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评课稿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评课稿
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评课稿
1、认识线段
课件出示线段。
师:谁来告诉大家,屏幕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师:谁当小先生说说线段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到前面介绍线段,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件演示线段的动态形成过程。
师:线段该如何表示呢?(指名答)课件演示
师:找找你身边哪些事物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指名答)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线段的图片。
2、认识射线
课件出示射线。
师:这是一条什么线呢?(板书:射线)
师:谁当小先生说说射线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到前面介绍射线,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件演示射线的动态形成过程
师:射线该如何表示呢?(指名答)课件演示
师:找找你身边哪些事物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指名答)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线段的图片。
3、认识直线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线段和射线,可是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找不到的线,却在我们数学王国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知道这个神秘的朋友是谁吗?
课件演示直线的动态形成过程
师:谁来介绍直线有什么特点?
师:直线没有端点该如何用字母表示呢?
课件出示生活中近似的看作直线的物体。
4、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
师:课件出示一条直线,演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
得出结论:线段、射线都是它所在直线的一部分。
5、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请大家认真观察板书,小组学生讨论、交流把结果填在表中。
课件出示表格。
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电脑显示。
(六)议一议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呢?经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呢?经过一点能画几条射线呢?
课件演示
1、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经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利用了这一知识。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例子,了解这个知识的实用性。)
如:植树、砌墙、射击等。
3、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七)认识角
师:如果过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这是什么图形呢?(生答: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课题补充完整。(板书课题:和角)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到课本39页找一找答案吧。
问题: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角的符号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符号很相似呢?是完全一样吗?
师:谁当小先生来说说你对角的认识。(课件出示)
师:找找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角。(指名答)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角的图片。
(八)做一做
1、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2、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 ) ( )
(九)做游戏
用肢体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和角,同时用第一人称说说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点
(十)课堂小结,作业
1、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2、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老师寄语:
我们的现在正处在线段的一端,我们的理想处在线段的另一端,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让我们像射线一样,从现在开始勇往直前,创造像直线一样,无限美好的、丰富多彩的、美丽的人生图案.
2、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一、教学内容
10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不退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明白一图四式的关系,初步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明白一图四式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小棒、图片、纸、彩笔等。
五、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铺垫:出示图片。
要求:需复习个位、十位和说说上数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2、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探究新知,得出结论
1、看图列式(出示教具小棒)
(1)左手拿一捆小棒(10根),右手拿3根小棒。
让学生观察,问:你能根据摆的小棒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10+3=13 13-10=3
3+10=13 13-3=10
(2)右手拿一捆小棒(10根),左手拿6根小棒。
方法同上
教师板书:
10+6=16 16-10=6
6+10=16 16-6=10
(3)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让学生观察思考,小组交流:上述算式的计算有什么特点?
结论1:10加几得十几,几加10得十几;
十几减10得几,十几减几得10。
2、学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1+2=13 13-2=11
结论2: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不退位)是个位上的相加减。
3、介绍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10 + 3 = 13 13 - 10 = 3
3 + 10 = 13 13 - 3 = 10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10 + 6 = 16 16 - 10 = 6
6 + 10 = 16 16 - 6 = 10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观察思考:这些加、减法名称有什么特点?
