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课教案《小星星来占圈》反思
大班数学课教案《小星星来占圈》反思
1、大班数学课教案《小星星来占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两圈间的公共部分,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按标记图要求在圈内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在活动中体验主动探索的快乐。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瓶子10个,呼啦圈若干,每人一份红绿圈及若干星星。
【活动重点】理解公共部分的含义,能正确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能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游戏并说说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1.出示瓶宝宝,请幼儿玩套圈游戏,说说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1)第一轮套圈比赛:分别记录各自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2)第二轮套圈比赛:将瓶子重新调整,往中间靠拢,创设两圈套中同一瓶宝宝的情境。
2.引发幼儿讨论:两圈套中同一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师:有一些瓶宝宝被两个圈同时套住了,那么这些瓶宝宝该算谁的呢?
二、改变公共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1.出示PPT,引导幼儿理解公共部分的含义。
师小结:原来公共部分的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绿圈里。(.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部分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部分的瓶宝宝算进去。
2.增加公共部分以外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绿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师:套圈情况还在发生变化,红圈套了几个?绿圈套了几个?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现在谁来记录一下刚才的套圈结果呢?
三、操作活动:小星星来占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绿圈2,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颗星星占圈圈。
师:3颗星星来占圈,红圈里要占2颗,绿圈里也要占2颗,这可怎么占呀?想想看,谁有办法给它们占一占,请幼儿上来试一试,并说说这样放的理由。
幼儿看标记图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占几颗星星。
2.分别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绿圈2,图三:红圈1,绿圈3。
师:3颗星星来占圈,还有不同的占法呢?你们看明白了吗?让幼儿自己来说说题意。
3.出示标记图四:红圈?,绿圈?引导幼儿思考当公共部分分别有1颗、2颗、3颗、4颗星星时,公共部分外面的红圈、绿圈里你想怎么放?红圈一共套住了几颗星星?绿圈一共套住了几颗星星?教师分别记录。
师:四颗星星来占圈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呢!
四、延伸活动:5颗星星来占圈
师:如果是5颗星星来占圈,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到了我们的区角,你们可以去试试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但是,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感觉,对大班幼儿来说,内容多了一些,尽管活动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种弹性物品让幼儿充分感知了弹性物品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弹性可以再不同的物体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弹性的特质。但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铅丝让孩子们进行弹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制作弹簧的铅丝弹性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展现弹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绕?怎么绕?搞不清楚,原因是:作为弹簧本身就有许多的知识点可以给孩子们讲解,其实弹簧本身就能作为一个活动来展开,从而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认识弹性,理解弹性物品。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对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的让他们利用相关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创造性的东西。
2、大班数学课教案《10以内的顺数倒数》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掌握1——10的顺数和倒数。
2、知道顺数时是逐一增加,倒数时是逐一减少。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小狗过桥图片一张、1——5数字卡片,各种方形积木,花片若干,操作卡片6份。
三、活动过程
1、开火车——复习5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老师:“今天,我们要到小狗家做客,一起开火车走吧!”一边开一边玩口头数数游戏,如出示数字卡片5,老师顺数12345,幼儿倒数54321;
2、小狗过桥
(1)欣赏彩桥
“小狗想到大象家拿礼物来招待小朋友,可是一条大河挡在中间,要翻过一座五彩的高桥,你们看看,工人叔叔是怎样设计这座桥的?”(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总结)
桥由许多小方块组成,这座桥中间高,两边底;上桥和下桥的台阶都是10级。
教师:“桥的第一个台阶用1块砖砌成,第二个台阶用2块砖砌成,……第十个台阶用10块砖砌成。”(1可以表示有1块砖,也可以表示第一级台阶,2可以表示有2块砖,也表示第二级台阶,……)
(2)数台阶
教师:“小狗开始过桥了,我们一起帮它数一下,上桥时走了几级台阶,下桥时走了几级台阶?”
幼儿:1、2、3、4、5、6、7、8、9、10,上桥走了10级。
10、9、8、7、6、5、4、3、2、1,下桥时也走了10级。
教师:数数时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倒着数也就是从较大的数一个接一个往较小的数连续数下去。
教师:小狗回家时已经走在第五级台阶了,小朋友帮它继续上、下桥好吗?(将小狗放在另一级台阶,让幼儿帮助它回家,练习接着数数。)
3、幼儿操作
(1)编号码:八位数的电话号码,要求幼儿填写空余的4位数字号码。可以顺数填,也可以倒数着填。(倒填时一定要根据老师提供的四个数字进行倒填)
(2)数花片:幼儿从1开始横向摆出小花片,逐一增加,一边摆一边数数,直到10。接着倒数,每次拿起一个,再数数,练习倒数。(10人)
(3)搭高桥:合作搭建彩桥,一边搭一边数数。(4人)
四、游戏《火车呜呜响》
3、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能大胆讲述。
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懂得关爱他人。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练习用3个数字来编算术题。
【活动准备】
三幅背景图、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树若干、固体胶、幼儿分三组,
第一组:色纸折的房子(蓝、黄两色)若干
第二组:色纸折的房子(粉红、黄两色)若干
第三组:色纸折的房子(蓝、咖啡两色)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们没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帐篷了,我们来帮助他们重建新家,请你们做工程师帮他们设计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组幼儿将用色纸折好的房子放到对应小组的背景图上。
房子造好了,再种些绿化,把小区打扮得漂亮些。
请你们将篮子里的花和树种到小区里去
2、情境感知——看图编8的加减法
小区造好了,我们去参观一下每个小区都有几幢房子、几棵树和几朵花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我们先到1号小区去参观,1号小区有几幢房子?(6幢蓝色的房子,2幢黄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红花,3朵紫花)树呢?(4棵大树4棵小树)。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现在请你们每个小区的朋友们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这两道题用到了几个数字?(三个)除了加法题,还可以用这3个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得出:8-2=6、8-6=2。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2+6=8、6+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所以看到2+6=8,马上就想到6+2=8,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8-2=6,马上就想到8-6=2,我们也把他们称为朋友题。
小朋友真能干,帮灾区的人们建造了这么漂亮的小区,使他们能够有房子住,真是太好了,谢谢你们。
活动延伸:我们再去多设计一些房子,可以让更多的人住进去。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4、大班数学课教案《水一样多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实验,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
2、乐意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2、标有刻度的瓶子,水,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提问
出示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六瓶水是一样多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现在我们想办法做一下实验,比较一下水的多少吧。
二、实验操作
1、教师:用什么办法验证呢?怎么操作?
要求:实验用的两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实验时动作慢一点,避免将水洒出影响实验结果。
2、记录实验结果
(1)高矮不同的两只瓶子
方法是通过比较水位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样的。
原来瓶子的高矮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2)粗细不同的两只瓶子小
选择两个相同的空瓶,把装在大小不同的瓶内的饮料倒入其中,比较出饮料一样多。
方法:任选一个瓶子,将一瓶饮料倒入,用笔画或粘纸条的方法做标记,把饮料倒出后再将另一瓶饮料倒入该瓶,看饮料位置与原来留下的标记是否一致,比较出饮料一样多原来瓶子的粗细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一只含内容物的的瓶子内容物为石子
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较水位的高低。
内容物为海绵小结:方法是将海绵中的水挤回瓶中,比较水位的高低。
原来瓶子里面是否有物体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总结:瓶子的高矮、粗细、内含物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这种现象就叫做容量守恒。
三、活动延伸
想一想,如果把两块一样重的橡皮泥塞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橡皮泥会变重吗?
回去试试看吧!
反思
本节教学,课前我准备不充分,语言组织不严谨,在环节上衔接不好,以至于活动层次有点不分明。这个活动的教具太多,摆放的问题我考虑的不周到。针对这个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课后我深入地反思,希望在下一次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5、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含反思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PPT动画、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PPT、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列式用的图卡及笔。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碰球”,复习5的组成。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儿可集体回答,也可个别练习。
二、导入课题,学习5的减法。
1.出示PPT①
师:玩了“碰球”的游戏,我要带你们去逛公园啦,出发吧!
(1)车站里有几辆公交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开走了几辆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辆车?
