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1、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解析
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三上第八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受到熏陶。而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也安排了请教这样的主题,看似常见常用,实则用意深刻。无论是请教者的有礼貌,找时机,还是被请教者的耐心帮助,细品之下都极为契合单元主题。
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第一,以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境为载体,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启发孩子们去思考,同时也示范了该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教材呈现了请教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在别人方便的时侯请教;在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不管别人能否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第三,教材中还出现了两个小贴士 :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理念目标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对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充重了口语交际的自身规律,更加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注重交际 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重在鼓励学生敢说,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采用多元互动等手段,将情境教学与本课口语交际的训练点相依相映。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
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教学难点】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制作学习卡片,写上平时有困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识请教。
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这一节课,既高兴又紧张。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老师放松一些吗?
小结: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真是信心倍增,看来啊,以后我得多多向你们请教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请教。(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从导入环节入手,先用上课十分紧张这一个正在发生的情境,向学生请教,这样就使得学生无形之中进入到请教的情境之中。再以此为契机引入本课教学。这样的导入将会创建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同时也点燃孩子们的交际热情,调动了他们交际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学习请教。
情境一:问路,请教要有礼貌。
1.视频出示:我们班最近新转来一名插班生,叫小颖,可是她来学校的第一天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在哪儿。
2.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颖,该如何去向别人问路呢?
(指名孩子练习。)
3.如果小颖向你请教,你该如何帮助她呢?
4.小结:请教别人要做到有礼貌。
【设计意图】
问路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常见的交际情境,通过这种简单的情境,让孩子展开交际,再由请教中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注意事项礼貌入手,来激发孩子们表达的兴趣。
情境二:做游戏,请教需说清楚。
1.视频出示:元宵节的活动中,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做猜字谜的游戏。
2.小康遇到了一个很难的字谜,他怎么都猜不出,他应该怎么样请教别人呢?
3.同桌练习,教师相机指导:请教的时候要说清楚问题、要有称呼和礼貌用语,无论别人有没有能够解答你的问题,都要道谢。
【设计意图】
元宵节猜字谜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活动,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三年级口语交际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领会别人说话的要点。当孩子们把自己代入情境中后,在交际过程中会发现,在请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话说清楚,说清楚请教的问题,别人才知道你需要请教的是什么,才能帮你解决问题。
在请教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会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道谢,这是孩子们已经养成的习惯。但很多孩子往往忽略了,有时别人尽了力但没办法帮我们解决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应该礼貌道谢的。
情境三:师生合作表演,请教要找时机,会追问。
视频出示:第二节是数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小明跟同桌争执了半天,也没有得出正确答案?怎么办呢?
练习请教老师。
师生合作表演:老师在办公室打电话,你会怎么请教?(引导学生发现请教需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别人时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
4.师:如果数学老师不在办公室,你怎么向她请教呢?(引导学生明白,请教不只有当面请教的方式,还可以有打电话、写留言条等。)
5.小结:原来向别人请教还有这么多学问。
【设计意图】
课堂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和同学有争执,需要老师判定答案这个情境创设,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样熟悉的情境会让孩子更乐于表达。
孩子在尝试请教中,将会进一步了解请教的方法:例如请教的对象不同时,语气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再例如被请教的对象有可能出现没时间、不方便等情况,那么学生就会得出结论:请教也需要找合适的时机。
在师生合作表演时,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难题,引导孩子们发现:当我们请教别人时,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这样才能更加有效解决问题。
三、回归生活,练习请教。
情境四:小组合作,再练请教
视频出示:小明周末回家,又遇到麻烦。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借走了足球,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怎么请教?
小组讨论,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教材上的其中一个具体事例创设情境 :小辉借东西不还。让孩子思考请教的对象除了老师、同学之外还可以是谁。
通过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到交际中来。在交际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改进之前交际中的不足,提升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四、小结延伸。
1. 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请教别人,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更别忘了我们同时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2.齐读顺口溜。
【设计意图】
小结时总结请教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方便他们把课堂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链接。同时让孩子们明白请教不是单方面地请求别人的帮助,而是在别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助人。这也恰好契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美好的品质。
【板书设计】
请教
有礼貌 讲清楚 看时机 会追问 多方式
2、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课标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最后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样运南瓜的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次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课前准备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图片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一进入这个情境,就会有强烈的表达冲动,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
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教师运用肯定、赞赏等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加以梳理,通过小组合作加工,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一环节再次体现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的训练过程,把它画下来是语言图像化的过程,看着画把它编成故事又是一个图像文字化的过程,在这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学反思
好的教师应该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导者,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引路者。口语交际课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课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师课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识水平等。本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自己的鼓励技巧,充当引导者、把握者和参与思考者,把课堂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师生共同思考评价,达到了培养思维的目的。特别是教师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给出最优答案而只给予普遍鼓励的办法,让每位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克服课堂出现只限于优生施展才能空间的弊端,也给学生的后续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评价是比较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评价的方式,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学生思维的成长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3、秋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秋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一、说教材
1、单元及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 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的预设
依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3、教学重、难点的预设
依据以上两点,我预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说教法
1、教学的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所以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诗歌,适于朗读,所以讲析文章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绘的自然美。
2、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对语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节课,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
3、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激发兴趣法(引秋)、问题导引法(品秋)、讨论质疑法(品秋)、诵读法(诵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使用相关的课件来辅助教学。
4、说学法
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5、反馈调控措施
根据我所授课班级学生底子薄、认知水平低、自觉性差的现状,我估计学生可能会在品秋写秋环节中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可根据当时的情况,就出现困难的环节,以对话的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拉进师生距离,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是按引秋诵秋品秋写秋进行教学的。其中我把教学重点突出在诵秋环节;在品秋环节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引秋(2分钟)
教师给学生们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由此创设情景导入。(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诵秋(8分钟)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
1、 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3、 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4、 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节朗读,也可找出你认为诗中用得好的词语,做适当的批注,并与同学交流。教师也可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词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品秋(20分钟)
在此环节中,学生组成小组,主要围绕教师给出的三个问题讨论、质疑,探究全诗。
①找出每节诗的点睛之句。
②诗中刻画了几幅图景,请分别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板书。)
③这首诗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归结出诗文的特点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请学生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并把它描绘出来。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描绘的图景,了解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若学生理解有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自己头脑中的图景加以引导。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诗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写秋(15分钟)
这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情感态度两方面的语文素养。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并给大家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根据阅读最近发展区的原理,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体验自然和发现美的习惯。也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观念。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2、请同学们一起歌唱秋天(试背)
设计意图:教师可在学生试背过程中,在此出示与诗文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回忆诗文,进行背诵。这可以使学生智力素质中的记忆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掌握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在朗读以及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3、布置作业:①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设计意图:在积累字词句篇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筛选、查找资料的能力。
②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比较《秋天》与《秋景》,说说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本课所学知识的验收以及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拓展与延伸。
(五)、板书
在这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能够摈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分析、讲授诗歌意境为主的做法,积极尝试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设校本实例及校本意境,尽量使课堂充满活力,把课堂还给孩子,积极努力尝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以突出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我认为这也体现了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渗透。让孩子们通过读诗来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的品味诗意,领悟意境,我认为这充分体现出了语文的人文性,为孩子营造了一个 大语文的氛围。
小学语文《秋天》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让学生观察秋天的事物及特点。
授课设想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共同体会诗歌的美。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氛围:
1、出示秋天组图,并播放音乐。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个关于秋天的话题。同学们现在听到的是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有人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诠释这首曲子:是温柔爱情与优美秋光的无限延展,是微妙心灵与广袤世界的无隙契合;情感融入了季节,思想交汇了自然。在萦萦于耳的天籁之声中,我们读懂了秋天(鲁元枢《精神守望》)。是啊,秋天总是能引发人们许多的思绪,也有许多人曾经描写过秋天。那么,诗人何其芳笔下所展示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图景呢?
2、介绍-教案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散文集《画梦录》,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作品集《刻意集》,散文集《还乡杂记》、《星火集》及其续编等。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什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3、出示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并解决生字词。
2、学生听配乐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停顿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乡村秋景?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出示课件内容)
三、研读赏析:
1、看第一幅图,并思考:
①这幅图与文中哪几句话相对应?
②划出第一段节奏、重音,并叫学生读一读。
③出示改动后的诗句,教师读一读,比较:与原文有一样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不能去掉?(逐句进行分析)
④学生再读第一段,进行品味,要读出感情。
2、看第二幅图,并思考:
①你觉得这段应怎样读?(有问题四人一组讨论。)
②请学生配乐试读,其他同学评价。
③对诗中语句进行品味交流:你认为诗中的字词好在何处?
④学生齐读第二段。
3、看第三幅图,思考:
①根据诗歌第三节内容,你觉得画面有必要增添一些什么内容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牧童这几句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③学生齐读第三段,读出感情。
4、本诗的秋景图是由三幅特色画组成,请你试着用富有诗意的词来命名,并说说它们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美好感情)
三、拓展延伸:
1、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象,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热情、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总结:诗人通过三组画向读者展现了秋天的特征,寄托了作者对秋天的理解:并且超出了一般人对秋天的惯性定义,独创出秋天的清幽的意境。
2、比较阅读:
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四、课堂总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热闹喜庆,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清幽的淡雅的乐在其中的秋天。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2、熟读课文,并背诵。
4、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解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看图讲故事,教材是选取的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作品《父与子》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爸爸却没有回来的事。漫画共6格,最后一格留白,由学生根据前5幅内容进行创作。学生对漫画很感兴趣,教学前不少同学已经将最后一格画了,所以我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安排了《父与子》中的另一组父子二人捕鱼的漫画。
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按顺序讲清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借助漫画,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通过猜测捕到鱼后父子俩做了什么,推荐最有趣、最合理的故事结局;二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故事情境中练习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多幅图组成的漫画故事,能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2.能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能在故事情境中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重、难点】
1.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2.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1.听了刚才这位老师的介绍,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你还听出了什么?真是个善于聆听的孩子!今天就由张老师和你们一同学习,好不好?
2.在正式上课前呀,张老师想做个调查。咱们二(1)班的同学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喜欢听故事的同学请举手。哇!这么多小手举起来了。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听故事唉。
3.有哪些同学喜欢讲故事呢?
(预设1:喜欢讲故事的同学要少得多哦,看来你们觉得讲故事还有点难度,是吗?没关系!咱们今天就来学一学怎样讲好故事。)
(预设2:喜欢讲故事的同学也很多哦,那待会儿上课时,大家可要好好表现,看一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最有趣!好不好!)
二、按照顺序,观察图片(4分钟)
1.今天张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好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爸爸和儿
子图片)
2.不错。他们就是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主要人物,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角。那我们一同来看看今天这对父子俩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3.(出示5幅图。)看这样一组漫画,有什么小窍门吗?(生:按顺序看。)按照什么顺序?(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了每幅图左上角的序号。)
4.对。今天老师要教你的第一个小窍门就是:要按照图片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仔细看。
(课件出示:按照顺序看图画,一幅一幅仔细看。)
三、引导试讲,习得方法(10分钟)
1.出示第1幅图。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爸爸和儿子、鱼、河流、大海、大树)
(真不错!你注意到了图中的人物、还关注到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你为什么认为这是荒岛呢?爸爸和儿子为什么要来到荒岛呀!
有不同的看法吗?有认为这不是荒岛的吗?(河边)
爸爸和儿子来到河边干什么呢!
2.要想把图看得更仔细,说得更清楚,还要掌握看图讲故事的第2个小窍
门:观察动作和表情,想象语言和心理。
3.请你们看一看,爸爸和儿子在做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父子俩会有佬对话呢?甚至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说。有没有同学有不一样的想法。)
(也可在学生讲的基础上总结:真厉害!你还注意到了父亲和儿子的动作、表情,还给他们合理地加上了对话。这就是看图讲故事的第二个小窍门:要注意观察人物动作和表情,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心里会想?这样,讲出来的故事内容就更丰富、有趣啦。)
4.现在,就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两个小窍门,将第一幅完整地试着讲一讲。
5.讲完了吗?谁愿意分享给全班同学听?
当这位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
对!不仅要认真听,听完还要帮他评一评,讲得好不好,好在哪儿?
6.还有同学的故事和他不一样吗?
四、同桌练讲,互评展示(12分钟)
1.看来你们都掌握了看图讲故事的两个小窍门(出示前5幅图)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从第二幅图开始,一人选一幅图,试着将这组漫画编成一个完整、精彩的故事。当一个人讲的时候,小组的其他成员要怎么样?
(引导说出:认真听,讲得好的地方夸夸他,讲得不够完整的地方帮他补充。并评选出你们这一小组的故事大王和最佳听众)
2.听清老师的要求了吗?老师请一个同学说说看。
3.出示小组合作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后作,按照大屏幕上的要求,练一练吧。
4.老师请2个小组上台展示。讲完后请同学评一评,给讲得好的同学发放故
事大王卡,给评得好的同学发放最佳听众卡。
(第4幅图引导学生想象父子俩潜到水里用自制渔网捕鱼的情景。首先他们不能让鱼儿发现危险的临近,他们要怎样做?鱼儿撞进网里后要怎样做?)
(第5幅图,引导学生体会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会是怎样的心情?)
4.这5幅图我们单独讲过了,哪位同学敢挑战一下,将这5幅图完整地讲一讲呢?
5.讲完请同学评一评。
五、发挥想象,续编故事(10分钟)
1.如果是你捕到了这么多鱼,你会怎么处理这些鱼?如果是你的爸爸呢?
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吃、养、卖、送人。)
在哪里吃?怎么烧这些鱼?谁来烧?
(你家是你爸爸做饭吧)这么多鱼一次吃得掉吗?
除了红烧、清蒸、烧烤等不同种类的吃法,还可以把鱼怎么样?
(引导学生说出养起来、拿到市场上卖钱、送给亲朋好友。)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就请你们开动小脑筋,给这组漫画故事加一个有趣而又合理的结尾吧。
3.指名说说自己设计的结尾。
4.编完故事,你们还可以给故事取个有趣的名字哦。
(一次捕鱼经历、妙法捕鱼、捕鱼妙法、捕鱼记、自制渔网、不一样的渔网)
5.那么《父与子》这本漫画集的作者,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他设计的结尾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第六幅图。)
6.有没有同学设计的结尾和这个是一样的。请你来说一说。
五、推荐阅读,总结方法(6)
1.今天你们的表现太精彩了!不仅说得好,听得认真,评得也很正确。所以老师要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漫画大师卜劳恩的其他几组漫画,还想看吗?
