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购物高手》教案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购物高手》教案
1、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购物高手》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团队成员合作的快乐。
2.感知“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能用多种方法进行10以内凑数购物的活动。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凑数购物的活动。
活动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
各种玩具、价格标签、人民币代用券、白色即时贴、地垫2块
学具: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经验准备:
幼儿有用替代物进行游戏的经验。
环境准备:
布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集体谈话讨论“玩具店”。
(1)师:你们有愿望吗?你的愿望是什么?
(2)师:彭老师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玩具店”。
(3)师:我希望我的玩具店可以卖“毛绒兔子玩偶”,“益智玩具魔方”……你们呢?
2.自主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准备出售。
(1)师:在我们的教室周围也有一些玩具请你们帮我把他找出来放在我们的柜台上。
(2)师:根据玩具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
二、尝试参与
1.教师引导小朋友自主分组。
(1)师:在玩游戏之前教师要求小朋友分成两组。
(2)要求:每组7个人,两组人数相同;每组都要有男孩和女孩。分组完成后在白线后举手示意。(幼儿自主分组。)
(3)师:分组完成了吗?请每组的排头点一下人数。现在人数都一样多,你们两队在人数上是公平的。
2.初步尝试凑数购物。
(1)师:我们要玩的游戏叫“凑钱买玩具”。女孩表示2元,男孩表示1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代表“钱”的代用券。
(2)游戏规则:听到我报出“×元钱”以后,能凑出这些钱数的人站到自己组的垫子上,其他队员站回线后,全队举手示意才算确定答案;先举手且凑数正确的队才算优胜队,才能拿走商品
3.师幼共同游戏。
(1)教师任意出示,观察幼儿的凑数方式,指导幼儿相互检查别组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依次完成玩具价格为“6元”的玩具。
(2)对于两队凑数方法不同、但都正确的情况。
师:现在已经出现两种正确的凑数方法了,如果哪一队还能想出第三种方法,就有权利确定下一回合出售什么商品。
师:对于两队凑数方法、速度相同的情况。
师:我说“变”以后,如果哪组先变化出另外一种凑数方法,就获胜。
三、巩固提升
1.师:现在,还剩下不少商品。接下来,我准备两件商品一起卖。
规则是:每队站到垫子上的队员凑出的钱数要正好能买下两件商品,其他规则跟前面一样。
(教师同时报出两个数字,要求先计算总数再凑数。第一次的要求是:两件商品的总价为9。幼儿分出胜负后,教师引导。)
师:虽然这组已经赢了,但我要对你们两队继续提出要求: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
师:如果你们两队组合起来凑数会怎么样呢?(将两块垫子合在一起,让幼儿继续游戏,尝试9的几种凑数方法。)
师(小结):你们任何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力量都不能买走我这里的玩具,必须有同伴的帮助。请你们先和自己小组的队友拥抱一下。同时,我们后来遇到的比较大的数字,是依靠所有同伴的力量才找到这么多方法的。今天的游戏不仅需要本组队员的合作,也需要所有同伴的力量。所以也请你们和今天的对手拥抱一下。
2.拍卖游戏
(1)准备材料: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2)幼儿在桌子两边面对面而坐,中间一侧放玩具卡牌,人民币盒置于各人面前,按铃摆放在两人中间。
(3)两人互相商量,一人拿数字骰子、一人拿物品骰子,共同发出口令将自己的骰子投到按铃两侧。
(4)迅速观察骰子上的数字,例如,数字骰子上显示“6”、物品骰子上显示“玩具卡车”,则说明只要一方先凑出6元,就可以得到“玩具卡车”卡牌。
(5)确定答案后迅速按下按铃。没有按铃或后按铃的一方检查对方所拿出的代币是否符合凑数要求。
(6)检查确认后,最先按铃的一方获得一张玩具卡牌。最先获得4种不同玩具卡的为胜利方。
四、活动延伸:
1.将本节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
2不断更新物品调整价格,加强各活动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3.逐步投放10元以上的商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活动总结
活动开始时,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教师没有直接把每一件物品都标上价格而是让孩子根据物品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在钱币的运用上教师没有把10元、5元、2元、1元钱发给孩子而让幼儿自主去取,既照顾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使幼儿能够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中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这说明教师确实做到了心中有孩子,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将当前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点有机结合。此外,多种方式的凑数游戏体现了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引发了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尤其是两件10元以上玩具的投放,引发了新的认知冲突,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断进步。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整合了社会及语言领域的多个教育目标。
整个活动中教师将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学习自然融合,使幼儿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游戏性的操作过程中。游戏情景的创设使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意义及趣味性。教师对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正确地认识,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数学,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数学。
2、大班教案《购物高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大的展示板上超市商品图一张;
2.小的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导入活动。
师:合起来是5。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1球碰4球。
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
幼:嗨!嗨!我的3球碰2球。
合起来是7。嗨!嗨!我的4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3球碰4球。
嗨!嗨!我的6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6球碰1球。
(评析:游戏可以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7元购买一样、两样、三样不同的商品
1.第一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
师:如果你有5元钱,想买这里一样东西,可以买哪些?
幼:5元的橙子、3元的苹果、1元的草莓、2元的香蕉、4元的……都可以买;7元钱的不能买。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只有7块钱的商品不可以买,别的都可以买?
(评析:此环节是为了让孩子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
2.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
小组介绍。
教师评价。
(评析: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们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得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
幼:他们先将苹果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地找,能够一个不漏地找全。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
(评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3.第三次购买:找出7元钱可以买两样的商品。
(1)要求: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
师:这一次更有难度了,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2)小组介绍
(评析:大班下学期的孩子特别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所以这时候的难度递进很符合孩子的特点,且因为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难点。)
4.第四次购买:找出7元钱可以买三样的商品。
师:动脑筋想一想,7元钱买三样东西,你们能不能很快地找出来呢?
三、游戏《超市购物》
玩法:先去取款机前排队取一张钱,然后去超市买两样不同的东西,再去收银员那里结帐,最后看看自己剩余多少钱。如果还想买第二次,取完钱去超市买三样或者四样不同的东西。
(评析:角色游戏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购物场景,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通过提供给孩子们可以反复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没有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
3、幼儿园教案大班体育《蜈蚣行》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蜈蚣是多足爬行动物。
2、掌握“蜈蚣行”游戏中的合作行走方式,发展幼儿下肢力量和动作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协作精神以及坚持性、竞争精神。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重点难点重点:
培养幼儿协作精神。
难点:
掌握“蜈蚣行”,游戏中的合作形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蜈蚣是多足的爬行动物。
2、物质准备:蜈蚣视频、蜈蚣图片、球四个、障碍物物若干个,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在教师的口令下做动物模仿操,进行热身。
“走走走、走成一个大皮球,走走走、变成小鸟飞着走,变成小鸟飞着走,变成青蛙跳跳跳,变成青蛙跳跳跳,变成小鸭摇摇摇,变成小鸭摇摇摇,变成小猫喵喵喵,变成小猫喵喵喵,变成螃蟹横着走,变成螃蟹横着走,起立站好踏步走。变成四队走一走,一二一,一二一,左右左,左右左……大家立定站站好。”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学动物走路学的太像了,你们真的是太棒了!那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1、学习蜈蚣蹲行。
(1)出示蜈蚣的图片,让幼儿练习蹲行。
“咦,你们看,那是谁呀?快看看是谁在草丛里跑出来啦?蜈蚣说,小朋友你们刚才走的可真棒,可是你们会学我蹲着走吗?”
(2)幼儿自由练习蹲行。
(3)老师集中讲解,教会正确的蹲行方法。
(4)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再练习一下。
(5)幼儿根据老师口令的快慢来练习蹲行。
“刚才你们学蜈蚣蹲行,做得可真棒,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跟着老师口令的速度来走,老师的口令快,你们就快快走,老师的口令慢,你们就慢慢走。”
2、探讨两人合作蹲行。
(1)“你们走的可真棒,如果让你找一个好朋友合作,变成一条小小的蜈蚣,你们能不能走起来呢?”
(2)幼儿相互商量一下该怎么走。
“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在点子上站好,两人轻轻地商量一下该怎么走。”
(3)幼儿两人合作,练习蹲行,老师观察并指导。
“现在你们商量好了没有?那就和你的好朋友去练习一下吧。”
(4)幼儿集体交流两人合作蹲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和好朋友是怎么走的?”
“他们走的好吗?你们是怎么商量的?”
要是你们能加上口号走更棒?你们两个商量一下用什么口号。
(5)教师做一个小结,介绍合作蹲点的基本要点。
当两人学蜈蚣合作蹲行时,后面一个小朋友的手一定要扶住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腰,商量好先出哪个脚,再出哪个脚,喊着口令一步一步一起走。我们可以用哪些口令呢?(121、121、1234,左右左、左右左,哎哟哎、哎哟哎,等等。)”
那现在我请两位小朋友来给你们示范一下吧。(边说要点边示范)
3、尝试四人合作。
(1)现在小蜈蚣慢慢的长大了,变长了,这次难度加大了,小朋友们四人合作,走之前一定要商量好先出哪个脚,并要喊上口令。记住一定要抱住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腰哦。”
(2)幼儿四人合作练习蹲行,老师指导。
“我们一起四人一组站好,一起朝着前面走。”
(3)幼儿集中交流合作蹲行的过程中的情况。
“刚才老师发现有四个小朋友合作的很好,我们一起请他们来表演一下。”
“他们刚才走的整齐不整齐?他们先商量好先出哪边的脚?并喊上121口令,所以他们走的整齐”
我们走的时候也要这样。如果后面的小朋友没有跟上来,前面的小朋友可以停下来等一等。
(4)幼儿四人一组商量谁做排头,谁喊口令,先出哪个脚。
(5)幼儿再次练习。
“现在请你们跟好朋友像刚才你们商量的一样一起往前走,一直走到我面前。”
4、探索5-7人合作
(1)现在蜈蚣越来越大了,你们自由组队吧,我们一起来变成一个更大的蜈蚣。然后试试能不能走起来。(进行2~3次游戏)
(2)幼儿交流感受。
5、蜈蚣本领大
(1)现在蜈蚣长大了,要开始学本领了。你们能绕过树林送球回家吗?
(2)设计一个情景:过树林(障碍物)。
(3)放轻松的音乐。
(4)老师做本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反思
《蜈蚣行》这个活动没有考虑到部分儿童个体差异的现象。在整个活动中,由于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和强度,我们也能注意适时的利用谈话和示范的间隙,让小朋友休息并作适当的调整,应该控制幼儿的活动量。小朋友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活动过程中比较兴奋,如何用语言及时对各环节进行调控还应该多注意。
4、幼儿园教案大班歌唱《叫醒小猫》获奖公开课教案
《叫醒小猫》是幼儿园第十一届音乐获奖课程,本教案由小编整理,免费分享,包含乐谱,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详情如下:
A段动作建议
前奏:准备,双手平放于膝盖。
[1-2]小节:根据歌词内容尝试伸懒腰,双手做“打开”动作。
[3-4]小节:手指向远方,指向远处钟声。
[5-9]小节:单手放耳旁,做“听钟声”的动作。
B段游玩法
幼儿分为两组,8人为一组。以“八”字展开。一组为小花猫,另一组为猫爸爸与小猫的好朋友们。
猫爸与小猫说唱对唱,随乐曲做各种情境性动作。
尾声:全体一起举起单手说“小猫咪起床啦!”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引导和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幼儿尝试在叫醒小猫的游戏中了解歌曲,并学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
2、在老师优美的范唱和故事情节推动下感受说唱音乐的特点,能够专心的倾听同伴,并且愿意主动投入游戏,在游戏中尝试大胆演唱,并且初步学习看指挥进行接唱。
3、体验与同伴一起在故事中合作歌唱表演的乐趣,体验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的愉快。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8人一组,两组之间空开一张椅子的距离。
2.三段音频音乐、音响。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乐感及歌唱经验。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跟着旋律用ailaduwu四种母音做简单发声进场。提问,引出主题故事。
2、基本部分
故事引入
清晨,一直赖床的小猫不愿意起来,老朋友们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叫醒小猫呢?再看看猫爸爸是怎么叫醒小猫的,用了什么方法,用了什么声音?