(2)教师(出示“—”):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减号”的含义。)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1=4(大家一起读读这道算式。)
(4)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导幼儿理解算式的含义。)
(5)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述算式的含义,并摆一摆算式。
2.出示PPT②:花圃里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飞走了几只蝴蝶?(2只)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只蝴蝶?
3.出示PPT③:池塘里有5条鱼,游走了3条鱼,还剩下几条鱼?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4.出示PPT④:食品店里有块面包?买走了几块?还剩下几块?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三、游戏:送信(看式计算)
(1)出示游戏材料1—4个邮箱和许多信,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游戏玩法规则。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打开4个信箱,按游戏规则检查“信”都送对了吗?
四、看图列式计算,进一步掌握5以内的减法。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逛公园,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品尝了美食,还学会了用减法来计算,玩了送信的游戏。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请你们看着这几幅图来列算式,还要算出答案哦,看看谁最棒。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是怎么列式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板书,集体验证。)
五、联系生活中的运用
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2.回家后用我们今天学的本领向爸爸妈妈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6、大班数学课教案《认识日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12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4、老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11年、2012年、兔年、龙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12的就是2012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 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7、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像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师: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些礼物,看看是什么呢?(出示呈格子状的实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放课件1,出现格子)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放课件3,出现格子)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并小结: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放课件4,出现8格)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6个位置)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
(播放课件5、6)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棋子先一个一个的出现,再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子?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播放幻灯片7)
小结: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可反复游戏)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蹦蹦跳的游戏。(播放幻灯片8)规则:幼儿的格子和棋子不能动,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比比谁的速度快。
四、导入延伸活动: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放课件9,出现12格)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请6个小朋友来当棋子,屏幕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可反复进行几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
五、小结、活动延伸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六、结束活动兔子舞除
活动反思:
《有趣的格子》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活动以幼儿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呈格子状为切入口,挖掘有关格子的教育意义。活动共创设了四个大环节,即“观察生活中的格子——认识八宫格,在八宫格上找棋子位置,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加大难度,出现九宫格,认识九宫格,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十二宫格,幼儿当棋子,团队配合,在地面大棋谱上抢位置”,从中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呈格子状, 感知格子的特点,促进了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接下来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材料准备、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四方面作反思。
一、围绕主题,有序展开,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棋子这个中心,通过“情境激趣、适时引导、自由探索、集体竞赛”这一主线进行展开教学,让幼儿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锻炼。活动利用不同数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复“跑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教学安排、活动实施简而有序,教学调控灵活,有足够的思索与探究空间与时间,并能及时获取课堂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从身边选择游戏材料,简而易懂
我们用常见的瓶盖当棋子,取材简单且环保。八宫格、九宫格图片正反两面来使用,在简单练习中让幼儿掌握快速找到“棋子”具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三、在竞赛游戏中,让幼儿加强练习
大班幼儿获胜心理较强,针对幼儿年龄特征,让孩子在比赛中快速找到棋子的具体位置,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活动最后我安排了一些能充份展示幼儿的机智、体现幼儿合作的游戏,尽量让幼儿在玩中学,大大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四、不足之处
1.在第四个环节 (幼儿当棋子做游戏),这个环节需要团队配合,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再继续开展,剩下的时间不太充足,应注意调整。
2.让幼儿完整描述的时间不够多。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好,但是完整描述的能力有些欠缺,幼儿喜欢实际操作,不善表达,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多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大班数学课教案《长短、宽窄、厚薄排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区别长短、宽窄、厚薄,并能用词表达。
2、让幼儿学习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3、鼓励幼儿完成多种活动内容,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照物体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2、难点:引导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形状、材料的干扰,进行长短、宽窄、厚薄差异的排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摆放一些宽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围巾、毛巾、皮带、桌子、凳子、积木、书、毛衣、衬衫等。
2、教具: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长短、宽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如图1-图7);录音机、磁带。
3、学具:每人一个信封,信封内有两张形状相同、厚薄不同的纸片;每人两张宽窄、颜色各不同的纸条:黄色的宽,绿色的窄;垫板若干;宽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组:宽窄排序材料(同颜色、同长度、宽窄不同);数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质料、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颜色、同宽窄、不同长度)。
第二组:宽窄排序材料(不同颜色、同长度、不同宽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长度)。
第三组:宽窄排序材料(颜色、长度、宽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颜色、质料、厚薄均不同);长短排序材料(颜色、质料、长短均不同)。
1、集体活动:
1、游戏:说相反。
2、区别宽窄:老师启发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别宽窄。
3、找一找屏幕中或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
4、幼儿练习按宽窄排序。(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分纸条的宽窄。)幼儿操作,老师检查。(幼儿边操作边讲述:从怎样排到怎样。)
5、教师在幼儿摸索按宽窄排序的基础上概括按宽窄排序的方法。(再让幼儿在屏幕上操作不同的排序方法,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6、区别厚薄:
1.摸一摸信封里哪一块片片厚,哪一块片片薄。
2.玩踩垫游戏。(体验哪块垫厚,哪块垫薄)
3.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厚,哪些东西宝。
1.小组活动:
按不同难度分成三个小组。(要求边操作边讲述)(争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种活动)
2.活动评价
1.在实物投影仪中出示幼儿的操作结果,幼儿集体检查。
2.小结。
1.游戏活动
彩布排序。
活动结束:音乐起,小朋友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9、大班数学课教案《我和数字做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2.运用多种感官及方式感知8以内数的含义,培养幼儿概括数的能力。
3.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及相互协作的能力,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1.数字卡片1—8,六种游戏的标识
2.数字卡片1—8、实物卡片1—8、点子卡片、一次性碗、筷、泡沫球、小积木、拼数字卡片、内装物体的小口袋等若干
3.数物朋友、分类计数游戏的作业单若干,铅笔若干
4.六种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今天我们要到“数的王国”去玩,国王要先看看你们认不认识它的孩子们。(出示1—8数字卡片)你们用动作学学它们的样子吧。(指数字8)这个数字你们认识吗?8像什么?我们一起用手指在空中写个8。
二、介绍游戏内容及规则教师边介绍游戏内容边出示游戏标识。
·按数夹物根据数字或点子卡片夹相应的物体放入碗中。
·数物朋友天上或划掉物体,使物体的数目和数字一样多。
·拼数字8
·数物拼板根据物体的个数找相应的数字拼起来。
·听音摸物 一个幼儿拍手,另一个幼儿按拍手的次数摸出相应的物体。
·分类计数 这个游戏是以前没有玩过的,要你数数三角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把数字分别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师:你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游戏? 国王说,玩可以,但是要考考谁最聪明。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国王送给你们的奖品,每一组的奖品都不一样,你们玩完一组游戏后,请旁边的小朋友检查,对了就可以拿一个奖品。我们看谁玩的又对又快,得的奖品的种类最多,谁就最聪明.提问:怎样才能得到最多的奖品呢?(幼儿讨论)你认为那些游戏比较难?当你玩游戏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办?能干的小朋友玩完六个游戏后应该怎么做?请小朋友和数字娃娃玩游戏去吧!
三、幼儿分组操作,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老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对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重点观察:几个能力比较差的幼儿进行跟踪观察。观察幼儿玩“分类计数”游戏的各种方法.
四、集体交流、讨论:
1、谁能告诉大家你玩了几组游戏?(数自己的奖品,告诉大家)谁的奖品最多?(对其他幼儿要给予鼓励)
2、哪些小朋友玩了“听数摸物”的游戏?玩这个游戏要注意什么?你是怎么摸对的?(出示一张“分类计数”作业单)上面有几个三角形?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用什么方法可以数的又对又快呢?(给每一位幼儿发一张“分类计数”的作业单)你们现在用最快的速度再来玩一次,可以用我们刚才的方法,也可以自己找出不同的方法。(鼓励幼儿寻找多种不同的方法。)请找出不同方法的幼儿介绍自己计数的方法。
3、为了感谢数字娃娃,我们拍8次手、蹲4次、转2圈。(运动觉感知)。国王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礼物(每人一个口袋)现在我们自己去摸摸你得到了几个礼物吧!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我们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必须紧紧围绕生活实际,从生活中、从幼儿的兴趣点来确定活动。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在寻找数字宝宝的环节中,当孩子自己发现的数字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在我们身边藏着这么多的数字朋友啊!此时孩子们的热情被初步激发,趁热打铁,我又带领孩子们揭开数字的面纱,探寻深层的奥秘。让孩子们了解到数字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发现数字变化的奇妙。最后在孩子们对数字有了充分的感知时,让孩子们再次进行探索,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数字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讨论中了解数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在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开火车》的这个过程中,这一环节非常吸引幼儿,使幼儿充分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在学中玩,玩中学。
整个活动,环节安排紧扣,师幼互动好,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通过观察、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看到的数字等形式,发现了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字,知道了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数字。由于有了兴趣这个基石,孩子们完全投入到活动中,自己去找,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玩。整个活动室都充斥着孩子们自主探究的勃勃生机。
10、大班数学课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课件认识">""<",理解符号含义。
2.操作课件,学习用">""<"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电教活动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河马嘴巴的形象。
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河马吗?它是什么样的?
