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反思
1、中班数学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绘本阅读活动,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
2、尝试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3、懂得并感受到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小刺猬的项链》绘本课件、一组小猴子没穿完的项链。
2、幼儿收集的可用来串项链的废旧材带孔的料瓶盖、算盘珠、带孔积木玩具若干(分类装袋)、鞋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第一幅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请来一个客人,我们看看他是谁?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拉亚。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二、教师针对绘本内容,讲述故事并进行相关问题提问。引出排序内容。
提问:
(1)出示课件第一页图片。小刺猬拉亚怎么了?(观察刺猬伤心的表情,并发散幼儿的想象)它为什么伤心呢?(孤独)
(2)小动物喜欢这样的拉亚吗?
(3)你们觉得用这些食物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
(4)我们一起看看小刺猬把这些漂亮的食物变成了什么?这条项链的豆子是怎么样来排列的呢?(引导幼儿发现ABAB的排列规律)
(5)其它小动物看见了拉亚脖子上漂亮的项链会怎么样?
(6)小动物们捡了这么多豆子。这些豆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的颜色、大小)
(7)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做成了什么样的项链?(分别观察项链的特点)
① 小兔的项链ABCABC规律。
② 大象的项链按颜色是AABB按大小也是AABB,引导幼儿两种特征结合起来说规律。
(8)小猴的项链是按什么规律穿的?谁来帮小猴子接着穿完这条项链?(大小、颜色都是AABBCC)
(9)现在小动物喜欢上了这只小刺猬,为什么?(教师小结:小刺猬把快乐分享给了大家。)
三、幼儿操作,感受物体有规律的简单美。
1、分发材料:
师:今天拉亚也要把快乐分享给每一个小朋友,看,他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一袋可以穿项链的材料和一条穿项链的绳子。可是只有一种材料能不能穿出像小动物一样漂亮的项链啊?那怎么办?好请小朋友选一袋你喜欢的材料去找一个、或几个好朋友分享你的材料。穿出自己喜欢的项链。
2、要求:
①按你喜欢的规律来穿项链
②穿项链时轻拿材料不要洒到地上
3、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
1、请个别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2、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项链,并跟着音乐一起跳项链舞。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此活动反思如下;
1、我班幼儿在小班时已熟练掌握ABAB、ABC 、并创新了AABB、AABBCC等许多规律,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促进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能进一步发展。因此此目标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
2、活动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正确到位的提问孩子们很快能发现每条项链的规律,而且在说第三、第四条项链的排列规律时百分之八十的幼儿能将两种特征结合起来一起说。
3、在操作环节大部分幼儿在拿到材料后,能主动找到好朋友一起分享材料,有3名比较腼腆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找到了伙伴分享材料。孩子们串出规律水平不一有的喝教师演示的规律一样,有的则大胆创新了许多规律,有的幼儿甚至9个物品为一组规律特别棒!但也有的孩子所串的项链看不出按什么规律串的,有2个孩子是性格特别外向沉不下来交往能力特别强,找到了6个伙伴合作分享材料,因此材料的种类太多,他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地串了起来,因此没按规律来串。还有1名幼儿他的能力在三到四个物品为一组规律之间,但分享到的材料过多,导致没有按规律来串。
4、此活动时间有一些长大概有35分左右,但整个活动氛围特别融洽,孩子们特别快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之中不愿走出活动室。
2、中班教案《小刺猬》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刺猬的生活环境及刺的作用。
2、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刺猬。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到手操作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
了解刺猬的生活环境及刺的作用
三、活动难点:
可以按步骤制作刺猬
四、活动准备:
关于刺猬的故事、黑色向日葵籽、一次性蛋糕盘、彩色面、手工成品刺猬一只
五、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勇敢的小刺猬》
内容:
这天,小兔、小鹿、小猴、小松鼠在森林里捉迷藏,大家玩得很开心。
小刺猬来了说:"我也来参加好吗?"小兔说:"行,快来吧!"
小猴摆着手说:"不行,小刺猬跑不快,笨头笨脑的,我不跟他玩!"
小刺猬见小猴不欢迎他,只好缩起圆圆的身子,退到草丛中去了。
捉迷藏又开始了,小兔钻进一个小土洞里,洞里正躲着一条大花蛇。
大花蛇发现了小白兔,吐着红红的信子朝小兔窜来,小兔吓得连滚带跳的逃跑着。
眼看大花蛇就要咬住小兔了,小猴、小鹿也吓得逃跑了。
这时,只见小刺猬一下子咬住了大花蛇的尾巴,再把身体缩成一团。
大花蛇回头咬小刺猬,小刺猬竖起浑身硬刺,把大花蛇刺死了。
小猴、小鹿都回来了,小猴红着脸说:"小刺猬,真对不起你,我们一起玩吧!"(1)提问:在刚才的故事里小刺猬怎么做的啊?
它的刺可以做什么啊?
你们见过刺猬吗?在哪儿见过的?
刺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
(2)出示成品刺猬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蹬蹬),它是谁啊?
强调:它是一只小刺猬(量词)
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现在吖我就告诉你们
宝贝们请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刺猬身上有什么?(有刺)
那用什么来当得刺呢?(牙签)
小朋友非常棒观察的很认真,它是用我们生活中的牙签做刺猬身上的尖刺
那再来看看眼睛是用什么做的呢?(黑色向日葵籽)
最神奇、最神奇、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身体,你们想知道它的身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先保密,你们一会儿就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了。
2、制作步骤:(1)、刺猬的身体,椭圆形前后有点尖
(2)、刺猬的眼睛,将尖头插入
(3)、刺猬的刺,将半截牙签插入(尖头朝外)
强调:1、将刺插到背上
2、不要插太多
3、你们对我制作出的刺猬感兴趣吗?请宝贝们面对桌子,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刺猬吧
我有一个要求牙签的一端很尖,请宝贝们注意安全。
1.教师巡视指导
1.对幼儿作品展示,给予鼓励表扬
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宝贝们制作的刺猬,请我们的客人老师来评价评价吧。
请宝贝们回到座位,现在你们指导制作小刺猬身体的材料是什么了吧!
我们做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刺猬,宝贝在外面草地上可以相互换着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刺猬,现在拿上你们的刺猬出去玩吧!
活动延伸:
可以让孩子们试一试用火柴棍当做刺猬的刺,这样就成了背果果的小刺猬了,这样会更有趣。
教学反思:
让小朋友们在制作小刺猬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制作玩具的乐趣。小朋友们也知道了做玩具的材料还可以是健康环保的,对我们的身体无害,以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通过小朋友的巧手,就能制作出更多小朋友们喜欢的玩具。
3、中班教案《小刺猬背果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感受音乐活泼、紧张的旋律,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尝试学习直体侧滚动的动作,要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地垫(草地)两块、山洞两座
2、果子若干,小鼓一个
3、准备音乐《踏浪》、游戏音乐《蓝铃花》、放松音乐《我的身体》、大灰狼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角色扮演,活动身体。
师:“小朋友们,我今天是刺猬妈妈,你们是刺猬宝宝。今天天气真好啊,我要带着我的宝宝到外面去玩一玩,我们先活动活动身体吧!”(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活动身体,感受要出去玩的快乐的心情。)
二、基本动作练习
1、根据鼓点节奏,练习多种形式的爬行动作。
师:“我的刺猬宝宝们的本领可大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练练我们最拿手的本领吧!”
师:“在练本领的时候,请听好妈妈敲给你们的鼓点节奏,听到“咚咚咚”时,你们向前爬,“嗒嗒嗒”时你们往后退,往后退时,注意倒退的动作。(引导幼儿听鼓点节奏练习多种形式的爬行动作。)
2、尝试学习直体侧滚动的动作。
师:“宝宝们,刚才我们把“爬”的本领练的真好,今天妈妈来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学好这个本领我们就可以去找果子吃了。”
师:“这个本领的名字叫做“直体侧滚动”,在做这个动作准备时身体要保持直直的,脸朝上面,双手沿耳朵两侧伸直,然后向旁边滚动,两腿紧紧合拢,不能分开。”
师:“我们去练一练这个本领吧!”(教师个别指导,在直体侧滚动的过程中,两条腿一定要夹紧了。)
师:“现在你们听妈妈的鼓点声,当我的鼓敲的快你们就练爬的动作,鼓敲的慢你们就练习妈妈刚刚教给你们的那个滚的动作。”
三、根据音乐节奏,开展《小刺猬背果子》的游戏。
根据音乐的节奏,“小刺猬”爬过草地,穿过山洞,来到果园。在果园里,用直体侧滚动的动作,把撒落在地上的果子背在身上。在游戏时听到大灰狼的音乐时,大家就背着果子从旁边的小路跑回。(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下去进行游戏,动作要正确才能背到更多的果子。)
四、活动结束,集体放松。
师:“宝宝们,我们今天采了这么多果子,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跟着好听的音乐放松一下吧!等会我们把我们的果子搬回家去。”
活动反思:
这次开展的同课异构的体育活动《小刺猬背果子》准备了很久,这次活动开展之后还是和准备的有所出入,这次的活动想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感知音乐的舒缓、紧张等情绪,但是由于我的原因,没能在活动之中提供到音乐,而是将之前设计改成了让幼儿进行比赛的形式进行活动,但是经过之前的几次体育活动,我明白,我们班的孩子竞争意识不强,所以在这次的体育活动中,孩子还是没有这种竞争意识,但是他们表现的真的特别的棒,非常用心的用自己的 “刺”去采果子,特别的相信自己。但活动结束后,我不停的在回想我们班孩子的表现,我这次的活动之所以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就是缺少孩子们身上的那份自信。
在孩子身上裹上透明胶的办法自己觉得是还挺不错的,但是我却忽略了这个季节孩子衣服穿的多,天气冷,应该让孩子用身体的前面或者是让孩子能看的见,能感觉到的地方贴透明胶,这样,孩子在采果子时就不会像活动中这样那么的被动了。
4、中班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
2、尝试自编规律,学习按规律排序。
3、感受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小刺猬的项链》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绘本PPT 小动物图片若干 穿项链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巩固间隔排序
1、观看PPT第一段,了解故事的大体意思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刺猬拉亚
2、巩固间隔排序
拉亚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项链串起来的?
小结:原来拉亚用一颗红豆,一颗绿豆这样有规律的方法把项链穿起来的,穿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二、大胆尝试,学习按规律排序
1、观看PPT第二段,学习按规律接着往下排
(1)拉亚戴着漂亮的项链,小动物们不再害怕他了,而且还希望拥有一条向拉亚一样漂亮的项链
(2)交代操作要求,先让幼儿观察他们排序的秘密(颜色,大小不一样)
小动物们齐动手捡来了红豆,黄豆,绿豆,请你按照规律,帮小动物们完成他们各自的项链。
(3)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过程
你帮助谁?穿了一条怎样的项链?
小结:通过小朋友的帮助,小动物们都戴上了漂亮的项链,可高兴了
三、展示
讲述操作结果(让幼儿讲述自己排序的秘密),放音乐,和小动物们一起跳舞,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小刺猬的项链》是一节让幼儿尝试语言表达、发现顺序排列不同的课,中班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锻炼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老师的故事引导下,幼儿能很快的在项链排列顺序上找出不同来,并动手按照自己想的颜色规律排列,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学会了简单的规律排序方法。
5、中班教案《勇敢的小刺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编讲、欣赏故事,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
2、仔细观察画面,较清楚地讲述图意和自已的想法。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教学课件《勇敢的小刺猬》、教学CD《勇敢的小刺猬》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我们听听故事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讲述教学课件《勇敢的小刺猬》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观看教学CD《勇敢的小刺猬》
师: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啊?你们最喜欢故事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它呢?
四、小结
师: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像小刺猬一样勇敢地去面对,想办法解决困难不要害怕。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比较感兴趣,都能够大胆举手回答问题讲述故事内容。最后环节可以让幼儿带上小刺猬、小猪、河马、小鸟、大灰狼的头饰,请幼儿合作进行故事表演。
6、中班数学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绘本阅读活动,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
2、尝试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3、懂得并感受到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小刺猬的项链》绘本课件、一组小猴子没穿完的项链。
2、幼儿收集的可用来串项链的废旧材带孔的料瓶盖、算盘珠、带孔积木玩具若干(分类装袋)、鞋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第一幅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请来一个客人,我们看看他是谁?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拉亚。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二、教师针对绘本内容,讲述故事并进行相关问题提问。引出排序内容。
提问:
(1)出示课件第一页图片。小刺猬拉亚怎么了?(观察刺猬伤心的表情,并发散幼儿的想象)它为什么伤心呢?(孤独)
(2)小动物喜欢这样的拉亚吗?
(3)你们觉得用这些食物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
(4)我们一起看看小刺猬把这些漂亮的食物变成了什么?这条项链的豆子是怎么样来排列的呢?(引导幼儿发现ABAB的排列规律)
(5)其它小动物看见了拉亚脖子上漂亮的项链会怎么样?