清唱A段,并提问
2)引导幼儿说歌词,教师再次清唱
3)数带动作清唱,幼儿小高照唱
跟着音乐,师幼一起歌唱A段
5)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故事铺垫,引入B段“说唱乐”。
提问:猫爸爸在说唱的时候,小花猫在做什么呢?
教师再次示范B段。
(6)看指挥练习。教师带幼儿一起练习“嘿嘿”部分,让幼儿看到手势说“嘿嘿”。
(7)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B段音乐唱一遍,在说“嘿嘿”时看手势一起来说。
(8)师幼分角色练习。
(9)幼儿分角色演唱。
3、结束部分
AB两段完整演唱。分组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5、幼儿园教案大班健康活动《灌篮高手》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双手胸前投掷的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尝试对准目标投篮,提高幼儿的目测能力和投准能力。
3、喜欢投篮游戏,感受篮球竞赛游戏的快乐。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重点难点重点:
学习双手胸前投掷的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难点:尝试对准目标投篮,提高幼儿的目测能力和投准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观看过灌篮高手的视频,幼儿玩过投球的游戏。
2、物质准备:篮球架3个,轮胎9个,人手一个篮球,奖牌若干、计分板、竞赛服、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1、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一路纵队跑步进入场地,在场地中听信号,进行快跑慢跑。
2、专项准备
幼儿按点站,师幼成做操队形。进行手部和腿部的各项活动,为“灌篮高手”做重点部位的专项热身,包括手腕搓球,半蹲抛接球,拍球,地上八字绕球,击地传球。
二、基本部分,在游戏中自主练习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一)自主探索体验
1、引出灌篮高手的游戏情节。
教师出示“球洞”(轮胎),组织幼儿讨论。
2、幼儿自由练习
3、集中讨论,请个别幼儿分享总结经验。
教师总结动作要领:双手抱球放在胸前,肘关节自然下垂,右脚向前,双手同时用力将球向前(或前上)推出。
(二)向下定点投球,尝试投准不同远近的球洞。
幼儿分组练习,自由尝试“定点投球”。
师:“刚刚老师已经把双手胸前投掷的秘诀告诉大家了,现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不同的球洞,现在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站在线上,选一个球洞,用双手胸前投掷的方法试一试吧。”
向上定位投篮,尝试投准不同高矮的篮球架。
幼儿分成三组,排队一次进行练习,自由尝试“定位投篮”。
师:“现在我们的难度增加,要开始灌篮了,请小朋友们用双手胸前投掷的方法来灌篮吧。有没有小朋友愿意来大胆试一试呢?”
(四)灌篮高手大比拼,综合运用双手胸前投掷技巧进行比赛。
1、教师介绍比赛规则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投篮练习,接下来我们举行灌篮高手比赛!”请老师为我们的小朋友分发对抗服,请橘队的小朋友站在一旁为对手加油鼓励,请绿队的小朋友三个人为一组站在对应篮球筐的线上。听清楚游戏规则哦,用双手胸前投掷的方法投篮,投中以后将计分板下面的磁铁贴到上面。再返回排队轮流进行投篮。时间到换另一队进行投篮。最后投进数量多的队获胜。
2、幼儿进行比赛。
3、总结
三、放松部分,稳定情绪,放松身心。
1、幼儿跟着音乐,轻拍自己的肩、背、手、脚等部位,重点进行手部的放松。
2、师幼一起收拾场地。
活动总结:
活动以灌篮高手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通过自主探索、向下定点投球、向上定位投篮,学习双手胸前投掷的动作,大部分幼儿能够对准目标投篮,提高了幼儿的目测能力和投准能力;通过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游戏场景,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持幼儿游戏的兴趣;能够通过篮球竞赛感受游戏的快乐,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6、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恐龙》反思
本篇是幼儿园大班活动,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关于恐龙食性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学习按恐龙的食性给恐龙分类尝试根据恐龙的外形来判断恐龙的食性并进行分类,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的特征,激发幼儿对恐龙的探索欲。
活动目标
1.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的特征。
2.学习按恐龙的食性给恐龙分类尝试根据恐龙的外形来判断恐龙的食性并进行分类。
3.激发幼儿对恐龙的探索欲。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2.各种恐龙卡片,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的收集资料
1.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关于恐龙食性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的调查情况。
要求说清楚恐龙的名称
2.教师小结;恐龙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
肉食恐龙中最有名的是霸王龙,此外还有跃龙、恐爪龙、永川龙等。
大型的肉食龙的主要捕猎对象是大型的植食恐龙,例如梁龙、雷龙、马门溪龙、鸭嘴龙等。
二、按照食性给恐龙分类
1.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引导幼儿按照食性分类贴在大记录表上。)
2.师幼讨论幼儿的分类情况。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图中的恐龙分类
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 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因此它们几乎遍布地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
5.观察恐龙图片
判断图中的恐龙是肉食恐龙还是草是恐龙。
活动延伸
问题:草食恐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
引导幼儿讨论的是恐龙的生存本能,在讨论中也可以适时渗透恐龙食物链的知识,同时为理解恐龙的灭绝作一些经验铺垫。
教学反思:
恐龙是孩子们心中最神奇的一种动物。从平时小朋友对恐龙的兴趣和认识的观察,我猜想孩子们对这个活动一定有兴趣,但如何抓住幼儿对恐龙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我必须考虑的。所以我在课前精心准备,希望能通过这一活动的学习达到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等知识,还要让他们将这种探究延续到课外,培养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持久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幼儿园大班科学《天气符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天气的含义,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2、通过活动认识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
3、形成关注和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习惯。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反应天气现象的图片
2.灾害性天气的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
(1)幼儿演唱歌曲《今天天气真好》
(2)请幼儿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可以干什么?
(3)说一说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并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2.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经历过哪些天气?
(2)讨论:天气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喜欢什么天气?你不喜欢什么天气?
(3)说一说好天气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4)你遇到过哪些特殊的天气?遇到恶劣天气我们该什么办?
小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
3.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1.教师出示教学图,让幼儿辨认天气预报符号。
2.游戏:找朋友
(1)展示天气符号卡片,请幼儿说出其代表的意义
(2)幼儿分组将天气符号卡片与不同的天气情况图片配对。
(3)操作幼儿用书“天气符号”,判断图上任务的活动是否适宜,为什么?
4.了解灾害性天气
(1)播放灾害性天气的视频,幼儿讨论本地区主要有哪些灾害性天气,这些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如何?
(2)讨论:我们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天气预报?
小结:广东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暴雨、干旱、洪涝等。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等多种媒体获得天气预报。
活动延伸
1.收集天气谚语。
2.了解哪些动物可以预报天气。
教学反思:
1、应让在配合说天气与星期后,增加幼儿完整的用语言说明天气和星期,让幼儿学会完整表达
2、引出各种天气时,可以用声音引出,如录音等
3、如何让主题引出时应该更新颖
4、能带幼儿在各种天气模拟里去体会理解更好
8、幼儿园教案大班综合《有趣的图书》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图书的结构,知道图书的种类很多,有不同的作用。
2.知道可以从图书中学到很多知识,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3.激发幼儿对进一步探索图书有关知识及信息的兴趣、愿望。
4.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图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阅读图书,引起他们对各种图书的兴趣。
1.教师介绍自己的书,从书名、封面、封底、内容等方面
小结:书都是有书名的,封面,封底,书页都有顺序方便我们找到想看的书的内容。
2.幼儿与同伴自由交换图书阅读,要求交换时做介绍。
小结:小朋友们都介绍了自己的书的封面和页码的位置,而且看书时要一页一页的翻,身体要做正,眼睛与书本要保持距离。
3.幼儿初步了解图书的作用。 提问:你喜欢图书吗?为什么?
小结: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许多不同的知识。小朋友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我们也要爱护图书,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初步了解图书的多种类别
1.向幼儿分别展示收集到的图书(如;立体图书、照片形式的图书、文字、故事为内容的图书等),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用途,适合什么人阅读。
小结:原来书有很多种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知识。
2.幼儿讲讲你还见过或知道什么特别的图书。
3.激发幼儿通过多种渠道继续发现多种图书的兴趣。
提问:你想发明、制作一本什么样的图书,给什么人看?
三、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教师帮助记录
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图书各种各样很丰富。
四、组织幼儿欣赏绘画的图书作品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作品,拓展幼儿创作空间。
9、教案大班科学《彩色面点》
活动目标
1、 愿意与同伴交流操作的过程及方法,体验制作彩色面点的快乐。
2、 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紫甘蓝汁前后的不同,并能用图画或符号记录它的变化。
3、 感知紫甘蓝汁添加不同佐料后变色的现象。
4、 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 紫甘蓝汁500毫升、碱一袋、白醋一瓶。
2、 面粉两斤、塑料盆16个、一次性手套一包。
3、 每位幼儿一套操作盘(透明塑料杯36个、塑料勺16把、滴管16支)。
4、 盘子、毛巾;记录表每人一份。
5、 关于面点点心的图片。
6、 前期有团、揉面粉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鼓励幼儿回忆生活经验。
1、引导幼儿回忆在幼稚园里吃过的点心,说说它们的不同。
T:在幼稚园每月的自助餐,厨房叔叔都会用面粉为小朋友们制作各种各样的点心,你们还记得吗?
你们发现每一种点心哪里不一样吗?(颜色、形状、味道……)
2、以情景渲染,启发幼儿通过讨论发现不同颜色面点的来源。
T:新年马上就要到了,小熊一家准备邀请亲人和朋友到家里聚餐,它们需要准备不同的颜色的面点,你们可以帮帮它们吗?
T:哇!这么多好吃的面点,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呢?
1) 引导幼儿讨论,并说出理由。
T:也许你的好办法可以帮助小熊哟,可我们要做健康小达人哟,要怎么吃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又有营养呢?
2)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蔬菜榨汁,用蔬菜汁来制作面点。
T:什么蔬菜可以榨汁呢?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蔬菜汁,一会儿你可以选择一种试一试。
二、尝试运用两种佐料进行变色。观察与比较,发现紫甘蓝汁前后的不同。
1、鼓励幼儿猜想,怎么让蔬菜汁变色?
T:这一种蔬菜汁是什么颜色的呢?它可以变成了蓝色吗?可以变成绿色吗?可以变成红色吗?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T:你们想的办法可真多,真会动脑筋!瞧!这里有几种佐料,一起来看看吧!(出示PPT)
T:这是碱,这是酸酸的醋,一会可以帮助你变色哟。(提前录好视频,请厨师叔叔简答讲解什么是碱?)
2、出示工具,引导幼儿观察蔬菜汁与佐料结合后的变化。
T:认识它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滴管,在变色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
T:在变色之前,王老师有三个小要求,仔细听哟:A、每位小朋友选择一种蔬菜汁和佐料进行操作。B、请选择相对应的工具进行操作。C、请将你操作的过程进行记录。
1)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观察:幼儿使用工具的情况,引导幼儿记录操作过程。(提醒幼儿保持桌面的整洁)
3、分享、交流
T:你用什么佐料变出了什么颜色呢?拿起来给同伴看一看。
1)引导幼儿结合记录表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T:为什么用同一种佐料操作,可变出的颜色不一样呢?
2) 引导幼儿说出佐料使用的量不同。
小结:原来,我们往紫甘蓝汁里加入碱和白醋时,它都会变颜色。碱和白醋加入的量不同,变出的颜色也会不一样。神奇吧!
T:现在变出的颜色是你喜欢的颜色吗?你还能变出其他的颜色吗?让我们再次动手试一试吧。
4、 再次操作,引导发现加入白醋的量越多颜色就会变得更红。
重点观察:请你在添加佐料时,仔细看一看紫甘蓝汁的变化。加入一滴、两滴、三滴白醋后它有什么不一样?并进行记录。
T: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将不同颜色进行比较)
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和比较,我们发现紫甘蓝汁加入的白醋滴数越多,它的颜色就更红,加入的碱越多,它就会变成绿绿的,是吗?今天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跟爸爸妈妈再试一试,说不定变出的颜色和现在的有不一样。
三、感知面粉与变色后的紫甘蓝汁融合在一起的现象,体验制作彩色面点的快乐。
1、引导幼儿团一团、揉一揉,巧手变彩色面团。
T:营养又健康的蔬菜汁变好了,我们现在一起来揉面粉吧。看看会变成什么呢?
