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小树和小精灵》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小树和小精灵》反思
1、中班音乐教案《小树和小精灵》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情节、动作,感受舞曲的ABA曲式结构。
2、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树和小精灵的胸饰若干、《挪威舞曲》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讲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春天来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树开始生长了,听!”(音乐A)
“听到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小树它是一下子长大的?还是慢慢慢慢长得?”
那一开始的小树苗是什么样子的呢(哦~是小小的)
你能做一下小树苗的动作吗?
那小树要开始长喽!“慢慢长,慢慢长,慢慢慢慢往上长,慢慢长出小枝桠,慢慢开出树杈来,慢慢长成大树啦,迎着风儿摇摇摇!(背景乐轻A,歌谣按音乐节奏来)”
魔法森林里的小树长得都不一样,想一想你的小树会往那边长?(···)
那现在我们听音乐做一做(音乐A)小朋友们找空位蹲好~
魔法森林里还住着一群喜欢小树的小精灵,他们经常会来照顾在生长的小树,听!他们来了~(音乐B)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小精灵和小树是好朋友,他会怎样照顾小树,和它玩呢?(···)
你们觉得小精灵是怎么出现的?再听一遍音乐(B)(····)
我们再来听一次,做一做小精灵出现和爱护小树的动作吧!(音乐B)
故事还没结束呢···天黑了,小精灵回家了,小树又开始生长了···(音乐A,教师动作)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做吧!
故事结束了,你们知道一开始小树要怎么样吗?小精灵是什么时候才出来的吗?
(出示精灵图示),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听音乐,按照音乐贴顺序,到什么时候小树出现,什么时候小精灵出现。(音乐ABA)
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小树,一个小朋友当小精灵,上来表演(精灵小树的胸饰)
他们演的真棒,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吧!(椅子下面已分好精灵小树的胸饰)音乐ABA(小树找好空的位置,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
A时教师跟小树做B时跟小精灵做
再来一遍音乐,小朋友自己做!然后再交换角色玩一次!结束!
反思:
对于初步接触外国作品的我班幼儿来说,要通过乐曲的快慢节奏来分辨小树和精灵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节奏的快与慢,只能意会不能用语言表达,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节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时,我用点头,晃动身体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孩子们通过我的提示,马上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动作来表示慢的节奏,有的用小脚快速踏地表示快的节奏,在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的过程中,孩子意会了乐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乐小树生长和B段音乐精灵游戏的不同意境。
总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大班教案《神奇的小精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不同动物的明显特征,组合新“动物”,激发幼儿的奇思妙想,创造性地设计新造型。
2.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感情。
3.练习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的作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精灵操作教具5个、展板。
2.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观察“神奇小精灵”的变化过程,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1)以邀请蛋宝贝到班里做客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
教师神秘的告诉幼儿:“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然后轻轻从身后拿出“精灵蛋”。
(2)与幼儿一起玩“神奇变、变、变”的游戏,感知小精灵的奇特。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蛋,它是一个神奇的小精灵!只要我们一起念魔法口诀‘’,小精灵就会出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教师手持教具正面,与幼儿共同念魔法口诀:“神奇精灵变、变、变”,同时将教具背面的神奇小精灵的头、手臂、腿、尾巴陆续拉出,引导幼儿观察。
“神奇小精灵和我们地球上的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头到腿仔细观察神奇小精灵,发现它的神奇之处:具有多种动物的特征(如:兔子的头、猪的嘴、小鸟的翅膀、松鼠的尾巴、大象的腿)。
(3)请幼儿分小组操作小精灵操作教具,感知小精灵的变化无穷。
“桌子上也有一个小精灵,我们快去看看,你们的小精灵能变成什么样?”
幼儿自主操作小精灵操作教具,感受小精灵的无穷变化。
一起玩“神奇变、变、变”的游戏,比一比哪组的小精灵变得最神奇?
引导幼儿思教“动画片中的小精灵有很多的本领,小朋友变出的小精灵有什么本领?”
2、发挥想象,设计神奇宝贝
(1)“如果你是小设计师,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小精灵?”在幼儿描述自己想象的同时,教师将幼儿描述的动物特点分别画在黑板上,如:兔子的耳朵、大象的鼻子等主要特征部分,以便幼儿重新分解、组合新形象。
(2)幼儿设计神奇宝贝。“请小朋友担当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个神奇的小精灵,告诉我们它长什么样,能帮我们做什么?看谁和别人设计得不一样?”
(3)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边观看幼儿的创作过程,边有针对性地提示、引导幼儿:“想一想,小精灵怎样能‘变’得更神奇?”
3、幼儿展示、介绍作品
(1)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画完后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粘贴在展板上,与同伴一起欣赏。
(2)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与幼儿围坐在展板周围,鼓励幼儿尽量放慢语速介绍作品,并提醒同伴认真欣赏、倾听。对于没有介绍作品的幼儿,教师可引导幼儿分小组介绍、分享绘画作品,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感受。
(3)留下任务,引发继续探索。“今天我们小朋友都设计了自己喜欢的小精灵,在活动区游戏时我们可以把它剪下来,贴在墙壁上介绍给大家,把我们班变成一个小精灵王国!”
个人反思:
《设计神奇小精灵》的活动结束了,但孩子们被激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却依然高涨,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作为一名教师,没有什么比这种感觉更让我快乐了。与此同时,我也陷入了对这次活动的深深思考,并从反思中获得以下感悟:
·教师是幼儿兴趣的发现者
身为教师,我们经常为选择活动的主题而绞尽脑汁。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耐心地观察幼儿,和他们做朋友,真正融入孩子们清纯无暇的内心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中激荡着很多千奇百怪的奇思妙想,蕴涵着他们对世界万物的关注、好奇与探索。这些内容才是最贴近幼儿生活、最鲜活的活动素材,因为它们都源于孩子。
·教师是幼儿创造灵感的点播者
在此次活动前,我引导幼儿对动物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运用有趣的教具,鼓励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为小精灵“变身”,并适时启发幼儿:“如果你是小设计师,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小精灵?”以激发幼儿的探索与思考,在幼儿的创作过程中,我及时支持幼儿的创造,引导他们继续发散思维,将生活中的动物形象进行再组合、再创造。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指导、启发,幼儿对设计小精灵的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激发出了内心的创作欲望。
·同伴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资源
在绘画小精灵前,我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自己最初的设计方案,引导幼儿从同伴那里得到启发,重新丰富构建新造型。记得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乐乐想要设计一个长着大象的鼻子;兔子耳朵和小猪脚的小精灵。他说:“这样的小精灵可以帮助人们救火。哪里着火了,它的长耳朵会很快听到人们的求救,然后就用大象的鼻子迅速把火扑灭!”亮亮在一旁想了想,大声说:“不如把小猪的脚换成长颈鹿的脚吧!这样多高的地方着火它都不怕啦!”听了他的话,乐乐情不自禁地攥起小拳头,一边挥舞一边高兴地说:“这真是个好主意,这样我的小精灵就更棒了。谢谢!”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小精灵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在他们心里,自己设计的小精灵都是最棒的。为了更好地拓展幼儿的创作思路,调动孩子们继续创作的积极性,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对于班内性格内向、胆儿小的幼儿,我会鼓励他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们欣赏,使其在集体中得到鼓舞与认可,树立自信与勇敢。
·把握全班幼儿的绘画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绘画创作
在《神奇小精灵》的创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在参与设计讨论的过程中积极而主动,想出了很多的新点子。但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却迟迟不敢下笔,或是画出的动物局部特征不明显。事后,我认真分析了原因,其一,幼儿缺乏绘画多种动物的经验。孩子们虽然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能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但由于缺乏绘画经验,不能将自己的想法绘画出来。其二,教师没有全方位帮助幼儿做好经验准备,不了解幼儿掌握动物造型的情况就开展此活动,忽略了个别幼儿的能力水平及经验储备情况。如果在活动前期我先了解幼儿会画哪些动物,并有意丰富一些幼儿画动物的经验,再开展此次绘画创作,应该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创造。
3、大班音乐教案《魔术师与小精灵》含反思
设计意图:
我园的形体教学已在实践、摸索中逐渐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如何打破传统,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乐意参加形体活动,是我设计本活动的目的所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还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于是我设计了大班形体活动《小精灵与魔术师》,旨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敢于大胆尝试,乐意用身体摆出各种造型动作。
2、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创造,乐意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3、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活动室挂有人的各种姿态的图片,有艺术的氛围。
音乐:《挪威舞曲》。
教学具:两人一份能扭动自制人的模型、魔术棒一根、幼儿装饰自己的各种服装、道具。
教学过程:
(一)利用故事导入引导幼儿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初步进行想象、创编。
1、老师头戴魔术帽、手持魔术棒走进活动室。
师:大家好!我是魔术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段音乐,一起来听听!
2、幼儿听音乐后请几位小朋友讲一讲。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3、这段音乐还有一个故事呢!从前有一个魔术师,本领非常大,他可得意了。他有一个魔盒,里面有许多小精灵。一天,魔术师睡着了,小精灵们就从魔盒中逃出来,尽情的听音乐跳舞。魔术师醒来后生气极了,瞪大眼睛说:“我要把你们变成一个个不会动的舞蹈雕塑!”“变!”魔术师挥动他的魔术棒,小精灵就变成了神态各异的雕塑。
让我们带着这个故事再来欣赏这首曲子,听听它可以分几段?
4、幼儿第二次感受音乐。
1)这首曲子有几段?
2)第一段音乐讲了谁?他会干什么?他会做那些动作?(幼儿互相讨论后个别表演,大家一起学学。)这是小精灵在哪里?会怎么做?
3)第二段音乐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谁上场了?你们也来高兴地跳跳舞!
4)这是魔术师醒来了,他说了什么?小精灵会变出哪些造型动作呢?(幼儿自编,老师从形体的角度来对幼儿的动作进行简单评价,提醒幼儿除了上肢和下肢可以变换动作以外,身体的哪些部位都可以动起来?)
(二)、引导幼儿根据不同要求大胆尝试想象、创编优美造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听音乐游戏,小精灵在第三段音乐开始前摆出一个造型动作,直至音乐结束。
2、利用人体模型小玩具帮助小精灵在第三段音乐的表演过程中能随魔术棒变换多个造型动作。
1)师:我越玩越开心,我的魔术棒也兴奋极了,不停的跳动。变!变!变!刚才大家只变了一个动作,现在该怎么办?
2)我今天还带了许多小玩具呢!他们也是变形高手,今天你们可以和他一起做个游戏!你找一个好朋友,两人一起先给小玩具摆个造型,固定好后你们学学它的动作,学会了,在给他摆个造型,看看哪对好朋友摆的姿势最多最漂亮!注意:可千万别讲自己设计的动作忘了!我们要把设计的动作编入游戏呢!
3)幼儿自主操作,老师巡回辅导。
引导幼儿身体各部位动作的设计,如:腰、臀、胯、头等等
4)请一组幼儿上来展示自己设计的动作。(教师可从身体姿态、造型不同高度、动作连贯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评价!)
5)随音乐游戏一次。
3、引导小精灵能根据魔术棒挥动的走势来变换造型的高度。
1)我的魔术棒也开始跳舞了,变!变!变!变!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聪明的小精灵,你该怎么办?
2)不随音乐先试试。
3)根据要求再游戏一次。
4、请一幼儿做魔术师,再游戏一次。
我有些累了,谁愿意来做魔术师来带领大家游戏?大家可要听从魔术师的指挥!
(三)小精灵要参加音乐会,打扮自己进行游戏。
1、和你们在一起游戏真开心,我都快忘记时间了,我今天还要参加一个音乐会呢!你们想去吗?快!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点!
2、幼儿自由打扮!
3、我们最后再玩一次游戏,相信在音乐会上我们会有出色表现!
活动反思:
1、本节课从语气上表情上来讲都应该是高昂,可以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那种感觉,不可以低沉。
2、在过程中应该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认真听孩子们的回答,并及时的给予点评(适当的展开)、鼓励、帮助或是指正。
3、在画的时候注意观察谁画得好,介绍作品时就可以叫这个孩子来介绍。若有不会画的,可以悄悄的给予帮助,最好不被发现。
4、本课的亮点和**都应该是编广告语,所以这块用的时间相对来说可以稍多一点。所以应该要注意把握画的时间和介绍自己作品的时间,若画的时间超过八到十分钟的话,那么就可能造成编广告语的时间不够,结束语就显得太仓促。
5、整节课的环节还是很紧凑,设计也还行。
4、小班教案《七个小精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体会故事表达的善良、美好的情感。
2、 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述每个小精灵飞到不同地方所发生的变化。
3、 能深刻体会故事中的角色形象。
4、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表达的善良、美好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读重点字词,能讲述每个小精灵飞到不同地方所发生的变化。
活动准备
大图书、录音带、字卡、头饰、一段美妙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 音乐导入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一段美妙的音乐,边听音乐边做动作。一起感受音乐给大家带来的愉快心情。
2、 教师小结:好的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的故事书里就有几个能给人们带去欢乐的音乐小精灵,赶快打开我们的小图书看一看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 自由阅读
1、 教师出示大图书,和幼儿一起认读故事名称。
2、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从封面看起,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安静地翻看,可以小声地跟同伴交流。
3、 幼儿阅读完后,可让其简单说一说自己在故事里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将自己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
三、 大图书阅读
1、 集体阅读大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你们在书里发现了几个小精灵?你能猜出小精灵的名字吗?
多多飞到了哪里?那里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出示大字卡“飞”、“果园”、“美妙”、“音乐”。
来来飞到了哪里?猜猜她会对菜园里的蔬菜说些什么呢?出示大字卡“菜园”。让幼儿看大字卡“飞”、“菜园”、“美妙”、“音乐”,完整表述故事中的话。
分别让幼儿说一说其他的小精灵都飞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么变化?教师出示大字卡“牧场”。
2、 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将书面语言与自己所说的口头语言进行对照。
四、 交流讨论
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样的小精灵?
如果你是一位会飞的小精灵。你会飞到哪些地方去?做些什么?
