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趣谈鼻子》反思
中班教案《趣谈鼻子》反思
1、中班教案《趣谈鼻子》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鼻子的不同造型。
2、知道鼻子有呼吸和嗅觉两个主要功能,体会它的重要。
2、知道一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初步了解鼻子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鼻子PPT;放有醋、酒、水的杯子各三个。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师:今天,步老师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
2、问:这是什么呀?(鼻子)恭喜你们答对了!
二、观察鼻子外形
1、师:小朋友,我们来摸摸自己的鼻子,有吗?在哪里呢?(在脸的中间)
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鼻子。
2、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鼻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鼻子?都一样吗?
小结:是的。鼻子也有大有小、有高有塌、有各种形状的。
3、师:下面就请小朋友看看旁边孩子的鼻子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呢?
鼻孔——有几个鼻孔?
鼻毛——你们都有吗?
三、了解鼻子功能
1、师问:那谁知道鼻毛有什么用呢?
小结:鼻毛可以挡住细菌、灰尘,让吸进去的空气变得更加干净、卫生。
2、师问:那我们的鼻子又有什么用呢?(和你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
呼吸——我们一起来呼吸一下吧!我说吸你们就一起吸、我说呼你们就一起呼。(师幼练习呼吸3次)这叫深呼吸。
那如果鼻子不呼吸了,会怎么样呢?我们来试一试,用手捏住鼻孔,看看一会儿会有什么感觉?(师幼一起做)感觉怎样?
小结:哎呀!看来少了鼻子还真不行呀!因为呼吸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闻气味——那鼻子除了能呼吸它还有一个了不起的本领,那是什么呢?(闻气味)老师这儿有三个杯子,1号杯子、2号杯子、3号杯子,里面盛着不一样的东西,你们能看出这三个杯子里分别盛的是什么吗?(不知道)看来眼睛已经不够用了,还可以用什么来帮忙?
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1号杯、2号杯、3号杯,里面盛的和老师的一模一样,就请你们去闻一闻,里面究竟是什么?(幼儿自由操作)
师:都闻过了吗?谁已经知道了1号杯里盛的是什么?2号呢?那3号呢?
小结:我们的鼻子还可以闻气味呢!气味也有不一样的,鼻子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各种不同的气味,但并不是每种气味都是好的,有的气味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遇到不好气味时,我们要用小手捂住鼻子或轻轻扇一扇,来保护我们的鼻子、保护我们的身体。
四、学会保护鼻子
师:那你们的鼻子有没有不舒服的时候?什么时候会感到不舒服?
小结:鼻子不舒服,就会感觉很难受,那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它呀!
师:老师这儿有几道关于保护鼻子的题目,考考你们哦!觉得对了就请站起来、错了就打个叉。
请听第一题:我们平时不应该挖鼻孔( )
第二题: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 )
第三题:有了鼻涕就用手轻轻擦( )
第四题:不把东西塞入鼻孔( )
第五题;流鼻血时,用手指捏住流血的一侧鼻孔( )
活动反思:
鼻子我们每个人都有,它对于我们人来说十分重要,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视它,不会正确地保护好它,尤其是缺乏自控能力的幼儿,常会因为不当的行为,而导致 “流鼻血啦”、“鼻子发炎啦”等等。恰好这段时间我们班有几个孩子老流鼻血,而且不知道如何处理?只会急着流眼泪。针对此种情形,我特别设计了认识鼻子的一节综合活动。预想在说说、看看、玩玩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鼻子并学会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一开始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鼻子,这种形式导入活动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一猜就猜对了,然后自然过度到摸一摸鼻子。通过摸,感知自己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构造。如果能再设计两个环节来进一步感知鼻子会更好。第一可以提供人手一块镜子,自己照一照,看看自己鼻子的形状,以及鼻子的构造,在摸的基础上,更加形象、直观;第二可以相互看看,在了解自己鼻子外形上再去了解其他人的鼻子的形状,从中比较出鼻子的不同,丰富孩子的认识。而后我又提供了特殊鼻子的图片,让幼儿观看,使他们知道鼻子有高、有塌、有大、有小等不同形状。接着我设计了“鼻子有什么用” 的问题进行讨论。幼儿说出一种,我便通过实验法让幼儿来感受鼻子的作用。例如:闻气味。我准备了三只杯子,分别是1号、2号、3号一样的杯子,里面盛着不一样的液体,让幼儿猜,猜不出怎么办?幼儿很自然会想到用鼻子来帮忙。在闻一闻的过程中,得出了各杯子中所盛放的东西。为了让幼儿知道一些正确保护自己鼻子的方法,又不想用一贯运用的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怎样打破传统教学方式,让活动新颖,幼儿又很感兴趣,而且能完成目标。我尝试用做判断题的形式,我说题幼儿作出判断,对于难点我再稍加强调。活动后效果很好,幼儿积极参与,在听题时很认真,因为不听就不知如何判断,促进了幼儿认真地思考的能力,学会了对与错的判断。整个活动幼儿始终能围绕鼻子展开讨论,参与率较高。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中班教案《春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3、理解古诗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画有古诗中的景象的图片一幅,配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春天美景的经验,主要回顾春鸟啼鸣、春风春雨吹打、春花谢落等声音和景象。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诵。
2、活动难点:理解古诗诗意,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指导要点:通过图片观察、分句解读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问:春天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觉怎么样?请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引导幼儿回顾:春天的花、树、风雨,鸟的声音,以及春天温和的气候让人有好睡眠等。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如小鸟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风下雨啦;有一棵棵开满花的树;许多花瓣落下来等。)
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鸟在树上“啾啾”鸣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风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觉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来。
2、教师示范朗诵,引导幼儿初步欣赏、理解古诗内容。
师: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别喜欢春天里的景色,还写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发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老师示范朗诵古诗后,提问:诗歌里讲了什么?说说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没听懂。
3、教师再次示范朗诵,以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有谁知道春眠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觉:指不知觉;晓:指早晨。)
小结:“春眠不觉晓”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处处:指到处;闻:指听到;啼:鸟叫声。)
小结:到处听到鸟儿“啾啾”啼叫声。
第三、四句:早晨醒来,诗人看到满地的落花,他会想到什么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
小结:诗人看到满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传来刮风下雨得的声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师模仿古人,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诗歌,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喜悦之情。
提问: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5、幼儿学习朗诵古诗。
(1)在教师的带领下跟读古诗。
(2)配乐学习朗诵古诗。
6、延伸活动。
请幼儿把古诗《春晓》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一起朗诵古诗。
五、评价要素
1、能否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并喜欢朗诵。
2、能否大胆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六、活动建议
请家长在春天的节假日里带着幼儿去踏青,进一步感受、体验春天。
附: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反思:
这节课孩子接触的是古诗,这首古诗对于个别孩子而言很简单,因为他们在家长都陪同一起学习过,所以这些孩子学习起来一点都不吃力,但是个别的孩子还是反应慢,不用心,对古诗的内容不理解,老师一句句的解释,还是有些不太清楚,或许是自己的古诗方面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3、中班教案《红薯》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感受田野丰收的美景,体验田间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干使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
2.活动中,让幼儿主动与农民伯伯交流 ,学会怎样挖红薯。
3.自己动手用红薯制作各种各样的造型。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学会怎样挖红薯。
2幼儿动手用红薯制作各种各样的造型。
教学难点: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教学准备:
1联系好参观参观场所,种有红薯的田野。
2.每人一个竹锹,每组锄头两把,背蒌5个,各种小吃。
3.大小各一,形状各异的红薯若干,牙千,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剪
刀,干净的毛巾。
4.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1.以“品尝红梳做的各种食品”引入:
师:孩子们,快来瞧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2尝尝味道怎么样?
3说说这些好吃的小吃是什么做的?你们见过吗?
4孩子们,想去体验体验吗,提出外出挖红梳都要求。
5检查孩子的装束和挖红薯的工具。
二在田野里,挖红薯。
1. 观察红薯地,幼儿初步了解红薯,并让幼儿通过想象,说出红薯藤像什么,叶子又像什么?
2启发幼儿想想红薯藤可以做什么?
3请你找一找,红薯宝宝藏在哪里呀?亲自动手挖红薯。
三活动小结:
1比比哪组的红薯最多,那组的最大,拼出“挖红薯能手”,“红薯大王”
2小结;是啊,农民伯伯种庄稼非常的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而且也渐渐长
大了,在家应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各组收拾工具,准备回幼儿园。
四。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给红薯造型的兴趣。
1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红薯不仅好吃,他还会变魔术呢想开开眼界吗/
2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3你们想亲自试试吗,幼儿用已经准备好的丰富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造型。提醒
孩子在用剪刀的时候注意安全。
五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红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作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教学反思;
红薯是农村幼儿常见的,但很少有孩子亲身实地到田野里挖红薯,因此,幼儿挖红薯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此环节,也让孩子知道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在用红薯造型的环节,,充分的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坦克,生日蛋糕,刺猬,机器人,小乌龟,小老鼠,孔雀等等生动活泼的形象,整个活动,孩子们玩得可高兴了,较好地体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边玩边思考的教育理念。
4、中班教案《粉刷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粉刷匠》的活泼快乐及诙谐情趣。
2.能大胆地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协调一致的和谐感。
3.知道要从小就做个勤劳的孩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粉刷匠》。
活动准备:
歌曲动画《粉刷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粉刷匠。
1.教师:看!这个新朋友是谁呀?他在干什么?
2.小结:粉刷匠在把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二、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1.教师:粉刷匠一边刷一边还唱着好听的歌曲呢。
2.教师范唱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
3.教师:粉刷匠刷了房子的哪里?粉刷的时候刷子像什么?最后粉刷匠的鼻子怎样了?
4.教师可以用歌词来对幼儿的回答做个总结。
5.重点引领孩子做一做“哎呦!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这一句的幽默与开心、可爱。
6.教师:现在老师做粉刷匠,你们做新房子,我们开始刷房子喽。(幼儿一人做房子造型,教师表演唱)
7.幼儿两两做房子,教师表演唱,提醒幼儿注意倾听。
8.邀请部分幼儿做粉刷匠,和教师一起表演。
9.分角色表演唱。(一半幼儿做房子,一半幼儿做粉刷匠,第二次交换角色。)
三、完整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可爱。
1.教师:今天我们玩了小小粉刷匠的游戏,粉刷匠的歌曲你们会唱了吗?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吧。
2.幼儿跟随琴声演唱歌曲。
3.幼儿戴上“粉刷匠帽”进行表演唱。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粉刷匠》是一首波兰儿童歌曲,她以活泼、风趣的曲调和轻松、幽默的歌词相结合,描绘了小小粉刷匠愉快劳动的情景。韵律清晰明快,歌词浅显易懂,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和心里特征。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我这样组织了教学:首先利用粉刷匠的图片来吸引幼儿,以此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的欲望。然后,在“小小粉刷匠”的游戏中,引导幼儿学做房子或粉刷匠,在教师一遍遍的范唱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首歌曲。最后让孩子随着音乐一起挥动手中的小刷子,给房子进行粉刷。从一个小房子到一个大房子,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通过这次活动,我得到以下启示:
1.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在活动中,为了让孩子学会这首歌,我多次让孩子唱,激发不同的情感去唱,来体验这首歌中的滑稽,轻快的情景。但是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带着孩子们唱,我的声音一直非常的大,其实孩子们都已经学会了,我可以声音轻一点,让孩子声音大一点,主动权交给他们。
2.评价单一
一个活动的好坏,还缺不了多元化的评价。而在活动中,我也针对孩子的回答进行了评价,但大多是集体评价,也比较单一。在活动中多一点个别评价,比如在孩子刷墙壁时,对他们进行不一样的评价,如:你的房子刷的真漂亮,啊,你里面都刷了……相信这样的评价,幼儿的兴趣会更高.
