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教案

首页 - 中班艺术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舞动的草裙》教案反思

时间:2022-11-25 13:22:07 A+

中班美术活动《舞动的草裙》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舞动的草裙》教案反思

1、中班美术活动《舞动的草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夏威夷绚丽的草裙,感受多种方式搭配组合的美,体验异国风情。

  2.尝试用生活中废旧报纸、自然物品等不同材料组合装饰成草裙。

  3.用于大胆创新,设计与众不懂的草裙,并愿意穿上与同伴共同舞蹈。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视频“夏威夷草裙舞”;夏威夷草裙图片5张,双面胶若干;彩色羽毛及彩色丝带;干净树叶若干;宽条松紧带若干;教师自制一条草裙;花环。

  活动过程:

  1、欣赏视频“夏威夷草裙舞”片段,幼儿跟着音乐舞动,感受夏威夷草裙舞的魅力。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很多夏威夷美丽的风景,你们喜欢夏威夷吗?想去吗?瞧!夏威夷的叔叔阿姨来欢迎我们了!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跳舞吧!

  提问:夏威夷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欢迎我们的?【跳舞】你们跳起这样的舞蹈感觉怎么样?他们穿着什么特别的服装来跳舞的?

  2、欣赏夏威夷草裙的图片,幼儿感受多种方式搭配组合的美,体验异国风情。

  欣赏图片1,引发幼儿整体感知夏威夷服装的特点。

  师:他们的服装特别在哪里?除了草裙还有什么?【花环`手环等。】

  欣赏图片组,引发幼儿关注不同草裙的特别之处。

  师:夏威夷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喜欢穿着草裙跳舞迎接客人,我们走近一点去看看他们漂亮的裙子吧!

  师:看看这位阿姨把自己打扮的多漂亮,穿着这样的草裙,跳着这样的舞蹈,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和她一起舞动起来吗?

  3、介绍制作材料,引起创作草裙的兴趣。

  师:夏威夷的叔叔阿姨邀请我们一起去海边跳舞,让我们快把自己打扮起来吧!

  师:这里有很多我们一起收集来的材料,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来做草裙?你打算怎么打扮自己?(出示老师做的)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互相欣赏,共同舞蹈,体验异国风情带来的欢乐。

  活动反思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我班小朋友对粘贴兴趣比较浓厚,所以此活动很吸引幼儿。这个活动开展的尽然有序,幼儿参与度很高,效果良好。

2、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舞动的色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色彩拓印,学习借形想象,添画变动物。

  2.初步了解水墨画特点,感受中国的水墨文化。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宣纸、水粉颜料、报纸、棉签、墨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带来了2件东西,小朋友看一下是什么?塑料袋可以干什么?报纸可以干什么?那请你看一下老师要做什么(教师示范将报纸团成团装进塑料袋中),你们猜这是要干什么?

  二、拓印示范

  1.对了今天我要在宣纸上进行拓印,(边示范边介绍过程,让我的拓印工具蘸上颜料,喝饱点在歇一歇,快快地印到纸上),做出遮挡(这两个色块怎么样了)出穴(这个呢)。

  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但是老师有要求,请你大胆的拓印让你的画面中要有遮挡和出穴色块,还要让画面有留白的地方。(老师可以举个例子示范)

  三、勾画轮廓、添画想象

  1.拓印完成后请你用一种新材料来勾边,(出示墨汁)这是墨汁是中国画中特有的材料之一。(课前介绍)

  2.拓印后请用浓墨勾边,看看勾出的轮廓像什么动物?勾画的时候注意线条要拉好手哦。

  3.如果你找到了动物,请你快快的把它的眼睛添画出来,在画嘴巴和其他五官,最后添画它的花纹。<来.源快思教.案网>如果找不到怎么办(转动画纸继续找)一定先画出眼睛来。画得不像不要紧。

  四、评析作品。

  肯定、鼓励幼儿的大胆创作,激发幼儿创编故事,帮助幼儿学会欣赏、评价作品。

  整体评价:

  要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几个小朋友把小动物的眼睛画的很好看大大的很有神,还有的画上的长长的睫毛呢。下一次小朋友们也可以把小动物的眼睛画的大大的有神一些!

  ——还有的小朋友为小动物添画上了很好看的花纹,把它们打扮的特别美丽。

  随机点评:

  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画中的故事。

  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注意老师帮孩子拿作品,孩子自己讲述故事。

  活动反思:

  这次经过薛老师的指点,我确实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上课的方向还是局限于把握活动的流程,忽略对于课程本身的价值,忽略要传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总结薛老师的所说的,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一节好的活动从一开始构思,就要从情感、知识、技术、创造四大教育价值考虑。第一是情感态度,活动中或多或上要有情感的渲染,让幼儿有情感刺激。二是知识层面,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设计活动时就思考好这次活动本学科相关的知识点是什么?要留给幼儿自己探究的知识是什么?以我这次的活动为例,相关学科知识点就是让幼儿了解中国水墨画,墨汁、色彩、宣纸、毛笔等等。留给幼儿探究的知识空间就是让幼儿回家探究中国的墨汁有多少种等等。三是技术、技能方面。我觉得在技术技能上老师一定要熟悉操作材料,知道使用材料的正确方法。只有老师有正确的相关技能,才能传授给幼儿。这次我的活动中失败的原因就是我对材料的把握不准确,作为老师我都不了解重彩不适合用在宣纸上,淡彩才适合。幼儿用毛笔作画,我却没教给幼儿使用毛笔的正确姿势与方法,更没有突出的让幼儿感受用墨沟边时墨的浓淡变化。四是创造想象,注重鼓励原则,让幼儿能够大胆的尝试。

  其次薛老师指出教师呈现一节好课,教师对教学思路要清晰,一定要从导入、提问、表扬、评价等多方面思考,并且考虑体现活动的重难点。我想如果在设计前向薛老师所说的考虑好活动要具体体现的四大价值,老师在活动流程上的把握就更加的准确了。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例如语言的表达准确的性,教学姿态优雅度。这就像对我们提出的一个高标准,自我修养提升再能组织成功的活动。

  最后薛老师指出美术教学中在幼儿操作时忌讳教师语言的空白,巡视幼儿作画教师要用语言引导幼儿画面中的不足,不要等到问题发生后再说。这一点比较考验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这正是我在教学中所欠缺的。同时我也反思出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画面,及时用反馈给幼儿。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用心上好一节课,不只局限于设计好教案,更应看到教案背后它所要体现的教育价值,磨课后我又多了一次宝贵的经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相关理论知识不够充足,需要更多的学习,在以后上课时更要细细琢磨活动自身教育的理念与价值。

3、中班教案《舞动的面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了解煮面条过程中面条的形式变化,并能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形象的模仿和表现。

  2、 发挥想象,体验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内心感受的乐趣。

  3、 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能体验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形象的模仿和表现内心感受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在家观察过父母煮面条的过程,品尝过各种口味的面条。

  2、 材料准备:煮面条的录像,大筷子一双,彩带若干,音乐

  3、 场地准备:用彩绳在地上围成一个大圆圈(煮面条的锅),两个小圆圈(碗)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游戏:舞动的彩带(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自由表现音乐的情节,调动幼儿的兴趣)

  二、 观察煮面条的录像片,让幼儿了解面条的形态变化过程。

  烧开水——(直的)下面条——观察面条的变化——加冷水,观察面条的变化(冷却、停止不动……)——水开后,再观察发生什么变化(变软、扭曲、缠绕)——盛面条放入碗中。

  三、 请幼儿自由讲述在录像片中的发现。

  四、 引导幼儿体验用身体动作表现煮面条的过程。

  面条下锅——身体僵直地跳入锅中;

  水开了——用身体表现面条变软、缠绕;

  用筷子搅拌——用身体表现变换方向扭曲;

  用筷子挑起面条——用身体表现舒展;

  加冷水——用身体表现冷却倒下,停止不动;

  水再次沸腾——用身体表现奔跑;

  煤气关了——用身体表现静止不动;

  教师用筷子把面条夹入碗中——用身体表现舒展后静止。

  五、 在音乐中再次体验表现面条。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扮演厨师,幼儿扮演面条,共同来完成面条被煮的全过程。让幼儿再次被音乐所带动,尽情表现面条的形态变化。

  六、请一名幼儿扮演厨师,老师和其他幼儿一起扮演面条, 再次表现煮面条的情景

  七、放松活动:《面条喷喷香》

  以模仿吃面条来进行放松活动,使幼儿进入冥想之中,并自然地结束活动。

  八、延伸活动:

  建议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制作拌面。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面条着手,让幼儿了解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是无处不在的。

  活动开始,让孩子观看煮面条的录像,这一步首先是帮助幼儿回顾和整理自己有关煮面条的经验。面条在锅中翻滚的形态,激发了幼儿表现的欲望。

  接着的提问环节,我通过一些提示语,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面条下锅——变软——搅拌——挑起——沸腾——加冷水的过程,让他们想象着自己就是锅里的面条,从中体验到音乐表演活动的快乐。在这个表演中,我配上和活动相适应的音乐,欢快的音乐表现面条沸腾或者被搅拌的情景,舒缓的音乐表现面条变软,被挑起的情景,我觉得这样可以提高幼儿音乐表演的兴趣,事实在活动中,这一个音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以自己是厨师的身份介入到幼儿的表演活动中,幼儿变得更加兴奋和投入。当看到部分幼儿表演的不充分时,我故意“捞起”面条说:“太硬了,好像还没熟”,从而起到了提醒幼儿的肢体不够柔软、更加激发了幼儿表演的积极性。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4、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纸编活动》含反思

  一、生成活动

  在我园的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的民族工艺展示台上,展示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其中有各类编织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动物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话马上吸引来几名幼儿。他们又拿起其它的几件编织的物品,看着、摸着、说着。几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来了竹编、草编、布编、绳编等各种编织物。见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准备就编织开展几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编织物品,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欲望。培养幼儿多种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活动目标:

  ⑴ 观察编织物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⑵ 了解幼儿对图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种编织物品若干,纸编作品若干,彩条若干,说明书一份。

  过程:

  ⑴ 出示展示台,让幼儿欣赏,并介绍自己所带的物品,找异同点,引导幼儿小结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编织而成的;⑵ 教师出示纸编作品组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的兴趣;⑶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关的纸编说明书,提出探索问题上面符号代表什么,和以前看过的折纸图示有什么不同;⑷ 幼儿熟悉材料,尝试看图学习直编。

  分析:幼儿对参与活动,尤其是说明书的投放很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但是说明书的第五步对幼儿较难,需成人指导,所以在说明书的旁边应投放相应的供幼儿拆编的纸编作品,提高对图示的理解。

  操作活动(一)小组活动㈠目标:引导幼儿能自己看说明书,进行直线编。

  材料:说明书,彩条及相关成品,教师边观察边帮助小组。

  过程:

  ⑴ 幼儿分组自选编织成品,学习看说明书直线编,发现说明书中图示的规律;⑵ 幼儿自由编织,教师辅导个别幼儿;⑶ 引导幼儿在仿编后进行变化;⑷ 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分析:幼儿基本学会了看说明书,在第五步时,不少幼儿借助旁边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条的宽度要有变化,以利于幼儿选择组画。幼儿的作品种类少,主要是因为幼儿间的相互模仿和幼儿的感性经验少所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丰富幼儿的经验入手。

  操作活动(二)

  目标:引导幼儿自己看曲线编的说明书。

  材料:说明书,彩条等。

  过程:

  ⑴ 幼儿小组自学曲线编的方法;⑵ 和幼儿共同总结曲线编织的特点,教师辅导个别幼儿;⑶ 组织幼儿赏析幼儿作品。

  分析:幼儿能根据说明书自学曲线编,个别幼儿不再需要教师的辅导,但有十名幼儿需旁边的辅助说明才可以编。

  操作活动(三)目标:

  ⑴ 鼓励幼儿利用两种编织方法编织出自己需要的形 象,⑵ 鼓励幼儿大胆地创新,并能与同伴协商合作。

  材料:彩条,胶棒,各色彩纸,水彩笔,大白纸等。

  过程:

  ⑴ 请幼儿自由组合,协商所要组合的画;⑵ 引导幼儿按自己的主题分工;⑶ 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组画过程中的分歧意见;⑷ 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分析:幼儿经过相互协商,把各自喜爱并想表现出来的作品归纳为三类,并自觉分组,组合出的三幅画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动物、公园一角。幼儿情绪高,兴趣浓厚,当不知道的形象出现时,幼儿会去相关的区域寻找答案。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另外,幼儿冲出了纸条的局限,能使用多种材料进行组画。 活动反思

  开放式的课堂,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进信息的探究,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幼儿在制作小风车的过程和讨论过程中,放手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在玩中发现问题,争论问题,从而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

  活动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5、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反思《美丽的花园》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利用直线、曲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线条装饰花朵。

  2.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认识并利用直线、曲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线条装饰花朵。

  活动准备:

  1.印有花朵的纸(幼儿人手一份),勾线笔(人手一支)。

  2.三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呀老师要跟你们叫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叫《小线条探险记》。一起来听一听小线条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2、教师一边画画一边讲述故事。

  教师:小线条出发去探险啦!小线条经过一条直直的公路,遇到了一座很高的山,它爬上去爬下来,爬上去爬下来。来到了一条大海边,小线条鼓起勇气随着大海的波浪游过了大海。小线条很累了,走走停停,走走停停,来到了一棵大树下,它顺着大树爬了过去,下来的时候没站稳,一个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神秘的花园里。

  二、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1.教师提问:小线条在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东西?他们都是什么线条?

