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

首页 - 四年级语文教案

6《徐悲鸿励志学画》

时间:2022-10-08 02:15:27 A+

6《徐悲鸿励志学画》

6《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