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教案

首页 - 中班主题教案

中班教案《心情》

时间:2023-09-17 13:22:04 A+

中班教案《心情》

中班教案《心情》

1、中班教案《心情》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知道如何让不愉快的心情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兔子的心情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天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情是愉快的(笑脸)

  可是今天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情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情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情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情卡片来代表你今天的心情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1、分析原因

  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天他们的心情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情不好,好吗?

  2、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

  师:如果心情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情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1、听听小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

  2、帮助小朋友找到快乐起来的办法

  师:把你找到让她快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3、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吃上一颗糖果,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甜甜的

  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美美的

  我还可以……

  五、延伸环节:

  把心情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可以过去看一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2、中班教案《冬》

  一、活动总目标:

  1、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幼儿的自主活动,尝试获得有关对冬天的认识知,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和认识。

  2、培养幼儿分享、协商、创造等良好的行为品质。

  3、体验和分享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冬季的来临,掌握冬季的季节特征。

  5、使幼儿掌握一些冬季生活基本常识。

  二、环境创设:

  1、物质环境:提供适合幼儿的各类操作材料、玩具以及阅读的书籍、图片、卡片等,用玩具柜将区域隔开。布置一个温馨的家,安静、舒适的阅读区。)

  2、精神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冬天的认识,组织幼儿们大胆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及认识。

  三、区域活动:

  (一)、阅读区

  1、目标:(1、)对图书感兴趣,学习有秩序的翻阅图书。

  (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在书中观看有关冬天的所得,表达自己对冬天的喜爱之情。

  2、材料提供:(1)、提供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有关冬天的图书。

  (2)、组织幼儿每人自备3—5本自己最喜欢的有关冬天的故事书或是图书。

  3、活动层次:第一层次:通过为提供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图书,让幼儿对阅读图书感兴趣。

  第二层次:以师生一起阅读图书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有顺序翻阅图书,同时鼓励、引导幼儿能大胆的将自己的观看所得——有关自己对冬天的认识及感受表达出来。

  第三层次:引导幼儿大胆的抒发自己对冬天的喜爱之情。

  4、活动策略:(1)、观察幼儿对图书感兴趣的程度,将幼儿喜欢看的图书进行分类加以摆放在开放式的书架上,供幼儿自由选择。

  (2)、观察幼儿翻阅图书的方法是否正确:①从前往后逐页翻看。②乱翻看,翻到哪里看到 哪里。

  (3)、参与幼儿的交流活动,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与适当帮助,使每位幼儿都能表达出对冬天的感受及喜爱之情。

  (二)、美工区

  1、目标:(1)、乐意参与美工区活动,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2)、学习用绘画、泥工、纸工的形式创造性的表现冬天的自然景色及人们的一些活动。

  (3)、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材料提供:油画棒、记号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橡皮泥、泥工板、胡萝卜、棉签、

  蜡光纸、剪刀、胶水、纸工书、牙签等

  3、活动层次:第一层次:通过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吸引幼儿参与创作活动,同时引导幼儿大胆操作材料,进行自由现冬天的自然景色。

  第二层次:通过结合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大胆的以绘画、泥工、纸工的形式来表现出冬天的美丽景色。

  第三层次:结合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自选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冬天的美丽景色及人们的活动。

  第四层次:通过和幼儿一起欣赏作品、评价作品,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爱之情,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4、活动策略:(1)、通过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教师观察幼儿们的活动过程,逐步跟换材料、增加材料,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们能自主的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表现冬天的自然景色。

  (2)、教师观察幼儿们的活动,参与幼儿们的游戏,根据幼儿们的不同层次、能力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能力较弱:提供低层次的活动材料(油画棒、记号笔、橡皮泥、剪刀、手工纸等)能力较强:提供高层次的活动材料(牙签、胡萝卜、蜡光纸等)结合教学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来表现冬天的自然景色。

  (3)、教师为幼儿们提供复合型的游戏材料,结合教学活动,激发幼儿能创造性的表现冬天的美丽景色,同时引导幼儿们能对自己周围的人们加以观察,并用材料加以表现。

  (4)、教师为幼儿们提供一些表现冬天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们进行欣赏、评价,以此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角色区——娃娃家

  1、目标:(1)、乐意和同伴参与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

  (2)、通过角色的扮演来感知冬天的气候特征和服装的特点。

  (3)、发展角色意识。

  2、材料提供:为幼儿准备娃娃家的场地,小床、餐桌、家具、跳绳、毽子、皮球、沙包、娃娃、冬天用的棉被、服装,餐具玩具等。

  3、活动层次:第一层次:教师通过为幼儿们提供游戏材料,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同时引导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来体验角色游戏的乐趣。

  第二层次:教师观察幼儿们的游戏,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跟换、增加游戏材料,让幼儿们通过游戏来感知冬天服装的特点和冬天的气候特征。

  第三层次:通过游戏的评价环节,让幼儿们进行交流、评价在游戏中的行为是否合适,一次发展幼儿的角色意识。

  4、活动策略:(1)、教师通过为幼儿提供娃娃家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们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教师观察幼儿们的游戏情况,并根据幼儿的游戏兴趣来调整游戏材料。

  (2)、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跟换、增加游戏材料,来激发幼儿们的游戏兴趣。同时在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冬季的气候特征及服装的特征。

  (3)、教师通过在评价环节中,组织幼儿们一起来评价幼儿们自己的游戏情况来让幼儿们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样的,是否适合,这样来发展幼儿的角色意识。

  四、效果分析

  (一)、环境创设

  环境是区域游戏的重要条件,环境创设的合理度会直接到幼儿们的游戏效果。合理、良好的环境能为幼儿的游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适合的游戏环境则会对游戏起到阻碍作用。在本次游戏中,教师是根据幼儿们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游戏基础来进行环境创设。幼儿们在这个轻松、开放、自由的游戏氛围中进行了积极的游戏。

  (二)、多层次的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也是幼儿学习、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的,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引发相应的活动。因此,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游戏时提供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要求、需求以及结合主题活动的内容,教学活动的目标的多层次的游戏材料,同时教师还考虑到材料的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多用性。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玩得积极、投入、得心应手。

  (三)、师幼互动

  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持者和合作者,在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以及表现,做出适宜的、及时的的反映,提供适时的、适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对活动区进行调整、补充、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活动。

  (四)、指导与评价

  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教师认识到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教师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的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入和指导:1、当幼儿只喜欢某一种游戏或对新出现的玩具村料不感兴趣、不会或不喜欢时,教师可以在幼儿的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的游戏,以引起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的指导作用。2、当幼儿有要教师参与的需要和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着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3、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反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则以现实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但这种方式不宜多用,因为它很容易破坏幼儿游戏的气氛。

  教师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能力强的幼儿,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如 “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教师等着你的新作品”等等,使其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而能力弱的幼儿,评价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哟,你今天真能干,这个问题都解决了,真棒!”“今天你的想法真不错,等会儿小朋友肯定都会向你学习的,” 在集体评价中,除了让幼儿展现各自的作品与个性外,更多的则是引起幼儿的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 激发幼儿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自然生成出他们自己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

3、中班教案《星星》

  活动目标:

  1.在情景中学习掌握正上方、正下方、旁平位等多个舞蹈手位。

  2.尝试用动作合拍地表现星星的闪烁、调皮。

  3.体验音乐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教具:音乐

  座位:围坐一个圆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初步感受音乐。

  1.回忆:小朋友,你们见过小星星吗?星星是什么样的呢?

  2.聆听:夜晚,一群可爱调皮的小星星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幼儿边听音乐边听教师讲述)

  二、游戏铺垫,学习舞蹈手位。

  (一)认识方位,学习手位。

  1.提问:谁知道故事里的星星们是怎样眨眼睛呢?