1) 引导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彩色面团大变身,制作美味面点。
T:哇!我们的面团揉好了,我们一起送到厨房,和厨师叔叔阿姨们一起制作彩色面点吧。
四、延伸活动,品尝美味面点。
10、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活动:火车迷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了解中国火车的发展历程。
2.知道各种火车名称、外形特征和功能,引发幼儿对火车性能的探究兴趣。
3.感受到我国高铁事业的飞速发展的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与自豪。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搜集关于各种火车的视频图片,并统计自己看到的火车品种、及特点。
2.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玩具火车。
3.幼儿已有坐车火车经验。
【活动建议】
1.请幼儿结合统计表交流“我搜集的火车”,了解各种火车的名称和外形特征及特点。
提问:说说都有什么火车?它们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探索火车的奥秘,了解火车的发展史。
(1)让幼儿观察各种火车图片,如蒸汽火车、内燃机车、绿皮火车、动车、高铁,了解不同火车的不同特点。
(2)请幼儿找找不同火车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及功能,并记录下来。
小结:火车的演变过程为蒸汽机车时期、内燃机车时期、电力机车时期、高速列车时期。蒸汽火车利用煤为动力、绿皮火车是利用柴油为动力、高铁是利用电为动力。
3.引导幼儿分组玩玩具火车,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火车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4.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火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1)谈谈都坐过火车吗?去过哪里?如果没有火车会怎样?感受火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安全文明乘坐火车”
5.观看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到我国高铁事业的飞速发展的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与自豪。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提出关于火车的更多问题,请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讨论。
11、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蜗牛》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爬行方式,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放大镜、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种食物等。
活动过程:
一、捉蜗牛
雨过天晴,带领幼儿到野外捉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提问:你是在哪儿捉到蜗牛的?捉了几个?
二、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蜗牛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说出其特征。
2、用手触摸蜗牛的身体和壳,轻触蜗牛的“角”,看有何反应。
3、将蜗牛分别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观察留下了什么,从玻璃板的背面观察蜗牛的身体。
4、游戏:蜗牛赛跑。每个幼儿选取自己的“最佳选手”参赛,看哪个蜗牛获得冠军,从而观察蜗牛的爬行方式。
5、让蜗牛相互背负着爬行。观察大蜗牛驮着小蜗牛、小蜗牛驮着大蜗牛爬行有什么不同,小蜗牛驮阗大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6、让蜗牛在竖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断调转木棍的方蜗牛(大班科学)向,看看蜗牛会怎样,蜗牛为什么掉不下来?
7、幼儿自由观察,引导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方法。
三、喂蜗牛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食物喂蜗牛,观察一下它们爱吃什么。
四、养蜗牛
和幼儿一起讨论饲养蜗牛的条件。
创设下列不同条件,让幼儿观察,动脑思考:你想将你的蜗牛放在哪个“家”里饲养?为什么?
1、将蜗牛放入空瓶中,瓶中盖上玻璃。
2、将蜗牛放入有水的瓶子中,瓶口盖上纱布。
3、将蜗牛放入有干沙的瓶子里,瓶口盖上纱布。
4、将蜗牛放入有湿沙的瓶子里,瓶口盖上纱布。
鼓励幼儿想办法为蜗牛创设更好的“家”。
幼儿在欢快的“蜗牛与黄鹂鸟”的乐曲中,模仿蜗牛爬行的动作,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前对幼儿已有的经验估计过高,有的幼儿虽经常捉来蜗牛玩,但没仔细观察过。当谈到蜗牛喜欢吃什么时, 对于老师而言也比较困惑,因为平时的司空见惯使我不再留心去观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大胆猜想、分工合作、动手尝试,并且持之以恒地做好记录,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蜗牛爱吃实物的秘密。由此我得到启示,从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科学活动能力,培养爱观察、善思考、勇探究、乐合作、勤表达等良好习惯,对其日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黄豆变变变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亲手操作,初步了解传统制作豆浆的过程。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调整磨豆浆、制作豆花的策略,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得到有益的成长和发展。
3.乐意参加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幼儿的亲手操作,初步了解传统制作豆浆的过程。
难点:
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调整磨豆浆、制作豆花的策略,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得到有益的成长和发展。
活动准备
1.孩子和家长事先在网上查找有关黄豆的营养、石磨磨豆浆和制作豆花的资料;
2.提供大量的黄豆、石膏;
3.提供石磨;
4.幼儿观察记录表。
活动过程
活动一:“黄豆变!变!变!”实践活动幼儿调查表
序号查找内容查找结果备注
1你知道黄豆都有哪些营养吗?
2你知道如何用石磨磨豆浆吗?
3你知道怎样制作豆花吗?
活动二:“黄豆变!变!变!”实践活动—泡黄豆
(一)品尝豆浆,了解豆浆与黄豆的关系。
1.师:宝贝们,你们喝的是什么呀?那你们知道豆浆是什么做出来的吗?
(二)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今天我们就来和黄豆一起玩一玩吧。先来看看黄豆长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黄豆,等会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2.师:“黄豆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3.师小结:黄豆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在组织幼儿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对黄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带领幼儿选、泡黄豆。
1.幼儿分组选豆子,每位幼儿挑选好黄豆放进自己的透明杯里。
2.在杯子里倒上水,泡好豆子,并贴上属于自己的标签。
3.猜想豆子泡在水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幼儿在记录单上画上自己的猜想。
4.午睡起床后,孩子们拿着猜想图,观察实际已经泡了五个多小时的豆子,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实际观察到的豆子的变化。
活动三:“黄豆变!变!变!”实践活动—磨黄豆
(一)师幼讨论磨豆浆的工具,并介绍工具名称及安全要求。
1.引导幼儿思考:怎么样让黄豆变成豆浆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出示PPT,幼儿观看用石磨磨豆浆的方法与技巧。
(二)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
2.幼儿五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学会合作。
提醒合作:磨豆浆的时候,又要放黄豆,又要倒水,还要转磨子,一个人能完成吗?对,需要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好才能磨出豆浆,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分工合作,遇到问题仔细观察动脑筋解决,也可以请老师们帮忙。
3.请幼儿讲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三)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教师总结:我们用石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用纱布把黄豆渣过滤出来,生豆浆才能算是真正的磨好了。
活动四:“黄豆变!变!变!”实践活动—煮豆浆
(一)引导幼儿知道刚磨出来的豆浆是生的不能喝,初步了解豆浆的营养价值。
1.引导幼儿了解刚磨出来的豆浆是生的,并讨论生豆浆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2.师幼共同讨论煮熟后豆浆的营养价值。
(1)可以增强幼儿身体抵抗力
(2)有益于改善幼儿的体质
(3)帮助肥胖幼儿减肥
(4)有益于调节机体的平衡
(二)教师介绍煮豆浆的工具(电磁炉),并提出安全要求。
1.出示电磁炉,向幼儿介绍电磁炉的用法。
2.特别强调如何安全使用电磁炉。
(三)幼儿分组进行煮豆浆,教师巡视指导。
(四)幼儿品尝豆浆,分享劳动成果。
活动五:“黄豆变!变!变!”实践活动—做豆花
(一)教师出示豆花,请幼儿观察、探索豆花的特点。
1.每组幼儿一碗豆花,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方法了解豆花的特点。
2.教师小结豆花的特点:看起来白白的,闻起来有黄豆的香味,摸起来滑滑的。
(二)教师设疑:豆浆是怎么样变成豆花的呢?
1.师幼共同讨论豆花的制作过程。
2.教师出示石膏,介绍石膏在制作豆花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师出示豆花制作图谱,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豆花的制作过程。
用温水将石膏溶开备用→将豆浆晾至80℃—90℃→边加入石膏水边边快速地搅拌→盖上锅盖,闷15分钟左右→白白嫩嫩的,香香滑滑的豆腐花就做好了
(四)幼儿制作豆花,教师巡视指导。
(五)幼儿品尝豆花,了解豆花的营养价值。
活动总结:
组织本次科学实践主题活动,旨在利用较“原始”的工具,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首先幼儿看到了那么多的材料,有水有盆有碗有石磨,好动的天性就暴漏出来了,兴趣高涨,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过程中感知了黄豆的特性,通过磨黄豆尝豆浆,幼儿亲身感受了黄豆变豆浆的过程,对豆浆的特征更加深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幼儿在加水磨黄豆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了水加多了,豆浆就变清了,水加少了,黄豆又变成了细豆渣。当豆浆形成以后,教师又利用适当的时间引出豆花和豆腐,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豆浆是怎么样变成豆花的、豆花又是怎么样变成豆腐的,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又让孩子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认识和发现黄豆的秘密,激发孩子吃豆制品的兴趣,这对孩子的健康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等待豆花的形成过程中,又培养了孩子们学会耐心等待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通过亲自实践劳动,孩子们又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道理。科学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来感知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从中获得知识与快乐。
我们的延伸活动同样精彩,在每天的区角活动时间,我们也鼓励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进行玩耍,还帮助幼儿梳理分散的零碎经验,并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些都有助于幼儿沿着活动所涉及的主线,在活动结束后进一步探索、发现和实践,从而获得更加完整、强烈的认知和体验,甚至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也将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3、幼儿园教案大班手工《可爱的长颈鹿》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乒乓球制作长颈鹿。
2.能积极思考,大胆进行操作。
3.乐于动手动脑,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重点难点重点:尝试运用乒乓球制作长颈鹿。
难点:观察三个乒乓球的不同,如何将三个乒乓球正确的连接好。
活动准备制作材料:打好孔的乒乓球、棉签、吸管、麻绳、皱纹纸、剪刀、彩笔、双面胶。
游戏材料:每人一只自制的长颈鹿、用吸管制作的大树、大树上挂着若干可摘取的树叶、纸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儿呢?它在大树的后面。会是谁呢?我们大家鼓掌欢迎。教师出示作品: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长颈鹿。(引起幼儿关注的兴趣。)
2.小朋友们喜欢这只可爱的长颈鹿吗?为什么?(因为这只长颈鹿很特别,是用三个乒乓球做成的)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做这只可爱的长颈鹿。
二、观察、思考和讨论
1.我们先来想一想,做这只长颈鹿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儿观察后回答)
2.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对了,我们制作长颈鹿就需要这些材料。那么,材料都有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们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把小朋友讨论的结果用图画按顺序表示出来)
三、尝试操作
1.提出制作要求。
2.幼儿动手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体验成功
1.小朋友来试一试手里的长颈鹿是否会动?
