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世界是否整合完好
宝宝的世界是否整合完好
“孩子已经小二了,写起字来常常左右不分,不是少一画、就是多一画……”
“我的孩子智商正常,为什么老是笨手笨脚,常常打翻杯子,上下楼梯慢吞吞。”
“孩子个性冲动,一点小碰撞就发脾气,令我很头痛。”
有些孩子在三、四岁时,接受了一些机构的检查而发现“感觉统合失调”,必须接受治疗,令父母忧心忡忡。但更多父母却是在孩子进入小学,开始学科学习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因学习有障碍,并片面得知这是“感觉统合失调”所致。
虽然感觉统合功能的评估与治疗属于医学范畴,但由于感觉统合的发展关键期在幼儿阶段,与儿童的发展息息相关,且“感觉统合失调”若能早期发现,疗效最好。因此,对许多新手父母和幼教老师来说,认识感觉统合是极重要的。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综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即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比如,切苹果吃时,眼睛的视觉让我们知道苹果是圆形的、红色的,接触苹果时,触觉感觉其光滑外皮,重量觉告诉我们它重重的,切开苹果后,嗅觉会嗅到苹果特有的香气,味觉则是酸酸甜甜的,这些感觉神经讯息的统合,赋予了“苹果”的认知意义。
由此可知,感觉统合是正常孩子发展过程中,借着内、外在需求和环境刺激,不断整合各种感觉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如果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处理感官讯息或指挥动作,就会出现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
这里我们举些例子说明。我们在地上划两个圆圈,彼此距离约有30公分,首先要求小朋友站在一个圆圈里面,再跟他说:“好,注意看,现在跳到另一个圆圈里面,不能跳到外面,也不能跌到哦!加油!跳!”此时,他的耳朵会把这个口令接收进去,传到大脑,将意思分析清楚,再命令眼睛看清楚距离,把结果往上传,脑部再决定全身的肌肉要用多少力,各个关节要弯曲几度,腾空一跃时要跳多高。如果这个小朋友能将这些讯息统合得很好,他便能很灵巧地跳进另一个圆圈里;如果他的听觉理解力不佳,视知觉判断不好或平衡觉不良,他就无法听从口令做出一个准确的跳跃。
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
人的感觉统合系统一般分为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平衡统合系统和本体统合系统等。通常感觉统合良好的小朋友,对所有的讯息判断都极为正确,因此在日常生活反应就显得机灵。但如果感觉统合有失常现象,会有什么情形产生呢?
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学习时会出现阅读困难(漏字窜行、翻错页码),计算粗心(抄错题目、忘记进退位),写字时常常过重或过轻、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此外,这类儿童在生活上还常常丢三拉四,生活无规律。
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对一般平常、普通的声音就觉得相当刺耳、难受,所以他常会觉得说话声太吵杂,便尽量避免听人说话,或讨厌到吵杂的环境,孩子显得孤僻、不合群。亦有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不容易辨别声音的异同,如无法分辨中文的四声,学习中文有困难。另外还有听觉记忆力不佳的孩子,讲过的事情一下就忘记,反复说很多次才能记住,但是在学校上课时,老师无法专注于他一个人,常常显得注意力不集中。
触觉统合失调,主要是因为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佳,从而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即所谓触觉敏感(防御过当)或迟钝(防御过弱)。触觉太敏感的小孩,别人轻轻一碰,就觉得人家在打他,有的便会出手反击,看起来攻击性强;有的则马上退缩,显得胆小,不容易亲近,表现出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弱。触觉敏感的孩子喜欢固着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喜欢保持原样和有重复语言、重复动作),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触摸,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冷漠,常陷于孤独之中;触觉太迟钝的孩子,利用触觉辨识环境的能力差,学习新动作较为迟缓,便会显得笨手笨脚,所以也表现出学习困难、人情冷漠的问题。
