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

首页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颜色排排队―蜈蚣叔叔的袜子》

时间:2022-12-18 15:44:09 A+

中班数学教案《颜色排排队―蜈蚣叔叔的袜子》

中班数学教案《颜色排排队―蜈蚣叔叔的袜子》

1、中班数学教案《颜色排排队―蜈蚣叔叔的袜子》

  设计意图: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如排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我们要归放,游戏中我们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今天我设计的这个排排对,用一个绘本故事《蜈蚣叔叔的袜子》来引导,让幼儿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同时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第一环节让幼儿用两种颜色的夹子给蜈蚣叔叔穿袜子,让他们动手实践操作。第二环节综合幼儿给蜈蚣叔叔穿的袜子颜色我们再次讨论还可以怎么穿,我用图片的方式展示。第三环节,又添加一种颜色的袜子,让幼儿去探索。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

  2、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蜈蚣叔叔的袜子》课件,蜈蚣图片若干,蓝色红色夹子若干,袜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脚运动小脚穿上鞋子真舒服,我们来动一动小脚。

  提问:每个人有几只脚啊?可是,有位朋友长着许多的脚,它是谁呢?播放画面一,引导幼儿猜测是谁的脚。

  二、播放绘本PPT,学习有规律地排序

  1.播放画面二,提问:蜈蚣叔叔是个有名的帅哥,你觉得它哪里帅啊?看看它的脚,好奇怪。你们见过穿袜子的蜈蚣么?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发现有"红绿蓝红绿蓝"的规律)嘟嘟是蜈蚣叔叔的邻居,他好久没看到蜈蚣叔叔了。

  2.播放PPT,提问: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儿看出它生病了?

  3.播放画面四、五、,提问蜈蚣叔叔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袜子?有哪些颜色的袜子?嘟嘟的妈妈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嘟嘟带给蜈蚣叔叔,嘟嘟来到蜈蚣叔叔家正准备离开,蜈蚣叔叔说:"一会又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你能帮我么?我的袜子挂院子里。"好啊"嘟嘟来到了院子里,看到了好多颜色的袜子。

  蜈蚣叔叔可奇怪了,他是按照心情穿袜子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只穿两种颜色的袜子,今天它病了,只想穿绿色和蓝色的袜子,两种的袜子可以怎么穿呢?你们愿意帮助蜈蚣叔叔么?

  4.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袜子有规律的排序。

  (1)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帮助幼儿比较发现两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和幼儿一起观察。

  提问:你觉得蜈蚣叔叔更喜欢哪种穿法,为什么?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的)和幼儿一起观察提问:这几个小朋友用了几种方法啊?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交换位置……)两种颜色的袜子还有别的穿法么?(幼儿讨论)

  (2)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发现新的规律。教师把幼儿探索新的规律用图片进行展示。

  5.延伸活动:初步感知三种颜色袜子的排列规律。

  提问:蜈蚣叔叔得到你们的帮助很开心,你们呢?

  现在蜈蚣叔叔它又想穿三种颜色袜子了,哪三种颜色啊?你们还愿意帮助它么?那我们把夹子放在益智区,等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帮助它吧。

2、大班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教师出时传好的项链,进行提问:

  1、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去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活动反思:

  《排排队》本课的亮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造型表现的经验,仅靠老师的讲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课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

  一、以趣味为本

  学生画的人普通是用几个圆和火柴人的线条为符号的形象化,一种习惯性的表现,缺少观察和思考的成份,对此,我以游戏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同桌来感受“人”的外形线条,再用童趣的长高高,减减肥的添画法来动动手术,在本课中有玩,有学,有乐,尽管如此,快乐了还需要有效,达到教学目的仍是课堂追求的最终目的。

  二、以生活为样

  排排队此课用公共场合常见的排除现象设置情境,进行观察和人物绘画表现,排队不管学生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很常见,上学,放学,吃,玩都经历过,容易唤起学生的回忆,从而也能“侃侃而谈”排队时的场景和发生的故事。例如有个学生说,他在买车票的时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进一步引导,让他谈谈不排队的行为,以及他当时的感受,这样比说一句空洞平白的我们都要讲文明,守秩序要来得生动和深刻。

3、小班数学课教案《长短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

  2、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能区分大、中、小。

  材料准备:长短不同的绸带、扭扭棒、笔;幼儿操作练习册(苗P7)相应的粘纸。

【活动重点】

  比较区分长短

【活动难点】

  比较3样物体的长短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你说出给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扭扭棒、笔)

  二、比一比。

  1、两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1)分别比较两根绸带说说哪根绸带长,哪根绸带短?(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2)请个别幼儿演示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讲讲自己比较的办法)

  小结(重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可以用眼睛看,比一比。当看不出来时,可以将两样东西的一头对齐进行比较,这样也能知道哪个长,哪个短了。

  2、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1)分别比较3支笔(讲讲理由)

  (2)3根绸带的长短,(三根绸带一头对齐比较)

  小结(难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用同样的方法,三样东西一起比:一头对齐,捏住,比出最短的,再比出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队了。

  三、排一排,贴一贴。

  1、请你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粘纸,并和原来同类的物品比一比,帮他们排排队。

  (引导幼儿先将一头对齐,再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按长短顺序进行排队粘贴)

  2、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4、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照ABAB的规律进行排序。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串珠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模仿游戏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个模仿游戏,我来做一个动作,小朋友来模仿我的动作。!出自:快思老.师!小耳朵要仔细听噢?拍手-拍腿,拍手-拍腿、拍腿-跺脚,拍腿-跺脚、拍肚皮-拍肩,拍肚皮-拍肩,通过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按ABAB规律排序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邀请我们去羊村去做客,他正在羊村等着我们呢,我们赶快出发吧。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规律

  1、师:哇,羊村到了,喜羊羊正在门口等着我们呢,小朋友看门口的小花也在欢迎我们呢,提问:小朋友看看小花宝宝是怎样排队的?(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是按照物体颜色间隔排序的方法)小朋友说得真好。现在我们赶快跟着喜羊羊去羊村看看吧?

  2、(师播放第二张幻灯片)小朋友快看是谁呀?(慢羊羊村长)慢羊羊村长好像有话跟要说(播放录音)不好了,懒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我们快和喜羊羊一起去救他吧。

  3、(师播放第三张幻灯片)狼堡到了,小朋友看,狼堡门口有许多陷阱,想要躲过这些陷阱我们就要发现陷阱里的秘密。小朋友仔细看陷阱是怎样排列的?(一个绿的,一个红的)小朋友说得真好,如果我们继续往前走会遇到什么颜色的陷阱?谁来试试把隐藏的陷阱找出来?(引导幼儿按规律将陷阱找出来)小结:全体幼儿说一遍

  4、(师播放第四张幻灯片)我们终于躲过陷阱了,不好,懒羊羊被灰太狼放到锅里了,要想就出懒羊羊必须解除灰太狼的魔咒,灰太狼的魔咒就藏在这些苹果里。小朋友擦亮眼睛仔细看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是怎样排队的?(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小朋友说得真好,接下来应该怎样排?(引导幼儿按规律将陷阱找出来)小结:全体幼儿说一遍

  5、(师播放第五张幻灯片)灰太狼的魔咒终于被解开了,可是邦着懒羊羊的绳子还是没打开,灰太狼说了,只有把墙上的机关按钮全都点亮,懒羊羊才能获救。我们快来看一看,这些按钮是怎么样排列的?(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小朋友说得真好,接下来应该怎样排?(引导幼儿按规律将陷阱找出来)小结:全体幼儿说一遍。师:哈哈,灰太狼终于被打败了。

