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父与子》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父与子》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父与子》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父与子的亲情。
2、尝试用语言、声音、动作等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3、初步感受漫画夸张、有趣的特点,喜欢看画面。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课件《父与子》
2、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看"父与子"的图片,熟悉人物。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
2、欣赏漫画一《射击》第一幅他们在干什么?你认为爸爸的枪法准不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幼儿学一学爸爸射击的样子。
3、依次看漫画《射击》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大胆的用动作语言,声音来表现对画面的理解。
4、欣赏漫画二《足球》第七幅看爸爸的头上怎么会有个包的?幼儿回答。
出示全部漫画〈足球〉,请幼儿观看欣赏并回答,爸爸头上的包是怎么来的。
提问:"为什么儿子会把爸爸的头当足球踢?""如果是你把爸爸头上踢了个大包,你会怎么做?""最后儿子和爸爸怎么了?"请幼儿再依次欣赏一遍。
5、表演漫画
(1)集体表演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扮演爸爸和儿子,想一想,爸爸被踢了会说什么?儿子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和动作,请你们表演。
(2)个别表演
(3)表演给听课老师看。
活动延伸:
1、丰富幼儿对漫画知识的理解。
2、请幼儿回教室说一说,画一画自己和爸爸的好玩的事情,制作成漫画给大家欣赏。
活动反思
漫画来源于生活,喜闻乐见,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的夸张、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欣赏的特点。孩子们喜欢看漫画,尤其是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和图片十分感兴趣,每一次都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幽默的地方还会开怀大笑。
2、大班美术教案《七星瓢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主要特点,大胆设计美丽的外衣和舞台。
2、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3、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教学难点: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七星瓢虫图片、教师范画、蜡笔、画纸、知识准备熟悉儿歌《大老虎照相》
活动过程
一、谈话猜谜语引入。
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大老虎很想有朋友让它照相,可他找到了吗?(没有)今天,有一位勇敢的小虫子愿意当老虎的模特,想知道它是谁吗?
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二、欣赏图片,认识七星瓢虫。
师:孩子们:七星瓢虫也来到我们教室做客,我们一起来和它打打招呼吧!(你好,七星瓢虫)我们一起仔细观察,七星瓢虫是什么样子?(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并用语言描述)
1、头是什么形状?头上有什么?
2、身体是什么形状?身体上有些什么?
3、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翅膀有几个花纹?是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翅膀覆盖下的腹部成节状,这样的小虫子就是一只小昆虫。
三、教师示范绘画,学习用黑线流畅勾线。
师:孩子们,我们去照相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准备?(穿好看的衣服、、、、、、)七星瓢虫也想有一件漂亮的外衣,我们一起帮帮它好吗?
1、教师示范画七星瓢虫的样子;(先画椭圆形的身体、再画半圆形的头,头两侧有一对半圆形的眼睛,头顶有一对触角。身体用一根横线分成胸部和腹部,两侧共六只脚)
2、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设计七星瓢虫的外衣并用语言描述;
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图案的外衣?
3、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七星瓢虫照相的舞台并用语言描述;
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样的舞台?
4、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教师作品:(鲜艳的外衣、彩色的舞台、浅色的背景、黑色勾线)。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出作业要求。
师:孩子们,我们开始给七星瓢虫设计吧!记住我们设计的步骤:
1、先画出它的样子,然后添画出外衣的图案、再设计不一样的舞台;
2、给所有的图画涂抹上漂亮的颜色:七星瓢虫和舞台的颜色要深而重,天空运用横涂法轻轻涂抹;
3、给七星瓢虫和舞台用黑色勾线(注意勾线要流畅);
4、绘画的时候注意物体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添画的图案是否有创意、画面是否干净、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孩子们,赶快设计吧!
五、评价活动: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师:孩子们,我发现我们大二班的孩子特别能干,都设计出了美丽的作品,请孩子们欣赏一下同伴的作品,谈谈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1、幼儿用欣赏的眼光互评,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2、请有个性的幼儿自评或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评价。
六、结束活动。
师:孩子们,我们为七星瓢虫设计了这么多美丽的外衣和舞台,它一定很高兴,我们赶快把我们的设计送给它,让它选一件最喜欢的外衣穿着去给老虎当模特,好吗?
教学反思
艺术活动的评价意义是不言而寓的。通过评价,孩子们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知道自己和同伴在本次艺术活动中的表现,更能从欣赏同伴作品中扩展思维。本次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我比较注重了幼儿的全体表现,既有画面布局好的(杨新鸿),有色彩好的(钟俊宇),也有画面干净的(陈灿),特别是进行了大胆设计的,有独特想象的(娄炜臻)等,我还注重了让幼儿用欣赏的眼光相互评价,幼儿对自己作品的独特介绍,更有教师精彩点评。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的评价活动显得比较仓促,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应该在评价前让孩子做做手指游戏,既放松了孩子的手指,也让孩子们集中注意进行评价。
3、大班美术教案《蚂蚁王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搬家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不规则的纸,表示“蚂蚁的家”。黑色粗细记号笔。
2、课件图片:蚂蚁王国、蚂蚁搬西瓜、蚂蚁健身房、蚂蚁厨房。
3、展板:蚂蚁通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师:孩子们,还记得昨天看过的《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为了把大西瓜搬回家,它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最后,它们还把西瓜皮做成一个西瓜滑梯呢!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还想再看一看这群可爱的蚂蚁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到地下通道,参加蚂蚁王国把!
二、欣赏讨论
1、出示背景“蚂蚁王国”
师:“欢迎来到蚂蚁王国”,你们看,小蚂蚁的家就在地下的洞里,这些洞看上去很小,可是在小蚂蚁看来他的家又大又舒服,家里什么东西都有,而且,每个家都有好几条路直通地面,它很像我们地下的什么地方呢?(幼儿:地下超市、停车场、地铁车站浔一个蚂蚁洞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吧!
2、欣赏与讨论:
(1)打开一号家:看,这里的蚂蚁在干什么呢?(小蚂蚁们在搬西瓜)小蚂蚁搬的西瓜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块西瓜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块西瓜很大)这么大的西瓜蚂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只蚂蚁用的力气最大?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蚂蚁能搬动大西瓜吗?(戴帽子的蚂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我也很喜欢这只蚂蚁,让我把它请出来和你们见个面吧!(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身体,小手用力抬,两脚颤巍巍,戴顶小帽子,触角翘一翘,皱起小眉头,用尽大力气。)
(2)我们再去二号家看看,这回小蚂蚁们又在干什么呢?(打开二号家:健身房)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荡秋千……那么荡秋千的小蚂蚁你们会画吗?谁来把这只爱运动的蚂蚁画出来,先画简单的身体,再来添画四肢。看看它的手和脚都是怎么样的?(小手抓绳子,手臂弯一弯,小脚往上抬)蚂蚁们运动的真开心,我们再去看看三号蚂蚁家。
(3)猜一猜三号洞穴还会发生什么更有趣的事呢?这是哪里啊?(厨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用放大镜生火做饭呢!这只小蚂蚁怎么没有身体?(身体被石头挡住了)先画小石头还是先画身体呢?(先画小石头再画身体)找一找这张画上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先画哪些地方后画呢?
小结:原来只要小手小脚变一变,眼睛嘴巴动一动,可爱的小蚂蚁就画出来了,如果再添画一些背景,小蚂蚁就更加可爱、有趣了。
三、交代要求,引导创作
师:“蚂蚁王国的家都住满了小蚂蚁,小蚂蚁们要搬到一个更大更漂亮的新家去了,它们还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呢?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当你听到音乐开始播放,你的工作就开始,当听到音乐停止就请你放下你手中的笔,搬好椅子快快回到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故事。”
四、评价
1、师:老师已经为你们造好了地下通道,如果你的小蚂蚁已经完成了,请你可以去和好朋友一起讲讲你画的蚂蚁在干什么?也可以走过通道到其它蚂蚁的洞里看一看!
2、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注意评价幼儿作品中好的动态,表情和辅助线添加。
【活动反思】
这节美术活动课,我的整个思路是:开始以故事形式来引出《蚂蚁王国》,故事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让故事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然后跟着我的思路一起走进蚂蚁王国。进入蚂蚁王国后介绍蚂蚁的种类。分为蚁后、雄蚁、兵蚁跟工蚁,而这里只是以课件方式简单而快速的自我介绍,之后我用一些简单的话语让小朋友明白。再就是介绍蚂蚁的特征,用儿歌的方式进行总结(蚂蚁外形要牢记,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三对细足在胸部),然后就是如何画蚂蚁,我以基本形状为准,头为一个大圆,胸为一个小圆,腹为一个大点的椭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两边各三只脚,头里面为加上眼睛嘴巴之类的,腹部画上一些花纹。然后就让小朋友自己在图画本上面画蚂蚁并为加上颜色。最后是评点小朋友的画后引出课件中一位小孩子画的蚂蚁王国而总结延伸引出下节课的内容。
从整体上来看,我这节美术活动课对比去年的一节课来说是成功的,让小朋友随着我的思路来,学会了画蚂蚁。可是画出来的蚂蚁都是差不多的,少了小孩子该有想象力跟创造力(这是我感觉很失败的地方)。而且一堂课下来,我与小朋友唯一的互动就是小朋友在画蚂蚁而我在下面进行的个别指导的时候。还有我在黑板上面所画蚂蚁的触角跟足都是双线,对一些操作能力差的小朋友很有难度,有的小朋友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触角画成兔子耳朵。其实这里可以把触角跟足改成折线加上一个小圆点的方式来介绍,小朋友更能以接受。更能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小朋友。
4、大班美术教案《拓印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能积极尝试用不同形状的材料进行组合创作拓印画,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 感受拓印乐趣和美感,喜欢参与拓印活动。
3.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材料,红黄蓝绿水粉颜料,抹布,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拓印画,感受拓印组合的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它们是什么形状组合在一起的?
3.小结:老师用扇形和长方形变成了太阳,用许多个圆形变成了花朵……
二、观察材料,讨论自己要创作的拓印画,了解拓印的方法
1. 出示材料
小朋友一定也很能干,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材料,你想用哪些形状变成什么?
小结:这些形状经过组合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许多东西。
2. 教师示范拓印的方法
刚才小朋友想的都很好,可是这些形状到底是怎么到白纸上的?
小结:小朋友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材料,需要用到的那一面形状蘸满颜料,轻轻印到白纸上,轻轻拿起来放回盒子里。像这样的画叫拓印画。
3. 在拓印中要注意什么?
小结:当你想要另一种颜色时,你可以用另一面。当你觉得颜料蘸太多了,可以在边沿舔一舔。当你手脏了时,可以在抹布上擦一擦。
三、幼儿操作
桌子上放了许多材料,小朋友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材料用拓印的方法变成一幅漂亮的画。
四、集体欣赏、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有创意的画给予鼓励。
2.你喜欢哪幅画,它用了什么形状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的。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拓印,孩子在活动中的状态体现出他们在拓印的经验上是很缺乏的,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工具和颜色,甚至该怎么用都不太清楚,只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印。但是我的讲解还不够清晰,幼儿在操作时不太明确,加入一些个别幼儿的示范会更好。
5、大班美术教案《折纸蝉》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折纸符号的理解,尝试看图独立折出作品。
2.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学习折纸蝉并进行添画,感受手工活动的快乐。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折纸步骤图、卡纸若干,幼儿用书资源,水彩笔,绘画本,胶棒。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蝉,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一)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二)生活习性介绍。
二、看图示,引导幼儿学习折蝉的方法。
(一)出示蝉的折纸步骤图,(教案出自:banzhuren)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步骤图,介绍材料,尝试折纸。
(二)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请幼儿清楚地讲述制作步骤,教师总结。
(三)教师再次示范并讲解折纸过程中的难点。
(四)幼儿再次尝试,教师总结。
(五)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进行添画。
三、作品欣赏与评价分析
(一)幼儿自评、互评。
(二)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以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为导入,教授新课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折纸。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巩固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所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展示折纸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对折纸情况的进一步思考 “如果要计算两张纸的阴影部分加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哪些算式?”从而引出第二个活动:列算式。在这个活动中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能力。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观察列出的算式进行思考可以将算式分为几类?在分类进行计算过程了解到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引出了第三个活动: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以“1/2 +1/4 ”为例进行小组内的探讨之后进行小组汇报,最后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得与失分析如下:
1、肯定点:(1)本节课的设计中包含多次的小组讨论,并让较多的小组进行汇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算法,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性的理念。(2)设计折纸活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3)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算式的规范性。 2、不足点:(1)设计过程中以复习通分为导入,将学生的思维定势在通分这个圈内,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2)设计折纸活动时,没有完全发挥出折纸的作用。这一部分可改进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折纸进行计算。学生在折纸进行计算过程中,引发思考“通过折纸进行计算较为复杂,有没有较为简便的方法呢?”从而导出从通分的角度进行讨论。(3)在小结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小结应交给学生,教师针对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从而揭示异分母分数的算理。
也许现在的我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的处理措施有些“不成熟”,但是我相信只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将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6、大班美术教案《树叶粘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通过组合构成各种画面,能用拼贴方法制作叶子画。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叶子。
2.制作材料:各种纸、双面胶、剪刀、记号笔、油画棒等。
3.数码照相机、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发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去采集种子了,在路上我们还收集了许多树叶宝宝。看,今天老 师把这些树叶宝宝都带到我们这里来了, 它们想请小朋友说说秋天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来学一学树叶飘落的样子。(放音乐)。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的想象。
老师:小树叶很高兴,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呢。请你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和他做朋友,并说说它像什么。
老师:看看这片树叶像什么呢?边说边用手在身后做摇尾巴的动作。
你们看这片树叶像金鱼的尾巴, 那么还缺了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金鱼的身体 (嘴和眼睛)呢? 小朋友想了好多办法,还想到了用工具把树叶进行加工的好办法。
3.幼儿制作叶子画。
老师:今天我们就用树叶来拼一拼、 贴一贴、 画一画、 剪一剪, 把你喜欢的图案做出来好吗? (幼儿动手制作)
4.展示作品,体验树叶粘贴的乐趣。
活动反思
随着气候一天天的转凉,大树的叶子渐渐的的变黄,从空中慢慢飘落下来,给大地披上一件暖和而又美丽的外衣。小朋友三五成群的蹲在地上捡着自己喜欢的叶子,有的玩着树叶游戏,有的把叶子夹在书中,有的把叶子组合在一起拼摆成图。多美的秋天,多聪明的小朋友啊!孩子们舍不得这么美丽的秋天离我们远去,那我们为何不留住秋天,让小朋友在这个秋天里有个美好的回忆呢?