  2.教师:我们拿出小手,一起来画一画这些线条。

  三、由故事里的神秘的花园引出空白的花进行装饰

  教师:小朋友可真聪明!小线条刚才掉进了一个神秘的花园,里面的花呀是空白的,我们一起用刚才学习的线条来装饰一下它吧!

  教师:我们先来看几幅老师装饰的花朵,看看应该怎么装饰的。

  四、幼儿进行自由创作装饰

  教师:老师帮你们准备好了纸和笔,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做到后面的桌子上画画吧。

  五、师幼共同评析,选出最好看的花朵。!.快思.教案网出处!

  1.教师:画好的小朋友把花送到神秘的花园去,把花园装饰的更加美丽。

  2.教师:老师发现啊,小朋友的画都很好看,那其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

  六、结束活动

  教师:让我们把这些画带回去给教室的小朋友欣赏一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中班的幼儿来说目标要求并不太高,而且有了小班一年的绘画功底,创作画对孩子来说没什么难度。但正因为以往的美术活动太注重情感体验,忽略了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幼儿对最简单的直线、曲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基本线条不能很好的掌握,更别说利用这些线条进行交叉组合,把简单的图案装饰成美丽复杂的图案。因此我的课题的第一课先要让幼儿了解各种线条的名称,并且学会怎么画线条。本次活动,我先通过一个“小线条”的旅行过程来介绍各种线条的名称及画法。接着在欣赏作品之后让幼儿自由装饰空白的花朵,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当然,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有一些老师提出,在环节与环节的衔接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下次选课备课的时候还应该准备的更加充分完整一些。

6、幼儿园中班美术《美丽的雪花》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绘画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价值在于可以激发幼儿情趣,调动幼儿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展绘画活动时,我们应该在为其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基础上,让幼儿体验丰富多样的绘画方法,鼓励幼儿独立进行创作。本次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学会水油分离的绘画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油画棒画出自己喜欢的雪花形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油画棒画出自己喜欢的雪花形态,并使用水油分离的方法填涂画面;

  2.知道水油分离绘画方法的步骤;

  3.感受水油分离所呈现的画面美,体验绘画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体验欣赏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由地表达。

  重点:

  知道水油分离绘画方法的步骤,体验绘画的乐趣。

  难点:

  能够运用油画棒画出自己喜欢的雪花形态,并使用水油分离的方法填涂画面。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水粉颜料、刷子、油画棒若干;

  3.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一种花儿真奇怪,到了冬天它才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谜底:小雪花)小雪花有六个花瓣,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只有在冬天才会出现。今天老师也请来了小雪花,她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够最先找到它?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对两张白纸进行操作后效果的对比,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水油分离这种绘画方法。

  1.老师悄悄的告诉小朋友,小雪花就藏在了这两张白纸上,小朋友猜一猜它可能会藏在哪张白纸上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呢?

  首先,我们用刷子在第一张白纸上刷上蓝色水粉颜料,小雪花变出来了吗?(没有);接下来让我们再用刷子给第二张白纸上刷上颜料,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小雪花)。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第二张白纸上可以变出小雪花吗?这就是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一种新的绘画方法——水油分离。

  2.教师讲解水油分离绘画方法。

  水油分离绘画法:利用油画棒和水粉颜料进行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先用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主要事物,然后再在纸上涂上水粉颜料,让画面呈现水油分离的效果。

  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种神奇的绘画方法是怎么变出小雪花的?

  (二)教师示范讲解水油分离绘画方法的操作步骤

  1.用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雪花形态。

  小朋友你们见过的小雪花都是什么样子的?用白色的油画棒画出雪花的六个花瓣,在花瓣上用自己喜欢的形状装饰雪花。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花纹来装饰你们最喜欢的雪花,也可以把雪花画的多一点。

  2.在画好雪花的白纸上用刷子刷上水粉颜料。

  在画好雪花的白纸上刷上蓝色水粉颜料,画过油画棒的地方,颜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雪花就露出来了。小朋友们你们想用这种神奇的绘画方法自己变出美丽的雪花吗?

  (三)鼓励幼儿大胆创作,集体展示分享。

  1.教师为幼儿准备好作画材料,鼓励幼儿动手绘画,教师观察指导。

  2.展示幼儿作品,集体分享。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这种神奇的方法除了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小雪花,还可以变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美工区变出更多有趣的东西吧!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雪花》活动反思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绘画活动的价值在于可以激发幼儿情趣,调动幼儿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从活动目标来说,从知识、技能、技能三维目标,活动基本实现了预设目标,较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水油分离绘画方法。

  二、从活动准备来说,主要通过图片、视频演示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掌握水油分离绘画方法。但在开展绘画活动时,应该在为其准备更为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幼儿体验丰富多样的绘画方法,鼓励幼儿独立进行创作,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喜爱和创造热情。

  三、从活动过程来说,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比较新颖,活动过程节奏较为紧凑。首先,通过谜语导入,谜语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其次,帮助幼儿学习水油分离绘画时,通过让幼儿先感知—再讲述—再示范—再鼓励幼儿操作,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绘画的乐趣。但给幼儿动手操作时间预留时间较短。在演示环节的讲解应更加生动,才能吸引幼儿注意力,促进幼儿理解。

  四、从活动延伸来说,鼓励幼儿通过学到的水油分离绘画方法,举一反三,动手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发挥幼儿主体性。

  总而言之,本次活动中学习到了很多,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在很多细节方面没有处理好,反思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在之后的活动设计中争取可以做到更好。

7、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秋天的树叶》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每年秋天正是 “赏红叶”的好时节,《指南》中指出“根据幼儿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从而进行艺术表现”。由此可在大班开展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的课程活动。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让幼儿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让幼儿学会通过树叶粘贴画去感受和发现秋天的美,激发幼儿喜爱秋天的情感。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3-5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每种树叶准备2-3片;A4纸,胶棒,儿童剪刀。

  2.经验:幼儿对形状,色彩的搭配和对秋天景象的已知经验,

  活动重点:

  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能够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活动难点:

  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方法:观察法,口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看图提问:引出秋天、秋叶)

  1.欣赏秋天(出示家乡秋天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和树叶做个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请小朋友欣赏一下我们家乡此时的图片吧!

  2.秋天的景象(引导幼儿从秋天的景象到秋天的树叶)

  阳光洒在秋天的树叶上,到处都是一片金黄;秋天的树叶落在公园里的长凳上,还把房子周围装扮的更漂亮。秋风吹落了红彤彤的枫树叶,黄灿灿的银杏树叶也被秋风吹落,五颜六色、不同形状的树叶都被秋风吹下,各式各样的树叶从空中飘落下来,非常好看。

  二、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外形特征

  1.师:老师捡到几片树叶,我们一起看看这几片树叶的形状分别像什么?

  银杏叶像一把折扇,红枫叶像金鱼的尾巴

  红叶像一顶帽子,无患子叶像弯弯的小船

  (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树叶的形状特征,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颜色不同)

  2.师:秋天的树叶各种各样,可以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拼成图形,下面,请小朋友看看老师用树叶拼成了什么图案。(展示树叶拼图)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展示树叶粘贴画)

  师:秋天的树叶可以拼出漂亮的图案,怎么样才能留住这些漂亮的图案呢?对了,我们可以把这些树叶粘贴在纸上,做成粘贴画。这样我们就能留住它们啦!

  三、操作展示(拍摄制作粘贴画视频并介绍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师:漂亮的树叶粘贴画,如何制作呢?下面,请小朋友准备好以下几种物品,老师给小朋友们简单示范一下树叶粘贴画的制作,跟着老师一起来制作吧!

  操作的时候,先用剪刀剪掉树叶的叶柄,把树叶剪成需要的形状,将剪好的树叶放在盒子里备用,在粘贴之前先将树叶的拼图摆出来,确定粘贴位置,在粘贴位置均匀的涂上胶,最后将树叶粘贴在涂有胶的地方,用手轻轻抚平,自然风干就好。

  四、作品展示

  师:小朋友们可以请家长帮忙,做更多不同的树叶粘贴画,和小伙伴分享你的作品,树叶粘贴画还能装饰我们的房间,让生活更美好。

  五、活动结束(欣赏儿歌)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制作树叶粘贴画,像是和秋天的树叶玩了一个小游戏,秋天的树叶不仅好看,还可以来玩,小朋友们喜欢吗?最后,老师给秋天的树叶送一首儿歌,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吧!

  《秋叶》

  秋叶扁,秋叶弯,好像许多小小船

  红的船,黄的船,五颜六色映蓝天

  风儿吹,叶儿飞,快做小船去游览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做充分的准备的,不仅仅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重要是要让他们感兴趣,这样,孩子们才能跟着你的思路走。

8、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有趣的手指印画》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及五个手指各自的名称和用途。

  2、幼儿愿意大胆参与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

  3、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愿意大胆参与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

  三、教学难点:

  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对象:中班幼儿及家长

  六、教学准备:

  1、教师范例画(单个的手指印画和手指组合印画)

  2、幼儿用纸、颜料、抹布、水彩笔、反穿衣。

  (一)开始部分:

  1、以猜谜游戏,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教师: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来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劳动人人夸。(手)

  2、教师出示一只小手的图片

  教师:这是我们的一只小手,看一看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教师:你知道这几个手指宝宝的名字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教师: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你能用它做什么?