(6)小动物们捡了这么多豆子。这些豆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的颜色、大小)
(7)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做成了什么样的项链?(分别观察项链的特点)
① 小兔的项链ABCABC规律。
② 大象的项链按颜色是AABB按大小也是AABB,引导幼儿两种特征结合起来说规律。
(8)小猴的项链是按什么规律穿的?谁来帮小猴子接着穿完这条项链?(大小、颜色都是AABBCC)
(9)现在小动物喜欢上了这只小刺猬,为什么?(教师小结:小刺猬把快乐分享给了大家。)
三、幼儿操作,感受物体有规律的简单美。
1、分发材料:
师:今天拉亚也要把快乐分享给每一个小朋友,看,他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一袋可以穿项链的材料和一条穿项链的绳子。可是只有一种材料能不能穿出像小动物一样漂亮的项链啊?那怎么办?好请小朋友选一袋你喜欢的材料去找一个、或几个好朋友分享你的材料。穿出自己喜欢的项链。
2、要求:
①按你喜欢的规律来穿项链
②穿项链时轻拿材料不要洒到地上
3、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
1、请个别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2、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项链,并跟着音乐一起跳项链舞。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此活动反思如下;
1、我班幼儿在小班时已熟练掌握ABAB、ABC 、并创新了AABB、AABBCC等许多规律,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促进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能进一步发展。因此此目标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
2、活动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正确到位的提问孩子们很快能发现每条项链的规律,而且在说第三、第四条项链的排列规律时百分之八十的幼儿能将两种特征结合起来一起说。
3、在操作环节大部分幼儿在拿到材料后,能主动找到好朋友一起分享材料,有3名比较腼腆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找到了伙伴分享材料。孩子们串出规律水平不一有的喝教师演示的规律一样,有的则大胆创新了许多规律,有的幼儿甚至9个物品为一组规律特别棒!但也有的孩子所串的项链看不出按什么规律串的,有2个孩子是性格特别外向沉不下来交往能力特别强,找到了6个伙伴合作分享材料,因此材料的种类太多,他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地串了起来,因此没按规律来串。还有1名幼儿他的能力在三到四个物品为一组规律之间,但分享到的材料过多,导致没有按规律来串。
4、此活动时间有一些长大概有35分左右,但整个活动氛围特别融洽,孩子们特别快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之中不愿走出活动室。
7、中班体育教案《小刺猬背果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侧身翻滚的方法,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锻炼幼儿动手制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力,体验玩泥巴的乐趣。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侧身翻滚同时能够亲手制作出小刺猬。
活动准备:
1、和好的红泥巴若干。
2、牙签棒若干。
3、小纸球若干(果子)。
活动过程:
一、模仿动作:
1、教师扮演刺猬妈妈,模仿小刺猬走路,听着音乐进入活动场:“孩子们,跟妈妈去锻炼锻炼身体吧。”
2、侧身翻滚:练习本领
“孩子们你们看地上好多果子啊,我们把果子带回家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呀?”(愿意)
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不用手摘果子,那我们怎样才能把果子带回家呢?(用滚的方法)
3、那先让我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师:我现赖作一个示范,你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做,
4、让幼儿互相把果子摘下来。
二、师提问:
1、孩子们我们刚才学的哪一种小动物背果果,(小刺猬)
2、让幼儿观看刺猬的图片,(先出示小咕咚的图片,然后观察小刺猬的身体特征)。
三、手工制作
1、幼儿讲出刺猬的身体特征。你们愿不愿意制作一个小刺猬背果果?(愿意)
2、现在,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教师先出示已做好的刺猬背果子的模型,然后做教师示范。)
3、小朋友们,我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宝贝,你们自己选宝贝来做小刺猬背果子吧!
4、幼儿自由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回教室布置一个小刺猬背果果展,好不好。(好)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并亲身体验刺猬背果子的过程,加深了幼儿对刺猬的了解。形象的刺猬背果子的模型,给幼儿带来了一个强烈的视觉盛宴,激发幼儿愿意亲手制作的兴趣。本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
8、中班数学教案《美丽的项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物体排列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2.初步学习按照物体特定规律排序,如:ABC、AABBCC等重复排列,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3.尝试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物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排序课件;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串珠;纸帽、纸腰带、回形针、贴贴纸。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多角度欣赏项链的美丽,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1.引导语:今天是小熊维尼的生日,老师准备了许多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珠子,请小朋友串一条很美很美的项链送给小熊,好吗?
2.幼儿操作---串项链。
3.集中交流分享幼儿第一次的作品,引导幼儿多角度感受项链的美丽。
小结:小朋友串的这些项链都很美,有些项链只用一种颜色,一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简洁大方,这是一种简洁美;有些项链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很艳丽,这是鲜艳美;还有些项链用两种珠子间隔重复排列的,看起来很整齐,这是规律美。
二、演示课件,分析物体的排列规律。如:ABC 、AABBCC等。
引导语:老师也用这些美丽的珠子串成了三条项链,这三条项链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规律的排列。
1.分析第一条项链的排序。
提问:这条项链用了几种珠子?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项链用了3种珠子,是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重复排列;如果老师把圆形用英文字母A表示,正方形用字母B表示,三角形用字母C表示,那么我们可以记录为项链是按ABC重复排列的。
2.分析第二条项链的排序。
提问:这条项链有几种颜色?(红、黄、蓝),是怎么排列的?谁来说一说?
小结:项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是按两个红两个黄两个蓝重复排列的,可以记录为是按AABBCC重复排列的。
3.观察第三条项链的排序,尝试接着往下排。
这是一条还没有串完的项链,它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谁能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它的排列规律?如果让你接下去排列,应该怎么排列? (请一个幼儿上台操作)
**小朋友排对了吗?
4.总结。
这些项链都是按两种以上珠子间隔重复排列的,有的是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数量进行排列,这些都是有规律的排列。
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串项链。
第一组:提供一种形状多种颜色珠子。
第二组:提供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
交流分享:你的项链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总结:相同的材料,可以排出不一样的有规律的序列。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准备了帽子和贴贴纸,请小朋友用在帽子上装饰有规律的图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三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串项链;第二环节,分析有规律排列的项链;第三环节,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再次串项链。我认为取得成功之处有:
1 . 活动设计有创新。
本次活动主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指导,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让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次活动设计上进行一次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以老师说教、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活动中,用简单相同的材料,分前后两次不同目的的操作来完成,第一次操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串项链,这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气氛轻松,幼儿有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幼儿的作品看,串的项链多种多样:有些是用一种颜色,一种形状的珠子串成的,看起来很简洁;有些项链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很艳丽;还有些项链用两种珠子间隔重复整齐排列的。然后,老师根据幼儿的作品来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项链的美丽,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为下一阶段学习了有规律排序打下伏笔。
2.活动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第二次串项链,操作目的是幼儿学习了有规律排序后,引导幼儿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设计项链的序列。从幼儿的第二次串的项链来看,每个幼儿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都获得了发展。比如:第一次操作,懂得用有规律排序的孩子不多,就5、6个人,排的序列也是比较简单,都是以AABB 、ABAB的形式排列,在学习了有规律的排序后,幼儿的作品非常丰富,排的序列也是比较复杂,懂得用三个不同的物品间隔重复排列。相同的材料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能力有很大进步,他们的体验更深入、规范、条理化,更容易让幼儿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3.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来提供材料。
为了照顾到幼儿能力的个别差异,我提供的材料有难易之分,比如:提供一种形状多种颜色珠子,供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操作,还有提供两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三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供能力中等和能力强的孩子操作。
9、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住新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3、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乐意使用新的方法数数。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数字1——7。
2、物质准备:
教具:
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片若干。
学具:
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人手一套,数字卡片1——7人手一套。
环境:
在黑板上创设动物园的环境,并在每个区域贴上数字。
活动过程:
1、游戏:参观动物园。复习认识数字1——7。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好吗?(出示黑板)看,动物园里有几个房间呀?这是几号房间呢?(引导幼儿复习认读数字。)
2、游戏:和动物做朋友。学习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数量是7的动物卡片,引导幼儿学习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
师:听说我们来动物园了,小动物也来欢迎我们了。看,是谁呀?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数呢?(先看集中在一起的,然后接着数完其他的。)谁来试一试。
(2)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感知数量7。
(3)教师再次出示数量是6或者7的动物卡片,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数数。
师:谁也会用这种方法数数的?
(4)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练习运用目测数群后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数数,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动物和我们玩起来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用刚才我们学到的新方法,数数你找到的小动物有几只。
(5)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动物?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3、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给新房加门牌号码,能将数字1——7按顺数或倒数的顺序进行排列。
师:森林里盖好了一幢新房子,今天,这些小动物们要搬到新房子里去。看,新房有几间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7来表示)
师:这幢房子上还没有门牌号码呢,我们来给小动物的新房装上门牌号码怎么样?该怎样装呢?(幼儿想办法。)哦,我们可以用数字按顺序装上门牌号码。谁来帮小动物装门牌号码呢?(请一幼儿操作。)你是怎么装的?为什么要这样装呢?(请幼儿说出数字排列的顺序。)
师:这些数字除了可以这样排,还可以怎样排呢?谁来试一试。(幼儿再次操作。)
(2)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师:现在,我们可以给小动物搬新家了,你的动物朋友应该住在哪一间房子里呢?为什么?
教师请一幼儿将自己手里的动物送到相应数字的房间里,并说出:有几只动物,就住几号房间。
师:原来,给小动物搬家的时候,要先数数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然后送到几号房间里去。
幼儿根据自己手里卡片上动物的数量,放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房间里。
4、游戏:给动物送食物。巩固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感知7以内的数量。
师:还有很多的小动物没搬进新房子里呢,请小朋友帮它们在新房子上装上门牌号码,然后送他们住进新房子里,再给它们送点糖果当礼物,好吗?(幼儿操作,按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动物卡片和点卡。)
5、活动评价:你是怎么帮小动物搬新家的?展示幼儿操作,请幼儿介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扬能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方法进行数数的幼儿。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0、中班数学教案《可爱的小瓢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点数。
2、能做到数物的对应。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带有秋天背景的七星瓢虫图片,课件《可爱的小瓢虫》、数字卡片、数字胸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手册《主题活动·可爱的小瓢虫》。
活动过程:
1、观看七星瓢虫图片,进入课题。
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
2、观看课件,加深认识。
小结: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我们就叫它几星瓢虫,如二星瓢虫,四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等。
3、游戏"我是小瓢虫"。
规则:幼儿喜欢几星瓢虫,就去找相应的数字胸卡,取下来挂在脖子上,教师依次出示不同的数字,请相同点数的"瓢虫宝宝"飞到教师这儿来。
4、完成操作材料,锻炼数物对应的能力。
活动反思:
幼儿对图片以及瓢虫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下座位或到处讲话,也能比较积极地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提示来做出猜想,大部分幼儿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表达欠缺完整性,但还是很值得鼓励和高兴的。
11、中班数学教案《漂亮的房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理解10以内序数。
2.让幼儿感受序数活动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动物卡片、水果卡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谈话导入活动。
1.创设故事情境,出示课件:高兴的小动物。师: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呀?(让孩子们猜一猜)
2.老爷爷为动物们建造了一座漂亮的新房子,咱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新房子好吗?(课件出示漂亮的房子)
3.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新房子。师:这是一座怎样的房子?(例如:你如果觉得它漂亮就大声的说出,这是一座漂亮的房子)鼓励孩子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引导幼儿一起数数新房子有多少层,每层有几个房间?(在孩子们数之前首先向孩子们用课件展示讲解楼房的层数怎么数,每一层的房间怎么数)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排列的次序,理解10以内序数。
1.用帮助小动物找新房,理解序数的意义,学习应用序数。
小朋友们,刘老师把漂亮的房子带来了,你瞧,动物朋友可着急住新房子了,你把它们送到它们的房间好不好?小朋友们一定要细心:动物朋友的背后都有它们住的楼房层数和房间,你们一定要先看准确了,再送它们回家哟。(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走进房子,也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进行动手操作,把房子以挂图的形式展示出来。每个小动物卡片后面都有他们新房的号码,引导幼儿根据号码,帮助小动物们找到新房,并告诉大家,他新房的位置。(例:小鸡家住在三楼的第4号房间)
2.用买水果、排队、坐在椅子上的位置,理解序数的方向性特点。
(1)漂亮的新房子少了一个住户,原来小鹿生病了。为什么生病了?(在这里老师渗透幼儿要讲卫生,多喝白开水。做一个讲卫生、拥有好习惯的孩子)
(2)(课件出示水果货架)买水果时,引导幼儿说出水果在货架上的位置。(例:桔子放在从下数第二层,从左数第三个的位置。)
(3)大家排好队去看小鹿。
(4)把幼儿的椅子摆成两排,让幼儿坐在椅子上等待看望小鹿的过程中,说一说自己坐的位置。(例:**小朋友坐在第二排从左数第三个位置,**小朋友坐在第一排从右数第一个,**小朋友左边是哪个小朋友?)
(5)培养幼儿关心小伙伴的品质。师:你想对小鹿说点什么?(幼儿自由说,教师适时给予表扬肯定)三、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利用幼儿学习资源操作卡《漂亮的新房子》,为小动物找新房子,练习序数的应用,巩固对10以内序数的理解。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2、中班数学教案《小兔子分萝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会按照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能够排除干扰按萝卜大小、颜色不同的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两种)、颜色不同(红、绿、白三种)的萝卜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两套)。
画有篮子的展板两块,贴有萝卜的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兴趣导语:今天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猜一猜是谁吧。
二、展开:
1、出示,引导幼儿了解熟悉萝卜的不同颜色和大小特征
师:小兔非常喜欢我们的小朋友,它在森林举办了一个大派对,不仅邀请了我们小朋友还请了很多的小动物
2、引导幼儿按大小不同给萝卜分类师:兔姐姐给我们准备了很多的萝卜,我们快来看小兔都准备了什么样的萝卜?诶呀,一不小心把它们都弄乱啦,她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它。
三、按兔子的要求分萝卜师:她想让小朋友按萝卜的大小来分一分,然后装到她的篮子里,好吗?
