欣赏各种鸟的图片。
2、各种鸟鸣的录音;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老师:刚才认识了很多鸟朋友,你们想知道小鸟是怎样唱歌的,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是怎样唱歌的?
二、播放录音,让孩子们认真倾听后教师进行提问:
老师:他们唱的好听吗?谁愿意来学一学小鸟的叫声?
幼儿模仿小鸟的叫声。
老师小结:刚才孩子们学的真好,小鸟肯定很高兴。
1、教师提问幼儿自己知道的小鸟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子?
2、播放幻灯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小结:
不同点:大小不同、羽毛颜色不同、叫声不同。
相同点:都有羽毛、有两个翅膀、两只脚、都有坚硬的喙,没有牙齿、都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3、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鸟和人类的关系。
4、教师播放幻灯片并进行小结:鸟对我们的用处很大。如孔雀、珍珠鸟可供人们观赏;画眉可以供人们欣赏;燕子、喜鹊、啄木鸟可以保护农作物和树木;鸽子可以为人们传递信件……。
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怎样保护鸟儿。学小鸟飞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鸟儿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鸟儿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小鸟,你好”的主题活动,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天真可爱,对于这些美丽而富有灵性的小天时有着十分的喜爱之情,孩子们已具有一定的经验,在平时的生活之中、动物园里,鸟类市场的地方,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鸟的名称、性格特征、习性爱好等,为此,我先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鸟的图片等资料。家长们也很支持与配合。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孩子们对此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再次的了解与巩固,我们利用辰间谈话、课余时间等一起谈谈有关的鸟的种类、名称、爱好等。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大胆自信的说出了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此主题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铺垫。
4、中班教案《小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边对边、角对角的折法折小鸟,并涂上鸟的眼睛、翅膀。
3、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折纸的最基本的折纸技巧。
难点:掌握折纸的基本要领。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色纸若干张;彩色笔若干张盒。
2、大正方形纸(教师用)。
3、教学挂图2张(一棵绘画完整的树、一只绘画形式的完整小鸟)、一只用正方形纸折成的小鸟。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出示教学挂图,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待幼儿回答后,“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用折纸的方式来折小鸟好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分析小鸟的折法
1、教师拿出一张较大的彩色正方形纸做范例,引导幼儿学会看图似和教师一起完成,并与幼儿互动折纸的过程。
(1)教师把一张彩色正方形纸有色的一面朝下,强调对折时应注意要边对边、角对角折,对折后用手轻轻地将折痕抹平。
(2)这时正方形的纸就成了三角形的了,在将三角形边的一只角往下折,小鸟嘴巴就折好了,强调在讲诉嘴巴折法时应告诉幼儿要把三角形比较长的边往下折尖。
(3)小鸟折好了,“小朋友看看上面还缺什么?用彩色笔为小鸟画上眼睛、翅膀。”
三、引导幼儿按图说折纸,独立完成
师:“小鸟折好了,那我们把小鸟贴到树上好吗?”引导幼儿按图说自己折纸,学习简单的对角折法,提醒幼儿折时要边对边、角对角抹平之后涂上眼睛、翅膀。
四、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现在小鸟要回家了,小朋友们一起送它回家吧。”请小朋友把做好的作品帖到教学挂图上,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并选择个别点评。
教学反思
本课堂幼儿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幼儿通过自己操作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幼儿在折纸的过程中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对折纸的基本技巧掌握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要注意这些小的细节,让以后的教学活动更好的提高。
5、中班教案《小鸟飞飞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和大自然的乐趣,从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指导幼儿练习屈膝下蹲、平衡等动作。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室外的树木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先做个运动吧!听《健康歌》的音乐,作热身运动。
二、活动交流:
1、让幼儿自由在树林中玩耍。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哪? 我们先自由的在树林里玩一会吧。
2、师:玩的高兴吗?树林里有什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小鸟师怎么在树林里飞的。
幼儿在树林中学小鸟自由飞。(放音乐)
三、造型练习。
(1)师:小鸟还会什么动作?
鼓励幼儿做各种鸟的动作,引导幼儿练习屈膝下蹲、平衡等动作
(2)请两名幼儿组和造型展示各大家看。
(3)幼儿自由结伴造型。
(4)指导幼儿利用屈膝下蹲或抬腿的动作来表现小鸟的动作,教师采用“拍照”引起幼儿造型的兴趣。
四、幼儿游戏。
提醒幼儿音乐一停,要马上和附近的伙伴两人一组摆好造型准备照相,同时要保护好小树。
活动延伸:唱着歌学着小鸟飞 回到我们的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在体现 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比较好,能够大胆的表现出小鸟各种飞的动作。小鸟飞的动作,幼儿利用双臂的上下起伏表示出来,但在脚和腿的动作上却不容易体现,在平时的训练中这方面还需加强。
6、中班教案《小鸟的王国》含反思
教学目标:
1. 能用简单的图形与线条,较完整地表现鸟的主要特征。
2.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3. 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有关小鸟的视频、课件,绘画材料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小鸟的世界” ,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一只来自小鸟王国的小鸟。今天,我要带你们到我的王国里玩。瞧,小鸟的王国到了,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1.(播放视频《小鸟的王国》)
师:小朋友们,来到了小鸟的王国你们都看到了那些小鸟?
师小结:这里的小鸟可真多啊!那这些小鸟都长什么样啊?
2.(出示实物小鸟的图片)
师:小鸟的身体由那几部分组成?(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由头、身体、翅膀、嘴巴、尾巴和两条腿组成。
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原来小鸟是由:头、身体、一对翅膀、嘴巴、尾巴和两条细细的腿组成的。
(二)观鸟,进一步感知鸟的特征。
1.师:小朋友们快看,这只小鸟飞到了我们身边,嘘!让我们悄悄的看看它长什么样子?
师:它的头像什么形状?
幼儿:像圆形。
师:身体像什么形状?
幼儿:像椭圆形。
师:它的翅膀展开以后又像什么形状的啊?
幼儿:像两个三角形。
师:嘴巴和尾巴分别像什么形状?
幼儿:嘴巴和尾巴分别像一个三角形。
师:腿像什么线条?
幼儿:像两条直线。
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
2.师:快看,又有一只小鸟飞到了天空中,它的翅膀展开后又像什么形状的?
幼儿:像两个半圆形。
师:我们也来学学它飞起来的样子。
.师:看,有一群小鸟向我们飞来,看看它们又长什么样?
幼儿1.它们的身体有的是半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
幼儿2.它们的翅膀有三角形的,有半圆形的,有扇形的。
师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些小鸟还会干很多有趣的事呢!
3.师:这些小鸟都在干嘛?
幼儿1.:我看见两只小鸟在抢小鱼吃。
4.师:这只小鸟又在干什么啊?
幼儿:我看见这只小鸟抬起头在吃果子呢。
师:它抬起头时嘴是朝上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吃果子的样子吧。
5.师:这些小鸟又在干嘛?
幼儿1:它们有的在树上唱歌,有的在地上找吃的。
幼儿2:我看见有的小鸟在空中快乐的跳舞。
师小结:小朋友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原来小鸟们会干这么多有趣的事啊!
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其它的小鸟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师:小鸟的身体有哪几部分呢?小鸟的头像什么形状?翅膀又像什么形状啊?请你们赶快滑下来吧!
(四)作品欣赏、评价。
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画的“小鸟王国的故事”。
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画贴到展板上吧。
师:小朋友的画真美,谁愿意来讲讲你画的小鸟王国的故事。
师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小鸟王国太有趣了,现在小鸟请我们来跳舞。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幼儿不但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鸟,而且能用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来表现小鸟的特征。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幼儿在看、想、说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这节活动,还使我认识到了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幼儿积极性入手,面向全体幼儿,让他们的个性都得到发挥,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动就会充满情趣。
7、中班教案《小鸟捡花瓣》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和感受诗歌表现的美妙情境,体验小小鸟在秋天捡花瓣的愉快心情。
2、发挥想象,拓展诗歌内容。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诗歌。
4、理解诗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小小鸟,一顶红帽子,一双黄手套,一件红棉袄图片若干。
2、音乐一段,花瓣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以鸟妈妈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感受秋天:请幼儿说说你都干了什么?捡到了几片花瓣是什么颜色的。
2、师:秋天来了,秋风起了,公园里到处都是飘落的树叶、花瓣,美丽极了。这时,我们的好朋友小小鸟飞也来捡花瓣了,咦!它捡了花瓣干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个答案就藏在一首诗歌里,我们来听一听。
二、欣赏诗歌,感受诗歌。
1、欣赏诗歌一遍。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2、欣赏诗歌第二遍。
秋天来了,秋风起了,花朵怎么了?你能用动作表现吗?
师小结:花枝儿摇摇,花瓣儿飘飘。
你在这首诗歌中听到了什么颜色的花瓣飘落在地上?
师小结:红花瓣儿飘,黄花瓣儿飘,片片花瓣往下掉。
小小鸟捡了花瓣干什么呢?
师出示一片红花瓣儿,“小小鸟捡一片红花瓣儿,做成了什么?”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小结:(捡一片红花瓣儿,小小鸟要缝一顶小红帽。)
师出示两片黄花瓣儿,“小小鸟捡两片黄花瓣儿,做成了什么?”
小结:捡两片黄花瓣儿,小小鸟要缝一双黄手套。
小小鸟还捡了哪些花瓣儿,做成了什么?
小结:捡三片红花瓣儿,小小鸟要缝一件小红袄。
引导幼儿学习看图完整朗诵1~2遍
过渡:小小鸟用花瓣缝了这么多东西,你猜猜它的心情会怎么样?
(高兴、开心……)是呀,今年的冬天,小小鸟肯定变得很暖和了。
三、拓展想象,提升经验。
提问:想一想,除了用花瓣儿做帽子、手套、小红袄以外,你还想用花瓣缝什么东西过冬?
幼:毛衣、裤子、围巾……
四、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先出示挂图,让孩子们来说,秋天的景色,然后通过逐一突破的方式来使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小小鸟捡一片花瓣做了什么,然后出示自己画的简笔画图,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来理解,当我把这个重点解决了的时候,然后在让孩子来说前面的内容,我也出示了图谱,这样孩子们更容易理解。也能更好的为我的教学活动服务。在最后创编诗歌的时候,孩子们说话不够完整,但是她们想出了很多,小小鸟缝一双手套等。
不足:幼儿通常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在创编诗歌时,如果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关的内容,或让幼儿自己画出联想内容,直观呈现思维的结果,使幼儿看到自己的创编成果,便于同伴间相互交流,可以更进一步丰富创编内容。
8、中班主题详案教案《小鸟暖暖的家》含反思
设计意图:
上个学期我们班级认养了一只白文鸟,孩子们常常去看它,对鸟类渐渐有了兴趣。本学期我们的主题内容就是《鸟儿朋友》,孩子们通过图书、图片等认识了一些鸟类,知道它们的名称、明显的特征。在观看《父母难做》的VCD内容后、在欣赏了班级的环境创设后,幼儿惊叹于鸟类为了生育后代筑的各种巢,被形态各异的鸟巢所吸引。考虑到幼儿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比较弱,而幼儿又有为小鸟做个鸟窝的愿望,因此设计这个活动。让幼儿在选择不同材料尝试制作鸟窝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材料的差异,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幼儿去关爱鸟类的愿望。
活动目标:
1、尝试选用不同材料为小鸟做窝,在制作中有进一步探索鸟窝的兴趣。
2、有关爱、保护小鸟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
尝试选择不同材料,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小鸟做窝。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室内悬挂不同的鸟巢。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2、制作材料:树枝、棉花、树叶、纸盒、双面胶等。
3、百宝箱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出示信)
1、这是什么?是写给谁的呀?猜猜是谁写给我们的信?你怎么知道是小鸟写的信?
2、让我们一起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3、师生共同看信。
二、引发愿望:
1、鸟妈妈遇到了什么事情?那怎么办?我们快给它想个办法吧。(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你想做个怎样的鸟窝?