教师:瞧,有一只小河马,它的嘴巴也是大大的,它呀还是一只贪吃的小河马,吃东西时,大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
(二)结合课件讲述,知道河马大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
1.河马爸爸妈妈送食物,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妈妈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一个盘子里有 *个?一个盘子里有*个?小河马说:我要吃多的那盘,是哪个?
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爸爸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
小结:(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
教师:小河马,胃口大,爷爷奶奶来喂它,食物来啦,香蕉一样多,这下小河马不知道要朝哪边张嘴巴了?小河马闭起嘴巴。(出示已经学过的=号)
2.小动物送果实,幼儿练习掌握小河马张嘴方向。
教师:"咚咚咚"谁来啦?(小马)小马给小河马送来了吃的?猜猜小河马的嘴巴会朝那边张开呢?(幼儿操作电脑)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猫、小鸡。
教师:贪吃的小河马大大的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其实在这个大嘴巴里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符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根据河马嘴巴,认识理解">""<"符号。
1.观察河马不同张嘴的方向,认识理解">""<"符号。
教师:小河马的这张大嘴巴是朝哪边张开的?
(大嘴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嘴巴扁扁等于号。)教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符号,理解符号的正确运用。
教师:小河马家的食物真多呀,我们来看一看,比一比,应该用哪个符号。(出示课件,选择正确的符号)
(四)农场摘果子比赛,集体练习符号的运用。
1.幼儿分组进行摘果子比赛。
教师:农场里的果子熟了,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们摘果子吗?我们来比赛,在一段音乐中,看看哪一队摘的多?(幼儿操作)
2.集体统计比赛结果,练习用数字记录,使用">""<"符号。
教师:用数字记录,读起来可真方便。刚才你们做的操作卡回到教室后也可以用数字记录一下,再读一读,好吗?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继续练习">""<"符号的运用操作。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有幸组织了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培养目标、幼儿园教育内容和幼儿身体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物质条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精心设计与组织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使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单调枯燥,思维训练比较严格,因此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形象(金龟子姐姐)、喜欢的情境(聪明屋以及开火车游戏)引入课题,使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激励幼儿去学习新知识。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和概括能力较差,借助各种教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我用水果、奥特曼、怪兽等幼儿喜爱的实物教具,以及幼儿自己在手工课上制作的纸偶做成挂图,既便于操作,又形象直观,促使幼儿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时时用儿歌去引导幼儿用身体去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表演游戏这一环节,幼儿在感受的过程中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一环节幼儿是很感兴趣的,他们纷纷举起小手说:“老师,我来表演,我来表演。”由此可见,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实物、教具材料或设计情境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既能使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幼儿对事物有较全面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1、大班数学课教案《牙签摆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愿意专心操作,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发胀的黄豆,牙签(装在罐子里),正方形纸,记录用的白纸,泥工板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看看数数牙签,激发兴趣。
师:看看你们的罐子里有什么?数一数有几根牙签?
(评:本环节让幼儿熟悉教具,感知牙签的数量,为后面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结构打下基础。)
二、摆一摆,发挥想象力。(自己拼)
1、师:请你们用12根牙签摆成正方形,正方形之间是分开的,看看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2、幼儿第一次操作。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你摆出了几个正方形?(12根牙签可以摆出3个正方形)
(评:本环节幼儿学习用12根牙签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结构——四条边一样长,形状是方的。同时知道12根牙签可以拼成单独的3个正方形。)
三、拼一拼,启发思考探索
1、师:现在老师请你仍然用这12根牙签,试试能不能搭出与刚才不一样的正方形来?能不能拼出站起来的正方形?
2、幼儿第二次操作。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最多可摆出4个正方形)。你最喜欢哪个平面的正方形?躺着的还是竖着的?
(评:本环节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如果合用一条边,就可以用更少数量的牙签拼出同样多的正方形。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证实了同样用12根牙签,就可以拼出4个正方形。)
四、搭一搭,鼓励创造想象
1、师: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看能不能摆出比四个更多的正方形。
2、幼儿第三次操作。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摆出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正方体。)
4、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对称数和环形数)
(评:如果说上一个环节,小朋友用组合的方法,拼出了更多的正方形,那么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幼儿和立体的方法组合正方形,我们借助材料是泡软了的黄豆。有的小朋友也许会有过立方体的经验,他们能够自己摸索出来,有的小朋友也许自己不能拼出来,那也没有关第,老师已经准备了拼好的立方体,供幼儿模仿。关键是让幼儿拼出立方体之后真实地感立方体的结构和特点。这是本次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立方体由六个正方形的面组成,老师用贴彩纸的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很能干,用12根牙签拼出了3个正方形、4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下次,我们再来动动脑筋,摆出更多更好看的图形,好吗?
活动反思
图形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基本形用相加合成或相减分割的方法获得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又可以构成更大的基本形。基本形的变化是极其丰富的,用牙签等方式组合成不同的新形象,图片充分体现了视觉上理性、明朗的美感。
12、大班数学课教案评析《9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减法。
2、体验减法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水彩笔、数字罐、笔、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减笔接力
将幼儿分成9人一组,玩“减笔接力”游戏,体验减法变少的含义。
师:第一个小朋友从装有9支笔的杯子里拿出一支,并说9-1=8,(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再把杯子传下去,在再拿出1支笔,说出8-1=7,这样一直减到1-1=0,比一比,看哪组传的块,减得准。
活动指导:以“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二、游戏:看谁算得快
(1)根据生活情境,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写出算式。
(2)引导幼儿根据情境,自编9的减法应用题,一人编题,其它幼儿列算式。
三、游戏:青蛙跳水
教师出题,幼儿列式计算,共同玩“青蛙跳水”游戏。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比较感兴趣,通过游戏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有的游戏环节,幼儿没听清游戏要求就要开始动手操作了,有点乱。下次再组织数学活动时,我一定会注意!
活动评析: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操作用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分类实践活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学到的知识进行操作,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通过不断探索,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法、同伴评价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合作意识,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13、大班数学课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时钟)
二、认识钟面
(一)观察钟面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1)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小钟?边玩边看边说,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说给同桌听,开始玩吧。
2.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玩钟时的观察结果。
(1)刚才小朋友观察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数字;格子;针;(学生可能回答:有针、有数字格子等)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一短一长,一粗一细)
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请你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3)请你试试拨动钟后面的齿轮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
4.小结: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拨动钟面上的齿轮,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都从1到12的顺序转的。
三、认识整时
1、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识,请看钟面,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3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时,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师将3时的钟面贴在黑板上)
师出示5时、6时、9时、12时的钟面图,请学生说一说——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是几时?然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整时的特点和认整时、方法
这几个钟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时,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分针都指到12)
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整时的方法吗?
生: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表扬)
3、认整时
师快速拔出几个不同的整时,学生回答。
4、拔整时
在钟面上拔出老师或学生所说的整时。
四、整时的表示方法
(一)认识电子表
叮叮叮,闹钟响了,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该起床了,我们去叫醒她吧。打开书91页,看看豆豆的闹钟几时了。(7时)
在她的床头有什么?(电子表)是几时?(7时)
钟表上的时刻除了用文字来表示,还可以用电子表的方法来表示。
(二)电子表的写法
1、电子表中间有两个点,小点左边的数字表示时,右边的数字表示分,当小点的右边是两个0时,就表示整时。
2、书写的时候,写7,表示7时,再在右边竖着写两个小点,后边写两个0,就表示7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你会用这种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钟面的时间吗?
