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教案

首页 - 大班艺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熊猫的一家》反思

时间:2023-05-19 10:42:05 A+

大班美术教案《熊猫的一家》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熊猫的一家》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熊猫的一家》反思

2、大班美术教案《七星瓢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主要特点,大胆设计美丽的外衣和舞台。

  2、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3、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教学难点: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七星瓢虫图片、教师范画、蜡笔、画纸、知识准备熟悉儿歌《大老虎照相》

  活动过程

  一、谈话猜谜语引入。

  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大老虎很想有朋友让它照相,可他找到了吗?(没有)今天,有一位勇敢的小虫子愿意当老虎的模特,想知道它是谁吗?

  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二、欣赏图片,认识七星瓢虫。

  师:孩子们:七星瓢虫也来到我们教室做客,我们一起来和它打打招呼吧!(你好,七星瓢虫)我们一起仔细观察,七星瓢虫是什么样子?(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并用语言描述)

  1、头是什么形状?头上有什么?

  2、身体是什么形状?身体上有些什么?

  3、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翅膀有几个花纹?是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翅膀覆盖下的腹部成节状,这样的小虫子就是一只小昆虫。

  三、教师示范绘画,学习用黑线流畅勾线。

  师:孩子们,我们去照相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准备?(穿好看的衣服、、、、、、)七星瓢虫也想有一件漂亮的外衣,我们一起帮帮它好吗?

  1、教师示范画七星瓢虫的样子;(先画椭圆形的身体、再画半圆形的头,头两侧有一对半圆形的眼睛,头顶有一对触角。身体用一根横线分成胸部和腹部,两侧共六只脚)

  2、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设计七星瓢虫的外衣并用语言描述;

  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图案的外衣?

  3、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七星瓢虫照相的舞台并用语言描述;

  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样的舞台?

  4、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教师作品:(鲜艳的外衣、彩色的舞台、浅色的背景、黑色勾线)。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出作业要求。

  师:孩子们,我们开始给七星瓢虫设计吧!记住我们设计的步骤:

  1、先画出它的样子,然后添画出外衣的图案、再设计不一样的舞台;

  2、给所有的图画涂抹上漂亮的颜色:七星瓢虫和舞台的颜色要深而重,天空运用横涂法轻轻涂抹;

  3、给七星瓢虫和舞台用黑色勾线(注意勾线要流畅);

  4、绘画的时候注意物体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添画的图案是否有创意、画面是否干净、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孩子们,赶快设计吧!

  五、评价活动: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师:孩子们,我发现我们大二班的孩子特别能干,都设计出了美丽的作品,请孩子们欣赏一下同伴的作品,谈谈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1、幼儿用欣赏的眼光互评,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2、请有个性的幼儿自评或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评价。

  六、结束活动。

  师:孩子们,我们为七星瓢虫设计了这么多美丽的外衣和舞台,它一定很高兴,我们赶快把我们的设计送给它,让它选一件最喜欢的外衣穿着去给老虎当模特,好吗?

  教学反思

  艺术活动的评价意义是不言而寓的。通过评价,孩子们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知道自己和同伴在本次艺术活动中的表现,更能从欣赏同伴作品中扩展思维。本次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我比较注重了幼儿的全体表现,既有画面布局好的(杨新鸿),有色彩好的(钟俊宇),也有画面干净的(陈灿),特别是进行了大胆设计的,有独特想象的(娄炜臻)等,我还注重了让幼儿用欣赏的眼光相互评价,幼儿对自己作品的独特介绍,更有教师精彩点评。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的评价活动显得比较仓促,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应该在评价前让孩子做做手指游戏,既放松了孩子的手指,也让孩子们集中注意进行评价。

3、大班美术教案《蚂蚁王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搬家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不规则的纸,表示“蚂蚁的家”。黑色粗细记号笔。

  2、课件图片:蚂蚁王国、蚂蚁搬西瓜、蚂蚁健身房、蚂蚁厨房。

  3、展板:蚂蚁通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师:孩子们,还记得昨天看过的《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为了把大西瓜搬回家,它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最后,它们还把西瓜皮做成一个西瓜滑梯呢!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还想再看一看这群可爱的蚂蚁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到地下通道,参加蚂蚁王国把!

  二、欣赏讨论

  1、出示背景“蚂蚁王国”

  师:“欢迎来到蚂蚁王国”,你们看,小蚂蚁的家就在地下的洞里,这些洞看上去很小,可是在小蚂蚁看来他的家又大又舒服,家里什么东西都有,而且,每个家都有好几条路直通地面,它很像我们地下的什么地方呢?(幼儿:地下超市、停车场、地铁车站浔一个蚂蚁洞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吧!

  2、欣赏与讨论:

  (1)打开一号家:看,这里的蚂蚁在干什么呢?(小蚂蚁们在搬西瓜)小蚂蚁搬的西瓜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块西瓜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块西瓜很大)这么大的西瓜蚂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只蚂蚁用的力气最大?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蚂蚁能搬动大西瓜吗?(戴帽子的蚂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我也很喜欢这只蚂蚁,让我把它请出来和你们见个面吧!(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身体,小手用力抬,两脚颤巍巍,戴顶小帽子,触角翘一翘,皱起小眉头,用尽大力气。)

  (2)我们再去二号家看看,这回小蚂蚁们又在干什么呢?(打开二号家:健身房)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荡秋千……那么荡秋千的小蚂蚁你们会画吗?谁来把这只爱运动的蚂蚁画出来,先画简单的身体,再来添画四肢。看看它的手和脚都是怎么样的?(小手抓绳子,手臂弯一弯,小脚往上抬)蚂蚁们运动的真开心,我们再去看看三号蚂蚁家。

  (3)猜一猜三号洞穴还会发生什么更有趣的事呢?这是哪里啊?(厨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用放大镜生火做饭呢!这只小蚂蚁怎么没有身体?(身体被石头挡住了)先画小石头还是先画身体呢?(先画小石头再画身体)找一找这张画上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先画哪些地方后画呢?

  小结:原来只要小手小脚变一变,眼睛嘴巴动一动,可爱的小蚂蚁就画出来了,如果再添画一些背景,小蚂蚁就更加可爱、有趣了。

  三、交代要求,引导创作

  师:“蚂蚁王国的家都住满了小蚂蚁,小蚂蚁们要搬到一个更大更漂亮的新家去了,它们还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呢?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当你听到音乐开始播放,你的工作就开始,当听到音乐停止就请你放下你手中的笔,搬好椅子快快回到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故事。”

  四、评价

  1、师:老师已经为你们造好了地下通道,如果你的小蚂蚁已经完成了,请你可以去和好朋友一起讲讲你画的蚂蚁在干什么?也可以走过通道到其它蚂蚁的洞里看一看!

  2、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注意评价幼儿作品中好的动态,表情和辅助线添加。

【活动反思】

  这节美术活动课,我的整个思路是:开始以故事形式来引出《蚂蚁王国》,故事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让故事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然后跟着我的思路一起走进蚂蚁王国。进入蚂蚁王国后介绍蚂蚁的种类。分为蚁后、雄蚁、兵蚁跟工蚁,而这里只是以课件方式简单而快速的自我介绍,之后我用一些简单的话语让小朋友明白。再就是介绍蚂蚁的特征,用儿歌的方式进行总结(蚂蚁外形要牢记,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三对细足在胸部),然后就是如何画蚂蚁,我以基本形状为准,头为一个大圆,胸为一个小圆,腹为一个大点的椭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两边各三只脚,头里面为加上眼睛嘴巴之类的,腹部画上一些花纹。然后就让小朋友自己在图画本上面画蚂蚁并为加上颜色。最后是评点小朋友的画后引出课件中一位小孩子画的蚂蚁王国而总结延伸引出下节课的内容。

  从整体上来看,我这节美术活动课对比去年的一节课来说是成功的,让小朋友随着我的思路来,学会了画蚂蚁。可是画出来的蚂蚁都是差不多的,少了小孩子该有想象力跟创造力(这是我感觉很失败的地方)。而且一堂课下来,我与小朋友唯一的互动就是小朋友在画蚂蚁而我在下面进行的个别指导的时候。还有我在黑板上面所画蚂蚁的触角跟足都是双线,对一些操作能力差的小朋友很有难度,有的小朋友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触角画成兔子耳朵。其实这里可以把触角跟足改成折线加上一个小圆点的方式来介绍,小朋友更能以接受。更能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小朋友。

4、大班美术教案《折纸蝉》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折纸符号的理解,尝试看图独立折出作品。

  2.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学习折纸蝉并进行添画,感受手工活动的快乐。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折纸步骤图、卡纸若干,幼儿用书资源,水彩笔,绘画本,胶棒。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蝉,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一)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二)生活习性介绍。

  二、看图示,引导幼儿学习折蝉的方法。

  (一)出示蝉的折纸步骤图,(教案出自:banzhuren)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步骤图,介绍材料,尝试折纸。

  (二)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请幼儿清楚地讲述制作步骤,教师总结。

  (三)教师再次示范并讲解折纸过程中的难点。

  (四)幼儿再次尝试,教师总结。

  (五)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进行添画。

  三、作品欣赏与评价分析

  (一)幼儿自评、互评。

  (二)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以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为导入,教授新课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折纸。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巩固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所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展示折纸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对折纸情况的进一步思考 “如果要计算两张纸的阴影部分加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哪些算式?”从而引出第二个活动:列算式。在这个活动中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能力。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观察列出的算式进行思考可以将算式分为几类?在分类进行计算过程了解到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引出了第三个活动: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以“1/2 +1/4 ”为例进行小组内的探讨之后进行小组汇报,最后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得与失分析如下:

  1、肯定点:(1)本节课的设计中包含多次的小组讨论,并让较多的小组进行汇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算法,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性的理念。(2)设计折纸活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3)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算式的规范性。 2、不足点:(1)设计过程中以复习通分为导入,将学生的思维定势在通分这个圈内,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2)设计折纸活动时,没有完全发挥出折纸的作用。这一部分可改进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折纸进行计算。学生在折纸进行计算过程中,引发思考“通过折纸进行计算较为复杂,有没有较为简便的方法呢?”从而导出从通分的角度进行讨论。(3)在小结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小结应交给学生,教师针对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从而揭示异分母分数的算理。

  也许现在的我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的处理措施有些“不成熟”,但是我相信只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将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5、大班美术教案《树叶粘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通过组合构成各种画面,能用拼贴方法制作叶子画。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叶子。

  2.制作材料:各种纸、双面胶、剪刀、记号笔、油画棒等。

  3.数码照相机、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发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去采集种子了,在路上我们还收集了许多树叶宝宝。看,今天老 师把这些树叶宝宝都带到我们这里来了, 它们想请小朋友说说秋天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来学一学树叶飘落的样子。(放音乐)。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的想象。

  老师:小树叶很高兴,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呢。请你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和他做朋友,并说说它像什么。

  老师:看看这片树叶像什么呢?边说边用手在身后做摇尾巴的动作。

  你们看这片树叶像金鱼的尾巴, 那么还缺了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金鱼的身体 (嘴和眼睛)呢? 小朋友想了好多办法,还想到了用工具把树叶进行加工的好办法。

  3.幼儿制作叶子画。

  老师:今天我们就用树叶来拼一拼、 贴一贴、 画一画、 剪一剪, 把你喜欢的图案做出来好吗? (幼儿动手制作)

  4.展示作品,体验树叶粘贴的乐趣。

活动反思

  随着气候一天天的转凉,大树的叶子渐渐的的变黄,从空中慢慢飘落下来,给大地披上一件暖和而又美丽的外衣。小朋友三五成群的蹲在地上捡着自己喜欢的叶子,有的玩着树叶游戏,有的把叶子夹在书中,有的把叶子组合在一起拼摆成图。多美的秋天,多聪明的小朋友啊!孩子们舍不得这么美丽的秋天离我们远去,那我们为何不留住秋天,让小朋友在这个秋天里有个美好的回忆呢?