根据幼儿的喜好,为了留住秋天 我们开展了树叶粘贴画活动。小朋友及家长们都积极的收集着各种各样的叶子,为活动做准备。
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通过观察、创造、想象,再及时地提问开放性的问题:这片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幼儿众说纷纭。有的说像鸭蛋;有的说像太阳,想法各不相同。此时幼儿的思维已经被开发出来。随后我把范例一一展示出来,幼儿几乎欢腾起来。看着这些美丽的图案,再看看这神奇的叶子,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制作这迷人的树叶画。最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用自己的方式去把叶子粘贴成各具特色的画。幼儿的创作五花八门,有小狮子、小松鼠、长颈鹿、小鸟、金鱼、船等等。可以看出幼儿真的动脑了,真的用心了。
从整节活动的效果看,幼儿对树叶画的粘贴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它即可让幼儿动手又能动脑,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7、大班美术教案《秋叶飞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叶子的外形,能根据外形展开丰富的想象。
2.能根据叶子原有的形状,运用剪、拼贴、贴画等技巧组合各种图形和场景。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压制好的多种形状的叶子、剪刀、胶水、白纸。
2.树叶粘贴画范例。
活动过程
1.秋姑娘的礼物。
秋姑娘给小朋友们带了一件神秘的礼物,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后打开纸盒观看礼物,并请幼儿观察本组的叶子, 看看它们额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说一说这些叶子像什么。
2.出示范画展示叶片的造型想象。
枫树叶子可以做金鱼的尾巴,银杏的叶子可以做蝴蝶的翅膀,等等。
3.教授制作过程。
教师讲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的问题。
4.幼儿粘贴、美化作品。
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运用剪、拼贴等技能,创造性地利用叶子进行造型,或者组合拼摆、添画,使之成为一副漂亮的图画。
5.欣赏作品。
作品完成后师幼共同欣赏。
活动反思
一、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作品内容及目标进行适当的删减。
本节课去年已经上过,我在去年已经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了完善。如:除了把原来的散文欣赏活动内容改为故事课,还把其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选用了结构相同,意义相仿的前三段,而把最后一段幼儿比较难理解,句式又不同的内容删掉,改为能唤起幼儿想象的“树叶飘呀飘。。。”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在准备活动中添加了大图书绘本,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2。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3.乐意用动作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二、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的欲望。
在组织形式上,我选择了动静交替的形式开展,开头部分我首先用抛洒树叶的方法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秋叶飘落的意境,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树叶落在了小船上、树叶落在了小沟里、树叶落在小河里。。。然后我用一句: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中的树叶到底落在了哪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很自然地引入老师讲述的故事中。接着我采用分段讲述提问,角色表演相结合的方法,每段变换不同的角色扮演,师生共同扮演角色,让幼儿在情景的扮演中学会角色的语言,从而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幼儿从头至尾处于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学习,较好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连今天新来的小朋友和平时一直不愿参与的徐志浩小朋友也快乐地参与其中,最后在和小朋友一起看大图书一起完整讲述故事的氛围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三、在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本课题开展时,天气一直阴天,所以没有给幼儿提供较好的观察机会,以至不能较好地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中还应提高自己的应对策略:当我在讲完故事第一段后提问: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怎样对树叶说话时:沈润曦小朋友回答说:“树叶,我做你的好朋友好吗?”我没有及时回应,而是说:小鱼是这样说的吗?总想把幼儿的回答很快地拉到自己预定的答案之中。直到第二段时,我才作出了较好的回应:你说的不错,你想和树叶做好朋友,可小蚂蚁和你想得不一样啊,让老师来悄悄问问它就知道了,从而较好地回应了幼儿。可惜反应稍迟了一点。因此,教学工作是一项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以上是我自己上完这节课的反思,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探讨提高。
8、大班美术教案《种子贴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绿豆、赤豆,进行种子贴画。
2、体验创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桌绿豆、赤豆各一盒,若干勾画了物体轮廓作品、双面胶。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种子贴画”范例。
师:“你喜欢哪幅画?它用了哪些豆豆?”了解可以用一种豆或两种豆交替排列,也可以用一种豆贴出轮廓,细小的部分用另一种豆。
2、教师示范,勾画物体轮廓,要求幼儿画的要大。
3、教师提出要求:
(1)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纸来贴,也可以自己设计,勾画时要画的大一点。
(2)粘贴时,不用取很多豆子,豆子落到桌子要拣起来。
(3)全部粘贴后,用手掌轻轻地压一下。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粘贴豆子时,手不要压到双面胶上,以免粘不住。
5、展示作品,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作品。
活动反思:
由于原来的“豆豆艺术”是区域化活动,给相片做相框、种子贴画,在提供的材料上没有兼顾到能力差的幼儿,所以在粘贴时豆豆是挤在一起,看不出所贴的物体形象;黄豆太大,粘上去后,当作品拿起来时,却掉了下去,而重新设计、组织的活动,有了较好的效果,当作品贴到柜面上时,孩子们看到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轮船、小熊、房子、火箭、蜡笔。。。。。。真正体验到了创作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提醒我们所提供的材料的难度要与孩子日常经验相结合,对幼儿的技能要求也要作出正确的评估,观察、了解孩子的需要是一个前提条件,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材料,让他们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原来的粘贴相框的活动只是单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线条为主,这一操作任务对孩子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了,这就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调整材料,作出应答。这正是《纲要》中提倡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9、大班美术教案《吹画梅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吹画的乐趣,激发吹画的兴趣。
2.能够保持画面整洁,准确体现出梅花。
3.学会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梅树和梅花的基本特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
PPT、棕色颜料、毛笔、粉色颜料,白纸、纸巾、梅花图片若干、范例。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片。小朋友们看,这张图片上是什么花呢?
教师出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结构、形态、颜色。
师:嗯,这就是梅花。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梅花有什么特点呢?
鼓励幼儿大胆观察并讲述梅花的特征。
二、引导幼儿学习吹画的方法
师:我们认识了梅花,那今天呀,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利用吸管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画梅花。我们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颜料、毛笔。
师:首先,看一下这幅漂亮的梅花该怎么制作。先拿起毛笔,蘸上一滴墨汁,轻轻地滴到画纸下方,拿起吸管,(教案出自:www.banzhuren.cn)深吸一口气,吸管的一端对准墨点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态。树干就做完了,等到墨干了,我们再用右手食指印上印泥,点出梅花。(讲明制作过程)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在制作之前呢,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小朋友注意。一定不要弄太多的颜料,不要将颜料吹到画纸的外面,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好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现在开始作画吧!
幼儿在画面上练习吹画梅花。幼儿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多吹几棵梅树,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的方法。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画,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讲述
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副美丽的吹画《梅花》。
活动反思:
本次课总的来说,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好。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有很多的不足,现小结如下:
第一、整个活动下来基本还很顺利,大致的环节都交代清楚,但是在示范讲解的时候,教师超之过急,点画示范的时候,请孩子将手指跟着老师伸出来点画的时候,没有交代清楚是右手的食指,而且在请幼儿尝试点画的时候,才想起来用抹布擦干净,各个活动的环节教师没有一步步的示范好,可是孩子的操作的时候还是比较好的,大多数孩子能按点画的步骤一步步做下来非常好。
第二、课前考虑不周到。不应一直平放着示范,很多幼儿都不能看清楚老师的示范过程,只有个别的孩子看到,多数的孩子还看不到。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活动中,应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看到教师的示范讲解。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感想颇深,更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准备和经验都不足。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积累更多的美术教学知识,让自己更加快速的成长,在各个方面有所提高。
10、大班美术教案《图形世界》含反思
设计意图:
我园电脑室使幼儿最喜欢活动的场所之一,他们喜欢在这里玩游戏、听故事、画画,孩子们对图画文档中"图形的拖动"非常感兴趣,他们总是把不同的图形拼贴在一起,想象着这些图形的组合像什么?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大班级电脑绘画活动《图形世界》,让幼儿展开想象,在图形世界中发挥自己的智慧。
活动名称:电脑绘画《图形世界》
1.继续熟悉电脑画图的基本操作,并能灵活运用
2.会通过简单图形的拖动,发挥想象组合完成色彩丰富的创意画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画图工具的灵活运用
2、难点:图形组合成为完整的画面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电脑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以电脑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电脑绘画比赛为线索,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二、进入图画文档,练习引入主题1.教师请幼儿自己进入图画文档(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图画)
2.按照教师的提示让幼儿拖动不同图形(如:圆形、椭圆形、矩形、圆角矩形等)
3.激发幼儿想象,使幼儿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实物与图形相联系。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首先确定绘画主题,将自己绘画的主要内容设置在图画文档的最中间,画面要大。
2.教师在巡回的过程中对色彩搭配协调的幼儿及时鼓励表扬。
3.教师对能力弱的幼儿个别辅导。
四、展示作品、相互观摩。
1.先画完的幼儿可以离开座位欣赏同伴作品,谈谈谁画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2.幼儿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教师提醒幼儿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
五、教师小结,带领幼儿去户外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该活动,我从幼儿对电脑绘画的兴趣和专注中感受到现代教育工具给幼儿带来的快乐。感受到自己活动组织的成功。
在整节活动中,幼儿对电脑的操作和画图文档的使用都非常熟练,孩子们用丰富多彩的图形及拖动的变形图形组合成了别具特色的画面,如:海底世界、高楼大厦、火车、汽车、轮船、房子、小鸟等,并在自己的操作中,尝试使用了喷枪的绘画装饰,使自己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漂亮。
从本活动看出,电脑绘画的形式应该在幼儿园多给孩子进行实施,使现代教育手段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11、大班美术教案《唐装秀》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2、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发现剪纸的简单规律。
3、培养交往能力;能与伙伴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乐趣。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重难点:
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孩子艺术兴趣。
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发现剪纸的简单规律。
活动准备:
1、各色正方形彩纸 、剪刀 、步骤示意图 、唐装展PPT、背景音乐《花好月圆》 、团花样品并标在卡纸上、要装饰的唐装衣服、展板。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观看“唐装”服饰展(视频)。
——今天,我们一起去观看一场精彩的服装展,那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而且这些服装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2、交流、讨论,了解唐装,喜欢唐装。
——你们知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服装吗?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们喜欢唐装吗?
——你喜欢唐装的什么呢? (颜色、图案非常美)
师:恩,老师也觉得唐装很漂亮,特别是它鲜艳的颜色和她身上的团花。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唐装,可是它的身上还没有团花,如果有了团花,这件唐装就更漂亮了。我们今天就来设计漂亮的团花,让唐装变得更漂亮,好吗?
老师:昨天我们在欣赏中国民间剪纸的时候团花它的花纹是对称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剪出对称的花纹呢?
师:恩,你们真聪明,以前我们也试过折叠的方法来剪对称的图案!那么今天老师要介绍一种新的折叠方法,请你们先看一看,想一想,你能看懂这些图吗?谁愿意来试一试?(幼儿尝试折,教师辅助) (虚线表示折)
3、幼儿尝试剪团花。
——教师:折好后,我们在这个三角形上剪,它能变出团花来吗?。
介绍材料:那我们就选一张纸来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成功,好吗?老师给每组的小朋友都准备了彩纸、剪刀、铅笔、每人一个垃圾筐。请你选择你需要的工具来制作团花。剪的时候要注意把小纸屑剪进框内!
——师:小朋友,你们剪出漂亮的团花了吗?
——请个别幼儿展示作品。你是怎么制作团花的呢?用了哪些工具呢?
——师:恩,你们剪的真棒。老师昨天也剪了团花,你们觉得漂亮吗?
——哪里比较漂亮呢?(花边、图案)
——师:你们想不想剪出漂亮的花边呢?其实找到方法后,你也能剪出漂亮的花边哦!你们想不想学呢?
4、师介绍剪花边的方法
——我们来仔细观察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三条边,一条是封口的边,还有两条是有嘴巴的开口边。两条开口边中呢,一条长、一条短。我们只要找到短的那条开口边。在上面设计漂亮的花纹,团花的花边就会变得好看了。瞧,(出示展示图)老师设计了三种花边。波浪花边剪出来就是这样的…….,学会了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多的花边呢!
——师:团花除了花边,中间的图案也是很重要的。另外两条边就是剪中间部分的。你们看老师来剪一下吧!