(抽生板书,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书写。)订正
五、两种表示方法的练习
聪聪是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打开书92页,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的?边看边说,然后照着书上的样子,用文字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将钟面上的时间写在横线上。
评讲,请一人上台介绍,聪聪几点钟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过或是差几时的情况
出示六时的钟面,聪聪接到小明的电话: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你过一时到我家来玩,请问聪聪几时去小明家?你是怎样想的?(6+1=7)
吃过晚饭后聪聪回家了,回到家时还差一时到九时,请问是几时?(9-1=8)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总结:认识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并能用文字和电子表的方法表示时间。希望你们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八、游戏巩固
(一)看钟表说时间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礼品(拿出可爱的钟表图)喜欢吗?如果你正确说出上钟面
上的时间,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师出示钟表图,生根据上面表示的时间说一说。)
(二)找朋友
1、接着第一个游戏,当学生说对后,教师再请学生为这些可爱的钟表找到与它时间相同的好朋友。
2、这时,拿钟表图的孩子说:谁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着两种写法卡片的孩子上台,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对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综合应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还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现在请你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时做()
(:)做()
()时做()
下午(:)做()
()时做()
十、作业
请你回家将今天学到的东西说给家长听,边说边拔钟面,出题考考家长。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14、大班数学课教案《掷骰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像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玩游戏。
掷骰抱团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大班计算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之中,从"骰子"这个教具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进幼儿在与教具材料中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15、大班数学课教案《四等分》含反思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空间、时间等等现象发生兴趣。为此,就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来对形体进行等分。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逐渐加深,并支持、鼓励幼儿独立、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完成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物体进行等分的兴趣。
2、让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学习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卡纸,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片ppt,已经等分的纸片,固体胶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以小狗分匹萨的情景作为导入,复习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圆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师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通过二次对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二)图形四等分
1、分发正方形的纸,让每位幼儿动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分法。并让幼儿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分的。
3、通过邀请幼儿代表将长方形用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四等分,总结将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巩固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4教师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形,让幼儿判断四等分。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体
1、以圆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儿动手操作将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来的整体。
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四等分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2、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把图形进行八等分。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6、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鸡搬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8的组成,理解8的第一、二组加减含义,会根据算式算出得数。
2、对加减运算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3、书写和表达、动手操作相结合,积极参加数学加减活动。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上打印7的组成;背景小鸡的家、8的一二组加减(活动的、书写的、游戏的)、记号笔、抹布、花娃娃、夹子、数字1-8
经验准备:学过8的组成,对7以内加减有一定理解。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情境——庆祝小鸡搬家)
游戏:放气球(歌曲问答:气球上面有题目,我们大家来放气球,8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8……)
(二)集体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鸡的颜色不一样、小鸡去玩)
1、根据颜色不同,幼儿理解1只红小鸡和7只黄小鸡合起来是8只,引导列式计算1+7=8
2、把小鸡位置进行交换,幼儿感知小鸡总数不变的道理(巩固理解加法交换律),引导列式7+1=8
3、分别以1只小鸡去玩和7只小鸡去玩,引导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减法含义。
4、共同整理朗诵。
(三)探索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情境:看花,为小鸡家门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夹子扎辫子)
1、为花娃娃打扮;根据上面的算式,请你用夹子帮忙算出得数,既扎好了辫子又算出了得数。请大家试一试。
2、把花娃娃送到相应的花园里。(如2+6=送到8号花园)
3、孩子的经验作一整理。引发:你为花娃娃扎了几个辫子?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结:8的第二组加减。
(四)总结活动
看看花娃娃有没有哭。(评价对错)
延伸活动:区域活动中进行练习加减,学做小博士。
活动反思:
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17、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星星》含反思
教学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并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3、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是一段非常好听的旋律,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熟悉4/4节奏并学会运用简单打击乐,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并表现是本教材的难点。
教学活动准备:
1、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2、《小星星》CD、歌曲图谱
3、人手一个乐器:三角铁、马玲、铃鼓、小铃等乐器。
教学过程:
1、谁是小星星
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并给小朋友戴上星星头饰,老师是月亮妈妈。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轻快、跳跃的小星星"(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拍出XX|XX|的节奏。
2、活泼调皮的星星
师:"天黑了,月亮妈妈带着小星星出来了,你们猜猜在这天空中最调皮,象一只只小眼睛。"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要用轻快、跳跃的唱法来表现闪烁的星星。
3、安静柔美的星星
师:"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唱法表现累了的小星星。
师:"现在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玩累的小星星?(引导幼儿拍出X-|X-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
将幼儿分为四组分别敲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1)先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星星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2)再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不同的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6、四组幼儿一起配上乐器,为歌曲《小星星》伴奏。
7、星星宝宝回家了
师:刚才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齐又动听,天快亮了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星宝宝回家的舞蹈吧!
师弹出小星乐曲,幼儿听音即兴做相应的动作。
8、结束活动
师:"天亮了了,小星星们回家吧!"
活动反思:
《小星星》是一首我们班小朋友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在课间、散步、吃饭前我们都会让孩子们来唱唱,那么在第二课时我们应该把目标定位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还是重复的让幼儿集体来演唱这首歌曲,不仅孩子们会觉得很无趣,也不能使他们的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纲要》中也提到:“幼儿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由于托班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因此他们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比较弱,经常会因一些小的问题和矛盾而发生争执。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决定把第二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幼儿初步学会用轮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2、幼儿在歌唱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演唱的乐趣,初步建立合作的意识。轮唱是指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从轮唱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演唱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唱的部分,当别人在唱的时候又能不受影响,而托班的孩子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运用轮唱的方式不仅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来说也同样存在着困难。主要的问题是怎么让孩子们清楚的知道这一段该我唱,那一部分又不需要我来演唱。由于具体形象思维是托班幼儿主要的思维特点,所以我考虑怎样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让他们学会此种演唱方式,于是图片小星星便印入了我的眼帘。我制作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小星星,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星星贴在小手上,同时让拥有同一种颜色星星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这样孩子们自然地就分成了两组,接着我引导孩子们知道:当老师出示的星星跟你一样时,就开始唱,当我出示另外一种颜色的星星时,就不需要唱。
18、大班数学课教案《6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对对碰( 复习5的分解和组成)
师:我说5. 幼:我对5
师:5可以分成1和几 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师:5可以分成4和几 幼:5可以分成4和1
2、复习2、3、4、5 的分法与几种,引导出6有5种分法。
3、今天这节活动课,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分解与组成》。(出示课题,领读两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积木,探索6的五种分法,并把探索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2、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汇报操作结果。哪位小朋友来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诉老师?
(请小朋友发言,并把他们的记录结果板书到黑板上,并比较)
4、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发现?(提示: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这叫递增,而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叫递减。还有两组数字位置互换了,但总数没有变。这就是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
5、请幼儿演示6的5种分法。
6、领读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三、结束部分
1、小问号的时间到了:他要检查我们小朋友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数字。
(2)(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点。
2、做游戏:今天这节活动课小朋友们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合,知道了6有几种分法?(5种)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
老:小朋友,告诉我,6可以分成1和几?
幼:刘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1和5。
..........
四、延伸活动
我们班的小朋友果然很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6的分解和组成,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每人布置一个任务,如果小朋友现在有6个桃子,老师想让小朋友分给你的爸爸妈妈吃,那应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回家后分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19、大班数学课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9、结束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还知道了测量的结果和量具的大小、长短有关。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呢?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试一试好吗?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20、大班数学课教案《编译密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编译和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单数、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2、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培养幼儿的运算兴趣;
3、让幼儿充分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电话号码卡两张;1一10的数字卡;
幼儿准备:熟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电话号码册、铅笔、橡皮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师:昨天晚上,我接到从我们班转学的豪豪小朋友打来的电话,他说很想你们,那你们想不想他?如果想他,怎样和他联系?(让幼儿自由讨论,引出打电话的想法。)师:他家的电话号码是xxxxxxxx,(出示电话号码)我们来数数他家的电话号码是几位?(幼儿一起点数)他家电话号码的第几位数是几?