3、用什么材料给小鸟做窝呢?为什么?这种材料摸上去是怎样的?猜猜小鸟住进去会有什么感觉?
4、寻找材料:除了老师准备的,你还能用哪些材料做鸟窝?我们可以去教室里找一找。(鼓励幼儿到百宝箱寻找各种合适的材料后再制作)
三、实践创作:
1、幼儿创作,教师巡回观察
2、教师及时点评幼儿的作品,肯定幼儿的创意:为什么你用这个材料?小鸟住进去有什么感觉?
四、活动延伸:
1、悬挂、展示幼儿的作品
2、把班级认养的白文鸟放到幼儿的作品中,让幼儿更直接的感受鸟窝的特点。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们学习了“小鸟的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今后应怎么做?是的,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它,保护它,给它们创造一个美丽温暖的家。在本次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有关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爱鸟护鸟的办法并积极参与制作鸟窝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社会领域的教育关键是增强情感体验,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感受无家可归鸟的心情,从而引发孩子对鸟的同情心,萌发爱鸟护鸟的责任心。
9、中班秋天主题《美丽的季节》教案反思
主题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几种秋天常见的动物的外形特征、习性;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它们在秋天变化的原因,会用多种形式来表现;使幼儿知道秋天过后是冬季,加深对四季特征的认识,知道四季的顺序;引导幼儿能根据气温变化穿脱衣服,使幼儿知道秋天气温变化大,要防止感冒;让幼儿知道预防肠道寄生虫的一般常识,懂得不吃不洁食物,瓜果要洗净、剥皮、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引导幼儿而运用多种形式的自然物表现秋天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了解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了解动植物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应该尽力保护大自然的和谐。
全程计划:
主题谈话:引起动机-欣赏树叶贴画美术:一串红诗歌:秋风主题谈话:秋天的天气歌曲:小树叶体育:扫落叶主题谈话:秋天的衣服体育:秋风欣赏:散文-云彩和风儿主题谈话:秋天的植物认识菊花美术:设计衣服环境创设:
1、各墙面和柜的装饰
1)主墙:家长和老师收集的各种有关秋天的资料,经过整理和装饰,让幼儿感受秋天。
2)其他墙:"秋天的花和动物"展示幼儿的美工作品。
3)柜面装饰:
A.幼儿用语言讲述出与秋天有关的活动。教师记录并整理粘贴。
B.用照片的形式记录秋天的变化。
C.展示秋天的花和树。
D.人们在秋天里的活动。
区域安排:
益智区:
目标:
1、观察秋天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讲述能力。
内容:
1、观察活动
(1)树叶变黄了
(2)菊花
(3)螃蟹
2、游戏:大风和树叶、螃蟹赛跑美工区:
目标:
1、掌握用棉签画画的技能。
2、会胶泥做出水果的形态。
3、学习粘贴的技能。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作品。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6、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内容:
1、泥工《一盘水果》
2、手工《一串红》
3、绘画《螃蟹》
4、绘画《小鸡和小鸭》
阅读区:
目标:培养幼儿养成安静阅读的习惯,看完后把书放回书架上。
内容;书架上摆放相关书籍供幼儿阅读。
结构区:
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搭建公园。
2、鼓励幼儿相互合作进行建构。
内容:搭公园、搭莲花山、搭幼儿园。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10、中班主题《在农场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知道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及习性,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形成对家畜,家禽的概念。
2、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若干,动物卡片拼图,纸,笔,浆糊,积木,小花,小草,酸奶瓶,医院,乐器,纸盒房子,高橙瓶做公鸡,矿泉水瓶做兔子,方便碗做小猪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在农场里》)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瞧,什么地方到了?“旺旺农场”。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用我们的双手建设旺旺农场,你们愿不愿意啊?在今天的游戏中,王老师有三个要求:看一看谁最会动脑筋,比一比谁的小手最灵巧,第三就是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把我们农场建设的兴旺发达。
2、幼儿按意愿进入各区美工区:用矿泉水瓶剪成兔子,再贴上眼睛,嘴巴,鼻子。
用绳子系马尾巴,再用大夹子夹住马身体。做马腿用大学碧瓶剪成大公鸡,幼儿给公鸡做鸡冠,嘴巴,装饰鸡尾用绿色纸折跳蛙,剪贴荷花。
用腊光纸卷堞小猫。方便碗制作小猪。美工区制作的动作可送入家禽,家畜的家(建筑区)跳蛙、荷花可放入池塘
结构区:搭建家畜、家禽的家,并装饰,布置一些植物搭建小池塘,里面放入小鱼、青蛙,可玩钓鱼的游戏。益智区1家禽家畜分类,分好后送入结构区
2动物拼图
音乐区:歌表演《在农场里》、舞蹈《数鸭子》、打击乐《小蝌蚪》、独唱《走路》、律动《大公鸡》,节目排好后大各区慰问演出。
角色区:动物门诊,专门给小动物看病,小摄像师,给到参观农场的人照相。
3评价,带幼儿参照搭建好的农场和幼儿一起在农场里照相,表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评出最爱动脑筋的孩子,双手最灵巧的幼儿,做事认真仔细的孩子。
4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整理玩具,结束。
教学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在农场里》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
11、中班主题《爱护小区绿化》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小区里的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了解树木的多种用途,培养思维力,想象力。
3、初步形成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小鸟与树的课件,准备一首柔缓的音乐;立体的树一棵,各类废旧品;带领幼儿参观小区里的花草树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小朋友,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请看,(伴随优美的音乐,展示课件。)在一片美丽的小树林里,住着许多快乐的小鸟……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小树)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树有什么好处?(能乘凉、小鸟可以住在树上……)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小树。
2、引出树,这颗树怎么了,(倒在地上),哎呀!它的旁边有什么呀?(纸屑、瓜皮、饮料罐……)
到处是人们扔掉的废品,小树被污染了,小鸟会来吗?我们该怎么办呢?(不乱扔垃圾,给他们浇水施肥,冬天穿上衣服,防止冻伤)
二、观看课件——树木的用途,加强保护意识。
1、你的小区里有树木吗?有小鸟去吗? 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小区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弥漫,防止水灾,保持生态平衡,调节气温,防风遮阳,小区中不能没有树木。
三、教师带领幼儿到小区看美丽的树。
春天来了,树木抽出了嫩嫩的枝,长出了绿绿的叶,小朋友,让我们象小鸟一样,飞到小区里,飞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它们吧!
四、向幼儿讲述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爱护树木,不但是爱护了小鸟的家,更是爱护了我们自己的家,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活动延伸:
用自己的双手画一份爱护树木画,发放与小区里的各位叔叔阿姨。
活动反思:
这节环保教育课已建立起幼儿对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环保意识;了解到了绿化的好处。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表现活跃,发言积极;但少数幼儿表现不够主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这部分孩子多给予引导和培养。
12、中班主题《新年的鞭炮》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引发幼儿对鞭炮的联想。
2、幼儿能用身体的伸展与收缩表现燃放鞭炮过程的动作。
3、幼儿感受过年欢乐热闹的气氛,体验表演的快乐。
4、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6、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制大火柴,小红帽,小红衣等教具。
2、各色纸屑放置于电风扇上。
3、鞭炮的声音以及有关音乐磁带。
4、钢琴伴奏。
5、幼儿搜集有关过年的资料。
6、环境布置,营造过年气氛。
活动过程:
1、迁移,联想。
(1)幼儿听音乐《过新年》进教室。
(2)放鞭炮声。
教师:你听了刚才放鞭炮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年兽来了,过年了,结婚,造房子……
教师:把你们想到的东西用笔记录下来吧!
(3)幼儿作画,记录想法。
幼儿作画后请小朋友谈谈自己的想法,并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
教师:听了放鞭炮的声音小朋友想到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喜欢小鞭炮吗?鞭炮给我们喜庆的日子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热闹。
2、学习,创编。
(1)请出小鞭炮。
教师:可爱的小鞭炮到我们教室来做客啦!我们跟它问个好!小鞭炮有话
跟我们小朋友说,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幼儿扮演的小鞭炮朗诵儿歌并演唱:我是一个小鞭炮,穿红衣,戴红帽,一点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又叫又跳。
小鞭炮:我的话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听清楚了吗?我要给别的小朋友们拜年去了,小朋友再见!
(2)学习儿歌。
教师:刚才小鞭炮和我们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看着图片朗诵并演唱歌曲《小鞭炮》。
(3)幼儿扮演小鞭炮。
教师:小朋友,我们也来扮演小鞭炮吧!你可以听着音乐自由的做动作。
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
(4)提炼鞭炮燃放动作。
教师:刚才我发现有个个小朋友扮演的小鞭炮在燃放的时候特别的响亮动作特别的好看。我们请他们来表演一下。
请几位幼儿示范鞭炮燃放动作,并请其他小朋友学学看。
教师手执大火柴,请小朋友做鞭炮燃放的动作。
(5)部分幼儿穿上红衣,戴上红帽,听音乐扮演小鞭炮。
3、深化,延伸。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听音乐完整表演。(当表演到“噼里啪啦”的时候开电风扇,将预先放置在电风扇上的纸屑飘落下来,营造放鞭炮的气氛。)
教师:在过几个星期就要过年啦!小朋友,我们一起庆祝新年去吧!