  6、(师播放第六张幻灯片)今天是美羊羊的生日,美羊羊邀请戚老师和小朋友一块去参加,可是我送给美羊羊的礼物还没有准备好,小朋友快来帮帮我吧? 看,老师准备了一条项链,这条项链是什么颜色的呀?(粉、黄),它是怎么排列的?这条项链是粉珠珠、黄珠珠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这条项链还没做完呢,哪个小朋友来帮我做完,看看后面应该排什么颜色的珠珠呢?(请一幼儿师范)做完后完整说一说。

  7、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颜色串项链

  师: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方形的小珠子,它们都有什么颜色?小朋友也来做一条漂亮的项链送给美羊羊吧?让两种颜色的小珠子一个隔一个串起来。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题,由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数学《排排队》是一节按规律排队的活动。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操作的乐趣。

  对于第一次接触按规律排队。通常孩子们都感觉比较困难。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排队对于孩子们比较贴近他们的的生活,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感受排序是有规律的。在后面的操作部分孩子完成得都很好。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对按规律排队掌握也比较好。

5、中班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6、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7、中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花片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大花片5、小花片10);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幼儿想象观察花片)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个别幼儿猜测)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个幼儿介绍)。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板(教师示范打开方法),想想看你还能用5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面试一试、排一排。(播放音乐幼儿开始操作)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1个)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小旗、两条线)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排几排队伍呀?(2排)每排队伍排几个?(5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一样长)像这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大小相同的花片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排得有的松,有的紧。)

  教师总结:同样的花片排队,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靠的比较紧,队伍就会短一点。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就比较长。我们把这个叫做疏与密。刚才我们就是把5个花片排的一样长或者疏密不同。

  四、第三次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就再来接受挑战吧!看看这两个花片怎么样?(一个大一个小)

  师:这一次请你们拿5个大的花片和5个小的花片排排队,看看它们能不能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表扬表扬自己吧!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相同数量的多种排法。

  师:请你们送花片回家吧!我们小朋友也到操场上去玩个排队游戏吧!(5人一组幼儿自由排各种队形。)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题,由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数学《花片排排队》是一节按规律排队的活动。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操作的乐趣。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对按规律排队掌握也比较好。

8、中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 能正确点数数量为6的物体并说出总数,认读数字6。

  2. 复习6以内的数,能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3. 能大胆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4. 引发幼儿学习数字6的兴趣。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5。

  物质准备:PPT、展板3个、喜羊羊等图片3张、青草和数卡(人手一份)、礼物若干、4组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幼儿园园庆,羊羊来祝贺”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幼儿园要过60岁生日了,羊村的羊羊们都来祝贺啦!”

  二、以“招待前来祝贺的羊羊吃草”,复习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引导幼儿找出点点数量与羊羊身上数字一样多的青草,送给相应的羊羊。

  2.教师与幼儿共同验证青草是否送对,巩固正确点数5以内的数。

  三、出示羊羊们送的园庆礼物,学习6。

  1.依次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送的5个红气球和5个黄气球,引导幼儿依次点数红黄气球数量。

  师:“羊羊们送了我们许多的气球。瞧,喜羊羊送给我们红气球,红气球有几个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伸出右手食指来进行点数)

  “1,2,3,4,5,红气球一共有5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呀?”(幼儿找出卡片数字5,PPT上相应出现数字5)。

  2.结合“没有数到的黄气球”,引导幼儿再次点数黄气球数量。

  师:“哎呀,美羊羊说,我还有一个黄气球你们没有数到呢!”“现在黄气球

  有几个呢?我们再来数数。”“1,2,3,4,5,6,一共有6个,原来5个气球添加上一个是6个气球。6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呀?”(请幼儿找出卡片数字6,PPT上相应出现数字6)。

  3. 引导幼儿说说:数字6像什么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哨子图片)。

  四、游戏《取礼物》,巩固对6的认识。

  1.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寻找羊羊们送的其他数量是6的园庆礼物。

  “羊羊们除了送气球,还送了很多礼物。不过只有数量是6的礼物是送给我们中三班的,其他礼物是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们不要找错了。”

  2. 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呢?

  3. 教师小结:原来6朵花、6棵树、6个苹果等等数量是6的物品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五、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参加羊村PARTY邀请卡,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

  1.介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活动。

  任务一:制作手套

  根据手套上的数字,夹上和数字数量一样多的图片。

  任务二:整理羊村货架

  将不同数量的实物放到相应的数字货架上。

  任务三:排列羊村火车

  按照卡片上的实物数量或数字连接相应的数字或实物卡片,排列在自制火车上。

  任务四:装饰羊村心愿树

  根据新年树上的数字或者实物来粘贴相应数量的装饰图片或者数字。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验证闯关操作结果,进行纠错。

  3.完成任务,获得邀请卡,师生共同参加羊村PARTY。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中投放认识6以内的数的学习材料,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

  小百科;6是5与7之间的自然数。是阿拉伯数字,是自然数字中的一员。

9、中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5的见解。

活动准备:

  教具:水果图片、树叶图片若干

  学具: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游戏: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肖老师来玩拍手游戏

  2、师:小朋友,肖老师问你,1添上1 是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1添上1是2.

  师:小朋友,肖老师问你,2添上1是几?

  3、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1——4,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

  动作)

  4、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如:教师说1,幼儿

  接着说2、3、4

  二、学习5的形成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苹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苹果吃。我们看看它摘了

  几个苹果,是怎么摘的/

  教师扮演小黄狗,摘苹果,先摘4个苹果。

  小黄狗的苹果摘好了,我们来数数它一共摘了几个苹果?

  小狗刚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个苹果给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个苹果,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黄狗一共摘到了几只苹果吧!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4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有5个苹果。

  小黄狗一共摘了5个苹果。

  3、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慢慢地变黄了,黄了的树叶会掉到地上去,

  成了落叶。

  教师演示一棵树上落下来了4片树叶。

  接着又落下来了一片。

  引导孩子说出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

  4、以相类似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5的形成。

  5、小朋友,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那我们就知道了4添上

  1是5.

  三、拾落叶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们也想去拾落叶吗?

  2、教师为每张桌子发放好一定的落叶。

  3、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拾落叶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小朋

  友听老师的指挥,老师请你先拾几片,你就先拾几片,然后拾几片,还

  要边操作边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结束部分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4添上1是5。

  请小朋友下了课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数量是5。

10、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2.抽象出4、5、6、7、8各数的实际意义。

  3.感知并认读数字。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各小组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学习新游戏:排排队

  1.出示方向标记卡,认识它的含义:大、小、箭头各表示什么。

  2.出示一套排序材料,请幼儿说说看标记怎么排排队。最大的放在什么地方,最小的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标记卡表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3.讲清“排排队”的名称,要求幼儿按照标记卡将所给材料排序。

  二、介绍各小组活动名称、要求

  小组活动一:排排队

  目标: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准备:方向标记卡8张,排序材料8套(每套均由同一画面内容但大小不等的5张图片组成。如:大小兔子、 大小蜗牛)。

  玩法:幼儿根据方向标记卡(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将所给大小不等的操作材料排序。

  规则:按方向标记卡提示的方向排序,并说出序列的规律。

  小组活动二:点娃娃找朋友

  目标:抽象出5、8、7、8各数的实际意义。

  准备:圆点卡8套(各画有5、6、7、8个小圆点),分类盒8个,各种画面内容的图片8套(图片上的物体数量分别是5、6、7、8个)。

  玩法:请幼儿将图片按照画面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最后用圆点卡片表示图片上物体的数量。