5、师示范剪
——用故事情境介绍剪的方法:今天,小剪刀要去玩耍了,它爬上了高山,沿着弯弯的小路走着(剪弯弯的线),它又来到了平平的大路上,走呀走呀,“哎呀,小剪刀,小心,前面要没路了。”于是,小剪刀只好回头了,左绕又绕,小剪刀可真调皮,终于走出来了(纸可以转方向)。走了那么远的路,小剪刀的肚子饿了,“咔嚓”它咬了一口,咬了个三角形出来,“咔嚓”又是一口,咬了个圆形,左一口,右一口,它吃好多好多,肚子才会饱呢。玩得真累啊,该回家休息了……
—— (打开)美丽的团花就剪好了。
6、幼儿操作,装饰唐装。
——(播放花好月圆喜庆音乐) 老师:你们想来试一试吗?想和小剪刀一起去玩耍吗?那么团花完成后,请你装饰在唐装上让她变得更漂亮吧!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注意观察幼儿的折法是否正确,提醒幼儿边角对整齐,可以看示意图折
(2)引导幼儿从开口处开始剪,不能把中间剪断
(3)多剪弯线条、图形等,剪的过程中不要打开看
(4)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孩子
(5) 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老师一旁观察)
7、活动讲评
——老师:谁来介绍介绍你的作品,问孩子你是怎么剪的?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漂亮? (从对称、图案。颜色等方面说一说自己的团花作品。)
活动反思:
1、 整节课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导的教育理念。幼儿说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动得多。
2、 在活动设计上,我注意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先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条件尝试。在活动的第三环节,我运用预先创设好的剪纸环境(这些剪纸比较简单,有规律,便于幼儿学习),引导幼儿近距离的欣赏、触摸、观察、感受剪纸的细节特点。通过主动观察探索,发现剪纸的图案是有规律的,剪纸的花边是各种线条,而团花上的图案则是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适合幼儿模仿练习。
3、 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学习的平台。 一个成功的幼儿教育活动,是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享受到美感和愉悦。因此,我认为这次活动达到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不足的是整个活动时间较长。
12、大班美术教案《蔬菜拼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用几种蔬菜的切片在圆形或方形盘子上进行图盘造型。
2、能用对称和色彩搭配的方法进行构图。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的切片。
2、方形盘子和圆形盘子多个。
【活动过程】
1、用《买菜》歌进入主题。
2、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菜场,看看菜场里都有哪些蔬菜?蔬菜分别是什么颜色?
3、师:蔬菜可以干什么?(吃)对。蔬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有益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
师:蔬菜除了吃还可以干什么?
下面老师为大家变一个魔术,小朋友们想不想看?闭上眼睛,不许偷看哦!
出示事先做好的蔬菜拼盘小花朵。
师: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小花)
仔细观察,这个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用哪些蔬菜拼的,进行叙说)
师:还想不想看魔术?这次老师变成一个更漂亮的,想不想看?
出示大公鸡拼盘。
小朋友们看看,这次老师变出了什么?
仔细观察大公鸡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用哪些蔬菜做的,先拼什么后拼什么,色彩的搭配如羽毛有几层,先铺哪一层,等方面进行叙说)
4、下面老师示范做一个彩色蝴蝶拼盘。
因为做的是蝴蝶拼盘,所以我们要把蝴蝶放在盘子的最中间。我用生姜切成一半作为蝴蝶的身体,拿出一个橙黄色的胡萝卜放在身体的一边,再拿出一个一样的啊胡萝卜放在身体的另一边,因为我们做的是花蝴蝶所以我们把蝴蝶的翅膀上再配上一个其他颜色的蔬菜,这样显的颜色比较鲜艳更加漂亮。下面我们用韭菜做蝴蝶的触角,瞧一只花蝴蝶做好了。但是盘子的边边上显的很单调,不是很好看,我们给盘子的边边上放一些蔬菜,我们这里选择黄瓜作为盘子的花边,再在绿色的黄瓜上放上一些红色的西红柿切片,红色配绿色这样才显得更加鲜艳。好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拼盘做好了。
5、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做蔬菜拼盘吗?(想)
好,下面请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或是模仿老师的作品,一起动手做做吧!
6、幼儿自己动手,教师在旁指导。
7、举办《蔬菜拼盘》展览,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从颜色、方位评价同伴的作品。请客人老师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反思】
价值分析:以一种略带神秘,而又轻松自如的语言作为导入。
观察与调整:以变魔术的方法作为导入能很好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欣赏部分则是采用开放式,自由化的形式,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导性,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感受到水果拼盘的艺术美,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水果拼盘的感受。
价值分析: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探索蔬菜拼盘的基本技巧,并提出记录方式。
观察与调整: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一名幼儿是从范例中找出的方法,而其他的幼儿则都加入了自己的创造在其中,说明“欣赏”已经对他们产生触动,这一环节的进行,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是一种带动,而且,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带动往往效果会出人意料。
以小组商讨的方式进行,让幼儿有了讨论和合作的意识。将如何记录放手给孩子们,在思维比受束缚之时,孩子们想了许多记录的方法。而且,在下面的操作环节中,孩子们还有更多不同的记录方法。当孩子在点数或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直截了当告诉孩子,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找出为什么会错的原因,再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
价值分析:通过品尝蔬菜拼盘让幼儿感受这些蔬菜的味道,在拼拼、吃吃中感受蔬菜拼盘的愉悦情绪。
观察与调整:让孩子吃水果是他们最高兴的事,每个孩子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在吃的同时,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以此作为活动的结束,轻松而愉快。
13、大班美术教案《麦秆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二、讲解,示范
1、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三、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四、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多媒体,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到画面,一幅幅美丽的麦秸画映入他们的眼帘,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发出“哇!好美”的赞叹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喜欢的画。孩子们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观点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接着,引导孩子们用麦秆作画的兴趣。放着优美音乐,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底版上制作麦杆画,意境非常地棒。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配角,适当的给予帮助,如在孩子做的大树画面上,引导他添加一些简单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最后讲评环节,我让孩子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用麦秆做了什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在介绍自己或是他人作品的过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今天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尝试做麦杆画,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我们把画拿到教室里布置出来吧!整个活动开展地比较有连贯性、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增强幼儿活动兴趣的作用,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里的互动效应,调动了孩子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麦秆和皱纸等的材料准备,放手让孩子操作,使孩子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创作。
本次活动在导入环节过于纠结,比较太多,教师的指导语还应加强,特别是幼儿操作的环节,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如何用语言进行指导是我下次活动要思考的。
14、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背景:
我们都知道,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对周围事物理解越深刻,美术表现的情感素材就越丰富,进行创作活动的动力就越充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具有丰富情感的题材是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情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是个快乐的大家庭,小朋友在朝夕相处中加深彼此了解,感情也日益深厚。以幼儿身边熟悉喜欢的人——自己的好朋友作为主题,易于幼儿把握、表现。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意。
2、学习观察同伴的特征并画出来。
3、在活动中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增进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名画欣赏《一群好朋友》。
2、幼儿已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学画过正面人物画像。
3、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名画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你们想看吗?待会儿,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然后把你看了之后的感觉告诉大家!
幼A:我看了这幅画,觉得有很多小朋友在看什么东西,有的心里很高兴,脸上笑嘻嘻的。
幼B:这个小朋友的脸真美,特别是她的嘴巴像两片花瓣很迷人。
幼C:这些小朋友手拉手在对我们微笑。
二、观察活动:我的好朋友
1、谈话引起幼儿观察兴趣。
师:我们看了刚才的画,发现小朋友每一张脸都不一样。首先是脸的形状,有方形、圆形、心形。头发呢,有的是长的有的是短的,有的梳着马尾有的是卷卷的。眼睛、鼻子、嘴巴也各不相同,就像我们小朋友的脸。现在请大家找一位好朋友,仔细看看,找出它脸上最特别或是你最喜欢的地方,然后请你上来介绍一下。
2、幼儿找到好朋友,进行观察。
要求:仔细观察,找出对方脸上最特别或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3、幼儿向大家介绍好朋友。
幼A:支嘉豪的眼睛很有趣,他开心时眼睛笑得能笑成一条缝,真的很有趣。
幼B:陈燕掉了两个大门牙,说起话来有点漏风,笑的时候有点难看。
三、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你们看得真仔细,找到了好朋友脸上最特别的地方,还有自己最喜欢的地方,那么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呢?
提出作画要求:
1、活动时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再仔细看看他脸上特别的地方或是最喜欢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2、画好后把绘画工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四、讲评。
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每幅画都很漂亮!现在就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活动延伸:
共同收集家庭成员之间的照片,制作成相册,鼓励幼儿根据照片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的脸部表情。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15、大班美术教案《创意公鸡》含反思
设计意图:
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绘画活动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即教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教师讲评,对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缺少审美的感知,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限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本节课我为幼儿提供技能知识的拐杖,自由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能够充分的创想与实践。
活动目标:
1、学画公鸡,突出公鸡的主要特征。
2、鼓励引导幼儿表现不同形态的公鸡。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突出公鸡的主要特征。
2、难点:表现不同形态的公鸡。
活动准备:
幻灯片,白纸、记号笔,花朵类、蔬菜类、水果类、树叶类、生活用品类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炼公鸡的主要特征
1、导入: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来考验一下你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请告诉我你看到的像什么。
(这里强调观察和想象,并明确幼儿回答的方向,为以后环节幼儿大胆的创想做铺垫)
--幼儿回答,老师充分肯定,激发幼儿大胆表达想象
2、刚才小朋友们分享了许多,你们的想象非常的丰富,那看到这些图形,你们最先想到什么动物?(这里我进行了两种情况预设,因为在实际的课堂上,幼儿的回答并不一定朝着你想要的答案而去,所以老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孩子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回答)
①(幼儿回答公鸡)--是吗,和公鸡有关系。那这是公鸡的什么?为什么这么认为?(强调圆圆,尖尖,高高,长长,分析鸡爪--这是公鸡的腿和鸡爪,我们只看鸡爪部分,数一数一条腿上有几个脚趾?
②(幼儿回答其他动物)
--你想到了XX,那它的腿是这样的吗?它的嘴是什么样子的?问:那你现在认为是和公鸡有联系,还是和XX有联系?
--根据你们的回答,我来给大公鸡编一个小儿歌(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高高的鸡冠长长的尾,三前一后变鸡爪,大公鸡呀多么美)
3、--接下来我们玩个小游戏,考验你们的记忆力,看什么不见了。
(加深幼儿对公鸡主要特征的记忆)
二、引导幼儿想象表达出不同形态的公鸡身体
--现在有了公鸡的... ...还缺公鸡的什么部位?
--身体
--恩,把公鸡的这些部位和身体组合起来,就会变成一只完整的公鸡了。我们来试一试(教师示范圆形身体的公鸡)
--我画了一只圆形身体的公鸡,你们认为公鸡拥有什么样的身体会更漂亮、更独特?(尽可能抓住时机运用归类引导法)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
--是这样的吗?(出示幼儿回答的内容,激发幼儿回答欲望。并进行简短情节描述,为下一环节做铺垫。)奥,原来不同的形状也可以成为公鸡的身体,你们还想到什么形状?
--苹果/萝卜/树叶/月亮/
--奥,原来水果/蔬菜/植物/天空中的事物也可以成为公鸡的身体,你们还想到什么?(出示一下准备好的相关类别图片)
(启而不发时)
--1、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吃的用的,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来作为公鸡的身体?
--2、我也想到了一种,看我用什么当成了公鸡的身体(点击预设好的水果或蔬菜类公鸡)接下来的引导同?
(幼儿的表达没有问题,重点在于教师的引导,要善于抓住有利的契机并有效利用)
三、出示范画,引导激励幼儿自由表达画的主体内容
--你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哎,大公鸡走了,它去干什么了呢,我们快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肯定幼儿的表达)
--大公鸡的故事太有趣了,你们想不想也画漂亮的大公鸡?那你的漂亮的大公鸡在干什么呢?它会在什么地方,是和谁在一起呢?他们在干什么?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出示不同类别的图片请幼儿借鉴)
请画完的幼儿进行互相欣赏讲解或向客人讲解。
(我认为作品的赏析评价环节完全可以放到第二次活动进行,因为没有完成绘画的幼儿是不愿意听别的小朋友的介绍的,老师也不应该影响幼儿的作画)
活动反思:
美术教学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喜爱。《大公鸡》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构图和色彩美感意识。
活动中我用一张百花盛开的图片让幼儿说出花朵的颜色,让幼儿欣赏色彩。大公鸡的这个外形该让幼儿去画呢?我找了一个公鸡标本的图片,让幼儿回答现实中的大公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从颜色和外形上都来说一说,最后带着幼儿欣赏了一些范画,让他们从实物的具象到绘画的具象转变。
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都比较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能以启发、引导和鼓励为主,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例如我在示范背景时,启发幼儿不仅可以这样画,还可以那样画,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贝们的作品吧!
16、大班美术教案《赏花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能表达出自己对过节的快乐感受。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掌握仰面人物的画法,运用遮挡关系合理安排画面布局。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
2、幼儿用油画棒、黑色水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快快乐乐的新年过完了,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
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赏花灯啊?你们喜欢看花灯吗?
小朋友向学一学,你是怎样看花灯的?
