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自查报告
时间:2008-12-22 11:36:41
A+
职业学院自查报告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自查报告
根据北京市教委京教高[2004]43号《关于继续开展200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我院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院是02年底由中专校升格为大专院校,规范大专部的教学管理是本年度我们所做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特别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办法。
1、规范教师教学文件
我们首先从规范教师教学文件做起。第一是强化教学计划管理,要求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实施计划,并由系领导检查、审批。第二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要求每个教师课前不仅要备好课同时要写好教案,每节课填写教学日志和学生出勤情况。最后,学期结束时,要求每个教师写出学生成绩分析和教学总结。所有教师各部分教学文件装订成册,期末上交,由各系和教务部门检查,作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测评。
2、加强教学检查力度
学院要求各系每天进行教学巡视,教务处不定时进行课堂教学检查,针对问题作出相应处理。本学期发现个别学生对理论课重视不够,出现较为严重的缺课现象。教务处、学生处重新强调了学生考勤规定,要求所有教师严格课堂考勤,对于缺课同学进行了思想教育,对严重违纪的同学作出了相应的纪律处分。本学期学院还进行了一次学生对教师的测评,针对测评出现的问题还将进行反馈和整改。
3、加强英语教学,迎接英语应用能力的考试
艺术类学生文化底子薄,特别是英语,对他们来说难度就更大了。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全面素质,我们认真组织同学们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能力考试。首先对同学们进行了动员和宣传,同时宣布学院的规定,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参加考试。教务处、文化教学系认真分析了学生现状,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时安排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二、教学改革方面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北京文化局“多出人才,多出优秀尖子人才的人才战略思想”。我们认真分析了当前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艺术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和企业化的管理机制,给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作出了适合艺术发展、符合北京市文化市场规律的办学新思路,举办了首届戏曲“尖子人才后备班”。用当代的思维指导艺术教育,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特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办学理念。摸索出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北京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达到一种订单式的“演、学、研”相结合办学模式。有方向、有目标地培养艺术“尖子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艺术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首届戏曲“尖子人才后备班”(包括昆曲、京剧、曲艺、河北梆子、儿童音乐剧专业)的举办其目的是:
1、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让古老的文化艺术焕发青春。
用当代的思维指导艺术教育,填补传统艺术后继乏人的空白,为拯救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2、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特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办学、教学理念。让我院的艺术教育跟上时代艺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走在全国高职艺术教育的前列。
3、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北京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方向、有目标地培养艺术人才。达到一种订单式的“演、学、研”相结合办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真正成为北京市文艺界的尖子人才。
“尖子人才后备班”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检验。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更加理性、办学目的更加明确、实施方法上更趋科学、合理,因此教学成果十分显著。受到了学生、教师、家长、剧院的普遍欢迎,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先进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尖子人才”办学理念
我院按照北京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了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演、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是我们实践高等艺术职业学院进行教学改革的行之有效,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它的生命力在于:解决了当前文艺团体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填补了片面追求学历而带来的对于专业技能、脱离艺术实践的不足;教学中把人才的培养与剧院剧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不离团、在校不离戏”,真正起到培养演员与剧目创作“出人、出戏”的培养目的。
在这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创作出“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办学理念,实践着“演、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这种理念与方法,有别于以往的我教你学,一切按学院制定的教学计划,只注重艺术教育的个性,不注意学生的需要和社会、艺术市场的变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招生办学的伊始,就依赖北京市文化局和所属院团的优势,进行了细致的艺术教育市场的调查。根据北京市各个文艺团体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向和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现阶段剧院演员的文化、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水平进行了调研。并且与剧院、团联合起来,对于招生规模、办学思想、培养目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初步地奠定了以“演、学、研”紧密结合为基础,创作出以培养“尖子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以培养“尖子人才”为主的高等办学理念的形成,源于社会的需求和对北京市各院团演员知识结构的现状的认知。