  规则:将图中物体数量相等的图片放一起,再用圆点卡表示每格图片画面内容的数量。

  小组活动三:数字拼图

  目标:感知数字,认读数字。

  准备:数字1—10的拼图8套。

  玩法:两位幼儿合作拼凑1—10的各个数字,拼完后告诉老师这些数字分别叫什么。

  规则:将零散的数字块全部拼成一个个完整的数字。同时读出其名称。

  小组活动四:小兔吃饭

  目标:抽象出4的实际意义。

  准备:小兔纸袋10个(开口处装饰为小兔嘴巴,头上蝴蝶结处贴有4个小圆点),萝卜、青菜、青草、蘑菇 等图片10套。

  玩法:请幼儿按照小兔头上的小圆点数量把和它一样多的图片放入小兔的“嘴巴”里“喂食”。并且说明 喂小兔几个。

  规则:图片上物体数量要与小兔蝴蝶结上小圆点数量一样多,才可以喂食,同时要说明喂的是几个。

  三、幼儿分组活动。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组,观察其是否按标记卡排序:若有幼儿感到困难,教师可减少排序图片的数量,使图形大小差别较为明显;对待排序快的幼儿增加排序图片数量,并鼓励其从多个方面来排序。[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要求每个幼儿都轮流到第一组活动一次。巡视其他各组活动情况,给予个别引导:①第三组数字拼图的幼儿能力较弱,要求他们拼完全部数字后,按顺序指认数字,帮助其区分易混淆的数字。②对第二组中还不能用圆点卡正确表示图片中物体数量的幼儿,引导其参加第四组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11、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泡泡排队―按规律排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五、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12、中班数学教案《蜈蚣叔叔的袜子》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平时上到数学课时老师总觉得枯燥乏味,幼儿更是不能集中注意力,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当拿到《蜈蚣叔叔的袜子》这个数学绘本时,我就被它的故事内容、画面所吸引,因为这个故事幽默风趣,又有很多数学元素在里面,比如排序、单双数、一对一对数、比多比少、规律等等,特别是给小蜈蚣穿袜子时,让幼儿尝试自己排序涂色,整个操作,趣味性强,又让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排序具有一定的规律。

  2.了解故事中动物的特征,体验故事内容的幽默与有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蜈蚣叔叔的袜子》。

  2.每人一张小蜈蚣的操作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认识小精灵嘟嘟。

  二、阅读理解

  (一)大胆表达

  1.他们是谁?蚯蚓和蜗牛有脚吗?蚯蚓他们少了什么?谁的脚最多?蜘蛛有几只脚?一起来数以数。

  2.猜猜比蜘蛛脚还多的是谁?出示蜈蚣图片引导幼儿两只两只数蜈蚣的脚。

  3.说说蜈蚣叔叔哪个地方帅?

  4.你从哪里看出蜈蚣叔叔生病了?

  5.为什么会“惊呆”?蜈蚣叔叔的袜子是怎么晒的?

  (二)尝试排序

  1.出示两张蜈蚣叔叔的照片。

  第一张:蜈蚣叔叔选了哪两张颜色的袜子来穿呀?接下去该穿什么颜色的袜子呢?(引导幼儿说一双袜子)

  第二张:这次蜈蚣叔叔先穿什么?按照这个方法,后面有几只脚我们大家一起来给蜈蚣叔叔穿吧。(集体穿)

  2.让幼儿尝试说说给蜈蚣叔叔穿出不同的规律。

  三、经验迁移

  1.给小蜈蚣穿袜子。

  2.展示幼儿作品,说说小蜈蚣穿袜子的规律。

  3.我们的幼儿园,教师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让我们到外面去找找吧。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以故事引入,利用幼儿爱听、爱看的特点,用故事《蜈蚣叔叔的袜子》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指导观察,蜈蚣叔叔穿袜子排列的顺序,从而掌握AB排列的规律,以蜈蚣叔叔的故事为主线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从而层层深入。让幼儿自己来做蜈蚣叔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探索精神,让他们自己来找规律,灵活的运用ABC的规律进行游戏穿袜子,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游戏加深巩固,以“蜈蚣走走”让幼儿运用ABC规律来排队,进一步巩固幼儿对ABC规律的认识。

1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1―7的数字》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复习1-7的数字,能认读数字点卡。能手口一致地点数。

  2、知道6添上一个是7.

  3、能给数字正确排序,复习相邻数。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7的数字点卡若干。

  2、白雪公主的面具7个,小熊的面具7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数字宝宝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数字宝宝。

  1、出示数字卡片,让小朋友们认读2、请出六位戴面具的白雪公主,请小朋友数一数,台上来了几位白雪公主?(6位)再请上一位,一共是多少位?(7位)师强调:6个添上一个是7请出6只小熊,请小朋友数一数,台上来了几只小熊?(6只)再请上来只,现在一共是几只小熊?(7只)师强调:6添上1是7.

  二:数字宝宝说:小朋友们都很棒,能够正确地认识1-7的数字卡片,它们还要喝小朋友们玩游戏呢。

  老师任意出示1-7的数字卡片,请小朋友们拿出相应数量的雪花片,摆出你喜欢的图案。(由易到难)老师先检查几组,然后请摆对的小朋友当小组长去检查,帮助没有摆对的小朋友拿出正确的数量。

  这时小朋友们用这些雪花片摆出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老师表扬一下一部分富有创意的图案。

  三、数字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排排队:

  1、填出相邻数:出示题目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习巩固5、6、7 这三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为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教学软件,优美的动画配以轻快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观,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

14、中班数学教案《学习6―9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6—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幼儿能熟悉地找出6—9各数的相邻数。

  3.知道朋友间要团结友爱。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学会了10以内的数字。

  2.1—10的数字胸卡三套,1—10的数字卡和实物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搬了新家,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现房子图片,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1、“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2、用向小朋友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数字们见小朋友来了都非常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3、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说出数字间的关系。(多1或少1)

  三、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邻居,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比它少1,右边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2、游戏;将幼儿每6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6—9的数字胸卡带上。教师逐一请数字6—9的幼儿出来找朋友,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各数的好朋友找出来,并说一说数字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3、小结游戏情况。

  四、玩实物卡。

  幼儿两两一组将实物卡按1—10的顺序排好,然后说一说,找一找各数的相邻数。

  五、活动总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活动延伸:

  教师把胸卡、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第一个活动2—5相邻数的学习,孩子对 2、3、4、5这几个数的相邻数很熟悉,而且能很快说出他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并且说出前面的朋友和后面的朋友与中间数少1和多1的数量关系,第一个活动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第二个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将操作的要求清楚的告诉孩子,让孩子能回忆上次的操作方法,迁移已经学会的操作经验进行再次操作。今天孩子的操作速度快了,大部分幼儿都能快速正确的找到某数的相邻数。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习,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习,这样对幼儿的学习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15、中班社会教案《十二生肖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和了解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及排列得顺序,学习序数1—12,能真确使用“12”以内序数词表达物体的排列次序。

  2、在为十二生肖送礼物的游戏中,感受过新年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基本掌握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及排列顺序。

  材料准备:1-12的数字牌、十二生肖动物桌面教具、十二生肖钟。

  活动重点:

  学习序数1—12。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引出主题

  出示生肖钟,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杜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2、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钟有什么不一样?<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平时看到的钟用数字表示时间的,今天的钟是用动物来表示的。)

  3、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物?

  4、一共有几只?

  师小结:这十二种动物我们叫做十二生肖也叫做十二属相,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在我们中国流传了几千年。

  二、结合生肖,学习序数

  1、十二生肖是有顺序的,有谁知道是怎么排列的?

  2、谁排第一?第五是谁?

  3、猴子排在第几?羊呢?那猪呢?等等。

  小结:十二生肖是排着队来,它们都有自己的号码,是挨着顺序来的。

  4、游戏:谁不见了

  规则: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请你闭上小眼睛,七六五四三二一,睁开眼睛看一看,什么生肖不见了。

  (1)出示桌面上的一群未排队的十二生肖

  ①钟面上的十二生肖挨着顺序,排好了队,这里的十二生肖站得乱七八糟,谁来帮帮忙,让它们的队伍也是整整齐齐的。(请一幼儿上来排,其他幼儿纠正。)

  ②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两头两张(鼠和猪)

  提问:谁不见了?

  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③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中间一张(羊)(空挡保留)

  提问:谁不见了?

