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种瓜》
中班教案《种瓜》
1、中班教案《种瓜》
设计背景
许多小朋友都吃过西瓜,却不知西瓜是怎么得来的,现在我就他们一起体会种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让幼儿了解种西瓜的整个过程,同时感受收西瓜时的心情。
3.使幼儿掌握一些种瓜基本常识。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让幼儿通过儿歌,体会人们劳动的艰辛。
2,通过学习生字“欢”,“喜”,让幼儿体会获得劳动果实时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
2,字卡“欢”“喜“。
3,西瓜苗,西瓜,洒水壶。
活动过程
小朋友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吗?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开始工作了。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学种西瓜呀?(想)想的话一起和林老师去种西瓜好不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画面的内容。
二,教师提问:
1,我在哪里呀?(篱笆下)
2,种了一棵什么呢?(一棵瓜)
教师出示一棵西瓜苗,叫一个小朋友示范种西瓜的动作。
3,种了西瓜之后,我们是不是就坐在那里等西瓜长出来呀?(拿出洒水壶)
启发幼儿回答:不是,要施肥,浇水,天天来看它,它才能发芽,开花。
4,经过我们的辛苦劳动,终于结出了一个?(西瓜)
三,教师捧着个大西瓜,引导幼儿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大西瓜呀大西瓜,
欢欢喜喜抱回家。
小结: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语言要丰富,边演边朗读,以引起幼儿学习朗读儿歌的兴趣。
活动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都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你们回到家里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种西瓜,然后帮它施肥,浇水,到时候看谁的西瓜长得最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小朋友气氛都比较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种西瓜的整个过程,老师也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小朋友们都很高兴,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树结的,得来不容易。当然,在课堂这么短的时间幼儿体会不出劳动的艰辛,我以后会经常带他们到郊外,多长见识!
2、大班教案《种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 认识休止符,能完整正确地学唱歌曲
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4.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卡 X X O | X X O |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 教师弹唱第一遍歌曲
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2.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 第三次欣赏
教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巩固歌词)
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
三、学唱新歌
1. 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 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出示节奏卡 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T: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将休止符给忽略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句,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
教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
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完整演唱,再分男、女生唱
四、歌曲表演
1. 创编动作
教师弹唱歌曲后
T: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那现在老师请你们动动脑筋,你觉得哪几句歌词我们可以给它配上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
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适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幼儿跟随。
2.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活动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级教师来班里,所有在教室点评中除了我们的主班老师郑老师外,还有其他三位特级教师的评课。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开头,很简略显得紧凑。并且在唱歌的时候一直是面带笑容的,精神很饱满。若是表演环节可以紧凑一点,那么整堂课相对于实践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小表扬一下。O(∩_∩)O~
3、大班语言教案《种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有大又圆、又细又长等,感知学习反义词。
2、借助提问和画面提示,比较故事画面中的异同,感知黄瓜和西瓜的生长过程以及特征。
3、乐意将故事内容编进歌曲里,并大胆演唱歌曲。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带有瓜字的词卡。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的爷爷奶奶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爷爷奶奶会种瓜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种瓜》。
二、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有谁?他们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爷爷奶奶在干什么呢?他们种的是什么东西?
三、教师展示画面,教师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的奶奶和爷爷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身体有什么不一样的?
教师阅读画面上的内容,鼓励幼儿跟述,讲述瘦爷爷的行为。
师:观察地里的瓜子,说说,瓜子怎样了?
师:胖奶奶的瓜子发芽了,瘦爷爷也得瓜子怎样了?鼓励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采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种子开花以及种子结果的情景。
四、看图完整阅读故事,感知故事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感知认识胖瘦等反义词。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导幼儿跟述。
2、启发幼儿自己观察画面,说说:在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3、教师:你觉得这个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较有趣?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故事画面。
5、教师:胖和瘦是一对反义词,除了说“胖奶奶”和“瘦爷爷”,还可以说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鼓励幼儿运用反义词组词,丰富幼儿对相反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五、引导幼儿根据种子成长的特点,判断猜测瓜果的名称。
1、教师描述植物的特点,幼儿猜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瓜果的生长特点。
2、教师讲述植物的特点,幼儿猜测是谁种的瓜。
六、音乐活动:胖奶奶和瘦爷爷。引导幼儿根据歌曲《 王老 先生》的乐曲,仿编胖奶奶和瘦爷爷。
活动反思:
《种瓜》是一篇儿童科普读物,是说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现代高科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我手拿了一张报纸走进教室,在引入时,我先出示了报纸,大家都很惊奇。报纸是我用前几天的两会期间,河南开封的一位女代表手拿转基因花生的图片,我同时又拿出一张普通的花生图片展示,看着图片这么大差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啊?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来展开,让学生在分组、个别等形式下,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列好阅读提纲的前提下,在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学习时,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把基因比作“大管家”,发号施令,让学生结合影视经验,来理解基因的作用,又联系班里许多同学家搬家的切身经历,来帮助学生理解转基因技术,由于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课文在愉快中进行,也许课堂应该结束,可是我没有停止我的课堂,又列举了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造福人民的事迹……
一件件事情让学生睁大了眼睛,我趁势又随即播报了都市新闻《带上月球的种子》,由问题“大家猜猜带上月球的种子回来后会有什么变化?”为话题展开,让学生猜想结果,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猜测中,来感受科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在学生的惊叹中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种瓜》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483字。
4、大班音乐教案《种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 认识休止符,能完整正确地学唱歌曲。
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节奏卡 X X O | X X O |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 教师弹唱第一遍歌曲
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2.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 第三次欣赏
教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巩固歌词)
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
三、学唱新歌
1. 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 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出示节奏卡 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T: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将休止符给忽略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句,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
教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
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完整演唱,再分男、女生唱
四、歌曲表演
1. 创编动作
教师弹唱歌曲后
T: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那现在老师请你们动动脑筋,你觉得哪几句歌词我们可以给它配上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
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适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幼儿跟随。
2.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活动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级教师来班里,所有在教室点评中除了我们的主班老师郑老师外,还有其他三位特级教师的评课。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开头,很简略显得紧凑。并且在唱歌的时候一直是面带笑容的,精神很饱满。若是表演环节可以紧凑一点,那么整堂课相对于实践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小表扬一下。O(∩_∩)O~
教师建议:
1. 图谱略小,建议将单个的图谱做成长条形,一句歌词做一条长条形里面画上相应的图示,并可适当地放大比例。
2. 休止符的位置,为了醒目我将它放在了最上面,建议:可以放在图谱“抱呀,抱呀”的下面,这样就可以相互对应起来。使得幼儿更快地理解。
3.上课时教师需要照顾所有幼儿,眼睛全视所有的幼儿,而我在上课时身子略测到一边,将我右侧的幼儿有些忽略了。
4. 时间要把握好。整堂课因为后面的表演环节而拉长了上课时间,超过了30分钟,显得较长了。每个环节在设定时都需要有时间的设定,这一个环节你的重点是什么,需要几分钟,都需要有预期的设计。之后的表演就可以紧凑一点,无需这样一遍遍地进行表演。
5. 在幼儿做的较好时,应及时给与表扬,产生共鸣,例如:在幼儿自创动作可观时,应该及时表扬,“你们做得都很棒,本来老师也想出了好看的动作想要不要提示一下,现在完全不用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做吧。”这样及时的表扬,会让幼儿更加积极表现。
6. 在表演第一遍时,个别幼儿直接趴在了地上做种子,甚至有些捣乱的幼儿直接不起来了。建议:这时看到就应该及时提出,“种子怎么可以趴在地上呢,种子应该蹲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芽。”“老师发现有些种子一直趴在,难道是没有发芽?没结出南瓜嘛?”需要关注个别幼儿。在进行表演时,若发现不良行为,需要马上执行,并重点强调。
7. 幼儿在表演时,有着浓厚的兴趣,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再要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很困难,不需要再次重点强调安静,可以适当地用音乐代替。
5、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种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学会朗诵诗歌。
2、了解西瓜和黄瓜在生长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丰富词汇:瓜藤儿、又大又圆、又细又长。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偶各一个;磁带及录音机。
2、诗歌图谱、ppt;笔、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用左右手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偶,通过情景对话引题。
1、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瘦爷爷:嘿!我是瘦爷爷。
胖奶奶:我喜欢种瓜。瘦爷爷:我也喜欢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味道甜又甜。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细又长,清口又松脆。
2、胖奶奶和瘦爷爷都夸自己种的瓜好,你们猜猜他们种的是什么瓜?