幼儿听音乐《恭喜恭喜》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个别幼儿对鞭炮的玩耍欲望过强,而忽略了它的危害,对这样的幼儿我加强了对他的教育,最终有了一定效果,但还需家长们一起配合多加教育和引导才能把危险降到最低。
13、中班主题《在秋天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2.了解秋季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落叶飘飘
户外休息时,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捡树叶,玩树叶。瞧!他们把捡来的树叶用力抛向空中,并跟在后面不断地奔跑,玩得不亦乐乎。于是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走出幼儿园去马路边、谷城公园、街心花园寻找更多不同形状的树叶,让他们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发现秋天的变化。
内容与要求:
在找找,玩玩过程中关注树叶的变化,并能运用树叶展开想象。产生亲近,爱护树木的情感。
相关经验:
数——感知形状的大、小,数量的多,少。
有目的地观察周围的自然物。
语言——欣赏散文中优美的语句,并按自己的想象改编。
音乐——感受音乐节奏快慢的变化。
二、小虫子的聚会
在一次外出找落叶的过程中,小朋友发现许多的小蚂蚁在树干上爬来爬去,忙着搬运粮食。原来,小虫子也喜欢和大树做朋友呀!于是,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在图书区内创设了一个“迷你昆虫馆”。馆内有我们共同收集的昆虫书籍和昆虫模型。听!孩子们又聚在一起讨论了:“瓢虫的身上有星星。”“有六颗星”“不对,有七颗星,是七星瓢虫”…那么,怎样引导孩子将发现的内容表现出来,并预设出孩子喜欢的学习活动内容呢?我根据中班孩子爱想象的特点,为他们创设了富有情景性、游戏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迷你昆虫馆、 瓢虫运动会、小虫子的聚会。并在预设时给幼儿保留了很大的生成空间。
主要内容与要求:喜欢观察昆虫,关注它们不同的特征。愿意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昆虫的感受。
三、超级水果吧
又是一个水果丰收的秋天。一提起水果,我们似乎很容易从水果“品种的多”,“味道的好”上去设计活动。于是从收集水果到吃水果,一切活动都在成人安排的真实场景中进行。虽然孩子们的体验是愉悦的,但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经验的提升?又得到了哪些经验的挑战却被我们忽视了?我们是否可以从幼儿生活中已经非常熟悉的范围里跳出来,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例如:通过水果自助餐的环境感受水果品种的多,色彩的美;通过切开水果看一看,观察果核不同的分布状态,感受水果的不同。带着这个想法,我尝试着借助吃水果这样一种真实的情景来为孩子们的学习服务,在水果自助餐、摘果子、做水果蛋糕等活动中积极给予幼儿认知上的挑战。
主要内容与要求:在与环境、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感受果子品种的丰富性、特征的多样性,体验果子丰收的喜悦。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
14、中班主题《我们的班级》教案活动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们刚升入中班,对于现在新的环境还很陌生,想让孩子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必须先让他们去了解、认识现在的环境,便让他们感觉现在的环境比以前的还要好。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通过让孩子参与到布置环境的活动中来,体会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班级新环境,强化自己是中班小朋友的意识。
2、能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布置班级活动环境。
3、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各类场所,区角的设备和材料,集中放置一处。
活动过程:
一、认真观察室内外环境,谈谈班级的不同。
(1)、认识班牌,知道自己是中五班的小朋友。
引导幼儿观察,说说活动室、游戏室、寝室、走廊、墙饰等有什么变化。
认识新来的朋友。
小结:过了一个暑假,我们长大了,成为中班的小朋友了,活动室变了,还增加了新的朋友了,我们真开心。
二、师生共同商量游戏和活动区角的设置。
(1)、我们最想玩什么游戏呢?该把它们设置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根据幼儿商议结果,确定设置的游戏区域和位置。
(3)以相同的办法,确定区域活动的场地。如美工区、科学区等。
三、师生共同布置游戏和区角环境。
(1)、娃娃家需要什么材料?(床、电视、锅。。。。)
(2)针对幼儿提出的材料需要,激发幼儿自主收集材料的兴趣。
------某某区还缺少某某?幼儿园没有该怎么办?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班级认真的观察能找出班级之间的不同,包括班级环境、同伴、老师的改变。从而使他们对新环境不再感觉陌生。
第一环节幼儿观察的很认真,对班级的每个角落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部分同伴也不同了,老师也不一样了,让幼儿直接很直接感觉现在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是应为自己长大一岁了,上中班了。 第二环节中,我以一种商量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商讨游戏和区角的设置。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幼儿对计算区、语言区并不陌生,但提到科学区、建构区,他们不理解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将这类区域放置何处。 最后环节幼儿回答的很好,哪些地方还缺材料的,他们都知道回家去收集。
整个活动下来,第二个环节上的最吃力,幼儿对区域放置没有一点意见,一个问题提出来,基本上下面没有一点声音。我认为这其中也有我们老师部分原因。应将区角划分讲的再儿童化一点,这样可能他们能接受一点。
15、中班主题《生活中的筷子》教案反思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筷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也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活动中通过摸、看、玩筷子,感受筷子的用途和特点,并练习使用使用筷子夹东西。更多幼儿园幼教公开课视频、优质课、教案、课件等,关注幼师ok网。
活动设计背景
升入中班以后我们班的孩子在家基本用筷子吃饭,家长反映说孩子每次吃饭时,会拿着手中的两根筷子做着不同的造型,或拿着筷子敲着桌面,表现出对筷子的兴趣。作为老师的我想,何不就筷子这种我们最常用的生活用品,设计一节活动希望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1、知识: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筷子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以及筷子的用途和特点。2、情感: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或情境。3、技能: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并用筷子学会夹物品。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说重点、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以及用筷子夹豆类食材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小朋友,生活中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会用到什么餐具?(勺子、筷子、叉子),现在我们在幼儿园用勺子吃饭,可是我们长大以后,就要用到筷子了,你们想不想用筷子夹到好吃的东西呢?今天老师就跟小朋友一起来跟筷子兄弟做游戏,好吗?二、 基本部分1、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材质和不同花色的筷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摸一摸,并观察筷子都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请幼儿讨论,筷子都有哪些作用。2、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吃东西,它还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好看的图形呢?出示课件图片(用筷子摆出的各种好看的图形)请幼儿欣赏。3、 把幼儿分成小组,利用桌子上的不同筷子尝试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并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别说一说他们小组摆的是什么图形。4、 老师教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两根筷子不能分得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头,其他手指做辅助。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筷子,那么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这些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开来,放进旁边准备好的小碗中。三、 结束部分游戏:分一分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把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别夹出来,放在旁边的小碗中,教师计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的最多的一组胜出。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厨房中各种餐具,看一看都有哪些?并记录下来,来到幼儿园汇报给老师。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今后,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害怕孩子们玩筷子时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现意外,这样会束缚孩子们这方面的自由。同时也会避免让活动的激情,影响幼儿学习的动力,把玩作为了主要的目的,应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16、中班主题《春天的朋友》教案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作品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蝴蝶、小草、小花等和春天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画面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鲜艳的色彩描画春天。
3、帮助幼儿分析诗歌的感情基调,学习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4、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6、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围裙(上面贴有小花、小草、春姑娘)蝴蝶指偶
2、幼儿绘画工具、纸张
3、 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教师: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花蝴蝶飞来了,让我们听着音乐跳起来吧。(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
2、教师提问:你有朋友吗?他是谁?(幼儿讨论)你们知道吗?春天也有朋友,那它的朋友是谁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春天的朋友》
二、学习理解诗歌
1、教师随配乐有表情地朗诵一遍诗歌 提问:春天的朋友是谁?你听到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幼儿回答)
2、教师系上围裙,拿着蝴蝶指偶边朗诵诗歌,边进行表演
3、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诵时语气
(1)我们小朋友见到朋友的时候,心情会怎样?
(2)花蝴蝶见到小草、小花和春天的时候,心里也很高兴,那么高兴的时候会怎样对朋友说话呢?
4、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幼儿集体朗诵
(2)请个别幼儿上来朗诵
三、绘画《春天的朋友》
1、教师:春天还有许多朋友,你们想想,还会有谁呢?(幼儿讨论) 小朋友又为春天找到许多好朋友,春天真高兴呀!老师想请你们把你们找到的朋友画下来。
2、幼儿绘画
3、请幼儿拿着自己画的春天,去找好朋友,告诉好朋友:我为春天找到了××、××。
四、仿编诗歌《春天的朋友》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绘画的内容,进行诗歌的仿编
2、请仿编好的幼儿朗诵给大家听,教师给予适当鼓励
3、教师:春天的朋友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还有谁可以做我们的朋友。
(幼儿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陶冶情感、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要求比较高。散文运用生动美妙的语言、浅显易懂的句式为幼儿营造了一种优美、惬意的意境。幼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心、探求欲。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帮幼儿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他们的视野,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的情操。
17、中班主题《放烟火》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孩子年龄特点,结合孩子日常经验,创造材料的神秘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及积极性,通过讨论用什么画画为主题,开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题材的展示,让幼儿讨论如何作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用棉绳醮不同颜色来表现夜空烟火,激发幼儿兴趣。
2、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作。
3、通过活动规则,掌握画画技能,增强手部肌肉的控制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7、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可以用棉绳醮不同颜色来表现夜空烟火。
活动难点:掌握技能技巧,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颜料、桌布、棉绳和夜空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播放轻音乐,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的常规及日常礼仪。
(二)寂静游戏:魔术《变色》
(三)熟悉材料:提问:这张深蓝色的纸,让你想到了什么?幼儿展开想象,教师给予认同和鼓励。用什么画画?画画材料和平时有什么不同?你愿意尝试吗
(四):教师示范:儿歌导入:“手握小拳头,沾一沾,躺下来,拉一下。”
(五)幼儿操作:提示幼儿要走礼貌通道,鼓励换色鼓励构图丰满,教师提升式总结:愿意换色,说明你心中已有想法了!只要你心中觉得美,那一定是最美的。你可以**,可以吗,谢谢你接受我的建议。谢谢你们的等待,就像我等待你们一样。
(六)欣赏与联想:将幼儿作品展示,问:“你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让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七)结束部分:播放轻音乐,引导幼儿看一看外面的天空,谁美?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相互讨论,并找到类似很多可以解决的办法,既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又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及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特别喜欢此次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并完成作品,但活动过程中,由于是自由选择材料,所以幼儿常规不是特别好,也是以后活动中需要加强和注意的。
18、中班主题活动《爱的表达》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大量的心血和爱。自然界中,动物妈妈又是怎样爱护动物宝宝的呢?本活动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明白“爱”有很多表现方式:保护幼小的动物宝宝、教动物宝宝捕食、教动物宝宝适应自然环境,独立生活┄并从中发现关爱、友爱、情爱的美好,从而使幼儿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充满着感激,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截取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爱的表达方式:爱是亲亲热热、爱是为了长大、爱是一起分享、爱是给予帮助。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好境界!
活动目标
1、观察课件了解动物之间也有爱,不同动物对爱的表达各不相同。
2、体验爱别人或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7、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幼儿大胆的表达爱。
2、教学难点:幼儿进行爱的延伸。
活动准备
1. PPT课件。
2.背景音乐《思乡曲》。
3.音乐《让爱传出去》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为什么?”
“那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呢?”
2.教师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的妈妈是怎么爱它们的宝宝的?让我们来听故事《妈妈抱抱我》”
(1)感受鸡妈妈的爱
——(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 “你们猜鸡妈妈是怎么抱小鸡的?”
——(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是用翅膀抱它的孩子的”
(2)感受狗妈妈的爱。
——“听,谁来了?”(播放狗的叫声)
——(出示第四张图片) “原来是狗妈妈和它的孩子。狗妈妈是怎么爱她的孩子的?”
——(出示第五张图片) “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它的孩子。”
(3) 了解鸟妈妈的爱。
——“看看接下去是哪个动物来了?” (播放鸟的叫声)
——(出示第六张图片) “是鸟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它们在蓝天上玩耍,在大树上搭一个鸟窝睡觉”
——(出示第七张图片) “鸟妈妈在干什么呢? 原来鸟妈妈用嘴巴轻轻地给孩子们挠痒痒。”
3.讨论其它动物妈妈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
“原来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它们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妈妈是怎样爱它们的孩子的吗?” (幼儿讨论之后,播放课件))
4.爱的延伸
讨论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老师是怎样爱我们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别人?怎样去表达我们的爱。
5.幼儿与家长一起表演手语舞《让爱传出去》
教学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9、中班主题《有趣的门》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门,并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表现。
2.知道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幼儿对门有一定的前期探索经验,并将各自观察到的门用不同的方式记载下来;老师拍摄的照片、录像。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各种不同的门。
1.呈现幼儿收集的资料,让幼儿互相交流,丰富彼此的经验。幼儿介绍自己找到的门(门的名称、特征、开启的方式等)。
2.梳理小结各种门的不同之处,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地方可以选择不同的门,不同的门也有着不同的开启方式。
二、发现一些特殊的门
1.(出示演示文稿——门)让幼儿猜猜是什么门?怎样开门关门的?
你们介绍了许多门,老师也拍来的二扇门,请大家猜一猜:我在什么地方拍的?是什么门?这门是怎么开门关门的?
2.老师播放拍摄的录像,让幼儿了解旋转门和磁卡门的开启方式。
3.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磁卡门?(说说它的优点。)
4.究竟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磁卡门呢?我们听听银行里的办公室主任是怎么说的。(播放办公室主任的一段话)
5.提升:门的设计和这房子里人、事的需要是有关系的。
三、游戏:开门关门
刚才我们介绍了许多门,下面我们来做“开门关门”的游戏好吗?等一会儿,你们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几个好朋友商量做什么门,然后用身体来表演不同门的开启方式。
1.幼儿自由结伴商量做门。
2.请一组幼儿表演,表演完后,请观看的幼儿猜测一下他们表演的是什么门?