2.逐一出示四组漫画,学生欣赏。
3.有趣吗?还想看吗?那想不想继续编故事呢?老师请你们课下选择这四组漫画中的一组,也可以在漫画集《父与子》中选一组你喜欢,和大人讲一讲。
4.还记得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看图讲故事的两个小窍门吗?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小结回顾讲故事的方法。
5.掌握了看图讲故事的方法后,再勤加练习,就一定能成为故事大王的。
【板书设计】
看图讲故事
按照顺序
看动作、表情
想语言、心情
5、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课就是依托具体的话题训练学生说话与倾听的交际能力。
1.准确解读教材,把握教学要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次的口语交际中都有两点要求,一点是对说话的要求,一点是对倾听的要求。《商量》一课的要求分别是:要用商量的语气,有礼貌地将自己想法说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当然口语交际也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它的核心是双方交际的互动。在本节课上,我就紧紧抓住口语交际的这两点要求,引导学生通过现实情境自己总结出与人商量时该如何说话,如何倾听。接着把本节课的商量要点通过板书呈现。最后又创设商量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利用商量要点进行互动,让口语交际由单向变多向,由静态变动态。
2.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口语交际更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才有利于学生自然表达,并将口语交际课上习得的能力迁移到生活中。本节课一开始就采用和同学们商量课堂纪律导入商量话题。接着又利用录制真实的商量调换值日的情境视频进行两次辨析实践,用试错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与人交际需要有礼貌,进而追问学生怎么说有礼貌,怎么听有礼貌。通过辨别分析,学生自己总结出说和听的时候要用礼貌用语,要看着对方,这才是有礼貌的沟通。随后让学生继续辨析怎么才能把事情说清楚,如果能用固定的句式因为所以我想给学生表达搭一个梯子,那就能将想法说清了。接着就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练习,真实的找某位同学去商量调换值日,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又发现跟别人商量事情要用上商量的语气。就这样在这样一次次的具身体验、真实实践中,让学生自主领会口语交际应该怎么说,怎么听。
关于本节课,通过自我反思,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口语交际课,应该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虽然这堂课我努力去做了,但是部分学生的激情还是没调动起来,尤其是最后请学生上台来交流的时候,两对同桌举手很积极,上台展示时却有点畏惧。虽然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境,没有课前的预演,但是如果老师不加引导和鼓励,恐怕下次课还是这样。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安排上,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有针对性的评价,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
2.二年级学生模拟能力比较强,调换值日的情景模拟训练气氛热烈,效果明显。而问题的思考解决需要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由于学生的经验有限,在表达上不够贴切、流畅。比如情景二和爸爸商量调换电视节目,同学们大多选择同意的情况进行展示,而实际生活中商量并不会那么顺畅。所以真正的口语交际还得到生活中多体验、多练习,才能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应创设与性格特征不同的人;与身份、年龄不同的人;与素不相识的人该如何商量的集体讨论情境,这样更贴近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
这次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虽然留下些许遗憾。但反思之后,还是收获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课堂教学做得更加扎实、更符合孩子的需求,促进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6、坐井观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坐井观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题目:《坐井观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三个字(沿、际、信);能正确写出八个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放开眼光,乐于去探索世界的道理。
二、活动重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意义,明白放开眼光、乐于探索世界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结合图画理解题目坐井观天,引入小鸟和青蛙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初读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解决沿、际、信的读法和写法,明白字的意思。
2.细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思考:大家一起想想在小鸟眼中和青蛙眼中,天是什么样子的?(小鸟:无边无际;青蛙:井口大)进一步引导:为什么在它们眼中天不一样大呢?(结合课本插图,找出原因在位置不同)
(三)拓展
角色扮演游戏:6个学生围城一个圈扮演井,一名学生扮演青蛙坐在井里,一名学生扮演小鸟在井外。游戏开始,老师在黑板上写词天很蓝,问井底小朋友知道老师在做什么吗,再问小鸟扮演者。通过不同回答,让学生体验坐井观天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只有跳出来,才能放开眼光看得更远的道理。
(四)总结与作业
总结:今天学生什么字词,明白了什么道理。作业: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站在井沿天空无边无际
青蛙坐在井底天空井口那么大
位置不同,眼光不同跳出来,放开眼光,看的更远。
六、教学反思
7、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说一说。
1、挑选自己亲手制作,并且是最拿手的一件手工作品,和同学们互相欣赏一下。
2、初步练习说一说,想一想怎样才能说清楚制作过程。
3、仔细看看插图,想一想图上是什么手工作品?它有什么特点?怎么介绍?
图片
我做的是飞机模型。首先我用废旧的塑料瓶做机身,然后用剪刀剪出机翼和尾翼,贴在机身上并固定好,这样飞机模型就做好了。看到自己的成果,我很高兴。
在介绍自己的手工时,要介绍清楚以下几点:
A. 说清楚制作过程。
针对制作的手工作品,说清楚手工作品及组成部分的名称,制作时所用的工具的名称,以及重要的步骤等。
B. 按顺序来说。
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或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说。
C. 说说制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发言要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同学发言要认真倾听。
二、小组交流说一说。
刘星:我制作手工笔筒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将绿色卡纸在纸杯上缠绕一圈,并用胶水粘上,然后画上脸上的图案,再用黄色卡纸做两个细细长长的胳膊,再拿剪刀在纸杯两侧各扎一个小洞,将两个胳膊穿过小洞,这样胳膊就装上了,一个漂亮的笔筒就制作完成了。
王利:我制作的是七星瓢虫。我首先把乒乓球用剪刀剪成两半,用其中的一半做瓢虫的身子,一个瓶盖做瓢虫的头。然后把头和身子用胶带固定在一起。用红色的卡纸剪出瓢虫的两个触角,黑色的卡纸剪出七个小圆片, 做瓢虫身上的花纹,再用橙色的卡纸剪出瓢虫的六条腿。最后用胶带把剪好的纸片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一个漂亮的七星瓢虫就做好了。
三、评议谁最棒。
小组评议,看谁讲得最具体、生动。
说说哪位同学介绍得好,好在哪里;哪位同学最会听,表现在哪里。
8、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教学反思1
《做手工》是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是继《喜欢的动物》后第二次口语交际课。
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依然按照让学生课前准备手工作品,老师示范说话,归纳明确说话要求,学生练习,小组讨论,最后个别展示这几个环节进行。
课后,我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值得推荐的几点如下:
学生发问,理清脉络。
我首先出示了我的手工制作花瓶,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作品,最想知道什么?虽然孩子们的问题千奇百怪,涉及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孩子总结出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这两个主要方面是本次说话的重点。不是老师直接告知,而采用让学生自己发问的方式理清说话的顺序和重点,更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重点词语,解决难点部分。
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部分应该就是做手工的过程了,要把繁琐的制作过程说好,说清楚,说的条理分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让学生回顾了刚学过的《曹冲称象》一课中,曹冲说的那段话里表示顺序的词,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用这些词把自己做手工的步骤串联起来,来规范他们的语言表述,可是孩子们平时说话经常用然后然后然后,很难一时改掉,对于说话有困难的孩子,我又降低了标准,让孩子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词语来串联。
分组交流,注重全体。
在孩子熟知了介绍的顺序和步骤之后,全班同学分组进入了热烈的讨论中。课堂不是老师的课堂,也不是一小部分学生的课堂,而应该是全体学生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小团体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孩子们经过在小组内展示并介绍作品,增强了自信心,为下一步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打下了基础。
说写结合,趁热打铁。
上完口语交际课,晚上作业照例是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鼓励孩子在老师要求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写出自己的特色来,先说后写,遵从规律,相得益彰。
教学反思2
口语交际能力与其他学习能力一样都是螺旋上升的,而且前后相互勾连。比如二年级上册《做手工》要求按照顺序说,《看图讲故事》要求按照顺序讲清楚图意,都是按照顺序说,但顺序不同,《做手工》是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而《看图讲故事》是空间顺序。两次口语交际相辅相成,才使学生达到按照顺序讲清楚目标。再比如二年级上册有有礼貌地提问感兴趣的问题多问一问和三年级上册的礼貌地回应,也是相互勾连的。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复踏而行的,一种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为后面的提升奠基,在后面的口语交际中又不断完善已有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交际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树立典范,更要及时发现学生交际中表达、倾听、应对的问题以及体态上的问题给予纠正。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只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完成的,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培养动口即是练说时的意识。崔峦老师讲道: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影响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任重而道远。
9、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刘发建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师: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习作例文,哪两篇?一起读题目
师:(出示小狗图,看到我想起了什么)静静地看,静静地想,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我家隔壁的阿姨养了好几只狗
师:话要说完整。我看到了什么,我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这张图片,我想起了我奶奶家的狗
师:给她掌声。你的发言要和她有不同的地方。
生:看到图上有三只吐着舌头的小狗,我想起了爷爷家的小狗,它
师:给他掌声。他介绍的更具体。
师:(出示另一张猫的图)你又看到了什么,观察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宠爱大机密的电影,长得有点像
师:哪里像?
生说样子
师:你观察到了这只猫的打扮,开始细致观察了。看到猫想到猫,还有没有不同的?
生:我看到猫,想到北极熊,因为他们都是白白胖胖的。
师:(出示小鸡和小兔子图)这一次的观察,看看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你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第一幅图是三只小鸡,我想起了我和妈妈爸爸的合照
师:合照上有什么
生补充
师:看到三只小鸡,想起了一家的合照,再请一个
生:看到两只兔子,我想起了妈妈爸爸的结婚照
师:也就是说,这两只兔子看起了很恩爱是吗?
师:(出示杨梅图)这是什么?杨梅都知道,你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说别人说不出来的地方,那才厉害
生:我想到了白糖,因为杨梅很甜
师:这是什么样的杨梅?形状啊、颜色啊
生:我想起了鲜红的汁水,甜甜的果肉
生:我想起来曾经被酸到的经历
师:能不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杨梅
生:看到了鲜红的杨梅,我想起了我以前一口气全部吃光,后来撑死了
师:(出示葡萄图、橘子图)这次的观察看能不能更细致,表达得更完整?
师:你要有自信,我发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就把手举高
生说话
师:看到葡萄,有没有想到曾经摘过葡萄的经历?请你说
生:看到一颗颗紫红的葡萄,我想起来我以前去摘葡萄有两种葡萄,一种是绿色的,一种是紫色的。紫色的里面有籽,绿色的没有籽。
师:你想到你摘葡萄的时候,挂在树上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我有一次在外婆家在路边看到有葡萄藤
师:(PPT出示文字)如果我们要用自己的笔,写好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或则介绍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我们该怎样写好呢?
请大家看到习作例文
(PPT出示)习作例文
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请默读《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篇。请简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师:请大家打开书,默读一遍,选出一篇你喜欢的文章。看完以后,我们交流。
生交流
师追问哪个地方写的好,适时点评
师:现在,请把自己最喜欢的哪一篇大声朗读出来,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生读例文,勾画句子)
师:看看麦子老师出示的这些词语,句子,在你的心中有没有,请大家读一读。
PPT出示:
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得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师:读完你发现,蓝色和红色的句子有什么规律?(现象+猜想)
师:再看这一句,读: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师:好,再看一句,起:
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感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师:你发现,蓝色的和红色的加在一起。蓝色的就是作者观察所见的
PPT出示:
观察(所见所听)+感受(想法)=具体生动
师:这样写,才能把我们喜欢的动物或则水果写得生动具体。
师:(PPT出示)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模仿写写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或则最爱吃的水果。
只模仿一段文字,不需要写全文。
师:看谁的观察最仔细,又有自己的感受。写在作文纸上。
生开始写。师板书:观察+感受=生动具体
同桌给同桌读,交流习作
师:请推荐一个同桌来分享,认真听,看他的作文好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的比喻很好。把秋天比作姑娘。把柚子比作小娃娃。还用了拟人句,写了柚子在荡秋天。
师:再来一个同学,推荐一个同桌
生(点评):躲猫猫似的是什么意思?
生答:想我去找他,所以躲猫猫
生(点评):我觉得他写得很具体,比如雪白的身子、灰溜溜的大眼睛。但是我觉得但是可以去掉。
师:可以吗?你把去掉以后再读一读。
(讲台上的学生读)
师:这样的确更精炼一些。非常好。它很乖就是我的感受。前面是写的样子。看到它的样子,还有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写的很棒的,来分享。
(生到讲台朗读)
师:感谢这些同学带给我们新鲜、生动的感觉。为什么这些同学写的这么生动有趣吗?我简单总结一下,我们阅读了这两篇习作例文,这两篇都是名家经典,我们学认真观察,学他们的表达。阅读+观察+感受=生动具体的文章。
刘发建:用名家名篇擦亮孩子的眼睛
观点一: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具有留心观察生活的本能
观点二:文学阅读,是培养孩子留心观察的最佳方法
不是孩子没有观察,是没有唤醒他们的观察。用文学作品来唤醒观察。文学作品读的越多,对生活的敏感力就更强。文学作品,能让孩子能有一条敏感的心,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观点三:每个孩子兴趣爱好不同,他对生活的观察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观点四:模仿名家经典,是孩子对生活观察内容做出取舍的关键。下一节课,学习名家名篇的章法结构。
10、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课件讲解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识水平,文字相对浅显一些。通过旁批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也可在教师引导下阅读讨论、学习借鉴。
刘发建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师: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习作例文,哪两篇?一起读题目
师:(出示小狗图,看到我想起了什么)静静地看,静静地想,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我家隔壁的阿姨养了好几只狗
师:话要说完整。我看到了什么,我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这张图片,我想起了我奶奶家的狗
师:给她掌声。你的发言要和她有不同的地方。
生:看到图上有三只吐着舌头的小狗,我想起了爷爷家的小狗,它
师:给他掌声。他介绍的更具体。
师:(出示另一张猫的图)你又看到了什么,观察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宠爱大机密的电影,长得有点像
师:哪里像?
生说样子
师:你观察到了这只猫的打扮,开始细致观察了。看到猫想到猫,还有没有不同的?
生:我看到猫,想到北极熊,因为他们都是白白胖胖的。
师:(出示小鸡和小兔子图)这一次的观察,看看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你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第一幅图是三只小鸡,我想起了我和妈妈爸爸的合照
师:合照上有什么
生补充
师:看到三只小鸡,想起了一家的合照,再请一个
生:看到两只兔子,我想起了妈妈爸爸的结婚照
师:也就是说,这两只兔子看起了很恩爱是吗?
师:(出示杨梅图)这是什么?杨梅都知道,你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说别人说不出来的地方,那才厉害
生:我想到了白糖,因为杨梅很甜
师:这是什么样的杨梅?形状啊、颜色啊
生:我想起了鲜红的汁水,甜甜的果肉
生:我想起来曾经被酸到的经历
师:能不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杨梅
生:看到了鲜红的杨梅,我想起了我以前一口气全部吃光,后来撑死了
师:(出示葡萄图、橘子图)这次的观察看能不能更细致,表达得更完整?
师:你要有自信,我发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就把手举高
生说话
师:看到葡萄,有没有想到曾经摘过葡萄的经历?请你说
生:看到一颗颗紫红的葡萄,我想起来我以前去摘葡萄有两种葡萄,一种是绿色的,一种是紫色的。紫色的里面有籽,绿色的没有籽。
师:你想到你摘葡萄的时候,挂在树上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我有一次在外婆家在路边看到有葡萄藤
师:(PPT出示文字)如果我们要用自己的笔,写好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或则介绍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我们该怎样写好呢?
请大家看到习作例文
(PPT出示)习作例文
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请默读《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篇。请简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师:请大家打开书,默读一遍,选出一篇你喜欢的文章。看完以后,我们交流。
生交流
师追问哪个地方写的好,适时点评
师:现在,请把自己最喜欢的哪一篇大声朗读出来,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生读例文,勾画句子)
师:看看麦子老师出示的这些词语,句子,在你的心中有没有,请大家读一读。
PPT出示:
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得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师:读完你发现,蓝色和红色的句子有什么规律?(现象+猜想)
师:再看这一句,读: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师:好,再看一句,起:
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感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师:你发现,蓝色的和红色的加在一起。蓝色的就是作者观察所见的
PPT出示:
观察(所见所听)+感受(想法)=具体生动
师:这样写,才能把我们喜欢的动物或则水果写得生动具体。
师:(PPT出示)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模仿写写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或则最爱吃的水果。
只模仿一段文字,不需要写全文。
师:看谁的观察最仔细,又有自己的感受。写在作文纸上。
生开始写。师板书:观察+感受=生动具体
同桌给同桌读,交流习作
师:请推荐一个同桌来分享,认真听,看他的作文好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的比喻很好。把秋天比作姑娘。把柚子比作小娃娃。还用了拟人句,写了柚子在荡秋天。
师:再来一个同学,推荐一个同桌
生(点评):躲猫猫似的是什么意思?
