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

首页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铺地砖》反思

时间:2022-12-17 09:30:10 A+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铺地砖》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铺地砖》反思

1、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铺地砖》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点感知对称的含义,认识较复杂图案的对称关系。

  2、学习跟同伴合作摆出对称的身体造型。

  活动准备:

  1、 大小、颜色不同的四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图卡若干

  2、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将几何图形进行等分,发现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图形

  1、 幼儿每六人一组,发颜色、大小不同的四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让幼儿进行二行等分。

  2、 引导幼儿比一比,看一看两块图卡是不是一样大。

  二、在各种图形中找出对称的两块

  1、 请一组的小朋友将你们的卡片放在一起,打乱顺序,先任意选择其中的一块,然后再找出与其对称的另一半

  2、 幼儿操作练习,发放图卡,进行指导

  三、找身体上的对称部位和与同伴合作做出对称的动作造型

  1、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我们身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请你说一说。

  2、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整个身体的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

  3、 教师先立正站好,请幼儿说一说身体两边是不是对称的,教师单腿站立,另一条腿后屈,一只手插腰,另一只手在头顶托举。。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说一说,这时身体的两边是否对称。请一名幼儿站在教师的旁边,尝试摆出对称的造型。

  4、 教师请两名身高相当的幼儿摆出一个对称的造型。

  5、 请幼儿思考,怎么样检验两位幼儿的造型是否对称。

  6 、操作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活动反思:

  幼儿在认识图形的时候,需要做到对图形的理解,在实物和图形之间要做到匹配,锻炼幼儿的辨识和认知能力,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2、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探究图形奥秘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判断、分类的能力。

  3、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按照图形的两种特征分类。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形状的图形卡片。

  2、不同图形拼成的图画三副。

  3、“火车”、盆子。

  4、《找朋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内,教师引导幼儿做各种舞蹈动作,进行找朋友音乐游戏。

  2、想象与讨论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玩的真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因为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非常讲文明讲礼貌,而且喜欢认识很多很多的朋友。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新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引导幼儿想象是什么样的新朋友,并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想和新朋友一起玩啊,真好!这些新的朋友也很想和你们玩,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坐着飞机往我们这儿飞呢。看,他们的降落伞飞下来了。小朋友,大家快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好朋友。

  ——教师从高处撒下图形娃娃卡片。

  二、认识图形娃娃的颜色、特征。

  教师小结:好了,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图形娃娃做好朋友。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

  1、你找到的图形娃娃是什么颜色:?你还见过这种颜色的东西有哪些?

  请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的图形娃娃有三种颜色:红色、蓝色、黄色。

  2、你找到的图形娃娃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这种形状的东西有哪些?

  请小朋友回答。

  教师总结:图形娃娃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梯形的,长的真好看。你们喜欢和他一起玩吗?今天啊,老师要带你和你的好朋友乘火车一块去游玩,大家想不想去?

  3、游戏:火车游玩

  (1)教师:看,那边有一列火车,火车有七个不同形状的车厢,请大家上车时不要坐错了车厢,请你们进入和你们图形娃娃一样形状的车厢。

  教师:喀嚓喀嚓喀嚓,大家注意了,火车开动了,我们要去游玩了,你们高兴吗?

  (2)喀嚓喀嚓喀嚓,上海火车站到了。(配班教师出示图画)你们看,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启发幼儿说出图中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成?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所以图形娃娃还想和我们一起玩呢,我们的火车又要出发了。喀嚓喀嚓喀嚓,

  (3)喀嚓喀嚓喀嚓,北京火车站到了。(配班教师出示图画)快看呀,这里有一副更美丽的图画呢。启发幼儿说出图中有个长方形、几个三角形??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火车又要出发了。喀嚓喀嚓喀嚓。我们又回到我们的教室了。请下车了,注意安全。

  刚才,图形娃娃和我们一起快了的旅游,玩得真好。可是啊,有的图形娃娃脸脏了,有的图形娃娃手脏了,该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回答。

  4、游戏:给图形娃娃洗澡

  教师:我们来帮图形娃娃洗洗澡,洗澡的时候,图形娃娃喜欢到和自己一样颜色的盆子里,请小朋友到和图形娃娃一样颜色的盆子里洗澡。

  教师启发幼儿怎样洗、或说儿歌。

  三、游戏:好朋友一起蹲下来

  图形娃娃又干净又漂亮了,他们呢,想和小朋友一起“做个好朋友一起蹲下来”的游戏。

  放音乐。按照教师口令做游戏。

  四、结束

活动反思:

  《图形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3、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掌握椭圆形的特点,学习正确区别椭圆形和圆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椭圆形物品,并将这些物品摆放到教室的各处。

  2、教师演示用具:从圆形变换到椭圆形的电脑课件、圆形与椭圆形图片,上面有可以活动的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测量小棍,呈直角摆放。

  3、幼儿学具:地板上画有圆心的圆形和椭圆形、幼儿测量长度的绳、操作盘上圆形和椭圆形的卡纸拼出的图案、圆形和椭圆形的集合图等。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认识椭圆形并能正确说出名称。

  难点是比较椭圆形与圆形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观察感知椭圆形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操作,将圆形拖长变成椭圆形,幼儿观察由圆形变化到椭圆形的过程,并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椭圆形。

  2、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椭圆形的形状,并正确为椭圆形命名。

  二:操作比较讨论找出椭圆形的特征

  1、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用圆形慢慢地变出了椭圆形,那么圆形和椭圆形它俩一样吗?到底哪儿不一样呢?下面小朋友自己来测量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2、教师指导幼儿三人一组在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前,用绳子进行操作测量,由于孩子们有测量圆形的经验,所以教师指导幼儿通过测量、比较得出椭圆形的特征。

  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形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圆圆的圆,椭圆形是长长的圆。

  4、教师进行总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

  三:实践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

  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椭圆形,知道了椭圆形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活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椭圆形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的形状,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吧!”

  2、教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各处找:桌子上、窗台上、玩具柜里等等。幼儿找到之后,教师指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它的椭圆形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的形状,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

  3、教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形的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行总结。

  4、教师提问:“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椭圆形的东西,请你仔细想一想你还见到过哪些椭圆形的东西?”