3.在音乐声中分散表演各种不同的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对不同的门导入方法虽然都是利用了视频图像的手段,但是如何针对各种门的不同特点,教师设计适宜的提问让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是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互动追问时、语言回应时都要注意的。
20、中班主题《有趣的树叶》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观察、比较树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给树叶分类
2、乐于探索,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前期收集的落叶、《小树叶离开妈妈了》的PPT、树叶创意画若干
活动流程:
一、幼儿探索,观察、比较树叶的多种外形
1、师:"小朋友,今天这有许多树叶宝宝,你们可以从中找出你喜欢的一片树叶宝宝。"(幼儿探索,在教师提供的树叶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片树叶)
2、说说你喜欢的树叶。
师:"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片树叶宝宝?"(幼儿自由讲述可以从颜色、形状、像什么讲述。)师小结:"原来我们的树叶宝宝的形状不同、颜色也不同。(以后我们要形容不同时可以用各种各样来表示。拓展形容词)
二、幼儿按小组将树叶进行分类师:"现在我们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好朋友,四个人一组,帮我们桌上的树叶宝宝找到朋友。"(幼儿四人一组,共四组进行树叶分类,可以从颜色、形状或数量等分类。)师:"小朋友,说说看你们小组是怎么给树叶宝宝找朋友的。"(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并将幼儿分类的树叶展示出来)。
三、延伸:出示PPt《小树叶离开妈妈了》
师:"刚才,小朋友都给树叶宝宝找到朋友,那唐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有的树叶宝宝穿的是黄色的外套有的树叶宝宝要穿绿色的外套呢?"(幼儿自由回答)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原因,那我们来看看小树叶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教师播放PPt,让幼儿了解落叶是因为秋天到了,树叶缺少了绿叶素,缺少了水分等原因才穿上了黄色的外套,并为了大树妈妈来年能长的更好就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但最后可以小结一下:刚才我们知道了有些树叶宝宝到了秋天、冬天就要离开大树妈妈了,我们就叫他们"落叶树",但不是所有的树叶都会穿上黄外套,有些树到了秋天和冬天依然是穿绿外套,我们就叫它常青树。
活动反思:
随着《指南》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探索。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兴趣较浓,适合本班幼儿。
活动中仍有2个孩子参与不够积极,兴趣不高,原因估计有以下几个:1.材料的提供欠妥。教师投放的叶子是活动前与幼儿散步时捡回来的,并按类整理后投放,但各组投放的量太大,且未分层次,幼儿无法有效找到自己所需的叶子。2.过于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探索欲不强。活动中,当有个调皮的男孩子拿起较长的叶子当枪当剑舞动时,引得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忘了探索任务,也影响了原先正在探索的孩子。我为了体现自主,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导致场面有些混乱。
21、中班主题《线的世界》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
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活动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
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线的特点。
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象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
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
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 指导幼儿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 讨论线的作用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 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
五、结束活动: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
六、活动延伸: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倾听者,也是指导者,适时地点拨和引导,能起到推动和引导的作用,而幼儿才是主体。幼儿主体性表现得不足或过甚,都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中班孩子的思维是直观而又简单的,他们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抓住的是它们明显的特征,而不会考虑很多。我想作为老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去给予,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有他们独特的自我表现方式,尊重、肯定对于孩子来说是更重要的。
22、中班主题《洗手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2、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3、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2、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二、 进行部分
1、了解手帕作用
提问:(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2)、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
(3)、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2、动手洗手帕
(1)教师: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盆水,一块小肥皂,请大家学习洗手帕。
要求: 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不要把水弄在地上,洗时想想,你是怎样洗手帕的?
(2)幼儿分组洗手帕
重点:在幼儿洗手帕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体会搓、洗、拧、晒等动作。
3、学习舞蹈《洗手帕》
(1)、分解学动作 ﹡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用了身么?
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 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
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2)、完整听音乐作动作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幼儿集体学一遍
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幼儿完整跳两遍
三、 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丢手帕》
全体幼儿出活动室做丢手帕的游戏。
活动反思:
过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手帕,加上搓、洗、漂等动作和音乐的结合来表现。通过让幼儿模仿表演洗手帕、扫地、擦桌子等一些幼儿生活中很熟悉的事情来感受并表现劳动的快乐,表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爱劳动爱学习这样的愿望;创编歌词,让幼儿觉得音乐就在身边,我们自己也能创造音乐,音乐不是高深莫测的。
23、中班主题《我真棒》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根据这个锻炼目标,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利用建构区的长积木作为锻炼的器械,开展单脚平衡的锻炼活动。孩子依靠长积木进行单脚站立平衡,将长积木作为障碍物进行跳跃,锻炼了孩子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单脚站、单脚跳,能单脚跳过一定的高度与距离,锻炼腿部力量。
2.借助长积木,保持身体的平衡,并有创意地建构单脚跳的运动场。
3.积极参与活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6.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7.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每人一根长积木,软质宽敞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环节(音乐《猴哥猴哥》等。)
跟着音乐做动作。
基本动作:转手臂、转腰、转膝盖和转脚腕。
评析:将“猴哥”的武术动作加入,主要为情境考虑。中间有一段骑马舞,主要是双脚的连续跳,这是双腿的热身动作。最后是一个基本动作,较为柔和一些。
2.基本环节
(1)第一个本领
教师:孙悟空的本领可大了,我们来学一学“金鸡独立”的本领。
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提起来,保持身体平衡。
教师示范,幼儿尝试。可以借助“金箍棒”来保持身体平衡。
要求1:单脚站坚持的时间长。
要求2:变动作,做“小飞机状”。
评析:“单腿站”是为“单腿跳”做准备的。通过各种姿势的金鸡独立,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同时,利用长积木,在曾加稳定性的同时,能曾加动作的难度。
(2)第二个本领
教师:我们来练另一个本领——单脚跳。
要求1:单脚原地跳。
要求2:单脚连续向前跳。分男女生跳,从一个区域里跳到另一个区域里,返程换脚跳。
放松:双脚顺着长积木踩住,做“飞行状” 。
评析:这一环节是连续的单脚跳,主要是动作技能的巩固,并为接下来的单脚跳障碍物做好准备。
(3)第三个本领
①单脚跳过单个积木
教师:我们接下来练习第三个本领——单脚跳过“金箍棒”。谁来试一试?
动作示范:单脚站立,双手向前摆动,用力跳过去,脚掌着地,跳过去后也能单脚站立。
幼儿自由练习——听口令跳几次。
评析:首先让个勋孩子先来试一试,教师引导正确的动作示范,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如嘞掌着地。
②提高难度,单脚跳过多个积木组合的障碍物。
教师:“金箍棒”组合一下。现在变得有一定难度了。你能跳过去吗?谁来试一试?
③请一组(4名幼儿)尝试组合一下金箍棒,排队后依次跳一跳。
幼儿分6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评价时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单脚连续跳”。
评析:这是孩子自由发挥的时间段,需要尝试进行合作,协谪四人的意见,并能进行调整。在孩子搭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孩子尝试进行单脚连续跳过障碍物,又是一个难度的提升。
④综合练习:
走平衡桥(教师建构)——跳过有难度的障碍物(幼儿建构)——单脚连续跳过两个障碍物(图5)。
评析:孩子的锻炼有时候不需要进行竞争性的小组比赛,而综合性的连贯练习能够有效减少等待的时间。这一环节,教师自己造了一座平衡桥,这样就能让孩子左高强度的跳跃过程中放松一下。
3.放松环节
听音乐敲敲腿,总结一下今天学过的本领。
活动反思:
前期进行了中班孩子单腿跳基本能力的了解和准备,如孩子能够单脚跳跃6米左右;会做金鸡独立;单脚跳障碍物,孩子会采取双脚着地方式进行等等。
因为我将单脚跳障碍物的运动技能,分解成单脚站、单脚原地跳、单脚连续平地跳,最后通过孩子尝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来学习,这样的分解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学习并学会单脚跳过障碍物的技能。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孩子的能力差异很大,出现单脚起跳、双脚站立的现象,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也是值得肯定的。
24、中班主题《旅行去》教案反思
这是一篇中班的主题活动,外出游玩是幼儿很感兴趣的事情,因此教师在与幼儿谈话时,幼儿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能够知道旅行前的准备物品,并且兴趣极高。此次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自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网免费分享完整教案。
活动设计:
最近这几天,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下周六我们就要去秋游了。孩子们除了讨论上海什么地方好玩,还不时商量着要准备带的东西,阳阳说:“昨天晚上,妈妈带我上超市买了饮料。”凝儿说:“我妈妈还给我买了双新跑鞋,,我秋游去要穿的。”雷雷也插上一句:“我还要带上我的玩具坦克车。”“出去玩,不好带玩具的。”雯雯提出反对。“行的!”“不行!”……对呀!出去玩到底能不能带玩具呢?出去玩到底该带什么东西呢?带着孩子们产生的这些问题,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孩子通过探索、讨论、交流、思考等,拓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自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旅行前的准备物品,丰富日常生活经验。
2、学习整理物品,增强自我服务能力。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发表自己的意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小背包、小零食、晕车药、塑料袋等等
2、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幻灯片,提出问题:
师:照片上的人要到哪里去?他们的背包里会带些什么东西?
2、操作、交流旅行前的准备工作
(1)师:下周六旅游去你准备带什么?
(2)幼儿自主选择物品
(3)分享、交流
3、交流、学习统计喜欢的旅游景点(延伸活动)
(1)了解最喜欢、最想去的景点。
(2)收集、统计最热门的景点。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预设了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旅游去所要带的东西,让孩子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但由于在活动中没有让孩子事先对这些物品进行了解,把材料进行归类。也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的东西都比较单一(如:吃的东西),从而产生不了冲突和问题。当孩子的回答不太理想时,我的回应策略又不能及时跟上,或操之过急,未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确实,预设活动有其自身的优势,目标较易落实,老师把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不可预测的问题。本案例中,幼儿就对教师预设的材料不感兴趣,而此时如果老师还守着预设的计划不放,就会形成预设活动与幼儿兴趣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老师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准确判断幼儿的突发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而决定是否要改变原定计划。本次活动中,教师可以及时地将孩子们选择的物品进行统计,使孩子能很明了地看出带得最多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东西没人带?……使活动真正追随孩子的需要,拓展孩子的思维。因此老师在活动中要灵活处理预设与突发事件,既要有预设,又不拘泥于预设,要变硬性计划为弹性计划。
25、中班主题《了不起的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交流、分享相关的资料,激发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欲望。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的了不起地方,产生敬佩的情感。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围绕主题活动“了不起的人”,收集相关资料。
2、幼儿的画稿、老师的画稿、收集的物品、纸、笔等。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游戏
我们上个星期去了消防队看看找找消防员了不起的地方,你们找到了吗?他们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只要你们说出消防员了不起的事,这里的星星就会变。
二、介绍身边了不起的人
1、消防员叔叔很了不起的,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每天都在刻苦训练本领,而且哪里有困难有危险,他们就去哪里帮助。
2、我听张桢琦说他的妈妈也很了不起,他也很佩服自己的妈妈。还听其他小朋友也说了他们认识的谁谁谁也很了不起的,我可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啦,你们想吗?
3、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想要介绍的身边的了不起的人物,并且有实物的介绍,让幼儿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产生敬佩的感情。
4、原来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了不起的人,有些人不像有名的人那样大家都知道他们,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很努力的,我们都觉得他们是了不起的人啊。
5、今天我们这里就有许多的客人老师,说不定他们中也有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你们去问问他们好吗?