  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④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中间一张(马) (不保留空挡)

  提问:谁不见了?

  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5、送礼物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礼物要送给十二生肖,每人选一样礼物。在送的时候请你说一句好听的话:我打算送给排在第几的什么动物什么礼物。也可以说说新年祝福的话。

  三、迁移运用,解决质疑

  1、老师知道班级里,有的小朋友属马的,有的小朋友属羊的,你们知道谁大呀?(比较马、羊排列顺序)

  小结:排在前面的是先出生的,排在后面的是后出生的。

  2、老师和班里的有些小朋友一样都是属羊的,我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十二生肖是十二年一个轮回的,老师是前面轮回到的,小朋友是后面轮回到的。

  十二生肖还有许多小秘密,以后我们再来讨论吧。

  活动反思:

  《十二生肖》这一活动的构思和组织,是来源于教师对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把握和幼儿发展要求有所了解,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提高为根本目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其探索创新的欲望,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主角。所以该活动上的比较成功。孩子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感知1-12的序列,并理解了序数的真正含义,最后的提升部分也大出我所料,孩子竟能解释什么叫轮回。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真是比以前聪明。

16、中班优质数学教案《排排队》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习惯5根。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桦桦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①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②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4、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知道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教材分析: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如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要归放,游戏中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队"这个活动选自百科画册,这是幼儿在比高矮基础上按照要求对物体进行排序。活动中的重点是学习比较物体高矮,能按高矮进行排序,难点是了解比高矮的条件。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第二环节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在此间,我通过游戏演示小鸭小鸡小猫动物形象和操作比较,帮助幼儿了解比高矮的条件(二个以上在同一高度上)。第三环节与同伴比高矮,这一环节中幼儿亲身投入比较活动中,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及时应用习得知识。第四环节排排队,通过给三个幼儿排队、老师错空、幼儿改正、小组操作,进一步让幼儿巩固物体的排序。第五环节延伸活动对排序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17、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蜈蚣叔叔的袜子》含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课枯燥乏味,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力,也提不起兴趣。当拿到《蜈蚣叔叔的袜子》这个数学绘本时,我就被它的故事内容、画面所吸引,因为这个故事幽默风趣,又有很多数学元素在里面,比如排序、单双数、一对一对数、比多比少、规律等等,特别是给小蜈蚣穿袜子时,让幼儿尝试自己排序涂色,整个操作,趣味性强,又让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排序具有一定的规律。

  2.了解故事中动物的特征,体验故事内容的幽默与有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蜈蚣叔叔的袜子》。

  2.每人一张小蜈蚣的操作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认识小精灵嘟嘟。

  二、阅读理解

  (一)大胆表达

  1.他们是谁?蚯蚓和蜗牛有脚吗?蚯蚓他们少了什么?谁的脚最多?蜘蛛有几只脚?一起来数以数。

  2.猜猜比蜘蛛脚还多的是谁?出示蜈蚣图片引导幼儿两只两只数蜈蚣的脚。

  3.说说蜈蚣叔叔哪个地方帅?

  4.你从哪里看出蜈蚣叔叔生病了?

  5.为什么会“惊呆”?蜈蚣叔叔的袜子是怎么晒的?

  (二)尝试排序

  1.出示两张蜈蚣叔叔的照片。

  第一张:蜈蚣叔叔选了哪两张颜色的袜子来穿呀?[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接下去该穿什么颜色的袜子呢?(引导幼儿说一双袜子)

  第二张:这次蜈蚣叔叔先穿什么?按照这个方法,后面有几只脚我们大家一起来给蜈蚣叔叔穿吧。(集体穿)

  2.让幼儿尝试说说给蜈蚣叔叔穿出不同的规律。

  三、经验迁移

  1.给小蜈蚣穿袜子。

  2.展示幼儿作品,说说小蜈蚣穿袜子的规律。

  3.我们的幼儿园,教师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让我们到外面去找找吧。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以故事引入,利用幼儿爱听、爱看的特点,用故事《蜈蚣叔叔的袜子》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指导观察,蜈蚣叔叔穿袜子排列的顺序,从而掌握AB排列的规律,以蜈蚣叔叔的故事为主线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从而层层深入。让幼儿自己来做蜈蚣叔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探索精神,让他们自己来找规律,灵活的运用ABC的规律进行游戏穿袜子,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游戏加深巩固,以“蜈蚣走走”让幼儿运用ABC规律来排队,进一步巩固幼儿对ABC规律的认识。

18、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花片排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大花片5、小花片10);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幼儿想象观察花片)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个别幼儿猜测)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个幼儿介绍)。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板(教师示范打开方法),想想看你还能用5 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面试一试、排一排。(播放音乐幼儿开始操作)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1个)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旗、两条线)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排几排队伍呀?(2排)每排队伍排几个? (5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一样长)像这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大小相同的花片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排得有的松,有的紧。)

  教师总结:同样的花片排队,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靠的比较紧,队伍就会短一点。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就比较长。我们把这个叫做疏与密。刚才 我们就是把5个花片排的一样长或者疏密不同。

  四、第三次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就再来接受挑战吧!看看这两个花片怎么样?(一个大 一个小)

  师:这一次请你们拿5个大的花片和5个小的花片排排队,看看它们能不能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表扬表扬自己吧!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相同数量的多种排法。

  师:请你们送花片回家吧!我们小朋友也到操场上去玩个排队游戏吧!(5人一组幼 儿自由排各种队形。)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开始部分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19、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我的好帮手――生活中的夹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摆弄各种各样的夹子,感知夹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了解不同夹子的不同功用。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情境创设:小兔家(矮柜、衣架、小兔一家的合影等)。

  2.各种各样的夹子(食品夹、发夹、衣服夹、被子夹等)。

  3.三组幼儿操作材料:一组,用夹子打扮娃娃;一组,把食品分类;一组,晾衣服。

  4.特殊夹子:封袋夹,核桃夹,报夹、锅夹、饺子夹等。

  5.藤编篓,核桃,音乐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家,我们一起帮帮忙吧!

  来,出发吧!(听音乐四人一纽搬箱子进入活动室。)小兔家到了,我们把箱子放下来。(幼儿依次放好。)

  2.探索实践,了解夹子功用。

  (1)自由选择夹子进行探索并交流。

  师:真累呀,我们到小兔家找个地方坐下来歇会儿吧!"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老师也搬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出示夹子。)师:等会儿请你们四个人一组来玩一玩夹子,和好朋友说一说这些夹子都有什么用。(注意出示完以后及时盖上箱子的盖子。)孩子玩一玩,说一说,夹一夹。

  师:现在请你们把篓子里的夹子都夹到身上,(不好夹的拿在手上)回到位置上。

  师:来,每个人多带几个夹子,全部带到位置上。

  分别请幼儿说一说:你拿的什么夹子?有什么用?(可请幼儿到前面介绍。)有意识介绍几种,为分类作准备。

  师:现在要请小朋友来送夹子了。怎么送呢?(出示标记,标记夹在一含篓子上。)看谁送得又快又对!

  (孩子们送完后我轻轻将椅子和箱子靠边放。)

  (2)尝试运用夹子帮小兔收拾房间,了解不同夹子的功用。

  师:小朋友都送对了!来看看你们搬的是什么?

  分别出示箱子里的物品。

  (给孩子看食品篓)哇,有这么多好吃的,等会儿请你们把相同的食物放到一个袋子里。注意不能用手拿哦!想想用哪个夹子来帮忙。

  师:(神秘)这是?

  幼:娃娃。

  师:娃娃的头发有点乱,小兔想请你们来帮娃娃打扮头发呢!