结论3:加号前后称加数,加法得数称为和;
减号前称被减数,减号后称减数,减法得数称为差。
(三)巩固练习,合作交流
1、小组(4人)合作,完成任务
(1)小组合作。要求:利用小棒,自主摆列,然后列出四个算式,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2)评价小组成果。随即抽取两个小组,问问他们小组是怎么做的。
2、.抢答游戏
老师从盒子里随即抽一道题,念完,小组派代表进行抢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并介绍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最后得出了三个结论,现在你们跟着老师把这三个结论读一遍。
(五)课后练习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3、14课要下雨了说课稿,一年级语文下册
一、说教材
《要下雨了》是部编版第二册六单元中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课文是一篇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促解,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学会观察大自然,善于动脑筋、想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课堂的有效调控,采取一定激励措施。
三、说教法、学法
1、设计理念:《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2、说教法。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图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破重点和难点时,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带问,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3、说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及理论依据
根据以上讲述,我把教学流程分成五个环节:1、检查复习;2、整体感知;3、难点突破;4、指导朗读;5、认真写字。
1、检查复习,巩固旧知。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教读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检查,既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轻松、平等。
2、听看结合,整体感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课文动画片,能激发学生兴趣,渲染烘托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说出本课讲了哪几种可爱的小动物,贴出图片,再让学生说说哪些自然段提到了它们。在图文结合中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感悟书面语言,提高读图能力,感受形象魅力。
3、由扶到放,难点突破。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要求学生弄清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和蚂蚁搬家这些现象。弄清这三种自然现象,根据本课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
首先抓住燕子为什么低飞这个问题,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的1 3自然段,抓住燕子说的话,边读边想,燕子说的话中,哪一句是与燕子低飞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空气潮湿,翅膀沾上小水珠,虫子飞不高,小燕子正忙着捉虫呢。再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回答,进行思维训练。学完这部分,师生共同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后就用这一方法自读课文,自己去理解小鱼为什么游出水面和 蚂蚁为什么搬家的真正原因。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难点,还让学生学会了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
4、指导朗读,加深理解。《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想象读、思考读、体会读等方式进行感知课文内容。本课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本课可以根据提示语及标点符号来指导朗读,也可以结合词句理解来对比朗读。如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和 小鱼为什么今天有空出来呀?要读出问话的语气,这是小白兔对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的不理解;但是在读要下雨了吗?却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从中体会小白兔对燕子说的话表示怀疑。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家呢。 这一句要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白蚂蚁搬家不是小白兔告诉的,而是蚂蚁事先就知道了。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要加强语气来读,证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说的话没有错。朗读之后学生从中明白了小白兔一系列的思想变化(怀疑有些相信完全相信)。为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集体读、分段读、对话读,还有戴头饰的分角色读等等。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重点非常突出。
5、观察比较,认真写字。《新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书写得很二字,并让同桌互送五星,给学生及时进行写字评价。指导过程中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五、说板书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是发挥了叙述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桥梁。我的板书图文结合,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4、识字6 古对今说课稿,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6 古对今》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对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由三组对子组成。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读着课文就如自己身处大自然里,听着鸟儿的欢唱,闻着花木的芬芳。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文章的语言优美,如: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圆、严、寒、酷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李、香等7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难点是对对子的理解。为了突出重难点,在设计思路时,努力以读为主线,在读通、读好课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说学法
在整堂课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早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喜欢学习语文。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瞧,我们的家有多美!(展示图片,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优美的大自然景物图片)
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在这个家园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各种花草树木和可爱的小动物们,我们都非常喜爱她。
一位作家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写成了对子歌,板书: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你们想读吗?好!我们做好读书的准备,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请教同学们:读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就像大家所说的遇到不认识的字动手画一画,或请拼音宝宝帮帮忙,也可以问你的小伙伴或老师。那你们就快快开始吧!
2、读得可真投入啊!现在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要和我们打招呼,你认识他们吗?读读看,看你认识了谁?学生自由读大屏幕上的生字。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提问:你认识哪些生字宝宝?生读。
3、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想提醒大家注意?谁来当小老师?
4、手拉手开火车读生字。
5、你发现了吗?有一些样子长得很像的生字宝宝想回家了,你能把他们安全的送回家吗?出示三间房子:比如:我们可以从偏旁去想一想。请三个同学上台摆卡片。
6、他们回家了,你能用什么好方法很快记住他们吗?同桌讨论。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吧!(雪霜都有雨字头;柳杨都有木字旁。
7、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如果我把它们放在别的地方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词语。齐读,有不懂的地方吗?
(三)、再读课文,理解对子的特点
1、生字宝宝很调皮,生字宝宝又藏到课文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赶紧读读课文,对照图画想一想,相信我们的眼前会出现美丽的景色,自由读。
2、刚才小朋友读了课文,谁能勇敢的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3人分小节读)评:谁读得最好?(请同学做小评委)学生读完后,正音:难读的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对子歌有怎样的特点呢??眼睛看大屏幕齐读。(字数相同,每句短语都含有一组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或词语)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词是一个对一个,两个对两个,词语的意思相近或相反。
4、我们在朗读对子时要注意节奏,不要拖长。老师和大家对着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拿起书,做好准备。还想这样读吗?同桌小朋友也来读一读。
5、我们要加快节奏,我们拍手读读对子吧!