三、教师自制画册
我认为我自己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你们知道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吗?我把我自己了不起的事情画下来了,我会……,哦,还有,我做了十年老师了,这些啊都是我的学生们,有好多好多的,他们有的已经是中学生了啊。我还会烧好吃的东西呢,我们家的人都爱吃,夸我很能干的,今天我也带来了,想给你们尝尝呢。
四、延伸活动
你们有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地吗?你的好朋友中有了不起的吗?把自己的了不起画下来。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26、中班主题《环境小卫士》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废旧物品利用,并给生活增添一定的乐趣。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夹易拉罐跳起前掷,动作协调。
2.体验用废旧器材做的玩具来锻炼身体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用双脚夹易拉罐跳起前掷,动作协调、为什么废旧物品可利用
活动准备
易拉罐、废旧纸箱、平衡木、垫
活动过程
1. 热身运动:随音乐做易拉罐操,活动全身。
2.自由式活动:
(1)自己去探索易拉罐的各种玩法,(跳、顶、踢等动作)。
(2)自由组合,尝试用各种器材组合起来锻炼身体。
3.老师为幼儿讲解,练习用双脚夹住易拉罐跳起前掷动作。
4.竞赛游戏“环境小卫士”。
玩法:将幼儿分成四组,听老师命令,各队第一个幼儿走过断桥(间隔积木),在场地上任选一个易拉罐,用脚夹住扔入“环保箱”跑回,第二个幼儿即可跑出,在规定时间看哪一队清除易拉罐最多。
5.活动结束,小结:幼儿们个个都踊跃参与,也累了满头大汗,而且易拉罐也一个个地躺在“环保箱”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简单有趣,而且很低有意义的活动课,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老师进行了引导,每一人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感受到了活动中的快乐,也得到了锻炼,更大意义在于,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了认识,在幼小的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27、中班春天主题《响亮的大鼓》教案反思
幼儿教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尊重于幼儿兴趣,孩子对观察、了解春天的秘密很感兴趣,因此设计此次活动,活动中运用故事《响亮的大鼓》为载体,引起孩子们对春雷的关注。结合幼儿的以往经验,借助语言、多媒体课件在多处设疑,使孩子们的思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处在积极、兴奋的状态,对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提出挑战。运用多种方式了解春天的秘密。
【内容与要求】
1、通过故事《响亮的大鼓》感受春雷,引起对春天自然现象的关注。
2、尝试运用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材料与环境创设】
1、教师:改编新教材故事《响亮的大鼓》
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前期活动照片布置而成的版面
2、幼儿:听到、看到过春雷、春雨认识一些动物,对它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开始探索、发现春天的秘密,有一些经验
【活动背景】
1、活动来源及整体思考
主题活动《春天来了》正在开展中,班里的孩子对观察、了解春天的秘密很感兴趣。我们发现他们对周围生活中显性的景物更为关注,比如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于是前期组织开展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花籽、找找幼儿园里的花、饲养蚕宝宝和小蝌蚪、寻找周围的动物朋友等一系列活动。
我们认为春风、春雨、春雷是非常能反应季节特点的自然现象,而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较容易忽视这些隐性的变化。怎么将孩子们的关注焦点吸引到相关探索中去呢?正好前几天下了几场雷阵雨,我觉得是开展本次集体活动比较适宜的契机。既可以对前期探索进行提升,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春天的兴趣,又能引起对春天自然现象的关注,推动主题的后继发展。比如随着雨天的增多,将逐步开展一系列有关春雨的探索活动。象新教材中的《春雨的歌》、《小雨滴》等都是我们准备尝试开展的活动。
2、教材分析
我选择运用新教材中的故事《响亮的大鼓》为载体,引起孩子们对春雷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挖掘出故事蕴涵的教育价值,我结合班级孩子的已有经验(小班开展过主题活动《小兔乖乖》、中班开展过主题活动《我爱动物朋友》),分析了他们的发展水平(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初步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对动物朋友有较深的情感等)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修改,将故事中的角色螃蟹、蜗牛、红鲤鱼全部用冬眠的动物蛇、狗熊、乌龟替代,更为密切地揭示春雷与动物的关系。并将故事的发生发展有机渗透于整个活动过程中,引导孩子们与这些动物朋友共同寻找答案。
3、教学法介绍
多媒体技术是我很感兴趣也比较擅长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区级课题《多媒体运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适切性研究》,我对何时运用、怎样运用这种手段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并在进一步的实践探索中,更好地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
班上的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种方法。在运用此手段的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对提高注意力、倾听能力等非常有好处。
本次活动中,教师借助语言、多媒体课件在多处设疑,使孩子们的思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处在积极、兴奋的状态,对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提出挑战。其挑战主要集中在四个角色的出现方式上,需要孩子们根据一定的条件,运用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推测出每种动物。比如青蛙关注于对外形特征的了解,逐步累加的条件引导孩子们学习一种思考的方法――即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而这四次挑战也是层层推进的,从最简单的对外形特征的了解、到细节的观察、到听觉的运用、到对生活习性的分析,孩子们面临的思维挑战越来越大,获得的成功体验也越来越强烈。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1、引出话题今天,金老师又发现一个春天的秘密……你还发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结合周围版面内容交流
3、师生共同小结(注:加粗部分为幼儿即时回应)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秘密,小草变绿、种子发芽、花儿开放、动物出生春天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小朋友快快去发现。
二、听听、看看、说说“响亮的大鼓”。
(一)分解故事,体验春雷与冬眠动物的关系。
第一段1、引出故事角色一――青蛙
(1)幼儿随意猜今天我请来了一位也很喜欢春天的动物朋友,你们猜是谁?
(2)根据逐步给出的外形特征猜这个朋友有四条腿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白肚皮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白肚皮,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
(3)演示出课件,并用儿歌小结
2、讨论:你们喜欢小青蛙吗?
冬天小青蛙在干吗?
它在哪儿冬眠?
3、演示课件,讲述故事第一段。
讨论:小青蛙在哪儿冬眠?
小青蛙怎么会醒过来?
青蛙想知道是谁在敲大鼓。你觉得会是谁在敲大鼓?
第二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二段
2、猜测故事角色二――蛇
(1)看影子猜朋友
(2)放大头部特征后猜测
(3)演示课件验证
3、继续讲述故事
第三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三段
2、猜测故事角色三――熊
(1)听脚步声猜测
(2)演示课件验证小结:原来很重、很胖、很大的动物走路,发出的声音就很响。
3、继续讲述故事
第四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四段
2、根据生活习性猜测故事角色四――乌龟这个朋友是从蛋里出生的。
有的住在水里,有的住在陆地上。
它也要冬眠,冬眠的时候可以睡在泥土里,也可以睡在沙子里。
3、演示课件验证
4、引导幼儿参与讲述故事青蛙、蛇、狗熊看见乌龟有什么问题要问它?
乌龟怎么说?
演示课件,揭晓答案三、想想、说说自己对雷声的感受。
1、讨论:你们听到过雷公公敲大鼓吗?
雷公公打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你们听到雷公公打鼓会怎么样?
2、小结:金老师小时候听到打雷也很害怕,可是现在我明白了,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春天,雷公公打鼓是要告诉大家“春天来到了”。
四、延伸:引发对春天(春雨等)自然现象的关注打雷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雷公公来了,谁也会跟着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借助语言、多媒体课件在多处设疑,使孩子们的思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处在积极、兴奋的状态,对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提出挑战。活动从聊聊春天的秘密;分享故事,了解春天是冬眠动物醒来的季节;找一找,了解不同动物的冬眠方式展开,萌发了孩子们对动物冬眠现象的强烈
28、中班主题活动《家长会》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关于家长会的活动教案
内容:
一、观看幼儿早操、户外活动;
二、学习活动:树叶贴画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树叶贴画,激起幼儿创作愿望。
2、与家长一起合作作画,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完成作品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电脑作品欣赏、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
1、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画画?
2、还可以用树叶来画画,我们来欣赏一些作品。(观看幻灯)
3、你看到用树叶画了什么?是怎样画的?用怎样的树叶贴的?
(二)家长与幼儿共同创作:
1、先想好你贴什么,用什么样的树叶?
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粘贴金鱼、乌龟、小鸡、蝴蝶等动物。
3、可以到电脑上仔细地再看看小动物是怎样贴的。
(三)展示作品:
1、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你和谁一起贴了什么动物?
2、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展示给幼儿看。
3、表扬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了这么漂亮的作品,鼓励
幼儿回家再贴其他的小动物。
三、召开家长会:
1、向幼儿家长介绍二期课改的理念,介绍开学以来开展的活动。
2、表扬开学来配合老师工作的家长,希望以后继续能多多配合,带水果等,配合教育。
3、天气渐冷,请家长给幼儿穿合适的衣服,并注意裤子的松紧带,不要太紧,也
不要太松,早晚来园时可外罩一件衣服,到了幼儿园就脱掉。
4、介绍《幼儿成长档案》,请家长贴好照片,认真填写,并保持本子的清洁,并及时交给老师。
5、请家长对两位老师提提建议,有什么要求可以告诉老师,也可把幼儿在家的情况及时告诉老师,做到家园同步,共同教育好孩子。
四、反馈:
今天共有34位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家长在观看幼儿的户外活动、学习活动之后,都觉得很满意。家长在户外活动时,担心幼儿会着凉,不肯脱衣服,在看到小朋友做好早操活动之后,老师及时帮幼儿脱衣服,及时擦汗休息,互相交替玩,回到教室后又及时穿衣服,知道幼儿是不会着凉的,就比较放心了。在学习活动时,家长积极地和幼儿一起做树叶贴画,刚开始,有的.家长自己做,我们就指导家长让幼儿动手做,家长在旁边指导,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在家长的共同配合下,一张张作品非常漂亮,有的幼儿贴了小鸡,有的幼儿贴了乌龟、蝴蝶,有的幼儿贴了金鱼、蜻蜓等,小朋友和家长都积极地投入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对《幼儿成长档案》,家长说,明天写好就带来。
29、中班主题《植物过冬》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植物的过冬准备。
2、图片—冬天的树,稻草。
3、记录纸,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
你感到气候有什么变化吗?
2、教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会冻死吗?植物们准备好怎样过冬天了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教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小朋友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
(1)观察大树。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2)教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3)观察小草
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4、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组织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四)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教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教师:小草是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教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活动反思:
这样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开心。在老师与幼孩子们的互动、孩子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体现了让幼儿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树木的过冬方式,由于这方面的内容知识性较强,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用说教的方式幼儿肯定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落叶过冬的方法时,我先通过孩子们的感知觉,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具体感知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不同之处,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在讲解蜡质过冬时,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找出结果。在这样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孩子才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孩子们从讨论人们怎样保护植物过冬到自己画一画,并动手为小树包裹稻草,形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感到非常喜悦。
30、中班主题《有趣的绳子》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绳子的几种玩法,练习走、跑、跳、平衡和投掷等基本动作的综合能力。
2.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对玩绳活动产生兴趣。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过绳子的经验。
2.猫头饰一个、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绳子、录音机及伴奏磁带、活动场所。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生扮演鸡妈妈和小鸡进入活动场地,随音乐做模仿热身运到;扇翅膀(上肢)、磨擦鸡嘴(下蹲)、理羽毛(体侧)、磨爪子(腹臂)、跳舞(跳跃和放松)等运动。
2.基本部分:
(1)取绳子。鸡妈妈带小鸡去捉虫子(绳子),要求每个幼儿捉一条虫子。
(2)玩绳子。将虫子变成绳子,展开玩绳活动。
①幼儿自由玩绳子,巩固幼儿在角区活动中创编的绳子玩法。(伴音乐)师:请小鸡们来玩一玩绳子,看谁玩的方法多,玩法与别人不一样,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②幼儿说说做做自己的玩绳方法。
师:请小鸡说说你用绳子做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③老师总结绳子各种玩法,引导幼儿再次一物多玩。鼓励幼儿尝试别人的玩绳方法,主动与他人合作游戏,提醒注意安全。
(3)游戏:战胜野猫
①另一教师扮演野猫出场,引导幼儿想出躲避野猫的方法,并进行演示。(野猫巡视一圈,没捉到小鸡到一旁休息。)
②再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利用绳子变成武器战胜野猫,如:用绳绕圈子砸、捆绑等方法。
③幼儿抛绳表现胜利后的心情,练习抛掷动作。
3、结束部分
(1)以表扬为主评价鸡宝宝的聪明和勇敢。
(2)用绳子做小车随音乐开回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绳子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东西,取材方便,玩起来花样可以不断翻新,对于大班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很适宜,通过对绳子不同用途的认识、探索,在有趣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绳子的多变性,并能将绳子的变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活动幼儿比较感兴趣,符合大班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玩耍、探索,获得了各种能力的发展,在和绳子的操作中感受到了玩绳的乐趣。
31、中班主题《有趣的冰》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北方迎来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小朋友的小手、小脸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探索冬天的热情与好奇心。《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现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探索活动——有趣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所隐藏的奇特奥秘。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7、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冰块,电炉子,小盆若干个,冰猴儿。
经验准备:幼儿对冰有过接触,如:吃过冰糕、冰块,看过冰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
找冰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找冰,找冰时教师引导幼儿在冰、雪之中区别什么是雪,什么是冰,并把冰块拣到塑料袋里带回教室。
二、基本部分:
1、玩冰
教师和幼儿把带回来的冰,用水冲干净,放到几个盆里,幼儿分成几组玩冰。幼儿可以摸一摸,看一看,用冰块相互敲一敲,在观察一下,冰在盆里的变化。
提问:
(1) 摸一摸,感觉一下,冰是怎么样的?
