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水里游》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水里游》反思
1、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水里游》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 小组操作活动
1、小鱼游游游。幼儿先将小鱼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演示小鱼游来了或游走了,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并记录。
2、分玩具。将6歌玩具穿在一根绳子上,引导幼儿现数总数并记录,然后再将玩具分成两份,波导绳子的两头,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3、看房子图写分合式,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38页),看房子分类图,请你先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再用数字记录,最后写分合式。
4、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给铅笔排序,观察铅笔的长短,在圈中写上相应的序号。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难点:
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活动准备:
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 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 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3、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含反思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 ,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banzhuren)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
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4、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5、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会询问这是什么图形,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让幼儿观察我的挂图,挂图中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图形,由不同图形拼成的一幅画,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了解各种图形分别由什么特点。活动中教师一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不清楚的或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纠正,耐心的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活动中。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
2.能大胆、正确的表达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方位。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大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小朋友们,今天图形王国的国王给我们小朋友带礼物了,你们来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两个词来说,如红色的三角形等)
2.游戏“图形归类”。请幼儿把相同的图形放在放在一起。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1)现在这些图形宝宝想回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家吧!
(2)(出示图)这就是它们的家。观察表格,理解横向和纵向标记的含义。提问: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左边有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示范将红的圆形放在相应的格子里去。边放边说:红的圆形在从下往上数第四行左边的第二个位置上。
(4)请个别幼儿尝试选择部分图形按照两种特征进行定位,并说一说具体的位置。
3.幼儿用操作材料对图形进行归类。
(1)给每人提供一套操作材料,先仔细观察里面的图形,在确定图形宝宝应该放在哪个家中。
(2)教师进行指导
4.组织交流,讲述特征和位置。
提问:第几行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
活动反思:
本活动,幼儿对颜色和图形特征已经认知。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课,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讲解示范的时候,因为语速快,部分幼儿幼儿未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导致一个问题说出去来,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问的什么。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本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6、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图中物体的不同点来列出算式,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6的加法运算,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熟练计算6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苹果树、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美丽的春天,花婆婆要到我们大二班来做客,我们一起来做个碰球游戏欢迎她。
二、学习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谁来了?(花婆婆),花婆婆要考考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看看那个小朋友表现最棒,大家有没有信心?
1.出示幼儿用书第十二页图,幼儿根据树的不同列出算式。
幼儿列式:1+5=6 你是根据什么来列的?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还可以怎样列式?(5+1=6)每个数字又分别表示什么?
(1)刚才我们根据树的高低不同来列式的,根据树的其它不同点还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2+4=6),你是根据什么不同来列式的?(种类)数字2、4、6各表示什么?根据种类的不同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4+2=6)
(2)可以列出其它的算式吗?(3+3=6)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3)除了这5道6的加法算式题,还有没有得数也是6的加法算式题?(6+0=6 0+6=6)
(4)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6的加法算式题念一遍。
(5)比一比:1+5=6和5+1=6、2+4=6和4+2=6、0+6=6和6+0=6这三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2.花婆婆要给小朋友送礼物了!看看这是什么呀?(苹果树)苹果树上有的苹果已经成熟了,有的还没成熟。现在我们要把成熟苹果的摘下来,但是只有得数是6的苹果成熟了,得数不是6的还没成熟,不能摘。(教师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并说出算式和得数。摘对了其他小朋友就说:对对对,1+5=6你的苹果成熟了,如果算对了,这个苹果就送给你;反之,就说:错错错,你的苹果没成熟,这个苹果就不能送给你)。
3.看看花婆婆又带谁来和我们一起玩了?(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烦了,大灰狼张着血红的嘴来吃小白兔了,还好,小兔子身上有3个数字,只要把这三个数字编成一道6的加法算式题,小兔子就会隐身术了,请小朋友快来救救小兔子。
三、总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帮小兔学会了隐身术,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花婆婆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能干,她说还想和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你们愿意吗?(幼儿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自己摆出6的加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碰球游戏复习巩固了6的组成,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结合季节特点“花婆婆”贯穿于整堂课中,通过让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根据图中的不同来列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接着又用游戏让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不足之处:在操作材料的准备上应注重统一性。
7、大班数学教案《左和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会向左和右数物体个数。
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1、区别左右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喔,这么多小朋友举起了手,那你们知道举手的这只手是--(右手)
教师:对呀,平时我们一般都举右手,高高举起你的右手。(教师检查)平时,你们的右手做些什么事情呢?
教师小结:右手一般用来拿筷子,握笔,刷牙,写字等等。那举起你们的左手,说说左手一般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2、找一找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象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
3、游戏
教师:刚才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我说你说你做"我们来试试。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逐一进行:举起左手,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等。
4、巩固熟悉左右
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或者坐着谁?右边呢?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
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PPT出示五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1、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
2、从左边数起,第3个是谁?
3、从右边数起,第4个是谁?
4、小鸡排在第几个?(可以从左,也可以从右看)
5、小猫在哪一边?追问: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练说:小羊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6、总结:我们看的标准不同,左右方向也不同,比如,举例说明。
7、练说:我在谁的右边,在谁的左边。
三、联系生活,应用左右
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想想,我们上下楼梯要靠( )边走,那等会老师带小朋友去散步的时候,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到做到。
1、整队。
2、听口令: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走三步,向右走三步。
3、换个方向,认识左边和右边。
4、走楼梯,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靠右走。
活动反思:
一年级数学课" 左和右“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从孩子们熟悉的左手、右手来引出左右,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通过摸一摸左耳、右耳等游戏,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识辨左右时可以用自己的左右手来分辨,自己左手的方向就是左边,右手的方向就是右边。通过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
8、大班数学教案《盒子里的秘密》含反思
设计意图:
对大班的孩子而言,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过简单的统计,如:举手表决评选"文明小标兵",决定谁当小组长等等,但对运用标记符号等统计的规范要素接触不多,尤其是对流动数据的统计。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本次活动拟将对流动数据的整理作为主要的内容主体,从中帮助幼儿习得关于统计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本活动考虑了尽可能多的尊重幼儿原有经验和各自的学习方法,从自主学习入手,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同伴互助,教师提升过程中,形成新经验,在小步递进,不断尝试中掌握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流动的数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能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进行记录。
3. 体验学会统计的成功感。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基础的统计经验物质准备:PPT; 记录表; 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
1.播放PPT,激发幼儿猜测的兴趣播放礼物PPT,请幼儿猜测是什么礼物,激发幼儿想得到礼物的兴趣。
师:大家都想要礼物,怎么办?引出游戏《石头剪刀布》
2.两人一组随音乐进行游戏《石头剪刀布》。
师:游戏次数多,记不清赢了多少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3.幼儿再次进行游戏并尝试为猜拳比赛记录输赢。
要求:两人记录在一张纸上。
4.交流记录的方法,提升做标记,用记号记录等统计经验。
师: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录的,"怎样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画符号或写名字做标记的方法。
二、统计奖品数量
1.播放奖品PPT,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奖品。
(1)快速播放PPT,引导幼儿继续用记录的方法来记录。
(2)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师:刚才PPT里的三种奖品,我们可以为做个什么样的标记呢?