3、小朋友们猜了这么多,那诗歌里的胖奶奶和瘦爷爷到底种的是什么瓜呢?请听诗歌《种瓜》。
二、欣赏配乐诗,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倾听。
2、请幼儿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各是什么瓜。
3、西瓜和黄瓜也和小朋友一样,都是一点点长大的,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长大的吗?
三、课件演示,了解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1、看ppt听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四、看图谱学儿歌。
1、教师指着图谱完整朗诵一遍诗歌。
2、幼儿跟着教师看着图谱一起念诗歌。
3、丰富词汇:瓜藤儿、又大又圆、又细又长。
(提问:小朋友们看,刚才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瓜藤各往哪儿爬呀?"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长呀长呀,胖奶奶种的瓜和胖奶奶一样,怎么样?长呀长呀,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怎么样?)
4、分男女角色念。(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
五、拓展想象,巩固理解诗歌内容。
1、胖奶奶和瘦爷爷明年还要种瓜,他们会种什么瓜呢?根据想象,编成诗歌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提操作要求。
3、幼儿边听音乐边作画。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小朋友气氛都比较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种西瓜的整个过程,老师也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小朋友们都很高兴,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树结的,得来不容易。当然,在课堂这么短的时间幼儿体会不出劳动的艰辛,我以后会经常带他们到郊外,多长见识!
6、中班教案《母亲节》
一、活动目标
知道母亲节是妈妈的节目。
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通过表演节目和动手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知道母亲节,并向妈妈表示祝贺。
三、材料准备
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妈妈在家里辛苦做事以及在单位辛苦工作的录象。
在家观察妈妈做的事,或和妈妈谈谈单位里做的事(教师可适当地交代任务:“看看你妈妈在家里做了什么事,”或者“妈妈在单位里做什么事”)。
老师创设环境:“妈妈喜欢”的物品展览会。(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准备好搭建舞台的材料。如积木、桌布、花盆、彩色纸等等。
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通过母亲节,为妈妈开展庆祝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而培养能力激发幼儿主动活动。
中班幼儿很依赖妈妈,单很少体会妈妈的辛苦,也很少想到为妈妈做事,所以,活动设计,尽可能激发幼儿体会情感;中班幼儿单独表现、表演的能力都较弱,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引导幼儿共同来完成一件事。
五、活动流程
讨论表演的节目——搭建大舞台——庆祝活动——送礼物
(一)讨论表演的节目
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确定节目单。
1、说说母亲节是什么节。
2、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
说明:告诉幼儿“我们为妈妈开一个庆祝会,说说庆祝会上,愿意为妈妈表演什么节目”。
3、制定节目单。
说明:老师可引导幼儿合作为妈妈表演。节目内容可以是平时音乐活动中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本领,如讲故事,做操等。
4、集体排〈我的好妈妈〉。
播放舒缓的乐曲〈小乌鸦爱妈妈〉。
(1)引导幼儿说说妈妈的故事。
说明:开场白可用“我们都有妈妈”,如能和着音乐有感情地说更好。
(2)情绪饱满地唱〈我的好妈妈〉。
说明:唱前可以念白“我们都有妈妈”。
(3)引导幼儿对妈妈说一句悄悄话。
说明:可用念白:“我有一句心理话,要悄悄对你讲”。
(4)最后集体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说明:这节目可全体,可小组表演。
(二)自搭大舞台
各小组讨论搭个舞台。
说明:分小组讨论。可以引导幼儿说说,也可以让幼儿把设想画成图纸。其中小组人员安排可体现分层教育的观念。
介绍如何搭建。
说明:每小组的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教师可以形状材料,色彩上加以肯定和引导。
集众家之长,绘制一张图纸。
说明:幼儿在评价之后,将最后的设计结合在一起绘成一张大家满意的大舞台设计图。
根据图纸,分工搭建大舞台。
说明:老师可直接安排任务,也可以“招标”的形式,使幼儿主动承担任务,如甲组搭积木“造”舞台,乙组剪剪贴贴进行装饰等等。当幼儿接受任务后,教师可分组指导操作的技巧,也可引导幼儿尝试探索操作的方法,从而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
欣赏搭建好的舞台。
(三)庆祝活动
在歌颂妈妈的乐曲中,妈妈们入座。
说明:座位安排,可让妈妈坐在舞台前,幼儿坐在周围。
活动进行。
(1)主持人引导幼儿说说庆祝会的意义。
(2)按节目单表演节目。
说明:幼儿在表现自己时,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使妈妈为自己孩子的表现在高兴。主持人的语言应根据节目内容有所设计。
(3)播放妈妈在家做事和在单位做事很辛苦的录像。
说明:录像将平时幼儿熟视无睹的内容显的直观真切。因而能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录像可以是教师设计录制的,也可以是班上某一家长的。
(4)妈妈说心声。
说明:通过妈妈代表说心声,体会妈妈爱“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幼儿爱妈妈。
(5)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说明: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这时应该是感情的高潮。也是庆祝会的高潮,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如,当幼儿说完悄悄话,教师可以说:“我们的悄悄话,是我们的心声,妈妈,谢谢您们,妈妈,祝您们节日好”幼儿齐:“祝妈妈节日好”掌声响起。
(四)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那么,礼物便可在庆祝活动结束前赠送。
和妈妈一起观赏展览会。和妈妈一起说说喜欢什么。
说明:展览会里的物品,可以是妈妈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学习用品、范围广一些为好,以免引起误导。
制作礼品
(1)老师制作,幼儿观察议论制作方法。
先在粉红色的纸上画上妈妈最喜欢的东西。
选择妈妈喜欢的色纸,做一朵花,粘在画的一角。
说明(1):由于幼儿在表现能力上的差异,所以,老师在示范“礼物”之后,还应在环境中提示一些典型的“礼物”范例。同时鼓励幼儿积极想象。
(2)“花”的制作方法,可让幼儿边讨论边明确方法。如。教师可出现预料中的错误,让幼儿分辨。
(2)祝贺,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送礼物中,体会和表达爱妈妈的情感。教师可一道幼儿说些祝贺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
(五)建议
本设计可分多次进行。
以后,可产生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如何减少妈妈的辛苦
7、小班主题活动教案《种瓜啦》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对种植活动感兴趣,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迁移种草莓的经验,继续学习栽种过程。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与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瓜秧若干种(菜瓜秧、甜瓜秧、香瓜秧等)。
2、整理好地块
3、小铲、水壶等。
4、设计记录表,甜瓜、香瓜等图片。
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常见瓜教师出示瓜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什么瓜?你吃过吗?”
幼儿自由讨论自己吃瓜的感受,相互交流瓜的味道。(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香香的、脆脆的、甜甜的等)
2、幼儿共同回忆栽种草莓的经验,观察并初步尝试种瓜活动。
“你们栽过草莓吗?是怎样栽的?”
“瓜秧怎样栽呢?”教师示范重点:
(1)强调瓜秧非常娇嫩,要轻拿轻放。
(2)栽瓜过程:先用铲将土挖一个坑,然后将瓜秧轻轻地放进去,再在四周围围上细碎的土。
“瓜秧栽到土里还要做什么?”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浇水活动。
教学延伸:
引导幼儿进行日常观察、照料与记录活动。
教师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等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记录瓜秧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学反思:
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8、中班教案《南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椭圆形和弧线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线条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将南瓜拟人化成“快乐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出的圆形南瓜形图一张(不图色)
2、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一套。
3、不同可爱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图。
4、形象可爱、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丰收舞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并操纵可爱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小朋友们好!我是农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农村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丰收许多的瓜果和粮食,今天我家又要大丰收了,我真开心啊,谁想知道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就帮我一起去丰收吧”,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瓜园”。
二、师生互动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导幼儿感受丰收的氛围。(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诱发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啊?哇,丰收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来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我好开心啊!你们呢?”