(四)、书写练习
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同桌互相看一看,看他的字写得好就给他画个五角星,如果有错误就帮他指正一下。
(五)、作业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认识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还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对子。
1.背一背对子歌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下一节课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多。
六、说板书设计:
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识字所以我采用简洁的板书设计。
5、线段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一、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理解并掌握知识。在认识线段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教师先示范操作,再放手让学生人人操作体验。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过程中,感受线段的特征,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能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段,由摸一摸,指一指,有助于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及事物建立联系。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
二、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形式丰富
练习形式多样有趣,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有效地巩固了新知识。精心设计数线段折线段连线段简笔画等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来加强对线段特征的认识,并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
三、注重观察比较,加深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线段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点,在教学中教师始终不离开这两点。在练习中,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教师除了让学生找出哪些是线段,还要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而其他的又为什么不是。在画线段这一过程中,展示了学生画得两张图,其中一张没有画端点,一张在端点上也提了一些要求,通过观察比较,从而深化对线段两个特征的认识。
6、11.以右边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五练习参考答案
11.以右边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7、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声音,所以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再一次体味秋天特有的风情。
课文第1、2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发出听听,秋的声音的邀请,接着描写一事物的动作,然后以拟声词具体描述声音。我对学生说:你看诗中作者把秋天的声音写得那么可爱,那么富有韵味,抓住了秋天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你能不能也模仿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抒发一下自己感受到的最美的秋的声音。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看到孩子们沉思,我很高兴,知道他们在回味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秋意,在进行思考,组织语言。不一会儿,商依然不自信地举起了小手。我送给了她一个微笑,鼓励她做了第一位小诗人:
听听,
秋的声音,
小蜜蜂振动翅膀,
嗡嗡,
是和花朵告别的歌韵。
有了商依然的示范,更多的孩子举起了小手,石欣雅说:
听听,
秋的声音,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
呱呱,
是和荷叶告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秋风吹动树叶,
刷啦刷啦,
是树叶和大树告别的歌韵。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更多的孩子举起了小手,学生的思维又如同一片火花去点燃另一片,一直延伸到下课,学生们还在围着我,给我说:老师,我也想好了,你提问我吧。
总之,教完这课以后,我的收获颇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开辟各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时我们觉得孩子们不回答问题,应该是教师引导的方向或是提出的问题不合适。
8、《灰雀》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列宁说: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想:他是不是知道我把灰雀捉走了。)
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想:他是多么喜欢灰雀啊,我应该放了它。)
列宁说:会飞回来?(男孩想:我决定改正错误,一定放了它。)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列宁想:说话吞吞吐吐,难道是他捉了灰雀?)
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想:真是你捉了它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列宁想:看来孩子知道自己错了,真是个好孩子啊!)
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能通过吗》 3.数一数,写一写。 (1)5个1角,就是5个()元,是()元。 10个1角,就是10个()元,是()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米,是()米。 10个1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能通过吗》
3.数一数,写一写。
(1)5个1角,就是5个()元,是()元。
10个1角,就是10个()元,是()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米,是()米。
10个1分米,就是10个()米,是()米。
答案:
(1)5个1角,就是5个(0.1)元,是(0.5)元。
10个1角,就是10个(0.1)元,是(1)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0.1)米,是(0.6)米。
10个1分米,就是10个(0.1)米,是(1)米。
10、角的分类画角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画角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角的分类过程,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能判断已知角是哪一类的角;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角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利用最角的经验主动学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培养用量角器画角的技能。
3.使学生主动操作和比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作用,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分类结果和掌握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
理解、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活动角、量角器、圆形纸片;为每个学生准备练习纸(分为三道题的图形):(1)下面各个锐角是多少度(大小不同的几个锐角);(2)下面各个钝角是多少度(大小不同的儿个钝角);(3)下面各是什么角(5类角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激活认识.引入新课
1.激活已有认识。
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三个图形。
提问: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这个角(指直角)是不是直角?(教师演示用三角尺比一比,确认直角,并标注直角符号)
2.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在二年级已经认识过锐角、直角和钝角.以直角的大小为标准,(指角)这个角是直角,这个小于直角的是锐角,这个大于直角的是钝角。那么到底有哪几种角呢?这就要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除此之外,我们这节课还要利用量角的经验,学习画已知度数的角,学会画法。(板书:画法)
二、操作比较,认识新知
1.学习角的分类。
(l)认识直角。
引导:(指直角)刚才我们验证了这个角是直角。你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吗?请你用量角器量一量课本例4里的那个直角,看看等于多少度。
交流:直角是多少度,(根据同答演示量直角,观察直角是90,并板书直角是90让学生读读)
(2)认识平角。
让学生用活动角做成直角(教师同时用活动角演示出直角)。
引导:请大家把这个直角像老师这样(师生同时操作)转动其中一条边把角一点一点变大,旋转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为止。这样也组成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指顶点和边)这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请同学们互相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互相指、互相说)
画图:这个角可以这样画出来:先画一个点。再沿直尺向一边画一条射线,向另一条边画另一条射线,这就是一个角(标注弧线)。
追问:这个角有什么特点?(两边在一条直线上)
说明:这样的角叫作平角。(板书:平角)请在课本例4里找到平角,互相指一指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引导:平角相当于几个直角那样大,应该是多少度?