(3)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在记录奖品中出现的问题。
集体讨论:怎样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
3.再次统计奖品数量,在记录中提升"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的新经验。
(1)引导幼儿先在白纸上画上表格和做标记。
师:这次白纸上什么都没有,那我们应该首先做什么?
(2)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4.集体验证交流统计结果。
5.发放奖品
活动反思:
在盒子教学中一开始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一看到这个盒子就浮想联翩,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身边取材,一方面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一开始通过导入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拿出准备好的盒子,放在讲桌上,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们在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这样一来很快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我又提出了要求让学生在猜盒子的时候,注意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一边在做游戏,一边让学生观察,这样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乐于观察,乐于说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要求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进行,接着我又要求学生把进行的游戏分为三部分,并围绕这三部分来写一写。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观察,能清楚的把自己观察的,和别人的动作,语言,表情清楚的写下来,要求写真实,写具体,生动。这样整节课都在学生的互动中,在学生的游戏中,在学生的观察中完成了本节课。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有些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而本次习作,教师让学生谈自己、谈同学。学生因为对自己的一切都很了解,有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有话可说;而与之朝夕相处的同学,孩子们对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也可以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叶圣陶先生曾说:“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当然在本次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首先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下课了还没有总结。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和观察没有分开,导致有的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只会玩,而没有观察,因此在写话的时候没有可以写的内容。第三在教学中应该用精练的语言,这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总之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品。
9、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单双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音乐律动表演活动中,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我让幼儿排成一排,从一开始报数,然后我请单数的小朋友上前一步,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最后他们问我:“老师,什么事单数啊”?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还没有单数这个概念。
《刚要》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事物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我构思了本次认识单双数的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游戏化的教学,幼儿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的思考归纳及探索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活动。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理解并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难点: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幼儿自己根据规律,归纳出2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黑猫警长头饰,歌曲《黑猫警长》。
2.纸盒做的房子,房里装有若干“鸡蛋”
3.1—10的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套1—20的数字卡片。骰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小老鼠偷走了鸡妈妈的蛋宝宝,被黑猫警长调查出来了。请小朋友来当黑猫警长,去小老鼠的家把蛋宝宝救出来。
二,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 老师把小朋友救出的蛋宝宝一排排粘贴在黑板上,在后面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请小朋友给鸡蛋宝宝找朋友,两个两个的圈起来。
3.请幼儿观察思考,是不是每个鸡蛋宝宝都有朋友呢?引导幼儿说出:
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的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是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两个两个的叫双数。
4.师小结:
A,10以内有五个单数,五个双数。
B,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是好朋友。
三,在游戏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扔骰子,幼儿说出自己扔的是单数还是双数。
3.集体游戏:找朋友。单数—抱抱自己,双数—找一个朋友抱抱。
四,拓展练习。
要求幼儿能根据自己总结归纳的规律,找出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1—20的数字卡片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五,延伸活动。
集体游戏:钻山洞。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好的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2.整个活动条例还是比较清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发,归纳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合理引导。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3.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四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2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直接运用卡片来判断很抽象,幼儿不易掌握。应该还是先要投放学具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的掌握任意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是我下一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0、大班数学教案《四等分》含反思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空间、时间等等现象发生兴趣。为此,就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来对形体进行等分。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逐渐加深,并支持、鼓励幼儿独立、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完成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物体进行等分的兴趣。
2、让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学习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卡纸,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片ppt,已经等分的纸片,固体胶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以小狗分匹萨的情景作为导入,复习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圆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师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通过二次对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二)图形四等分
1、分发正方形的纸,让每位幼儿动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分法。并让幼儿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分的。
3、通过邀请幼儿代表将长方形用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四等分,总结将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巩固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4、教师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形,让幼儿判断四等分。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体
1、以圆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儿动手操作将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来的整体。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四等分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2、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把图形进行八等分。
教学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对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具体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从而得出各种图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和操作特点。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都能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大胆想出各种图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对于个别难的分法,也能在老师或同伴的提示讲解下得到启发和提升。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发现在操作材料上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可能是计算错误,另外在摆放操作材料时还要考虑得更周到,这样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加完美。
11、大班数学教案《奇妙的数字》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单、双数的特点;能够快速的数出一组数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2元超市场
2、1——10的代用券
3、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
4、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
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教学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12、大班数学教案《8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2、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
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4+4=8
2、 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13、大班数学教案《学习看年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年历的用途,初步理解年历中不同数字的含义。
2.知道一年有12个月,学习在年历中查找各种节日以及生日。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 . 经验准备:认识字“日、月、一到十二”,向父母询问并记住自己的生日,知道一些节日
2 . 物质准备:ppt、年历、节日字卡及骰子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探索年历,在年历中找生日
1.游戏一:幼儿自由探索,找动漫人物“孙悟空”的生日
(1)幼儿自由观察年历,在年历中找到孙悟空的生日
引导语:哇!今天是谁要举行生日party呀!我们来听听他的声音猜猜看,原来是孙悟空的生日,它有一个生日愿望想请你们在年历上找到它的生日11月 18日这一天,你愿意帮助它吗?瞧,孙悟空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年历,你们都可以去年历里找找11月18日究竟在哪里?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2)师幼共同交流在年历中找日期的方法
引导语:你们找到了孙悟空的生日吗?在哪里呢?
小结:在我们年历中我们要找到生日先找月份再找日期
(3)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数字中的不同含义,了解年历的用途
引导语:孙悟空为了感谢你们帮它在年历上找到生日,要给你们送礼物来了,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这个故事又藏着哪些秘密呢?
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他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名字叫“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起了12座漂亮的小房子,给这些房子起名为“月”并且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分别起名为:一月房,二月房,三月房??十二月房,年妈妈是那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它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它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它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①知道一年有12个月
提问:年历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出示字卡“日”)
年历妈妈有多少个日娃娃?(365)
小结:一年有365天
年历妈妈给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给房子取了什么名字?(出示“月”)
小结:一年有12个月,,每一座房子代表一个月份,第几座房子就代表几月,月份在上面,日期住在房子里面。
②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数字中的不同含义,了解年历的用途
引导语:年历中有很多的数字,每种颜色数字都有它自己的秘密
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不同颜色的数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年历中每种颜色数字都有它自己的本领,有的表示年份,有的表示月份、有的表示星期、还有的表示日期
提问:年历有什么用途呢?
小结:年历可以让我们知道时间,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2.游戏二:幼儿自由寻找自己生日
(1)请个别幼儿找猪八戒的生日
引导语:孙悟空好朋友猪八戒也想在年历上找到它的生日4月5日这一天,瞧,老师为它准备了一份大年历,谁来找找看?
(2)播放生日歌幼儿找自己生日
引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日,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呢?我们也去大年历上找找自己的生日,记住哦,要把自己生日卡片粘到小格子里哦!找到生日小朋友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也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生日找对了吗?