五、 游戏活动
游戏:幸福小精灵
六、 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拾、整理物品。
教学反思
1、对孩子的 观察还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对某种事物的观察。
2、加强幼儿物归原处和爱惜图书的意识。
5、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精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跳小精灵的律动。
2、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欣赏过动画《糖果仙子之舞》。
2、材料准备:音乐CD《小精灵》、律动VCD《小精灵》、头饰小鸭、节奏卡(×-×-|××××|);自制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体态预备。
1、教师出示魔法棒,讲故事《小精灵之舞》导入。
教师:“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仙女王国。仙女王国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精灵。小精灵们每天都会快乐的舞蹈。有一天,仙女王国里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美丽的仙女用一根神奇的魔法棒一点,小精灵就会变出许多漂亮有趣的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自由律动做有趣的造型动作热身。
二、听辨旋律。
1、教师播放音乐CD《小精灵》,幼儿倾听音乐,想象并说说小精灵花园里的美丽景象。
教师:“花园里可能有什么?”[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2、教师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感知节奏。(用拍手、跺脚等多种方法感知。)
三、肢体体验。
1、教师扮演仙女,用“魔法棒”将幼儿全部变成“鸭精灵”,并请幼儿随音乐表现小鸭的动作。
教师用照相机捕捉幼儿有创意的动作。
2、教师播放律动VCD《小精灵》,幼儿模仿律动动作。(牵手转圈,小鸭走、互挠痒等等。)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表现动作。
四、配乐表现。
教师播放音乐,并引导幼儿完整跳律动《小精灵》。
五、音乐游戏。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戴上头饰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
2、全班幼儿做“小鸭精灵”的动作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班音乐律动《小精灵》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活动很枯燥。活动中,首先以一首欢快的曲子吸引幼儿,开始的导入部分很成功,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活动做了成功的铺垫。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能大胆尝试模仿动作,乐意用身体摆出各种造型动作。 我觉得本次活动还是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我尝试把游戏化、情景化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孩子自主表达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参与积极性也很高,通过律动游戏,体验到了韵律活动的乐趣。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而且获得了活动的快乐。 但是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在创编动作时,虽然孩子们能创编出老师想要的动作,但有个别孩子还是比较茫然,想象力很有限,分析原因,我想这应该跟平时的经验积累有关,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多给孩子创造学习机会,给于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
6、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图案小精灵》含反思
瓷器不仅仅是以其奇特造型、精湛的工艺、好听的声音、以及绚丽的色彩吸引着孩子们,遍布在它们身上那些排列有序的花纹图案、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意画都极大地受到了孩子们的关注。
花纹,作为组成图案的基本元素,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美化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孩子是爱美的,他们对美的追求远远高于成人,女孩们往往会因为花裙子上的一朵小花而激动半天,男孩子会围在一起讨论自己玩具车轮子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同,等等。他们的眼睛在时刻搜寻着环境、生活中各种各样美的东西。他们喜欢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美的图案,他们会在不经意间,用手中的玩具进行非常有规律地排列组合,他们会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探索出规律的存在,虽然在他们的意识中还没有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概念。此时此刻,我们将孩子引进这个神奇、多彩的世界里,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充分感受花纹的多样性,体验用花纹创意组合带来的的美,与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收获,体验创造的快乐,在审美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
小班的孩子好奇心强,好模仿,细心的教育者,不妨走近孩子,给他们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资源,让他们在观察、探索、尝试操作中去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7、中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唱准休止符。
3、感受角色表演带来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难点:
能配上动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能唱准休止符。
活动准备:
1、树林背景图,小兔子、风儿、树叶、大灰狼的杖偶。
2、小兔子的头饰若干个、大灰狼的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啊?(小兔子)听听小兔是怎样跟我们打招呼的?(唱歌)小兔子用唱歌的方式向小朋友们问好,真特别,那我们也用唱歌的方式来向小兔打招呼吧。(感应休止符)小朋友们真有礼貌。小兔子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小兔乖乖》,一起来跟小兔唱吧。
二、故事导入,学念歌词。
师:小朋友们唱歌真好听,今天,小兔子还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它自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依据歌词内容简单讲述故事: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在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听的很认真时,哎呀,一直大灰狼从远处跑了过来,吓得小兔赶紧躲了起来。
提问:故事里小兔是怎样到树林里?它听到了什么声音?是怎样听到的?最后,谁来了?
过渡语: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好,故事听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老师还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歌曲的名称叫《小兔和狼》,一起来听听吧!
三1、教师有感情地示范唱一遍,初步熟悉旋律。
师:小兔是怎样到树林里?小兔到树林里听到了什么声音啊?它是怎样听到的?
过渡语: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听的真仔细。好,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
2、教师配上图片再次示范唱一遍,再次熟悉歌曲旋律。
3、师幼一起完整地演唱歌曲两遍。(演唱时,教师手指图)
师:这么有趣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把它演唱给后面的老师听吧。
师:小朋友们唱到“竖起耳朵”时要停顿,不能拉音,就像老师这样唱(老师示范唱)。还有,唱歌时要注意保护好嗓子,不要太大声,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就可以了,我们再来唱一遍吧!老师听听谁唱得最好听。
四、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表演歌曲。
1、老师唱歌,小朋友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用自然的声音唱歌真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曲小朋友要是能配上动作来演唱就更完美了,现在小朋友来想想,等会想好了老师唱歌,你们来做。
2、小朋友唱歌,老师做动作。
3、师幼一起边唱歌边做动作。
五、角色扮演《小兔和狼》。
师:小朋友唱歌真好听。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兔宝宝,老师来兔妈妈,兔妈妈带着你们去树林里玩,去的时候要边唱歌边跳着去,还有,看到大灰狼时,要赶紧蹲在兔妈妈的身后,不能说话,不能挤,不然会被大灰狼发现了,会吃掉你。听明白了吗?(游戏两遍)
活动结束:小兔子们真聪明,都没让大灰狼抓着,大灰狼又走了,小朋友看,外面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去外面玩吧。(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以故事为主,贯穿始终,尤其是第二环节,老师讲故事后,通过提问,让孩子们边回答边做动作,很快便理解歌词,记忆歌词。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大胆地做小兔跳和竖起耳朵以及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等动作,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还有,第四环节:老师与孩子在角色游戏中巩固歌曲。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大声的演唱歌曲跳到树林里玩,看到大灰狼,就赶紧蹲在兔妈妈身后,不推不挤、不说话。孩子们个个玩的意犹未尽,直到活动结束后,还有很多孩子在演唱歌曲玩着游戏。
而不足之处是:第一,老师清唱歌曲和带领孩子演唱歌曲时,没有利用上图谱,导致孩子唱歌总是忘记歌词。下次在组织时,我一定会注意图谱的利用与操作,因为图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记忆歌词,演唱歌曲。第二,在环节学习时,老师的引导不够,速度太快,像是在走教案。今后,在组织活动时,每一个环节都要慢慢地去引导幼儿学会,真正地懂了,才往下走。
8、中班音乐教案《大吊车》含反思
设计思路: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马路是他们熟悉的环境,幼儿对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是很有兴趣的。大吊车作为一种特种车,长长的臂杆,能吊起很多很重的物品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本次音乐活动能让幼儿了解大吊车的外形体征和特殊的用途,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并通过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2、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问词“什么”。
3、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初步感知高低音。
活动准备:
1、大吊车挂图。
2、胸牌。
3、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带幼儿做《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进入教室。
2、教师弹琴让幼儿分辨高低音,低音小手放在下边,高音小手举起来。
(评:幼儿听到高音区的音乐,踮起脚尖走,听到低音区的音乐,屈膝半蹲学小矮人走,这样在游戏和快乐中培养幼儿对高音低音的听辨能力,为解决本次音乐活动的难点打下基础)
二、利用图片讲解让幼儿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结合图片,认识大吊车。出示塔吊和汽车吊让幼儿观察了解大吊车有主体和臂杆组成。能吊很重的东西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结合图片,先引导幼儿观察,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这样就很轻松的完成了第一个活动目标。)
三、幼儿学唱歌曲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问词“什么”。
1、让幼儿学大吊车吊东西动作,边做动作边说歌词。
(评:以游戏的方式边做动作边学说歌词,不仅使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歌词,为完成活动重点打下基础。)
2、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们一起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唱的?听听歌中唱了什么?(听录音)后提问:歌中唱了大吊车,那大吊车长的什么样子?它有什么本领?
3、整首学唱歌曲
师幼同唱,听录音唱,表演唱不同形式学唱歌曲。指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4、在歌曲中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乐曲中的低音、高音
(评:此环节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歌曲,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科学型的艺术教育”的精神。避免了用同一种形式巩固歌曲的单调性,有利于幼儿更轻松更愉快的学会歌曲,顺利地解决了重点、难点。)
四、做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1、讲解游戏的玩法
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跟老师示范表演。
2、幼儿戴胸牌做游戏
两人一组,一人做大吊车,一人做货物,低音表示货物还没吊起来,高 音表示将货物吊起来了。
(评:为避免幼儿混淆角色,老师和幼儿各扮演一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教师按个吊车、货物一一对应的方式投放了胸牌,使幼儿能很快的和身边的伙伴结成对子,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五、活动在轻松愉快的 气氛中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游戏情况并带领幼儿出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大吊车》这个活动中,我多次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性表现。如:当幼儿说出大吊车各种不同的本领时,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激发幼儿想的更多,表达更确切。当幼儿学唱歌曲时,我适时的鼓励幼儿加上动作大胆表现,使幼儿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唱歌、一起创编动作,和孩子们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教师的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是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孩子们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后,我又启发和鼓励幼儿创编歌词,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孩子了解不够,让幼儿唱的少。孩子们课前对高低音的听辨活动接触较少,经过老师的多次听音练习,听音辨音这一环节完成的还是比教好。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前的准备环节,既备好教案,又要熟悉和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
9、中班音乐教案《小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活动了解树的种类及树的用途(如遮阴、挡风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等)。
2、幼儿能背诵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
4、尝试仿编儿歌,乐意说说儿歌意思。
5、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flash动画
2、拟人小树图片、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奥尔夫问好方式集中注意力
师:宝宝好——!
幼:老师好——!
师:宝宝,宝宝,早上好——!
幼:老师,老师,早上好——!
二、小朋友欣赏flash,了解一些常见的树
师:今天有好朋友来我们班来做客,看看它们是谁啊?
幼儿:树
师:这都是什么树呢?(柳树、杨树、苹果树、松树、芙蓉树)
幼儿同老师一起看flash说出树的名称。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树,你们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或小区里看一看还有什么树,然后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三、情境创设,引出儿歌:
师扮小树苗:“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师:原来是小树苗在哭。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苗为什么哭,好吗?
幼:“小树苗、小树苗,你为什么哭呀?”
教师(以小树苗的身份)讲故事:“我们树家族被人类破坏了,现在就剩下了我自己,在这里我好孤独啊北风都快要把我给吹倒了,我好冷啊,呜呜呜……”(引出儿歌:一棵小树好孤独,北风吹来呜呜哭。)
师:孩子们我们怎么帮助小树呢?
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自己一个人玩是不是也特别孤独啊,那你们会怎么办呢?
幼:找小朋友玩。
师:好!我们给小树找朋友在它的身边种上树吧!
师:这样它们手拉着手再也不怕大风了,看!小树笑了。(引出儿歌:千棵小树手拉手,大风见了也认输。)
师:小朋友们帮助了小树,太了不起了,老师就把这件事儿编成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引导幼儿学儿歌:
1、听录音提要求。
师:close your eyes小朋友们认真听,
2、看幻灯片图片,教师交代儿歌名称,带领幼儿分句读儿歌。
3、学习儿歌:师带领幼儿随节奏拍手(拍腿等)说儿歌。(变换节奏型);
4、手指律动,集中幼儿注意力。
5、分角色说儿歌:一名幼儿说儿歌的前两句,后两句大家一起说。男女孩交替说;加动作说儿歌。
6、幻灯片儿歌:幼儿空中点读儿歌。
五、师幼谈话,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师:提问:树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呢,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幼:树能长苹果……
师:对,能结果子的树是果树。
幼:下雨的时候可以躲在大树下。
师:老师告诉你们,下雨的时候,特别是雷雨天千万不能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大树能导电,这样会出危险的。
师:树荫可以为我们遮挡火辣辣的太阳;树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树可以挡风沙、防洪。(师边放幻灯片边讲解大树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树(大屏出示字——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六、学唱歌曲《小白兔和小树苗》:看flash动画:
师:看小白兔在小树林里玩呢!小树林青又青,小白兔多开心,你来逃呀我来追……呀!小白兔跑来跑去的会碰到小树的,我们快用歌声来告诉小白兔要爱护小树苗吧!
幼:拍手有感情的唱歌《小白兔和小树苗》。
七、游戏《运小树苗》:
师:幼儿开小火车说儿歌,运树苗。幼儿说儿歌开出教室。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休息日带幼儿认识一些树。
教学反思:
这次语言开放活动,我组织了儿歌《小树》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根据中班的年龄特点,利用幻灯片、图片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理解儿歌内容。语言活动着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想说、敢说。这次活动尝试用拍节奏型的形式学儿歌,孩子不仅对儿歌有兴趣,也能感受节奏的魅力。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应让孩子多动手,大胆的玩起来。
10、中班音乐教案《摘果子》含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植于儿童自己“自然的生长土地上”,符合儿童自然发展法则,同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因此我选择了《摘果子》音乐选段,用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独特教学方法,融入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的认识以及音乐形象的体验,鼓励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幼儿听辨高低音的能力,让孩子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对高音及低音的辨别能力,培养节奏感。
2、学会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3、感受丰收的果园景象,跟着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红色绸带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一起唱拍手歌围成半圆坐下。
二、 练习听辨高音和低音。
教师在钢琴上弹出几个音,如果孩子们听到的是高音,就把手向上点;如果听到的是低音,小手指就向下点。
三、 欣赏理解音乐,认识音乐中的高音和低音。
1、 教师放音乐,如果孩子们听到的是高音,就把手向跟着音乐节奏摆动;如果听到的是低音,小手就向下跟着音乐节奏摆动。
2、 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高音和低音,并跟着音乐大胆表现。
四、 音乐游戏:摘果子
1、 今天我们要去摘果子,提问:果园里种着什么果子?哪些是种在树上的,哪些是种在地下的?