(2) 敲一敲,听一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3) 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在盆里有什么变化?
(4) 摸完冰,手是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玩冰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手凉时搓搓手。
2、冰不见了
教师把装有冰块的盆放在电炉子上,让幼儿观察,直到冰完全融化成水。提问:冰遇到热会怎么样?变成什么?水又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一平地,泼冰场。
四、活动延伸:
冰场冻好后,教师组织幼儿到冰场上做游戏。如:玩冰猴儿、打出溜滑儿等。
教学反思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对冰的认识仅仅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此次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冰的主要特征。
32、中班主题《有趣的猪》教案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
猪是我们农村中常见的动物,中班幼儿对猪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在自家或邻居家看到过特征明显的猪。当参观了养猪场之后,他们更是对猪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及用途等方面有了探究的欲望。经过分析,我们提出了实施开展猪的探索活动的依据:
1、幼儿对探索猪的特征,表现猪的生活具有极大的兴趣,活动内容有助于幼儿对身边动物的关注和热爱。
2、幼儿可以直接从身边或周围生活中收集到有关猪的直接或间接资料,使探索和创造性表现具有信息来源和物质可能。
3、获取资料的成功,能使幼儿自信地参与活动,愿意表达与表现。
二、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猪的资料,认识猪的共同特性,扩大有关猪的各种经验。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认真负责,完成任务的良好态度。
3、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活动内容:参观养猪场,使幼儿对猪更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
2、活动步骤:
⑴联系养猪场,与工作人员商量有关猪场的一些注意事项。
⑵鼓励幼儿把看到的有关猪的问题向饲养员了解一下。
⑶老师把幼儿发现的问题作记录,也参与询问饲养员,帮助幼儿一同解决。
3、活动引导:
⑴边参观边注意倾听幼儿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幼儿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探索者。
⑵教师在参观途中,可适当对看到的现象进行设疑,引起幼儿的好感,激发他们和你共同去关注有关猪的秘密。
第二阶段:
1、活动内容:收集资料,丰富幼儿形成与活动有关的经验。
2、活动步骤:
(1)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猪的资料,包括:VCD、故事磁带、猪的图片、卡片等。
(2)动员爸爸、妈妈带领幼儿到养猪场拍摄录象或照片,有目的地拍下猪在养猪场的活动现象,了解猪的外貌特征。
(3)“猪问题”的活动。引导幼儿对收集资料中发现的有关猪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答案。
3、活动引导:
⑴教师也参与资料的收集活动,从录象带、VCD、故事磁带和资料摘录过程中,使幼儿对猪的外貌特征扩大为对猪的生活习性和与人息息相关等方面的内容。
⑵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随时作好记录。
第三阶段:
1、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布置室内环境,共同收集有关猪的资料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2、活动步骤:
(1)幼儿按意愿确定自己收集有关猪的资料(包括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用途等)。
(2)把孩子收集来的有关图片、照片、卡片等,布置成养猪场,猪喜欢吃什么,我看到的猪等版块。
3、活动引导:
⑴帮助幼儿成立资料收集小组,使幼儿有目的地收集,完成任务。
⑵引导幼儿与好朋友一起商量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布置。
⑶教师对整个布局进行引导和合理安排。
第四阶段:
1、活动内容:相互交流,了解有关猪的情况,迁移别人经验,进一步探究。
2、活动步骤:
⑴介绍在养猪场看到的一些有关情况。
⑵如何收集资料,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猪的趣事。
⑶看猪的录象,引发幼儿产生新的问题。
3、活动引导:
⑴关注幼儿在交流中产生的新的热点,及时予以回应。
⑵接过幼儿抛过来的球,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并对有关资料进行补充。
第五阶段:
1、活动内容:活动展示。
2、活动进行:
⑴用废旧材料:做猪。
⑵蔬菜小制作:猪。
⑶故事:小猪盖房子。
⑷歌表演:小黑猪。
3、活动引导:
⑴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猪的可爱形象,引导幼儿自信、大胆。
⑵引导幼儿在展示过程中把自己的作品与同伴进行交流。
4、活动延伸:根据幼儿的需要,可继续延伸到家庭、社区,根据幼儿的兴趣还可探索。(可以个别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3、中班主题《心情火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了不起的我’这一主题中,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有关自己的照片,老师把孩子们的照片一一贴出来请小朋友欣赏,孩子们在欣赏的时候,突然发现王依辰小朋友是在哭的,有些孩子便开始议论‘拍照应该是笑的’‘对,要说茄子’‘老师,你看我是在笑的’顿时大家的话题转移到了表情上,怎们有些人是笑的,有些人是哭的呢……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的表情,于是我们便产生了有关表情的活动。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第三环节:选择表情,鼓励开心。以开火车的游戏离开活动室,鼓励孩子做一个开心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活动名称:心情火车
活动目标:
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车
活动过程: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3、试着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车厢,快乐的开火车退场。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就没有给幼儿铺垫很多的经验知识。活动开展的第一个阶段看出示的表情图片回答问题,幼儿们都能准确回答出是什么情绪,用语言、动作、表情能够表现出来。第二个阶段让幼儿先自由的分享讲述自己照片中的表情和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有这种表情,然后再一个个的请小朋友上来进行分享,在这个环节中我忽视的一点,在一个小朋友上台讲述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的让小朋友们把照片放回椅子套中,导致了幼儿还沉浸在相互讨论分享的环节,没有很好的进行倾听,使我不得不把这个环节的时间缩短。对于上面发生的情况,我就把第三个环节把照片分放到不同情绪的小火车上提了上来,把提问放到了后面。临时更换了环节的顺序使我忘记了进行及时的环节小结,没有给幼儿进行一个很好的经验提升。最后一个环节是表情游戏,让幼儿听音乐做动作,当音乐停的时候就根据出示的情绪表情做动作,这个环节是幼儿们最活跃的一个部分,使结束的时候充满了意犹未尽。
34、中班主题《小鸟找家》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说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也教导我们学着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同学。为此学校还开展了许多的爱心小活动,以下就来看看我们最近的一项活动吧!
活动目标
1.知道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在欣赏故事和实践活动中,感受同伴间关爱的愉悦情感。
3.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故事知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2.感受同伴间关爱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幅,磁性教具:小鸟、星星、月亮、萤火虫
2.玩具若干(幼儿人数一半)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师:有只小鸟在森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伤心地哭了它好想妈妈,你们愿意帮助它回家吗?怎么帮助它呢?
2.幼儿围绕这个主题,想像如何去帮助小鸟。
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帮助小鸟找回家。
3.老师讲述故事:小鸟找家。
师: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帮助小鸟,让我们听听有谁也来帮助小鸟,它们是怎么样帮助小鸟
老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建议提以下问题:
(1)谁帮助了小鸟?
(2)小星星听到了小鸟的哭声,是怎么说的?
(3)月亮奶奶听到 小鸟的哭声,是怎么说的?
(4)萤火虫听到了小鸟的哭声是怎么帮助小鸟的?
4.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之间应怎么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师:小朋友之间需要关心和帮助吗?什么时候?
师:你是怎么关心别人的?别人又是怎么关心你的 ?
5.幼儿两两合作玩玩具,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老师发玩具给单数幼儿,另一半幼儿没有玩具,让幼儿想想怎么玩?启发有玩具的幼儿找没玩具的幼儿,两人一起玩。在后面的环节中给幼儿展示幼儿园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感知,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助。活动中还增加了表演故事情节。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采用了讲故事形式,故事新颖动人,孩子很有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积极主动地发言。但在游戏环节,教师的引导不够,幼儿没有进入游戏情境,没有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同时,教师在设计角色游戏时,把头饰给幼儿戴上,应该放到最后游戏环节佩戴。这样幼儿较容易进入原预设情境。
35、中班主题《熊猫百货商店》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这是一个孩子们喜欢的一则童话故事,情节重复又有变化,符合儿童的欣赏特点,它巧妙地把动物的不同特征蕴含其中,于是利用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开展了此次活动《熊猫百货商店》,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基础上,进一步区别动物的不同特征,体验帮助小动物买到适合商品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的典型特征。
2、感受故事中熊猫伯伯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3、体验帮助小动物买到合适商品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6、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动物的外形特点,为其出谋划策。
活动难点:感受熊猫伯伯乐于助人的情感。
《熊猫的百货商店》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树林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看看是谁开的呀?(熊猫)
2、什么是百货商店呢?
教师小结:百货商店就是能买到各种各样商品的店。
二、理解故事
熊猫的百货商店生意可好了,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来买东西。
1、长颈鹿——脖子(局部出现)
为什么熊猫店里的围巾一条也不适合长颈鹿。
教师小结:因为长颈鹿的脖子太长了,要戴很长很长的围巾,熊猫店里的围巾太短了,所以不适合长颈鹿。
商店里没有适合长颈鹿的围巾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的办法可真多呀,熊猫伯伯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2、河马——谜语(像马不是马,嘴巴宽又大,天天下河塘,从不捉鱼虾)
怎样的口罩才适合河马呢?
教师小结:很大很大的口罩才适合河马。
如果你是熊猫伯伯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看看熊猫伯伯想了什么办法,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样。
3、大象——大肚子(局部出现)
大象为什么没有买到合适的皮带,大象需要怎样的皮带?
教师小结:大象的腰很粗很粗,需要很长的皮带。
大象买不到皮带可伤心了,这可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熊猫伯伯量了大象的腰围,请工厂为大象做一条很长很长的皮带。
总结:在熊伯伯的帮助下,长颈鹿、河马、大象都买到了适合自己的东西,它们高兴地说:“熊猫百货商店真好。”
三、完整欣赏,理解故事
听了故事后,你们喜欢熊猫伯伯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熊猫伯伯乐于助人,我们都喜欢它,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四、大家都来开商店
(价值取向: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想象他们需要的特殊商品。)
想象动物们还会需要哪些特别的商品(出示动物图片,幼儿想象并尝试绘画或者制作。)如马需要铁鞋、猫需要鱼竿、鹦鹉需要录音机等。
活动延伸:
熊猫伯伯的店里呀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你们猜猜还会有谁来买呢?请你们继续把《熊猫百货商店》这个故事编下去。
活动反思:
《熊猫百货商店》虽然是一则老教材,但儿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颇有特色的词:如“很长很长”、“很大很大”、“很粗很粗”。让幼儿感知百货商店里的物品为什么不适合这些动物,引起幼儿对动物特征与之相匹配的物品的思考,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这则故事有助于培养儿童助人为乐,学习交往、合作、分享等社会技能,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36、幼儿园中班主题《颜色分类》优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知方面,通过对基本的颜色的认识,能够确定开是蓝的,树是绿的,花是红的这些基本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识。
2、在情感方面,通过对这些颜色的了解,使幼儿明白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情。
3、在技能方面,通过对颜色的认识---了解---学习,使幼儿能够给颜色进行分类。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尝试通过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6、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颜色分类
难点:较浅的颜色和较重的颜色该怎么分。
活动准备
树叶卡片 红旗卡片花朵卡片小草卡片白云卡片 小鸡卡片以及其它各种颜色的卡片等
红、黄、绿、白四个颜色的筐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学习按颜色分类
发给每名幼儿一套卡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手中的彩色卡片有几种颜色,各是什么颜色的。
把红、黄、绿、白四个筐拿出来,请幼儿按筐的颜色,将手中的彩色卡片放到相应的筐里。
二、游戏“找朋友”,在生活中按颜色分类
教师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要求必须是在穿着的衣物上有相同的颜色,才能成为好朋友,站在一起。
请幼儿说出为什么找某位小朋友做朋友。
三、给自己家的小动物做件衣服
请幼儿说说自己家里有什么小动物,冬天来了,小动物也怕冷,我们给它们做件衣服吧。
请你用些彩色卡片做件衣服给自己家的小动物吧。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用些颜色,你喜欢这件衣服吗?你认为你家的小动物会喜欢这件衣服吗?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比较、辨别能力的发展并学习从多种颜色的不同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分类的,并且孩子们能有了一个正确的判断力,这节活动我主要是让孩子们对熟悉的物品进行分类,四组物品都有红、黄、白、绿四种颜色,先是对每一组的不同颜色进行分类,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也把手举的高高的,并且上来后他分的很好,孩子们都给了他大拇指以此来给他更多的自信,经过四轮的分类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非常好,于是我就加深了知识点,不仅让幼儿分类还要让幼儿能够明白对应,于是我让孩子们去找与他得到的物品所对应的,最后他们都给自己的物品配上了对,非常容易,本节活动目标孩子们能够轻松掌握。
37、中班主题《夏天的服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2、 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夏天的服装。
3、 在设计与表演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 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 幼儿穿各式夏装并准备一些夏天的服装:吊带衫、短裤、汗背心泳装等
2、 废旧报纸若干(数量大于幼儿数)、剪刀、画笔
3、 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夏天的服装
1、 讲讲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
2、 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女小朋友以裙子为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裤为主
二、展示自己的服装
随着音乐展示自己的夏装
三、设计服装
1、 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2、 幼儿构想
3、 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1)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服装表演
1、 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2、 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活动反思:
夏天到了,每天有小朋友围在一起议论自己的衣服,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综合性的半日活动。活动在幼儿的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儿表演时掀起了一个高潮。从而激发了幼儿自己想设计服装的愿望,在设计服装时,幼儿都欲欲而试,拿着报纸量体裁衣,经过一番努力,每个幼儿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报纸做成的服装(尽管有的还不像什么衣服,只是挖了个领子套在了身上),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这就是与成人评价标准的区别!