(2)指大屏幕上:“瞧,农民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我们同他们一起来跳丰收舞表达表达丰收的快乐心情吧”。(带领幼儿围着南瓜随《丰收舞曲》的旋律开心地舞动身体)
2、引导幼儿感知获取南瓜的有关信息。(了解、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为绘画南瓜作铺垫)。
(1)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闻一闻,你发现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让幼儿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2)引导性提问:“南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身体上有些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头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清对南瓜外形特征的认识)
3、学习画南瓜的方法。(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为幼儿能富有个性地表现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态奠定基础)
(1)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什么形状的南瓜画的像?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表现的是南瓜的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组成圆形南瓜图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引领幼儿学习画南瓜的方法。(通过熟练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清楚了解、记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丫丫是这样画圆形状的南瓜的”,边念儿歌边演示画南瓜的基本步骤:“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
(3)给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正确排序。(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加深对圆形南瓜绘画步骤的掌握)
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丫丫”念出的儿歌找出相应的步骤图依次排列,然后并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进行空画练习。
(4)引导幼儿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椭圆形南瓜的画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将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和变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像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像,应该怎样画?”
4、幼儿在画纸上画南瓜。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完成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给予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分别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画?”
幼儿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6、“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练习渐变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提问: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会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渐变颜色搭配装扮自己画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开“丰收舞会”。(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欢快的《丰收舞曲》旋律快乐地向大家展示并有节奏舞动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执教教师不仅创遍了直观、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作画步骤,而且还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孩子们通过听儿歌排列步骤图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记忆画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练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可减少念儿歌反复画和空手练习画的次数。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应再富有感召力些,课堂气愤会更好。决定在此基础上全面优化目标、方法、策略与过程后再开展一次较为优质、有效的活动。就这样,全体教师吸纳了前三次活动中的优点完善了方案后又开展了第四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9、中班体育教案《种萝卜》含反思
活动目标
教幼儿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培养幼儿的弹跳能力。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双脚直线两侧行进跳,以及弹跳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红萝卜,沙盘四个。
师,生均戴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今天老师当兔妈妈,小朋友当什么呢?(小兔)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小兔找朋友结伴游戏:推小车,拉大锯,摇小船,翻饼等。
2、基本部分
全体幼儿练习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在直线两侧想前跳,前脚掌轻轻落地。幼儿分组练习3"4遍。在幼儿联系时,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错误,并注意个别教育。
游戏"种萝卜"。教师交代玩法:幼儿分成4队,每队7"8人(种萝卜1人,浇水3人,施肥2人,看萝卜1人,拔萝卜1人),幼儿依次在直线两侧条过后再做种萝卜,浇水等动作,然后跑回来。游戏2"3遍。
3、结束部分
教师作简单评价,表扬条得好的幼儿。
教师:今天小兔子收了很多萝卜,大家真高兴,我们来跳个舞吧。音乐响起,幼儿听音乐自由跳舞,跳两遍后教师带幼儿走进教室。
活动反思:
活动经过设计的改变后,幼儿们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了,在活动中可以看到有些幼儿由于平时缺少锻炼,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加强个别锻炼。
10、中班教案《西瓜船》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自主的讲述故事,提高其自信心
2、通过排序,画画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便于幼儿复述故事
3、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爱上听故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大概
难点:幼儿能续编故事结局
活动准备
故事情节图卡片数张、故事挂图、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故事情节的图片,出示出一张后让孩子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引出故事
二、基本环节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播放录音讲述故事,让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可集中幼儿注意力
将打乱了的故事情节卡片贴上黑板,让幼儿来排序,并讲出为什么要这样排
分组进行,每组一套情节卡片,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来排一排,并讲述故事大概
三、结束环节
每组派一代表来讲述故事,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四、延伸部分
想一想这个故事后面还会发生些什么?回家讲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来帮你想一想?
教学反思
1、活动准备上如果能准备些实物道具将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幼儿的记忆
2、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来说,所以教师不能占主导应该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来进行活动,多让幼儿来表达,多给予精神奖励
3、活动最后可采用让幼儿来画一画今天的故事,锻炼幼儿的手指发育,培养其对色彩的认识,用一个主题来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11、中班教案《米和面》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米和面,了解简单的米制品和面制品。
2、懂得米和面都是粮食,我们要爱惜粮食。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米和米制品若干,面粉和面制品若干,视频(水稻和小麦加工过程),操作包
活动过程:
一、快乐品尝会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加一个“好兄弟”品尝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有哪些好兄弟参加了呢?
1、幼儿品尝
2、品尝后交流
(1)你吃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样?
(2)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二、区分米制品和面制品
1、你知道米和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知米和面不同的特征)
2、你知道米和面是怎么来的吗?
欣赏视频:水稻和小麦变成米和面的过程。
3、游戏:“米和面”
幼儿人手一张图片,“看看你拿的东西是米做的就站水稻这边,是面做的站小麦这边”。
4、小结:用米做成的东西叫米制品,用面做成的东西叫它面制品,米制品和面制品都是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
延伸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米制品和面制品?
活动建议:
1、在区角活动中可以提供磨盘让幼儿练习磨面,感知面的形成,同时也能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的发展。
2、在延伸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学做面食品和米制品,感知劳动的成果,养成节约粮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小百科;米是禾本目禾本科稻属植物的果实–稻谷经脱壳、碾磨粗皮后的成品,可食用。大米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亚洲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全世界约有二分之一的人口食用大米。常见当作主食的地区在亚洲和各地唐人街。
12、中班教案《种植向日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种植向日葵使幼儿获得种植活动的相关经验和知识。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向日葵瓜子生熟各一袋(用透明塑料袋,并作上标记:生○、熟◎);盘子10个。
2、种植工具:装好土的花盆2个、铲子、喷壶。
3、课前制作好的"向日葵种植记录表"一张;生○、熟◎标记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品尝向日葵瓜子,区别生瓜子和熟瓜子。
1、引导幼儿观看向日葵袋子上的标志。
2、发给每桌幼儿生瓜子和盘子、让幼儿边吃边说说瓜子的味道。(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要求幼儿将瓜子皮放到盘子里。提醒幼儿不要吃太多的生瓜子。
3、再请幼儿品尝熟瓜子,说说瓜子的味道。
4、请幼儿比较2袋瓜子的不同。
提问:哪袋瓜子好吃?颜色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5、小结:
◎袋瓜子很香,有些发黄,是炒熟的瓜子,我们平时吃的就是这样的瓜子。○袋瓜子没有熟瓜子香,也没有发黄,这是生瓜子。
二、种植向日葵:
1、讨论怎么种植向日葵。
提问:种向日葵需要什么?怎么种呢?启发幼儿说说种植的步骤。
2、种植向日葵。
①、出示种植工具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分别出示花盆、泥土、铲子、喷壶。
②、老师示范种植向日葵(生熟瓜子各种1盆):
(1)先用铲子翻松花盆的泥土。
(2)挖一个小坑,放进种子。
(3)在上面盖上泥土,再浇上水。
(4)在花盆贴上和袋子标记相同的标记。
三、观察记录:
1、出示记录表让幼儿观察。
2、老师示范记录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
3、张贴记录表。
【课后反思】
随着天气的转暖,春天的脚步也近了,为了让幼儿了解春天季节特点,根据"美丽的村"的主题活动我设计了《种植——向日葵》这一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种植向日葵感受春天的美。获得种植活动的相关经验和知识。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品尝向日葵瓜子,区别生瓜子和熟瓜子。引导幼儿观看向日葵袋子上的标志。请幼儿品尝生、熟瓜子,并说说瓜子的味道。比较生熟瓜子的不同。小结出熟瓜子很香,有些发黄,是炒熟的瓜子,我们平时吃的就是这样的瓜子。生瓜子没有熟瓜子香,也没有发黄。在幼儿区分了生熟瓜子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个环节种植向日葵活动。
通过讨论怎么种植向日葵,让幼儿知道种植向日葵的步骤和认识了种植的工具。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种向日葵需要什么?(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怎么种呢?启发幼儿说说种植的步骤。出示种植工具让幼儿说出其名称。然后老师示范种植向日葵生熟瓜子各种1盆的方法,先用铲子翻松花盆的泥土;挖一个小坑,放进种子;在上面盖上泥土,再浇上水;在花盆贴上和袋子标记相同的标记。在这一活动中请幼儿说种植步骤,老师进行种植,加深幼儿对种植过程的了解。第三个环节是观察记录,首先老师出示记录表让幼儿观察。然后老师示范记录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最后张贴记录表,交待以后的活动,请幼儿观察向日葵地生长情况,告诉老师我们一起进行记录。
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对种植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种植的兴趣。从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活动的兴趣较高。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这一活动也发现了问题,由于班级孩子入园时间短,加之家庭教育的差异较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差很大,经验知识相差也很大,也致使孩子在活动中的反应差异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些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幼儿都有一定的发展。
13、中班教案《蚂蚁和西瓜》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封面的观察,推测故事的主要人物,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
2.通过观察蚂蚁的表情与身体姿势,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内容。
3.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感受蚂蚁的智慧。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蚂蚁和西瓜的小书若干。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蚂蚁的表情与身体姿势,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
2.今天范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蚂蚁和西瓜)
二、基本部分
1 . 他们找到一块大西瓜,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呢?找到的是一块什么样的西瓜?(很开心,开心的都跳起来了,是一块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汁的西瓜)
2 . (1)接下来他们会把这块大西瓜怎么样呢?(会吃掉它)
(2)那你觉得这么大一块西瓜,小蚂蚁能吃得完吗?(不能)
(3)那怎么办呢?(把它带回家)蚂蚁是怎么做的?(一只蚂蚁推,两只蚂蚁一起推,四只蚂蚁一起推)
3 . 蚂蚁跑到城堡里去搬救兵!