(启发幼儿,了解抬头仰面看花灯。)
二、出示仰面人物的范画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抬头向上看的小朋友,了解仰面人物的五官位置。
教师:这是一个抬头向上看的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他的头发、眼睛、嘴巴的位置和正面人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头发在下,嘴巴在上,和正面的人物相反。
三、请几名幼儿到前面做模特
请其他幼儿观察这几位小朋友,看看他们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重点引导幼儿从发型、衣着、高矮、动作等方面进一步观察仰面人物。
四、教师适当调整幼儿的前后位置关系
启发幼儿思考:看花灯的人很多,街道上很拥挤,这可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用遮挡关系表现人多。
五、幼儿动手绘画,教师逐步指导。
1、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画一幅《赏花灯》的情景画,把你看花灯的热闹场景画出来,花灯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2、绘画提示
(1)注意区分人物的不同表情,可以是男孩也可以是女孩。
(2)运用遮挡关系表人出人多,合理安排画面布局。
(3)注意色彩的协调搭配以及仰面人和背景之间的远近、主次关系。
六、结束
表扬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的良好习惯,对个别完成较好的作品进行适当点评。
活动反思
本学期开学第一周,恰逢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我们让幼儿把自己在节日里玩的花灯带到班上,并布置成花灯展示区,让幼儿互相介绍、欣赏各自的花灯,幼儿在赏与玩中认识了各种花灯的造型、色彩、玩法,并在讨论中了解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较差,尤其在沿线条撕纸方面,多数幼儿没有多少基础,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况且,现在的花灯不管外形、功能都较复杂,如果让幼儿独立撕出较复杂的花灯轮廓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园本撕纸活动“赏花灯”中,我选择了几种轮廓线条简单的花灯,既能让幼儿感受传统的民俗文化,又结合课题让幼儿学习沿线条撕纸的技能。
近阶段幼儿对花灯可以说非常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让撕纸活动在一个轻松、熟悉且较感兴趣的氛围中进行,活动的效果将更完美。活动中,幼儿先回忆自己在十五夜晚的赏灯活动,让他们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趣味的撕贴中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整个活动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在活动开始部分,通过回忆赏花灯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花灯,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灯式样。由于个别幼儿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撕纸的方法,本次活动,我使用发投影仪进行示范讲解,详细地演示如何沿线条撕的过程。这次活动更多的幼儿能按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撕纸,但还是有部分年龄小的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相信不断的练习,会让他们逐渐掌握技巧。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轻松地学会了按要求撕纸,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练习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快乐!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想象力、表达力、自信心,激发了积极参与撕纸活动的兴趣。
17、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飞行人和直立人图片、背景图片两张、水彩笔、画纸、双面胶带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会飞的物体或人物。教师:“有什么,他们会飞?”幼儿“小鸟?”“小鸟它为什么会飞?”“因为有翅膀!”……“还有什么也会飞?”“奥特曼”“阿童木”……
2、引导幼儿观察飞行人的动作特征。教师:“昨天晚上,我给自己画了两幅画像,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幼儿:“一个是飞着的,一个是站着的。”教师:“飞着的和站着的身体的部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用你们的小手指当画笔,来画画飞着的人!教师:“不行不行!我还飞不起来!帮帮我吧,帮我加上能让我飞起来的工具吧?”幼儿:“给你加翅膀!给你加竹蜻蜓!给你加魔法棒……”
3、引导幼儿观察飞行在天空时看到的事物,丰富幼儿绘画的背景。“我飞呀飞!”“看看我在哪幅里更象在天上飞?”
幼儿“有云!”“有蓝天……”
教师:“啊?这棵树怎么了?怎么这么矮?”幼儿猜……教师出示一棵完整的大树!“其实这棵树有这么大!画上只有一个树顶,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猜测房顶
教师:“我在天上飞还能看见什么?”
4、幼儿绘画。
教师:“今天我们就画,我在飞!先想想你准备画你用什么方法飞上天,然后在画,你在天上看到的东西。”
5、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故事《我想飞》是《我想飞》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学内容,通过小纸人为实现自己“想飞”的心愿,而不言放弃的态度和形为来体现幼儿想飞的迫切心情。
通过对教材深入地理解,我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要飞啊?为什么想飞?”随着简单的导入,孩子们的思维被紧紧地吸引到课题上来。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敏感到这个教材的特点:写出了孩子的心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象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飞翔。因此,孩子们理解小纸人的心愿和行动。基于这样的发现,我在课中引用了第一人称进行教学,我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小纸人,当伙伴们讽刺嘲笑你时,你会怎么说?当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飞上蓝天时,你的心情怎样……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很快地使孩子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以自己的经验理解着角色的心理变化,仿佛是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当看到斌斌张天双臂,仰着头喊着:“我想飞、想飞、想飞!”时,当看到胤胤表演着一头载到地上时的情境,当鑫瑜和淼淼说着对白时,我发现,这已经不是书本上的故事,而是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在这样的教学中,书本上文本中的语言、词汇已经显得不精彩也不重要了,更多的是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组织着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抒发着情感。
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孩子们在讲述、表演、讨论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之所以能成功,我想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教材的把握正确。我很好地将孩子的愿望与小纸人的愿望融合在一起,直接提取了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来想象讲述小纸人的想法,用表演来再现这样的场景,让幼儿有感而说,有感而发。
2、教师的激情投入。我在引导幼儿表现小纸人时,用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表达了小纸人真切的愿望和情感,孩子们深受感染,并由此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孩子们不仅加入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教学策略的适当运用。第一人称式的讲述,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故事。只有能令孩子身在其中,深有体会,才能成功实现角色转换。
18、大班美术教案《泡泡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连接的方法塑造立体小泥熊。
2、通过观看泥塑过程图片、讨论、尝试等方法学习镶嵌连接的方法。
3、体会制作立体泥工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a.已经掌握分泥、搓条、压扁等基本泥工技能,有进行平面泥贴画的经验。
b.认识并了解熊的外部特征。
2、物质材料准备:
a.材料包。b.面人工艺品一个,教师自制小泥熊若干,小泥熊制作步骤图。c.民间艺人捏面人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欣赏面人工艺品,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讨论,激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神奇的礼物。(出示面人)瞧,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捏面人这一传统民间工艺。
教师:漂亮的小面人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3、欣赏教师自制作品,讨论小泥熊的制作方法。
(1)师:这是老师做的小泥熊,漂亮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2)展示小泥熊制作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制作泥塑小熊的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泥熊身体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组合的,帮助幼儿了解小熊是怎样站在木棒上的。
4、介绍操作材料,尝试捏塑小熊,巩固学习连接的方法。
(1)师:这里有两种颜色的纸黏土、木棒,还有活动眼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师:先将一种颜色的纸黏土分成两份,团圆,分别插入木棒中,做小熊的身体和头;再从另一种颜色的泥土中揪出一小部分做成小熊的两只耳朵和鼻子、尾巴,分别贴在头上的两边和下方中间; 剩下的泥分成四份,分别错长条,做小熊的四肢; 最后把活动眼睛压贴在小熊脸上,可爱的小泥熊就做好了。
5、幼儿自由进行立体泥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根据小熊身体各部分的大小,进行分泥。
(2)提醒幼儿不要将小熊的四肢搓的过长过细,并能尝试比较适合的连接方法。
(3)在进行造型时,建议幼儿将小熊的四肢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6、展览欣赏与评价结束活动。
(1)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小泥熊,给自己的小熊取名字并试着说说它在做什么。
(2)欣赏同伴的小熊,有自己的小熊和它们的小熊游戏一起创编故事。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制作好的小熊带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并制作出小熊的一家,装饰成一件泥塑工艺品,带到幼儿园的手工展展览。
活动反思:
1.活动导入有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彩泥的兴趣。
2.在引导孩子认识彩泥的时候,没有向孩子阐释清楚彩泥的性质。
3.在活动中设计了让幼儿自己变彩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活动中,幼儿玩彩泥时,比较专注,捏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捏彩泥的基本技能,获得了发展。活动结束时,幼儿很不舍的送橡皮泥回家。
19、大班美术教案《报纸树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揉、撕、搓等方法制作报纸树,并能通过树干、树冠、树枝等的造型变化,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树。
2、学习用浮雕的方法和同伴一起在长条纸上合作制作树林,拓展有关排列、重叠、遮挡等各种布局的经验。
3、通过欣赏、操作表现各种形态的树,感受树的多样性,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课件:树和树林的图片。
2、报纸、卡纸、浆糊。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观察树的造型以及树林的布局方式。
导入语:小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
播放PPT(边放音乐边放PPT)(一个一个的放,最后定格在总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一片美丽的树林)你最喜欢哪一片树林呢?为什么?这些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重点观察,比较树冠和树干的形)
师:这几幅图的树林有什么不同?(树的品种不一样,树的排列方式不一样)
(幼儿回答)
总结:树林里的树可真多啊!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是直直的;有的是弯弯扭扭的;有的树冠圆圆的;有的尖尖的;树叶一片红、一片绿,密密麻麻,茂盛极了。(这里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总结)
二、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和树林。
1、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一棵棵树,引导孩子观察表现的树的特征。
师:树林的树各种各样,如果让你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一棵树,你会表现什么样的树呢,谁来试试看?
师:你来。(请一位幼儿)这颗树真不错:……的树干,……的树枝。谁也来表现一颗不同样子的树,请一幼儿来表现。
2、小朋友一起表现树林。
师:大家都想来学一学,那么大家都来试试看,我说一二三,大家就变成一棵树。
师(边指边说):这棵树的树干直直的;这棵树有点弯;这棵树的树冠圆圆的;这棵树的树冠尖尖的;这棵树的树枝真漂亮,这颗树的树枝真特别。这儿是一棵小树苗呢。这么多棵美丽的树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片美丽的树林了。
(如果孩子站的位置比较工整,可以再来一次。)
师:这片树林有点像这篇树林,小树站在一起比较整齐,我们这次要表现一片密密的和刚才不一样的树林,想想可以怎么站?
(幼儿讨论)
师:要变成密密的树林,有的树在前面,有的树在后面,有的树高一点,有的树矮一点。
师:先现在我说一二三,大家可要站好哟!
(幼儿随口令,评价:这片树林和刚才不一样了,树都靠在一起了,有的树在前,有的树在后,姿势也不一样呢。)
三、幼儿创作报纸树林。
1、刚才大家用身体表现了树和树林,下面呢,朱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用报纸变出一片树林来。
师:怎么变呢?(请小朋友说说看。让幼儿说说。教师操作(变出树干——树枝)让幼儿关注报纸揉捏的方法,树干的表现手法,弯曲的表现方法。)
(演示树的造型及粘贴过程)
2、交代操作要求。
师:我知道小朋友们也想变一片小树林,待会儿两人一张黑色卡纸,一起合作完成一片小树林,注意要一起商量,想想怎么样去设计你们的小树林。
师:好现在找一个好朋友开始吧。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提供帮助)
四、展示并欣赏作品。
师:把你们的小树林送上来吧。哇,一片片的小树林连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片大树林!你最喜欢上面的那片树林呢?
(幼儿回答)教师的评价语要围绕树的造型及树林的布局来评价。
师:我们把这片树林带给班上其他小朋友去欣赏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值得肯定的是孩子一直是在自主探究,而老师只是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所以孩子感觉很自由、很放松、很快乐,整个活动的气氛也很轻松,活动目标达成度也很高。
20、大班美术教案《小火车》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开火车的游戏。
出示实物火车,观察火车。使幼儿知道每一列火车都是长长的,都有火车头、车厢、轮子等。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连接着的长方形,然后在第一节长方形上画出车窗、车灯、驾驶员等,使其变成火车头,并告诉幼儿,后面的一节节长方形画上轮子就是一列货车,若再画上一排排窗门,画上人,就是装满旅客的火车了。
2、引导幼儿讨论:火车有什么用?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画出火车的外形,细心描绘车头和轮子。
2、启发幼儿在车厢里画上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小朋友、鲜花、玩具等,并大胆添加有关内容,如铁轨、田野等。
3、及时表扬在绘画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幼儿。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参观,自由谈论自己画的火车,评议别人画的火车。
教学反思:
从小班开始,火车就一直是幼儿们谈论的焦点,只要一说到火车的话题,幼儿们就滔滔不绝,很开心的谈论起来,而自己画一辆火车,更加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愿望,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们大多很认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并掌握好尺寸,在进行装饰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添画上个中不同的东西。不仅掌握了画火车的技法,还能为主体进行装饰,进行大胆创新的绘画创作。
21、大班美术教案《堆雪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场景。
2、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
3、幼儿可根据需要,可单人进行作画,也可自由结对进行作画,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事先在活动室布置下雪天的场景。
(2)物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绘画纸;
2、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
3、大的展示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地玩音乐游戏——《堆雪人》
1、在创设的雪景氛围中导入课题。
2、音乐游戏——《堆雪人》
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雪人的情绪。同时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场景。
二、教师示范画,引导幼儿相互讨论。
1、教师:“冬天来了,小雪花悄悄地飘落下来。小朋友,在下雪天里你最喜欢什么玩什么游戏?”
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堆雪人,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我们这没有雪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2、师引导幼儿描述雪人形象,并示范画一种雪人的形象。
师:“那我先来堆一个大雪人,大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师:“大雪人看到那么多的小雪花来和它做游戏,心情怎么样?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开心的表情。
师根据幼儿口述的雪人形象,绘画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师:“瞧,老师画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它觉得有些寂寞,你们有什么好主意来帮帮它?”
