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

首页 - 六年级语文教案

《矛与盾》、《郑人置履》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二

时间:2022-10-08 02:26:53 A+

《矛与盾》、《郑人置履》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二

《矛与盾》、《郑人置履》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二

《矛与盾》、《郑人置履》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了。
  2.学习第一则寓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过去学过寓言故事,哪位同学还记得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两则。)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又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矛”和“盾”各指什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
   2.自由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然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概说出即可。)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l.先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同座讨论:每句话意思是什么?
   2.交流。(学生说,师生评议)
    教师应讲解以下有关知识,帮助理解: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②“誉之曰”中“之”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没有什么……”意思。意思是:“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穿透它。”“也”语气词,表示句子说完。④“其人弗能应也”。“其人”,那个人。“也”,语气词,表示句子终结。)
   3.把每句话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译成现代白话文,要把上下文说通顺。(学生练说)
   4.交流。(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说:“用您的矛穿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后要一致,以免闹出笑话。)
   6.指导朗读。(读出买盾人的自夸炫耀语气,人们的质问语气。)
  四、总结
    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则寓言。
   2.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矛与盾》全文。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郑人置履》。(板书课题)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有一个郑国人买鞋。那他又是怎样买鞋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词句不理解?提出来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读短文。(要读通句子)
    ②本文讲什么事?(有个郑国人去买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脚而相信尺码,最终没有买到鞋的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和短文内容。
   2.交流: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理解:“郑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一双鞋”或“有一个打算买鞋的郑国人”均可。“已得履”,“已经拿到了鞋”。“乃曰”是“于是说”的意思。“及反”是“等到返回来”,“人曰”即“有人说”。“何”是“为什么”。
    译成白话文。(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发现忘了拿尺码。他拿到了鞋说:“我忘了拿尺码了”,于是,返回家里取尺码。等到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因此他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那个人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什么地方?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具体情况下应采取具体的办法。)
   4.指导朗读。背诵短文。(读出买鞋人的可笑。)
  四、总结
    郑国那个买鞋人和楚国卖矛和盾的人同样可笑。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例说一说。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寓”、“誉”、“遂”字字形,“寓”字第10笔是“竖”。“誉”上半部不能少一点,“遂”里面“点、撇”不要丢掉。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依据注释自读短文,理解词句,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师讲解有关古汉语知识,帮助理解句意。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探究活动
  召开一次古代寓言故事会。
  1.讲故事,明事理。
  2.学习文言文。
  3.根据故事,想象意境,绘制图画,帮助理解。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