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课教案《打造梦想》
大班美术课教案《打造梦想》
1、大班美术课教案《打造梦想》
活动目标:
1、说出“我想变成…”的想法。
2、学习小组协作运用材料进行创作。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导入:举我、起你的手,我们一起数一数,今年我几岁?(儿歌:今年我几岁)
2、慢慢的小朋友都长大了,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1)幼儿讨论:如医生(带给大家健康)
歌星(带给大家快乐)等
2)为什么想做……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呢?(重点从装束上讲)
3、哦!我发现喜欢做…和…这两种职业的人最多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造我们的梦想;
我们可以分为两组:
想做…的坐这边;想做…的坐那边;来!做…的我们一起来摆摆….的pose(谁最像)请这个小朋友做模特,我们…组的小朋友把他的身体描下来,再一起合作把他装扮得更漂亮,更象一点。
4、好!现在,我们开始行动吧!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2、大班美术课教案《手指印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的绘画技能。
2、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变出各种形象的方法,并大胆尝试,创造添画作品。
3、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注意画面的整洁。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细头的黑色水笔,多种颜色的颜料,抹布。
红色笔在白站白纸上画一个大的椭圆形的手指罗纹,黑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观察手印画。
欣赏手印画,说说图上有什么?有那些有趣的小动物?这些画与我们原来图画一样吗?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画的吗?
2、教师示范印画先用手指蘸上你喜欢的颜料,然后,在纸上印上手指印,还可以换一个手指和一种颜色在印上几个手指印。提醒幼儿手指印不要印得太密,以免影响添画,使画面过于拥挤。
去洗手间洗手并将手擦干净。
用黑色细头水笔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
教师在范例上添画,变出一只漂亮的孔雀。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相互欣赏、讨论。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动物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
3、大班美术课教案《蚂蚁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通过想象用绘画表现蚂蚁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对空间的表现能力。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的生活习性
2、图片-蚂蚁窝
3、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蚂蚁的特征。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它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后,师生讨论。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我们来画蚂蚁的家,先想一想刚才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干什么。
在想想它们住在哪里,把这个地方画出来,还要画出地上和地下是怎样连接的。
2、提醒幼儿画之前,先想好如何构图。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四、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4、大班美术课教案《贝壳》含反思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一个延伸课程,我们园在进行玩教具制作时进行了皮影的制作,我有幸参与了制作活动,在制作时幼儿也对我做的“鸡妈妈”产生了很大兴趣,并问东问西让我把做的过程讲给他们听,在制作完成后我为孩子们表演了这个皮影戏《蛇偷吃了我的蛋》,幼儿看过皮影后,对布上反射出的图像很感兴趣,并尝试着和老师一起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对光和影子的变化深深的吸引了。借此机会我们生成了光影添画——《贝壳艺术》。
我们地处海南,贝壳便是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贝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正是我们海南的独有特色,所以我选择贝壳为我这节课的主角。光影绘画表现事物的基础是光,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更别提作画了。光使物体呈现在幕布上的轮廓,让幼儿有自我想象的空间,敞开艺术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里任意翱翔。在教学实施前我们给幼儿欣赏了大量的图片,让幼儿有实际操作延着物体的轮廓绘画的基础,并了解在物体轮廓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线条变成精美的画面,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创作作品的意图。
幼儿有了以上的欣赏和铺垫,然后通过学习的方法,让幼儿探讨用不同种类的贝壳产生多种光影反射出的影子,幼儿通过影子描绘在纸上并加以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加强了幼儿创新能力,又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并描出贝壳在灯光照射下的影子轮廓,让幼儿根据轮廓大胆尝试创意添画。
2、体验光影添画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海星、螃蟹、海马、章鱼、投影仪、灯、白幕布、手电筒、纸、各种贝壳、油画棒、贴了透明胶的白纸。
幼儿在画画之前有描实物轮廓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活动《猜猜它是谁》
师:今天我们班来的一位小客人,们来看看它是谁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螃蟹的影子)
幼:螃蟹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引导幼儿尝试说出螃蟹的影子)
师:真聪明,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螃蟹(师幼儿一起验证)。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动物是谁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贝壳的影子)
师:我们一起请小客人自己出来我们看看它是谁好吗?——出示贝壳。
2、探索交流,引导幼儿用描线的方法描出贝壳的影子轮廓,并进行创意添画。
师:那么谁有什么好方法让贝壳的影子留下呢?
(幼儿交流讨论)
教学反思:
第一,课文要好好地读,在朗读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学科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共同解读教材,解读人文,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把学生的体验感受放在首位。在《贝壳》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学生的体验感受读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应当说,席慕容的这篇散文给培养学生情感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朗读过程中,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多,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感悟的共同作用下,全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朗读中,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们的感情变化,在赏读一些段落和句子时,许多学生都动了真情,有的学生眼眶都湿润了。
第二、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定位,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特别张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本课的设计中,有意识的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以学生的朗读感悟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全课;把学生之间讨论作为解决读文疑难的重要手段;用“找最喜爱的句子”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受文章的美;课堂小结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人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韩愈曾说,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今天看来,这只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形象了,在信息化的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教师应当是教学流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第三、应注意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而是师生对话的平台。就文学作品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在文学欣赏中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那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为什么非要学生对作品(课文)只能按教参或者老师的一种理解去记忆呢?让“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是违背人的审美心理规律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课文,老师只是拿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交流。例如:在前文所述的两个最喜爱的句子欣赏中,有的学生赞叹贝壳的坚韧不拔,有的感慨生命的短暂,有的赞美平凡的伟大,不一而足,我对他们的回答一一肯定,也许教参给定的答案很完美,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却是弊大于利。
通过《贝壳》的教学,使我对新课程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张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构建课堂教学的多元,把师生的平等的关系展示出来,走出技术设计的误区。
5、大班美术课教案《倒影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倒影画的基础上学习表现垂直对称的倒影,进一步感受对称。
2、巩固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3、通过活动感受倒影画对称、均衡与和谐美。
4、感受色彩对比。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倒影画。
2、小镜子若干、人手一份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倒影画,学习表现垂直对称的倒影,进一步感受对称。
1、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倒影。
2、教师出示倒影画,请幼儿观察。
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幼儿观察后回答:水中的倒影。
颜色一样、图案一样、能重合,我们说他们是对称的图案。
5、我们小朋友都画过对称的图,可是倒影它和我们平时画的不一样,他是倒过来画的?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6、出示一幅只有岸上图案的图,请几个幼儿尝试着来画一画。
7、分散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对称。
8、集中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倒影的方法:
(1)我是直接倒着画的。
(2)把纸转过来画就行了。
(3)我是对折描着画的。
9、教师肯定幼儿多种绘画方法。
二、引导幼儿巩固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1、在画倒影的时候看看老师还用了什么方法?(点彩)
2、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3、因为水中的倒影比较模糊,等会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
(1)画的时候要注意看清图案的位置,遇到不会画可以试试小镜子观察画面。
(用小镜子比一比能够知道大概在哪个地方绘画).
(2)岸上的景色尽量丰富些,不要雷同,尽量和同伴不一样。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表现绘画,岸上的景色和色彩可以丰富些。
帮助能力一般的幼儿完成作品,图案可以简单一些。
四、评价活动。
1、展示作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2、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讲,重点在倒影的表现上予以讲解,对于创作上有创新的孩子予以表扬。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6、大班美术课教案《未来的汽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车,了解车的基本外形和构造
2.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设计未来的车,尝试表现未来车的多功能和独创性。
3.体验大胆想象和自由创作未来汽车的快乐。
4.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师用材料:挂图"未来的车",各种汽车图片。
2.勾线笔、油画棒等。
经验准备:幼儿有乘汽车的经验,了解常见车的作用和特性。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未来的汽车
指导语:今天的汽车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你觉得未来的汽车还会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呢?幼儿讨论,回答。
二、探索发现
1、教师出示挂图"未来的车",引导幼儿讨论各种交通工具的功能和构造。
2、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心目中理想车的外形和本领。
3、翻开《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1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小画家们独特、大胆的想象,以及多样的表现形式。
三创作表现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自由创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
(1)将汽车神奇的地方画出来。启发幼儿将未来车的外形联系其本领进行创作。
(2)设计一个你喜欢的汽车标志,画在汽车看得最清楚的地方,并给设计的标志取一个名字。
(3)提醒幼儿为作品添画相应的背景。
四、欣赏评议,展示幼儿作画结果并布置墙饰
(1)幼儿介绍:未来汽车的本领、汽车标志。集中展示作品,并逐一欣赏。教师从幼儿作画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个方面作出评价。
(2)布置墙饰:未来的汽车。结束活动,师幼共同收拾整理材料。
活动延伸:
继续观察汽车的种类和本领,在美工区提供废旧物品,鼓励幼儿用立体的形式制作未来的车。
体会与反思:
新《纲要》强调选材的生活化,强调教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回归于生活,就是重复考虑了孩子的形象思维这个特点,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教育特点。于是,我选择了“汽车”这一交通工具,“汽车”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最熟悉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幼儿在成长中不断看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汽车及玩具,对汽车自然产生了兴趣与爱好。在活动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能积极的参与,可以看出幼儿对汽车知识是那样丰富,思维是那样活跃。
7、大班美术课教案《小树林》含反思
我们班的孩子在美术绘画方面的能力特别的弱,尤其是让他们自己想像创作,对他们来说是更难了。我们很多的孩子都喜欢模仿老师的示范画,或者模仿美工书上的示范画,如果绘画活动中,没有示范画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不了自己的作品,不知道应该怎么下手去画,这点是我们班孩子在美术绘画活动中最薄弱的,也是我们在今后要努力帮他们改正,引导他们的地方。
在上周的美术活动中,我们的主题是《我们的树朋友》,当然活动是围绕着树开展的,我们美术活动的内容是《小树林》,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感知树木的远近关系,用近大远小及遮挡的画法来表现,并能自己大胆运用多种方式来表现树的各种不同造型,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创作。因为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画法,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就让他们先观察实物,让他们站起来看向教室外在的树,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实物的方法孩子们很感兴趣,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发现了近大远小的规律。那接下来,我也给孩子们示范了今天我们画小树林的方法,通过范画的形式更形象,鲜明地知道小树林的画法。最后才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创设不同的树林的造型,可是我却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根本没有自己思考,而且把我刚才示范画,一模一样的画了下来,完全是模仿我的范画。只有个别几个绘画能力强,思维比较好的孩子能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操作速度需要比以前加快了,但是孩子们的作品却是完全一样的,甚至连颜色也是一样。
孩子出现这种现象不只出现一次了,多数的美术活动中多会出现,只会一味地模仿老师的作品,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完全有能力自己思考,作画,大班的孩子也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这种现象发生可能是孩子爱省事,按照老师的画一画就好了,所以今后在美术活动时,我们也可以有奖励,比如说最后把孩子画的画都展示出来,让孩子们欣赏比较,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画画的又好,又有新意,选出几个最好的,可以进行表扬或者奖励,可以奖励些五角星或者是孩子感兴趣的小礼物,这样可以激起更多孩子的绘画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画树,能表现树干、树枝及树冠。
2. 尝试用点、线、面的绘画方法装饰小树林,体验装饰小树林的乐趣。
3.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反思:
这次的绘画活动是让他们画小树林,活动之前,我先给他们讲解了各种树的画法,要求有树干、树冠和树叶,希望他们画出各种各样的树,并且给他们讲解了近大远小的绘画方法,之后就让他们自由想象作画。
8、大班美术课教案《热闹的新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大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过年时热闹、开心的情景,并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2.感受新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纸、水彩笔;新年的喜庆音乐;教师事先画好的一幅关于热闹的新年的简笔画
2.经验准备:请家长在新年期间带领孩子一起去参与各种庆祝活动。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重点: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和绘画的形式将过年时热闹、开心的情景表现出来。
难点:学习用某一符号表示不会画的事物,画面内容能紧扣主题,会用恰当的词语连贯完整的进行讲述。
2.指导要点通过谈话回忆、绘画的形式将过年时热闹开心的情景表达出来,讲述时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词汇、连贯完整的语言。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你和爸爸妈妈都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呢?做这些事情时你心里的感觉怎样?