1、引导幼儿按兔姐姐的要求,把大萝卜放在大篮子里,把小萝卜放在小篮子里,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分类的结果,请幼儿讲一讲大篮子里都有什么颜色的萝卜。
2、教师也拿一袋(三个或六个不同颜色的大小萝卜),一个一个的提问幼儿可不可以放进大篮子或小篮子里?为什么?引导幼儿排除颜色的干扰区分大小。
教师小结:不管萝卜是什么颜色 的,只要是大的,都能放在大篮子里;不管萝卜是什么颜色,只要是小的,都能放在小篮子里。
四、幼儿按颜色不同给萝卜分类
师:兔姐姐又拿来了很多的萝卜,她想请小朋友按萝卜的颜色来分一分,好吗?
引导幼儿按兔妹妹的要求,把同色的萝卜放在同色的篮子里。
1、教师和幼儿一起依次检验分类的结果,请幼儿分别讲一讲红、绿、白色的篮子里为什么会有大小不同的萝卜呢?引导幼儿排除大小的干扰区分颜色。
教师小结:不管萝卜的大小,只要是一种颜色就可以放到一个篮子里。
五、萝卜真神奇师:萝卜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印出非常漂亮的图案哦,瞧,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表现的非常的棒,兔姐姐给我们每个人都会印一个漂亮的图案!
六、活动结束
师:兔姐姐还夸小朋友真能干,送给每个小朋友一个萝卜,你们喜欢吗?拿到萝卜后我们要按萝卜的颜色或大小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颜色一样的可以做朋友,一样大的萝卜也可以做朋友。老师检验幼儿找朋友的结果后,带幼儿离开结束。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第一张图片,提问:雪地上出现了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怪,而在平常试教时孩子们很容易就回答出这是一堆萝卜,而为什么在这次的问答时出现了意外?究其原因,在于投影仪颜色的问题。原本鲜艳的颜色在投影仪的作用下变成了黑白色,难怪原先堆在一起红红的胡萝卜变了样。而在第一次分萝卜时,让孩子们记录两只小兔各吃几个萝卜,居然因为记录得太用力,记录板翻到了,这时孩子们马上乱成了一锅粥,有的在喊“好多萝卜”,有的跑过来帮我捡…… 可见,在公开课时,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各种情况,这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的能力。另外准备教具时,要充分考虑到会出现的各种情况,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准备和制作,才有可能较好地吸引孩子,达成活动目标。
13、中班数学教案《数小鸡》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数小鸡》是一首有趣的儿歌。为了使幼儿感兴趣,我制作了课件,以丰富幼儿的视觉感受,最后以游戏方式结束来进一步了解鸡妈妈和鸡宝宝的生活。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儿歌的兴趣,热爱小动物。
2、学习儿歌 尝试为儿歌创编动作,学习词语“依偎”。
3、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和点数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数字1-7的点数、学会儿歌,并为其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鸡妈妈头饰一个、鸡宝宝头饰同幼儿数、多媒体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游戏器材。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一、律动
基本环节: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
1、小朋友做的真棒!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你们看都有谁?出示多媒体课件图一:图片上都有谁?(鸡妈妈和鸡宝宝)鸡妈妈在做什么?(在数小鸡)鸡妈妈有几只鸡宝宝?我和鸡妈妈一起来数一数吧!一二三四五六七,(教师引导宝宝一起点数)
2、观看图二:这里有几只鸡宝宝?鸡宝宝在做什么?点数(一只小鸡在吃米)我们一起用动作学一学好吗?
3、观看图三:咦?发生什么事情了?(两只小鸡在抢东西)有几只?在干什么?请个别幼儿示范后,(两个幼儿就示范一次)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4、观看图四:还有几只鸡宝宝在做什么?数一数有几只?(四只小鸡叽叽叽)
5、观看图五:小朋友,现在看图片上的鸡宝宝们在做什么呢?(依在妈妈怀抱里)重点讲解“依偎”。谁愿意来做给大家看看什么是依偎,请幼儿模仿动作并学习说“依偎”。教师解释依偎的意思。
鸡宝宝多爱自己的妈妈呀,我们也要像鸡宝宝一样爱自己的妈妈。
播放动画,教师念一遍儿歌:
6、小朋友,儿歌好听吗?我们为儿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引出《数小鸡》。
三、学习儿歌,并根据儿歌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结束环节:
四、请幼儿上前表演。
延伸环节:
五、以游戏的形式来巩固对儿歌的学习。
游戏开始,母鸡咯咯叫,并对小鸡说:鸡宝宝们,天亮了,妈妈要带你们去草地上去捉小虫,前面有好多小虫子啊,快快来啊!
教学反思:
小班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的欲望比较强烈,他们所需的知识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模仿和学说。在这活动中,我将难点与重点放在引导幼儿创编应用题,并仿编儿歌上。活动效果很成功。
14、中班数学教案《5的形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4添上1 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水果图片、树叶图片若干
学具: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游戏: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肖老师来玩拍手游戏
2、师:小朋友,肖老师问你,1添上1 是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1添上1是2.
师:小朋友,肖老师问你,2添上1是几?
、、、、、、
3、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1——4,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
动作)
4、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如:教师说1,幼儿
接着说2、3、4
二、学习5的形成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苹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苹果吃。我们看看它摘了
几个苹果,是怎么摘的/
教师扮演小黄狗,摘苹果,先摘4个苹果。
小黄狗的苹果摘好了,我们来数数它一共摘了几个苹果?[.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小狗刚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个苹果给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个苹果,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黄狗一共摘到了几只苹果吧!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4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有5个苹果。
小黄狗一共摘了5个苹果。
3、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慢慢地变黄了,黄了的树叶会掉到地上去,成了落叶。
教师演示一棵树上落下来了4片树叶。
接着又落下来了一片。
引导孩子说出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
4、以相类似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5的形成。
5、小朋友,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那我们就知道了4添上1是5.
三、拾落叶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们也想去拾落叶吗?
2、教师为每张桌子发放好一定的落叶。
3、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拾落叶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小朋友听老师的指挥,老师请你先拾几片,你就先拾几片,然后拾几片,还要边操作边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结束部分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4添上1是5。
请小朋友下了课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数量是5。
15、中班数学教案《7的形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一次性餐盘、叉子、蛋糕图片各7个、大演示板、智慧盒。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6添1是7,并能用语言描述。
难点:知道数与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并理解7里面有7个1;7个1合起来是7。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老鼠和猫》
老鼠要去买蛋糕,路上遇到了猫,过去六只老鼠就有一只猫,我们看看有几只猫出现?
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边说儿歌边用手一个一个的指。
儿歌:小老鼠上大街买蛋糕,遇见猫。(指到谁,谁就说:“老鼠”,当指到六个人的时候,那个幼儿就要学一声猫叫。)
例: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猫。看哪位幼儿点数清晰,反应最快。
(二)讲解操作:
1、通过猫和老鼠吃蛋糕的故事,学习7的形成。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请的谁呀?我是怎样指的老鼠呀?(一个一个的指)我们现在一只一只的把老鼠请出来吧!
提问幼儿:几只老鼠?我们一起点数。
教师小结:6老鼠又来了一只猫,现在是几只动物?
6只老鼠添上一只猫是7只动物,6添1是7。
2、教师出示6个空的一次性餐盘当蛋糕盒,有序摆好6个,幼儿点数。
提问幼儿:(1)有几个盘子。(2)比较动物和盘子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
教师讲述:我们给老鼠盘子,猫不高兴了,怎么使6个盘子变成7个盘子?
教师总结:对!6个盘子再添上1个盘子(彩色)是7个盘子,6添1是7。
3、发蛋糕。
教师讲述:小朋友们我们为每只小老鼠发蛋糕吧!(请幼儿在分餐盘的上面一个一个将蛋糕对应放好)。
提问幼儿:蛋糕是怎么放到盘子上的?6里面有几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师讲述:猫说我也想吃蛋糕,我们也给它一份蛋糕吧!原来有几份蛋糕呢?6再添上1份是几份?
量的物体,感知数字和实物的数量关系运用已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巩固数字6尝试数字1~6的排列 。
教师总结:6份蛋糕添上1份蛋糕是7份蛋糕,6添1是7。
4、发叉子。
请幼儿发7把叉子,提问幼儿:7里面有几个1呢?(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7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三)幼儿操作智慧盒自己插出7的形成过程。
教师讲述:老鼠和猫吃完蛋糕都没有饱,那我们给它们再准备一些吃的吧!你们想给它们再准备什么?
1、请幼儿在第一行插好6个绿苹果,如果再给猫1个绿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6个绿苹果再添上1个绿苹果是7个绿苹果,6添1是7。
2、请幼儿在第二行插好6块奶酪,与绿苹果比较多少后,再提问如果再添上1块奶酪是几块了?
教师小结:6块奶酪再添上1块奶酪是7块奶酪,6添1是7。
3、幼儿在第三行插出6块红色糖果,与奶酪比较多几少几后,提问:如果再添上1块糖果是几块?
教师小结:6块糖再添上1块糖是7块糖,6添1是7。
4、请幼儿在第四行插出6个蓝莓,如果再添上1个蓝莓是几个?
教师小结:6个蓝莓再添上1个蓝莓是7个蓝莓,6添1是7。
幼儿一个个将棋子收起来,然后点数说:“7里面有7个1。”将棋子摆好到智慧盒指定位置。
(四)放松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
让我们每位幼儿都当蛋糕面点师,每个人都做一个不同的蛋糕吧!说出蛋糕
名字,并用身体表示。“你做的是什么味道?你的呢?”例:水果蛋糕、草莓蛋糕、蛋黄蛋糕、海苔蛋糕、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蛋糕、肉松蛋糕、布朗蛋糕、葡萄干蛋糕、香蕉蛋糕吧!
活动反思:
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是我们从纲要中所学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宗旨,我以游戏和情景故事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巩固学习。根据本主题的大目标和本活动的内容,我为教育活动制定了三个目标:
一、老鼠和猫的游戏导入,理解7的实际意义。
二、以吃蛋糕的情景导入,让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我采取了二个步骤:
(一)是通过故事图片的操作,让幼儿在表象认知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及数数,并进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断。
(二)通过操作智慧盒,让幼儿亲自操作,在实物认知中理解7的形成及数数,知道6、7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游戏、故事以及操作,让幼儿在抽象符号的认知中形成对7的数概念的理解,幼儿学习起来会很轻松。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我的三个教育目标基本达到,而且孩子的情绪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喜欢故事,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以这种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操作过程中除了智慧盒以外是否操作探索的材料再丰富些,达到每个幼儿都能人手一份,互动的效果会更好,再多渗透的一些数学的概念。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在活动中再渗透一些情景游戏,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节活动的自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恳请各位园长、主任以及老师们多多指导,我会虚心接受,以解答自己活动中的困惑与困难。谢谢!
教学反思:
在设计“7的形成”活动中,考虑到能引起孩子的喜爱、认同的教学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爱鲜艳、夸张的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人物作为教学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孩子掌握,还要有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想、说、做。我依据《纲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学习规律,将数学活动与有效的故事情景互为整合,让幼儿学会把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6、中班数学优质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利用绘本中的情境,帮助幼儿掌握间接排序的经验。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按照规律排序。
3、 让幼儿体会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刺猬的项链》PPT
2、彩色珠子,绳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习间接排序的规律教师讲述: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他浑身长满了刺,你们说是谁?(刺猬)(出示图)这只小刺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拉亚。拉亚总是孤单的一个人,因为它浑身都长满了刺,所以它经常紧紧的缩在一起,小动物看见它就跑!每天。拉亚都是一个人玩,一个人吃饭,有一天,小刺猬拉亚从院子里捡来了许多豆豆。
1、提问:小朋友看,这些豆子有什么不一样呀?(颜色、大小)
2、拉亚看着这些小豆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提问: 猜一猜,它会用这些豆子做什么呢?(幼儿讲述)
3、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刺猬把豆豆变成了什么?教师讲述拉亚拿起小豆子穿呀,穿呀,穿成了一条项链。你觉得拉亚的项链美吗?你能不能说出拉亚项链的秘密?你觉得项链美在哪里?
(幼儿发现红绿规律)一个红、一个绿。。。。。原来这条项链是用一个红、一个绿。。。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4、第二天,拉亚戴着这条美丽的项链出门了。森林里的小动物看到拉亚的项链会是什么反应呢?(出示图片)瞧,小动物什么表情啊?这次为什么没有躲开呢?(幼儿讲述)教师讲述故事:(小动物们看到拉亚的项链,都在想拉亚的项链真好看,他们也想有这样的一条项链!拉亚看到小动物们不再害怕他了,还想跟他做项链,心里很高兴。于是拉亚说:"走,我带你们去捡豆子,它们可以做成美丽的项链哦!"拉亚带着小动物去树林里捡豆子去了,他们回来之后也做了项链。)
二、大胆尝试
1、小动物们捡了好些豆子准备大展身手了。他们已经开始了。看小兔子第一个做好项链,我们去看看小兔子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呢?(图片) (幼儿发现红黄绿规律)项链里面有颜色的秘密。我们一起来说说秘密: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
2、过渡:小兔子的项链穿好了,真漂亮!可是旁边的小猴子着急了,我们来看看小猴子遇到什么麻烦了?(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完整的项链,幼儿说出规律)
3、老师这儿也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串项链用的红、黄、绿豆豆,你们能按照规律,帮小猴子穿好项链吗?