2、 种在树上的,我们可以怎么摘?种在地上的我们可以怎么摘?(鼓励幼儿创编往上摘果子的动作和往下摘果子的动作)
3、 跟着音乐,听到高音,树上摘个大苹果,听到低音,地上摘颗小草莓。游戏一遍。
4、 果园里除了苹果和草莓外,还有什么果子,根据幼儿的回答,跟着音乐摘果子两次。
五、 果子丰收拉
每人一根绸带跳丰收舞,鼓励幼儿自由创编高音和低音的动作。
活动延伸
音乐、图示投放到区域中幼儿继续练习。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11、中班音乐教案《小雨和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旋律,尝试随着三拍子的音乐按下雨、浇花和喝水的情节做动作。
2.将日常观察到的雨点下落情景用舞蹈动作表演,通过夸大动作幅度来表现不同的雨点落下时的姿势,以及小花喝水时快乐的神态。
3.在表演中体验小雨对花的关爱以及花对小雨的感激之情。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过下雨景象或观察过浇花过程。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乐曲《小雨和花》,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
师:“小雨在干什么?”
二、欣赏课件,熟悉乐曲的内容
师:“小雨和小花在做什么?”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编A段小雨落下的动作。
1.教师启发幼儿做小雨落下的动作。
师:小雨是怎样落下的?从哪儿落到哪儿呢?
2.教师唱谱,幼儿重点练习按乐句做小雨由上而下落下的动作。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口吻检查幼儿是否在乐曲休止的时候蹲下。
师:小雨有没有落下来啊?怎么落下来的?
3.教师带领幼儿练习A段,重点带领幼儿通过手部抖动、摇手腕等动作表现小雨。并练习边走边做小雨落下的动作。
四、教师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示花喝水时快乐的样子。
师:小花喝水吗?那你们来做做小花喝水时高兴的样子。
2.教师做雨点的动作,幼儿练习随雨点方位调整自己身体的姿态。
师:小雨点来了,小花要看这小雨点。小雨点在哪个方向,小花就要朝着那个方向和小雨点做游戏。
3.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练习B段。教师引导幼儿从动作、表情上表现出快乐和感激之情。
师:花开心是什么样子?除了可以用动作表示,也可以用什么样表情让人感觉小花很快乐呢?
五、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演两次。
1.教师分配角色,指导扮演花的幼儿散点站位。
2.教师引导一部分幼儿当小雨,然后随音乐分角色表演。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赞美的语言和积极的神态对幼儿的表演给予及时的肯定。
3.交换角色,听音乐再次完整地表演。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课件帮助幼儿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内容,表现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动作。幼儿能用不同的动作创编小雨落下来的动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时候,小花喝水和长大的动作幼儿表现动作不明显。特别在分角色表演时,孩子没有分清两段音乐的区别,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动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12、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小树和小精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情节、动作,感受舞曲的ABA曲式结构。
2、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树和小精灵的胸饰若干、《挪威舞曲》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讲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春天来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树开始生长了,听!”(音乐A)
“听到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小树它是一下子长大的?还是慢慢慢慢长得?”
那一开始的小树苗是什么样子的呢(哦~是小小的)
你能做一下小树苗的动作吗?
那小树要开始长喽!“慢慢长,慢慢长,慢慢慢慢往上长,慢慢长出小枝桠,慢慢开出树杈来,慢慢长成大树啦,迎着风儿摇摇摇!(背景乐轻A,歌谣按音乐节奏来)”
魔法森林里的小树长得都不一样,想一想你的小树会往那边长?(···)
那现在我们听音乐做一做(音乐A)小朋友们找空位蹲好~
魔法森林里还住着一群喜欢小树的小精灵,他们经常会来照顾在生长的小树,听!他们来了~(音乐B)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小精灵和小树是好朋友,他会怎样照顾小树,和它玩呢?(···)
你们觉得小精灵是怎么出现的?再听一遍音乐(B)(····)
我们再来听一次,做一做小精灵出现和爱护小树的动作吧!(音乐B)
故事还没结束呢···天黑了,小精灵回家了,小树又开始生长了···(音乐A,教师动作)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做吧!
故事结束了,你们知道一开始小树要怎么样吗?小精灵是什么时候才出来的吗?
(出示精灵图示),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听音乐,按照音乐贴顺序,到什么时候小树出现,什么时候小精灵出现。(音乐ABA)
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小树,一个小朋友当小精灵,上来表演(精灵小树的胸饰)
他们演的真棒,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吧!(椅子下面已分好精灵小树的胸饰)音乐ABA(小树找好空的位置,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
A时教师跟小树做B时跟小精灵做
再来一遍音乐,小朋友自己做!然后再交换角色玩一次!结束!
反思:
对于初步接触外国作品的我班幼儿来说,要通过乐曲的快慢节奏来分辨小树和精灵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节奏的快与慢,只能意会不能用语言表达,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节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时,我用点头,晃动身体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孩子们通过我的提示,马上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动作来表示慢的节奏,有的用小脚快速踏地表示快的节奏,在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的过程中,孩子意会了乐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乐小树生长和B段音乐精灵游戏的不同意境。
总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13、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AB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尝试用大象和小鸟的动作进行表现。
2、在故事情境的帮助下学习创编相应的动作,并有节奏地表现。
3、体验音乐游戏中角色扮演的乐趣。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大象与小鸟的手偶或毛绒玩具各一、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进入音乐情境。
师根据图片一讲述故事: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调皮的小猴、美丽的长颈鹿、聪明的小花蛇、威武的大狮子、还有一头大大的大象和一只小小的小鸟,大象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俩经常在一起玩有趣的游戏。
师:你知道大象喜欢干什么?小鸟又喜欢干什么呢?(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幼儿简单猜测后,师继续讲述故事)
师:这只大象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它太重了,所以走起路来总是慢慢的。大象长长的鼻子会喷水,粗粗的尾巴还会甩来甩去赶蚊子呢。
小鸟,它最喜欢在天上飞,有时候也会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唱唱歌。对了,小鸟还会捉虫子吃呢。
二、初步感受音乐,在故事情节的帮助下创编动作。
1、分别倾听A段与B段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你们想和大象、小鸟一起玩吗?听,它们来了。
播放A段,感知乐曲沉重、平稳的特点。
师:谁来了?你怎么知道是大象呀?(幼儿回答)
师:这段音乐声音很重很慢,很像大象走路(出示大象图谱),又重又慢,谁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师哼音乐)(师请2-3个幼儿)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现在我们的手是大象的脚,我们一起来学大象走路吧,记得要听好音乐哦!(播放音乐,在位置上模仿)
师再次播放A段集体模仿大象走路:你们学的真好,重重地、慢慢得,非常的有节奏,那我们站起来学学大象走路吧!(教师哼唱音乐)
师:大象们走的真棒,那让我们听着音乐再来走一走吧!
播放B段,感知乐曲轻快、跳跃的特点。
师:大象来了,小鸟也来了(出示小鸟图谱),你们听。
小鸟是怎么来的呀?谁来学一学小鸟是怎么飞的?(师在幼儿做动作时哼唱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轻快的飞。(播放音乐)
师播放AB段音乐:我们把大象走路和小鸟飞连起来做一做吧!要听好音乐哦!
2、在故事情节的帮助下创编动作。
播放中间段音乐:想象大象和小鸟在干什么?
师:大象和小鸟都来了(出示大象小鸟图谱),它们会干什么呢?(记号笔画出符号)请你听着音乐想一想。大象在干什么?小鸟在干什么?大象还会干什么呢?小鸟又会做什么呢?听完之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大象喜欢干什么呢?谁会做个动作给大家猜猜?(师帮助哼音乐)(提示幼儿左边甩一下,右边甩一下;左边捉捉虫,右边捉捉虫……)
小鸟也来了,谁会把小鸟喜欢做的事情表演给大家看?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和谱。
师幼听音乐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把大象和小鸟做的事情表演出来吧!
三、进一步感受音乐,学习用动作进行表现。
1、看图谱完整倾听音乐,并想象游戏情节。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来想一想大象和小鸟的故事吧!(师随音乐指图谱)
师:咦,还有一段音乐呢!最后一段音乐在说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师:原来大象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唱着歌跳舞呢,它们玩的真开心。
2、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整地进行动作表现。
师:健壮的大象,可爱的小鸟,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玩吧。(站起来完成)
3、教师选择其中一个角色,与幼儿分角色进行动作表现。
师: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你们想做大象还是小鸟?(站起来)
师:那我来做大象,你们和周老师一起做小鸟,大象做动作的时候小鸟在干什么?怎么静止?小鸟做动作时大象在干什么呢?大象准备好了,小鸟们准备好了吗?
师:刚刚我看到大象做动作时,有一只小鸟做的静止动作非常的漂亮,请你来做给我们大家看一看。
师: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游戏,这次,我们来换一下,我请几个小朋友跟我一起做小鸟,其他小朋友和周老师一起做大象,记得听好音乐。
分组游戏。
师:这次大象和小鸟的静止动作都做的非常漂亮,那现在我们分组来玩游戏,这边的小朋友你们来做大象,那边的小朋友做小鸟,准备好了吗?
4、找好朋友游戏。
师:你们完成的非常棒,那现在老师要加大游戏的难度了,我请你自己去找一个好朋友,你们自己商量一下,谁做小鸟,谁做大象,好吗?
商量好了吗?大象准备!小鸟准备!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和大象小鸟玩的真开心,森林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呢,下次我们再和他们一起玩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第二议,经过更改,活动中更加体现出音乐游戏的规则性,配班老师的出现帮助了孩子们建立了规则,知道大象动的时候小鸟不动,小鸟动的时候大象不动,同时,孩子们对音乐的节奏也把握的较明确。但是仍有不少改进的地方,我的提问方式需要改变一下,如在明确游戏规则时,我用图谱来建立规则,这个时候如果能利用音乐(大象有音乐的时候,小鸟在干什么?怎么休息?小鸟又音乐的时候大象在干什么?怎么休息?)来建立规则的话则能让孩子们对规则更加明白,最后一次的游戏中,孩子们虽然能找到好朋友,但是仍是各规各的游戏,虽然我后来加入了教师的示范,但又把整个活动显得比较死板,如果我请孩子们找自己座位旁的好朋友讨论,摆好造型的话,活动可能会显的更为完整。
14、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运动小精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阅读指示牌。
2.根据指示做动作。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自制有趣的指示牌。
活动过程:
1.事先与幼儿讨论幼儿园的运动设备,并为它们命名。
2.来到幼儿园的操场,向幼儿说明游戏规则及摆放好指示牌。
3.选首儿歌或童谣,让幼儿在歌声中按照指示牌方向准备出发。如到“圆圆国”拿起呼啦圈在地上或身上转一下、用单脚跳到“百花国”闻闻花香、走到“石头国”抱抱石头看有多大、“滑梯国”里可溜滑梯、再到“洞洞国”穿过拱桥、“绳子国”是跳5次绳才算通过、“昆虫国”则要学一种昆虫的动作。回到目的地时,便成为“快乐国”里的精灵了。
活动建议:
1.可选择户外或幼儿园里适当的地方,自己制作指示牌。
2. 若因雨天无法进行,也可在教室中进行此活动。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15、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幽黙,风趣的特点,并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丰富词汇:颠倒。
3、学会演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谱,背景图一张,老鼠,狮子,大象,蚂蚁,小鱼,小鸟,公鸡,母鸡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律动做好
二、练声:《小动物怎样叫》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 幼儿带着问题欣赏歌曲。
今天动物园里来了很多小动物,小朋友认真听一听它们都是谁?
(2)教师出示挂图操作,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小朋友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教师讲故事内容,解释"颠倒"的意思。引出歌曲《颠倒歌》
2、幼儿看图谱跟教师诵读歌词。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图谱的内容。
3、教师弹琴教幼儿唱3遍。要求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4、教师与幼儿看图谱完整唱一遍。
5、幼儿听录音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动作。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16、中班音乐教案《蝴蝶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熟悉旋律,学习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创编动作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体验表演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蝴蝶花的挂图,歌曲内容相匹配的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到草地,引导幼儿边欣赏歌曲边观察蝴蝶花。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和小蝴蝶交朋友吗?你们和小蝴蝶交朋友的时候,小蝴蝶会飞走吗?
幼:会。
师:今天老师就要介绍一种不怕人的长得可漂亮的小蝴蝶给你们认识。(出示蝴蝶花挂图)
二、集中幼儿坐在蝴蝶花旁,结合歌词进行谈话。
师:你们知道小蝴蝶为什么不害怕吗?
幼:因为它是一盆花。
师:那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幼:蝴蝶花。
三、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老师就把好看的蝴蝶花,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
四、启发幼儿创编动作。
师:蝴蝶花听了小朋友的歌声非常开心,如果小朋友能用动作表演出来,蝴蝶花会开得更鲜艳。(幼儿表演)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虽然这是一个艺术(唱歌)活动,但是活动得导入却是选择了介绍蝴蝶花的形式来吸引的注意力,挂图的形象生动大大地提高了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这也是将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有机的整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体现了纲要里提到的整合性原则。活动中教师还能运用如:“看看谁坐的最好”“找找漂亮的小眼睛”“看谁和我一样“等多种不同的语言来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这样的常规培养方式显得比较丰富,也能够更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如果在幼儿创编动作后,教师能够和幼儿一起表演,就更能体现在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17、中班音乐教案《水族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乐曲的AB结构及乐曲优美轻快地特点。
2.尝试用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这么美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欣赏一首非常美妙,非常动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听?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二、理解、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教师做优美的动作
2.播放视频
3.幼儿模仿小鱼游,音乐舒缓时候小鱼怎么游,音乐轻快的时候,小鱼怎么游。
4.提问:
(1)听到缓慢的音乐时,水草会怎么动呢?
(2)随音乐的变化,音乐变快水草怎么动?