  5、组织幼儿讲讲自己见到过的椭圆形的物体。

  四:动手操作,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由圆形或椭圆形卡片拼出的各种图案,指导幼儿讲讲都有哪些图形组成的。

  2、幼儿每人一套由圆形或椭圆形卡片拼出的各种图案,指导幼儿将椭圆形的卡片送到椭圆形的集合中,圆形的卡片送到圆形集合之中。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检查集合中的卡片是否正确,并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将手中的教具放到数学活动区中,并在平时的动中进行图形的拼摆练习,使这一活动得到延伸,从而巩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4、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 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

  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7、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结合我们班孩子对数学领域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结合我们班孩子对数学这方面的欠缺,从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来上这节课。我总觉得我们班孩子对数学感知这方面比较容易接受。可是有的孩子为什么很难对数学活动提高兴趣呢?以下我对于本次活动进行了描述。

  描述: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乘过火车?火车是怎么样的?来引出我的课题。有的小朋友就会说有,有的孩子就会说没有。然后我就出示教具“长长的火车”让小朋友先来认识火车是怎么样子的。

  接着我从小火车上拿下来一个卡片说:“你们来看一看这个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就开始讨论了接着我就问”请你们来数数看这个长方形有几个角?(四个、二个)那你们来摸一下这个长方形有几条边?为什么我去问有的小朋友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时有的能回答上来有的去不能。我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分析: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知道有有孩子去不知道呢?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好呢?还是因为我讲的不够具体呢?我对此进行了反思为什么有的孩子能理解有的孩子去不能呢?我听了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的评价时,才知道原来每一小节上完后都要老师来一个小结。我上的课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带带过。分析之后我进行了补救措施。

  措施:在平时上数学活动时应该多让孩子操作,孩子操作之后才能理解教师上课的内容。如果你平时不让孩子操作,等到上公开课时孩子就会觉得很新颖就会不坐住了。那么你那节课就不会上的很成功。

5、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周一到周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并能正确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具、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星期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周日及排列的顺序

  1、多媒体画面

  (1)认识一周日

  教师:星期妈妈有几个宝宝,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幼儿讲述)

  (2)星期宝宝“星期宝宝们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星期宝宝?”

  小结:这七个星期宝宝就组成了一个星期,也叫一周。

  2、学习正确排列一周日

  教师:星期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老是排错队。!.快思.教案网出处!小朋友,你们谁会帮他们排队呢?谁排第一个?(幼儿讨论)

  3、多媒体画面-多媒体演示一周日的排列

  (1)传说故事教师导语: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哪一天应该排在第一天了吗?接下来怎么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几天?(幼儿讲述)

  小结: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

  二、一星期怎么排

  1、游戏“开火车”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请星期日宝宝当火车头,然后去邀请其他的星期宝宝,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顺序排好成一列“火车”。

  2、你是星期几?(星期六)

  “星期六后面是星期几?”(星期日)

  小结:星期是循环的。

  三、认识今天、昨天和明天。

  1、多媒体画面

  (1)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星期几?(幼儿讲述)

  (2)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3)小结:今天在中间,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2、游戏“找朋友”

  玩法:先选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宝宝,请他来找出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昨天和明天。

  四、小结幼儿活动。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6、中班数学教案《图形王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

  2.在愉悦的游戏情节中,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3.激发浓厚的探索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基本图形。

物质准备:

  1.四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有关图形的实物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鸡、小狗、小猫、小熊图片。

  5.找房子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从图形王国借来一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这个魔术箱可神奇了,你们想不想知道魔术箱里藏了什么呢?那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摸出一本正方形的积木,问:"这是什么?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提问"你怎么知道,它们是正方形的呢?"总结: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依次提问"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形的呢?"并进行总结:

  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梯形:四条边、四个角,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两边斜斜的,四个角还不一样大,像滑梯一样。

  (3)教师:原来魔术箱里可以变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那图形王国里肯定还有很多有趣的图形,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二、游戏:小动物找家

  1.哦,你们看,我在图形王国还找到了一根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变"出四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他们是什么动物呀?

  2.师:"咦!这四个小动物好像在哭,我们来问问它们怎么了。""小鸡、小狗、小猫, 小熊,怎么啦?"(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3.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

  仔细听,小鸡说,"我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狗说,"我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猫说,"我的房子是梯形的。"小熊说,"我的房子是圆形的。"

  4.提问:小动物的房子都是什么形状得呀?首先,小鸡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依次提问小狗、小猫、小熊家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帮幼儿回忆一下。

  5.幼儿操作:接下来,请小朋友帮小动物们找房子了,在找的时候要注意小动物们的房子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找到他们的房子后,(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将房子贴在对应的小动物的后面,全部找完后,请你们把操作卡贴到黑板上,不用搬椅子,当听到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坐回原来的位置。

  三、找一找,数一数。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组成的图画,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并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师:"我们帮小动物们找到了自己的房子,小动物们很开心的各自回家去休息了,其实,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我们还可以用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并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及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四、操作练习。

  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四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图形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四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7、中班数学教案《认识5》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操作的结果。

  3、巩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树叶,磁性教具数字5,数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1-4的形成,复习对1--4的认识。

  1、让幼儿看数字,做相应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的数字朋友又来到我们班里,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呢!请你们拍拍手吧!数字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戏,复习数字1-4的形成。

  师:我们好久都没有玩拍手的游戏了,我想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我问到谁,那他就要大声地回答我哦!

  二、通过初试树叶,学习5的形成

  1、出示树叶,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小树叶都会怎么样呢?(要求幼儿完整描述小树叶的命运)对了,小树叶会离开自己的妈妈,掉到地上,你们看。老师就捡来了好多的树叶,我们来看看吧!

  2、认真仔细观察不同的树叶,学习5的形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尖尖的树叶吧!有多少片尖叶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要求幼儿完整地描述)对了,数字4可以表示4片叶子! 怎么样变成5片尖叶子呢?(引导幼儿完整描述4片树叶添上一片树叶是5片树叶)5片叶子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所以我们可以说4添上1是5。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三片叶子的形成。

  教师小结:4添上1是5.(在说的时候,教师要同时用手势进行表演,帮助幼儿巩固数字5的形成)

  三、通过操作雪花片,复习4的形成

  1、拿雪花片(请小朋友拿4个雪花片,看看怎样变成5个雪花片,集体说说操作过程)

  2、变手指数量。

  四、初步认识数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数量。

  师:刚刚我们知道数字5可以表示5片叶子,那数字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的描述数字5所表示的物体)

  教师小结:数字5可以表述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五、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8、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含反思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班的幼儿对图形非常感兴趣,我们一起玩的玩具中有许多图形玩具,孩子常会问我,老师这个是什么图形,老师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啊?在我的耐心讲解下孩子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圆形和方形,也感知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这节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这三个图形的认识,并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进行简单分类。

  2、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

  3、体验游戏的快乐,喜欢几何图形。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神奇的口袋一个,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宝贝们,老师昨天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神奇的王国,那里可好玩了,国王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想)

  出示神奇的口袋

  2、幼儿摸口袋找礼物,复习三角形、圆形、方形,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

  儿歌:神奇的口袋东西多,XX小朋友来摸一摸。

  二、游戏部分

  1、找图形宝宝

  教师:神奇王国的国王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非常高兴,他又给我们送来许多小礼物,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

  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卡片若干

  教师:好!小朋友们悄悄的走到图形宝宝身边,拿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宝宝挂到自己的小脖子上。(手势示意孩子上前)一定要轻轻的。

  检查并帮助个别幼儿

  2、图形宝宝做游戏

  教师:图形宝宝们睡醒了,要做游戏了。

  教师:我请圆形宝宝和我一起拍拍手。

  教师:我请三角形宝宝和我一起跺跺脚。

  教师:我请正方形宝宝和我一起跳一跳。

  3、图形宝宝找朋友

  教师:宝贝们真棒,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教师:当音乐响起来时,图形宝宝们就去找一个和自己名字一样的图形宝宝拉起小手成为好朋友。

  一段音乐后

  教师:让我们看一看图形宝宝们都找到好朋友没?