  2.示范:教师手举正上方引导第一句:正上方有一颗星星。(指导幼儿做到位)

  还有哪里有一颗星星?(正上方、正下方、旁平位、斜上方、斜下方)

  3.练习:我来说方位,你们来表现,看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1)教师慢慢地说,幼儿找。

  (2)教师用哼唱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方位,也为后面的合拍动作铺垫。这次找的是自己喜欢的方位动作。

  4.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满天的星星。(在音乐中找星星)。

  (二)合作游戏,提升经验。

  1.第一次合作:一起闪烁。

  星星有很多的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转个身,和好朋友面对面一起闪烁。

  2.第二次合作:交替闪烁。一颗亮完另一颗再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刚才我们是一起闪烁,接下来调皮的星星们要轮流交替闪烁,老师和小朋友先来试试看。两个好朋友再来试一试。

  三、完整表演,体验活动乐趣。

  1.学习转圈:星星们还要和月亮姐姐做游戏呢!做的什么游戏?听。

  2.创编睡姿:星星会怎么睡觉呢?(幼儿创编动作)

  3.完整演绎:转到最后,太阳出来了,星星们玩了一个夜晚也累了。

4、中班教案《消防》

  活动目标:

  1、知道消防队员是生活中帮助我们救火的人,认识消防车、消防工具以及消防员的一日工作。

  2、知道119是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了解基本的自救方法。

  3、幼儿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识,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展示ppt里的消防员,提问幼儿这是谁啊?他们能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情啊?(请个别的幼儿起来回答)

  2、让幼儿继续观看ppt,了解一日生活中的消防员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看了ppt请幼儿起来回答,让幼儿再想想消防员除了做这些事情之外还要做什么)

  3、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一变魔法的形式变出"玩具消防车",让幼儿认识消防车,并自由讨论一下消防车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之后继续观看ppt,继续认识消防工具(消防员的衣服、消防工具,防毒面具等)

  4、出示实物防毒面具,灭火筒,让幼儿用眼睛看的同时也可以用手去触摸,去感受。

  二、出示ppt里着火的图,提问幼儿,遇到着火了怎么办?(请个别的幼儿起来回答)

  1、让幼儿知道着火了,第一时间就要打119,知道了解119这个电话的重要性。

  2、继续观看ppt,让幼儿知道着火了应该把毛巾弄湿捂住嘴巴,并要弯着腰马上逃离着火现场,走到空旷的的地方。

  3、表扬消防叔叔真勇敢。

  三、游戏活动:我是小小消防员。

  玩法规则:

  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5、中班教案《七巧板》

活动目标:

  认识七巧板,学习将七巧板中的七个图形按形状分类。

  探索七巧板中五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对拼图活动感兴趣,能完成简单的拼图。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张未剪开的七巧板(正方形纸板)。

  幼儿人手一份七巧板

  房子、骆驼、山、花等到七巧板题目图。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认识七巧板,将其按形状分类。

  (1)、师:今天大六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谁吗?(出示正方形)幼:是正方形。

  师:原来是正方形,正方形上面藏着秘密,我们看看这个正方形上面还有什么?(虚线)这几条线把这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几个小的图形。都是什么形状的?

  (2)、老师现在把这个正方形沿虚线剪下来,剪成七小块。(教师剪图形)小朋友看看都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图形宝宝。请宝贝们从托盘上把他们请出来吧。(幼儿拿出图形)你们看看有哪些图形?

  (4)、这些图形宝宝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怎样把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呢?引导幼儿将七块图形按形状分类。师:这些图形宝宝想回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记住哦,三角形与三角形住一起……)

  探索七巧板中五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形状宝宝都回到家了。教师:我们来看看,七块图形中共有几个三角形呢?(5个)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不一样)大三角形有几个?(2个)小三角形有几个?(2个)中三角形有几个?(1个)

  (2)、请宝贝们拿出这两个小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它们拼在一起变成了什么?(请几个幼儿来说)

  幼:正方形、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把中三角形与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比比看,你发现了什么?(一样大)

  师:再拿出一个中三角形和这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后请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找出答案。教师再小结小、中、大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两个小三角形拼起来与一个中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和一个中三角形拼起来与一个大三角形一样大)

  3、教师示范拼组图形。

  (1)、教师引导幼儿把七块图形图形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刚才我们把把这个大正方形分成了七块图形,你们能不能把这七块图形拼回原来的正方形。请幼儿操作。

  (2)、教师:这七块图形很神奇,除了可以拼回原来的正方形,还可以拼出很多造型。这七块图形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七巧板到底还能拼出什么造型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3)、教师出示大树的答案图(或直接用教师用的大七巧板拼出一棵大树)。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棵树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4、教师出示几组题目图,请幼儿尝试拼组。

  (1)、教师分别出示房子、骆驼、山、花等题目图。老师还用各种图形拼成了什么?请幼儿说出。

  (2)、你想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成什么呢?请幼儿告诉全班幼儿。请幼儿用自己的七巧板尝试拼组。

  5、找开幼儿用书第16页,完成练习。时间多时可做活动延伸,稍微提一下就行。

6、中班教案《雷雨》

活动目标:

  1.认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进一步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

  3.体验唱歌的乐趣。

  4. 初步了解雷雨的常识。

  5.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雷雨。

活动准备:

  1.准备录音机,歌风《夏天的雷雨》的音乐磁带。

  2.准备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录音。

  3.准备手电筒,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音,引出活动主题。

  1.播放雷雨录音,让幼儿倾听。

  2.引导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听这种声音?

  二、引导幼儿讨论。

  谁看见过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样的?

  三、组织幼儿观赏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

  1.请幼儿说说图片的内容:例如:闪电的画面,闪电过后下雨的画面。

  2.启发幼儿说说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导幼儿讨论:打雷和闪电时应该怎么做?例如:用双手掩着耳朵,张开嘴,不能站在树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四、学习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3.教师朗诵几遍歌词后,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

  五、幼儿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

  1.引导幼儿自选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闪电婆婆的角色,分别拿着手电筒和乐器演唱歌曲。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闪闪”时,闪电婆婆便把手电筒开关数次,唱到“轰隆隆”时,打雷先生便要敲打乐器。

  3.根据幼儿的兴趣交换角色重复表演。

7、中班教案《天平》

活动目标:

  1、通过体验和操作感受力的平衡。

  2、培养幼儿学习天平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三人一张实验桌,桌上放一台天平、一个箩筐(内放各类物品,如扣子、铁、沙袋等。

  2、翘翘板一个,玩具小狗、小鸭各一个。

  3、课前组织小朋友到户外玩跷跷板,体验平衡。

活动过程:

  一、回忆玩跷跷板的情景,初步感受力的平衡。

  出示跷跷板,提问:

  1、玩跷跷板时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一上一下摆动起来?

  2、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二、操作天平,感知平衡和物体重量的关系。

  1、师介绍天平并示范操作。

  ①拿出沙包、铁,请幼儿猜猜它们的轻重,并讲讲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②出示天平简单介绍,然后将铁、沙包分别放在托盘上称一称,看看天平的两边有什么变化?哪边的东西重?

  ③示范比较其它物体的轻重。

  2、幼儿操作天平,亲自感受物体的轻重与平衡的关系。

  ①比比箩筐里物品的轻重,试试怎样才能使天平两边平衡?要求幼儿使用天平时要轻拿轻放物品,同伴间要相互合作、谦让。

  ②说说操作结果。

  引导幼儿说出:当天平两边放了不一样重的东西时天平就会不平衡,哪边的东西重天平就会倒向哪边;当两边的东西一样重天平就会平衡。

  3、幼儿再次操作,理解同样大小的不同物体重量不相同的道理。

  ①出示玩具小狗、小鸭,它们因搞不清相同大小的乒乓球和橡皮泥是否一样重争吵了起来,想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②从箩筐里找出相同大小的不同物体放在天平上称一称 。

  ③说说操作结果,师验证。

  得出结论:虽然有些物体大小一样,但它们的重量不相同。

  三、师小结,巩固认识。

  小结:虽然天平和跷跷板是完全不同的两样物体,但它们在使用时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当它们的两边不平衡时,哪边重,它们的一端会倒向哪边;到两边一样重就会出现平衡。

活动结束:

  再次组织幼儿去户外玩跷跷板、平衡木,体验平衡。

8、中班教案《家乡》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通过欣赏PPT,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的介绍自己家乡的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自制PPT(名胜古迹、特产等)

  2、事先请家长给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传说、革命故事等。

  3、字卡:常熟

  4、方言儿歌音频《常熟好地方》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活动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图片(方塔及周围环境),请你们看看这是在哪儿?