(3)师幼让幼儿知道生日不在同一天,但是可以在同一月份
引导语:你的生日找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我们发现同一月生日小朋友原来有这么多,虽然他们不在同一天,但是我们可以同一个月小朋友一起来庆祝生日
二、幼儿在年历中找节日
1.通过教师生日引导,让幼儿知道年历上有节日
引导语: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我生日是9月10日教师节,年历当中也有我的生日,我来找找看
小结:年历不仅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生日,在年历中还藏有各种各样节日
2.出示节日字卡,引导幼儿认识节日
提问:你知道哪些节日?它是几月几日呢?
3.游戏:掷骰子,找节日
引导语:老师把这些节日制作成了一个骰子,要请你们玩掷骰子的游戏,每组5人,分成4组,小朋友们轮流来掷骰子,看看谁找的又对又快,每一次第一个找到的将可以拿到一个雪花片,得到雪花片最多的小朋友将可以去参加孙悟空生日party哦!
规则与要求:幼儿轮流扔骰子,幼儿分组在年历中查找节日。
教学反思:
《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幼儿通过参与游戏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旦幼儿对于知识不能掌握时,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就很容易对其知识性的灌输,而不能在教学上做出很好的师幼互动,灵活回答幼儿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如:本节教学活动中目标二:学习在年历中查找各种节日以及生日是其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发现部分幼儿在第一次观察寻找自己生日时找不到自己的月份,但在教学活动中我虽然发现了该问题,但我没有及时去解决该问题,而是按照活动过程继续教学,因此也导致“幼儿玩骰子找节日”这一环节没有更好有效的进行;观察探索是数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在幼儿观察探索中教师做到收放自如,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如何用严谨的语言引导幼儿表达出通过探索发现的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这也是我今后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不断进步的。
14、大班数学教案《糖果有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估计10—20以内物体的数量。
2、 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并确定总数。
3、 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计数的多种方法。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FLASH课件
2、 操作卡人手一份
3、 大记录卡一份
4、 教具画藏有有老鼠的房子4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情景引出活动
1、师:今天的天气真好,猫妈妈带着它的宝宝们出去散步。他们走呀走,一路上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最后他们来到商业广场,走到糖果店门口的时候,发现这里乱七八糟的。
猫妈妈:“孩子们,快来看哪,这里怎么乱七八糟的,是谁干的呀?瞧,这里还有老鼠的脚印的呢?”
2、师:我们来想个办法对付他们,好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师: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
二、估计老鼠的数量,激发幼儿捕老鼠的想法
师:咦,狡猾的老鼠都躲到哪里去了?(房间里)
1、出示教具“4间房间”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狡猾的老鼠在不在里面?(教师打开房门)
师:呀,原来这些坏家伙真的藏里面了。
师:1号房间里藏着几只老鼠?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数一数:如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数
3、估计其他房间里老鼠的数量
师:那请你们来估计一下其他房间里老鼠的数量!
师:2号房间里的老鼠看上去比1号房间的老鼠多还是少?
师:那么会是几只老鼠呢?
4、将幼儿的猜测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还有谁愿意说出你估计的数目?
5、师:大家估计的这些数目,究竟谁的正确?谁的接近?我们怎样验证呢?
6、请三名幼儿,带领大家数出每盘糖果的数目,并记录正确答案
师:谁来数一数究竟其他房间里有几只老鼠?我们一起跟着他数一数。
师:他是怎么数的?
7、师:哪个估数正确?哪个与估数与实际数目最接近?
三、想办法把老鼠引出房间
师:这些老鼠可狡猾了,知道自己藏身的地方已经暴露了,就躲在里面不肯出来。老鼠心里得意的想:“反正我躲在里面不出来,看你能拿我怎么办!”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怎么办?(让小花猫躲起来)
师:那我们再用一些好吃的糖果,把他们引出来好吗?
1、出示幼儿操作卡
师:最左边的盘子里有10块糖果,请你估计一下右边的盘子里有几块糖果?
2、展示幼儿的操作卡
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估计的数目。
3、请幼儿检查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并及时改正
4、师:小老鼠闻到了糖果的香味,偷偷的从门缝里张望着,以为小猫咪们都走了,其实聪明的小猫咪是躲起来,准备抓老鼠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它们都藏在了哪里?
师:老师以为小猫已经离开了,就偷偷的溜出来准备每餐一顿。这下,终于可以捉老鼠啦!
四、对暗号,捉老鼠
1、师:但是小老鼠们可狡猾了,待会抓老鼠时,妈妈和会你们有联络暗号,我们的暗号是看小旗上的数字,听妈妈拍手,你们接下去排,让妈妈拍手的次数和你们拍手的次数合起来是小旗上的数,好吗?
2、拍手对暗号,拍对一次上前一步
3、捉到老鼠,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我自己原创的,活动情境设计的比较合理,能根据老鼠去偷糖果引出本次活动,首先估计老鼠的数量,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把老鼠引出来,就再次操作估计糖果的数量,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感兴趣、注意集中、思维活跃,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并且课件做的漂亮,利于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幼儿会数,但是老鼠时凌乱的摆放的,数着数着幼儿会搞错,允许幼儿将老鼠边数边有序的摆放好,这样就利于下面的幼儿观察和检查。
教师在引导幼儿估计三个房间里的数量时,语言可更明确些,先确定第一个为参照物,然后提问:第二个房间里的老鼠多还是少?有的差一两个分不清的可以说:多一点还是多很多?
15、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图形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小朋友对拼图特别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启发法、操作法等。整个活动,通过欣赏拼图引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拼图,说一说拼图的拼法及组成,再通过幼儿示范拼图激起其他幼儿的操作欲望和兴趣,最后自己尝试剪出各种图形,利用图形进行拼搭出有主题、有情节的画面,共同欣赏,体验成功。
活动目标
1. 能够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多种物体及主题画面。
2. 拓展幼儿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说出拼图的拼法和组成,难点是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活动准备
拼搭图若干布置成展览区,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浆糊,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一. 组织小朋友进入教室欣赏拼图并仔细观察这些图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放轻音乐)
二. 出示范例《小兔晒太阳》拼图,让幼儿说一说这幅图的拼法及组成
1. 太阳:一个红色的圆形作脸,许多黄色的三角形作太阳光芒。
2. 树:三个绿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作树叶,一个细长的紫色的长方形作树干。[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3. 花:一个黄色的圆形作花心,五个桃红色的梯形作花瓣,一个蓝色长方形作 花茎,两个绿色的半圆形作叶子,一个大的紫色的梯形作花盘。
4. 两个红色的椭圆形作长耳朵,一个黄色的大圆作头部,三个小圆分别作眼睛、鼻子,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作嘴巴,一个浅蓝色的扇形作身子,一个紫色的半圆形作口袋,两个深蓝色的半圆形作腿。
小结: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的图形都是好朋友,它们可以相互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图画。
三. 请幼儿示范拼图
1. 拼房子(几种不同的房子)
2. 让幼儿知道同一种东西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四. 提供2—3张卡纸给每位幼儿,让幼儿尝试剪出各种图形,然后进行自由组合拼图,教师巡回指导,要求拼出有情节的画面。(播放音乐)
五. 欣赏及展示作品,并说说怎么样拼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具体,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机会,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后让幼儿说一说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第三环节幼儿个人在示范拼搭时,不会忽视了下面的幼儿,改为小组合作,效果可能会好些;还有那些拼图范例会充分利用;第四环节的剪图形改为课前准备,把更多的时间给幼儿动手拼更有主题、情节的画面,这样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16、大班数学教案《动物园里装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并发现电话号码里的秘密。
2、尝试将数字0——5进行组合,排列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3、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练习本,铅笔;记录纸,粉笔,记号笔,小兔、小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说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老师记录电话号码(记录纸)
二、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号码的秘密
1、你发现了什么?