  师:这个箱子里有衣服、被子,你们要找合适的夹子将它们夹到绳子上。

  师:玩的时候想一想,你请哪个夹子帮忙最合适。

  现在四个人一组商量一下,你们玩什么,要请哪个夹子来帮忙。(分别请各组幼儿去操作。)鼓励幼儿与同伴商量合作,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夹子完成任务。

  (音乐)

  (3)集体检查幼儿收拾、整理的情况。

  小结:(带幼儿参观)终于收拾好了,小兔家很整洁!

  (神秘地)出示封袋夹,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师:(悄悄打开夹子)这也是一种夹子。

  师:我看到面包袋的袋口开着呢。看我!(边说边拿封袋夹封面包袋的袋口)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要用这个夹子把面包袋封起来?(防止灰尘、不会坏、保鲜等)--咦,这个夹子真神奇!

  3.师幼互动,尝试打开核桃。

  师:(出示一个核桃)小兔家还有核桃呢,可是它不知道怎么打开,请小朋友想想办法!(幼儿说出摔、拍、敲、咬、踩等,)师:我这儿有个夹子,谁来试试看,能不能用它打开核桃?

  师:这个核桃夹用处可大了!

  (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夹子呢。(出示长长的报夹、锅夹、饺子夹等稍作介绍)--夹子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4.开动脑筋,运用身体表现。

  师: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出不同的夹子来呢。一起来变变看。(教师演示)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变出不同的夹子。

  听音乐玩游戏。

  师:走走走,变变变。

  玩3-4次,带幼儿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

20、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数字排队1-6》含反思

  一、说幼儿:

  中班孩子在小班已经有了能用数词描绘事物或动作的基础。到了中班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在区域活动中孩子对数量的操作游戏特别感兴趣,而且初步知道数与量相对应。这一时期是幼儿对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班级里有的孩子也能尝试着用第一个表述自己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用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来进行游戏活动的,可以说,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但不够全面。

  为此,和幼儿一起发现和体会一定顺序排序的队形整齐有序,人多时按顺序先后排队比较公平。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排列的。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游戏活动来帮助孩子发现排列的顺序,使孩子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表达。

  二、说教材: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因为叙述教学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原则,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实际发展水平,所以从技能、知识、情感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

  1、让幼儿认识序数1-6。

  2、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字来描述的,对环境中各种数字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活动重点

  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认识序数1—6。

  五、说活动难点

  尝试用6以内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字来描述的。对环境中各种数字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六、说教法

  根据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

  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6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

  并能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多种游戏活动围绕教育目标进行直观有趣的教学。

  七、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我为活动做了以下的准备:

  1、能调头的火车图片一幅(画有6节车厢,分别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紫色、粉色)、数字卡1-6(1套)。

  2、小动物图片6张(小熊、小猪、小狗、小鸡、小猫、小兔)。

  3、电脑、投影仪、投影幕。

  4、记录表若干、电影票若干、水彩笔若干。

  八、说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动物坐火车旅行”,帮助幼儿认识“6”以内的序数。

  (1)教师出示火车图片(火车头朝左),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边出示小动物图片边提问:

  ①哪些小动物都来乘车了?

  ②小动物们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呢?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从左到右)

  (3)玩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复习巩固从左到右1至6的序数。

  2、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方向物体的排列次序。

  3、指导幼儿个别操作,学会用第几层、第几号的形式来表示动物的住处。

  (1)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幢六层的楼房,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上下的空间关系。

  (2)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号的形式来表示动物的住处。

  (3)幼儿操作活动:帮小动物们的家都贴上门牌号码

  4、游戏:“看电影”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提供4排,每排为红、黄、蓝、绿颜色的椅子,每排的椅子靠背上贴有数字号码1-6。

  教师给每位幼儿发一张红、黄、蓝、绿颜色的电影票,每张电影票上写有座位号码。

  幼儿根据电影票上的颜色和座位号,找座位。

  (2)幼儿自由取票找座,观看动画片〈小鲤鱼〉。

21、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图形―铺地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点感知对称的含义,认识较复杂图案的对称关系。

  2、学习跟同伴合作摆出对称的身体造型。

  活动准备:

  1、 大小、颜色不同的四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图卡若干

  2、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将几何图形进行等分,发现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图形

  1、 幼儿每六人一组,发颜色、大小不同的四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让幼儿进行二行等分。

  2、 引导幼儿比一比,看一看两块图卡是不是一样大。

  二、在各种图形中找出对称的两块

  1、 请一组的小朋友将你们的卡片放在一起,打乱顺序,先任意选择其中的一块,然后再找出与其对称的另一半

  2、 幼儿操作练习,发放图卡,进行指导

  三、找身体上的对称部位和与同伴合作做出对称的动作造型

  1、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我们身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请你说一说。

  2、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整个身体的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

  3、 教师先立正站好,请幼儿说一说身体两边是不是对称的,教师单腿站立,另一条腿后屈,一只手插腰,另一只手在头顶托举。。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说一说,这时身体的两边是否对称。请一名幼儿站在教师的旁边,尝试摆出对称的造型。

  4、 教师请两名身高相当的幼儿摆出一个对称的造型。

  5、 请幼儿思考,怎么样检验两位幼儿的造型是否对称。

  6 、操作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活动反思:

  幼儿在认识图形的时候,需要做到对图形的理解,在实物和图形之间要做到匹配,锻炼幼儿的辨识和认知能力,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22、中班数学教案《排第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1—5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

  2、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建立一维的空间位置对应。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小猴子、小狐狸、熊猫、长颈鹿、大象)的图片各一张。

  2、五节车厢的小火车(画在黑板上。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自然导出序数概念。

  1、故事导入:

  动物王国有一列小火车,小动物们决定乘火车去北京玩一玩。教师出示五节车厢组成的小火车图,请幼儿数一数小火车共有几节车厢(1、2、3、4、5,共有五节车厢)?我们用数字王国里的数学宝宝来为这几节车厢做上标记吧!(引导幼儿把数字宝定贴在车厢上。)

  2、教师标识数卡:

  教师:我们怎么来标上数字呢?(我们先找到火车头,从火车头的一边开始标数字。)

  3、教师边演示边说:

  这里是第一节,我们用数字1表示,把数字1贴在上面;这里第二节,我们用数字2表示,把数字2贴在上面……

  教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教师小结:

  我们刚刚说的“第一节、第二节……”就是数学里的序数词。

  4、教师提问:

  有哪些小动物要去旅游呢?教师拿出动物图片,一边示范讲解,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放入相应的车厢里。(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小猴子坐在第一节车厢,小狐狸坐在第二节车厢,熊猫坐在第三节车厢,长颈鹿坐在第四节车厢,大象坐在第五节车厢。

  二、理解序数的概念,口头表达谁排在第几节车厢。

  1、火车开了很长时间,停了下来请乘客们下车休息一下,动物们都下了车。

  2、等火车马上就要开走的时候,熊猫着了急,因为它找不到自己的车厢了,它不记得自己坐在第几节车厢了。

  3、谁愿意帮助他呢?可以怎么帮助他?(告诉他是第几节车厢,或直接带他去。)

  4、请小朋友说一说谁在第几节车厢。

  三、通过操作,尝试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

  请几名幼儿分别把小动物的图片放在火车相应的空格处,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练习。

  四、打开幼儿用书,或观看挂图边完成操作练习。

  1、共有几只小动物在玩滑滑梯?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位?