平衡统合失调的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本体统合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这些孩子智力正常,但由于“感觉统合失调”,他们的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给其学习、运动、社会适应等方面造成障碍。由于这些孩子心理总处于一定的紊乱状态,学习和生活质量就会不断下降。这种现象如不及早纠正,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势必造成影响。
综合来说,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以下征状:
·不喜欢被人触碰或抚摸,因而拒绝理发、洗头、洗脸、穿毛料、在沙滩及草地上赤脚走路,并执意穿长袖;或者需要特别多的抚摸,过分喜欢触碰各类东西,久久戒不掉吸奶嘴或手指的习惯,碰撞流血时,浑然不觉。
·不喜欢被举高、旋转,害怕骑木马、烫秋千、爬高、跨越水沟、搭乘电动扶梯;颈部的硬挺时间较一般孩子为迟,常垂头、弯腰、驼背;或者特别喜欢玩旋转、摇动、攀爬的游戏,不知道害怕。
·平衡差,动作笨拙,易跌倒、碰伤,走楼梯须倚赖扶手,跳绳、踢球、丢接球有困难。
·容易失手掉落东西或把东西弄坏,手无力,惯用手建立得慢,写字慢,握笔不正确。穿衣、扣钮扣、系鞋带、写字等比同龄孩子都慢。
·念书或抄写时,常漏字或跳行,眼睛不灵活,方位距离判断力差,易迷路或迷失方向,不易分辨相似图形或物品,拼图、绘图能力不好,左右方向混淆不清,常把数字或文字写反。
·听学记忆力弱,听过就忘,有重听或评议分辨不清的现象,语言理解力差。
·不喜欢咀嚼,吃流质食物期持续很久,流口水时期较长。
·开口说话的时间很晚,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评议表达能力差,沟通有困难。
而孩子的生理障碍,也可能会导致以下心理、情绪或行为问题:
·特别好动或特别不爱动,冲动,注意力分散、不持久。
·个性孤僻,不合群,人际关系不好,缺乏信心,易因挫折而放弃,或拒绝学习新事物。
·顽固,爱发脾气,冲动,易与人争吵或强迫别人做事,察言观色及环境适应能力差。
·学拼音、认字都很困难,语文学习及阅读有困难。
孩子感觉为何会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脑功能失常的现象,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真正原因不明,但推测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2.环境因素:
·早产或剖腹产;
·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
·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
·缺少同伴群体;
·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
·过早进行认知教育;
·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宝宝是否有问题?怎么办?
当孩子老是坐不住,一天到晚跌跌撞撞,爱打人,动不动就发脾气,学习上也一直遭遇困难,别人笑他胆小怕黑,连秋千也不敢荡,老师说他漫不经心,交待的事情是左耳进,右耳出,爸爸妈妈听在耳里,急在心里,怎么办?
·先考虑孩子的发展状况
许多父母觉得孩子走路跌跌撞撞的,常会跌倒,或是动作技巧不够灵活、手眼协调也不好……等等,是否感觉统合有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确实会造成孩子动作技巧的不成熟、动作计划不好或协调度不够,不过,这些情况也可能与孩子本身的发展较慢有关,或者还没达到成熟年龄,或者正在发展、学习某项动作能力,所以表现不够纯熟。
这里要提醒父母的是,先不要着急,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2岁孩子已经能要求他乖乖坐好,有的则根本就不理睬;有的4岁孩子可以拼100片的拼图,有的只能拼50片。”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发展步调,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怎样,而我们家的孩子还不会,就认定孩子有问题,给自己和孩子带来许多的困扰。父母可先充实自己与儿童发展有关的知识,如果发觉孩子的发展或行为表现未能达到基本水平,就应寻求专家的评估,确定孩子的表现,是发展步调较慢而已,还是真有生理、心理的问题。
·再考虑给孩子的教养方式
不容否认,有些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所造成的。比如说,对孩子保护过度,照顾过度,孩子没有机会追赶跑跳碰,没有机会自己练习穿衣系鞋带,对处在必须以实际感觉来认识与学习的幼儿而言,在许多能力的表现上,自然就要比同年龄的孩子逊色了。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一起生活在大家庭中的孩子,如果大孩子是过动症儿童,小一些的孩子原本正常,却因为模仿大孩子的行为,也会有过动的现象出现。
·咨询、测验、评估
倘若爸爸妈妈觉得孩子有生理上或行为上的问题,可向专业的学术或医疗机构的咨询人员请教。通过咨询,父母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建议,在教养方式上做些改变。有许多孩子的问题就这样获得了改善,不需要到医院排队,等待检查或治疗。
