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为儿童”
什么是“行为儿童”
“行为儿童”是指具有心理不健康行为的小儿。这在幼儿和儿童期的任何年龄段都可以见到,尤以幼儿期比较明显。“行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偏离了正常儿童的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使孩子处于与环境不相适应和日后学习困难的境地,在青少年和青年期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父母应及早识别,积极予以纠正。很可惜,在日常生活中,这一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父母并不认识,故也谈不上重视和纠正。
“非常”表现早识别
心理不健康的行为有多种表现,在一个孩子身上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表现,父母应及早识别:
1.咬指甲。指甲不是剪掉的,而是咬去的。即使没有多余的指甲,还是经常去咬。
2.吮吸手指,尤其吮吸大拇指。
3.咬着毛巾或被子一角睡觉。
4.拉头发或挖鼻孔。
5.口吃。
6.经常遗尿。
7.虐待或残害小动物。
8.情绪高度波动,易变,易怒,易哭闹。
9.经常说慌。
10.经常小偷小摸。
11.易惊,好争吵。
12.易暴怒,甚至摔物,破坏物件。
13.动作笨拙。
14.高度迷恋母亲,离不开母亲。
15.任性,倔强,不听大人劝解,我行我素。
16.有打人或攻击性行为。
17.“小霸王”的言行、举止,高度以自我为中心。
决不能掉以轻心
“行为儿童”的表现常意味心理障碍,做父母的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持听之任之的态度。
1.“行为儿童”日后将出现心理发育和学习、品质问题。影响学习成绩提高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部分将诱发不良行为和思想首先品质问题,甚至诱发犯罪。
2.“行为儿童”日后发展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机会很高,属心理障碍的易患儿童。
积极防治是上策
当发现孩子出现不健康行为时,应设法及时予以制止,或去儿童心理咨询。否则待问题成堆后,再想纠正可能为时已晚。
防治措施为:
1.父母要了解识别“行为儿童”的科学意义。
2.一般来说幼儿偶尔出现一两次轻微的不健康行为,不能判断为心理偏离或“行为儿童”,但也应予以制止。如果效果不好或出现多种不健康行为,则应及早去儿童心理咨询机构诊治。
3.父母的言行举止应作为孩子的楷模,不能采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如打骂、讽刺、伤害自尊心、侮辱人格等。
4.纠正方法应以正面说服教育为主,持续心理训练,采取正性诱导,反复强化。对正在改进的不健康行为,即使是微小进步,也应表扬鼓励。对不合理要求,除耐心说理外,也可采取转移法予以消除。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1岁左右的孩子晚上与奶奶一起睡好不好?
-
怎样对待孩子的性兴趣
-
杜亚松回答:儿童孤独症的诊疗方法
-
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因素
-
陆峥回答:大的就一定要让小的吗?
-
拒绝与权威至上症
-
儿子在学校里没人肯和他玩怎么办?
-
孩子做作业老做小动作,是否有多动症
-
心理调适:一个女孩的案例
-
男孩子们到底想些什么?
-
性心理的发展
-
孩子为何会患多动症?
-
怎么教好幼儿园游戏课:浅谈游戏中如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
轮船
-
设定您母乳喂养计划
-
有趣的金丝猴
-
《西湖》教学设计
-
[三国演义]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
企业培训宣传朋友圈文案33句
-
惠普生洋参乳清蛋白肽粉朋友圈文案34句
-
装修行业人力资源共享平台朋友圈文案33句
-
大气吉祥公司名字大全605个
-
《無極》蒙古含部公主含香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