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非理性教育扭曲孩子个性
成人非理性教育扭曲孩子个性
当前,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家庭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中的独特价值终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尽管我们已经从很多教训中开始了理智上的清醒,但是还没有在感情上完全接受并且转化为教育行为。导致这种局面,也许有许多客观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家庭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且隐蔽存在的心理误区却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一、极端期待心理引发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
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心理一旦极端化,必然在认识上诱发非理性思维,忽视孩子发展的实际,产生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为了满足心理期待(甚至是虚荣心),混淆孩子心理上的“可学”(潜能)与教育学上的“应学”(能力)之间的本质差异,盲目的“选择”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快速学习方案”、“神童培养计划”。
二、功利心理引发“成人中心”的教育方式
任何教育都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即教育价值的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庸俗功利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短期效果,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代价。这是一种典型的“成人中心”的教育方式。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提前学习;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所以过度学习。一切为了“高人一等”。
三、盲目攀比心理引发“无个性化”的教育
父母用熟悉的同学或同龄儿童的优良表现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如果使用得当,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相当多的父母攀比心理膨胀,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随意选择评价标准,盲目攀比,错位比较。其结果是孩子的个性消失,成长为顺从的“乖兔子”,抑或是孩子的个性扭曲,成长为叛逆的“坏豺狼”。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源于教育文化的缺陷与教育理念的偏失。当前,消除早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心理误区必须从家庭教育文化建设与开展亲子教育入手。
就家庭教育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以家庭为单位,优化家庭精神生活环境,净化家庭教育氛围,减轻家庭教育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净化教育市场,端正教育舆论导向,传播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将父母的教育热情视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并且转化为理智的教育行为,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就亲子教育而言,一方面加强亲情教育,利用血缘与亲情为纽带增强父母的教育责任感;另一方面加强亲职教育,树立父母的职业教育意识与职业教育能力。“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良好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父母的自觉追求。
采编自37℃医学网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 孩子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怎么办
- 以色列教育孩子的方式
- 批评孩子的五种技巧
- 叶圣陶教育女儿:要为他人着想
- 请家长也为孩子准备四颗糖
- 家长,就是孩子人生的导游
- “一只手”托举起你的孩子
- 水均益教女有方
- 诺贝尔的邻居:这孩子永远不会有出息
- 马克思的家教艺术
- 宽容自己的孩子
- 我的自白――家庭教育同样是一门学问
- 家庭教育的“重章叠唱”
- 用沉默来“折磨”他
- 宫外孕如何预防
- 学生会纪检部工作总结
- 敬礼!白衣战士
- 我的老师
- 婴儿生病时,不要加辅食
- 思念天堂父亲的句子144句
- 小班数学教案《芭比娃娃的花环》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四等分》反思
- 中班社会《神秘的消防员》教案反思
- 家纺品牌朋友圈文案35句
- 女生单身昵称霸气二字391个
- 伤感又很难过的最新版昵称38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