3.教学动作再夸张一点
好的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的教态.教态也包括语言和肢体。而粉刷匠,需要用动作来表现粉刷匠的滑稽幽默的风格。课堂上我还是放不开,如果我放的更开得话,可能活动的效果还会更好。
5、中班教案《卷心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和充分感知卷心菜的独特的线条特点。
2.能自主的用线条表现出来,鼓励幼儿耐心的将卷心菜内的线条画出来。
3.体验像大师一样绘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具备线描装饰经验,能使用勾线笔进行绘画活动。
材料准备:勾线笔、卷心菜7个(留有1个完整的卷心菜、横切3个、竖切3个),大师线描写生作品《卷心菜》图片做成ppt、操作纸、小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发现卷心菜独特的线条特点。
1.出示一个完整的卷心菜,幼儿自由观察。
(1)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仔细观察卷心菜你看到了什么?(经脉有粗有细)这些线条是怎样的?用你的小手来画一画呢。
(2)教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卷心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横切卷心菜,幼儿自由观察。
教师拿着切开来的卷心菜提问:你觉得它像什么?(像一朵花、像一棵树等)卷心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展示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线条)这些线条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层一层包起来的而且是密密的摆在里面)
教师:让我们一起沿着卷心菜上线条走一走。(幼儿徒手练习画线条)有谁愿意在我的画纸上画一画呢?(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二、教师出示大师作品让幼儿欣赏。
1.教师:大师也为卷心菜画了张像,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样的?
2.出示竖切面的卷心菜图片让幼儿欣赏。
3.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先画出横切面的轮廓,只要画一个,轮廓要画大一点。再画里面的线条,线条是密密的一层一层的包起来的,小朋友画的时候要耐心的把卷心菜内的线条画下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我们也做一位大师来画一画吧。记住卷心菜很大哦!
2.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画出线条。
四、欣赏与评价。
幼儿将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6、中班教案《运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按压方法作原地运球。
2、初步学会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性。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篮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带领幼儿排四个纵队,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
二、活动导入,教师示范。
1、以"和篮球宝宝一起玩"导入活动。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和篮球宝宝做游戏。"
(2)请个别幼儿先上前试着原地运球。要求其他幼儿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3)组织讨论。
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动作,幼儿认真观察。
3、请个别幼儿尝试运球,教师从旁指导。
注意:
1)用按压方式运球;
2)注意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脚要像大树生了根一样,在原地不动。
4)幼儿练习原地运球,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2、请幼儿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教学反思:
围绕目标,层次鲜明。活动中以游戏的口吻情节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儿丝毫不被要求和束缚。第一目标是探究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球,这是整个活动开展的基础。第二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主要是增强幼儿身体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参与活动。第三目标是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这一目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情商,为幼儿今后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7、中班教案《帽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构造,大胆地进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画想象。
2、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和通过生活经验进行想象的能力。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帽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构造,大胆地进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画想象。
活动准备
实物:帽子 课件 画纸 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帽子,引出课题。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帽子有好几种如功能遮阳、挡雨,还可以保暖,所以帽子所用的材料不同、款式也不同,今天代老师带来的帽子是其中的一款。
二、整体观察帽子的形状和构造。
1、观察帽子的形状。
这顶帽子看上去怎么样?像什么?
2、了解帽子的构造。(演示课件)
你们知道帽子可以分几个部分吗?
(引导幼儿观察帽子,根据幼儿说出的部分,引出帽盖和帽檐)
3、教师小结:帽子是帽盖和帽檐组成的。
三、局部观察帽子,教师示范绘画。(演示课件)
帽檐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花纹?(特写帽檐)
帽盖的形状是怎么样的?上面有什么?看上去像什么?(特写帽盖)
3、 转换角度观察。(教师选择一种范画)
1、从顶部上 、下观察,帽子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帽檐的形状怎么样,帽盖的形状怎么样?这时像什么?
2、从底部下 、上观察,帽子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是从那个角度看的呢?
3、出示课件:三张不同角度的帽子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顶帽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也要学会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
四、教师示范绘画。
现在老师也选择一种角度来画帽子,你们等会儿来猜猜。
五、 欣赏范画
六、幼儿作画
1、如果你们想把帽子画下来,你想从哪里开始画?
2、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到黑板上。
七、 启发想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
这顶帽子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让幼儿知道每一种物体通过多角度观察到的帽子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然后通过帽子的形状进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帽子,因此幼儿画出来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不足之处:在做画的过程中,个别幼儿不听指挥,随心所欲。今后我将在教学中多学习、反思。
8、中班教案《踢毽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在数数游戏中感受儿歌的趣味和韵律。
3、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地说儿歌。
4、体验踢毽子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毽子若干、字卡
活动过程:
一、引课:
1、猜谜语。小小玩具长羽毛,抛向空中我踢它。(谜语的引入。意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出示挂图,想:毽子怎么玩?(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3、观察挂图后交流:图上的小朋友用什么踢毽子?脚的哪一部分?(通过观察、互动,让幼儿认识自己脚的不同部位,为后面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
4、图片上有几个毽子,几个小朋友?思考:两个毽子几人踢?一个毽子呢?(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毽子和人数一一对应,为理解儿歌内容做好准备)
二、操作活动:(幼儿活动动静交替)
1、老师这儿有个漂亮的毽子,谁想来试试?小朋友看看他是怎么踢的?(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根据幼儿活动程度随机指导,让多数幼儿看清怎样踢毽子,为活动的继续做好技术铺垫和情绪铺垫)
2、教师小结:用脚的内侧踢毽子的底座。(教师的强调为幼儿理清方法,便于下面的模仿活动)
3、分组练习踢毽子。(个别指导。鼓励幼儿模仿参与,掌握技巧,为下一环节数数做准备)
4、分组比赛:数一数,哪组踢得多?(通过数数活动,让幼儿有序参与,并为学习儿歌中的数数语句做好铺垫)
5、教师踢,幼儿数数。(儿歌中的数数是简数,幼儿不易理解。通过给老师数数,当踢得数和数得数不一致的情景出现时,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简数,理解和学习儿歌铺路)
三、学习儿歌
1、完整欣赏。(用听觉整体感知儿歌)2、逐句学习,同时出示图片。(多种器官感知儿歌,图片利于幼儿理解儿歌,并为下一环节幼儿自己完整朗读儿歌起到拐杖作用)
3、根据图片引导幼儿朗读。(放开拐杖,让幼儿自己走)
四、思品教育:踢人、踢门等都是不文明行为,小朋友不能做。(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班级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五、游戏:找字卡(捉迷藏是幼儿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字卡上印有踢毽子字样,幼儿在玩中无意识认识汉字,加强印象,可以把所开展的活动内容喜悦的和家长分享,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进步和变化)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看着孩子沉醉的笑脸和主动帮助老师绕好毽子上的线绳时的
不舍,我知道孩子是快乐的。本次活动以毽子为主线,以动静交替,扶、半扶半放,彻底放手的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活动目标。
9、中班教案《筷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筷子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以及筷子的用途和特点。
2.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或情境。
3.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并用筷子学会夹物品。
4.大胆说出自己对筷子的理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说重点、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以及用筷子夹豆类食材
活动准备
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小朋友,生活中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会用到什么餐具?(勺子、筷子、叉子),现在我们在幼儿园用勺子吃饭,可是我们长大以后,就要用到筷子了,你们想不想用筷子夹到好吃的东西呢?今天老师就跟小朋友一起来跟筷子兄弟做游戏,好吗?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材质和不同花色的筷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摸一摸,并观察筷子都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请幼儿讨论,筷子都有哪些作用。
2、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吃东西,它还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好看的图形呢?出示课件图片(用筷子摆出的各种好看的图形)请幼儿欣赏。
3、 把幼儿分成小组,利用桌子上的不同筷子尝试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并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别说一说他们小组摆的是什么图形。
4、 老师教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两根筷子不能分得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头,其他手指做辅助。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筷子,那么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这些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开来,放进旁边准备好的小碗中。
三、 结束部分
游戏:分一分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把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别夹出来,放在旁边的小碗中,教师计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的最多的一组胜出。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厨房中各种餐具,看一看都有哪些?并记录下来,来到幼儿园汇报给老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今后,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害怕孩子们玩筷子时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现意外,这样会束缚孩子们这方面的自由。同时也会避免让活动的激情,影响幼儿学习的动力,把玩作为了主要的目的,应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10、中班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家的喜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幼儿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3.通过折房子让幼儿知道房子的结构,有屋顶、墙面、门、窗。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难点:
学习用正方形的纸折房子。
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胶棒每人一支(26张),水彩笔、油画棒若干支,装笔小筐六个。
2.折好的房子一个,二幅完整的折、贴、添加景物的画,(一块黑板,一块布、六块磁铁,课前将范画贴好}
3.诚邀:亲爱的30班家长们,为了让您更多的了解万婴教育的理念,快乐教育,快乐人生;为了让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幼儿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为了响应万婴教育机构园长观摩教学活动开放日;路园长将在4月1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厅,为我们33班幼儿进行大班语言故事《小桃仁》的教学活动,欢迎您的光临,期待您与孩子同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用神秘的表情和语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今天园长妈妈用纸折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们30班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请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老师出示折好的一间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个房子就是园长妈妈的家,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小房子,当作自己的家呢?
3.瞧,这是园长妈妈的家,漂亮吗?(出示范画给幼儿欣赏折、贴、画自己的家)。园长妈妈画了些什么呢?(幼儿边看边说)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画出来呢?
4.现在我先来教小朋友折一个房子,变成自己的家好吗?等一会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画上美丽的风景好吗?
二、讲解示范:
1. 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2.我们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胶棒涂抹,贴在纸上,然后再请小朋友添画自己家小区的风景,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各种风景和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
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谁的家最漂亮,并请几名幼儿上前给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久违了,美术教学活动!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不荒废技艺和专业。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术教学活动,让我有一种担忧和压力,又有一种期待和挑战。担忧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常规养成是否好,压力却是,我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们一道折折、画画,体验、享受、欣赏孩子们的教学成果了,说到挑战,却是对我教育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检验。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因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挑战中完善自我的。
其实这节美术教学活动,是应30班朱老师的要求而上的,我是硬着头皮接受了朱老师的钦点。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是那么的配合,家长是那么的给力,老师是那么的认真,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下来,幼儿掌握了折房子的要领,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及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老师们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准备、组织、设计、示范、演示、讲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认识。整个教学活动非常流畅,完成了教学目标。
11、中班教案《向日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网格的形式来表现向日葵,并初步尝试用不同形式的线条来装饰向日葵的叶子。
2.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作品,体验线描活动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播放《植物大战僵尸》视频,引出主题。
2.天上飘下来的这些是什么呀?
3.有了很多的向日葵,收集起来,我们就可以打到更多的僵尸了,所以今天老师要请你们一起来设计心得向日葵。
二、教师示范
1.教师出示向日葵模板,并提问:
(1)谁知道向日葵这个圆圆的花心里是什么图案的呀?
2.教师示范画网格:
(1)那我们用长长的直线来把格子画出来(教师示范)
(2)我们直线要排列的紧一点,这样画出来的网格才好看。
3.向日葵的花瓣上想想可以怎么装饰呢?叶子可以怎么装饰呢?我们以前学过有哪几种线呀?教师示范用直线、弹簧线、波浪线、虚线、图形等装饰叶子和花瓣。
三、幼儿操作
1.刚才看了我设计的向日葵你们觉得漂亮吗?那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朵漂亮的向日葵呀?