  根据幼儿的喜好,为了留住秋天 我们开展了树叶粘贴画活动。小朋友及家长们都积极的收集着各种各样的叶子,为活动做准备。

  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通过观察、创造、想象,再及时地提问开放性的问题:这片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幼儿众说纷纭。有的说像鸭蛋;有的说像太阳,想法各不相同。此时幼儿的思维已经被开发出来。随后我把范例一一展示出来,幼儿几乎欢腾起来。看着这些美丽的图案,再看看这神奇的叶子,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制作这迷人的树叶画。最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用自己的方式去把叶子粘贴成各具特色的画。幼儿的创作五花八门,有小狮子、小松鼠、长颈鹿、小鸟、金鱼、船等等。可以看出幼儿真的动脑了,真的用心了。

  从整节活动的效果看,幼儿对树叶画的粘贴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它即可让幼儿动手又能动脑,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6、大班美术教案《秋叶飞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叶子的外形,能根据外形展开丰富的想象。

  2.能根据叶子原有的形状,运用剪、拼贴、贴画等技巧组合各种图形和场景。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压制好的多种形状的叶子、剪刀、胶水、白纸。

  2.树叶粘贴画范例。

活动过程

  1.秋姑娘的礼物。

  秋姑娘给小朋友们带了一件神秘的礼物,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后打开纸盒观看礼物,并请幼儿观察本组的叶子, 看看它们额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说一说这些叶子像什么。

  2.出示范画展示叶片的造型想象。

  枫树叶子可以做金鱼的尾巴,银杏的叶子可以做蝴蝶的翅膀,等等。

  3.教授制作过程。

  教师讲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的问题。

  4.幼儿粘贴、美化作品。

  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运用剪、拼贴等技能,创造性地利用叶子进行造型,或者组合拼摆、添画,使之成为一副漂亮的图画。

  5.欣赏作品。

  作品完成后师幼共同欣赏。

活动反思

  一、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作品内容及目标进行适当的删减。

  本节课去年已经上过,我在去年已经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了完善。如:除了把原来的散文欣赏活动内容改为故事课,还把其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选用了结构相同,意义相仿的前三段,而把最后一段幼儿比较难理解,句式又不同的内容删掉,改为能唤起幼儿想象的“树叶飘呀飘。。。”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在准备活动中添加了大图书绘本,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2。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3.乐意用动作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二、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的欲望。

  在组织形式上,我选择了动静交替的形式开展,开头部分我首先用抛洒树叶的方法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秋叶飘落的意境,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树叶落在了小船上、树叶落在了小沟里、树叶落在小河里。。。然后我用一句: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中的树叶到底落在了哪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很自然地引入老师讲述的故事中。接着我采用分段讲述提问,角色表演相结合的方法,每段变换不同的角色扮演,师生共同扮演角色,让幼儿在情景的扮演中学会角色的语言,从而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幼儿从头至尾处于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学习,较好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连今天新来的小朋友和平时一直不愿参与的徐志浩小朋友也快乐地参与其中,最后在和小朋友一起看大图书一起完整讲述故事的氛围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三、在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本课题开展时,天气一直阴天,所以没有给幼儿提供较好的观察机会,以至不能较好地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中还应提高自己的应对策略:当我在讲完故事第一段后提问: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怎样对树叶说话时:沈润曦小朋友回答说:“树叶,我做你的好朋友好吗?”我没有及时回应,而是说:小鱼是这样说的吗?总想把幼儿的回答很快地拉到自己预定的答案之中。直到第二段时,我才作出了较好的回应:你说的不错,你想和树叶做好朋友,可小蚂蚁和你想得不一样啊,让老师来悄悄问问它就知道了,从而较好地回应了幼儿。可惜反应稍迟了一点。因此,教学工作是一项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以上是我自己上完这节课的反思,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探讨提高。

7、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含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

  (1) 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 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 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光?

  (4) 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5) 画面上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6) 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

  (7) 画家是怎么安排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

  (8) 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9) 教师配乐朗诵解说词,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这幅名画所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对话也很精彩,特别是在分析这幅画的构图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对比关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显、远的人模糊,明暗的对比,(人物)高矮的对比,多少的对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细对比,胖瘦对比,直线(地平线)与曲线(河岸线)的对比,绿色和红色的对比……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叹服!

  到目前为止,幼儿已进行了六次的名画欣赏活动,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幼儿还只停留在对作品某一个细节的注意,有的能较好地描述画面,有的能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构图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儿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有的幼儿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注意,有的幼儿却能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实现积极的互动。怎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相应的指导,是我在以后的欣赏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8、大班美术教案《吹画梅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吹画的乐趣,激发吹画的兴趣。

  2.能够保持画面整洁,准确体现出梅花。

  3.学会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梅树和梅花的基本特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

  PPT、棕色颜料、毛笔、粉色颜料,白纸、纸巾、梅花图片若干、范例。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片。小朋友们看,这张图片上是什么花呢?

  教师出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结构、形态、颜色。

  师:嗯,这就是梅花。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梅花有什么特点呢?

  鼓励幼儿大胆观察并讲述梅花的特征。

  二、引导幼儿学习吹画的方法

  师:我们认识了梅花,那今天呀,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利用吸管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画梅花。我们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颜料、毛笔。

  师:首先,看一下这幅漂亮的梅花该怎么制作。先拿起毛笔,蘸上一滴墨汁,轻轻地滴到画纸下方,拿起吸管,(教案出自:www.banzhuren.cn)深吸一口气,吸管的一端对准墨点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态。树干就做完了,等到墨干了,我们再用右手食指印上印泥,点出梅花。(讲明制作过程)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在制作之前呢,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小朋友注意。一定不要弄太多的颜料,不要将颜料吹到画纸的外面,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好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现在开始作画吧!

  幼儿在画面上练习吹画梅花。幼儿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多吹几棵梅树,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的方法。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画,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讲述

  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副美丽的吹画《梅花》。

活动反思:

  本次课总的来说,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好。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有很多的不足,现小结如下:

  第一、整个活动下来基本还很顺利,大致的环节都交代清楚,但是在示范讲解的时候,教师超之过急,点画示范的时候,请孩子将手指跟着老师伸出来点画的时候,没有交代清楚是右手的食指,而且在请幼儿尝试点画的时候,才想起来用抹布擦干净,各个活动的环节教师没有一步步的示范好,可是孩子的操作的时候还是比较好的,大多数孩子能按点画的步骤一步步做下来非常好。

  第二、课前考虑不周到。不应一直平放着示范,很多幼儿都不能看清楚老师的示范过程,只有个别的孩子看到,多数的孩子还看不到。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活动中,应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看到教师的示范讲解。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感想颇深,更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准备和经验都不足。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积累更多的美术教学知识,让自己更加快速的成长,在各个方面有所提高。

9、大班美术教案《图形世界》含反思

设计意图:

  我园电脑室使幼儿最喜欢活动的场所之一,他们喜欢在这里玩游戏、听故事、画画,孩子们对图画文档中"图形的拖动"非常感兴趣,他们总是把不同的图形拼贴在一起,想象着这些图形的组合像什么?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大班级电脑绘画活动《图形世界》,让幼儿展开想象,在图形世界中发挥自己的智慧。

活动名称:电脑绘画《图形世界》

  1.继续熟悉电脑画图的基本操作,并能灵活运用

  2.会通过简单图形的拖动,发挥想象组合完成色彩丰富的创意画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画图工具的灵活运用

  2、难点:图形组合成为完整的画面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电脑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以电脑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电脑绘画比赛为线索,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二、进入图画文档,练习引入主题1.教师请幼儿自己进入图画文档(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图画)

  2.按照教师的提示让幼儿拖动不同图形(如:圆形、椭圆形、矩形、圆角矩形等)

  3.激发幼儿想象,使幼儿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实物与图形相联系。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首先确定绘画主题,将自己绘画的主要内容设置在图画文档的最中间,画面要大。

  2.教师在巡回的过程中对色彩搭配协调的幼儿及时鼓励表扬。

  3.教师对能力弱的幼儿个别辅导。

  四、展示作品、相互观摩。

  1.先画完的幼儿可以离开座位欣赏同伴作品,谈谈谁画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2.幼儿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教师提醒幼儿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

  五、教师小结,带领幼儿去户外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该活动,我从幼儿对电脑绘画的兴趣和专注中感受到现代教育工具给幼儿带来的快乐。感受到自己活动组织的成功。

  在整节活动中,幼儿对电脑的操作和画图文档的使用都非常熟练,孩子们用丰富多彩的图形及拖动的变形图形组合成了别具特色的画面,如:海底世界、高楼大厦、火车、汽车、轮船、房子、小鸟等,并在自己的操作中,尝试使用了喷枪的绘画装饰,使自己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漂亮。

  从本活动看出,电脑绘画的形式应该在幼儿园多给孩子进行实施,使现代教育手段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10、大班美术教案《蔬菜拼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用几种蔬菜的切片在圆形或方形盘子上进行图盘造型。

  2、能用对称和色彩搭配的方法进行构图。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的切片。

  2、方形盘子和圆形盘子多个。

【活动过程】

  1、用《买菜》歌进入主题。

  2、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菜场,看看菜场里都有哪些蔬菜?蔬菜分别是什么颜色?

  3、师:蔬菜可以干什么?(吃)对。蔬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有益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

  师:蔬菜除了吃还可以干什么?

  下面老师为大家变一个魔术,小朋友们想不想看?闭上眼睛,不许偷看哦!

  出示事先做好的蔬菜拼盘小花朵。

  师: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小花)

  仔细观察,这个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用哪些蔬菜拼的,进行叙说)

  师:还想不想看魔术?这次老师变成一个更漂亮的,想不想看?

  出示大公鸡拼盘。

  小朋友们看看,这次老师变出了什么?

  仔细观察大公鸡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用哪些蔬菜做的,先拼什么后拼什么,色彩的搭配如羽毛有几层,先铺哪一层,等方面进行叙说)

  4、下面老师示范做一个彩色蝴蝶拼盘。

  因为做的是蝴蝶拼盘,所以我们要把蝴蝶放在盘子的最中间。我用生姜切成一半作为蝴蝶的身体,拿出一个橙黄色的胡萝卜放在身体的一边,再拿出一个一样的啊胡萝卜放在身体的另一边,因为我们做的是花蝴蝶所以我们把蝴蝶的翅膀上再配上一个其他颜色的蔬菜,这样显的颜色比较鲜艳更加漂亮。下面我们用韭菜做蝴蝶的触角,瞧一只花蝴蝶做好了。但是盘子的边边上显的很单调,不是很好看,我们给盘子的边边上放一些蔬菜,我们这里选择黄瓜作为盘子的花边,再在绿色的黄瓜上放上一些红色的西红柿切片,红色配绿色这样才显得更加鲜艳。好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拼盘做好了。

  5、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做蔬菜拼盘吗?(想)

  好,下面请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或是模仿老师的作品,一起动手做做吧!