  (二)基础部分:

  1、展示手指印画作品,教师讲解内容。启发幼儿创作兴趣。

  2、出示准备材料

  白纸、颜料、调色盘、抹布、水彩笔、反穿衣。

  3、示范与讲解:

  教师向幼儿示范手指印画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步骤:

  (1)用任意一指蘸颜料,在合适的位置用力按。按完后用抹布将手指头擦干净。

  (注意手指蘸的颜料要覆盖整个指肚。若颜料太稀,注意在颜料盒旁边刮一下;若颜料太干,注意尽量让颜料覆盖整个指肚)

  (2)待颜料干后,用笔在按出的形状上进行添画、创意。

  (3)小朋友们可以尝试分别用五个手指进行印画,注意一个手指尽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

  (鼓励幼儿尝试用多个手印进行组合创意。)

  (三)结束部分

  回顾手指印画作品。

  (四)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将手印画设计地更有情节,然后投放到阅读区讲给同伴听。

  2、在手指印画的基础上,合理加入手掌印画和手的其他部位的印画方式,让画面更丰富。

  3、制作贺卡,将手印画和其他绘画形式加入其中。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9、中班美术活动《叶落知多少》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台湾画家几米的每一幅画似乎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简洁明快的线条,富有动感充满童趣的画面,激发着孩子们想象创作的灵感。又到秋天,落叶树的树叶变黄变红,秋风吹过在空中飞舞飘落,如此美好的景色也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和要求中指出:要引导孩子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体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而此次活动,我选择了几米先生的三幅画,表现了不同的落叶之美,唯美的画面加上孩子们自己的的创作,相信能给她们带来了一次美好的审美体验。

  活动目标:

  1、借助几米作品,欣赏画面中相似色运用带来的恬静、温馨的感受。

  2、尝试自由配色作画,表现秋天树林、树叶的美。

  3、体验美术创作带来的快乐。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幻灯片、画有树干的底纸、颜料、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欣赏几米作品,感受作品所营造的温馨、恬静的意境。

  图一:(重点感受画面意境)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二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教师:请你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教师:看看这些树叶的颜色一样吗?有些什么颜色?

  教师:对,这里的黄色都不一样,有的是橘黄,有的是淡黄,有的深一些,有的浅一些,你看了有什么感觉呢?(引导幼儿表达)

  4.教师:这么多美丽的树叶,都飘到哪里呢?(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屋顶上、树干上、小姑娘的头发上、裙子上等等)

  5.请幼儿来模仿小姑娘的坐姿,在音乐声中教师用语言营造氛围。

  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小姑娘,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引导幼儿学小姑娘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可以闭上眼睛感受。教师在音乐声中讲述:美丽的秋天来了,树叶渐渐换上了新衣服,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橙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深,有的淡。风儿一吹,有的飘到了屋顶上,有的飘到了大地上,有的飘到了小朋友的身上,到处都是黄色的树叶,可真美啊。)

  图二:(重点观察花儿飞扬的方向)

  1.教师:秋天的树叶还有什么颜色呢?我们继续来看,小姑娘来到了屋顶上,这时她看到的树叶又是怎样的?有些什么颜色?这些深深浅浅的树叶给你怎样的感受?

  2.看看哪里的树叶比较多?

  教师:让我们也来变成一片美丽的小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吧。

  师幼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模仿花瓣飞舞的样子。

  三、比较欣赏两幅画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两幅画是一个台湾的画家几米叔叔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可以从颜色来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师总结:第一幅画的树叶洒满了整个画面,用到了不同的黄色,有淡黄、橘黄,这些暖暖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很舒服。第二幅画的树叶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树叶是不同深浅的蓝色,看着有一点冷,但让我们觉得很美。

  四、幼儿创作

  1.教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几米叔叔,用这样的方法来画一画?

  老师准备了暖色家族的颜料:黄色、橘色、红色等;还有冷色家族的颜料:淡蓝、深蓝、绿色等。等一下,你可以用调色盘自己去取喜欢的颜色,来画一画秋天的树林。画的时候还可以想一想,你的小树叶哪里多一点?哪里少一点?实在天空中飞舞?还是落在大地上。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用相近色画出秋天不同色彩、不同场景的树叶。

  三、评价

  (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

  1.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吧。请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画?

  2.教师:今天小朋友画的都很棒,有的用了暖暖的颜色画树叶,有的用了冷色来画,有的地上多,有的地上少,这样画真好看。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10、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民族头饰》美术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区域游戏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它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长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运用所提供材料自己设计制作民族头饰。

  2、扮演小演员的幼儿动作流畅自然,合拍的随音乐表演。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能欣赏不同少数民族头饰的不同造型,感受强烈色彩对比所带来的美。

  难点:能根据不同民族头饰的特点,运用剪纸,粘贴等技能制作民族头饰。

  活动准备

  1、前期欣赏各民族头饰以及民族花边的经验

  2、彩色卡纸,彩色皱纹纸,毛根,毛球,纽扣,亮片,剪刀,白乳胶。

  活动过程

  美工区:我喜欢的民族头饰

  一、 发展能力:

  二、 环境支持:

  三、 指导要点:

  1、 鼓励幼儿运用所提供材料自己设计制作民族头饰。

  2、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大胆装饰。

  角色扮演区:民族头饰大卖场

  一、 发展能力:

  1、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大胆模仿成人的角色。

  2、 学会协商分配角色,能与同伴联合游戏,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二、 环境支持:

  1、 柜台、幼儿自己制作的民族头饰。

  2、 幼儿跟家长一起购物的经验。

  三、 指导要点:

  1、 鼓励扮演店长的和店员的幼儿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商品,为顾客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顾客挑选适合他(她)的头饰。

  2、 大胆想象进行游戏,加强角色之间的联系。

  3、 教师适时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当中。

  表演区:新疆舞表演

  一、 发展能力:

  1、 合拍的随乐曲做踏点步,手腕转动。

  2、 初步了解新疆舞蹈中的不同行礼姿态。

  3、 体验表演的乐趣。

  二、 环境支持:

  《哇哈哈》音乐磁带,录音机,新疆帽。

  三、 指导要点:

  1、 扮演小演员的幼儿动作流畅自然,合拍的随音乐表演。

  2、 观众席的幼儿保持安静,表演结束后为小演员欢呼鼓掌。

  活动反思

  区域游戏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它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长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所以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自由选择的条件,它具有灵活性,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

  这次的区域活动开设了三个区,建构区、美工区、音乐区,主题是民族音乐小镇,为的是让乐器为主线,从乐器的设计、制作到演奏,贯穿整个区域活动。孩子是区角游戏的主任,伴随他们的是愉悦、快乐、兴奋。培养了他们的自我发展兴趣,在此过程中,我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孩子,敏锐的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更有效的开展教育活动。在此次区角活动中,我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特反思如下:

  美工区:一部分材料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材料操作难度较大,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我讲尝试增加活动的趣味性,适时地调整活动材料,幼儿的兴趣及发展也需要被兼顾,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

  音乐区:音乐区是我重点指导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我先是让幼儿尝试用传统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并交换,然后让他们自己用砂石土、小铃铛等物品填充瓶子,或是选择相应的物体去敲打瓶子,制作自己喜欢的乐器。但是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稍微有一些混乱,有的小朋友因为没有尝试过,用沙子填充玻璃瓶然后用棍子敲击,这样瓶子几乎不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次音乐区的活动我只准备了两首乐曲,小朋友反复演奏乐曲兴趣有所减弱。

  建构区:建构区是让幼儿参照图形用雪花片和多分积木搭建乐器。但是由于我提供的图示太小且不立体,让幼儿搭建的作品过于简单和单调。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可以让他们看一些乐器的实物或许他们能搭建出更具立体感的作品。

  通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反思,我们知道所谓区角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小组或个别活动,也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整体活动范围分割成小区活动活动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分析反思,在观察指导的基础上,做好观察记录长进行理论、实际的分析。在这其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教师自己,环创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做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对幼儿的游戏是否有推动作用。二是幼儿: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是否已经具备幼儿在游戏中的效、合作等达到怎样的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有了分析反思,才能体现指导的价值,帮助我们不断发现区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主题与区角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使主题在区角中生成和发展,使区角在主题背景下丰富和深入,体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

11、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线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四种线条,并体会它们的基本画法。

  2.尝试用多种线条进行组合,丰富多样的装饰画面。

  3.激发幼儿大胆绘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PPT、画纸、水彩笔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掌握线条的基本画法;

  难点:用线条组合装饰画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继续认识新的线条宝宝。

  (一)认识波浪线:

  1.通过PPT展示,使幼儿认识波浪线;

  2.教师示范,幼儿学习波浪线的画法;

  3.幼儿练习绘画波浪线。

  (二)认识螺旋线:

  1.通过PPT展示,使幼儿认识螺旋线;

  2.教师示范,幼儿学习螺旋线的画法;

  3.幼儿练习绘画螺旋线。

  (三)认识弹簧线:

  1.通过PPT展示,使幼儿认识弹簧线;

  2.教师示范,幼儿学习弹簧线的画法;

  3.幼儿练习绘画弹簧线。

  (四)认识鱼鳞线:

  1.通过PPT展示,使幼儿认识鱼鳞线;

  2.教师示范,幼儿学习鱼鳞线的画法;

  3.幼儿练习绘画鱼鳞线。

  二、欣赏线条画。

  三、幼儿自主创作,组合多种线条装饰画面。

  四、幼儿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在孩子的世界里,线条是最幼稚的造型词汇,他们绘画的第一笔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对幼儿进行线条画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次活动,学画流畅的四种线条是我设定的目标之一,为了吸引幼儿兴趣,我把每种线条设计在了不同的事物中呈现,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示出线条的特征。通过教师示范,使幼儿更快掌握线条画法。

  通过这次美术活动,我体会到美术活动看似简单,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还需要更认真的学习和领悟。

12、中班美术活动《舞动的草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夏威夷绚丽的草裙,感受多种方式搭配组合的美,体验异国风情。

  2.尝试用生活中废旧报纸、自然物品等不同材料组合装饰成草裙。

  3.用于大胆创新,设计与众不懂的草裙,并愿意穿上与同伴共同舞蹈。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视频“夏威夷草裙舞”;夏威夷草裙图片5张,双面胶若干;彩色羽毛及彩色丝带;干净树叶若干;宽条松紧带若干;教师自制一条草裙;花环。

  活动过程:

  1、欣赏视频“夏威夷草裙舞”片段,幼儿跟着音乐舞动,感受夏威夷草裙舞的魅力。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很多夏威夷美丽的风景,你们喜欢夏威夷吗?想去吗?瞧!夏威夷的叔叔阿姨来欢迎我们了!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跳舞吧!

  提问:夏威夷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欢迎我们的?【跳舞】你们跳起这样的舞蹈感觉怎么样?他们穿着什么特别的服装来跳舞的?

  2、欣赏夏威夷草裙的图片,幼儿感受多种方式搭配组合的美,体验异国风情。

  欣赏图片1,引发幼儿整体感知夏威夷服装的特点。

  师:他们的服装特别在哪里?除了草裙还有什么?【花环`手环等。】

  欣赏图片组,引发幼儿关注不同草裙的特别之处。

  师:夏威夷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喜欢穿着草裙跳舞迎接客人,我们走近一点去看看他们漂亮的裙子吧!

  师:看看这位阿姨把自己打扮的多漂亮,穿着这样的草裙,跳着这样的舞蹈,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和她一起舞动起来吗?

  3、介绍制作材料,引起创作草裙的兴趣。

  师:夏威夷的叔叔阿姨邀请我们一起去海边跳舞,让我们快把自己打扮起来吧!