假如通过咨询,专业人员觉得孩子可能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测验与评估,就会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我们的社会提供的资讯与资源已经越来越多元了,父母在带养孩子时,一定要吸收相关的知识,多看书,多听,了解孩子的问题,是不能还是不为,千万不要断然下结论,给自己跟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影响到亲子关系跟孩子的成长。
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
感觉统合发展的关键在婴幼儿期,而孩子在8~10岁之间,感觉统合能力应成熟得差不多了。虽然孩子越小脑神经的可塑性越大,但脑神经的可塑性却是终身的,因此,也不是8~10岁之后就不能有听改变,只是要帮助大孩子需处理的问题层面较多而已。
孩子若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父母不必过于忧心、沮丧,只要积极寻求正确、专业的治疗,以耐心、爱心对待,便能让孩子得到帮助,克服障碍。
怀孕期间,若胎儿动得特别厉害,或宝宝出生后,表现出对声音极度敏感、不喜欢大人的搂抱与抚摸、八个月了脖子还挺不起来等与一般孩子不同的情形,父母就要提高警觉,可以先用电话咨询,必要时尽早带孩子做检测,毕竟,越早治疗,对孩子的帮助会越大。
虽然同样都是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但是每一个孩子的问题都不一样,所需要的训练自然也不相同。当父母把孩子带到医疗机构去做评估时,除了从父母填写的问卷来了解孩子的情况之外,由于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忍受度不同,因此,依孩子不同的年龄,给孩子不同的测验是比较客观的作法。甲宝宝也许需要比较多的视觉上的刺激与训练,乙宝宝需要的可能是比较多的大肌肉训练,而丙宝宝最需要的是颈部肌肉的加强。至于要做多久或多少次的重复练习,每个孩子、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所以,感觉统合治疗应该是一对一的,不该是整个团体用一套课程,全部的人一起做的。而在感觉统合治疗室里,有一些像摆荡、悬吊、旋转、溜滑板等动作,更需要治疗师一对一的照顾,以保安全。
另外,一对一的方式也可以让治疗师清楚孩子做每一项训练的感觉、反应,以及脑部能接受刺激到什么程度,并藉以修正孩子的训练计划,给孩子真正适合的刺激性训练。
感觉统合治疗是一种职能治疗,不可能一次、两次便看到结果,要长期的训练与练习,治疗效果才会呈现。但在医院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治疗性的活动能否继续,仍须靠父母在家中的配合。
家里虽然没有感觉统合训练的器材,但可用一些替代品在家中加强对孩子的训练,延续同样的训练目标。例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常用的滑板,是利用孩子趴在上面滑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背部肌肉的收缩,来训练肌肉张力。在家中,父母可以利用枕头或棉被,让小朋友趴在上面做一些事,如叠积木、玩拼图游戏,或做些像趴著身子头仰高的动作等,来训练背部的肌肉张力,也能达到利用滑板的治疗效果。如孩子双侧的协调度不好,治疗师可能让他做些跳绳、拍球、接球等活动,训练他动作技巧的能力,这些在家里都可以做。再如,滚筒在感觉统合训练上是很常见的器具,家里没有,可让孩子在地上翻跟斗、侧滚啊。父母在家中帮助孩子延续练习,对促进孩子的进步是很重要的。
当然,这些练习活动的内容、方式、次数、父母训练的技巧,都须经过职能治疗师的指导。父母每次带孩子回治疗场所时,不只孩子接受训练,父母也要学习一些训练上的技巧,同时,治疗师也要观察孩子的情况,检查父母在家带的内容及方法、态度是否适合,要不要改变活动内容或改善带领的技巧等。如果父母能将家中训练的情况记录下来供治疗师参考,将更能帮助治疗师了解孩子的情况,为孩子做更合适的训练安排。
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孩子是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的,有些是不能的。这其中牵涉的,除了孩子的问题类型不同之外,孩子是否能合作,父母是否投入,甚至医病双方是否投缘,都有影响。因此,感觉统合训练绝不是万灵丹,不是所有孩子的问题都能用感觉统合训练来解决的。
有没有方法可以预防
从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许多可能原因来看,妈妈怀孕期间相当重要。孕妇要做好产前检查,注重营养均衡摄取,有充足的休息与适当的运动,不吸烟,不喝酒,不吸毒,并且维持情绪的良好。根据研究,孕妇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做些适当的运动,是给胎儿自然的摇晃刺激;而准妈妈心情好,给胎儿的是良性荷尔蒙,反之,给胎儿的是压力荷尔蒙,可能造成婴儿出生后对触觉特别依赖。因此,准爸爸可要尽量帮准妈妈维持好心情。