  帮助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幼儿

  4、送图形宝宝回家

  出示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三个小屋

  教师:这里是图形宝宝们的家。图形妈妈们已经在门口等着图形宝宝了,图形妈妈长的和图形宝宝是一样的,你们能把图形宝宝送到家里去吗?

  三、结束

  教师: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你们开不开心?

  教师: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神奇王国的国王要请宝贝们去做客,那里有好多其他的图形宝宝,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沿着图形小路边说出图形边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最后以游戏“认一认”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接着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一次提高幼儿兴趣,以游戏“图形宝宝找家”贯穿结尾巩固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图形宝宝进行正确分类。

  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游戏“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

9、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单数双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使幼儿能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大数字卡片若干(幼儿每人一张);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各一张;老狼头饰一个;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数玩具”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玩具,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玩具,数一数有几个玩具,你是怎样知道的?(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二、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出示数字8,并配上相同数量的小黑点,老师示范找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

  2、刚才你拿了几个玩具?幼儿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数字,10、7、5、4、9……

  请幼儿说出:你发现了什么?(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不能找到好朋友剩下一个)

  (1)我拿了六个玩具,两个两个的分都分完了。

  (2)我拿了七个玩具,两个两个得分还剩下一个。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那哪些数字是双数?(2、4、6、8、10)那哪些数字是单数?(1、3、5、7、9)幼儿跟念几遍。

  三、巩固单、双数

  1、游戏“抱一抱”

  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用双手抱住手臂(自己),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两个幼儿抱在一起。

  2、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1)教师出示狼头饰引出“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狼说的是单数小朋友赶紧趴在桌子上,老狼说的是双数时小朋友赶紧两个两个抱紧,否则老狼就会吃掉你。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演老狼。

  第二次游戏:小朋友扮演老狼。

  3、结束:向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后,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四、开火车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老师要奖励每个小朋友一张火车票,一会儿老师要带你们坐着火车去旅游,小朋友们把火车票戴在胸前,并仔细看一看你的车票是单数还是双数,是单数的到朱老师这列火车、双数的到唐老师那列火车,如果上错车,检票员会把你赶下车,我们该出发啦……(放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利用了大班的教材(认识单数、双数),在孩子们通过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中感知对单数和双数的初步理解,让幼儿知道1-10以内的数中单数有 1、3、5、7、9;双数有2、4、6、8、10。在整节课中我运用了“抱一抱” “老狼老狼几点钟” “开火车”游戏进一步的区分单数和双数,同时也在培养幼儿积极思维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活动后,我觉的孩子们对“老狼老狼几点钟”特别是当老狼想吃掉他们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表现出兴奋、高兴的样子。幼儿的情趣再次进入**,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再次对到单数、双数再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幼儿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这节课中我个人感觉在讲解双数时讲得不到位,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有的幼儿答非所问,在一个由于幼儿人数多,因此在“开火车” 游戏时幼儿的情趣有点失控,不能围绕老师的意愿去活动,纪律有点差。

10、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二、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所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上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孩子们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11、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变变变》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经过对五种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初步学习,幼儿基本对这五种图形有所认识。而数学课比较枯燥无味,有什么方法让幼儿上一堂有趣的复习课呢?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拼图给孩子们玩,没想到他们都很喜欢。因此,我便突发其想,不如把图形变成孩子们平时喜欢的机器人拼图,引导孩子们看看是由哪几种图形組成的机器人拼图,找一找每种图形各有几个,从中复习所学的图形。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活动目标

  1、 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 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五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图形,了解其特征。

  活动难点:能正确区分各种图形,知道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

  2、物质准备:奇妙盒子、多媒体课件、操作用的五种图形若干。

  3、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幼儿做手指游戏:变变变,稳定情绪。

  2、游戏:奇妙盒子里找图形娃娃

  今天,教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小盒子(出示盒子),大家想不想知道盒子里有什么?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儿歌:奇妙盒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看看里面有什么?)这是什么啊?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娃娃呢?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平时我们见过那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呢?

  (2)奇妙盒子东西多,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摸出来的是什么?

  这是什么图形啊?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呢?我们一起用儿歌说出正方形的特征好不好?开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见过哪些正方形物品呢?

  (3)奇妙盒子东西多,我请第二位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摸出来的是什么?

  这是什么图形啊?为什么说它是三角形娃娃呢?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那我们见过哪些物品是三角形呀?

  (4)奇妙盒子东西多,我再请第三位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摸出来的是什么?

  它是什么图形呢?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呢?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我们想想看,哪些东西是梯形呢?

  (5)奇妙盒子东西真多,想不想知道盒子还里有什么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瞧!这是什么图形啊?你怎么知道它是圆形呢?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我们一起用儿歌说出常见的圆形物品,好不好 ?

  (小结:奇妙盒子里藏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能正确区分它们,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师用拼图及折叠的方式,演示图形的变化。

  (1)老师拿了两张什么图形?(正方形)我把它们相拼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

  (2)一个正方形,老师用折叠的方法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的多种图形。看看它变成什么图形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就说明图形是可以变的。

  4、播放多媒体,欣赏动画拼图,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1)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图形娃娃们的精彩表演,看它们相拼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图形?

  (2)小朋友们说长方形和圆形拆开后还能变回小汽车吗?我们接着看图形娃娃究竟变回小汽车没?

  瞧,它们分开后,又变回了小汽车,图形娃娃真厉害!

  5、数数、分类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一份礼物。看看它是什么 ?(机器人)你们喜欢它吗?