  师:这里有很多我们一起收集来的材料,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来做草裙?你打算怎么打扮自己?(出示老师做的)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互相欣赏,共同舞蹈,体验异国风情带来的欢乐。

  活动反思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我班小朋友对粘贴兴趣比较浓厚,所以此活动很吸引幼儿。这个活动开展的尽然有序,幼儿参与度很高,效果良好。

13、中班社会活动《能干的小手》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能干的小手

  年龄段和领域:中班社会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

  3.体验小手能做事的成功与自豪。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1.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在动手尝试过程中,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手部的触觉及其他感觉。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能干的小手》教学资源:幼儿在家里自己做事(穿衣、刷牙、洗脸、洗脚、梳头等)的照片,幼儿在幼儿园里帮助老师做事(分擦嘴布、分桌花、擦桌子、刷椅子、晒书、抬户外器械等)的照片:其他大人做事(警察指挥交通、厨师雕刻出果蔬艺术品、民间艺人捏出“面人”等)的小视频。

  2.提供橡皮泥、剪纸、乐高三组材料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作品:

  供摆放作品的大白桌、贴有透明胶卷的白板。

  3.一个正方形大箱子做的“魔箱”,里面放有小圆镜、石头、小汽车、毛绒玩具等物品,放“魔箱”的小方桌。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复习手的外部结构名称。

  幼儿唱着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观察小手,复习手的外部结构名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结合图片,了解小手能做很多事情,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教师出示幼儿在家里自己做事情的照片,请幼儿交流小手能做的事情,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愿。

  (2)教师出示幼儿在幼儿园里帮助教师做事情的照片,请幼儿交流,了解自己的小手能做很多事情。

  3.通过操作,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教师提供橡皮泥、剪纸、乐高等材料,引导幼儿以最快的速度亲自动手制作作品,请幼儿分享交流用小手做了什么作品,体验灵巧的小手给自己带来的成功与自豪。

  4.通过“摸宝贝”游戏体验,初步了解手的作用。

  教师出示“魔箱”,和幼儿玩“摸宝贝”的游戏,可请幼儿分组摸一摸箱子里的物品(小圆镜、石头、小汽车、毛绒玩具等),幼儿感受后进行猜想,引导幼儿交流猜想依据时可通过用手掂一掂感受物体的轻重,了解手的作用。

  5.观看教师自备《能干的小手》小视频教学资源,了解爸爸妈妈和其他大人的手的不同本领,激发向他们学习的愿望。

  幼儿相互交流:爸爸妈妈的手可以做什么?其他大人的手有什么本领?如警察叔叔用手可以指挥交通;厨师用手雕刻出果蔬艺术品;民间艺人用手捏出不同的面人等,使幼儿了解手的不同本领,激发幼儿愿意向大人们学习,让自己的手变的更灵巧,更能干。

  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在家一起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将作品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进一步感受手的本领大。

  课后反思:

  本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设计本次活动我首先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以及生活经验,树立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的观点,运用多种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本节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采用游戏导入,引发幼儿兴趣,结合朗朗上口的儿歌巩固手的主要特征,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经谈话讨论知道小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接下来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小手有多能于,并体会到自己动手的快乐和自豪感。通过游戏活动摸宝贝和形象的肢明言,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了解到小手的其他本领。最后,通过认识不同成人的手,可以做更多事情,激发幼儿愿意向成人学习,让自己的手变得更灵巧、更能干的愿望。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是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玩中体验,玩中交流,玩中发挥了活动的教有价值,本次社会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亲身体验、逐渐渗透的方式展开的教学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期动手动脑的能力。设计即符合中班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又克服了以往教师是活动主体的说教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了探索的快乐,增强了幼儿的白信心,在活动中教师突出了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大胆发言,注重幼儿的自我经验总结,使幼儿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

  思考本次活动的不足,在讨论小手的用处时应启发幼儿想一想:

  “小朋友的小手能做很多事,那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大手,除了会洗衣服、做饭、写字,还会做什么呢?”同时引导孩子对周围的环境的探索和观察的兴趣等,使幼儿有着更深入探索的欲望。

14、中班数学活动《8的形成》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活动—8 的形成

  活动对象:中班幼儿

  活动目标:

  1.学习 8 的形成。

  2.感知 7 和 8 之间多 1 少 1 的关系。

  3.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掌握 8 的形成,知道 7 添 1 是 8。

  活动难点:感知 7 和 8 之间多 1 少 1 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学习 7 的形成的经验。

  物质准备:各种水果卡片若干;操作板人手一份;课件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采摘园”情景。

  教师“春天来了,又到了采摘的季节了,汤姆爷爷的果园里种了好多的水果,你们愿意帮助爷爷采摘水果吗?”二、师幼共同探索 8 的形成。

  1.复习 6、7 的形成。

  出示红苹果树,“爷爷想请小朋友帮忙采摘 5 个绿苹果,谁想来试试?”

  请一名幼儿采摘 5 个绿苹果。

  “老师也摘了一个,现在是几个了”“6 个”“为什么?”引导幼儿

  说出 5 添 1 是 6.

  同理引导幼儿说出 6 添 1 是 7。出示数字 7,7 个红苹果可以数字 7 来表示,也可以用 7 个点表示。

  小结:有 7 个苹果,6 添 1 是 7.

  2.探索 8 的形成。

  我这里还有一个苹果,现在有几个了?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 7 添 1 是 8。

  提问;8 个绿苹果可以用什么表示?

  引导幼儿说出 8 个绿苹果可以用数字 8 或者 8 个点表示。

  8 里面有 8 个 1.

  “我们知道了数字 8 可以表示 8 个苹果,数字 8 除了可以表示 8 个苹果还可以表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数字 8 可以表示数量是 8 的物体。

  小结:数字 8 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 8 的东西。

  三、自主探索,进一步巩固 8 的形成。

  你们愿意帮助采摘苹果吗?请你帮助爷爷采摘 7 个苹果。(幼儿在操作板上操作)

  幼儿操作点数 7,教师个别指导。

  爷爷想要 8 个苹果,怎么办?

  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说出“再添上 1 个”“7 添 1 是 8” 四、自主探索,感知 7、8 两数之间多 1 少 1 的关系。

  爷爷的果园里除了有苹果还有草莓和桃子,请你根据操作板上的数字提示摘两箱相应的水果,出示课件(7 个香蕉,8 个桃子)。

  分别发放带有数字 7 或 8 的操作板,请幼儿采摘和自己操作板上数字一致的水果。

  请幼儿说一说哪个多?多多少?

  请一名幼儿到前面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的?

  引导幼儿说出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两边水果哪个多,哪个少?多几个?少几个?

  引导幼儿说一说 7 比 8 少 1,8 比 7 多 1.

  五、创设游戏,回归生活,巩固 8 的形成。

  1.一名幼儿手中拿一个数字 7,一名幼儿拿数字 1,添起来正好是 8

  可以得到爷爷送的苹果

  2、幼儿听音乐到台上领取苹果,并说一说如何变的。

  教师小结:7 添 1 是 8.

  六、延伸活动。

  1.科学区:将操作板和水果卡片投放在科学器,鼓励幼儿到科学区继续探索。

  课后反思:

  在组织中班数学活动《8 的形成》中,我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满足幼儿乐于探究的天性,让幼儿在采摘水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发挥幼儿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一开始,通过创设“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幼儿在比较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了数学的乐趣,掌握了 8 的形成。基本环节“摘苹果”游戏中通过“寻求帮忙”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寻求答案的兴趣。《指南》中要求“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的概念”。活动以“采摘水果”为游戏主线,通过“采摘苹果”,让幼儿学习 8 的形成;使幼儿能够跟随情景的发展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创造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玩伴儿、是游戏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游戏性、教育性于一体,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活动过程层层递进,挑战性不断增强。通过游戏“采摘草莓和桃子”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感知 7 和 8 之间多 1 少 1 的关系。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遵循了幼儿自主操作在前、教师梳理提升在后的原则。数学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引导幼儿在探究具体事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 8 的形成的探究和最后游戏环节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进行的科学数学学习,感知了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快乐。

15、中班美术《百变的花瓶》教案反思

  一、教学理论依据及教学策略

  日常生活中,幼儿对花瓶并不陌生,但对花瓶的基本结构还不了解,尤其是缺乏对花瓶的造型、图案、色彩之美的欣赏境界。《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百变的花瓶》是大班美术活动,孩子们都认识花瓶,但缺少如何从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来设计、感受花瓶独特美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花瓶大赛”激发幼儿观察了解花瓶在造型、图案、色彩方面不同美的兴趣;引导幼儿用心灵感受、欣赏花瓶的美:诱发幼儿设计独特的花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主要运用一下教学策略:

  (一)运用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花瓶的造型、图案及色彩。

  实物及图片直观生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适合幼儿直观形象观察的特点。活动第一部分以实物图片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花瓶的整体美。第二部分通过欣赏,感受花瓶用图案、色彩装扮的美。第三部分在进一步欣赏的基础上,感受花瓶造型独特的美。

  (二)感受花瓶之美,引导幼儿动手设计花瓶的愿望。

  艺术活动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本活动在感受、欣赏花瓶的情境中,引导幼儿欣赏感受花瓶在造型、图案、色彩方面的独特之美,萌发幼儿大胆设计独特造型的花瓶的愿望。

  (三)欣赏创作之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播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轻声音乐,引导幼儿在轻松舒适的音乐情境中自由想象、大胆创作。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已有发展水平,引导幼儿欣赏、交流自己和小伙伴设计的不同造型的花瓶,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欣赏各种各样花瓶的美。(重点)

  2.能大胆设计不同造型、图案、颜色的花瓶,表现独特的美。(难点)

  3.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观察各种造型的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

  2.花瓶图片及课件、油画棒、彩笔、作业纸;舒缓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花瓶,激发幼儿欣赏花瓶的兴趣。

  谈话交流:花瓶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小结:花瓶都是有瓶口、瓶颈、瓶腹、瓶底四部分组成。

  (二)观察花瓶,引导幼儿感受造型不同的花瓶上的图案和色彩。

  1.出示课件观看图片一提问:这些花瓶,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颜色,花纹感受花瓶的美)

  小结:这些花瓶不仅颜色好看,而且还用花纹来装扮。

  2.观看图片二提问:这些花瓶,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画面感受花瓶的美)

  小结:这些花瓶不仅用漂亮的花纹来装扮,还用了图案和画面来装扮。

  3.观察课件二:看看这些花瓶,他们除了有清楚的图案,漂亮的颜色你觉得花瓶的哪个地方和前面的花瓶不一样?(造型)

  我们把这些不一样叫---独特。(引导幼儿从独特的造型感受花瓶的美)

  小结:这些花瓶的设计都很独特,有对称的、有不对称的、有的瓶口小、有的瓶口大、还有的模仿了小动物的造型。

  4.除了这些,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瓶?(引导幼儿回忆花瓶的造型、图案及颜色)

  小结:这些花瓶不但造型独特,而且图案清晰,色彩搭配的很美。

  (三)大胆想象,设计出不同造型和图案的花瓶。

  1.师幼共同讨论从造型、图案和色彩方面设计的独特花瓶。

  如果请你来设计一个造型和这些都不一样的花瓶你会怎样设计?请你和小伙伴商量商量。(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

  2.创设“花瓶设计大赛”情境,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师:我们要举行一次“花瓶设计大赛”,你想怎样设计?

  设计要求:花瓶的造型要独特,图案轮廓要清晰,颜色搭配要合理。

  3.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个别幼儿。

  (四)欣赏评价作品

  幼儿自评或互评。

  一是自评,你设计的是哪一款花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二是互评,你觉得哪一个花瓶设计的独特?为什么?

  3.教师提升评价

  小结:小朋友设计了这么多图案清晰、颜色和谐、造型独特的花瓶。

  我们用身体摆造型和自己设计的花瓶拍张照片好吗?

  活动延伸:

  赶快带上你们的作品,给中小班的小弟弟妹妹分享你们设计的独特花瓶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引导幼儿在造型、图案、色彩方面欣赏花瓶的独特之美。幼儿在感受、欣赏花瓶的情境中,能大胆设计独特造型的花瓶。

  作画过程中,孩子们都很投入,能很好地相互合作,并能完整讲述自己设计的作品。但是,我语言的精炼性不够,提问的问题不够简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要求自己说话要做到条理分明,生动、流畅、准确,而且要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在声音上则尽可能声情并茂,生动活泼。我还应当在活动前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补充,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为更好的欣赏作品做好铺垫。

  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活动开展的较为成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探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16、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泡泡》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很喜欢吹泡泡,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在嘴里玩着泡泡沫,但是这是不卫生的一种行为,老师天天说都没有效果;一天一个小朋友把泡泡玩具带到了幼儿园,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还告诉我他们会和阳光下的彩色泡泡一起飞,兴奋得不得了。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一节双语(美术)活动——泡泡吹画,让幼儿在吹吹、玩玩、画画中体验美术活动的无穷乐趣,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幼儿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单词: bubble。

  2、尝试运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乐趣。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绘画卫生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7、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将吹出的泡泡轻轻地放在画纸上,并留下彩色泡泡。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范画;红、黄、绿三种颜料的洗洁精水;吸管;画纸;垫板。

  知识准备:已经会用吸管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玩接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围在教师身边)教师:前两天我们在外面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知道吗?泡泡有一个非常好听的英语名字叫:bubble。现在老师来吹泡泡,你们试试看用小手能不能把这美丽的泡泡接住?

