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人物“缺点”多
卡通人物“缺点”多
如今,很少有小孩子不喜欢卡通人物的。喜欢模仿这些人物的语言、行为的孩子也很多。但是,这些卡通人物除了可爱,也有不少缺点。日前,幼教专家指出,模仿是幼儿的一种正常表现,也是激发他们想像力的一种动力。但如果不能帮助孩子分辨各种形象和人物的优劣,那么就可能使孩子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孩子模仿卡通人物,家长应该加强正确引导。
模仿卡通造就“小魔头”
4岁的毛毛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听话乖宝宝,可是自从看了那部风靡一时的卡通片《蜡笔小新》后,一见到客人,他就会扭起小屁股。还会又摇又扭地对着漂亮阿姨说:“美女,吃不吃青椒?”妈妈担心毛毛也快变成了一个像小新那样的“小无赖”。
而同样,看过了一部怪兽卡通片《奥特曼》,毛毛一下子又变成了幼儿园里的“小魔头”。在幼儿园里,他只要看到不听话的小朋友就要动手打人,还说:“这是运用‘正义’来面对‘邪恶’的势力,对待不听话的小朋友就要像对待小怪兽一样。”
简单责骂抹杀想像力
上海红星幼儿园园长刘政告诉记者,父母应该了解到,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种学习方式。父母对孩子好的模仿行为应当支持,并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之强化。
但是,对于孩子的不良模仿行为,父母应当制止,因为这种模仿只能导致孩子正确模仿作用的丧失和不良习惯以及破坏性行为的出现,进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对于诸如“攻击性”的行为,一般来说,以自我为中心的3、4岁幼儿特别显著。成人应该适当地运用各种其他方式将这种模仿倾向转移并淡化。3、4岁的孩子往往没有很强的是非意识。因此,家长要淡化这种行为,帮助他们区分正义和非正义、区分影片和现实。一味地责骂,这种“治表不治里”的短暂行为反而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
幼儿的辨别能力差,成人一定要指导他们有选择地模仿,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错,什么是对,让他明了是非观念。
刘园长建议,家长应该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可模仿的正确榜样。父母可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电影、电视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正确地引导孩子分析人物。而分析时,不能停留于表面情节和人物直观形象,更要教育他们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憎恨敌人的卑鄙凶残。
对孩子已有的不良模仿行为,父母也应积极地加以纠正。如有的孩子喜欢模仿电影中的坏人,父母应告诉孩子,坏人干坏事,我们应该把他抓住,交给警察。这样,孩子就会憎恶坏蛋,学习正面形象。
模仿卡通新招
为孩子选择有益的,能教导孩子励志做人的卡通片和连环画;孩子观看卡通片时,父母陪在一旁,适时引导,可告诉孩子:“宝宝这样帮妈妈多可爱。”“那样做,爸爸妈妈不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孩子随时宣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编唱有趣的儿歌,教孩子树立高尚的道德规范。
摘自 《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