那请你量量.看看等于多少度?你们说得对不对?
交流:平角是多少度?(板书平角等于180.让学生读一读)你知道直角和平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吗?(板书:1平角=2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引导:你觉得把锐角、钝角和直角、平角比较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来看活动角。
师生同时操作,旋转一条边从小到大做几个锐角;(旋转到直角的位置时提问:现在还是锐角吗?为什么?)继续旋转做几个钝角,(旋转到平角位置时提问:现在还是钝角吗?为什么?)
追问:那比直角大的都是钝角吗?(平角不是钝角)
提问:根据活动角的操作,知道锐角和钝角的大小与直角、平角有怎样的关系了吗?说说你的认识。
指出:大家通过活动的变化,知道了锐角比直角小,就是小于90的角;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就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
(4)认识周角。
引导:刚才活动角已经转动成平角,我们续转动这条边把角变大,让两条边重合为止。(师生同时操作活动角)现在这个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我们请位同学来指一指、说一说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指名学生边指边说明)
画图:这个角可以这样画出来: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重合的边。(画出角)这样两边重合的也是角。(标注弧线符号)
提问这样的角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说明:把一边旋转一周,两边重合所得的角,叫作周角。(板书:周角)
提问:这样形成的角包含了几个平角,大小是多少度。(板书:周角等于360)
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5)整合结果,形成认识。
回顾:观察黑板上的图形,看看角可以分为哪几种?每类角有什么特点?
指出:我们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周角.90、180'和360的角分别是直角、平角和周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但比平角小的角是钝角。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牛观察折扇、团扇中的角,说说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还能我出生活中的这种角吗?(学生举例.如钟而上的时针、分针组成的平角和周角,单杠叫环动作形成的平角和周角,扳动扳手时可能形成的平角和周角等)
3.学习角的画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说说如果要在量角器上画一个50的角.可以怎样画,同桌互相用笔尖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画角,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画出50的角的?(结合交流.教师演示画角.叫确先画一条射线.再确定50角另一条边的位置并画出来)
要求学生按照画法再画一个50的角,同桌互相说说画法。
交流:你能说说说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吗?
指出:按照要求的度数画角,可以先画一条射线,再把量角器中心和射线端点、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然后从0起找到要画的度数画点,画出另一条边。(板书:画一条边摆量角器(两个重合)找点画另一条边)
4.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画指定度数的三个角。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交流用量角器的画法)还可以用什么画这三个角?(交流用三角尺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做练习十四第1题。
让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各是什么角,并且说说从小到大怎样排。
交流:能把你们同桌讨论的结论说给大家听一听吗?(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角的判断练习。
出示3:00、6:00、8:00、4:30、l2:00的钟面图。
让学生判断钟面上时针、分针组成的各是什么角。
3.做练习十四第2题。
让学生照样子折一折(两次对折后说说是什么角.三次对折后想想平均分成了几份)再在课本上观察、填充。
交流:你填的结果是样的,是怎样想的?
学生找一找平角、周角,再交流。
4、做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完成画角。
交流画出的角,结合说说画法。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把你认识的内容与同学们分享吗?
回顾一下认识各类角和学习画角的过程,还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
练习设计:
计算练习十四第4题.比较一下每组两道题,思考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和画角
锐角小于90
直角是90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是180
周角是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11、角的度量评课稿
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顺序组织数学活动。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12、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评课稿
1、认识线段
课件出示线段。
师:谁来告诉大家,屏幕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师:谁当小先生说说线段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到前面介绍线段,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件演示线段的动态形成过程。
师:线段该如何表示呢?(指名答)课件演示
师:找找你身边哪些事物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指名答)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线段的图片。
2、认识射线
课件出示射线。
师:这是一条什么线呢?(板书:射线)
师:谁当小先生说说射线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到前面介绍射线,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件演示射线的动态形成过程
师:射线该如何表示呢?(指名答)课件演示
师:找找你身边哪些事物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指名答)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线段的图片。
3、认识直线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线段和射线,可是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找不到的线,却在我们数学王国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知道这个神秘的朋友是谁吗?