小结:小朋友可真厉害,一起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好吗?真的每个小朋友串的项链都和它的一样诶!小猴子太开心了,他感谢你们。
在一旁的小鸭子着急了,吵着也要一条漂亮的项链,你们愿意帮忙吗?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先想看,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规律帮小鸭子做项链?小朋友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放规律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情感升华,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小鸭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有了一条漂亮的项链,你帮助了他,你快乐吗?幸福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幸福(播放幸福拍手歌音乐魔法数学故事屋:小刺猬的项链(序列逻辑推理)有一天,小刺猬拉亚发现红豆和绿豆串在一起,可以做成美丽的项链。他带着其他的小动物捡了很多的红豆、绿豆和黄豆,大家用不同的排列方法,串成了美丽的项链。大象看见了,也好想有一条……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拉亚和伙伴们一起运用"排序",做了一条怎样的项链送给大象吧
教学反思:
《小刺猬的项链》是一节让幼儿尝试语言表达、发现顺序排列不同的课,中班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锻炼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老师的故事引导下,幼儿能很快的在项链排列顺序上找出不同来,并动手按照自己想的颜色规律排列,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学会了简单的规律排序方法。
17、中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意图: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幼儿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幼儿看看、摆摆、算算,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使幼儿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教幼儿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活动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
2.记录卡、铅笔、火车头饰
活动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听音乐跟老师做律动。
3、快速抢答,复习旧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数的分与合,老师这儿有几个题目,小朋友能不能快速地说出方框里应该填几?
小朋友把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可真好呀!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幼儿园里,不仅要爱学习,而且还要爱劳动。瞧,这群小朋友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动呢!
他们正在干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教师板书:3
师:瞧,又出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出示例图后半部分)(水快浇完了,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壶送水过来了)
教师板书:2
师:谁能将这件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根据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这两句话,老师要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引出课题:
师提问:① 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也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我们要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领读:加法。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符号:"+",它叫加号(板书:3 + 2),跟老师一起读:加号。
师: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加号表示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
② 3个小朋友加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师板书:= 5
你是怎样得到5个的呢?(幼儿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幼儿说不上的话,教师和幼儿一起算)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 1、2、3、4、5、)一共有5个。
B还能怎样数?(3、4、5)3后面添上2个是5个。
C还能不能根据前面学的分与合中合的方法算出结果吗?(3和2合成5)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幼儿试读)
师板书: 读作: 3加2等于5。跟老师读一遍。
三、实际应用、强化新知
师: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天鹅湖边去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参加?
生:想!
师:那我们就出发吧!(电脑课件展示:美丽的天鹅湖)
蓝天碧水,这里的景色多美呀。瞧,湖里面还有几只美丽的天鹅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的变化,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跟小朋友说一说好吗?(课件动态演示:美丽的天鹅湖上空又飞来一只天鹅,慢慢地下落(图2),加入到天鹅的行列。)
生:湖里面原来有4只天鹅,又飞来1只天鹅。
师:你真爱动脑。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求出一共有几只天鹅呢?
师:看到大(2)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你们愿意吗?(愿意)。
课件2:小朋友认真看图咱们比比谁最聪明?谁能用算式表示图的意思?
师:点拨总结小朋友们的回答
四、幼儿动手操作活动
小动物们说小朋友真聪明!他们要和小朋友来比一比谁的动手能力强,看一看谁的本领大?现在小朋友拿出你们的数字卡片袋,将老师给出的四个数字1、2、3、4,用卡片排出几道加法算式,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五、游戏:帮树叶宝宝找树妈妈
花果山上的树叶怎么飘到这里来了,原来树叶宝宝和树妈妈走散了,叶宝宝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办法,帮帮叶宝宝,好吗?我们看看叶宝宝身上有什么?原来有电话号码,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数就能帮叶宝宝找到树妈妈了。
幼儿操作,将树叶挂在相应号数的树上。
六、游戏:开火车
是谁打电话来了?哦,悟空来电话,邀请我们到水帘洞去玩,你们高不高兴?我们坐火车去好吗?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火车票,幼儿算出自己的车厢号码,上与得数相同的车厢,有秩序地排在戴头饰小朋友的后面,(算错的不能上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18、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刺猬背果子》含反思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前期有过点数的活动,在数数上幼儿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但仍有小部分幼儿会出现漏数、多数的现象。结合动物花花衣的主题,并根据幼儿喜爱小刺猬这一特点,融入小刺猬背果子的情景开展此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正确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按物取数,了解小刺猬会背果子的本领,感受小刺猬采摘果子的快乐。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大环节。第一环节中点数刺猬说出总数是对正确点数进行的一次复习;接着数果树上的果子,果子呈现的方式是有规律的,一排一排的、一列一列的,让幼儿感知数数时可以先数上面一排再数下面一排,数完上面的再数下面的。第二环节中通过数刺猬妈妈背果子的数量进一步感知数数的不同方法,每一次数数后出示相关的数字,体验数字和总数的关系。最后结合了实际的操作,让幼儿手口一致正确数出自己果子的数量并能按物取数。每一环节层层递进,由简易难,帮助幼儿巩固和进一步掌握手口一致点数的技能,感知物体的总数与数字相对应的关系,掌握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正确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按物取数。
2、了解小刺猬会背果子的本领,感受小刺猬采摘果子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ppt、幼儿操作材料、数字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去果园——点数小刺猬的数量
1.点数刺猬
我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认识它吗?尖尖的刺有什么用呢?(刺猬、背果子)
小刺猬要去果园里背果子,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吧!
(戴胸饰)看看我们刺猬宝宝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红色的刺猬宝宝站一起,数数有几个?
黄色的刺猬宝宝站一起,数数有几个?
小结:用手点着小刺猬,点一个数一个,就不会错了。
2.点数果树上的果子
请我们的小刺猬去小椅子下休息一会吧!(将头饰放在椅子下)
(出示三颗大树)刺猬妈妈带着小刺猬们来到了果园,看看前面有几颗果树?三颗果树一样吗?
果树宝宝有几个红色的小果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小结:数数的时候可以从前往后数,还可以从后往前数。
果树妈妈有几个果子?4个怎么样的果子呢?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小结:数数的时候可以先数上面一排,接着数下面一排。
果树爸爸有几个果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小结:数数的时候可以一排一排的数,可以竖着一列一列的数。也可以先数大果子再数小果子,还可以先数红果子再数黄果子。原来有这么多数数的方法呀!
二、背果子、数果子——尝试按物取数
1.树上的果子都成熟了,一个个的掉在了地上,刺猬宝宝会用什么办法把这些果子背在身上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小刺猬背了好多的果子,看看刺猬妈妈背了几个果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用哪个数字可以表示呢?
小结:可以先数红色的果子,再数黄色的果子;也可以先数大果子再数小果子。
3.幼儿操作:数一数自己背到了几个果子,然后找一个数字宝宝来表示。
4.你背了几个果子?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5.一样数字的刺猬宝宝我们一起抱一抱。
三、小刺猬回家——体验采摘果子的快乐
小刺猬们真厉害,背了这么多的果子,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回家吧!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强,常常有一些看起来危险的现象发生。如何转危为安,巧妙利用,有目的地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变为我们可利用的教材,真正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是本节课选材的关键。
19、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幼儿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
1、师:你们知道制笔厂吗?(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他们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蜡笔、油画棒)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粗细、高矮、种类)解释种类
小结: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那怎么分呢?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贴上标志。
小结:刚才我们按颜色(**)分法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
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勾线笔、铅笔)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
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笔筒上有什么?(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红色的勾线笔”“黑色的铅笔”“红色的铅笔”“黑色的勾线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活动延伸,感知三维
1、师:看看制笔厂还有些不同的标志,你们看看是什么?谁知道?
2、出示几张三维的标志,让幼儿认识标志,感知三维
3、师: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
活动反思:
整节课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得到呈现,对于没有涉足过的数学活动,让我着实伤了脑筋。在设计课程开始,我一步步踏入数学的领域,分类是时常出现在我嘴边的话。
整个活动按照课的设计流程进行着,在活动中,常出现在语言活动中的话语与思考缠绕在这次活动中,环节虽清楚,但小结的话语不够到位。对于孩子的回答不能很好的去提升与点评。课后教师的点评让我收获极大,理清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同时也让自己对于分类的概念上问题提升了一个层面。针对提供分类的材料上,要更细心的去挖掘孩子的想法,与材料所带来的问题,可以再第一环节的材料上进行更改,也可以换种方法给孩子出示标志进行操作,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好的去设计。
一次数学的分类,给我开启了一扇数学领域的小门,虽然课上的并不是很好,但思想上却开始被奥妙的它所吸引。相信继续去学习,大门会为我敞开。
20、中班数学教案《小鸡出壳》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对数字比较敏感,加之1——9数字刚学完,为了让幼儿认识数字0,于是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0”的外部特征,能够正确认读。
2、理解数字“0”的实际意义,提高对数的抽象的理解。
3、感知数字游戏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0”
难点:理解数字“0”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数字卡0——9、糖果(装在小袋里)、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
说谜语,教师出示数字卡0,幼儿传递触摸。
二、集体活动
(感官感知)请幼儿正确认读数字,可以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速度练读。
(游戏体验)
教师将0~9的数字卡倒扣,请10名幼儿任意抽取一张后,按照数字到教室去相应的物体回来,将取回的物体与数字卡放在一起,大家一起点数是几个。
教师问抽到0的幼儿:你去了几个东西?为什么你没有取?引导幼儿理解0是没有的意思。
三、探索操作
请幼儿每人取10块积木摆成一列火车,依次在上面摆上数字并念出数字,教师要提问:如果要按数字往火车上装糖果,每节车厢应装几个糖果?那节车厢不用装糖果?为什么?
四、“0”在哪里
请幼儿在各种生活用品上找“0”。如秒表、体重秤、记分牌等,说说它们都表示什么意思。
五、组织幼儿讨论:0还有什么用处?没有0可以吗?
活动延伸:
将“0”贴在教室里,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随时认读。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高,师幼配合较好,大多数幼儿理解了数字0的实际意义,教学效果较好。但在第三个环节“探索操作”中,(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我对幼儿的理解能力估计过高,有个别幼儿操作出现了失误,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游戏体验”环节中多设计游戏,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
21、中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朋友们对数字“6”以及它的组成不能形成正确认识,而且反应不灵活。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数字“6”的组成,懂得交换两个部分的数的位置,总数不变的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形象有趣的活动让小朋友理解6的组成。
难点:如何使小朋友们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数字6的组成。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贴绒教具:小鸭子6个,数字卡:“1——6”若干,一袋糖果,玩具熊一个。
学具:糖果与盘子,数字卡“1——5”每人一套,操作卡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抱着喜羊羊开着小汽车嘟嘟地进入教室。
师:(出示喜羊羊,并模仿它的声音和小朋友们问好)小朋友们下午好,喜羊羊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既聪明可爱,又非常听老师的话,于是呢,它特意开着小汽车给小朋友送来了许多的礼物,大家想不想知道羊羊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嘘,不要出声哦,然后让他悄悄告诉下一个小朋友,就这样依次摸下去,最后,我们请最后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呵呵,我们要开始了。。。。。。
师:我们刚刚摸到什么了,现在来请最后一个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
生:老师,好像是糖果呢,对吗?
师:大家都非常聪明,现在老师要代表羊羊将这些糖果奖励给小朋友们,每人6个糖果哦。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师:请每个小朋友将自己的糖果拿在手里,有几种拿法(强调:每个小朋友的两只手里都必须有糖哦),大家都来试一试,看谁拿得最快最棒!
请小朋友们站起来告诉老师是怎样拿的?老师在黑板上相应写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
教师小结“6”的五种分解结果。然后对小朋友们多次演示并讲解两个数交换位置总数“6”不变呢。
巩固练习
喜羊羊说:中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啊,我好喜欢你们,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
游戏1:“对口令”。羊羊出示数字卡“1”,请幼儿拿出数字卡“5”,并带领幼儿念儿歌“你出1,我对5,1和5组成 6”。依次交换。
游戏2:“玩手指”。羊羊们伸出一个手指,请小朋友们伸出5个手指,依次玩伸手指的游戏。
小朋友们自己独立玩,老师巡回看看大家掌握的情况,并给与指导。
今天,喜羊羊说和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可是它该回家了,让我们一起开汽车送它回家吧。在《开汽车》的音乐声中, 结束此次课程
教学反思
此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小朋友们学习对“6”的组成和理解。我认为自己设计这节课的亮点有二:第一,我“邀请”来了小朋友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主人公“喜羊羊”,让它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耍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字6的组成。这些设计是根据小朋友们生理成长的特点来决定的——智力正在发育中,以及年龄太小,不足以对数字形成敏感的认知,而天性还是喜欢玩耍,游戏,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抓住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画主人公——喜羊羊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游戏调动起小朋友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我采取了“摸糖果”游戏法和奖励法,将糖果奖励给小朋友们,并及时地对每位小朋友进行鼓励和夸奖,带动小朋友们的参与热情!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非常聪明,[.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可爱的,他们所需要的是那一点动力。而那点动力则来自于周边人的爱的鼓励。因此,作为一名老师给与孩子们适当、恰当的鼓励、赞扬,乃至适当的奖励,则能促进孩子更健康、快乐、智慧地成长。而且更能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动力,积极地参与进来。我常以此句话自律——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爱心,请不要懈怠您的责任,请不要忽视你那最心底的良知,可能由于您的一点不慎,有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不要等自己老时,遗憾终生!