5.小结:这段音乐有时很慢,听上去很优美,有时很快,听上去轻松愉悦。(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优美的音乐表现的是水草慢慢生长的画面,而轻快的音乐则是各种海底生物游来游去的画面。
三、播放音乐,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之前,我给孩子们丰富了关于海底世界的一些经验,比如海中有什么,海里的生物怎样“游泳”等。当孩子们和我一起进入了神奇的水底世界,和水草小鱼玩起了快乐的游戏时,大部分的孩子都能不错的模仿,有的化身“水草”在那自由摆动,有的变成“小鱼”来回穿梭,还会不时的冒出几个小泡泡。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虽然孩子们能够说出很多种海底的生物,但是在模仿上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比如我们班模仿大鲨鱼的亮亮,他的大鲨鱼就和小鱼一样,没有可怕的样子,也没有锋利的牙齿,整个一呆萌状。
18、中班教案《小树和精灵》含反思
活动目标
创编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
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情节、动作、初步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小树、小精灵的头饰 魔法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1、听乐曲"小树和小精灵"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很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么好听的乐曲里,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师:在这么好听得乐曲里,还藏着一个优美的故事呢?(在一片美丽的树林里,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善良的小精灵,他们看小树生长,给小树浇水,为小树唱歌,跳舞,和小树游戏,快乐地生活着。他们甜蜜的生活引来了漂亮的小仙女,于是,小仙女也和他们一起游戏唱歌,开心地生活在一起。)揭题: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小树和小精灵"
3、再听乐曲,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性质。
4、师:我们再听这首好听的乐曲(提醒幼儿可以边听曲子,边看老师的手势)提问:你听到的乐曲里,有时怎样?有时怎样?(快 慢)慢的乐曲表示什么(小树生长)快的乐曲呢?(小精灵出来游戏)师:你知道这首乐曲分几段吗?那我们在一起听听它有几段,老师请出魔法笔,小朋友可以一边听乐曲一边看老师的魔法笔。(画乐谱)5、请个别小朋友贴出小树跳舞的部分和小精灵跳舞的部分。(出示图片小树 小精灵 )
二、 合作完整表演
1、男女分角色表演。
2、自选角色表演。(发头饰给小朋友)师及时提醒幼儿站立的空间适当,动作的多样,造型的完美。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适当鼓励他们两两生长等。
三、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初步接触外国作品的我班幼儿来说,要通过乐曲的快慢节奏来分辨小树和精灵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节奏的快与慢,只能意会不能用语言表达,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节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时,我用点头,晃动身体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孩子们通过我的提示,马上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动作来表示慢的节奏,有的用小脚快速踏地表示快的节奏,在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的过程中,孩子意会了乐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乐小树生长和B段音乐精灵游戏的不同意境。
总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19、中班音乐教案《理发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感受歌曲,引导幼儿用跳跃、轻快的歌声表现出来。
2、学习借助图谱、节奏创编,合作表现等形式,提升幼儿音乐的操作性水平,促成幼儿快乐的学习。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掌握歌曲旋律及歌词
活动难点:
掌握跳音及连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1、布置理发店场景,课前排练好一段理发的情景表演。
2、图谱、与歌词内容对应的图片、节奏图
3、音乐vcd、录音机
活动步骤: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大街上可热闹了,我们一块去看看吧!律动《小朋友散布》
二、感知、学习歌曲
1、观看情景表演,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理发店音乐响起)师:听,理发店里传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瞧瞧去。(带领幼儿随《理发师》音乐走至场景处。)
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理发师边唱歌曲边表演)
2、运用图谱记忆歌词
(1)出示图谱,通过提问呈现歌词内容
师:刚才理发阿姨在理发时唱了一首歌,你们听见歌曲里唱了谁?(将叔叔、阿姨图片放入图谱中相应的位置上)
师:他们理发时用了什么工具?(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剪刀、刷子。说到剪刀时,引导学习歌词“灵巧的呀推着剪刀”)理发师理发时动作非常熟练、灵活,我们可以说:灵巧的呀推着剪刀。(幼儿学说)
师:瞧,已剪好了,多漂亮,怎样才能看到自己漂亮的样子?理发师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会感觉怎么样?(启发幼儿结合已有经验回答,丰富相应的歌词。引导幼儿用连贯的声音表达理发师的成功感:一边模仿动作一边念歌曲“哎,已剪好了呀!”)
(2)教师范唱,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师:理发师在理发时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仔细听我唱一唱。(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演唱)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理发师灵巧的推着剪刀,那发出的声音应该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引导幼儿用跳跃的声音表现歌曲中的节奏“咔嚓咔嚓”)
(3)根据图谱朗诵歌词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看着图谱来把歌词说一说。(带领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看图谱范唱
(2)请个别幼儿点图谱,其他幼儿整首跟唱
三、创编节奏,巩固歌曲
1、师:刚才理发师理发时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如果你来理发,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运用幼儿创编的节奏型再次表演歌曲
师:如果把这些好听的节奏放到歌曲中,你们觉得会怎么样?我们来试试吧!
四、游戏互动,提升幼儿的表现力
师:你们理发的本领都很棒,现在我们就来玩玩“理发店”的游戏吧!请你们找一个小伙伴商量商量,看看谁先当理发师,谁先当顾客。
讨论:当顾客的小朋友应该注意什么?(丰富幼儿日常生活常识:理发时不乱动。)
幼儿边唱歌边表演.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20、中班音乐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老鼠的走、停、跑。
2.努力在音乐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
3.克制地根据音乐和故事情境参与表演游戏:轻走、快停、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他人。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猫和小老鼠头饰各一个。
2.供幼儿游戏用的“香肠”教具、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游戏背景
师:我是一只小老鼠,这是我最爱吃的香肠。我以前有很多,可是被那只总爱欺负我的猫抢去了,我好不容易才拿回来一根,你们知道我是怎么拿回来的吗?
那天,小猫在家里走来走去的看着香肠。我悄悄的跟在他身后,小猫刚一转身,我就停下躲好;他走来走去,我就跟着他悄悄着走,就这样走走停停,趁小猫不注意,我急忙跑过去抓起香肠迅速跑回了家。
二、熟悉游戏音乐
完整听音乐后提问:你听见了什么声音?你会怎么办?什么时候要拿起香肠迅速跑回家?
三、通过手指游戏熟悉游戏情节
1.教师哼唱旋律带幼儿玩手指游戏。
2.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做手指游戏。
四、示范游戏玩法,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角色
1.教师完整随音乐示范。
2.幼儿学习。
五、幼儿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随机、适时指导。
六、改变游戏情境,提高游戏趣味性
师:这次我们要先经过一片小树林、再经过一个小山坡、然后过草丛、最后来到小猫家里经过一面墙才能拿回香肠呢。
1.引导幼儿做出不同躲的动作。
2.部分幼儿游戏。
3.教师与全体幼儿游戏。
七、结束
师:我们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美味吧!
反思:
我这次进行的是一节中班音乐游戏活动《猫捉老鼠》。歌曲幽默、诙谐,表现的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猫和老鼠,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活动中设计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来增加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游戏我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幼儿尝试来创编简单的游戏玩法,商量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真正地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中,请幼儿自己开动小脑筋,来创编动作、 创编游戏,他们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活动达到了高潮。有一个孩子想到了小老鼠先悄悄地走出去,然后说:“小花猫,你没有看到我吧!”别的小朋友不同意了,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行,那样小花猫就会来了,就听见了。”那个孩子说:“那小老鼠轻轻地小声说,不行吗?”大家还是不同意,说:“小声说也不行,就是应该一点声音也没有,悄悄地才行。”最后,大家同意了小老鼠就应该悄悄地走出去,然后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再开始偷东西吃。接下来,游戏的最后,小花猫抓住了小老鼠,这个小老鼠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把他吃掉;有:把他使劲玩一玩,再吃掉;立刻有了不同意见:“不行,那样那只小老鼠太惨了!”这时,教师及时把他们拉了回来,教师说:“那我们可以让这只小老鼠下次游戏时……”小朋友们立刻接上来说:“让他当小花猫。”整个游戏的讨论过程都非常地热烈,孩子们很投入,都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自我评价与反思。在进行这节教学活动时我充分抓住小老鼠和小花猫的鲜明对比的形象,把它们作为该活动的学习主线,同时整节活动能围绕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环节,突出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该活动在进行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该活动的结尾处,幼儿自己设计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师生一起玩时,这个环节更是在活动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也感悟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21、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蚊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能借助图谱感知乐曲结构。
2. 大胆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象和蚊子的角色,体验表现音乐的快乐。
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制的图谱。
2. 音乐磁带。
活动内容:
一、激起兴趣,初步感知乐曲。
二、教师讲述故事《大象和蚊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内容。
提问故事内容。
三、欣赏乐曲,借助图谱感知乐曲结构。
1.教师出示图谱,幼儿根据图谱听音乐感受乐曲。
2.看图谱,引导幼儿发现乐曲结构。
3.幼儿倾听乐曲,在座位上自由想象动作表现乐曲。
四、大胆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乐曲。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的提示,大胆用动作表现大象和蚊子的角色。
2.教师扮演大象,幼儿扮演蚊子,用动作表现乐曲。
3.交换角色用动作表现乐曲。
3.幼儿分角色表现乐曲。
4.与客人老师互动表现乐曲。
活动反思:
活动运用图谱的演示,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视听欣赏的形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乐曲美好的境界之中。利用与动作相符的动作感受理解乐曲,让动作使乐曲更具体化、形象化,并加深幼儿对乐曲的印象。
22、中班教案《拼小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小树活动。
2、用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图形拼画一幅。
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观察图形拼画。
——出示图形拼画,请幼儿观察这幅画里有什么。
——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选图拼画。
——桌上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图形?
——请幼儿选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拼小树。
——教师巡视,帮助、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
——分享交流。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拼的画中用了哪些图形。其他幼儿仔细地观察后加以补充。
记录表达。
——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里每种图形各有几个,然后选择相应的标记用短线或圆点在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
——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种图形用得最多。
【活动延伸】
可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运用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的内容《拼小树,拼小花》,进行复习巩固。
【活动反思】
本活动也可分成几个系列活动: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拼图活动,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幼儿的想像能力,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②在拼图的基础上,请幼儿说说自己选用的几何图形的名称,辨明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③在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活动,即在画有各种图形标记的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④记录图形的种类和数量。
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单,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事先画好图形标记,或由幼儿自行绘画。
可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拼画图例,让他们按图示选择几何图形片进行拼图。
23、中班音乐教案《熊和蜜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通过熊行走、喝蜜、躲藏等游戏情节了解乐曲结构。
2.根据游戏情景,借助角色的暗示,知道“蜜蜂”追捉时,小熊应躲避不动。
3.乐于参与游戏,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体验游戏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音乐《海琼斯小夜曲》
2.课件、图谱
3.*、狗熊妈妈胸饰,蜜蜂胸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演示课件,了解游戏的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谁呀?(熊)这个呢?(蜜蜂)
小熊和蜜蜂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课件演示
师:熊和蜜蜂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完整欣赏乐曲,进一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节
1.师:这件有趣的事藏在一段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听,哪里是熊出来了?哪里是小熊喝蜂蜜,哪里蜜蜂飞来了?哪里小熊跑回家?
2.完整欣赏乐曲
3.师:开始的时候是谁来了?什么地方你听出来了?
四、分段感知乐曲,创编角色游戏动作与图谱。
1.师:如果你是小熊,肚子饿的时候是怎么走路的?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走一走?
(幼儿自由行走)
师:让我来看看小熊是怎么走的?刚刚有几个熊宝宝走的很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他是怎么走的?有这样走的,嗯,还有那样走的,肚子很饿,能不能走的快?
师:我们一起跟这个小熊学一学。
师:走不快,一下一下的,我们跟着音乐,看着图谱,一起来做一做
师:熊宝宝,我们去找一找吃的
2.师:走了半天,瞧!好大一罐蜂蜜呀!熊宝宝,你们怎么喝的?还会怎么喝?
师:啊!小熊喝了蜂蜜,感觉怎么样?)
师:我们回忆一下,小熊喝蜂蜜,做了哪些动作?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做。
3.师:哎呀!不好了!蜜蜂来了!小熊该怎么办?
师:只能蹲在那儿不动,但是蜜蜂飞来飞去,(他心里会怎么样?(很害怕)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熊宝宝怎么表示害怕的?
师:熊宝宝们~你们听……
4.师:熊宝宝们,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逃回家?
听好,(蜜蜂打哈欠啦)~让我们一起逃回家吧!
5.回忆4个游戏环节,完整做2遍动作
(1)师:刚刚老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画了一张图谱。我们听好音乐,看着图谱,在座位上做一做吧!
(2)师:这一次不看图谱能不能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如果你不记得动作了,可以看看(图谱)
五、分角色表演完整地跟随音乐做游戏
师:这是个好玩的游戏“熊与蜜蜂”,小熊在玩的时候,如果最后被蜜蜂蛰到了,就要去做小蜜蜂。明白了吗?