比如,北京儿童艺术剧团的演员,他们年龄趋于老化,十九年没有新生力量进行有效的补充。许多儿童剧演员都成了儿童的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怎能去很好地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实践证明,当前儿童剧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手段日趋复杂和多元化。它要求演员既能演、又能唱、还要掌握舞蹈艺术手段,甚至要向音乐剧演员的“艺术多负载”方向发展,才能适合儿童们的要求和时代审美的需要。显然老龄化的演员、只掌握话剧表现手段的儿童剧的演员们,就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艺术和艺术市场的需要。所以时代要求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必须进行彻底的更新,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模式的转换。
再有,北京市文艺团体,特别是戏曲艺术团体中。中等艺术专业学历的毕业生占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除去老演员的成分,有大学本科的学历的演员就寥寥无几了。
还有,我们北京市的许多院团的尖子演员和专业方面的培养对象,目前在各团担任着“主演”的重任。不设法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特别是理论水平,就直接地影响着他们对角色的创作、形象的把握、情感的表现。但是,让这些剧院、团的青年演员和中坚力量去上大学,用四年的时间去读书、深造,显然会影响他们的艺术青春,更会割断与剧院、团的剧目建设和艺术实践的联系。所以,转变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创造一种使学生“学习不离团、在校不离戏,出人又出戏”的办学模式。将会对北京市各个院、团青年演员的文化、理论水平、专业素质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准备用十年的时间,用轮换的形式,实现为北京市文艺团体青年演员的知识结构进行较大的转换,达到专业技能的较大提高和创作意识的全新的培养。
所以,我们在“演、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作出了“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剧院、团的需要,甚至是改变、掌握不断变化的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种办学思想,“尖子人才”办学理念一经形成。马上得到了全院教师的赞成,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局领导的肯定。而且,北京市文化局从培养人才战略的高度,给予了经济、政策上的极大支持和高度的重视。
(二)鲜明、准确办学目的的认真把握
有了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只是事业的开始。只有认真地把握明确的办学目的,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调整教学结构和课程体系。为此,我们从全体学生的专业构成、文化理论水平、各个专业门类的培养规格和每个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做了认真的研究。
我们招收的“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学生,是从全国范围内优选的专业学生。优厚的待遇和招生政策,拓宽了招生的筛选率,所以他们的条件都是出类拔萃的。曲艺班的学生专业条件好,嗓音、形象条件比较优秀,表现意识强,基本都具备成为曲艺某个曲种的尖子人才的基础。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让中国的鼓曲艺术不能断代,让他们成为北京曲艺团京韵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单弦、梅花大鼓等曲艺种类的绝对接班人;而昆曲班的学生魏春荣、邵铮本来就是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为他们提高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为的是让他们担负起北方昆曲艺术继承的重任,承载起作为被联合国批准和认定的“世界口头文化遗产——昆曲艺术”的体现者;其中,京剧、河北梆子的学生们也是非常的优秀戏曲演员,培养尖子演员就是使他们成为戏曲舞台上的“角儿”。因为,中国戏曲艺术就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艺术形式,作为戏曲演员的“角儿”起着戏曲艺术行为的灵魂作用。可见培养主角成为了我们培养、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儿童音乐剧学生,是我们百里挑一选出的人才。他们专业素质好、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创作意识。为北京儿童艺术剧团培养儿童剧的接班人,为了使他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儿童音乐剧艺术能力的训练,目标和任务是十分明确和重要的。
理性地把握了学生、剧院、社会的需求,我们举办的“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办学目的就清晰可见了。我们的教学必须与学生的专业条件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与剧院的剧目建设和演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必须与艺术市场的需要和未来发展走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演、学、研”为一体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适合艺术的发展与进步的教学体系。
(三)、正确、合理教学方法的实施
有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明确、认真把握了办学目的,接下来就是如何正确、合理地实施教学方法的问题了。只有实行了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体现、检验先进的办学思想,明确的办学目的正确与否,才能真正产生出艺术教育实际的教学效果。
我们安排“尖子人才后备班”教学计划时,就牢牢把握教学与实用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理念。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着普遍与特殊的教育的培养,在文化、理论教学中,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学习的关系,在全部教学中体现着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主导意识,共同打造“演、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把他们培养成有较高的文化、理论水平,有一定的创作能力,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的优秀艺术尖子人才。