  2、根据幼儿回答小结:图上有一座高高的塔,旁边还有小桥、小河、石头,这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有名的风景。

  3、师: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的名字吗?(出示字卡“常熟”和幼儿认读)

  二、欣赏PPT,了解常熟的一些名胜。

  1、师:我们的家乡常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到过常熟的哪些地方呢?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2、根据幼儿的回答选择播放图片PPT并介绍,如虞山、方塔公园、亮山公园、尚湖、沙家浜等。

  虞山:虞山是常熟的一座山,山脚下有言子墓,山上有座亭子叫“辛峰亭”。

  方塔公园:在方塔公园里有一座很高的塔,我们在方塔街上就能看见它,它是四方形的。公园里有银杏树、长廊、亭子、石阶、小桥、石刻等建筑物。

  亮山公园:还记得我们小班秋游的地方是哪里吗?对了,就是亮山公园。你在亮山公园里看见过什么?(亮山湖、草地、亭子、喷泉、动物园等)

  沙家浜:在沙家浜风景区里种了很多的芦苇,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种芦苇吗?(向幼儿简单介绍原因)在沙家浜,还有一个“春兰茶馆”呢!

  尚湖:你们去过尚湖吗?尚湖风景区里有什么?

  三、继续欣赏PPT,了解常熟的一些特产。

  1、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常熟的一些有名的风景,其实常熟还有很多特产呢!你们知道什么是“特产”吗?(特别有名的产品)常熟有哪些特产呢?(幼儿自由表述)

  2、播放PPT:阳澄湖大闸蟹、桂花酒、叫花鸡、绿毛乌龟等,引导幼儿认识。

  3、师:你还知道常熟其他的特产吗?

  四、学念方言儿歌《常熟好地方》

  1、师:关于我们的家乡常熟,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学吧!

  播放音频,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9、中班教案《同行》

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倾听,大胆交流,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3、感知、理解故事内容,理解“同行”的含义。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阅读图画的细节

  理解“同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火车、太阳的图片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山、山洞,创设情境

  3、故事大书《同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引出主角

  1、出示火车、太阳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去旅行过吗?你在旅行的途中,见到的风景是什么样子的?

  ——小火车要和太阳一起去旅行,你们猜猜它们在路上会看见哪些美丽的风景呢?

  二、操作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车走过的路线。

  (山脚-山腰-山顶-山腰-山脚)

  三、欣赏故事PPT,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逐页欣赏PPT

  ——火车和太阳一起去旅行,你们猜猜它们在路途上会遇到什么呢?

  ——火车和太阳带小朋友来到了哪里?(山脚)这里有些什么风景呢?

  ——我们又来到了哪里?(山腰)山腰上有什么?小朋友、小火车和太阳的旅行是不是结束了?我们接着走下去。

  ——现在我们到了哪里啊?(山顶)你们猜它们会说什么?

  ——告别了山顶,小火车和太阳在干什么?小火车停了,太阳怎么变颜色了呀?它会和太阳说什么?

  ——什么是同行呢?(一起活动的意思,如一起回家、一起游戏等)

  四、完整欣赏故事,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教师完整地播放DVD,幼儿欣赏。

  2、幼儿边听MP3,边阅读小书。

延伸活动:

  欣赏照片,迁移经验。

  1、出示小朋友同行的照片,幼儿欣赏。

  ——你们有没有和谁同行过啊?你们同行去干什么呢?

10、中班教案《礼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2、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懂得礼貌用语,大胆表达。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难点: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正确的礼貌行为图片,礼貌歌,关于有礼貌的

  动画故事。画好的娃娃图片,油画棒,棒棒胶,线。动物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手指游戏。

  问:游戏里的小兔有没有礼貌?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看吗?

  1)出示小兔:“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兔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 。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小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进行部分:

  1、师:小朋友,小兔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

  幼儿观看动画片。教师提问:

  (1)谁最有礼貌?

  (2)猪小弟是怎样做的?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小朋友给小兔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歌表演:《对不起、没关系》

  3、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礼貌的行为。(轻轻地走路,小声说话,请小朋友先洗手,喝水,在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到别人家做客不乱定主人的东西。。。。。。。)

  4、小白兔给我们也带来了好看节目小朋友想看吗?

  (情景表演)小动物之间问好,不小心捧着别人了说对不起,别人给你东西说“谢谢”。。。。

  5、观看图片。(正确的礼貌行为)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做一个礼貌宝宝,有礼貌的送给你身边的老师或好朋友。

  教学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礼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文明礼貌教育。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行为。是能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早、说再见。对班级中幼儿的礼貌表现有一定的了解:班级中有很多幼儿来园时或离园时从来不向老师问早、问好、说再见;但也有小部分幼儿在礼貌方面表现比较好,现在班级中绝大部分幼儿早上来园时都能跟老师问早、问好。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会更主动、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懂得礼让,对人有礼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幼儿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见到人要主动问好,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规则”对幼儿来讲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年龄小,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还很差,他们的语言行动易受当时情绪和情景的影响,因此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可能是由于操作的时间过长,因此,整节课的活动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最后环节——幼儿涂色规则上显得有点长,这个环节主要是把礼貌宝宝有礼貌的送给别人,目的不是涂色,我想让小朋涂完,所以这个环节长了一点,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注意在环节上处理的更好。 教具准备不够充分。在教具准备上,正确的礼貌行为及错误行为图片少了。让孩子在直观感受、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礼仪认识。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11、中班教案《昆虫》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4、引发幼儿学习昆虫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1、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2、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3、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12、中班教案《心情》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知道如何让不愉快的心情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兔子的心情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天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情是愉快的(笑脸)

  可是今天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情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情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情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情卡片来代表你今天的心情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1、分析原因

  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天他们的心情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情不好,好吗?

  2、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

  师:如果心情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情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1、听听小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

  2、帮助小朋友找到快乐起来的办法

  师:把你找到让她快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3、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吃上一颗糖果,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甜甜的

  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美美的

  我还可以……

  五、延伸环节:

  把心情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可以过去看一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13、中班教案《水》

  教学目标:

  1、 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2、 体验探索水秘密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

  3、 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索。

  4、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准备:

  玩偶、卡纸、玩水工具(玉米核、乒乓、积木、纸船。小鹅卵石、汤勺、插具、易拉罐、玻璃球)、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分别放着一勺(白糖、盐、芒果粉)干毛巾若干。

  教学重难点:

  认识水是透明,可溶解,会流动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宝贝们好!今天熊妈妈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走过这条小河就是熊妈妈的家。熊妈妈请宝贝们帮她看看小河里有什么。我们经过小河的时候仔细观察,待会儿告诉她。

  二、观察水,发现水的特性

  1、经过小河时看见了水里有什么?(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

  2、有个问题要考考我们,猜猜,泥沙里有什么?(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或者还有其他的东西)

  3、到底藏了什么?水里的东西我们一眼就能看见,泥土里的东西不能看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小结:呀,你们真聪明,你们发现水的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4、我送你们几个礼物,你们放到水里,再告诉我发现了什么?宝贝们,白糖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盐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芒果粉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些东西在水里不见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来告诉你们,溶解。我们又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水具有溶解性。

  5、我现在把乒乓球放进水里,你们发现了什么?(乒乓球动了)

  小结:你们可真厉害,我们发现了水的又一个秘密,水会流动。

  三、总结提升,体验快乐

  1、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三个秘密。水的秘密还有很多,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去发现水的秘密吧!