2.那现在每人用一支记号笔,记住要用我们你会画的线条把向日葵画的满满的,这样才好看!
活动反思:
本次线描画活动是幼儿升入中班后第一次进行正式的线描活动,在学习画网格的同时还运用了学习过的各种图形、线条来进行装饰画,活动中首先我的示范很成功,孩子看完我的示范之后,都鼓起掌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好的激发了孩子的操作欲望,在之后的操作中,孩子们对于装饰画都进行的很好,但是网格有部分孩子画的有些斜了,分析原因,我在示范时没有对此做重点强调,今后需要注意。
12、中班教案《静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磨擦生电现象,体验静电对物体的作用力。
2、能够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感受探索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在游戏中感知磨擦生电现象,体验静电对物体的作用力;
用吸管摩擦生电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吸管人手一根、卷纸若干、碎纸片若干;
2、清水、盆子、小纸船(形成小池塘的场景);自制旋转木马;柳条(柳树);水龙头(细细的水流);洒落的铅笔粉末。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来给你们表演一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
(出示吸管)这是什么?
幼:吸管和碎纸片
教师演示:将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轻轻靠近纸片,没变化;教师用眼神和表情让幼儿观察吸管是否有变化;然后将吸管藏到桌子底下边磨擦教师口中边说“变变变”,再拿出来,轻轻靠近纸片,用眼神或动作提示幼儿观察变化。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讲述看到的现象)
二、猜测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
1、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磨擦生电
(1)小纸片主动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来变这个魔术的呢?
(幼儿猜测、讨论,如果幼儿有说用水、用浆糊之类,教师让幼儿亲自摸一摸,究竟有没有)(鼓励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2)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现在自己去试试,看看你会不会变这个魔术,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我旁边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如果需要可以选取使用。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3)谁会变这个魔术了?请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变的?
(幼儿将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进行展示)
(4)请个别幼儿示范,要点:摩擦得又轻又快。
(5)幼儿再次尝试操作(此环节是否省略,看幼儿第一次的操作的成功率而定)
(6)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吸管经过磨擦后,轻轻靠近小纸片,小纸片就会跳上来了。
2、猜测、总结磨擦生电现象是静电反应
提问:为什么吸管经过磨擦以后小纸片就会跳到吸管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教师小结:这是静电,吸管经过磨擦以后,会产生小小的电,这些电叫静电,它们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三、操作体验:静电对轻的物体的作用力
1、师:有了静电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纸片,还能做别的事情吗?
2、介绍游戏情境1:
(1)柳条因为没有风,正静静地垂着,如果用摩擦带电后的魔棒靠近它,你猜柳条会有什么变化?(会飘动起来)
(2)请一名幼儿尝试验证后,将自己的发现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3、介绍另外四种游戏:这儿有许多的小船停在水边,一动也不动;木马停在原地没有旋转;水流也在象一条线似的静静地流着;铅笔灰洒落在纸上,我想把它用一样东西把它搬到盘子里去;
4、引导猜想:假如你们用自己手中带有静电的魔术棒轻轻地靠近它们,猜猜会有变化吗?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四、幼儿实践验证
1、真的是你们猜的这样吗?可以去试一试,并且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玩一种,记一种,看谁发现得多
教师观察,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五、交流分享。
你将有静电的魔术棒靠近它们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让幼儿
对照自己的记录,充分描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六、教师总结。
你们用带静电的吸管轻轻靠近游戏材料时,它们都动起来了,改变了原先的位置。
七、迁移运用:讨论与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师:“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静电吗?”
幼:(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在干燥的日子和小伙伴拉手时被“电”到,梳头时头发根根竖起,脱衣时“滋滋啦啦”的声音和点点火花、玩滑滑梯时“呲拉呲拉”的声音……
师:“被‘电’到是什么样的感觉?”(疼、麻……)
那么你知道怎么样预防静电吗?让我们回去继续了解一下预防静电的一些好办法。
活动延伸:
幼儿与父母共同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人们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预防静电的办法。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孩子们对“摩擦起电”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问道,“除了塑料尺,什么东西用绸布摩擦之后也可以吸起小纸片呢?”孩子们做出了大胆的猜想:铅笔、橡皮、尺子、玻璃、吸管等等。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还有了新的发现,除了用塑料尺摩擦布引起这种现象,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摩擦之后也能产生静电现象,比如用铅笔摩擦衣服或裤子;吸管摩擦头发,皮肤这些都会产生静电现象。最后带领孩子们一起讨论与交流“静电的现象”,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摩擦之后可以起静电现象,哪些摩擦之后不可以起静电现象。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预防静电,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现象。
13、中班教案《灯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并组合拼搭成三角面灯笼的技能。
2、学习简单地装饰技能,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范例、大小相同的圆形纸片若干、胶水,串绳、珠子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范例,幼儿观赏。
2、提问:
(1)这是什么?(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吗?(圆形)一共用了几个圆形纸片?(有12片、16片、20片等各种样式)圆形中间是什么形状?你会把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吗?(请个别幼儿示范后教师再重点讲解)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面灯笼,提问:为什么两个灯笼会不一样大小?
(圆形纸片大小不同,做成的灯笼大小也不同,一只球体所需要的圆形纸片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二、示范讲解。
1、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
重点要求幼儿做到:要折叠出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粘贴。
(1)每一张圆形纸片的三处折叠部分要和另外三个圆形纸片的折叠部分粘贴起来就成球体。
(2)涂胶水粘合时要对整齐。
(3)用串绳、珠子进行装饰,制作成灯笼。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圆形纸片进行制作。
2、先将圆形全部折叠成三角形后,然后再一起拼搭粘贴。
3、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结束讲评。
1、幼儿观赏灯笼,体验成功的快乐。
2、请个别幼儿讲述制作过程,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反思:
1、虽然本班幼儿入园至尽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圆形折叠粘贴活动,但是由于孩子们之间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范例,它们分别是用12片、16片、20片圆形纸片制作的灯笼,使孩子们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制作。
2、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启发幼儿互帮互学,同伴之间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14、中班教案《花儿朵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把正方形纸进行对折,并尝试目测剪弧线。
2、借助固体胶把剪下来的东西组合粘帖成花朵。
3、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彩纸、固体胶、剪刀
2、花园的背景图、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纸纸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彩纸)
2、纸纸宝宝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腰里,你们猜,彩纸宝宝会变成什么?(裙子、腰带) 它又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脖子上,这会儿它又会变成了什么?(领带、围巾)它有爬呀爬,爬到了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会变成了什么?(蝴蝶结、帽子)
教师小结:彩纸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呢?(剪、折、撕)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教师示范剪出花朵。
1、现在我们就要折和剪的方法来变一变。
2、先把正方形彩纸对折,变成了什么形状?(长方形)再对折,变成了什么?(正方形)再次对折,有变成了什么形状?(三角形)并出示在展板上。
3、好,开始变魔术了。在折的一边的中间开始,小剪刀开始爬山了,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另一边,变成了什么?(花朵)
4、请一幼儿上来练习。
5、如果有花茎和叶子,我就可以跳舞了,我们再来帮帮它吧。教师示范用绿色的彩纸剪花茎和叶子,再用固体胶粘帖。
三、幼儿制作花朵
现在请小朋友的小手也动起来,折一折、剪一剪、变一变,变出不同颜色的花朵吧。
1、交代要求:A、做剪的时候要保持安静;B、用完剪刀以后,要把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巴会累的;C、做好后,把纸屑放在塑料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讲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你们看,漂亮吗?(漂亮)
1、 你喜欢哪一朵?为什么?
2、 在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反思:
第一个环节“彩纸宝宝变魔术”,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裙子、蝴蝶结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第二个环节“教师示范剪出花朵”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本来我就让幼儿对折,再采用了爬山的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会剪弧线。但是看来我高估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一幼儿练习时,就出现了问题,即对折的方法不对,导致花朵没有成功,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虽然经过调整,当幼儿操作时也时有这种现象发生。后来经过研讨,说直接对折成三角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看来还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下次注意吧。
15、中班教案《对不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教育幼儿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请”、“谢谢” “你好”、“对不起”、“再见”。
2.培养幼儿友好相处,能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
3.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育幼儿讲文明,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 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自编情景故事一个。 2。挂图四张。
3.歌表演磁带一盒。 4。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讲故事( 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老师带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大家都玩的非常高兴,只有方方和婷婷不玩。老师发现了,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婷婷告诉老师:刚才上滑梯的时候方方不小心踩了我的脚,婷婷被踩疼了可方方也不理,婷婷感到既委屈又疼,于是,两人就谁也不理谁了。在老师的劝说下方方走到婷婷面前,用细小的声音说了一句“对不起……,”没想到这神奇的三个字一出口,婷婷顿时不哭了,原谅了方方,两个好朋友又重归于好了。)
2、提问:小朋友,你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做的呢?
小结: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这个时候我们要主动向别人道歉;而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了我们,也要向我们道歉,我们才愿意原谅他。这样大家在一起才能和睦、愉快的相处。
二、观看挂图。
1、玩积木时荣荣不小心把实实的积木弄到了。
2、喝水时鹏鹏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婧婧的身上。
3、吃饭时龙龙不小心把饭汤弄到笛笛的手上了。
4、睡觉时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小结;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边看挂图边讨论:如果挂图上的小朋友是我,我会怎样做!
三、欣赏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仔细倾听歌曲内容。
2、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动作。
3、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进行情境表演。
小结:为了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文明,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向歌词里唱的那样,勇敢的向人家道歉,说声“对不起”。这是多么具有神奇作用的三个字啊!——“对不起”。无论别人多么生气他也一定会转怒为喜向你说“没关系”的!