重点引导:这些号码由哪些数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2、老师小结
我们德清地区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开头都是数字8,它们分别由0——9这些数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都不一样。
三、设计6位数的电话号码
动物园里要装电话了,请小朋友帮忙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个别幼儿上来给小兔、小鸡设计号码,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四、幼儿练习
练习本第17页,给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四只动物的号码都不一样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采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17、大班数学教案《有用的统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认识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计数方法,知道用条形图进行统计更清楚。
3.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记录纸每组两份,每份4张;记号笔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进行记录。
师:“又到了超市需要进货的时候,请你们来帮经理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你统计的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表格、画点点的办法,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二、尝试用条形图涂色的办法进行第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条形统计图和记录方法。
师:这也是一个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有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下代表统计什么东西,纵坐标上的刻度代表统计的数量。如果统计出来苹果有2个,那么就画两个格子。
2.师幼共同完成一份条形统计图
3.再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师: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小结:用条形图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三、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见到统计图。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8、大班数学优秀教案《鱼儿水里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 小组操作活动
1、小鱼游游游。幼儿先将小鱼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演示小鱼游来了或游走了,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并记录。
2、分玩具。将6歌玩具穿在一根绳子上,引导幼儿现数总数并记录,然后再将玩具分成两份,波导绳子的两头,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3、看房子图写分合式,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38页),看房子分类图,请你先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再用数字记录,最后写分合式。
4、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给铅笔排序,观察铅笔的长短,在圈中写上相应的序号。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9、大班数学教案《棋子跳跳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 发现并准确说出棋子在格子中的位置,能看棋谱听指令准确找到位置。
3. 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 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12格格子的大图谱。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1、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 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 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2、游戏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
(1)出示课件格子
师: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呢,竖线有几条呢?(总结:有八个相同的小格,3条横线,5条竖线)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 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四个位置)
3、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
(1) 8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师:它要召集很多朋友和它一起玩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播放课件)
(2) 9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方法同上,速度加快。(播放课件出示9格格子)
(3)捉迷藏游戏——找一个的棋子位置
①教师说出棋子的位置,让幼儿用魔棒轻击,课件回应,对的会出现棋子,错的会“哭”。
②同法,让幼儿说出棋子的位置,另一幼儿用魔棒轻击找出。
4、竞赛合作游戏——12格格子游戏
幼儿分三组,每组6人,幼儿作为棋子,看课件在地上的大格子上站好相应的位置。
师:我们小朋友分成两队红队,白队,棋子们出绝招了,它们在哪我们就追到那。(播放课件,6次)
5、活动延伸: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20、大班主题教案《鱼儿水中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电视动物世界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动物,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
2. 通过亲身观察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多种动物的特征、本性。
3. 能单独大胆的说出观察后的感受。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能够让孩子们形象的描述出动物的相貌,特征。
活动准备
一个大概脸盆大的透明金鱼缸,两条红鲤鱼,白纸,画笔
活动过程
1. 老师们手捧着一个透明金鱼缸,来到教书
2.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然后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老师您好”。然后老师就把装着金鱼的金鱼缸放到了桌面上,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鱼吗,它生长在什么地方的呢?有些同学说是鲤鱼生长在海里,有些同学说生长在河里,有些说池塘……同学们都在不约而同的讨论着
3. 经过了一两分钟后,老师就跟同学们说,你们讨论出来结果了没,还是不同的答案。<.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然后老师就像同学们介绍“这是两条红金鱼,它们都生长在淡水塘里面,它们不能生长在浑浊的水里面,也不能在海水里生长,因为它喜欢漂亮。
4. 然后老师就把金鱼缸放到每个同学的桌面上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又和每一位同学去讲解“同学们,金鱼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大大的肚子,这就是它和其他鱼的不同了……你们可以把它画出来吗”同学们都说可以,然后就发白纸给同学们画金鱼,这更加的加深了同学们对金鱼的印象,了解。
5. 最后,孩子们都了解到了金鱼的特征,然而让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其品种鱼儿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能使孩子们认识到了金鱼的生长地方,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认识到更多的鱼,平时在电视上只是看到,听说,没有切身的感受,切身的观察,现在可以让孩子们近距离的观察实物,能让孩子们更加的开心,思想更加的丰富。
如果再让我展示这次活动课,我会更加的细心,准备更多的资料来增加孩子们的想象力。
21、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数量的多少。
2、初步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了解其含义,并学习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
3、积极参与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配合游戏戏使用的音乐。
2、不同颜色的粉笔或呼中间环啦圈。
3、不等式题卡若干(正面写不等式,背面写答案)
4、练习册
活动过程:
1、 游戏:大嘴巴吃是,学习数量多少的比较。
2、 (1)、小朋友,老师今天想带领你们玩个大嘴巴鱼吃虾子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2)、游戏玩法
※11个人一组,选择一个人当大嘴巴鱼,其他10人当虾子。
※我们在地上画两个颜色不同的方框当是子的家;两个方框之间画一个圆圈当大嘴巴鱼的家。
规则:间乐响起,虾子们边游泳边说:“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水面透透气吧”。!.快思.教案网!这时大嘴巴鱼在呼呼大睡。音乐停止,大嘴巴鱼伸个懒腰,张大嘴巴做吃虾子的动作,这时虾子们边游边说:“大嘴巴鱼来了,快回家啊!”(虾子分开跑回两个家里。)大嘴巴鱼跑进圆圈里说:“哈哈,让我来数一数,哪边虾子多,我就把大嘴巴对着哪边,就吃哪边的是虾子”。大嘴巴鱼点数后,张大嘴巴对着虾子较多的一边,若比较正确,就做:“阿呜真好吃”的动作,若比较不正确,就罚下场。一轮游戏结束后,换另一位幼儿当大嘴巴鱼,继续游戏。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小结并表扬在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或其他方面有进步的幼儿。
3、操作练习册,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了解其含义。
(1)、通过计数的方式比多少。
(2)、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3)、经营活动习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教师小结:开口向左边的叫大于号,开口向右边的叫小于号。口子喜欢对数字的大的一边,所以哪边数大它的开口就朝哪。
4、游戏:抢答赛,巩固10以内数量大小的比较。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22、大班数学教案《旅游统计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交流国庆出外旅游的情况,激发幼儿对旅游景点的向往,培养幼儿(幼儿食品)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对已有的简单资料进行汇总,学习用最初步的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 前一阶段都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
2、 国庆放假以前发过一张旅游去的统计表,国庆过后资料已回收。
3、 前一次活动中幼儿对去过的地方进行过交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旅游景点。对每一个旅游景点都统一了标记。
4、 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笔等。
活动过程:
一、 问题讨论,集体探索
1、 提出问题:今年国庆节,很多小朋友都跟着父母外出旅游去了。隔壁班的老师问我,你们班到底有几个小朋友出去了,有几个人没去?都到哪几个地方去过了?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我一下子回答不出,小朋友,你们帮帮忙,你们能帮我算一算吗?