4 . 出示蚂蚁城堡图。提问:咦,蚂蚁城堡里的蚂蚁都在干什么呀?请幼儿仔细认真的观察一下,注意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说一说。
5 . 小蚂蚁也到了,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喊的?(喂,我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啦)
6 . 他们跑出去看到这么一块大西瓜,心情怎么样?他们应该如何搬回家呢?请你帮他想个好办法?(请幼儿和你身边的好朋友讨论下,帮助小蚂蚁想个好办法)
7 . 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们是怎么做的?(一起推,用杠杆撬,)可是西瓜还是纹丝不动。(用铲子挖,用吊桶运)
8 . 家里都装满了,可是西瓜还剩下很多,他们商量把剩下的吃完(吃的饱饱的,都躺在地上休息呢)
9 . 图片都看完了,范老师将这些图片编成了一个故事,请你完整的欣赏。欣赏时,请你想想蚂蚁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
三、结束部分
范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故事书,请你两人合作看一本,边看边给你的好朋友说说这个故事。故事书要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往下翻,和你的同伴讲完,你可以讲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一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14、中班教案《灌篮高手》
活动目标:
1.学习双手胸前挥臂投准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2.感知球架的高度和投球的力度,发展幼儿的目测能力和投准能力。
3.喜欢投球游戏,感受竞赛游戏的快乐。
4.遵守游戏规则,自觉维护游戏秩序。
5.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6.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音乐、篮球、体能训练积木、篮球架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1)师:”今天我们都来做灌篮高手,拿着你们的宝贝活动活动身体吧!”
(2)教师带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做球操,进行热身活动。
2.探索体验
师:“灌篮高手们,你们能想到与别人不一样的玩球方法吗?”
(1)幼儿自由玩球,教师引导幼儿合作探索球的不同玩法。
(2)幼儿利用多种材料探索球的不同玩法。
预设玩法:抛球、滚球、赶球等。
(3)教师出示篮筐,组织幼儿讨论:我们怎样投篮呢?投向哪里?站在哪里?
动作要点:双膝微屈,双手胸前持球,手腕向前上方推球,直至手肘伸直,手指指向篮筐,全身自然伸展。
(4)幼儿分组练习,自由尝试“定位投篮”。提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的站位。
(5)交流分享:怎样才能把球又稳又准地投入篮筐呢?请个别幼儿示范定位投篮的动作。
重点指导:投球时,注视篮筐,全身自然伸直,投球后,双膝微屈着地。
(6)幼儿再次练习“定位投篮”。
3.集体游戏
玩法:幼儿分为两组,第一名幼儿手持篮球,带球快速绕过每一个障碍物到指定位置进行投篮,不管球进入篮筐与否,只投一次,每进一个球计一分。投完后捡球返回,其他幼儿依次完成投篮,哪组幼儿先投完且投入篮筐的球多,哪组获胜。
15、中班教案《南瓜丰收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椭圆形和弧线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线条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将南瓜拟人化成“快乐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出的圆形南瓜形图一张(不图色)
2、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一套。
3、不同可爱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图。
4、形象可爱、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丰收舞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并操纵可爱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小朋友们好!我是农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农村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丰收许多的瓜果和粮食,今天我家又要大丰收了,我真开心啊,谁想知道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就帮我一起去丰收吧”,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瓜园”。
二、师生互动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导幼儿感受丰收的氛围。(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诱发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啊?哇,丰收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来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我好开心啊!你们呢?”
(2)指大屏幕上:“瞧,农民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我们同他们一起来跳丰收舞表达表达丰收的快乐心情吧”。(带领幼儿围着南瓜随《丰收舞曲》的旋律开心地舞动身体)
2、引导幼儿感知获取南瓜的有关信息。(了解、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为绘画南瓜作铺垫)。
(1)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闻一闻,你发现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让幼儿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2)引导性提问:“南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身体上有些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头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清对南瓜外形特征的认识)
3、学习画南瓜的方法。(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为幼儿能富有个性地表现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态奠定基础)
(1)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什么形状的南瓜画的像?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表现的是南瓜的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组成圆形南瓜图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引领幼儿学习画南瓜的方法。(通过熟练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清楚了解、记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丫丫是这样画圆形状的南瓜的”,边念儿歌边演示画南瓜的基本步骤:“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
(3)给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正确排序。(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加深对圆形南瓜绘画步骤的掌握)
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丫丫”念出的儿歌找出相应的步骤图依次排列,然后并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进行空画练习。
(4)引导幼儿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椭圆形南瓜的画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将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和变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像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像,应该怎样画?”
4、幼儿在画纸上画南瓜。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完成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给予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分别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画?”