幼儿相互交流并回答。
引导幼儿绘画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样,并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添画,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绘画的纸和笔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音乐游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来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2、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绘画的作品内容。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打破了常规美术教学活动的模式,有机地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首尾照应。同时,无论是在音乐动作表现还是在色彩构图表现上,教师都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注重了幼儿情绪情感的真实体现。
在绘画材料的选用上,教师也打破了原来绘画的传统,而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不同色彩和大小的纸张,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幼儿的创作欲望非常强。整个教学活动活而不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基本功也十分扎实。教师真正做到了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并努力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22、大班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下雨时雨点滴落的场景,能用身体动作和语言大胆地表达。
2、运用多种色彩表现雨景,继续学习用水粉颜料、水粉笔在玻璃板上涂满颜色。
3、初步尝试用橡皮在玻璃板的颜料上勾画雨滴的样子。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细致观察过下雨的场景;认识橡皮。
2、水粉笔,灰蓝色、灰绿色、白色等水粉颜料,玻璃板,宣纸,铅笔上的橡皮(或旧橡皮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下雨的情景。
教师:下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请你用动作学一学。
2、出示操作材料,与幼儿一起讨论表现雨滴的方法。
(1)与幼儿讨论天空的表现方法。
教师:下雨的天空怎么表现?上次在使用水粉笔刷天空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2)教师出示橡皮并示范用橡皮在玻璃板的颜料上直接勾画雨点,引导幼儿学习。
要点提示:
1、用水粉笔在玻璃板上刷颜料的时候,注意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有序地刷,朝同一个方向刷。
2、橡皮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力能自然地将幼儿已经刷好的颜料划出一道痕迹来。这样的方法幼儿很感兴趣,可以在玻璃板上勾画很多自己喜欢的事物。
3、幼儿创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橡皮勾画雨点。
(1)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水粉笔,有序地刷底色。
(2)提醒幼儿勾画雨滴的时候不要集中在一起。
(3)提醒幼儿及时印制自己的玻璃版画。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勾画雨滴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互相欣赏用橡皮制作的玻璃版画作品,交流各自的经验。
☆区角活动美术区:继续尝试运用橡皮在涂抹好颜料的玻璃板上作画。
☆家园共育帮助幼儿收集橡皮,最好是铅笔头上的橡皮。
【活动反思】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进行了一场“看拼音,写词语”接力赛。轻松、紧张、活泼、有趣的接力赛一下子使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2、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这篇课文共有九个段落,分四部分讲解。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扶──默读思考,教给学法;第二部分(四至六自然段)半扶半放──自学思考,放中有辅;第三部分(第七至九自然段)放──讨论思考,提高能力。并在文中三个难点,更是重点的地方进行动画演示,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3、面向全体学生,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能说的老师不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为每名学生创造每一个学习展示的机会,关注不善于发表见解的学生。板书,电脑操作我都尽量让学生来完成,让学生感到他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4、教学思路清,语言精: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只起到点、帮、辅的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
5、存在不足:
教学方法还很传统,教学设计创新不够。
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还不够多。
23、大班美术教案《艾玛捉迷藏》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3、萌发对动物的兴趣,乐意亲近小动物。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张大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
2、什么是捉迷藏?
师:今天艾玛和小动物一起捉迷藏,你们看看艾玛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怎么玩游戏的。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
1、艾玛可能会躲在什么地方呢?小鸟找到艾玛了吗?
2、小鸟发现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小结:原来我们发现一个秘密,这些小动物都找了一个颜色跟自己身体很接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了。小动物们也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
4、故事中的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5、在生活当中,艾玛还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拓展
1、观看图片中有谁躲起来来了?他们躲的好吗?
2、小结:原来jiefangjun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学到的本领,我们回去再发现发现。
四、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喜欢它?它们身上的颜色怎么样?
小结:原来这些大象身上的颜色都是相近色。
2、请你们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3、展示幼儿作品。说说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发现?为什么?
活动反思:
听到捉迷藏,孩子们可开心了,但对于怎样藏才安全?怎样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儿的经验明显不足。在阅读图书环节中,幼儿能够通过画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玛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树的后面等等。图画中的地方都是幼儿能直观感受的,因而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比较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故事的结局也颇有幽默感,孩子们对这个结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强,但是孩子们都抢着说,想第一个公布答案,显得课堂秩序有些混乱。
24、大班美术教案《瓶画脸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瓶上作画的快乐,喜欢并主动参与活动
2、通过观察脸谱的特点并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3、巩固复习线描画,学用密集排列的线条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花瓶若干只,脸谱一个、水粉颜料、排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放音乐,出示京剧脸谱;师:"你们看,谁来了?大花脸来我们班作客,你们高兴吗?小吴老师还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物。"
2、出示范例瓶子。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师以大花脸的口吻:"这花瓶真漂亮,咦?这上面是我吗?谢谢你们的礼物。不过我想知道小吴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把我弄到瓶子上去的?"
二、探讨方法。
1、介绍写生画。
直接对着物体来画,叫作写生画。写生时一定要画得像,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画出来的也要是怎样的。
2、用脸谱装饰花瓶。
演示将脸谱贴在画好的花瓶上。
(1)师以大花脸的口吻:"你们画的花瓶真好看,让我再仔细瞧一瞧!"
(2)师边讲边演示:"大花脸看着大花瓶,大花瓶怎么了?"
(3)师小结:那么我们就叫它花瓶脸谱。
2、讲解示范用脸谱装饰花瓶。
(1)先画出它的大鼻子,用胖胖的三角形表示;
(2)现在大鼻子两边画上两只圆眼睛;
(3)然后在大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方嘴巴,里面画上尖尖的牙。
(4)既然是"大花脸",那就要把脸画花,画满,那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在它的脸上画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或图案,可以用直线、曲线或折线、波浪线等,也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来装饰。
4、幼儿练习装饰花瓶。
(1)提醒幼儿线条排列要密集,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线描。
(2)鼓励幼儿大胆装饰出与别人不同的花瓶脸谱。
(3)鼓励幼儿以桌布为背景,用线描法进行添画。
三、作品点评。
1、表扬线条排列密集,画得大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更大胆一些。
2、花瓶脸谱带着所有的"新伙伴"随音乐做各种京剧动作走出场外。
活动反思: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
25、大班美术教案《体育用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废旧物品制作体育用品。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性思维。
3、培养幼儿爱劳动,勤动手的好习惯。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的体育图像、体育用品实物、各种不同类型的废旧物品、手工制作的用具用品(如:剪刀、透明胶、双面胶、订书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小朋友,你们喜欢做运动吗?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废旧物品,小朋友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制作你最喜欢的体育用品。现在请小朋友先去看看有哪些材料。幼儿自由观察、发言)
2、教师操作多媒体,引导幼儿观察多媒体图片中的是什么体育项目。(项目: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拳击)
提问:运动员在进行这些运动项目的时候用到了什么体育用品?(羽毛球拍、羽毛球、乒乓球拍、乒乓球、游泳镜、拳套)
3、引导幼儿观察体育用品的外形特征及结构特征。
(1)羽毛球拍是由拍面和拍柄组成的,拍面是椭圆形的,里面用胶线以横向和纵向编成一长球拍网,非常整齐、好看。(出示网拍的半成品,示范操作)
(2)游泳镜是有两个镜面和松紧带组成的,提问:游泳镜的镜面是什么形状的?游泳镜的镜面象什么?一会在做手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东西来代替游泳镜的镜面呢?(幼儿自由发言)
(3)拳套是怎样的?(圆圆的)在制作的时候,你们想到了要用什么东西来制(幼儿自由发言)
4、提出手工的作业要求及使用用具的安全要求。
下面,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做体育用品的设计师,一起来制作体育用品。
5、幼儿自由选择手工材料进行作业,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各种体育用品。
6、评价个别幼儿作品,
7、展示幼儿作品。
小朋友,你们都非常棒,都做出了自己喜欢的体育用品,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把我们自己做的展示给老师们看,好吗?
8,退场,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改只有通过教师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任何课改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每次新授课我都会引导学生设计、创编新的练习游戏。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高兴和快乐中复习新的学习内容,从而调动起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游戏的创编。这样,我就把能力强的学生与创边能力较差的学生编为一组,让创编智能弱者共同发展和进步,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的技术动作和技巧动作表现非常出色的学生,不但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非常好,而且这些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智能)也非常强。
对于体操和技巧动作完成非常出色的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和视觉智能非常好,因为在技巧课中的各种滚翻,在支撑跳跃中的各种跳跃和腾空的动作;在田径课中的各种跑、跳、投的动作;在各种球类课的教学中,对球体运动轨迹的判断和落点的争夺等。无论是人体运动轨迹还是器材运动轨迹的判断,无不体现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二者失其一都不会有好的效果,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一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这些技术动作非常好的学生节奏感(音乐智能)非常强。在一次体育课上做广播操时,我无意中放了一段没有口令的音乐,有很多学生都找不到拍节,甚至有的学生都无法做下去。而那些平时技术动作表现出色的学生却跟上了拍节,做的很好。
为了证实这观点,后来我又做了多次对比试验。试验是这样进行的,我将平时技术动作很好的学生与平时技术动作差的学生分开站立,然后听节奏较明显的儿童乐曲踏步,要求强拍踏在左脚上弱拍踏在右脚上,听到音乐一起,两组学生同学踏步。经过多次的试验,证明了技术动作非常好的学生,节奏感也非常强。由此使我又联想到在跳高和跳远的教学中,是非常强调助跑节奏的,如果助跑的节奏乱,那么后面的技术动作是无发顺利完成的,在跑的项目中如果节奏感不强,那么就会影响生理平衡,使技术动作下降影响成绩,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任何一个在运动中完成动作非常出色的学生,是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很强的身体节奏感(音乐智能)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26、大班美术教案《水果娃娃》含反思
设计背景
水果是膳食生活中维生素A和C的主要来源。水果中所含的果胶具有膳食纤维的作用,同时水果也是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不可缺少的。现在的幼儿都喜欢吃膨化食品,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导致幼儿缺乏很多成长需要的营养,容易生病。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个绘画活动课水果娃娃,让幼儿在学习中了解水果的各种名称和用途,知道水果的各种营养价值,知道在幼儿健康成长中水果是不可缺少的。从而喜欢吃水果。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水果的名称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学会夸张的造型手法,表现拟人化的水果娃娃,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进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激发幼儿爱吃水果。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重点难点
1、画出各种水果的外形。
2、各种水果娃娃的有趣表情。
活动准备
范画及绘画用笔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秋阿姨吹口哨,水果娃娃来报到。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水果?小朋友知道的真多,水果乐园里有很多水果。这些水果宝宝们要开舞会了,我们小朋友也要打扮一下,把自己也变成一个水果娃娃去参加他们的舞会好不好?那么水果是怎样变成娃娃呢?
* 出示水果娃娃的基本步骤。(多媒体)
我们先看看水果乐园里的苹果宝宝是怎么变成水果娃娃的。
* 苹果娃娃=(苹果宝宝的基本型状+五官+四肢+装饰物)
这就是苹果宝宝的变化过程。怎么样?有意思吗?
三、新授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十分有趣的美术课------画水果娃娃
出示课题:《水果娃娃》
1、示范:西瓜娃娃(秋天的水果很多,可是老师最喜欢吃西瓜,因为西瓜水分多味道甜,除了能解渴还能解热消暑。所以我想给小朋友们画一个西瓜娃娃,小朋友要看清老师是怎样把西瓜娃娃画出来的,记住每一个 步骤等你自己画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
1)、第一步骤-------画西瓜娃娃的基本型。(同时将西瓜的简单基本型展示于多媒体上)
2)、第二步骤-------画五官。(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微笑一下,感觉一下自己和同桌在微笑时的神情变化:都有什么变化? 大笑的时候眼睛是小了,湾了,嘴呢张大了,微笑的时候眼睛弯了,嘴角向上翘了……记住我们要用黑色记号笔,将五官按照刚才找到的感觉表现出来)
3)、第三步骤------画四肢。(小朋友想一想开心地,高兴地时候你能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来?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作画。老师呢选一个这样的动作,看看它的手好像在说:小朋友们快快来,你也画一个水果娃娃吧。是不是啊?)
5)、第四步骤-------就是给已经完成好的水果娃娃添加一些装饰物?如:叶子、头发、衣服等等。老师觉得呀给我们的西瓜娃娃买一顶帽子带带会更好,所以啊在商店给他买了一顶帽子,好不好看?)
6)、第五步骤-------途颜色。(绿色的西瓜是戴上紫色的帽子。)
* 小结:这样老师的西瓜娃娃已经完成了。我们再看一遍西瓜娃娃变化的整个过程。小朋友们每个步骤都记好了吗?那么接下来是我们小朋友们创造自己喜欢的水果娃娃的时间了。小朋友要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快快把它画成水果娃娃吧。让你们画的水果娃娃去参加水果乐园里的舞会吧。
3、出示多种水果的基本形状和多种表情。(多媒体放映其他小朋友们的作品给孩子们作为参考.)
4、教师巡回辅导,并放音乐(多媒体:快乐的水果娃娃)
5、作品展示:设计一个“水果娃娃乐园”的栏目,老师把已经完成好的幼儿作品剪下来让幼儿贴到黑板上的“水果娃娃乐园”上去。
6、作品的评选:(小朋友们,我们的水果娃娃乐园里有这么多的可爱的水果娃娃,他们都在干什么呀,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啊?因为秋天到了,水果乐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他们是在庆祝。谁能把这段话完整的说一遍?)
* 小结:画了一会我们的小手累了,让小手休息一会吧。刚才我们也看到了水果乐园里的水果真多,那么这些水果他们都有什么营养价值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四、延伸
多媒体(水果歌)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水果娃娃是怎样画出来的,还知道了很多水果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们正在长身体要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让你们的身体棒棒的,你们的身体棒棒的那么你们脸上的笑容就多了,老师也开心了。好了,今天的美术课就上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再见!
教学反思
今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帮助下,掌握了用各种绘画方法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水果娃娃变得可爱、漂亮。还用表现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让水果娃娃充满了活力。在重难点掌握水果娃娃的画法的处理上我通过多媒体示范让幼儿学的直观易于掌握。今天孩子们画画时放的音乐声音有点大,多少影响了幼儿做画,今后在这样的细节方面我会多加注意。幼儿在评价作品和给作品编小故事的环节上,因为刚入学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没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完整,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创造能力。
27、大班美术教案《大恐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关恐龙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2、在认识和了解恐龙的基础上,抓住不同恐龙的个性化特征进行表现。
3、大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恐龙。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认识。
2、各种恐龙图片,如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3、勾线笔,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恐龙。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恐龙吗?(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2、观察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恐龙?(霸王龙)霸王龙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满嘴都是尖利的牙齿,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头部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呢?