1.师:嗯,坐了半天,肚子好饿,宝宝们,快跟熊妈妈找东西吃吧!(完整游戏第一遍)
2.师:哎呀~这个熊宝宝身上怎么多出一个大包?(被蜜蜂蛰了)哎,我可怜的孩子。
3.师:其余熊宝宝要注意了啊!好像没吃饱,我们再去找点吃的吧!(完整游戏第二遍)
5.师:今天被蜜蜂追了那么多次,这个小熊都气喘吁吁的了,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休息会吧。活动中利用图谱帮助幼儿合拍表现熊走以及创编记忆几种表达喝蜂蜜满足感的动作
活动反思:
我想我在事先没有对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做恰当的认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的教育指导策略。虽然孩子都知道小熊走路时会缓慢,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缓慢,在活动之间熟悉幼儿的时候,我没有丰富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而且在活动中,也没有及时将幼儿的一些动作更夸张的反馈给他们,导致小熊走路时千篇一律,且动作表现力不够。
如果我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如“想想小熊他肚子饿了走路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从而迁移到本次活动中,同时教师用自身夸张、大胆的肢体语言对孩子稍做提示,效果可能会更好
24、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2.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
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准歌曲旋律,并理解歌词内容。
难点:
歌曲中附点及音音的跨度掌握。
解决策略:
以形象的比拟手法引导幼儿掌握音音的跨度,另反复哼唱重点小节。
【活动准备】
挂图、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发声练习:歌曲主旋律
一、出示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春天到了,小朋友们种下小树苗,小树在成长,小朋友们也在成长。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树比一比,看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2、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二、掌握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哼唱歌曲旋律,随音乐拍手。
2.带唱的方式,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3.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
环节改革:
在开展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首先练习节奏,由最基础的节奏到歌曲的节奏,有手击打xx’xx’xx’/xxx’xxx’xx’x—’。熟悉了节拍后,用发声la哼唱歌曲旋律,强调重点、难点部分。最后一步就是填歌词,一首歌曲就在这样的发声练习中自然学会了。
观察所得: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氛围好,学习热情高。
自身反思:
一贯的教学模式匡住了孩子的思维,同样也匡住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学单一化、机械化、老套化,在教学中我们该思考的是:以怎样的心态、方式、思维去教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见识,不断地寻找孩子所喜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每一个活动。
25、中班音乐教案《小猫和狮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乐曲作品。
2、在对比欣赏乐曲的情况下,辨听乐曲中高低、快慢、强弱特征和音色的变化,感受小猫弱小与狮子威武的不同乐曲形象。
3、乐意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猫和狮子,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乐曲磁带;小猫与狮子的图片及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听乐曲(小猫和狮子的乐曲)做律动入活动室。
1、听猫的乐曲时,边做律动边走到座位上,先不要坐下。
2、再听狮子的乐曲,原地做律动。乐曲结束后,坐下。
二、再次听乐曲,引出小猫和狮子。
1、引导第二次听乐曲
师:今天,森林里来了两位小动物客人。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仔细听听再介绍给我。
2、幼儿介绍出两位动物客人。
三、第三次欣赏乐曲,感受小猫和狮子的不同乐曲形象。
1、师:再听一次,谁告诉我,两段乐曲一样吗?
第一段乐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轻柔)
第二段乐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低沉)
2、师:哪一段乐曲像小猫?哪一段乐曲像狮子?为什么?
四、教师出示小猫和狮子的形态图片,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猫和狮子。
1、师:这两段乐曲分别表现的是小猫和狮子。你觉得在乐曲中小猫是什么样的?它在干什么?
2、请个别幼儿跟乐曲,看图模仿小猫形态。
3、引导个别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跟乐曲模仿小猫形态。
师小结:小猫是活泼可爱的,还喜欢蹦蹦跳跳的。
4、请个别幼儿跟乐曲,看图模仿狮子形态。
5、引导个别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跟乐曲模仿狮子形态。
师小结:狮子很威武的,它认为自己是狮子王,所以走起路来头都是抬得高高的。
五、听乐曲,玩游戏。
1、教师介绍玩法。
选一名或两名幼儿头戴狮子头饰,扮演狮子。其他幼儿头戴小猫头饰,扮演小猫。
当听到小猫乐曲时,“小猫们”尽情地做小猫各种有趣的动作。当听到狮子乐曲时,“小猫们”马上停止动作并造型。“小狮子”开始模仿狮子,大摇大摆地巡视一周,若发现有“小猫”在动了,将她抓出来。
2、幼儿游戏。狮子的角色可视情况而定,先由教师扮演,再有幼儿扮演。
活动反思:
本课《小猫和狮子》是一堂乐曲欣赏课,有别于其他的乐曲教学活动。由于中班幼儿听辨音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渐能辨别声音的细微变化。因此本课就需要幼儿会倾听,了解乐曲的名称和特点,辩听乐曲中明显不同的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的变化。通过幼儿熟知的两种不同类型动物形象(一种柔和,一种威武),来对应感受乐曲中两种不同的风格。让幼儿知道轻柔的乐曲是代表小猫,而低沉的乐曲是代表狮子。而这些体验强调的是由幼儿的直接经验获得的,不是老师间接知识的传授。
同时,还需要多注重“整个儿童” 的发展,而不是某个方 面的发展。幼儿在听辨音时,能基本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 情感,会由此产生一定的想像、联想。在《小猫和狮子》的下 半节课中,设计请幼儿模仿表演、做游戏这一环节本身,就是 增加幼儿对小猫和狮子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对乐曲 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同时也让幼儿在 尝试多种不同方式,表现对动物的认识和感受,这也是本单元 主题的目标之一。
26、中班音乐教案《大母鸡》含反思
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2/4拍的歌曲,旋律活泼,歌词恰如其分的表现了母鸡下蛋前后的不同情绪,其中有节奏的念白,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本活动通过难点前置,将念白的节奏型巧妙地融合到发声练习中,在游戏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节奏,再通过图片的提示,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记忆,整个活动在幼儿愉快、轻松地体验中结束,使幼儿充分体验到参加音乐活动的快乐。
内容与要求:
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说唱结合的演唱方式,掌握xxxx x xxxx x 和xx xx xx x的念白节奏。能用愉快、好听的声音及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母鸡下蛋时的快乐心情。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重点和难点:
能用愉快、好听的声音及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母鸡下蛋时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观看母鸡生蛋以及生蛋后表现的视频,
2.课件、图片
指导要点:
一、难点前置,以情境导入的方式进行发声练习,掌握念白节奏。
在到鸡妈妈家做客的情境下,随音乐进入教室。重点练习不同音高下的节奏型。
二、通过图片引导、讨论、教师范唱等形式熟悉、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母鸡下蛋前后情绪的变化。
1.出示课件,理解第一部分歌词。
提问:大母鸡坐在哪里?它要干什么?(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母鸡怎样下蛋?下蛋后会怎么做?
2.教师范唱,并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分析、记忆歌词,体验母鸡下蛋前后情绪的不同。
提问:你听到了歌里唱了什么?呦呦喂是在做什么?它是怎么叫的? 鸡妈妈想告诉别人什么?
三、以不同形式进行歌唱,引导幼儿用愉快好听的声音及不同表情、动作表现母鸡下蛋的快乐心情。
1.教师演唱,幼儿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2.针对幼儿演唱出现的问题着重进行练习。
3.鼓励幼儿体会母鸡心情的变化,有表情、有动作的表现歌曲。
4.所有幼儿扮演鸡妈妈边表演边唱。
5.请个别幼儿边表演边唱进行展示。
四、结束部分,.以向其他人报喜的情景带领幼儿边唱边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27、中班音乐教案《雪花和雨滴》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感知季节的变化和对大自然的认知有了引导幼儿学习这首歌的意图,同时间在歌曲中的对唱环节还可以增进幼儿间的友谊,愉悦幼儿的情绪。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学习分辨歌曲的前奏和间奏。
2、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对唱,在一方唱的时候另外一方要保持安静倾听,然后马上接唱,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要引导幼儿创编,做出和同伴不一样的造型。
活动准备:
“雪花” “雨滴”“窗户”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数“1、2、3”给小朋友一个惊喜,向天上抛雪花,问幼儿:是谁从天空中飞下来了?(雪花)雪花怎样飞下来的?(是沙沙沙的飘下来的)请幼儿做一做雪花飘下来的动作。做后提问:什么季节会有雪花啊?(冬天)老师说:对了,雪花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2、老师告诉幼儿,雪花是唱着歌飘来的,你们来听听,(放录音)完整欣赏后提问: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都有谁和谁啊?
3、幼儿学唱第一段。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学唱雪花的歌吧。(放录音,跟录音唱2次)
4、学习第二段。提问:“刚刚小朋友听到录音机里唱了小雪花还唱了谁啊?”(雨滴)那雨滴敲着窗户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哗啦啦、咚咚咚、滴滴嗒)对了,有时候小雨滴的声音是哗啦哗啦,有时候是咚咚咚,有时候是滴滴滴的声音,我最喜欢春天了,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的小雨滴吧。{唱2次}
5.请小朋友站起来,完整的和老师边唱边做一次。
6、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第一段,老师问,小朋友回答。第二段。小朋友问,老师回答。
7、老师放录音,告诉幼儿分辨歌曲中的前奏和间奏,
8、请幼儿听音乐,在前奏和间奏的部分,自己做一个静止不动的造型,可以是雪花,雨滴,大树,房子。小鸟。小兔,等等,进行歌表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雪花和雨滴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以带来惊喜的方式抛洒雪花引起幼儿的兴趣,重点是为了让幼儿能够学会第一段的歌曲,难点是引导幼儿能够掌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创编出第二段的歌词。 学第一段的歌曲时,我通过清唱让幼儿逐步听清,但是因为我的紧张,忘记教幼儿,然后幼儿复述并学习歌词,在引导幼儿串连起来朗诵、演唱,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过听磁带,第二段歌词的变化进行创编内容,引导幼儿讲出“雨滴”出示图画让幼儿,按着“雪花”的那一段进行编唱。创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提问,雨滴的声音,教师利用清唱的方式,让幼儿清楚的理解、掌握“雨滴”的歌词。结尾部分,幼儿扮演雪花和雨滴,边唱歌,边跳舞,很快乐…在课开始时幼儿通过撒雪花这边带有一定的乐趣性,掌握第一段歌词比较顺利,到了第二部分时,幼儿通过的我出示的雨的图标能够很好的进行联想创编,还会跟老师做动作,跟着我的提示去表演创编,但是在幼儿学唱会歌曲后,设计了一个游戏对唱环节,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忘记了,是本次课我最大的遗憾,最后幼儿还是基本掌握了这首歌曲,也能按照歌曲的节奏边唱边做,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28、中班音乐教案《可爱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2、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准确的唱准歌词
3、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他们的性格特征。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乌鸦爱妈妈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感知温馨的亲子关系。
二、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谈论自己的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
师:你家里有谁?你喜欢谁?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三、欣赏歌曲《可爱的家》,理解歌曲内容,丰富幼儿的词汇。
1、师: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家,我非常喜欢他,下面我唱给大家听。
2、师:你听到了什么?我的家庭是怎样的?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的人?
3、师:你觉得哪些歌词很好?
4、教师随着音乐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轻轻的哼唱。
四、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1、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唱。
2、师:我们爱自己的家庭,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呢?
3、引导幼儿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
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自己和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平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 “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29、中班音乐教案《喂小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音乐后选择相对应的图片。
2、随着音乐合拍地做鸟飞的动作,并学习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3、大胆创编小鸟学本领时与大风搏斗的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随着音乐合拍地做鸟飞的动作,并学习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活动难点:
大胆创编小鸟学本领时与大风搏斗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已学会唱歌曲
2、小鸟的肉饰每人一个
3、鸟妈妈的头饰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鸟飞》音乐进入以森林为背景的活动室。
孩子们,跟着蓓蓓老师一起飞进美丽的树林里去做游戏吧。
二、出示鸟图片,引导幼儿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并分角色演唱。
师:看,这是谁?(鸟妈妈和小鸟)你们猜猜鸟妈妈要去干什么?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喂小鸟)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
2、学习歌表演。
(1)教师带上鸟妈妈的头饰唱妈妈的部分边做动作,请幼儿欣赏。
师:现在我来做鸟妈妈,唱第一段。小朋友仔细看好我一边唱呀还做了动作。
(2)幼儿创编鸟宝宝的动作。
师:妈妈跳得好看吗?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唱鸟宝宝唱的部分,也要一边唱一边做一些动作,谁编的动作好,我就发一个小鸟的头饰给他,让他做我的乖宝宝。
(3)教师总结好的动作后,集体练习。
三、出示图片请幼儿听根据图片选择合适的音乐。
1、分别出示鸟妈妈给小鸟喂食的图片、鸟飞的图片和小鸟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鸟妈妈在干嘛?(喂小鸟)小鸟吃饱了后跟着鸟妈妈去哪了?(飞到天空学本领)小鸟为什么哭呢?(遇到了大风,鸟儿们被吹散了)
2、播放三段音乐请幼儿安静地倾听后分别谈谈自己觉得哪段音乐表现出了哪幅画面。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哪段音乐是鸟妈妈在喂小鸟?哪段音乐是小鸟们去学本领?哪段音乐是大风刮起来了,把鸟宝宝们吹散了?
四、学玩音乐游戏。
1、教师请幼儿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跟着音乐做吃虫子的动作。
提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小鸟吃到好吃的虫子应该对妈妈做什么动作呢?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吃虫子的动作吧,一定要跟着节奏做哦。
2、请幼儿在音乐第三部分的伴奏下鸟宝宝们跟着妈妈去学本领,小鸟跟着妈妈做鸟飞的动作。
师:小鸟们吃饱了后就跟着妈妈一起飞去学本领了,它们是怎飞的呢?请你们跟着妈妈听着音乐一起做各种飞行的动作。
3、播放音乐第四部分,鸟妈妈带着小鸟跟大风搏斗,请幼儿发挥想象改编各种鸟飞的姿势。
师:宝宝们,刮大风了,风儿好大,把大家吹得散开了,我们要勇敢地用各种飞行动作和大风搏斗,坚持飞行。
4、风停了,大家飞回家休息了。
五、集体练习。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大风搏斗的动作,以及认真跟妈妈学本领的动作。
六、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户外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游戏活动时,孩子们非常的兴奋,能够听从老师的指挥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特别是在鸟妈妈喂鸟宝宝吃东西的环节中,所有的鸟宝宝都能很安静的等待妈妈去喂食,但由于幼儿的人数多许多幼儿在戴头饰这一环节上需要教师帮助,从孩子们的反应看来,他们对活动兴趣浓厚,很快融进了游戏,在与大风搏斗这一环节中,不少幼儿还能想出龙卷风,台风来时的不同动作,但是,活动中我发现有少数幼儿只是沉浸在游戏的过程中,并不太愿意跟着音乐合拍地做动作,需要我不断提醒。整个活动下来,做的不足的地方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对如何组织幼儿进行韵律活动,需要考虑的也很多很多……
30、中班优秀游戏教案《仙女和小精灵》含反思
31、中班音乐教案《吃西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现表示停止。
2、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吃西瓜的经过。
3、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现表示停止。
活动难点:
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吃西瓜的经过。
活动准备:
1、音乐《大鼓和小鼓》
2、自制音乐图谱《吃西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你最想吃什么东西呢?(西瓜、冰淇淋、果冻……)
2、老师天气热时,最喜欢吃西瓜啦。吃了西瓜很凉爽的!