幼儿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6、“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练习渐变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提问: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会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渐变颜色搭配装扮自己画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开“丰收舞会”。(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欢快的《丰收舞曲》旋律快乐地向大家展示并有节奏舞动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执教教师不仅创遍了直观、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作画步骤,而且还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孩子们通过听儿歌排列步骤图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记忆画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练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可减少念儿歌反复画和空手练习画的次数。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应再富有感召力些,课堂气愤会更好。决定在此基础上全面优化目标、方法、策略与过程后再开展一次较为优质、有效的活动。就这样,全体教师吸纳了前三次活动中的优点完善了方案后又开展了第四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16、中班教案《小种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种子的特点、颜色等特征,用种子初步创作一幅粘贴画。
2、能涂胶水、粘贴,学会初步保持画面的整洁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与耐心、毅力。
3、能感受到利用自然材料创作的美感,体会美术活动的生命力与乐趣。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量的、丰富的种子材料;各种种子粘贴画图片。
经验准备:脑海里有各种物品的形象,知道基本图片的造型、颜色等,如花朵,屋子,小狗等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法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法盒,这个魔法盒子里有一些很好玩的东西。大家可以来猜一猜这是什么。
二、教师出示魔法盒,魔法盒里装着各种种子。
教师摇一摇,请小朋友听一听,再来摸一摸,猜一猜。然后请小朋友摸出种子,教师介绍各种种子的名称、特点。
三、教师提问孩子们,种子可以拿来干什么。
随后教师说“种子呀,不仅可以发芽,可以做菜,煮粥,还可以作画呢!你们信不信?想不想看?”引起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奇。
四、教师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种子画是用什么做的,是如何做的。
五、教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试一试。
先请小朋友尝试涂胶水。教师示范涂胶水。请小朋友们尝试。
六、涂完胶水后,进行“种子星空”环节,教师示范,将种子抓在手里,轻轻地将种子洒在涂了胶水的纸上,让小朋友感受到抓握的快感和粘贴种子的自由。
七、正式进入粘贴环节。
教师示范粘贴的正确动作,提醒孩子易发生的错误。请小朋友们独立或者合作,舱室完成一幅完整的种子粘贴画。教师逐个观察与指导。
八、粘贴画完成,教师请“大画家”上台展示,并且说出创作意图。教师拍照留念与鼓励。
17、中班美术教案《西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感受西瓜整体及局部的形状和色彩之美。
2.会画出半圆形的切片西瓜。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切西瓜课件,画好的范例,油画棒、图画纸、黑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看"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外面穿着绿衣裳,切开里面是红色,上面还有黑点点。我请一个坐的最好的小朋友来说说这是什么水果?
2.师:这位小朋友说是西瓜,你们认同吗?真棒,这是西瓜。(直接点击没有切的西瓜)
二、播放课件,教师演示切西瓜。
将西瓜切成两半,再切成小片,引导幼儿观察切开后的西瓜,感受西瓜的色彩变化和形状美。
1.引导幼儿观察切开后西瓜的特征。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没有切的西瓜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的呢?
(2)师:没切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
(3)师:现在许老师要来变魔术"切西瓜",请小朋友认真看被切开后的西瓜瓤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4)师:那西瓜瓤上有什么呢?(黑色的西瓜籽)
(5)师小结:被切开后的西瓜里面是红色的西瓜瓤,上面有黑色的西瓜籽
2.引导幼儿观察小片的西瓜。
(1)师:老师再切一次西瓜,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片小西瓜又是什么形状?(三角形、半圆形)
3.师小结:
小朋友们说的很对,没有切开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被切开的西瓜有半圆形、三角形等,切开后的西瓜瓤是红色的,上面还有黑色的西瓜籽。(要出示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的图片)
三、讲解示范。
师:接下来,老师要把半圆形的切片西瓜画下来,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先用绿色笔画一个半圆形的西瓜皮,弯弯的像月亮;再用红色笔画西瓜瓤,变成一个半圆形、有点像小船一样的切片西瓜;用红色的笔将西瓜瓤凃满红色,凃时要注意从上往下凃、从左往右凃,在下面留一点边,然后在西瓜瓤和西瓜皮间画点黄色;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看老师凃好的西瓜,然后再用手指蘸一点儿黑色水粉颜料点画西瓜籽。小朋友们看切开的西瓜片画好了。(教师边讲解边画)
四、提出绘画要求。
师:等一下老师也请小朋友们来画切开的西瓜片,在画西瓜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第一,涂色时,要把颜色凃在半圆形内。
第二,点画西瓜籽时手指蘸一点黑色颜料,按下然后拿开,西瓜籽点完后把手擦干净;第三,画好后的小朋友把画粘在黑板上,把椅子放在线上,可以和小朋友说一说你画的切片西瓜。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指导幼儿注意西瓜的形状和色彩。
2.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绘画。
3.指导幼儿在瓜瓤和瓜皮间加点黄色,使西瓜看起来更新鲜更好吃。
六、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1.师:小朋友们的西瓜都画好了,你觉得哪个西瓜画的最好看,好看在哪里?(请2、3名幼儿回答)
2.师小结:老师也觉得这张画的西瓜形状很好看,这张画的西瓜瓤颜色图的很漂亮,这张画的西瓜籽点的很用力。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画切片西瓜,下次老师再请你们画西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按一定的顺序画西瓜,画出半圆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绘画要求的环节,要求太多,与讲解示范重复,没有突出要求重点。指导重难点不突出,在点画西瓜籽可以用棉签,这样幼儿衣服、手指不容易脏,卫生。
18、中班教案《胆小鬼威利》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胆小鬼威利沮丧、想改变的心情。
2、学习威利是如何战胜胆怯和懦弱,变得活泼而自信的。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健身的乐趣。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绘本《胆小鬼威利》的PPT,动感音乐,哑铃,拳击手套等健身器材
活动过程:
一、观察PPT封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我们来看看他是谁。他叫威利,别人都叫他胆小鬼,你知道什么是胆小鬼吗?
幼儿自由发言师:你有胆小的时候吗?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害怕的东西,了解幼儿害怕的事物。
二、讲述故事内容
师:从封面来看,你觉得威利是一个胆小鬼吗?
幼儿:是(或者不是)。教师追问: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幼儿观看绘本P1师:你看到了什么?这只黑黑的拳头是谁的呢?会是胆小鬼威利的吗?(让幼儿自由猜测,并说说理由)师:到底胆小鬼威利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吧!教师讲述P2~P5
1、师问:你觉得威利是一个怎样的小猩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幼儿:我觉得威利是一个胆小鬼。因为他连一只苍蝇都不忍心伤害。别人撞到他,他也会说对不起,还经常被人欺负。
2、师:威利经常被人欺负,你觉得威利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幼儿:不喜欢,讨厌!
师:对了,威利特别讨厌别人叫他胆小鬼!他特别想改变自己。可是,该怎么改变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这里尽可能的让幼儿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改变的办法)
4、师:你们给威利想了很多的办法,那我们来看看威利的办法是什么?
(教师讲述P6~P16)幼儿:跑步、吃营养大餐、跳迪斯科、练拳击、举重师问: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威利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幼儿:身体变得强壮了、脸上有笑容了、变得自信了!
5、师:原来威利的办法就是锻炼身体,吃有营养的食物,把身体变得棒棒的、壮壮的。改变以后的威利,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那群小混混还会再欺负他吗?
讲述P17~P19师:威利赶跑了小混混,救了美丽的米莉,猜猜威利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幼儿:高兴、骄傲观看P20~P21。
师:威利是怎么走路的?(让幼儿模仿威利骄傲走路的样子。)师:你觉得威利这个样子走路好不好?
幼儿:不好!好!
教师追问:说说你的理由?
幼儿回答后,出示系列图的最后一幅,让幼儿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威利怎么啦?
幼儿:碰到电桩了!
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想笑!
师:猜猜看,碰到电桩的威利会怎么做?
幼儿猜想:生气、哭……观看讲述最后一幅图师:威利的身体虽然变得强壮了,但是,他还是那么善良,即便是别人撞到他,他还是会说什么?
幼儿:哦!对不起!
三、故事延伸
师:威利因为不喜欢别人叫他胆小鬼,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哪些地方让你不满意?(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了解幼儿的不满。)师:哦,原来我们也有不满意的那该怎么办呢?我们要不要去改变一下自己呢?
幼儿:要!
师:你打算怎么去改变呢?
幼儿自由发表的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不错,那我们再回忆一下,威利是怎么改变自己的?
幼儿:幼儿:跑步、吃营养大餐、跳迪斯科、练拳击、举重师:不错,那我们也一起跟着威利来锻炼锻炼我们的身体吧!(此时播放动感音乐,让幼儿跟随故事中威利锻炼的内容,开始锻炼身体:准备活动→跑步→营养大餐→迪斯科→拳击操→健美→举重)
设计意图:让幼儿体验锻炼的乐趣,从而喜欢运动锻炼。在这里,运动的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免幼儿过于兴奋。
师:说一说你们还是其他锻炼身体的办法吗?