  6、幼儿自己动手,教师在旁指导。

  7、举办《蔬菜拼盘》展览,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从颜色、方位评价同伴的作品。请客人老师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反思】

  价值分析:以一种略带神秘,而又轻松自如的语言作为导入。

  观察与调整:以变魔术的方法作为导入能很好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欣赏部分则是采用开放式,自由化的形式,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导性,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感受到水果拼盘的艺术美,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水果拼盘的感受。

  价值分析: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探索蔬菜拼盘的基本技巧,并提出记录方式。

  观察与调整: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一名幼儿是从范例中找出的方法,而其他的幼儿则都加入了自己的创造在其中,说明“欣赏”已经对他们产生触动,这一环节的进行,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是一种带动,而且,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带动往往效果会出人意料。

  以小组商讨的方式进行,让幼儿有了讨论和合作的意识。将如何记录放手给孩子们,在思维比受束缚之时,孩子们想了许多记录的方法。而且,在下面的操作环节中,孩子们还有更多不同的记录方法。当孩子在点数或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直截了当告诉孩子,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找出为什么会错的原因,再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

  价值分析:通过品尝蔬菜拼盘让幼儿感受这些蔬菜的味道,在拼拼、吃吃中感受蔬菜拼盘的愉悦情绪。

  观察与调整:让孩子吃水果是他们最高兴的事,每个孩子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在吃的同时,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以此作为活动的结束,轻松而愉快。

11、大班美术教案《麦秆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二、讲解,示范

  1、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三、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四、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多媒体,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到画面,一幅幅美丽的麦秸画映入他们的眼帘,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发出“哇!好美”的赞叹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喜欢的画。孩子们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观点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接着,引导孩子们用麦秆作画的兴趣。放着优美音乐,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底版上制作麦杆画,意境非常地棒。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配角,适当的给予帮助,如在孩子做的大树画面上,引导他添加一些简单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最后讲评环节,我让孩子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用麦秆做了什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在介绍自己或是他人作品的过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今天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尝试做麦杆画,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我们把画拿到教室里布置出来吧!整个活动开展地比较有连贯性、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增强幼儿活动兴趣的作用,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里的互动效应,调动了孩子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麦秆和皱纸等的材料准备,放手让孩子操作,使孩子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创作。

  本次活动在导入环节过于纠结,比较太多,教师的指导语还应加强,特别是幼儿操作的环节,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如何用语言进行指导是我下次活动要思考的。

12、大班美术教案《走进夏天》含反思

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情趣,富于幼儿满足感和成熟感。夏天到了,每天都有小朋友围在一起议论自己的衣服,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让幼儿自己动手设计一套夏天的衣服。我通过让幼儿观看VCD视频、PPT图片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同时把身边的美通过大胆创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想想、画画、剪剪、贴贴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出夏天的服装。

  2.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3.在设计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大胆的想象夏天的服装

  2、难点:能将夏天的裙子或裤子裁剪出来

活动准备:

  1.夏天服装的ppt图片、视频《服装设计师》

  2.废旧报纸若干、剪刀、画笔、卡纸、皱纹纸、胶水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评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短片,想请小朋友们来和老师看一看。

  观看VCD《服装设计师》中服装表演视频

  师:

  1、这些人在做什么呀?

  2、你觉得这些服装漂亮吗?你最喜欢那一套?为什么?

  看到这些漂亮的服装,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季节穿的吗?

  总结:夏天到了,天气变热了,所以人们都换了夏天的衣服。

  二、探索发现通过欣赏,发现:

  1、师:夏天的服装是厚的吗?小朋友穿的多还是少?

  师总结: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将夏天和冬天的衣服进行对比)

  2、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穿的是什么?是短衣短裤,还是裙子?

  总结:女孩子以裙子为主、男孩子以短袖短裤为主

  3、师:我们的裙子都有些什么款式的?

  (吊带的、有袖子的、抹胸的等)

  三、设计应用设计服装

  1、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

  师: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若果变成了服装设计师,你想把你穿的服装设计成什么样子?(请幼儿构想)

  2、分发材料工具,讲解使用规则

  3、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师:我们的衣服是一面呢还是由两面拼接在一起组成的呢?应该先裁剪衣服的什么地方呢?

  3、教师指导

  (1)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欣赏评议服装表演

  1、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2、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的欣赏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儿表演时掀起了一个高潮。从而激发了幼儿自己想设计服装的愿望,在设计服装时,幼儿都欲欲而试,拿着报纸量体裁衣,经过一番努力,每个幼儿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报纸做成的服装(尽管有的还不像什么衣服,只是挖了个领子套在了身上),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这就是与成人评价标准的区别!

13、大班美术教案《刮画》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教给幼儿刮画的基本技能,并学习用刮画的形式来反映环保内容。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

  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

  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1、老师作高兴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多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作客,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烦恼)(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有什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4、听完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幼儿讲述)5、师: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二、提出刮画要求,幼儿操作。

  1、提出刮画师:现在的环境问题有许多,除了垃圾房以外,还有水呀,空气呀,树木,动物,它们也都有同样的烦恼,就是有些人不懂得爱护它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不好?今天,就请小朋友用刮画的方法把你想出来的方法,想告诉大家的话画出来,用你们的画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刮画要求: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一张刮画底板和刮画工具,你们就可以用这些东西画出美丽的刮画,内容有许多,一切与环保有关的内容都可以画。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放轻松音乐)。

  要求幼儿能运用粗细线条等手段刮出生动的物体形象。

  四、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师:现在,小朋友的刮画基本上都完成了,那么,请你说说看,你的画要告诉大家什么?(请若干幼儿讲述)

活动反思:

  《刮画》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功的学习到了刮画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在本课的学习全过程中,我始终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体现自主学习。

  一、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中,这种动力是必不可少的。课前参与往往被学生所忽视,而刮画一课的课前准备很重要,需要准备一些小工具。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准备活动,我先展示了他们的绘画作品,然后说:“你们知道吗?不用笔也能画画。”孩子们的好奇心被诱发起来,再布置准备所要工具。教师只是说请同学们准备一些象钉子、牙签之类的,能够在纸上画出痕迹的小工具。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上课时带来了钥匙、小梳子、毛衣针、等各式各样的小工具,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样设计让孩子变被动参与课前准备为主动参与课前准备,提高了实效 。

  二、自主探究体,体验成功的喜悦。

  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课堂上,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刮画作品后都非常激动,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小工具在纸上会出现什么不同效果?那种工具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工具的粗细不同,刮出线条的粗细就不同;利用牙签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此时教师对孩子们的探究成果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请小组成员谈一谈探究过程,演示探究结果。孩子们体验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孩子还在探究,有的兴奋地说:“老师您看,我用铜钱的侧面刮,特别快!”有的自豪地说:“我用指甲也能刮。”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主的探究,引发创作灵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以上两点可以说是我上《有趣的刮画》一课中比较成功的地方。下面再谈谈课中的不足之处。首先,“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个难点。很多学生擅长从构图的角度出发,以纯线条的形式来表示画面的轮廓,而缺少对画面的点、线、面的具体形式的处理,画面显得比较单调。 二、课堂评价不够充分。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展示、讲述自己的画,但是教师给孩子展示的时间较少。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评价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当堂感受、评论,尽情享受刮画带来的乐趣。

14、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背景:

  我们都知道,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对周围事物理解越深刻,美术表现的情感素材就越丰富,进行创作活动的动力就越充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具有丰富情感的题材是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情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是个快乐的大家庭,小朋友在朝夕相处中加深彼此了解,感情也日益深厚。以幼儿身边熟悉喜欢的人——自己的好朋友作为主题,易于幼儿把握、表现。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意。

  2、学习观察同伴的特征并画出来。

  3、在活动中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增进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名画欣赏《一群好朋友》。

  2、幼儿已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学画过正面人物画像。

  3、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名画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你们想看吗?待会儿,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然后把你看了之后的感觉告诉大家!

  幼A:我看了这幅画,觉得有很多小朋友在看什么东西,有的心里很高兴,脸上笑嘻嘻的。

  幼B:这个小朋友的脸真美,特别是她的嘴巴像两片花瓣很迷人。

  幼C:这些小朋友手拉手在对我们微笑。

  二、观察活动:我的好朋友

  1、谈话引起幼儿观察兴趣。

  师:我们看了刚才的画,发现小朋友每一张脸都不一样。首先是脸的形状,有方形、圆形、心形。头发呢,有的是长的有的是短的,有的梳着马尾有的是卷卷的。眼睛、鼻子、嘴巴也各不相同,就像我们小朋友的脸。现在请大家找一位好朋友,仔细看看,找出它脸上最特别或是你最喜欢的地方,然后请你上来介绍一下。

  2、幼儿找到好朋友,进行观察。

  要求:仔细观察,找出对方脸上最特别或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3、幼儿向大家介绍好朋友。

  幼A:支嘉豪的眼睛很有趣,他开心时眼睛笑得能笑成一条缝,真的很有趣。

  幼B:陈燕掉了两个大门牙,说起话来有点漏风,笑的时候有点难看。

  三、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你们看得真仔细,找到了好朋友脸上最特别的地方,还有自己最喜欢的地方,那么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呢?

  提出作画要求:

  1、活动时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再仔细看看他脸上特别的地方或是最喜欢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2、画好后把绘画工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四、讲评。

  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每幅画都很漂亮!现在就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活动延伸:

  共同收集家庭成员之间的照片,制作成相册,鼓励幼儿根据照片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的脸部表情。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15、大班美术教案《创意公鸡》含反思

设计意图:

  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绘画活动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即教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教师讲评,对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缺少审美的感知,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限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本节课我为幼儿提供技能知识的拐杖,自由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能够充分的创想与实践。

  活动目标:

  1、学画公鸡,突出公鸡的主要特征。

  2、鼓励引导幼儿表现不同形态的公鸡。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突出公鸡的主要特征。

  2、难点:表现不同形态的公鸡。

活动准备:

  幻灯片,白纸、记号笔,花朵类、蔬菜类、水果类、树叶类、生活用品类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炼公鸡的主要特征

  1、导入: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来考验一下你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请告诉我你看到的像什么。

  (这里强调观察和想象,并明确幼儿回答的方向,为以后环节幼儿大胆的创想做铺垫)

  --幼儿回答,老师充分肯定,激发幼儿大胆表达想象

  2、刚才小朋友们分享了许多,你们的想象非常的丰富,那看到这些图形,你们最先想到什么动物?(这里我进行了两种情况预设,因为在实际的课堂上,幼儿的回答并不一定朝着你想要的答案而去,所以老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孩子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回答)

  ①(幼儿回答公鸡)--是吗,和公鸡有关系。那这是公鸡的什么?为什么这么认为?(强调圆圆,尖尖,高高,长长,分析鸡爪--这是公鸡的腿和鸡爪,我们只看鸡爪部分,数一数一条腿上有几个脚趾?

  ②(幼儿回答其他动物)

  --你想到了XX,那它的腿是这样的吗?它的嘴是什么样子的?问:那你现在认为是和公鸡有联系,还是和XX有联系?

  --根据你们的回答,我来给大公鸡编一个小儿歌(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高高的鸡冠长长的尾,三前一后变鸡爪,大公鸡呀多么美)

  3、--接下来我们玩个小游戏,考验你们的记忆力,看什么不见了。

  (加深幼儿对公鸡主要特征的记忆)

  二、引导幼儿想象表达出不同形态的公鸡身体

  --现在有了公鸡的... ...还缺公鸡的什么部位?