2.如果你是这只长颈鹿,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摘大树上的树叶)
3.游戏:《长颈鹿摘树叶》
玩法:此游戏可两名幼儿一起玩,游戏时,将自己制作的长颈鹿放在大树下,然后开始《石头、剪刀、布》决胜负,胜者选择一片叶子,答对上面的题后,用长颈鹿嘴巴摘下此片树叶,游戏反复进行,摘到叶子多的幼儿获胜。
规则:答对题后方可摘下叶子。
五、延伸活动
1.长颈鹿喜欢摘树叶,那看看其它的小动物喜欢做什么?(出示小金鱼的制作)
2.这只小金鱼和刚才做得长颈鹿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都是用乒乓球制作的)
3.原来它们都是有乒乓球制作的,下一次我们就用乒乓球制作更多的会动的小动物,放在活动区。
活动总结
此次手工活动前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我事先将制作长颈鹿的主要材料乒乓球打好孔。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探索制作长颈鹿的顺序。虽然长劲鹿的外形特征孩子们已经很熟悉,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如何区分扎好孔的乒乓球,哪是头部,哪是身体部分,对幼儿来说很难。所以,在制作前我先引导幼儿观察三个乒乓球的不同,如何将三个乒乓球正确的连接好,我进行了重点的指导和讲解。然后让幼儿去思考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本来事先打好孔的乒乓球我是按照头部,身体的前后部分固定位置打的孔,可没想到的是到了孩子们的手里完全变了样,他们打破我原有的思路,将头和身体部分随意颠倒创造出各种神态和姿态不一样的长颈鹿。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长颈鹿开始玩起了游戏,作为老师,我没有进行干预,而是选择了让他们自己来创设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在做中玩,在玩中学。孩子们的各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4、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谢谢老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意义。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祝贺节日,能大胆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与班级幼儿的合照,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等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1.我们的回忆。
(1)播放教师与幼儿各种活动的合照。
(2)请幼儿观察照片并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回忆,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回忆与老师之间的美好瞬间。
2.引出教师节话题,了解教师节的由来,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谢意。
3.教师介绍教师节的由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问候和谢意。
4.小小贺卡。
(1)出示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谢师卡。
师:教师节是我们老师的节日,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卡片送给老师,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2)教师出示卡纸、油画棒、水彩笔、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谢师卡。
4.我们的悄悄话。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帮助幼儿写上一句表达感谢的话和祝福语。
活动延伸
幼儿分别向全园老师赠送谢师卡。
教学反思:
转眼,我们大班的幼儿马上就要毕业了。有可能是这周都处于离别的状态之中,发现有些伤感的女孩子有时候会默默地流眼泪,询问之下,有的说“舍不得离开幼儿园,,舍不得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开”.....是的,虽然他们的年纪是比较小,但是情感依然高大,她们也明白毕业了,有些朋友、老师都会再也见不到了。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笑着让大家去回忆我们在园的美好事情,让他们都保存起来,一个个的拥抱,一声声的祝福,都让我们大班的孩子变的感性起来。
在幼儿的回忆中,发现有的幼儿真是调皮捣蛋,但又是那么的好笑;有的幼儿是那样的聪明可爱,总是将美好带给大家;有的幼儿是那样的能干,帮助同伴和老师。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在同伴的心声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我相信今天会让我们班的孩子永远记住。
15、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游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有光线的地方就有影子,光被物体挡住就会出现影子,影子与运动有关系。
2、启发幼儿创造性的玩影子游戏,通过实验理解影子的形成。学习用表格记录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交流。
3、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各种变化产生好奇,愿意探索,大胆提问。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有探究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欲望,体验影子带来的乐趣,能用记录、与同伴交流等方式表征。
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初步了解影子与物体与光的关系。
活动准备:
手电筒、玩具、记录笔、记录表、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
观看图片
问题: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
请小朋友也玩一玩手影游戏。
2、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
(1)问题:为什么会有影子?
小结:光照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2)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
3、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
(1)引导幼儿变换手电筒的位置、变换玩具的位置,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玩具。
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2)探究影子的大小变化。
小结:物体离光近,影子变大;离光远,影子变小。
4、记录实验结果。
出示表格,探究后记录。分享记录结果。
活动延伸:
观察在一天中太阳底下小朋友影子的大小变化。
【教学反思】
这一课,目标要求画自己的影子,课前,我踌躇满志地告诉学生: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教室外面作画!每个孩子都很兴奋,也很期盼,我也很期盼。终于,这一天的天气不错,阳光很好,适合到室外去画影子。一年三赶上了好时候,这节课我便带领学生来到了操场上。应该说,同学们的表现还不错,在我课前一再的叮嘱下,在操场上没有混乱的局面,可也是问题百出:孩子们散在操场上在阳光下做着各种的动作,观察着影子的、或者做起了踩影子的游戏,这下可好,就有几个孩子跑的远了,影响到正在上着的体育课了,一下子发现:有部分的学生在楼房的阴影里作画,又担心孩子们冷,挨着个的告诉孩子:到有阳光的地方去,有个别的孩子跪在地上了,怕他们的膝盖受不了,也有的孩子作画时一边讨论着一边画着,虽然是讨论着作画的内容,但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同学等等的问题。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里,同学们的情绪仍然很激动,这一课的作业效果也很不错的。
回到办公室,我反思着,孩子们在阳光下做影子的游戏,观察着影子,这些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了组织上,课前,我一再的强调学生要遵守纪律,万不可出现让老师扯着嗓子喊的现象,却没有对具体的细节做更多的思考。经过总结,后面的三个班要注意:除了继续强调纪律之外还要做更细致的要求:1、指定好活动的位置和范围;2、分成活动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具体协助老师管理;3、画画时不能够吵吵;4、画画时不可以跪在地上;5、不在阴凉处活动;6、千万不可影响到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等。
另外这节课对光线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上午的时间比较好。原本许诺好每个班的孩子都到操场上画影子的,可是受天气的影响,另外的三个班到现在还没能去,孩子们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不能让学生认为我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老师。
16、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大哥哥》教案
随着二胎政策的来临,大部分家庭都迎来了新成员,这让本来是家里独苗苗的孩子们,有些接受不了,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对弟弟妹妹有抵触心理,因此设计此次活动,通过出示班级里二胎家庭的全家福前后对比,让幼儿感受有弟弟妹妹后家庭成员的变化。并听故事,体验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学会接纳家庭新成员的诞生,接纳自己身份的改变。
2.体验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体验关爱、互助带来的快乐。
3.知道父母的爱不会因为有弟弟妹妹而改变。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活动准备:
故事PPT 、幼儿的全家福照片、心愿卡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1)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幼儿欣赏全班幼儿的全家福照片,体验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感觉。
(2)教师出示班级里二胎家庭的全家福前后对比,让幼儿感受有弟弟妹妹后家庭成员的变化。
(3)师:如果爸爸妈妈再为你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你愿意吗?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意愿并讲述原因。
3.分享故事《大哥哥》
(1)播放绘本PPT,欣赏故事前面部分。
(2)师:皮皮猴的家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3)师:有弟弟妹妹后他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4)皮皮猴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5)皮皮猴感觉非常委屈、非常伤心,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情绪?
(6)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情绪抒发的方式,教师最后进行引导,(7)请幼儿把心里的话用画在卡片上。
(8)请幼儿说说对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爱与需求后有什么感觉?
(9)欣赏故事后半部分并提问。
(10)师:皮皮猴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的?
(11)他现在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感觉怎么样?
4.扮演游戏。
(1)情景表演要求:皮皮猴真是一位好哥哥,如果你的弟弟妹妹摔跤了、肚子饿了你会怎么做?如果弟弟妹妹和你抢玩具你会这么做?
(2)请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先商量解决的办法,然后把解决过程表演出来。
活动延伸
幼儿绘画: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17、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导游》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指南》的科学领域中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如:和幼儿一起设法用图画、箭头等标识呈现计划……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大班孩子有主动探究的能力,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箭头是生活中常见的标识,认识箭头,根据游戏任务用箭头规划路线可以训练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本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贴近幼儿生活,完善幼儿空间概念、认识箭头,并在游戏情境中和解决问题中,鼓励幼儿与同伴互动,借助分享同伴的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任务中,学习用直线箭头、转弯箭头表示方向,为游客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
2.愿意积极动脑,发现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难点
在游戏任务中,学习用不同箭头表示方向,为游客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迷宫、地图有经验认识。
物质准备:教具图片、若干份小地图和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你们知道“导游”是做什么工作的嘛?带着游客旅游,可是先要会设计游览的路线图的,那游览路线图怎么设计呢?我们今天来学一学,学当导游。设计图线路,可要先认识这,看,是什么?
二、出示PPT,复习对箭头的认识,了解简单路线、最短路线的设计。
1.出示四个方向的直行和转弯箭头,复习箭头代表的意思。
提问:这些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2.展示小地图,汽车站起点、火车站终点,观察、比较已经设计好的路线,知道设计路线可以从不同方向开始,认识最短路线。
3.出示玉溪一日游景点地图
优秀的小导游,会规划设计路线,还要认识、很熟悉玉溪的景点哦。
提问:大家看看都有哪些景点?
小结:你们认识了箭头,熟悉玉溪的景点,会用箭头设计游览路线,那就可以当导游了。
三、爷爷奶奶旅行团来了(根据订单规定景点数,用较少的箭头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路线)
1.出示订单一,理解订单的规则。
提问:订单里有些什么要求?你能看出是什么意思嘛?什么叫最短的路线?
2.提供路线底板,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讨论幼儿设计的路线图。
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梳理出同样的箭头数但游玩的顺序可以不一样,不饶远路更合理地使用箭头可以减少箭头数。
4.再次操作,调整修改路线图。
5.展示修改过的路线图进行分享。
小结:小导游们,你们真能干,设计的路线合理,让爷爷奶奶少走很多路,玩了三个景点。
四、又一个家庭旅行团来了(尝试两人交流协商,设计合理路线解决箭头数有限,景点越多越好的问题。)
1.出示客人订单,理解规则。
2.幼儿两两一组,设计路线图,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交流路线图。
提问:你们的路线图经过了几个景点呢?为什么有的订单只能去两个景点?问题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景点数量与景点选择或是路线合理性之间的关系。
五、延伸活动:设计“欢欢乐乐旅行社”招牌路线(引发后续延伸至区域的兴趣)
今天我们接到了两笔单子,你们设计的路线图都满足了客人的要求!我会把我们的小地图放在区域里,导游们你们记得区域活动的时候,就要去益智区里设计游览玉溪的招牌线路图来吸引客人哦,线路设计出来,我们的“欢欢乐乐旅行社”就可以开张了!
活动总结
孩子们没有当导游的生活经验,可在课前组织幼儿学习导游的相关知识,为幼儿经验做好准备,活动设计中环节较多,可根据幼儿接受情况进行调整,如若难度较大,可以分为几个课时来上。
18、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鞋子》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鞋子的名称、特征、材料及穿着者。
2、知道要穿合适的鞋子。
3、激发幼儿进一步了特殊鞋子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鞋子的图片若干;大人的鞋人手一份;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的图片各一;
2、特殊作用的鞋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趣
听说大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猜谜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
猜猜是什么?(鞋子)
二、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认识童鞋。
今天你穿的是什么鞋子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认识运动鞋、靴子、皮鞋、布鞋等。
(从鞋子的名称、材料、款式等来介绍,幼儿认识童鞋)
小结:我们小朋友穿的这种鞋叫童鞋。
三、参观鞋展认识男鞋和女鞋。
1、参观鞋城
小朋友的鞋子可真漂亮,今天正好是步步高鞋城开业,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看看那里有些什么样的鞋子。
(小朋友参观鞋城,认识更多的鞋子。)
参观后提问:你看到了那些鞋子?哪双鞋子印象最深?
是什么材料做的?什么季节穿的?是谁穿的?
2、送鞋
今天明明一家也来到了鞋城,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分别贴出明明、妹妹、妈妈、爸爸的头像)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他挑鞋子,你们能挑好吗?
(幼儿把鞋子图片放到相应的人身边)
请幼儿说说自己给谁挑选了鞋,挑选了什么鞋,并说说为什么送给他?
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得到了哪些鞋、爸爸得到了什么鞋、明明和妹妹得到了什么鞋?
小结:妈妈穿的这些鞋是女鞋,爸爸穿的这些鞋叫男鞋。
四、游戏穿爸爸、妈妈的鞋
小朋友们你们穿过爸爸、妈妈的鞋吗?今天我们就来穿这大人的鞋做游戏,做什么游戏呢?
(幼儿换上大人的鞋子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体验穿大鞋的感觉。)
你们刚才玩游戏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同,穿大鞋是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穿大鞋会觉得不舒服,我们应该穿自己的合适的舒服的童鞋。
五、认识一些特殊的鞋子
播放课件,你们见过里面的鞋子吗?是在那里见过的,谁穿的?
认识钉鞋、溜冰鞋、潜水鞋、芭蕾鞋等。
活动延伸:
继续去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了解更多关于鞋子的知识。
活动反思:
《有趣的鞋》这是一节手工制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有趣的鞋》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利用了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以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的美术造型活动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让学生在跨学科中探索美术学习、在快乐中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的收获!