生答:想我去找他,所以躲猫猫
生(点评):我觉得他写得很具体,比如雪白的身子、灰溜溜的大眼睛。但是我觉得但是可以去掉。
师:可以吗?你把去掉以后再读一读。
(讲台上的学生读)
师:这样的确更精炼一些。非常好。它很乖就是我的感受。前面是写的样子。看到它的样子,还有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写的很棒的,来分享。
(生到讲台朗读)
师:感谢这些同学带给我们新鲜、生动的感觉。为什么这些同学写的这么生动有趣吗?我简单总结一下,我们阅读了这两篇习作例文,这两篇都是名家经典,我们学认真观察,学他们的表达。阅读+观察+感受=生动具体的文章。
刘发建:用名家名篇擦亮孩子的眼睛
观点一: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具有留心观察生活的本能
观点二:文学阅读,是培养孩子留心观察的最佳方法
不是孩子没有观察,是没有唤醒他们的观察。用文学作品来唤醒观察。文学作品读的越多,对生活的敏感力就更强。文学作品,能让孩子能有一条敏感的心,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观点三:每个孩子兴趣爱好不同,他对生活的观察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观点四:模仿名家经典,是孩子对生活观察内容做出取舍的关键。下一节课,学习名家名篇的章法结构。
11、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名字里的故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单元要素是预测与推想,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把了解到的信息说明白、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有礼貌地回应。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及交际素养,同时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要让学生说清楚自己的名字并不难,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课前也没有做预习,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要讲的内容讲清楚。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2.通过范例学习、观看视频,小组交流等活动,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
3.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重点:
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回应, 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难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姓引名,揭示课题
1.回顾旧知,引出姓氏。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关于姓氏的诗歌,你们还记得吗?(生齐声背诵《姓氏歌》)
过渡:通过这首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姓氏的丰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
2.引入名字,提示课题。
师谈话:除了姓之外,我们每个人还都有一个名。姓代表家族延续,那跟在姓后面的名就代表你独特的个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名字里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带领学生回忆《姓氏歌》,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再由姓引入名,揭示课题。】
二、大胆猜测,学习介绍
1.猜猜米小圈 霍去病名字里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讲自己名字的故事,学习介绍。
过渡:他们的名字有意思吧,老师猜你们的名字也一定有着特别的故事。
(1)请学生做自我介绍。要求:说清自己名字是什么,哪几个字,谁取的?(板书:姓名)
(2)聊聊自己名字的含义。
过渡:名字不是简单的代号,还有着特别的含义呢。
示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刘耀杰,耀是闪耀的耀,杰是杰出的杰,取这个名字是因为爸爸希望我是一位才能出众的英杰。(板书:含义)
(3)观看有关名字来历的小视频,了解不同名字的不同来历。
相机采用采访式互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里的含义或来历。
明确名字的来历,可能是纪念家人、源于出生时间或家族辈分等。(板书:来历)
3.总结交流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
师生交流,总结有条理的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提示:先说自己的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再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板书: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可以说说小名;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得;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米小圈和名字具有典型意义的霍去病引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他们名字的来历或含义,激发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指导学生把和名字有关的信息讲清楚。】
三、交流互动,运用方法
过渡:掌握了交流方法,下面就和你的同桌说说名字里的故事吧。
1.明确要求,可以讲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也可以分享家人、名人名字里的故事。同桌间按照总结的思路进行交流名字里的故事。
2.相机推荐几名学生展示交流成果,适时评价。
(1)说的同学:是否做到了先说自己的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再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2)听的同学:是否做到了边听边思考,有礼貌地回应。
引导明确礼貌回应:给予说话人微笑点头、眼神赞许;提问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运用恰当的语气。(板书:礼貌回应)
【设计意图:在学生习得交流方法后,提供交际思路,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实际运用方法。展示交流成果环节,顺势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进一步提问,落实礼貌回应的教学目标。】
四、小结收获,布置作业
1.师谈话:通过今天的口语交际,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老师相机引导强调口语交际的关键:有条理地说、有礼貌的回应)
2.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3.搜集以下名人名字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钟南山 屠呦呦 李白
【设计意图:在学生分享收获时,相机总结本节课的交际要点。并鼓励学生回家给家里人讲讲同学名字里的故事。作业布置方面,选取不同领域有代表性且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名人,激发学生搜集名人名字故事的兴趣,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又是一个拓展延伸。】
12、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教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教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此次习作教学我教得比较成功,因为我把控好了学生的发言时间,下次我还会继续保持。只是有的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例如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充分,学生做得好时我并没有及时鼓励。我以后要进一步改进。
教学反思2:
此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学生学得快实际上也应证了我的想法是对的,其次在上完本课后,我让学生互相讨论本课学后收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教学反思3:
口语交际能力与其他学习能力一样都是螺旋上升的,而且前后相互勾连。比如二年级上册《做手工》要求按照顺序说,《看图讲故事》要求按照顺序讲清楚图意,都是按照顺序说,但顺序不同,《做手工》是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而《看图讲故事》是空间顺序。两次口语交际相辅相成,才使学生达到按照顺序讲清楚目标。再比如二年级上册有有礼貌地提问感兴趣的问题多问一问和三年级上册的礼貌地回应,也是相互勾连的。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复踏而行的,一种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为后面的提升奠基,在后面的口语交际中又不断完善已有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交际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树立典范,更要及时发现学生交际中表达、倾听、应对的问题以及体态上的问题给予纠正。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只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完成的,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培养动口即是练说时的意识。崔峦老师讲道: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影响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任重而道远。
13、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对于有关动物的母爱的文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老麻雀的行为,和猎狗的后退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
教学建议: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麻雀》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百多年来,这个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你们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自学生字,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字形,可与同学讨论交流。
4.检查自学情况,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5.同桌互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要写好这些生字有哪些地方必须特别注意?
3.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4.学生自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麻雀
初步感知内容:老麻雀救小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根据课后第二题自学。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
(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
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
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动之情读出来。
2.齐读第6自然段。
思考讨论:凶恶的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是为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品味感悟。
(1)看到老麻雀和猎狗搏斗,我会怎样想?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并把它带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小结: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1.把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熟读成诵。
2.把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收获与同学交流。
3.提出自己还没弄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采集本上。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老麻雀为什么使你感动?
3.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赞颂一下母爱。
六、课后延伸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
板书设计:
麻雀
14、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安慰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安慰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口语交际《安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篇口语交际,教材列举了三位小朋友遇到的烦心事,正需要安慰。要求同学们了解具体情况,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们的心情,然后再思考如何进行安慰比较合适。在此次口语交际教学中主要渗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以及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知道安慰的含义,能够结合安慰对象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
2.在模拟的情景交际中语言实践,注意说话的语调、语气,能够借助手势及其他物品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
3.培养善于倾听、合作、表达的好习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语言 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师生交流,打招呼。培养学生是否认真倾听,及时评价认真倾听的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预设:A:陈老师好。(你好!)
B:陈老师您好!(评价:知书达理)
C:陈老师您好,谢谢您能来给我们上课;(评价:热情大方)
D:陈老师您好,我是( ),欢迎您来到( )给我们上课;(评价:你将来一定是一位外交官!)
2.同学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称呼你(直接叫名字或者叫名字里的后两个字。)
3.我们都这么熟悉了,算是新朋友了,陈老师最近有件烦心事,请你们帮帮我?
4.出示:我儿子刚刚考完期中试,语文成绩非常不理想,我很生气,他很沮丧。我该怎么说?是批评呢还是安慰?板书:安慰
5.大家看,这个慰是心字底,也就是通过我们的安慰让他的心里能( )
指名:心里好受一些;心里能平静一些,心里能愉快一些,心里能阳光一些
6.学生教我安慰儿子;我怎么说,我的儿子心里会舒服一些,还能达到我的想法。
预设:A失败是成功之母;
B成绩不能代表你的能力;
C学习之路还很长,一次跌倒不会影响你,跌倒了爬起来,才能最终成功。
7.小结:良言一句三冬暖,好话百听也不厌啊!
二、品析语言 领悟技巧
1.就在陈老师来给你们上课之前,我们学校刚刚开完秋季运动会,学校专门还放了一天假呢?可是我们班的小峰同学却高兴不起来,怎么回事呢?
出示案例:在运动会4100米接力赛中,小峰摔倒了,他的班级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取得名次。小峰心里想:都怪我,我要是没摔倒就好了。
2.陈老师现在化身为小峰同学,谁上来安慰我。
注:老师装作一脸不高兴地样子,坐在椅子上。
3.选择一名同学上来安慰,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认真倾听,一会来评价评价。
4.交流:回顾刚刚这位同学对我的安慰,他首先,接着。
相机板书:了解情况 好言相劝 真心鼓励
5.角色互换:谁来体验小峰的角色,陈老师从老师的角度安慰小峰。(师:师注意有意识安慰时带上动作,语气柔和,亲切。)
6.学生评价老师的安慰。相机板书:关注动作 注意语气
三、运用语言 情景交际
1.出示案例2和案例3,请同学们在其中任选一个,同座位之间模拟情景进行安慰。提示:按照要求
2.同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评价。
4.小结: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安慰了,陈老师班级里还有一位特殊的同学,谁能帮帮我?
四、融情语言 心育渗透
1.出示案例:小华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自从去年他爸妈去外地工作以后,他就跟着爷爷一起生活,性格也变得内向了。每当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陪伴在身边时,他就特别难过。如果你知道了这情况,你会怎样安慰他呢?
2.同学交流:
A经常主动和他一起玩,一起做游戏,让他慢慢忘记事。
B我会写一张卡片悄悄的告诉他,爸妈虽然不在你身边了,相信他们一定还是爱你的。
C找老师,多给他一些关心、关爱。(评价:有爱的陪伴,他就不会孤单。)
3.小结:安慰的方式比较多,我们要根据安慰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这样效果会更好。板书:选择方式
五、内化语言 付诸实践
1.小结:语言有魅力,安慰有力量;一句话真诚的安慰能融化内心的一座冰山;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语调都将改变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所以,陈老师打算成立心灵安慰热线,我打算从我们同学中招募成员,你们谁想来应聘。有一个条件,请你讲一讲生活中你安慰过谁?是怎样安慰的?
2.学生交流;
3.总结:你们都可以成为成员,希望你们言必行行必果。
板书设计: 安慰
了解情况 注意语调
好言相劝 适当动作
主动帮助 选择方式
真诚
15、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安慰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安慰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材反思1:
本节口语交际课上,我先创设情境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为后续讨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然后创设校园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练习劝告,巩固所学的要点。表演后及时进行评价----进步的方面进行发扬,不够优秀的方面鼓励进行改进这方面还有欠缺;从学生的语言表述中发现很多孩子的表达不能抓住要点,说话缺乏条理。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偏多,应该多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
教材反思2:
教案:
一、导入
1. 故事导入二年级,开幕式。一个小女孩儿的小白鞋被踩脏了。伤心极了。一群小可爱围在她身边,你一言我一语......没一会儿,小女孩破涕为笑了...... 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别人安慰的人。
2.打开话题,谈谈你的烦心事儿。创设交际情景。
二、教学安慰
1. 孩子,说出你的烦恼。随机点播:找同学安慰。认同态度 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我愿意分担你的痛苦。为对方宽心 凡事想开些 痛苦被稀释 给出解决办法 消除顾虑另辟蹊径描绘蓝图 减轻痛苦耐心倾听,分析原因。表示理解,为他宽心。(认同、鼓励、相同事例、换个角度想一想.....)想出办法,从心出发。真心实意 给人鼓励 设身处地 出谋划策 问 赞 帮 逗
2. 同桌悄悄的说一说,解答。
三、利用方法,解决案例。
1. 演示小丽要转学创设情景:下周你就要转学了,你是小丽。同桌来安慰。
四、拓展升华安慰的方式有很多;
一个静静的陪伴 让他哭 让他说完 给他自己消化的时间 痛苦就消化了一半
一个温暖的拥抱,传达你的懂:我很明白你,我很懂你,我 即使你的世界已经糟糕透顶,我还愿意给你拥抱 一个耐心的倾听...
有时,只是需要一个听众而已.
每个人都羡慕大雄有哆啦A梦,因为我们都渴望有人无条件的支持我们,理解我们。当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甚至是一个陌生人,在他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安慰去抚慰他们。幸福的生活,正是由这些暖心的瞬间组合而成。
16、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结合交流平台,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学习习作例文《鲸》,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鲸鱼的,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3、确定本单元习作素材,列出要说明的方面。
4、确定习作对象,以及要写的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完成第三次查找资料。
教学的重难点:
1、确定本单元习作素材,列出要说明的方面。
2、确定习作对象,以及要写的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完成第三次查找资料。
本课教学设计
一、结合交流平台,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单元说明文所得,总结如下。
1、说明文的作用:
说明文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学完《太阳》我们知道了太阳的很多知识,例如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的温度很高,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特别密切。学完《松鼠》知道松鼠的外形、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知识。
2、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说得更清楚,说明文会采用很多种说明方法:例如列数字,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具体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受到太阳温度真的高;还有作对比,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把太阳的体积和地球的体积做对比,能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的体积确实很大;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我们也经常使用,例如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把松鼠比作飞鸟一样,能看出松鼠很敏捷。
3、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说明文要说明事物的不同特点,就要先确定介绍说明对象的不同方面,再通过分段阐述,介绍不同方面的特点。
4、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为了让读者更喜欢,我们可以采用活泼一点的风格;为了说明的准确,我们也可以采用平实的风格;当然,还可以再一篇文章中将两种风格结合起来。
二、学习习作例文,进一步明确说明文可以说明的方面。
1、参考旁批,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习作例文《鲸》:读完这篇说明文鲸,你了解了鲸鱼哪些方面的知识?
2、学生分享:了解了鲸鱼体重、鲸鱼的进化、鲸鱼的种类、鲸鱼的食物种类、鲸鱼的捕食方式、鲸鱼的呼吸、鲸的睡眠、鲸的繁殖。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鲸鱼各方面的知识介绍给读者?
4、学生分享:(1)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近四十吨重约十八米长等(2)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等等(3)打比方:第五段写鲸鱼的呼吸,鲸鱼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水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三、确定习作对象和要介绍的几个方面,指导第三次查资料,完成习作初稿
1、确定习作对象:要介绍一种事物,可以是课文中说到的天体方面的知识,例如介绍太阳;可以是一种动物,例如松鼠、鲸鱼。结合课文中第74页的表格,你认为还可以写哪些?
学生分享:植物,例如自己养的菊花;自己的东西,例如小熊;家里的东西,例如冰箱、微波炉;美食类,例如中国古代美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例如蜡笔小新、奥特曼等。
2、学生从教材给出的范围和学生分享的素材中,确定习作的对象,初步确定使用的说明方法。列出要说明的习作对象的几个方面。例如,确定写菊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菊的生长习性、菊的颜色、菊的外形、菊的用途等。在每个方面后面初步确定要使用的说明方法。
17、松鼠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松鼠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2个字,会写松鼠、乖巧等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谜语导人:弓背,短腿,细长尾;利齿,尖嘴。洞里睡。猜猜是哪种动物?师板书并指导书写鼠字。
2.板书:松鼠。同为啮齿类动物的松鼠与老鼠不同,它十分可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松鼠图片,生欣赏。)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松鼠?(美丽、机灵、乖巧。)你对松鼠有哪些了解?它吃什么?住在哪里?