教学反思
1.带领小朋友继续学习包括“对不起”在内的十字文明礼貌用语:“请”、“对不起”、“你好”、“谢谢”、“再见”,并评选出每周的 “文明礼貌用语小明星”,张贴小红花。 2。 通过听故事,小朋友们学会了在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并懂得礼貌用语在日常交往中的意义。 3.。请小朋友边看图边讨论了如果是自己,会使用什么礼貌用语,从而培养了孩子与人交往的礼貌行为。 4。通过歌曲,《对不起,没关系》,教育小朋友们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 5。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做音乐游戏,并知道了“对不起”的神奇。
16、中班教案《小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边对边、角对角的折法折小鸟,并涂上鸟的眼睛、翅膀。
3、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折纸的最基本的折纸技巧。
难点:掌握折纸的基本要领。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色纸若干张;彩色笔若干张盒。
2、大正方形纸(教师用)。
3、教学挂图2张(一棵绘画完整的树、一只绘画形式的完整小鸟)、一只用正方形纸折成的小鸟。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出示教学挂图,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待幼儿回答后,“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用折纸的方式来折小鸟好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分析小鸟的折法
1、教师拿出一张较大的彩色正方形纸做范例,引导幼儿学会看图似和教师一起完成,并与幼儿互动折纸的过程。
(1)教师把一张彩色正方形纸有色的一面朝下,强调对折时应注意要边对边、角对角折,对折后用手轻轻地将折痕抹平。
(2)这时正方形的纸就成了三角形的了,在将三角形边的一只角往下折,小鸟嘴巴就折好了,强调在讲诉嘴巴折法时应告诉幼儿要把三角形比较长的边往下折尖。
(3)小鸟折好了,“小朋友看看上面还缺什么?用彩色笔为小鸟画上眼睛、翅膀。”
三、引导幼儿按图说折纸,独立完成
师:“小鸟折好了,那我们把小鸟贴到树上好吗?”引导幼儿按图说自己折纸,学习简单的对角折法,提醒幼儿折时要边对边、角对角抹平之后涂上眼睛、翅膀。
四、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现在小鸟要回家了,小朋友们一起送它回家吧。”请小朋友把做好的作品帖到教学挂图上,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并选择个别点评。
教学反思
本课堂幼儿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幼儿通过自己操作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幼儿在折纸的过程中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对折纸的基本技巧掌握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要注意这些小的细节,让以后的教学活动更好的提高。
17、中班教案《茶》含反思
目标预设:
1、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茶叶的特征,乐于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2、能仔细观察、记录茶叶在泡水前后的变化。
3、初步尝试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
1、能大胆地用语言、身体动作表述自己的想法。
2、自己尝试泡茶。
活动准备:
4个茶叶罐装好适量的茶叶、小勺4个、透明杯子每人1个、保温杯16个、集体记录单1张、录像《认识茶叶》、音乐、抹布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装好茶叶的茶叶罐,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请幼儿从听、闻、摸等多种感官来猜想罐子里装的是什么。
(以游戏猜猜的情景引出茶叶,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意识。)
2、引导幼儿观察干茶叶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茶叶的颜色、形状、硬度、味道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形象记录。
原有记录总结过程:(观察、记录)
从视觉、触觉、味觉等来感知干茶叶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对干茶叶的理解,并对干茶叶特征进行总节并记录。
3、引导幼儿观察泡水后茶叶的变化幼儿自己泡茶,知道泡茶用开水、杯子、并注意安全等。
观察茶叶在杯中的变化,互相交流。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形象记录。
教学反思:
中国的茶文化是我国的代表特色之一,现在正式采茶时节,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这次学习通过看、闻、品,让孩子对三种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茶叶的香味,品——感受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地让孩子感知了解。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也调动了孩子的基础经验,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这里将茶道的展示添加并放在延伸环节是让孩子将对茶的认识的延续,激起他们新的学习的欲望。
18、中班教案《防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记忆火警号码119,认识安全标示。
2、使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安全标示图片。
活动重点:
幼儿记住火警号码119。
安全温馨提示:演练时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一、导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火,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时火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烧毁人类的财富,夺去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难以挽回和弥补的损失。例如: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火灾发生,因此我们要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
(一)、小朋友们,你们遇到火灾发生时会怎么办?如何进行逃生?(幼儿自由讨论,发挥幼儿的想象。)
1、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床底、大橱柜内。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
2、浓烟弥漫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手、肘、膝盖要紧靠地面,沿墙壁边缘爬行逃生;
3、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4、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6、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在无奈的情况下,退回室内,最好在卫生间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
7、充分利用阳台、天窗等进行自救;
8、处在高层建筑被火围困时,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夜间则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二)、除了以上的情况外,最主要的是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火警号码,并记忆。)还有那个小朋友知道别的特殊号码?例如:匪警 110 急救 120三、游戏:
1、《快速反应》
规则:幼儿听到教师指令后,迅速撤离,比一比哪一个幼儿最快。
2、进行火灾演练。
规则:幼儿分4组,匍匐前进,进行逃生训练。
附:消防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小孩不玩打火机, 你拍二,我拍二,玩离电源和汽灌你拍三,我拍三,监督爸爸不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遇到着火不哭泣你拍五,我拍五,烟大快把口鼻捂, 你拍六,我拍六,遇到火灾快呼救你拍七,我拍七,遇到火灾快逃离, 你拍八,我拍八,防火安全从小抓你拍九,我拍九,报警拨打119。
活动反思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火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们带来危害。所以对学生进行防火知识和安全的教育不容忽视,这也是我们老师的职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孩子们消防安全意识都会有所提高,孩子们懂得了火灾虽无情,但很多时侯火灾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预防的,学生知道了用自己所学知识如何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火灾的发生。
19、中班教案《数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课件-数数
2.课件-数数
3.课件-数数
活动过程
一、交代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欢迎吗?
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
(小熊,小鸡,青蛙,小鸟。)
二、连线-请客人坐下
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动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鸡,4只小鸟。)
2.教师:我们请它们坐下吧?
你们看,小椅子都摆放好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小动物入座呢?
(椅子分贝摆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请小朋友安排小动物坐下吧。
(请幼儿按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三、数数几条鱼
1.出示课件-数数[1-45]
教师:请你数一数海里的鱼。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1)教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
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鱼,
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呢?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请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你们可以用水彩笔记号。
2.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
五、趣味练习
练习卡-数数[1-38]
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20、中班教案《我的鼻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
2、养成科学用鼻、爱护鼻子的良好习惯 ,教会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装有大蒜、洋葱的杯子。
2、关于鼻子的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念谜语:“一座山,两个洞、会吹气,闻味道。”
请你猜一猜是我们身上的什么器官?
2、小实验:介绍鼻子的用处。
(1)组织幼儿讨论:鼻子有什么用处?
(2)呼吸小实验:
请幼儿紧闭嘴巴,并用手捏住自己的鼻子。
提问:这样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说出很闷,很难受,气喘不过来,知道鼻子是呼吸器官。)
(3)闻气味小实验:
出示几个小杯子,让幼儿闻一闻,引导幼儿说出鼻子能闻气味。
(分别用鼻子闻出大蒜、洋葱的不同味道来。知道鼻子的嗅觉作用。)
3、了解鼻子出血的急救方法。
(1)讨论:鼻子出血了怎么办?先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鼻子出血时自己或别人是
怎么做的?
(2)教师小结: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鼻子出血了,不要慌张和紧张,要用手
捏住鼻子的上方,同时马上告诉老师或成人,请他们帮助你用药棉填塞鼻孔,同时还可
以用冷毛巾敷。
4、假如鼻子生病的话,我们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呢?(感冒鼻塞)讨论:保护鼻子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鼻子。
(2)教师小结:小朋友要学会正确擦鼻涕的方法;平时不挖鼻孔,游戏时注意保护自己,
不让鼻子碰伤了;不往鼻子里塞东西;气温变冷时,可以出门戴口罩保护鼻子,多吃蔬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教学反思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由于年龄小缺乏一些必要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有时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为此,教育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十分有必要。于是我选择了针对幼儿中鼻子易出血的现象,设计了“我的鼻子”这节健康教学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会认识鼻子,保护鼻子,在鼻子出血时,遇到问题时,不慌乱、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结合近日学习《指南》活动,我在设计健康课“保护鼻子”这节活动时,围绕《指南》的精神,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并不是一味的将知识点教给孩子而是从孩子需要的角度出发,将目标定为在认识鼻子、了解鼻子作用的基础上,教给孩子养成科学用鼻、爱护鼻子的良好习惯 ,教会孩子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
在设计活动过程中,我结合《指南》的精神,将以往的幼儿被动学习,变为让幼儿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经验的主动学习过程。我给每个孩子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孩子们通过亲自去闻一闻、比较和区别,自己总结出鼻子的嗅觉功能,它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
接下来的活动过程里我围绕孩子们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大胆的谈谈生活中我们的鼻子会出现的问题。这样相互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以前课堂上那种老师提问孩子回答那么单一的活动形式。尤其是一些平时胆小、不爱说话的孩子,在集体讨论这种轻松的氛围里也敢于畅所欲言,大胆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往讨论环节之后孩子们的发言总是有老师来小结。但是今天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我尝试让孩子来小结如何保护我们的鼻子。发言的孩子用自己的话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了自己对保护鼻子的认识。
今天的整个活动过程还是比较流畅的,孩子们的兴趣也比较高,参与情况也比较好。通过今天活动的开展,又教会了孩子们一项自我保护的方法,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们本身,还可以通过在活动中的所学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
21、中班教案《走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化及切分音符,启发幼儿用四种不同的唱法分别表现四种小动物的动作形象。
2 启发幼儿探索区分四种动物走路的不同姿态。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共空间合作游戏的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的节奏感及手脚的配合。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画面“走路”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幼儿进行语节奏训练,帮助幼儿掌握歌词与节奏。
1 教师引导幼儿看“走路”的画面,通过提问(这几种动物分别是怎样走路的?)帮助其理解,熟悉歌词。
2 幼儿训练语言节奏。
二 学唱新歌。
1 师范唱。
2 幼儿跟着师轻唱。
3 引导幼儿比较四种动物走路的姿态,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
三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物走路的动作。
四 分角色演唱。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幼儿创编环节还可以长点,让幼儿能更好的自由发挥。
教师评语:
教学过程太简化,教案中有错别字,请请修改后重新提交。
22、中班教案《西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品尝、比较,体验河里西瓜的优点。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西瓜变化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
了解各种西瓜品种的特征,体验本土西瓜的优点。
引导幼儿如何画西瓜。
活动准备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
2、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3、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西瓜
1、教师出示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让幼儿观察。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结:西瓜是圆圆的,瓜皮是有的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河里瓜还带花纹,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二、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教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教师选一个普通的西瓜,一个河里瓜,分别切开,让幼儿认识。
(3)让幼儿分别品尝普通西瓜和河里瓜,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4)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特别河里西瓜,它是无籽的,吃起来又方便又好吃,能解渴、祛暑,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合山著名的本土水果之一。
三、画西瓜
1、教师先示范如何画西瓜,幼儿欣赏。
2、幼儿操作画西瓜,教师适当指导。
3、幼儿相互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西瓜》这节中班科学活动看似简单,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这节课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幼儿对西瓜并不陌生,在炎炎夏日经常可以吃到,但是那只是幼儿对西瓜的表象理解,并没有深入了解西瓜的特征及家乡“河里瓜”的优点。因此,在课前准备上我在教具上也花费一番功夫,特意到市场上去买了许多西瓜及“河里瓜”。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品尝、比较等方式,让幼儿明白西瓜的总体特征及“河里瓜”的优点。在给他们品尝西瓜后,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述出西瓜的特征及味道,体验本土西瓜的优点。在说说普通西瓜和河里瓜的不同之处这个环节时,大部分幼儿都能说出不同点来。在画西瓜这个环节,我要求幼儿看着西瓜实物来画,多数幼儿绘画水平达到了我的教学要求。这节课感到不足之处就是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少了些,气氛不够活跃。如果给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一些小互动、小游戏进去,让幼儿学习起来没有那么枯燥。
23、中班教案《马兰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与感受大师的作品,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欣赏色与色交融所带来的色彩变化之美。
2、学习在墙壁上用点画的方式作画, 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材料准备:
课件、各种朋友色颜料、抹布、排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们还记得马兰花的故事吗?
师:故事里的这朵马兰花非常的神奇,它能让勤劳的人实现愿望!在马兰山上,开满了这些神奇的马兰花,风儿轻轻一吹,马兰花儿飘了起来,它飘啊飘,飘到了天空中,飘到了树林里,美丽极了!有一位名叫几米的画家,把这样的美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播放课件,幼儿欣赏作品
师:几米画家的画是怎么样的?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像什么?
师:几米画家画的就是飞舞的马兰花。
师:老师在画里面还发现了好朋友色,你们看见了没?除了黄色和橘色是朋友色,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颜色是朋友色?
师: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感知点画特点,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点画。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着几米画家画一画马兰花,谁想来点一点试一试?
师:这种画画方式叫做点画。
三、教师讲述操作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今天作画和以往不同,是画在走廊墙上,请小朋友自己找朋友商量,三人一组,用点画的方式合作画墙壁画。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游戏环节——咒语变变变
师:故事里面的马兰花可是一朵神奇的花,你们还记得里面的咒语是怎么念的吗?
师:老师我来念一念咒语,请你们和马兰花一起帮我实现愿望吧!
师:“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请所有的女孩子都蹲下来!”我数一二三!一。。。二。。。三!