  --身体

  --恩,把公鸡的这些部位和身体组合起来,就会变成一只完整的公鸡了。我们来试一试(教师示范圆形身体的公鸡)

  --我画了一只圆形身体的公鸡,你们认为公鸡拥有什么样的身体会更漂亮、更独特?(尽可能抓住时机运用归类引导法)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

  --是这样的吗?(出示幼儿回答的内容,激发幼儿回答欲望。并进行简短情节描述,为下一环节做铺垫。)奥,原来不同的形状也可以成为公鸡的身体,你们还想到什么形状?

  --苹果/萝卜/树叶/月亮/

  --奥,原来水果/蔬菜/植物/天空中的事物也可以成为公鸡的身体,你们还想到什么?(出示一下准备好的相关类别图片)

  (启而不发时)

  --1、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吃的用的,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来作为公鸡的身体?

  --2、我也想到了一种,看我用什么当成了公鸡的身体(点击预设好的水果或蔬菜类公鸡)接下来的引导同?

  (幼儿的表达没有问题,重点在于教师的引导,要善于抓住有利的契机并有效利用)

  三、出示范画,引导激励幼儿自由表达画的主体内容

  --你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哎,大公鸡走了,它去干什么了呢,我们快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肯定幼儿的表达)

  --大公鸡的故事太有趣了,你们想不想也画漂亮的大公鸡?那你的漂亮的大公鸡在干什么呢?它会在什么地方,是和谁在一起呢?他们在干什么?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出示不同类别的图片请幼儿借鉴)

  请画完的幼儿进行互相欣赏讲解或向客人讲解。

  (我认为作品的赏析评价环节完全可以放到第二次活动进行,因为没有完成绘画的幼儿是不愿意听别的小朋友的介绍的,老师也不应该影响幼儿的作画)

活动反思:

  美术教学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喜爱。《大公鸡》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构图和色彩美感意识。

  活动中我用一张百花盛开的图片让幼儿说出花朵的颜色,让幼儿欣赏色彩。大公鸡的这个外形该让幼儿去画呢?我找了一个公鸡标本的图片,让幼儿回答现实中的大公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从颜色和外形上都来说一说,最后带着幼儿欣赏了一些范画,让他们从实物的具象到绘画的具象转变。

  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都比较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能以启发、引导和鼓励为主,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例如我在示范背景时,启发幼儿不仅可以这样画,还可以那样画,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贝们的作品吧!

16、大班美术教案《橙子变变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不同侧面观察橙子,根据橙子的基本形状展开想象。

  2、通过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课件、橙子两个、托盘、小刀、记号笔、剪好的大大小小的横竖切面。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在请出它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好吗?(引导幼儿根据圆形展开想象)

  你们看到了什么?(圆形)看到这个圆会让你想到什么?

  2、今天,老师请来的客人就是橙子,我来把它请出来,橙子的表面是黄黄的,摸上去会是什么感觉?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说一说。(橙子摸上去糙糙的)

  3、橙皮的表面突出来的一个圆点是什么?(橙蒂)

  4、介绍橙蒂。

  二、认识横竖切面。

  1、师:“认识了橙子的表面,橙子的形状是圆形的,果皮的颜色是橙色的,那橙子的里面是什么样的?橙子的里面会不会有形状?”(幼儿猜想)

  2、师:“老师昨天买了一些橙子,把其中一个橙子用刀一切变成两半,并且把它里面形状的照片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教师出示图片)”

  ①竖切面:教师小结:橙子的里面真的有形状。橙色的两个半圆是橙子的果肉,中间白白的和周围白白的一圈是橙子的皮。

  ②横切面:昨天,我又切了第二个橙子,我也是这样切一刀,可是这个时候切出来的橙子的里面和这张照片不一样,我们来看一看。

  3、教师小结:同样是切一刀,但是从不同方向切下去,切出来橙子里面的图案是不一样的。竖着切的,叫做竖切面(出示范纸);横着切的,叫做横切面。(出示范纸)

  三、横竖切面变画。

  1、师:“橙子里面也有好玩的图形,他们也会像橙蒂一样变成好看的图形。”

  2、横切面变画。

  师:“看到橙子的横切面,你觉得它像什么”(汽车的轮子、棒棒糖、方向盘、飞盘等)

  师:“我也把它变成了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图片。)

  3、竖切面变画。

  师:“你觉得竖切面又象什么?(积木、两扇门、窗户、瓢虫背等)”

  师:“看看老师又把它变成了什么?(教师出示图片)”

  4、让幼儿讨论。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横竖切面,你最想把它们变成什么?

  四、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横竖切面。小朋友先想好要变出什么,再找出需要的面,沿外轮廓线剪好后贴在纸的相应位置,用记号笔把画添完整,最后涂上漂亮的颜色。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交流、评价。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交流。

  2、让幼儿说说最喜欢哪幅图,说说你喜欢这幅画的理由。

  六、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17、大班美术教案《小火车》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开火车的游戏。

  出示实物火车,观察火车。使幼儿知道每一列火车都是长长的,都有火车头、车厢、轮子等。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连接着的长方形,然后在第一节长方形上画出车窗、车灯、驾驶员等,使其变成火车头,并告诉幼儿,后面的一节节长方形画上轮子就是一列货车,若再画上一排排窗门,画上人,就是装满旅客的火车了。

  2、引导幼儿讨论:火车有什么用?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画出火车的外形,细心描绘车头和轮子。

  2、启发幼儿在车厢里画上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小朋友、鲜花、玩具等,并大胆添加有关内容,如铁轨、田野等。

  3、及时表扬在绘画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幼儿。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参观,自由谈论自己画的火车,评议别人画的火车。

教学反思:

  从小班开始,火车就一直是幼儿们谈论的焦点,只要一说到火车的话题,幼儿们就滔滔不绝,很开心的谈论起来,而自己画一辆火车,更加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愿望,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们大多很认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并掌握好尺寸,在进行装饰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添画上个中不同的东西。不仅掌握了画火车的技法,还能为主体进行装饰,进行大胆创新的绘画创作。

18、大班美术教案《艾玛捉迷藏》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3、萌发对动物的兴趣,乐意亲近小动物。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张大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

  2、什么是捉迷藏?

  师:今天艾玛和小动物一起捉迷藏,你们看看艾玛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怎么玩游戏的。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

  1、艾玛可能会躲在什么地方呢?小鸟找到艾玛了吗?

  2、小鸟发现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小结:原来我们发现一个秘密,这些小动物都找了一个颜色跟自己身体很接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了。小动物们也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

  4、故事中的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5、在生活当中,艾玛还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拓展

  1、观看图片中有谁躲起来来了?他们躲的好吗?

  2、小结:原来jiefangjun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学到的本领,我们回去再发现发现。

  四、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喜欢它?它们身上的颜色怎么样?

  小结:原来这些大象身上的颜色都是相近色。

  2、请你们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3、展示幼儿作品。说说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发现?为什么?

活动反思:

  听到捉迷藏,孩子们可开心了,但对于怎样藏才安全?怎样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儿的经验明显不足。在阅读图书环节中,幼儿能够通过画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玛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树的后面等等。图画中的地方都是幼儿能直观感受的,因而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比较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故事的结局也颇有幽默感,孩子们对这个结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强,但是孩子们都抢着说,想第一个公布答案,显得课堂秩序有些混乱。

19、大班美术教案《瓶画脸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瓶上作画的快乐,喜欢并主动参与活动

  2、通过观察脸谱的特点并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3、巩固复习线描画,学用密集排列的线条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花瓶若干只,脸谱一个、水粉颜料、排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放音乐,出示京剧脸谱;师:"你们看,谁来了?大花脸来我们班作客,你们高兴吗?小吴老师还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物。"

  2、出示范例瓶子。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师以大花脸的口吻:"这花瓶真漂亮,咦?这上面是我吗?谢谢你们的礼物。不过我想知道小吴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把我弄到瓶子上去的?"

  二、探讨方法。

  1、介绍写生画。

  直接对着物体来画,叫作写生画。写生时一定要画得像,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画出来的也要是怎样的。

  2、用脸谱装饰花瓶。

  演示将脸谱贴在画好的花瓶上。

  (1)师以大花脸的口吻:"你们画的花瓶真好看,让我再仔细瞧一瞧!"

  (2)师边讲边演示:"大花脸看着大花瓶,大花瓶怎么了?"

  (3)师小结:那么我们就叫它花瓶脸谱。

  2、讲解示范用脸谱装饰花瓶。

  (1)先画出它的大鼻子,用胖胖的三角形表示;

  (2)现在大鼻子两边画上两只圆眼睛;

  (3)然后在大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方嘴巴,里面画上尖尖的牙。

  (4)既然是"大花脸",那就要把脸画花,画满,那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在它的脸上画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或图案,可以用直线、曲线或折线、波浪线等,也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来装饰。

  4、幼儿练习装饰花瓶。

  (1)提醒幼儿线条排列要密集,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线描。

  (2)鼓励幼儿大胆装饰出与别人不同的花瓶脸谱。

  (3)鼓励幼儿以桌布为背景,用线描法进行添画。

  三、作品点评。

  1、表扬线条排列密集,画得大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更大胆一些。

  2、花瓶脸谱带着所有的"新伙伴"随音乐做各种京剧动作走出场外。

活动反思: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

20、大班美术教案《体育用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废旧物品制作体育用品。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性思维。

  3、培养幼儿爱劳动,勤动手的好习惯。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的体育图像、体育用品实物、各种不同类型的废旧物品、手工制作的用具用品(如:剪刀、透明胶、双面胶、订书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小朋友,你们喜欢做运动吗?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废旧物品,小朋友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制作你最喜欢的体育用品。现在请小朋友先去看看有哪些材料。幼儿自由观察、发言)

  2、教师操作多媒体,引导幼儿观察多媒体图片中的是什么体育项目。(项目: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拳击)

  提问:运动员在进行这些运动项目的时候用到了什么体育用品?(羽毛球拍、羽毛球、乒乓球拍、乒乓球、游泳镜、拳套)

  3、引导幼儿观察体育用品的外形特征及结构特征。

  (1)羽毛球拍是由拍面和拍柄组成的,拍面是椭圆形的,里面用胶线以横向和纵向编成一长球拍网,非常整齐、好看。(出示网拍的半成品,示范操作)

  (2)游泳镜是有两个镜面和松紧带组成的,提问:游泳镜的镜面是什么形状的?游泳镜的镜面象什么?一会在做手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东西来代替游泳镜的镜面呢?(幼儿自由发言)

  (3)拳套是怎样的?(圆圆的)在制作的时候,你们想到了要用什么东西来制(幼儿自由发言)

  4、提出手工的作业要求及使用用具的安全要求。

  下面,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做体育用品的设计师,一起来制作体育用品。

  5、幼儿自由选择手工材料进行作业,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各种体育用品。

  6、评价个别幼儿作品,

  7、展示幼儿作品。

  小朋友,你们都非常棒,都做出了自己喜欢的体育用品,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把我们自己做的展示给老师们看,好吗?