幼儿:打球、游泳、跳绳……师:好吧,我们一起再到更开阔的地方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锻炼自己吧!
19、中班数学教案《南瓜爷爷找邻居》
活动目标:
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观察发现图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图片、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称:
引起兴趣
师:这是谁的家?从哪里看出来的?(形状)我们跟南瓜爷爷打个招呼吧。
二、数客人
师:今天南瓜爷爷家来了好多客人,请你数数一共有几个?一圈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平时我们数东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呢?
师:你是怎么数的告诉大家,从哪开始数的?
师:数一圈的东西是从从容易记的图形开始数。
师:我们从像正方形的那个东西开始数(幼儿数)。数到哪里应该停下呢?
师: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了。我们再数一遍到底是多少,先找一个东西把它记牢了,如这个正方形的东西,记住数过的不能再数了。(幼儿数数1-10),现在知道了南瓜爷爷家里一共来了10位客人。
观察图片
师:能不能从他们的形状猜猜这是十个客人可能是谁啊?(第几个是谁?)
边提问边出示图片。
师:原来南瓜爷爷家门口来了十样菜。
找邻居
了解邻居的概念
师: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朋友一起来到南瓜家?(找邻居)提问:什么是邻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的朋友)我们中一班的邻居是谁?
师: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蔬菜)
什么是蔬菜
师:刚才看到的十样菜里边有蔬菜吗?请你拿好桌上的纸,依次念一念,再拿好一只笔,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在它的下面画个圆圈(教师只是观察,并不提出意见)。
师:(操作结束后)好,现在把纸跟笔放好,坐好,有些小朋友找对了,有些小朋友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呢?
师:蔬菜呢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出蔬菜)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蔬菜,你找对了吗?
师:7样蔬菜用数字几表示啊(出示数字7)
给邻居分配房子
师: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间房子啊?那要找几个邻居啊?用数字几表示
师:5间房子,7样蔬菜,该怎么住?
幼:挤一挤
师:那谁和谁挤在一起比较好呢?
幼儿自由讲述。
蔬菜的分法有很多,除了颜色,形状,高矮,还有很多,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课程介绍 :
中班探索活动 针对中班的小朋友对蔬菜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蔬菜的种类特别的多,给他们树立一种信念,蔬菜是什么,蔬菜是种出来的一种植物,是能够做着吃的,通过这种理念支持下,就很快能够找出来了。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复习巩固复习巩固对蔬菜有一定的记忆,同时帮助孩子们拓展分类蔬菜,分类的方式越多,心理学上建立的逻辑连接点也就越多。
本次活动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积极思考,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使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活动效果好。活动结束后,孔园长对本活动给予了肯定,听课教师也一致认识到:活动中孩子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积极思考与表达。
吴老师是一个有着很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老师,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努力的帮助孩子大胆的发言,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吴老师能够让孩子们大胆的表达,而没有去强加给孩子,那就是南瓜爷爷的家。
在出示南瓜爷爷的图片时,吴老师又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爷爷呢?你还发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他是爷爷,因为他有胡子,有的孩子说:他的头上有皱纹,有的孩子说:他的胡子是白的,爸爸的胡子是黑的???等等,从孩子的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教师是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的。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孩子从人物的特征上得到了验证。
20、中班教案《莲藕印画》
【活动目标】
1、认识番禺土特产——莲藕,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莲藕内部纹路特征。
2、能大胆地根据莲藕的内部纹路特征合理地组合、制作彩印画,体验创作的快乐。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莲藕若干个,菜板、菜刀各一。
2、蘸有颜料的抹布若干,盘子、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你知道莲藕是番禺哪个地方的特产?”
师:“你们吃过莲藕吗?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认识莲藕是万顷沙的土特产。
2、出示准备好的莲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那莲藕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请幼儿说一说。
3、验证猜测结果:教师现场切开莲藕,请幼儿进行观察、交流,发现莲藕内部特征。
4、制作彩印画。
(1)引起幼儿对莲藕内部纹路的兴趣,加深印象。
师:“你看到的莲藕切开后是什么样的,你喜欢里面的花纹吗?”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2)出示印有莲藕内部纹路的图画请幼儿观察并猜测做画方法,然后进行介绍。
(3)介绍活动材料和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画步骤:选择自己喜欢颜色,将莲藕平的一面蘸上颜料,然后用力在纸上按下,再垂直提起,多次选择进行组合,边印边进行构图。
5、欣赏作品、交流作画感受。
鼓励幼儿间相互欣赏并大胆向同伴介绍。
21、中班教案《纸杯水母》
【活动目标】:
1、在剪剪、贴贴中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2、尝试通过一次性水杯装饰制作水母。
3、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水母脚和身体。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一次性水杯、剪刀、乳白胶、排笔、彩色皱纹纸、废弃彩卡纸、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题
1、教师诉说故事:" 生活在北美洲深海中的水母,格外强壮,它的触须像人的手臂那样粗,体型大,肌肉有力,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水母们从小就学会了急速而迅捷的游动,以躲避种种凶恶的敌人。这样一天天的锻炼,它们的身体更壮,游速更快,力量更大了。在强敌日夜的追杀下,水母们仍免不了被咬伤,触须也时常被咬断。水母们不甘于任人欺负,更不甘于死亡。它们因运动而激发了新陈代谢的功能,因强壮而积聚了生命蓬勃的力量。于是,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还会很快从这段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所以,人们从来看不到伤残的、忧愁的水母。它们不停地游动着,永远展示着完美和快乐。"
2、师:"小朋友在刚才的故事里听见了吴老师说的水母的样子和特点是什么吗?"
二、知识探讨出示范例
1、师:"小朋友们看看吴老师手里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师:" 我们应该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师小结:今天就用我们都认识的材料,彩色卡纸、皱纹纸、乳白胶和一次性水杯来做一只水母。用皱纹纸做它的触角,彩卡纸做水母的花衣裳,让它们变得可爱漂亮起来。
请一位小朋友用大家讨论出来的方式试做一只水母,请其他小朋友观察。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
1、提醒可以先将触角和装饰的碎片纸剪好再进行粘贴。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装饰身体的碎片纸剪成带图形的。
3、注意操作时不要剪刀手和伤到其他小朋友,多余的垃圾最后丢到垃圾桶。
四、作品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并用自己做的水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水母游啊游"的游戏。
22、中班教案《水果种子》含反思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水果种子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意图:
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究周围的事物,《水果的种子》让孩子观察并记录几种常见水果种子的生长部位,感知水果的种子是各种各样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水果种子的不同,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指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种子生长的方位,促使幼儿内化观察结果。
采取策略:
1.增强对比效果。
2.表述探究结果。
3.梳理经验,建构新知。
4.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活动反思:
教师提供给孩子的教育环境、活动用具、活动记录单等不能随意设置,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地考虑、查证,才能在教育活动中使用,支持性高的教学具可以增强教育效果,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效果。通过记录和表述活动,孩子们内化了观察结果,在有层次的观察活动中,观察智能和语言智能都得到了发展,并在比较和辨别活动中,发现了大的小的、多的少的、各种颜色的、能吃的不能吃的种子等等,总结出水果种子的共性和差异,利用集体记录单,梳理了探究活动获得的知识,建构了新的知识经验。
23、中班教案《林中漫步》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让幼儿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2.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
3.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树林的美丽和多姿,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大树的情感。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树林的美丽和多姿,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大树的情感。
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
活动准备
准备树林的背景图,画有树干和树冠,并贴好双面胶,供幼儿制作树林用。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预设时间
一、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树林。
提问:昨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幼儿园外的小树林,谁来说一说,在树林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落叶)树叶飘落时像什么?这是什么季节的树林?
小结:秋天的树林可真美,红色、黄色、绿色的树叶,把整片树林都打扮的五彩缤纷的。
二、欣赏散文诗,感知树林的好。
引导语:秋天的树林不仅美,还非常的好玩呢。瞧,引来了一大群小朋友和小动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散文诗《树林真好》。
(一)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
1.提问:刚才老师朗诵的诗歌题目是什么?