师:真的帮我实现愿望了!那我再许一个愿望。“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请帮我把所有的画笔都放回桶里!”我数到五,一。。。二。。。三。。。四。。。五!
师:收拾得真干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帮我把所有材料都放回指定的纸箱里!”我数到十,一。。。二。。。。。。
师:我许的愿望都实现啦,你们想来试一试吗?找自己的同伴来念一念咒语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本着开放性的原则,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开放的环境,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提问,鼓励幼儿根据提问进行思考、回答,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特的想法,开放性的接纳他们的意见。快乐的原则。我在活动中应本着让幼儿在活动感受快乐的宗旨,所以整个活动设计都是比较轻松愉悦的,营造快乐至上教学氛围。
但在活动中仍有很多需要改进。首先是,在幼儿作品呈现效果来看,幼儿点画,点分布较散,目标中“色与色交融”没有很好的完成,所以在幼儿示范环节,教师应该拓展幼儿经验,给幼儿“重叠”的知识经验,“花瓣飘下来,会不会两片重叠在一起?有的花瓣飘啊飘,孤零零落在角落。”还有就是,操作前规则要求讲述不够明确,幼儿一开始画到了另一面墙。
24、中班教案《帆船》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随意折叠、涂色块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海”背景图一张、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个、用来制作船帆的形状各异的白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1、(幼儿围坐在“大海”背景旁)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帆船,说说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没有帆)
3、师:“帆船没有帆能航行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大海”上自制的帆船,讨论船帆是怎样做成的。
师:“你知道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吗?”(引导幼儿观察船帆上的折痕并发现这些折痕是通过反复折叠而产生的。)
3、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请幼儿折叠并观察折痕。
4、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将纸随意折叠数次,注意尽量用力折叠,使折痕明
显,然后打开,用水彩笔描出折痕,最后上色,尽可能浅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规律地交替使用颜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请美味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形纸当船帆进行设计、装饰。
2、启发幼儿将纸沿各种角度折叠,建议幼儿折叠次数不要过多,鼓励幼儿折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3、鼓励幼儿正反面均匀涂色。
4、帮助幼儿将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组织幼儿共同欣赏
1、请幼儿将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儿互相欣赏,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幼儿自由举行“帆船比赛”。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25、中班教案《石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石头的特点,知道石头的用途。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老师与幼儿一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在教师的一角布置一个石头展览。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摆弄收集到的各种石头。
(1) 摸一摸,看一看:石头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接自己的感觉把石头进行分类。
(2) 称一称:老师为幼儿提供天平,石头,让幼儿称一称,谁重谁轻。
(3) 敲一敲,听一听:鼓励幼儿用小棒或石头敲击石头,听听有什么不同,利用石头发出的不同的声音编揍自己的乐曲。
(4) 玩一玩:鼓励幼儿用石头进行各种游戏(如铺路,塔房子等)。
2.找一找,说一说:我们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石头做的?你还可以用石头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属于观察认识型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利用了幼儿的感官如触摸,听觉等,采用了操作,游戏,比较,发现等方法,充分认识常见的物体____ 石头的特点。
26、中班教案《对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分点对称和轴对称两种形式。
2.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理解和表现对称。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每人若干套。
2.京剧脸谱、窗花、树叶、衣服、围巾等分类展示在教室环境中。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剪刀若干。
4.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对称
1.故事引入:春天来了,花园里并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飘来一片乌云,棋了大于,朋友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大家一起叫了起来:“我丢了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了!”(把纸制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分散地布置在背景图上)雨越下越大,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分组操作:把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为蝴蝶、蜜蜂、蜻蜓找翅膀。请个别幼儿为背景图上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配对。
3.幼儿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花纹的角度)。
4.教师小结:蝴蝶、蜜蜂和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我们把这种形式叫轴对称。
二、找对称
1.幼儿分成三组分别进入植物角区观察树叶和花瓣,进入生活区观察门、窗、玩具柜、衣物等物品,进入美工区观察脸谱、窗花、工艺品等美术作品,找找都有哪些物品是对称的。
2.师生分享:大家找到什么物品是对称的?为什么?
3.师:人体有哪些器官是对称的?动作可以对称吗?(请小朋友指出并做动作。)
4.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事物?(飞机的翅膀,汽车的车轮,树叶的叶脉等。)
5.师:为什么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呢?(平稳、美丽、协调。)
三、观察和比较
1.老师请小朋友欣赏圆形的花盘子,盘子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中心有一圆点,周围有许多大小、颜色相同的图案。)
2.师:它和轴对称的图案一样吗?(不一样。)
3.教师小结:这种也是对称的图案,它以圆点为中心点,周围的图案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完全相同,叫点对称。
四、做对称
1.每个幼儿一套不同形状的纸,一把小剪刀,请幼儿自己动手做对称的图形,看看谁做的对称最多。(教师提示幼儿可以用折、剪等不同的方法。)
2.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互相分享经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数学活动:
(1)对称物品的分类。请幼儿将环境中的对称物品,按轴对称和点对称进行分类,并展示在分享区。
(2)统计家里对称的物品。
2.美术活动:剪窗花、画脸谱、印染、剪贴画、设计对称的服装等。
3.创造性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鼓励幼儿运用对称的原理创造发明)。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设计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此设计是一个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活动。由此活动还可以引申出许多探索活动,以开阔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自我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如果在中班进行,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活动来完成。
27、中班教案《小鼻子真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发生鼻出血、异物入鼻等意外时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镜子若干,花露水一瓶,《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鼻子)
二、观察鼻子的外形
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这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再用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鼻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了解鼻子的功能
1、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
3、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请幼儿思考:你有没有鼻子失灵的情况,假如鼻子失灵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呼吸不顺畅、吃饭时闻不到饭菜的香味……)
四、通过欣赏故事课件《翘鼻子噜噜》,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让它健健康康的,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演示故事《翘鼻子噜噜》。
2、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到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了什么?
3、师:鼻子是人体的器官,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喜欢有东西打搅它,因为这样会影响它好好工作。噜噜的做法多危险呀,我们可造成不能像噜噜那样。那你知道哪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激发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
五、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
1、请幼儿联系实际进行表述: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情境演示。
2、一起选出正确合理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东西放入了鼻孔,应该赶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另一个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里的东西擤出来,绝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的鼻子出血了,不要慌乱,首先坐下来,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然后请大人帮助处理。在额头上敷冷水毛巾,用药棉填塞出血的鼻孔。不管出现什么意外,如果大人解决不了,都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帮忙。
六、学做鼻子保健操
师:让我们一起为鼻子做个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时,这样的按摩可以减轻症状呢。
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将两只手相互摩擦发热,以两手中指向上推擦两侧鼻翼,用力适度,反复多次。
七、户外体验
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用鼻子深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
活动反思:
本活动所选内容实用,适合中班幼儿接受能力。在活动中,有两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只知道用镜子看着自己的鼻子,摸来摸去,调动孩子积极性。每一环节衔接紧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结构完整。将调动幼儿来自生活的经验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练习作为活动的关键,启发幼儿通过猜猜、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积极参与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在轻松的互动中,幼儿能自由交流,大胆讲述,通过教师引导获取有益的生活经验,并借助表演游戏进一步巩固了自我保护的技能。
28、中班教案《孵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练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物体。
2.初步感知理解5以内的数物对应。
3.感受独立操作活动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长条形
2.数量为5的蛋槽一份
3.数字卡片
4.不同规则形状数量为5的蛋槽
5.幼儿用书第1页.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在手口一致.熟练点数5以内物体的基础上,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物对应.
2.指导要点:指导幼儿在装蛋活动中学习”装一个数一个”的点数方法,并知道最后的总数是几.
活动过程:
1.尝试操作,练习手口一致点数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长条形的蛋槽,请幼儿数一数这些蛋盒一共有几个蛋槽.(引导幼儿从左到右数,说出一共有几个蛋槽)
(2).教师发放不同排列次序.数量为5的蛋槽让幼儿数.教师进一步指导:”这些蛋槽的形状和老师的不一样,请你们数数你的蛋盒有几个蛋槽.”
小结:这些不同形状的蛋槽,它们的数量都是5.
2.幼儿装蛋,感应5以内的数物对应.
(1).幼儿装蛋,教师要求:”要装一个数一个”,并说出总数.
(2).幼儿按点卡上的数量在蛋槽里装上相应的数量,幼儿操作后互相检验是否按要求装蛋.
(3)幼儿自由操作。
3.巩固5以内的数物对应。
操作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有序点数,完成数量对应。
4、活动自然结束。
反思:
1、进一步练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物体.2、 初步感知理解5以内的数物对应.3、感受独立操作活动的快乐.整个活动下来,基本上达到了预定在目标,每个孩子都给孩子充足在时间,让他们更深入的拓展和探索。环节紧扣,步步深入,给孩子们充分的操作时间,在不断的操作中感知理解5以内的数物对应,最后能说出总数是几。
29、中班教案《小马》含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明白和认识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等几种在折纸中出现的简单的折纸要求。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感受作品小马的美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制作小马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让幼儿理解几种线条的折法即线条名称。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做好的一匹小马的样品。
2、A4白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盒】剪刀【每人一把】
3、A3白纸【教师备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样品,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小动物,【小马】试着让幼儿说出其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小马的办法。
3、教师用A3的大纸演示【在室内来回走动】便于幼儿看得清楚。
【1】、教师讲解制作小马的方法和步骤。
【2】、鼓励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其制作方法。
【3】、引导幼儿认识和运用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这几种折纸中常出现折法。
4、让接受快的小朋友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幼儿讲解经验【毕竟孩子之间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5、鼓励幼儿将折好的作品打开重新再折一遍,目的是让幼儿记得更深刻。
6、重新折好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马】画出五官即涂色。并用剪刀剪出马的四条腿。
7、最后将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袋子内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折纸属于纯手工作业,幼儿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2、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
3、但由于此次活动幼儿刚刚才接触,出错最多的地方是嘴巴的处理那一块,缺乏对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使用剪刀也不是很熟练,需要以后经常练习,相信以后对此类活动会逐步熟练的。
4、也有个别幼儿出错可能是不理解教师讲解的意思,也或许是对此活动的陌生所导致的因素。
5、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经常开展手工课程,在讲解的时候说慢一点、示范时的动作也要慢一点。尽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0、中班教案《香蕉》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能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进行简单的想象和表述。
3、知道香蕉对身体有益,要多吃水果。
4、乐意参加活动,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香蕉,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香蕉实物,挂图。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对香蕉的外形、味道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香蕉,激发兴趣
(导入活动中以实物香蕉引起幼儿的兴趣采用的是直观导入法)
二、感知儿歌的内容
1、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表述。
(1)师面带微笑,轻轻地把香蕉呈现 。(弯腰状)启发:这样看,像什么?
(2)师面带神奇色,轻轻把香蕉呈现。(躺状)这样看,又像什么?
(3)师面带惊讶色,轻轻地把香蕉呈现。(垂状)启发:这样子看,又像什么?
2、回忆经验,说说感受提问:香蕉的味道怎么样?吃到嘴里什么感觉?