2.绘画:热闹的新年教师:新年可真热闹,你们在新年里都做了好多开心的事情。下面就请你们将这些事情先画出来,再用一段好听的话告诉你身边的朋友,让大家和你一起共同分享快乐热闹的新年吧。
(1)幼儿作画(简笔画)播放新年的喜庆音乐,为幼儿营造一个热闹喜庆的氛围。绘画时提醒幼儿注意将主要的角色、事件画在突出的位置;不会画的事物用某一符号进行记录。
3.讲述
(1)分组讲述:
画好的孩子可以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轮流轻声讲述,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的发言,提醒幼儿讲述时要紧扣主题,用上恰当的词语,连贯完整的讲述。
(2)个别讲述:
请出画面主题内容突出,讲述时有代表性的幼儿进行个别讲述。
(3)评价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从画面表现力和讲述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如:画面是否突出快乐、热闹的新年主题,画面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会用某一符号表现事物;讲述时是否会用恰当的词语,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4)教师结合事先画好的简笔画进行示范讲述。
4.活动延伸:将幼儿的绘画作品粘贴出来,并请父母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展示在主题墙上与同伴共同分享新年的热闹和开心。
评价要素
幼儿的画面是否主题突出,讲述是否连贯完整。
活动建议
请家长将新年期间带领孩子一起去参与的各种庆祝活动以图画和照片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布置成主题墙饰:热闹的新年。主题结束后可将这些资料收集整理制作成幼儿自制小书:《热闹的新年》
活动反思
1、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为了给孩子们的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认识新年——迎接新年——庆祝新年——长大一岁了”四个环节入手,通过组织谈话、歌曲和儿歌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亲手布置活动环境、制作新年贺卡进一步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以开联欢会的形式庆祝新年,体验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最后以谈话形式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的意义。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个爱学习、有礼貌的乖宝宝。当谈到“我又长大一岁了”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这个说:“我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了。”那个说:“我能帮爸爸妈妈干好多事,能扫地板,还会穿鞋、提裤子-----”还有的说“我不用大人抱”“我会给爷爷奶奶搬椅子”,还有的孩子 “我能帮老师收拾玩具,给小朋友系纽扣”,还有的说“我能自己画画了”------每个孩子的话语都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预设的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说明这个主题活动选得好,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对以后开展主题活动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在这次主题活动中,老师的理念进一步更新,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幼儿的活动,达到了资源共享(材料、环境、方案……),通过合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提高了老师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老师的参与意识。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这次活动,不单是老师和幼儿互动,也让家长积极地“动”起来,主动参与、配合到我们的活动中。A、要尊重家长。B、向家长介绍配合工作的方法。C、让家长参与的目标要明确,任务不能过于频繁。D、活动后展示成果,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参与使孩子得到了什么、知道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 使家长变被动接受为自动参与。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过新年啦”这个主题活动的确立,附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所以整个活动开展得很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一直很高,预期目标完成得很好。但在开展主题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认识新年时,因为幼儿年龄小,对过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很少甚至没有,我们只是通过谈话、儿歌、歌曲和一些简单的图片来开展活动的,对孩子来说有点说教,所以掌握起来很吃力,虽然最后孩子都会说了,但是,是通过老师反复地“填鸭”才获得的。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多为幼儿考虑一些,多为幼儿准备一些直观的影相资料让幼儿观看,让幼儿亲眼看见、亲自感受,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人们庆新年的一些活动和习俗,直接地获得知识和经验,像后三个环节一样“直观性”强一些、参与性多一些、操作性多一些,老师的“说教”、“填鸭”少一些。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亲自感受同“说教”、“填鸭”相比,结果一样,但过程不一样,对幼儿的发展也不一样,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幼儿的能力发展了,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活动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多了。
9、大班美术课教案《美丽的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发生的。
2、能大胆的作画,充溢画面,画一条大鱼。
3、培养同学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鱼的课件、图画纸、水彩笔和油画棒。
2、知识准备:鱼类的知识。
活动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小朋友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并充溢画面的大鱼。
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活动方式:
集体个别
活动过程:
一、开始局部:
1、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好,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听谜语,边听边想,听完了以后再回答问题。
从不离水,摇头摆尾,鳞光闪闪,满身珠翠
2、你真聪明!你怎么猜出来是鱼呢?
出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3、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
教师:小朋友们,就让我们跟随小鱼胖胖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
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鱼一样玩一玩。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让我们每个小朋友保护鱼类的同时,也保护它的家。
4、教师: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
(1)小朋友说,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2)认识不同形状的鱼的特点。
教师小结: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3)比较:认识大小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从大海的深处请来了两条鱼,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不同?(小朋友:一大一小)好,现在我将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你们仔细比较,哪条鱼放在画面上更合适?更好看?(出示两条鱼)
请你们举起你们的小手,在你的纸上试着画一条充溢画面的大鱼,并研究一下如何将鱼画大,最后将你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体会如何将鱼画大:(小朋友进行画大的感受)
小朋友回答教师小结:作画时应有正确的作画习惯,敢于充溢画面并画大。
欣赏艺术作品
指导说出鱼的变、加、色三方面的变化,就把鱼变得更美了。
5、幼儿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教师:今天每个小朋友画一条又大、又美丽的鱼,看那个小朋友给小鱼设计的衣服最漂亮,先想一想,然后抓紧时间画。
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二、结束局部:
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鱼。
2、师生互评
3、海底漫游(师生一起进行)
教师带领小朋友听音乐到海底世界去游玩,看谁的动作最像小鱼,将你的小鱼展示在珊瑚礁上,小朋友围坐欣赏。
教师小结: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朋友。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本此活动在设计的时候就注重了幼儿的自主创造,这条大鱼是幼儿喜欢的任意一条鱼,它身上的装饰也是幼儿自己所设计涂画的。最后,幼儿的作品还可以按一定的思路进行二次创作,比如把幼儿画的大鱼按轮廓剪下来,粘贴成海洋里的鱼群或是鱼的队列,看上去也很有趣。在以前的美术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学生被动模仿老师的范例而难以有自己的独特创意的现象。当然,这个活动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幼儿在分块时,有的分的太细,装饰时太密,不清楚;有的分的太宽,装饰时太空了,影响了效果,再如我在幼儿操作部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而忽视了对幼儿作品相学的破坏,对作品的内容提升不够。还有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在教具准备时稍有疏忽,水粉刷子太小了,在描线条的时候,有些幼儿很不细心,把线条描的很毛糙,会描到外面去,多出很多的小线条,影响了画面的效果。这些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遍,我会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参与度,为幼儿自主活动提供条件,根据活动需要为幼儿提供交流机会,要使幼儿情绪积极愉快,乐于参与到活动当中。
10、大班美术课教案《可爱的小狗》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中的鲜明风格,感受画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线条及造型美。
2、能尝试上述表现手法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品的线条美和造型美。
绘画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1、国画绘画工具和材料。
2、幼儿用书《可爱的小狗》。
【教学过程】
1、通过"福娃"认识画家的姓名。出示"福娃"并提问:
师:小朋友认识它们吗?
师:你们知道这些"福娃"是谁设计的吗?
2、欣赏画家的《可爱的小狗》
师:你看到这些作品有什么感觉?这些小狗可爱吗?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3、师幼共同讨论作品独特的表现方式。
师:画家是怎样画狗?用的是什么方法和材料?作品中使用了几种颜色?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样的笔触?你觉得小狗的什么地方被画得仔细逼真且和真实的狗很接近?什么地方被画得简单些且只是用简单的笔触勾画一下?画家为什么要这样作画?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4、教师小结:
画家笔下的狗,是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灵性十足,非常讨人喜欢。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中多种手法糅合起来的迹象,线条奔放而流畅,使人们享受到一种永恒的美。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指导幼儿尝试运用画家使用的笔法画一只小动物。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11、大班美术课教案《秋叶》
活动目标:
1、欣赏美丽的树叶,感知树叶色彩和线条的美。
2、了解各种装饰树叶的手法,进一步学习用简洁的线条和花纹装饰树叶。
3、在彩色叶面上细心地装饰,注意不画到叶片的外面。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梧桐、银杏、枫叶、枇杷树叶
2.这些形状的彩色树叶30张
3.这4种树叶形(大的)装饰过的各一张
4.风声一段
5.大树一棵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们喜欢不喜欢秋天呀?老师也非常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变得更美了,绿的、黄的、红的,色彩好丰富呀。
看这里的叶子有什么颜色?
你们谁认识这些叶子吗?
有谁知道这片绿的是什么叶子?是什么形状?
(总结)师:大家都说得很好,这些叶子呀,不但颜色很漂亮,形状也很好看,看不但有椭圆的、扇形的,甚至还有像销售已有的形状呢。
师: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风叶越刮越大了!
听!……这是什么声音啊!……风这么大。看!
拉开布帘,师指着地上的落叶师:地上有这么多的落叶,我们一起来捡落叶吧。
师:请小朋友来观察一下自己手中的叶子,它是什么形状的?
师:秋天的树叶真美,可是昨晚秋风姐姐告诉了我一个方法,能让树叶变得更漂亮,大家想不想看呀?
出示泛画,你觉得那片树叶装饰的最漂亮?为什么?
还有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片?为什么?
师: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书也变得和老师这的一样漂亮?好,那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把树叶变漂亮。
师:我们呀,想一想,画一画,想一想,画一画。
在画小圆点的时候,有些可以画的紧一点多一点,有些呢就画得分开一点少一点点和点之间的距离画的大一点,在画这个方格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方格可以一个隔着一个涂色也可以呀一个的格子斜对面的格子涂色师:秋风姐姐呀真聪明,能把树叶装饰的真漂亮,你能把你的树叶装饰的和这些一样漂亮吗?你想把你的树叶装饰的和这些一样漂亮吗?你想怎么装饰?请你拿了你的树叶端着小椅子到后面的桌上去画画,四人一组。注意不要把黑线画到叶子的外面。
等幼儿画完后贴到树上看!我们帮这个树打扮成了个五彩树,多漂亮啊。我们一起把这个树拿回去给教师的小朋友看好不好呀!
12、大班美术课教案《放烟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烟花的形状、色彩,感受烟花的形态。
2.学习用不同颜色的点画烟花。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烟花。
3.能用油画颜料盒水粉不相容所带来的特殊作画效果,对油水分离画感兴趣。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刷子、颜料
2.油画棒
3.白纸
4.范画
活动过程:
一、观看烟花课件,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
1.小朋友,让我来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像夜空中闪亮的烟花。
2.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问:①你看到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4~5个)(连续说了3个好听的形容词,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三位小朋友。)②这些烟花有些什么颜色?它是什么样子的?
(烟花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五光十色;烟花有绒球形、扇子形、蝴蝶形、它的造型各不相同。
有的烟花有一种颜色、有的烟花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七彩的颜色在夜空中显得更漂亮!)③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烟花?
(你的知识面真丰富。你了解的真多!)
3.小朋友讲了平时看到过的烟花,我这里还有些烟花。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烟花?为什么?(播放课件)①我喜欢这种烟花,像,妈妈的头发一样,像瀑布一样。有的长,有的短。
②颜色非常的漂亮,看看,有哪些颜色?这种烟花师从中间向外面炸开的。
③两个相同的烟花靠在一起,变成了一组漂亮的图案。
④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我们来数数看,有几个?大烟花小烟花同时升空,变成了一幅完美的作品。
4.我们认识了好多烟花,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来放烟花吧!当烟花四射的时候,就要摆个烟花的造型,定在那里,能做到吗?
(1.你真是一个发明家,你想设计这样的烟花,对吗?2.你的造型真是独一无二。)
二、幼儿学画烟花
1.这么漂亮的烟花,我真想把它画下来,谁愿意上来?这是彩色的油画棒,请选一支你喜欢的颜色试一试。
师:下面的小朋友也拿一支油画棒,直接在纸上画吧!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画好了,我们一起停下来。
4.看,小朋友的烟花和上面的烟花、线条有什么不同?
5.我们应该要怎样改变,怎样来补救?(加粗线条)
6.还是请你们来加粗线条,下面的小朋友仔细看。(幼儿作画)
7.哇,线条加粗后,变得更加清楚了。我们来看一下,这里有些什么烟花?
三、感受水墨分离的特殊作画方式
1.你们说烟花是在白天开放,还是在夜晚开放?