(2)引导幼儿观察剑龙的特征。
教师:这又是什么恐龙?(剑龙)在它的外形上有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身上长着剑一样的骨质板,从头到尾都是)这些"剑"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
(3)引导幼儿观察另外几种恐龙,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恐龙一般身体大,尾巴粗而长,后腿粗壮,从头至尾线条像山坡一样,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有甲、剑等生长物。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大胆作画。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恐龙,可以先在纸上将恐龙轮廓画出来,再用不同的线条和花纹进行装饰。
(2)教师:恐龙画好后,还可从添画上我们上次画过的蕨类植物,来丰富画面。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28、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母与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画面的纯朴、真实、感知作品中的生活情趣和温暖的亲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创造性的表达对妈妈的浓浓的爱。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母与子》挂图
2、准备各种母与子图片,包括动物图片。
3、李老师和儿子从出生到生日的各种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挂图《母与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鼓励幼儿说一说画面中都有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在干什么?画面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看了这副画有什么感受?(很幸福,很温暖,很温馨)如果你是画面上的小宝宝,你会怎么想?
二、基本部分
1、老师介绍作者、作品名称及表达的意图。重点引导幼儿讨论:作品的名称为什么定为《母与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2、请幼儿根据画面讲一个故事。
3、观看李老师怀孕到生子,以及孩子妈妈长大的生活照。边提问边看。
4、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讲述2-3个小朋友,请小朋友欣赏老师准备的各种母与子的生活照片。通过欣赏再讲述。
5、请幼儿分组讲述自己的故事。
6、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送给妈妈一句话做些什么?
【结束部分】
幼儿一起欣赏关于动物母与子的图片,植物的,(向日葵)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与妈妈"爱的故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大家点评:
1、整体结构好,由名画导入身边的故事。
2、老师具有亲和力,应变能力强。
3、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
4、导入好,润物细无声。
5、老师上课的的提示语言好。
6、老师准备的各种图片很精彩。
7、添加小朋友和妈妈的生活照更好。
8、图片名字可以多样化,如:妈妈我爱你
【活动反思】
1.活动环节设计符合幼儿学习心理学的特征。活动开始首先出示挂图《母与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内容和蕴含的情感。鼓励幼儿说说画面中都有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在干什么?画面中是一个什么地方?然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欣赏画面的感受,尝试将画面变成故事,充分理解画面所表达的生活情趣及妈妈和孩子之间温暖的情感。这样孩子们能比较好的投入到活动中来,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寓意理解的比较好。
2.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在经过了上面的环节后,重点引导幼儿讨论:作品的名称为什么定为《母与子》?你联想到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提问:妈妈是怎样为你吃饭的?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妈妈平时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做什么?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能够较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3.活动延伸不是太充分。活动设计的延伸部分是请幼儿将自己与妈妈“爱的故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幼儿在幼儿园绘画,而是把这一环节带到家中进行,对于孩子的绘画效果没有掌握。
总的来说,活动效果不错,所以对于幼儿来讲进行合适的美术欣赏活动,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美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尽量安排此类的活动,让幼儿有更广泛的美术体验!
29、大班美术教案《数星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继续巩固幼儿对侧面人的画法,使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2. 教育幼儿爱护自己的作品。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 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 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1. 由歌曲《满天星》引出课题。让幼儿将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次。
2. 老师让幼儿闭着眼睛想一想天上的星星、月亮是怎样的?
3. 启发幼儿思考应该如何把自己看星星的场面画出来。
4. 老师出示范画,让幼儿自己总结绘画的方法和画面布局。
5. 老师示范绘画步骤:先在作业纸的一端画侧面的娃娃,再在天空上画出许多的星星和一个月亮,最后涂上颜色。
6. 指导幼儿作画,要求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7. 同幼儿一起评价自己的作品。
8. 幼儿进行游戏《摘星星》
活动反思:
从幼儿最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教学效果相当的好,基本上达到了家学目标。首先幼儿的作品中体现了数星星的情境,体现了幼儿对夜晚的天空,大地等事物的想象。
其次,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体现他们对侧面人的理解,侧面人和正面人是有区别的,侧面人有些部分是看不到的,如只能看到一只眼睛,一只耳朵等。此外,也体现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数星星的小孩是一个人,很孤单,小朋友给他找个朋友。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朋友是很多的,可以是爸爸,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花草树木,也可以是其他的小动物等。此次美术活动中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幼儿想象力的开发。
对自我成长的反思。
1.对幼儿美术活动的理解方面。幼儿美术活动的概念很简单,但要想很深入的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理解。不管怎样理解,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儿为什么要参加美术活动,美术活动有什么意义。可能在上课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去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无意中却重视了这个问题,如,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学到了什么,通过了美术活动提高了什么能力等。我通过此次活动对幼儿美术活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对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设计方面。幼儿美术活动要达到那些目标,整个过程要包括哪些环节,要设计那些问题,要使用哪些媒体等。一节美术活动只有三十分钟,要想开展好却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因此从中我得到了很多。那就是要不断的努力。
30、大班美术教案《超级变变变》含反思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象经验,为了让孩子产生更清晰的图像概念,结合这一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超级变变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发展。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游戏等活动,从小树立艺术意识。
活动目标:
1、借助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2、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产生单色面的色彩效果。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小蛇变变变》画面三张、经过折叠的铅画纸橘子、小房子、炫彩棒、餐巾纸。
活动流程:
一、互动游戏
价值取向: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并尝试借助已有的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小蛇来玩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游戏一:小蛇变大象
谈论:小蛇的头变成了大象的什么?小蛇的尾巴变成了大象的什么?
什么是新变出来的?
游戏二:小蛇变小船
小蛇的头和尾巴变成了大象的什么?
哪些地方是新变出来的?
二、共同探索:小蛇变娃娃
价值取向: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示范作画,帮助幼儿理解
又来了一条小蛇会变小船和大象吗?(出示画面三)我们来变个娃娃
教师和幼儿一同变小娃娃
三、幼儿想象,大胆表现
价值取向: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产生单色面的色彩效果
橘子房子也想变,幼儿想想可以变什么?分成橘子房子两组,每组孩子同一主题。
选择单色画出想象物的主要特征,并添加细节。
四、拓展游戏、体验成功
价值取向: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讲评,使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橘子组房子租轮番邀请变一变,看看哪组变的东西多。
活动反思:
《超级变变变》是一个借助已有的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为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为形式,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富有审美情 大班美术活动。活动中要求幼儿将原先提供的桔子、房子的简单图像通过折纸打开的方式“打碎”,添加组合构成新的图像,这不仅仅是新图像的呈现,而且隐含其中的是孩子们生活经验再现的一种情景。与以往借形想象绘画方式不同的是:此活动“有中生变”,而不是“无中生有”。根据打开的两个图像之间形成联系,借助画面建立合理的联想,构成新的图像,旨在让每个孩子敢想敢画,帮助每个孩子插上想 翅膀,充分体验想 乐趣。该活动对每个幼儿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不但要求幼儿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还要敢于大胆想象创造,是一次较大的挑战。由于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进行, 动幼儿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游戏中把握方法要使“超级变变变”获得成功,有三个关键:一是能将原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后,重新定义为某一物体的部分图像,二是能逐步添加后使该物体的图像变得清晰,三是能围绕该图像进一步想象,使画面丰富在画面上为使幼儿了 造的步骤方法。如果按照惯例运用演示或交代规则的方法,必然因十分繁琐而使幼儿望而生畏。为此,开展了一下三次游戏:第一次游戏:小蛇变大象拿出折叠纸上的小蛇,模仿魔术师的语气让幼儿观察:“这是一条小蛇,看一看上面、下面、后面都没有东西,只有一条小蛇”,然后有意吹上,一 再打开纸:“呼……变大象!”使幼儿了解一切变在折叠纸打开后的再定义中。 第二次游戏:延续以上方式,让小蛇变小船(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掌握变的关键)请幼儿思考“小蛇还会变大象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打开谜底是小蛇变划船,进一步引导观察讨论:小蛇的头尾变成了什么,哪些是新变出来的。第三次游戏:再次延续以上方式,和幼儿一起将小蛇变成小朋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演示,验证了以上方法,为选取其他图像开展想象创造条件。由于我把方法融入三次不断变变变的游戏情境中,又分解了难点,使幼儿觉得十分有跃跃欲试。
在游戏中敢想敢画这个活动不但需要幼儿大胆想象,而且要将自己的想象变为清晰的图像,这是幼儿与他们日积月累的认真观察、有意记忆积累的表象分不开,否则就会出现想得出画不出的状况。为了消除幼儿的顾虑,在创作前我将幼儿分成桔子队和房子队进行团体擂台赛。并用“谁已经想好了,桔子变什么?房子变什么?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诉我。”无论幼儿在我耳边说什么,我都用“很好!不错!真想不到!”等加以赞扬,这一小小的举措,给了幼儿很大的激励,虽然他们此时不一定有独特的奇思妙想,但游戏式的启发又为大胆表现埋下伏笔。在以后的想象创造中,我还根据幼儿的现场反映,或提出问题或提出建议,扩大幼儿思考想 空间,增强了想象的丰富性,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乐趣活动的结尾的一场擂台赛进入了游戏的**,由于谁都不知道对方变出的是什么,这一悬念牵动着每一个幼儿,随着两对幼儿轮番邀请,谜底一个个揭晓,创造的成功体验也随之加深。 活动以发展创新精神、时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幼儿的自由创作和教师的评价,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活动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1、大班美术教案《海马爸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画海马的基本形象,并表现一定的动态。
2、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涂染顺序,合理、耐心地给画面着色。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水粉画的兴趣。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绘画用纸(2米×4米):纸上用白蜡笔勾画出若干海洋生物的形象;
2、排笔、油画刷和水粉颜料人手一份;
3、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海马。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1、师:“小朋友们见过大海吗?你喜不喜欢大海?为什么?如果你们给这张纸刷上大海的颜色,你们会有意外的发现。你们想试试吗?”
2、老师讲解用油画刷由内向外涂染的方法后,幼儿围在绘画纸周围刷颜色。
二、学画海马。
1、师:“大海里的生物很多。有一种动物是由爸爸来养育孩子的,爸爸身上有个育儿袋。你们知道是谁吗?”“海马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在幼儿的描述下画出海马的形象:圆脸、喇叭嘴、大肚皮、弯身体、翘尾巴,最后添画身上的花纹。
2、师:“海马真神气!你们知道老师画海马的笔是什么笔?”
引导幼儿认识排笔及握笔姿势和使用方法,并请幼儿拿排笔学习抓笔姿势。
三、幼儿操作活动。
1、请幼儿每人拿一支排笔和一杯颜料,围在纸周围找一处画海马。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启发幼儿大胆添画其他海洋生物和景物,丰富画面。
四、评价活动。
请幼儿与同伴欣赏大家合作完成的作品,再请幼儿一起把作品放到作品栏中。
活动反思
1、关于目标与内容。
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尝试合作、体验快乐、激发兴趣”。从目标达成情况看,尝试合作部分目标基本达到,活动中的两次集体操作活动幼儿能一起合作,有的幼儿还能互相协商。另外油画刷和排笔带来新鲜感,涂刷水粉过程中带来的视觉冲击都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快乐。
幼儿集体在一张纸上进行创作是第一次,所以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感觉幼儿体验较仓促。如果集体活动中,纸面再大一些或分成两组进行活动,幼儿可能会更轻松快乐些。
2、关于细节
在本次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颜料和油画刷,这些东西幼儿都是难得接触。有几个幼儿因为不小心手上沾到颜料而不知所措,他们的表现让我认识到忽略了一个细节:应该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湿毛巾,让幼儿玩得更轻松,使教育活动更完善有效。
在幼儿用排笔绘画海马时,我的示范讲解中应增加一点:排笔笔杆的长度可以自由把握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可以更自如地在纸上绘画,而不是因为够不着都在纸的边缘,使最后的画面有一丝遗憾。
3、关于师幼互动
在“涂刷颜料”这个环节中,幼儿没有涂刷的经验,为此我的指导相应较多,大多数的幼儿能按老师设置的意图进行操作,但有少数幼儿出现了意外,如颜料弄到身上、碰翻了等等。在绘画“海马”这个环节中由于幼儿活动前对海马有了一定的认识,大班幼儿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所以幼儿能轻松愉快地完成工作。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幼儿原有绘画水平及经验的了解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师幼互动更为顺畅。
32、大班美术教案《浆糊印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浆糊印画的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形成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2、乐意与同伴合作,共同进行创作活动,并能通过协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3、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交流,提高口语表述能力。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两人一份,里面有:彩色浆糊一盆,刷子两个,小棒若干,毛巾一块,白纸两张,报纸一张。
2、教师与幼儿相同的材料一份,另加浆糊一瓶,颜料一瓶。
3、课件一个,电脑一台,电视一台,转换器一个,音乐一盒。
4、幼儿成圆桌式围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感受浆糊印画的效果。
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的故事性、情节化,使活动在点燃幼儿创作欲望的同时,为他们有目的地合作建构画面作铺垫。
师:老师的电脑里有一幅有趣的图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和平时的画一样吗?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师:原来这幅画中还蕴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附自编故事:一天,大狮子出来找事物吃,天上的小鸟看见了,连忙大声喊:“大狮子来了,快逃啊!”,小动物们听到了,都躲了起来,小兔子躲在了草丛里,大狮子没看见,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2、引导幼儿探索浆糊印画的三个步骤,并与老师共同进行初次的尝试。
师:这个有趣的故事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个小片子,看了就知道了。
(幼儿看课件,师根据课件的放映情况作讲解)
师:两只老鼠出来偷油吃,它们看见了一瓶果酱,哎呀!果酱打翻了,红红的果酱铺了满满的一地,小老鼠见了,可高兴了,它们这边吃一口,那边吃一口,留下许多的线条。果酱太多了,有什么办法把剩下的果酱带回洞里,慢慢吃呢?两只老鼠商量了起来。小朋友,你们也来给小老鼠出出主意。(幼儿自由讨论一下)小老鼠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什么办法呢?我们来看看。瞧!它们拿来了什么?(纸)他们把纸在果酱上压了压,然后拖着纸回洞了。我们来看看纸上有没有沾上果酱呢?(幼儿再次猜想)
师:原来这幅画就是这样变出来的。
师:老师这里有一瓶果酱,我们也来试试这种画画的方法,画一幅果酱化,好吗?