  相关信息: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探索水的秘密为主,水是孩子们天天接触,非常熟悉的一个物品,但是水的秘密也非常多,因此,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水的三个特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活动中教师也注重了让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问题,并且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思考,实验,讨论 ,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让幼儿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自发,自主,自由的开展活动,在同伴与教师的互动中共同探索获得新知。

  不足之处:

  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探索活动应该有更多的操作材料,由于材料有限,因此大部分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发现,没有亲自尝试,所以会有些遗憾。

14、中班教案《芽》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懂得春天的芽儿要在阳光、春风、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

  2、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并会运用。

  3、在集体面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自己种植一些植物,把种的植物每天放在阳光下、浇水,并观察其发芽过程,观察其从泥土中冒出的嫩芽。

  2、与散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及设备。

  3、太阳、春风、雨露、芽的头饰和道具。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论观察到的嫩芽,引出话题。

  1、幼儿自由观察:春天到了,小朋友们种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起过来瞧瞧!

  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看到的芽是什么

  样子的?(麦子发的芽像针;黄豆发的芽像蝌蚪、音符、蜗牛的壳;青菜发像发卡;蚕豆发的芽像方便面;大蒜发的芽像剪刀……)

  二、教师伴着音乐《春野》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教师提问:你听到散文里说到了些什么?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散文,学习词汇。

  1、播放课件,欣赏第一段散文,提问:芽儿刚刚从什么地方出来?(从土地妈妈的怀里出来。)它来到什么地方?(不熟悉,很陌生的地方,不认识的地方,新的天地。)假如你是这个芽,这时候你会感到怎样?(害怕,不敢看,还会哭。孤单,很寂寞,会想妈妈。会怕难为情,还感到有点不适应。很开心,因为我来到新的地方,会感到好奇。)谁来帮助小芽,让它感到温暖、亲切、舒服的?(太阳、春风、雨露)。

  2、继续播放课件,欣赏第二段散文,提问:太阳对芽说了什么话?什么是健康?(幼A:健康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身体很好。幼B:健康是不会生病的意思。幼C:没有虫子的树会很健康。幼D:要锻炼身体,我们才会健康。幼D:看电视的时候,要离电视机远一点,这样我们的眼睛才会健康)春风又是怎样对芽说的?你在什么时候会表现得很坚强?(打针、挂水,很早来幼儿园,一个人睡,我不怕黑,不怕累,不怕疼。)雨露说了什么话来鼓励小芽的?欢畅是什么意思?(很高兴、很舒服)你在什么时候会觉得很欢畅?请你表演一下,你欢畅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口干喝水,很累睡觉,游泳,头痒洗头)

  3、继续播放课件,欣赏第三段散文,提问:芽儿现在还害怕吗?它是怎么做的呢?在太阳的照耀下,春风的抚摸下,雨露的滋润下,芽儿变得怎样?

  四、完整地播放课件,整体欣赏散文,提问:芽儿还需要那些帮助,才能长大?(土壤、空气,治虫,人类)小朋友的长大,需要那些帮助?(妈妈,房子,食物、衣服,医生,老师,超市,警察,邮局的帮助)

  五、表演散文,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分别请一位幼儿扮演太阳、春风、雨露,其余幼儿扮演嫩芽,自主地选择头饰、道具分角色朗诵、表演。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幼儿自由结伴表演散文。

  活动反思:

  活动的设计应与幼儿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种植的实践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发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幼儿感知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鼓励幼儿发挥其想象,运用口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表达欲望较强,能将自己的发现与生活经验结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且想象力很丰富。

  完整地欣赏散文,先让幼儿获得整体的印象。再分段逐步引导幼儿从自身情感、体验出发,理解散文内容。如提问:“自己是这个芽,会感到怎样?”让幼儿换位思考,易于将书面的散文内容,转化为幼儿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活动中,幼儿都能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来进行讲述。这样的活动方式,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能从自身的实际经验出发,自主地建构知识,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开放式的提问:什么是健康?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单的语言,各诉己见,表达健康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判断幼儿行为图片内容的活动,巩固幼儿对健康一词的理解,幼儿都能正确作出地选择。

  由春风让芽儿变得坚强,迁移讲述经验,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是如何表现得很坚强,让幼儿理解并学会运用词语。

  在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体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的同时,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可以在静中交替动,适当地宣泄幼儿的情感,放松一下,为后面的表演做准备,也可以加深幼儿对词语的理解。

  分段分析散文后完整地欣赏一遍散文,能够使幼儿更好对散文进行一次梳理,进一步体会散文的情感,理解散文的内容,概括其中心思想。由芽的成长,激起幼儿对自身的成长需要得到哪些帮助的思考,让幼儿懂得成长的不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总之,此篇散文具有一定的可表演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又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从幼儿自身的经验、情感、体验出发,注重书面语言、口语、及肢体语言的相互交融,动静交替,师幼共同学习欣赏散文。幼儿的表现欲望较强,最后通过散文表演结束活动,使整个活动过程达到高潮,让幼儿的情感得到表现,他们即兴自编的动作,认真投入表演。从幼儿的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们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这篇散文的内容、思想情感。

  附散文: 芽

  一个嫩芽儿,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就像一个胆怯的小姑娘。 春风抚慰她,雨露滋润她,她感到温暖、亲切、舒服,同时也有些害怕。

  太阳说:“别怕,我把你一晒,你就会变得健康的!”

  春风说:“别怕,我把你一吹,你就会变得坚强的!”

  雨露说:“别怕,我把你一洒,你就会觉得欢畅的!”

  于是,嫩芽儿勇敢地抬起了头,张开双臂,迎向阳光,迎向春风,迎向雨露。慢慢地,她长高了,长壮了,变得青翠可爱了,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美丽的小女孩,在春光里欢笑起舞。

15、中班教案《稻草人》

教学目标:

  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同时让幼儿学会认识各种昆虫,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选用材料:

  废旧纸盒、废旧卫生纸卷芯、彩色卡纸、泡沫垫、塑料小棍、及时贴、昆虫卡若干、太阳卡、花卡、塑料吸管。

制作方法:

  1、讲泡沫垫剪成圆形、中心掏空,作为底托;

  2、将卫生纸卷芯两个连接在一起,用及时贴包好,插在底托中心;

  3、将废旧纸盒剪成稻草人形状,用彩色卡纸加以装饰,把做好的稻草人固定在卫生纸卷上;

  4、制作一些昆虫卡片和太阳卡片一张,花卡一张;

  5、把塑料小棍和卡片粘在一起;

  6、用塑料吸管剪成段,固定在稻草人背后,把制作好的卡片插在吸管里;

教育功能:

  主要用于幼儿语言区域活动,进行故事创遍和讲述。

16、中班教案《扇子》

活动目标:

  1、用画、剪、贴制作团扇和折扇。

  2、知道名称和用途。

  3、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4、感受作品扇子的美感。

活动准备:

  PPT图片、扇子展览、卡纸、装饰材料、扇柄、彩笔、蜡笔、双面胶、胶水等。

活动重难点:

  自己设计装饰扇面。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播放幻灯片,是什么季节?

  开空调、开风扇、吃冷饮、扇扇子……

  播放各种扇子的图片。

  二、基本部分

  欣赏各种各样的扇子 ,说一说扇子的名称和用途。

  看看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图案,幼儿讨论。

  (蒲草做的扇子、丝绢做的扇子、羽毛做的扇子、纸做的扇子、竹子做的扇子、塑料做的扇子等)

  这是什么扇子?(出示工艺装饰扇)它是用来扇风的吗?

  欣赏装饰好的工艺扇。

  试一试装饰漂亮的扇子?