2.好,白天边晚上,看--这是什么?(黑色颜料和刷子)
3.教师示范:小刷子,手中拿,蘸一蘸,舔一舔,从上往下刷刷刷,从左往右刷刷刷。哇!好漂亮的烟花啊!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好,先请小朋友画好好看的烟花,然后再白天变黑夜。
四、幼儿作画全部画好后,带幼儿走下位置,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把泥头上的小红花黏贴在你认为最漂亮的烟花上。
活动反思:
在这次责任杯的教学中,我实践的是一堂看图写话《放烟花》,通过实践与反思我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看图。
要指导学生全面地看,即看整幅图的全貌;细致地看,即看整幅图的每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分主次地看,先看主要部分,再看次要部分。只有看得全面,才能写得完整;只有看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看的顺序明确,写的层次就会清楚;抓住了图的主体,写时才能突出文章重点。
当放烟花的图片出示后,我要求学生按要求看图。观察画面中的人物有些什么动作,记录下来。这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对画面的这要人物、事情做全面把握,也就是看主要内容。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把握图意的基础上合理展开。
但是,光理解画面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想开去,想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事物的发展和联系,想图所表达的含义。学生通过思考、想象,进而从静止的画面上概括出它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要会想象和联想,透过画中人物的表情、形态,分析、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语言动作,从眼前的活动场景,跳出画面,想象、联想事态发展的前因后果,使静止不动的画面变成一幅幅发展变化的的“动画片”。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生动形象,充满生气、富有真情实感,不会显得呆板和千篇一律。
课上我让学生给这幅画加上开头,虽然句式都是:“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但是,孩子们的用词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甚至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立即肯定了他能动脑筋用上好词语,但时间却不合理,我问:“白天放烟花能看得见吗?”这个学生笑了,在他的笑容中,我看到他已知道想象也要合理,要紧紧围绕图意。
我故意不写此次写话的课题,在课的尾声问:“如果让你自己加课题,你会加什么题目。”大多数学生看懂了图意,都加了《放烟花》,但有一位学生说《看烟花》,我立即问:“图的重点是突出‘放’还是‘看’?”
再次,指导学生想象要紧紧围绕图的中心。
三、师生演一演,帮助学生直观分析图中人物的动作。
为了帮助小朋友们突破本堂课的难点,我把静止的画面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帮助孩子们理清放烟花的全过程。不过,看小品也不是简单地一看了事,而是有层次地边看、边思、边记。我来演图中的爸爸,把爸爸一连串的动作表演出来,请一位学生演孩子,把孩子的神情和动作表演出来。其他的孩子也要仔细观察,并用上关联词,把这一系列动作串讲起来。
13、大班美术课教案《美丽的春天》含反思
教材简解:
大班的孩子已经知道了春天植物发芽、开花的基本特征。春天美丽又温暖,是小朋友最喜爱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如何来表现它的美呢?最直观的表现手法就是"看",把春天的美景画下来,永远保存。然而,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绘画的时候,孩子们实际上是在用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绘画对孩子的启蒙作用是相当大的。它能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促进他们语言功能的发展。
目标预设:
1、知道春天的美,理解写生的含义
2、尝试写生,体验集体写生活动的快乐
3、能够细致观察,选择美景进行大胆写生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的准备:了解春天植物发芽、开花的基本特征;对美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
2、物质准备:画夹、铅笔、橡皮、油画棒等人手一份;课件《写生》
重点、难点:
重点为:让幼儿理解写生的含义,将描写花、木、鸟、兽等生物的绘画称为写生。
难点为: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支起画夹,选择美景进行大胆写生。
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老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能摒弃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写生--语言引导--欣赏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 在以往人们总认为只有画家才可以背着画板去郊外写生,其实不然。因为写生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美术表现方法,而创造力是幼儿美术的灵魂,也是衡量幼儿美术活动质量的主要标准,所以让幼儿学会学生,意义重大。
设计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又是容易转移的,他们有时会对某些突然发生的事感兴趣。所以,老师先用课件来让幼儿理解写生的含义,在理解的过程中又让幼儿看到了春天的美景,然后带幼儿沐浴在大自然中,尽情写生,最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写生作品,体验成就感。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出课件的播放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幼:春天师: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春天很美,春天是开花的,春天发芽的……师:春天里我们可以干些什么呢?
幼:玩、春游、穿漂亮的衣服……师:哦,小朋友想了很多很多。春天里,还有些人在看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公园场景,有人在写生,写生的画面,作品与现实场景的比较)[析]:开放式的谈话,发散幼儿思维,帮幼儿轻松总结了春天的季节特征,初步建立了春天美的印象。
2、根据课件提问,激发小朋友的写生兴趣师:课件里的人在干什么?
幼:他们在画画师:他们在哪里画画?
幼:公园里师:他们画了什么?
幼儿:树和花(引导幼儿看看课件中画家画的画就是公园里的树。)师:真的吗?我们来仔细看看,哦,原来画家画的画就是公园里的树。他们画得真漂亮,那是因为春天非常美丽。你们像他们这样画过吗?
幼:没有师:其实啊,他们的这种绘画方式叫写生。我们将描写花草树木、鸟、动物等能动的,有生命的东西的绘画称为写生。写生画的都是你看到的美丽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的而不是画面上的。
[析]:教师利用课件、采用启发式的提问,让幼儿形象地理解了写生的含义,课件中让幼儿看到了春天的美景写生方法,为幼儿起示范作用。
3、幼儿尝试外出写生,教师指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找到美丽的景物画下来,并对其画的布局进行指导等。
师:今天,外面的阳光真正好,我们也去找找外面的美景,把美丽的春天画下吧!请带好你的画夹,你的画夹里老师已经给你准备了你所需的画画材料。
请听清楚要求:小朋友排队走到学校的小公园里,先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找到你认为美丽的景物画下来。
[析]: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需要配班老师的帮忙,给予幼儿及时的帮助与指导,让幼儿沐浴在大自然中,尽情写生,教材又贴近幼儿生活,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写生的灵魂在于观察,只有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出好的写生作品。观察时要引导孩子用"心"进行观察。
4、作品鉴赏:把孩子们的写生作品展示出来,一起欣赏。
[析]:最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写生作品,让幼儿体验自己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当了一会小画家,激发幼儿对画画的热爱。
编后语:
幼儿写生能较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它不是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的。在美术写生活动中,老师要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运用语言和情感,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14、大班美术课教案《学做点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面粉、面团的特性,了解发酵粉的作用。
2.初步学习用搓、拉、压、卷的技能制作点心,探索和出软硬适度的面团。
3.培养幼儿制作点心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面粉、面团、发酵粉、水、芝麻、馅、各种面粉制成的点心。
2.擀面杖、圆形筷子、盆子若干。
3.课前组织幼儿洗手,进行桌面消毒。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忆,引起幼儿制作点心的兴趣。
小朋友们看,盆子里有什么?面粉可以做什么?你吃过哪些用面粉做成的点心呢?(教师出示幼儿说到的点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做点心。
二、感知面粉的特性,了解发酵粉的作用。
1.观察面粉请你们将面粉捏一捏、闻一闻、看一看,然后告诉大家面粉是什么样的?
(1)幼儿观察,自由交谈。(提醒幼儿不要将面粉撒了)
(2)小结:面粉是白白的、细细的、软软的、没有气味,它象糖、象盐、还象雪花。
2.介绍发酵粉的作用。
(1)出示发酵粉,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什么?请你们看一看、捏一捏、闻一闻。
(2)介绍作用:
做点心时加入发酵粉,可以使做出来的点心既蓬松又柔软。
(3)引导幼儿按一定比例放入发酵粉。
三、感知面团特性。
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些干的面粉变湿呢?
(1)请幼儿示范,观察水量和面粉湿度的关系。
干面粉加入少量水一揉,变成了什么?水加得越多,面团越是怎么样呢?
(2)幼儿操作,探索和面的方法。
鼓励幼儿边和面边交流和面的感受,如:加水时要一点一点,慢慢的,边和边加;面粉太湿就会导致太软而不成形;面粉太干就会导致太硬而不易揉捏。
(3)了解使干面团变湿、湿面团变干的办法。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干面团变湿、湿面团变干?
幼儿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4)幼儿继续操作,和出软硬适度,有一定弹性的面团。
四、学习制作花卷的技能。
1.出示花卷,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们猜猜,花卷是怎么做出来的?
幼儿自由讨论,集体交流。
2.小结示范:先把和好的面团拉长,搓圆后压扁,从一头小心地卷起。
3.全体幼儿操作,重点辅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花卷的制作技能。
五、自由想象、创造性地制作点心。
你还想用面团做什么?
1.幼儿操作:自由玩面团,鼓励他们边玩边交流,引导他们相互学习。
2.交流经验: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
幼儿成果:
(1)将面团搓成球,滚上芝麻,做成麻团。
(2)将三根搓长的面条绞在一起,变成麻花或油条。
(3)将面团搓成圆球,用擀面杖压扁,包上馅做成包子或饺子。
3.欣赏制作成果: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点心拿到食堂加工蒸熟,给幼儿品尝。
活动建议:
活动前请幼儿在家观察妈妈和奶奶是怎样做点心的。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玩橡皮泥的时候,最爱做花卷、馒头等点心,在捶打、揉捏橡皮泥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学做简单的点心,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本次活动不是简单满足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性,而是在幼儿目睹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的全过程后,让幼儿亲手揉面团,运用搓、拉、压、卷等技能熟悉面粉的特性制作面食,使幼儿获得利用面粉特性进行制作的技能,从而使幼儿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将科学、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幼儿制作点心,更是让幼儿体验到了制作点心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5、大班美术课教案《我爱大自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多通道的参与,激发幼儿感谢自然的情感。
2、乐意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自然风光图片幻灯;雨伞3把;颜料、画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看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1、听音乐入场:让我们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吧。
2、看图片,提问:你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美景?(温暖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绿油油柔软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广阔的大海、可爱勤劳的动物们……学一学小朋友好听的词语)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感谢雨露滋养生命,感谢森林给予我们清新的空气;感谢河流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感谢小鸟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感谢花朵为我们装扮生活……生活在这么和谐的自然中,你觉得幸福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感谢、保护大自然呢?
4、幼儿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教师启发幼儿用宣传画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想法。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画下来并展示给大家看,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乐意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大自然。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教师用了大量内容丰富的风景图片,让幼儿通过视觉的美的享受来激发了幼儿内心对美的向往,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赋予了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存根本,从细微处入手,激发幼儿内心对自然的感恩的情感。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儿合作完成伞面宣传画。
1、出示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伞)今天我们用请小朋友相互合作在伞面上画出我们感谢大自然的行动。
(1)数一数每把伞都有几个伞面,可以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合作绘画。
(2)邀请同伴并围成圆圈坐下。
(3)和同伴讨论决定你们小组绘画的主题。
(4)需要和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作品要完整,每个小朋友分配任务完成画的一部分。
2、幼儿邀请同伴并相互商量合作内容,确定合作主题,合理分工。
评析:幼儿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总是从与同伴的相互启发、讨论、学习中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就从幼儿自身的兴趣与特点出发,以合作在伞面画宣传画的集中绘画方式,通过商量绘画主题、确定分工,来达到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目标,同时,邀请同伴并与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又从隐性的层面,让幼儿学习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
3、幼儿合作完成宣传画,教师指导个别幼儿合理布局。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兼顾了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做,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展示幼儿成果,并请小组代表介绍作品内容。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
2、请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介绍你们画的主题是什么?想要宣传什么?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民主推荐的方法决定了介绍的代表,让幼儿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了合作、交往的技能。
四、向周围的同伴宣传感谢自然的行动,愉快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撑起这把特殊的感谢自然宣传伞,把我们的行动宣传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吧,让我们一起出发!
评析:美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艺术表达是自由的表达是创造性的表达。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促使了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行为习惯。在本次活动中,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感恩自然,告知同伴这些都是与自然、同伴交往的方法,体现出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幼儿的画面与讲述可以看出,幼儿都有着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真切自然的表达方式,童真美好的心灵愿望。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从小事做起,珍惜自然资源,关爱自然生物,努力用行动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处处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先让幼儿通过看、听、说来感受自然界颜色的丰富,再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材料来表现七彩自然,各组幼儿自由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绍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活动中老师还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大自然的景色展示于幼儿眼前,后与音乐欣赏结合,更加深了幼儿对色彩的感受,最后展示大师的作品又较好地激发了幼儿继续创作的愿望。总之,本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巧妙地将各种资源统合在七彩自然这一内容中,使幼儿获得了多元的发展。
16、大班美术课教案《爱心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颜色和图案间隔来装饰鱼;
2、体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条用不同颜色和图案装饰鳞片的大鱼(鳞片可取下)、一幅背景图;
2、每人有一份绘画材料(绘画本、画纸、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桶、油性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美人鱼呀?小朋友回答。好,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与美人鱼有关的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老师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有一条小河里住着许多小鱼,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呢?(出示背景图、答对奖小红花)
河里的小鱼这几天不高兴,因为它们发现另一条小河里的鱼有彩色的鳞片,会闪闪发光,可它们身上却没有彩色的鳞片。
6月1日到了,美人鱼送礼物来了,问小鱼要什么礼物,小鱼看到美人鱼身上也有漂亮的鱼鳞,在太阳光下面闪闪发光。一条小鱼说:“美人鱼,你真漂亮!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样美的鱼鳞那该多好呀!”美人鱼就取下身上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的说:“谢谢你。”
(二)欣赏讨论(答对奖小红花)
1、出示鳞片讨论:鳞片上有哪些颜色呀?它们是怎样排队的?小鱼穿上新衣高兴的笑了。
2、另一条小鱼也要一片美人鱼的鳞片,美人鱼取下一片更美丽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地说:“谢谢你!”