38、中班主题《文字的联想》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自己认识的中文字进行绘画。
2、对文字有关的事物展开大胆的想象,通过图案和线条,丰富画面。
3、在欣赏、交流、评价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7、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汉字“海”“花”“车”“房”;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能干,认识很多的字。今天就来考考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和文字交朋友。”
2、幼儿认读汉字,并大胆想象于文字有关的事物。
(1)教师: “大家看这是什么字?”(幼儿认读)
“我们的家乡有什么海?” “你看到海会想到什么?”(幼儿想象、交流。)
(2)教师:“这是什么字?”(幼儿认读)
“我们的家乡有什么花?”
“看到花你想到了什么?有些小动物也很喜欢花,它们是谁?”(幼儿想象、讨论、交流。)
(3)教师:“这是什么字?”(幼儿认读)
“你在马路上看到什么车?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干什么的?”
(幼儿讨论、交流。)
(4)教师:“小朋友们住在哪里?”
“这是什么字?”(幼儿认读)
“你们的房子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的家乡还看到什么房子?”
(幼儿讨论、交流。)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交代要求。
教师:“今天请小朋友们把想到的都画出来,画在字空的地方,动脑筋想想字的边上可以怎么装饰?”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作画。 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
39、中班主题《小草醒来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知道春天到了,知道草绿了。
2、想象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喜欢春天。
3、乐意参与散文诗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6、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挂图19号;《小朋友的书??春天来了》;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打雷的音乐,自制小草、春雨、春风和太阳的头饰。
活动过程:
1、播放打雷的音乐,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打雷)。
(2)轰隆隆,轰隆隆。雷声可能会把谁吵醒呢?
2、教师边朗诵散文诗边插问,引导幼儿思考。
(1)小草醒来。教师朗诵散文诗从开始至“醒来了”
提问: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谁的梦?
小草醒来时,做了什么动作?请幼儿一起来学动作(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重点学习,为表演铺垫)(2)小草问好。
欣赏散文诗从“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到“小草说:你好,太阳”。
提问:都有谁向小草问好?它们是怎么样问好的?(教师与幼儿扮演春雨、春风和太阳,相互问好)。
你猜,小草睁大了眼睛,会看到什么呢?
(3)小草绿了。教师继续将散文诗朗诵完。
3、教师结合挂图,完整朗诵散文诗,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春天除了小草醒了,变绿了,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
总结:春天到了,小草变绿了,小花都开了,柳树也发芽了。
4、请幼儿听诗歌录音,感受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原教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幼儿表演散文诗的环节,我认为这首散文诗里有角色、有意境和动作表演的需求,最主要对话非常简单,“XX,你好!”的句式对小班孩子来说很容易掌握,也有能力表演,所以在感知小草醒来做了什么动作环节,我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最后让幼儿想象春雨、春风和太阳分别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演,为最后的整体表演做准备,幼儿对本次散文诗的表演兴趣非常浓厚,不过第一批幼儿上来比较拘束,表演时候放不开,后来多表演几次后,孩子逐渐掌握了动作,才逐渐表演得好起来。
40、中班主题《西湖龙井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杭州西湖龙井茶等是有名的好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2、幼儿尝试自己泡茶、品茶,体会品茶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菊花茶、苦丁茶、茉莉龙珠和普尔茶。餐盘中有干茶叶、与其对应的泡好的茶叶和茶的名称。另外,餐桌上有“小心烫手”的警告标志。小茶壶6个、一次性纸杯数、餐巾纸、中国地图、傣族的乐曲、竹子的图片。提供温开水。毛巾。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阶段:
赏茶与品茶
1、寻找标志
1)让我们来看一看标志上面有什么?(杯子冒着热气)
2)这个标志在向我们说什么?” (小心杯子烫)
3)这个是警告标志,它在告诉我们在拿茶杯或喝水的时候要小心烫手或烫嘴。
4)那么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茶)
5)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聊茶”
2、聊茶
1)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茶?你的爷爷奶奶喝茶吗?
2)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茶叶,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它是怎样的,从前见过吗?
3、幼儿带着问题赏茶。
活动中,教师建议:“如果你想品尝一下它的味道,可以拿小杯子品一品。”
4、幼儿集中。
1)说说看刚才你品到的是哪一种茶叶,它长得什么样?它是什么味道的?当你喝到嘴里的时候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普尔茶:猜猜看普尔茶产于中国的什么地方?(云南)
云南带哪个省的下面?(四川)
放一段傣族的音乐。你感觉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跳一段孔雀舞蹈。)
白茶:一提到白茶,就会让我想到“中国竹海”。(安吉)
安吉白茶有白茶仙子的美称。茶叶长得就像是凤凰的羽毛。颜色像玉石一样。是茶中珍品。
茉莉龙珠:为什么要叫它茉莉龙珠呢?(因为它圆圆的,就像一个龙珠) 听听看,这首个你们知道吗?
教师敲木琴,让幼儿唱一唱江南小调《茉莉花》
菊花茶:只要我说一段话,小朋友就会猜出菊花茶的产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有一处古建筑,称得上世界第一,它是什么呢?
5、小结:茶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味道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一种茶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所以,中国自古就有品茶的传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叶、生产茶叶的国家。可以说,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
二、幼儿了解茶文化
1、谁知道茶是怎么来的?(幼儿回答关于茶的传说。)
2、那么茶到底分几种呢?(红茶、绿茶、青茶或乌龙茶、花茶)
3、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4、所以,秋天比较适合品绿茶。让我们一起来泡绿茶,品品它的味道怎么样?
5、教师示范泡茶的用具和要求。
1)茶具:紫砂壶适合泡其它的茶叶。
2)要选用好的矿泉水。
3)先放茶叶、到一点烧开的矿泉水,先让茶叶慢慢地泡开,然后在倒入开水,等一小会。
4)品茶:要双手扶住茶壶,双手端杯。小口抿茶水,让茶香慢慢地进入到我们的身体。
5)在等茶叶的时间里,和幼儿一起讨论一下茶的保健作用。
三、幼儿尝试泡茶。
1、两个人一组,选择好自己想要品尝的茶。
2、注意小心烫手。
3、幼儿泡茶。
4、幼儿间相互品差或者向家长敬茶。
四、整理用具。
活动反思
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孩子很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茶叶时,时间应多一点,把实物与幻灯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会更直观印象也会更深刻。
41、中班主题《喜气洋洋过新年》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过年” 是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期盼以久的日子,每到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就欢欢喜喜的放鞭炮,穿上大人买的新衣服,吃着平时想吃又吃不到的东西,。其实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快乐和满足。他们从家人亲友的团聚中感受亲情的温馨,他们在眼花缭乱的庙会中体验民族文化的悠远,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放松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正是基于我对“新年” 的这种理解,我设计了《喜气洋洋过新年》这节课的时候,力求做到让孩子们感受过年的快乐,体会过年的热闹气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制作礼物、送礼物的过程中,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2、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愿意与人大胆交往,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幼儿能向别人表达丰富的祝福语言。
活动准备
1.气球若干。2.做贺卡需要的材料和一些用来装饰的纸。3.红包若干个。4歌曲《过新年》《新年好》5.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人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知道年的来历吗?过年是每个小朋友都盼望的事情,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家了解新年的来历和意义吗?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幼儿A:过年可以放鞭炮。
幼儿B:过年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幼儿C:过年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
幼儿D:过年可以得到压岁钱。
教师总结:过新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欢欢喜喜的新年,但要小朋友亲自动手哦,我们自己给自己过一个热闹的新年。
二、了解过年习俗
1.教师讲解:过年除了要放鞭炮,穿新衣以外,我们还要做很多的事情,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2.教师讲故事《年兽的传说》
3.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三、欢欢喜喜过新年
1.幼儿脚踩气球,用气球的声响感受新年的热闹气氛。
2.幼儿自己动手做贺卡,教师先让幼儿观察贺卡,让幼儿看清楚贺卡的封面和里面的内容,幼儿做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帮助,做完以后互相送贺卡。
3.幼儿自己画画新年里的愿望,并大胆和同伴交流。
4.老师向表现好的幼儿发红包,并送上新年的祝愿。
四、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1.幼儿互相拜年,通过拜年,进一步感受过年的欢乐,并促进幼儿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
2.幼儿在《过新年》欢快的音乐声中感受过年的气氛。并用打击乐器击打节奏。
3. 在《新年好》的旋律中,全体载歌载舞庆祝新年。并向其他小朋友互赠新年礼物。
教学反思
幼儿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新年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制作、游戏等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幼儿体验到了新年来临的喜庆。幼儿与伙伴交流,互相祝福,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幼儿自己回忆以往新年是怎么过的,使幼儿对新年在脑海里有了整体的概念,但在本课的活动中还要注意细节问题,如在幼儿制作贺卡和画画的环节,时间比较紧,应当注意活动的时间,教师和幼儿配合不是很默契,因为幼儿对新年的祝愿词语都比较缺乏,在这方面还应多引导。音乐方面应先教会幼儿动作,使幼儿一听到歌曲就能载歌载舞。活动的材料还应该更丰富多彩一些。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多注意细节问题,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成功的上好每一节课。
42、中班主题《玩玩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逐步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6、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7、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玩家大家玩。
2、友好地玩。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 皮球若干。
3、 与大班老师联系,拟订和大班幼儿共同玩皮球的计划。
教学过程:
激发情绪,介绍玩具,看别人玩---体验情绪,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乐。
一、 情境一
1、介绍个人的玩具。
(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
2、玩玩具。
(1)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老师观望不提示,让幼儿自然地交换玩具,相互交往。
(2)讲评
请玩得多的和玩得少的幼儿来做一下情景表演,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
老师小结。
(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二、情境二
1、组织中班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
2、大、中班幼儿结对子一起玩。
3、两对幼儿在一起玩球,三对幼儿在一起玩球。
4、全体幼儿排成四行练习在操场里滚球。
每个幼儿两腿分开,并排成一纵队。每排第一个是大班幼儿,他双手捧,从两腿间往后滚球。最后一个幼儿双手把球接住,并跑到队前往后滚球。以此类推,直到全体幼儿均轮滚发球完毕。
三、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都可进行这类活动教育。幼儿只有在不断的情绪体验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观念。
教学反思
培养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活动通过介绍玩具、玩玩具、观察活动等形式,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主体验到要与他人分享。但在整个活动中,我在组织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时,没能指出观察的方法、重点等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幼儿会觉得茫然,看着别人游戏只是会觉得开心,并不懂得去记忆、模仿。
43、中班主题《自制拼图》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都喜欢画画和玩拼图,但平时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及家长因素,很少让幼儿使用剪刀。幼儿渴望使用剪刀剪出漂亮的图形,利用幼儿的这一特性让幼儿大胆发挥想象的空间和动手能力,开展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线条切割的方法自制拼图。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6、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利用线条切割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做好一张生肖拼图。
2、 白纸(人手一张)、彩色笔(每人一盒)、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做好的拼图,引发幼儿的关注,了解拼图的特点。
请幼儿观察并拼一下拼图,说出这是什么?(拼图)
2、引导幼儿探索制作拼图的方法。
(1)教师讲解制作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集体探索制作拼图的方法。
(3)引导幼儿运用直线、斜线,剪、切割的方法将完整的图片分成小图片。(4)幼儿大胆想象作画并制作拼图,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制作拼图的经验。
4、鼓励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拼图打乱并拼好。
5、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交换拼好朋友的拼图。
6、将自己的拼图装入自己的袋子里,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制作拼图属于手工活动,幼儿很感兴趣,能用线条切割的方法制作拼图。
2、幼儿在活动种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但活动还缺乏经验,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就会熟能生巧。
3、有个别幼儿会错了意,把自己的画,单独剪了下来,没有完成自己的拼图。下次上这类课时,我会尽力多讲解再示范,示范时尽量再慢点,让幼儿明白本堂课的目的。
44、中班主题《跳舞的树叶》教案反思
这是一篇中班的主题活动,树叶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对于飘落的树叶也比较的感兴趣,因此围绕树叶展开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意境美,《跳舞的树叶》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形体动作表现树叶随风飞舞的姿态,丰富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和了解。
设计意图
树叶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孩子对于飘落的树叶也比较的感兴趣,随着深秋季节的到来,小树叶也由绿变黄,一个个好象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日里翩翩起舞。一阵秋风吹来,树叶随风起舞,飘然而下。中班《会跳舞的树叶》活动对幼儿来说,蕴藏着树木自然生长、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是幼儿乐于亲近、探索、思索、尝试的一个主题。该活动内容符合季节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让孩子在与小树叶亲密接触后,通过身体的语言以及优美动听的歌声来表体验和表现秋天的落叶飘飘,随风飘动的景象。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意境美和秋风拂面树叶落的特点。
活动目标
1、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学唱歌曲《跳舞的树叶》。
2、乐于用形体动作表现树叶随风飞舞的姿态,体验与同伴飞舞的喜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倾听乐曲,熟悉旋律。
1、谈论对音乐的感觉
师:小朋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舞动身体。
师:(1)你觉得小树叶在做什么呢?