  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相互展示自己的扇子,说说自己是怎么设计的,美在哪里?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中,比较注重孩子的自主发挥。本活动就是想通过幼儿亲手设计制作扇子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输中国扇文化,并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17、中班教案《摇篮》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摇篮》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孩子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摇篮》,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4.能分析诗歌《摇篮》的情节,培养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

  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

  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四、仿编诗歌。“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诗歌记住了,那大家想不想当回小诗人,自己编诗歌呢?”首先结合课图片,引导幼儿仿编,然后幼儿自选一种宝宝的卡片,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并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诗歌说给大家听。最后请幼儿将宝宝卡片贴到相应的摇篮处(背景图片)让宝宝好好睡一觉。

教学反思

  《摇篮》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摇篮曲》作为背景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创编出较为完整的诗歌来。孩子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孩子也获得了成功。通过课的反复修改,在教学活动中也收获了不少,为我在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以下就是几点小小的收获:在活动中,借助音乐、图片、身体动作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图片的出示,形象生动的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还帮助幼儿进行诗歌内容的记忆。在幼儿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配上了背景音乐《摇篮曲》,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中,体验到了诗歌带给大家的快乐。在学习诗歌的同时,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先寻找四段诗歌的共同之处,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结构,为学习仿编诗歌做铺垫。很多的幼儿能够根据图片找出诗歌的规律,自己分析出句式的特点,朗诵诗歌较为连贯,诗歌内容掌握较好。通过《摇篮》教学活动,让我知道了在以后诗歌教学活动中,要使用多种手段让孩子去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发展语言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真正成为活动中的主人。

18、中班教案《梅花》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

  2.体验点画的快乐。

  3.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初步了解梅花结构特征。

  (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

  (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

  二、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1)老师示范每一个步骤并进行详细介绍,幼儿要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成果展示。

19、中班教案《咏柳》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能记住诗名,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2、 引导幼儿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完整地讲述图画内容。

  3、 知道贺知章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4、 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柳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柳树

  1、提问:小朋友,春天来了,身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师出示柳树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3、你觉得春天的柳树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回答问题

  二、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的位置取书

  三、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5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讲述

  看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近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远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

  四,看动画,与老师一起欣赏古诗。并回答问题

  1、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师生共同提出欣赏要求

  2、提问: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请幼儿在书上划指古诗的名字,集体回答

  3、提问:你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小结: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4、介绍作者贺知章,他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

  5、再次欣赏古诗一遍。

20、中班教案《抱树》

【活动目标】

  1.能掌握行进间跳的方法。

  2.能听到信号后快速做出反应。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活动重难点】

  能掌握行进间跳的方法

  能听到信号后快速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椅子、大树头饰、兔子胸贴、青蛙胸贴经验准备:儿歌《抱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出树朋友,引出活动主题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师:"春天会有哪些我们身边的朋友会发生变化啊"(树、花、小鸟、小蝴蝶等等)师:"今天火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朋友,小朋友们看看是谁啊?"(大树)"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树啊!"(喜欢)"我们前几天学过一个关于抱树的儿歌,现在请小朋友们给客人老师读一下。

  2.玩游戏《抱树》

  (1)教师示范怎样抱树师:小朋友我们的前面有许多的树朋友,现在老师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遍抱树的过程游戏玩法:教师将小椅子(树)围成一个圆圈,根据树的棵树确定参与幼儿的数量,每组幼儿要比树多一个。游戏开始,教师让参与活动的幼儿进入圆圈内,幼儿围绕圆圈边念儿歌边走,等儿歌停下后幼儿迅速抱树,没有抱到树的幼儿则站在圆圈中间等待下次机会。

  游戏规则:

  a.幼儿必须要在最后一句儿歌念完后才可以去抱树。

  b.幼儿在读儿歌时必须是走或跳的。

  (2)分组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分别游戏,让幼儿在自主地游戏中来跟着儿歌抱树。

  教师总结

  三、结束活动幼儿和教师随音乐做放松运动,将幼儿带离游戏场地。

21、中班教案《蚂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参加探索活动,知道要爱护蚂蚁。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2、小蚂蚁若干,小昆虫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察蚂蚁,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仔细看一看,会是谁呢?

  二、展开

  1、课件演示:

  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2、教师:看清楚了吗,蚂蚁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3、提问:

  (1)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

  (2)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

  (3)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4、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

  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

  三、观看课件,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讨论: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2、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

  四、拓展经验

  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比较不同。(大小、颜色、花纹)

  教师: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中国就有600多种。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22、中班教案《小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小鸡让幼儿说出小鸡的外形特征。

  2、通过儿歌尝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爱绘画、爱动口、爱动脑。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作品小鸡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尝试边说儿歌边画小鸡,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让幼儿爱绘画、爱动口、爱动脑。

  活动准备

  1.实物小鸡

  2.创设情境让幼儿融入活动中,背景画面(有太阳、花朵、绿草、小溪等)可爱丰富,幼儿喜欢。

  3、彩色蜡笔、绘画纸。

  4小鸡的头饰若干。

  5、录音机、磁带。

  1、通过观察小鸡,培养幼儿与它的感情。

  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请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客人,请小朋友们都来看看它,欢迎它,好吗?(引导幼儿和小鸡打招呼,夸小鸡可爱,尝试与小鸡交流,喂小鸡,让幼儿对小鸡产生感情。)

  2、教师简述小鸡的外形特征:小鸡长着圆圆的头、憜圆形的身体、身体下长有两条腿、脚趾尖尖的、头上长有两只小眼睛、嘴巴尖尖的。小鸡喜欢吃米粒和小虫。

  3、听故事,引入绘画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就讲一个小鸡的故事,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听哦。

  教师讲故事:“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溪在哗哗地唱歌。一天,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了,一只,两只,三只,它们睁开眼睛,东瞧瞧,西看看,望望天,又瞅瞅地。三只小鸡都像毛茸茸的小球,可爱极了,它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咦,玩着玩着,最小的小鸡不小心走丢了,它到处都找了,可是就是找不到、、、、、、”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客人找不到它的哥哥姐姐了,它想请小朋友们帮它画一些画作为它的哥哥姐姐的照片,做广告登启示帮它寻找哥哥姐姐,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小鸡呀?

  幼:帮。

  提问:那小朋友们先说说小鸡的样子吧?(引导幼儿说出小鸡的外形特征)

  师:哦,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让老师来给小朋友们画一幅小鸡的照片吧。(老师一边说儿歌,一边绘画)

  师:小朋友们老师画的小鸡漂亮吗?

  幼:漂亮。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边说儿歌边画画好吗?(幼儿边跟着说儿歌边画画,引导幼儿动手)

  “身体像鸡蛋”先画一个有些扁的圆形,哦,小朋友们画得真漂亮。

  “眼睛亮又圆”请小朋友们注意要把它的眼睛画得黑黑的又亮又圆哦。

  “嘴儿尖尖在前面”尖尖的嘴巴可以帮助它们捉虫子哦,一定要尖哦。

  “叽叽叽”它为什么叫呀?哦、、、、、、原来还有脚没画呢,画上小脚吧。

  “看见虫儿叫得欢”画上小脚以后它就可以去捉虫子了。好高兴哦。

  小朋友们画的小鸡可真漂亮啊。

  师:现在我们把小鸡的哥哥姐姐的照片贴到广告栏去帮小鸡寻找哥哥姐姐好吗?

  幼:好。

  4、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画小鸡的哥哥姐姐的照片做广告,帮小鸡寻找它的哥哥姐姐你们开心吗?

  幼:开心。

  师:那我们带上小鸡的头饰扮演小鸡,拿起照片去贴广告去咯。(随着轻音乐师幼一起跳着舞离开活动场)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中我使用了实物小鸡引入,可爱的小鸡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表现得很棒。孩子们喜欢和肯定了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当我们尝试改变并放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绘画教学方式,让幼儿主动融入绘画活动中,主宰一切时,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表现很浓厚,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儿歌说一遍就可以记得很棒。想象力也会很丰富,活动时积极且具有创造性。

23、中班教案《空气》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空气的属性、作用。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词汇:空气、气体、燃烧。

  4、知道空气具有支持燃烧的作用,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气球、蜡烛、瓶子、玻璃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师来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儿歌好不好?儿歌的名字叫《空气的话》”

  教师朗诵儿歌:“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抓不住,你需要,我需要,大家谁也离不了。”“小朋友,你们听完了儿歌,你们认为空气的对话不对呀?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空气的话为什么是对的?”“噢,看来小朋友都知道空气的话是对的,但却不知道是为什么?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空气,一起来解答你们心中的“为什么”好不好?”“好!”