2.在树林中都有谁?(落叶、小狗、小猫、小鸟、小朋友)。幼儿说出其中的一个,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看图片朗诵第二遍
师:让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听,诗歌里还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1.教师指着图片朗诵诗歌。
提问:它们分别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着图片说一说。
2.你最喜欢当中的哪一句?(幼儿说到那一句,教师完整的重复这句诗歌,加深幼儿印象。)
3.集体朗诵诗歌.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散文诗吧。
三、制作树林,激发保护树林的欲望。
秋天的树林多美呀,五彩缤纷的;秋天的树林多好呀,有小鸟在唱歌,还有落叶在跳舞。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
1.教师出示大树图,请幼儿将收集的树叶黏贴到树干和树冠上。
2.放配乐散文诗《树林真好》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
3.听音乐在美丽的树林中自由的舞蹈。
结束:树真好,树林里可真美,让我们在树林里一起跳个快乐的舞蹈吧
延伸活动:
1. 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收集树叶,在美工区中进行树叶拼贴活动。
24、中班教案《跳跃彩虹》
【活动目标】
1、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初步掌握跳得又高又远的动作技巧。
2、敢于挑战困难、挑战自我、体验运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跳跃彩虹的兴趣爱好。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七条彩色皮筋,椅子14把,口哨、红橙黄绿青蓝紫手环若干。
2、音乐、优盘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热身运动。
1、分配角色:我们是快乐的七色光,跟着妈妈出来玩喽!
2、热身运动《韵律操》,主要活动下肢、膝关节。
二、跳越光芒——学习助跑跨跳。
1、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光线,自由地玩一玩、跳一跳。
2、抛出问题:我们要安全地越过光线,而不能被碰到,有没有办法?试一试!
3、集体讨论:哪种方法跳得更高、更远。
4、学习动作——助跑跨跳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空脚练习
(3)个别尝试
(4)在自己一样颜色的光线上自由练习
5、高度大挑战。
(1)教师介绍并讲解要求:挑战一颗星、挑战两颗星、挑战三颗星。首先每位幼儿必须通过一颗星的挑战,再去挑战二颗星、三颗星。
(2)幼儿选择高度进行挑战。
(3)集合,请个别幼儿示范,说说探索后的心得:怎样才能跳得更高。
6、挑战不同宽度与不同高度。
(1)教师介绍并讲解要求:
第一关:一次越过两条矮光线
第二关:一次越过两条高光线
第三关:一次越过三条高光线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想挑战的难度,进行挑战。
三、循环游戏:彩虹终极挑战。
1、讲解玩法:以教师闯关的形式示范。
2、幼儿依次闯关游戏。
3、简单小结,表扬闯关成功的幼儿。
四、放松活动。
1、搭起两条彩虹船回家。
2、放松动作:敲腿、弹腿、划船、捶背。
3、停船上岸,一起整理活动器具,回活动室。
25、中班教案《筷子操》
活动目标:
学习筷子操,感受做轻器械操的乐趣。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点:
正确掌握动作要领,要求动作到位。
活动准备:
筷子每人两束(用橡皮筋捆扎)。
活动过程:
预备姿势:直立,双手拿筷子于体侧。(图1)
第一节 四肢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拍:左手前平举,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线。
第2拍:右手前平举,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线。(图2)
第3~4拍:手腕转动敲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
第5拍:左手上举,拳心向前。
第6拍:右手上举,拳心向前。
第7~8拍:双手上举敲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图3)
第二个八拍
第1拍:左臂侧平举,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线。
第2拍:右臂侧平举,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线。
第3拍:左手筷子碰右肩。
第4拍:右手筷子碰左肩。(图4)
第5拍:左手放于体侧。
第6拍:右手放于体侧。
第7~8拍:双手在体前下放敲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图5)
第二节 伸展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4拍:左脚向左前跨一步呈弓步,同时向左转体,上体稍前倾与右腿成直线,双臂弯曲在左前方敲击
筷子两下。(图6)
第5~8拍:两臂交叉从胸前由上往下两侧打开,经两侧还原成预备姿势。(图7)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方向相反。
第三节 体侧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拍:左腿向前侧伸,足跟点地。(图8)
第2拍:身体左倾弯腰。
第3~4拍:双手在左脚上方敲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图9)
第5~8拍:方向相反。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第四节 体转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2拍:左脚向左侧跨一步,两臂侧上举击筷子两下。(图10)
第3~4拍:双脚不动,上体向左转90度,同时两臂弯曲在胸前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图11)(
图12)
第5~8拍:方向相反。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第五节 腹背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2拍:两臂侧平举,同时左脚向左侧出一步。(图13)
第3~4拍:上体前曲,两臂在体前下方敲击筷子两下。(图14)
第5~8拍:方向相反,还原成预备姿势。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第六节 跳跃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拍:身体向上跳,同时两臂侧平举,两腿分开。(图15)
第2拍:身体向上跳,同时两臂放下,两腿并拢。
第3~4拍:重复第1~2拍动作。
第5~6拍:双脚原地踏步,两臂曲肘在胸前敲击筷子四下。(图16)
第7~8拍:重复第5~6拍动作,还原成预备姿势。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26、中班教案《装饰扇子》
活动目标
1、 引发幼儿对扇子这一日常用品的探究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 感受作品的美感。
环境创设
一、 信息资源的准备
1、收集各种扇子实物,互相介绍自己的扇子,寻找各种扇子的异同,启发幼儿按大小、形状、制作材料(绸面、藤面、葵叶、鹅毛、纸、木等)、扇面图案进行分类。
2、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跟扇子有关的故事、录像、图书、图片等资料,鼓励幼儿将查找途径、内容用图表形式记录下来(见图一)。
3、在室内布置有关幼儿参观商场、购买扇子的照片,同时把幼儿围绕扇子所提的问题及如图一的记录表展示在墙面上。
二、 工具与材料的准备
1、多用组合架。用铁丝做一个架子固定在墙上,将相关的工具与部分装饰用品串挂在组合架上,如线团、包装纸等。在剪去瓶口的矿泉水瓶、酸奶瓶内插装画笔、尺子、钳子、小锯子、剪刀等工具。
2、趣味废纸箱(见图三)。既可美化活动区,又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将蛋糕盒纵向裁半,将其装饰成孩子头像或其他形象,穿绳悬挂在区角墙壁上。也可直接将经过装饰的方形纸箱放在区角。
3、制作材料及方法(见图四)。有待装饰的扇面和扇页,白志、色纸与废旧挂历纸,有孔的薄木片、薄竹片条等,启发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作品完成后可用各色丝线饰扇把。
(1) 编织。将厚卡纸均匀切割,可用彩条纸条上下穿插编织扇面。
(2) 刺绣。将各种质地、颜色的布用小螺丝固定在四周钻孔的薄木片上,可以多用组合架上自取彩色丝线,自画图案刺绣扇面。
(3) 绘画。用厚卡纸或快餐盘作为扇面,用彩笔或其他材料进行装饰。
(4) 串扇骨、糊扇面。协助幼儿用长铆钉将有孔的薄竹片条串连起来,一端加上小垫片固定,再在扇骨上糊上扇面,并加以装饰。
(5) 折叠。用各种色纸折叠扇子。
活动扩展
1、体验扇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2、挑选合适的扇子到音乐区表演节目。
3、师幼共同布置环境。一是设立作品陈列区,供幼儿观赏与分享。二是将扇面垂直串接装饰活动室,或平行排列(如波浪形)装饰墙面,或将扇子与其他物品组合装饰(如可将扇面想象为松叶、花朵等)。
27、中班教案《种子发芽需要水吗》
活动目标
尝试种子发芽试验。
知道春种秋收,种子在春天发芽
知道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温度、水分、阳光、空气。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黑板画种子发芽过程。
花盆、种子;空纸壳箱
活动过程
1、老师实验;将一粒黄豆种子种在花盆里,在放入纸箱 里。
提问:这粒种子能发芽吗?为什么?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阳光。
提问:如果把这盆放入冰箱里会发芽吗?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温度。
师:如果有了阳光、温度种子就会发芽吗?对了,必须浇水就象小朋友一样,每天必须喝水才会长大。
师:你知道种子是怎样长大成一株植物的吗?老师出示黑板 画让小朋友了解植物发芽长大的过程长大。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外界条件氧气、温度、水、阳光。
2、游戏:《种子发芽》,用肢体语言演示植物生长过程。
活动延伸
老师将种子种在花盆里放在教室一角,让小朋友观察种子发芽过程。
28、中班语言教案《种瓜》含反思
设计背景
许多小朋友都吃过西瓜,却不知西瓜是怎么得来的,现在我就他们一起体会种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让幼儿了解种西瓜的整个过程,同时感受收西瓜时的心情。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1,让幼儿通过儿歌,体会人们劳动的艰辛。
2,通过学习生字“欢”,“喜”,让幼儿体会获得劳动果实时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
2,字卡“欢”“喜“。
3,西瓜苗,西瓜,洒水壶。
活动过程
小朋友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吗?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开始工作了。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学种西瓜呀?(想)想的话一起和林老师去种西瓜好不好?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画面的内容。
二,教师提问:
1,我在哪里呀?(篱笆下)
2,种了一棵什么呢?(一棵瓜)
教师出示一棵西瓜苗,叫一个小朋友示范种西瓜的动作。
3,种了西瓜之后,我们是不是就坐在那里等西瓜长出来呀?(拿出洒水壶)
启发幼儿回答:不是,要施肥,浇水,天天来看它,它才能发芽,开花。(.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4,经过我们的辛苦劳动,终于结出了一个?(西瓜)
三,教师捧着个大西瓜,引导幼儿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大西瓜呀大西瓜,
欢欢喜喜抱回家。
小结: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语言要丰富,边演边朗读,以引起幼儿学习朗读儿歌的兴趣。
活动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都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你们回到家里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种西瓜,然后帮它施肥,浇水,到时候看谁的西瓜长得最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小朋友气氛都比较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种西瓜的整个过程,老师也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小朋友们都很高兴,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树结的,得来不容易。当然,在课堂这么短的时间幼儿体会不出劳动的艰辛,我以后会经常带他们到郊外,多长见识!