此外,孩子出生后,父母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多阅读书籍,有问题或观念不清楚的地方,要主动地运用各种方式为自己储备知识,如向专业人土咨询,以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平时要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在预防孩子感觉统合问题上也有很大帮助。因为幼儿的大脑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此时,早期的预防,比问题出现再治疗来的有效。例如,小宝宝如果不喜欢别人碰触或抚摸,可能是他的触觉特别敏感,妈妈可用毛巾或用手按摩他的手脚或背部,降低他触觉的敏感度,到达比较正常的程度。
又如,孩子开始学习坐、爬时,布置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让他在地板上充方地活动肢体,增加肌肉关节的运动觉,可以帮助孩子粗动作的发展;在婴儿床边悬挂色彩鲜明、会发声或转动的玩具吸引孩子,能丰富婴儿的视觉刺激,也能让眼睛有充分活动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就可促进孩子感觉统合的发展,有些问题更可能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治疗,渐趋正常。
从积极预防的角度,提供有益孩子身心发展的环境和活动,如多爱抚孩子,给予有序自由的游戏空间,鼓励孩子利用触觉探索环境,多带孩子到户外跑跑跳跳、荡荡秋千、在草地上翻滚啊,或者提供一些能刺激感觉的玩具,像拼图、摇摇马、投圈圈等,让孩子在以感官知觉探索世界、学习的发展阶段,能获得充分的刺激,对孩子感觉统合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帮助。
感觉统合,由日常生活做起
孩子的感觉统合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的,所以我们要给他的训练也是随时随地都可做的,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局限于惟有在滑板、有摇床的场所才能做治疗,这是不正确的想法。
举例来说:妈妈用乳液擦脸的时候,孩子有时也会跟在旁边看,这时你可拿起婴儿油,跟他说,“来,妈妈帮你擦擦小脸颊、小鼻子、小身体、小手手、小脚ㄚㄚ”,孩子开始很可能东躲西闪,这时就可跟他玩,找出他平常怕痒的地方,故意去呵他痒,他一定会笑得咯咯咯的,擦乳液也可以成为一段很快乐的时光。另外,妈妈刷腮红的时候,也可如法炮制,刷刷他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这可让触觉太敏感的孩子了解碰触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也可以是一种充满欢乐经验的感觉,慢慢他就能松弛下来,不再那么紧张。对触觉迟钝的孩子,也可刺激他们的感觉,让他们灵活些,同时您又可以教他认识自己的小身体。这时孩子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平衡觉,便在很愉悦的气氛下做了一个很好的统合。
当您擦完乳液要去取孩子的衣服给他穿上时,教他跳个兔子舞去取吧!妈妈愉快的歌声、轻盈的跳跃,一定在孩子心底留下一个很快乐的影像,这便是“寓教于乐”。惟有快乐的学习才能鼓舞强烈的学习动机,多动动脑筋,多想些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游戏来跟孩子玩。
玩的时候一定要温柔愉快地对待他,如果他一下不能做到,不要勉强他,慢慢来,一定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先做起,不要给他压力,要记得这是游戏。如果您觉得过程很无聊,小孩也无精打采时,那就请马上停止,不要等他暴跳如雷时,再来收拾残局就太晚了!
如果整天只是为了溜滑板300次,接球接200次,摇床摇200次,实在是无甚趣味!但如果把过程趣味化,那玩起来的兴致就会大大不同的。当小朋友溜滑板时,溜到这边,可按到一个会跳出一个小丑的盒子,保准他乐得哇哇大叫,溜到那边,他大叫一声,又有一组玩具会大跳扭扭舞,嘿!他一定溜得又快又带劲。愈常溜便会愈顺,等他学会溜滑板自己能控制时,独立的感觉便会充塞在他心中,学习动机及自信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当孩子做任何活动时,心里不要一直期待着这个活动能带给他什么样的进步,没有记挂,才能真正放宽心,愉快地跟他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手脚也才能真正地放松、灵活。他们有自己成熟的时间表,这是您急也急不来的,急只有坏事而已,当他感到极大的压力而暴跳如雷或身体承受不住而生病时,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我们所要做的是提供一个愉快、平和的环境,让他们了解每一种学习都是被鼓励的,惟有在愉悦,放松的气氛中,他的感觉才能统合得最好,当他们慢慢有进步时,自己也会很开心的,从中他便能慢慢地建立自信。
多观察、了解宝宝,看看他的世界是否整合完好。孩子的快乐成长,端赖父母的细心爱护。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整理
采编自:家庭·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