讨论:这一片和刚才的那一片什么地方不一样?为什么更美丽?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第三条鱼也想要,但不好意思向美人鱼要。但美人鱼还是取下一片鳞片送给它。
讨论:找找看,这片鱼鳞上的颜色又是怎样排队的?(红、黄、蓝)
除了颜色排队还有什么也是排队的?(花、园点……)
(三)鼓励独创、指导要点
美人鱼游呀游,把身上的鳞片全送给了小鱼,美人鱼身上没有鳞片。小鱼想:美人鱼把鳞片全送给我们,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小鱼,让美人鱼再穿上漂亮的衣服。
1、复习水粉画的画法
2、老师先示范,在引导幼儿自己在绘画本上构图绘画
3、再把画扩大画在画纸上,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图案装饰
结束活动
(一)展示作品、
将幼儿做好的作品贴在墙上,比比谁的美人鱼最漂亮。
(二)折纸(****)
讨论引入,老师先出示成品,然后边示范边讲解,幼儿跟着折。
活动反思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的一个过程。
整个活动我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幼儿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情境导入,让幼儿对鱼鳞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激发幼儿创作才能。活动中我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的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设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鱼鳞都送给了别人”我们怎样帮助小鱼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助人为乐情感,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他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鱼,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直观教学和幼儿操作法相结合。
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有些形式太固定勒了,限制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这还需要在反思后通过实践与经验的积累,以将活动考虑得更周到,上出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需要,更有特色的活动课,使幼儿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17、大班美术课教案《打造梦想》
活动目标:
1、说出“我想变成…”的想法。
2、学习小组协作运用材料进行创作。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导入:举我、起你的手,我们一起数一数,今年我几岁?(儿歌:今年我几岁)
2、慢慢的小朋友都长大了,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1)幼儿讨论:如医生(带给大家健康)
歌星(带给大家快乐)等
2)为什么想做……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呢?(重点从装束上讲)
3、哦!我发现喜欢做…和…这两种职业的人最多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造我们的梦想;
我们可以分为两组:
想做…的坐这边;想做…的坐那边;来!做…的我们一起来摆摆….的pose(谁最像)请这个小朋友做模特,我们…组的小朋友把他的身体描下来,再一起合作把他装扮得更漂亮,更象一点。
4、好!现在,我们开始行动吧!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8、大班美术课教案《我用画笔画家乡》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3.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及儿歌创编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家乡风景的背景图一张,家乡风景光盘一张,儿歌录音带,画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请幼儿观看.
1.老师:小朋友们,看这儿的风景美不美呀?
幼儿:美.
老师:上面都有什么呀?
幼儿:太阳,山,河水等.
老师小结:这是一副美丽的风景图,上面有太阳,山,河水,小船,树木,花草.可真漂亮!
2.老师: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图上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儿歌录音.
3.对照背景图,学习儿歌.
二、播放光盘,续编儿歌.
1.老师:小朋友们,儿歌里的家乡可真美.下面,随着老师的镜头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美丽的家乡吧.(观赏光盘)
2.老师:看看,老师的光盘里啊有许多儿歌里没有的景色.想不想自己创编进儿歌里呀?
幼儿:想.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儿歌.例:
绿笔画个大大伞,那是一棵树.
红笔画几个圆圈圈,那是大冬枣.
......
4.将幼儿编的儿歌小结.并总结一下每种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而对各种颜色进行复习和巩固.
三、绘画儿歌内容.
1.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可真美呀.给我们的家乡画张像吧.
2.幼儿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3.作品评析,欣赏.将其张贴于美工区,举办"我的家乡美"小画展,并邀请小班幼儿欣赏.
附儿歌:
我用画笔画家乡
小画笔,真好看.
红,黄,黑,白,绿,
紫,褐,橙,青,蓝.
红笔画太阳,一个圆圈圈.
蓝笔画小河,三条弯弯线.
褐笔画个小片片,那是小帆船.
黄笔画个大三角,那是一座山,
各种画笔一起画,
那是家乡大花园.
19、大班美术课教案《美丽的青花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课件《美丽的青花》,感受青花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2、尝试运用线条大胆地在鸭蛋上表现青花图案。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美工活动创作的乐趣。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活动前欣赏过青花瓷器。
材料准备
1、鸭蛋人手一个、青蓝色颜料、棉签、抹布、水彩笔(深蓝色、浅蓝色)、用油泥和瓶盖制作的底座。
2、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古筝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欣赏、感受青花的美。
1、观看课件
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你喜欢哪张图片?
2、幼儿讨论:为什么喜欢那张图片?(从图案感受青花的美)
3、了解青花:
教师小结,给孩子讲解有关青花瓷的知识。
4、今天我们一起用青蓝色的颜料来装饰一下鸭蛋。
启发幼儿:你想在鸭蛋上画什么?你会用什么图案来表现?
二、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自主选用绘画材料、工具,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创作活动。教师巡视,进行适当的指导。
三、作品展示、评价。
1、你最喜欢谁画的青花蛋,画的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2、请你和老师、同伴讲一讲自己的画。
3、与同伴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精致盘子,走进了家家户户。而那些富有传统文化的青花盘,被越来越少的人所青睐。所以,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感受白底青花独特的色彩美和对称美,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美丽的青花蛋》。
本活动我通过图片欣赏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青花瓷的特点:蓝白相间的颜色特点和一定规律的花纹排列。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孩子们对青花瓷都特别的感兴趣,他们觉得青花瓷特别的美,所以孩子们都愿意去观察,去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次活动是让孩子们用棉签蘸水粉在鸭蛋壳上画画,这是孩子们第一次通过这种形式来画画,所以孩子们都觉得特别的新鲜,整节活动下来孩子们都处于比较积极地状态下。从孩子们的作品来看,大多数孩子都掌握了青花瓷蓝白相间的颜色运用和中心对称这种画画的方法。
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我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了“中心对称”的作画方式,突出了重点。我特意自制了一个“中心对称”图案非常明显的青花瓷盘,让幼儿先认准“中心”,接着用“找一样的图案”的方法,让幼儿逐渐理解“中心对称”的方法就是:以中间的图形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面对面用一样的图形来装饰的方法叫中心对称。在幼儿初步理解中心对称的基础上,我还给幼儿上来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检验幼儿掌握中心对称的情况,另一方面,起到给幼儿示范操作的作用。其次,在作品呈现的方式上,我考虑了色彩与内容的搭配以及作品的呈现效果。青花瓷的色彩是白底蓝花,我给幼儿准备的课件、盘子插座都是“白底蓝花”的色彩搭配,作品本来是呈现在嵌体板上的,我考虑到如果把作品放在插座上,作品会更具美感、整体效果会更好。最后,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习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知道一次性的盘子还能变废为宝制作“青花瓷盘”呢。
同时,在活动中,我也发现还存在不少的问题:1、在给幼儿介绍课件磁盘花纹的时候,没有用简浅易懂的语言,解释不到位。2、幼儿在装饰过程中,还有个别幼儿围绕中心进行装饰,不能很好的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来有规律的进行装饰;3、在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时,太随意,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这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开始孩子们的座位安排,一开始我是让孩子们按画画的座位来进行欣赏课件的,这样的座位安排使师生间的互动并不是那么的紧密,应该先将孩子们的座位排成半圆形状,让孩子围坐在老师的身边,这样可以活跃师生间的互动,然后等需要幼儿操作时在请幼儿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进行绘画。用中心对称来装饰圆盘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为了能让幼儿更加透彻的理解中心对称这个方法,在活动中我觉得自己还应该更放手的让幼儿去探索,去发现中心对称的这个规律,在孩子们画之前教师也有必要进行一次现场的示范。在最后当有的孩子画好,有的孩子还没画好时,我在这个环节中处理的也有些不当,应该及时组织好那群已经画好的孩子,比如带领他们一起去看看别的孩子画的青花瓷盘,而不是让他们坐在位子上干等,在最后进行的作品评价中,我应该围绕着这节活动的中心对称这个装饰方法来进行评价,那样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
20、大班美术课教案《变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创造性地绘制面具。
2.小组协商完成游戏,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自制面具(眼睛和鼻子处挖洞)、炫彩棒、勾线笔、川剧表演的视频、供幼儿欣赏的面具作品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川剧表演“变脸”
1.欣赏第一遍后讨论:这位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他是怎么表演的?
2.欣赏第二遍后讨论:你们看见他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脸(红、蓝、黄、黑、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他一共变了几次脸?
3.教师小结:这位演员表演的节目是川剧的“变脸”,川剧的“变脸”就像我们中国的京剧一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宝贝”,人们把“变脸”称为绝活。
二、欣赏面具作品
1.师: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变脸”的游戏?玩游戏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不同颜色的面具。
2.师(翻开红脸面具):这种面具是什么脸(提醒:什么颜色最多就叫它什么脸)?这张面具上的红色最多,所以我们就叫它红脸。
3.师(翻开蓝脸面具):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什么脸?蓝脸上有很多不同的蓝色,你能说出这些不同蓝色的名字吗(深蓝色和淡蓝色)?
4.师(翻开黄脸面具):黄脸面具上全是黄色吗?你们能不能找一找黄色的朋友(橘红色和柠檬黄)?
三、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
1.师(拿出空白的面具):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面具做得真不错,可是面具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没有变化,我们来玩“五官变变变”的游戏。谁来说说眼睛能变成什么?
2.师:左边的眼睛变成苹果了,右边的眼晴可以变成什么(当幼儿说不出来时,教师可以适当举例,为幼儿提供参考)?
3.师:眼睛变好了,该轮到鼻子变变变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每当幼儿说出一个图案时,教师就在空白的面具上进行填画)。
4.师:“五官变变变”的游戏真有趣,嘴巴已经等不及了,你们快想想嘴巴能变成什么?
5.师:现在面具上的五官都画好了,我们已经有了红脸、蓝脸和黄脸面具,现在我们来画绿脸面具,绿脸面具上什么颜色最多?
6.师:先找一支绿色的勾线笔将刚才画过的五官勾一下。然后,我们可以找一找绿色的朋友(淡绿色和草绿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变脸”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师:四个好朋友,每人完成一张面具。可以事先通过小组协商,每个人完成不同颜色的面具。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绘画步骤
◆提醒幼儿进行“五官变变变”的想象创作,在面具上画好眼睛、鼻子和嘴巴。
◆用炫彩棒为面具上的五官进行勾线(提醒幼儿为面具涂上颜色)。
◆为面具涂颜色时,提醒幼儿不要只用一种颜色,可以使用多种相近色。
3.进行“变脸”游戏四人一组拿好自己的面具背对观众,听着鼓声节奏依次“变脸”,每次“变脸”后同伴迅速说出面具的颜色。
4.延伸活动
师:变脸游戏可以四个人玩,也可以一个人玩(教师示范)。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21、大班美术教案《水果的梦想》含反思
幼儿分析:
随着大班幼儿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他们能较集中地关注并观察对象,把握整体结构和某些细微的特点和变化,孩子们的表征表现开始进入写实早期,但是幼儿的表现又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受和特点,且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迁移运用、创造表现的欲望,乐意不断地主动尝试、表现和创造。其次,在低结构活动中幼儿有初步的借形添画类的创意绘画的经验,但比较零散。基于对幼儿借形想象现有经验的分析,在欣赏交流环节中加重时间比例,帮助幼儿梳理借形添画的一些方法、提升经验,为后续的创作表现拓展思路。
素材分析:
在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下,孩子们对各种水果蔬菜的切面有了直观的了解,本次活动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借助水果的外形等特征,运用组合、方向变化、细节添加等方式,通过联想添加成为新的事物与主题构成有趣的情节,满足幼儿自主表征的需要,大胆创造新的、有趣的艺术形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感,推动幼儿创新品质不断提升。
过程分析: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以“梦想”为话题引出创意主题。
第二环节:体验创作,从整体的水果的借形想象,到部分的横截面的借形想象,即有形的拓展,也有组合创意上的拓展,为幼儿的创作想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梳理的方法。
第三环节:分享创意,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欣赏同伴的创意。
活动目标:
1、乐意想象,并借助水果的外形特征大胆进行表现和创造水果的梦想。
2、喜欢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想,体验创意的乐趣。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环境与材料:
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低结构活动中已有初步的借形想象的创作经验。
2、材料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
(1)橙子、香蕉、梨、苹果、猕猴桃五种水果的整体或横截面图片若干
(2)记号笔、固体胶
——教师操作材料:
1、教师演示用ppt
2、自制图书《水果的梦想》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关键提问:这两个字你认识吗?