(2)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学小树叶随风摆动的样子吧。
二、聆听歌词。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跳舞的树叶》
师: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叫做《跳舞的树叶》,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中的树叶是怎么跳舞的吧!
2、幼儿跟唱熟悉歌曲。
师:你听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树叶跳了哪些舞?
3、教师边弹琴边唱,幼儿跟唱。
三、肢体探索,表现歌曲。
1、探索树叶随风舞动的姿态。
师:(1)如果你是一片树叶,你会怎么在空中舞蹈?
(2)除了刚才已经做过的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树叶的随风飞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现树叶飞舞的姿态。
四、离开活动室:
1、树叶宝宝们,外面还有许多的小树叶想和我们一起跳舞,我们一起到外面随着秋风跳舞去吧!
2、幼儿随歌曲边跳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对幼儿来说,蕴含着树木自然生长等的秘密。是幼儿乐于亲近、探究、思索、尝试的一个活动。
《会跳舞的叶子》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节奏起伏,而且歌词也很生动,适合幼儿演唱。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要让孩子们多听,多感受,这样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才会增强。在我们的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都可以用不同的音乐作背景,既可以营造气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很多树叶,可以认识他们的外形及颜色,丰富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和了解。
45、中班主题《好玩的纸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和纸条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及动手表现能力。
3、初步了解纸的相关特征,例如:易折、易碎、轻盈等性质。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7、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纸条宝宝(用卡纸制作一个正在打招呼的纸条宝宝)、各种鲜艳(红橙黄绿青)的纸条,各种材质的纸条、塑料筐,音乐,录音、透明胶,用纸条做的金色假发、用纸条打扮好的布娃娃、圣诞老人头饰、沙包、玩具、系着长纸条的筷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请客导入
1、请客导入,让幼儿观察老师的表情,看看哪一个是我们今天最受欢迎的客人,引起幼儿兴趣,引出纸条。
2、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变出一筐一筐的五颜六色的纸条
二、我的纸条好玩。
1、亲密接触纸条。
(1)睁开眼睛,拿一根你喜欢的纸条(提醒幼儿,纸条容易断,拿时不能抢,不能随地乱扔)
A、你的纸条是什么颜色的?
B、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你的纸条像什么?让幼儿发挥想象,充分讲述。(老师给以奖励)
2、纸条变变变。
(1)教师演示几种让纸条变形的方法,三角形、心形、圆形等吸引幼儿注意。 老师的纸条还会变魔术呢,
(2)幼儿自主来变魔术。(老师给以奖励)
你们也来变变变,好不好?
(3)做成实物:金色假发
纸条和老师说,它想变成一个漂亮的礼物送给女孩,女孩想不想要?(出示金色假发)鼓励女孩来前面戴一戴,变成了芭比娃娃,并给小朋友们表演走模特。
纸条送给男孩什么礼物呢?纸条悄悄说,送你们个圣诞老人吧?那纸条能做老人的什么?(胡子)请一个男孩戴上圣诞帽到前面当老爷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给他贴胡子。(年纪一大把,胡子白花花)鼓励男孩表演学老爷爷走路。
(4)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纸条为什么能变成各种东西?(纸很软具有易变形性)。
3、纸条会跳舞(播放音乐)
老师示范各种各样的舞蹈,分发给每个小朋友一根系着长长的电光纸的筷子,分三组到前台跳舞,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即兴表演。(老师给以奖励)
三、我的纸条用途多
1、你们玩得真好呀!纸条给你们带来了许多乐趣,有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包里听见咱们班小朋友们玩得这么尽兴,他可着急了,也想出来和纸条玩,你们听:(放录音)“快放我出来,我也想玩———”,(出示用纸条打扮好的布娃娃),布娃娃太漂亮了,孩子们哇声一片。你们也用纸条打扮打扮自己,好不好?
2、幼儿动手装扮自己。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玩纸条游戏,做降落伞等
活动反思:
纸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让纸条变成“宝宝”,以拟人化的形式与幼儿见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让幼儿再一次亲密接触纸条,感知各种各样鲜艳的纸条去了解纸的特性。并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寻找生活中“像纸条”的美丽的形状。孩子们很会找,什么彩虹,小桥长虫,彩带等,接着,让幼儿拿着自己的纸条,让纸条变形,他们基本上都能变出各种各样的形状,真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找到的有趣的形状还真多,并以漂亮的实物引导孩子想像和动手操作,真真切切地体验玩纸条的乐趣。再次,利用幼儿的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幼儿自由地与纸条舞蹈起来,利用自己的肢体幼儿们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纸条带来的快乐。最后,我用纸条让幼儿装扮自己,真正把纸条的用途运用到实际中去了。
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设计的问题十分新颖,能吸引幼儿的眼球,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活动过程中,幼儿与老师的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都显得自然而然,随意而来。所以,我觉得十分适合我班儿童,符合4—5岁中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并成了活动的小主人,热情高涨,想象丰富,表演有致。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有2个小朋友到台前时有点扭捏,有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给这两个孩子创造表演机会。
46、中班主题《大树和小鸟》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反映了大树和小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初步认读汉字“大”和“小”。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玩过“大树和小鸟”的音乐游戏。
2.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笔、纸。
教学过程:
(一)集体玩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在音乐声中,幼儿围着大树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也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教师再次配乐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是怎么快乐地生活的?(引导幼儿根据诗歌里的词句回答)
2.教师出示图片,与幼儿以互动的形式学习诗歌。
教师以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
(四)学习认读汉字“大”和“小”。
1.教师:这首诗歌里有些字是重复出现的,你发现了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导幼儿边认读边用身体动作来模仿。
(五)师幼合作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2.教师将幼儿所说的内容,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在记录纸上,替换掉原来诗歌里的小鸟图片,引导幼儿根据新图片的内容念一念仿编的新诗歌。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准备等环节,引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复习诗歌,并继续仿编诗歌,同时将幼儿独自仿编的诗歌在集体中朗诵。
活动建议:
1. 活动目标1可以加上“初步认识诗歌中的叠词”。
2. 在教具的准备上,可以做的大一些,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3. 在提问后,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幼儿的回答提炼成诗歌里的语言。
4. 在出示板书前,教师可以以互动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附:儿歌《大树和小鸟》
大树高高,
住着小鸟。
小鸟叫叫,
大树笑笑。
大树摇摇,
小鸟跳跳。
大树小鸟,
快乐陶陶。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 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较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巩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部分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不足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较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7、教案中班主题《耳朵上的绿星》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耳朵上的绿星》这一故事在我我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出现的一篇课文,我觉得特有教育意义。特别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我今年来教幼儿时也就特地选择了这一内容,我觉得极符合幼儿念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
2、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3、从情感上,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内容,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别人着想。
难点: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小松鼠角色教具,教学图片一套,表演用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台表演唱歌,请小朋友帮他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打扮的很美呢?(幼儿讨论并说说)
二、 结合图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 到“小松鼠不摘花,也不摘草,他真好。”提问:(1)、小松鼠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的很美?(2)、小松鼠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他怎么想?(3)、他为什么不用花草打扮自己?(4)、这件事谁看到了,他们怎么说?
2、到“小松鼠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提问:a、小松鼠怎么会这么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闪亮的绿星是什么?是从哪儿来的?
3、到结束,提问:小松鼠上台表演了,为什么台下的观众都惊呆了?
三、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提问: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到底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要扮成闪亮的绿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为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萤火虫的回报,请小朋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对待人和事物,进行思想提升。
四、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此课时时,孩子们在欣赏故事这一环节兴趣盎然,但在让孩子们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一环节,孩子们不敢说,不喜欢说。但总的来说,此课时还是上的比较成功的。有句话叫“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如果下次还让我来上此课,我将创设一个更能使孩子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想方设法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8、中班主题教案《大树和小鸟》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反映了大树和小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初步认读汉字“大”和“小”。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玩过“大树和小鸟”的音乐游戏。
2.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笔、纸。
教学过程:
(一)集体玩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在音乐声中,幼儿围着大树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也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教师再次配乐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是怎么快乐地生活的?(引导幼儿根据诗歌里的词句回答)
2.教师出示图片,与幼儿以互动的形式学习诗歌。
教师以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
(四)学习认读汉字“大”和“小”。
1.教师:这首诗歌里有些字是重复出现的,你发现了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导幼儿边认读边用身体动作来模仿。
(五)师幼合作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2.教师将幼儿所说的内容,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在记录纸上,替换掉原来诗歌里的小鸟图片,引导幼儿根据新图片的内容念一念仿编的新诗歌。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准备等环节,引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复习诗歌,并继续仿编诗歌,同时将幼儿独自仿编的诗歌在集体中朗诵。
活动建议:
1. 活动目标1可以加上“初步认识诗歌中的叠词”。
2. 在教具的准备上,可以做的大一些,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3. 在提问后,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幼儿的回答提炼成诗歌里的语言。
4. 在出示板书前,教师可以以互动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附:儿歌《大树和小鸟》
大树高高,
住着小鸟。
小鸟叫叫,
大树笑笑。
大树摇摇,
小鸟跳跳。
大树小鸟,
快乐陶陶。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 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较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巩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部分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不足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较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