3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又会怎样向我们介绍松鼠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松鼠》这一课。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在形象地进行鼠字的教学。出示松鼠的图片,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松鼠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词语积累来形容松鼠,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运用。)
二、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信息?(生自读,师巡视。)
2.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出示词语,认读。
面容清秀身体矫健 尾巴翘起 四肢轻快
榛子 缝隙 塞满 扒开
分权苔藓 宽敞 勉强
驯良乖巧 胎生 梳理
(2)学生明白这行词语写的分别是松鼠的外形、活动、搭窝和其他习性。
3再读课文,从松鼠的外形、活动、搭窝和其他习性等方面梳理获得的相关信息,简要地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里将要认读的词语分为四组,分别对应松鼠的外形、活动、搭窝和其他习性,这样就将词语的学习与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融为了一体。同时,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松鼠后,引导学生梳理相关信息,既能让学生对松鼠有更多的了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
三、品味语言特色,学习表达方法
1同学们,查阅工具书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要学习《松鼠》这一课,我也特别查阅了工具书《辞海》中是这样介绍松鼠的--
(1)出示句子,学生读。
松鼠又称灰鼠,体形细长,耳端有黑色簇毛,尾长而蓬松。
(2)有没有觉得这段话和课文中的一段话所写的内容非常相似?找一找,读一读。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①同学们,学习语文,我们要善于将文字转化成画面,读这段文字,特别是第一句话时,你的脑海中一定也会出现画面,我请几位同学读这句话,大家来想象画面。
②有画面了吧?我的脑海中也有画面了,看看咱们的一样不一样?(出示TF BOYS照片)我想到的画面是他们,他们面容不清秀吗?眼睛不闪光吗?身体不矫健吗?
③在作者笔下,松鼠就像人一样,像他的朋友一样。再读这句话体会。
(设计意图:将《辞海》中介绍松鼠的句子与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比较,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本文说明生动的特点,同时,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要及时查阅相关工具书的学习方法。)
2.继续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读到哪句话时,也感受到松鼠就像人一样?
(1)出示句子,学生读。
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2)清朗的夏夜,你们会不会跳着叫着?会不会互相追逐?会不会奔跑?会不会玩耍?会不会吃东西?作者笔下的松鼠就像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太可爱了!
(3)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4)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你了解到松鼠的样子了吗?了解它们的一些生活习性了吗?作者不仅介绍得很清楚,还表达得很生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思考,将松鼠与自己夏夜里的活动进行对比,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到松鼠的聪明,另一方面也让课文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3.在作者笔下,松鼠不仅像孩子一样可爱,一样活泼,还像孩子一样聪明,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来。
(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2)找出动作:拾、塞、扒、找。
(3)想象松鼠找到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的情景,师引导思考:快塞满了怎么办?好像已经没有空隙了,怎么办?体会松鼠的聪明。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很感兴趣,参与更加积极。同时,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松鼠的聪明,懂得正是因为作者把松鼠当作人来写,课文的语言表达才如此生动。)
4.聚焦搭窝的段落,学习作者有序的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聚焦松鼠搭窝的过程,说说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松鼠搭窝的步骤还真不少,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你发现了哪些表达的秘密?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运用了先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
(4)再读这段话,引导学生关注松鼠搭窝时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5.与《太阳》一课比较,感受风格的不同。
(1)出示三段描写生动的句子,学生读,背诵。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2)出示《太阳》一文中的三句话,对比。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小结:《太阳》一课,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得很清楚,《松鼠》这一篇课文不同,不仅介绍清楚了,语言还很美,描写很形象。
6.改写文字,让表达更形象。
(1)出示资料。
松鼠:体毛灰色,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
(2)学生尝试改写,进行生动的说明。
(3)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将《太阳》中的语句与《松鼠》这一课的语句进行对比,能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两篇课文语言表达风格的不同,因为方式直观,因此学生会感受更加深切。这时候再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改写,就能及时巩固所学习到的表达方法,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四、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所学到的生字。
2.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方法介绍一种动物。
18、将相和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将相和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
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
(板书:将相和)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 (出示课件3)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 失信 抵御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负荆请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5)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预习。 (出示课件10)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完璧归赵)
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了解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故事,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机智勇敢)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4)
(板书:渑池之会)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
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出示课件15)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6)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
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课件16)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课件19)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教学目标
1.认识相、璧、臣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读讲故事,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简介《史记》:我国西汉司马迁写的杰出的历史文学著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改编自这部名著。
2.板书课题:将相和 齐读课题。
3.释题:课题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将与相和好如初了,这说明其中还有个从不和到和的过程。文章通过几个小故事给我们讲述这个过程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试着给这几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2.学生初读后交流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谁来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读文后练说)
三、精读探究,感受人物形象。
1.导语过渡: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战功赫赫的廉颇很不服气,他说了什么?指名读16节。
2.探讨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吗?
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110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
第一处(第6节):指名读,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读17节,理解赵王的为难。)
指名再读第6节,从他的话里你感受到什么?抓住想了一会儿、愿意、一定体会。再次带着感受和理解齐读第六节。
第二处:(第8节中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学法同前。
第三处:(第8节中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理解理直气壮。从我的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体会到什么?
第四处:(第9节中)理解大大方方。和氏璧已不在手上,为什么还能大大方方?说明了什么?
3.小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我们分明从他说的话里感受到他并不是就靠一张嘴。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练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讲述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讨了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蔺相如并不是就靠一张嘴被封为上大夫,而是凭着他的勇敢机智立下大功。现在我们来看看渑池之会上他的表现。
二、继续深究 感受人物形象
1.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1114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指名读,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引读13节,从蔺相如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引导理解鼓瑟与击缶的区别。从秦王击缶可以看出什么?
2.小结过渡:渑池之会上,蔺相如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又立下大功,因而被封为上卿。他凭借的绝不是就靠一张嘴。但这位敢与秦王针锋相对的勇士、英雄,却在听了别人传来的廉颇的一番话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地躲避廉颇。这是为什么呢?廉颇到底说了一番什么话?
三、话语比照,感悟品质。
1. 引导学生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出示语句比较。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王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2. 你仔仔细细地读他们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点:一是人称不同。廉颇称呼蔺相如他蔺相如,显然有不敬之意。不仅直呼其名,而且还在名字前边加了一个他字,更突出了廉颇的不服气。而蔺相如始终尊称廉颇为廉将军,实为真心诚意敬仰这位老将军。这样的称呼,已经把廉颇的居功自傲与蔺相如的真心诚意表现得十分明白。
二是排名次序不同。廉颇始终将自己排在第一位,从我廉颇他蔺相如这样的顺序中展现;而蔺相如却始终把廉颇排在第一位,从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中可见。这就将廉颇的自傲与蔺相如的谦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是关注的中心不同。廉颇居功自傲,关键在于以个人私利为中心,蔺相如顾全大局,关键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廉颇口口声声我、 我、 我,连说三个,丝毫没有提到赵国;而蔺相如句句说的是我们赵国,也是连说三遍,全然没有涉及个人私利。
3.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人物语言,感受形象,感悟品质。
4.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做了些什么?
5.引读最后一节文字。
《史记》原文中写道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渑池之会上因为他镇守边境,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大败齐国,攻取阳晋;陪伴着廉将军固守长平,逼退秦兵这一身战袍,对于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荣誉、地位、名利)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又意味着什么?(放下了自己的荣誉、名利、地位)如果说,蔺相如再三避让廉颇是为了赵国利益;那么廉颇脱下战袍,负荆请罪,又是为了什么?(精忠为国)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为了共同的国家利益,将相终于和好了,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可负荆,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五、课后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六、板书设计
将相和
不和
(廉颇图)(蔺相如图)
完璧归赵
百战百胜 渑池之会 勇敢机智 负荆请罪
知错能改 顾全大局
和
19、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意图
家的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玩耍。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爸爸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强化爸爸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父爱是深沉的,但是深沉的爱却难以被年幼的孩子察觉。因此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歌词内容运用动作、表情展现爸爸的神态。
2、理解好爸爸、坏爸爸对自己的爱。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准备:
音乐CD,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完整欣赏歌曲。
请你仔细听一听,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一会儿说有个好爸爸,一会儿又说有个坏爸爸?
儿歌《好爸爸、坏爸爸》
我有一个好爸爸
做起饭来,锵铛铛 锵铛铛
洗起衣服,嚓嚓嚓 嚓嚓嚓
高兴起来,哈哈哈 哈哈哈
打起屁股,啪 啪 啪啪啪啪
嗯 真是稀里哗啦
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好爸爸 好爸爸
我有一个好爸爸
哪个爸爸不骂人
哪个孩子不害怕
打是亲来骂是爱
哪个不是好爸爸
二、根据歌词意思创编A段动作,进行表演。
1、学爸爸做饭、洗衣服
2、学爸爸高兴时的样子
(1)这个小破鞥有为什么说他有一个好爸爸?
(2)巴巴爸爸高兴时,是怎么笑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你爸爸笑的时候,还会有哪些动作?
3、学学爸爸生气的样子
(1)小朋友做错事情时,爸爸会怎么样呢?他是怎么做的?
(2)爸爸打过你吗?爸爸为什么打你?[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被爸爸打了,你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呢?
4、完整表演A段
你觉得这是一个好爸爸还是一个坏爸爸?为什么?
三、根绝歌词创编B段动作,进行表演。
(1)这段音乐听起来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呢?
(2)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呢?
四、完整表现歌曲
1、分角色表演(老师做爸爸,小朋友做孩子)
提出要求:在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孩子把屁股伸出,爸爸用手狠狠的打。
2、男孩做爸爸,女孩做孩子再次表演。
五、情感教育
我们都有一个好爸爸,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能让爸爸生气,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孩子 们的兴趣 很浓,在课堂 上发言也比较热烈,但是总体感觉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在感受 和爸爸在一起愉快、甜蜜、安全 的感觉。这一点上,孩子们似乎没有贴切的表达。
可能有几个原因造成了上述情况:
1、前期的经验准备不足,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和爸爸一起玩相关游戏 的经验。
2、父亲的爱往往是比较含蓄的,甚至会用一种比较严厉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在家庭中,很多母亲并不注重培养孩子对父亲的崇敬,往往会在孩子面前数落父亲。
20、穷人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穷人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穷人)【出示课件1:课题】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出示课件3、4】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初读情况。
1. 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请默读梳理,形成文字。
2.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出示课件5】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三读课文,初步扫描人物
1.过渡谈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我们就可以认识有关的人物了。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桑娜 渔夫
五、引导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劳。(板书:温暖而舒适 勤劳)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出示课件6】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每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
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
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并做出评价。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家都说一说)
2.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二部分(311自然段)。
二、抓住重点,感悟桑娜品质
1.这一部分中有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请看阅读提示。
【出示课件8】
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2.学生汇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孩子,这件事很令人感动。
3.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 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忐忑不安)
(2)师过渡:这段话省略号特别多,从这五个省略号中,我们感受到桑娜的思绪混乱与不安,感受到了桑娜的内心矛盾。这就是忐忑不安。那谁能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读出来呢?
【出示课件9】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3)指名朗读(34人) 注意读好省略号,并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桑娜善良)
①同学们,你们从嗯,揍我一顿也好!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宁可也来说一说吗?
②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板书:非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什么意思?(一定要这样做)
为什么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如果不这样做,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死的)她真是太善良了。(板书:善良)
(4)小结:说得真好,善良的本能促使桑娜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况下,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桑娜宁可挨揍,也要抱回那两个孩子;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5)请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读出桑娜的美好品质。谁能通过朗读把桑娜的善良读出来呢?(读好重点词) 指名朗读(23人)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6)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谈谈桑娜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板书:乐于助人)
三、细品对话,体会渔夫心灵
1.提出学习要求: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至课文结尾处。思考: 渔夫具有什么品质?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把有感受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
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3.教师点拨、指导。
(1)桑娜的丈夫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渔夫很善良)从哪里体会到的?把相关的课文读出来吧!
(2)生读: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3)问:熬是什么意思?(忍受,耐苦支持)
能给熬换个词吗?(挨、忍、)
你读懂了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将来会更苦,他想到了吗?(肯定想到了,但他宁可以后自己苦点,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①这个决定是轻易做出来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件10】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但最终做出了决定。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②透过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让我们看到了渔夫淳朴的形象,又让我们感受到他同样善良的品质。(板书:神态、言行)
4.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的心理变化,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看出了渔夫的心地善良,同时他也非常勤劳。(板书:心地善良)
四、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2.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尔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3.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总结:我们在今后描写人物的时候,要学习本文中的一些写法,如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正侧面描写等,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21、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桥》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中国作家谈歌写的一篇小小说。学生此前接触的大量的记叙文(记实文)。相对于记实文,虚构性是小说最大的特点。虚构,来源于真实生活,是对真实生活进行了文学加工。
抒情性是这篇小说显著的文学特点。这课文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坚决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让读者备受感动。体验式阅读,既是对作品文学性的整体感知,也是在夯实革命传统教育。
作品篇幅尽管短小,但是一篇典型的小说,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物形象生动,为了村民顺利逃生,主人公老汉最后牺牲了自己。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塑造了老汉伟大的形象;大量环境描写既渲染气氛,又推动情节发展;情节一波三折,尤其是结局出人意料。小说的结尾揭示人物关系。让我们对之前父子临死前互相推让的动作恍然大悟,原来老汉揪出来的年轻人是自己的儿子啊,这一揪一推,让我们感受到了父子情深,也烘托了老汉高尚的品质。
学情分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本单元第一篇小说就是《桥》,学生平时会读一些儿童小说,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中心的把握不难,但是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的了解不多。对小说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不了解。所以预计学生阅读本文时,在感悟小说基于现实的情节虚构性会面临困难。因此将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关注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呢?是让学生去一个个地体会欣赏什么是情节?什么是环境?什么是人物形象吗?这样的教学,难免让学生失去了主动性,探究性。我们能否换个思路,先让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小说基于现实的情节虚构性。创设情境,跟着作者来一次构思创作之旅呢?在构思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安排的环境、人物、情节,对于烘托人物形象,凸显小说的主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历了构思的过程,学生在以后读小说的过程中,就能更加自觉地关注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桥》这篇小说,感受老汉的形象。
2.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关注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关注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
【教学流程】
一、引入小说,明确学习目标
喜欢读小说吗?说说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小说《桥》,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读懂《桥》这篇小说,并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
二、讲述故事,形成差异化认识
怎么读懂这篇小说呢?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高老头),你会用什么词形容这个老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也有个老汉(板书),他又是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带着思考自由朗读课文。
三、对比故事,迅速读懂小说
1.读懂作品主题。
对照课前故事里那个吝啬的老头,这篇文章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舍己为人。舍的是谁?为的又是谁呢?让我们通过生词和难读的句子,来回顾一下课文,再回答这个问题。
2.学习生字词,理清人物,解释中心词。
3. 借助生字词,再次熟悉作品内容。
小说通过什么事来体现老汉的舍己为人呢?学生汇报。
四、代入阅读,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1.设身处地读小说。
假设自己是文中的儿子,老汉是你的父亲。师生合作读片段。
2.情感渲染,你能理解你的父亲吗?
五、评价故事内容、铺垫虚构
你觉得这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
小结: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但为了烘托人物形象,凸显中心,我们需要在真实的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添加或是调整。这就是小说最大的特点:虚构。
六、换位阅读 ,体验虚构,发现小说三要素
假设你就是那时候的作者,你是怎么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一步步上进行虚构,添加,来烘托老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呢?请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进行1-3处添加,把关键词大大地写在卡片上,并在小组学习单上写清楚添加的理由。
1.添加环境描写。
(1)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为后文做铺垫。
(2)体会文中的环境描写。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环节1: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洪水?
环节2:作者正是用环境描写制造了紧张的气氛。朗读感受。
小结:洪水越来越凶猛,水位越来越高。这些就是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环境虚构。
2.添加老汉的儿子。
环节1:采访学生:既然描写老汉就能体现他的精神,为什么还要描写儿子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小结:添加了儿子,烘托了老汉的高大形象,升华主题。
环节2:读课文片段: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前因)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后果)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小结:本来洪水已经让人心惊胆战了,老汉与儿子之间的冲突又推动着情节向前发展。
3.添加老太太。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采访学生:本来老汉的故事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在结尾添加了一个老太太?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作者在之前设置悬念,让结局出人意料,让情节更加曲折。
4.其他添加。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小结。优秀的小说家就好像一个魔术师,通过添加环境、人物等,用本来平淡无奇的素材,将情节安排地曲折起伏,扣人心弦。生动的情节又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凸显主题。
七、强化认知,推荐阅读
1.学生谈收获。
2.推荐阅读。
22、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备好演讲稿,做到材料合适,观点明确。
2.演讲时要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 演讲时要注意感情恰当,增强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好演讲稿,让演讲有说服力。
2.难点:
(1)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例举生动的故事。
(2)注意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名人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讲的视频。
2.学生交流体会或感悟。
3.导入口语交际演讲。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演讲的题目。
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2.请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怎样才能演讲更精彩呢?请大家交流观点。
3.学生交流,老师提炼观点。
(1)演讲的内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语言要真挚等。
(2)演讲的水平高超态度要和蔼、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辅以动作等。
4.出示一段演讲稿,学生评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5.学生交流演讲稿的特色之处。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让人感受到演讲稿的深刻内涵。
(3)观点明确,事例较多,有说服力!