  (1)先来看看机器人是由哪几种图形拼成的?(幼儿说,教师逐一贴出相应的图形。)

  (2) 一共有几种图形呢?那我们就要找出它的数字朋友6,贴在图形的下面。

  (3)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贴在图形上。

  (小结:小朋友今天表现可真棒!当图形娃娃们在一起游戏时,是可以相拼成许多不同的图形。)

  6、幼儿操作,自由拼图。

  现在,大家想不想和图形娃娃们一起做游戏,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呀?那小椅子轻轻转向桌子,我们比比看,谁的小手最灵巧,拼出的图形最漂亮!

教学反思

  反思《图形变变变》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

  主要体现在:活动中,师生互动方面较好,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还通过演示图形的变化及课件欣赏,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知道各种图形拼在一起就能变出新的图形,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12、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节课强调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幼儿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幼儿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游戏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认识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左手和右手,能分清左手和右手,初步学习以自我为中心分清左右。

  2、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3、幼儿愿意积极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分清左手和右手。

  活动难点:初步学习以自我为中心分清左右

活动准备

  记录表、贴图;《幸福拍手歌》音乐,《左手右手》音乐,魔术盒;情景创设。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带领幼儿进入活动情景。

  1、教师放音乐,幼儿进入活动室,并向在座教师问好。

  2、教师语言导入为元旦节作准备,进行表演活动。

  二、魔术表演

  1、教师表演魔术。

  2、引导幼儿说出手,知道每个人都有左手和右手。

  三、送礼物

  1、说一说,左手能干什么?右手能干什么?强化幼儿对左手(右手)的认识。

  2、幼儿举手发言,教师记录在记录表上。

  3、教师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幼儿,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礼物贴在相应的手上。

  四、儿歌表演

  1、教师示范儿歌表演。

  2、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儿歌表演。

  3、幼儿说出自己左边(右边)的小朋友的名字,了解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边。

  五、歌舞表演

  师幼一起伴随音乐表演。

  六、结束活动

  幼儿同时用右手和教师做再见的动作。

教学反思

  一、联系实际,着手教学

  本节课是这一主题活动的难点,对中班的小朋友来说左右并不容易掌握。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手引出课题,并在此基础上着手左手与右手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增加教学难度,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学生身体的左手、右手进行教学,既联系实际,操作性又强,能使学生自然地、兴致盎然地置身于新课的学习当中,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和巩固对《左右》的认识。

  二、游戏为主,强化主题

  根据中班小朋友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三、关于镜面示范的思考

  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的是镜面示范的示范方法,我觉得这样可以直观地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左右的方位,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这样做,并不利于幼儿在以后进行左右空间方位的转换学习,比如:面对面的孩子的左右方位的不相同、孩子的身体转动时方位的变化等等。

13、中班数学教案《学习图形的分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分割。

  2、探索图形分割的不同形式,能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了解图形拼合的方法。

  物质准备:房子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的图形、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以“老师的新家安装玻璃”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最近要搬新家,但是太忙了还没装修完,瞧,窗户的玻璃还没有安装好,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忙,愿意吗?

  二、幼儿操作,尝试分割几何图形。

  (一)第一次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观察窗户的不同形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安装玻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窗户都是什么形状的?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玻璃?这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剪得刚刚好又不浪费材料?你们都说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1)观察比较窗户与玻璃的不同。

  (2)发现问题:想想怎样才能让每块窗户都安上合适的玻璃。

  2、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1)师:是怎么安装玻璃的?这个图形是怎么来的?你来试试,先折一下然后比一下,合不合适,好的合适了,我们就剪下来。

  (2)你把什么图形分割成什么图形?分割成几块?

  (3)这个窗户还没有安装上玻璃,谁来试一试?正方形变成几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合在一起又变回什么形状?

  (4)你用什么方法来制作玻璃的,直接剪这种方法好用吗?为什么?那折了再剪和直接剪哪种方法比较不浪费材料呀?

  (5)原来我们要对角或者对边折一折、压一压、然后打开沿着直线剪下来。

  4、发现图形分割的简单关系

  小朋友真能干,原来正方形能分割成两个长方形也能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圆形能分割成两个半圆形,无论这些形状怎样分割,合起来都能变回原来的大图形,这回帮老师解决了大难题。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用图形分割或者拼合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欢的玻璃安装窗户。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单个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还不够。然而,帮助幼儿理清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把它与相关事物进行比较,这也是我设计此活动的初衷。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征,以生活情景给窗户安装玻璃为背景,使枯燥的数学活动生活化、情趣化,让幼儿更易接受。活动以幼儿分组操作为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然后组织幼儿讨论讲述,帮助幼儿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整理升华这节活动让孩子在一个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活动打破以往的老师先教孩子再操作的模式,而是根据《指南》中提到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探究,所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节活动的内容选择很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在操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很投入。但给孩子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从而导致在第一次操作后的概念梳理不够清晰,应该引导孩子观察、对比为什么不合适,找出原因然后再出示操作步骤图给孩子一点提示。第一次的小结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孩子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为第二次的操作难点做个小小的提示,这样孩子在操作时目的更明确。在活动中应该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在分享交流时抓住孩子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经验梳理会更有效。

14、中班数学教案《学习6―9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6—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幼儿能熟悉地找出6—9各数的相邻数。

  3.知道朋友间要团结友爱。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学会了10以内的数字。

  2.1—10的数字胸卡三套,1—10的数字卡和实物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搬了新家,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现房子图片,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1、“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2、用向小朋友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数字们见小朋友来了都非常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3、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说出数字间的关系。(多1或少1)

  三、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邻居,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比它少1,右边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2、游戏;将幼儿每6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6—9的数字胸卡带上。教师逐一请数字6—9的幼儿出来找朋友,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各数的好朋友找出来,并说一说数字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3、小结游戏情况。

  四、玩实物卡。

  幼儿两两一组将实物卡按1—10的顺序排好,然后说一说,找一找各数的相邻数。

  五、活动总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活动延伸:

  教师把胸卡、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第一个活动2—5相邻数的学习,孩子对 2、3、4、5这几个数的相邻数很熟悉,而且能很快说出他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并且说出前面的朋友和后面的朋友与中间数少1和多1的数量关系,第一个活动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第二个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将操作的要求清楚的告诉孩子,让孩子能回忆上次的操作方法,迁移已经学会的操作经验进行再次操作。今天孩子的操作速度快了,大部分幼儿都能快速正确的找到某数的相邻数。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习,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习,这样对幼儿的学习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15、中班数学教案《和图形娃娃玩游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和图形娃娃玩游戏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按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中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总观:

  奇妙箱里找图形说特征——拼画——数数、分类——延伸:让幼儿自己寻找其他图形

活动过程:

  (一)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娃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

  1、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拿出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啊?为什么说她是长方形的啊?”