2、 展示幼儿有关旅游去的绘画作品以及交来的表格。告诉幼儿凡是旅游去的孩子都交来了一张表格,请幼儿用自己的办法统计。(1)逢双数(2)5个5个数(3)逢单数(4)6个6个数(5)一个一个数
3、 我们班共有35个小朋友,外出旅游的有26个,那么没有出门的有几个呢? (1) 减一减(2)数用来表示没去的人的花片等
4、 26个出去玩的小朋友当中,有的去的地方是一样的,那么26个人一共去了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1)教师出示空白统计表格。告诉幼儿小格子里表示旅游景点,用标记表示,大格子里用画勾的方式统计去过的人数。(2)按着顺序统计,从第一张第一个景点开始统计,再一张一张往下。(3)统计人数时,也要挨着顺序往下找,有1个人打一个勾。(4)不重复景点,也不重复人数。
5、 观察得出结论:一共去过18个地方,到杭州去的人最多。。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验证:看一共有几个勾,是否是26个?
二、 提出问题,小组积累资料
1、 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中,弟弟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妹妹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 分成弟弟组,妹妹组,分别把自己旅游去的景点和弟弟妹妹的标记做出来,分别帖到两块黑板上去。
三、 个别探索,集体交流,了解统计小方法
1、 弟弟拿着表格,统计妹妹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 妹妹拿着表格,统计弟弟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3、 两个两个交流检查,看统计结果是否一样。
4、 小组绘制成一张大统计表。
5、 交流弟弟组和妹妹组的统计结果。若发现不同答案,则及时寻找原因:景点重复记或去过的人重复统计等。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3、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学习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小汽车卡片、停车卡
学具:每人一张停车卡、12辆小汽车卡片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二、讲述故事,引出群数的方法。
猴子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停车场,每天他的三个员工轮流去数车。第一天小猪一个一个的数用了30分钟数回来12辆车,第二天小狗两个两个的数用了15分钟数回来12辆车,猴老板奇怪他是怎么数的呀?
三、学习两个两个数的方法。
1、回忆小狗的数数方法,为什么它比小猪快?请幼儿用小狗的方法数一数自己的小汽车。
2、请一名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幼儿演示,大家学习他的数数方法。
3、请幼儿再次尝试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发现比一个一个的数快。
四、学习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1、继续讲述故事引出五个五个数。
第二天小狗五个五个的数用了1分钟数回来12辆车,猴老板更加惊讶,他是怎么数的?
2、请幼儿尝试操作。分享讲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五、分享其他群数的方法
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其他哪些群数的方法:如三个三个数、四个四个数、十个十个数……
六、分享各种群数的方法
1、请小朋友用各种群数的方法帮助猴老板数钱币,用圆圈画出自己不同的群数方法。
2、说说自己的群数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目标是“学习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目标的落脚点是对群数方法的学习,群数的方法有很多,我截取2个2个数、5个5个数为切入点,帮助孩子理解群数的方法,从而拓展到其他的群数方法。为幼儿营造出轻松、娱乐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先让幼儿听故事猜测动物数的快的方法,引导出对2个2个数的方法的学习,然后对比发现5个5个数的方法,最后拓展到其他群数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在最后数钱币的环节中检验孩子学习的效果,一步步分层练习,巩固对群数方法的学习。
在引导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力图打破以往的幼儿数学学习以看和听为主,而操作大多是为了验证老师传授的知识;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面对真实,与真实接触,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在幼儿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力图让幼儿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了群数的乐趣和意义。让孩子反复进行操作探索,发现群数的规律,掌握群数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幼儿进行提升。
不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孩子的关注还是不够全面,有忽视个别幼儿发展的现象,需要我引起重视,加以改进。有的孩子偶尔出现注意力分散情况,还是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引起的,值得再三推敲。
24、小班音乐教案《鱼儿鱼儿水中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清晰的说出儿歌。
2、能用固定音型敲打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欢快。
3、感知各种颜色,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鱼儿进行涂色。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1、手摇铃、响棒若干、彩笔。
2、《鱼儿鱼儿水中游》挂图。
3、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一、通过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1、复习儿歌。
2、根据固定音型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1-2遍)
二、直接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听,它是谁(放音乐)?在幼儿说出是“小鱼”后,出示小鱼的挂图。
三、引导幼儿探索小鱼的特征,能大胆的用肢体动作变现小鱼。
1、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一看,小鱼有什么秘密呢?(小雨生活在水里)
2、教师放《水族馆》让孩子们做小鱼在教室里游来游去。
四、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师:小鱼在水里,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看看小鱼在水里是怎么生活的。(听录音)
2、再次欣赏2-3遍,乐意跟着录音一起念儿歌。
师:会念的小朋友可以大声的念,不会念的宝宝可以轻轻的,边听边念。
五、用固定音型敲打儿歌节奏。
1、教师示范边拍打手摇铃边念儿歌,让幼儿感知儿歌的节奏。
2、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打出儿歌节奏。
3、分发幼儿人手两根响棒,用固定音型敲打儿歌节奏。
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鱼儿进行涂色。
1、师:小鱼听了我们的儿歌,特别的开心,它想送我们没人一个鱼宝宝,让我们帮鱼宝宝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边听音乐《水族馆》,边涂色。
活动反思:
“创造性韵律活动”是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赋予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的身体动作。针对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模仿,但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易受影响等特点,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选择了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小鱼作为音乐形象,通过看看、说说、变变、游游,在情境中、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幼儿表现美、感受美,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一、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层层推进。
幼儿年龄小,处于音乐学习的启蒙时期,以生动有趣的游戏贯穿始终,在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表达表现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活动中从一条小鱼游到两条小鱼游再到许多小鱼游,层层递进的同时,又给幼儿不断想象与探索的空间。如何让自己变成美丽的小鱼,两条小鱼喜欢怎么玩,许多小鱼喜欢与水草、珊瑚玩什么等等,打开幼儿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不仅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韵律动作,还创造出了捉迷藏、滑滑梯、跷跷板、荡秋千等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俗话说,生活经验是幼儿想象的基础,幼儿头脑中有丰富的表象,在身体动作时才能够迁移已有的经验,进行模仿与创造。
二、巧妙运用“袜子”,帮助幼儿主动思维、展开想象。
活动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利用“五彩袜子”,将幼儿将幼儿带入身临其境的活动中,不仅唤起了幼儿的参与热情,而且更能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小班幼儿的兴趣不断被激发。
专家点评:
以情景化游戏的方式,在音乐中感受模仿鱼游动作,快乐而随意。探索了激发小班上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创编动作的潜能之方法。
25、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鱼儿水中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参与情景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学得儿歌。
2、感受和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鱼胸饰(人手一份),背景―河,配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体验与朋友一起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背景图:师、老师带你们去个地方,这是什么地方?