三、准备演讲稿。
1.分小组进行。
2.各人整理演讲稿的内容与提纲。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现场演讲。
1.每小组选取一人进行演讲。
2.设立评委打分。
3.评委点评演讲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4.公布演讲比赛的成绩。
五、教师总结。
1.生活中离不开演讲,演讲能够让陈述的观点更加明确,让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
2.演讲时的注意点。
(1)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书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够让听众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4)服饰要整洁,不要五颜六色。
板书设计:(略)
23、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活动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是聊聊书法。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前面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我们接触过书法提示,了解了一些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还在班内举办了书写作品展览。所以聊书法,大家应该都有话可谈。但此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聊书写,而是书法的方方面面,如聊聊古代著名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聊聊自己欣赏的书法作品,聊聊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等等。学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谈,从而全方位地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体会出书法所蕴含的文化之美,激发欣赏书法、学习书法的兴趣。在正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之前,学生与教师都要做好搜集资料的准备,比如图片、实物,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聊。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产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3.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讲述更加生动。
重点难点: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法艺术。
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观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
1.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
2.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具。
学生:
1.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2.旧报纸、毛笔、墨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一写,激趣导入
1.书写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写上自己喜欢的成语。
(2)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3)教师采访书写优秀作品的同学,问问他们为什么能将字写得这么好。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书法学习,有些同学肯定学习过书法。至于没有学过书法的同学,此时亲自拿笔写一写,感受传统的书写方式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教师出示关于书法的纪录片片段,初步感知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同学们,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无形的画。可以说,书法和戏剧一样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数千年来,人们书写都是靠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我们用硬笔书法的历史与之相比,实在是短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书法,从各个角度聊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二、赏一赏,感受魅力
1.欣赏课本上的书法作品,教师可进行欣赏指导。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等,通篇遒劲飘逸,字字精妙,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书体以散求正,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法家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欣赏《兰亭集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2.读一读描写书法作品的词语,学会鉴赏书法作品。
过渡:古人鉴赏书法,会使用一些非常精妙、生动的词语。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记一记。以后在鉴赏书法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形容书法好的词语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鸾翔凤翥]翥(zh),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风格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朝的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勾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形容书法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落纸烟云]笔墨落到纸上如同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3.了解文字的演变,欣赏不同的作品,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与艺术魅力。
(1)甲骨文钟鼎文篆书(出示图片。)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这三种文字是以象形为主的字体。(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2)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出示图片。)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故称隶书。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草书。草书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主要用来起草文书。后来经文人、书法家加工,草书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它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章草。狂草(连绵草)出现于魏晋,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朝,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在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3)教师出示各字体代表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化。
三、聊一聊,交流话题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成四个小组交流不同的话题。
(1)展示交流话题,给出交流提示。
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搜集的故事要有典型性,要组织好语言,绘声绘色地讲。)
话题二: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
(结合自己的参观经历,说出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或吸引你的地方。)
话题三: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要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苦有乐,但肯定收获多多。)
话题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分点说明,要有条理,可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2)提出交流要求。
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四人小组中谈一谈。和同学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你的讲述更加生动。
②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对感兴趣的话题要深入交流。
③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提出问题。
④小组内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说说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生1: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有些非常有意思。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偷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一来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预设二:说说自己参观书法作品展览的经历。
生2:我没有去过大的书法艺术作品展览,但去年我们学校在小礼堂举办过一次师生书法艺术作品展,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看过。参加展览的作品非常多,有许多我很喜欢。比如我们班上的就写了一幅作品参展,我觉得他写的字特别好看!他练了好几年书法,小楷写得整齐又秀气。大家肯定知道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所以平时办黑板报就总是由他来写字。他还给我写过几幅书法作品呢!我非常佩服他。
预设三:说说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特别感受。
生3:去年,我看见我表哥写的字很漂亮,我很羡慕他,于是便产生了要练习书法的念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就找了一位有名的书法老师孙老师教我学习书法。他先教我从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写起,然后到每一个字的组合与拼凑的练习。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我的写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但学习书法让我收获最大的不单是写好了字,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比如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到了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周密分析的脑力和准确表达的手力,有了这些力,我自身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预设四:说说练习书法的益处。
生4:我从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了,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练习书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是收获也很多。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字变得规范、整洁,而且使我变得静,培养了我专心、细心、耐心的好品质。此外,练习书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议一议,拓宽思维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法作品。
预设:引导学生留意书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由于科技的普及和发展,电脑就能写出十分漂亮的书法作品,真正用笔墨写出的书法作品很少,书法似乎有点脱离实际生活,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书法的联系不多,书法似乎有点曲高和寡。
2.出示余秋雨《笔墨祭》片段。
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笔,后在学校里用钢笔,后来回到乡下又用毛笔的人,却以为假如我们能够悠悠然,洋洋焉,拂砚抻纸,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不过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说,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譬如在学校里抄讲义罢,即使改用墨盒,省去临时磨墨之烦,但不久,墨汁也会把毛笔胶住,写不开了,你还得带洗笔的水池,终于弄到在小小的桌子上,摆开文房四宝。况且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做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
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我自己每每在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地把手伸向那些碑帖。只要轻轻翻开,洒脱委和的气韵立即扑面而来。
阅读与思考:(1)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缺点?(不方便使用,不方便记录许多文字,浪费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
(2)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优点?(能让人在喧闹中获得审美慰抚,带来洒脱委和的气韵。)
(3)说说你对书法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小结:中国人写汉字,便离不开书法。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铅笔、钢笔等各种方便书写的硬笔代替了毛笔,但一笔一画之间,都有书法的余韵在悠悠散开。今天我们聊了书法的方方面面,也对书法的传承现状进行了思考。如果你热爱书法,那就练下去,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如果你觉得写书法是一件烦琐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写字时把你的字写工整、写出你的个性,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有关书法的话题还有很多,好的书法作品更多,希望大家在课后再去聊一聊、看一看,说不定原来不爱书法的你,也会慢慢爱上它,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24、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1.演讲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口语交际,因此要密切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会写演讲稿,并学会一些演讲的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方设法地从细节入手,给他们指明方向。
2.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形式。在这情境里,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担负不同的角色。其次,围绕演讲引导学生点评,让他们发现演讲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便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教学反思2:
1.演讲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口语交际,因此要密切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会写演讲稿,并学会一些演讲的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方设法地从细节入手,给他们指明方向。
2.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形式。在这情境里,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担负不同的角色。其次,围绕演讲引导学生点评,让他们发现演讲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便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25、灯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灯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3.把自己在灯光下学习时所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2.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策略】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本文作者去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着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教授本课时我们主要要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中几次出现的多好啊!明确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是,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从而体会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灯光之题目:
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灯光》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灯光》。
二、细读课文,理解灯光之内容: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了课文的思维导图,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展示。
生:小组范围内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参加班级的展示。
师:请一名学生展讲思维导图。
(生展讲,老师记分,其余学生评价,质疑和补充。)
生1:我想评价一下他画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线条流畅,我很喜欢他写的心得体会,把本课的中心都罗列出来了。
师:你的评价很精准,说明你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生2:我要质疑:请问,课文开头和结尾描写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为了什么?
师:你真是一个大胆质疑的孩子,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3:我觉得是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生4: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
师: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其实我在平时的习作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生5:我还有一个问题:文章几次写了多好啊作用是什么?谁能帮我解答?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
生5:多好啊出现了3次。第一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看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起我的回忆。第二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郝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憧憬着自己也能用上电灯。第三次: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师:你真是我们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回答问题具体全面。
师小结:刚才老师听到了你们精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了你们思维的碰撞,你们太厉害了。
三、品读体会,感悟灯光之内涵: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灯光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
教师质疑:结合课文体会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学法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课文,把想法写在学习单上;
2.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讨论;
3.班级展示。
(1)用有感情的朗诵展示画出的句子。
(2)谈谈自己的体会。
交流过程:
1.展示的小组学生朗读:
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组的学生一个个都是朗读高手,读得如此投入。通过读你还能了解什么?(我们知道了这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热爱读书)(板书:热爱读书)
带着感受集体读一读这段话。(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对读书的热爱)
2.出示,学生齐读。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孩子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热爱孩子)
3.生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生1: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郝副营长不怕牺牲的精神。(板书:不怕牺牲)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描写方法,而且说出了人物的品质。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展示我们知道了一位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热爱孩子,不怕牺牲的郝副营长。正是因为有像郝副营长这样的英雄,我们才有了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
四、抒写内心,提升灯光 之境界:
教师激趣:为了胜利,为了新中国,为了无数的同胞,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一位又一位英雄前赴后继英勇就义。
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如今,我们每天晚上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看到这灯光,你会想到什么呢?请你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
1.学生构思,动笔,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展示。
3.学生评价。
五、作业超市,延伸灯光 之外延:
1.讲一讲:把本课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演一演: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表演本篇课文;
3.写一写: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灯光的故事写下来。
(任选一题完成)
六、板书设计:
灯光
热爱读书
郝副营长 热爱生活
热爱孩子
英勇善战
不怕牺牲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据此,本课的教学以理解多好啊!为线索,促使学生在不断与文本对话、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指导学生走近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渗透背景,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灯光。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揭题: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在散步;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快乐歌唱。而在本文的作者心中,灯光是一段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4.学生交流作者和时代背景,教师补充: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5.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图片 培养学生养成读题质疑猜测内容的习惯,为习作打下基础。
预设:
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想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设计意图:本文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比较远,上课时,先让学生大致了解时代背景,对深入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帮助。然后由题目入手,导入新课,通过质疑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解读和文本进行对照,加深对文题的理解。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仅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3.围绕阅读提示,自由读文。
设计意图:从学习方法入手,体现阅读主线。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三、引导自读,感悟灯光
1.初步读了课文,谁能试着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过渡:如果只想到这一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
(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聚焦灯光。
过渡: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10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1)千钧一发能用拆词法说说它的意思吗?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2)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请联系上文对郝副营长的描写,静静地思考。
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未来的幸福生活。)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预设: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样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被压迫,他们的子女将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再现灯光。
(1) (配乐)教师深情而满含敬意地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练写: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更清晰。
(3)导读: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再现主线。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文本的结构,从而过渡到重点语句的学习。
四、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浏览课文,找一找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图片 引导学生抓住线索,运用画画想想写写的方法多角度品读文本。
2.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悟,体会其感情。
(1)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旁边作好批注。
(2)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
设计意图:从关键词句入手,再现主线。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
五、拓展想象,瞻仰英雄
1.导学:再让我们来看看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此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呢?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课件出示华灯影像,配乐)
2.导读:是啊!课文中还有一句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话,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件出示: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学生齐读)
3.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生命的先烈们。
4.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
5.出示阅读链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
设计意图:以情感的深化作为小练笔的切入点,让学生抒发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6、口语交际:演讲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演讲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一:
1.演讲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口语交际,因此要密切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会写演讲稿,并学会一些演讲的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方设法地从细节入手,给他们指明方向。
2.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形式。在这情境里,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担负不同的角色。其次,围绕演讲引导学生点评,让他们发现演讲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便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教学反思二:
一次精心准备的演讲比赛是给学生一次历练的机会,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讲台上自信地演讲,是学生知识结构、语言表达、心理调适、肢体语言、仪表礼仪等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展示,绝不仅仅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展现。本次活动收获多多,让师生都沉浸在了愉悦的氛围之中。
27、元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元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揭题
1.猜字:分步出示元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让学生感知元有头、初、首的意思。
2.解疑:为什么把正月初一叫作元日?
3.交流:春节期间,你知道家乡有哪些习俗活动吗?
设计意图:随课题巧妙抓住元字探寻汉字字源,帮助学生理解诗题。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语,丰富了学生探寻理解生词的途径。
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
1.出示朗读要求,指导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读准屠、苏。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符,学生练习书写。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再把节奏划出来。
(1)指名读,师生点评。
(2)组内打节拍齐读《元日》。
(3)引入平仄读法。
学生模仿练习读全诗,读好平仄变化。
引导学生读好整体节奏和韵味。
设计意图:初读正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三、再读古诗,揣摩言意
1.出示学习要求:
读一读古诗,看谁能想象诗中描写的场景?
2.学生朗读诗文,想一想诗人写了哪些春节习俗?用笔圈出与春节习俗相关的词语。
3.诗人眼中的春节和我们的春节场景一样吗?用一个字或词,说说诗人眼中春节的特点。
4.小组重点交流探究:
一岁除。
(1)理解除:除去、逝去。
(2)生读爆竹声中一岁除。(读出新年到来的期盼)
屠苏。
(1)了解屠苏酒。(出示有关屠苏酒的资料)
屠苏酒,是我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又名岁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用中药入酒浸制而成的。古时候,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据说喝此酒可以避瘟疫,延年益寿。
(2)说屠苏。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但在饮这屠苏酒时,却是先幼后长。要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喝屠苏,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持酒杯,会说些什么呢?
(情境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
(3) 理解暖字。现场采访:喝了屠苏,心里什么感受、滋味?
(喝了屠苏酒,暖洋洋的,感觉到春天来了;喝下去的不仅是暖暖的屠苏酒,还有新年的祝福、新春的美好。)
(4)学生读春风送暖入屠苏和爆竹声中一岁除。(读出新年到来的那份喜庆、快乐和温馨。)
4.新桃换旧符。
(1)认识桃符。(出示桃符的图片,告知学生:桃符是用来辟邪祈福的。)
(2)说春联。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你家贴过哪些春联?你知道哪些春联?(出示)
春回大地;福满神州。
新春新景新气象;多福多财多平安。
国泰民安歌盛世;年丰人寿庆新春。
贴春联是中华儿女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联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祈祷新年新气象。
(3)理解总是。
师生谈话:春联每年都换吗?指导读总把新桃换旧符,注意读好总字。
(4)学生齐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设计意图: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入手,不进行逐字逐句精准地翻译,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关键字词感知人们在过春节时的情景,这样重整体,重感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情境体验,感悟诗情
1.话元日心愿。
(1)同样的时刻,同样的气氛,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会有不同的心愿。美好的春节,酒家的心愿是什么?药铺人家呢?王安石的心愿呢?
(2)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回答。
(3)介绍诗人创作背景。
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20岁以前,随父南北游学,了解到民生疾苦。21岁起,当过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在他49岁时,宋朝为摆脱危机,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张变法,推行新政。此诗是作者初为宰相执行新政之时,见新年家家忙着过春节,而联想到变法开始的新气象,因而创作了此诗。
(4)小结:诗人写这首诗想向我们讲述什么?(万象更新的景象,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
(5)指名读全诗。
2.说新字。
作者的情感包含在这首诗的一个字中,大家找找,比一比谁的眼睛最厉害。揭示诗眼新字。
3.学生想象新年新气象情景,朗诵全诗。
(1)自由读。
(2)全班推荐一名学生读。(读前让大家说说需要提醒该生注意的方面,如,吟诵,边读边想象春节美好的场景。)
4.练习背诵诗文。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通过吟诵、背诵,还原意境,将诗人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跃然纸上,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再现情景
1.出示有关描写春节的诗句,自由读读。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戴复古《除夜》
2. 议一议:说说作者描写的是春节的哪些难忘情景?
