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婴儿的诀窍
时间:2022-10-07 21:36:00
A+
教养婴儿的诀窍
一个新观念会开启一个新世界!一双重新审视儿童行为的眼睛、一颗以不同角度观摩孩子想法的心,会发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孩子生命的发展也有轨迹可循
在与一岁前的婴儿共读时,婴儿的一些特定阅读行为,常被许多父母认定成捣蛋、不合作、不用心及能力不够等行为缺失。父母在挫败之余,不是不再继续念图书给孩子听,就是想引导孩子进入“正确的、该有的阅读方式”,如果弄得双方不欢而散。
然而,将心比心,换个角度来想像婴儿的探索方式,父母将发现,那些拍、打、抓、咬、丢、翻等行为,是孩子认识图书的必经阶段!
共读,应以婴儿为中心
一个喜爱图书的孩子,不是在一夜之间爆发出他对图书的热情。自婴儿时期开始与书结缘的孩子,有较多的机会累积他们的阅读经验,走过不同的阅读阶段,使图书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了解自己与世界的一个重要来源。
不同于较大幼儿或学龄儿童的是,父母与婴儿共读时的焦点,应该放在婴儿身上,而不是图书。因为0――12个月大婴儿的图书阅读,主要是在培养与图书的情感,以及探索“书是什么?”
父母应该从婴儿的视线和行为举止,判断阅读活动是否要持续、扩充,或是得先暂告一段落,绝不可以图书为中心,坚持要看完一本书或一个段落才停止。
婴儿的阅读阶段
有学者依据观察研究,将0――12个月大婴儿的阅读行为分成四个时期,虽然每一时期有它独特的特质,但婴儿在探索图书时,却有可能合并前后阶段的行为。
第一期:接收式的图书阅读(0――3个月大)
受制于孩子动作发展的有限,婴儿在这个与图书初次接触的时期,只能被动地以眼、耳接收父母手中的图画和念书的声音,还不能联结口语和图画的关系。此外,婴儿已发展出一套示警的传达系统,当他们对图书失去兴趣时,先是移开目光,再是拱背,然后大哭。
视觉行为:短暂地定睛观看某一图画,或看大人握住书的手指,移走目光。
触觉行为:挥动的双手,会不小心地碰触到图书(非有目地的)。
语言行为:只在失去兴趣时,发出不耐烦和哭的声音。
情绪行为:共读时,抓握住大人的手指而感到满足。
第二期:发现式的图书了解(3――6个月大)
随着手的抓握能力及上半身肢体活动力的增长,此时期的婴儿会从手无意间碰触到图书,意识到书的所在位置,并主动用手对书搔抓、拍、打、摇等,探索书本。
视觉行为:眼光较能跟随大人用手所指示的图文移动。
触觉行为:搔抓、拍、打、摇动图书。
语言行为:共读时仍不加入声音,但会以哭闹表达不愿意继续。
情绪行为:共读时,从轻拍、磨蹭大人手臂中获得满足。
第三期:有意地探索图书(6――9个月大)
随着仪式化般的探索行为出现(例如:什么东西都放入口中吃)和对熟悉人或物的经验累积,及语音的扩展,此时期的婴儿会以固定的几个动作主动探索,从事掌握图书的活动,像是咬书、尝试用手掌拍翻书页等。
共读时,婴儿也会对某些熟悉的图书显出偏爱,从较静态的眼神定睛示意,到较动态的以咯咯笑声、短暂喃喃语音和拍打等动作表现。
视觉行为:能准确地,也能较长时间地注视大人以手指示的图文。
触觉行为:抓书入口中咬(常咬书角),以抓、拍方式意图翻书。
语言行为:共读时,会以短暂喃喃语音和笑声表示对书的喜爱。
情绪行为:共读时,会回头或对大人微笑,以表达满足。
第四期:主动参与式的图书阅读(9――12个月大)
此期最大的特点,在于婴儿能逐渐随着故事的进展或不同角色的出现,以声音(长串喃喃语音或学动物叫声)或动作来参与共读过程。
从这时期开始,婴儿对图书的探索,已从外在进入到内容。
视觉行为:不需大人手指示图,能正确地注视大人所说的书中人或物。
触觉行为:主动以手指指出书中人或物,期望父母为他说明那是什么;能一页页地翻动厚纸板书,也能跟随某些书中情节或人物做动作(例如,摸鼻子、挥手再见……)。
语言行为:有些婴儿以长串喃语随着父母共读,有些模仿书中人或物的声音(如牛叫、人笑……),有些会对某些故事情节哈哈大笑。
情绪行为:对与父母共读时一块做动作、学声音感到满足,故事念完时会产生类似拥抱等满意行为。
欣赏孩子在阅读上的努力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之一,但父母在忙着寻找教育点子及学习教养诀窍之余,不妨退一步,静下来,观察孩子现有的学习方式和想法。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观念,会使成人真正欣赏与信任孩子在不同阅读阶段所做的努力,自然而然就能配合孩子现有的了解度和探索方式,达到最有效、也最有趣的共读与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