  2、请在每个小动物后面对应的方框内打勾。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3、中班数学教案模板:企鹅排队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2得相邻数,感知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2、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3、在游戏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7、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企鹅图片6张,1-3数字卡片。

  2、音乐《找朋友》。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学习2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感知相邻两数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以故事形式引出活动。 今天一大早,企鹅新村特别热闹,因为他们要搬新家了。企鹅哥哥一摇一摆走来了,我们来看看,来了几只企鹅哥哥?一只企鹅哥哥用数字几表示……企鹅哥哥、姐姐、弟弟都搬进了新家,他们心里真高兴呀。

  2、尝试运用相邻数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小企鹅们来做智力游戏了,他们要给长条点卡排队。 ——找出1、2、3、4的点卡,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长条卡排队。 ——3有好朋友吗?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为什么?(因为3在中间,它比前面的2多1,比后面的4少1.) ——引导幼儿观察长条卡片加以验证。

  3、游戏:企鹅请客 今天,小企鹅们要请小朋友到他们的新家来聚餐。 小朋友每人一张数字卡,音乐响起,小朋友又唱又跳自由活动,音乐停,小企鹅出示数字几,他的好朋友就进入企鹅家里来,围到他的左右来聚餐。

  一、观察企鹅的外形,找不同。 老师:有6只小企鹅来到了咱们的教室里,欢迎他们吧! 请幼儿区分6支企鹅的不同之处,将相同的企鹅挨在一起,并将代表图片展贴在黑板上。 老师:他们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将数字1、2、3于相同数量的企鹅图片对应摆放。 老师:谁上来数一数这里分别有几只企鹅?帮老师把小数字贴上。

  2、分别说出3种企鹅的数量,并比较3种企鹅的多少。 老师:哪一种企鹅的数量是最多的?哪一种是最少的?

  3、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3种企鹅排队。

  三、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老师:请你观察一下,小企鹅排列有什么规律呀?

  1、数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排在最后面;2在中间,所以1和3是2的好朋友。

  2、幼儿尝试运用相邻数的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老师:小朋友想一想,3的好朋友是谁呢?

  3、电脑游戏测试 分别找出1、2、3的相邻数。 老师:现在考一考小朋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们的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听音乐传球。音乐一停,球传到谁的手里,谁就说出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手里数字卡片1和3的幼儿迅速举起卡片并回答:“我是你的好朋友,再见!”

  【活动延伸】 教师把动物头饰、数字1——10按顺序排列,长条点卡等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共幼儿练习寻找其他数的相邻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24、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排排队》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25、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神秘的礼物》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神秘的礼物》

  【活动目标】

  1、在“开锁”的游戏情景中,尝试按不同的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分类数数。

  2、体验分享礼物的快乐。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媒体课件、幼儿操作材料(图形奖券插板、数字卡片)、兑奖处。

  【活动过程】

  一、神秘的礼物——引发学习兴趣。

  1、出示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谁来了?快要过圣诞节了,瞧!他们给我们中一班的孩子送来了一个大礼物箱,猜猜里面可能会是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讲述)

  2、提问:怎么才能打开呢?(用钥匙将锁打开)

  二、打开礼物盒——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数图形(圆形和方形)

  1、游戏“开锁”

  (1)打开第一把锁——复习巩固依次数封闭式图形

  出示图形密码锁:这是一把图形密码锁,上面有什么图形?(圆形)有几个圆形?(幼儿数数,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小结:当同种图形围成一圈排列的时候,我们可以认准其中的一个图形,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数,不能重复。

  出示2把钥匙,引导幼儿以站立和坐下的方式进行选择,并说说理由。

  集体验证,媒体开锁。

  (2)打开第二把锁——尝试按图形大小顺序数组合状图形

  出示锁上的图形:这把锁上有什么图形?(圆形和方形)这些图形一样大小吗?

  出示钥匙,引导幼儿发现打不开锁的秘密。(钥匙上缺少了一个数字)

  幼儿解读钥匙上的数字代表什么?(锁的图案上有3个圆形钥匙的圆形里就填上数字3,图案上有几个方形就在钥匙的方形里填上数字几)

  幼儿数图形,并用手势表示自己的答案。

  集体验证,幼儿分享数数经验。

  小结:当同一种图形有大小时,我们可以先数大的,再数中的,最后数小的,或者反过来先数小的,再数中的,最后数大的,这样就不容易漏数了。

  (3)打开第三把锁——尝试从里至外(或从外至里)的顺序数重叠状图形

  出示锁上的图形: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图形有的在外面,有的套在里面。

  出示3把钥匙,引导幼儿拿出操作纸仔细数数。

  个别幼儿说说选择的理由,并分享自己数图形的方法。

  小结:当同一种图形有的在外,(快思 )有的在里面时,我们可以先数外面,再数里面,或者反过来,先数里面,再数外面。

  2、寻找“密码”。

  (1)出示奖券:原来,方脸公公和圆脸奶奶送给我们的礼物是什么呀?(奖券)奖券有什么用?(更换礼物)

  (2)引导幼儿发现寻找密码的方法(数一数图案中上几个圆形就在圆形的问号上插上数字几,图案上有几个方形就在方形的问号上插上数字几)

  (3)教师讲解示范后,幼儿找到自己的奖券兑奖处去寻找上面的密码。

  三、分享礼物。

  1、幼儿找到“密码”后到领奖处更换奖品。

  2、集体帮助没有换到奖品的幼儿取得成功。

26、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泡泡排队》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 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 教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 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5、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27、幼儿园中班数学绘本:蜈蚣叔叔的袜子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时的特别和有趣,初步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 乐意参加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关系他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蜈蚣材料、各色夹子

  活动过程:

  一、角色引题,激发兴趣

  1.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他是小精灵嘟嘟,“小朋友,你们好!”

  2.嘟嘟:“见到你们真开心,我还带了一位朋友过来,它长着许多脚。你们知道是谁嘛?”

  3.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蜈蚣呢?

  二、逐页阅读,了解排序

  1.蜈蚣先生是嘟嘟的邻居,嘟嘟总叫他叔叔。

  2.他是有名的帅哥。帅哥是什么意思呢?(漂亮、整洁)

  3.你觉得蜈蚣叔叔那里帅啊?(衣服整洁、袜子五彩缤纷)袜子里有什么秘密呢?

  4.嘟嘟好几天没有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床上、触角都耷拉下来)

  5. “蜈蚣叔叔你好。妈妈说这个送给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嘟嘟边打招呼边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脚。 “谢谢你小嘟嘟。有你的关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来!对了,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一会有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可是我没有力气。”如果你是嘟嘟你愿意帮忙吗?(愿意)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可是蜈蚣叔叔有30只脚,你们还愿意帮助他穿袜子吗?(愿意)你们真是太棒了。对了,小嘟嘟和 你们一样是个乐意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他也愿意帮助蜈蚣叔叔穿袜子。看!蜈蚣叔叔开心的笑着说:“袜子都晒在院子里。”

  6.嘟嘟咚咚的到了院子里。蜈蚣叔叔院子里的袜子都是什么样的?(红袜子排成一排,黄袜子排成一排…..)

  三、尝试排序

  1.嘟嘟看到这么多颜色的袜子心想:该怎么来穿呢?嘟嘟有了好办法,一、二、三看----已经传好了。(出示穿好无规律袜子的蜈蚣)

  你觉得嘟嘟这样穿袜子,蜈蚣叔叔满意吗?

  蜈蚣叔叔说:“谢谢嘟嘟,可是这样就不帅!”

  2.蜈蚣叔叔说:“我会按照我的心情来穿,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这样穿。”(ppt1蓝绿蓝绿)原来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时候袜子是按照蓝黄蓝黄的规律穿的。今天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袜子和蜈蚣叔叔的照片,请大家到后面找一个位置,一个篮子,帮蜈蚣叔叔穿好袜子。穿好了带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

  幼儿操作。指导语: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规律穿袜子呢?

  集中:大家都帮蜈蚣叔叔穿好了袜子。谁来说说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穿袜子的呢?蜈蚣叔叔:谢谢你们。看到这样有规律的袜子我心情可真好!谢谢!(一次操作)

  3.孩子们,我特开心的时候我还会这样穿(ppt2穿一半红红绿红红…..)你们快帮我穿穿好吧!请大家到后面找一个位置,一个篮子,帮蜈蚣叔叔穿好袜子。穿好了带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二次操作)

  幼儿操作。指导语:蜈蚣叔叔特开心的时候是怎么穿的呢?