3. 选择感兴趣的一句背一背。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拓展延伸,让学生对描写春节的诗句有了更多的了解。
六、布置作业
1.学生练写生字。(提醒书写姿势、结构布局等。)
2.课外作业:调查了解家乡其他传统节日的传统习俗,完成课后表格。
板书设计:
放爆竹
元日 喝屠苏 热闹 欢乐
换桃符 除旧革新
28、小青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小青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一、理论背景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完善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部编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情趣。本课的生字共12个,其中由青 加偏旁生成的新字有5个。
这样,这个字便形成了以青为基本字的一组音近、形近的形声字。而这些字的意思,在这首儿歌的情境中有具体的体现。于是,这些字的音、形、义在语境中便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很有特点。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 点和认知发展特点的限制,有趣、具体、细致的内容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虽然有了半年的语文学习经验,但识字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教师仍需指导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的教学背景分析,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形声字特点,借助声旁读准字音,借助形旁语境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初步了解形声字特点,并运用其规律识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精选教学内容,精简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如下:
入课环节:
上课伊始,便让学生猜个谜语。谜面反应了青蛙的外形特征、生理特点等。学生猜出了青蛙,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板书过程中,指导青字,为后面清、晴、睛、情、请这组新字的学习做了铺垫。
识字环节:
1.之后进入本课中心环节的学习。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带青字的新字。继而引导学生发现青和清、晴、睛、情、请这些字的异同。
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最后梳理:
首先,清、晴、睛、情、请这些字是由青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形成的;
其次,这些字的读音与青 或相同,或相近。清 的读音与青相同,晴睛请 的读音与青在这个过程中,一则渗透了形声字的规律、特点,教给了方法;再则,让学生找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是在训练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3.之后,教师以清为例,讲解如何识记这个字。示范学习、思考的过程:三点水旁,想到了水。所以课文中写到河水清清。继而请学生用清组词,老师再提供一组词语,(念一遍词语)。然后,请学生根据刚才示范的学习、思考过程,用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晴、睛、情、请。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集体交流。这个过程,学生借助形旁和语境记住了字形、了解了字义,积累了语言,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4.继而出示一首小儿歌,念一遍儿歌。在新的语境中复现这组生字,再次引导学生关注形声字的形旁帮助记忆字形、了 解字义。
5.紧接着,以选字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运用,眼睛的睛跟眼睛有关,填写目字旁的睛,其他的字学生根据示例猜想偏旁的意思填写。正体现识字教学中的识用结合。
6.然后,创设情境,一出示小青蛙跳伞的识字小游戏。孩子们以抢读的方式读词,如果读准确,小青蛙就成功降落。这样的一个设计,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具体、形象、有趣,在情趣盎然之中,读词巩固字音。
写字环节:
结束后,进入第三板块写字的学习。标青和请。学生利用既有知识经验,观察后先尝试书写。教师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重点落在:
第一,位置。独体字青基本在田字格的中央;而青作为请的一部分时,在田字格偏右的位置。
第二,关键笔画。青字中月的竖撇变成竖,请 字言字旁的第二笔是一笔,横折提。
之后,学生修改、再写,再进行全班点评。
让学生先尝试书写这样的设计,既尊重利用了学生既有的经验,又准确把握真实的学情,教师再进行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29、天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天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句子比较,体会慰藉、扫荡、神奇等词的意思。
2、悟4---9节,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惟一慰藉,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3、学习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第9节,进而体会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节
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碰到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许阳光和空气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茅盾写下这篇文章呢?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遍。
3、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写练习(听两遍)。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出示文章最后一节,请同学抬头看屏幕校对。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天窗、有、无、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
②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③ 为什么说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弄懂了这些问题,也就是真正理解了这篇课文。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读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4--7节。
指名读
二、自读课文,完成练习
1、出示要求:在读中注意以下问题
(1)自读课文4--7节,读通课文。
(2)完成填空:
当(夏天阵雨来临)时或(夜晚)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惟一的慰藉)。它让孩子们感受到这小小一方空白是(神奇的),想到应该(感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①注意读准多音字:藉(ji)
②理解惟一、慰藉(慰藉就是安慰的意思。)
2、反馈
指名读
三、细读课文4-7节,在读、品、议、仿中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惟一慰藉
1、质疑。
(1)师: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写练习(听两遍)。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出示文章最后一节,请同学抬头看屏幕校对。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天窗、有、无、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
②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③ 为什么说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弄懂了这些问题,也就是真正理解了这篇课文。
2、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读课文。
文中两次提到天窗是孩子们惟一的慰藉,请同学们看看画面,听听课文录音, (怎样在读中停????)找到有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1)天窗抚慰孩子沮丧和孤寂的心灵。
(2)指名说,想象一下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
(3)同桌读
(4)左边:读出活泼好动的孩子被大人叫进屋里,随着木板窗的关闭,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好似被关进了地洞里的不自由、苦恼与不快(顶、偏就不、关)右边:想亲近大自然的那份渴望之情、偷偷地、仰着)
(5)天窗丰富了孩子的想象
(6)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读第五节:
(1)引读:透过天窗孩子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出示这些带点字,演示雨脚、闪电,想象一下,当时这雨、这风、这雷、这闪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这世界?在表格中写出孩子们由看到什么而想到什么?
体会卜落卜落 (声音轻巧) 闪电带子似的、一瞥、掠过(动作快捷、利落) 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想象的丰富,语言的形象、贴切。
教师:孩子们的想象要比真实的大十倍百倍,真是无穷无尽啊!
(1)自己读好这句句子。
(2)女生读出孩子透过天窗看见光明、看见歌舞般快乐的雨点、闪电时的惊喜。
(3)请男生读出孩子借风雨雷电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被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时不快。
教师:在朗读中,你们已经真切地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的世界。
(4)师生配合读作者看到的、想象到的句子(四、五节)
小结: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仅有的光明(板书:无、有),透过它,我们和作者一起翱翔在想象地田地里,感受到了自由的可贵,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如伙伴般的亲密关系。天窗虽小,却别有洞天啊!(板书:)(雷电的出示??)
3、学习第六节:
师:晚上,透过天窗我们总觉得离夜空好近,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读懂第七节的意思,选取你们最喜欢的朗读形式,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1) 指名分组读、师生配合读:从少看到多,从虚看出实: 从一粒星想到无数星,从一朵云想到奇幻的云彩,从一条黑影想到蝙蝠、夜莺、猫头鹰。
小结: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富有变化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纵即逝的黑影组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
(2)你们想不想看看月夜的景色?老师也为大家打开一扇天窗,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l 出示动画:晴朗的夜空里一弯新月高挂,透过天窗,看见眨着眼睛的星星、轻盈飘来的云彩、滑翔而过的流星你会想到些什么呢?(有这些动画的资料??)
(1)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任选你喜欢的句式说话。
l 看到( )想像到( );看到( )想到( ) 你会从( )、( )、( ),想像到( )、( )( )
(3)师引读:啊唷唷
3、(出示最后一小节:提示注意了若)自由读读,你也有这种快乐的感受吗?
小结:天窗虽小,却能醒人耳目、开人心窍,也正因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丰富,比实际看到的更多更好,给人别有洞天的感觉,所以说天窗是神奇的。
4、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30、六年级下口语交际:辩论教学说课稿课案
六年级下口语交际:辩论教学说课稿课案
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自己对朋友相处的看法,每个小组至少提出三条大家认为最重要的意见。
2.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倾听,会根据讨论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3.能分类汇总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说到朋友,你先想到了谁?(我的同桌,我的邻居小伙伴,舞蹈班的同学)你们认识多长时间了?(四五年,两三年,几个月)
2.在你心目中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一起玩的,有共同爱好的,有困难出手相助的,彼此信任的,能讲心里话的,一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的)
3.在讲起我们的朋友时,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是什么浇开了友谊之花呢?也许是共同的喜好,也许是知心的交流,也许是彼此的欣赏,也许是困难时的温暖相助那么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朋友相处的秘诀。
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1.同学们,想想自己与朋友相处的过程,思考:你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出示温馨提示。
(1)小组确定组长、发言序号、记录员、时间提醒员。
(2)每个人都要发表观点,表达清楚。当前面有同学表达了和自己相同的观点时可以表示赞同后,再说其他观点。
(3)记录员要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简要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
(4)小组同学要积极表达,对同伴给予鼓励和肯定。
2.刚才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也记录了很多的想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视频,评价一下视频中交流的怎样。
预设:
(1)确定组长和发言序号后,有一个同学不想发言,只是表示他对同学的赞同,同伴鼓励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伴互助,从而做到了人人积极交流。
(2)有同学在讲完自己的观点后开始嘀嘀咕咕讲话,有同伴及时提醒,询问他的观点与刚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友善提醒小组讨论的有效参与。
(3)记录员没有记清刚才同学的观点,同伴一起回顾,补充记录内容,体现合作交流。
3.投影展示几组记录,看看你又有什么收获。(记录简要,关键词记录,姓名代号)
4.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小组汇报,此时应该如何汇总同学们提出的观点呢?
我们来看这个例子:
出示某小组在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做的记录。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第一步:先分别记录同学的观点。
第二步:把相同或相近的观点整合在一起。
第三步:根据大家的意见,标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小组尝试来做,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汇报,师生评价。
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进行适时补充。
根据要求,师生评价。
要求:
1.仪态大方,文明礼貌。
2.表达口齿清楚,条理清晰。
3.小组人人发表观点,至少提出三条大家认为最重要的信息。
4.汇总简要清楚,其他成员补充。
四、课堂总结,提升情感。
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共同的喜好收获了友谊,是诚信和热心稳固了友谊,是分享和交流促进了友谊,是信任和互助加深了友谊。同学们能够积极发表观点,根据讨论主题提出意见,并能认真倾听,把握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做复述或记录,还能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那么在以后与朋友的相处中,我们要做到什么呢?(彼此信任、乐于分享、互相帮助)
板书设计
朋友相处的秘诀
积极发言 认真倾听 记录要点
分类整理 条理汇报
31、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活动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是聊聊书法。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前面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我们接触过书法提示,了解了一些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还在班内举办了书写作品展览。所以聊书法,大家应该都有话可谈。但此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聊书写,而是书法的方方面面,如聊聊古代著名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聊聊自己欣赏的书法作品,聊聊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等等。学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谈,从而全方位地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体会出书法所蕴含的文化之美,激发欣赏书法、学习书法的兴趣。在正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之前,学生与教师都要做好搜集资料的准备,比如图片、实物,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聊。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产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3.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讲述更加生动。
重点难点: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法艺术。
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观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
1.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
2.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具。
学生:
1.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2.旧报纸、毛笔、墨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一写,激趣导入
1.书写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写上自己喜欢的成语。
(2)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3)教师采访书写优秀作品的同学,问问他们为什么能将字写得这么好。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书法学习,有些同学肯定学习过书法。至于没有学过书法的同学,此时亲自拿笔写一写,感受传统的书写方式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教师出示关于书法的纪录片片段,初步感知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同学们,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无形的画。可以说,书法和戏剧一样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数千年来,人们书写都是靠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我们用硬笔书法的历史与之相比,实在是短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书法,从各个角度聊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二、赏一赏,感受魅力
1.欣赏课本上的书法作品,教师可进行欣赏指导。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等,通篇遒劲飘逸,字字精妙,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书体以散求正,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法家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欣赏《兰亭集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2.读一读描写书法作品的词语,学会鉴赏书法作品。
过渡:古人鉴赏书法,会使用一些非常精妙、生动的词语。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记一记。以后在鉴赏书法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形容书法好的词语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鸾翔凤翥]翥(zh),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风格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朝的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勾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形容书法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落纸烟云]笔墨落到纸上如同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3.了解文字的演变,欣赏不同的作品,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与艺术魅力。
(1)甲骨文钟鼎文篆书(出示图片。)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这三种文字是以象形为主的字体。(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2)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出示图片。)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故称隶书。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草书。草书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主要用来起草文书。后来经文人、书法家加工,草书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它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章草。狂草(连绵草)出现于魏晋,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朝,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在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3)教师出示各字体代表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化。
三、聊一聊,交流话题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成四个小组交流不同的话题。
(1)展示交流话题,给出交流提示。
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搜集的故事要有典型性,要组织好语言,绘声绘色地讲。)
话题二: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
(结合自己的参观经历,说出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或吸引你的地方。)
话题三: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要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苦有乐,但肯定收获多多。)
话题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分点说明,要有条理,可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2)提出交流要求。
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四人小组中谈一谈。和同学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你的讲述更加生动。
②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对感兴趣的话题要深入交流。
③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提出问题。
④小组内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说说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生1: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有些非常有意思。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偷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一来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预设二:说说自己参观书法作品展览的经历。
生2:我没有去过大的书法艺术作品展览,但去年我们学校在小礼堂举办过一次师生书法艺术作品展,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看过。参加展览的作品非常多,有许多我很喜欢。比如我们班上的就写了一幅作品参展,我觉得他写的字特别好看!他练了好几年书法,小楷写得整齐又秀气。大家肯定知道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所以平时办黑板报就总是由他来写字。他还给我写过几幅书法作品呢!我非常佩服他。
预设三:说说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特别感受。
生3:去年,我看见我表哥写的字很漂亮,我很羡慕他,于是便产生了要练习书法的念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就找了一位有名的书法老师孙老师教我学习书法。他先教我从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写起,然后到每一个字的组合与拼凑的练习。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我的写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但学习书法让我收获最大的不单是写好了字,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比如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到了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周密分析的脑力和准确表达的手力,有了这些力,我自身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预设四:说说练习书法的益处。
生4:我从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了,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练习书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是收获也很多。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字变得规范、整洁,而且使我变得静,培养了我专心、细心、耐心的好品质。此外,练习书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议一议,拓宽思维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法作品。
预设:引导学生留意书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由于科技的普及和发展,电脑就能写出十分漂亮的书法作品,真正用笔墨写出的书法作品很少,书法似乎有点脱离实际生活,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书法的联系不多,书法似乎有点曲高和寡。
2.出示余秋雨《笔墨祭》片段。
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笔,后在学校里用钢笔,后来回到乡下又用毛笔的人,却以为假如我们能够悠悠然,洋洋焉,拂砚抻纸,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不过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说,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譬如在学校里抄讲义罢,即使改用墨盒,省去临时磨墨之烦,但不久,墨汁也会把毛笔胶住,写不开了,你还得带洗笔的水池,终于弄到在小小的桌子上,摆开文房四宝。况且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做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
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我自己每每在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地把手伸向那些碑帖。只要轻轻翻开,洒脱委和的气韵立即扑面而来。
阅读与思考:(1)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缺点?(不方便使用,不方便记录许多文字,浪费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
(2)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优点?(能让人在喧闹中获得审美慰抚,带来洒脱委和的气韵。)
(3)说说你对书法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小结:中国人写汉字,便离不开书法。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铅笔、钢笔等各种方便书写的硬笔代替了毛笔,但一笔一画之间,都有书法的余韵在悠悠散开。今天我们聊了书法的方方面面,也对书法的传承现状进行了思考。如果你热爱书法,那就练下去,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如果你觉得写书法是一件烦琐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写字时把你的字写工整、写出你的个性,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有关书法的话题还有很多,好的书法作品更多,希望大家在课后再去聊一聊、看一看,说不定原来不爱书法的你,也会慢慢爱上它,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32、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本次口语交际主题聊聊书法,重点是学生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做到有条理的表达,同时能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
这次口语交际是本册教材该板块内容的最后一课时,出于它在本册教材的地位和可操作性两方面考虑,我设计了两个课时。
课前我就确定了交际话题,明确交际要求,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并分小组完成任务。我自己也对五六年级四册书本有关书法方面的内容,以及有关汉字知识的内容再次进行梳理整合,以备上课时作为知识巩固和补充,同时我也对本册教材口语交际板块的训练要素罗列在一起,以此作为本次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
在导入时,我国粹一话题引入到书法,并试问学生对书法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都说看不懂,我追问为什么看不懂,学生反馈很多字压根都不认识,于是对我就顺势将自己的整理的汉字字体演变的知识进行补充(其实该部分内容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板块已学过,只是大家印象不深),进而引入到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一些故事吗?),可能课前准备充足学生很快就能在讲台上分享王羲之入目三分的故事,柳公权由炫耀书法碰壁到虚心拜师求艺的故事,还提到欧阳询、赵孟頫、颜真卿等楷书名家,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将书圣王羲之,以及中国四大楷书名家的代表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评价,正好在本单元学习时我让他们积累了一些关于评价艺术类的四字词语,学生很快就能够联系起来,这一点比较令人欣慰
33、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1.乐于表达观点,积极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选择充分、恰当的材料支持观点。
2.耐心倾听,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意见,态度平和。
3.在交际中及时给予回应,积极沟通,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情境,导出话题
1.播放短视频,再现生活情境。
这是王安石的《元日》中描绘的情景:新年到了,爆竹声声,银花朵朵,人们借鞭炮之声吓走年兽,驱赶瘟神。这一传统习俗已延续千年,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鞭炮烟火里飘出来的年味儿。
2.抛出现实问题。
然而,问题来了!很多城市颁发了禁放令,这是为什么呢?燃放烟花爆竹有什么害处?(师生梳理)
烟花爆竹里含多种有毒气体,大量释放在空气中,成为无形杀手;
无资质厂家生产的烟花爆竹质量没有保障,这是易燃易爆物,造成多起伤害事故;
儿童喜欢近距离玩烟花爆竹,缺少安全指导,造成多起伤害事故;
燃放后产生大量纸屑、火药垃圾,污染地面环境,给环卫带来压力;
使用大量纸张,不可再生资源在火中燃尽,费钱费物。
(师板书关键词:有毒气体、伤害事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设计意图:燃放烟花爆竹是一个关于节日民俗的社会性问题,它的好处不言自明,把其危害性梳理出来,为后面的讨论提供心理依据、材料支撑。)
3.意见不同怎么办。
我们从安全、节约、环保的角度谈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种种问题。事情没那么简单,禁放令引发来自社会多个层面的不同声音。意见不同怎么办?协商讨论来解决。
板块二:转换角色,听证会上说观点
1.读教材材料一,明确三方意见和讨论的问题。
学生阅读、梳理事例:
图片
2.组成话题讨论圈。
你觉得哪些人应该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
普通市民、环卫工人、环保局长、消防员、眼科医生、鞭炮厂工人
3.代入角色,召开听证会。
(1)你是哪位代表?支持哪种观点?