3、那你们知道怎么样挑选西瓜才好吃呢?请幼儿回答。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5、师:小朋友,选好西瓜了,怎么才能吃到西瓜呢?(切)西瓜切好了,就可以吃西瓜了(张开嘴巴吃西瓜,发出西瓜的声音)。
6、小结:小朋友,我们吃西瓜妖经过挑西瓜、切西瓜、最后才到吃西瓜。
过度语: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音乐,听听音乐里游什么特别的声音,听听音乐是怎么表现吃西瓜的。
二、活动指导
(一)欣赏音乐
1、教师播放音乐
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教师跟着音乐把那些特别的声音念出来)
2、说一说音乐
(1)师:小朋友听了音乐,你们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回答。
(2)这些特别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这些声音告诉我们怎么吃西瓜)
(3)师小结:是的。“嘟嘟”“切切切”“吃的声音”“啧啧啧”告诉我们是怎么样吃西瓜的。
(二)出示图谱,学习吃西瓜
小朋友,现在我们也一起来学习吃西瓜。
1、看图谱,和幼儿一起来解读图谱。
2、讲解“0”在音乐中表示休止。
3、每讲解一句图谱,就播放音乐一起来念图谱的内容。
4、请小朋友跟着音乐用嘴巴完整地表演一次吃西瓜的经过。(可幼儿表演的情况再来一次)
(三)创编动作
刚才小朋友用嘴巴来表演吃西瓜的经过,嗯,除了用嘴巴来表演外,开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吃西瓜的经过呢?
1、 引导幼儿说出每个动作,并示范自己的动作。
如:挑西瓜用手拍拍头;切西瓜用手当刀切在手臂上;吃西瓜左右手拿着西瓜,左边咬一口,右边咬一口;好吃点头来表示。
2、使用幼儿示范的动作,按音乐节奏一边念一边做动作。
3、再次播放音乐表演吃西瓜的经过。
4、做音乐游戏:围成一个大圆圈,把自己当成大西瓜,然后把西瓜吃掉。
三、活动结束
师幼一起围成大西瓜,然后吃西瓜。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不是用本班的幼儿来上的,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不了解。所以重点认识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现表示停止。把重点设得太简单了,当提问到“0”在音乐里表示什么,幼儿能很快的回答出来。而难点已基本突破,幼儿能自己编动作来表现吃西瓜的经过。
可是,在引导幼儿怎么样才能吃到好吃熟的西瓜这一环节,由于我的引导语用的不好,幼儿很难说出什么样的西瓜才是好吃的。
32、中班音乐教案《我爱洗澡》反思
活动意图:
幼儿教育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领域,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特长。幼儿艺术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天分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表现音乐的意境,享受韵律活动的乐趣。
2、大胆想象,用身体动作艺术地表现生活活动。
3、培养幼儿爱洗澡、爱清洁的良好生活习惯,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为幼儿洗澡,丰富幼儿快乐的生活体验
2、小猪头饰一个,喷水器一个
3、歌曲《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一)、情趣导入,游戏《小爬手》
1、师扮演“小猪”,垂头丧气地边走边说。
2、玩《小手爬》游戏
3、创设情景,欣赏表演
A、导语:玩累了,休息一会儿,听听音乐,我请你们吃水果。(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等等,我去拿。(不小心摔倒了)
B:启发:身上这么脏,怎么办呀?
C、“小猪”跳洗澡舞。
(二)、引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现洗澡的情景
1、“小猪”:哇!洗澡真舒服呀。你们喜欢洗澡吗?你们是怎么洗的?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洗澡的,鼓励用动作表现。
3、小结洗澡的过程
4、跳洗澡舞。(播放背景音乐)
5、鼓励一幼儿来领舞。
6、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在集体舞中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三)、交流感受
1、“小猪”:哇,洗完澡身上有什么感觉呢?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呢?
2、幼儿讨论交流洗澡的感受,加深愉悦体验。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表演洗澡舞给家里人看,并要求幼儿逐渐学会自己洗澡,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活动反思:
对幼儿来说,4岁是个分水岭,绝大多数的艺术特长都是从年满4岁了才开始培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33、中班音乐教案《小鸟落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迁移学习经验,唱准有休止符的乐句。
2、尝试根据图片、动作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进行演唱。
3、体验自学歌曲的乐趣,享受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后学习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片一张(有山、有树、有河)。
2、歌曲图谱。
3、伴奏音乐带。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课件,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地方美丽吗?都有什么?你知道这是谁的家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出示动态的小鸟)这儿呀就是小鸟落落的家。今天落落有事要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
(2)"不过,落落想先考考你们,看一看你们是不是够聪明能够帮助它,你们有信心吗?"
(3)难点前置,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解决休止符的处理。
2、说歌词,理解歌曲内容。
(1)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歌曲内容。
"你们刚才已经见过落落的家了,可妈妈今天早晨对落落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出去找地方安家了。'落落问妈妈:那我应该到哪儿去安家呢?"妈妈说:安家应该到一个景色最美的地方,那儿要有山、有树、有河。最重要的是那儿的人应该是爱鸟的,不伤害我们,能够保护我们,千万要记住那儿的人要最好,爱鸟爱在心窝。"这不,落落来求你们帮忙了。你们帮他想想,找个地方安家吧。"
(2)引导孩子讨论:什么地方适合落落安家?妈妈为什么让落落找这样的地方安家?增强幼儿爱鸟护鸟的意识。
(3)提问:妈妈要落落找个什么地方安家?(引出风景最美)那儿要有什么?(引出有山有树有河)那的人要怎样?(引出那儿的人们最好,爱鸟爱在心窝)孩子每回答一个问题,让他们从教师准备好的图谱中选出适合的那一张粘贴到黑板上。
师的引导语:为什么你认为这一张是风景最美?(因为美丽的风景旁边有竖起的大拇指)有山有树有河你认为是哪一张?(因为上面画了山、树还有小河)你为什么会选这张代表"请来这儿唱歌"?(因为这个音符代表唱歌)
(4)师引导孩子按图谱提示完整说出歌词,逐渐过渡到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师的引导语:"你们刚才说的这些话太美了,现在我想加上音乐来配乐朗诵,你们听听好吗?"(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你们想不想也这样玩一玩儿?"引导孩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中演唱,体验自学歌曲的乐趣。
(1)激发孩子想唱歌的愿望,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学习策略。
师:落落觉得你们说的话很优美,它想请你们把这些话加到刚才的音乐中,这……能行吗?
幼:行!
师:要不我们先小声试一试吧。
(幼儿尝试看图谱将歌词填入旋律中用轻声演唱歌曲)师:哇!你们真的能将刚才的话唱出来,真了不起!唉,你们发现没有,在小鸟后面要怎样?(引出空拍)那,在这首歌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空拍 ?你来仔细听一下。(师范唱歌曲)幼:请来o︴这儿o︴;有山o︴有树o︴。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那么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在空拍时要怎样做才能唱对了?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引导孩子迁移前面的经验解决难点)孩子们开始思考并进行讨论。
幼:可以在空拍处拍手。
师:那你可以试一下吗?(师和孩子一起唱,并在空拍处加上拍手动作)好,确实能起到空拍的作用。还有什么方法?
幼:我在空拍处加上"嘘"的动作,但是不出声。(师和孩子一起唱,在空拍处加上孩子的办法)师:你的想法很特别,给你一个大拇指。
幼:我在空拍处就握拳,把声音抓住。
师:那你快试一试,我们都想学一学。(孩子边唱边把提示动作加上)师:这个空拍的难题被你们轻而易举就解决了,那,在唱到"这儿的风景最美"时,应该怎样唱出优美而自豪的感觉? (孩子们开始思考)那你再仔细听老师唱一遍。
幼:这个地方不能空,要连起来。
师:你听得真仔细,要唱的连贯、舒缓。
幼:还可以加上高兴的表情,竖起大拇指表扬。
师:你能表演一下吗?让我们都学一学。(孩子表演)师:你能用表情来配合演唱,让这首歌变得更生动、更优美了,你很了不起哟!
师:那现在你们能不能用好听的声音加上好看的表情、动作进行演唱。︴孩子们跟琴声有感情地演唱。
(2)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困难,如你哪一句还有问题?谁能帮助他?并让当"老师"的孩子介绍自己是怎样学会的。如我是看图谱记住歌词的;我是通过动作记住歌曲的;我是通过故事记住歌曲的……(3)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分男女演唱、个别孩子表演唱、接唱。引导孩子进行评价,你认为谁唱得好?好在哪里?
(4)画面出现小鸟落落的动态图片及背景音:"小朋友,我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没想到你们小小年纪竟然能自己学习了,佩服佩服!我打算就在你们幼儿园后院安家,和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做邻居,好吗?(欢迎落落)谢谢你们,再见!"
活动反思
《小鸟落落》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虽有两段但有重复,唱起来轻松、明快。它向人们展示了爱鸟、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不失为对幼儿进行自然生态和环境教育的好教材。歌曲一开始,就以活泼轻松的口吻欢迎小鸟落落,为什么呢?因为这儿的风景最好,这儿的人们最好。同时,在歌曲的最后,点明了“欢迎小鸟落落””的根本原因,因为“爱鸟爱在心窝”。
在活动开始,我以《小鸟》的故事作为导入,引导幼儿初次倾听歌曲,感受三拍子乐曲节奏,将幼儿带入音乐的意境中。提问幼儿对乐曲的初步印象激起幼儿的思考并再次聆听熟悉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然后,在幼儿谈论歌词的时候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压力。再在我层层递进的提问中不知不觉记住歌词。在学唱部分,听好一遍范唱后,我鼓励幼儿跟着伴奏练唱,让幼儿初步获得成功感,然后再次倾听并与自己演唱的作为比较,将有几处唱的不够好的地方加以纠正,再演唱。我重点指导了休止符的演唱。“请你们再看看图片,小鸟、小鸟后面要停顿,落落两个音要连贯。”并随即画上休止符和连线,加深幼儿记忆。
在教学时,我注意范唱要活泼、优美,歌曲中的休止符应唱得较轻巧跳跃,而其他不分则要连贯优美。幼儿在我的影响下,对于休止符演唱的较为准确。但也有不足之处,提问有待更为严谨,应引发幼儿去探讨和学习,在活动中应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34、中班数学教案《拼小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小树活动。
2、用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图形拼画一幅。
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观察图形拼画。
--出示图形拼画,请幼儿观察这幅画里有什么。
--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选图拼画。
--桌上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图形?
--请幼儿选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拼小树。
--教师巡视,帮助、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
--分享交流。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拼的画中用了哪些图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其他幼儿仔细地观察后加以补充。
记录表达。
--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里每种图形各有几个,然后选择相应的标记用短线或圆点在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
--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种图形用得最多。
【活动延伸】
可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运用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的内容《拼小树,拼小花》,进行复习巩固。
【活动建议】
本活动也可分成几个系列活动: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拼图活动,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幼儿的想像能力,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②在拼图的基础上,请幼儿说说自己选用的几何图形的名称,辨明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③在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活动,即在画有各种图形标记的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④记录图形的种类和数量。
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单,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事先画好图形标记,或由幼儿自行绘画。
可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拼画图例,让他们按图示选择几何图形片进行拼图。
活动反思:
这节数学活动我以黑猫警长招警员抓老鼠的情境贯穿整节活动。本活动中我将重点定位在感知8以内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难点定在能够进行8以内的数与点的匹配。为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我制作了很多好玩的操作学具,设置了对“白猫警士”的考验,每一关的考验让我意识到这些对孩子来说缺乏挑战性,同时,幼儿其实有自己的很多经验,只是这些经验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性的,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帮幼儿把这些零散的经验总结概括出来并进行提升。而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犯了这方面的错误,没有把幼儿对“8”的认识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仍旧使幼儿的这一经验处于零散状态。另外,这个提问本身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却因为我语言上缺乏引导性,使它丢失了应有的价值,这就说明我没有做好幼儿的引导者,违背了《新纲要》宗旨和要求。但是不管怎样,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这些问题都会一个个被解决,并且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35、中班主题教案《小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活动了解树的种类及树的用途(如遮阴、挡风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等)。
2、幼儿能背诵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flash动画
2、拟人小树图片、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奥尔夫问好方式集中注意力
师:宝宝好——!
幼:老师好——!
师:宝宝,宝宝,早上好——!
幼:老师,老师,早上好——!
二、小朋友欣赏flash,了解一些常见的树
师:今天有好朋友来我们班来做客,看看它们是谁啊?
幼儿:树
师:这都是什么树呢?(柳树、杨树、苹果树、松树、芙蓉树)
幼儿同老师一起看flash说出树的名称。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树,你们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或小区里看一看还有什么树,然后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三、情境创设,引出儿歌:
师扮小树苗:“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师:原来是小树苗在哭。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苗为什么哭,好吗?
幼:“小树苗、小树苗,你为什么哭呀?”
教师(以小树苗的身份)讲故事:“我们树家族被人类破坏了,现在就剩下了我自己,在这里我好孤独啊,北风都快要把我给吹倒了,我好冷啊,呜呜呜……”(引出儿歌:一棵小树好孤独,北风吹来呜呜哭。)
师:孩子们我们怎么帮助小树呢?
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自己一个人玩是不是也特别孤独啊,那你们会怎么办呢?
幼:找小朋友玩。
师:好!我们给小树找朋友在它的身边种上树吧!