不足:第一,由于自己刚刚来到工作岗位,教学的经验和阅历不是很丰富,组织课堂也不是很有序,有些环节一紧张,就容易遗漏;第二,由于自己是非学前专业的老师,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儿的理论知识和指导思想,这些都需要以后努力学习进步。
22、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设计背景
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 兔子 篮子 雨伞 等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和小朋友做游戏。
二、活动过程
1、比较皮球的大小:黄色球最大,红色球不大也不小,蓝色球最小。
2、兔子找篮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样的兔子和篮子贴在小黑板上,然后让4个小朋友连线,最后老师移动篮子配给一样大小的兔子。
3、展示挂图:蓝色云朵、绿草地、红花、胡萝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萝卜摘下来。
小朋友把胡萝卜和篮子连线,老师把胡萝卜放进篮子。<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进篮子
三、拓展延伸
雨伞和数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连线:4把大小不同的雨伞和数字1 2 3 4连线
2、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画,全体操作。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23、中班数学教案《寻宝小勇士》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特别喜欢看老师变小魔术,喜欢听带有神秘感的故事。所以本次活动,我尝试利用寻找神秘城堡里的宝藏为主线,来贯穿整个活动。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刺激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探险活动,体验发现规律的成就感。
2.学习运用三角形和圆形,按一定规律排序。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三角形和圆形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题,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 . 那今天和王老师一起参与探险游戏吧!
二.基本部分:
(一)观看PPT,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呀王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寻宝,你们想去吗?(想去)。这是一个神秘的城堡,那里藏着我们要寻找的宝藏,对了,我们想要得到宝藏的话,就要闯过重重机关,你们有信心吗?(有)
(二)闯关
1、古门的密码师: 这个古门需要完整的密码才能打开,我们一起来看看前面的密码是怎样的?请小朋友依次说出看到的图形的名称(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好我们带上数量再说一次(一个三角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 呀,后面的密码,需要小朋友动脑筋才能解出来呢,谁看出来了,要举手告诉老师哦。(请幼儿答出正确答案)小结:刚才我们观察出原来古门的密码是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两个图形为一组,从头到尾/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排序的方法)以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
2、被冲毁的小桥前面河水把小桥冲垮了一半,我们来看看小桥是怎样的?
操作: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寻找出小桥排列的规律,接着排下去,应该怎样排呀?请小朋友回答。
小结:小桥是由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三个图形为一组,从头到尾/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反复出现的规律搭的。
3、古老的石梯第三关我们来到了古老的石梯前,可是石梯坏了,小朋友要搭好石梯才能过关哦,你们一定要注意观察石梯的排列规律及图形的颜色,(请小朋友说)操作:请小朋友帮忙把石梯搭好。
小结:原来石梯由一个红色的圆形两个绿色的三角形,三个图形为一组,从头到尾/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
4、开宝箱
A、终于找到宝箱了,打开宝箱也需要密码,但已经用过的密码,就不能再用了,请小朋友根据提示,自己动脑有规律的排列出密码。
B、展示操作结果
(三)经验提升,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小朋友们真棒!今天,你们都是寻宝小勇士呢,老师为你们点赞!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注意多观察,还有很多很多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排序的,如排队时、做动作游戏时。现在请小朋友观看PPT,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三.结束部分:活动延伸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有规律的排序,那么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按男女规律排排队,到外面再观察生活中的规律排序吧。(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以幼儿的兴趣为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开展“快乐的寻宝行动”。虽然寻宝路途艰难。但孩子们热情高涨,男女队员进行比赛,都顺利完成“寻宝”任务,活动培养了幼儿跑跨跳的能力及勇敢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24、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花片按一定规律排序,初步掌握两种物品的不同排序规律和方法。
2.感受多种有趣的排序现象,体验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镜子、一张已经折叠好的餐巾纸、水彩笔,两面镜子不同组合方式的标志贴在展示板上。
2.花片、皇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排序1.第一次排序:
(1)指导语:小朋友看看桌上有什么?请你找到这个红宝石做为起点,让这些小花片有规律地在这上面排一排队。(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幼儿操作后交流:你是如何排的?
(2)请你再次设计花边,最好和别人不一样。幼儿操作后出示一个个排列方法,并小结:原来两种花片就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排法。指导语:小朋友,你们真棒!请你让小花片回到小篮中休息一下。
2.第二次排序:
(1)指导语:有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了,邀请我们一起参加生日会,我们来做个生日皇冠,去参加生日会吧!请你先在这上面有规律地排上花,要和刚才排得不一样,再把它围起来,变成个皇冠,请你试试吧!
(2)幼儿操作后:你成功了吗?有什么问题?谁来帮助他。
(3)纠正幼儿封闭形曲线的排序中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圆,我们排的时候要是按这个特征排的话,就要注意这一组的完整性,这样会更美。
(4)请幼儿把生日皇冠上有规律的排列进行一下调整,注意一组的完整性。
(5)幼儿操作,并把生日皇冠戴上头上。
(二)镜子里的排序,体验排列方式的不同1.制作生日礼物:花手帕。做花手帕也有一个要求:上面的图案也要有规律地排列。
2.指导语:这儿有张餐巾纸,请你用笔在这上面添画一下,我们来请这两面镜子帮忙变戏法,把礼物变出来。幼儿画完后,看看我们的画在小镜子手拉手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用两面镜子,探索,观察镜中的变化。
3.交流发现:镜子里的图案排列得有没有规律?象什么?这么多图案是怎么排列的呢?
4.我们从镜子里把礼物请出来,好吗?打开餐巾纸。
5.指导语: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用到这些有规律的排列,瞧!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秘密!
6.现在,我们戴上皇冠,捧好礼物,准备去参加生日会吧!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5、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绘本阅读活动,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
2、尝试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3、懂得并感受到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小刺猬的项链》绘本课件、一组小猴子没穿完的项链。
2、幼儿收集的可用来串项链的废旧材带孔的料瓶盖、算盘珠、带孔积木玩具若干(分类装袋)、鞋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第一幅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请来一个客人,我们看看他是谁?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拉亚。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二、教师针对绘本内容,讲述故事并进行相关问题提问。引出排序内容。
提问:
(1)出示课件第一页图片。小刺猬拉亚怎么了?(观察刺猬伤心的表情,并发散幼儿的想象)它为什么伤心呢?(孤独)
(2)小动物喜欢这样的拉亚吗?
(3)你们觉得用这些食物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
(4)我们一起看看小刺猬把这些漂亮的食物变成了什么?这条项链的豆子是怎么样来排列的呢?(引导幼儿发现ABAB的排列规律)
(5)其它小动物看见了拉亚脖子上漂亮的项链会怎么样?
(6)小动物们捡了这么多豆子。这些豆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的颜色、大小)
(7)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做成了什么样的项链?(分别观察项链的特点)
① 小兔的项链ABCABC规律。
② 大象的项链按颜色是AABB按大小也是AABB,引导幼儿两种特征结合起来说规律。
(8)小猴的项链是按什么规律穿的?谁来帮小猴子接着穿完这条项链?(大小、颜色都是AABBCC)
(9)现在小动物喜欢上了这只小刺猬,为什么?(教师小结:小刺猬把快乐分享给了大家。)
三、幼儿操作,感受物体有规律的简单美。.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1、分发材料:
师:今天拉亚也要把快乐分享给每一个小朋友,看,他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一袋可以穿项链的材料和一条穿项链的绳子。可是只有一种材料能不能穿出像小动物一样漂亮的项链啊?那怎么办?好请小朋友选一袋你喜欢的材料去找一个、或几个好朋友分享你的材料。穿出自己喜欢的项链。
2、要求:
①按你喜欢的规律来穿项链
②穿项链时轻拿材料不要洒到地上
3、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
1、请个别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2、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项链,并跟着音乐一起跳项链舞。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此活动反思如下;
1、我班幼儿在小班时已熟练掌握ABAB、ABC 、并创新了AABB、AABBCC等许多规律,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促进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能进一步发展。因此此目标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
2、活动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正确到位的提问孩子们很快能发现每条项链的规律,而且在说第三、第四条项链的排列规律时百分之八十的幼儿能将两种特征结合起来一起说。
3、在操作环节大部分幼儿在拿到材料后,能主动找到好朋友一起分享材料,有3名比较腼腆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找到了伙伴分享材料。孩子们串出规律水平不一有的喝教师演示的规律一样,有的则大胆创新了许多规律,有的幼儿甚至9个物品为一组规律特别棒!但也有的孩子所串的项链看不出按什么规律串的,有2个孩子是性格特别外向沉不下来交往能力特别强,找到了6个伙伴合作分享材料,因此材料的种类太多,他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地串了起来,因此没按规律来串。还有1名幼儿他的能力在三到四个物品为一组规律之间,但分享到的材料过多,导致没有按规律来串。
4、此活动时间有一些长大概有35分左右,但整个活动氛围特别融洽,孩子们特别快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之中不愿走出活动室。
26、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绘本故事中,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
2. 探索规律,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规律地排序。
3. 懂得并感受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 PPT《小刺猬的项链》。
2. 小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3. 彩色珠子图片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出示封面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听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故事里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浑身长满刺的小动物,是谁啊?
1. 出示小刺猬的封面图片。
教师: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拉亚。
(二)欣赏绘本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出示相应的PPT图片。
(三)教师针对绘本内容,进行相关问题提问,引出排序内容。
1. 出示第五页图片。
教师:“你们看看,这些豆子长得怎么样呢?这些豆子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幼儿观察豆子,引导其说出颜色、大小的区别)
2. 出示第六页图片。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小刺猬拉亚的项链。你们觉得美吗?美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项链里藏着的美丽的秘密是按照“绿红绿红”顺序排列的)
3. 出示第五页图片。
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看到拉亚的项链,他们是怎样的表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 出示第五页图片。
教师:“谁能发现小兔子的项链里藏着什么秘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颜色和大小的排列顺序)
5. 与幼儿一起帮助小猴完成未串完的项链。"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引导他们说出颜色和大小的排列顺序)
(四)幼儿操作“小动物未做完成的项链”,教师提出串项链要求,并进行巡回指导。
(五)、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最后放音乐,和小动物们一起跳舞。
(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
27、中班数学说课教案《小刺猬的项链》含反思
一、说活动内容的选择
1、中班幼儿学习的排序活动是多种多样,有按规则排序的,也有按物体数量的差异排序的,而现实生活本身就具备多种排序条件,如:服装花纹上的排序、栏杆颜色上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马路边花草种植的排序等等。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即使不经教师暗示,孩子们也会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又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正是因为生活中这些排序的美,我们教师才可能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也可能是幼儿今后创造有规律的美的启蒙者。同时符合《纲要》要求: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排序主要是指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排列成序。排序有助于形成数的序列。幼儿在排序活动中获得了按照物体差异进行排列的经验,了解到每个物体按照一定规则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这将有助于幼儿理解数的顺序,理解序数的意义,形成数的序列。排序有助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另外,排序还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排序过程中,幼儿要对物体的大小、数量、颜色、形状进行观察,然后排序、推理、比较,这些都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形体和大小等特征差异上的简单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按照物的多个特征和数量进行不同的排序。
3、《指南》里的典型性表现说:中班的孩子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喜欢动手动脑。他们常常在游戏时进行排列。比如用拼插玩具做的头冠,你会发现头冠的一圈是有规律的。做的桥,你也会发现桥的支柱是有规律的。这些都说明他们对排序感兴趣。
二、说教法的选择
1、为了避免幼儿学起来枯燥,被动,所以我选择了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的这一方法。希望孩子们在色彩丰富的画面里,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学起来觉得轻松有趣。活动最后时以开火车的游戏形式结束。这些都是为了活动有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也符合的《纲要》指出的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2、操作法是排序活动中的基本方法,排序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幼儿通过大脑思维的活动和小肌肉群的活动来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一直处于享受欢乐、体验成功的高涨情绪中,真正体现了幼儿在学中玩和玩中学。
三、说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中班的孩子已经对简单的排列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们把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发现其规律。根据这些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这三方面的目标和重难点:
目标:
1、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同时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这一目标就是为幼儿学习新的排序做准备。因为我觉得应该在引发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2、学习简单的按规律排序并大胆尝试自编规律。4~6岁幼儿几种排序能力的发展顺序依次为:正排序、逆排序、传递性、双重性。我们这是中班的后期,马上要升大班了,所以选择了简单的传递性排序和双重性排序。但中班的幼儿在运用策略完成排序任务上表现还是较弱,幼儿也往往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同时中班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索,并乐在其中;基于这些原因制定了"学习简单的按规律排序并大胆尝试自编规律"的目标。
3、懂得并感受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中班的孩子"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情绪反应,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所以希望孩子们也能分享到小动物们有了项链的喜悦,小刺猬有了朋友的喜悦。
突破重点:(发现规律并能延长序列,学会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小刺猬的项链里只的有一个颜色的规律;小兔的项链有了简单的两个秘密,既有颜色的规律,还是两种颜色,但已经有了大小的规律;小猴的项链里有大小的秘密,有颜色的秘密,颜色还是三种,两颗小豆子的颜色也不一样。
我注重在引发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知识点。在活动中,小刺猬的项链就是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颜色简单只有两种。大小没区别。后面的小兔和小猴的项链就是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要求孩子一边看一边说规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语言的加入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清晰的思路,知道小动物的项链是怎样的规律。
化解难点:(按规律尝试不同排列方法,实现自由排序。)小朋友们都爱模仿,为了孩子能有大胆尝试的想法和行为。我每讲下一个小动物的排列方法,都要问"它和小猴子会穿成一样吗?""它和小兔会穿成一样吗?"有意无意的暗示幼儿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操作时也提醒幼儿要有不一样的秘密。
四、说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有三部分准备:
1、《小刺猬的项链》绘本制作成的PPT。PPT使用方便,节能环保。
2、排序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材料都是幼儿园常备的。节省老师的时间与精力。
3、 操作中和结束时的音乐。操作中的音乐是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优美安静,清爽舒适的音调。适合作为背景音乐。结束时的《火车开啦》活泼快乐。符合孩子们做好项链后的成就感的心情。小朋友们听这音乐开着火车走了,也让孩子们体验学中玩和玩中学的理念。
五、说活动过程
根据活动目标设计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第二步:欣赏故事,学习排序。
第三步:幼儿操作,巩固排序。
第四步:展示作品,请幼儿跟朋友介绍自己按什么规律串的项链。欣赏美丽的项链,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五步:在开火车的游戏中结束活动。我们已经帮小动物们做好了项链,现在请小朋友送小动物们去参加舞会。
我们已经帮小动物们做好了项链,现在请小朋友带着项链给森林里的动物们送去吧!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运用数学和绘本相结合,由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中幼儿在欣赏故事内容时,融入了数学活动,促使幼儿观察小刺猬项链的排列顺序,学会了简单的规律排序方法(如:ABB、BAA……)。;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甚至很多孩子有自己的新的排列顺序。这样使孩子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学数学更快更有效。活动不足之处在于:
1.个别幼儿停留在原有基础上,没有创新;
2. 排序时材料准备不够丰富,数量也应该多准备些。如可以用废旧材料吸管、彩色笔盖子等。供孩子选择效果会更佳。
3.幼儿缺乏语言交流。做完项链的孩子不知道怎么跟朋友说出自己项链的排列规律。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开展关于语言表达方面的活动。比如看图说话,讲故事比赛等。
28、中班数学教案《美丽的花》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这节数学活动是中班上册课程中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好的背景。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掌握图形排列的规律。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要知道图形排列规律。要知道花边颜色有规律地排列图形。
活动准备
颜色排列范烈图 。图形排列范烈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我们穿的新衣服上有许多美丽的花边。小朋友,今天我们自己来做花边好吗?