“尖子人才后备班”的教学,专业方面以学院为主,利用剧院、团和社会的专家资源,做到了教学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两年来,充分发挥我院的专业基础课的优势,为“尖子人才后备班”实施教学。象戏曲专业的基本功、把子、身训教学、戏曲创编课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认识了这几门课的学习规律,从被动型的苦练到掌握性地巧练,从经验型的表现形态达到理性化地表现形态。甚至,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作为“尖子的学生”戏曲的“角儿”如何在共性的中国戏曲表现手段中练出个性的(绝活)技巧来,在共性的表演方法中体现出个性的风格来。在创编课的教学中强调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由戏曲教学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的吸收、主动的编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锻炼了、学会了塑造人物的能力,掌握了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了审美的创作的意识。
曲艺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个性强,我们基本聘请的是曲艺团的专家和社会的名流,一对一的进行专业的施教。如,北京的“琴书泰斗”关学增,天津的著名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五宝,骆玉笙的得意门生京韵大鼓的名家陆倚琴,北京曲协副主席、北京曲艺团的团长种玉杰…….都是该班常任的主教老师。他们口传心授的悉心教学,本身就把多年的成功经验无私地交给学生,再加上他们在演唱中对鼓曲艺术“字、劲、味、气、神、韵”的美学高度的理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野打开,让学生们不走弯路地直接掌握曲艺艺术演唱、表演的真谛。
儿童音乐剧专业学生的台词和芭蕾课都是安排我院优秀教师施教,他们认真地为学生的打好话剧专业、形体训练的基础。而表演课、爵士课、声乐课、音乐剧排练课,则聘请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银国春、陈刚、周秋雨和社会爵士舞名流孙晓明老师来院授课。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合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精神强。所以,我院高职二年级的学生专业水平,早以领先于同等专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专业水平。
我们的文化教学是严格按照国家教委的课程体系进行实施的。由于“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学生又有当过演员的经历。深知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懂得文化、理论知识在艺术表现、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普遍文化学习认真,理论学习努力。我们分析到了这一特点,就制定了中国文化史和艺术概论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中国文化史的纵向的线索和艺术概论的横向的知识掌握,从中找到自己专业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座标和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他们专业的学习、艺术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文化、理论课的指导思想是:不把高职办学的内容变成大学教学内容的“压缩饼干”。要“少而精、学而深”地掌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其中,除了共性的文化、理论课的内容外。我们还针对各专业学科设计了儿童音乐剧专业的《中国话剧史》、曲艺专业的《中国曲艺史》、戏曲专业的《中国戏曲史》的学习。除此之外,我们还安排了中外悲剧、写作课、计算机、心理学等选修课的内容,提供学生们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这种在共性中体现个性、普遍中体现特殊的教学安排,有针对性地促进了教学的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合理、科学地进行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真实、可喜的教学成果
我们说教学成果,应该是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的一环。教学成果是检验教学指导思想是否先进、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的唯一的“试金石”。我们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尖子人才后备班”的教学成果,用真实、可喜来概括是非常准确的。
学生们两年中普遍地提高了文化水平、理论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这表现在他们在艺术的学习中对人物的塑造、情感的体验和艺术审美的理解,已经从经验的、被动的变为了理性的、主动的把握。从老师教我怎么做,变为我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了?这种学习、创作思维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统教学方法,打破了戏曲艺术教育从中专到大学的唯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初步地理解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程式的体验、技术的体验的艺术表演、表现的法则。学生们从开始稚嫩的“瞒跚学步”,到中间创作的“步履艰难”,再到最后“初步成功”。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怎样艰难地从剧本到舞台、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过程。看到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创作能力的加强。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在转变教学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优秀的教学的成果。其中,昆曲专业的魏春荣同学,今年在全国戏曲演员最高表演奖的评选中,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由在校学生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第一例。他们的学习、创作、成果,实践了我们的教学思想转换的必要,证实了我们培养理念创新的正确。
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意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我们改革教学方法的精神所在。充分地发挥这两个积极性,在儿童音乐剧的教学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儿童音乐剧的学生大都是从普通中学中挑选的人才,而儿童音乐剧的艺术负载又是繁重的。我们的教学安排是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动精神和创作意识,这也是儿童音乐剧的专业的需要。他们从体验生活开始、编写排练小品、创作音乐剧舞蹈、研究爵士舞组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创了发挥主体意识的学习方法,培养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理念。创作了一台又一台鲜活的戏剧小品晚会、音乐剧片断晚会、爵士舞情景晚会……在全院的教学的汇报中,受到院领导、教师、学生和剧院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他们专业上主动精神和创作意识的形成,对这个集体在文化、理论 学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充分地体会到了知识、理论的重要性和对艺术创作的指导意义。