你知道什么是梦想吗?
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
【设计意图】引出话题,调动幼儿兴趣。
二、体验创作
1、引出话题:
出示不同视角的橙子,或完整、或半个切开的、或一饢、或正面、或侧面。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视角的橙子,关注橙子的外形特征。
关键性提问:这些是什么?
这些橙子是什么样的?
橙子会有梦想吗?
橙子的梦想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观察不同视角的橙子,建立图形外形特征概念,为后续的借形添画奠定基础。
2、欣赏体验:
欣赏图片,欣赏橙子的梦想,并借助图片拓展幼儿思维
关键性提问:橙子变成了什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图片一:整个橙子的借形添画
(2)图片二:一半横截面橙子的借形添画
(3)图片三:四分之一横截面橙子的借形添画
(3)图片四:橙子组合的借形添画
小结:原来只要抓住橙子的这些特征,大胆想象,添画一些,就能帮助橙子把梦想一一实现,最重要的是还能将梦想变成一副美丽的图画,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从单个到组合,引发幼儿思考实现“梦想”的方法。
3、创作表现:
建议——
(1)你想为什么水果实现梦想?
(2)可以添上些什么?让梦想变成一副美丽的图画或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是否先思考再创作。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大胆进行想象创作,有创意。
(3)根据幼儿即时需要即时鼓励、启发和分享。
【设计意图】拓展思路,确定创作的主题,调动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分享创意
1、引导幼儿将水果的梦想进行展示
2、幼儿自主欣赏,分享同伴的创意
关键性提问:你为**水果实现了**梦想?引导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进行表述。
预设小结:根据幼儿创想的方式进行提升,同一个水果在大家的创意中实现了很多很多的梦想,不同的水果可能也会有相同的梦想,水果通过组合以后也能实现梦想……,原来实现梦想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能大胆创想。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与同伴分享水果的梦想,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低幼儿的创想过程和方式进行归纳小结。
3、小结:实现“梦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努力、需要坚持、也可能需要帮助,就像今天一样,我们用自己的创意,大胆的想象,帮助水果朋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加油!
【设计意图】高低结构的转换,引发幼儿后续创作的激情,将创作拓展为主题性、延续性、故事性……等等,使“梦想”而不仅仅在本次活动中。
活动反思:
1、我认为我此节课设计的比较合理,也是和我们孩子的房展特点,孩子接受的也很快,在课堂的反应也不错。
2、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理解接受的相当不错,整个活动中有游戏活动,孩子极感兴趣,能再快乐中吸取新的养分,他们愿意参与游戏,愿意主动学习。幼儿就是要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所以我们要把需要教给他们的东西穿插在游戏中,幼儿也愿和教师和同伴之间交往。
3、这节课的目标设计也不难,比较适合我班的幼儿,但是最后一个目标没有达到,洗水果,在这节课上没体现出来。
22、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变脸宝贝》
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经验,尝试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半边脸,完成脸部轮廓构图。
2、在欣赏的基础上,边设计边摆放调整,创造出不同的人物五官、发型。
3、感受合作的快乐,体验想象的乐趣,体会拼接的奇妙。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白色方形卡纸若干,油性笔、油画棒,剪刀若干,长形KT板一块,泡沫胶。
2、舞曲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感受音乐情境,展示各种半边脸的图片,引入主题。
老师:舞会开始了,来了许多的客人。奇怪的是每位客人都是露出半边脸,这是怎么回事啊?
老师:让我们也戴上面具。去参加舞会吧!面具该怎么做呢?
老师:看看他们的面具有什么特点?
老师:当你高兴的时候你是什么表情?参加舞会你又会做一个什么造型呢?
2、幼儿发挥想象,集体操作,播放舞曲。
3、教师巡回指导。
4、要求幼儿将设计好的半边脸用剪刀按轮廓剪下来。
老师:班上哪个小朋友的半边脸可以和你的拼在一起,变成一张奇妙的面具呢?
5、幼儿结伴,将剪好的半边脸相互拼接在一起,粘贴在KT板上。
6、作品展示,老师点评。
23、大班美术课教案《给恐龙洗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2、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恐龙?知道哪些恐龙的知识呢?
二、观察了解体型高大的恐龙特征,并启发想象洗澡方法。
1、出示恐龙震龙的课件,观察提问:
这种恐龙叫什么名字?
它喜欢吃什么?它长得怎么样?它长得这么高大,如果请你给它洗澡你会用什么方法?
2、经验拓展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恐龙?你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它长得怎么样?你会用什么方法给它洗澡?
三、示范点拨,拓展思维。
1、教师画出一只高大的恐龙启发思维:你们看,这只恐龙叫霸王龙,你会用什么办法给霸王龙洗澡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思路画下来,引导观察,渗透技能:这张恐龙洗澡的作品有趣吗?有趣在哪里?
3、教师总结:对了,我们作画的时候恐龙画得大一点,然后把自己想到的洗澡方法大胆地画出来,画面内容很丰富,又让人看得很清楚,用上漂亮的颜色或者各种线条,这幅画就很美。
四、幼儿奇思妙想,深化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创想绘画要求:现在请你们也来给恐龙洗澡,并大胆地把洗澡的方法画下来,要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洗澡方法,看谁想出来的洗澡方法最独特。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启发幼儿思维。
五、分享经验、深化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幼儿展示作品,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讲述给恐龙洗澡的方法。
2、教师激励评价,渗透讲卫生习惯教育: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那么多奇妙的洗澡办法。你们平时爱洗澡吗?洗澡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除了爱洗澡,还要养成哪些讲卫生的好习惯呢?
教师总结:对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经常洗澡,还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常换衣服,常剪指甲等,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在解决难点构图的问题上,我在黑板上先画了一只大恐龙,起到了示范点拨,拓展思维的作用。之后让幼儿在我的问题启发下,想出了各种给恐龙洗澡的方法,这样每个孩子选不同的地方进行表现,就轻松地解决了以恐龙为中心进行多主体构图的问题。在作画中教师引导幼儿将画面要丰富起来,用上漂亮的颜色或各种线条,使幼儿主动创想绘画,培养了孩子的表现力和想象能力。这一环节引发了课堂的另一个高潮。
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由于我们是第一次画恐龙。虽然他们对恐龙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恐龙的构图上,部分幼儿还是不敢下手。可是,后来也在我的引导下画出来了。可是恐龙的种类并不是很多,这一点让我深思: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首先对幼儿的作画水平或基础要做一定的了解、铺垫。这样,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4、大班美术课教案《荷兰的室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欣赏活动,体验作品热闹、欢快气氛所带来的快乐。
2、能大胆想象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了解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彩色画纸、线条笔。
2、《荷兰的室内》课件。
3、在活动室内展示“米罗”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找“哈哈镜”,丰富幼儿对夸张、变形的情感体验。
师:老师发现每天在自由活动的时间,总有许多小朋友喜欢去照哈哈镜,在照哈哈镜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就来照哈哈镜,看你发现哪些有趣的事。(集中幼儿)
提问:刚才你照哈哈镜子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我的头变大了,腿变长了……)
师:哦!你的……变了!……
小结:原来照哈哈镜时候,镜中的小朋友都“变形”了。
二、欣赏《荷兰的室内》。
(一)分组欣赏作品(小图),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画面,大胆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
师: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名画,欣赏时你可以与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当音乐停了,请你把手中的画轻轻地交给老师,好吗?
(出示完整图)
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欣赏画中的主体,感受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提问:
1、在这幅画中,最显眼、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最大的/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哪里?)
师: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最显眼的东西吧!
(局部出示)
2、你觉得它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为什么说它是……?
3、刚才有些小朋友说它是……,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
4、结合“照哈哈镜”的体验环节进行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照哈哈镜的时候,镜中的小朋友“变形”了,画中的这个东西也变形了,有小朋友说它是……,有的小朋友说它是……,原来同一个变形的东西,大家想到的都会不一样。
(出示完整画)
师:在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变形了?
幼:……变形了。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发现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
(三)色彩上的分析,提问:
1、这幅画有哪些颜色?(集体回答)
2、画面中最突出、最明亮的是哪里?它是什么颜色的?
3、背景是什么颜色的?
4、这些明亮、鲜艳的颜色和绿色、褐色的背景色搭配一起,给你怎样的感觉?
小结:这些颜色搭配在一起,使画面变得更明亮、欢快,充满动感,洋溢着快乐和热闹的气氛。
(四)出示PPT,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
师: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猜猜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随音乐逐一出示动画)
故事:这是lala的房间,每天lala都喜欢趴在窗台眺望远处的景色。窗外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房子耸立在绿绿葱葱的树林中,小鱼、小天鹅在河里嬉戏着,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这天,lala睡着了,房间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乐师拿着一把琴弹奏着动听的音乐,身子也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起来;在一边,一只小狗正滋味地啃着骨头;小猫正在玩线球;小蛤蟆真追逐着一条小虫;瞧!就连餐刀也会自己动起来,为苹果削皮呢!它们在房间里快乐地跳舞、游戏,热闹极了!
三、鼓励幼儿给作品起名字。
师:你们觉得这幅画有趣吗?请小朋友为这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1、你是根据画的内容来起名字的。
2、你是根据自己的感受起名字的。
3、你是根据画中的东西来起名字的。
四、介绍作品名称和画家。
师:小朋友起的名字都很好听,其实这幅画的名字叫《荷兰的室内》。
(出示作品名称)
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得吗?
(出示作者照片)
师:这幅画是一位西班牙画家“米罗爷爷”画的。同时,“米罗爷爷”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这幅画就是他在荷兰居住的时候创作出来的。
五、介绍画家的绘画风格。
(出示完整画)
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幼:这幅画很漂亮、感觉很高兴、很热闹、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幅画,因为米罗爷爷用了各种夸张、变形的手法来作画,他的作品总会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六、请幼儿欣赏米罗的作品。
师:米罗爷爷还用了这种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了许多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吧!
(出示米罗的作品)
七、幼儿创作。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小米罗”,向米罗爷爷学习,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一幅画,让别人看到你的作品,也会感受好玩和有趣。
八、评价幼儿的作品。
1、请个别幼儿出来介绍自己组的作品。
师:你画了什么?哪里也像米罗爷爷那样,用了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2、小结:小朋友都很棒,能向米罗爷爷那样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画画。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向米罗爷爷那样敢于想象、敢于创作、敢于表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精彩、更美好!