  (教师吹泡泡吸引幼儿注意力,幼儿主动接泡泡,并大声叫出泡泡的英语名字。)

  2.教师:刚才你们接住bubble(泡泡)了吗?bubble(泡泡)在哪里呀?(引导幼儿说出bubble不见了)

  3.教师:这些美丽的bubble停留的时间太短了,宝宝的小手碰到就破了,不见了,真可惜。宝宝能想个办法把这美丽的bubble留住吗?(幼儿讨论,教师肯定幼儿的讨论结果:画下来、拍照…)

  二、出示泡泡画范例,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1.师出示范例和作画材料,和幼儿共同讨论怎样吹出彩色的bubble。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吸管吹出的泡泡画,请幼儿认识作画材料:三种颜色洗洁精水、吸管)

  2.教师示范作画步骤:拿相应的吸管轻轻的蘸上颜料——拿平吸管,轻轻的吹出bubble,并在画纸上留下彩色的泡泡。(配上短小的儿歌:小吸管,蘸一蘸,吹一吹,接一接,彩色的bubble出现了。)

  3.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吹出彩色的泡泡。

  (2)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画纸上吹满泡泡。

  (4)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三、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说一说吹出的泡泡画像什么?(圆圆的泡泡像气球、像皮球等等)

  延伸活动:

  投放材料于美工区,请幼儿继续创作。

  教学反思

  1、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

  2、由于部分幼儿年龄偏小,在吹泡泡时,有的孩子把水吸进了嘴里。

  3、操作要求还应该再详细些,部分幼儿没有按要求操作,把泡泡吹到了地板上。

  4、这是一节双语课,让孩子们在玩吹泡泡的同时又学习了泡泡的英语名字,这种形式的课孩子不会感到疲倦,是培养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17、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的面条》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彩色的面条》教案(附反思)

  设计意图:

  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取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初我将纸裁成长条,让孩子们练习将长条纸撕成小块,孩子们在一个多月的练习中,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一技能。因此,这一次我提高活动难度,引导幼儿能够沿轮廓线将方形纸撕成长条。

  教学目标:

  1.能两只手协调配合地撕面条,并粘贴在大碗相应的位置上。

  2.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给小动物过生日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7.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教学准备:

  红、黄、绿、蓝等彩色方形纸若干;小碗的图片若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掌握撕长条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多媒体辅助法、谈话法、示范法。

  手段:实物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师: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可是它的妈妈不在家,他好想吃面条啊!谁愿意给它做一碗面条?

  分析:在组织幼儿艺术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二、观察面条的形状

  (1)、师:你吃过的面条是什么样子的?

  ——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

  (2)、师:那你们吃过彩色面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长长的、细细的、五颜六色的。

  三、撕面条

  (1)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彩色的纸,宝宝们用这些彩色的纸一起来撕面条,比一比谁撕的面条是长长的、细细的!撕下来的面条贴在大碗里!

  (2)教师示范操作(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

  (分析:通过老师的示范利用儿歌进行撕纸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撕纸的方法,从而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幼儿的小肌肉群得以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3)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每人一张纸,按老师撕得样子开始撕,先把大的纸撕成一条一条,把撕好的面条装饰在大碗里,粘贴时,轻轻地摸上胶水粘贴在上面。

  (4)幼儿自由撕面条,边撕边说:“请你吃面条”、“面条长又长”。

  (5)教师巡回指导。

  四、在《生日歌》的声音中,大家一起来欢庆,祝小猫生日快乐!

  (1)给小猫过生日,送面条。

  师: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做好的面条送给小猫吃吧!

  分析:在《彩色面条》这节课上,我们为幼儿准备了鲜艳的彩色纸,漂亮的盘子。请他们将彩色纸大胆地撕成一条一条,再粘到盘子上,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面条也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很多小朋友一开始围着我说:“我不会,我不会。”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胆子大起来,大胆尝试各种撕的方法。小朋友在互相比较中,激发了制作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将作品完成,没有半途而废的现象。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当我问到:“谁愿意给小猫做一碗面条?”时,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叫着:“我,我,我…” 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都有了学习的兴趣。在第二个环节中,我首先复习了儿歌《撕面条》,让孩子们巩固撕面条的技巧。同时强调要把面条撕得长长的、细细的。当我请孩子们自己撕面条的时候,孩子们就忙开了,拿起彩色纸就“唰”“唰”地撕开了,撕出的全是块状,我着急了,我不断地提醒他们要撕得细细的、长长地,甚至让他们停下来再次看我的示范,但是孩子们根本不理会我,还是自顾地撕着,不肯停下。时间倒是花了不少,但成功率不高。课后我在想当时我在示范讲解撕面条这个重点时,如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就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18、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吹塑纸版画》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了解吹塑纸版画的相关知识 。

  2.能力目标:运用吹塑纸版画的技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版画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学习版画的兴趣,学会动脑动手。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2B铅笔、吹塑纸、水粉颜料、卡纸、水彩笔、夹子、排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教师出示吹塑纸,让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总结吹塑纸特性。

  2、幼儿欣赏教师范画(出示范画)。

  3、提问。

  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作品,你知道这些画是怎么画的吗?两幅画之间作比较,你发现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在课件中出示两幅作品进行对比,请幼儿回答)

  过渡语:老师是怎么画出图案相同、色彩不同的画的?这种画法叫做“吹塑纸版画”。

  二、讲授新知

  1、什么是吹塑纸版画?(出示课件,并请幼儿回答)

  用吹塑纸制版,使用坚硬光滑的笔头在吹塑纸上刻出凹痕,再涂上颜料转印在卡纸上。这种版画形式的材料很一般,步骤也很简单,但印出来的效果很好。

  2、版画的种类

  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纸版画

  3、吹塑纸版画的特点

  吹塑纸轻而有一定厚度,便于刻制。表现力丰富、色彩鲜艳厚重、对比强烈、效果独特、一版多印。

  4、引入吹塑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水粉颜料印制的,称水粉印吹塑纸版画

  5、制作吹塑纸版画的工具材料。

  吹塑纸、彩色卡纸、水粉颜料、铅笔、圆珠笔、毛笔、排笔、调色盘、夹子等等。

  三、演示制作步骤

  1.起画稿,用吹塑纸制底版,首先不能直接在吹塑纸上刻画,可先拿铅笔在吹塑纸上轻轻地起稿,等形画准了,构图等合适了,再进行下一步(因为用水彩笔画在吹塑纸上容易修改),吹塑纸版画适合表现粗犷一些的内容,要求构图不要太复杂。

  2.刻画制底版,拿圆珠笔在吹塑纸上刻,绘画铅笔,笔头可粗一些,不易把吹塑纸划破,形成的凹糟清晰。因吹塑纸本身对笔的刻画过程有阻力,有断、有连,所以刻出的线条顿挫有味且线条粗犷。尽量刻制得深些,拓印出来的线条才能显得粗实、清晰。刻完后要仔细检查一遍,看是否有漏刻的地方。

  3.固定画纸,裁取比底版稍大一点的彩色纸,覆在底版上,再用夹子夹稳印纸与吹塑纸版的一边,形成翻书状,以便套色准确无误。

  4、印制作品

  A、固定一端。

  B、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

  C、 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位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1、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一涂好;2、涂一块印一块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涂印。可重复涂印,是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幼儿动手涂色。

  五、课堂小结

  针对幼儿在吹塑纸版画印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幼儿明白,掌握正确的印制方法。

  教学反思:

  《吹塑纸版画》是版画这个新画种的起始课,幼儿在本课中将绘画和工艺制作的结合,在版画的制作过程中,从画面内容的构思设计、制作材料的选择、刻板拓印方法的探寻,幼儿既要动脑思考又要动手操作,可以说从头至尾的各个环节都是艺术的创新和技能技法基本训练的体现,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本课总体上下来感觉,幼儿对与新工具的热情非常的高涨,但是对于使用它们的方法,还欠缺实践的勇气和系统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认识新画种

  教学目标是认识和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和材料特点,认识和了解不同制版材料的版画;结合一种版画的制作,了解学习版画的基本表现技法;结合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

  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本课主要学习凸版单色纸版画,圆珠笔在版的相对高、凸面上印刷完成。在版画的制作过程中,幼儿既要动脑思考又要动手操作,可以说从头至尾的各个环节都是艺术的创造和才能的展示。

  幼儿对版画这种形式印象深刻,但是对于吹塑纸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可以配以图形和文字进行板书强化,让幼儿记住吹塑纸。2.学会使用新工具

  本课教学对幼儿的动手能力要求很强,因此如何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让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在本课导入时我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新的工具,并自由实验来激发学习兴趣,由此引导幼儿进入本课的学习;通过比较认识吹塑纸和硬纸板,让幼儿发现吹塑纸可以进行刻版,这个环节大家实施的很好,但是再印刷就会手忙脚乱,这个环节,我想只让他们探索刻版这一个步骤就够了,这样也能充分认识吹塑纸的特性。最后让幼儿实践探究,亲手制作吹塑纸版画,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吹塑纸版画的过程中总结以下经验:

  1、观察讨论法。观察工具的特点,对新工具产生感性的认识。每个人都有一套使用工具:粗铅笔、吹塑纸、卡纸、胶带、水粉用具。

  这些材料通过幼儿的观察讨论,说出这些工具的作用及用途,做出怎样的效果。

  2、讨论实践法。

  幼儿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吹塑纸版画制作步骤,然后根据教师提示,有参照的进行尝试,在小的吹塑纸版上进行刻版,并印刷。这个过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过很多幼儿同时操作这几样工具会有困难,水粉的使用应该在前一课时进行强化基本训练。

  这两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很强,参与面也很广,但是深度还欠缺。主要是在于操作工具的不熟练导致很多幼儿没有完全实验完、但是因为是亲身探索,才能体会到新的材料带来的直观效果。并能在失败中自己总结经验,为了课堂作业做好了准备。

19、幼儿园中班美术公开课教学设计《舞动的草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夏威夷绚丽的草裙,感受多种方式搭配组合的美,体验异国风情。

  2.尝试用生活中废旧报纸、自然物品等不同材料组合装饰成草裙。

  3.用于大胆创新,设计与众不懂的草裙,并愿意穿上与同伴共同舞蹈。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视频“夏威夷草裙舞”;夏威夷草裙图片5张,双面胶若干;彩色羽毛及彩色丝带;干净树叶若干;宽条松紧带若干;教师自制一条草裙;花环。

  活动过程

  1、欣赏视频“夏威夷草裙舞”片段,幼儿跟着音乐舞动,感受夏威夷草裙舞的魅力。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很多夏威夷美丽的风景,你们喜欢夏威夷吗?想去吗?瞧!夏威夷的叔叔阿姨来欢迎我们了!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跳舞吧!

  提问:夏威夷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欢迎我们的?【跳舞】你们跳起这样的舞蹈感觉怎么样?他们穿着什么特别的服装来跳舞的?

  2、欣赏夏威夷草裙的图片,幼儿感受多种方式搭配组合的美,体验异国风情。

  欣赏图片1,引发幼儿整体感知夏威夷服装的特点。

  师:他们的服装特别在哪里?除了草裙还有什么?【花环`手环等。】

  欣赏图片组,引发幼儿关注不同草裙的特别之处。

  师:夏威夷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喜欢穿着草裙跳舞迎接客人,我们走近一点去看看他们漂亮的裙子吧!