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文化成绩也是学院中最为优秀的。他们的团队精神、创作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他们进入剧团、为未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曲艺专业的教学,更是直接走的是一条从课堂到舞台的实践道路。他们从进校的第一天,学院就与北京曲艺团达成了教学实习的共识,学生们每周都到广德楼剧场与曲艺团的演员们共同演出。通过演出、实习、增加了舞台表演的经验,扩大了他们知名度,培养了他们表现、表演的能力。教学中针对他们的专业特点,制定了以民族曲艺艺术演、唱为核心的,以戏曲程式表现为基础的,以话剧现实主义表演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开设了身训课,直接运用程式的表现规范曲艺的表演,把话剧的现实主义体验精神注入到鼓曲唱段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他们今年五月在北京湖广会馆、八月在天津中国大戏院的演出,得到了北京、天津各大媒体的关注、受到曲艺名家的肯定、得到众多观众的热情赞扬。在剧场艺术不景气的今天,他们仅一场演出剧场售票的票款就能卖得两万多元,可见受欢迎程度的真实性。观众们评价:“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尖子人才曲艺专业的学生,专业条件好、素质高,北京曲艺团后继有人了”还有人赞扬:“这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北京曲艺团之幸,是北京曲艺界之幸!”更有的夸奖“不愧是名家教授出的尖子班的学生,北京曲艺的春天又来了!”光明日报的记者特为演出发表了署名文章《托起明天的太阳》来赞扬这批学生。在曲艺专业的学生中,杨菲同学凭借一曲教学曲目梅花大鼓《半屏山》,在今年全国曲艺大赛中又荣获了“侯宝林金奖”。
总之,在对于“尖子人才”的培养中,探索了一条高职艺术教育行之有效的办学道路,转变了惯性思维和常规的办学理念,摸索出“演、学、研”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适应了当今社会对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当前艺术类高职学院的办学起到了推动性和指导性作用。
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因为我们是艺术类院校,很多专业课是在练功厅、琴房进行,常常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这样的教学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控制教学进度,如何检查教学结果,是我们在教学管理中首先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将不断探索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管理规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艺术需要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艺术人才。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2005年1月31日
根据北京市教委京教高[2004]43号《关于继续开展200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我院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院是02年底由中专校升格为大专院校,规范大专部的教学管理是本年度我们所做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特别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办法。
1、规范教师教学文件
我们首先从规范教师教学文件做起。第一是强化教学计划管理,要求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实施计划,并由系领导检查、审批。第二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要求每个教师课前不仅要备好课同时要写好教案,每节课填写教学日志和学生出勤情况。最后,学期结束时,要求每个教师写出学生成绩分析和教学总结。所有教师各部分教学文件装订成册,期末上交,由各系和教务部门检查,作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测评。
2、加强教学检查力度
学院要求各系每天进行教学巡视,教务处不定时进行课堂教学检查,针对问题作出相应处理。本学期发现个别学生对理论课重视不够,出现较为严重的缺课现象。教务处、学生处重新强调了学生考勤规定,要求所有教师严格课堂考勤,对于缺课同学进行了思想教育,对严重违纪的同学作出了相应的纪律处分。本学期学院还进行了一次学生对教师的测评,针对测评出现的问题还将进行反馈和整改。
3、加强英语教学,迎接英语应用能力的考试
艺术类学生文化底子薄,特别是英语,对他们来说难度就更大了。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全面素质,我们认真组织同学们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能力考试。首先对同学们进行了动员和宣传,同时宣布学院的规定,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参加考试。教务处、文化教学系认真分析了学生现状,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时安排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二、教学改革方面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北京文化局“多出人才,多出优秀尖子人才的人才战略思想”。我们认真分析了当前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艺术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和企业化的管理机制,给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作出了适合艺术发展、符合北京市文化市场规律的办学新思路,举办了首届戏曲“尖子人才后备班”。用当代的思维指导艺术教育,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特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办学理念。摸索出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北京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达到一种订单式的“演、学、研”相结合办学模式。有方向、有目标地培养艺术“尖子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艺术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首届戏曲“尖子人才后备班”(包括昆曲、京剧、曲艺、河北梆子、儿童音乐剧专业)的举办其目的是:
1、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让古老的文化艺术焕发青春。
用当代的思维指导艺术教育,填补传统艺术后继乏人的空白,为拯救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2、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特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办学、教学理念。让我院的艺术教育跟上时代艺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走在全国高职艺术教育的前列。