二、展开部分
出示图形排列范烈图
老师让幼儿观察。然后让幼儿画出圆形,三角形等图形。。
出示按颜色排序的范列。
引导幼儿观察按颜色排列的循序
掌握幼儿用书里的基本内容。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5.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29、中班数学教案《小蚂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喜欢并理解故事里小蚂蚁勤劳、快乐,爱合作的性格特征。
2、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一个蚂蚁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尝试并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
3、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含义,学习并运用句式“我们……”。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实践活动,例如蚂蚁觅食、搬家等等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寻求发现。
2、材料准备:小书人手一本、蚂蚁搬家图片、大书、碟片一张
教学过程:
一、幼儿到户外自由探索,解决问题。
1、孩子们自由观察蚂蚁,教师提问:“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看到的蚂蚁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蚂蚁在搬运食物的过程中是一只还是大家一起?现在我们一起到户外找找看吧!”
2、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探索,在活动中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之间互相交流观察结果,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一个学习铺垫。
二、教师抛出问题“思维想象并用,观图激趣,质疑引入”。
1、教师出示蚂蚁图,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观察内容及结果与之作比较。
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蚂蚁,都知道了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那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2、出示大书,倒叙的方法解释分析文本。
第八页(最后一页):提问: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观察你知道小蚂蚁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吗?(.本文来源:banzhuren教案网)请你们根据大书中的场景位置找出正确顺序,(用数字1--5依次标记好场景图的顺序)并说说为什么?
根据孩子们的讲述,结合读本提问:请你们到书中去找找,第几页是第1、2、3、4、5幅场景图中的分别讲述的是小蚂蚁在做什么的内容?
发放小书,孩子们自己找答案,师幼共同讨论,重点讲述场景(1、3、5)幅图画中的内容,将读本中(2、5)页中的内容作连接想象结合生活中情景请孩子们想象什么时候会这样做?2页中学习句型“我们……”读本中(4、)页小蚂蚁的举措为什么会是这样与之前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小蚂蚁怎么拿这些小米粒?接下来它们会做什么呢?再次重复学习句型“我们……”(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两只蚂蚁发现了碎饼干,其中一只正在触碰同伴的触角,并推测后续情节。)
第七页:它们在干什么?怎么过河的?它们要把碎饼干运到哪儿呢?
3、梳理故事。
一群小蚂蚁从洞里出来找食物,它们找到了姐姐的毛线团,哥哥的故事书,但是它们都推不动,后来它们又发现弟弟的剩饭粒、妹妹的碎饼干,它们就一起齐心协力把弟弟妹妹掉的东西都抬进了洞里。
三、比较讨论,加深认识,课外延伸。
1、谈一谈:结合幼儿观察,师生共同讨论蚂蚁还有什么生活习性,蚂蚁搬家会给我们一些什么生活经验的启示(蚂蚁搬家,要下雨了、蚂蚁觅食同时引导幼儿学习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玩蚂蚁搬家的游戏,孩子们共同体验。
活动反思:
优点:
1、本堂活动完整的上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班孩子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还像小蚂蚁学习互帮互助,而且还知道了看到成群结队的蚂蚁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了。
2、能将书本中的动词和句式运用于生活中,进行语词创编。
3、把读本用倒叙颠倒来进行授课,能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和兴趣。
不足:在教学中在引导孩子们找到页与页之间的联系方面没有做重点的讲述。
措施:读本中的每一页都有联系,而且环环相扣,首先要教师对读本非常熟悉,还要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能力来定;另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可以多云用些开放性的问题做引导,把问题放宽让孩子们自由发挥。
30、中班数学教案《按大小排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将5个以内物体按大小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物体的大小
2 能够正确的将物体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积木块 娃娃 小熊及衣服卡片 磁板等
活动过程
1.师生相互问候。
2.课前小游戏:“风车转转转”。
3.在操作探索中学习将物品按大小排序。
(1)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序
创设情境:风停了,小熊一定要去买东西,<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最大的熊排在前面,请你帮他们排好队。
教师出示5只小熊,引导幼儿观察这5只小熊的大小,找出最大的、最小的,并试着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列好,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熊是怎样排好队的。
教师小结:它们是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序的。
(2)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
创设情境:到了商店,大熊说: “小熊,你最小,哥哥们让你先选,你排在最前面.”我们试着重新给它们排队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5只小熊的大小,找出最小的、最大的,并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好,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熊是怎么排队的。
教师小结:它们是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的。
(3)幼儿独立操作,为积木和套娃按大小排序
教师:小熊先买了积木和套娃两样玩具,请小朋友也试着为它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还要说一说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序的。
4集体操作,并渗透对应关系
创设环境:小熊又买了几件新衣服,每只小熊应穿那件衣服合适呢?请帮小熊和它们的衣服按一定规律排好队,再帮它们穿上新衣服吧。
5游戏:跳圈
请幼儿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规律依次双脚跳圈。
6、集体操作
教师:看,这里的正方形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规律摆出一些美丽的图案,请你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形在磁力板上按大小的规律摆出漂亮的图案。
7、结束
教师:“小朋友,我们把美丽的拼板拿给别的班级的小朋友看一看好吗?我们出发吧。”(带领学生离开场地)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1、中班数学教案《刺猬树》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懂得关心他人。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内容了解四季特征,尝试讲述故事。
2、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比较体验兔奶奶的孤单,有主动帮助、关心老年人的意愿。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借助课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四季特征,尝试讲述故事。难点是情感,体验兔奶奶孤独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上的准备: FLASH课件和摄象机。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到一间空房间体验孤单。
空间准备:幼儿座位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体验孤单激发情感(打开课件,点击重点理解)。
出现兔奶奶的图象。教师谈话:这是谁?兔奶奶她家里有几个人?兔奶奶一个人在家感觉怎么样?如果你是兔奶奶整天呆在那个房子里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二环节:了解欣赏课件展示的四季不同的特征,激发想要帮助兔奶奶的想法。
1.幼儿自由讲述四季的画面和特征。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幼儿呈现对四季已有经验进行同伴学习)
2.看图归纳讲述四季画面和特征。(提练幼儿的讲述,规范一些书面语言)
3.谈话。
提问:你想帮助兔奶奶吗?怎样帮助兔奶奶看到想看的树叶、鲜花、果子、雪花呢?
第三个环节:欣赏故事《刺猬树》,了解故事内容。(.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1. 教师简单讲述故事情节。(简单让幼儿了解一个故事的完整情节,让幼儿有个完整的概念)
2. 分段欣赏课件中故事内容,幼儿自由讲述。(移植刚才积累的讲述经验,随着画面进行自由讲述)
故事后提问:哦,原来是谁呀?小刺猬是怎样帮助兔奶奶的?为什么小刺猬的身上能长满树叶、鲜花、果子、雪花。
第四环节:看课件完整复述故事。
1. 复述故事.我们一起来讲一遍故事吧!(随着录音规范了一些语言,又让幼儿有了美丽的完整的故事概念)
2..为故事取名.这么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你觉得这个故事取什么名字比较合适?
第五环节:故事表演 拓展延伸
1.表演。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小兔子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刺猬,你会怎么帮助兔奶奶。
2.看录象讲述。刚才你是怎么帮助兔奶奶的?你帮助了兔奶奶,心里是怎么想的?
教学反思
中班的小朋友对四个季节特征的经验还不完整,因为生活经验还不够;对孤单的概念也不清楚,大多数的他们都是从小在爸爸妈妈浓浓的爱的包围下长大的。有的时候语言文字对于这样的孩子的力量是不够的、苍白的。那么将视、听形象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的动画能不能有不一样的效果呢?为此,我尝试制作了课件《《刺猬树》,在课件中创设了具有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的动态情境,激发幼儿听、说、体验:课件中又对故事内容进行巧妙的编辑和组合,设置了思考点,引导幼儿体验和思维,突破重难点。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法、角色体验法和提问法。
用直观法和提问法解决活动的重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幼儿通过直接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运用提问法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提问中注重启发性:如兔奶奶是怎么发现小刺猬的啊?冬天的小刺猬扮成了雪花树,她还扮演了什么?让幼儿根据提问逐渐把故事内容深入。同时也把自己的已有的经验进行提升。
角色体验法也是本次活动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中班的幼儿可能对孤独的感受可能还不是特别深,活动前我进行了第一次体验,在空荡的屋子中体验孤独的感觉。当课件中出现兔奶奶孤独的形象,引导幼儿细微观察奶奶进行想象,引起幼儿对孤独而产生怜悯的感觉。欣赏故事后,幼儿肯定会对小刺猬的行为产生钦佩之情,“如果你是小刺猬,你会怎么帮助兔奶奶呢”,引导幼儿体验他人的情感表达上将帮助兔奶奶的意愿转化为行为。
不足之处,我在上课流程中有点急,锁碎的语言有点过多,不够简练,语速有点快,在上课和与孩子互动时,时间安排的不够妥当,在活动过程中不够自然,随意。往后,我上课还要多放轻松,时间上因安排合理,学会巧用一节课同时把一节课的活动目标都达到。
32、中班数学教案《小蜜蜂的家》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需能够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体验图形间组合替换关系,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过程中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熟悉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对幼儿来说,图形间组合替换的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本班幼儿平时对生活中的图形比较感兴趣,认识数学中绝大部分的图形,在以往《修小路》一课中,能够用正三角形拼出梯形;在整理积木时,知道两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可以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等。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掌握这一知识经验,本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探索,体验六边形特征的同时,能用其他图形拼出六边形,体验图形间组合替换关系。另外,本次活动选取通向数学材料在激发幼儿的兴趣的同时满足幼儿人手一份,使教师清楚地分析出幼儿的发展水平,便于今后数学活动的实施。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小蜜蜂的家》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六边形的特征和图形间组合替换关系。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体验六边形的特征——六条边六个角。
能力目标:能用其他图形拼出六边形,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替换关系。
情感目标:能自主探索,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拼法来拼六边形。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用其他图形拼出六边形并体验六边形的特征。活动难点: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替换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用图形组合成新图形的经验。
物质准备:小插板、白色磁力板、画有六边形的底纸
模式积木(粗菱形 4 个、等腰梯形 8 个、正三角形 8 个)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情景导入——介绍规则——自主操作——经验分享
一、情景导入
出示底纸,提问:“你知道小蜜蜂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吗?可是小蜜蜂的家破了几个洞,请你观察这个洞有几条边、几个角?”根据幼儿回答,总结出,有六条边和六个角的图形叫六边形,进而感知六边形的特征。接着提问:“你愿意来帮他把家修补好吗?”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二、介绍规则
“怎么才能把家修补好呢?”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并进行演示。本环节使幼儿了解操作方法为之后在操作中开拓幼儿思维打下基础。
三、自主操作
每人一份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找到更多的方法。
操作过程中,如果幼儿不理解操作规则,随意拼搭,教师可挑出两块梯形让幼儿填入六边形中。如果幼儿表示没有某种图形、拼不出来,可请幼儿思考缺少的图形可以用哪种图形代替。如果幼儿已经完成一种拼法,可鼓励他再想出更多的拼法。如果拼好的图形超出六边形轮廓,教师可一一指出,请幼儿思考如何调整。
四、经验分享
请几名幼儿上前分享自己不同的拼法。教师:“你想出了几种拼法啊?愿意来拼给大家看看吗?你的这种拼法都用到了哪些图形?分别用了几块?你的这种拼法和他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
1、将材料投放在区域内,幼儿探索出更多的组合方法,教师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丰富幼儿更多的经验。
2、提供若干的正六边形纸片,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对折 1-2 次,打开看看原来的六边形被折线分割成几个图形、什么图形,并给每个分割出来的小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
活动总结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中班幼儿爱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于是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提问法、操作法进行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体验、交流讨论掌握本次活动的经验。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大部分幼儿这一知识经验。
3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妈妈的生日礼物》反思
孩子们都喜欢过生日,不管是谁的生日。以此为题材,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对活动充满期待。在游戏中幼儿能将数量相等的物体接在一起,初步感知6以内物体之间的等量关系,幼能积极动脑思考,探索前后两头接龙的方法,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将数量相等的物体接在一起,初步感知6以内物体之间的等量关系。
2、能积极动脑思考,探索前后两头接龙的方法。
3、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实物接龙卡若干张,礼物盒;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妈妈的礼物
1、教师出示一个实物盒:宝宝过生日,妈妈送了一份礼物给宝宝。猜一猜,礼物盒里会是什么礼物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请幼儿打开礼物盒,取出礼物:妈妈送的是什么?这些卡片上都有些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了解卡片中间有一条线,把卡片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上都有许多笑实物。
二、了解游戏玩法。
1、妈妈送的这些卡片式两个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戏名字叫“接龙”。接龙的时候,要把一样多的东西接在一起。想一想,应该怎样接?