  8,退场,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改只有通过教师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任何课改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每次新授课我都会引导学生设计、创编新的练习游戏。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高兴和快乐中复习新的学习内容,从而调动起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游戏的创编。这样,我就把能力强的学生与创边能力较差的学生编为一组,让创编智能弱者共同发展和进步,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的技术动作和技巧动作表现非常出色的学生,不但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非常好,而且这些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智能)也非常强。

  对于体操和技巧动作完成非常出色的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和视觉智能非常好,因为在技巧课中的各种滚翻,在支撑跳跃中的各种跳跃和腾空的动作;在田径课中的各种跑、跳、投的动作;在各种球类课的教学中,对球体运动轨迹的判断和落点的争夺等。无论是人体运动轨迹还是器材运动轨迹的判断,无不体现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二者失其一都不会有好的效果,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一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这些技术动作非常好的学生节奏感(音乐智能)非常强。在一次体育课上做广播操时,我无意中放了一段没有口令的音乐,有很多学生都找不到拍节,甚至有的学生都无法做下去。而那些平时技术动作表现出色的学生却跟上了拍节,做的很好。

  为了证实这观点,后来我又做了多次对比试验。试验是这样进行的,我将平时技术动作很好的学生与平时技术动作差的学生分开站立,然后听节奏较明显的儿童乐曲踏步,要求强拍踏在左脚上弱拍踏在右脚上,听到音乐一起,两组学生同学踏步。经过多次的试验,证明了技术动作非常好的学生,节奏感也非常强。由此使我又联想到在跳高和跳远的教学中,是非常强调助跑节奏的,如果助跑的节奏乱,那么后面的技术动作是无发顺利完成的,在跑的项目中如果节奏感不强,那么就会影响生理平衡,使技术动作下降影响成绩,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任何一个在运动中完成动作非常出色的学生,是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很强的身体节奏感(音乐智能)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21、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熊猫的一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和谐、安详的意境。

  2、在教师引导下,乐意根据画面的内容大胆联想和表达。

  3、尝试模仿、创作关于熊猫的作品。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水墨画"熊猫"的图片。

  2、黑白灰绿等色纸若干,剪刀、浆糊、抹布。

  3、幼儿用书:《熊猫的一家》。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会议熊猫的形象。

  教师:你们见过熊猫吗?在哪里见过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喜欢吃什么?

  2、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作品。

  教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细致地欣赏作品,并大胆联想与表达。

  教师:画上的熊猫可能会再那里?它们在干什么?这两只熊买是什么关系呢?它们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两只熊猫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附近还有别的熊猫吗?如果有,会是谁?那些熊猫怎么不在这里呢?它们在做什么?

  4、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用墨特点。

  教师:你能看出来画上哪里用的时浓墨吗?为什么这些地方用浓墨?哪里用的又是淡墨?为什么这些地方用淡墨?熊猫身上那些地方用浓墨那些地方用淡墨?猜猜看画家是怎么把浓墨和淡墨结合起来用的?

  5、幼儿尝试用剪纸黏贴熊猫。

  幼儿尝试用剪出的圆形、椭圆形黏贴熊猫,并在周围添画背景。

  6、交流作品。

  教师:你的熊猫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对水墨画《熊猫的一家》非常感兴趣,学起来也很认真,激发幼儿爱护熊猫,并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作画,幼儿们大部分作品都画得很好。之后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自由的去绘画熊猫,每个孩子画的熊猫动态都不一样。因为老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让幼儿观察了不同的动态。通过精心的设计本节课幼儿们完成的都非常好,教学也非常成功。

22、大班美术教案《大恐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关恐龙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2、在认识和了解恐龙的基础上,抓住不同恐龙的个性化特征进行表现。

  3、大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恐龙。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认识。

  2、各种恐龙图片,如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3、勾线笔,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恐龙。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恐龙吗?(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2、观察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恐龙?(霸王龙)霸王龙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满嘴都是尖利的牙齿,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头部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呢?

  (2)引导幼儿观察剑龙的特征。

  教师:这又是什么恐龙?(剑龙)在它的外形上有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身上长着剑一样的骨质板,从头到尾都是)这些"剑"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

  (3)引导幼儿观察另外几种恐龙,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恐龙一般身体大,尾巴粗而长,后腿粗壮,从头至尾线条像山坡一样,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有甲、剑等生长物。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大胆作画。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恐龙,可以先在纸上将恐龙轮廓画出来,再用不同的线条和花纹进行装饰。

  (2)教师:恐龙画好后,还可从添画上我们上次画过的蕨类植物,来丰富画面。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23、大班美术教案《数星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继续巩固幼儿对侧面人的画法,使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2. 教育幼儿爱护自己的作品。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 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 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1. 由歌曲《满天星》引出课题。让幼儿将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次。

  2. 老师让幼儿闭着眼睛想一想天上的星星、月亮是怎样的?

  3. 启发幼儿思考应该如何把自己看星星的场面画出来。

  4. 老师出示范画,让幼儿自己总结绘画的方法和画面布局。

  5. 老师示范绘画步骤:先在作业纸的一端画侧面的娃娃,再在天空上画出许多的星星和一个月亮,最后涂上颜色。

  6. 指导幼儿作画,要求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7. 同幼儿一起评价自己的作品。

  8. 幼儿进行游戏《摘星星》

活动反思:

  从幼儿最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教学效果相当的好,基本上达到了家学目标。首先幼儿的作品中体现了数星星的情境,体现了幼儿对夜晚的天空,大地等事物的想象。

  其次,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体现他们对侧面人的理解,侧面人和正面人是有区别的,侧面人有些部分是看不到的,如只能看到一只眼睛,一只耳朵等。此外,也体现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数星星的小孩是一个人,很孤单,小朋友给他找个朋友。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朋友是很多的,可以是爸爸,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花草树木,也可以是其他的小动物等。此次美术活动中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幼儿想象力的开发。

  对自我成长的反思。

  1.对幼儿美术活动的理解方面。幼儿美术活动的概念很简单,但要想很深入的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理解。不管怎样理解,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儿为什么要参加美术活动,美术活动有什么意义。可能在上课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去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无意中却重视了这个问题,如,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学到了什么,通过了美术活动提高了什么能力等。我通过此次活动对幼儿美术活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对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设计方面。幼儿美术活动要达到那些目标,整个过程要包括哪些环节,要设计那些问题,要使用哪些媒体等。一节美术活动只有三十分钟,要想开展好却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因此从中我得到了很多。那就是要不断的努力。

24、大班美术教案《画大熊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祝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好?(好!)

  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先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则:必须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注意事项: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随着音乐,老师组织孩子们学着大熊猫的样子,出去寻找东西吃。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大熊猫,发动家人和朋友一起爱护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

【活动反思】

  虽然这只是一节随堂课,但是作为执教者,我觉得它不仅目标明晰,环节清楚,而且从幼儿的作品上分析,幼儿对这次的活动很感兴趣,并基本上把大熊猫圆圆胖胖的身体特征表现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一、情境法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大熊猫要出国演出,它想把自己的画像送给外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教师给幼儿创设了“给大熊猫照相”的情境,小画家一下子变成了摄影师,幼儿别提多兴奋了。有的幼儿为了让大熊猫的演出更精彩,还给大熊猫佩戴了漂亮的蝴蝶结呢!为了加快幼儿的绘画速度,教师继续创设情境说:“哇,现在大熊猫已经上飞机了,飞机马上要起飞了,你们赶紧画呀,否则熊猫的画像就没法带到国外去了”,刚说完这句话,就听见幼儿喊:“飞机快起飞了,大家快点画啊!”

  二、图形结合法的运用恰到好处

  大熊猫圆圆胖胖的,身体与四肢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耳朵半圆形、眼睛圆形、眼圈椭圆形、嘴半圆形、鼻子半圆形,用图形结合法组织幼儿绘画,便于幼儿对熊猫基本特征的把握。由此我联想到,许多绘画作品如房子、小动物、人物,都融合一定的形状在其中,在组织教学时是否可以借鉴此法呢?

  三、简洁的提问启发幼儿积极地思考

  活动中的提问简洁明了、环环相扣,能积极地启发幼儿的思考。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范画的观察,大胆的参与讨论,在讨论中一步步的解决问题,完成本活动的教学目标。

  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是绘画技能的学习,同时还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黑色原来也是一种漂亮而有用的颜色,圆圆胖胖的大熊猫原来时如此的可爱。

  启发:

  在诸多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作品的绘画方法,追求的是幼儿是否画的好,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是与《纲要》精神相违背的,教师应以美术教学为载体,积极融合情感、科学、交往、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成功的活动中,往往会有很多相关的因素,细细思考总结出最重要的一点,再把它挖深扣细,这样会更后深度,更有着眼点,比如:突出情境性等,名字也可以更适合内容来起,你说呢?

25、大班美术教案《超级变变变》含反思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象经验,为了让孩子产生更清晰的图像概念,结合这一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超级变变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发展。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游戏等活动,从小树立艺术意识。

活动目标:

  1、借助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2、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产生单色面的色彩效果。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小蛇变变变》画面三张、经过折叠的铅画纸橘子、小房子、炫彩棒、餐巾纸。

活动流程:

  一、互动游戏

  价值取向: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并尝试借助已有的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小蛇来玩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游戏一:小蛇变大象

  谈论:小蛇的头变成了大象的什么?小蛇的尾巴变成了大象的什么?

  什么是新变出来的?

  游戏二:小蛇变小船

  小蛇的头和尾巴变成了大象的什么?

  哪些地方是新变出来的?

  二、共同探索:小蛇变娃娃

  价值取向: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示范作画,帮助幼儿理解

  又来了一条小蛇会变小船和大象吗?(出示画面三)我们来变个娃娃

  教师和幼儿一同变小娃娃

  三、幼儿想象,大胆表现

  价值取向: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产生单色面的色彩效果

  橘子房子也想变,幼儿想想可以变什么?分成橘子房子两组,每组孩子同一主题。

  选择单色画出想象物的主要特征,并添加细节。

  四、拓展游戏、体验成功

  价值取向: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讲评,使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橘子组房子租轮番邀请变一变,看看哪组变的东西多。

活动反思:

  《超级变变变》是一个借助已有的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为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为形式,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富有审美情 大班美术活动。活动中要求幼儿将原先提供的桔子、房子的简单图像通过折纸打开的方式“打碎”,添加组合构成新的图像,这不仅仅是新图像的呈现,而且隐含其中的是孩子们生活经验再现的一种情景。与以往借形想象绘画方式不同的是:此活动“有中生变”,而不是“无中生有”。根据打开的两个图像之间形成联系,借助画面建立合理的联想,构成新的图像,旨在让每个孩子敢想敢画,帮助每个孩子插上想 翅膀,充分体验想 乐趣。该活动对每个幼儿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不但要求幼儿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还要敢于大胆想象创造,是一次较大的挑战。由于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进行, 动幼儿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游戏中把握方法要使“超级变变变”获得成功,有三个关键:一是能将原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后,重新定义为某一物体的部分图像,二是能逐步添加后使该物体的图像变得清晰,三是能围绕该图像进一步想象,使画面丰富在画面上为使幼儿了 造的步骤方法。如果按照惯例运用演示或交代规则的方法,必然因十分繁琐而使幼儿望而生畏。为此,开展了一下三次游戏:第一次游戏:小蛇变大象拿出折叠纸上的小蛇,模仿魔术师的语气让幼儿观察:“这是一条小蛇,看一看上面、下面、后面都没有东西,只有一条小蛇”,然后有意吹上,一 再打开纸:“呼……变大象!”使幼儿了解一切变在折叠纸打开后的再定义中。 第二次游戏:延续以上方式,让小蛇变小船(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掌握变的关键)请幼儿思考“小蛇还会变大象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打开谜底是小蛇变划船,进一步引导观察讨论:小蛇的头尾变成了什么,哪些是新变出来的。第三次游戏:再次延续以上方式,和幼儿一起将小蛇变成小朋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演示,验证了以上方法,为选取其他图像开展想象创造条件。由于我把方法融入三次不断变变变的游戏情境中,又分解了难点,使幼儿觉得十分有跃跃欲试。

  在游戏中敢想敢画这个活动不但需要幼儿大胆想象,而且要将自己的想象变为清晰的图像,这是幼儿与他们日积月累的认真观察、有意记忆积累的表象分不开,否则就会出现想得出画不出的状况。为了消除幼儿的顾虑,在创作前我将幼儿分成桔子队和房子队进行团体擂台赛。并用“谁已经想好了,桔子变什么?房子变什么?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诉我。”无论幼儿在我耳边说什么,我都用“很好!不错!真想不到!”等加以赞扬,这一小小的举措,给了幼儿很大的激励,虽然他们此时不一定有独特的奇思妙想,但游戏式的启发又为大胆表现埋下伏笔。在以后的想象创造中,我还根据幼儿的现场反映,或提出问题或提出建议,扩大幼儿思考想 空间,增强了想象的丰富性,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乐趣活动的结尾的一场擂台赛进入了游戏的**,由于谁都不知道对方变出的是什么,这一悬念牵动着每一个幼儿,随着两对幼儿轮番邀请,谜底一个个揭晓,创造的成功体验也随之加深。 活动以发展创新精神、时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幼儿的自由创作和教师的评价,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活动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6、大班美术教案《海马爸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画海马的基本形象,并表现一定的动态。

  2、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涂染顺序,合理、耐心地给画面着色。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水粉画的兴趣。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绘画用纸(2米×4米):纸上用白蜡笔勾画出若干海洋生物的形象;

  2、排笔、油画刷和水粉颜料人手一份;

  3、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海马。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1、师:“小朋友们见过大海吗?你喜不喜欢大海?为什么?如果你们给这张纸刷上大海的颜色,你们会有意外的发现。你们想试试吗?”