3、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北京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方向、有目标地培养艺术人才。达到一种订单式的“演、学、研”相结合办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真正成为北京市文艺界的尖子人才。
“尖子人才后备班”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检验。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更加理性、办学目的更加明确、实施方法上更趋科学、合理,因此教学成果十分显著。受到了学生、教师、家长、剧院的普遍欢迎,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先进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尖子人才”办学理念
我院按照北京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了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演、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是我们实践高等艺术职业学院进行教学改革的行之有效,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它的生命力在于:解决了当前文艺团体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填补了片面追求学历而带来的对于专业技能、脱离艺术实践的不足;教学中把人才的培养与剧院剧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不离团、在校不离戏”,真正起到培养演员与剧目创作“出人、出戏”的培养目的。
在这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创作出“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办学理念,实践着“演、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这种理念与方法,有别于以往的我教你学,一切按学院制定的教学计划,只注重艺术教育的个性,不注意学生的需要和社会、艺术市场的变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招生办学的伊始,就依赖北京市文化局和所属院团的优势,进行了细致的艺术教育市场的调查。根据北京市各个文艺团体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向和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现阶段剧院演员的文化、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水平进行了调研。并且与剧院、团联合起来,对于招生规模、办学思想、培养目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初步地奠定了以“演、学、研”紧密结合为基础,创作出以培养“尖子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以培养“尖子人才”为主的高等办学理念的形成,源于社会的需求和对北京市各院团演员知识结构的现状的认知。
比如,北京儿童艺术剧团的演员,他们年龄趋于老化,十九年没有新生力量进行有效的补充。许多儿童剧演员都成了儿童的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怎能去很好地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实践证明,当前儿童剧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手段日趋复杂和多元化。它要求演员既能演、又能唱、还要掌握舞蹈艺术手段,甚至要向音乐剧演员的“艺术多负载”方向发展,才能适合儿童们的要求和时代审美的需要。显然老龄化的演员、只掌握话剧表现手段的儿童剧的演员们,就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艺术和艺术市场的需要。所以时代要求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必须进行彻底的更新,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模式的转换。
再有,北京市文艺团体,特别是戏曲艺术团体中。中等艺术专业学历的毕业生占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除去老演员的成分,有大学本科的学历的演员就寥寥无几了。
还有,我们北京市的许多院团的尖子演员和专业方面的培养对象,目前在各团担任着“主演”的重任。不设法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特别是理论水平,就直接地影响着他们对角色的创作、形象的把握、情感的表现。但是,让这些剧院、团的青年演员和中坚力量去上大学,用四年的时间去读书、深造,显然会影响他们的艺术青春,更会割断与剧院、团的剧目建设和艺术实践的联系。所以,转变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创造一种使学生“学习不离团、在校不离戏,出人又出戏”的办学模式。将会对北京市各个院、团青年演员的文化、理论水平、专业素质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准备用十年的时间,用轮换的形式,实现为北京市文艺团体青年演员的知识结构进行较大的转换,达到专业技能的较大提高和创作意识的全新的培养。
所以,我们在“演、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作出了“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剧院、团的需要,甚至是改变、掌握不断变化的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种办学思想,“尖子人才”办学理念一经形成。马上得到了全院教师的赞成,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局领导的肯定。而且,北京市文化局从培养人才战略的高度,给予了经济、政策上的极大支持和高度的重视。
(二)鲜明、准确办学目的的认真把握
有了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只是事业的开始。只有认真地把握明确的办学目的,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调整教学结构和课程体系。为此,我们从全体学生的专业构成、文化理论水平、各个专业门类的培养规格和每个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做了认真的研究。
我们招收的“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学生,是从全国范围内优选的专业学生。优厚的待遇和招生政策,拓宽了招生的筛选率,所以他们的条件都是出类拔萃的。曲艺班的学生专业条件好,嗓音、形象条件比较优秀,表现意识强,基本都具备成为曲艺某个曲种的尖子人才的基础。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让中国的鼓曲艺术不能断代,让他们成为北京曲艺团京韵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单弦、梅花大鼓等曲艺种类的绝对接班人;而昆曲班的学生魏春荣、邵铮本来就是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为他们提高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为的是让他们担负起北方昆曲艺术继承的重任,承载起作为被联合国批准和认定的“世界口头文化遗产——昆曲艺术”的体现者;其中,京剧、河北梆子的学生们也是非常的优秀戏曲演员,培养尖子演员就是使他们成为戏曲舞台上的“角儿”。因为,中国戏曲艺术就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艺术形式,作为戏曲演员的“角儿”起着戏曲艺术行为的灵魂作用。可见培养主角成为了我们培养、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儿童音乐剧学生,是我们百里挑一选出的人才。他们专业素质好、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创作意识。为北京儿童艺术剧团培养儿童剧的接班人,为了使他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儿童音乐剧艺术能力的训练,目标和任务是十分明确和重要的。