三、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边出示挂图边示范朗诵,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的比喻手法,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理解作品的语言美)注意引导幼儿发准"香蕉""船""海""鱼"等音。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深入理解儿歌内容)启发:当你读到"真奇怪"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当你读到"真痛快"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表情来理解体验儿歌的情感)
3、小结:香蕉不仅好吃,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益处。
活动延伸:
幼儿以"香蕉"为主题自由绘画《小香蕉》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是中班语言领域内容儿歌《小香蕉》,香蕉是幼儿再熟悉不过的水果了,我的引入是先出示实物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基本特征。当我问到"香蕉像什么?"大部分幼儿都能够脱口而出说"像月亮和小鱼",还像小船,但由于幼儿刚入园不久,所以大部分幼儿还不会用完整句:"弯弯的香蕉像XX"来表达。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获得!接下来当幼儿已经知道香蕉的特征之后,我就用好看的动作和语言朗诵出儿歌,而且幼儿的注重力都在老师表演上面,一双双眼睛很兴奋的看着,幼儿还会跟着学习,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目的。在接下去的学习儿歌内容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都有开口念儿歌,而且我运用了比赛念,这个比赛很有意义,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本次活动我收获最深的是教师的教态非常重要,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神秘的语言都可以调动起中班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和幼儿一起快乐的学习!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是愉悦的、主动的。他们仔细地观察着,积极地交流着, "快乐教育"的原则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该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如将幼儿说的话编成一首优美的儿歌,这样才会帮助幼儿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1、中班教案《仙人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彩色笔画仙人掌,认识绿色和黑色、能用两种颜色作画。
2、让幼儿观察仙人掌,书空练习等策略、学习从内向外画仙人掌和涂染的方法。
3、能大胆的作画。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学习,各种颜色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学习手指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仙人掌。2、画有仙人掌的面纸和彩色笔、绿色和黑色作画。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仙人掌,回忆已有的感知经验。
2、这棵大大的仙人掌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身上有什么?它的刺是怎么长的?幼儿回答后、总结:仙人掌是绿色的、身上长满刺,细细的、尖尖的。引导幼儿用手做书空练习,体会“提”的练习。
3、通过书空练习帮助幼儿掌握仙人掌的造型。示范向一个方向画仙人掌练习涂染。:怎样用彩色笔画仙人掌的身体呢?指导幼儿练习画刺。:刺从仙人掌的“身上”长出来、细细的、尖尖的,长了许多许多。
4、幼儿作画。指导。让幼儿大胆作画涂染,画出尖尖密密的刺。提醒幼儿在作画过程中换彩色笔的时候保持干净。
5、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谁的仙人掌刺最多,谁画的最像?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让我明白选课时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课程。
32、中班教案《长鼻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初步学唱歌曲《长鼻子》,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歌唱。
2、创编大象的各种造型,体验创编表演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模仿动物叫声)
小老鼠来了,吱吱吱吱吱;母鸡来了,喔喔喔喔喔 ……
二、复习歌曲表演《袋鼠》
1、 集体演唱。
2、 小组表演唱。
三、说说做做,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动物园里的大象吗?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它在做什么事情?请你说一说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小结: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和牙齿,身体很强壮,它会用鼻子送东西吃,吹口琴,卷木头,投球等等,大象长鼻子本领可真大!
四、新授歌曲《长鼻子》
过渡语:歌曲里也有一只大象,我们来听一听,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1、欣赏歌曲《长鼻子》
提问:你听到了吗?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提示:鼻子、牙齿、耳朵、身体、大腿)
小结:长鼻子,大牙齿,耳朵是扇子,身体像堵墙,大腿像柱子。(边唱边小结)
2、 熟悉歌词。
教师弹琴,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歌词。
3、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一起演唱歌曲。
2) 集体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空拍,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唱准3/4拍
五、创编动作
1、提问:这是一只在杂技团表演的大象,你们想想看,它都会表演哪些节目?(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它会表演用鼻子送东西,吹口琴,卷木头,投球等等节目。
过渡语:我们也来做一只表演节目的大象好吗?唱到最后一句“这是什么”的时候摆出一个动作,让大家猜猜你在表演什么节目。
2、 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猜一猜。
重点指导:教师对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指导,使之更为形象,便于大家猜测。
3、集体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33、中班教案《半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认识半圆形。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认识半圆形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半圆形。
难点:知道一个圆形可以变成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活动准备
1.装有各种形状的篮子(人手一份)
2.剪刀。浆糊若干。
3.大的示范圆形和半圆形各一个。
4.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 让幼儿认识圆形和半圆形。
1. 教师出示示范圆形,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再出示示范半圆形,再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称。
2. 让幼儿在图形篮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 给幼儿讲解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二.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 教师让幼儿思考:你能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吗?是怎么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让幼儿自主先思考再与其旁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旁听。
2. 幼儿讨论后,教师请若干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
3. 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教师巡回观察。
4. 教师把幼儿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三.教幼儿如何正确的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 教师出示圆形,把圆形对折,必须以中线为中心边对边对折,对折后,在圆形的中线把圆形一分为二,把成品半圆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圆上比较,看看是不是该整圆的一半,该半圆形不能大于整圆,也不能小于整圆。
2. 教师再次向幼儿正确示范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验证。
3..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再一次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作验证。
4..教师对幼儿的第二次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5. 教师小结:半圆形就是整圆的一半,两个同样大小的半圆形合起来就是一个整圆。
四,延伸活动;快乐图形拼
1. 教师出示.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请幼儿观察哪些物体用了哪些图形拼成。
哪些物体的拼成里有半圆形。
2. 教师激发幼儿:你可以用哪些图形可以拼画面上没有的物体?并请你说一说。
3. 请幼儿自主与同伴用各种形状进行合作创意粘贴。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4. 教师点评若干幼儿的作品。
5.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活动能遵循“教师为主导,孩子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幼儿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关健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初步认识半圆形
在认识半圆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圆形给幼儿认识,让他们明白,半圆形和圆形的
演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待他们知道了这一点,再下面的认识过程做了相应的铺垫。
2.以幼儿为主体,在操作中探索发现、获得知识
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我在活动特别注重幼儿自主操作的指导。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主线,在认识半圆形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幼儿借助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先幼儿自主的尝试想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他们都会只是随手把圆形剪成半圆形。待他们自主的尝试过后,教师讲解正确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示范后,让幼儿再一次按照教师说的步骤去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当他们发现特征后,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还能依照教师的正确步骤去动手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培养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 最后借助图形快乐拼,给幼儿一个全面的认识各种图形的平台,并能利用各种图形演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在我巡回的观察中,我发现了幼儿利用半圆形变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顶,等等。幼儿从动手中与图形们做“游戏”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创意能力。
34、中班教案《长方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
2、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不等的圆形卡纸若干。
2、大小颜色不等的长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展开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2、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3、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4、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5、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电视机、窗户、门。
6、引导幼儿说出名句子:
长方形的桌子、
长方形的 黑板、
长方形的窗户
二、结束部分
让幼儿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贴小红花。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35、中班教案《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感知和探索沙的特点。
2、通过玩沙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建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盛水的杯子每人一个,围裙每人一条,小棒若干。
2、活动前检查沙坑安全及卫生。
活动过程:
1、感觉游戏
带领幼儿到室外脱下鞋袜在水泥地上跑一跑、跳一跳,说说是什么感觉?
(很硬,脚踩上去不舒服,摔在地上很疼。)
请幼儿再到沙坑里跑一跑、跳一跳,说说是什么感觉?
(很软,很舒服,摔倒了都不会疼。)
与幼儿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沙很软。
2、发现游戏
①让幼儿用手玩一玩干沙,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看看有什么发现:
(沙很轻,不用费劲儿就可以拿起来。
沙会跑,它会从手指缝里掉下去,说明它很细。
沙没有味道。
干沙不能粘在一起……)
②发给幼儿每人一个杯子,让幼儿到水池里取水,自由活动。鼓励幼儿将新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把一杯水全倒进沙里,水倒得太多,就能看见沙的上面有很多水,水上面还有几粒沙浮在上面。
把水慢慢地倒进沙里,水就不见了。
把沙放进杯子里,沙不会溶解。
沙变湿了可以捏东西……)
师生共同总结沙的特点。
3、建构游戏
引导幼儿运用小棒进行建构游戏(也可用小棒在沙上面画画)对自己在沙坑周围获取材料进行活动的幼儿加以肯定。
4、欣赏游戏
共同欣赏每位幼儿的作品,给每位幼儿以肯定和鼓励。
5、收拾、整理材料
活动反思:
沙子由于平时接触的机会较少,所以孩子们玩沙子时非常兴奋。将难点设置为选择合适大小的工具装沙子,帮助小班幼儿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参与游戏的幼儿均能有目的的选择大的沙铲以达到装的快的目的,活动目标基本完成。
36、中班教案《艾玛》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清楚有序地讲述艾玛经历。
2、喜欢艾玛乐观开朗的性格。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1)介绍人物,引起兴趣
一(出示封面。)这是谁,你们认识吗?(介绍花格子大象艾玛。)
一艾玛和普通的大象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清楚讲述其色彩、图案的不同。)
一听听声音,这说的是艾玛和谁的故事?
(2)欣赏故事,感受乐趣
①出示第2~4页
一你知道,山洞里哪个是艾玛的弟弟吗?
②出示第5页
一猜猜,艾玛和他的弟弟会说些什么呢?
⑧出示第6~1 O页
一你知道大象们担心什么?害怕什么?
一看,朋友们想了什么办法?
④出示第11~1 4页
一你觉得,这次艾玛是真的被风吹走了吗?
⑥出示第1 5、1 6页
一这回,艾玛真的被风吹走了,风儿带着艾玛开始了奇妙的旅行。
(3)游戏操作,有序讲述
①出示第1 7~20页
一这些地方你认识吗?
一看看,风带着艾玛先到了哪儿,再到了哪儿? ②摆放图片,记忆讲述
一(出示第2 1~24页。)这次,艾玛会去几个地方?他会先到哪里,再到哪里,最后到哪里呢?
一桌上有一些图片,三个人一组,请从这些图片中找三个你们觉得有趣的地方,为艾玛安排一次奇妙的旅行吧。
一试着把旅行过程清楚、有顺序地介绍给大家。
(4)讲述故事结尾
一你喜欢艾玛吗?为什么?
小结:能给别人带去快乐的人,总是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活动反思:
活动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述。活动第三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是个难点,教师拓展了图画书本身的内容,让幼儿根据视觉提示有序地讲述“风先把艾玛带到了哪里,再到了哪里”,再和同伴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先……再……最后……”有序地讲述。最后,一切风平浪静。随着情节的发展,幼儿也体悟到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提升。
37、中班教案《光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初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将反光的物体归类并概括,知道亮度强的,照人明显的物体,其光斑的亮度也强。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平面镜
2、准备若干可以反光的和不可以反光的物品摆放在活动室周围,如: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其他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3、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室内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4、区域中提供:各种电筒和台灯。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探索——光斑是怎么来的?
1、师:小朋友!你的桌上有什么?(镜子),那今天我们就用镜子到外面去做一做游戏,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拿镜子到外面自由探索。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用镜子做游戏时,发现了什么?
幼1:我用镜子一照,发现了亮亮的东西跑到墙上去了。
师:是吗?哪些小朋友发现了这个现象?(幼儿全部举手)
师:那这个亮亮的东西是什么?(光斑)
幼2:我还发现我晃动镜子,光斑也会动。
师:那光斑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幼3:镜子将光照到墙上去了……
师:说得有道理,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那是不是在外面的任何地方都会形成光斑呢?
幼4:不是的,我刚才在走廊上就没有发现。
师:这是为什么呢?
幼4:因为走廓上没有阳光。
师:观察真仔细!
(二)引导探索——哪些东西能形成光斑?
1、引发幼儿回忆、讲述已有经验。
师:请你们想一想,除了镜子,还有没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一照就形成光斑呢?
幼1:我发现光碟可以的……
幼2:我看见我家爸爸的表可以的……
幼3:我送点心盆时,发现点心盆也可以……
2、幼儿寻找可以反光的物体。
A: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你们去玩一玩,看一看哪些东西也能形成光斑?