师:我把这张纸当作地板,我们首先该怎么做呢?
师:哎呀,果酱没有铺开来,怎么办?老师这里有这些工具,请谁来帮忙?(出示刷子和小棒,幼儿自由选择,引导幼儿知道用刷子刷),(请幼儿自己尝试后,教师示范,要求刷得薄而匀)
师:果酱铺了满满的一地,小老鼠是怎么做的?我们没有尖尖的的嘴巴,而且掉在地上的东西也不能吃,那有什么办法刮出线条来呢?(引导幼儿探索用小棒刮掉果酱,教师示范)
师:现在,我们怎么样把它变成一幅画呢?(引导幼儿思考用白纸印,教师与幼儿共同印画,启发合作)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白纸上会变出什么?哇!我成功了!大家一起祝贺我一下。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3、幼儿自由结对,进行活动。
师:两只小老鼠用这种方法变出了一幅“大狮子与小动物”的图画,老师也变了一幅画,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心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也象小老鼠一样,先找一个同伴,把你的故事和他讲一讲,然后,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样把它画出来。(鼓励幼儿自由结对,然后分散到教室四周,找一份材料开始活动)
教师指导幼儿更合理地刷色,启发他们注意画面的情节性,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合作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设置问题,指导先完成的各组幼儿进行互相交流自己的图画,如:你知道我的画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4、作品展示与成果分享。
师: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吧!你们真棒!表扬一下自己!
师:刚才,老师听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谁愿意把自己的故事大胆地讲给我们听呢?(根据幼儿的作品及讲述情况进行表扬与鼓励)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新的画画方法,果酱印画,你们知道这果酱是怎么做成的吗?(幼儿猜想,教师出示浆糊和颜料进行搅拌操作)
师:原来果酱是用浆糊和颜料搅拌出来的,所以果酱印画又叫作浆糊印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作画方法,有人用沙子画画,有人用泥土画画,老师希望我们小朋友在平时能多观察,多尝试,下一次,你们来把你们发现的新方法教给老师和其他的小朋友,好吗?
(指导幼儿合作把操作材料搬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拓印,孩子在活动中的状态体现出他们在拓印的经验上是很缺乏的,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工具和颜色,甚至该怎么用都不太清楚,只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印。但是我的讲解还不够清晰,幼儿在操作时不太明确,加入一些个别幼儿的示范会更好。
33、大班美术教案《踢足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把踢足球的人物动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尝试群体人物画的构图形式。
3.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感受团队精神对人们的影响。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经验:幼儿有踢足球的经验,在电视里观看过足球比赛。
2.学具准备:蜡笔、画纸等。
3.教具准备:足球比赛图片,幼儿用书《踢足球》,会动的小人模型。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回忆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1.出示足球比赛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看过踢足球吗?看看这些图片,在绿色的草坪上,分成两队的球员积极拼抢,争取破门进球。擦很难过面很激烈哟,我们把这些场景画下来吧!
二、师幼共同讨论人物踢球的基本动态。
1.学习踢球动作。
教师:踢球时的人物身体动态是怎样的?哪位小朋友来模仿一下,让大家看清楚。
2.教师出示会动的小人模型,摆出各种踢球姿势,让幼儿理解运动中四肢的变化和躯干的重心变化。
教师:踢球时奔跑的人四肢是怎么运动的?正在用脚踢球的人的动态是怎样的?(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几个运动员争球时又是怎样的姿态?
3.提出绘画要求。
教师:两队的着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教师:参加足球赛的人数很多,所以每个运动员就不能画得很大,要尽量画出球门和多一些的运动员。
小朋友要仔细观察后再动笔。
三、幼儿小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操作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合理布局,要求表现人物踢球时的多种动态。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欣赏并评价构图合理、姿态生动的作品。
活动延
1.区角活动:收集各种团体比赛的图片资料张贴在区角里,供幼儿欣赏,体验团队团体合作的精神。
2.领域渗透:结合健康活动,开展小小足球比赛,引导幼儿充分体验足球运动的快乐,学习一些简单的足球运动技能。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幼儿对射门活动有所认识。在活动中,幼儿常常要多次才能将球射入门中,而不是一次就能射进。经过多次的练习后,幼儿能够一脚踢,虽然命中率不够高,但踢球射门的热情非常的高。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本次活动主要以技能训练为重,在游戏化方面体现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多增加游戏的成分。
34、大班美术教案《小蝌蚪》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了解小蝌蚪的特征,让幼儿先观察蝌蚪,再进行点化小蝌蚪。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喜爱美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教学反思:
1.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1)幼儿这节课的兴趣浓厚,积极的用手指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在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得到自主发展;
(2)自己初步了解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基本能把握教育内容核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师幼互动良好。教师能以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如:示范添画小蝌蚪不同形态的尾巴,从而使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
3.本节美工课,活动效果良好,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今后自己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
4.当节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评价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觉到学无止境,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努力。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变成小青蛙,到庄稼地里吃害虫)
35、大班美术教案《影子游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勾画动态影子,再进行借形想象画。
2.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验艺术的趣味。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水粉、笔刷、彩卡。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玩过各种影子游戏,了解各种动物,知道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影子是会变化的。知道太阳发出光亮,光亮被挡住了,就会有影子。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游戏音乐,寻找一片适合影子画的空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影子舞视频,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朋友刚刚看到了什么?(动物……)
——这些动物是什么变得呢?(影子)
——小朋友的身体能摆出特别的造型吗?!.快思.教案网!小朋友们都试一试吧。
——我们怎样才能将影子留在我们的纸上?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影子?
——我们的影子某些地方在画纸上重叠了怎样画呢?(遮挡)
二、幼儿作画
——今天小朋友要将我们的影子画到纸上,听好老师的要求:
——整张纸上要画满影子;线条不要断开,要拉好手;要用到藏起来和跑出去的方法。
——三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摆造型,两个小朋友用黑色油画棒勾画出影子,然后再交换。
三、借形想象
——我们的影子里藏了很多的小动物,小朋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给小动物画上五官,动物的眼睛要画大,身体可以画上花纹,向里、向外添加都可以。
四、作品展示
——小朋友说一说你把影子变成了什么动物?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画得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也来猜一猜。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很有趣我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孩子们在塑胶场地上两人一起合作进行添加想象,孩子经过合作将影子画出来在不同的角度寻找画里的动物,孩子们画的非常认真,一个影子里找出了3种小动物,虽然孩子们画得有些凌乱但细细品味能感受到大地艺术带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所以我们进行了两次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依然有兴趣。第二次活动我将牛皮纸放到了地上,让幼儿摆出特别的造型,虽然是第二次进行因为材料的变化他们很积极,这次不会再出现单个影子,第二次加大了难度需要小朋友将影子用躲出去、藏起来的方法。孩子们边画边思考多人合作当孩子们看到完成的作品都很震撼很高兴。
36、大班美术教案《滑稽小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舞蹈的滑稽小人,了解滑稽小人的动态、服饰和面部表情,感知人物快乐的情绪和夸张的动作。
2、学习用连贯的曲线,表现舞蹈者的面部表情和动态。
3、用版画的方式大胆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颜料、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舞蹈动作,感知跳舞的姿态和表情。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跳舞吗?跳舞时的心情怎么样?谁来给大家跳一个舞蹈动作?
幼儿跳一个动作,师简笔画出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
二、回忆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师:上次我们用绘画的方式画了滑稽小人,今天要请小朋友用版画来画一个滑稽的小人,你想设计一个滑稽小人在做什么?
师:他穿了什么有趣的衣服、鞋子,他在哪里?可以用蜡笔添上背景。
三、幼儿作画
1、制板,提醒幼儿能大胆构图,线条流畅。
2、拓印,注意颜色搭配,卫生。
四、作品展示。
幼儿相互评价作品。
活动反思:
一个教学活动的好坏,其目标的设定是活动的关键。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顶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结构部位的变长与纸的折叠方法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7、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父与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父与子的亲情。
2、尝试用语言、声音、动作等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3、初步感受漫画夸张、有趣的特点,喜欢看画面。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课件《父与子》
2、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看"父与子"的图片,熟悉人物。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
2、欣赏漫画一《射击》第一幅他们在干什么?你认为爸爸的枪法准不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幼儿学一学爸爸射击的样子。
3、依次看漫画《射击》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大胆的用动作语言,声音来表现对画面的理解。
4、欣赏漫画二《足球》第七幅看爸爸的头上怎么会有个包的?幼儿回答。
出示全部漫画〈足球〉,请幼儿观看欣赏并回答,爸爸头上的包是怎么来的。
提问:"为什么儿子会把爸爸的头当足球踢?""如果是你把爸爸头上踢了个大包,你会怎么做?""最后儿子和爸爸怎么了?"请幼儿再依次欣赏一遍。
5、表演漫画
(1)集体表演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扮演爸爸和儿子,想一想,爸爸被踢了会说什么?儿子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和动作,请你们表演。
(2)个别表演
(3)表演给听课老师看。
活动延伸:
1、丰富幼儿对漫画知识的理解。
2、请幼儿回教室说一说,画一画自己和爸爸的好玩的事情,制作成漫画给大家欣赏。
活动反思
漫画来源于生活,喜闻乐见,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的夸张、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欣赏的特点。孩子们喜欢看漫画,尤其是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和图片十分感兴趣,每一次都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幽默的地方还会开怀大笑。
38、大班美术教案《设计发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设计发型,感受艺术美,激发幼儿设计发型的兴趣和欲望。
2、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把自己设计发型画出来。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课件
2、教师范画5副(不同发型)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由收到信引入
出示收到信件,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兴趣
师:咦,小朋友们,刚刚接到了一封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细读信内容:大三班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乐乐电视台的主持人,我们台下个月要举行一个发型设计比赛,我台邀请大三班小朋友为自己的妈妈来设计一个新发型,你们愿意吗?(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在设计新发型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发型师设计出哪些漂亮的发型呢?
二、欣赏不同的发型(观看PPT)
1、师:这些设计师设计出发型真好看,有了这些漂亮的发型,每个妈妈看起来会更加的漂亮。老师也忍不住想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了新的发型。看看老师设计的新发型师什么样的。
2、出示范画
师:好看吗?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发型师怎么样的(让幼儿说一说)
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设计方法。
三、幼儿作画
1、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放轻音乐)
2、要求幼儿设计出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发型
四、讲评作品
大家设计了很多美丽漂亮的发型,希望大家以后设计出更好看的发型,好吗?
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很能激发小朋友动手的欲望,以爱激情,以趣引入,轻松有趣的创作环境,使孩子的兴趣非常高。开始先让看信的形式来引题,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调整孩子们上课的状态,然后让幼儿观察PPI发型,再自己设计发型,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但由于小朋友很少接触到发型方面的知识,所以很多小朋友能看到妈妈的发型,很快的讲出很多种发型,所以在上这堂课之前的教学准备方面还有比较充分的,我个人觉得如果在教师示范画,教师不要示范,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然后把设计发型画出来。我觉得这样效果会更加理想。可能是我自己想的太多了,在教师示范中请了2位孩子上来画了2种发型后,孩子的一些创作想法都会模仿老师的示范画了。但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是成功的,激发培养了孩子爱母亲的情感,并在送给母亲画的时候,深化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希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有更好的提升。
39、大班美术教案《水生动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不同的水生动物。
2、引导幼儿懂关爱、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操,懂得保持水的清洁的情感。
3、尝试用美工的方式表现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PPT(水生动物)、哭泣的鱼,有死鱼的污水图片、污水一盆,污水处理物
幼儿:折、画、泥塑、剪贴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谈水生动物
1、老师出示鱼和螃蟹:这是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3、丰富水生动物(观看PPT)
老师介绍不常见的水生动物的名称与特征
介绍一些珍稀的水生动物
如:中华鲟
二、讨论:关爱、保护水生动物
(一)出示
“哭泣的鱼”
1、为什么这条鱼在哭?(幼儿发散讨论)
老师引入:要关心、保护动物
2、我们人类怎样保护动物?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①不要掠杀、猎杀
②不喂动物吃有毒、有害的食物
③国家建立了保护区
④保护好动物生活的环境
总结:我们要做动物的朋友等
三、保护水资源
1、出示一幅污水与死鱼的图
问:这些鱼怎么死的?
这些污水是怎么形成的?
水生动物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
2、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3、演示污水变清水
四、幼儿创作水生动物,(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布置环境
“水生动物”
1、幼儿分成四组“折、画、泥塑、剪贴”等方式创作制作水生动物
2、将作品布置在墙面
“水生动物”
活动反思:
活动中注重了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并促使幼儿有保护水资源,给水生动物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意识。
一.活动中丰富了多种水生动物
幼儿对水生动物有一定的认识,从他们的语言中表现,孩子们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特征有所了解。
在进一步丰富水生动物中,我着重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荧火鱿,盲鳗等,并对一些有具体特征的动物进行了介绍,如:河豚有毒,但他有止痛的功效;
又如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些方面丰富了幼儿对水生动物的认识。
二.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从小鱼的哭声与死鱼、污水三方面层层入手,逐步激起了幼儿要关心爱护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生活的环境。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如:
a:人类不要乱扔垃圾
b:人类不要捕杀小动物
c:工厂里的废水不要排入大海、河流等。
三.多种不同的美工形式表现水生动物
40、大班美术教案《胶带贴画》含反思
设计背景
我发现本班的好多幼儿对画画很感兴趣,为激发幼儿在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用胶带贴画的新方法,体会用多种方式作画的乐趣。
2、学习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培养幼儿自主、自信的态度。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用胶带贴画的新方法,让幼儿体会用多种方式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范例若干(如:太阳、小鱼、小鹅等,由简到难)。
2、A4纸及一半大小的A4纸若干。
3、透明胶带、剪刀、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引起作画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画,想看吗?!.快思.教案网!(激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范例)师: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的画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了?