【活动反思】
在日常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知道了以往从“线——色——形”三方面进行对作品形式分析,缺乏了启发性的语言提问,出现了一个“牵着孩子走”的现象,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整个活动变得“机械化”,缺乏灵活性。
因此,我们吸取了以往的活动经验,通过借助“多媒体”和电脑剪接技术的运用,把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局部图像出现的形式,突出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与孩子一同走进《荷兰的室内》的意境中,并用大量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或提问,引导孩子大胆地把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想法进行表现、表达。如:“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在这幅画中,最显眼、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你觉得它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在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变形了?”通过提问与小结,把“体验”与“欣赏”相结合。如:“刚才有些小朋友说它是……,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刚才我们在照哈哈镜的时候,镜中的小朋友‘变形’了,画中的这个东西也变形了,有小朋友说它是……,有的小朋友说它是……,原来同一个变形的东西,大家想到的都会不一样。”
另外,在解释阶段中,为了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感受《荷兰的室内》这幅作品和画家的绘画风格,我们又一次运用电脑多媒体丰富的动画和音响效果和创编优美、动听的故事内容相结合,使孩子走进了富有幻想的意识境界,给予了孩子充满想象的空间,从而从多方面更好地感受作品,欣赏作品。
通过本次美术欣赏活动,我们知道:没有“实践”,就谈不上“反思”;没有“反思”,又怎能获得“发展”!其实,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研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我作为一名“研究型”的老师,不断地在别人的反馈意见中吸取她人的宝贵意见,并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方法,特别表现在语言简练、及时捕捉孩子富有启发性的语言等方面,使我从这个“教研活动的真实实习场”上得到磨练,促进成长。同时,通过这次的美术欣赏活动,让我感受到: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帮助孩子从多个层面上感受作品,理解作品及画家的绘画风格大大地提高美术欣赏活动的质量。
25、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三毛》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三毛》,帮助幼儿感受"三毛"这一漫画形象的独特魅力,引导幼儿了解旧社会儿童的苦难生活。
2、激发幼儿对漫画的兴趣,愿意去欣赏漫画、阅读漫画。
3、引导幼儿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4张,幼儿人手白纸一张,记号笔一支。字卡:人不如狗、瘦骨如柴,衣衫褴褛教学
活动过程:
一、了解幼儿对三毛的认识。
你认识三毛吗?你知道的三毛是怎样的?
二、教师介绍三毛。
三毛是张乐平爷爷设计的一个漫画人物,他很小就没有了爸妈,因为他的头上只有三根毛,所以,人家都叫他三毛。三毛从小在上海的街头流浪,饿了,就在街头垃圾堆找点别人扔掉的馒头、大饼什么的,冷了,就缩在墙角找些破布、破麻袋披在身上取取暖。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慢慢长大的孩子,当然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很有趣、很心酸、但是又让我们感到非常敬佩的故事。这样的三毛,你想认识吗?
三、通过了解三毛的"三根毛"的神奇,激发幼儿对三毛的兴趣。
首先,我们先来见见三毛的三根毛。三毛的三根毛可神奇了,生气的时候、难受的时候、高兴的时候,三根头发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
四、通过漫画欣赏,感受"三毛"这一漫画形象的独特魅力,引导幼儿了解旧社会儿童的苦难生活。
1、出示图一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三毛到底长什么样?
看了这张画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们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三毛:瘦骨如柴,衣衫褴褛
2、出示图二三毛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没有小朋友像三毛一样,希望能吃这么多碗米饭的?为什么你们不想要米饭?
3、出示图三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图上有谁?
在这样很冷的季节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他们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
你喜欢这位小姐吗?为什么?
这幅画叫"人不如狗"三毛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人不如狗"的社会。
五、发挥想象,画一画过上幸福生活的三毛。
夏老师觉得三毛太可怜了,如果三毛生活在现在,你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三毛?你把你的希望画下来吧!我来看看谁笔下的三毛最幸福、最快乐!
六、幼儿作品介绍。
延伸活动:
以上是三毛的两个比较心酸的小故事,你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有关三毛的故事,夏老师推荐你们去看张乐平爷爷画的《三毛流浪记》看好《三毛流浪记》可以看《三毛解放记》。
26、大班美术课教案《金色的记忆》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拾穗者》和认识色环,让幼儿了解秋天的色彩,并寻找秋天的主色调。
2、通过综合美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艺术形式自主分工及独立创作能力,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能自主分工,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协作绘画。
活动准备:
1、四张已画好的底稿画。(幼儿前一次活动画好的)。
2、色环卡和挂图《拾穗者》
3、水粉颜料、水粉笔、腊光纸、有色纸、皱纹纸等。
4、胶水、小盘子和奖励孩子的五角星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拾穗者》请幼儿欣赏画面以及画面的色彩并简单的介绍这幅画(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米勒的作品)。
1)图中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秋季)
2)图中画了什么?(画了三位农妇在拾穗子)
3)图中都有哪些丰富的色彩?(淡黄色、橘黄色、柠檬黄、黄绿色等)
4)在这幅图中哪种颜色最多或是以哪种颜色为主?(黄色)
2、出示色环,请幼儿仔细观察。
1)与幼儿共同寻找属于秋天的颜色,并共同探讨它们的名称。
2)在观察中,使幼儿了解秋天的颜色属于暖色调,并知道暖色调的色彩组成。
3、和幼儿一起逛《五彩超市》,分成四组,每组小朋友自己商量,选择各组想要的材料完成前一次活动的作品。
在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
1)找准暖调的颜色。
2)请幼儿自己分组选择各自的需要的材料,完成前一次活动的作品。
3)在幼儿选择的时候,提醒幼儿定好画面的主色调,大胆作画。
4)在幼儿作画时鼓励幼儿,“你们是最棒的!”给画的好的幼儿奖励五角星。
4、幼儿和教师共同讲评(体现以幼儿为主的美术活动)
27、大班美术课教案《名字里的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并知道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含义。
2.让幼儿在欣赏各种不同形式名字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名字的字型和意义设计一幅名字画。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创作。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事先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些民间花鸟名字画、艺术签名、范例、以教师的名字设计的名字画作品。
2.经验准备:每个孩子回家询问自己名字的意义,并用“访问调查表”进行记录。
3.学具准备:人手一份黑色记号笔、8开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参观画展引起幼儿兴趣
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展出的各种民间花鸟名字画、艺术签名,并总结名字画的特点:这些奇特的画都是用人的名字画成的。
(一)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画展呀?里面有许多有趣奇特、和以往不一样的画呢。想不想跟随老师去参观一下神奇的画展呢?(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画展作品。)在这些画里都藏着秘密呢,你能找到它吗?
(二)哦,这里面都藏着人的名字呢!名字里还藏着鸟、花、龙一些动物和植物呢。有些名字就像小桥,有些名字像水草,这些美丽的图案就变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名字画啦!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体会名字中包含着长辈对自己深深的爱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名字的“访问调查表”,能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楚地讲述名字的意义。
(一)你们有没有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
(二)我们的名字都很特别,昨天我们调查过了,大人为什么给我们起这个名字?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幼儿相互交流)
(三)刚才,你们已经和好朋友交流过了你名字的意义,现在有谁愿意告诉我们大家呢。(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回答)
(四)原来呀,我们的名字包含着长辈对我们的祝福、愿望以及深深的爱呀!(教师点出名字的含义)
三、介绍名字画,及其创作要求
出示范例作品,向幼儿介绍名字画的创作要求:根据名字的字型和意义进行装饰设计。
(一)小朋友,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教师进行自我介绍)老师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老师的画里有些什么?(出示教师的范例作品,幼儿自由讲述)
(二)我叫“黄爱琴”,“黄”看起来像一块田,黄又是黄颜色的黄,使我想到了春天里有黄的迎春花,油菜花,等;长辈们给我取名“爱”,希望我美丽可爱,有爱心;琴是弹琴的琴,琴声会发出许多小音符。我是根据名字的形状和意义装扮自己的名字的,你们瞧,这就变成了一幅名字画!(教师结合范例讲解创作要求)
(三)每个人的名字都可以变成有趣的画,你会怎样装扮自己的名字呢?找个朋友去说一说吧(幼儿讨论交流,并知道名字要写得大些才显得画面饱满生动。)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介绍作画材料以及作画场地。
(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卡纸颜色,进行创作。(播放《百家姓》音乐)
(三)教师指导:根据名字的字型和含义,大胆、夸张地进行装饰。
五、展示作品、幼儿交流
我们的作品也参加画展啦,你最喜欢哪幅画?(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展板,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布局、装饰的外形、名字的含义互评作品。)
六、活动延伸:幼儿为家长、伙伴创作名字画
今天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很多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你的小伙伴。你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也变成一幅有趣的画呢?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尝试设计、装饰自己的名字,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展现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别有新意的名字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提出幼儿可以只装饰名字中的某一个字,但最后只有一个幼儿装饰了一个字,其他幼儿都能把全名装饰出来,说明幼儿很喜欢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得到了发挥与展示。在最后展示评价过程中采用自评与互评,促进了幼儿的个体发展。幼儿在课堂中非常活跃,对美术课很感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绘画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教育目的。
28、大班美术课教案《会跳舞的精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摆脱幼儿绘画样式的概念化,画出有姿势变化的人物造型。
2、通过活动,知道关节被牵动时,人能做出许多动作。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大胆表达的能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纸偶公仔4个。
2、节奏感强的音乐带、录音机。
3、水彩笔、八开画纸。
4、即时贴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活动兴趣。
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些新朋友,大家瞧瞧它们是谁?(出示纸偶)模仿纸偶精灵的声音:听说大(1)班的小朋友跳舞非常棒,你们能教我们跳舞吗?老师鼓励幼儿当小老师帮助纸偶精灵学跳舞。
2、通过摆纸偶动作,感知丰富的姿体变化。
(1)幼儿自由组合(分成4小组)进行摆弄纸偶精灵的活动,看谁摆出的姿势最特别最有趣。
(2)请个别幼儿示范摆纸偶精灵姿势,提问:你摆的纸偶动作是怎样的?你是怎样摆的?你能学学这个动作吗?请大家也来模仿做这个动作。
(3)提问:为什么这个纸偶精灵会动,而且摆出那么多的动作?(幼儿讨论,个抒己见)得出结论:因为在纸偶精灵能动的地方的连接处有一个小绳结,带动纸偶精灵做出了各种动作。
3、知道什么是关节,关节被牵动时,人能做出许多动作。
(1)请幼儿也来做动作,寻找自己身上的“绳结”,并且在活动的“绳结”处贴上标记。
(2)老师解释什么是关节。
(3)请幼儿分别来说说头、颈、身体、手和脚的主要关节在哪里,并且动一动这个关节。知道手肘、手腕、膝盖、脚踝等关结名称。
(4)老师带领幼儿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做身体的律动。
(5)幼儿随音乐自由跳舞,做动作(在活动过程中,停顿音乐3-4次,幼儿也要马上定住动作不动,感受动作的变换)。
4、幼儿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设计一个会跳舞的精灵,把刚才最喜欢的一个动作画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动作。
(2)老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人物姿态的造型。5、幼儿完成作品后,互相欣赏,用动作模仿画中的人物造型。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29、大班美术课教案《旅行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帽子,并能大胆讲述帽子的特征及用途。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能根据不同的职业和需要,选择相应的帽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会设计不同功用的帽子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帽子实物:建筑帽、军帽、护士帽、厨师帽、太阳帽、浴帽、棉帽等。
2、操作卡片、篮子三只(上面贴有毛线、布、塑料的标记)
3、幻灯片放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师:(用布将所有帽子都盖住)小朋友,你们想知道用布盖着的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准备办个帽子展览,你们想参观吗?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帽子?摸一摸这些帽子都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帽子?(幼儿自由观看、交流)
二、通过观察感知,让幼儿发现帽子的不同之处,并能知道各种帽子的名称及用途。
(1)初步了解各种帽子的名称及用途。
提问:你都认识哪些帽子?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来介绍一下这些帽子摸在手里感觉一样吗?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2)分类活动:分小组用篮子对帽子进行分类……会这些帽子该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根据材料的不同、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如:塑料做成的帽子和毛线做成的帽子要放在不同的篮子之中……小朋友们现在赶快开始送吧,比一比谁送的又快又对!
三、帮助幼儿认识一些他们不太接触的帽子,知道他们的特征及用途。
(1)逐一出示军帽、护士帽、厨师帽,大家一起认识他们的特征,了解从帽子上可以分辨人们不同职业和需要。
(2)幼儿做操作练习,给图片匹配相应的帽子教师交代要求与制作方法,让幼儿给图片匹配相应的帽子。
(3)讨论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
四、观看幻灯片,简单了解其他式样、功能的帽子
师:你们喜欢这些帽子吗?为什么?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帽子?
五、拓展幼儿的思维与想象。
这些帽子都是叔叔、阿姨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帽子?幼儿相互讨论、设计帽子。
活动延伸:
把你设计的帽子画在纸上,讲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30、大班美术课教案《百变格子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格子画,初步了解格子画的制作方法。
2、能用胶带分割出大小不同的格子,并用颜料进行装饰。
3、感受格子画的美,体验格子装饰的趣味性。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电脑、投影仪、自制成品包一个、半成品一个、幼儿完成的作品5幅;视频:制作全过程;背景音乐、走秀音乐。
2、自制纸袋、黄色纸片、细透明胶带、剪刀、人手一份;自制颜料桶6个、桌布6块、废纸盘12个;画笔、各色颜料若干。
3、幼儿有使用颜料和胶带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挎着成品进场)师:小朋友们,来的路上听大家都在夸我的包 ,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那你们喜欢它什么呢?(引导幼儿说颜色、线条,教师随即总结。)
二、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1、师:告诉你们哦,其实这个包包是老师自己做的哦!你们猜是怎么做的?