首先是利用谜语导入激趣,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大量直观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鞋子图片,比较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了随着社会进步发展鞋的多样化、趣味性。同时,这多种多样的有趣的鞋,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
其次在教学过程发展中,以我制作的一只鞋子为例,通过边说边拆下鞋面,拉直,让学生观察:鞋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再把鞋面和鞋底的宽度比一比,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鞋面比鞋底宽。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鞋面要比鞋底宽?我在展台上演示制作鞋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步骤。师生共同分析,制作鞋子所用的各种材料和各种装饰方法。教师的现场示范是美术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体现了美术教师的美术基本功和自身的素质能力,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能使学生极快地掌握制作技巧、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示范整个制作过程也可示范作品中的重点与难点之处,让学生更加的清楚、一目了然。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本人的示范不到位,鞋子装饰的简单、不够完美。
最后作品展示环节,我使用的评价方式有:自评:在学生自我评价时主要我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设计意图、巧妙构思、精心选材等方面展开评价。互评:我提出诸如这样一些问题: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喜欢这件作品的什么方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的作品及时的进行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但由于学生受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本课在互评环节学生表达的不太理想,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多引导。
总之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很高,制作鞋子时小组之间合作得很好,许多学生在装饰鞋面时采取了很多种方式,如粘贴、绘画、染色、印小印章、贴小饰物等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独特,色彩和装饰美感很强,学生学得开心,做得更开心!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快活、轻松、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美、自己去探索生活、自已去张扬个性,这样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才能和潜能。
19、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科学《好玩的空气》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
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难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1、玻璃杯、玻璃缸;
2、毛巾一条;
3、背景音乐;
4、袋子、气球。
活动过程(一)魔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
2、教师: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
3、教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一说)
4、教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气原理。
1、教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是什么?(毛巾)这是什么?(杯子)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哦。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
2、教师: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会湿了呢?
3、教师: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
(三)身边捕捉空气,初步感知空气。
1、教师: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气,你们说一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师:老师捉了一袋子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老师帮你们每人准备好了一个袋子,都有了吗?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空气又多又快?(表扬幼儿)
3、教师:现在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能看得见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气是看不见的。那么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空气是没有颜色的)
4、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来捕捉)袋口张开,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是有没有味道的呢?(对,空气是没有气味的)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气吗?(空气是摸不到的)
(四)周围捕捉空气,加强对空气的认知。
1、教师: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捉空气好不好?试试能不能捉到空气?(带领幼儿到各个地方捉空气,播放背景音乐)
2、教师:好,请小朋友把袋子收回来,我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你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在哪里捉到空气的,自由发言)
3、教师:好了,你们刚才是不是在各个地方都捕捉到了空气啊?那么你们说空气能看得见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吗?摸得着吗?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的东西,实际上空气是的确存在的。我们用小手扇一扇空气,有什么感觉?说明空气是存在的,流动的。
(五)与空气宝宝做游戏。
1、教师:小朋友们玩过气球吗?(玩过)今天老师也请你们来玩气球,高兴吗?不过,你们先想一想,怎样让气球变大呢?
2、教师:如果气球小说明我们吹进去的空气是多还是少呢?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气球。(幼儿操作,个别指导)吹好了以后捏紧你的气球。
3、教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气球最大,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多。谁的气球最小,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少。好了,气球宝宝累了,我们让它在边上休息一下。
(六)保护空气,争做环保小卫士。
1、教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来做一个实验,把你的嘴巴闭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来,我请小朋友来说说是什么感觉?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教师小结:因为我们把嘴巴闭上,把鼻子捂起来,空气就不能进入我们的嘴巴和鼻子里,我们就不能进行呼吸了。所以我们就会感觉喘不过气来,非常难受,你们说我们人需不需要空气呀?
2、教师:我们人需要空气,动物呢?花草树木呢?它们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气。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呢?会无法生存。
3、教师:我们虽然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怎样的空气呢?是干净的空气还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呢?如果我们吸进了不干净被污染的空气就会生病,对我们的身体就不好,所以小朋友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空气,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垃圾能不能乱扔,能不能随地吐痰,爸爸抽烟了,我们应该怎么对他说?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好不好?小朋友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幼儿说一说)他们在做环保小卫士,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干净,我们吸入干净的空气,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身体才会健康。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好玩的空气》通过看得见的实验和游戏,让幼儿亲子体验空气力量的存在。为了能有序的进行活动,我在活动场地安排上进行了调整,设为第一活动区和第二活动区,利用场地的标记让幼儿熟知游戏规则,能有序的、有目的的进行探索。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我通过设计的三个游戏环节,帮助幼儿发现,感知空气力量的存在。在幼儿自主的探究中,引导幼儿发现空气的秘密。从活动现场来看,我觉得游戏环节还是有点凌乱,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教师的语言还要更加游戏化、情景化,带领孩子们玩起来。
20、幼儿园教案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用自然的声音,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
2、能够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并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捏面人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用自然的声音,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并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伴奏
2、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图片各一张
3、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歌曲。
师:(出示PPT)今天杨老师请来了一位老爷爷,他的本领可大啦!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师:这是一位捏面人的老爷爷。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边念歌词边做动作)。
师:你们知道面人吗?就是老爷爷用面,像橡皮泥一样,捏一捏就能捏出好多好多不一样的角色。你们看老爷爷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啊,都有谁啊?
师:老爷爷除了会捏角色类的面人,我们来看看他还会捏什么?(植物类的小花、动物类的兔子)
二、基本过程
(一)、通过问题引起幼儿对于念白部分的有意注意,幼儿掌握念白部分内容。
1、教师念白部分仅以动作引起幼儿有意注意及猜想。
师: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边念歌词边做动作)。今天捏面人的老爷爷会捏四个不同的面人,你们要仔细看一看到底捏了哪四种面人哦。教师范唱歌曲(除留白部分)第一次。
师:刚刚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依次出示相对应的图片,同时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子,如:捏一个沙和尚挑着担)
2、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第二次,帮助幼儿澄清念白部分内容和顺序。
师:这都是你们说的哦,那么在歌里是这个顺序,是这个歌词吗?请你仔细听,认真看。
师:小朋友们是这个顺序吗?谁来帮我调整一下?
师:你在歌词里听到他们在干什么?(幼儿用完整的话说)现在我们一起来念一遍。(边做动作边念)
(二)、通过游戏,幼儿倾听、演唱歌曲,教师部分退位。
1、唐僧的找不同游戏。
师:就在小朋友刚刚在念儿歌的时候老爷爷又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啊,你们要不要看一看?
师:这上面的是老爷爷捏的面人,那下面的这四个唐僧你们看一看、比一比哪个不是老爷爷捏的呢?
师:老爷爷说你们真厉害,都没有把你们的眼睛看花。你们还想和老爷爷做游戏吗?那你们猜老爷爷下一个会捏谁?老爷爷说了想和他做游戏可以,但是我们要先会唱这首歌,现在我们小耳朵听音乐一起来唱一次。
2、猪八戒的找相同游戏。
师: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这次我们要找的是这四个中哪一个是老爷爷捏的猪八戒呢?
师:接下来我们的难度再升级,你们还想挑战吗?一会儿我们唱歌的时候小朋友要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哦。
3、沙和尚找相同与找不同游戏。
师:3 2 1,哇,你们仔细看看这上面的沙和尚哪个是老爷爷捏的?哪个不是老爷爷捏的?
师:老爷爷说都难不倒你们耶,接下来是我们的终极挑战,在开始前我们还是要认真的唱一遍我们的儿歌哦。
4、孙悟空找相同与找不同游戏。
师:看,哪一个是老爷爷捏的哪一个不是老爷爷捏的?
5、老师部分退位,幼儿演唱。
师:老爷爷说你们真厉害,都没有把眼看花,如果你们能够把这首歌唱出来,他还会捏好多好多的面人出来和你们一起玩,准备好了吗?这次杨老师不唱你们自己唱哦。
师:现在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唱哦!
(三)幼儿创编动物类歌曲
师:刚才我们在唱歌的时候,老爷爷又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你们想看吗?(出示图片)
师:这上面都有些什么呀?(人物类、动物类)
师:刚刚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把西游记里的4个人物唱进去了,老爷爷说我们现在来唱一遍动物类的。(依次说出小鸭、小狗、小鸡、小猫,捏一只小鸭嘎嘎嘎)
师:那我现在我们把这个动物类的唱进去好不好?小耳朵,听音乐。
(四)创编人物类歌曲
师:现在问题来了,捏一个爸爸在干嘛?(依次创编爸爸、小宝宝、妈妈、奶奶)
师:这一次,你说是啥就是啥,我们一起来唱一次。(起立唱)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唱的这首歌好不好玩?下来你们可以回去教给班上的其它小朋友唱也可以回家教给爸爸妈妈唱哦。
活动总结
当我在接触到《捏面人》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就觉得它很有特色,而且是一首民间艺术类的说唱歌曲,孩子们一定很有兴趣。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我思考的最多的便是如何能够让幼儿真正的愿意唱,而不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枯燥的唱,因此在活动中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后我首先是对念白部分进行了剖析,同时在剖析念白部分的过程中幼儿也初步感受了歌曲。然后就是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够自己愿意唱,在游戏中一共完整唱了4遍,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我本次活动的重点,即目标1.最后就是我的创编部分,在没有破坏完整性的基础上幼儿自由创编歌曲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感,这个过程也是为达到的我的难点创编歌曲提供了支撑。
21、幼儿园教案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区域》
活动目标:
1、会根据班级区域活动的需要选择2~3个区域。
2、尝试在小组内分工,并共同为某一个区域指定规则。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6、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7、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制定活动区的规则,并制作简单的标志表示。
解决难点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丰富各个区角的材料,鼓励家长参与到规定的制定和标志的制作。
活动准备:
1、建筑区,生活区,美工区等照片。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的活动室美吗?你们最喜欢在我们的活动室哪些地方玩呢?小结:我们的活动室有许多内容丰富的活动区,有的在活动室里,有的在活动室外,在这些活动区里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每一个人玩的既开心又能学到本领呢?
2. 讨论为那些活动区制定规则。
我们要在活动区活动得好,应该怎么办?有那些区域需要制定规则?为什么?“在绘画区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在图书阅读区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3. 我们怎样为区域制定规则并分工合作。
(1) 我们怎么样为活动区制定规则呢?
(2) 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自然分成3~4组。
(3) 幼儿分组讨论,分工绘画。画好后将标志贴在相应活动合适的地方。
4. 交流反馈:
1)分组介绍自己组制定的规则。
2)讨论:这些规则制定得是不是合理。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为各个活动区制定了规则并制作了标志,如果大家都同意,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标志贴到区域里去了。有了这些规则和标志,我们在活动 区就可以玩得开心又有秩序了。
22、幼儿园教案大班综合《有趣的汉字》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了解汉字的由来与作用,知道汉字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认读与图画、象形字相对应的汉字。
3.愿意参与识字活动,培养对汉字的兴趣。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了解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识字情况。
2.教师自备故事课件《仓颉造字》,象形字卡片。
3.部分常见汉字的卡片,报纸幼儿人手 1 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常见的汉字和象形字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探究汉字起源的兴趣。
1.出示常见汉字的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提问:你认识这些字吗?你能读一读吗?
2.出示象形字卡片,引发幼儿探究汉字起源的兴趣。
提问:这些字像什么?你猜是什么字?
二、讲述故事《仓颉造字》,帮助幼儿了解汉字的由来与作用。播放课件《仓颉造字》,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古代人是用什么记录事情的?这样记录方便吗?仓颉是怎样造字的?他是怎样想到用图画符号表示事物的?汉字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三、播放象形字课件,引导幼儿探索、认读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
1.引导幼儿观察仓颉创造的火、口、山的图画部分和象形字。提问:你是怎么认出这些汉字的?