B: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和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
幼:有自行车铃、光盘、茶杯……
师: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在墙上形成光斑呢?他们有什么秘密呢?
幼:它们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的……
(三)幼儿再次探索——这些光斑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再去玩一玩镜子和刚才小朋友找出来的东西,你们还会发现什么呢?
2、幼儿再次去探索,教师引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1:我发现镜子的光斑很亮……
幼2:我发现光碟上的字也跑到墙上去了……
幼3:我发现小小的东西照出的光斑也小……
幼4:我发现茶杯、脸盆的光斑是一圈一圈的……
(四)延伸探索——还有哪些光源也能使镜子形成光斑?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电筒
师:那手电筒照在镜子上是不是也会有光斑呢?(幼儿猜测)
师:这里有手电筒和台灯,你们去试一试吧!
2、幼儿探索和交流。
活动反思: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因此,我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的材料为载体,使孩子在与材料的不断互动中层层深入探索。在探索中,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同时在活动中我能够有机渗透安全教育,当发现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其他幼儿的脸上时,我能及时制止并有机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评价: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教师紧扣目标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探索,步步深入,有机引导,并在活动中注意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表达探索的情况。
38、中班教案《花之舞》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尝试单双圈交替行进走。创编花儿的造型。
2、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难点:
创编花儿的各种造型。
看图谱在单圈上交替行进走;由单圈变双圈。
教学准备:
红、蓝两色花冠;红、蓝两色标记花;3张图谱(FALSH);春天的花朵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激兴趣。
教师出示春天风景的图片:(点红花)你是什么花?(点兰花)你是什么花?花宝宝们,一起跳舞蹈。
(二)动作前置
1、花儿开放的动作:请幼儿做。(双手兰花指,手腕相靠,与下巴平。)教师唱乐谱。
2、创编花儿的造型:红、蓝两花面对面,摆漂亮的造型,比比谁最美。教师唱乐谱。
(三)看图谱,学队形。
1、出示图谱A:图上有什么?(红、兰两色花)它们是怎么排的?(间隔排)拍成了什么形状?(圆圈)你们会不会看着图谱站一下队形?(幼儿站到圆圈上)
2、出示图谱B:你们看到了什么?(红花动了)红花是怎么动的?(红花由圈外走到了蓝花前面。)一起学一学。(教师唱乐谱后加入音乐,反复练习。)
3、出示图谱C:你们看到了什么?(红花走到蓝花旁边,变成了双圈。)一起学一学,并且面对面摆漂亮的花儿造型。(教师唱乐谱后加入音乐,反复练习。)
(四)回忆动作和队形。
1、一起跟着图谱回忆舞蹈流程。
2、放音乐,完整舞蹈。
活动延伸:
红花走到蓝花旁边变成双圈,那蓝花会不会走到红花旁边也变成双圈呢?
活动反思:
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带孩子们进入了花儿的世界,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一朵花,开始快乐地舞蹈。先用动作前置的方法让孩子们先创编舞蹈的动作,并且摆出各种好看的花儿的舞蹈造型;在此基础上借用图谱(FALSH),学会两个队形的变化;最后听音乐完整舞蹈。用启发性的语言提问,让孩子自己发现队形是怎么变化的,然后自己变一变。整个活动孩子们很投入,学得认真愉快。其实幼儿集体舞的组织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调整教学策略,就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的,幼儿的空间方位问题在各种教学策略的引导下也会迎刃而解。
不足之处:
变换队形时时间较长,动作创编过于单一。
39、中班教案《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以及故事中“漏”的实际含义。
2.细致观察画面,对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行猜测与推理,并大胆表述。
3.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萌发对民间故事的兴趣。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图书,在这本绘本图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师:老爷爷、老奶奶在干嘛?为什么抬头?表情是什么样?
3.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爷爷奶奶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播放PPT,观察图片,了解故事。
1.出示图片。师:看,有个什么动物呀?驴长的怎么样?除了驴还有谁?
2.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3.出示图片。师:这时,谁来了。还有谁?他会是谁呢?为什么是小偷?(瞧那贼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啊?)
4.出示图片。师:老虎和小偷看到了这么肥的的驴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儿讲述,师贴图。)
5.出示课件图片。师:晚上。他们来了。老虎怎么来?(偷偷摸摸,趴着来的。)小偷怎么来?眼睛为什么向后看?(东张西望)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动作。)
6.出示图片:老虎在干什么?(墙破了,挖墙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顶上,扒开屋顶)
7.出示图片。王老汉被惊醒了,起床了。奶奶呢?(有点醒,半梦半醒)。奶奶说:……。那漏是什么意思呢?
8.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情况下才抓这头啊!)小偷呢?师讲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动。
9.出示图片。小偷掉那里?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俩吓的边跑边喊:“哎呀,是漏啊。”他们认为漏是什么?(旋风 石头)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还想着大胖驴,一回头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认为谁是漏,小偷认为谁是漏。遇到后她们心里怎么样。
三、完整阅读,找出故事的结局。
1.师:故事还没有完,大胖驴被吃掉、偷走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这漏到底是什么呢?
2.师: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样?真愚蠢真笨,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3.师:今天老师讲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师示范书写“漏”边说边讲解漏子的结构。
活动反思:
这个绘本选自中国民间故事“漏”,为了贴切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故事中的语言比较儿童化合生活化,其中的一些像声词,如:骨碌骨碌、悉悉索索、沙沙等既生动形象又能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整个故事中“漏”作为贯穿故事始终的一条主线,因此孩子对“漏”其后的背景理解很重要。只有当孩子在相对熟悉的背景下理解故事时,才会投入到对些许不熟悉的情节逻辑中隐藏线索的察觉和思考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已经很少接触到房屋漏雨这样的现象,对于“漏”雨缺少直观的认识,所以要让孩子先弄懂什么是漏。孩子只有理解了什么是“漏”,才能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和其中的诙谐幽默之处。我在这个环节准备了玩沙的筛子,当孩子们分不清是“漏”还是“肉”时,我让孩子观察“沙子从筛子里漏下来的情景”,当我再问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漏了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漏沙的漏”。
故事《漏》中有三处精彩的画面,分别是情节推进发展的三个**段:一是小偷从屋顶紧张摔落到老虎背;二是小偷和老虎因为害怕狂奔撞树后复又被雨淋后回头的相视;三是最终滚落山坡后的直面相对。而这三幅图中的仅有的人物语言分别就是三句话:哎呀,是漏呀!啊,“漏”又来了!“漏”啊!三句话在三种不同的情境下,三次分别从小偷和老虎的嘴里说出,一次比一次滑稽、一次比一次幽默、也一次又一次的将故事推向趣味的极致。
在活动的结尾,将汉字“漏”用画图的形式演绎出来:这是一个房子,外面下雨了,里面也有雨,这个字念什么?孩子们大声地说:“漏”,激发孩子们对中国汉字的喜爱之情。如果我能在像声词,如:骨碌骨碌、悉悉索索、沙沙等地方插入相应的音效,可能会更加吸引孩子的感官。
40、中班教案《趣谈鼻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鼻子的不同造型。
2、知道鼻子有呼吸和嗅觉两个主要功能,体会它的重要。
2、知道一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初步了解鼻子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鼻子PPT;放有醋、酒、水的杯子各三个。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师:今天,步老师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
2、问:这是什么呀?(鼻子)恭喜你们答对了!
二、观察鼻子外形
1、师:小朋友,我们来摸摸自己的鼻子,有吗?在哪里呢?(在脸的中间)
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鼻子。
2、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鼻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鼻子?都一样吗?
小结:是的。鼻子也有大有小、有高有塌、有各种形状的。
3、师:下面就请小朋友看看旁边孩子的鼻子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呢?
鼻孔——有几个鼻孔?
鼻毛——你们都有吗?
三、了解鼻子功能
1、师问:那谁知道鼻毛有什么用呢?
小结:鼻毛可以挡住细菌、灰尘,让吸进去的空气变得更加干净、卫生。
2、师问:那我们的鼻子又有什么用呢?(和你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
呼吸——我们一起来呼吸一下吧!我说吸你们就一起吸、我说呼你们就一起呼。(师幼练习呼吸3次)这叫深呼吸。
那如果鼻子不呼吸了,会怎么样呢?我们来试一试,用手捏住鼻孔,看看一会儿会有什么感觉?(师幼一起做)感觉怎样?
小结:哎呀!看来少了鼻子还真不行呀!因为呼吸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闻气味——那鼻子除了能呼吸它还有一个了不起的本领,那是什么呢?(闻气味)老师这儿有三个杯子,1号杯子、2号杯子、3号杯子,里面盛着不一样的东西,你们能看出这三个杯子里分别盛的是什么吗?(不知道)看来眼睛已经不够用了,还可以用什么来帮忙?
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1号杯、2号杯、3号杯,里面盛的和老师的一模一样,就请你们去闻一闻,里面究竟是什么?(幼儿自由操作)
师:都闻过了吗?谁已经知道了1号杯里盛的是什么?2号呢?那3号呢?
小结:我们的鼻子还可以闻气味呢!气味也有不一样的,鼻子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各种不同的气味,但并不是每种气味都是好的,有的气味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遇到不好气味时,我们要用小手捂住鼻子或轻轻扇一扇,来保护我们的鼻子、保护我们的身体。
四、学会保护鼻子
师:那你们的鼻子有没有不舒服的时候?什么时候会感到不舒服?
小结:鼻子不舒服,就会感觉很难受,那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它呀!
师:老师这儿有几道关于保护鼻子的题目,考考你们哦!觉得对了就请站起来、错了就打个叉。
请听第一题:我们平时不应该挖鼻孔( )
第二题: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 )
第三题:有了鼻涕就用手轻轻擦( )
第四题:不把东西塞入鼻孔( )
第五题;流鼻血时,用手指捏住流血的一侧鼻孔( )
活动反思:
鼻子我们每个人都有,它对于我们人来说十分重要,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视它,不会正确地保护好它,尤其是缺乏自控能力的幼儿,常会因为不当的行为,而导致 “流鼻血啦”、“鼻子发炎啦”等等。恰好这段时间我们班有几个孩子老流鼻血,而且不知道如何处理?只会急着流眼泪。针对此种情形,我特别设计了认识鼻子的一节综合活动。预想在说说、看看、玩玩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鼻子并学会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一开始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鼻子,这种形式导入活动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一猜就猜对了,然后自然过度到摸一摸鼻子。通过摸,感知自己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构造。如果能再设计两个环节来进一步感知鼻子会更好。第一可以提供人手一块镜子,自己照一照,看看自己鼻子的形状,以及鼻子的构造,在摸的基础上,更加形象、直观;第二可以相互看看,在了解自己鼻子外形上再去了解其他人的鼻子的形状,从中比较出鼻子的不同,丰富孩子的认识。而后我又提供了特殊鼻子的图片,让幼儿观看,使他们知道鼻子有高、有塌、有大、有小等不同形状。接着我设计了“鼻子有什么用” 的问题进行讨论。幼儿说出一种,我便通过实验法让幼儿来感受鼻子的作用。例如:闻气味。我准备了三只杯子,分别是1号、2号、3号一样的杯子,里面盛着不一样的液体,让幼儿猜,猜不出怎么办?幼儿很自然会想到用鼻子来帮忙。在闻一闻的过程中,得出了各杯子中所盛放的东西。为了让幼儿知道一些正确保护自己鼻子的方法,又不想用一贯运用的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怎样打破传统教学方式,让活动新颖,幼儿又很感兴趣,而且能完成目标。我尝试用做判断题的形式,我说题幼儿作出判断,对于难点我再稍加强调。活动后效果很好,幼儿积极参与,在听题时很认真,因为不听就不知如何判断,促进了幼儿认真地思考的能力,学会了对与错的判断。整个活动幼儿始终能围绕鼻子展开讨论,参与率较高。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41、中班教案《贴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复习7以内的数,学习按数取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难点:
学会按数取物
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并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图7份;7以内的数字
学具:画有各数字的花瓶每人一张;红花若干,绳子。
活动流程:
感知复习-操作探索-游戏巩固
活动过程:
一、 教师以“小狗开花店”的 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小狗图片问“这是谁呀?今天小狗特别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天是小狗的花店开张了,开张生意很忙,有很多的动物朋友来帮助,我们看看是谁来了?”