  师:看看这位阿姨把自己打扮的多漂亮,穿着这样的草裙,跳着这样的舞蹈,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和她一起舞动起来吗?

  3、介绍制作材料,引起创作草裙的兴趣。

  师:夏威夷的叔叔阿姨邀请我们一起去海边跳舞,让我们快把自己打扮起来吧!

  师:这里有很多我们一起收集来的材料,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来做草裙?你打算怎么打扮自己?(出示老师做的)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互相欣赏,共同舞蹈,体验异国风情带来的欢乐。

  活动反思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我班小朋友对粘贴兴趣比较浓厚,所以此活动很吸引幼儿。这个活动开展的尽然有序,幼儿参与度很高,效果良好。

20、中班美术《有趣的塑料袋》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有趣的塑料袋

  中班:美术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剪、贴、画等多种技能装饰塑料袋。(重点)

  2、能用多种材料设计不同的图案、造型的塑料袋玩具。(难点)

  3、体验玩塑料袋玩具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教学准备:

  1、塑料袋每人一个

  2、即时贴装饰物、彩纸、扭扭棒、双面胶、画笔、彩色毛球、瓶盖、糖纸、剪刀(每人一把)。

  3、塑料袋玩具范例、课件、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魔术表演”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塑料袋玩具。

  1、出示塑料袋,引导幼儿说说塑料袋的用处。

  2、进行魔术表演,了解塑料袋不但有许多用处,还可以把它们变成玩具。

  二、欣赏范例,帮助幼儿思考制作塑料袋玩具的方法。

  1、请幼儿观察变出的各种塑料袋玩具造型,感知“玩具”材料的不同。提问:你喜欢哪个塑料袋玩具?它是怎么变的?

  2、引导幼儿讨论塑料袋玩具的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的材料和造型。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怎样装扮塑料袋,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

  (2)小结塑料袋玩具的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尝试让塑料袋变得鼓鼓的方法。

  三、幼儿随背景音乐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观察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塑料袋玩具造型。鼓励幼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塑料袋玩具造型。

  2、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与众不同的塑料袋玩具。

  3、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随时指导与帮助。提醒幼儿良好作画的习惯。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的作品。

  五、激发幼儿玩塑料袋玩具的兴趣,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1、启发幼儿讨论:做好的塑料袋玩具可以怎么玩?

  2、了解乱扔塑料袋的危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塑料袋玩具与同伴共同去户外游戏。

  课后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的整体氛围非常好,幼儿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本次活动中,并能用多种材料创造性地设计不同的图案、造型的塑料袋玩具,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首先,我采用魔术表演情境法,首先让幼儿了解塑料袋的用处,并结合魔术表演让幼儿了边欣赏边观察变出的多样塑料袋玩具,感知塑料袋可以鼓起来变成玩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幼儿感受到塑料袋玩具的新颖和有趣。

  其次,我采用了观察引导法,主要运用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中,让幼儿欣赏教师制作的 3 个塑料袋玩具,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让幼儿主动探索,知道制作中会用到“剪、贴、画”等多种技能来装饰塑料袋,并感知“玩具”制作材料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请幼儿大胆的自由讨论、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制作方法,当幼儿说出设计好图案、剪下来后要将塑料袋鼓起来时,及时捕捉并让幼儿探索如何让塑料袋鼓起来的方法,帮助幼儿理清制作塑料袋玩具的过程,为下一步的创作打好基础。在幼儿创作的环节中,我采用过程指导法,进行适时的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作画的常规要求,保持好桌面的干净整洁,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丰富作品内容。最后,我采用作品赏析法,让幼儿相互欣赏、让幼儿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体验制作塑料袋玩具的乐趣。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还让幼儿一起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其他玩法,并了解关于塑料袋的环保知识,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结束后,我也在反思,在幼儿进行分享的环节中,没有充分地让幼儿多去表达、去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关注个别幼儿的不同想法,让活动展现更多的活力与风采。

21、小班美术活动《漂亮的花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纸上进行印画,培养幼儿对印章画的兴趣。

  2、体验美术活动中的美感和快乐感。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7、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胡萝卜印章、盘子各36个,红、黄、蓝颜料若干,

  2、范画一张,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怎样使整个图形完整的印在纸上,把握好所蘸颜料的量和印时的力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以洋娃娃在哭”引出漂亮的花布(出示范画)

  2、引起幼儿兴趣“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花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引导幼儿学习印章画,师生共同参与作画

  1、教师示范讲解(重点强调所蘸颜料的量和印画的方法、力度)

  2、请个别幼儿选印章进行操作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让幼儿乘“快乐大转盘”进行印画,提出要求

  2、重点提醒幼儿在蘸颜料时要适度,不要太多或太少,用力、方法到位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印过一种颜料后,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颜色。

  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以“洋娃娃口吻”说:“今天我们小朋友为我设计了那么多漂亮的花布,我太高兴了,这些花布我都收下了谢谢你们。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活动性的原则。首先,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花布,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印出不同的花布;其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

22、小班美术活动《漂亮的房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刚刚学画,都乐意在画面上画太阳、房子。而且画的房子几乎都是方形的墙壁,三角形的屋顶。多数教师初教幼儿画房屋时也同样如此。为把幼儿的思维想象从千篇一律的模式中摆脱出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房屋造型,了解生活中房屋的多样化,以致使他们从学画房屋开始,就勇于把自己看到、想象到的房屋画出来,特设计“小小建筑设计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告诉幼儿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房屋都可以画出来,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线条和几何图形“设计”房屋。

  2.让幼儿知道房屋是由墙壁、屋顶、门、窗等部件构成的并了解这些部件的形状变化了,房屋的造型就会变化。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6.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7.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1.剪辑动画片中新奇、漂亮的房屋录像,世界著名建筑物的幻灯片。

  2.建筑积木、积塑。

  3.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播放剪辑好的动画片中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房屋录像,幼儿伴随着音乐在地毯上一边观看一边模仿电视里的房屋随意地用积木、积塑进行拼搭、摆插。

  2.互相观察与讨论。

  组织幼儿互相欣赏搭好的房子,说说都搭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搭的房子真漂亮,你们看一看、想一想在搭房屋时都搭了什么?

  (屋顶、墙、门、窗、停车场、花园等)

  师:小朋友们搭的房子真漂亮,这个屋顶就像一朵花儿,这个停车场就像一个大扇子等,小朋友们说说看,你们搭的房子都有些什么形状的?

  (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教师给予鼓励、提示)

  师:无论什么样的房屋都是有这些基本的形状组成的。可是有趣的是这些形状的拼搭位置改变了房屋的样子就会改变。

  3.分析与归纳。

  教师先出示动画片中的房屋,认识图形。如:半圆形的屋顶、大长方形与小正方形的墙等。再出示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幻灯片,有哥特式的尖顶教堂、罗马式的圆顶教堂、悉尼的歌剧院、比萨斜塔等。

  一边欣赏,一边启发幼儿说出这些建筑像什么,由什么图形组成。

  引导幼儿对各种房屋的外形进行联想:尖尖的屋顶是三角形的,像宝剑。这个墙壁斜斜的,像滑梯。这个房子就像帆船等等。 当幼儿说出一个有特征的部位,教师有抓住特征示范画出。

  4.鼓励与表达。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屋,你们也认识了这些图形。现在就请你们来当设计师,把你们心里最想要的漂亮的房屋设计出来。 幼儿自取材料设计房屋。

  5.活动过程指导。

  (1)鼓励幼儿抓住特征,大胆用笔。

  (2)引导幼儿把房屋的主要部件画出来。

  (3)启发能力强的幼儿装饰房子,添画环境等。

  6.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用积木和图画去创造“房子”,并互相讲述各自设计的房屋,从而让大家共同分享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能以不拘一格、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在学习观察周围生活的基础上学画房屋。引导幼儿边观察边用积木拼搭房屋,启迪他们认识房屋的形状是多样的,即符合小班幼儿的活动兴趣,又使幼儿在观察了图片及实物建筑的幻灯片后,了解构成房屋的各部件是由哪一些图形组成的,从而摆脱了头脑中一提起房屋即是三角形加正方形的模式,开拓了幼儿思维。活动中的联想,使幼儿的思维更经广泛和形象的方向去思考,为后面的绘画打下想像的基础。

2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的雨》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彩色的雨》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画出多变的小雨点,即线条、点等认识。

  2.激发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积极参与绘画活动。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幼儿画出多变的雨,点和线的运用。

  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能选择不同颜色来画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幼儿人手一份画有雨伞的画纸

  2.《彩色的雨》课件。

  3.知识准备:幼儿观察过下雨时雨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1.给幼儿讲述故事《下雨了》

  2.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雨点的特征。

  师:雨是从哪里掉下来的,是什么颜色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大雨是什么样子的?

  3.引发幼儿认识下雨天气,并让幼儿思考雨天出门要使用什么工具。(雨伞)

  二、师幼共同讨论绘画彩色雨的方法。

  1.师:有一片五彩的云轻轻的飘来了,它慢慢的下起了小雨(两个手指轻轻捏,三个手指点上去,笔尖轻轻点一点,小小的雨点儿落下来)

  2.这时候有个轻轻的声音传了出来,它说:“如果五彩的云能下一场和我一样颜色的雨就好了。

  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色)请一位小朋友来帮忙吧,请幼儿上来试一试。

  3.西瓜说“下吧,下吧,下大雨吧,我要变得又大又甜”彩色的云说“好的”(笔尖摁住向下落,落下一条条小直线,大雨大雨哗哗下,大雨大雨哗哗下)教师示范画大雨。再请一位幼儿来画一画葡萄颜色的大雨。

  4.师:你们想不想做一片五彩的云?你想下哪些颜色的雨?

  三、出示自制五彩云的画纸,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一起欣赏老师的画,教师讲解幼儿要注意的地方。

  2.师:每一张桌子上都准备了彩色的蜡笔和五彩云的画纸,现在请每个小朋友都来试一试,在你们画出小雨和大雨并变换不同的颜色!

  四、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师:彩色的雨停了,太阳公出来了,彩虹姐姐也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作品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本人由故事导入,以情景贯穿的手法,把整堂美术课贯穿起来了,幼儿兴趣比较浓厚,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也基本能够区分短线、长线、点的概念,画的也比较不错,但是有部分幼儿在用色方面还要加强,颜色可以再丰富一些,提高画面的质量及美观效果。

24、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的汽车》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彩色的汽车》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红、橙、黄、绿四种颜色,学习使用彩色笔在一定的空间内涂色。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探索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细心地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涂色。

  3、乐意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涂色。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6、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7、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一盒彩色笔或蜡笔。

  活动过程:

  1、迁移使用蜡笔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说说:书上有什么?汽车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这辆汽车变得比较漂亮呢?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车变漂亮。我也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不同颜色的蜡笔给汽车穿上漂亮的衣服。”

  2、谈话:我喜欢的汽车。

  教师:呀,小汽车想穿漂亮的衣服了,谁来帮帮它呢?

  教师分别出示红、橙、黄、绿四种颜色的彩笔,模仿彩色笔的口吻,说:我来,我来,我来了—我想给小汽车穿上红衣服。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你想给汽车穿上什么颜色衣服呢?