2、师:你们说对了吗?丁老师班级的小朋友看了一段小电影就明白了,我们也来看一看吧!
3、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4、师:哦!原来是这样的!谁看懂了?先要做什么?
5、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制作过程:
(1)贴胶带(先横后竖、先贴黄纸片→桌上固定→抹平→贴黄纸片→剪断、(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欣赏其他幼儿的设计发现用胶带贴出的线条以及颜色上的讲究)
(2)上色(强调毛笔的使用方法)
(3)撕胶带(先竖后横,按住胶带扭一扭)
6、师:有的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四个一组去试一试吧!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分材料--布置展台
2、教师指导(重点:能力弱的幼儿)
四、讲评:
1、师:哇!这么多时尚的包包,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从颜色和格局看)
2、师:是的!这些包包各有特色,那就让我们来一场时尚包包秀吧!(走秀)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31、大班美术课教案《制作多彩的服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裁剪方法,为自己和同伴设计制作服装,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丰富对服装的相关知识,培养自信心、观察力、想象力和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3、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服装,变废为宝,增添生活的乐趣。
4、与同伴互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展交往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裁好的纸样及成品。
2、人手一把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各类装饰性材料(皱纹纸、蜡光纸、瓦楞纸、玻璃纸、报纸等,以及幼儿收集的已进行消毒安全处理的各类废旧碟片、纸盒、纽扣、易拉罐、碎布料等)。
3、在认知区展示各种服装款式图片,布置“苗苗服装店”,便于幼儿随时观察。
4、场地宽敞,便于材料的摆放。
5、提前让幼儿观看时装表演的VCD。
6、参观服装厂,了解布料的由来及裁剪。
7、对服装的制作步骤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制作服装所需的辅料。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参观服装店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带着问题自由参观“苗苗服装店”。观察了解服装,并小声讨论.互相交流。
(1)服装是什么质地的?
(2)服装是什么款式的?
(3)服装上的图案怎样?
2.小结观察结果:
(1)服装的质地有:纱、棉、棉绸、丝绸、麻、毛及各种纸制质的。
(2)款式:外套、裤、裙子、背心、短裤、风衣。
(3)图案:有规则的、不规则的;一个图案的、多个图案的;对称的、不对称的。
二、出示服装设计图样.幼儿任意选择服装款式和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
1.教师出示服装设计图样,让幼儿观察它们款式的不同。
2.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如饮料瓶、酸奶盒、废旧碟片、纸盒、报纸、皱纹纸、玻璃纸、蜡光纸、即时贴等。
3.提出制作和装饰的要求:
(1)将装饰物粘贴牢固。
(2)节约材料,不浪费。
(3)制作时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模仿别人。
(4)将一件衣服坚持做完,不半途而废。
(5)装饰出色彩丰富、协调的图案。
4.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能讲述自己创作意图并设计制作与老师不同的独特款式。
(2)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制作,支持幼儿根据需要选厢多种材料制作。
(3)鼓励幼儿在制作时能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评价总结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服装.说说创作意图和选用材料并给服装命名。
2.教师积极肯定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3.幼儿进行服装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充分展示自己制作的服装。
教学反思
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出发,并通过层层的提问,促进了幼儿仔细观察自己与同伴的服装,能积极地进行交流,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相信这个活动会有更好的成效。
32、大班美术课教案《有趣的盐水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作画,感受其所产生的奇妙效果。
2、让幼儿用油画棒想象作画,体验玩色的乐趣。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熟悉海洋中生活的动物,丰富幼儿对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的外观上的认识。
2、油画棒、排笔、水粉颜料、盐、纸、盛水桶、抹布、范例一副、吹风机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上午老师和你们一起欣赏了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的漂亮的图片,你们喜欢它们吗?那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它的样子?(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特征)
2、你们想不想和你喜欢的海洋中的动物一起来玩个游戏呢?
但在玩游戏之前,请小朋友先把你喜欢的动物画下来,而且老师呀要给你提一个要求,要先用油画棒画出它的轮廓,好吗?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画完后,幼儿到老师跟前来。
二、讲解师范、幼儿作画:
1、待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轮廓时出示范画。(简单的油画棒形象)
瞧!老师呀,最喜欢海豚,所以就画了一只海豚,看,我的海豚在海里玩得多开心呀!你们看,我的海豚还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呀,要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可是,穿衣服之前,必须先给它洗一个澡。(强调,必须要先洗澡,用排笔蘸清水打湿画纸,教幼儿怎样拿排笔)
2、洗完澡可得赶紧帮海豚穿上衣服,我最喜欢绿色,就给它穿一件绿颜色的衣服吧!
3、穿衣服时动作要快,不然海豚会着凉感冒的!(上色)
4、刚洗完澡、穿好衣服,调皮的海豚又跳到水面上去玩了。(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这时候天空下起了雪,海豚高兴得跳起来喊:“下雪啦,下雪啦,白白的雪多漂亮呀!”
完成后
5、提问:
孩子们,我来看看谁小眼睛最亮,你们看见刚才老师下的雪是什么呀?
对了,是盐,(如果,有的幼儿说糖,可让他品尝一下)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炒菜的盐也可以拿来作画,这种用盐作画的方法,就是撒盐法。
6、向幼儿介绍撒盐法:要求用三个手指抓起少量的盐,均匀地撒在画面上。
那撒盐法的效果怎么样呢?会发生什么事儿呢?你们很快就知道了。
7、出示一副完成的撒盐画:
孩子们看,这就是一幅漂亮的撒盐画,引导幼儿观察“盐撒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像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而且,画面亮晶晶的。(盐会吸水,被盐吸过的地方就留下了雪花、蒲公英状的痕迹)。
孩子们,你们呀,已经画了自己喜欢的动物,你们也用撒盐法给它们穿上亮晶晶的衣服好吗?(向幼儿强调穿衣服之前,必须先洗一个澡,然后给它穿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衣服)
8、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正确使用排笔,控制好水分。
上色动作要快,注重色彩的衔接。
撒盐要均匀且少量。
三、欣赏交流作品:
1、把做得快的幼儿的画,用吹风机吹干,
2、把幼儿作品平铺在一块大kt板上展示。
3、请幼儿自己来评价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动物?为什么?
4、咱们今天画的画真漂亮,咱们把它送到大五班,也教教大五班的小朋友怎样用盐画画吧。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1、材料的准备可更加科学性与严谨性。比如每个杯子里的盐的量,存在一定的差误;再是提供给孩子们操作的水杯,可贴上标记,这样孩子们更加容易发现水的多少与加入盐的多少的关系。
2、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可更加深入,以便让孩子们更加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33、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水果的梦想》含反思
【设计思路】
幼儿分析:
随着大班幼儿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他们能较集中地关注并观察对象,把握整体结构和某些细微的特点和变化,孩子们的表征表现开始进入写实早期,但是幼儿的表现又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受和特点,且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迁移运用、创造表现的欲望,乐意不断地主动尝试、表现和创造。其次,在低结构活动中幼儿有初步的借形添画类的创意绘画的经验,但比较零散。基于对幼儿借形想象现有经验的分析,在欣赏交流环节中加重时间比例,帮助幼儿梳理借形添画的一些方法、提升经验,为后续的创作表现拓展思路。
素材分析:
在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下,孩子们对各种水果蔬菜的切面有了直观的了解,本次活动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借助水果的外形等特征,运用组合、方向变化、细节添加等方式,通过联想添加成为新的事物与主题构成有趣的情节,满足幼儿自主表征的需要,大胆创造新的、有趣的艺术形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感,推动幼儿创新品质不断提升。
过程分析: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以“梦想”为话题引出创意主题。
第二环节:体验创作,从整体的水果的借形想象,到部分的横截面的借形想象,即有形的拓展,也有组合创意上的拓展,为幼儿的创作想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梳理的方法。
第三环节:分享创意,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欣赏同伴的创意。
【活动目标】:
1、乐意想象,并借助水果的外形特征大胆进行表现和创造水果的梦想。
2、喜欢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想,体验创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环境与材料】:
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低结构活动中已有初步的借形想象的创作经验。
2、材料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
(1)橙子、香蕉、梨、苹果、猕猴桃五种水果的整体或横截面图片若干
(2)记号笔、固体胶
——教师操作材料:
1、教师演示用ppt
2、自制图书《水果的梦想》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关键提问:这两个字你认识吗?
你知道什么是梦想吗?
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
【设计意图】
引出话题,调动幼儿兴趣。
二、体验创作
1、引出话题:
出示不同视角的橙子,或完整、或半个切开的、或一饢、或正面、或侧面。。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视角的橙子,关注橙子的外形特征。
关键性提问:这些是什么?
这些橙子是什么样的?
橙子会有梦想吗?
橙子的梦想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
观察不同视角的橙子,建立图形外形特征概念,为后续的借形添画奠定基础。
2、欣赏体验:
欣赏图片,欣赏橙子的梦想,并借助图片拓展幼儿思维
关键性提问:橙子变成了什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图片一:整个橙子的借形添画
(2)图片二:一半横截面橙子的借形添画
(3)图片三:四分之一横截面橙子的借形添画
(3)图片四:橙子组合的借形添画
小结:原来只要抓住橙子的这些特征,大胆想象,添画一些,就能帮助橙子把梦想一一实现,最重要的是还能将梦想变成一副美丽的图画,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设计意图】
从整体到部分,从单个到组合,引发幼儿思考实现“梦想”的方法。
3、创作表现:
建议——
(1)你想为什么水果实现梦想?
(2)可以添上些什么?让梦想变成一副美丽的图画或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是否先思考再创作。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大胆进行想象创作,有创意。
(3)根据幼儿即时需要即时鼓励、启发和分享。
【设计意图】
拓展思路,确定创作的主题,调动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分享创意
1、引导幼儿将水果的梦想进行展示
2、幼儿自主欣赏,分享同伴的创意
关键性提问:你为**水果实现了**梦想?引导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进行表述。
预设小结:根据幼儿创想的方式进行提升,同一个水果在大家的创意中实现了很多很多的梦想,不同的水果可能也会有相同的梦想,水果通过组合以后也能实现梦想……,原来实现梦想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能大胆创想。
【设计意图】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与同伴分享水果的梦想,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低幼儿的创想过程和方式进行归纳小结。
3、小结:实现“梦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努力、需要坚持、也可能需要帮助,就像今天一样,我们用自己的创意,大胆的想象,帮助水果朋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加油!