  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引导幼儿讨论)

  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图形后,要求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并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游戏反复进行。

  3、老师总结:奇妙箱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一边说一边出示相应的物品)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边,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只是椭圆形是扁的。

  (二)拼画

  老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所以图形娃娃们想和我们做个游戏。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其他有趣的物品。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拼成其他各种物品。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几何图形上添画成另一物品)

  (三)数数、分类活动:

  根据自己拼画的图形娃娃的数量、种类进行数数、分类活动。

  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2、用园形的变了几样东西?谁变的最多?(把最多的展示)

  3、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依次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让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然后,让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寻找我们还不认识的其他图形,下次上课带回来给老师看,好吗?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6、幼儿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变变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图形变化带来的乐趣。

  2.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感知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间的关系。

  3.学习用折叠、分割、拼合的方法,知道正方形可以分割成长方形或三角形,长方形可以分割成正方形、三角形或长方形,大小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又能拼出正方形和长方形。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相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活动过程

  一、导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图形宝宝,请小朋友一起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这些图形宝宝被施了魔法,它们各自变成了两个大小相同的图形宝宝。(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小朋友,请你想一想正方形如果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图形宝宝,会变成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操作探索

  1.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大小的长方形或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将正方形折叠后用剪刀剪开看一看能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什么图形?”

  (要求:剪刀使用的方法;必须是两个相同大小的图形;先对折再沿折痕剪。)

  师:“现在,谁想说一说,你把正方形变成了两个大小相同的什么图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将你变出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图形,让他们被剪开的那条边合在一起,看看是不是正方形。注意边与边要完全拼在一起。”

  (幼儿向前展示自己的操作,并贴在黑板上。)

  2.长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将长方形折叠后用剪刀剪开看

  一看能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什么图形?”

  师:“现在,谁想说一说,你把正方形变成了两个大小相同的什么图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将你变出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图形,让他们被剪开的那条边合在一起,看看是不是长方形。注意边与边要完全拼在一起。”

  (幼儿向前展示自己的操作,并贴在黑板上。)

  小结:正方形可以拆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或三角形,两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或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一个三角形宝宝要把它变成两个相同大小的图形宝宝,你觉得能变成什么图形呢?”

  (幼儿自由回答)

  师:“那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宝宝在一起又会组成什么新的图形宝宝?”

  (幼儿自由回答)

  师:“在我们的益智区,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宝宝,区域活动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自己试一下,看看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都能拼出哪些图形宝宝。”

  活动反思:

  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

17、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认识“>”和“<”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分析: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引出数字小兔。

  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大数幼儿先说:“8大于6”,小数幼儿说:“6小于8”。游戏依次进行。

  五、戴小猴头饰,幼儿做小猴子,学习把不等式边等式。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做一个《小猴学样》的游戏,游戏之前先要学样本领—把不等式变等式。”启发幼儿说出“4小于3”,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说:“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太难记 了,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一样多,把“>”变成“=”该怎么办呢?小猴子动脑筋想一想。”想出4-1=3、3+1=4两种办法都行。

  六、听音乐做“小猴学样”游戏。

  幼儿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18、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粗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并能正确比较结果。

  2.能从细到粗给物体排序,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筷子若干、积木若干、小细棒若干。

  2.彩笔若干、火腿肠三根粗细不同。

  活动过程:

  一、探索发现粗细。

  (1)玩一玩,发现粗细。

  师: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会儿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现在,谁愿意来告诉我,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小结。

  师:哦,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些东西有的粗,有的细。要知道是粗还是细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动手比一比。你们都很棒!那到底什么东西粗什么东西细呢?我们一起来比比看。

  二、比较粗细。

  (1)比较物体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①教师先出示不同粗细的红色和黄色火腿肠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根黄色的火腿肠,(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认为它是粗的还是细的呢?我们请红色的火腿肠来帮帮忙,和它比一比。

  ②继续出示黑色的火腿肠和黄色的火腿肠进行比较,知道粗细的相对性。

  师:咦,为什么刚才和黑色的火腿肠比,是黄色的火腿肠粗,现在和红色的火腿肠比,黄色的火腿肠就变细了呢?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2)比较三个物体的粗细,找出最粗和最细。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根火腿肠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认为哪根最粗,哪根最细呢?

  (3)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比较粗细的三个秘密。第一,最少要有两样东西才能比较粗和细,单独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的;第二,和不同粗细的物体比,结果是不一样,粗和细是相对的;第三,三种以上的物体比较粗细,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细的。

  三、桌面操作:

  现在请小朋友用盘子里的物品给它们排排队,从细到粗。

  教学反思:

  比较的物体比较少,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整体还不错。

19、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内容:

  《时钟》

  活动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二、分发钟表, 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 格。

  三、《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四: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是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五、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幼儿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拨。

  六、出示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时间一样,而小朋友干的却不一样?

  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回家和妈妈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

  教学反思:

  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20、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希望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

  各种三角形图片、 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

  5、游戏“捉迷藏”

  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教学反思

  我这次开展的数学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三角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认识三角形》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三角形特征。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采用导入方式:一种是实物直接导入,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摸一摸,通过对摸出的实物形状的区别来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这样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只是游戏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与下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快地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这次活动,幼儿参与性比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在活动前对这一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 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三角形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

  根据活动目标,教师除了运用游戏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必须在认识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特征,通过多次的描述巩固幼儿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如: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教师在向幼儿正确描述图形特征时,让幼儿也来描述,通过多次寻找图形,描述图形来认知图形特征。这样在最后环节时或许就不会出现图形区别时的偏差,而活动目标也会达成的更好。

21、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熟悉音游《找朋友》

  2、布置“图形乐园”,投放图形挂卡及其相似实物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白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在《蓝精灵》的音乐中,带领幼儿到图形乐园寻找小熊宝宝赠送的礼物,激发幼儿探索图形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小熊宝宝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让我们到图形乐园里去找一找吧!”