  鼓励幼儿模仿彩色笔的口吻,大胆说说自己的意愿。

  3、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提出涂色要求:

  要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涂色过程中要经常更换自己手中的蜡笔,让自己的颜色更加漂亮。注意尽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观察幼儿是否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细心地给汽车涂色。

  4、音乐游戏:开汽车。

  大家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队长汽车,听着音乐边歌唱边向教室外开去。活动开始的环节改为了欣赏车展览,从而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

  活动反思:

  按物体轮廓涂色是小班绘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所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种表现技法。对发展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各种动作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本次活动是要求幼儿在汽车的轮廓内能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正确使用油画棒,并在此过程中能分辨几种基本的颜色。

  本次活动我分三部进行: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美妙的汽车展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会涂色。第三,首尾响应,以汽车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解。 情境导入:“今天,我们小三班要开一个汽车展览会,你们想开吗?”这样的问话一定能让幼儿感到亲切、有趣,兴致勃勃地参与涂色活动。

  师幼一起听音乐,做开汽车动作。开到目的地,“啊!这里的汽车真多呀”然后,让幼儿看看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汽车呀,在这里教师可适当提醒幼儿不知道可以问老师,或者问知道的小朋友。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很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多的颜色,但都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取用一种颜色,不加选择地进行涂色活动,也不知道换颜色,有的一种颜色一直用到结束。于是在活动中,通过提问:“在小树下的汽本是什么颜色的?小狗开的汽车又是什么颜色的呢?……”观察了这么多汽车以后,教师可以以提问方式让幼儿参与涂色活动“你们想不想也把你们的汽车拿到汽车展上去展览呢?”这时幼儿一般都想亲身体验活动的乐趣。

25、幼儿园美术活动《星空》中班教案反思

  本篇教案设计为三个环节,通过欣赏、探讨米罗的作品《星空》,鼓励幼儿大胆用点、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星空。最新最全的幼教资料就在,欢迎关注和收藏。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探讨美术大师米罗的作品《星空》,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2、尝试利用点、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星空,体验合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大的画纸两条(粘贴在长条KT板上)、油画棒;制作的PPT课件、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放一段轻音乐,想象夜晚的天空景象。

  引导语:你从天空中都看到了什么呢?

  二、幼儿从“点、颜色、线”三个方面欣赏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有一位西班牙的大画家,他叫米罗,他也在美丽的夜晚出来欣赏天空的景色,那米罗都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PPT课件)

  1、引导幼儿从“点”出发,大师的作品。

  2、引导幼儿从“颜色”出发,感受大师的作品。

  3、引导幼儿从“线”出发,感受大师的作品。

  4、通过为作品起名字,提升幼儿的整体欣赏能力。

  引导语:你能给作品起个名字吗?

  师总结:你们说得真好,画家米罗给这幅作品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星空,(轻音乐)在一个美丽的夜晚,星星们在快乐的跳着舞,月亮在旁边静静的欣赏着这一切,有一个人高高的举起双手,看着满天的星星,好像在和星星们说着悄悄话呢!

  三、合作完成作品,创作星空。

  引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大师米罗的星空,那我们再来看一看,米罗在画这幅画时,用了很多的什么呢(点和线)?在他的画里出现的最多的又是哪些颜色呢(黑色和红色)?

  四、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引导语:我们的星空画好了,感觉怎么样?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五、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我先从幼儿想象天空,后欣赏大师作品,再进行想象创作这三个环节设计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与教师提供的作品直接主动对话,使他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这充分说明,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的美学知识和规律的,这幅画自由、轻快、无拘无束,通过欣赏之后再进行绘画创作来深化幼儿对作品的感受,这时的孩子们充满了自信,从而大胆的绘画,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过去的评价作品往往是以“谁画的像范画?”“谁画的好?”这些标准来衡量画的好坏,它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而且也违背了新《纲要》的精神。而我这次的评价就本着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对作品的理解为出发点,如“我们的星空画好了,感觉怎么样?你都看到了什么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可以使孩子的思维更宽广、话题更拓展、思想更个性,显然,之后我听到了各种不同的答案。

  美术欣赏中,同样一幅画给不同的幼儿欣赏会有不同的情况产生,今后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会不断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

26、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百变的花瓶》优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

  2、在欣赏的基础上,大胆设计各种造型的花瓶。

  3、设计出独特的作品,感受其中的乐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了解过各种造型、材质的花瓶。

  2、各种花瓶图片或实物。

  3、勾线笔,油画棒,作业纸。

  4、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花瓶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花瓶的基本结构。

  教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花瓶)你们知道花瓶有哪些部分吗?(瓶口、瓶颈、瓶腹、瓶底)

  2、欣赏不同造型的花瓶。

  (1)教师:请你们来说说,你看到的花瓶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先从整体上来讲)

  (2)教师:每个花瓶的造型都不一样。让我们仔细地来看看,它们到底哪里不一样?每个花瓶的独特之处又在哪里呢?

  (3)教师小结:有的瓶口又圆又小,有的瓶颈细而长,有的瓶腹是方形,有的瓶颈和瓶腹是连起来的……

  ●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瓶,丰富幼儿对各种花瓶造型的感知经验,为幼儿的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3、师幼共同讨论设计花瓶造型和图案。

  (1)教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花瓶?你想设计出什么形状的花瓶?瓶口、瓶颈、瓶腹、瓶底都有什么变化?

  (2)教师:你想用什么样的图案来装饰花瓶?除了在瓶身上装饰花纹外,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装饰?

  4、幼儿大胆作画,教师进行指导。

  要点提示

  1)可以用油画棒画,也可以用黑白装饰画的手法进行创作。(用黑白装饰的手法更能突显作品中的花瓶)

  2)提醒幼儿把花瓶画大,这样花瓶上的花纹才能看得清楚。

  3)图案的轮廓要清晰,线条流畅;花纹可在瓶身处装饰,也可在瓶口、瓶底处进行装饰;涂色要均匀,注意颜色的搭配。

  5、展示作品,师幼互评。

  教师:你觉得哪个花瓶的样子很独特?独特在哪里?

  活动建议

  ☆环境创设①开辟“花瓶展览馆”,引导幼儿搜集、展示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不同形状的花瓶,并随着活动内容的深入,不断地丰富有关花瓶的知识。②设置“花瓶创意吧”,展示以幼儿绘画形式表现的各种花瓶的想象创意作品

  【评析】

  该活动在欣赏各种不同花瓶造型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来设计独特的花瓶。通过欣赏,幼儿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提升,使幼儿有了不同设计的创意来源,加上幼儿原有对黑白装饰画的经验,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形态各异,有很视觉冲击力。

27、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小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纸泥画作品,学习和掌握纸泥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体验动手制作带来的乐趣。

  2.初步产生对纸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纸泥活动。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7.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纸泥、颜料、浆糊、白胶、镊子、鞋盒、筐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纸泥画的制作。

  活动难点:

  纸泥画的粘贴和制作完成。

  活动过程:

  一、感知小鸡的基本特征,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玩具小鸡,这是什么?小鸡是样子的?

  2.教师念儿歌《小小鸡》,概括出小鸡的基本特征。

  小小鸡,叽叽叽,尖嘴巴,圆身体,身上穿着绒毛衣,爱吃小虫爱吃米。

  二、欣赏纸泥画,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纸泥画,让幼儿看看这幅画与我们平时作的画有什么不同?是用什么画的?画在哪里?

  2.上次我们用纸泥按磨具做了各种水果,现在我们制作小鸡。

  3.出示背景图,小朋友怎样把纸泥画在纸盒上?

  三、基本部份

  1.认识、了解制作纸泥画的工具。

  2.这是什么?镊子用来干什么?

  3.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给小鸡、小草、毛毛虫等物穿上衣服。

  四、幼儿合作进行

  1.提出制作要求,鼓励幼儿按照要求大胆地进行纸泥活动,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可提醒幼儿在画未干之前别去摸,培养幼儿的耐心等待能力。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最喜欢哪一只小鸡?为什么?

  2.悬挂孩子的作品,让孩子学习和欣赏。

  活动反思:

  制作纸泥画需要很多材料和花很多时间做前期准备,因此在活动之前,我进行了很充足的准备,如购买镊子、毛纸、白胶、保鲜膜等,在活动的前一天浸泡纸泥以及当天进行调色等,活动的时候材料丰富,孩子们感兴趣。做出来的作品颜色鲜艳。活动的一开始我用了图片和诗歌让小班幼儿直观的了解了小鸡的基本特征,第二环节我让孩子欣赏了教师制作好的纸泥作品,并说:“这幅画和你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吗?”孩子一下子被吸引,认认真真的观察画,接着老师抛出问题:“它是用什么画的,画在哪里”,孩子的兴趣被老师巧妙的激发。接着我让孩子们认识了作画工具以及自己作画注意点,今天的画是合作画,因此我也是在这环节上讲的比较多。今天的活动我没用教一些技能技巧的东西,部分孩子没有掌握在画上压一压、孩子普遍出现纸泥在轮廓线中不均匀,在课中没有重点说,因此我也是比较矛盾,可不可以教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不过没有掌握的孩子我会在区域中重点的指导。

28、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共伞》反思

  活动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掌握绘画简单技巧

  (2)、学习伞的基本形态的画法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2、过程方法

  能相互商量合作3人共同完成作品,提高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

  利用PPT的演示,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创作想象的乐趣,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一般能力:(智力因素)

  1、学生是4——5岁的幼儿,能清楚的说出4到5种色彩的名字。

  2、学生经过一年小班的绘画练习,对绘画有一定的基础。

  (非智力因素)

  3、学生喜欢色彩鲜艳的色彩,好学好问,喜欢奇思妙想

  4、学生对美术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5、学生活泼好动,对绘画的养成习惯较差,需要教师提醒才能把绘画工具收拾整理好。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4开画纸构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打开多媒体,吸引幼儿的注意

  1、你们看,这是在什么地方?动物们在干什么?

  2、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多媒体操作:森林刮风下大雨)

  3、动物们在联欢兴致正高,刮风下雨了,我们应该给动物们制作一把大雨伞,好让它们躲雨。

  二、多媒体操作:伞的基本画法

  1、介绍伞的基本结构:伞面 伞柄 伞骨

  2、多媒体操作演示,介绍各种形状的伞:三角伞 动物伞等

  3、多媒体演示画法,教师同时讲述:先画伞面长长弧线象彩虹,再画波浪线,画好伞面在伞面上画上伞骨,最后画出长长的伞柄。

  4、多媒体进行涂色,教师讲解:在画好的伞上涂上漂亮的颜色,设计你喜欢的图案和花纹。

  5、再次完整观看多媒体绘画伞的全过程,加深幼儿的印象。

  三、幼儿动手绘画操作

  1、请小朋友自己协商好,找到3个好朋友

  2、能3人合作共同设计绘画伞,并进行想象添画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共同完成作品,鼓励幼儿能大胆想象画出伞下的故事。

  四、讲评作品

  1、请3人小组商量讲述伞下的故事,并派代表讲述《共伞》,教师及时给以鼓励和肯定。

  2、提醒各组没有完成涂色的作品能协商在课余共同完成涂色,并增加伞下的故事内容。

  活动反思

  在动手绘画之前,给予孩子们时间观察欣赏、讨论、交流。因为伞虽然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但很少有人刻意地去观察它,对孩子们来说尤其是这样。如果没有刻意的引导,孩子们也就无法积累相关的经验。

  在伞面设计过程中,幼儿用色比较单一,老师及时在用色上做了一些强调和鼓励。为了孩子们能充分按自己的意愿和想像去设计,提供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材料,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不去打扰和打断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29、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设计《帽子》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帽子》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构造,大胆地进行借帽子这个“形”添画想象。

  2、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和通过生活经验进行想象的能力。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实物:帽子 课件 画纸 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帽子,引出课题。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帽子有遮阳、挡雨,还可以保暖,所以帽子有很多材料不同和款式不同,今天刘老师带来的帽子是其中的一款。

  二、整体观察帽子的形状和构造。

  1、观察帽子的形状。

  这顶帽子看上去怎么样?像什么?

  2、了解帽子的构造。(演示课件)

  你们知道帽子可以分几个部分吗?