  集中:大家动作可真快。一下子蜈蚣叔叔就穿好了袜子。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帮蜈蚣叔叔穿袜子的呢?

  蜈蚣叔叔:谢谢你们!穿上红红绿红红绿的袜子我特别开心!谢谢大家!

  4.蜈蚣叔叔开心的时候喜欢蓝绿蓝绿这样穿袜子,特别开心的时候又喜欢红红绿红红绿这样穿袜子。如果你是蜈蚣叔叔你还会想怎么穿呢?(请3名小朋友提问语:你是怎么穿的,心情怎么样?谢谢你为蜈蚣叔叔设计新的穿法!)(三次操作)请大家到后面帮蜈蚣叔叔穿穿袜子。穿好了把蜈蚣叔叔带到我这,大家一起看看谁穿的更有创意。

  幼儿操作。指导语:你帮蜈蚣叔叔按照什么规律穿的呢?

  集中:大家都设计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对了,这个是谁设计的呢?(幼儿)你来介绍一下一按照什么规律穿的呢?这样的穿法果真让人赏心悦目。我真是越看越喜欢!谢谢你!

  四、经验迁移

  1.孩子们有了你们设计的各种穿法,蜈蚣叔叔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地帅帅地生活着。 “叩叩叩”谁来了?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蜜蜂黄黑黄黑)蜈蚣:希望你能早点康复!蜈蚣叔叔:“谢谢你蜜蜂!”

  2. “叩叩叩” 这一次又是谁呢?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蜈蚣:希望你能早点康复!蜈蚣叔叔:“谢谢你蜜蜂!”

  活动反思:

  这是第一次上绘本数学,一开始备课的时候我去网上找了一些备好的教案,他们的教案都是把绘本中的故事情节给写入了教案,然后我就照着他们的修改,可是在上课之给学科组的老师们看教案的时候她们发现我的教案太长了,太罗嗦了,对我说我上的课不是数学课了,到是像语言课,我们只是借住绘本中的一个情境来进行教学,之后就开始重新修改,汤老师和夏老师帮助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每个提问都要有针对性,环环要紧扣,语言也要精炼一些,今天上下来之后觉得环节还是比较顺畅的,孩子们的掌握程度还是蛮高的,但是一堂课中我显得太主动了,什么都帮他们想好了,什么都告诉了他们,其实可以完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其中的一些小秘密,让他们自己叙述自己发现的知识,在操作的时候不应该用PPT,应该让孩子上前来操作,师幼互动起来,而不是自己光点点图片,在最后也没有回归到绘本中,显得有些脱节了。

28、幼儿中班数学《花片排排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大花片5、小花片10);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幼儿想象观察花片)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个别幼儿猜测)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个幼儿介绍)。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板(教师示范打开方法),想想看你还能用5 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面试一试、排一排。(播放音乐幼儿开始操作)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1个)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小旗、两条线)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排几排队伍呀?(2排)每排队伍排几个? (5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一样长)像这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大小相同的花片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排得有的松,有的紧。)

  教师总结:同样的花片排队,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靠的比较紧,队伍就会短一点。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就比较长。我们把这个叫做疏与密。刚才 我们就是把5个花片排的一样长或者疏密不同。

  四、第三次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就再来接受挑战吧!看看这两个花片怎么样?(一个大 一个小)

  师:这一次请你们拿5个大的花片和5个小的花片排排队,看看它们能不能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表扬表扬自己吧!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相同数量的多种排法。

  师:请你们送花片回家吧!我们小朋友也到操场上去玩个排队游戏吧!(5人一组幼 儿自由排各种队形。)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开始部分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29、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教学设计反思

  教材分析: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如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要归放,游戏中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队”这个活动选自百科画册,这是幼儿在比高矮基础上按照要求对物体进行排序。活动中的重点是学习比较物体高矮,能按高矮进行排序,难点是了解比高矮的条件。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第二环节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在此间,我通过游戏演示小鸭小鸡小猫动物形象和操作比较,帮助幼儿了解比高矮的条件(二个以上在同一高度上)。第三环节与同伴比高矮,这一环节中幼儿亲身投入比较活动中,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及时应用习得知识。第四环节排排队,通过给三个幼儿排队、老师错空、幼儿改正、小组操作,进一步让幼儿巩固物体的排序。第五环节延伸活动对排序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30、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5的序数对应》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5的序数对应》

  一、设计意图:

  进入中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日益增强;而送外卖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生活情境,多数孩子在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了丰富幼儿的交往能力,将送外卖和认识门牌号码相结合,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已帮助海绵宝宝送外卖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让孩子在帮助海绵宝宝解决问题的同时,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准确认读门牌号码、解读门牌号码的意义;从而促进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难题。

  二、活动目标:

  1.在理解5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对应的房间。

  2.理解门牌号码中横向与纵向的序数关系,掌握横向、纵向数字与房间的对应关系。

  3.体验同伴合作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乐趣,学会相互帮助。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正确解读门牌号码,理解门牌号码的实际意义。

  2.活动难点:根据食物图片上的门牌号码送食物到指定房间。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对横向或纵向的序数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楼房纵向的排列顺序。

  2.在家长的引导下部分幼儿已认识了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二)物质材料准备:

  1.教师操作:多媒体课件、门牌号码

  2.幼儿操作:(1)两种房子,(一种是五层楼高的楼房,一种是有五层四个房间的楼房),门牌号码、记号笔、双面胶。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海绵宝宝是蟹堡王餐厅里大名鼎鼎的厨师,它做的蟹黄堡有很多人订购,现在餐厅里人手不够啊可把海绵宝宝急坏了。

  2、设置情境:海绵宝宝给老师打电话请求帮忙。

  教师:喂,你好!哦是海绵宝宝啊!有什么事吗?请小朋友们帮忙送外卖啊?我问下小朋友愿不愿意啊,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吗?好的,那你赶快把订单送过来吧.

  3、教师接过订单并讲解订单内容。

  教师:每个订单上都有一个表示房间号码的数字,根据数字找到正确的房间将蟹黄堡送给小动物们。

  (二)游戏:大家一起送外卖。

  1、教师出示5个房间的平房,引导幼儿"送外卖"。

  (1)师:我手里的订单呢是海绵宝宝让我们送给森林小屋的小动物们,我们先去看看森林小屋里有哪些小动物啊!

  (2)师:第一个房间住着谁啊?哪个是第一个房间啊?是这间吗?(不是)师:这是第一个房间啊1、2、3、4、5(重复点数),哪里不对?

  师:为什么是这边?这边是哪一边?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跟着剪头的方向数)师:跟着箭头的方向怎么数?(跟着箭头方向从左到右一个一个的数)

  (3)那我们看第一个房间住着谁啊?第二个呢?