  (“找礼物”游戏的开场白一出,令全体幼儿对即将参与的活动充满了好奇、期待与向往,这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的营造是幼儿主动、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礼物,它是什么形状的。 并与同伴玩一玩、比一比自己的礼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数一数正方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等。

  (幼儿在“图形乐园”中,自由地找到“礼物”后,都自发地翻来覆去地看,有的迫不急待地挂到脖子上向他人展示;有的激动地与同伴用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教案出自:教案网)他们以欣喜尽情宣告:枯燥的图形特征的复习活动,已变成了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渗透、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享快乐的有趣自主的行动,教师仅有的引导与鼓励的语言,更充分体现了幼儿以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3、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寻找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相互手牵着手,比一比谁找的朋友最多

  音乐停止后,幼儿立即找到与自己挂卡相同形状的房子里休息。“嘘,天黑了,请图形宝宝都安静地回家睡觉吧!”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进行探索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颇具亲和力的介入,更令幼儿热情倍增。)

  4、出示各种与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把实物分别按图形分类送回相应的房子里,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把什么形状的物品送到了什么房子里。

  师:“小朋友们收到小熊宝宝的礼物高兴么?可是有些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正在伤心的哭呢,小朋友愿意帮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

  幼:“愿意”。

  (在分类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将“相似实物”送回了相应的“家”里,甚至还主动热情地承担起了给能力差的幼儿“纠错”、帮助“一起送”的任务,(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认知结构,在拟人化的游戏情境的支撑下,吸引了幼儿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讨论等推理活动获得新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幼儿互助友爱、协作意识的培养。)

  5、巩固活动:(1) 拼图: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实物模型。

  (教师提供蕴含有关数学概念属性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东西,运用多种感官,巩固体验,加深认识,并满足了幼儿表现自我,获得自信的价值体验。)

  活动反思: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偿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精神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22、中班数学教案《寻找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

  2.能注意观察生活情境中所隐含的图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寻找图形》

  2.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打开电子白板

  1.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

  2.提问: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身呢?窗户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寻找图形

  1.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师:小朋友,仔细看,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它们全都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

  2.幼儿开始从这幅图中找出那些是用三角形组成、那些是用正方形组成、那些是用圆形组成。

  师:请小朋友到白板上画一画、说一说。

  3.增加图片难度。让幼儿不仅能够找出并能说出图形里藏着多少个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三、通过游戏巩固并复习图形幼儿分组在电脑玩游戏:《寻找图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采用幼儿集体讨论学习后自主游戏的方式,这样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游戏与上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深地帮助幼儿巩固前面的知识并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3、中班数学教案《送图形宝宝回家》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我们班中班,因此孩子们图形的认知还不够,特别是对每个图形的特征,可以说幼儿还不清楚,所以我为了激发幼儿对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再结合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了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在是在活动中构建知识,从而达到对本次的知识点完全掌握。

  活动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3,情感目标,体验与老师,同伴游戏的快乐,从而掌握知识点。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不断重复巩固,掌握知识点。

  教学难点,通过知识再现能正确分清并记住每个图形宝宝。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活动准备。

  1, 各种图形的头饰数张。

  2, 场地的布置 。

  活动过程

  一, 游戏,以儿歌找朋友的歌曲形式,让幼儿自由活动。

  二, 导入,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图形宝宝,再引出游戏。

  三, 活动过程 1,师:现在小朋友们就一个一个的去找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记住不能抢。现在你们都是图形宝宝。那我是谁呢?

  生:图形妈妈。

  师:那宝宝们要不要听图形妈妈的话?

  生:要。

  师:现在图形妈妈要说游戏规则了,宝宝们可要认真听了?

  (师组织 幼儿游戏)

  2,师 准备n个方形,圆形,三角形 图形的卡片,请幼儿选择 自己喜欢的卡片,然后送它们回家。(师同时准备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房子。)

  3,帮助幼儿分组,并让每个组员选择不同的图形卡片,进行组装。

  4,让幼儿自由评判,选择最棒的作品。并能说出作品的有优点,培养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看谁说的完整,优没。

  四, 小结。

  再一次提问。总结圆形,三角形,方形 ,并给与区分 。并请幼儿找出实例。

  五,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全说对了那等咱们休息好了就去教室画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好吗?

  教学反思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本次活动我抓住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把握了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方向,而且师幼在活动中的配合也非常好。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及发展。重要的是本次活动我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感受快乐。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目标活动。特别是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也能积极的参与。很是感动。最重要的是幼儿在整个的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同时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相互分享,相互交流的整个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幸福的生活。不足之处是活动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 ,有点短了 。

24、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6》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如图) 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 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6的数数,认识数字6)

  (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习6的形成,数数。 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分。 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出自:屈;老.师"

  3、拼小兔:复习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 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5、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图形的乐趣》含反思

  设计意图:

  经过对六种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半圆形)的初步学习,幼儿基本对这六种图形有所认识,而计算课比较枯燥无味,有什么方法让幼儿上一堂有趣的复习课呢?某一天,我做了一个拼图给孩子们玩,没想到他们都很喜欢,因此,我便突发其想,不如把图形变成拼图,让孩子们把图形拼好,从中复习所学的图形,并结合六月份的环保主题爱护环境,把课题融入其中。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

  2、学习在拼版上做原形填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体合作精神。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教学准备:

  1、大图形拼图方块六块;

  2、各种小图形方块,上贴有环保图画;

  3、各种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图形头饰;

  4、录音机及磁带。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场,导入课题。

  1、(音乐:学习解放军)图形军队进场。

  师:“哗!我们的图形军队可真神气。快向我这个总司令报告一下,你们是哪些图形士兵。”"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请个别幼儿作自我介绍,要求句型:报告司令,我是ⅹⅹ形!)

  2、请幼儿给在座的客人老师勇敢地介绍自己,比比谁最威风。

  3、表扬幼儿,并请他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二、复习所学过的图形。

  1、出示大的拼图版。

  师:“请勇敢的小图形士兵回答我,这是什么图形?”(如此类推出示六块拼版)“为什么它们身上有这么多的小图形洞洞呢?来,让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图形?”(请幼儿一一说出答案。)

  三、请幼儿以组为单位,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把空出的图形填上去,并讨论其中图上所画的内容讲了些什么。(老师巡回指导)

  四、请幼儿把拼好的拼版拿出来,逐一贴到黑板上,并向同伴们介绍它所表达的意思。

  1、减少废气污染;

  2、垃圾分类摆放,有效利用资源;

  3、砍树对环境有害;

  4、努力建设绿色家园,让地球更美丽;

  5、地球先生请我们要爱护地球,从小做起。

  五、师总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大家一起珍惜它、保护它,从小学好本领,学习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干净、更漂亮。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

  中班幼儿在图形认知方面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与拼合,因此在孩子们开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动,进一步了解各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中采取游戏情景法引入数学活动内容,利用为喜羊羊过生日,结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一看到喜羊羊等图片,情绪十分高涨。针对中班幼儿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喜羊羊分生日蛋糕,怎样能够分得一样大”,请幼儿集思广益,帮助喜羊羊想办法,孩子们操作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通过两次探索操作,幼儿充分感知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与拼合,感知和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次操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教师结合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认识。孩子们到底是否掌握了对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和拼合的理解呢?我又通过一个“和图形娃娃做游戏”的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游戏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小困难,引导幼儿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些困难。

  最终,幼儿将生活中的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为了能够突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在这次数学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能够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目标思考问题,又能够激发每个幼儿求异的思维方式,为幼儿在思维上拓展了空间,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同,如进行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提问:怎样能够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四)块呢、还有别的方法吗等。