2、师与一幼儿进行示范,请幼儿轮流分发接龙卡片,商量谁先出卡片,知道一人出一张进行接龙。启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示范接龙游戏的玩法。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这样接,知道要把一样多的东西接在一起。
3、师幼共同检查接龙结果,进一步引导幼儿讲述:几个XX和几个XX一样多……引发幼儿思考:如果后面接不下,那该怎么办?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等量接龙。两名幼儿玩一组图片。幼儿观察接龙卡上的实物数量,将一样多的实物接在一起。
2、给动物送食物。观察卡片上的动物和食物,请幼儿先给动物排排队,再帮他们找出他们喜欢吃的食物。
3、画出一样多的。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物体,给一样多的物体打勾。
四、活动评价
1、展示一套没完成的接龙游戏,请幼儿观察后面能不能接?启发幼儿思考:后面接不下时可以往哪里接?
2、表扬能与同伴轮流分卡片、出卡片的幼儿,鼓励幼儿友好地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为主旨,结合幼儿的生活实践,将抽象的按规律排序具体化、生活化,从而帮助幼儿轻松的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给妈妈制作生日礼物,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4、幼儿园中班数学《小刺猬的项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学习按规律排序。
3.在绘本故事中,知道间隔排序的规律。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1.PPT课件。
2.不同颜色(红、黄、绿)、不同大小、圆形的小贴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注意
第一段 讲解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大意
师:小刺猬拉亚是一个活泼、善良、喜欢交朋友的小刺猬。有一天,拉亚从果园里找来了许多小豆子。聪明的拉亚用这些果子穿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
二、授新
1,小刺猬的项链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红色、绿色排列的)
2,小狮子的项链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黄色,蓝色)(大、小)
三、小结
小朋友,你能帮助小猴子把项链串好吗?你能发现小猴子的项链有什么秘密吗?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此活动反思如下;
1、我班幼儿在小班时已熟练掌握ABAB、ABC 、并创新了AABB、AABBCC等许多规律,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促进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能进一步发展。因此此目标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
2、活动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正确到位的提问孩子们很快能发现每条项链的规律,而且在说第三、第四条项链的排列规律时百分之八十的幼儿能将两种特征结合起来一起说。
3、在操作环节大部分幼儿在拿到材料后,能主动找到好朋友一起分享材料,有3名比较腼腆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找到了伙伴分享材料。孩子们串出规律水平不一有的喝教师演示的规律一样,有的则大胆创新了许多规律,有的幼儿甚至9个物品为一组规律特别棒!但也有的孩子所串的项链看不出按什么规律串的,有2个孩子是性格特别外向沉不下来交往能力特别强,找到了6个伙伴合作分享材料,因此材料的种类太多,他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地串了起来,因此没按规律来串。还有1名幼儿他的能力在三到四个物品为一组规律之间,但分享到的材料过多,导致没有按规律来串。
4、此活动时间有一些长大概有35分左右,但整个活动氛围特别融洽,孩子们特别快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之中不愿走出活动室。
35、中班数学《小刺猬的项链》教案反思
课程分析:
本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基于“课程游戏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我设置了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运用更生动有趣的新媒体白板教学软件,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排序。
分析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方面,中班幼儿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迅速,对简单的排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们把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的发现其规律。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形式应以直观、形象为主。所以,本次活动注重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更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活动。次活动的重难点是“发现豆子颜色、大小的排列规律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尝试创造新的规律”。为突破重难点,我采取了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法:第一次出现的项链里只有一个颜色的规律,第二次出现的项链里有颜色和大小两个规律;由观察描述再到亲自操作,逐步化解重难点。
课程目标:
1.能仔细观察项链,发现豆子颜色、大小的排列规律;
2.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尝试创造新的规律;
3.懂得并体验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课程准备:
1.PPT课件。
2.不同颜色(红、黄、绿)、不同大小、圆形的小贴纸。
3.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注意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在听故事之前啊, 咱们要先认识一下故事里的主人公,它是一个浑身长满刺的小动物,(小刺猬),哇,真棒,我只说了一个信息,你们就猜出来是小刺猬了,好,那看看到底是不是小刺猬呢?(是)对了,它就是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它的名字叫拉亚。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刺猬拉亚的故事。
(二)教师分段播放PPT,进行相关问题提问,引出排序内容。
1.小刺猬拉亚生活在一个大森林里,它是一个活泼善良,喜欢交朋友的小刺猬,可是有一件事情让它非常的烦恼,因为森林里的小朋友们总是害怕被它身上的刺扎痛,所以经常离它远远的。
2.每天小刺猬拉亚只能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到果园里摘果子。
3.一个人在家里安安静静的享受一个人的晚餐,拉亚的日子过的好孤单啊,因为没有朋友的陪伴。
4.有一天,拉亚从果园里找来了一个小豆子,你们看看这些豆子长的怎么样呢?这些豆子长的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不一样),对了,有什么颜色呢(红色和绿色),回答简洁,还有谁发现这些豆子有什么不一样呢,(有一些小一些大),好,你看到是有些是大的,有些是小的,它们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小刺猬拉亚看着这些大小颜色不一样的豆子,它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好主意:对了,我可以用这些红豆子、绿豆子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
你听到了什么?(用这些豆子串成一条项链),对了,拉亚要用这些红豆子绿豆子串成一条项链。
5.拉亚的手非常巧,它串呀串呀一条项链穿好了,咱们一起来看下好吗?你觉得拉亚的项链美吗?(美)你能不能把这个美丽的秘密告诉大家?美在哪里,颜色有什么不一样(有绿的还有红的)怎样排列的(一个红的一个绿的),他发现了这个项链一个美丽的秘密,我们大声的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好吗。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真棒,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项链颜色的秘密。
6.拉亚很高兴,就带着这个美丽的项链出门了,森林里的小动物看着拉亚带着美丽的项链,它们说:好漂亮,我也想要......拉亚看到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还要跟它一起学串项链,它觉得非常高兴,拉亚说:走,我带你们去捡豆子吧,可以做成美丽的项链哦!她们捡来了很多颜色大小都不一样的豆子。
7.小兔子第一个串好了项链,咱们来看下小兔子是怎么串的项链。小兔的项链有什么美丽的秘密?(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再来仔细看看,小兔子的项链除了有颜色的秘密还有什么别的秘密呢,有没有大小的秘密呢,(两个大的一个小),原来小兔的项链里还有一个大小的秘密,小兔子很开心,因为它的项链很美。
8.但是在一旁的小猴不高兴了,因为它的项链还没有串完,小猴可着急了,我们来帮小猴子串完好不好?先看下小猴的项链里的秘密是什么(一个红一个绿一个黄),再看一下大小的秘密(一个小的一个大的),接下来怎么串呢?(一个大的红豆子,一个小的绿豆子,一个大的黄豆子......)小猴子的项链串好了,它笑了。
9.他们都串好了项链,带着项链高高兴兴的去参加舞会了。
(三)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森林里别的小动物也想要美丽的项链,也从森林里捡来了需要不同的豆子,有些小动物已经给自己串了一部分项链了,有的还没有串,你们愿意帮他们串好美丽的项链吗?它们也希望自己的项链能跟小兔小猴子似的有美丽的秘密,等你们串好后自己告诉它们项链的秘密是什么好吗?
幼儿动手操作,提醒幼儿要有规律的排列。
(四)幼儿展示自己的排序。
1.先完成的幼儿互相之间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2.邀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分享自己串的项链有什么秘密。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
36、公开课教案中班数学绘本:小刺猬的项链反思
活动目标:
1、 利用绘本中的情境,帮助幼儿掌握间接排序的经验。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按照规律排序。
3、 让幼儿体会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小刺猬的项链》PPT2、彩色珠子,绳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习间接排序的规律
教师讲述: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他浑身长满了刺,你们说是谁?(刺猬)(出示图)这只小刺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拉亚。拉亚总是孤单的一个人,因为它浑身都长满了刺,所以它经常紧紧的缩在一起,小动物看见它就跑!每天。拉亚都是一个人玩,一个人吃饭,有一天,小刺猬拉亚从院子里捡来了许多豆豆。
1、提问:小朋友看,这些豆子有什么不一样呀?(颜色、大小)
2、拉亚看着这些小豆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提问: 猜一猜,它会用这些豆子做什么呢?(幼儿讲述)
3、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刺猬把豆豆变成了什么?教师讲述拉亚拿起小豆子穿呀,穿呀,穿成了一条项链。你觉得拉亚的项链美吗?你能不能说出拉亚项链的秘密?你觉得项链美在哪里?
(幼儿发现红绿规律)一个红、一个绿。。。。。原来这条项链是用一个红、一个绿。。。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4、第二天,拉亚戴着这条美丽的项链出门了。森林里的小动物看到拉亚的项链会是什么反应呢?(出示图片)瞧,小动物什么表情啊?这次为什么没有躲开呢?(幼儿讲述)
教师讲述故事:(小动物们看到拉亚的项链,都在想拉亚的项链真好看,他们也想有这样的一条项链!拉亚看到小动物们不再害怕他了,还想跟他做项链,心里很高兴。于是拉亚说:“走,我带你们去捡豆子,它们可以做成美丽的项链哦!”拉亚带着小动物去树林里捡豆子去了,他们回来之后也做了项链。)
二、大胆尝试
1、小动物们捡了好些豆子准备大展身手了。他们已经开始了。看小兔子第一个做好项链,我们去看看小兔子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呢?(图片)
(幼儿发现红黄绿规律)项链里面有颜色的秘密。我们一起来说说秘密: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
2、过渡:小兔子的项链穿好了,真漂亮!可是旁边的小猴子着急了,我们来看看小猴子遇到什么麻烦了?(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完整的项链,幼儿说出规律)
3、老师这儿也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串项链用的红、黄、绿豆豆,你们能按照规律,帮小猴子穿好项链吗?
小结:小朋友可真厉害,一起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好吗?真的每个小朋友串的项链都和它的一样诶!小猴子太开心了,他感谢你们。
在一旁的小鸭子着急了,吵着也要一条漂亮的项链,你们愿意帮忙吗?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先想看,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规律帮小鸭子做项链?小朋友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放规律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情感升华,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小鸭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有了一条漂亮的项链,你帮助了他,你快乐吗?幸福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幸福(播放幸福拍手歌音乐)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此活动反思如下;
1、我班幼儿在小班时已熟练掌握ABAB、ABC 、并创新了AABB、AABBCC等许多规律,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促进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能进一步发展。因此此目标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
2、活动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正确到位的提问孩子们很快能发现每条项链的规律,而且在说第三、第四条项链的排列规律时百分之八十的幼儿能将两种特征结合起来一起说。
3、在操作环节大部分幼儿在拿到材料后,能主动找到好朋友一起分享材料,有3名比较腼腆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找到了伙伴分享材料。孩子们串出规律水平不一有的喝教师演示的规律一样,有的则大胆创新了许多规律,有的幼儿甚至9个物品为一组规律特别棒!但也有的孩子所串的项链看不出按什么规律串的,有2个孩子是性格特别外向沉不下来交往能力特别强,找到了6个伙伴合作分享材料,因此材料的种类太多,他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地串了起来,因此没按规律来串。还有1名幼儿他的能力在三到四个物品为一组规律之间,但分享到的材料过多,导致没有按规律来串。
4、此活动时间有一些长大概有35分左右,但整个活动氛围特别融洽,孩子们特别快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之中不愿走出活动室。
37、幼儿园中班数学《小刺猬的项链》教案含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种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然而,当幼儿学习数学时显得很被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数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既然学得枯燥,不如让知识融入到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数学融入到故事中。而绘本《小刺猬的项链》就是把数学不经意地融入到精釆的故事里,在色彩丰富的画面里在师幼互动的阅读中,在孩子的动手操作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于是我充分挖掘这个故事中的数学内容,结合中班排序的要求,和孩子一起感受用数学来帮助朋友的快乐。本次活动通过运用数学和绘本相结合,用微课方式展示,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观察小刺猬项链的排列顺序,学习了按不同颜色的依次排序的方法。这样使孩子在读绘本的同时学数学更快更有效。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阅读活动,在提高欣赏能力过程中找到排序的规律。
2.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学习按颜色规律排序。
3.体验规律操作的乐趣,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排列顺序的经验。
2.物质准备:《小刺猬的项链》微课视频。
排序练习操作纸人手一份,红黄蓝三色圆片项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它是一个浑身长满刺的小动物。(小刺猬)它有一好听的名字叫拉亚。
二、讲述故事,寻找规律。
1.(播放微课)师:小刺猬拉亚生活在美丽的森林里,拉亚是一个活泼善良喜欢交朋友的小刺猬,可是有一件事情总是让它非常的烦恼,因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总是害怕被他的刺扎痛,所以经常离他远远地。每天拉亚只能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到果园里摘果子,一个人安静的用晚餐。拉亚好孤单啊,因为没有朋友的陪伴。可是有一天,拉亚从果园里找来许多小豆子。
2.提问:你们看看这些豆子长得怎么样呢?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
3.师:小刺猬看着这些豆子,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好主意:(放微课)对了,我可以用这些红色和绿色的豆子做成美丽的项链。
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4.师:拉亚要用这些美丽的豆子穿成一条美丽的项链,穿呀穿呀,一条项链穿好了。美吗?你能把这美丽的秘密告诉大家吗?美在哪里?