  2、老师讲解用油画刷由内向外涂染的方法后,幼儿围在绘画纸周围刷颜色。

  二、学画海马。

  1、师:“大海里的生物很多。有一种动物是由爸爸来养育孩子的,爸爸身上有个育儿袋。你们知道是谁吗?”“海马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在幼儿的描述下画出海马的形象:圆脸、喇叭嘴、大肚皮、弯身体、翘尾巴,最后添画身上的花纹。

  2、师:“海马真神气!你们知道老师画海马的笔是什么笔?”

  引导幼儿认识排笔及握笔姿势和使用方法,并请幼儿拿排笔学习抓笔姿势。

  三、幼儿操作活动。

  1、请幼儿每人拿一支排笔和一杯颜料,围在纸周围找一处画海马。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启发幼儿大胆添画其他海洋生物和景物,丰富画面。

  四、评价活动。

  请幼儿与同伴欣赏大家合作完成的作品,再请幼儿一起把作品放到作品栏中。

活动反思

  1、关于目标与内容。

  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尝试合作、体验快乐、激发兴趣”。从目标达成情况看,尝试合作部分目标基本达到,活动中的两次集体操作活动幼儿能一起合作,有的幼儿还能互相协商。另外油画刷和排笔带来新鲜感,涂刷水粉过程中带来的视觉冲击都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快乐。

  幼儿集体在一张纸上进行创作是第一次,所以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感觉幼儿体验较仓促。如果集体活动中,纸面再大一些或分成两组进行活动,幼儿可能会更轻松快乐些。

  2、关于细节

  在本次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颜料和油画刷,这些东西幼儿都是难得接触。有几个幼儿因为不小心手上沾到颜料而不知所措,他们的表现让我认识到忽略了一个细节:应该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湿毛巾,让幼儿玩得更轻松,使教育活动更完善有效。

  在幼儿用排笔绘画海马时,我的示范讲解中应增加一点:排笔笔杆的长度可以自由把握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可以更自如地在纸上绘画,而不是因为够不着都在纸的边缘,使最后的画面有一丝遗憾。

  3、关于师幼互动

  在“涂刷颜料”这个环节中,幼儿没有涂刷的经验,为此我的指导相应较多,大多数的幼儿能按老师设置的意图进行操作,但有少数幼儿出现了意外,如颜料弄到身上、碰翻了等等。在绘画“海马”这个环节中由于幼儿活动前对海马有了一定的认识,大班幼儿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所以幼儿能轻松愉快地完成工作。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幼儿原有绘画水平及经验的了解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师幼互动更为顺畅。

27、大班美术教案《动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发现美、感受美、丰富美。

  2.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

  3.在想象与创编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水平。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舒缓的音乐、半成品范例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幼共同欣赏。

  “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教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阿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项链、长头发、衣服、乳房……)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2.教师:“闭上眼睛,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上的阿姨。(教师用语言讲述,帮助幼儿理解画面——我困了,这儿有个红色的沙发,软软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体也变得软软的,很松很松,我就睡着了……)提问:刚才我们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听着舒缓的音乐把我们的心情变得很宁静,身体也很放松,感觉很舒服。

  三、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

  1.感受线条。

  (1)“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么样画这幅作品的,先来看一看他的构线。

  提问:“这些线条看起来怎么样?”(柔软、圆滑的曲线)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线条,“把我们自己变成一条线,肢体动作表示圆滑的曲线。”

  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当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松松的,身心都很放松。

  2.感受色彩。

  (1)教师:“看完了构线,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涂色。”

  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看到红色和黄色,你想到了什么?”(花园、草地、沙漠……)“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的调子,给我们一种很放松、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2)幼儿相互讨论:“阿姨舒服地躺在红色的沙发里睡着了,她做了许多的梦,梦见自己睡在沙漠里,火红的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她还梦到了自己睡在绿色的草地上,那儿的空气很新鲜,很舒服。”“你觉得阿姨会梦见些什么呢?(在阳台的月光下、在篝火的旁边……)为什么?”幼儿讨论后请个幼回答。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四、启发幼儿作画,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彩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也来试试看,把阿姨梦到的东西用一些线条勾画出来,然后在用蜡笔给它涂上漂亮的色彩。”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猜猜别人画的是什么,并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作画意图。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进一步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反思: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28、大班美术教案《剪窗花》含反思

设计背景

  1、体验人们贴窗花迎新年的传统过节方式。

  2、因为要过新年了,让幼儿园里充满新年的气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美,体验表现美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真确培养幼儿使用剪刀,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让幼儿发现窗花是对称的。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施及课件:《美丽的窗花》。

  2、纸制房子四幢。

  3、色纸、剪刀、筐子等工具和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环境布置和课件《美丽的窗花》,让幼儿初步感受剪纸艺术的美,激发对剪纸的兴趣。

  2、幼儿第一次探索剪窗花。

  (1)提问:你知道窗花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幼儿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3)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剪窗花来装扮教室

  (4)请小朋友欣赏这些美丽的窗花吧!

  (5)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窗花,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剪窗花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它的左边和右边的图案大小、样子都是相同的。

  3、学习剪窗花。

  (1)你们想不想学习剪窗花,你想剪什么?

  (2)下面小朋友们就和老师学习剪窗花,教师示范讲解剪窗花的方法。生共同评价,学习剪窗花的技能。

  4、幼儿制作窗花。

  (我将剪窗花的纸按照幼儿的能力来分的,我分为三组(第一组:自己折纸、画图、剪纸。第二组:我把纸折叠好他们自己画自己剪。第三组:我折叠好画好,还自己剪纸。)

  小朋友们除了刚才剪的窗花,你还想剪什么?下面就让我们的小手小脑动起来,看一看、比一比谁做的窗花最漂亮。

  幼儿制作,同时放《新年好》。

  5、幼儿展示作品,并示范讲述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剪的窗花就是最漂亮的啊?

  谁想展示一下自己剪的窗花?请问,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然后把幼儿作品贴在前面同时奖励小笑脸。

  6、互评窗花。

  师:你们想不想让大家欣赏你的窗花,下课后,可以贴在后面的展示区,也可以为你喜欢的窗花画上小笑脸。

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开展了《剪窗花》,在活动中制定了三个目标

  1、初步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美,体验表现美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真确培养幼儿使用剪刀,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本次活动以欣赏窗花进行导入,我引导孩子欣赏黑板上粘贴的窗花,还从网上下载了各种类型的民俗窗花,通过多媒体引导幼儿欣赏,孩子们了解了窗花里蕴含的美好祝愿,知道了剪纸是中国人发明的。

  欣赏完窗花,孩子对动手剪窗花充满了期待,于是活动进入了第二个环节;示范剪窗花,幼儿动手剪窗花。幼儿剪窗花时我给他们的指导是,剪刀像走迷宫样,绕过来,绕过去的方法。可以剪不同的形状和花边。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基本能顺利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有的孩子剪完一张又一张,兴趣浓厚。

  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剪的方法和形状。怎样剪出这样的图形出来的。从幼儿作品发现幼儿剪窗花的胆子还不够大。主要原因是幼儿怕剪断,剪坏,不敢下手。后来我把这一目标延续着继续实施,通过个别指导及适当的鼓励,孩子们逐渐放开手脚,剪出更加丰富的图案处来了。活动虽然进行的很顺利但也存在2点不足:1、在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可以剪什么图形时,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讨论,而是急忙告诉答案。2、在动手操作时个别幼儿不敢大胆地动手剪,这时老师总是为孩子代劳,而没有更进一步地让幼儿大胆地尝试。相信经过这样的反思,在以后的剪纸活动我将会更有把握地上好。

  通过剪窗花活动,我认识到活动的价值,它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延续幼儿的兴趣,延续活动中没达成的目标,或者作为教学活动目标的提升。同时给幼儿自由、宽松的空间,足够的探索实践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利于幼儿操作与探索,也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29、大班美术教案《小蝌蚪》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了解小蝌蚪的特征,让幼儿先观察蝌蚪,再进行点化小蝌蚪。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喜爱美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教学反思:

  1.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1)幼儿这节课的兴趣浓厚,积极的用手指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在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得到自主发展;

  (2)自己初步了解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基本能把握教育内容核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师幼互动良好。教师能以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如:示范添画小蝌蚪不同形态的尾巴,从而使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

  3.本节美工课,活动效果良好,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今后自己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

  4.当节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评价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觉到学无止境,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努力。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变成小青蛙,到庄稼地里吃害虫)

30、大班美术教案《影子游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勾画动态影子,再进行借形想象画。

  2.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验艺术的趣味。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水粉、笔刷、彩卡。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玩过各种影子游戏,了解各种动物,知道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影子是会变化的。知道太阳发出光亮,光亮被挡住了,就会有影子。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游戏音乐,寻找一片适合影子画的空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影子舞视频,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朋友刚刚看到了什么?(动物……)

  ——这些动物是什么变得呢?(影子)

  ——小朋友的身体能摆出特别的造型吗?!.快思.教案网!小朋友们都试一试吧。

  ——我们怎样才能将影子留在我们的纸上?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影子?

  ——我们的影子某些地方在画纸上重叠了怎样画呢?(遮挡)

  二、幼儿作画

  ——今天小朋友要将我们的影子画到纸上,听好老师的要求:

  ——整张纸上要画满影子;线条不要断开,要拉好手;要用到藏起来和跑出去的方法。

  ——三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摆造型,两个小朋友用黑色油画棒勾画出影子,然后再交换。

  三、借形想象

  ——我们的影子里藏了很多的小动物,小朋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给小动物画上五官,动物的眼睛要画大,身体可以画上花纹,向里、向外添加都可以。

  四、作品展示

  ——小朋友说一说你把影子变成了什么动物?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画得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也来猜一猜。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很有趣我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孩子们在塑胶场地上两人一起合作进行添加想象,孩子经过合作将影子画出来在不同的角度寻找画里的动物,孩子们画的非常认真,一个影子里找出了3种小动物,虽然孩子们画得有些凌乱但细细品味能感受到大地艺术带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所以我们进行了两次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依然有兴趣。第二次活动我将牛皮纸放到了地上,让幼儿摆出特别的造型,虽然是第二次进行因为材料的变化他们很积极,这次不会再出现单个影子,第二次加大了难度需要小朋友将影子用躲出去、藏起来的方法。孩子们边画边思考多人合作当孩子们看到完成的作品都很震撼很高兴。

31、大班美术画教案《大熊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进行组合,表现侧面、正面以及高矮不一的房子。

  2、了解住宅小区的房子结构,房子有前有后的布局安排以及简单的小区设施。

  3、用遮掩的方法来表现整体与部分的和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参观过住宅小区。有画过正面与侧面房子及高楼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住宅小区"提问:

  1、为什么叫住宅小区?