二、 复习7以内的数数
师:“这是谁?有几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找相应数字(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幼儿观察,贴上相应的数字)
三、 操作探索
贴花(提出要求)
师:“小朋友真棒!小狗来了这么多的动物朋友,可是还忙不过来,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帮忙。我们把花贴在花梗上,花瓶上有数字,请小朋友根据数字贴相同数量的花。“
1、 教师示范。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 提醒幼儿认清数字,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 请贴好的幼儿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一起检查。
四、 “开火车”游戏
师:“小狗他在想什么呢?让我来问问他,原来小狗它想同小朋友玩开火车的游戏 ,他为小朋友准备了一列火车,火车的每节车厢上有数字宝宝,请小朋友按照车厢的数字坐人数。坐对人数它就会启动哟!”幼儿跟着音乐开动火车走离开教室。
反思: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间的互助及建构和谐的师幼互动,语言简练、清晰,思路清晰,能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老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7以内的按数取物首先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能点数1-7;能认读1-7;理解1-7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复习环节就要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2、从幼儿的表现来看,活动的难点在于5—7的按数取物,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环节的时候要重点解决此问题。
3、操作环节:
(1)材料方面: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在操作时要粘贴,对于手肌肉发展不够协调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干扰及阻碍了幼儿的操作与学习,同时粘上去不便于幼儿进行纠错,因此提议将这种材料更换为盒子及豆子等其他实物。二是由于每位幼儿都操作1—7的按数取物,但实际上幼儿对1—4的按数取物非常熟悉,而对于5—7则存在于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教师可以重点给予幼儿操作5—7的按数取物。
(2)教师示范:教师在示范时要重点示范5—7的按数取物,同时语言的示范非常重要,因为示范的目的是为了下面幼儿自主操作环节做铺垫,因此要把所涉及的知识点讲解清晰,做好示范的顺序:认数——点数——求证。
(3)教师的提问:提问的时候要多问孩子为什么,把握好提问三步骤: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指导的?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4)教师的指导:指导时不要急于追求结果,应该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如果孩子做错了,可以问孩子是怎么得到这个结果的,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及过程。
4、成果评价环节:不一定要所有的作品都贴在黑板上,看得眼花缭乱,可以有重点的挑出某些作品来评价,或者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评价,从活动中幼儿间的互动情况来看,幼儿可以做到评价他人,因此应该发挥孩子的评价主动性。
5、增加“表象”方面的游戏,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动作——语言表述——表象——符号。前面的活动重点是动作与语言方面,幼儿通过学习已习得相关知识,这时表象方面的游戏或材料可帮助幼儿进一步提升相关知识,可用连线、配对材料,如一张卡片中有点与数字,让幼儿连线;或实物图片与数字配对等等都可以,但一定要注意重点是5—7。
42、中班音乐教案《长鼻子》含反思
活动意图: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我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助。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长鼻子》。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创造力等方面的音乐能力,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水平的提高。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初步学唱歌曲《长鼻子》,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歌唱。
2、创编大象的各种造型,体验创编表演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模仿动物叫声)
小老鼠来了,吱吱吱吱吱;母鸡来了,喔喔喔喔喔 ……
二、复习歌曲表演《袋鼠》
1、 集体演唱。
2、 小组表演唱。
三、说说做做,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动物园里的大象吗?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它在做什么事情?请你说一说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小结: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和牙齿,身体很强壮,它会用鼻子送东西吃,吹口琴,卷木头,投球等等,大象长鼻子本领可真大!
四、新授歌曲《长鼻子》
过渡语:歌曲里也有一只大象,我们来听一听,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1、欣赏歌曲《长鼻子》
提问:你听到了吗?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提示:鼻子、牙齿、耳朵、身体、大腿)
小结:长鼻子,大牙齿,耳朵是扇子,身体像堵墙,大腿像柱子。(边唱边小结)
2、 熟悉歌词。
教师弹琴,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歌词。
3、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一起演唱歌曲。
2) 集体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空拍,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唱准3/4拍
五、创编动作
1、提问:这是一只在杂技团表演的大象,你们想想看,它都会表演哪些节目?(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它会表演用鼻子送东西,吹口琴,卷木头,投球等等节目。
过渡语:我们也来做一只表演节目的大象好吗?唱到最后一句“这是什么”的时候摆出一个动作,让大家猜猜你在表演什么节目。
2、 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猜一猜。
重点指导:教师对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指导,使之更为形象,便于大家猜测。
3、集体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小百科:鼻(nose)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呼吸兼嗅觉器官。属于高度分化的感受化学刺激的器官,对于动物接受外界化学信息、 识别环境、 辨认敌我 、归巢、捕猎、避敌、寻偶和觅食有重要作用。
43、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画娃娃头一个,眉、眼、耳、嘴俱全,只缺鼻子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一个张画,你们来看看这幅画出现了什么问题,画里是一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少了什么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对了,所以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把它的鼻子贴上去呢?贴鼻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哦!听清楚老师讲要怎么样帖鼻子吧!
玩法:参加游戏的儿童站在3米外白线处,看好鼻子部位,再蒙上双眼上前去贴。贴对者,得奖。
二、游戏进行,
在活动的时候,可是适当地给幼儿提示。
三、结束活动。
《贴鼻子》的教学反思:
1、 在活动设计上,我体现了幼儿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2、 在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问题情境的进入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从中激发幼儿想去、要去盲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但是在活动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
1、没能实行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2、幼儿没能全部参与活动中。
44、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鼻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发生鼻出血、异物入鼻等意外时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镜子若干,花露水一瓶,《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鼻子)
二、观察鼻子的外形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再用镜子照照自己的鼻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了解鼻子的功能1.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
3.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你有没有鼻子失灵的情况,假如鼻子失灵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不到饭菜的香味……)
四、通过欣赏故事课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让它健健康康的。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2.提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塞进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到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了什么?
3.师:鼻子是人体的器官,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喜欢有东西打搅它,因为这样会影响它好好工作。“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噜噜的做法多危险呀,我们可千万不能像噜噜那样。那你知道哪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4.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
五、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1.请幼儿联系实际进行表述: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会怎么办。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情境演示。
2.一起选出正确合理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东西放入了鼻孔,应该赶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另一个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里的东西擤出来,绝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的鼻子出血了,不要慌乱,首先坐下来,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然后请大人帮助处理。在额头上敷冷水毛巾,用药棉填塞出血的鼻孔都可以。不管出现什么意外,如果大人解决不了,都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帮忙。
六、学做鼻子保健操师:让我们一起为鼻子做个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时,这样的按摩可以减轻症状呢!
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将两只手相互摩擦发热,以两手中指向上推擦两侧鼻翼,用力适度,反复多次。
七、户外体验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用鼻子深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
活动反思
鼻子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每个幼儿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活动过程方面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演练等形式使幼儿认识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百科: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有鼻孔与外界相通,后连通于鼻咽部。
45、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鼻子》含反思
活动意图: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我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助。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长鼻子》。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创造力等方面的音乐能力,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水平的提高。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初步学唱歌曲《长鼻子》,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歌唱。
2、创编大象的各种造型,体验创编表演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模仿动物叫声)
小老鼠来了,吱吱吱吱吱;母鸡来了,喔喔喔喔喔 ……
二、复习歌曲表演《袋鼠》
1、 集体演唱。
2、 小组表演唱。
三、说说做做,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动物园里的大象吗?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它在做什么事情?请你说一说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小结: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和牙齿,身体很强壮,它会用鼻子送东西吃,吹口琴,卷木头,投球等等,大象长鼻子本领可真大!
四、新授歌曲《长鼻子》
过渡语:歌曲里也有一只大象,我们来听一听,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1、欣赏歌曲《长鼻子》
提问:你听到了吗?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提示:鼻子、牙齿、耳朵、身体、大腿)
小结:长鼻子,大牙齿,耳朵是扇子,身体像堵墙,大腿像柱子。(边唱边小结)
2、 熟悉歌词。
教师弹琴,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歌词。
3、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一起演唱歌曲。
2) 集体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空拍,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唱准3/4拍
五、创编动作
1、提问:这是一只在杂技团表演的大象,你们想想看,它都会表演哪些节目?(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它会表演用鼻子送东西,吹口琴,卷木头,投球等等节目。
过渡语:我们也来做一只表演节目的大象好吗?唱到最后一句“这是什么”的时候摆出一个动作,让大家猜猜你在表演什么节目。
2、 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猜一猜。
重点指导:教师对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指导,使之更为形象,便于大家猜测。
3、集体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46、幼儿中班健康领域活动教案《保护鼻子》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发生鼻出血、异物入鼻等意外时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镜子若干,花露水一瓶,《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鼻子)二、观察鼻子的外形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再用镜子照照自己的鼻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了解鼻子的功能1.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3.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你有没有鼻子失灵的情况,假如鼻子失灵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不到饭菜的香味……)四、通过欣赏故事课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让它健健康康的。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2.提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塞进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到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了什么?
3.师:鼻子是人体的器官,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喜欢有东西打搅它,因为这样会影响它好好工作。噜噜的做法多危险呀,我们可千万不能像噜噜那样。那你知道哪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4.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五、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1.请幼儿联系实际进行表述: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会怎么办。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情境演示。
2.一起选出正确合理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东西放入了鼻孔,应该赶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另一个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里的东西擤出来,绝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的鼻子出血了,不要慌乱,首先坐下来,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然后请大人帮助处理。在额头上敷冷水毛巾,用药棉填塞出血的鼻孔都可以。不管出现什么意外,如果大人解决不了,都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帮忙。
六、学做鼻子保健操师:让我们一起为鼻子做个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时,这样的按摩可以减轻症状呢!
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将两只手相互摩擦发热,以两手中指向上推擦两侧鼻翼,用力适度,反复多次。
七、户外体验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用鼻子深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
活动反思
鼻子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每个幼儿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活动过程方面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演练等形式使幼儿认识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百科: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有鼻孔与外界相通,后连通于鼻咽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幼儿园主题教案:大家喜欢我
-
幼儿园主题教案:家乡的车
-
季节主题教案:春天来了
-
幼儿园树主题教案汇总
-
中班主题教案朋友的生日教案反思
-
中班体育活动《蟋蟀找家》教案反思
-
幼儿园常识中班说课稿邮票
-
中班三八节亲子教案反思
-
中班我给小树浇浇水植树节活动方案植树节教案
-
中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
中班剪纸教学设计《小小魔法师》教学反思
-
中班教案春天主题《春雨的吉他》活动反思
-
幼儿保健护理;孩子的耳朵要常检查保健康
-
离婚父母应学会安抚孩子
-
童趣
-
为什么有时只见闪电没有雷声?
-
大二班第一学期班务计划
-
如何进行唱歌教学
-
读书的句子唯美简短168句
-
餐饮酒店打广告的朋友圈文案40句
-
旅馆朋友圈文案34句
-
搬家公司的广告朋友圈文案3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