  二、基本部分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到处都会流动的气体。

  1、 儿与教师一起做一个深呼吸的动作。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吸进来的是什么?(空气)小朋友闻到什么味道了吗?这说明空气有没有味道呢?

  2、 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观察,问:“小朋友,气球现在是什么样?(扁扁的)”老师吹气球问:“现在是什么样的?”“圆的。”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鼓鼓的)

  教师将气球的空气放出,在放气的过程中,请幼儿仔细观察,放完后问幼儿:“你们刚才看到空气没有?”“没有”“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

  小朋友,现在请把你们的手放在嘴边,往外呼吸一口气,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因为空气可以流动)噢,空气还是可以流动的,所以说它是一种会流动的气体。

  三、小实验

  前面我们知道了空气的特性,下面我们来看看空气还有什么作用呢?

  1、 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把两只蜡烛点燃,让一位小朋友拿玻璃杯盖住其中一只蜡烛,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被盖住的蜡烛为什么熄灭了?这说明了什么?

  这就是空气的另一个作用:空气具有支持燃烧的作用。用玻璃杯盖住蜡烛,外面的空气就进不去杯中,所以没有了空气,蜡烛就灭了。

  2、 将两只小昆虫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瓶内,其中一个用盖子盖住,几分钟后观察,两个瓶内的小昆虫有什么变化?

24、中班教案《竹子》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水墨画竹子,学习用不同笔锋画出竹叶、竹竿。

  2、收集各种竹制品,在成人帮助下用竹子自制喜欢的玩具。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竹林已有一定的感受。提供几枝带有叶子的竹子,摆在活动室让幼儿观察。

  2、准备国画工具材料:宣纸或毛边纸、毛笔、国画颜料。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用各种感官来感知竹子:“竹子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闻,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欣赏布置在活动室的《春竹图》国画,激发幼儿尝试画国画的兴趣,并让幼儿讨论竹枝、竹叶怎么用毛笔画。

  3、教师介绍国画材料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使用笔、颜料,要注意什么事项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画出自己喜欢的竹子。

活动延伸:

  让家长和幼儿在家自制竹子的小物品或小玩具,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刀、小锯子等工具。

25、中班教案《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体验和了解盐的作用真奇妙。

  5.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盐的作用。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活动难点:

  幼儿动手操作,成功地让鸡蛋浮上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关于物体沉浮、溶解的初步经验。

  2.物质准备:教师:装有水的透明杯子一个,鸡蛋一个,搅拌棒一支,盐一杯;视频《死海的秘密》。

  3.幼儿:装有水的透明杯子、鸡蛋、小勺子人手一份。盐每组一份,毛巾每组一条。

  活动过程:

  一、魔术“蛋宝宝浮起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材料,幼儿观察鸡蛋在水里的沉浮

  师:小朋友们,这里有一杯水,鸡蛋宝宝要去水里游泳了,你们看,蛋宝宝会游泳吗?(不会,沉到水底了)

  2.教师演示魔术“蛋宝宝浮起来”

  今天张老师要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这个魔术可以让蛋宝宝在水中浮上来。这是我的魔术粉(盐),我要把它倒进去,用魔术棒搅一搅。(用搅拌棒慢慢搅拌,边说“变变变”直至蛋浮起来)

  提问:蛋宝宝怎样了? (浮起来了)

  二、是什么魔术粉让蛋宝宝浮起来?引发幼儿猜想与假设

  1.幼儿猜测,魔术粉到底是什么?

  你觉得我的魔术粉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教师从魔术粉的颜色、形状等方面提示幼儿)

  2.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刚才有的小朋友猜的是盐、有的猜的是糖、有的猜的是味精,其实你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份魔术粉呢!等会儿请你们自己去看一看,或用手指占取尝一尝到底是什么?

  三、幼儿实验,让“蛋宝宝浮起来”

  1.交代实验要求

  每组的桌子中间都有一份魔术粉,每个小朋友的位子上都有一杯水和一个鸡蛋,请小朋友将鸡蛋轻轻放入杯子中,再用勺子舀进魔术粉,轻轻搅拌,注意魔术粉要放得足够多才会成功哦!

  2.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重点:观察指导幼儿轻轻搅拌,注意魔术粉的用量。引导幼儿间相互观察、交流实验的结果,感受新奇发现的乐趣。(讨论交流分享)

  四、交流实验结果

  1.揭示魔术粉的真实身份

  说一说水里加入什么魔术粉使蛋宝宝很快浮上来?(盐)

  2.引发幼儿对盐溶解于水增加水的浮力的思考

  我们知道盐加入水里会溶解,为什么盐在水里溶解了,鸡蛋宝宝就能很快浮上来呢?(自由讨论)

  3.介绍词语:浮力

  那是因为盐溶解在水里,增加了水的浮力,浮力增大了,鸡蛋就能浮上来了。

  五、知识迁移

  1.介绍“死海的秘密”

  师:地球上有一个神奇海洋叫“死海”。很久以前有个将军抓了一群士兵,想把他们放到死海里淹死,可是士兵都浮在海面上,没有沉下去,结果一个都没淹死。

  2.幼儿观看视频“死海的秘密”。

  3.知识迁移:提问:在死海里的人为什么不沉下去呢?你发现了死海的秘密了吗?

  4.教师与幼儿总结:原来,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才能使沉在水下的蛋宝宝浮上来。同样,死海的海水里含有大量的盐,所以士兵们都浮上来了,没有淹死。

  延伸活动:

  今天的发现可真神奇啊,盐的作用真奇妙,它还有很多奇妙的地方等我们来发现呢,小朋友如果有新的发现一定要跟我们分享哦!

26、中班教案《草》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小草,丰富有关小草的认识。

  2、感知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习有关小草的制作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草,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带孩子到草地观察小草,获取一些小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了解小草的特征。

  1、前几天,我们都去草地上玩小草、看小草,谁来说说小草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草名字以及小草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幼A:我喜欢狗尾巴草,因为它毛茸茸的,像小狗的尾巴。

  幼B:这是蒲公英,它的叶子像锯子,花是黄的,以后会变成白色的小绒球。

  幼C:这是一种可以吃的草(荠菜),可以包馄钝吃,白色的小花像满天星。

  幼D:这小草断了,会流出“牛奶”来叫羊奶草。

  评析:幼儿虽未完整的介绍根、茎、叶、花,但都能抓住小草的主要特征,这是难能可贵的,叙述中,有的幼儿用方言说小草的名字,这些有趣而直观的名字,教师没有否定它,而是改为大家根据小草的特点来讨论,给小草起个适宜的名字,再用口语表达。然后让幼儿用手按一按,光脚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再用鼻子闻,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就是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小草。

  3、找出你自己不认识的草去请叫别人。

  4、让幼儿用手在草地上按一按,赤脚在草地上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

  有的幼儿说湿湿的、滑滑的,有的说很舒服,就像走在地毯上,有的说脚地有发痒的感觉。

  5、引导幼儿闻一闻青草的气味,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评析:这一系列的活动,教师是采用灵活和开放的原则,追随幼儿的兴趣,通过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观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时候的关系。

  1、请养过家禽、家畜的幼儿说说,家禽、家畜每天吃的饲料是什么?草可以作哪些动物的食物。

  2、观察草坪几周围的野草,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喜欢种草坪?

  幼A:草坪看上去很平整、很漂亮。

  幼B:有草坪的地方很舒服,空气新鲜。

  评析:通过引导使幼儿知道草坪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以及固土、保湿等作用

  3、让幼儿在草地里找一找,并用已有的经验谈谈草还是哪些昆虫的家,它们为什么选择草丛为家。

  4、向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有些小草还能做药材。

  评析:这主要是使幼儿了解到草与人类、动物、环境的生态关系,萌发爱护小草的情感,做出保护益草的行为。

  三、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有这么大的作用,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除草呢?