2、破解密码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①破解密码——复习巩固设疑激趣师:豪豪想我们了,就打来了电话,你们如果有事要跟老师讲,也可以给老师打电话。你们知道李老师(配班老师)的电话号码吗?不过,她的电话号码是带密码的,我想请你们解一解、猜一猜。破解密码:师:李老师电话号码的数字分别是:第一个数是2和4合起来的数,第二个数是……第三个数是…这个电话号码是多少?验证号码:师:你们猜出来的电话号码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打一下,听一听?李老师(电话铃声响后):孩子们,这是我的手机号码,如果你们有事可以给我打电话,待会儿请把我的电话号码记录在电话册上,希望你们以后到了小学后,我们能保持经常联系,因为你们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修改密码——发散思维如:“6”的算式密码除了“5+1”,还可以设计成什么样的密码?
③互解密码——督促检查请幼儿互相交换电话密码,进行口算、验证及修改。
(2)复习、巩同lO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及序数。
①破解电话密码师:我的电话号码也是带密码的、我设置的密码和李老师的不一样,请你们认真听一下,解一下。请听题:第一位数字是“倒数的第五个数”,请问这个数字是几?第二位数字代表什么也没有。第三个数字是“4和6是它的相邻数”,这个数字是几?…
②验证电话号码
3、编译密码:
(1)师:你们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请你把它们也编成密码,待会儿让大家破解一下。
(2)幼儿各自编译自家的电话号码。
(3)幼儿互解密码并验证。
4、电话联系小知识
(1)师:假如你的好朋友转学到了外地,在拨打电话的时候,前面应加拨什么?(所在地区的电话区号)我们的电话区号是多少?(0512)
(2)师:假如你的联系电话改号了,你怎样做才能和好朋友继续保持联系?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老师和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到自己的电话册中,并保持经常联系。
活动反思
把10以内的加减用解密的方法让幼儿来练习,幼儿对活动非常有兴趣,从中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积极动脑发言,课堂气氛较活跃,解题迅速,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不足,在引导幼儿观察手机号与固定电话不同之处时,我担心幼儿讲不出来,太急燥了自己直接告诉幼儿了这是区号,可能有些幼儿还不太理解,以后在活动中,要多多放手让幼儿去领会。
21、大班数学课教案《生活中的数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2.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作用。
活动难点:
在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经验知道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拼图小卡车、0~9数卡、有关数字实物的展板、课件(生活小片段)等。
学具:数字卡片若干,排排坐---数字逻辑推理题若干份,动物数字连线图若干份,水彩笔;测量身高的尺子两套,记录卡两套。
活动过程
一、相互交流,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穿着衣服前面贴有数字宝宝拼图画—小卡车,问:“你发现了什么?”
鼓励幼儿说出都有哪些数字,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你见过这些数字吗?在我们周围的生活里,也有许许多多的数字,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字?
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迁移经验,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出示幼儿带来的数字物品,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有数字?
(1)你带来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2)幼儿相互自由介绍。
从孩子自带的生活物品入手,便于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享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字的东西很多。
2.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看课件:生活小故事(顺序:家-交通-银行-超市)
(1)你都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数字?
(2)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利用课件重新让幼儿温习了生活中的数字场景,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
三、数字游戏,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体验数字的有趣
1.游戏一:数字比武
(1)认读尺子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长度的长短)
(2)看看温度计的刻度。(数字可以表示温度的高低)
(3)看看称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重量的多少)
(4)认读人民币、邮票的面值,物品价格牌上的价格。(数字可以表示金额的多少)
(5)找出表示当天日期的日历,说一说“今天是×年×月×日,星期几?”(数字可以表示时间的顺序)
2.幼儿个人自选操作:设计电话号码、测量身高、连线和排排坐
(1)你设计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谁的身高最高、体重最重呢?
(3)你连出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4)你是怎么给小图形安排座位的?为什么这儿画了5个三角形?
教师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提供互相分享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中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上的不同用途,进一步充分体验到数字的乐趣。
四、超市购物,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2.社会实践活动—超市购物。
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2、大班数学课教案《格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格子的基本特征,促进幼儿方位感知能力的发展。
2、提高幼儿小组活动的协调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大格子图、圆形磁铁若干、地面格子图4副(红、蓝、黄、绿)
小格子图人手1份(正反两面)、小花片人手一盒(6片、同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格子的主要特征
1、老师在黑板上画横线、竖线
边画边问幼儿:"这是第几条横(竖)线"?
我画成了什么呀?--格子
2、格子上有什么?这个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有几个空格?
3、小结:格子上有横线、竖线,还有交叉点和空格。
4、一个圆片飞来了,它放在哪儿了?
引导幼儿理解并说清:在第二条横线和第三条竖线上。
5、(用椅子当桌、泡沫垫当凳)请幼儿拿小花片在自己的格子图上放放玩玩,并说说小花片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二、玩格子游戏
1、捉迷藏
①教师说位置(圆片藏在第二条横线和第四条竖线上),请上来一名幼儿和下面的幼儿同时摆放圆片。
②请一幼儿上来说位置,请上来一名幼儿和下面的幼儿同时摆放圆片。
2、追圆片
黑板上的圆片移动位置,幼儿在自己的格子图上相应地变换摆放位置。
2片花片 4片花片 6片花片
3、改圆片
①现在的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一共有几格?
②幼儿看图示摆放小花片
③教师将格子图旋转后,请幼儿移动圆片成相应的位置。(幼儿格子图不移动)
4、站格子(室外)
①地上也有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一共有几格?
②交代:我们小朋友来当小花片玩站格子的游戏。
5个人为一组(红、蓝、黄、绿4队)看图示站位置比比哪一队站得又对又快!
③中途引导思考:怎样才能站得又对又快?
三、结束小结
刚才我们在格子上玩了有趣的游戏,现在我们回去找找教室里有没有象格子一样的东西吧。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23、大班数学课教案《找座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____排____座"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容易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大班幼儿对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经验,怎样让他们运用已有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带着这个问题我选择了《找座位》这个大班数学活动。
24、大班数学课教案《扑克牌王国》含反思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扑克牌游戏,但如果让幼儿把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字联系起来,幼儿们对此知识经验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与指导和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配对、比大小、自编加法应用题等的小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让幼儿初步理解和掌握自编加法应用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又是容易找到的材料,从中挖掘数学学习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牌的游戏,复习分类、排序、比大小,5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2.让幼儿初步理解和掌握编加法应用题的要求,尝试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学会口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3.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并熟悉扑克牌的花色。
2.物质准备:扑克牌8副、篮子4个、课件、音乐(聪明的一休、欢喜过新年)、礼物16份、16道加法算式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导语:老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扑克牌王国。你们会用扑克牌来玩游戏吗?
幼儿自由用扑克牌来玩游戏。
二.闯关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导语:“新年快到了,扑克牌的国王想邀请小朋友参加盛大的舞会,不过舞会只邀请勇敢的、自信的小朋友参加,因为要经过4个闯关游戏,才能参加舞会,对自己有信心吗?”
(1)第一关游戏《分家家》——分类、排序
①按图形分类(红桃、黑桃、草花、方块);
②按数字排列(1到10或10到1)
师:想想让数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可以怎样排?
(2)第二关游戏《摆一摆》——复习5以内的分解组成
①师:“小朋友我问你:4可以分成1和几?”
②考考小朋友数字5会有几条分合式?
③幼儿操作:
师:两人一组,摆5以内的分解组成,看哪组小朋友摆得又多又准确,闯关游戏开始!
(4)最后一关游戏《我会编》——尝试自编加法应用题
①学习讲述加法应用题,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②引导幼儿看图尝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③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④听老师口编应用题操作扑克牌,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⑤与老师们互动;
师:小朋友刚都在学编加法应用题的本领,学会了吗?
玩法:每个老师手上都会有一道加法算式,请小朋友根据算式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如果成功了就会得到老师们手中的礼物,拿到礼物后我们一起来参加舞会好吗?闯关开始!