  第二,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

  第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在一次教育活动中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作用正是“学为所用”,因此孩子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十分重要。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运用知识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次数学教育活动只是拉开了图形分割与拼合的序幕,我们还会相继开展圆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引领幼儿在图形学习的领域里探索,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与创新的机会,促进幼儿动手、语言和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

26、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图形―铺地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点感知对称的含义,认识较复杂图案的对称关系。

  2、学习跟同伴合作摆出对称的身体造型。

  活动准备:

  1、 大小、颜色不同的四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图卡若干

  2、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将几何图形进行等分,发现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图形

  1、 幼儿每六人一组,发颜色、大小不同的四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让幼儿进行二行等分。

  2、 引导幼儿比一比,看一看两块图卡是不是一样大。

  二、在各种图形中找出对称的两块

  1、 请一组的小朋友将你们的卡片放在一起,打乱顺序,先任意选择其中的一块,然后再找出与其对称的另一半

  2、 幼儿操作练习,发放图卡,进行指导

  三、找身体上的对称部位和与同伴合作做出对称的动作造型

  1、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我们身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请你说一说。

  2、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整个身体的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

  3、 教师先立正站好,请幼儿说一说身体两边是不是对称的,教师单腿站立,另一条腿后屈,一只手插腰,另一只手在头顶托举。。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说一说,这时身体的两边是否对称。请一名幼儿站在教师的旁边,尝试摆出对称的造型。

  4、 教师请两名身高相当的幼儿摆出一个对称的造型。

  5、 请幼儿思考,怎么样检验两位幼儿的造型是否对称。

  6 、操作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活动反思:

  幼儿在认识图形的时候,需要做到对图形的理解,在实物和图形之间要做到匹配,锻炼幼儿的辨识和认知能力,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27、中班数学教案《图形身份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概括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会用标记进行记录。

  2.在找图形活动中体验包含关系。

  3.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概括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会用标记进行记录。

  活动难点:

  在找图形活动中体验包含关系。

  活动准备:

  1.图形:大红圆、小红圆,大红正方形,大绿正方形、小绿正方形,大绿圆、小蓝圆,大蓝三角形、小蓝三角形。

  2.标记卡片:(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形状标记),画好的房子一座。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第23页上半部分)、油画棒。

  4.已做过作业纸13页的练习。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特征,唤醒已有经验。

  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许多图形,请你们看看黑板上有哪些什么样的图形?

  师:它的大小怎么样,和这个比比看,它是什么样的图形)

  (引导幼儿从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二、提出问题、导入经验

  1.问题抛出,取得初步经验。

  你们知道了这些图形的特征,怎样让别人一下子也能知道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一张记录纸,请你们把他们的特征记录下来。

  看看这张记录纸上,你看得懂吗?

  2.深入探索,掌握图形身份证的制作方法。

  第一格可以放什么呀?谁愿意来试一试,选一选?

  选好了图形,应该做什么呢?!.快思.教案网!

  请幼儿操作,教师指出操作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出制作的经验。)

  总结:今天我们选了一个图形宝宝,然后分别记录它的2个特征,这样就制作完成了它的图形身份证。

  三、幼儿自由制作图形身份证。

  1.操作体验,运用经验。

  每个图形都想请你们帮忙制作一张图形身份证,请你们来试一试吧。为一个图形制作好身份证还可以为其他的图形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

  (1)强调操作要求。主要引导幼儿找出图形的三个外部特征。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交流评价、判断巩固。

  谁愿意把你给图形制作的身份证介绍给大家。

  (选取幼儿多种差异资源样本)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给图形制作了身份证,图形们都很感谢你们,它们还有一个难题要考考你们,同样是制作身份证,但是方法不一样,要请你们看着特征把这个图形画出来。下次我们来试试。如: 幼儿尝试遮住图形,根据特征画出图形。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以老师的身份证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课件的演示和记录示范,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幼儿对图形的外部特征和形状、颜色、大小的特征标记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操作活动打好基础。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动脑,独立地完成记录任务。但也有个别幼儿将特征标记记错了。在集体验证、相互交流时,能力强的幼儿能指出个别幼儿做错的地方。同伴间的互动比较好。操作度、亲和度体现明显。通过教师图片的演示,幼儿对图形身份证有了比较感性地了解。在做图形身份证的时候,很多幼儿都能把所观察到的几何图形特征完整的描述出来。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一定地培养,对图形特征的了解也加深了。

28、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我们班级的孩子是中班的孩子,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戴了一只电子手表,当我问他现在是几点的时候,他只会说出个位的数字,十位以上的连不起来,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正确的念出表上的时间。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的念出时间。

  2.了解钟表的主要结构,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3.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全体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2、理解并运用到以后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1. 自制时钟一个(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钟上有一只小乌龟)

  2. 准备作息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自制钟表,然后提出问题:

  1. 它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哪些表呢?

  2. 表有什么作用呢?

  3. 想一想我们见过的表都有哪些形状呢?

  基本部分

  一、播放龟兔赛跑的课件给幼儿看,教师讲解表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内容是:兔子的腿长,跑得快,乌龟的腿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了一点点远。

  二、1.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每走一圈,短针就走一个数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2. 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是“×点钟”。(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为止,让幼儿能够正确的念出10以上的组合。

  3. 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上拨出各个时间(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来幼儿园上课,中午11吃饭,12点午睡,下午2点起床,3点吃晚饭,下午4点放学回家,晚上8点睡觉)。

  小结: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不能在路上贪玩,要和爸爸妈妈早点回家。

  三、做游戏: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请幼儿拨时钟

  讲游戏规则:找一个小朋友来拨时钟,老师悄悄的告诉小朋友几点,这位小朋友就拨几点,一半小朋友扮演小羊,一半小朋友扮演老狼,请老狼看时间,只有到了六点,就吃小羊,老狼看时间没到就不能吃小羊。

  结束: 请幼儿将钟表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根据幼儿生活中所需要的,在活动中每名幼儿都能够积极的参加到活动当中,同时也能正确的念出钟表上的时间,学会珍惜时间,也没有在出现上学迟到的现象。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把游戏更改一下,让幼儿更加有兴趣来学习,可以把表的时间认识的更加准确。

29、中班数学游戏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产生对图形认知的兴趣。

  2.在认知、操作的基础上,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力、分类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复习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森林、山、小溪、独木桥、儿童乐园大门模型,一幅图形组合画面的课件,不同颜色和不同大小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卡若干,榻榻米,工作盘。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能够按相同图形的不同因素分类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故事情境讲述。