  (引导幼儿观察帽子,根据幼儿说出的部分,引出帽盖和帽檐)

  3、教师小结:帽子是帽盖和帽檐组成的。

  三、局部观察帽子,教师示范绘画。(演示课件)

  帽檐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花纹?(特写帽檐)

  帽盖的形状是怎么样的?上面有什么?看上去像什么?(特写帽盖)

  3、转换角度观察。(教师选择一种范画)

  1、从顶部上——下观察,帽子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帽檐的形状怎么样,帽盖的形状怎么样?这时像什么?

  2、从底部下——上观察,帽子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是从那个角度看的呢?

  3、出示课件:三张不同角度的帽子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顶帽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也要学会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

  四、教师示范绘画。

  现在老师也选择一种角度来画帽子,你们等会儿来猜猜。

  五、写意帽子。

  六、幼儿作画

  1、如果你们想把帽子画下来,你想从哪里开始画?

  2、幼儿把写意帽子张贴到黑板上。

  七、 启发想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

  这顶帽子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八、创造作画。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让幼儿知道每一种物体通过多角度观察到的帽子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然后通过帽子的形状进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帽子,因此幼儿画出来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不足之处:在做画的过程中,个别幼儿不听指挥,随心所欲。今后我将在教学中多学习、反思。

30、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多变的海浪》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多变的海浪》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海浪的变化,运用直线、曲线、电话线、螺旋线表现海浪。

  2、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7、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蜗牛指偶、蓝色天空背景图、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海浪(直线、曲线、电话线、螺旋线)蓝色天空背景图人手一张,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一天,小蜗牛呆在树林里时间太长了,它听小螃蟹说大海可漂亮了,它就决定去海边看海。

  二、边讲故事边示范

  1、 师:早上它出发的时候大海还没有睡醒呢!

  教师出示2种线条 1.直线 2. 波浪线 你会选择用哪种线条表示大海睡着呢?

  幼:直线

  师:从框的这一边画到另一边

  2、师:到了中午,海面上微微吹起了海风,有点像哪种线条呢?

  幼:波浪线

  师:从框的这边画到框的那条边

  3、师:下午的时候,海面的风越吹越大,海面上的波浪渐渐地泛起了浪花,可以用哪种线条来记录呢?

  师:你会不会画这种线?请个别幼儿画一画。 电话线

  4、 师:到了晚上,海面被风一吹海浪开始跳舞啦,你有没有见过这种线条呢?(出示螺旋线)

  你会不会来画一画这种线条呢?绕毛线就是螺旋线。当海浪跳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种螺旋线表示。

  三、统一示范,交代画画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把小蜗牛看到海浪的样子记录下来呢?

  幼:想

  师:在同一张纸上画 没睡醒的大海,画什么线条?

  幼:直线

  师:泛起小波浪的大海画什么线条?

  幼:波浪线

  师:泛起浪花的大海画什么线条?

  幼:电话线

  师:跳舞的时候画什么线条呢?

  幼:螺旋线

  四、作品展示

  五、延伸活动

  师:最后海浪跳舞时候的线条是什么线?

  幼:螺旋线

  师:螺旋线和小蜗牛的什么很像呢?

  幼:壳

  师:下次我们用螺旋线来学画小蜗牛,

  到时候我们画上一群小蜗牛一起来看海吧!

  活动反思:

  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多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给予有创意的幼儿,模仿得较好的幼儿适当的肯定与赞扬,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加强对这些幼儿作品的指导工作。

31、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独特的花瓶》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独特的花瓶》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 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2、 通过欣赏和与教师的对话,体验不同造型和装饰所带来的美感。

  3、 对操作活动感兴趣,能细心地装饰。

  4、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6、 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7、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各种花瓶若干。

  活动过程:

  1、 展示四个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比较独特的花瓶,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这是什么?”

  “这些花瓶美吗?”

  2、 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表述。

  “你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

  “你觉得这个花瓶那里最美?”

  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进行启发:“哦,你喜欢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态吗?”

  “你觉得这样的造型像什么?”

  “这个花瓶上用了那些颜色?这些颜色用在一起好看吗?给你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3、 出示其他花瓶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幼儿欣赏经验。

  “这个花瓶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4、 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形式创作花瓶。

  “今天我们欣赏了各种花瓶,我们也要来自己装饰花瓶。可以用线描装饰画的方法、水粉画的方法还有直接在瓶子上装饰的方法,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区展览。”

  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评价活动。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今天我们创作了一个自己的花瓶,感觉怎么样?”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

32、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春天的花》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春天的花》教案(附反思)

  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生成的,我发现幼儿对于春天的花特别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还不够好,我试着让幼儿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幼儿期是语言的敏感期,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快,我们班一日生活中贯穿了双语教学,结合这两点,我设计了这节双语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用英语表达。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6、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7、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长方形纸条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

  (魔术本身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这里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集中了

  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 剪刀娃娃变魔术

  1、 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 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 “小手变把小手枪,放到剪刀里,张开一张大嘴巴,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咔嚓——咔嚓,小剪刀又剪出了什么形状的花?(正方形的花)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角朝上)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 (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闭拢。”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一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对于幼儿的作品都要加予肯定,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我和小花玩耍。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找出老师说的那种颜色的花。“red flower”(红花) 、 “yellow flower”(黄花) 、 “blue flower”(蓝花)(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颜色的花)

  (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英语游戏,不仅让幼儿在玩中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口语,也肯定了幼儿的作品。第二次采用竞赛性质,让他们听口令快速反应,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展了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五)让花开在草地上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注意涂浆糊时少一点)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在音乐声中小朋友做蝴蝶亲近花儿,闻闻花香,飞来飞去。 (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始终有强烈的游戏欲望,在宽松的环境中操作,能利用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想象、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又结合了诗歌、音乐,让幼儿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3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的气球》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彩色气球》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画圆的技能和圈涂、平涂的技能,能用圆形和短线组合画气球。

  2、鼓励幼儿选用多种颜色作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6、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7、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气球若干。

  2、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激发兴趣。

  (出示气球):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气球?在什么地

  方见过的?你们玩过气球吗?

  二、引导幼儿了解气球的特性。

  问:气球肚子里圆鼓鼓的,装着什么呢?你见过什么样子的气球?你们

  都看过什么颜色的气球呢?气球好玩吗?

  三、教师示范讲解气球的画法。

  1、气球就像个大泡泡,用我们学过的画泡泡的方法画一个圆,然后在泡泡的下面画一根弯弯曲曲的跳舞的线,拴住气球。

  2、五颜六色的气球最漂亮,所以我们要用许多不同的颜色来画气球,也可以画好气球后用不同的颜色把它涂满,还可以像绕毛线一样把气球慢慢变大。画完一两个就可以换一种颜色,不用的小蜡笔要放回盒子里。在纸张有空白的地方都可以画气球,有的气球大有的气球小,这样搭配起来就会很漂亮。

  四、幼儿数空练习。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励幼儿大胆作画。(记住画气球的时候一定要封口、平涂要左右来回涂)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作画。

  3、鼓励幼儿大胆选用多种颜色进行作画。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挑选一些颜色漂亮、画面整洁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2、向幼儿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34、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可怕的炸弹》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喜欢玩有挑战的游戏,且与同伴合作意识增强故本次《运炸到了中班弹》活动的设计基于中班孩子这一特点,通过设置障碍物发展幼儿的跑、跨跳、平衡、钻等综合运动能力,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及增强同伴合作的意识。进而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并在愉悦的游戏中完成整个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负重运动带来的乐趣,并鼓励幼儿思考负重爬行的方法(姿势、动作)。

  2、培养幼儿的勇敢探索精神。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拖着炮弹负重走。

  活动难点:在活动中学会探索和学会合作,能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运炮弹。

  活动准备

  1、灌满水的大号洗衣液瓶(炮弹)。 2、阳光隧道4条,平衡木4条,小沟4条。

  活动过程

  1、小动物们做运动。

  (1)教师启发: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让我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2、老鼠袭击,偷娃娃。

  教师启发:家里的娃娃都被可恶的老鼠偷到前方老鼠洞里去了,怎么办呢?现在这里有什么?对,要想办法把炮弹运过去,速度要快。

  3、动物们练本领(运炮弹)(1)幼儿每人寻找一杖炮弹和一座山洞,探索怎样拖着炮弹从通道里爬出去。

  (2)增加难度,幼儿拖着炮弹爬出通道后,还要走过独木桥,跨过小沟。教师从中指导那些方法错误、速度较慢的幼儿。幼儿自由合作,选择材料摆设各种形状的路,在上面练习走。

  4、动物们运炮弹营救娃娃教师启发:“动物们出发去救老鼠,前面有一段很长道路,要想办法用积平衡木、阳光隧道、小沟铺成一条路走过去。”

  5、庆功会。

  战斗结束,开庆功大会,幼儿听着音乐,带着娃娃,找好朋友跳“快乐邀请舞”。

  6、娃娃送回家、炮弹运回去。

  活动反思

  目标已达到,幼儿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此活动中也培养了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

35、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赛龙舟》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每年农历初五这段时间都有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刚过,孩子们在网络上、电视上看到了很多有关赛龙舟的信息。因此,龙舟的话题一打开,不论是孩子还是老师都兴奋不已、七嘴八舌。看着大家剧烈的的讨论,我不由斟酌:抓住时机开展相关的端午节活动,能借此机会与孩子们共同熟悉赛龙舟,激起幼儿关注中国传统民间活动、热爱祖国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对民间活动有兴趣,知道赛龙舟活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

  2.乐意尝试剪、贴、捏、团、压、添画等方式表现龙舟的外形特征。

  3.懂得在活动结束后把垃圾收拾干净、把创作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赛龙舟PPT,大纸箱一个,彩纸碎料、彩线、绉纸、纸杯、水果网等废旧材料若干,轻黏土、剪刀、白乳胶、双面胶等适量,放碎纸的小篮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激发兴趣。

  1.和幼儿户外散步,发现了在阅读室被闲置的纸箱。

  2.利用外形颇像龙舟的纸箱,引导幼儿回忆龙舟的特征,激发幼儿“做龙舟”的兴趣。

  二、观察龙舟的组成部分,感知装饰材料。

  1.观看PPT:龙舟由三个部分组成,龙头在哪里?(前面)龙身呢?(中间)龙尾在哪里?(后面)龙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鳞片)

  2.师:想不想看看划龙舟比赛?(播放赛龙舟视频)

  师:大人们划龙舟的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出力才会获得成功的,今天我们也来合作、一起出力制作一艘龙舟吧!

  3.幼儿观察创作材料,感知其特性。

  三、幼儿分组,合作创作,装饰大“龙舟”。

  1.引导幼儿自寻搭档,共同商讨并合作装饰“龙舟”。

  师:谁想制作龙头?好的,那你想跟谁合作呢?好的,你们好好商量一下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制作龙头。谁想制作龙身……

  2.幼儿创作。

  (1)观察并引导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并提醒幼儿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工具或者手法作画。

  (2)愿意主动和好友一起装饰“龙舟”,尝试和好友合作创作。

  3.过程中教师灵活巡视,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进行指导,提示幼儿可以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四、分享交流,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对民间活动的喜爱。

  1.把幼儿合作完成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空地上,引导幼儿尝试评价同伴的装饰手法。

  2.“赛龙舟”:引导幼儿轮流有序地站到纸箱里面,并借助一定的道具开展赛龙舟游戏。(播放乐曲《赛龙夺锦》渲染气氛)

  活动反思:

  教师通过观察发现的导入,对幼儿来说是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导入成功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中,教师一直把幼儿视作活动的主体,以幼儿的意愿为主,让幼儿在活动中达成发展目标。幼儿基本上都很有主见,喜欢自己选的材料,不太喜欢用别人给予的材料;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课前知识经验比较单薄,部分材料没能准确说出名字。合作创作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装饰材料,但缺乏一定的线条美和色彩美,该方面的能力仍需提高。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习俗活动的意义,还获得多方面经验的积累,如学会有序地使用多种工具的经验,用画、剪、贴结合的方式表现作品的经验等等。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