29、中班游戏教案《切西瓜》含反思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注意不与他人碰撞,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6、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7、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游戏准备:
幼儿已吃过西瓜的经验、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游戏玩法: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师:"西瓜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绿绿的皮,红红的瓤,黑黑的籽,西瓜不但香而且特别甜。
2、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吃西瓜的时候首先要把西瓜怎么样?""洗一洗,然后切开。"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切西瓜"的游戏,想一起玩吗?
3、幼儿一起来到橡胶地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
师:首先呢,我做切瓜人,来大家跟我一起说: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出自:快思老.师!我把西瓜切开来!边说边做动作。
4、教师再次强调游戏的玩法:切瓜人要随儿歌节奏切西瓜,最后当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来"的时候,将身边两位小朋友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位小朋友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先到达的小朋友为胜,先到的小朋友就是新的"切瓜人"。
5、开始游戏:小朋友可以分成6-8人一组(要求切瓜人要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其他小朋友也要一起念。)
注意事项:
1、幼儿要边念儿歌边有规律的切西瓜;
2、幼儿在奔跑过程中要注意躲闪、不碰撞;
3、被切到的两名幼儿必须向相反的方向跑。
生成新玩法:
通过仿编儿歌的形式复习巩固游戏。
"小朋友,除了西瓜可以一切两半,还有什么水果可以这样切?"引导幼儿把儿歌改成 "切,切,切苹果,一个苹果切成俩。"依次变换成"切梨、切橙子"等比较圆的水果。
游戏反思:
这是一堂在户外进行的课程,小朋友们情绪高涨,能够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掌握得也比较好。但是,有个别幼儿在“切西瓜”的过程中,会切得较为用力,导致其他幼儿手很痛,老师应多提醒幼儿不要用太大力。
这个游戏让小班的孩子明白玩游戏要遵守规则,这对以后小朋友参加其它各项活动都有个前瞻意识,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规则。以后进行其它游戏活动也更顺利。
30、中班语言详案教案《种瓜》含反思
设计背景
许多小朋友都吃过西瓜,却不知西瓜是怎么得来的,现在我就他们一起体会种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让幼儿了解种西瓜的整个过程,同时感受收西瓜时的心情。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重点难点
1,让幼儿通过儿歌,体会人们劳动的艰辛。
2,通过学习生字“欢”,“喜”,让幼儿体会获得劳动果实时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
2,字卡“欢”“喜“。
3,西瓜苗,西瓜,洒水壶。
活动过程
小朋友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吗?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开始工作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学种西瓜呀?(想)想的话一起和林老师去种西瓜好不好?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画面的内容。
二,教师提问:
1,我在哪里呀?(篱笆下)
2,种了一棵什么呢?(一棵瓜)
教师出示一棵西瓜苗,叫一个小朋友示范种西瓜的动作。
3,种了西瓜之后,我们是不是就坐在那里等西瓜长出来呀?(拿出洒水壶)
启发幼儿回答:不是,要施肥,浇水,天天来看它,它才能发芽,开花。
4,经过我们的辛苦劳动,终于结出了一个?(西瓜)
三,教师捧着个大西瓜,引导幼儿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大西瓜呀大西瓜,
欢欢喜喜抱回家。
小结: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语言要丰富,边演边朗读,以引起幼儿学习朗读儿歌的兴趣。
活动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都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你们回到家里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种西瓜,然后帮它施肥,浇水,到时候看谁的西瓜长得最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小朋友气氛都比较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种西瓜的整个过程,老师也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小朋友们都很高兴,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树结的,得来不容易。当然,在课堂这么短的时间幼儿体会不出劳动的艰辛,我以后会经常带他们到郊外,多长见识!
31、中班音乐课教案《种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帮助幼儿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重点: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歌表演《种瓜》
活动准备:
1、西瓜节奏图
2、关于"西瓜"的谜语一个
3、钢琴,音乐《种瓜》、《劳动最光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劳动最光荣》做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发声练习:和劳动有关的词"啦"、"唻"等进行发声。
3、节奏练习:出示西瓜节奏图进行节奏练习。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是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
(2)师:西瓜真好吃,你们想来种瓜吗?看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引导归纳歌词: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颗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
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3、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分句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并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分句学唱歌曲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5、请全体幼儿看课件记忆歌词,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全体幼儿歌表演《种瓜》。
2、音乐游戏《种瓜》:教师扮演种瓜人,幼儿扮演西瓜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
教学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小百科:种瓜:种瓜是指汉语词语,是指栽植瓜果。
32、中班优秀音乐教案《种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帮助幼儿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歌表演《种瓜》。
活动准备:
1、西瓜节奏图
2、关于“西瓜”的谜语一个
3、钢琴,音乐《种瓜》、《劳动最光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劳动最光荣》做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发声练习:和劳动有关的词“啦”、“唻”等进行发声。
3、节奏练习:出示西瓜节奏图进行节奏练习。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是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
(2)师:西瓜真好吃,你们想来种瓜吗?看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引导归纳歌词: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颗瓜
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
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
大西瓜呀,大西瓜
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3、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分句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并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分句学唱歌曲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5、请全体幼儿看课件记忆歌词,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全体幼儿歌表演《种瓜》。
2、音乐游戏《种瓜》:教师扮演种瓜人,幼儿扮演西瓜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
教学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id in(11306,11253,1723,1739,1745,1764,11255,1729,1761,1738,,202314) limit 12
-
体规画圆
-
小学跳绳锻炼的六种巧妙方法
-
秋冬季节要防角膜炎
-
感 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
-
红颜知己的经典句子247句
-
大班国庆教案《中国人》反思
-
大班主题教案《追赶跑跳碰碰》反思
-
小班计算活动喂小动物吃饼干教案及教学反思
-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六》第2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