理性地把握了学生、剧院、社会的需求,我们举办的“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办学目的就清晰可见了。我们的教学必须与学生的专业条件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与剧院的剧目建设和演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必须与艺术市场的需要和未来发展走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演、学、研”为一体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适合艺术的发展与进步的教学体系。
(三)、正确、合理教学方法的实施
有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明确、认真把握了办学目的,接下来就是如何正确、合理地实施教学方法的问题了。只有实行了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体现、检验先进的办学思想,明确的办学目的正确与否,才能真正产生出艺术教育实际的教学效果。
我们安排“尖子人才后备班”教学计划时,就牢牢把握教学与实用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理念。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着普遍与特殊的教育的培养,在文化、理论教学中,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学习的关系,在全部教学中体现着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主导意识,共同打造“演、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把他们培养成有较高的文化、理论水平,有一定的创作能力,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的优秀艺术尖子人才。
“尖子人才后备班”的教学,专业方面以学院为主,利用剧院、团和社会的专家资源,做到了教学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两年来,充分发挥我院的专业基础课的优势,为“尖子人才后备班”实施教学。象戏曲专业的基本功、把子、身训教学、戏曲创编课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认识了这几门课的学习规律,从被动型的苦练到掌握性地巧练,从经验型的表现形态达到理性化地表现形态。甚至,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作为“尖子的学生”戏曲的“角儿”如何在共性的中国戏曲表现手段中练出个性的(绝活)技巧来,在共性的表演方法中体现出个性的风格来。在创编课的教学中强调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由戏曲教学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的吸收、主动的编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锻炼了、学会了塑造人物的能力,掌握了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了审美的创作的意识。
曲艺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个性强,我们基本聘请的是曲艺团的专家和社会的名流,一对一的进行专业的施教。如,北京的“琴书泰斗”关学增,天津的著名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五宝,骆玉笙的得意门生京韵大鼓的名家陆倚琴,北京曲协副主席、北京曲艺团的团长种玉杰…….都是该班常任的主教老师。他们口传心授的悉心教学,本身就把多年的成功经验无私地交给学生,再加上他们在演唱中对鼓曲艺术“字、劲、味、气、神、韵”的美学高度的理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野打开,让学生们不走弯路地直接掌握曲艺艺术演唱、表演的真谛。
儿童音乐剧专业学生的台词和芭蕾课都是安排我院优秀教师施教,他们认真地为学生的打好话剧专业、形体训练的基础。而表演课、爵士课、声乐课、音乐剧排练课,则聘请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银国春、陈刚、周秋雨和社会爵士舞名流孙晓明老师来院授课。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合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精神强。所以,我院高职二年级的学生专业水平,早以领先于同等专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专业水平。
我们的文化教学是严格按照国家教委的课程体系进行实施的。由于“尖子人才后备班”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学生又有当过演员的经历。深知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懂得文化、理论知识在艺术表现、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普遍文化学习认真,理论学习努力。我们分析到了这一特点,就制定了中国文化史和艺术概论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中国文化史的纵向的线索和艺术概论的横向的知识掌握,从中找到自己专业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座标和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他们专业的学习、艺术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文化、理论课的指导思想是:不把高职办学的内容变成大学教学内容的“压缩饼干”。要“少而精、学而深”地掌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其中,除了共性的文化、理论课的内容外。我们还针对各专业学科设计了儿童音乐剧专业的《中国话剧史》、曲艺专业的《中国曲艺史》、戏曲专业的《中国戏曲史》的学习。除此之外,我们还安排了中外悲剧、写作课、计算机、心理学等选修课的内容,提供学生们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这种在共性中体现个性、普遍中体现特殊的教学安排,有针对性地促进了教学的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合理、科学地进行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真实、可喜的教学成果
我们说教学成果,应该是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的一环。教学成果是检验教学指导思想是否先进、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的唯一的“试金石”。我们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尖子人才后备班”的教学成果,用真实、可喜来概括是非常准确的。