2.介绍汉字来历。
小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演变来的。
四、引导幼儿参与识字活动,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1.说一说自己认识的汉字。
提问:你都认识什么字?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2.圈出报纸上认识的汉字。
提问:报纸上你认识哪些字?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我们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汉字,既然汉字这么有趣,我们就回到家里跟妈妈爸爸一起继续坚持读书认字吧。
附故事:
仓颉造字
很久以前,世间并没有字,人们只能用利木、结绳来记事,用豆粒等物来记教。后来,有个叫仓颉的人为人类造出了文字。
仓頗很聪明,做事尽心尽力,很少出差错。黄帝见仓顿这样能干,就把记录祭祀的次教、猎物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等工作让仓额管理。由于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加上人丁、牲口、食物等数量不断增加、品种不断变化,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和刻痕分别表示什么,连仓颉自己也没办法辨认了。
仓颉先是尝试用不同颜色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物,但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结很方便,而数目减少时,把绳子解开就麻烦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他想呀想呀,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
来一天,仓颉走到一个三岔路口,见 3 个打猎的老人正为往哪条道路走在争辩。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走, 说东面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走,说往北能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走,说西边有两只老虎,不及时过去就会错过机会。仓颉好奇地问第 3 个老人:“你怎么知道西面有老虎呢?”老人指着地上的老虎
脚印说:“这不明摆着吗?”原来 3 个老人各自发现了不同的野兽脚印。
仓颉心中一喜:既然脚印能代表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符号来表示所管理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就往家里跑。一回到家,仓颉就开始创造可以表示自己常管的事物的符号。
仓颉还给符号们起了一个名字——字。他细心地观察世间万物,辛辛苦苦地不断创造着字。时间一长,仓颉造的字越来越多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设计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体现出“活动化的共同学习”这一特点。这次活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收集了大量有关汉字起源的图片,整理出幼儿易于接受的汉字特点,采用幻灯片播放的方法进行活动的前期认识、讲解及交流讨论,使幼儿在观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中教师还尽可能多地创造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个别交流和自由交谈的机会,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发展。
不足之处:
活动前期忽视引导幼儿主动收集活动资料,对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得还不够。在活动中对个别幼儿的关注也有所欠缺,讨论时应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木偶摆出字时,应该提供正确答案的字卡,让幼儿有对比,幼儿对汉字的理解会更强。
23、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造纸术》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纸的演变过程,知道纸是如何做出来的。
2.通过造纸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发展创造力。
3.知道纸的原材料是树木,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森林的情感。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准备材料:
(一)教师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报纸、PPT
(二)幼儿材料:纸巾、透明杯、木棒、纱网、纱网架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导幼儿梳理、总结纸的演变过程。
1.小朋友们好,今天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看一件东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纸张,可以用来写字,印书)?
2.教师提问:,现在我们有了纸,在纸上写字,用纸印刷书本,可是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古代人把字写哪里呢?(让幼儿议一议,然后逐出龟壳、竹简、布)
结合 PPT 进行讲述。
⑴ 介绍龟壳。
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就把字刻在动物的骨头或者外壳上。但是。这样方便吗?为什么?
小结:骨头和龟壳很硬,要用刀刻,不方便。
⑵ 介绍竹简。
后来古代的人想办法,把字写在竹
片上,然后用绳子把竹片一片片连接起来,变成一本书。哪种书好?好在哪里?
⑶ 介绍布。
后来古代人又动脑筋,把字写在布上。布与甲骨、竹简比较,哪种好? 好在哪里?布跟纸比,哪种更好?为什么?
小结:比较龟壳、竹简、布当书写品的优缺点,让幼儿知道中国古代人勤劳聪明,想出的办法一个比一个好。
二、 介绍蔡伦及造纸术,引导幼儿萌发动手做纸的兴趣。
1.出示蔡伦画像,提问:你们认识他吗?知道他是谁吗?
师:蔡伦是古代的一位科学家,他就是纸的发明者。
2.结合视频,讲述制作纸的过程。
看,这位小朋友正在做造纸实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小结:将废旧纸张撕碎,越小越好,然后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加入胶水并用木棒搅拌均匀;把做好的纸浆放在沙网上脱水,然后均匀的平摊在塑料板上压平,最后晒干即可。
三、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纸,体验动手做纸的乐趣。
1. 师:看了视频里的小朋友做造纸小实验,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啊?
2.请小朋友们到后面的桌子上进行操作,操作之前,听好规则。规则 1:6 个人一桌,相互合作进行。
规则 2:纸浆不要弄到外面。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幼儿交流展示。
四、讲述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树,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森林的情感。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制作纸的原材料是什么吗?幼儿回答。
小结:因为制作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树木,一颗大约 5-6 岁的大树,可以制作大概 750 张左右的纸,所以,大家要节约用纸,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森林哦!
总结延伸:
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交流,动手试一试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做成纸。
教学反思
这堂课幼儿很感兴趣,这一中国古代的文明发现并不能够让孩子们全部接受,这确实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孩子们非常愿意去了解各种纸张,在做手工的时候愿意去使用它,知道各种纸的特性。初步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课后应该有更多的延伸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激发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
24、幼儿园教案大班安全《我会安全乘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7、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让幼儿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难点:能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活动准备:
情景画四幅,车窗一个,小猴头饰一个,棒棒糖一根,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问题
师:今天天气怎么样?上个周末的天气是不是很好?趁天气好,阳光很好,爸爸带着小猴闹闹一起坐车到海洋公园游玩,闹闹一想到要去海洋公园可高兴了,一路上在车上动个不停,想知道闹闹在车上都做了些什么吗?
二、看情景表演并讨论
1、情景表演一:手和头伸出窗外、反向跪坐在车位上
师:好高兴呀,马上要到海洋公园了,可以和海龟、海狮还有海豚玩,哈哈,咦?那边有个大气球啊!真漂亮呀!我要大气球,我要大气球!爸爸,你看那只小狗多可爱啊,你好,小狗!(闹闹把手和头伸出车窗外,显得很兴奋,一辆车开过来(其他教师辅助当成车开过),把闹闹吓了一跳,赶紧把头伸进车里,不一会儿,闹闹又转过身,跪在椅子上玩,一个急刹车闹闹差点摔倒)
2、讨论
师:好,闹闹刚才在车上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他做的对不对?为什么觉得他做得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出示图片小结: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以免被边上开过的车子撞到或从车窗上掉出去。不要反跪在车子上玩,以免急刹车时摔倒。
3、情景表演二:在车里吃带棒的食物,从车中往窗外吐痰或扔废物
师:车子又往前开,马上就要到海洋公园了,这是妈妈给我买的棒棒糖,我要吃一个(撕开糖纸往窗外扔,又一个急刹,差点噎住,拿了餐巾纸擦了嘴巴,把餐巾纸往外面扔)
4、讨论
师:好,闹闹刚才又在车上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吗?为什么呢?
出示图片小结: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带棒的零食,比如棒棒糖、串烧、糖葫芦等,以免车子急刹棒子插进嘴里,也不随便把垃圾往车窗外扔,不但会把马路弄脏,也容易挡住其他车子的视线,造成撞车事件。
三、请幼儿做文明乘车,安全乘车的小乘客
师:刚才我们看了小猴闹闹做的那些不正确的乘车方法,我们也知道了该怎么乘车了,不管是自己家的车还是公交车都应该注意安全,有谁会做安全乘车的小乘客了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做做看。
小朋友乘坐期间出难题。
1、看,外面有个圣诞老公公,伸出手跟他打个招呼吧!
2、请他们选择正确的零食吃。
四、小结 再次出示上述图片,让小朋友讲出正确的做法。
师:好,我们今天知道了该怎么安全文明乘车,我们来看看要怎么做呢?
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以免被边上开过的车子撞到或从车窗上掉出去。不要反跪在车子上玩,以免急刹车时摔倒。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带棒的零食,比如棒棒糖、串烧、糖葫芦等,以免车子急刹棒子插进嘴里,也不随便把垃圾往车窗外扔,不但会把马路弄脏,也容易挡住其他车子的视线造成车祸。
五、延伸活动 活动以后,将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作为宣传用。
活动反思
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25、幼儿园教案大班安全《阳台危险》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6、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7、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
建议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认知区里向儿童提供各类安全行为的图片。如:阳台上的安全、游戏中的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辩别对与错,并说说原因。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的的年龄较小,独自在家时会很害怕,没有大人的看管易发生危险,幼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攀爬阳台、窗台的危险不了解。我们应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26、幼儿园教案大班安全《怎样做最安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遇到突发事件时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更节省时间。
2、增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7、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一些因拥挤踩踏而发生人员伤亡的影像资料、自制教具:瓶子里放几个带线小球,瓶口大小只能一个小球通过。
活动过程:
1、通过试验引出话题
活动前我先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想看看孩子们到底表现如何。我对班里的男孩子们说:操场上有一些新玩具,请男孩子们去玩,谁先拿到谁就先玩。男孩子们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都争先恐后地向外跑,由于门比较窄,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通过,几个人一起挤在门口,有两个人当时就被挤到了,其他的人也出不去啦。
2、讨论:拥挤的后果是什么?
我赶紧把男孩们招呼回来,组织全班小朋友一起讨论:男孩子们是怎样出去的?这样出去的后果是什么?
3、看视频资料,引起心灵的震撼
讨论完后,我请小朋友们观看视频资料,一些因拥挤踩踏而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画面。看完视频资料,小朋友们都很震惊,真是太可怕了,纷纷表示不能拥挤,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等。
4、通过试验,明白"有序比拥挤更节省时间"
接着我又给小朋友们作了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瓶子里,放进几个带线的小球,瓶口的大小只够一个小球通过,然后请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拉线,看谁能把小球拉出来,小朋友们用了很长时间也没能把小球拉出来,然后我又请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拉,很快小球一个一个都被拉出来了,然后提问:
师:要把小球从瓶子中都拉出来,是大家一起拉快呢,还是一个一个拉快呢?
幼:一个一个拉更快。
师:为什么一个一个拉要比一齐拉更快呢?
幼:瓶口太小了,大家一起拉,小球挤在一起谁也出不来。
幼:一个一个拉,瓶子里的小球越来越少,就能很快拉出来。
通过这个实验使大家懂得:一个跟一个按顺序走(跑),要比拥挤快得多,而且更安全。
延伸活动:
火灾撤离演习第二天,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火灾撤离演习,小朋友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有拥挤,而是有序、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地点。
活动反思:
1、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安全的保证活动中有序排队,不拥挤,不仅是一个人良好行为的体现,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因素。社会上出现的因拥挤而造成的恶性事故,也反映出人们行为上的一些问题。如争抢、拥挤、不守规则等等。因此从小培养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幼儿园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并列为常规教育的内容,比如排队洗手、入厕、喝水,等等,但是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形成主动、自觉的行为,因此在突发事件中,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就很难做到,就像男孩子去争抢玩具一样,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教育,使幼儿从小养成做事、活动有序,遵守规则,学会轮流、等待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安全教育要让幼儿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幼儿由于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而是要让幼儿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在教育幼儿要有序,在很多活动中都要排队,但是很多幼儿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但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使知道一些,也是一知半解,并不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因此一旦离开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而通过形象具体的活动,如上述活动中的视频资料、拉小球的试验等,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亲身感受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以后就会逐渐形成自觉的行为 。
3、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见效的。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7、幼儿园教案大班安全《注意安全用电》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非常好奇,对电的好奇也不例外,在一天的活动中,难免有的时候幼儿会跑出老师或者家长的视线,怕电伤到孩子,所以设计这个教学活动让幼儿对电有所了解,知道电会伤人,不碰它。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7、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每个幼儿能够知道电会发生危险,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重点)
幼儿肯定对电从那里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难点)
活动准备
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电器图片几张。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 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 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 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 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 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 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 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 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 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通过图片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图片,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看见电线段落在路上,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28、幼儿园教案大班安全《安全上下楼梯》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上下楼梯歌》,让幼儿了解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2、初步树立幼儿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并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追逐打闹,照顾前后的良好安全习惯。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遵守上下楼梯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发现生活中安全的多样性及特征。
6、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7、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一张邀请函、幼儿上下楼梯的照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邀请函,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内容?刚才我接到“小兔”的邀请函,他说今天是他的生日,请我们到他家做客,想去吗?可是,他家住在5楼,我们要经过楼梯才能到达,谁能告诉老师:我们平时是怎样上下楼梯的?上下楼梯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是安全的呢?
二、观察图片,总结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小朋友,你们可要仔细看哦,看看哪幅图里的小朋友行为是对的,哪幅图里的小朋友是不对的?
1、播放第一组图(不安全上下楼梯的图片)
(教师逐一播放图片),提问: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行为安全吗?为什么你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安全?
2、播放第二组图片,(安全上下楼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观察后说一说,这样对不对?