师:这样它们手拉着手再也不怕大风了,看!小树笑了。(引出儿歌:千棵小树手拉手,大风见了也认输。)
师:小朋友们帮助了小树,太了不起了,老师就把这件事儿编成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引导幼儿学儿歌:
1、听录音提要求。
师:close your eyes小朋友们认真听,
2、看幻灯片图片,教师交代儿歌名称,带领幼儿分句读儿歌。
3、学习儿歌:师带领幼儿随节奏拍手(拍腿等)说儿歌。<来.源快思教.案网>(变换节奏型);
4、手指律动,集中幼儿注意力。
5、分角色说儿歌:一名幼儿说儿歌的前两句,后两句大家一起说。男女孩交替说;加动作说儿歌。
6、幻灯片儿歌:幼儿空中点读儿歌。
五、师幼谈话,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师:提问:树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呢,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幼:树能长苹果……
师:对,能结果子的树是果树。
幼:下雨的时候可以躲在大树下。
师:老师告诉你们,下雨的时候,特别是雷雨天千万不能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大树能导电,这样会出危险的。
师:树荫可以为我们遮挡火辣辣的太阳;树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树可以挡风沙、防洪。(师边放幻灯片边讲解大树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树(大屏出示字——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六、学唱歌曲《小白兔和小树苗》:看flash动画:
师:看小白兔在小树林里玩呢!小树林青又青,小白兔多开心,你来逃呀我来追……呀!小白兔跑来跑去的会碰到小树的,我们快用歌声来告诉小白兔要爱护小树苗吧!
幼:拍手有感情的唱歌《小白兔和小树苗》。
七、游戏《运小树苗》:
师:幼儿开小火车说儿歌,运树苗。幼儿说儿歌开出教室。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休息日带幼儿认识一些树。
教学反思:
这次语言开放活动,我组织了儿歌《小树》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根据中班的年龄特点,利用幻灯片、图片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理解儿歌内容。语言活动着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想说、敢说。这次活动尝试用拍节奏型的形式学儿歌,孩子不仅对儿歌有兴趣,也能感受节奏的魅力。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应让孩子多动手,大胆的玩起来。
36、幼儿中班音乐教案《雪花和雨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2、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秋天里,小树叶飘下来了,那么到了冬天,谁会从天上飘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呀?我们来听一听。(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是谁来了呀?原来,真的是小雪花唱着歌儿飘下来了,那小雪花飘到了哪里?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
教师:小雪花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揭示图谱"窗户""沙沙沙")教师:(教师揭示图谱"问号")咦?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有谁听到歌曲里是怎么提问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指着图谱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问题唱出来吧!
教师:那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它飘下又是要告诉我们什么的呢?这些答案也藏在了这些白纸后面的图画里,请你们再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说对了,就能把这些小图片叫出来了。(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听清楚了吗?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唱第一段第二句边揭示图谱"雪花")教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次小雪花吧,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教师:你们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飘下来的?"屈,老师.教,案,网"(教师在幼儿回答好后揭示图谱"↓")教师:你能唱出来吗?那听黄老师这片大雪花来唱一唱吧。(教师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词)教师:小雪花们,你们听到了吗?我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小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到了,"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教师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词,并揭示图谱"冬天")幼儿看图谱,尝试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2.幼儿尝试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填编第二段部分歌词,学唱第二段。
教师:其实这首歌曲还有第二段呢,郑老师也把它们画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图片,请你们看看他们与第一段的小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帮助引导幼儿找出不同之处。幼儿每找出一处不同,就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教师总结:原来第二段中是小雨滴来了,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天上会下小雨来,"沙沙沙沙沙"变成了"嘀嘀嘀滴嗒","飘下来"变成"落下来","冬天来到了"变成了"春天来到了"。
幼儿尝试跟音乐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师:刚才我们在唱第一段的时候配上了好听的音乐,这一次,我们把第二段也配上音乐来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听。
活动延伸在幼儿已经熟悉歌曲以后,鼓励幼儿创编表现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动作。
活动反思:
《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乐曲,歌曲中包含了两个季节的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冬天的雪花、一个是春天的雨滴,而这两种现象也都是幼儿最喜欢的。因为冬天的雪花飞舞,幼儿能够想象出推雪人、打雪仗的场景、春天的雨滴幼儿又能够描绘出下雨天踩雨嬉闹的欢快心情,因此这首歌曲幼儿学起来就不是很难。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对音乐经验的积累,又特别喜欢音乐游戏,他们活泼好动,乐于体验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7、中班音乐教案《高人和矮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高低,能随高低不同和乐句做相应的动作。
2、学习轮廓剪的技能。
活动准备:
高人矮人的轮廓图片、剪刀、回形针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引题,让幼儿感受乐曲的不同
让幼儿说说有什么不同,听起来感觉怎样,好象看到了什么?
游戏“高人矮人”
2、幼儿运用轮廓剪和连接的技能,自制指偶玩具高人和矮人。
3、反复让幼儿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分辨哪句是音高,哪句是音低,哪句是由低变高,哪句是由高变低。“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重点分辨第五、六句
4、让幼儿左右手各套一高人和矮人的指偶,听高低不同的音乐,分别出示高人和矮人,并即兴地做动作,高音出高人,低音出矮人。
5、鼓励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示音的高低,启发幼儿创造性得表演。
活动反思:
我觉得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都能非常积极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只有快乐的表现,其实,当一节活动的设计符合孩子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相信孩子会很快乐。
38、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雪花和雨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人手1份幼儿用书画面“雪花和雨滴”,让幼儿熟悉歌词。
活动过程:
1、学唱新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画面(一)的内容,有感情地念歌词: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空中落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2、教师清楚地有感情地范唱。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学习有表情地用慢速度念歌词。
带领幼儿一起练唱。
3、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教师启发幼儿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提示语:小雪花在天空中跳着美丽的舞蹈,轻柔地飘落,小声地告诉我们,冬天到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这时提问:我们应该响亮地唱还是轻柔地唱呢?用怎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才好听呢?
4、创编歌词。
在春雨朦朦的季节,教师帮助幼儿复习原歌曲,并启发幼儿迁移经验,根据原有歌词的结构,创编第二段“小雨滴”的歌词。提示语:“现在是什么季节?是谁在敲我们的窗户?它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5、有表情的演唱“雪花和雨滴”。
引导幼儿说出雪花和雨滴落下的姿态与声音的细微不同,用有变化的歌声(如轻、柔和、较响或略跳跃的声音)唱。提示语:小雪花一片一片飘下来,小雨滴一滴一滴落下来,小雪花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雨滴敲着窗户嘀嘀哒。想一想,我们怎样歌唱才能让别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小雪花的声音,那是小雨滴的声音?
活动延伸:
水粉画,用黑白水粉画天空和雪花。
活动反思:
《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乐曲,歌曲中包含了两个季节的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冬天的雪花、一个是春天的雨滴,而这两种现象也都是幼儿最喜欢的。因为冬天的雪花飞舞,幼儿能够想象出推雪人、打雪仗的场景、春天的雨滴幼儿又能够描绘出下雨天踩雨嬉闹的欢快心情,因此这首歌曲幼儿学起来就不是很难。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对音乐经验的积累,又特别喜欢音乐游戏,他们活泼好动,乐于体验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9、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
一.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雪橇上的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以《铃儿响叮当》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活动目标
1. 学会用动作、乐器来感受《铃儿响叮当》语词节奏。
2. 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3. 能够跟随音乐做律动,并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三.活动准备
各种打击乐器,幼儿已有经验,PPT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音乐问候)
12 34 | 5 — | 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
2.师:冬天到了,就要下雪了,大家看(出示ppt图片)老师认识几位小朋友,他们在冬天最喜欢滑雪了,出示圣诞老人图片)圣诞老人听到了他们欢乐的笑声,也来了,圣诞老人今天来给我们带了了礼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呢?幼:礼物,零食,好玩的(幼儿自行回答)。师:到底是什么呢?听说圣诞老师这次送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礼物哦,现在请全体小朋友竖起自己的小耳朵,听一听看一看是什么。(教师播放一遍铃儿响叮当音乐)
4.师:看来圣诞老人给我们送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朋友喜欢吗?幼:喜欢。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圣诞老人的这个礼物,听了都想要去滑雪了,现在我们一起去冰雪王国里滑雪跳舞吧。(出示ppt图片冰雪王国)哇,冰雪王国可真美丽呀。师:(出示ppt图片关卡一)师:咦,他是谁?他在说什么?在进入冰雪王国大门之前小朋友必须学会打节奏,国王才会同意打开大门。哦,原来我们必须学会打节奏才能进去呀,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打节奏吧。
6.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小手,尝试双手击掌拍一拍(幼儿尝试拍手)拍拍头(幼儿尝试)那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拍打哪些身体部位呢?(引导幼儿尝试跺脚,拍腿,拍肚子等。)哇,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吧刚刚拍打的动作加入到我们的音乐里,老师先做一遍示范,小朋友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认真听~(教师示范,一边唱一边拍打),现在小朋友全体起立,和老师一起来做一做。好,我们张开大嘴巴,一起唱起来。(师幼共同表演)你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表扬表扬我最棒。现在我们一起去给他表演,让我们进去冰雪王国吧。预备,起。(幼儿集体表演)师:蹬蹬蹬蹬,大门打开了(出示ppt图片)冰雪王国可真漂亮呀,我们顺着楼梯走下去吧。(出示ppt图片一个矮人说话)咦,这里怎么又有一个人,他在说什么?要想去冰雪王国最好玩的地方,你们必须要每人一种乐器用打击的方式把儿歌演绎出来)今天老师刚好给小朋友准备了几种乐器,我们一起来用乐器做游戏吧。现在老师给每位小朋友一个乐器,请小朋友先敲一敲自己手里的乐器,老师手里也有一个乐器,你们看,(教师敲击声音大)哇,声音很大呀,(教师敲击声音小)咦,声音还可以小。小朋友们也来尝试一下敲一敲大的声音(幼儿尝试)嗯,真棒,再敲一敲小的声音(幼儿尝试)。现在我们来玩一个你大我小的游戏。老师敲自己手里的乐器声音大,你们就要敲得小,如果老师敲得声音小,你们就大。来,我们先来试一试。真棒,看来小朋友已经能够控制声音的大小了,现在,我们加大难度咯,要一边唱一边敲,先看一看老师怎么做(教师示范)现在请小朋友拿起自己手里乐器,和老师一起敲起来吧(师幼共同演奏)哇,你们真棒,那我们继续加大难度哦,从中间分开,一边敲打的声音大,一边敲打的声音小,我们来试一试。(幼儿尝试)哇,你们可真是非常棒啊。看来你们已经学会的打击乐器,那我们一起给他表演一下,去冰雪王国最好玩的地方去吧。来,全体起立(幼儿一边唱歌一边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打击节奏)
7.师:(出示ppt图片)这里可真好看呀,这么美丽得地方就应该跳舞吧。现在请小朋友来围成一个圆圈,一起跳起来吧。现在请小朋友坐到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次的旅行你们喜欢吗?(喜欢)那老师要布置一个小小的作业,回家后你们当小老师给爸爸妈妈讲一讲旅行中的乐趣,并且教会他们演唱《铃儿响叮当》
师:(叮咚叮咚叮咚)什么声音?咦,冰雪王国要关门了,我们快点回去吧。
8.结束部分(音乐再见)
(老师)唱:12 34︱ 55 ︱ 54 32︱ 11 ‖
小朋友哦再 见,小朋友哦再见
小朋友们再见。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让幼儿当小老师,给爸爸妈妈讲一讲旅途红的乐趣,并且教会爸爸妈妈儿歌《铃儿响叮当》。
六.教学反思
此乐曲欢快活泼,孩子们对这个乐曲也很熟悉,在此基础上,通过身体打击以及乐器打击,让幼儿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乐器尝试,随音乐有节奏打击,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好的将歌曲演奏出来,并且加入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足的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打击乐,有点陌生,需要一些融入的过程。
(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这首乐曲欢快活泼,孩子们对这个乐曲也很熟悉,在此基础上,通过身体打击以及乐器打击,让幼儿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乐器尝试,随音乐有节奏打击,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好的将歌曲演奏出来,并且加入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且今天幼儿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如何打鼓,如何在打击中加入音乐,幼儿们熟记于心,可见对于音乐的敏锐性,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儿歌的打击,当然这次活动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我归纳为一下几点:①语言表述还是不够周详,还需要自身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幼儿。②幼儿的表演还不够自信,需要加强幼儿的自信,使其大方自信的展现。这次活动也使得我受益良多,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40、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五只猴子》反思
中班音乐《歌唱五只猴子》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谱能理解记住歌词,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感受表现两段歌曲的情绪变化。
2.感知歌曲中数量的递增递减,体验游戏化歌唱活动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6.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7.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五只形态不同猴子的图片, 森林背景的挂图等。
活动过程:
一、运用图谱进行范唱,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边出示图谱边范唱,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记住歌词。
师:歌曲里唱了几只猴子?(五只)
师:猴子们在做什么?(爬到树上吃香蕉)
师:猴子是怎么怎么爬树的??(一只一只来的)
2.结合图谱,再次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感知歌曲中5 以内数量的递增递减。
师:树上的猴子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师:猴子又是怎么掉下去的?? (一只一只掉下去的)
二、引导幼儿感受,理解两段歌曲的情绪变化
师:第一段小猴子要爬到树上吃香甜的香蕉了,它的心情怎么样?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歌声来演唱呢?(欢快,跳跃)
师:第二段小猴子从树上摔了下来,好疼啊,他的心情又是怎样呢?我们应 该用什么样的歌声来演唱呢?(悲伤,低沉, 缓慢)
三、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边做手指游戏。边演唱歌曲。
2.运用“手指变魔术”的游戏,引导幼儿完整演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进一步学唱歌曲。
四、幼儿扮演猴子,边唱边表演、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五只猴子》是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中班孩子的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情景中学习。因此,此活动设计了小猴爬树摘香蕉和从树上掉下来的游戏情节,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旋律。感知活动的节奏是本活动的重点,此活动始终让孩子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获发展。首先我用故事导入,吸引幼儿兴趣,中间用了手指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在最后我让孩子模仿猴子游戏,有可能孩子的经验不多,所以一些动作还是模仿老师的。但是爱模仿的孩子很快配合音乐的节拍做出相应的动作。
但是我在活动中,有一点做的不是很完美,就是在感受A、B段时,孩子能说出猴子上树是开开心心的,掉下来时伤心地、难过,我应让孩子将这种心情融入到音乐中去,这样的或活动就会更完美。
41、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国旗国旗多美丽》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唱出附点音符,掌握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
2、唱出歌曲快乐、抒情的风格,愉快地参与歌唱活动。
3、增进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参加过升旗仪式。
2、配套教学磁带/CD国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国旗并体问,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看看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上面有什么?(黄色的五角星)有几颗呀?(五颗),所以国旗又叫五星红旗。
二、儿歌学习法配上动作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歌词。
(1)、教师:我们的国旗红艳艳的,上面的五角星金灿灿的,你们觉得美不美呀?恩,有一首好听的儿歌也是这么说的,你们想听吗?那就仔细的听清楚看上面是怎么说的,老师把儿歌念一遍(《国旗多美丽》)的词)
(2)、提问:谁来说说刚才歌词里说了些什么?(没有说的很完整,谁再来补充一些)
(3)、那现在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念歌歌词两次。
三、新授歌曲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教师:这首儿歌叫《国旗多美丽》,它还能唱呢,一起来听一听吧。
(2)、学唱歌曲,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唱法,强调把付点部分唱好。
(3)、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4)、我们的国旗这么美,我们唱的这首歌曲的时候也要把开心、高心的样子做出来。
(5)、现在小朋友们跟着钢琴一起来学唱歌曲好吗?