学生们两年中普遍地提高了文化水平、理论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这表现在他们在艺术的学习中对人物的塑造、情感的体验和艺术审美的理解,已经从经验的、被动的变为了理性的、主动的把握。从老师教我怎么做,变为我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了?这种学习、创作思维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统教学方法,打破了戏曲艺术教育从中专到大学的唯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初步地理解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程式的体验、技术的体验的艺术表演、表现的法则。学生们从开始稚嫩的“瞒跚学步”,到中间创作的“步履艰难”,再到最后“初步成功”。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怎样艰难地从剧本到舞台、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过程。看到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创作能力的加强。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在转变教学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优秀的教学的成果。其中,昆曲专业的魏春荣同学,今年在全国戏曲演员最高表演奖的评选中,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由在校学生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第一例。他们的学习、创作、成果,实践了我们的教学思想转换的必要,证实了我们培养理念创新的正确。
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意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我们改革教学方法的精神所在。充分地发挥这两个积极性,在儿童音乐剧的教学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儿童音乐剧的学生大都是从普通中学中挑选的人才,而儿童音乐剧的艺术负载又是繁重的。我们的教学安排是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动精神和创作意识,这也是儿童音乐剧的专业的需要。他们从体验生活开始、编写排练小品、创作音乐剧舞蹈、研究爵士舞组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创了发挥主体意识的学习方法,培养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理念。创作了一台又一台鲜活的戏剧小品晚会、音乐剧片断晚会、爵士舞情景晚会……在全院的教学的汇报中,受到院领导、教师、学生和剧院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他们专业上主动精神和创作意识的形成,对这个集体在文化、理论 学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充分地体会到了知识、理论的重要性和对艺术创作的指导意义。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文化成绩也是学院中最为优秀的。他们的团队精神、创作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他们进入剧团、为未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曲艺专业的教学,更是直接走的是一条从课堂到舞台的实践道路。他们从进校的第一天,学院就与北京曲艺团达成了教学实习的共识,学生们每周都到广德楼剧场与曲艺团的演员们共同演出。通过演出、实习、增加了舞台表演的经验,扩大了他们知名度,培养了他们表现、表演的能力。教学中针对他们的专业特点,制定了以民族曲艺艺术演、唱为核心的,以戏曲程式表现为基础的,以话剧现实主义表演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开设了身训课,直接运用程式的表现规范曲艺的表演,把话剧的现实主义体验精神注入到鼓曲唱段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他们今年五月在北京湖广会馆、八月在天津中国大戏院的演出,得到了北京、天津各大媒体的关注、受到曲艺名家的肯定、得到众多观众的热情赞扬。在剧场艺术不景气的今天,他们仅一场演出剧场售票的票款就能卖得两万多元,可见受欢迎程度的真实性。观众们评价:“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尖子人才曲艺专业的学生,专业条件好、素质高,北京曲艺团后继有人了”还有人赞扬:“这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北京曲艺团之幸,是北京曲艺界之幸!”更有的夸奖“不愧是名家教授出的尖子班的学生,北京曲艺的春天又来了!”光明日报的记者特为演出发表了署名文章《托起明天的太阳》来赞扬这批学生。在曲艺专业的学生中,杨菲同学凭借一曲教学曲目梅花大鼓《半屏山》,在今年全国曲艺大赛中又荣获了“侯宝林金奖”。
总之,在对于“尖子人才”的培养中,探索了一条高职艺术教育行之有效的办学道路,转变了惯性思维和常规的办学理念,摸索出“演、学、研”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适应了当今社会对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当前艺术类高职学院的办学起到了推动性和指导性作用。
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因为我们是艺术类院校,很多专业课是在练功厅、琴房进行,常常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这样的教学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控制教学进度,如何检查教学结果,是我们在教学管理中首先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将不断探索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管理规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艺术需要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艺术人才。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2005年1月31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实验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
小学关于申报市初步现代化学校的自查报告
-
保卫科工作检查自查报告
-
招生办工作检查自查报告
-
学生部工作检查自查报告
-
关于亏困停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自查报告
-
区建设局组织工作目标考评自查报告
-
安全出口专项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
案件专项治理岗位自查报告
-
教育局机关效能建设自查报告
-
学工部效能建设自查报告
-
分校实践教学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
横行直走
-
老师的赞歌
-
培养一个积极乐观的宝宝
-
大娘一路走好的句子136句
-
大班游戏课教案《民间炸果果》反思
-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乘坐电梯反思
-
营销产品朋友圈文案36句
-
超级酷又很特别的昵称112个
-
比较低调的昵称343个
-
内涵有创意的公司名字6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