3、教师小结:一层楼,两层楼,上下楼梯靠右走,你也靠右走,我也靠右走,不要急,不要挤,不会头碰头。
三、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上下楼梯的安全。
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这样上下楼梯安全吗?会出现什么危险情况?当你们发现身边的小朋友也和他们一样时,你们应该怎么办?要不要制止他们?我们应该怎么说,他们才会听我们的?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上下楼梯的方法。对于说对了的小朋友,用“笑脸”来奖赏,表示鼓励。
四、学习儿歌《上下楼梯歌》
1、小朋友,你们知道如果我们不正确地上下楼梯是会发生危险的,所以我们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上下楼梯哦。今天,林老师把上下楼梯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2、老师范读一次,幼儿小声跟读。
3、师幼一起读儿歌若干次。
4、今天,小朋友可真能干,这么快就学会了儿歌,那我们就按照儿歌里说的那样,去小兔家做客吧。教师带领幼儿上下楼梯,提醒、帮助上下楼梯动作不协调或有不安全行为的幼儿。
附儿歌:
上下楼梯不推挤,一个一个跟得齐。
手扶栏杆慢慢走,一阶一阶走上去。
下来还是靠右边,一个一个有顺序。
保证安全是第一,一定一定要牢记。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大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29、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纸桌》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使感性的知识系统化,激发新的探索兴趣和欲望,使学习生活不断向纵深发展。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站得稳的方法。
3、通过探索,体验成功的快感。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纸、胶水、积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利用自身的经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的原因。
1、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教师:“纸可以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纸桌的制作方法。
教师:“先用一张纸做桌面,再用另外的四张纸粘成纸筒分别做桌子的腿,然后将桌面和桌腿粘牢。”
3、幼儿制作。
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制作。教师:“看看我们制作的桌子,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讨论,交流。
4、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给站不起来的桌子寻找原因。
教师:你的桌子能站起来吗?
幼儿实验。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桌腿高矮、粗细对桌子站得牢的影响。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吸取同伴的长处,探索制作一张稳定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师简单小结桌子能站得稳的方法,并启发幼儿再做一张站得稳的桌子。
2、幼儿第二次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办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幼儿简单介绍制作的方法,加深对桌子站得稳的认识。
教师:“你的桌子站得稳吗?为什么?”
4、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教师:“你的桌子能放东西吗?”幼儿动手试试。
三、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积木,体验成功的快感。探索不同的桌腿的承受能力。
1、幼儿在桌子上放积木。
教师:“你的桌子能放积木吗?”
2、幼儿比赛放积木。引导幼儿尽量多得放积木。
3、通过比赛,以问题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桌腿对桌子承受能力的影响。
教师:“谁的积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四、活动延伸。
1、参观家具城,观察各种桌子。想家具的美,并能将参观的体验迁至活动。制作漂亮的桌子。
2、区域活动,继续进行“纸桌”的制作。探索其他因素对桌子牢固度影响,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其他材料制作桌子。
注意事项:
1、为幼儿准备一些毛巾,以备胶水弄的满手都是。
2、玩积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放积木时一定要慢慢地,不要因为放的太多而让纸桌承受不了,让桌子变坏。
3、活动过程中也许会有幼儿制作的比较快,教师一定要安排好,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
知识背景:
1、幼儿已掌握一定的纸的一般特性。
2、让幼儿了解平衡原理,知道桌子能站稳就一定要平衡。
反思:
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特点。在活动中注重孩子对经验所得的表达与梳理,合作意识的培养。幼儿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能把操作所得到的经验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但是在游戏放积木环节,材料的设置上考虑不够成熟,所选的积木太轻,导致在了解承受能力时,幼儿不能直接,形象地进行观察操作。
30、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大豆朋友》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黄豆能制成许多有营养的食品,并了解黄豆的其他用途。
2、自己尝试制作豆浆,体验劳动和合作的快乐。
3、通过活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豆制品,黄豆加工成的物品:肥皂、油漆、轮胎、小红帽。
2、每桌准备石磨或石臼一台,两杯水,黄豆一碗,抹布一块,纱布袋一只,糖一盆。
3、电动豆浆机一台,电暖锅一只。录音机一台,背景音乐,牙签。
4、活动前已认识黄豆,了解黄豆的一些用途。
活动过程:
1、展览各种黄豆制品,请幼儿说说黄豆能做成哪些食品。
(1)“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豆豆朋友,小朋友你们说是谁呀?
黄豆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大豆)。自从前几天我们到田野和黄豆宝宝认识了以后,我们就和它交上了朋友,了解了它的一些用途,小朋友快把黄豆制品拿起来向大家介绍介绍,黄豆3可以做什么?
(2)幼儿介绍“这些豆制品怎么吃?请幼儿尝尝卤汁豆腐干,说说味道,人们为什么要吃这些豆类食品呢?”
(3)教师简单小结。
“黄豆的本领真大,能做成这么多好吃的食品和调味品。豆制品的营养非常丰富,我们吃了能长得壮,对身体有好处。我们要经常吃喜欢吃豆制品。
2、了解黄豆的其他用处。
(1)黄豆除了能做成这么许多食品外,还能做成什么呢?我们来听个故事《豆爷爷过生日》
(2)教师讲故事《豆爷爷过生日》,提醒幼儿仔细听,黄豆除了能做这些食品外,还能做什么?
在故事中,教师逐一出示肥皂、油漆、轮胎、小红帽。
(3)提问:黄豆除了能做好吃的食品外,还能做什么?
(4)小朋友快帮小豆儿,好好想一想,将来你想用黄豆做什么?
(5)教师简单小结黄豆的其他用途,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3、尝试制作豆浆,体验劳动和合作的愉快。
(1)我们每天都喝豆浆,这豆浆是谁做的?我们看到那豆浆机是怎么做的?你想动手做豆浆吗?
(2)简单介绍制作豆浆的方法。
(3)提醒合作:作豆浆时,又要放黄豆,又要倒水,还要转磨子,一个人能完成吗?对,需要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好才能做出豆浆,因此每三个小朋友一组,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分工合作,遇到问题仔细观察动脑筋解决,也可以请老师们帮忙。
(4)出示电动豆浆机。”做豆浆有各种方法,电动豆浆机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创造出来的。“请幼儿帮忙加好黄豆、水,插上电源。”小朋友和它比一比,谁豆浆做得快?
(5)幼儿制作豆浆,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合作。师幼一起把豆浆倒在电暖锅里。
4、引导幼儿体验劳动和合作的愉快。
(1)“我们作了一大锅豆浆,耶!我们真能干!我们会作豆浆了!你们是怎么做豆浆的?
(2)小结: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才做出了一锅豆浆,耶!我们真高兴!
(3)插上电源烧豆浆。
5、品尝电动豆浆机做的豆浆,进一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1)什么做豆浆快?电动豆浆机好在哪里?
(2)鼓励幼儿热爱科学,将来发明更先进的机器,造出更多的黄豆制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3)品尝豆浆。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1、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你能把它们分开吗?》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能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利用恰当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离方法,并学会用标记记录。
2、能主动大胆操作与尝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3、发展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的能力。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分离的物品若干如:花生肉和花生皮、米粉和赤豆,菜籽和黄豆、回形针和纽扣、小铁球和塑料球、玻璃球和跳跳球、糖和小石子等。
2、工具:塑料筐,筷子,勺子、杯子、碗、磁铁、筛子、水等。
3、视频仪、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花生肉和花生皮)“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分离开来?”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记录表)老师用简单的标记把幼儿的分离方法记录在表。
(自评:此环节设计的问题,能让幼儿大胆想像,有效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用标记记录的方法,符合了“做中学”的科学原则,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分离花生肉和花生皮)
1、 老师介绍几种特殊的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尝试各种分离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记录结果,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一种分离方法,并说说原因。
(自评:幼儿能使用各种工具大胆验证方法,初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
1、出示几种待分离的物品,让幼儿逐一认识。
2、幼儿分组讨论本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由组长记录下来。
3、幼儿再次尝试、验证。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并做好记录。
4、请每组的一名幼儿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并说出最成功方法的原因。
5、老师小结。
(自评: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了用筛子分离物品,不仅完成任务,而且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引导幼儿探讨区别生熟鸡蛋的方法。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找找生活中利用分离原理发明出来的物品。
六、活动反思:
该活动中的操作材料贴近幼儿生活,唯幼儿所熟悉,较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操作兴趣。在“试一试”活动中启发和鼓励了幼儿大胆地自由尝试,找出多种分离各种混合物的方法。在“比一比”活动中,加大了探索的难度,不但要将混合物分离,而且要找出该混合物的最快、最好的方法。此次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32、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洞》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身边和身体上的“洞洞”,获得相关经验,激发幼儿对“洞”的兴趣。
2.尝试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变出洞洞,增强肢体动作的创造力。
3.愿意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重点难点
观察发现身边和身体上的“洞洞”,获得相关经验,激发幼儿对“洞”的兴趣(重点)
能大胆发挥想象力,变出不同的洞洞,增强肢体动作的创造力。(难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边物品上的“洞”和身体上的“洞”已经有一些了解。
2.材料准备:在教室一角布置好“洞洞展览会”(放上各种有洞的物品)用大小不同的纸箱搭建出能让幼儿钻、爬的“洞”,报纸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到“洞洞王国”看各种有洞的物品,引起幼儿对洞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到‘洞洞王国’去玩一玩,听说‘洞洞王国’里有个展览会,我们一起去看一下都有些什么东西。”(带领幼儿进入教室)
2.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洞洞展览会”,请幼儿观察展览会上的洞洞物品。(教师交代要求:仔细观察有哪些物品,上面都有“洞洞”吗?“洞”在哪里?再想一想那上面的“洞”有什么用?)
3.教师带领幼儿坐下后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他们上面上的洞洞有什么用?”(请幼儿拿着东西讲给小朋友听,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原来“洞洞展览会”上展出的东西上都有洞洞,有的洞洞大,有的小,有的洞洞是圆的,有的洞洞是方的,它们身上的洞洞都有不同的用处。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各种“洞洞”,用报纸玩钻洞游戏。
1.说说身体上的洞洞
师:“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洞洞’,你们知道我们身体上也有‘洞洞’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让幼儿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师:“原来在我们身体上也藏着这么多‘洞洞’,我们要保护好身上的‘洞洞’。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洞,你能用我们的身体、小手和小脚也能变出“洞洞”吗?”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请几名幼儿上来变洞洞)
3.用报纸玩钻洞游戏。
(1)师:“小朋友真棒,能用身体变出这么多洞来,现在报纸想和我们玩钻洞洞的游戏”。
(介绍玩法)教师说:“变变变,变出一个大洞洞”,幼儿马上想办法用身体变出一个大洞,且做木头人状。教师从中选出变“大洞” 的小朋友,请另一名幼儿用报纸尝试钻洞洞。接着用同样的游戏方式再请幼儿变不大不小的和最小的“洞洞”,请幼儿用报纸穿过。(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及时肯定幼儿的行为, 鼓励幼儿尝试改变报纸的形状以钻过不同的洞。)
(2)分组游戏。把幼儿分成两半,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报纸钻洞,然后交换。教师小结:报纸在钻大洞时大摇大摆,钻小洞时是怎样的? (变小、卷成一个细筒拧起来等)
三、幼儿合作变洞洞,幼儿玩钻洞洞游戏。
1.教师:“刚才我们都是一个人变洞洞的,现在你能不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变洞洞呢?”(幼儿合作变洞洞,教师观察,及时表扬合作的好的小朋友。)
2.师:“现在我要来试验一下你们变的洞洞大不大,能否让小朋友钻过,我说变变变,你们就相互合作变出洞洞,且做木头人状不能动。”(幼儿变出洞洞后请其他幼儿尝试钻进去)游戏可以进行几次。
四、尝试和同伴合作搭出更大的“洞洞”,让老师钻过,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变出更大的洞让老师钻进去呢?”幼儿合作尝试变出更大的洞。教师选出最大的洞,老师当火车头,带领其他幼儿钻过。
师:“小朋友,我们教室外面也有很多我们小朋友一起拼搭的洞洞,我们一起再去钻一钻吧”幼儿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开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组织和帮助他们投入到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3、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科学《蔬菜哪里可以吃》总结
设计意图
故事在告诉孩子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外,更是暗藏玄机,兔子巧妙地利用蔬菜不同的食用部分,一次次不动声色的捉弄教训了狐狸,真是机智可爱,痛快淋漓。因此,这个故事就涵盖了语言、科学、社会、健康等领域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不仅让孩子懂得勤劳才会有收获,而且知道了蔬菜的哪些部分可以食用。
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故事内容情节和角色形象等容易理解,也能认识许多蔬菜,但对蔬菜的食用部位平时不太关注,缺乏经验。
怎样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并让幼儿理解接受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意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将活动设计为一节整合活动,重点领域为语言及科学,让孩子在充分认识人物角色及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其兴趣需要,延伸拓展相关经验,在科学领域继续探索,引导幼儿了解其他蔬菜“根、叶、果、茎、花”等不同食用部分,建立科学分类的概念,最终,积累经验和素材,回归语言活动本身,进行进一步的创编故事,使幼儿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及角色对话,了解蔬菜部位与食用关系。
2.尝试根据拓展经验仿编、续编故事,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3.乐于想象,积极参与讨论和创编活动,并喜欢吃蔬菜。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正确区分蔬菜食用部位。
2.活动难点:根据拓展经验用完整的语言仿编、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狐狸和兔子纸偶、头饰,菜园背景图。
2.可拆分的蔬菜卡片(红萝卜、菠菜、玉米)。
3.其他蔬菜图片若干,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理解内容。
1.出示狐狸和兔子的纸偶,创设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狐狸和兔子之间的故事,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运用菜园背景图、角色纸偶和蔬菜图片讲述故事,边讲边将狐狸和兔子每次分到的蔬菜按部位拆分后粘贴在记录表上。(备注:记录表内文字部分均为图片。)
蔬菜(图片)狐狸(头像)兔子(头像)
1红萝卜地面上的叶子地面下的根(萝卜)
2菠菜地面下的根地面上的叶子(菠菜叶)
3玉米叶子和根果实(玉米)
二、回顾内容,交流讨论。
根据记录表,引导幼儿回顾讨论故事内容及角色对话。
师:第一次种菜时,狐狸要蔬菜的哪部分?兔子是怎么做的?最后狐狸得到了什么?原来,我们吃的萝卜是它的哪一部分?(根)
第二次种菜时,狐狸是怎么说的?兔子又是怎么做的?最后采收时,狐狸得到了什么?菠菜能吃的是哪一部分?(叶子)
第三次种菜时,狐狸又是怎么说的?它要蔬菜的哪部分?兔子又是怎么做的?兔子为什么选择了种玉米?而不是萝卜、菠菜或别的菜呢?