  2、你们看到的住宅小曲是什么样子的?

  3、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地方看,小区内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4、小区内除了有房子,还有什么?

  5、教师小结:我们站在一个地方看小区内的房子,是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正面有侧面的,还有一些花草树木等景物,小区内除了有房子还有花草、植物以及一些简单的运动健身器。

  二、讨论如何在纸上来表现"住宅小区"

  1、教师:怎样在一张纸上画那么多房子?(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先画远处的房子还是近处的房子?近处地方的房子应该靠近纸的什么位置?(.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应该大些还是小些?

  3、:教师怎样让大家看出来,房子是有前有后的?(引导幼儿说出前面的房子是完整的,而后面的房子应该部分被遮掩的)

  4、教师:你见过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的?幼儿讲述房子的基本形象,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示范让幼儿参考。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画面布局。

  四、展览幼儿作品,从整体的画面布局来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是孩子宣泄心情、想象,创造新鲜事物的理想活动。它最能体现孩子对世界以及所有事物的原始看法。在本次活动中是让幼儿对小区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我先通过幼儿观察小区的照片和有关图书,说说自己看到的小区,让幼儿在充分讨论交流对小区有一定的了解以后才组织幼儿创作的,从活动效果来看大部分幼儿能大胆的进行创作,达成预定目标。

  在设计这个美术活动时,我精心地思考一番,将整个活动环节调整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和展示评介。将情景始终贯穿与教学过程,使其成为诱发创作动机,引导幼儿学习技能的推动力;并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思考,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引导幼儿按自己的体验,大胆表现。

  当孩子都画完后,我没有请所有孩子都上来讲解自己的作品,而是让孩子们相互欣赏,请个别的幼儿说说自己的画。一是因为人太多,孩子没有那么长的耐力和注意力。二是每个孩子都想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让他们相互欣赏,不但满足了幼儿的想展示自己作品欲望也让孩子在欣赏到他人作品的同时学习到同伴的长处。

  但在活动的组织和对幼儿的指导上我还有所忽略:一是在活动过程中,很多幼儿能根据要求完成作业,特别是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他们很快就画好了,但是由于提供的材料有限,画面比较单一,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是否能再提供一些深层次的材料,促进他们的发展?二是虽然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迎合幼儿幼儿的兴趣,但由于规定了绘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想象力,在以后这样的活动中要考虑设计怎么让让幼儿自由发挥自由想像的,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32、大班美术教案《小书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绘画、剪贴的方法制作书签。

  2.了解书签的作用,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实物书签。

  2.铅画纸、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漂亮的书签,初步了解书签的作用。

  (1)出事一个书签,了解书签的作用。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爱它是做什么用的?

  (2)原来书签可以帮我们护书籍,记下书看到哪里。

  2.讨论书签的制作方法。

  小朋友,上学以后你们也会用到许多的书,让我们来做一张漂亮的书签吧!

  (1)大胆畅谈自己的创意。

  3.幼儿操作,鼓励幼儿选用不同的材料及制作方法。

  活动结束

  1、评语

  2、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较突出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某内容感兴趣了,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活动中,我首先魔术般地翻到上次学习的地方,给孩子们一种神秘感,以此引了书签,再充分利用书签的美外形、美的色彩来刺激幼儿的眼球,让他们对书签本子产生了兴趣,为后面的赏书签、做书签、评书签作好了辅垫。

  2、审美教育贯穿始终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我们的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画匠,而是要培养有审美情趣,有审美理想,有审美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本活动中,我通过赏书签、做书签、评书签等环节,将审美教育贯穿始终,让幼儿从小学会审美,有一定的审美观。

  另外,在活动中,我还通过临近毕业换书签这一环节,促使幼儿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待到长大时,见物思情,可引起一段美好的回忆!

33、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可爱的熊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熊猫的可爱,学习用各种美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欲望。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动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图片、邮票、明信片及有关记录熊猫生活的VCD等。

  2、与家长一起到动物园参观,观看熊猫表演,感知熊猫的外形特征和不同的动态特点。

  3、收集各种美工材料。

  指导要点: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熊猫的认识,分享有关熊猫的已有知识经验。

  2、根据收集的各种美工材料,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熊猫?会遇到什么困难?鼓励幼儿共同解决难点。

  3、幼儿分组活动,鼓励幼儿用各种美工材料,用绘画、剪纸、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胆表现熊猫的不同动态。

  活动反思:

  这个月以“动物朋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让幼儿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小动物,彼此又拉进了与人类的距离。从而树立孩子要保护动物的意识。熊猫在幼儿印象中是胖乎乎的,又非常可爱,幼儿都非常的喜欢它。首先在实施这节课的时候,我也在网上查了各种关于熊猫的生活和外形,以便在给孩子讲解当中,能给他们传输正确的信息。不过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幼儿兴致非常的高。

  一开始以猜谜语的方式进入话题,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不过幼儿只知道熊猫的外形,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确不是很清楚。考虑到孩子们对大熊猫的形象感知较少,也请了个别几个幼儿介绍自己见过的熊猫。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对熊猫的初步感知,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活动我以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观察、思考、想象、表达,思维极其活跃。其实我们的教育资源很多,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为幼儿开展教育契机的机会。在讨论到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熊猫的时候,幼儿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说了很多的答案,有些小朋友说我要把熊猫带到家里来,他们的天真,纯真的心,看他们真的是很喜欢熊猫。

  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给孩子们又有了一个教育机会,而我自身感觉虽看到孩子们在发言,但还可以把气氛搞的活跃点,因为本身社会领域的都是以语言为主,怎么样才能把课堂上到生机勃勃??这一点还需慢慢琢磨。

34、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图形,色彩画出小房子高兴和伤心时的心情,对新颖的作画形式产生好奇心。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及敏锐的观察能力。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训练幼儿绘画房子的能力。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ppt

  2.抽象画图片

  3.背景音乐

  4.作画工具:排笔每人大小各一支,调色盒每人一个,湿巾每人一张,颜料多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帮助幼儿理解心情与颜色之间是有联系的。

  开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颜色?(粉色,红色,黄色,五彩缤纷的颜色。)

  1.观看ppt.

  2.小房子开心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嘴巴翘翘的看出小房子是开心的。)

  小房子为什么开心呢?(引导幼儿观察小房子周围的环境和主人对他的态度。)

  小房子每天看到什么?(引导幼儿按早上和晚上天空的变化进行观察。)

  小房子每年看到什么?(引导幼儿按季节地变化,从大地的色彩,花草树木等进行观察。)

  3.欣赏抽象画,初步认识和了解抽象画形式和特点。(用点、线、面等表达内心的情感。)

  4.介绍作画工具—排笔的使用方法。

  5.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小房子快乐的心情。(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要求用抽象的线条,图形和色彩大胆,自由作画。)

  6.交流感受:看到这样的画,开心,高兴,想歌唱,跳舞。

  二、发现小房子伤心时的色彩变化。

  1. 观看ppt,理解故事情节并知道小房子不开心的原因。

  从哪里看出小房子不开心?(颜色和小房子的表情。)

  小房子为什么不开心?(周围发生了变化,不能看见美好的景色,主人们也离开。)

  不开心的色彩会是怎样的?(灰色,蓝色,黑色等。)

  不开心的线条会是怎样的?(有些乱。)

  不开心的图案会是怎样的?(要爆炸的图形,有很多尖尖的角,不规则的图形。)

  2.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小房子的另外一种心情。

  3.交流感受,这些画会让人难过,想哭,想呐喊,想逃跑。

  三、知道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心情,引导幼儿做个有心人,多去用眼睛观察,多用心去发现身边的事情变化,寻找色彩,线条等的秘密。

  1.感悟色彩与心情之间的关系,产生探索色彩的愿望。

  2.幼儿作品展示与欣赏。

  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幼儿自由交流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幼儿艺术活动的活力也在于不断地求新求异的创新。我的大班美术活动《小房子》以小房子的心情为主线,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小房子不同时期的心情,让孩子们走进小房子的内心世界,体验小房子的快乐与忧伤。“画心情”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会飞的翅膀,孩子们凭着自己的理解,大胆,自由绘画,像个小画家,他们用色彩,线条,图形表达各自的想法,他们体验着创作的快乐与神奇

35、大班美术教案《滑稽小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舞蹈的滑稽小人,了解滑稽小人的动态、服饰和面部表情,感知人物快乐的情绪和夸张的动作。

  2、学习用连贯的曲线,表现舞蹈者的面部表情和动态。

  3、用版画的方式大胆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颜料、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舞蹈动作,感知跳舞的姿态和表情。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跳舞吗?跳舞时的心情怎么样?谁来给大家跳一个舞蹈动作?

  幼儿跳一个动作,师简笔画出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

  二、回忆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师:上次我们用绘画的方式画了滑稽小人,今天要请小朋友用版画来画一个滑稽的小人,你想设计一个滑稽小人在做什么?

  师:他穿了什么有趣的衣服、鞋子,他在哪里?可以用蜡笔添上背景。

  三、幼儿作画

  1、制板,提醒幼儿能大胆构图,线条流畅。

  2、拓印,注意颜色搭配,卫生。

  四、作品展示。

  幼儿相互评价作品。

  活动反思:

  一个教学活动的好坏,其目标的设定是活动的关键。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顶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结构部位的变长与纸的折叠方法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6、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熊猫乐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圆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并用黑色和白色给熊猫涂色。

  2、观察熊猫的图片,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动作姿势的熊猫形象。

  3、喜欢熊猫,有保护熊猫的意识。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难点: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画纸、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2、熊猫的头、身体、脚、尾巴各4份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活动为导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脑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

  2、教师告诉幼儿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是国宝,我们人人爱护大熊猫。

  二、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

  (1)、熊猫长得什么样子的?熊猫哪个部位的毛是黑色的,哪个部位的毛是白色的?

  (2)、熊猫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熊猫的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4)、熊猫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5)、熊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6)、熊猫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7)、教师总结:熊猫的头圆圆的,耳朵象半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象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象椭圆形,它的身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2、老师这里有了熊猫头、身体、脚、尾巴,请小朋友上来放一放熊猫会有哪些姿势?

  3、请3—4个幼儿上来摆放,大家一起学学熊猫姿势。

  三、幼儿学习作画。

  1、今天我们就要来熊猫。谁来告诉大家,熊猫是怎么画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画纸上进行简单示范,让幼儿了解正面熊猫的基本画法。

  2、教师引导幼儿想象不同姿态的熊猫。

  教师:熊猫乐园的熊猫都在干什么呢?熊猫们会做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绘画出1—2中不同姿态的熊猫。

  四、交代要求,幼儿绘画熊猫,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鼓励幼儿画出熊猫的不同姿态,并能想象一定的情节,如熊猫爬树、熊猫玩球、熊猫顶伞等。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轮廓线来回地涂色,保持画面整洁。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进行讲评。

  让幼儿烁烁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并选出自己喜欢的图画,说说为什么?