(一个红一个绿)
5.师:小刺猬的项链是按照颜色一个红一个绿排列的,我们大声的把这美丽的秘密说出来好吗?(一个红一个绿)
6.师:拉亚非常喜欢这条项链,带着它开开心心的出门了。小动物们看见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可喜欢它了。哪里可以看出它们开心?(笑了)
7.小动物们在想:好漂亮呀,我也想要。它们都想拥有一条这样的项链。拉亚看到他们不害怕它了,非常高兴,它说:走,我们去捡豆子吧,可以做出美丽的项链哦。
8.小兔子第一个穿好了一条项链,谁来说说小兔子项链里美丽的秘密。(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一起来说一遍。
9.小兔的项链可真美啊,小兔很开心,可是旁边的小猴可着急了,为什么呢?(小猴没穿完)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的,你们愿意吗? 要帮小猴穿完项链,我们要先看看小猴项链的秘密是什么?(一个红一个绿一个黄)小猴项链里也有一个秘密,我们继续帮他穿下去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
三、幼儿操作,巩固排序。
1.师:小动物们带上了美丽的项链,要去参加森林舞会啦,别的小动物也想要带美丽的项链,他们找来了许多豆子,有些小动物已经穿了一些,有些还没穿,小动物希望他们的项链里也有美丽的秘密。穿完了以后别忘了告诉小动物,你穿的项链里有个什么样的秘密。
2.自由操作:未完成的项链。(播放音乐)教师来回指导。
3.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穿的项链的美丽的秘密,对于穿错的进行修改。
4.我们已经帮拉亚做好了项链,现在请小朋友带着项链跟拉亚一起去森林里送给小动物们吧! (播放音乐)
38、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有趣的笔》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分类:有趣的笔
温州三幼 得胜园区钱 聪
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幼儿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
1、师:你们知道制笔厂吗?(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他们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蜡笔、油画棒)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粗细、高矮、种类)解释种类
小结: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那怎么分呢?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贴上标志。
小结:刚才我们按颜色(**)分法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
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勾线笔、铅笔)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
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笔筒上有什么?(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红色的勾线笔”“黑色的铅笔”“红色的铅笔”“黑色的勾线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活动延伸,感知三维
1、师:看看制笔厂还有些不同的标志,你们看看是什么?谁知道?
2、出示几张三维的标志,让幼儿认识标志,感知三维
3、师: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
数学分类《有趣的笔》反思:
整节课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得到呈现,对于没有涉足过的数学活动,让我着实伤了脑筋。在设计课程开始,我一步步踏入数学的领域,分类是时常出现在我嘴边的话。
整个活动按照课的设计流程进行着,在活动中,常出现在语言活动中的话语与思考缠绕在这次活动中,环节虽清楚,但小结的话语不够到位。对于孩子的回答不能很好的去提升与点评。课后教师的点评让我收获极大,理清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同时也让自己对于分类的概念上问题提升了一个层面。针对提供分类的材料上,要更细心的去挖掘孩子的想法,与材料所带来的问题,可以再第一环节的材料上进行更改,也可以换种方法给孩子出示标志进行操作,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好的去设计。
一次数学的分类,给我开启了一扇数学领域的小门,虽然课上的并不是很好,但思想上却开始被奥妙的它所吸引。相信继续去学习,大门会为我敞开。
39、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加法》反思
教师点出乌龟的图片,提问:看看上面有1只乌龟,又来了3只乌龟,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乌龟?小朋友想想用什么方法运算,请幼儿在黑板上找图卡列出算式并计算1+3=4,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4的加法》
活动主题:数学:学习4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复习4的组成,了解总数与部分数。
2、学习4的加法,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重点:先确认幼儿已经明白画面上所表示的意思,再进行加法练习。
活动准备:ppt课件,1-4的数字卡片和分合号、加减号和等号卡片;进步梯、磁扣两个、花。
活动过程:
一、课前介绍比赛规则:进步梯,全班幼儿分两组用进行上课比赛加分,(用磁扣跳级)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今天能得到冠军?一组叫喜洋洋一号,另一组叫喜洋洋2号,比赛现在开始:
二、游戏:找朋友教师唱"找朋友"的歌曲,幼儿拍手,例如: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抱抱(就请一个小朋友开火车拉在老师的后面,问:老师找到几个好朋友呢?幼儿说:1个)再次: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三个小朋友,一起抱抱(同样拉在老师的后面,问现在老师找到几个好朋友,幼儿说:3个)老师问:现在老师一共找到几个好朋友呢?(提示说1个小朋友和另外3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呢?)幼儿说:4个。回答的声音最响亮那一组给升级一分,反之玩2和2,3和1.
二、看ppt课件
1、观察苹果图片,复习4的组成,提问:看看上面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4个)那就是说现在的总数是4对不对,(对)师:看谁坐的好,老师分苹果送给他吃,(同时整理了常规),xxx小朋友坐的好,老师决定给他吃一个苹果,提问: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呢?(3个)那就说4可以分成1和3对吗?(对),先回答的那一组加分,原来1和3是4的部分数,2和2,3和1都可以依次这样复习。引导幼儿观察分解式中的部分数,说说两组中的部分数是不是一样的,如果将两组中的部分数互换位置,结果是否一样,使幼儿发现互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2、教师点出乌龟的图片,提问:看看上面有1只乌龟,又来了3只乌龟,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乌龟?小朋友想想用什么方法运算,请幼儿在黑板上找图卡列出算式并计算1+3=4,(点击屏幕上,看幼儿是否摆正确,请幼儿读此题,从而在告知幼儿"合起来和一共"就是用加法做题)。注意加分升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教师点击喜洋洋的图片,师:羊村今天来了3只喜洋洋,后来又来了1只喜洋洋,现在上面一共有多少只喜洋洋呢?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让幼儿在黑板上列出算式3+1=4,(点击屏幕上,看幼儿是否摆正确,全班幼儿读此题)问:老师说一共的意思是什么呢?(加上)4、点击算式1+3=4和3+1=4,让幼儿观察两道试题中加号两边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把他们互换了位置,结果一样吗?引导幼儿找出规律:加号两边的两个数(部分数)交换位置,结果(总数)不变。请幼儿自己升级加分。
5、点击屏幕,让幼儿观察小白兔图片,师:草地上有两只小白兔,又来了两只一共有多少只呢?让幼儿列出算式2+2=4.升级加分。
三、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提问:草地上有3只小熊做游戏,又来了1只小熊,合起来是几只小熊呢?,我原来有1支铅笔,又买了3支铅笔,我现在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小红原来有2本故事书,后来她妈妈又给她买了2本故事书,小红现在共有几本故事书?
小结:引导幼儿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能正确算出得数。
四、宣布"冠军"(争取两组打成平手)发礼物。
五、感谢的环节:幼儿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爸爸妈妈你们幸苦了,我爱你们!家长起立对幼儿说:宝贝你很棒!加油!然后和父母拥抱并送给家长花。
六、宣布公开课到此结束,家长把意见表交到老师这里。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40、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字》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活动。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活动难点: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
(2)教具:0"9数字卡以及物体卡片若干套。
(3)录象资料:如汽车牌照、居民住宅楼、红绿灯------
活动过程;
(一).参观数字展览区
1、通过参观展览,让小朋友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2、相互交流:你发现哪些物品上有哪些数字?(组织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
3、请你们猜猜:如果这些物品没有了数字会怎么样?
(二).了解数字的用途
1、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用处呢?(请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观看录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字。
(三)数字游戏(找座位)
要求找到比手里的数字多1的座位号坐下。
(四)延伸活动:
你能用这些数字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编码吗?(比如:1、1、0、组合成110)
(五)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而且,数字对我们又是那么重要。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41、中班数学教案《奇妙的空气》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感官,积极动手动脑,感知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的.
2.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懂得人类是不能离开空气的.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发现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空气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空气与我们是密不可分的。
难点:在操作“魔力洒水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个关键步骤才能让空气产生压力,让“魔力洒水瓶”洒水。
活动准备
气球一个,纸杯人手两个,矿泉水瓶(制作的洒水瓶)每人一个,水桶 6 个
活动过程
过程:1.导入
——带领幼儿深呼吸,并且提问:我们吸进去的是什么?(空气)
——我们来摸一摸空气在哪里?看一看空气在哪里?
老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一种无处不在的气体。
——我们在憋气的时候难不难受?(很难受)所以空气对人类来说非常的重要,一旦离开了空气,人类是不能呼吸的。
2.出示气球,提问:看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气球)
——是什么让气球变大了?(空气)空气进入气球越来越多,气球就会越来越
大。
——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将气球放掉,会发生什么事?(请幼儿回答)
——现在我们就来放掉气球,看看到底是不是小朋友猜的那样。
——是什么让气球飞走了?
——空气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是空气的力量让气球飞走了。
3.今天就让我们来和空气做一些非常有趣的游戏吧。
出示纸杯,老师有 2 个轻轻重叠在一起的纸杯,小朋友来想想办法,这样让它与空气合作,让上面的纸杯跳出来,
——发纸杯给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并且再次提醒幼儿,不能用手,也不能使用其他任何工具,要让纸杯和空气合作,是上面的纸杯跳出来。
——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的方法。
——小朋友们的方法都特别好,老师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向上吹,一种是向下吹,这两种方法小朋友来猜猜看,哪一种方法最容易让上面的纸杯跳下来?
——请幼儿自行选择,并采取两队比赛的方法进行试验。
——老师有疑问了,为什么向下吹的方法就最容易将纸杯吹出来呢?(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
老师小结:因为向下吹的时候,空气就进入的最多,空气就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让纸杯跳出来了。
——请小朋友一起来试一试向下吹的方法。然后收起纸杯。
4.今天老师还带来了非常神奇的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瓶子,这就是非常神奇的瓶子。
——请小朋友一人拿一个瓶子,自行观察这个神奇的瓶子和我们平时普通的瓶子有什么不一样?
——让幼儿观察,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哪里不一样?(请幼儿来说一说)
——瓶身上有一条水位线,瓶盖上有一个洞(开关),现在这个非常神奇的瓶子要产生魔力了,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魔力洒水瓶”。
——现在我要来变魔术了哦,仔细看。
——将水掺到水位线处。
——在水里将盖子盖好。
——按住开关。
——提出水面,远离身体。
——现在魔力洒水瓶要开始变魔术咯,仔细看。
——老师念“魔力洒水瓶洒水”,“关闭”
——我的魔力洒水瓶它能听口令洒水对不对?
——提问:刚刚老师在操作魔力洒水瓶的时候念了一句什么咒语?还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请幼儿操作,再次提醒操作的几个重要步骤,老师巡回观察。
5.带领幼儿回教室总结。
——刚刚谁的魔力洒水瓶成功了?是什么让魔力洒水瓶听口令洒水的?
老师总结:是空气从开关的小洞进入瓶子里,产生了神奇的力量挤压到水,所以水就流出来了,关闭开关就没有空气进入瓶子里,也就不会产生力量挤压水,水就留不出来了。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活动目标比较明确,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相扣,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活动第一和第二个环节,孩子们都能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对空气的认知来自于生活经验。第三个环节,让纸杯“跳出来”,大部分孩子知道要往下面一个纸杯向下吹气才能让上面的纸杯“跳”出来,但是对空气产生力量的理解还不清晰。第四个环节“魔力洒水瓶”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掌握空气产生压力的几个重要步骤,在活动中,我几次重点提出了关键的地方,第一让他们观察瓶子的不同。第二重点提出了瓶身上的水位线和瓶盖上的“开关”。第三在演示操作时,反复提示了操作时的关键“将水掺到水位线处,在水里将盖子盖好,按住开关提出水面”。
这几个步骤。在孩子操作“魔力洒水瓶”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成功率高达 90%以上。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形色对应——分类
-
我们来看10的形成
-
分家家 我们的数学知识
-
中班数学教案:教幼儿找规律
-
宝宝中班教案:离不开的数朋友
-
中班数学:一起来玩数一数,比一比
-
学习7的组成(中班数学)
-
幼儿园数学活动:乐于助人分花伞
-
学习5以内的数的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图形的乐趣(中班数学)
-
中班数学《认识序数1-10》教案
-
幼儿园教案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椭圆形反思
-
儿童绘画作品 美丽的蜻蜓
-
关于孕妇即将分娩的迹象和护理方法
-
关于发展有机食品的调查
-
钓鱼法教汉字 五龄童一月记住千余
-
小班语言教案反思《夏天》
-
小班《美妙的琴声》音乐教案反思
-
汽车座垫面料朋友圈文案35句
-
卖收纳产品的朋友圈文案36句
-
户外装备推销朋友圈文案37句
-
激励孩子的军训朋友圈文案3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