2、蓝蓝的河水中游来了谁(一教师扮小鱼游过来)
(二)理解儿歌内容
1、感知理解儿歌第一、二句
1)几条小鱼水中游
2)谁看出来了一条小鱼水中游,它的心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它心理很难受、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
3)一条小鱼水中游,没有朋友多么孤单,真没劲,所以它感到“孤孤单单真难受”
4)怎么样能让这条小鱼开心起来呢?
2、感知理解儿歌第三、四句
1)请一位愿做小鱼朋友的幼儿带上胸饰,跟着教师扮的鱼一起游
2)现在几条小鱼在水中游?
3)现在小鱼高兴吗?小鱼是用什么动作表示高兴的?
4)两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3、感知理解儿歌第五、六句
1)有许多小鱼一起在水中游,小鱼会怎么样呢?
2)谁原因做它们的朋友,请一起到小河里游。
3)哇!这么多小鱼都是我们的好朋友真快乐
4)有许多小鱼水中游,块块乐乐水中游
(三)欣赏学习
1、完整欣赏儿歌
2、提问:一条小鱼在水中游,为什么很难受?;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后来为什么又高兴了呢?
3、请幼儿做小鱼,边欣赏边做动作。
(四)游戏结束
带领幼儿一同游戏《捉小鱼》
活动反思: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 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设计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26、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线路图》反思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运用空间方位解决问题,例如在平时的一些活动中幼儿能够主动介绍自己的家在出了幼儿园的大门向左走然后在一直往前走就是我的家了。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表明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也能够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且能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在本次活动中让孩子们自主操作课件,在过程中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理解“↑、↓、←、→”箭头表示的意义。
2、通过数箭头的方法比较路线图的长短,并找出终点的位置。
3、积极参与活动,在设计出行路线的同时感受其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重点:理解“↑、↓、←、→”箭头表示的意义。
活动难点:
通过数箭头的方法比较路线图长短,并找出终点的位置。
活动准备
PPT课件,线路图教具图片(每位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四个箭头的含义
1、出示四个不同方向的箭头,幼儿讨论
师:你们在哪见过,知道这四张标记图表示什么意思?
2、用手指出箭头所指方向。
小结:上面的箭头为大家提供了出行的路线,以及在户外迷路时也可以观察这些指示牌。
二、展示另外两幅路线图,通过箭头找出在路线图上到达的位置
1、出示线路图
师:今天,我们就为小弟弟一家找一找他们的出行路线。
(1)请你们看一看这幅线路图上都标出了什么地方?
(2)地图上一道一道的方格表示的什么?表示你走的步数。
2、出示另两幅路线图,并按箭头找出正确的路线。
师:你们能看懂这个路线图表示的意思吗?是从哪里出发呢?(上面的是妈妈的出行路线,下面的是爸爸的出行路线)
3、幼儿操作路线图并讲述过程。
请你们选择一条路线,想一想,你是想帮助妈妈还是帮助爸爸。等会你们帮助爸爸或妈妈看一下,他们到底去哪里了,并且要用完整的语句说出来以及数出你走了几步。
小结:小朋友们都能根据爸爸妈妈的箭头提示,为他们找到了正确的路线。
三、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1、小弟弟现在想从家出发去医院,但是中间想要经过理发店,最终到达医院,那他该怎么走呢?
(1)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小弟弟从家出发向前走了几步,在向右走了……”
(2)请几位幼儿上来在图片上找一找,并在画路线的同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方向,以及数一数走了几步?
(3)比一比自己画的路线并比较出路线的长短。
小结:这些小朋友走的步数都是一样的,可是他们的路线不一样。
四、幼儿自由设计出行路线
1、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设计自己出行路线,并用箭头画出,想一想可以怎么走?并数出你走了几步?
2、可以怎么走?请你设计一条出行路线。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我以图片的导入,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整个过程中都被活动环节所吸引,幼儿能在活动中积极发言,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达到了教学活动的目标,同时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师的在表述方向的语言不够准确,最后的延伸活动教师言语上应更简洁明了。
活动过程增添了白板中的多种功能,使活动变得更有趣味性,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去感受到在线路图上用箭头来行走,。但我深知自己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真正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充分相结合。
27、大班数学教案《图形联想》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就能自发的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已经学过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
2、在了解这几种图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的组合拼搭。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胶棒、白纸、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对图形的认识
出示各种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回答后,贴到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把出示的图形组合成一副画面,让幼儿观察。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图形组合在一起,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⒈点击乌龟。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⒉点击狐狸。方法同上
(三)运用图形拼搭物体
1、提供图形和图片,让幼儿尝试拼搭
2、扩散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力,激发幼儿拼搭的兴趣
师:图形不仅可以拼搭成一个个物体,而且还可以变成不同的数字。你们觉得好不好玩?
3、幼儿尝试运用多种图片组合拼搭物体
(四)动手操作,自由想象拼搭
幼儿自由拼物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老师拼的不一样。
师: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做一名魔术师,用图形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呢?
(五)活动评价与延伸
1、请个别有代表性的幼儿拿作品到前面,让他说出他拼的图片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讲给大家听。
2、教师积极评价。
3、老师鼓励幼儿用手中的图形自由组合画面,幼儿用自己的理解把这幅画编成故事讲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28、大班数学教案《男生与女生》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注意倾听、思考并理解同伴,能从不同角度对表格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黑板上实现画好"()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如幼儿用书第26页的记录表格),粉笔若干,抹布。
2、幼儿用书26页内容。
活动过程:
1、观察统计各小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图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26页的各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调查统计表。
教师:图上有几张小表,每张小表上有什么?每个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男生和女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师幼讨论:怎样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每张小表统计的事第几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呢?(在每张小表的第__组中间用数字标明了小组号)
2、调查统计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请幼儿到班级的各个组去调查,统计每个小组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幼儿用书的第26页相应的小表格中作好记录。(活动中,幼儿可能会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人数,教师都应给于肯定,以鼓励幼儿创造性的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集体在检查验证统计的人数是否正确。
3、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中。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表格上有些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
教师:每张小表上统计的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应该填写在大表的什么位置?