  活动延伸:让幼儿自由拼摆熊猫。

  【活动反思】  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用此方法制作各种小动物,并应用于各游戏活动中。如:进行探索活动,用磁铁使熊猫动起来;语言角的故事表演(边听故事边摆弄各种小动物,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用于教室的环境布置(让孩子参与环境布置,体验成功的快乐)。

37、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毛笔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中国人、外国人都很喜欢。

  2.感受毛笔的柔软性,尝试用毛笔画出熊猫的明显特征。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不同内容的中国画,活动前布置在活动室墙面上供幼儿欣赏。

  2.范画一张,玩具熊猫一个。

  3.宣纸或毛边纸(吸水性强)、旧报纸、毛笔、墨汁、瓷碗、抹布等。

  活动过程

  1.欣赏中国画。

  ――请幼儿欣赏活动室布置的中国画。

  ――这些画与我们用铅笔、水彩笔画的画一样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我们叫它什么画?是用什么笔画的?

  ――这些画与我们看到过的许多画不一样,我们叫它中国画,是用毛笔(出示毛笔)画出来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很喜欢。

  ――请幼儿用手摸一摸毛笔,说说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就来用毛笔给熊猫画像。

  2.观察熊猫外形特征。

  ――出示熊猫玩具,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观察熊猫外形特征:头、眼、眼圈、耳、身体、腿、尾。

  3.看教师示范。

  ――教师用毛笔蘸足淡墨,用中锋画头、身体等轮廓,再用笔尖蘸足浓墨,画眼圈、耳等部位。

  ――熊猫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添画竹子。

  4.作画。

  ――提醒幼儿用浓、淡墨色作画。

  ――鼓励有能力的幼儿画出熊猫动态。

  ――展示作品。

  活动建议

  1.用毛笔画熊猫意在帮助幼儿从美术的角度接近中华文化,感受中国画特有的风格,对幼儿的作画技巧不必有过高的要求。

  2.要养成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如在桌面垫好报纸,蘸墨不宜过多,及时用抹布擦拭脏处,保持画面清洁等。

  活动反思

  毛笔画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中国人、外国人都非常的喜欢。但由于国画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比较少,因此显得十分地生疏,这一次的绘画活动用毛笔来画熊猫意在帮助幼儿从美术的角度接近中华文化,感受中国特有的风格,事实上对幼儿的作画技巧倒没有过高的要求。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曾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

38、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熊猫的一家》含反思

39、大班美术教案《胶带贴画》含反思

  设计背景

  我发现本班的好多幼儿对画画很感兴趣,为激发幼儿在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用胶带贴画的新方法,体会用多种方式作画的乐趣。

  2、学习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培养幼儿自主、自信的态度。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用胶带贴画的新方法,让幼儿体会用多种方式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范例若干(如:太阳、小鱼、小鹅等,由简到难)。

  2、A4纸及一半大小的A4纸若干。

  3、透明胶带、剪刀、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引起作画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画,想看吗?!.快思.教案网!(激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范例)师: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的画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了?

  3、出示透明胶带引出作画方法。

  师:(出示透明胶)对了,我就是用这个透明胶带来画画的,你们想试试吗?(再次吸引幼儿尝试探索胶带贴画的兴趣)

  二、探索胶带贴画的方法。

  幼儿利用提供的材料(其中画纸是一半大小的A4纸),自由尝试如何用胶带来贴画,教师巡回地观察每个幼儿,并简单询问幼儿的想法。(由于幼儿探索的兴趣得到了满足,所以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十分地认真、积极动脑。)

  师:那么,请小朋友在小纸上用透明胶带画画,现在,你们可以动手了。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根据之前的巡回观察,请一些方法正确和不正确的幼儿进行比较,先让幼儿自主判断和简单说说胶带贴画的方法再教师进行引导和小结。)

  教师讲解作画方法: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棒,我们在作画前,要先想好画些什么内容,然后用透明胶带在纸上逐一贴出它的形状,接着用油画棒在没有贴透明胶带的地方(里面和外面)都要涂上各种漂亮的颜色,最后轻轻地撕掉透明胶带,一副胶带画就完成了。

  三、再次尝试胶带贴画。

  1、师:小朋友,你们想再来试试吗?

  2、师:在作画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提出要求:

  (1)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2)除了贴有透明胶带的地方不需要涂颜色,其他都要涂上漂亮的颜色,所以要抓紧时间。

  (3)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大一小两种纸,请小朋友根据自己作画速度的快慢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纸。

  3、师:你们记住老师提的要求了吗?好,现在你们可以画了。

  四、胶带组合画。

  1、引导幼儿将完成的胶带画粘贴在主题墙上组成一幅大画。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画拿过来贴在板上(或纸上)。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画画方法,叫胶带贴画,你们看,大家画得胶带画多好看呀,有……等等,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自己想画什么就能画出什么,我们都是小画家哦!

  五、结束语。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幅胶带组合画贴到我们教室的走廊里吧!

  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幼儿绘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用的有:蜡笔画、水粉画、拓印画、刮画等等,而蜡笔画是现在幼儿园中经常用到得一种绘画形式,可用透明胶带和蜡笔结合来画画是我们幼儿第一次的尝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既能满足他们探索和尝试多种绘画形式,又能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从而体验到绘画的乐趣之处。所以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注意力充分地集中,通过两次不同的尝试胶带贴画,幼儿基本学会了胶带贴画的方法和步骤,也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在活动中,我让幼儿自主判断谁的方法是正确的,因为艺术活动的目标就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得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探索到了用胶带贴画的新方法,可在培养幼儿自信方面应更加的突出和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40、大班美术教案《自制面具》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本班幼儿动手能力比较弱,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具,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

  2.能综合运用剪、粘贴、挖洞等技能制作面具。

  3.体验制作面具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面具,学习制作面具的方法。

  难点:能运用剪、粘贴、挖洞等技能制作面具。

  活动准备

  1.面具范例(黑人、小丑、小猪)

  2.彩色卡纸.固体胶.皱纹纸、棉花、吸管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猜猜他是谁”

  指导要点:请三名幼儿上台,老师要给他们施魔法,请小朋友猜猜它们变成了谁?

  2.认识面具

  提问:1.某某幼儿是怎么么变成黑人/小猪/小丑的

  2.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面具,我们什么时候会戴面具

  小结:我们表演节目时,游戏时会面具,戴面具可以使我们的表演更精彩。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面具,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二.探索发现

  1.欣赏观察几种面具,发现其特点

  指导语:它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么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部位都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

  2.探讨材料的用途

  指导语:今天老师准备了彩色卡纸、皱纹纸、吸管、羽毛、棉花等材料,小朋友们想想你准备怎么运用这些材料呢?

  小结:皱纹纸可以搓成小球或绳子,<.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还可以折剪出花形来制作我们的面具

  3.制作方法介绍(边示范边讲解)

  首先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卡纸剪出脸型,然后用挖洞的方法剪出眼睛、嘴巴,再制作装饰其他部分.

  三.创作表现

  1.分发材料.提出常规要求

  2.幼儿创作,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议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创意

  2.所有幼儿带上自己的面具大家一起欣赏,说说谁的面具最漂亮,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师幼共同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 幼儿对面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

  2. 孩子对面具非常感兴趣,能体验到制作面具的快乐。

41、大班美术教案《动物口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感受生活中的美。

  2、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口罩若干、水彩笔、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口罩(看PPT)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他们都戴了什么?

  2、这些人为什么要戴口罩呢?

  3、你喜欢哪一款呢?为什么?

  4、如果是你,你想怎么设计你的口罩呢?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看。

  1、老师喜欢小猫咪,所以我要设计一个猫的口罩,这个口罩有两个面,我们只要设计一个面就可以了,另一个面是用来罩住嘴巴的,以老师在口罩上做的红色圆点记号的一端放在最上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设计的。

  2、我先画上小猫咪的鼻子,再以这个为中心,画上小猫咪的脸,另一边该怎么画呢?再是嘴巴。小朋友想想看,还缺点什么呢?(小猫咪的胡子)

  3、你们看,老师的口罩变漂亮了哦(老师戴上口罩表演猫叫),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口罩也变漂亮呢?

  重点:告知幼儿动物的脸的两边是对称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请小朋友们用对称的方法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口罩。

  2、画好的小朋友把报纸和彩色笔放在桌子中间,把椅子塞到桌子下面,可以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动物口罩,请爸爸妈妈帮你把口罩戴上。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

  四、口罩秀。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模特歌,请你们戴上漂亮口罩,我们一起来走模特路。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两两组合走模特路,展示自己的口罩。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漂亮口罩送回区角星光大道,我们下次再来走模特路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以层层递进的提问为主线,关注幼儿的经验,以猜想、讨论的方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相信本次活动后,幼儿在共用生活用品、同吃一根糖时会有很多的顾虑,将会避免很多不卫生的现象发生。本活动幼儿不仅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预防感冒,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情感体验,实现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标。

  活动中,突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观察,讲述。幼儿参与很积极,对故事充满了兴趣,讲述主动、讨论交流很踊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小游戏“我来做,你来猜”,预期目标是希望快乐的游戏气氛在幼儿注意力即将分散时,又一次抓住孩子的心。让幼儿更形象地感知感冒的症状,使得活动流畅自然。活动中,这一环节火候不够,但目标实现还不错。

  引导幼儿讨论“预防感冒的方法”这一环节中设计的小奖品,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幼儿纷纷根据生活经验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争先恐后、气氛热烈,说出了很多方法,目标实现较好。

  一次活动的目标实现好坏不仅仅限于本次活动的结束,道理孩子们是明白了,但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因此,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督促幼儿,使目标更好、更深入的实现。

  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孩子的有些回答做出的回应和评价还不够及时、准确,师幼互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42、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蚕》反思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转暖,蚕宝宝们相继破壳而出,一条条黑黑小小的蚕引来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每天总有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唤自己的同伴,惊喜地转告自己发现的秘密。《指南》中提出,要让孩子们学会关心小动物,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树立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由于蚕是一种便于饲养又可以触摸的小动物,为此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养蚕计划,以便使孩子们萌生饲养蚕的责任心。在幼儿担负饲养蚕的过程中,他们和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蚕如同他们生活中一个个亲密朋友。于是我们便选择蚕这容易获得的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旨在有目的、有意识地引领孩子走进蚕的生活世界,使之成为孩子主动学习的“主角”。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及其外形特征,体验生命的多样性。

  2、喜欢蚕,乐意用多种方式表现蚕的生活习性。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材料准备:

  1、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范例作品

  2、准备能表现蚕宝宝的各种物品如:绘画工具、彩泥、餐巾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 和幼儿谈谈蚕宝宝的生活,激发孩子创作的欲望

  2、师:蚕宝宝从小到大会变成各种样子,真有趣,我们今天来做做蚕宝宝,好吗?

  探讨交流:用什么方法做蚕宝宝好呢?

  在幼儿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想法。师适当提出质疑,和幼儿一起商量解决活动前的有关事项,如需要哪些材料等等

  3、教师介绍准备的材料,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和表扬。

  4、请幼儿欣赏好的表现方法。

  活动反思:

  虽然没有看到蚕宝宝变成飞蛾。但喂养蚕宝宝的过程却是难忘和快乐的。在活动中,每一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这几只蚕宝宝,每个小朋友都去观察、探索蚕宝宝成长的过程了,在最后的过程中,老师让孩子带着成功的喜悦而结束人生第一次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遗憾。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