出示听证会小提示: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2)代表发言,适时展开讨论。
预设:
市民代表:烟花爆竹的禁与放,一直有争议。我们普通市民对相关部门出台的禁令表示理解。但是,理解不等于支持。老百姓过年就图个热闹,对于上千年的民俗,不能简单禁止。是不是可以有个两全的办法,有所兼顾?比如定时、定量、定地点。我们对禁放令保留自己的意见,希望能有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眼科医生:燃放烟花爆竹,确实能增添新年气氛,但喜庆的新年常常伴随着悲剧。据统计,儿童放烟花的比例远远大于成人,孩子安全意识不强,我们科室每年都会有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受伤的病例,给人的身心造成伤害。与民俗相比,生命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爱惜生命,从远离烟花爆竹开始。
环卫工人:每逢过年,我们的工作量倍增。多扫些垃圾不算什么,但是心疼啊,烧掉的都是钱,都是资源啊!而且,安全隐患很多,没有燃尽的鞭炮也曾伤害到我的同事。如果能少放一点,或者不放,则利大于弊。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习俗是可以改的。
4.指导、提升策略。
(1)借助多元评价指导:适时穿插教师评价、听众评价、代表相互评价,引导倾听他人见解,积极沟通、协商、融合观点。
(2)借助音频资源指导:在讨论进入瓶颈的时候,听听当事人烟火的心声《烟火的自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丰富或修正。
烟火的自述
有人说,我是百花丛中最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的花儿。我既不长在庭院,也不开在山野溪边。我带着一身火药,在中国千年的节日里怒放。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说的就是我。千百年来,大人孩子都喜欢我,也喜欢我那个响亮的兄弟鞭炮。特别是在辞旧迎新之际,更少不了我们。没有我们的新年,失去很多欢快和色彩。然而,抱歉的是,我们靠燃烧给人们带来短暂的流光溢彩,却留下了长久的有毒气体和灰烬。空气因我们变得不再透明,天空因我们变得不再湛蓝。更让人痛心的是,可爱的孩子有时因贪玩而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看到很多城市发布了禁放令,让我们愧疚的心稍微安宁些。今天我看到,有人在竭力地挽留我们。我们不想离开,但为了你们的安全,请慎重燃放。人类的电子信息那么发达,我们也可以在手机里绽放,大家说呢?
5.总结性陈词。
(1)请代表根据自己和众人的意见,作最后的总结陈词。
(2)主持人(教师)总结:针对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各方代表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令人高兴的是,每位代表都能做到有准备的表达,认真倾听,积极而礼貌地回应。各方代表都能本着沟通问题、解决问题的初心,换位思考,共议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明确了观点和问题,代入角色本质上也是一种换位思考。通过多维评价和画外音介入,让学生的观点和表达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由该不该燃放的单向性问题转向丰富的讨论。交流讨论的意义不在于结论,社会性问题在短短一节课中是得不出结论的,重要的是学生经历这个对话的过程。)
板块三:分组讨论要路还是要树
1.读教材材料二,梳理观点与问题。
两种观点:为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砍树是值得的;砍树容易栽树难,政府应该另想办法发展交通,不应该砍树。
一个问题:要路还是要树?
2.阅读补充资料,确定发言身份。
(1)分发资料袋(关于这个问题的采访记录),选择性阅读。
(2)要路还是要树?哪些人会参与热议呢?确定自己的身份。
小学生、附近居民、司机、环卫人员
3.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1)我们交流意见时应该注意什么?
进一步提示:认真倾听,听清别人的观点,不断章取义;尊重他人意见,态度平和;表达观点时,以理服人。
(2)小组讨论,沟通观点。
组长组织讨论,记录员记录每位组员的身份和主要观点,发言人整合观点。
(3)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全班交流。
板块四:生活中意见不同怎么办
1.交流意见不同的事件和看法。
垃圾分类问题、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汽车限行问题
2.师小结。
生活中,我们会在很多事情中意见不一致,这时候需要听取不同意见,要学会换位思考,积极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练习的终极目标是要学生学会表达。在课堂中模拟交际语境,学习表达与倾听、沟通与协商。生活是一个真实的无边界的交际场域,当遇到意见分歧时,是坚持观点、针锋相对,还是广览兼听、和平共议?没有答案,需要经历真实的过程。)
34、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一、说教材
第一部分由学生的阅读和观影经验引入,引导学生交流个性鲜明、充满魅力和让人由衷欣赏和喜爱的任务;第二部分结合表格梳理自己喜欢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从人物出处喜欢的理由这三个方面来介绍;第三部分提示交流时利用好表格信息,做到有条理的讲述。
小贴士明确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讲的时候,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听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
二、说学情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感受人物形象并不困难。从教材安排的学习看,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有了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在中年级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到了高年级表达有条理。可见,学生在讲清楚方面是循序渐进发展的。在教材这样编排的基础上,本次的提升点更着重于如何通过整理和搜集相关信息,更有条理地呈现进而表达。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
2.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阐述理由的过程中,能有一定的联系和丰富性。
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选择一位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人物需要个性鲜明、充满魅力,让心由衷的欣赏和喜爱。
2.做好交流的准备,根据表格和示例,完成人物相关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3.结合表格做交流练习。
(一)回顾民间故事
1.回顾阅读经验。
一本又一本精彩的图书带给了我们许多的乐趣和享受,当你回忆的时候,你会想起这本书的哪些内容呢?
2.交流学生的阅读经验。
课前,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故事的内容、人物和感受。
(二)回顾精读课文,聚焦人物性格
1.梳理阅读经验,发现人物性格的吸引人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梳理总结:鲜明个性的人物,让我们心之念之。
2.以《忆读书》为例,聚焦人物。
(1)就像冰心在《忆读书》中回忆的那样,每本书中都有一个位或几位人物引起阅读兴趣。你能尝试运用表格梳理《忆读书》中的冰心记忆深刻的人物吗?
(2)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梳理比较简略的情节,如:
人物
出处
情节
诸葛亮
《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空城计》《草船借箭》《六出祁山》
(3)学生自己任选一本书中的一个人物,结合内容说出理由。
(4)同桌交流。
同桌互相讲一讲,并提出意见、建议,学生书中的人物分条介绍清楚。
(5)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评价、总结等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借助《忆读书》,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把书中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一吸引阅读的点语意着重。进行简要列举喜欢人物理由的原因练习,对后面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形象的列举,是一次初试身手。
(6)根据全班交流时的指导,学生再次调整自己梳理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最初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具体的情节或者单一的观点上,引导学生结合观点和情节进行交流。
(三)自主准备交流内容
刚刚是冰心老人读书时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那你自己被哪一本书或哪一部影片的人物所吸引了呢?
1.挑选一本书或一部影片,选取一个主要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说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示学生)
(1)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预设:如果学生说人物的非主要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围绕主要情节。
如果学生过多关注负面形象或事件,引导学生关注最使我们感动的。
如果学生只关注一个事件或一个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发现人物的形象丰富性。
(3)根据交流梳理。
①选取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
②对人物形象的交流有条理,按照一定顺序。
③交流时可以用上适当的故事作为支撑。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和清晰本课的学习目标。实现从教材内容学习与积累,到言语激活和迁移的作用。
(四)举行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分享会
1.组成小组。
(1)小组规模: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
(2)分组依据:根据选择故事相同的结为一个小组;或者根据选择人物类型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
2.在小组中进行故事人物形象交流会。
(1)明确分享要求:提现人物鲜明个性;有条理地交流。
(2)每人轮流讲,听者关注是否能够代表人物形象。
(3)推荐小组代表,参加班级民间故事会。
4.在全班进行民间故事会。
小组代表轮流讲,小组内根据分享要求评价。
5.教师总结。
总结点:是否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人物形象交流是否能够有条理。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学习要求,结合前期的准备,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面向全班进行交流。落实口语交际的目标:条理清楚的交流理解和感受。
(五)拓展延伸(可选)
有趣的人物可不仅仅在书中,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呢?
六、说板书设计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分条讲清楚: 人物 书目 喜欢的理由
关注交流重点:发现交流中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
35、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材解析
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三上第八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受到熏陶。而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也安排了请教这样的主题,看似常见常用,实则用意深刻。无论是请教者的有礼貌,找时机,还是被请教者的耐心帮助,细品之下都极为契合单元主题。
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第一,以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境为载体,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启发孩子们去思考,同时也示范了该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教材呈现了请教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在别人方便的时侯请教;在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不管别人能否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第三,教材中还出现了两个小贴士 :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理念目标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对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充重了口语交际的自身规律,更加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注重交际 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重在鼓励学生敢说,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采用多元互动等手段,将情境教学与本课口语交际的训练点相依相映。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
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教学难点】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制作学习卡片,写上平时有困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识请教。
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这一节课,既高兴又紧张。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老师放松一些吗?
小结: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真是信心倍增,看来啊,以后我得多多向你们请教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请教。(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从导入环节入手,先用上课十分紧张这一个正在发生的情境,向学生请教,这样就使得学生无形之中进入到请教的情境之中。再以此为契机引入本课教学。这样的导入将会创建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同时也点燃孩子们的交际热情,调动了他们交际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学习请教。
情境一:问路,请教要有礼貌。
1.视频出示:我们班最近新转来一名插班生,叫小颖,可是她来学校的第一天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在哪儿。
2.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颖,该如何去向别人问路呢?
(指名孩子练习。)
3.如果小颖向你请教,你该如何帮助她呢?
4.小结:请教别人要做到有礼貌。
【设计意图】
问路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常见的交际情境,通过这种简单的情境,让孩子展开交际,再由请教中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注意事项礼貌入手,来激发孩子们表达的兴趣。
情境二:做游戏,请教需说清楚。
1.视频出示:元宵节的活动中,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做猜字谜的游戏。
2.小康遇到了一个很难的字谜,他怎么都猜不出,他应该怎么样请教别人呢?
3.同桌练习,教师相机指导:请教的时候要说清楚问题、要有称呼和礼貌用语,无论别人有没有能够解答你的问题,都要道谢。
【设计意图】
元宵节猜字谜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活动,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三年级口语交际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领会别人说话的要点。当孩子们把自己代入情境中后,在交际过程中会发现,在请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话说清楚,说清楚请教的问题,别人才知道你需要请教的是什么,才能帮你解决问题。
在请教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会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道谢,这是孩子们已经养成的习惯。但很多孩子往往忽略了,有时别人尽了力但没办法帮我们解决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应该礼貌道谢的。
情境三:师生合作表演,请教要找时机,会追问。
视频出示:第二节是数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小明跟同桌争执了半天,也没有得出正确答案?怎么办呢?
练习请教老师。
师生合作表演:老师在办公室打电话,你会怎么请教?(引导学生发现请教需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别人时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
4.师:如果数学老师不在办公室,你怎么向她请教呢?(引导学生明白,请教不只有当面请教的方式,还可以有打电话、写留言条等。)
5.小结:原来向别人请教还有这么多学问。
【设计意图】
课堂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和同学有争执,需要老师判定答案这个情境创设,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样熟悉的情境会让孩子更乐于表达。
孩子在尝试请教中,将会进一步了解请教的方法:例如请教的对象不同时,语气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再例如被请教的对象有可能出现没时间、不方便等情况,那么学生就会得出结论:请教也需要找合适的时机。
在师生合作表演时,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难题,引导孩子们发现:当我们请教别人时,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这样才能更加有效解决问题。
三、回归生活,练习请教。
情境四:小组合作,再练请教
视频出示:小明周末回家,又遇到麻烦。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借走了足球,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怎么请教?
小组讨论,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教材上的其中一个具体事例创设情境 :小辉借东西不还。让孩子思考请教的对象除了老师、同学之外还可以是谁。
通过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到交际中来。在交际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改进之前交际中的不足,提升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四、小结延伸。
1. 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请教别人,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更别忘了我们同时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2.齐读顺口溜。
【设计意图】
小结时总结请教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方便他们把课堂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链接。同时让孩子们明白请教不是单方面地请求别人的帮助,而是在别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助人。这也恰好契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美好的品质。
【板书设计】
请教
有礼貌 讲清楚 看时机 会追问 多方式
36、口语交际:请教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教学要求:
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2.别人向你请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3.让学生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忙;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时,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人向你请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案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时,我们不妨请教一下别人,听听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请他们帮忙提出解决这件事的建议。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口语交际请教。
二、交流注意的问题。
要向别人请教问题,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
a.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b.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
c.别人向你请教,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d.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三、互相请教。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向别人请教一下吧,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把你的问题说清楚哦!
1.全班交流,师聆听指导。
2.汇报。
四、全班交流、评价。
1.选派几组讲得好的同学进行汇报。
2.全班进行评价。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7、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解析
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三上第八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受到熏陶。而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也安排了请教这样的主题,看似常见常用,实则用意深刻。无论是请教者的有礼貌,找时机,还是被请教者的耐心帮助,细品之下都极为契合单元主题。
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第一,以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境为载体,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启发孩子们去思考,同时也示范了该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教材呈现了请教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在别人方便的时侯请教;在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不管别人能否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第三,教材中还出现了两个小贴士 :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理念目标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对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充重了口语交际的自身规律,更加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注重交际 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重在鼓励学生敢说,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采用多元互动等手段,将情境教学与本课口语交际的训练点相依相映。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
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教学难点】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制作学习卡片,写上平时有困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识请教。
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这一节课,既高兴又紧张。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老师放松一些吗?