此处可以请发表意见的幼儿边回答问题,边走到黑板前在大表格上指出自己所说的具体位置,使大家明确他所表达的意思。当幼儿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追问:"第一组应该记在表格的什么位置?"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的班级统计表中记录本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然后再集体验证记录位置是否正确。
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26页内容,将调查统计的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填写到全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中。
4、师幼共同读表,了解统计图标的意义。
幼儿完成后,同伴之间可进行相互交流,并检查各自的记录是否正确。
请一名幼儿将黑板上的记录表填写完整。
请幼儿说说记录表上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1)孩子们对本课都很感兴趣,学的都很认真
2)孩子们都有了性别的认识,也都认识到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要是个乖宝宝。
3)在教学中我应该应用更多的教学方式,丰富我的教学活动内容。
29、大班数学教案《糖果店的秘密》反思
设计意图
这是有关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的活动,孩子们前期听过《蜘蛛和糖果店》的故事,因此非常感兴趣,这节课通过三个步骤两次操作逐步感知概率和统计,非常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让孩子理解概率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是很困难的,但是孩子们可以理解买的次数最多的糖果就是小顾客最喜欢的糖果,喜欢的糖果下一次也最有可能购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推理与预测。
3、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推理与预测。
活动准备
PPT、音乐、白纸足量、统计表、水彩笔、胶泥板、糖果图片、托盘、双色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激情部分
师:小朋友们,美好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我们又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儿呢,听着音乐一起去看看吧。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想和你们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看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大——,大——,大——,小——,哎,你们猜老师接下来会说大还是会说小?你怎么知道我会变什么?秘密就藏在糖果店的购买记录里。秘密是什么呢?一起来看。
二、激趣部分
(一)初步感知概率:猜测小顾客会买什么商品
1、师:第一个顾客叫小美,请小朋友仔细看,小美第一次买了什么?第二次买了什么?第三次买了什么?第四次买了什么?已经买了几次?其中,一共买了几次棒棒糖?几次QQ糖?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次数多呢?
过渡语:你们猜,她第五次会买什么东西?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小美第五次买了棒棒糖,从她前四次买糖记录就可以看出,买棒棒糖的次数最多,次数多,下一次还买棒棒糖的可能性就大,所以下一次她最有可能还买棒棒糖。
2、师:洋洋来糖果店第一次买的是什么?第二次买的是什么?第三次买的是什么?第四次买的是?洋洋已经买了几次东西?其中,买了几次棒棒糖?几次QQ糖?几次跳跳糖?仔细观察这个记录表,猜猜第五次洋洋会买什么呢?为什么呀?还有其他理由吗?
过渡语:是这样的吗?听洋洋说话。真厉害,小朋友都猜对了。洋洋买跳跳糖的次数最多,所以他下一次还会买跳跳糖。
小结:小朋友们,哪一种糖果买的次数多,就说明他喜欢这种糖果,下一次客人也最有可能买这种糖果。买的次数越多,下一次买的可能性就越大;买的次数越少,下一次买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运用概率猜测幼儿会选择的物品
师:小朋友们,糖果店最近进了很多受欢迎的糖果,你们想不想去选购?糖果店欢迎你们听着音乐搬板凳轻轻地上座位,选购糖果有要求,今天限购三次,听我的口令一次选一种糖果,将你要选的糖果图片依次摆在你的胶泥板上,安静等待,音乐结束就要面向我坐好,听懂了吗?播放上座位音乐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播放操作音乐
第一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第二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第三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请小朋友放好糖果,调整板凳面向我坐好。
师:谁来说一说你三次都买了哪些糖果?
一位幼儿回答。
师:你第一次买了?第二次买了?第三次买了?这三次中你一共买了几次XX糖果,几次XX糖果,在这三次中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次数多,那下一次他会选什么糖果呢?我们猜下次你会选择XX糖果,对吗?
(幼儿:对)
师:看来只要了解购买糖果次数的多少,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得猜测下一次小朋友有可能会买什么东西。
(幼儿:不对)
激励语:你的思维很清晰,表述得很完整,小朋友们把掌声送给她,请坐。
师: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购买糖果的次数多少,但是购买次数多的糖果有时下一次也不会被选择,我们觉得很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想不到的意外,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
师:还有谁想说一说你买了哪些东西?
引导语:你第一次买了,第二次买了,第三次买了,其中,买了XX-次,XX-次,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概率大?谁来猜测下一次他会买什么糖果?
过渡语:XXX,他猜对了吗?
(对)掌声送给他们俩。
师:小朋友们,你们相互介绍自己选购的商品,互相猜一猜下一次会买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选了这么多,可是我要知道所有小朋友购买各种糖果的次数就要一次次数,真的好麻烦,怎么办呢?
幼:记录下来
师:你的办法真好!老师有个好玩的魔法游戏就需要小朋友记录,看看我是怎么操作的?
师:这是一个有魔力的棉花糖,一面是红色,一面是黄色,抛棉花糖落地时哪一种颜色的棉花糖会朝上呢,我该怎么记录面朝上的棉花糖呢?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和一个魔力棉花糖,请小朋友抛五次,抛一次记录一次,只记录落地后颜色朝上的棉花糖,在次数对应颜色的格子里打勾,最后计算数量。(教师在大的统计表里示范一次)请你们现在开始安静的游戏。播放操作音乐
师:小朋友们,现在放下记录表和棉花糖,面向我坐好。
师:谁想分享你的游戏结果?
幼儿分享。
师:你第一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二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三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四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五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其中,红色棉花糖出现了X次;黄色棉花糖出现了X次,哪一种棉花糖出现的次数多?就从这五次结果看,下一次最有可能抛出哪种颜色的棉花糖?谢谢你的分享,掌声送给她。
师:请小朋友们相互说一说你的游戏结果。
师小结:小朋友们,学习了推测下一次可能性的这个技能,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这个技能,现在让我们也去告诉别的小朋友们吧!播放离场音乐。
活动反思
这是有关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的活动,孩子们前期听过《蜘蛛和糖果店》的故事,因此非常感兴趣,这节课通过三个步骤两次操作逐步感知概率和统计,非常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让孩子理解概率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是很困难的,但是孩子们可以理解买的次数最多的糖果就是小顾客最喜欢的糖果,喜欢的糖果下一次也最有可能购买。这节课一定不能啰嗦,多让孩子探索发现、表达,统计表的使用规则一定要说清楚,必要时可以做示范,两次操作材料都非常多,因此要提醒孩子自己收拾操作材料。
30、大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6、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7、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成人。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
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
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
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开始,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朋友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脖子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出色,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满活力,最后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四)延伸活动――有趣的小卡片
延伸活动中,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区域,为幼儿提供录象故事和故事小卡片,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按故事情节顺序排列故事小卡片。听完故事后,我又带小朋友们到室外去找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31、大班数学教案《4 的分解》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操作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2、初步感知4的分解规律,认识分合号。
3、通过游戏、操作,学习4的分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帽子、分合号、1-4数字。
2、纽扣、纸盘、PPT。
活动过程:
一、集体游戏:撒纽扣,学习4的分合。
1、教师:请每位小朋友数出4颗纽扣,小手放在盘子的上方。松开手后把钮扣撒下去,仔细看看盘子里有几颗纽扣,盘子外有几颗纽扣。
2、幼儿进行游戏,大胆的讲出自己的操作结果。请老师帮助记录数字。(结果相同不重复记录)
3、学习记录4的分解,认识分合号。
记录444
221331
4、教师出示分合号,幼儿观察。
二、出示教学图片—帽子,学习分类,进一步学习4的分解。
教师:羊妈妈给羊宝宝们织了好多顶漂亮的帽子,请你帮助羊宝宝把相同颜色的帽子整理在一起吧。
整理4
13
22
31
三、引导幼儿观察4的分解规律。
教师总结:左边的数字从小到大,右边的数字从大到小。
四、游戏---拍手打节奏。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2和2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3和1
活动延伸
在区域提供相应材料,供幼儿操作。
32、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半点钟》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学习计划自己的片断活动内容,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
3.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要珍惜时间。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时钟、自制的《半点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时钟》、《科学认识整点和半点》。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钟面上有几个数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游戏《拨钟报时》,教师拨钟,幼儿报时。如教师拨8点,提问:现在是几点整?分针指在数字几?时针指在数字几?