(5)闯关成功,一起参加扑克牌王国的舞会,随音乐跳起来。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扑克牌玩了这么多的游戏,好玩吗?其实扑克牌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来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吧。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25、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含反思
活动目标:
了解自编应用题必须有两个数和一个问题,能编出7以内的数的应用题并说出算式。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与快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1.师:(出示PPT)我们先来复习一下7的分合式有哪些,请小朋友来说一下。
2.现在,谁能根据7可以分成1合6来列算式,提醒一下,这个分合式可以列出4个算式哦!
1+6=7,6+1=7:;7-1=6,7-6=1。
小结:对于加法来说,小的+小的=大的;对于减法来说,大的-小的,对应的那个数就是答案。
(出示第二张PPT),请小朋友来看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Eg:草地上有1只黄色的蝴蝶,又来了6只粉色的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应用题吗?(提示,加法两个,减法两个。)、
经过第一个的练习,谁能自己说出这一个。
Eg:草地上有5只灰色的兔子,又来了2只白色的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兔子?列算式,5+2=7
(根据上一个练习,同样请小朋友说出剩余的3个应用题)
(出示PPt3)刚才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现在来看这一个,会的举手。
活动延伸:
(PPt4)来看图,谁能根据这个图编出更多的应用题,列出更多的算式。
(根据:树上树下;鸟的大小;尾巴的方向)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26、大班数学课教案《学习口编10以内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应用题三要素的基础上,学习口编10以内连加应用题。
2、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
3、训练幼儿的倾听、分析、理解、判断等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课前学会10以内加法、奖励贴纸。
2、10以内加法算式若干,场景布置成超市。
3、人手一个小篮子、10元钱,找零的钱。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几点开?老师出示一算式卡片:请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车7点开。
游戏时速度由慢到快,由集体游戏到小组、个人游戏。
今天,小朋友们的火车开的真好,下面老师奖励你们10元钱,(快思 www.banzhuren.cn)请你们去超市购物。要求一个区只能买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总数加起来不能超过10元钱。
二、游戏“逛超市”。
幼儿排队有序的去超市按要求购物。
三、口编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教师示范:今天老师也去超市购物了,我买了一只钢笔花了5元钱,我买了一个苹果花了2元钱,今天老师一共花了几元钱?小朋友来帮我一起算一算吧!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我们先来想想我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先怎么样?后怎么样?出现过几次数字?最后问题是什么?)
2、引出应用题的3个条件:(边提问边在黑板上操作,记录5+2=7)
3、教师和幼儿归纳总结什么叫加法应用题?师:合起来或一共有多少的题目是加法应用题。
4、请幼儿按照所买物品编应用题。(分组讨论后由组长回答)
5、请幼儿把刚才所编的应用题用算式列出。展示幼儿的算式。
四、结合身边的事编应用题。
1、教师示范:第一组有3个女孩子,5个男孩子,请问第一组一共有多少人?
2、引导幼儿结合身边的事口编10以内的应用题。(可与家长商量讨论)并做好记录。
3、展示幼儿口编的应用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口编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编成应用题,只要你平时仔细观察就能变得更加聪明。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27、大班数学课教案《鞋子大本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逐步形成双的概念,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会听指令做游戏,养成自己摆放鞋子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双鞋子。
2.爸爸、妈妈、宝宝头饰各一个。
3.鞋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猜猜、摸摸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二、出示鞋子,让幼儿观察鞋子宝宝的颜色、团等外形特征,感知一双的概念。
1.你们穿鞋子了吗?谁的鞋子好看?我来看看你的鞋子宝宝身上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小花纹)
2.你脚上有几只鞋宝宝?它们是一样的吗?
教师小结:我们都有两只鞋宝宝,它们的颜色、花纹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是一双鞋子。两只鞋子就是一双鞋子。
三、讨论理解
师:今天我也穿了漂亮的鞋子来。(出示老师穿的一只鞋子)
四、鞋子配对
五、根据标志进行分类活动
六、师生共同检查
七、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第一、教师要明白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 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
第二、要挖掘生活活动的多种价值。生活活动生动形象、多姿多彩、鲜活具体。在组织这类活动中主要是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摆脱依赖,走向独立。
第三、组织的活动要能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28、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星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轮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通过合作感受轮唱所带来的和谐美。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图谱一(涂黄色):一拍一颗星星的图谱一份
2、图谱二(涂橙色):一拍一颗星星的图谱一份
3、图谱三:五个连在一起的小星,里面写有歌名:闪烁的小星
4、胸饰:黄色和橙色的大星星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一,唱歌词
1、师:这是一首什么歌?(出示图谱三:闪烁的小星)
2、师:黄色的星星听到小朋友都知道它的歌名,都高兴地眨起眼睛来,
好象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我们也来和它打声招呼吧!
(老师直接弹轻快、跳跃的琴声,幼儿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唱歌。)
3、师:小星星玩了一会,要回去睡觉了,这时你觉得要用什么样的声
音来唱歌?
(舒缓、柔和,像摇篮曲一样的声音唱歌)
4、师:夜深了,小星星们都睡着了,这时又该用怎样的声音唱歌呢?
(用只能自己听见的,更舒缓,更柔和的声音唱歌)
(二)出示图谱二,念歌词
1、师:看!谁出来玩了?
橙色的星星也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它要请我们小朋友跟着琴声把歌词念出来,不是唱,我们来试一下吧!
2、师:下面我们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念
3、师:橙色的星星还想考考我们,它想听听小朋友能不能用舒缓、
柔和的声音把歌词念出来。
(三)分角色同时唱或念歌词
1、师:现在我们来分一下,这一半的小朋友扮演黄色的星星,你们是唱歌词;这一半的小朋友扮演橙色的星星,你们是念歌词。
2、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你们扮演谁,是唱还是念?
你们又扮演谁,是唱还是念?
(四)介绍什么叫轮唱
1、师:橙色的星星可真调皮,它要和黄色的星星做一个游戏,你们看!
(移动图谱二至图谱一的第二小节处)
2、师:你们看橙色的星星是不是和黄色的星星一起开始唱啊?
那它在什么时候开始唱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4、师:对了,当黄色的星星唱完“一闪一闪”开始唱“亮晶晶”时,
橙色的星星才开始唱“一闪一闪”,这样一个先唱,一个后唱
会是怎么样呢?你们想听吗?
(拍手请另一个老师共同表演,一个老师戴黄色星星胸饰,
做黄色星星,另一个老师戴橙色星星胸饰,做橙色星星)
5、师:这样唱歌有趣吗?这种一个先唱,另一个后唱的方法叫轮唱。
(五)尝试轮唱
1、师:谁也想来试试?
(请两个小朋友来试唱,一个做黄色星星,一个做橙色星星)
2、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下?
这一半的小朋友扮演黄色的星星,你们是先唱还是后唱?
这一半的小朋友扮演橙色的星星,你们怎样?
那我们就请这两个小朋友来带一下,黄色的小星星跟某某大黄色星星唱,橙色的小星星跟某某大橙色星星唱。
3、师:没有小朋友带,你们自己唱,行吗?
4、师:我们再交换一下,现在哪边的小朋友做黄色的星星,哪边的小朋友做橙色的星星,谁先唱,谁后唱?
5、师:刚才,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唱的时候老师只弹了前奏,现在我们来跟着琴声唱歌,老师只给橙色的星星弹琴,黄色的星星要自己唱,可不能跟着橙色的星星唱啊!
(六)结束:造型游戏
师:最后,我们来听音乐做动作,如果你想唱的话,可以在心里唱,但是音乐停的时候,你要摆好一个造型,看哪颗星星摆的动作最优美,就请他下次做指挥!
教学反思:
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熟悉4/4节奏并学会运用简单打击乐,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并表现是本教材的难点。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和积极性。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别人动作并表现音乐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按音乐节奏活动,并不重复别人的动作。
29、大班数学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30、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5个小人来搬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5个小孩的搬家,发现新旧房子的人数变化,了解数量分合的含义。
2.喜欢参加操作游戏,并愿意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人物和家具形象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5个小人找不同
提问1:有几个孩子住在里面呢?
提问2: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一个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装扮,请为5个小人分成两组,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分组依据。可以怎么分成两组呢?