小结: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真是信心倍增,看来啊,以后我得多多向你们请教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请教。(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从导入环节入手,先用上课十分紧张这一个正在发生的情境,向学生请教,这样就使得学生无形之中进入到请教的情境之中。再以此为契机引入本课教学。这样的导入将会创建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同时也点燃孩子们的交际热情,调动了他们交际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学习请教。
情境一:问路,请教要有礼貌。
1.视频出示:我们班最近新转来一名插班生,叫小颖,可是她来学校的第一天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在哪儿。
2.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颖,该如何去向别人问路呢?
(指名孩子练习。)
3.如果小颖向你请教,你该如何帮助她呢?
4.小结:请教别人要做到有礼貌。
【设计意图】
问路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常见的交际情境,通过这种简单的情境,让孩子展开交际,再由请教中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注意事项礼貌入手,来激发孩子们表达的兴趣。
情境二:做游戏,请教需说清楚。
1.视频出示:元宵节的活动中,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做猜字谜的游戏。
2.小康遇到了一个很难的字谜,他怎么都猜不出,他应该怎么样请教别人呢?
3.同桌练习,教师相机指导:请教的时候要说清楚问题、要有称呼和礼貌用语,无论别人有没有能够解答你的问题,都要道谢。
【设计意图】
元宵节猜字谜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活动,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三年级口语交际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领会别人说话的要点。当孩子们把自己代入情境中后,在交际过程中会发现,在请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话说清楚,说清楚请教的问题,别人才知道你需要请教的是什么,才能帮你解决问题。
在请教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会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道谢,这是孩子们已经养成的习惯。但很多孩子往往忽略了,有时别人尽了力但没办法帮我们解决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应该礼貌道谢的。
情境三:师生合作表演,请教要找时机,会追问。
视频出示:第二节是数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小明跟同桌争执了半天,也没有得出正确答案?怎么办呢?
练习请教老师。
师生合作表演:老师在办公室打电话,你会怎么请教?(引导学生发现请教需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别人时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
4.师:如果数学老师不在办公室,你怎么向她请教呢?(引导学生明白,请教不只有当面请教的方式,还可以有打电话、写留言条等。)
5.小结:原来向别人请教还有这么多学问。
【设计意图】
课堂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和同学有争执,需要老师判定答案这个情境创设,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样熟悉的情境会让孩子更乐于表达。
孩子在尝试请教中,将会进一步了解请教的方法:例如请教的对象不同时,语气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再例如被请教的对象有可能出现没时间、不方便等情况,那么学生就会得出结论:请教也需要找合适的时机。
在师生合作表演时,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难题,引导孩子们发现:当我们请教别人时,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这样才能更加有效解决问题。
三、回归生活,练习请教。
情境四:小组合作,再练请教
视频出示:小明周末回家,又遇到麻烦。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借走了足球,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怎么请教?
小组讨论,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教材上的其中一个具体事例创设情境 :小辉借东西不还。让孩子思考请教的对象除了老师、同学之外还可以是谁。
通过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到交际中来。在交际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改进之前交际中的不足,提升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四、小结延伸。
1. 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请教别人,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更别忘了我们同时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2.齐读顺口溜。
【设计意图】
小结时总结请教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方便他们把课堂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链接。同时让孩子们明白请教不是单方面地请求别人的帮助,而是在别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助人。这也恰好契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美好的品质。
【板书设计】
请教
有礼貌 讲清楚 看时机 会追问 多方式
38、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因此,口语交际的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为生活实际服务。所以,在教学时,我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编故事,演故事。我把生活中的场景搬到教室,为交际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在轻松的活动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口语交际的教学我做得很好,时间把控得也还不错,比以前有进步了,只是缺少了学生提问环节,课后学生们都来找我提出自己疑问,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教学缺少了互动,以后就会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我还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提高自己。
39、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是以讲历史故事 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这次口语交际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延续,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在搜集、了解、交流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其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历史的故事,对历史故事并不陌生。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尝试过自己搜集和整理资料,所以课下搜集历史故事对他们来说不是难点。但是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清楚地向别人讲述故事,能认真倾听、思考、提问、作答,这些交流的规则还需要教师的提示和引导。
教学建议:
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通过正确、适时地引导和激励性的评价,顺利完成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体会到交流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大方地讲给同学听,注意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大胆说出自己得到的启示。
2.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开阔学生视野。
【过程与方法】
用游戏、讨论、创设情境等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指导学生把故事讲完整,讲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激发多读课外书的热情,提高阅读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把自己搜集的故事有条理地讲清楚。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难点
能把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并与他人交流所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历史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读了西门豹治邺、扁鹊见蔡桓侯等许多历史故事,课外大家也读了一些历史故事,你读了哪些历史故事?(指名交流)
2.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知道大家从不同的途径搜集了很多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历史故事会吧 !
二、在小组内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四、交际范例
张婷君:我给大家讲的历史故事是凿壁借光。西汉人匡衡,非常喜欢读书,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点不起灯。邻居家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看读书。
五、畅谈感想,巩固深化
1.听了同学讲的历史故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呢?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也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历史故事中一位位名人就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历史故事。
板书设计:
讲历史故事
认真听仔细想谈感受
40、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这节口语交际我利用学生对本单元熟悉的故事作引入,因为刚刚学完的课文,印象深刻,更容易让学生打开话题。用本单元的课文中主人公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打通了孩子学习的脉络,实现了由读到说的过渡,体现了学习的衔接性,推进了单元的整体教学。在整个课堂上我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大胆地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展示给大家。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比较自然,能引导学生对讲故事的同学进行中肯的评价。但是,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地讲故事,而不是读故事,我没能作出示范作用,学生虽然完成了讲故事的任务,却缺少故事味。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课前布置的任务,即收集一些历史故事,但还存在小部分同学由于没有材料只在课堂上充当聆听者,没有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
41、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这节口语交际我利用学生对本单元熟悉的故事作引入,因为刚刚学完的课文,印象深刻,更容易让学生打开话题。用本单元的课文中主人公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打通了孩子学习的脉络,实现了由读到说的过渡,体现了学习的衔接性,推进了单元的整体教学。在整个课堂上我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大胆地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展示给大家。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比较自然,能引导学生对讲故事的同学进行中肯的评价。但是,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地讲故事,而不是读故事,我没能作出示范作用,学生虽然完成了讲故事的任务,却缺少故事味。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课前布置的任务,即收集一些历史故事,但还存在小部分同学由于没有材料只在课堂上充当聆听者,没有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
42、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3.能理解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三、如何对待父母的爱
1.出示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几个小片段(略),(让学生小组内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谈出自己的看法。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他们应该怎样爱自己。
五、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但有的方式有些不妥。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故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六、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43、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一、设计意图
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就课本中的三个小故事发表对父母的爱的看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讲述生活中与文中三个小故事类似的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文本中的三个小故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类似情形,不但为学生口语交际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感触点,而且为学生联系生活讲故事开拓了思路。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父母的爱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仍然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而且课本中也提供了可感的材料,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是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挖掘父母对爱的典型事例较为不容易。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不能关注细节,进行细致描述,容易说大话空话;也较难从各个角度回忆,讲述故事,发表看法。另外由于口语交际教学相对薄弱,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也有待加强。
三、教学中的得与失
经过一段时间的口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这节课中,我反复引导与鼓励学生,使他们较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在授课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还是不敢说话,怕说错话,怕说得不好,这时,老师就要多鼓励学生,从和他们的简单交流中找出让他们张嘴的突破口,不断启发引导他们把话讲清楚说具体,进而做到得体。还有就是当学生感觉自己无话而说时,老师要创设情境,比如我在引导学生分享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时,就搜集了一些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再加上老师的生动介绍,相信一定勾起了学生对往日的回忆。这就是创设情境,打开思路。另外,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了,所以教师要把口语交际渗透在平常教学的点滴中,对班级的每位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有熟悉的了解,然后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这样才能制订出完善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案。让学生在点滴中无形地锻炼口语的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之说话表达清楚、得体,应对自如。
44、狐假虎威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狐假虎威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
低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特别是从对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采用边扶边放的方法,让学生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狐狸、老虎头饰,相关课件及生字词的卡片。
学生准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组织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坐井观天》《乌鸦喝水》等。
2.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简单的道理。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4.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狐狸与老虎的特点。
5.解题,识字。
(1)认读威字,引导学生理解威风的意思。
(2)学习多音字假。假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三声jiǎ,是借用,利用的意思。
6.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课题的导入从已经学过的寓言故事及识字辨音入手,加深了对寓言的认识,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长句的停顿。
2.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再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同桌间自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学:
(1)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生词。
h jiǎ hǔ wēi zhun chě zhe sǎnɡ zi pi wi knɡ
狐 假 虎 威 转 扯 着 嗓 子 派 违 抗
zhuǎ zi zǒu y tnɡ shn q hu xin yě zhū
爪 子 走 一 趟 神 气 活 现 野 猪
n mn shu pin ji zhe
纳 闷 受 骗 借 着
(2)指名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生词。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①加一加:口+桑=嗓,扌+止=扯,马+扁=骗。
②换一换:神伸,违围,假霞。
③熟字比较:爪瓜,受爱。
(4)学习多音字转闷的不同读音及表示的不同含义。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可组词转变、转移;表示围绕一个中心活动时读zhun,可组词转动、转笔刀。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n,可组词沉闷、郁闷、纳闷;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ēn,可组词闷热、闷声闷气。
5.做小狐狸摘果子游戏,巩固识字。
图片 引导学生读好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6.按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相机板画狐狸图、老虎图。)
设计意图:第一学段在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达成上,要求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意愿。所以在识字课中采用让学生动笔圈画生字自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因为学生间存在差异,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能较好地使学生分享学习资源,缩短差距。然后教师及时检测,了解学生自学生字、阅读课文情况,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让学生完善学习成果、积极探究学习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看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能概括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内容的一句话画下来。
3.引导学生找到这句话,是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
4.学生齐读这一个自然段。
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段知道了什么?
6.学习生字食、物。
(1)识记字音:食是翘舌音,读sh,不要读成s。
(2)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人+良=食,牛+勿=物。
7.指导朗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1)引导学生从扑这个字中感受老虎的凶猛。
(2)指导读出老虎的凶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读文,找到课题的准确意思,并通过重点词语设身处地地体会老虎的饥饿及狐狸和老虎的实力悬殊,把学生带入作者预设的紧张情境中。
四、课件演示,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食、物两个字的动漫书写。
2.请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要点。
图片 引导学生用看一看、比一比、写一写的方法找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要点。
3.书写指导,教师范写:
食:人宽良窄。良的第一点落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末笔是长点。
物:左窄右宽,勿的第一笔撇尖落在田字格中心点,横折钩中的竖笔微微往里倾斜,第二撇短,第三撇长。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的设计从整体到个体。先引导学生观察,讲清注意点,抓住关键笔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
五、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狐狸被饥饿的老虎捉住了。那么,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呢?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节课继续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随机点名认读并组词。
(2)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食品 物体 真假 威风 鸡爪 转圈
扯开 嗓音 违抗 肥猪 归纳 接受
借条 骗子 闷闷不乐 神气活现
(3)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狐假虎威》讲的是什么故事。
2.导入:狐狸被饥饿的老虎抓住了,他被老虎吃掉了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狐假虎威》,学完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设置情境,表演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学习第2~6自然段:
(1)自由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狐狸的动作及语言的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从狐狸的动作及话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想好后小组同学可以共同演一演,汇报时注意语言的完整性。
2.汇报狐狸被逮到时的动作:(课件出示)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
(1)指名扮演狐狸,表演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想一想:这只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他在想什么?
(3)交流体会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话的部分。
①鼓励学生扯着嗓子读读。
②同桌两人扯着嗓子互相读。
③教师瞪着眼睛、攥着拳头、用威胁的语气范读。
图片 读出虚张声势、内心恐慌的状态,却装出很神气的样子。
④指导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再读。
⑤想一想:狐狸为什么不说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呢?
(4)再次范读: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板书:你敢吃我 一愣)
3.汇报狐狸被逮到时的语言:
(1)课件出示狐狸第二次对老虎说的话老天爷多大的胆子!
①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想想什么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狐狸怕谁?(老虎)老虎怕谁?(老天爷)(板书:违抗天命)
(2)相机学习生字爷、就。用谜语识记命字:签订合同在节下。(命)
(3)指导学生朗读狐狸的话。
4.出示第5自然段。
(1)相机理解蒙是欺骗的意思。(板书:松开)
(2)引导学生思考:看着被蒙住的老虎,狐狸摇了摇尾巴,他会怎么想?
5.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读。
(1)引导学生思考: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2)指导朗读狐狸的话。
图片 读出狐狸炫耀的语气。
6.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
7.学习第7、8自然段。
(1)指名读,教师强调多音字呀的读音。
(2)出示四字词语: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①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②引导学生简单分类,看看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
③学生理解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读,边读边试着做动作加深理解。
(3)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和老虎的样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8.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看到动物们逃走了,老虎会怎么想?动物们到底害怕谁?
(2)引导学生感悟出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老虎受骗了。(板书主体部分)
9.引导学生从老虎上当受骗的故事中,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的道理,进而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板书:仗势欺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读演结合,研读文本,展开思辨,感悟事理,目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内涵。教师适时地评价与引导,抓住重点词语老天爷蒙通过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朗读、表演、想象老虎、狐狸的心理活动,与作者、编者、文本产生共鸣。突出文章的重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重点指导,认真书写
1.指导书写生字爷、就、爪、神、活、猪。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神、爪、猪是翘舌音。
(2)引导学生观察大屏幕中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重点讲解神和爪。
爷:上宽下窄,父第三、四笔撇、捺相交于竖中线,图片横折钩在横中线下侧,竖笔写在竖中线左侧。
就:左窄右宽,左边京的第八笔是点,右边尤从田字格中心点起笔,长撇撇向京下侧。
爪:第一笔平撇从竖中线右侧起笔,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收笔略低于第二笔撇,第四笔捺靠在竖上,捺脚出锋。
神:左窄右宽,礻的第一点靠右,与横撇的尖角在一条垂直线上,申的第一竖从竖中线起笔。
活:左窄右宽,舌第一笔短撇过竖中线,第二笔横从横中线上起笔,略向右上斜,第三笔竖在竖中线右侧,略往左倾斜。口扁,上宽下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
猪:左窄右宽,犭的最后一撇从弯钩与横中线的交点起笔。者中的土在横中线上侧,日的第一笔竖贴着竖中线写。
(3)教师范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4)学生临写。
2.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先观察再动笔,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深入理解,妙笔生花
1.总结: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喜欢他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或者借着别人的威风来欺负他人。
2.拓展: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他再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展开想象,续编寓言故事《新狐假虎威》。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恰到好处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为学生今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5、村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村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相关文章
-
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
口语交际:商量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
-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推荐文章
-
一年级上册四季课堂笔记
-
4.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
语文三年级上古诗三首山行课堂生字词笔记
-
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
太阳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
五年级下册16田忌赛马形近字与多音字组词
-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多音字近反义词
-
乡下人家好词好句摘抄
-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好词好句摘抄
-
2007年甘肃省高考十大优秀作文及专家点评(二)
-
《炮手》续编
-
接吻越多寿命越长
-
性教育:要从幼儿开始
-
三个故事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学习2的加减法》反思
-
大班绘本语言《贝尼都会干什么》教学设计反思
-
涂装科朋友圈文案40句
-
时尚女生游戏网名361个
-
《置换人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