2.出示《半点作息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半点。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针指向数字8和数字9的中间,长针指数字6,是8点半。
3.师幼梳理:半点时,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如时针指向2和3的中间,就是2点半。
4.引导幼儿观察8点和8点半,比较整点与半点的不同。
5.玩游戏&《报时拨钟》,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
6.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认识整点烽半点》。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到区域继续游戏《报时拨钟》。
活动反思: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学前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半点》这个数学活动,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已掌握整点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半点的认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引导幼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树立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第一组通过观察和操作,能读出钟面的时刻,探索钟面半点指针的规律;第二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与辅导下能读出钟面的时刻,理解半点指针的规律;第三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与辅导下能指出半点指针的规律,可以跟读钟面的时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1、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做课间操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幼儿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幼儿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幼儿看钟面的时刻,再想一想半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幼儿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6,时针最后走过数字几,就是几点半。”的规律。
2、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活动中,我注重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在这个时间正在做什么”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幼儿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活动中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情境,让幼儿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孩子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
33、大班数学教案《美丽的花图形》反思
活动目标: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菱形、长方形、梯形几种平面图形的认识。
2.通过观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正确的区分六种几何图形。
3.发现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组成的花,动物图片。
2.给每位幼儿准备一盒七巧板。
活动重点:能正确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几种平面图形的形状。
活动难点:
1.正方形和菱形的区别。
2.六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激趣导入本课。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2.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开了。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幅美丽的花,小朋友们想看吗?出示由菱形、三角形、长方形、圆组成的两幅美丽的花。
3.让幼儿说说这些美丽的花漂亮吗?(漂亮)它们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的特征是什么?
4.出示手工折的燕鱼,让幼儿观察,指名说说燕鱼身体的外形各是什么图形?
5.出示小鸡、小猪、小狗的图片,分别让幼儿观察说说他们的外形各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6.让幼儿观察我们活动的教室和生活的地方,说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菱形和梯形。
7.指导幼儿区别正方形和菱形的区别。
小结;正方形和菱形都有相等的四条边,正方形的四个角相等,菱形的两个对角相等。
8.拼图游戏。(给每个幼儿发一副七巧板)
9.拼好自己喜欢图案的幼儿自由汇报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景物?
活动延伸:开展图形拆分和拼搭活动,让幼儿感知图形的变化关系。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时幼儿的兴趣较浓,人人参入观察美丽图案各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说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菱形和梯形的时候,幼儿对生活中物体的表面是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说的较多,难点对物体表面是菱形和梯形说的较少,区别的不太清。也许幼儿平时不注意观察,见的较少教师引导的不到位的缘故。在拼搭游戏活动中,幼儿只能拼搭常见的景物。想象拼搭的能力较差,今后要加强幼儿动脑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4、大班数学教案《排序方法多》反思
活动目标
1.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多特征排序的方法。
3.感受排序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整理”画笔图片;“画笔排排队”组图;“整理画册”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请幼儿操作排序激发兴趣
——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买了一些新铅笔,请你帮忙把它们放进盒子里。
——铅笔都放进盒子里了,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铅笔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的?
二
出示组图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进行排序
1.出示组图“画笔排排队-削铅笔”,引导幼儿了解画笔可以按照粗细进行排序。
2.出示组图“画笔排排队-上颜色”,引导幼儿了解画笔可以按照颜色深浅进行排序。
三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排序在生活中的作用
——奇奇和妙妙画完画,要把画放进画册里,可是画册太多太乱了,他们想先整理一下。他们想了一些整理的办法,分别是什么?
——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给画册排序?
四
请幼儿分组整理活动室在实践中进行巩固
——我们的活动室也需要整理,请小朋友们一起帮忙。
——在整理之前请想一想你负责整理的东西可以用几种方法来排序?你想选择哪一种?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35、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加减法》反思
活动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36、大班数学教案《小狗的明信片》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梯形,巩固对梯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尝试用正方形纸折或剪出梯形。
3、愿意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等腰梯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等腰梯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若干
幼儿用书、正方形纸、剪刀
活动过程
1、找出梯形的明信片。
(1)小狗给好朋友小猫寄了一张明信片、这真是一张特别的明信片,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等腰梯形的明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它象梯子,是张梯形的明信片。
(3)小动物们都觉得小狗的梯形明信片真有趣,它们也都想要一张梯形的明信片。看看小狗这儿还有梯形的明信片吗?
(4)教师出示多种形状的明信片,请幼儿观察并找出梯形。
2、幼儿操作活动。
(1)给梯形涂色。
(2)记录图形数量。
(3)变梯形。
3、活动评价。
我在导入时提供的形状一种是幼儿认识的图形,一种是幼儿不认识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帮助幼儿辨别什么是梯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认识梯形,难点是探索不同形状的纸变出梯形的各种方法。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请幼儿观察、比较。帮助幼儿辨别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有两条平平的边,还有两条斜斜的边。
动手操作,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取新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两个动手操作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变梯形”,我准备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请幼儿想办法把这些形状的纸变成梯形的纸,一开始,很多幼儿都不太会,我提醒幼儿可以把它先折一折,让它变成梯形后再沿着折痕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幼儿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把这些图形都变成了梯形,本来这里还要请幼儿把变梯形的方法记录下来,但这里时间太长了,所以我临时改变了计划,请幼儿变好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变的就可以了。
第二个操作活动是“给梯形涂色”,我准备了有各种图形拼成的人、房子、马,请幼儿找一找梯形在哪里,找到后给梯形涂上颜色。这一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了更深的印象。第二个活动中幼儿的成功率明显的提高。以上两个活动让幼儿很好地感受了知识形成的各个过程,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行为更加主动,有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
-
教孩子学习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
发展幼儿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的教案
-
教孩子学习将图形片按颜色分类的方法
-
数学活动:得数是4的加法
-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按群计数
-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 滚一滚
-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我们的身高
-
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钟》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漂亮的包装盒》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的组成》反思
-
大班数学课教案《6的分解和组成》反思
-
英语课文 《Lesson10:First,Second,Third》教案
-
我在乎明天
-
未来的眼镜
-
大班教案《滑滑梯》
-
中班教案《动物音乐会》反思
-
家居城朋友圈文案34句
-
摩尔庄园情侣昵称,又甜又好听334个
-
姐妹群聊名称大全搞笑400个
-
好看的游戏名字带符号422个
-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