【设计意图】
高低结构的转换,引发幼儿后续创作的激情,将创作拓展为主题性、延续性、故事性……等等,使“梦想”而不仅仅在本次活动中。
教学反思
今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帮助下,掌握了用各种绘画方法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水果娃娃变得可爱、漂亮。还用表现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让水果娃娃充满了活力。在重难点掌握水果娃娃的画法的处理上我通过多媒体示范让幼儿学的直观易于掌握。今天孩子们画画时放的音乐声音有点大,多少影响了幼儿做画,今后在这样的细节方面我会多加注意。幼儿在评价作品和给作品编小故事的环节上,因为刚入学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没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完整,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创造能力。
34、大班美术课教案《麦田里的落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作品中物体的表现方法,感知曲线的运用。
2.尝试运用长、短相间的曲线创作一幅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水粉纸、粗细不同的水粉笔、丙烯颜料;绘画纸、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
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观察和体会扭曲的线条所表达的动感、张力和方向性。
2.引导幼儿感知画面中物体的色调表达的丰富性。
活动难点:
用长短不同、扭曲方式和方向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画不同的物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容易难以区别或者顾此失彼,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绘画水平给予个别指导。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内容。
引导重点:感知画面中所有物体都是有动感的。
教师:这幅画中都画了些什么?(天空、草地、大树、云彩,还有大山。)教师:画中的物体都是什么样的?(幼儿用手向上举和摆动:树是这样的,都是扭动的。)教师:再学一学麦田是什么样的?云彩又是什么样的?(幼儿用肢体模仿树、云彩、麦子、青草在扭动。)教师: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你见过这样姿态的树?(幼儿在刮风的时候见过这样摆来摆去的大树。)引导幼儿感知作品中线条的运用。
引导重点:感知画中的物体均是用不同的扭曲的线条画出来的。
教师首先将孩子们以前的绘画作品制作成电子幻灯片给他们放映。
让我们来看看用其他方法画的树和这幅画中的树有什么不同?(我们画的树都不动,是用一种绿颜色涂出来的;画家的树是用不同颜色、许多弯弯的线画在一起的。)看画家的画你有什么感觉?(像是在刮风,草和大树还有云朵都在动。)画家用什么样的线条画的柏树?它是直的还是弯的?(弯弯的线条。)请你找一找画面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这样的线条?(麦田、云、山,都是用了弯弯的线。)这些线的长短一样吗?方向一样吗?(不一样,有长的,有短的;方向也不一样,有向这边的,还有向那边的。)麦田、柏树与云彩的曲线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不一样。麦田的曲线短,柏树的曲线长一点,云朵的曲线最弯、最长。)曲线让画中的物体有了怎样的感觉?(云朵像是在飘来飘去;大树和麦田像是被风吹得摇晃了起来;感觉这幅画里面的东西都在动;画家画的云,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踩的云;画家画画的地方刮起了大风,但不是很冷。)讨论:、这幅有动感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感觉?(很特别的感觉。)你认为画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来画画?(他很激动;他喜欢刮风;这样画很好看,画出来的东西都在动。)引导重点:当幼儿不知怎样表达对作品的感觉时,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帮助幼儿寻找自己对作品的确切感觉。这里教师就用询问画家心情的方法,巧妙地启发幼儿去体会画家的情感表达。
2.创作。
创作引导,主要让幼儿体验用扭动的线条创作有动感的绘画作品。
教师:请你们也用画家的方法创作一幅画面上物体会动的作品吧,说说你们都想画什么。
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注意要分别用长短不同的曲线来画不同的物体。
3.作品评价。
绘画结束后,孩子们的作品在桌面上摆放一排,教师组织他们进行了讨论。
让我们找出画面中的物体似乎在动的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让我们找出画面中的线条长短不同的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让我们找出画面中有新意的作品,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放映幻灯片等方法对幼儿加以引导,不断地调动幼儿的审美积极性,使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联想、体会、感受。(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幼儿也通过语言、动作、手势、表情来表达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与教师积极呼应。美术欣赏也是一种思维习惯,是需要通过长期持续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形成的,本次活动在班级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欣赏环境,让他们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学会欣赏美、喜爱美、追求美。
35、大班美术课教案《妈妈肚子里的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自身的意愿表示妈妈肚子里的婴幼儿形象。
2、对婴幼儿在肚子里的生长过程有最初的了解。
3、进一步发生爱妈妈的情感。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胎儿生长示意图。
2、纸、笔等各种绘画用具。
活动过程:
1、猜猜自身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2、观看胎儿生长示意图,讲述自身看到的婴幼儿与现在有何不同。
3、幼儿绘画。
(1)介绍资料。
(2)提出要求:婴幼儿的形象画的大,可以增加自身的想象进行表示。
(3)幼儿作画。
(4)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不打扰幼儿。
4、评价
(1)幼儿相互交流自身的作品。
(2)将作品送给妈妈,与妈妈进行情感交流。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过程比较完备,幼儿利用上绘画课的时候画一张妈妈的像,上课的时候展示出画,说一说心中的妈妈。活动过程中小朋友都能大胆的说一说,教师边引导补充鼓励,较好。“亲亲妈妈爱心盒”这一环节幼儿也能踊跃的参加。我觉得应该再做好后续的活动:“三八”节到了,小朋友们怎样表示对妈妈节日的祝贺?
36、大班美术课教案《蔬菜造型讲述》含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非常重视在生活中去学习和发现。蔬菜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食品,它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各异而美丽,且便于造型。幼儿在生活中常常品尝它们,却忽略了进一步让其发现、感受和创造美。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是这一活动的设计初衷。
教学目标:
1、幼儿根据蔬菜的形态、色彩、利用切、接、拼等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能大胆地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一段话。
2、培养幼儿的注意、观察、想象、创作能力和幼儿动脑、动手又动口的学习习惯。
3、启迪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根据蔬菜的形态、色彩制作与同伴不同的作品。
教学难度:利用蔬菜的自然形态、色彩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1、活动前准备:
(1)游戏中老师指导幼儿用蚕豆拼接制作人物、动物并讲述。
(2)将元椒、芋艿、白萝卜、土豆、毛豆、大蒜头、生姜等蔬菜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观察,产生灵感,引导幼儿想象。为创作活动作好准备。
2、教具准备:
(1)准备丰富的、形态各异的新鲜蔬菜。
(2)塑料刀、垫板、橡皮泥、牙签、彩色纸、剪刀等。
(3)投影仪一部。
教学过程:
1、出示自然角中供幼儿观察的蔬菜品种中,经过观察后大家讨论制作的土豆刺狷,激发大家的制作热情。
2、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创作兴趣。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长像不一样的蔬菜,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用一棵菜和一棵菜拼在一起做什么?把一棵菜切割后可制作成什么作品?(教师逐一出示蔬菜,引导观察,产生灵感,进行创作)
3、操作活动:幼儿使用蓝子中的自然材料,辅助材料和制作工具,充分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小狗、小猫、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车等蔬菜娃娃、蔬菜动物、蔬菜玩具。可用红皮萝卜有叶茎的一头制作帽子或头和头发,利用蔬菜藕的横切面作花衣裳的装饰花纹等等。
4、展示作品并讲述。将幼儿作品用投影仪放映出来,供大家欣赏。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制作的作品,同伴的作品与同伴的多个作品组合讲述一段话或故事。
5、期待想象。将幼儿的作品,放回到自然角中,供幼儿继续相互欣赏、观察。在游戏中可进行进一步的修饰。
经过造型的蔬菜可爱而富有情趣,过一段时间,萝卜帽子会开出萝卜花,其它作品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它们是供幼儿观察植物再生的好教材。
活动反思:
我们老师去上课,往往预设得很多,每个环节都巧妙安排,精心设计。然而正是这种课前设计,你在引领孩子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下去的时候,你或许还觉得是很巧妙,其实,这时候就容易发生一些不足和遗憾的地方。在课堂上,课程的资源是随时生成变化的,这是你在课前是无法预设的。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善于捕捉和运用这种及时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而一味地把学生们领引进你课前预设的安排。你就会错过很多可以精彩的片段,你的课堂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记住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做得如此完美和简约,又是多么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可是为了课堂的事先预设的延续下去。我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这个作品。没有对孩子很好的赞扬和鼓励,而是让其他孩子去去给他建议如何添加,让作品更美。我觉得这里的处理,我太注重课堂的预设了。
37、大班美术课教案《水管纸浆画》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对纸浆画的兴趣。
2、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纸浆、水管、镊子、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水管,师:这个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
2、水管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二、观察水管,对形状、外形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水管
三、出示纸浆。
师:小朋友请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个是什么?(纸浆)
纸浆用来做什么的?(做纸浆画的)
四、介绍水管画
1、出示水管画,看看这个是什么上面有什么?(刚刚的水管、有纸浆)
2、做好的水管画怎么样?(很漂亮)
3、你们像不像来做下我们的水管画。
五、幼儿操作进行水管画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教导幼儿制作时的一些制作方法。
六、作品展示
将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供幼儿欣赏。
反思
本次的纸浆课题为“水管纸浆画”,抛开平时的将纸浆直接制作在平面上,这次我们采用将纸浆立体化,使用我们常看见的水管作为底,(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通过幼儿的创造想象将纸浆展示在我们的水管上,纸浆画是我园的特色美术,在制作是幼儿也非常喜欢,对纸浆画的热爱程度也很高,作为我班,水墨画是我们的主要特色之一,与纸浆画相互交替相互学习,幼儿从中体验乐趣从中学习特色美术从中提高自己的美感。立体化的制作和平板制作区别在于平板制作是简单,立体需要幼儿竖直制作,也增大了制作是的难度,但大班幼儿协调操作比较好,难度也比较低。制作出来的成品的美感也很高。
38、大班美术课教案《奔马》含反思
美术欣赏活动:奔马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联想,感受画面构图意境的深远。
2、仔细观察作品,学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奔马”的感受。
3、了解水墨画中的中锋和侧锋所画线条的不同。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徐悲鸿的自画像以及其他作品。
2、徐悲鸿的《奔马》图。
3、“赛马”的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赛马”的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有没有看过马奔跑时是什么样的?
2、出示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师幼共同欣赏。
1)欣赏、感受马强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飞的形态。
教师:画面上的这些马在干什么?看上去怎么样?画家画了几匹马?这些马是怎么跑的?(幼儿模仿)马飞奔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模仿)
2)欣赏这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造型美。
教师:这幅画时用什么工具画的?这些线条看上去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是怎么画的吗?画家哪些地方用了浓墨?那些地方用了淡墨?为什么要这样用?
3)感受“奔马”的构图美。
教师:大家能不能从画面上看出马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3、出示徐悲鸿自画像,简要介绍画家及他的作品。
教师:这就是画这幅《奔马》的画家和他其它的一些作品。你喜欢他画的画吗?这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画家徐悲鸿爷爷。他画过很多很多画,他画的马是人们最喜欢的,也是最著名的。
4、播放“赛马”音乐,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提示:
1、师幼共同收集一些马的装饰品,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马的不同造型。
2、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国画展示区,加深对国画这一绘画形式的认知。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美术鉴赏活动。本来我是想通过放音乐来导入本次活动的,但是小朋友们很细心,看到我准备好的墨汁和毛笔,他们都很好奇,问我这些东西是要来干嘛的,有的学画画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我上次用这个画过腊梅,叫水墨画。”看到他们的注意力都被笔墨给吸引了,没有人注意到音乐,我只好顺水推舟,给小朋友讲了一下水墨画,然后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奔马图》,让小朋友们观察图中马的姿态,然后让小朋友讲述下他们观察到了什么,小朋友们观察很仔细,可以看出马在奔跑,从马飞扬的尾巴和弯曲的脚里看出来,然后他们还更细心的通过对墨的浓淡进行观察发现马的毛和小腿颜色一般很深,其他地方都有点淡。还有地上的小草被马拨动了以后在轻轻的吹动,这都是淡淡的墨,浓浓的墨给人厚重和有力感,淡淡的墨给人轻柔和飘逸感。接着我们又欣赏了很多关于马的画,还欣赏了马的局部图,让小朋友可以更加仔细的观赏下徐悲鸿是如何画马的,同时为小朋友讲了关于徐悲鸿的人物介绍和小故事,让小朋友知道徐悲鸿为什么可以把马画的这么好,是因为他很用心的观察马。最后,向小朋友展示了一下笔墨纸砚通过对马的观察,让小朋友尝试画一下马。
39、大班美术课教案《特别的我》含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我们的幼儿是怎样体验行为艺术的呢?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是一节引导幼儿初步体验行为艺术的课例,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以及对人体的装饰,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因为每一位幼儿都是非常特别的个体,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在本节活动中我按照动作体验——线条勾画——欣赏装饰——合作创作——跳舞欢庆的顺序,让孩子从动作体验开始,以动作表达结束的方式,通过做一做、画一画、看一看、说一说,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由舞蹈,大胆创作,群体合作,共同完成大幅的动态人物绘画作品,通过行为来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2、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3、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音乐带、半开纸7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标志、范画、工作服、将幼儿分7组
【重点难点】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交代规则:首先,咱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咱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成人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7.幼儿自由创作: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www.banzhuren.cn。
8.欣赏作品: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活动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在进行中,教师首先请幼儿玩游戏《木头人》,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引导幼儿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肢体语言:如:女孩子优美舒展的动作和男孩子阳刚的动作,展示不同动作的魅力。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带给幼儿创作的灵感,音乐让幼儿放飞心灵。然后7名小模特摆出不同的姿态,其余幼儿分组进行人体形态的描画:有的画头部,有的画肢体,孩子们都快乐的忙碌着,沉浸在集体的创作中。美术创作欣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首先请幼儿的欣赏大幅作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点燃想象的火花,启发幼儿大胆,自由的运用线条、图案和色彩去装饰画面;在结束环节,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各组的人物动态在是否清晰,装饰的图案是否完整,运用的色彩是否干净、漂亮。最后的欢庆舞让孩子的成就感达到高潮,将艺术创作中的兴奋给予淋漓尽致的释放。
在短短的35分钟内,孩子们在音乐和舞蹈的的伴随下,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大胆的创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7张色彩鲜艳,风格迥异,视觉效果强烈的巨幅作品。通过自身行为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到快乐,体验自豪感和成就感,分享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