提问3:寻找小人身上独一无二的地方,并用他的独一无二为他取个有趣的名字。
小结:通过观察,根据小孩的主要特征为每个孩子起了名字,5个小孩今天要搬新家了。
二、5个小人来搬家
1.猜测搬入新房的人数
导语:今天5个孩子要搬家了,这是他们的旧房子,屋顶是梯形的,这是他们的新房子,屋顶是长方形的。
猜测1:第一次搬家,有几个孩子搬走了?;.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什么?
小结:5可以分成4和1,剩下4个,说明搬走1个。
猜测2:第二次搬家,新房里有几个孩子了呢,你能猜出是哪几个孩子搬走了吗?
小结:5可以分成3和2,原来观察的仔细,就可以记得牢,还能够在这个游戏中玩得又快又好。
2.游戏:搬家
导语:5个孩子来搬家,两间房子里都要有人,每一次房子里的人数不能重复。直至5的几种分法都出现,就表示游戏成功。
小结:运用交换的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成功。数字5有4种分法。
3.游戏:“搬家”请闭眼
导语:了解数字的分合规律以后,就能很快根据一边的数量判断出另一边的数量。
游戏规则:一名幼儿来摆放房子里人数的变化,通过旧房子的人数猜测新房子里的人数。(或搬动不同数量的家具)
小结:原来搬家时,搬动物品的数量越多,搬家的次数也越多,分合的种类也就越多。
三、6个小人来搬家
尝试进行6个小人搬家的游戏,进一步发现数字越大分法越多。
活动反思:
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31、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规律的排序》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脑并发现排序的规律。
2、能够小组合作并按照规律进行排序,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准备:
音乐《火车开了》 、幻灯片、白乳胶、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音乐《火车开了》
根据男女、男女的顺序进行排列播放音乐进行导入课堂,今天我们站队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
(二)、基本部分
1、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音乐会,这次活动由迟老师来负责,有一件事情让我特别头痛,会场太乱,(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工作太多,老师实在忙不过来,所以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播放幻灯片1)小朋友愿意开动脑筋来帮助我吗?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我们要开始工作了。
2、先看第一份工作小彩旗(幻灯片2),小彩旗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接下来该怎样做?小朋友是根据小彩旗的什么特点进行排序的?总结是由颜色进行排序
3、第二份工作(幻灯片3)总结是由大小进行排序的
4、第三份工作(幻灯片4)总结是由形状进行排序的
5、第四份工作(幻灯片5)总结是由男女进行排序的
6、小朋友太棒了,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的工作成果并总结是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男女进行排序的。
7、下面还有一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小朋友去合作完成,小朋友们有信心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材料需要小朋友按照规律来完成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积极听取其他小朋友的意见。(幼儿操作,并贴黑板展示)
(三)结束部分一起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按照规律排序的
四、活动延伸
下课时把你所观察的画下来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32、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螃蟹吐泡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副图的意思。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3、大班数学课教案《吸管分类》含反思
【活动设计】
(一)活动材料的科学性与层次性
1、操作材料丰富、多功能性
分类材料选用生活中孩子经常使用的、熟悉的吸管,虽是普通的9根吸管,却涵盖了按颜色、粗细、长短、能否变形、有条纹与没条纹、尖头与平头等等多种分类概念。用纸板将透明瓶分隔,既物化了抽象的分类概念,又能呈现分类的结果,方便检验,从而克服了数学教学活动不易检验的难题;
2、操作材料富有层次性
通过逐步递增吸管数量,增加分类的特征要素,从而加深幼儿操作的难度,帮助幼儿在多次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建构了分类的概念。
(二)活动过程的操作性与递进性
整个活动设计从“幼儿的自主学习”出发,将多种操作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四次小步递进的分类环节,让幼儿经历了“观察分析——初步建立单种方法分类概念——感知多种分类方法并尝试记录——巩固分类经验”的学习过程,从而在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中建构了多种分类的概念。
另外,活动过程中力求把幼儿推在前面,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建构知识经验,重视每个环节的检验与评价,根据幼儿的学情来梳理概念和提升经验。
【活动目标】
1、探索按吸管的不同特征进行多种分类,积累分类的经验。
2、尝试运用简单的标记记录各种分类的方法。
3、乐意参与吸管分类的探索活动,感受分类活动的乐趣。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类吸管若干、分类瓶、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观察吸管,发现不同的特征。
(1)吸管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
2、第一次分类,初步建立分类概念。
(1)幼儿操作,将5根吸管进行分类。
(2)交流与梳理分类经验:各种方法的呈现与检验。
3、第二次分类,感知多种分类方法并尝试记录。
(1)交代新任务:多种方法分类,并用简单的标记做记录。
(2)幼儿操作,将9根吸管进行分类。
(2)交流与提升分类经验:多种分类方法的呈现以及记录的展示;
4、展示与检验,巩固分类经验。
(1)小结与梳理各种分类方法。
(2)将末次分类情况展示在相应的区域,集体观察、检验。
(3)小结评价,提出下次分类活动的任务。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4、大班数学课教案《小星星来占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两圈间的公共部分,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按标记图要求在圈内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在活动中体验主动探索的快乐。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瓶子10个,呼啦圈若干,每人一份红绿圈及若干星星。
【活动重点】理解公共部分的含义,能正确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能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游戏并说说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1.出示瓶宝宝,请幼儿玩套圈游戏,说说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1)第一轮套圈比赛:分别记录各自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2)第二轮套圈比赛:将瓶子重新调整,往中间靠拢,创设两圈套中同一瓶宝宝的情境。
2.引发幼儿讨论:两圈套中同一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师:有一些瓶宝宝被两个圈同时套住了,那么这些瓶宝宝该算谁的呢?
二、改变公共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1.出示PPT,引导幼儿理解公共部分的含义。
师小结:原来公共部分的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绿圈里。(.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部分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部分的瓶宝宝算进去。
2.增加公共部分以外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绿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师:套圈情况还在发生变化,红圈套了几个?绿圈套了几个?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现在谁来记录一下刚才的套圈结果呢?
三、操作活动:小星星来占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绿圈2,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颗星星占圈圈。
师:3颗星星来占圈,红圈里要占2颗,绿圈里也要占2颗,这可怎么占呀?想想看,谁有办法给它们占一占,请幼儿上来试一试,并说说这样放的理由。
幼儿看标记图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占几颗星星。
2.分别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绿圈2,图三:红圈1,绿圈3。
师:3颗星星来占圈,还有不同的占法呢?你们看明白了吗?让幼儿自己来说说题意。
3.出示标记图四:红圈?,绿圈?引导幼儿思考当公共部分分别有1颗、2颗、3颗、4颗星星时,公共部分外面的红圈、绿圈里你想怎么放?红圈一共套住了几颗星星?绿圈一共套住了几颗星星?教师分别记录。
师:四颗星星来占圈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呢!