(6)、老师边弹边唱,会唱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学常歌曲。
(7)、我们再给着钢琴再来学唱一次,看谁唱的又认真又好听,(要把高兴的样子唱出来)
四、学习领唱和齐唱
(1)、老师领唱,幼儿齐唱,把歌曲演唱得更加好听。
教师:刚才这首歌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唱的,今天老师还要教大家学习一种新的唱法,我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我么一起来试一试看(老师先师范一遍,把要求说清楚)
(2)、请部分幼儿领唱,大家共同配合演唱歌曲(我要请坐的端正的小朋友来领唱,看谁坐的最端正的)
(3)、我们大家一起来演唱最后一次。
(4)、对这节课做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我制作了图谱,为幼儿学习歌曲、记住歌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之前的连声让幼儿对附点先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演唱歌曲时幼儿就更容易学会并进行表演了。
42、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朋友想一想》反思
教学目标:
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幼儿根据图片尝试改编歌词,并用歌曲唱出来。
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大象、小兔、长颈鹿、松鼠、小鸟图片或玩具。学习歌曲《小朋友想一想》。
教学过程:
1、出现大象、小兔的图片或玩具,请幼儿说一说谁的鼻子长?谁的耳朵长?
教师和幼儿以对唱的形式一起唱歌曲《小朋友想一想》,复习巩固对歌中动物特征的认识。
2、启发幼儿想一想其它动物的特征,可用图片辅助幼儿感知。如:长颈鹿脖子长、松鼠尾巴大、小鸟嘴巴尖等。练习改编歌词并试着唱出来。
3、教师先领唱,随便唱出一种动物特征进行提问,请幼儿编歌词以唱的方式回答出是哪种动物。
4、唱熟后,可请个别幼儿领唱进行提问,全体小朋友回答。
总结:让小班幼儿尝试改编歌词时,应选择简单易学的歌曲,歌词内容要有重复性,便于幼儿掌握。开始时,可通过图片、玩具帮助幼儿具体、直观地感知,进行改编。熟悉后,可摆脱视觉帮助的条件,直接进行改编。
教学反思
《小朋友想一想》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词生动形象,非常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大象,白兔,长颈鹿,孔雀”,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把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冲满生命活力。教学一开始,通过图片把孩子们带入动物世界里,把孩子们带入动物世界的情景之中,孩子们如身临其境,既受到了美的感染,又兴趣浓厚。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坚持以培养幼儿的听觉为主: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边听音乐边思考歌曲的情绪、表现的情景,随音乐节拍强弱弱的节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随音乐拍歌曲的节奏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这样使幼儿能够在音乐中去聆听、去感悟、去理解,在听中、在反复感受中自然而然的学会歌曲。在活动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幼儿,和幼儿的个性发展,让他们自由结伴,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创作,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根据自己的爱好,表现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虽然最后他们创作出来的水平会高低不同,但重要的是他们参与了,互相合作积极动脑思考了,从而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43、中班音乐教案《彼得和狼》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音乐中表达的情感。
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7、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人物图片、音乐CD、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背景图片(美丽的大森林),放音乐请幼儿闭上眼睛想一想:美丽的大森林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发言
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听了音乐后觉得大森林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听音乐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
提问:谁听出来刚刚老师放的第一段音乐和第二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第一个慢,第二个快。第一个好听第二个不好听。
3、讲故事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发生在大森林里的故事。(放背景音乐)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大灰狼,小鸟,小鸭子,彼得……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4、分角色表演
每个小朋友选一个小动物头饰。和老师一起做模仿动作。
三、结束部分:
幼儿与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要求幼儿表演时与伙伴友好交流。
活动反思:
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音乐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使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一层。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44、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爱护小树苗》反思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内容富有情节性,生动描写了小朋友从一开始的“把树摇”到后来的“把水浇”这一故事情节。曲调活泼而富有童趣,2/4拍的节奏强弱明显,歌曲结构简单,整首歌曲唱起来很流畅,适合中班幼儿演唱。此首歌曲有两个教学点:(1)歌曲中的切分音,掌握好了这一知识点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歌曲中“快别摇树”的焦急和“快来浇水”的迫切性情。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2、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歌词内容,主动学唱歌曲。
难点:唱准切分音,唱出“快别摇树”的焦急和“快来浇水”的迫切性情。
二、过程实录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理解歌曲内容,主动学唱歌曲。
2.初步唱准切分音唱出“快别摇树”的焦急和“快来浇水”的迫切性情。
3.懂得爱护小树苗、关心的树苗的成长。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2.物质准备:八字形双排座位,图片两张,节奏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演唱歌曲《郊游》入场,引起幼儿兴趣。
春天来了,天气可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郊游吧?边唱边两两拉手入场。瞧!路旁有两排小椅子,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2、练声,熟悉歌曲旋律。
(1)公园里可真热闹,听!小鸟在唱歌了。教师示范唱“叽叽叽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歌曲第一句音乐)
(2)教师提问:小鸟是怎样唱歌的?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幼儿观察,学唱切分音。
(3)小蜜蜂出来采蜜了,它也唱了起来。“嗡……”;池塘里的小青蛙也唱起了歌“呱……”。
评析:这一环节是导入环节,让幼儿在愉快的《郊游》歌曲中进教室,创设了特定的情景,让幼儿融入与该情境中,调动了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在练声环节,又将难点前置,帮助幼儿很好的掌握了切分音。
二、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一,帮助幼儿理解第一段歌词
(1)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示范念第一段歌词。
(3)根据歌词内容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2、出示图二,理解并记忆歌词第二段。
3、教师与幼儿完整念歌词。
4、教师与幼儿在旋律的伴奏下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1)小鸟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把这件事轻轻的告诉小鸟。
(2)小鸟有把这件事大声告诉了蝴蝶。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是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解决了歌曲的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同时对幼儿进行了相应的环保教育。但是在记忆歌词的这个环节,教师花的时间可以适当的减少。将音乐更快的进入。
三、学唱歌曲《爱护小树苗》
1、教师示范完整唱歌曲。
青蛙听到了这件事把它唱成了一首歌。
2、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唱。
3、与幼儿共同讨论“快别摇树”的焦急和“快来浇水”的迫切性情。
(1)小姐姐看见小弟弟在摇树,心情怎么样?该怎样唱?
(2)小姐姐喊小弟弟来浇水的时候,心情又怎样?
(3)师幼共同演唱,唱出“快别摇树”的焦急和“快来浇水”的迫切性情。
4、教师与幼儿相互对唱。
评析:在这各环节中,教师采用了一系列教学策略让幼儿学唱歌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唱。建议教师在这一环节采用请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伴唱的方式进行,效果会更好。
三、活动后思考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及节奏图、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整体教唱法、情绪感染法和节奏朗诵法。
第一种方法整体教唱法,整体教唱是把歌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也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来接受的,这样幼儿容易进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带着感情演唱。整体教唱法比较适合音乐艺术的特点。首先在运用整体教唱法时,我特别注意了前期铺垫工作。教师的整首范唱,个别节奏如切分音的学习,歌词的学习都为整体教唱打下了基础。其次,注意变化形式、灵活运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整个教学活动要幼儿从头到尾整首学唱,一边一边的重复是不符合纲要精神的,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比如无伴奏整体教唱,因为幼儿跟人声学唱比跟乐器学唱容易些,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幼儿更能听清歌词、曲调的特点。另外还运用了分组表演唱、个别和集体的对唱等形式。再针对较难掌握的地方进行分句教唱。这样不会使幼儿感到乏味和疲劳。
第二种方法是节奏朗诵法,主要在学习理解歌词的环节运用。这是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记忆歌词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首先,我将切分音的节奏,引导幼儿单独进行尝试学习。然后再利用整副节奏谱引导幼儿边拍节奏边朗诵歌词。这个过程注重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
第三种是情绪感染法,新纲要告诉我们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在音乐活动时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运用情绪感染法在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另外,由于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两个小朋友从一开始的“把树摇”到后来的“把水浇”这一故事情节,本身就具有游戏情节性,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能始终都让幼儿沉静在表演游戏的快乐之中,效果会更好。运用游戏的语言、创设游戏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从而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
45、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毛毛虫变蝴蝶》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音乐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2、大胆创想各种动作,表现音乐内容,体验表演的乐趣。
3、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蝴蝶的演变过程)、纱巾一人一条、彩条袜子一人一只。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形式导入活动,老师讲述《毛毛虫变蝴蝶》: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选美大赛,毛毛虫也想去参加,可是蜘蛛却说他:“你长的太丑啦,怎么能去参加选美大赛呢?”毛毛虫听了非常难受,于是它悄然离去。
老师讲完故事后做适当提问,让幼儿体会伤心时的表情,请几位幼儿说一说什时候会伤心?
二、听音乐,让幼儿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及感情。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幼儿倾听
1、提问:音乐好听吗?刚才老师讲的故事里有谁?他在干什么?
2、播放前一段课件,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提问:毛毛虫长什么样子?怎样爬?喜欢在那里爬?
3、肢体律动游戏:请幼儿用身体来表演毛毛虫。
师引导幼儿用手指、胳膊、腿、脚、身体等来学习毛毛虫慢慢爬,
4、袜子游戏。
1)出示袜子,让幼儿摸一摸、拉一拉、探索袜子的材质(绵绵的、软软的、有弹性)
2)请幼儿把袜子套在胳膊上,像不像毛毛虫?现在请毛毛虫选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去爬一爬。看一看毛毛虫在爬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播放第一段音乐)
5、观看第二段课件,毛毛虫变蝴蝶。
师:哦毛毛虫现在不吃也不喝,挂在树上不动啦!可是奇迹发生啦,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6、播放最后一段音乐让幼儿倾听。
提问:小蝴蝶在干什么?三、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中毛毛虫变蝴蝶的艰辛过程。
1)师:小朋友刚才用眼睛看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那我们现在用耳朵听一听毛毛虫是怎样变蝴蝶?(幼儿完整倾听一次音乐)
2)用肢体律动来体验毛毛虫的变化(在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四、理解音乐
师:刚才我们用耳朵听,用身体表现了毛毛虫变蝴蝶的奇妙过程,请问音乐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速度一样吗?节奏呢?
第一段(毛毛虫在慢慢爬,不能参加选美,心里难过,所以音乐是慢慢的,忧伤的。)
第二段(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又可以去参加选美大赛,心情非常高兴,所以音乐是欢快的,)五、纱巾游戏。让幼儿体验音乐中速度变化、情感变化。
1、让每个幼儿取一块纱巾,摸一摸纱巾的材质,像什么?
2、老师现在给小朋友变魔术,老师先示范给幼儿看:纱巾变毛毛虫爬又变蝴蝶飞。
3小朋友开始操作,师一旁指导。最后随音乐爬一爬,跳一跳。六、结束;小蝴蝶喜欢花儿,它要把花儿戴在头上去参加选美大赛,那我们去帮蝴蝶去花园里采一朵花儿吧。(师带小朋友手舞纱巾飞出活动室)
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倾听、观看、表演了解了蝴蝶的演变过程,感受音乐的变化。整个活动动静交替,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在毛毛虫演变过程中,让幼儿用身体来表现时,孩子的情绪很高,都积极表现,有几个孩子趴在地上学习毛毛虫一伸一缩的爬,非常形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和老师互动起来,只有几个平时胆小的幼儿不太积极,但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小朋友的感染下,在最后的环节也都参与进来啦。整个活动过程比较流畅,只是在让幼儿取放袜子和纱巾两个环节时,我是让幼儿坐着由老师去发放,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取,有的孩子说:“我想要红色的,我想要……”看到这个现象时,我后悔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选自己喜欢的呢?我怕课堂秩序乱了,没有尊重幼儿的意愿。如果孩子们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我想他们的情绪会更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引以为戒,尊重每一位幼儿,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小百科:蝴蝶被归类为鳞翅目,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物种都归在这类下。蝴蝶从白垩纪起随着作为食物的显花植物而演进,并为之授粉,是昆虫演进中最后一类生物。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幼儿中班音乐:伞
-
可爱的毛毛虫(中班音乐)
-
感知和分辨音乐的高低:勤劳的兔宝宝
-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风中的童话
-
幼儿园中班教案设计--歌曲活动《小花猫和小老鼠》幼儿园中班教案设计--歌曲活动《小花猫和小老鼠》
-
歌曲活动设计:红苹果
-
中班音乐课教案设计--猜谜歌
-
中班音乐活动--加沃特舞曲
-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唱游《春天来到了》
-
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
-
中班音乐《问答歌》教案反思
-
中班音乐活动《小树叶》反思
-
尊重幼儿参与活动的权力
-
幼儿园中班说课材料:红色冲刺
-
月子期间的实用营养食谱大全
-
孕妈咪疑问:服用过避孕药对胎儿有影响吗?
-
面谀背毁
-
筷子总动员
-
妈妈的项链
-
第一次乘飞机_小学生作文:四年级
-
小班教案《大狮子的许多辫子》
-
小班健康教案《有趣的小方巾》反思
-
中班社会教案《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