三、扩展经验,蔬菜分类。
进一步拓展认知经验,引发幼儿思考讨论,并根据食用部位对蔬菜图片进行分类。
师: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像红萝卜一样是吃根的?哪些蔬菜像菠菜一样吃叶子?哪些是像玉米一样吃果实的?除了叶子、根、果实,还有一些蔬菜是吃它的茎和花的。
出示若干蔬菜图片(白菜、青菜、土豆、茄子、豆角、竹笋、莴笋、菜花、黄花菜、莲藕等)和记录表,引导幼儿根据其可食用的不同部位,进行讨论区分并粘贴记录。
四、启发想象,创编故事。
1.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记录表中其他食根、叶、果实的蔬菜替换原故事内容中的蔬菜名称仿编故事。
2.增加难度,尝试续编故事。
师:狐狸这次还是不愿意,说我们再来种一次,这次叶子、根、果实我全部都要,其他的全部都给你。小兔子会种什么呢?(黄花菜、莴苣等实用花和茎的蔬菜)
五、总结主题,激发情感。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故事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活动小结:有劳动就有收获,要像勤劳聪明的兔子学习。蔬菜还有很多秘密,等待小朋友们继续探究。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观察了解蔬菜水果农作物等的生长过程和食用部位,拓展认知经验。
2.在表演区投放头饰、服装等,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3.在语言区尝试制作创编内容的故事小书。
4.亲子活动: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菜市场,了解不同蔬菜的名称与特征。
附故事内容:
狐狸种的菜又小又瘦,兔子种的菜又大又肥。狐狸很想吃兔子种的菜,就对兔子说:“好朋友就是要分工合作,我们一起来种菜,采收时再一人一半,长在地面上的全部都给我,其他的全部都给你。”兔子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兔子忙着种菜,请狐狸一起来帮忙。狐狸说:“我好忙哦!等一下再来。”
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们种的菜终于可以采收了。狐狸分到地面上全部的萝卜叶,兔子分到地面下全部的红萝卜。狐狸生气地说:“怎么我分到的是不能吃的叶子?我们再来种一次,这次长在地面下的全部都给我,其他的全部都给你。”兔子点了点头。
兔子又忙着种菜,又请狐狸一起来帮忙。狐狸还是说:“我好忙哦!等一下再来。”
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们种的菜终于又可以采收了。狐狸分到地面下全部的菠菜根,兔子分到地面上全部的菠菜叶。狐狸生气地说:“怎么我分到的又是不能吃的根?我们再来种一次,这次叶子和根我全部都要,其他的全部都给你。”兔子还是点了点头。
兔子再次忙着种菜,还是请狐狸一起来帮忙。狐狸还是说:“我好忙哦!等一下再来。”
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们种的菜终于又可以采收了。狐狸分到的全部是玉米叶和玉米根,兔子分到全部的玉米。狐狸气得直跺脚:“怎么会这样?我分到的怎么都不能吃?!”
活动总结
本活动将语言活动和科学活动融为一体,互为促进,在语言活动的基础上拓展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的积累又促进语言活动的深入进行,以故事贯穿始终,又使故事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极大地丰富,使活动兼具生动性、教育性和知识性,体现出整合课程的特点。
幼儿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对兔子的机智善变和蔬菜的不同食用部位充满了好奇。我通过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以及形象直观的蔬菜拆分教具、清晰明了的记录表和丰富大量的图片等,为幼儿梳理了故事内容和知识信息,提供了经验支撑。因此,整个活动虽然深度、难度增加,容量较大,但并不枯燥难懂,步步深入吸引幼儿继续探究。在创编部分幼儿兴趣浓厚,积极踊跃,表达清晰完整,选种的蔬菜能根据狐狸的要求进行判断选择,基本正确无误,足以说明幼儿对故事情节内容及关于蔬菜食用部分的相关知识已经理解并掌握。幼儿最兴奋的是每次故事结尾时狐狸都两手空空饥肠辘辘,故事的教育意义自然内化习得,成就感、价值观等都得以强化和提升。
34、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更方便的进行科学研究,应该是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如今的幼儿家长都很宝贝,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会让幼儿接触的往往都是高科技的东西,反而让孩子对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了解很少,厨房更是孩子不会经常关顾的地方。而这次活动的主要材料小苏打和白醋也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欢玩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能够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孩子不知道的。为了让幼儿了解与自己生活很密切的东西,激发幼儿探索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和材料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区分辨别盐、糖、鸡精、白醋、酱油这些生活调味品,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的科学现象。(知识目标)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技能目标)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并感受生活中科学的乐趣。(情感目标)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一种叫做二氧化碳的气体。
活动难点:能够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总结出哪两种调味品在一起会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PPT图片、碗、盐、糖、鸡精、小苏打、白醋、酱油、透明瓶子和不透明瓶子、漏斗、气球
经验准备:幼儿会把气球套在瓶口处。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
师:静静老师今天早上做了一个汤,想着汤可以配上包子和鸡蛋,这样早餐既好吃又有营养。可是没想到我做的汤好像忘记放了什么,一点味道都没有,很不好喝。所以我想来到幼儿园问问小朋友们你们妈妈做汤的时候都是什么味道的,需要放什么来调味?我好来学习学习。
幼儿回答(盐、糖···)
师:哦,原来做一个简单的汤根据人的不同口味需要这么多调料啊,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一下厨房里的这些调味品吧。小朋友们早上一定要吃早饭哦,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不爱生病。
二、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等方法认识厨房中的调味品。
1、先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辨别调味品。
师:桌子上面有很多调味品,小朋友们可以去试着辨别一下,不过记住每碗调料品不要混在一起哦,不然我们辨别的时候就会不准确了。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辨别的结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辨别出来了吗,请你告诉我你们的辨别结果吧。
(每组可以选一名幼儿代表说一说)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深褐色闻起来有点咸的是酱油;白色液体闻起来酸酸的是醋;白色小颗粒尝起来是咸的是盐;白色细小颗粒尝起来是甜的是糖;黄色长条颗粒尝起来有的鲜的是鸡精;白色粉末状尝起来有点涩的味道的是小苏打。这些调味品我们可以通过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来辨别出它们。它们都是我们厨房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三、科学小游戏:瓶子吹气球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调味品,有盐、糖、小苏打、鸡精、白醋和酱油,它们不但会使我们的饭菜变得可口好吃,它们还可以做小游戏那,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先用漏斗分别把碗里装的颗粒状调味品(盐、小苏打、糖、鸡精)倒入气球中,一次倒小半碗即可,然后把气球套在装有液体的瓶子瓶口处,一定要套住不能漏,再把气球里面装的颗粒物抖一抖倒进瓶子里,看看气球是否有变化。其中只有一种调味品和一种液体倒在一起,气球会有变化。
教师为幼儿准备好实验要用的材料。
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一组:盐和白醋、酱油二组:小苏打和白醋、酱油
三组:糖和白醋、酱油四组:鸡精和白醋、酱油
2、请每组一个幼儿代表说一说自己组的实验成果。
(只有二组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反应产生了气泡其气体是二氧化碳,使气球鼓了起来,而小苏打和酱油的则没有这种现象。)
3、教师小结:酸酸的白醋和小苏打放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在瓶子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气球吹起来变大了。
4、幼儿再次做小苏打和白醋的实验。
(教师分发每组小苏打和白醋,请幼儿尝试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使气球吹起来。)
活动结束与延伸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产生的神秘气体名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除了能使瓶子把气球吹起来,小朋友们还知道二氧化碳的其他用途吗?
教师播放PPT,一边播放一边讲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剂
一般条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将二氧化碳覆盖在然着的物体表面,可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
2、碳酸饮料
在高压下,把二氧化碳通入到饮料中,它和水生成碳酸,形成了碳酸饮料。
3、制冷剂
固态的二氧化碳就是“干冰”,主要用作制冷剂,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可以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人工降雨。
4、防腐剂
在现代化仓库里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粮食虫蛀和蔬菜腐烂,延长保存期。贮藏粮食、水果、蔬菜。用二氧化碳贮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食品中细菌、霉菌、虫子生长,避免变质。
5、在农业上
温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做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活动总结: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简单认识了厨房的调味品,让幼儿对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幼儿实验时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激励幼儿从玩、做、想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实验过程中醋和小苏打会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这样气体使气球鼓起来。实验做成功的幼儿会看到气球鼓起来。他们会很兴奋。实验没成功的幼儿他们会找到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再次尝试。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记录每一次实验。只有让幼儿体会到实验的快乐,才能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究欲。
相关文章
-
幼儿园角色游戏《购物高手》大班科学10以内凑数
-
幼儿园中班科学综合活动《花的礼物》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野生动物《老虎》
-
幼儿园科学活动《动物睡觉》中班教案反思
-
幼儿园科学活动《动物趣事多》中班教案
-
幼儿园说课稿《动物的尾巴》小班科学反思
-
幼儿园科学活动《长高了长胖了》大班游戏教案
-
幼儿园科学活动《动物法庭》大班教案
-
幼儿园科学活动《动物的超级本领》中班教案反思
-
幼儿园科学活动《小动物找家》中班区域游戏教案反思
-
幼儿园科学活动《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中班教案
-
幼儿园科学教案《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教学设计反思
-
幼儿园教案《种蚕豆》中班科学反思(植物角观察和种植)
-
幼儿园科学教案《物体的浮沉》反思
推荐文章
-
幼儿园教案:厨房里的工具
-
幼儿大班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
-
幼儿科学活动可怕的赤潮
-
大班优秀教案:奇妙的纸杯
-
大班游戏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
幼儿园孩子玩纸板的教案:我是小小杂技演员
-
大班科学活动方案:去郊游
-
大班科学外出活动参观飞机场
-
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的方案
-
教小孩根据秒针数出一分钟的有六十秒的教案
-
幼儿园教案: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
教孩子初步知道一些保护头发方法的教案
-
怀孕指导:准妈妈消除胀气迎好“孕”
-
NOTICE(通知)
-
走廊里的燕子(社会)
-
孩子的咀嚼能力需要培养
-
sayhi英语故事 we are good friends
-
小班数学教案《配对对》反思
-
简约霸气的男生游戏名字274个
-
五金公司起名大全有寓意381个
-
家庭微信群名字搞笑428个
-
好运爆率高的游戏名字405个
-
一年级语文下册6课古对今课文句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