四、延伸活动:5颗星星来占圈
师:如果是5颗星星来占圈,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到了我们的区角,你们可以去试试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但是,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感觉,对大班幼儿来说,内容多了一些,尽管活动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种弹性物品让幼儿充分感知了弹性物品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弹性可以再不同的物体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弹性的特质。但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铅丝让孩子们进行弹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制作弹簧的铅丝弹性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展现弹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绕?怎么绕?搞不清楚,原因是:作为弹簧本身就有许多的知识点可以给孩子们讲解,其实弹簧本身就能作为一个活动来展开,从而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认识弹性,理解弹性物品。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对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的让他们利用相关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创造性的东西。
35、大班数学课教案《9以内加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出引用题,并列出算式。
2、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3、激发幼儿合作能力与判断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兔漂亮的房子。
2、ppt3学具:操作材料、相关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以前学过的内容。
数学儿歌导入活动。
我问你答的形式。一起拍手说儿歌(小朋友我问你4和4合起来是几,幼儿回答:ⅹ老师告诉你是4和4和起来是8)
二、展示挂图。
小兔妈妈买了一件漂亮的新房子,小兔非常喜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妈妈说了如果你闯过这几关才可以住进去,小兔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闯关。
1、用破解密码来复习巩固以前学的数的组成。
第一关用破解密码方法打开门锁(破解密码第一个数是4和4合起来的数;第二个数是2和5的数,第三个数是比8少1得数;第四个数是比7少2得数。)。
2、第二关探究活动。
小兔墙上有一幅画上面有一个苹果树,树上有9个不同的苹果,让幼儿看着苹果不同特征编应用题。
请幼儿仔细观察,讲讲画面上是什么东西?启发幼儿分析、从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编出9的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3、第三关游戏活动:数字宝宝找家巩固9的加减。
这些可爱调皮的数字宝宝出去游玩,结果迷路了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请我们小朋友帮忙送回家。他们的家在哪里呀,他们家房子上有一个算式,算式的结果就是相对应那个数字宝宝,也就是数字宝宝的家。当音乐响起时,大家把他们送回家。
4、第四关幼儿操作练习。
小朋友帮小兔把这些操作练习解决了。启发幼儿根据画面内容从不同角度观察按特征列算式如:花朵的大小、颜色、形状、方位特征进行分类并列出算式。
最后幼儿讲述自己列的算式,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在家玩拍手游戏。
教学反思
1、备课时,我考虑到如果直观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我会运用活动教学法、图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寓教于乐,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2、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唱歌、拍手、展示图片,让孩子观察、辨别、叠加,直观明了,通俗易懂,孩子容易在游戏中把握知识,学到知识。
还有,提几个简单明了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现鲜艳、美丽的花朵,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图画直观、多样,幼儿观察、辨认、思考,符合幼儿认知、智力发展的特点。
4、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觉得目标设计合理,教学策略安排得当,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一步步实现目标。
5、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36、大班数学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归还原处。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焦距准备:2个塑料篓子做"粮仓"、"粮袋"(上面写有10以内的算式)
2、学具准备:双色圆片10个(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算式卡片若干,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游戏:拍手问答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问到:"小朋友,我问你,10 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
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老师发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37、大班数学课教案《学习5的加法应用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
2、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难点: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
师:引导幼儿说出加法的含义以及4以内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师: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1只狮子(出示1只狮子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狮子(出示4只狮子图片)1只狮子再添上4只狮子是几头?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1+4=5)师:老虎妈妈要给所有的小老虎开会,先来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图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几只?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2+3=5)师:大象爸爸要给所有的小象开会,先来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图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斑马老师要给所有的斑马开会,先来了4只斑马(出示4只斑马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1只斑马(出示1只斑马图片)4只斑马再添上1只斑马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小结,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题:4+1=5,1+4=5,3+2=5,2+3=5。
师:引导幼儿观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师:你们看4+1=5和1+4=5,3+2=5,2+3=5。这些算式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它们数的位置交换,结果不变。
师: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三、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法)
2、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四、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指导。
五、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平来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38、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水兵军工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够拓展。
2.能与同伴共享材料。合作完成操作任务。
3.借助情境导人,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并进行拓展,设计出新的规律。
难点:与同伴友好协商,共同设计新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有关军舰的知识,海军制服一套(供“厂长”穿着)。
2.小水兵军工厂场景:用纸板制成隔断,将活动场所划分成六个区域,代表六个工作车间。
海魂衫车间:配备游戏桌、椅,海魂衫(范画和底板),油画棒;
栏杆车间1:配备游戏桌、椅,用KT板制成军舰底板(同游戏桌大小一致),制作一般的栏杆(有规律排列),栏杆材料(彩色木棒);
栏杆车间2:配备游戏桌、椅,用KT板制成军舰底板(同游戏桌大小一致),栏杆排列样本5张(AB、ABB、ABC、AABB、ABCC规律),栏杆材料(用各色瓦楞纸剪成的栏杆);
军舰装备车间:用KT板制成航空母舰造型,小型飞机和大炮卡片若干;
铁锚铁链车间:配备游戏桌、椅,制作好的铁锚,彩色回形针(当铁链);
彩旗车间:用包装绳将车间拉成军舰外形,配备红黄蓝绿四色彩旗、胶棒。
活动过程
1.情境导人,激发幼儿参观军工厂的兴趣。
(1)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水兵军工厂已经同意让我们去参观了,现在我们就一起过去吧。
(2)厂长:欢迎小水兵们来参观我们的军工厂,快请进。
(3)厂长带领幼儿参观军工厂的各个车间。
(进入军舰护栏车间)师:看看军舰护栏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彩色木棒)有几种材料?(长短两种)
用同样的方法介绍铁锚铁链车间、彩旗车间、航空母舰装备车间、海魂衫加工车间,引导幼儿发现样品或半成品的排列规律。
2.组织幼儿谈话,介绍小组活动。
师:小朋友们已经学过排列物品,今天我们也来当小水兵,参加军工厂的生产劳动,愿意吗?
厂长:老师,他们能行吗?我们的要求可高了。
师:那你给我们说说看,有什么样的要求?
厂长:(出示海魂衫)比如制作海魂衫,必须做成这个样子的。(AB规律)
师:这件海魂衫是一道蓝一道白交替排列,小水兵们会做吗?
厂长:(出示栏杆材料)这是给军舰安装栏杆用的,有一艘军舰已经安装了一半,看看是什么规律?(ABB)要按照它的规律接着安装下去。另一艘军舰还没开始安装,这里有几个样本,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样本进行安装。
师:这么大的军舰一个人做太慢了,大家可以怎么办?几个人一起安装时要注意什么?(要先商量好排列的规律)
厂长:还有这艘航空母舰,需要在上面装备飞机和大炮。
师:这个要求让我们的小水兵来说说看,飞机和大炮应该安装在哪儿?(十字标记处)该怎样排列呢?(幼儿自己设计规律)
厂长:(出示铁链、彩旗)铁链和彩旗要求用你们自己设计的规律来排列,你们会做吗?
3.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制作海魂衫(AB规律),操作要求:独立操作,必须按蓝白相间的规律涂色。
(2)给军舰安装栏杆(半范例ABB规律),操作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已安装一半的栏杆的规律接着安装。
(3)给军舰安装栏杆(样本为AB、ABB、ABC、AABB、ABCC),操作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商定选择其中一种样本给军舰安装栏杆。
(4)装备航空母舰(自己设计规律),操作要求:独立操作,按自己设计的规律进行装备。
(5)穿铁链(提供六种颜色的回形针,自己设计规律),操作要求:独立操作,按自己设计的规律穿。
(6)挂彩旗(提供四色彩旗),操作要求:与同伴两两合作,共同设计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悬挂彩旗。
重点指导:挂彩旗、穿铁链,与同伴友好合作,用多种规律进行排列。
4.交流不同规律的排列模式,拓展幼儿的思维。
师:哪些小水兵玩了挂彩旗、穿铁链的活动?说说看你们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挂的、穿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有没有跟他们不一样的?
师:厂长,你看我们的小水兵做得怎么样?
厂长:太棒了,谢谢小水兵帮我们完成了任务。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9、大班数学课教案《10以内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相关文章
-
小班数学教案《小星星魔术袋》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星星找朋友》反思
-
小班数学课教案反思《图形宝宝来做客》
-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
小班数学教案及课后反思《大商场》
-
小班数学教案《五彩石头路》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
小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大和小》观摩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
小班数学《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反思
-
中班游戏课《小星星》反思
-
大班数学说课稿《小动物搬新房》教案反思
-
小班数学活动《小狗开花店》教案及课后反思
-
幼儿园说课稿《喂宝宝》小班数学反思物体大小排列
-
幼儿园说课稿《恐龙的影子》小班数学活动反思
-
幼儿园说课小班数学《送食物》反思
-
幼儿园说课稿《水果店》小班数学活动反思
-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数星星》反思
推荐文章
-
大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
-
发展幼儿的思维有序性的大班数学活动
-
教孩子学习6的加法的教案
-
发展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教案
-
培养幼儿倾听力的教学方案
-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给他们排排队
-
大班数学活动:小小裁判员
-
教幼儿运用插板进行乘法运算的教案
-
幼儿园小班动物数学:兔妈妈的萝卜
-
大班数学教案《温度计》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反思
-
马革盛尸
-
“生活中的方西瓜”
-
学龄前儿童易发生的十大问题
-
参观动物园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爱情长久的唯美句子148句
-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反思
-
小班音乐教案反思《小矮人和大巨人》
-
简短的同城交友朋友圈文案37句
-
游戏好名386个
-
新公司取名寓意大全,注册公司选名字有哪些新名429个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