  2、开始派送,巩固幼儿对横向序数的了解。

  (1)师:好啦!小动物的家我们已经找到了,那我们来送外卖吧!给小兔家送1个汉堡,小兔家在第几间房啊?(第五间房)

  (2)这份订单是给第三个房间小狗家送1个汉堡。

  (3)接下来这份是给第一个房间小猫家送1个汉堡。

  (4)最后一个订单是给第二个房间小熊家送两个汉堡。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太能干了,一会儿就把海绵宝宝的订单给送完了。

  (三)海绵宝宝电话通知小朋友给青青草原送订单。

  1、情境对话:

  (1)师:是海绵宝宝啊我们刚派送完呢,还有啊?去哪里派送啊?去青青草原啊,好的,我们马上去。

  (2)教师:海绵宝宝现在又要我们去青青草原送外卖,我们可千万不能送错地方啊,要不然我们就会被灰太狼给抓去了。

  2、播放课件出示5层楼每层只有一间房间的房子。

  (1)理解纵向数字与房间的对应关系。

  师:这栋楼房每层楼只有一间房,外卖又怎么送,我们还是先看看这栋楼里都住着谁吧?千万不能送到狼堡里去了。(引导幼儿思考并发现平放于楼房的不同之处)

  (2)请一个小朋友快速完成海绵宝宝的任务师:请给第三层送一个外卖,第四层送一个外卖,第二层送三个外卖。

  3、教师小结:哦,原来数楼房要从下往上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第一层楼,第二层楼,第三层楼(巩固幼儿由下往上数的知识经验)

  (四)情境设置-海绵宝宝的大难题

  1、播放课件,出示5层4间的楼房。

  师:刚才海绵宝宝又给接到一个订单,让我们帮他把这份外卖送到这栋又高又大楼房的这个房间去

  2、出示门牌号码,引导幼儿解读门牌号码。

  (1)师:没错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找呢?这是第四个房间,这也是第四个房间,为什么不是这个呢?(指着2-4,设疑,巩固正确门牌号码的含义,因为前面是3)

  (2)师:哇,你的思维非常清晰,原来找房间,要先找到几层楼,再找第几层楼上的几个房间(再次解读门牌号码)

  (3)师:304表示第三层楼的第四个房间,我们先由下往上找到第三层楼,再找在第三层楼上从左往右数找到第四个房间,这样就不会送错外卖了。

  3、请两个幼儿继续帮助送外卖要求:大声解读门牌号码,再找与其相对应的房间。

  4、发现问题,解读门牌号码

  (1)出示门牌号码,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解读门牌号码(巩固已有经验,复习解读门牌号码)

  (2)指导个别幼儿解读

  5、游戏:你说我找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口述门牌号码,幼儿根据说出的门牌号码找到相对应的房间。(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

  (五)操作活动:外卖高手(海绵宝宝现场来让小朋友送外卖)

  1、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三个操作单(海绵宝宝发订单)教师:这里还有很多的外卖订单,下面我把小朋友分成四组,我看哪组能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客人手中

  2、教师讲解三种操作业的方法。

  师:有的外卖需要用连线的方法完成,有的外卖需要粘贴,还有一种超级外卖则需要书写门牌号码,方便海绵宝宝下送次外卖。

  3、评价三组作品。

  六、活动结束:海绵宝宝的谢礼。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是太厉害了,帮海绵宝宝送了那么多外卖,海绵宝宝非常感谢你们,现在他要请你们去蟹堡王餐厅去吃汉堡,你们想不想去啊?走!吃汉堡咯!(海绵宝宝音乐响起幼儿随海绵宝宝会活动室)

  教学反思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设计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儿童相关经验较为丰富,教学准备充分;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渗透语言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突出融合课程的理念,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组织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表达,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给与积极应答。幼儿学习常规良好,能有序的参与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这也是一节邀请家长来观摩的数学活动,所以我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展示他们的优点,对每个孩子也都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并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让孩子在鼓励、游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但仍有个别幼儿表达不够完整,需要继续锻炼。

31、中班数学教案《排哪队比较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玩跳跳棋或滚珠轨道拼搭等合作游戏时,会涉及双方动物或珠子的多少,在判断谁的多时,有的幼儿通过视觉线索:这堆比较大所以比较多来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有的幼儿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比较;有的通过数数,其中有的数得对,有的手口不一致;有的通过小数目相加来得到总数,例如在 3 个棋子的基础上增加 2 个是 5 个棋子。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大部分幼儿从中会用数数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活动目标

  1 用点数的方式分别算出每组物体的总数,通过数字在数列中的先后位置比较出两组物体总数的多少;

  2 能通过数数来比较两组物体(10 以内)的多少;

  3 对用数数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感兴趣;

  4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视觉线索不同的两组物体(例如占的空间不一样、形状大小不一样等)中通过数数来比较多少。

  活动难点:将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用点数的方法来得到一组物体的总数;用图片或卡片代替实物来操作;用简单的表格、简单的标记来记录结果。

  2.材料准备:PPT;纸质操作性材料每人 1 份,并且小组内相互交换后,每人可以操作 4 种难度不同的材料;记录的表格和笔每人 1 份;花的摆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前期经验梳理和通过数数比较多少的经验引入

  昨天去买蛋糕,排了两队,你们帮我出出主意,选择排哪队比较快? PPT 先后出示两队排队的场景 3 种场景。

  场景 1:1 队和 2 队,均是一

  一对应地排列,其中一队比另一队多 2 人。

  场景 2:两队不是一一对应地站, 但占的空间是一样的,3 队 6 个人,4 队 5 个人。

  场景 3:两队不是一一对应地站,5 队队伍比较短,有 5 人;6 队队伍比较长,有 4 人。每个场景均问类似以下的问题:

  问题 1:选择排哪一队比较快?

  问题 2: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呢?

  问题 3:你们的方法和刚才小朋友说的一样吗?有不一样的请说说你所用的方法。

  总结:1 队和 2 队有一个特点,他们是一一对应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多出来的那队人比较多,也可以通过数数来比较两队的人数。3 队和 4 队不是一一对应地排队,看起来两队一样长,但是人数不一样,我们通过数数的方法来比较两队人数的多少。5 队和 6 队不一样长,通过眼睛看,我们看出5 队比 6 队短,但是通过数数我们得 5 队人数更多。当队伍不是一一对应地排队,我们可以通过数数来比较两组人数的多少。

  二、基本部分:操作练习

  我又遇到难题了,我想玩碰碰车,在两队中选,排哪队比较快呢?请大家在比较快的队伍后面画勾。比较完两组后可以和小组内的小伙伴们互换材料来比较另外两队哪队快。幼儿自由操作。

  分组坐,每组 4 名幼儿,4 种材料,每种材料都包含两个队伍,人衣服上标有数字来区分。第一种材料,1 队的人作为一排整体出现,2 队的人是单人形式出现,两队人的胖瘦一样。第二种材料,以单人的形式出现,胖瘦一样。第三种材料,5 队的人作为一排整体出现,6 队的人是单人形式出现,并且 6 队的人比 5 队的占的空间都大。第四种材料,两队均为整体出现,7 队直线排列,8 队 S 型排列。

  三、结束部分:经验梳理

  依次对 4 组材料,请愿意分享的幼儿说说得出答案的过程。

  总结:在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我们一眼能看出两个队伍哪队人多,也可以通过数数来比较。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数可以判断两个队伍的人数多少。

  四、延伸

  我们的后勤老师要买花肥,这两种花施的肥不一样,她不知道哪种花肥要买多一些,请你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帮她比较一下走廊的这两种花哪一种比较多。在多的那种花旁边画勾,把表格交给我,我转告后勤老师。

  活动总结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因此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数量充足、富有层次性和操作性的材料, 让幼儿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充分体现了科学领域的核心价值。

  本节教学活动结构清晰、完整。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景化地引入两组 10 以内的数量比较。在梳理比较两组数量的已有经验的同时,引入了用数数来比较的方法,使幼儿对比较两组数量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引入阶段用 PPT 的形式展示,人物形象,便于幼儿直接感知。随后幼儿通过卡片的操作来比较两个队伍的人数多少,有的材料方便幼儿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有的材料不方便进行一一对应,从而促使幼儿用数数的方法。这种难度不一的材料满足了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需要。同时,操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内的幼儿完成一组比较后可以和同伴互换材料继续比较,为幼儿的合作和互动提供机会。我重视师幼互动,对于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回应或提示,营造肯定、鼓励的氛围以及正向的引导。在幼儿操作阶段,起初幼儿不明白如何使用材料比较两支队伍的人数,我逐组地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幼儿经过实际操作后,进行总结,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此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

  引入环节用时过长,出示 PPT 环节的提问及提问后的引导或总结要更直接,紧扣活动目标,让幼儿从中更容易地感知到用数数的方法来比较两队人数的多少。

  总结部分的分享可以再深入一些,从而体现出不同层次材料可能对应的不同水平的操作方法。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