3、出示透明胶带引出作画方法。
师:(出示透明胶)对了,我就是用这个透明胶带来画画的,你们想试试吗?(再次吸引幼儿尝试探索胶带贴画的兴趣)
二、探索胶带贴画的方法。
幼儿利用提供的材料(其中画纸是一半大小的A4纸),自由尝试如何用胶带来贴画,教师巡回地观察每个幼儿,并简单询问幼儿的想法。(由于幼儿探索的兴趣得到了满足,所以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十分地认真、积极动脑。)
师:那么,请小朋友在小纸上用透明胶带画画,现在,你们可以动手了。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根据之前的巡回观察,请一些方法正确和不正确的幼儿进行比较,先让幼儿自主判断和简单说说胶带贴画的方法再教师进行引导和小结。)
教师讲解作画方法: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棒,我们在作画前,要先想好画些什么内容,然后用透明胶带在纸上逐一贴出它的形状,接着用油画棒在没有贴透明胶带的地方(里面和外面)都要涂上各种漂亮的颜色,最后轻轻地撕掉透明胶带,一副胶带画就完成了。
三、再次尝试胶带贴画。
1、师:小朋友,你们想再来试试吗?
2、师:在作画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提出要求:
(1)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2)除了贴有透明胶带的地方不需要涂颜色,其他都要涂上漂亮的颜色,所以要抓紧时间。
(3)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大一小两种纸,请小朋友根据自己作画速度的快慢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纸。
3、师:你们记住老师提的要求了吗?好,现在你们可以画了。
四、胶带组合画。
1、引导幼儿将完成的胶带画粘贴在主题墙上组成一幅大画。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画拿过来贴在板上(或纸上)。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画画方法,叫胶带贴画,你们看,大家画得胶带画多好看呀,有……等等,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自己想画什么就能画出什么,我们都是小画家哦!
五、结束语。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幅胶带组合画贴到我们教室的走廊里吧!
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幼儿绘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用的有:蜡笔画、水粉画、拓印画、刮画等等,而蜡笔画是现在幼儿园中经常用到得一种绘画形式,可用透明胶带和蜡笔结合来画画是我们幼儿第一次的尝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既能满足他们探索和尝试多种绘画形式,又能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从而体验到绘画的乐趣之处。所以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注意力充分地集中,通过两次不同的尝试胶带贴画,幼儿基本学会了胶带贴画的方法和步骤,也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在活动中,我让幼儿自主判断谁的方法是正确的,因为艺术活动的目标就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得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探索到了用胶带贴画的新方法,可在培养幼儿自信方面应更加的突出和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41、大班美术教案《自制面具》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本班幼儿动手能力比较弱,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具,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
2.能综合运用剪、粘贴、挖洞等技能制作面具。
3.体验制作面具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面具,学习制作面具的方法。
难点:能运用剪、粘贴、挖洞等技能制作面具。
活动准备
1.面具范例(黑人、小丑、小猪)
2.彩色卡纸.固体胶.皱纹纸、棉花、吸管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猜猜他是谁”
指导要点:请三名幼儿上台,老师要给他们施魔法,请小朋友猜猜它们变成了谁?
2.认识面具
提问:1.某某幼儿是怎么么变成黑人/小猪/小丑的
2.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面具,我们什么时候会戴面具
小结:我们表演节目时,游戏时会面具,戴面具可以使我们的表演更精彩。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面具,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二.探索发现
1.欣赏观察几种面具,发现其特点
指导语:它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么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部位都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
2.探讨材料的用途
指导语:今天老师准备了彩色卡纸、皱纹纸、吸管、羽毛、棉花等材料,小朋友们想想你准备怎么运用这些材料呢?
小结:皱纹纸可以搓成小球或绳子,<.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还可以折剪出花形来制作我们的面具
3.制作方法介绍(边示范边讲解)
首先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卡纸剪出脸型,然后用挖洞的方法剪出眼睛、嘴巴,再制作装饰其他部分.
三.创作表现
1.分发材料.提出常规要求
2.幼儿创作,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议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创意
2.所有幼儿带上自己的面具大家一起欣赏,说说谁的面具最漂亮,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师幼共同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 幼儿对面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
2. 孩子对面具非常感兴趣,能体验到制作面具的快乐。
42、大班美术教案《房子写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所观察房子的特色进行实景写生。
2、能根据房子的主次结构运用粗细线条。
3、感受实景写生的别样魅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寻找实景进行房子写生并懂得“写实”在写生中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利用粗细线条区分房子主次关系。
活动准备:
1、线描画范例两幅
2、选择一处空旷场地
3、记号笔(一头粗一头细)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初识线描画
1、这组图片和你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是用线完成的,没有涂色)
2、这种形式的画叫做线描画。
二、集体讨论,认识线描画
1、这些图里的线条有什么特点?(密集、粗细有别)
2、小结:——线描画是用各种粗细不同的线条进行绘画的形式,根据所画物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线条,如主体部分用粗线条,其余用细线条,以此来增加对比度。
三、户外写生,尝试线描画
1、提出要求: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房子,利用线描的形式将它画下来。(.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尽量利用粗细线条结合的方式进行绘画。场地选择时不要挡住他人视线,不要面对阳光。
2、幼儿搬好凳子到户外(提醒幼儿正确拿凳子,楼梯处要特别注意)
3、发放作画用品,幼儿开始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介绍,欣赏线描画
1、将幼儿作品统一张贴在黑板上。(请先完成的幼儿可自主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猜猜画的是哪幢房子。)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请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
活动反思:
发现错误立即纠正
活动结束后,我仔细的想了想。当时我是发现了有的小朋友不是在写生,而是自己凭空想象的,我当时并没有指出来,我觉得小朋友根据自己想的凭空添加点什么也是很好的。后来在余老师的指导下,我觉得当时强调下写生的含义会更好,小朋友获得的会更多。这次的活动会更有意义
调整思路:
1、在写生前和小朋友强调写生的含义
2、在写生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指出来。
43、大班美术教案《圆形贴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形、圆形分割的方法拼贴成一幅画,掌握等份圆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将色粉纸剪成大小不同的圆形。
2、剪刀、浆糊,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小朋友,这是什么图形?(圆形)圆形象什么?
(1)谁来把它变成半圆形?半圆形象什么?
(2)怎样把这个圆形变成扇形呢?哪些东西是扇形的?
(3)圆形还可以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图形(出示图示)
2、这些变出的小图形可以拼贴成一幅美丽的画(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
(1)自己想好要贴什么,再开始剪。
(2)拼贴时注意颜色的搭配。
4、幼儿操作
5、请幼儿讲述自己拼贴的画。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44、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含反思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漫画。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漫画书来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漫画也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夸张的手法、幽默大胆的想像、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阅读和欣赏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漫画欣赏这一新的教育内容,将美术欣赏与语言讲述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引导幼儿从艺术的领域去欣赏漫画.从语言的领域去读懂漫画。使幼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像。
重点难点:
1.欣赏和感知理解漫画作品.需要幼儿集中注意观察,这也是能否达到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从活动开始便设置了一个个悬念,直到结尾也就是高潮部分,我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留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想像空间。这样,使幼儿的注意得以长久保持。
2.了解漫画特点对幼儿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也不是一次活动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不能空洞地将一些抽象的词汇灌输给孩子们听,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让幼儿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有机渗透在活动中。我还设置了漫画墙作为准备和延伸活动,长期贴在教室里,使幼儿自己从中慢慢体会,不断深入地了解漫画。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刨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唾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
讲述参考: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以为在做梦呢。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5.幼儿完整讲述漫画作品。
延伸活动:
幼儿尝试用漫画的手法创作故事结尾。
教师:今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像,编出了和画家不一样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来做个小画家,把你们编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给每个幼儿一张缺少背景的作业纸.幼儿创作漫画结尾。
活动反思
1. 与幼儿一日常生活紧密相联
对于在幼儿园生活的孩子来说,一日活动既丰富又有规律,
孩子们对一些固定的活动时间已比较熟悉。从他们的一日生活入手,设计组织活动,既激发和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通过感知特定时间与相应活动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幼儿对时间的连续性、可测量性的认识。
2. 巧妙利用幼儿的手表
过去我在和孩子一起认识时间时往往使用自制的手拨钟面,由
此出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孩子对于分针的走动很敏感,但容易忽略时针的变化,如在拨半点时,他们常常把分针指在数字6上,而时针依然指在整点数字上。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这次活动中采用了孩子们的手表,它的时针和分针是连动的。在拨拨玩玩中,孩子们知道了拨动的方法,又弄清了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真是一举两得。
3. 鼓励幼儿运用生活经验
这次活动,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制作内容,供他们选择。其中“我的一天”是自己制定作息时间,孩子们可以自己设计、安排一日生活,合理制定时间。有的说“我要8;00起床”,有的说“我10:00要去学钢琴”,有的说“我下午3:30去超市买东西”。孩子们制作的时间表各具特色,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4. 提供大量展示作品的空间
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从而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有利于孩子积累成功的体验,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为此,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展示作品的空间,孩子们的作品既可布置在墙面上,也可悬挂在空中。这些作品成了环境布置的一部分,孩子们不时地议论、指认,主动积极地与环境交互作用,加深了对时间的认识。
45、大班美术教案《动物口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感受生活中的美。
2、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口罩若干、水彩笔、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口罩(看PPT)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他们都戴了什么?
2、这些人为什么要戴口罩呢?
3、你喜欢哪一款呢?为什么?
4、如果是你,你想怎么设计你的口罩呢?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看。
1、老师喜欢小猫咪,所以我要设计一个猫的口罩,这个口罩有两个面,我们只要设计一个面就可以了,另一个面是用来罩住嘴巴的,以老师在口罩上做的红色圆点记号的一端放在最上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设计的。
2、我先画上小猫咪的鼻子,再以这个为中心,画上小猫咪的脸,另一边该怎么画呢?再是嘴巴。小朋友想想看,还缺点什么呢?(小猫咪的胡子)
3、你们看,老师的口罩变漂亮了哦(老师戴上口罩表演猫叫),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口罩也变漂亮呢?
重点:告知幼儿动物的脸的两边是对称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请小朋友们用对称的方法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口罩。
2、画好的小朋友把报纸和彩色笔放在桌子中间,把椅子塞到桌子下面,可以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动物口罩,请爸爸妈妈帮你把口罩戴上。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
四、口罩秀。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模特歌,请你们戴上漂亮口罩,我们一起来走模特路。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两两组合走模特路,展示自己的口罩。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漂亮口罩送回区角星光大道,我们下次再来走模特路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以层层递进的提问为主线,关注幼儿的经验,以猜想、讨论的方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相信本次活动后,幼儿在共用生活用品、同吃一根糖时会有很多的顾虑,将会避免很多不卫生的现象发生。本活动幼儿不仅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预防感冒,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情感体验,实现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标。
活动中,突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观察,讲述。幼儿参与很积极,对故事充满了兴趣,讲述主动、讨论交流很踊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小游戏“我来做,你来猜”,预期目标是希望快乐的游戏气氛在幼儿注意力即将分散时,又一次抓住孩子的心。让幼儿更形象地感知感冒的症状,使得活动流畅自然。活动中,这一环节火候不够,但目标实现还不错。
引导幼儿讨论“预防感冒的方法”这一环节中设计的小奖品,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幼儿纷纷根据生活经验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争先恐后、气氛热烈,说出了很多方法,目标实现较好。
一次活动的目标实现好坏不仅仅限于本次活动的结束,道理孩子们是明白了,但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因此,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督促幼儿,使目标更好、更深入的实现。
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孩子的有些回答做出的回应和评价还不够及时、准确,师幼互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46、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蚕》反思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转暖,蚕宝宝们相继破壳而出,一条条黑黑小小的蚕引来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每天总有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唤自己的同伴,惊喜地转告自己发现的秘密。《指南》中提出,要让孩子们学会关心小动物,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树立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由于蚕是一种便于饲养又可以触摸的小动物,为此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养蚕计划,以便使孩子们萌生饲养蚕的责任心。在幼儿担负饲养蚕的过程中,他们和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蚕如同他们生活中一个个亲密朋友。于是我们便选择蚕这容易获得的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旨在有目的、有意识地引领孩子走进蚕的生活世界,使之成为孩子主动学习的“主角”。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及其外形特征,体验生命的多样性。
2、喜欢蚕,乐意用多种方式表现蚕的生活习性。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材料准备:
1、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范例作品
2、准备能表现蚕宝宝的各种物品如:绘画工具、彩泥、餐巾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 和幼儿谈谈蚕宝宝的生活,激发孩子创作的欲望
2、师:蚕宝宝从小到大会变成各种样子,真有趣,我们今天来做做蚕宝宝,好吗?
探讨交流:用什么方法做蚕宝宝好呢?
在幼儿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想法。师适当提出质疑,和幼儿一起商量解决活动前的有关事项,如需要哪些材料等等
3、教师介绍准备的材料,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和表扬。
4、请幼儿欣赏好的表现方法。
活动反思:
虽然没有看到蚕宝宝变成飞蛾。但喂养蚕宝宝的过程却是难忘和快乐的。在活动中,每一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这几只蚕宝宝,每个小朋友都去观察、探索蚕宝宝成长的过程了,在最后的过程中,老师让孩子带着成功的喜悦而结束人生第一次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