  幼儿A: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了。

  幼儿B:花园里长出了杂草,花园看上去就不好看了。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养料,所以,庄稼地和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除掉。

  四、对小草进行创作活动。

  1、将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野草和野花进行盆景制作。尝试简单的插花艺术。

  2、用自己喜欢的野花、草、叶进行粘贴活动。

  3、用彩纸折制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

  评析:这一活动环节,通过美工活动自然而然帮助幼儿巩固对小草的认识,初步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课后反思:

  1、小草是农村幼儿熟悉的植物,对中班幼儿来说,既要正确认识小草,又要了解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活动教学内容容量较大,有一定的浓度和难度。正因如此,幼儿也因此有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所以活动的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

  2、整个活动遵循循渐进的原则,环环相扣,方法灵活,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治了情操。首先,教师把教学的地点由室内迁移到室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新颖、开放、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和愿望。第二,将知识的传授与娱乐、游戏相结合,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第三,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观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第四,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作用,使幼儿观察的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幼儿自身主动探索中,发现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

27、中班教案《笑》

  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尊重他人,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3、培养幼儿一定的审美观。

  4、让幼儿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5、学会微笑,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挂图,幼儿活动教材第一册11-13页。

  经验准备:教师丰富的表情表演。

  活动过程:

  一、由教师表演各种表情,让幼儿说出其表情的名称。

  1、教师表演各种表情。

  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节目的名字叫表情家族。在老师表演完后,你们要说出老师都表演了什么表情?然后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你们所说的表情。

  2、提问,引出微笑的话题,。

  刚才老师表演了那么多的表情,你们认为老师表演所有的表情当中哪一个表情最好看?你们最喜欢老师的那个表情呢?为什么呢?那么老师每天都把微笑送给你们,有一个小动物也跟老师一样都把自己的微笑送给了小动物们,我们来听一听是谁?

  二、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故事讲完后提问:

  1、是谁把微笑送给了别人啊 ?(小蜗牛)刚开始的时候小蜗牛很着急,为什么呢?小鸟、大象和小鸟都为朋友做了什么呀?朋友们感到怎么样呢?小蜗牛也想帮助别人,可他好像不知道自己能帮助别人做什么,你们来帮他们想一想他能帮助别人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讨论)

  2、原来小蜗牛可以帮助别人做那么多的事情,故事里小蜗牛做了什么事情啊 ?( 他把自己的微笑送给了小动物们)他的朋友们感觉怎么样呢?小蜗牛为什么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们啊?他是怎么样送的呢?

  3、你们的微笑美不美呢?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而美丽的微笑送给别人呢?你们想怎么样送呢?森林里的朋友们都认为小蜗牛很了不起,我认为你们也很了不起。因为你们把快乐都送给了别人。

  三、小结活动。

  小蜗牛他长得小不小,你们认为他的力量大不大?(引导幼儿感知小蜗牛的渺小)可是为什么朋友们还是认为他很了不起呢?(引导幼儿说出他很喜欢帮助别人)小朋友们你们的个子高不高,你们的力量大吗?可是你们能不能帮助别人呢?(引导幼儿明白自己虽小可是还是可以帮助别人做很多的事情。)

  四、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并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

  问:公交车上人狠多,突然来了一位老奶奶,你刚好坐在老奶奶的身旁你会怎么做呢?

  效果分析:

28、中班教案《折射》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29、中班教案《年年有鱼》

活动目标:

  1、能流畅的运用多种线条、图形大胆地画鱼身上的花纹。

  2、学习用蓝色蜡笔画出简单的青花瓷图案装饰盘边,表现出完整的画面。

  3、体验线描画小鱼和装饰盘子的趣味性,感受过新年的欢乐气氛。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教师范例,每人一个纸盘、构线笔、蓝色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新年的气氛导入活动。

  (播放课件)哇,这是什么声音啊?新年到了,原来人们在热热闹闹的过新年呢!小猫家也要过年了。

  二、出示范例。

  1、师:小姑娘为小猫准备了一件礼物,会是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噔噔噔,原来呀是一条特别的鱼,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条鱼特别在哪里?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怎样的呢?装鱼的盘子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小结:

  小姑娘制作这条鱼请到了很多线宝宝的帮忙,有直线、波浪线、折线、弧线、弹簧线、斑马线等,还有一些图形宝宝,圆形、三角形、爱心等。盘边也是用线条和图形组成的。

  三、引发幼儿观察线描画,了解制作步骤。

  1、师:过年了,小猫还想邀请小朋友们到它家去一起庆祝新年,你们愿意去吗?那我们带一些礼物去吧,小猫最喜欢吃小鱼了,我们就来学一学小姑娘,做一些小鱼带去小猫家拜年吧!

  2、教师讲解制作“礼物”的方法和步骤。

  做礼物先要准备一个盘子,再在盘子上盛一条小鱼,让小鱼正正好好的躺在盘子中间,然后用线条在小鱼的身上分割出几个部分,再进行细致地装饰每一个部分,线条可以有粗有细,但也不要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空的地方可以画一些你喜欢的简单的图形,小鱼都画好之后,用蓝色的蜡笔装饰盘边。

  3、幼儿操作。

  幼儿作画,教师对能力差的幼儿适当进行辅导。

  四、结束活动。

  师:先制作好的小朋友先给小猫把送礼物过去。

  小猫收到了这么多礼物真开心,它还邀请了很多好朋友,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去参加新年party吧!Let’s go!

30、中班健康教案《心情火车》含反思

活动目标:

  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车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3、试着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第三环节:选择表情,鼓励开心。以开火车的游戏离开活动室,鼓励孩子做一个开心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中比起以往我开课时候的老沉这次生动了些,这个应该继续保持。这个活动也给我一次特殊的体验,对于从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不要怕,要勇于尝试,累积各种不同的经验,知道自己的那些不足也是不错的一份收获。

31、中班教案《尾巴》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及其外观特征和作用

  2、知道不同动物的尾巴是不同的

  3、培养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尾巴的乐趣

  5、使幼儿掌握一些动物尾巴的基本常识

  重点难点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及其外观特征和作用

  2、知道不同动物的尾巴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1、自制动物尾巴与身体分解图片; 2、创编的儿歌《你问我答》、儿歌挂图一幅

  3、浆糊、幼儿人手一套动物尾巴与身体分解的图片

  活动过程 (

  1、引题部分

  以坐公交车去动物园看动物、并说儿歌《司机》来引出本节主题。

  2、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园(黑板上)都有什么动物?这些动物都没有什么?(尾巴)

  3、请个别幼儿分别上板为小动物找尾巴,并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时长时短、是粗还是细。(幼儿发挥想象)

  (1)、幼儿上板为小动物找尾巴

  (2)、教师讲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征、用途

  A、小猪:细而粗,象绳子,小猪的尾巴的用途是|:将抗的小猪尾巴是翘起来的;而生病的小猪的尾巴是耷拉的。

  B、 大公鸡:漂亮、像扇子一样,打工鸡的尾巴是用来保持平衡的;如果大公鸡没有尾巴,它走路摇摇晃晃,就会摔倒在地

  C、壁虎:壁虎的尾巴细而长,象绳子,小壁虎的尾巴是用来逃命的,如果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被蛇咬住了尾巴,他就可以挣断尾巴跑掉、过几天,还会重新长出一条新尾巴

  D、鳄鱼:鳄鱼的尾巴长硬,而且又长又粗,看上去很(向棍子、象大刀),它的尾巴几乎和自己的身体一样长,当它看到有小动物到河边喝水时,它就会用力甩动自己的大尾巴,把小动物打到水里,然后饱餐一顿,它的尾巴可以帮助它扑食猎物

  E、包子的尾巴长长的、粗粗的,(象老师拔河时用的大绳),豹子的尾巴也是用来保持平衡的

  F、小样:粗粗的、短短的、(象小弯刀),它的尾巴是用来储藏养料的,当小羊看到有青草时,小样就会使劲地吃、吃的饱饱的,把吃到的养料藏到尾巴里,再没有东西吃时,它也不会饿了。