  我是图形妈妈,我的家住在森林里,今天天气真正好,我要带宝宝出去玩,我们翻过了一座山,趟过一条小溪,走过了一座独木桥,看,来到了哪里了?(通过欣赏PPT,给幼儿创设儿童乐园的情境,使幼儿乐于参与其中,这也遵循了幼儿以直观的、具体的形象便于幼儿理解的年龄特征,给幼儿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2.看课件,找图形。

  我的宝宝在哪里呀?引导孩子找出来,比如:小鸟的头和眼是什么形状的或者正方形在哪里。谢谢小朋友帮忙。图形宝宝排起了队伍,瞧!它们的队伍有什么规律,请小朋友看三角形从第一个往一个比一个怎么样?(大)咱们完整说一遍:三角形是从小到大排列的,那么圆形宝宝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从大到小)

  评析:通过从不同身上找图形,来复习基本的图形,并引导幼儿说出不同图形的主要特征,当幼儿找到不同的图形后,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按不同图形的图形分类,同种图形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既复习了幼儿以前所学知识,又不露痕迹的渗透了本节活动的内容,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新的知识点。

  二、学习按图形的特征分类

  1.按不同的图形分类。

  图形宝宝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一座山角山,大家一起来钻山洞,咱们看一下洞口有什么形状?三角形。还有什么形状的?那么三角形的洞口应该让什么的图形宝宝进入呢?好,请小朋友从椅子下面取出第“1”个小包,其余的东西不要拿,过一会儿拿着“1”号包轻轻地走到洞口,不推不挤,注意安全,懂得谦让。把所有的图形宝宝送入洞口后拿着空包放回椅子下面坐下。

  小结:咱们来看看圆形洞口出来的应该是什么图形?三角形应该从哪个形状的洞口出来的?对不对?

  评析:通过教师创设游戏,让幼儿初次对图形进行分类。在这个环节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操作包,这种材料的提供遵循了”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自己积极主动探索与操作才能习得。

  2.按相同图形不同大小来分类。

  图形宝宝钻出山洞继续往前走,哇!还有动物表演呢?动物张着嘴巴,还听到它们的肚子咕咕叫,这是怎么啦?(小动物们都饿了)那们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喂喂它们)小朋友真有爱心,那小动物嘴巴是什么形状的?拿着大的三角形和小的三角形嘴巴的小动物,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状)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大的,小的) 请小朋友拿出第“2”包图形,看清楚饼干的形状和大小再从小动物的嘴巴里放进去。不推不挤,注意安全,懂得谦让。

  小结:咱们看小兔子的嘴巴是大的三角形,它的肚子里应该是什么样的饼干?

  评析:此环节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为幼儿增加了新的难度,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

  3.按相同形状不同颜色来分类。

  小动物们吃饱了继续表演节目,那么再去玩玩跷跷板吧,看跷跷板的座位有什么特点?座位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请拿出第“3”包图形走到跷跷板旁边。

  小结:看看图形宝宝坐的座位对不对?

  评析:这个环节对于能力强的和能力中等的幼儿能够达到目标,但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有一定的难度。

  三、听音乐,找朋友,巩固按图形的特征分类

  孩子们找朋友自由组合的游戏,引导幼儿分类可有一种相同因素、两种相同因素或多种相同因素分类。

  评析:《纲要》指出:在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在这个游戏中,教师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设置了三种操作材料,能力弱的幼儿按一种因素分类,能力中等的幼儿按两种因素分类,能力强的幼儿可按多种因素分类。

  活动延伸:

  将不同的图形投放在益智区,再次供幼儿操作、练习。

  层次一:提供按物体多种特征分类的材料。

  层次二:提供按物体二或三种特征分类的材料。

  层次二:提供按物体一种特征分类的材料。

  活动反思:

  本活动,幼儿对颜色和图形特征已经认知。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课,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讲解示范的时候,因为语速快,部分幼儿幼儿未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导致一个问题说出去来,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问的什么。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本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30、幼儿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含反思

  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中班)

  二、设计意图:

  认识长方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指南》中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为此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三、活动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3、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4、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认识长方形》的PPT课件

  2、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张

  3、闯关游戏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个长方形的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笔幼儿人手一只。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并引出长方形。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要带你们去他的图形王国参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图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长方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像呢?

  (有四条边,四个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观察发现,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有两条面对面的边是一样长的,另外两条边是一样长的。相邻两条边是不一样长的。 3.下定义:有着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面对面的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三)闯关游戏"寻找长方形",幼儿巩固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图形王国的图形宝宝非常喜欢我们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闯过所有的关卡。

  第一关:首先出示颜色相同、摆放整齐,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二关:摆放整齐,但是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三关:出示更多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它们的大小、颜色、摆放位置都不相同,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31、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寻找图形》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

  2、能注意观察生活情境中所隐含的图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寻找图形》

  2、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打开电子白板

  1、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

  2、提问: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身呢?窗户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寻找图形

  1、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师:小朋友,仔细看,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它们全都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

  2、幼儿开始从这幅图中找出那些是用三角形组成、那些是用正方形组成、那些是用圆形组成。

  师:请小朋友到白板上画一画、说一说。

  3、增加图片难度。让幼儿不仅能够找出并能说出图形里藏着多少个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三、通过游戏巩固并复习图形幼儿分组在电脑玩游戏:《寻找图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采用幼儿集体讨论学习后自主游戏的方式,这样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游戏与上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深地帮助幼儿巩固前面的知识并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2、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一到周日》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并能正确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具、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星期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周日及排列的顺序。

  1、多媒体画面

  (1)认识一周日

  教师:星期妈妈有几个宝宝,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幼儿讲述)

  (2)星期宝宝“星期宝宝们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星期宝宝?”

  小结:这七个星期宝宝就组成了一个星期,也叫一周。

  2、学习正确排列一周日

  教师:星期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老是排错队。小朋友,你们谁会帮他们排队呢?谁排第一个?(幼儿讨论)

  3、多媒体画面-多媒体演示一周日的排列

  (1)传说故事教师导语: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哪一天应该排在第一天了吗?接下来怎么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几天?(幼儿讲述)

  小结: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

  二、一星期怎么排

  1、游戏“开火车”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请星期日宝宝当火车头,然后去邀请其他的星期宝宝,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顺序排好成一列“火车”。

  2、你是星期几?(星期六)“星期六后面是星期几?”(星期日)

  小结:星期是循环的。

  三、认识今天、昨天和明天。

  1、多媒体画面

  (1)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星期几?(幼儿讲述)

  (2)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3)小结:今天在中间,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2、游戏“找朋友”

  玩法:先选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宝宝,请他来找出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昨天和明天。

  四、小结幼儿活动。

  课后反思:

  在新纲要中提出让幼儿从操作中思考,这节活动课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幼儿通过课件、多媒体、从不同角度来了解了一周日的概念,并能正确的知道昨天、今天、明天的意义。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