  G、狗:狗的尾巴短短的、粗粗的(象弯刀、像月亮一样)小狗的尾巴能表达喜怒哀乐情绪,。我们小朋友高兴的时候从脸上就能看出来,而小狗则从尾巴上来看,看见主人来啦,就会把尾巴翘起啦,不停的摆动

  H、 |松鼠的尾巴很大、毛茸茸的(象伞、象毛笔)松树的尾巴有什么用途呢?松鼠喜欢在(树上)所以就很容易从树上掉下来,有了这条大尾巴就起到了平衡作用,掉下来的时候,大尾巴上的毛就会蓬松开,好像降落伞一样,慢慢的落在地上,就不会受伤;冬天得时候冷不冷,小朋友晚上睡觉的时候要盖上厚厚的被子来取暖,那小松鼠没有被子咋办呢?就会把自己的大尾巴当成被子盖在身上

  II、 鲸鱼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叉子)鲸鱼如果没有尾巴,就不能在水里面游来游去,鲸鱼在水里游动的时候会用力摆动尾巴,是自己游得更快、还能控制方向

  J、斑马的尾巴像什么(小朋友扎的马尾辫)、我们看到的马会不停地甩动长尾巴,如果有苍蝇之类的小虫子飞来,就会用尾巴把讨厌的小虫子赶走,跑的时候,它的尾巴还能保持平衡

  4、小朋友们都能说出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知道它们尾巴的用途。老师呢给这些小动物编了一首儿歌,(出示事先编的儿歌挂图)教师问、幼儿答

  附儿歌:

  谁的尾巴细而短,小猪的尾巴细而短

  --------象把扇,公鸡------像把扇

  ----------剪刀,鲸鱼--------剪刀

  ----------把伞,松鼠--------把伞

  --------硬而粗,鳄鱼-------硬而粗

  --------象弯刀,小狗-------象弯刀

  --------细而长,壁虎-------细而长

  --------象大绳,豹子-------象大绳

  --------象小刀,山羊-------象小刀

  --------会打蝇,斑马-------会打蝇

  5、幼儿动手粘贴《为小动物找尾巴》

  6、游戏:《揪尾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准备充足,幼儿感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认识了各种动物尾巴及其外观特点和作用,知道各种动物的尾巴是不同的,进而培养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能说出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利用创编儿歌,找尾巴、使幼儿对本节课得到进一步加深巩固,幼儿对儿歌感兴趣,幼儿结束时玩揪尾巴游戏开心,目的达到,效果明显。

32、中班教案《树林》

活动目标:

  1.欣赏美丽的树林,感知色彩和线条装饰的美,学画各种形状的树叶。

  2.了解各种装饰的手法,能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树叶和树干。

  3.在彩色叶面上细心地装饰,注意不画到叶片的外面。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黑色勾线笔人手一支;线描画作品《农家小院》;半成品范例《树干》彩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不干胶等。

重点难点:

  学画各种形状的树叶,并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树叶和树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线描画作品:《农家小院》,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提问:这幅画上画的什么?它是运用什么方法画的?

  画面上画了那些物体?这些物体用什么图案装饰的?

  (引导幼儿说出装饰的线条和图案)

  小结:这样的画我们叫做线描画。原来不仅彩色的画面好看,用线条、图案装饰的画也很好看,那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画的方式画一幅树林

  二、出示画好的树干图,激发幼儿装饰的欲望

  师:老师这儿画了一幅的树林,可是你们瞧,这些树怎么了?为什么呢?

  对,大树的身上什么也没有,你会怎样装饰呢?

  (讨论装饰的线条和图案,并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时,老师将幼儿的设想画下来)

  三、引导幼儿回忆秋叶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帮大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可是它还是不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是的,大树的头上光秃秃的,心里也非常难过,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你们能动动小脑筋想想办法来帮帮大树吗?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用图画的方法来给大树送树叶头发,前一段时间,小朋友都去看了树叶,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树叶的上面有什么?叶面上的叶脉是怎样分布的?

  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个别幼儿回答所看到的叶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请他试着带大家学画叶子,老师给予指导)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秋天的叶子有黄色,有绿色,有红色。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有的圆圆的,长长的,尖尖的。有的像小手,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针,秋天的叶子真美呀!

  四、让幼儿欣赏叶子的不同装饰。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树带来了几片树叶做头发,你们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装扮的?

  老师示范操作步骤:先用彩色纸画叶子的形状——装饰叶面——剪下装饰的叶子粘贴到装饰好的大树上。

  五、幼儿操作活动,教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会给大树送上树叶头发吗?

  好,请小朋友们先在画纸上画出树林,再给大树穿上漂亮的衣裳,然后给大树送上树叶宝宝。

  幼儿操作,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六、展示作品。

  师:“小朋友,把你们装饰的叶子送给大树,和大树再讲悄悄话。”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给大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又送来了这么多的漂亮叶子做头发,你们看它现在多高兴呀!它说谢谢你们,它还要请你们和它合个影呢,你们愿意吗?

33、中班教案《电线》

活动目标:

  1、通过捏、绕、弯、扭等方法,创造性的塑造各种电线造型。

  2、通过玩电线了解电线可以弯曲的特点。

  3、体验创造性的乐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彩色胶皮电线若干、范作若干

活动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引导观察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根线,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出示电线)

  幼:电线

  师:对,它是电线宝宝

  (评析:看一看,说一说的形式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情绪振奋,精神集中起来。幼儿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另外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师做了知识的提升。)

  2、了解电线的特点

  师:电线宝宝想和小朋友玩游戏,请你们玩一玩,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你把电线宝宝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的?

  幼:……

  介绍弯一弯(折一折、绕一绕、扭一扭),做一做弯一弯(折一折、绕一绕、扭一扭)的动作(依次出示弯的造型、折的造型、绕的造型和扭的造型)

  师小结:电线宝宝真好玩,通过弯一弯、折一折、绕一绕、扭一扭可以变出很多东西。

  (评析:通过师语言的暗示,激起幼儿想要继续探索的兴趣。幼儿通过观察、语言的描述,更为主体的进行活动,师起的作用只是一个引导者。)

  3、玩一玩,自由发挥想象

  师:现在请你们用折一折、弯一弯、绕一绕的方法,再来变一变,变出你喜欢的东西,看看你变出了什么?

  幼儿自由探索,师做巡回指导。

  师:你把电线宝宝变成了什么,用了哪几种方法?

  幼:……

  (重点介绍:xx小朋友真聪明,他用电线宝宝变出了可以站起来的造型,看看他用了什么方法?)

  介绍方法,师幼重复方法

  (评析: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愉快地创编不同的造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及时发现、鼓励富于想象力的孩子。对他们的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下一环节的活动作铺垫。)

  4、动一动,站起来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通过弯一弯、折一折、绕一绕的动作,变出了很多东西。老师这里也很多电线造型,看看都有些什么?

  幼:……

  (评析: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尝试和交流中获得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师:电线宝宝说小朋友的手真巧可是它还有个小要求想要站起来,请你动动小手做个站起来的电线宝宝吧,要和老师做的不一样哦!

  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让电线宝宝站起来了,瞧,它们多开心呀,它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

  (评析:幼儿在一次次探索中主动感知,获得经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并给予了幼儿与同伴交流情感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尝到了成功的快乐,身心得到了发展。)

  5、安全教育

  师:刚刚我们和电线宝宝玩了游戏,那你知道电线有什么用处吗?

  幼:看电视(有了电线宝宝我们可以看电视)

  幼:有了电线宝宝可以让电风扇动起来

  幼:……

  师小结:电线可以传电,有了电线小朋友可以看到精彩的动画片,它的作用可大了。

  师:我们刚刚玩的电线都是老师准备的安全的电线,那平时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和电线宝宝玩游戏啊?

  幼:不能

  师: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