课件演示直线的动态形成过程
师:谁来介绍直线有什么特点?
师:直线没有端点该如何用字母表示呢?
课件出示生活中近似的看作直线的物体。
4、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
师:课件出示一条直线,演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
得出结论:线段、射线都是它所在直线的一部分。
5、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请大家认真观察板书,小组学生讨论、交流把结果填在表中。
课件出示表格。
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电脑显示。
(六)议一议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呢?经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呢?经过一点能画几条射线呢?
课件演示
1、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经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利用了这一知识。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例子,了解这个知识的实用性。)
如:植树、砌墙、射击等。
3、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七)认识角
师:如果过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这是什么图形呢?(生答: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课题补充完整。(板书课题:和角)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到课本39页找一找答案吧。
问题: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角的符号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符号很相似呢?是完全一样吗?
师:谁当小先生来说说你对角的认识。(课件出示)
师:找找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角。(指名答)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角的图片。
(八)做一做
1、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2、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 ) ( )
(九)做游戏
用肢体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和角,同时用第一人称说说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点
(十)课堂小结,作业
1、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2、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老师寄语:
我们的现在正处在线段的一端,我们的理想处在线段的另一端,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让我们像射线一样,从现在开始勇往直前,创造像直线一样,无限美好的、丰富多彩的、美丽的人生图案.
13、1.在钟表上分别拨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和同伴一起攸一做。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旋转与角》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1.在钟表上分别拨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和同伴一起攸一做。
14、4.数学游戏。 用1,2,3,4,5这五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神奇的计算工具》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4.数学游戏。
用1,2,3,4,5这五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积,积大者获胜。
(1)你和同伴共进行了几次游戏?你赢了几次?
(2)与同伴交流你获胜的秘诀。
答:要想积最大,两个数学的最高位一定是5和4,并且下一位数一定是3和2,个位上才会放1。
15、10.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七参考答案
10.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1=45 2=150 3=60
16、18.画一个和右边大小、形状相同的梯形,再在里面画一条线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一参考答案
18.画一个和右边大小、形状相同的梯形,再在里面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1.使AB=CD
2.连接AD
17、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画片是孩子们的最爱;四年级的学生对动画片也还是兴趣盎然,因此,我以看动画片为活动前奏,让孩子们在观看动画中亲自体验眼睛的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轻松自然地导入新课。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部分,我采用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的方法,如眼睛的作用,简单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孩子们欣喜地发现本节课的内容竟是自己最熟悉不过的生活经历,于是发言也就争先恐后,欲罢不能了。本堂课的最后我提醒学生善待自己的眼睛,让自己的眼睛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明亮!
教学反思2
1.这节课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2.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游戏,看短片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主动地探索、快乐地学习,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18、四年级上册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评课稿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评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一二两节写了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的特点。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延安精神。课文语言优美流畅,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本文的学习重难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下教学效果:
1、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情景破题明背景。为了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于是,我设计了根据课题提出质疑:①作者追寻延安的什么?②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我扣住追寻这个词来理解。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仿写第一节,自己也做一回诗人来写诗,体会作者的迫切心情。诗的第一节是这样的: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课堂教学掀起了小高潮。
2、诗的第三、四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革命故事离现代学生的时间比较久远,他们难以理解当初革命战士们所生活的环境。因此,我课前布置了回家采访祖辈,了解祖辈们小时候的生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还利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内容,懂得当初革命战士们生活的不易以及革命战士们身上的伟大精神。以读促理解的形势,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是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情感,懂得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二、成功之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教师积极的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改进了之前的不足,做到了课堂上教师少告诉,多激励多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不足之处
由于课前,没有对学生的预习卡进行指导、查阅,有少数学生没有去搜集资料,在介绍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几个地方的历史故事时花去了较多的时间,导致整堂课的时间不够。从本科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搜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可忽视课前预习。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成长了很多,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摸索学习过程当中能学习、领悟到更多。做到寓教于乐,创造出更轻松高效的课堂。最后,感谢工作组的姐妹们,辛苦大家了,谢谢大家一次又一次的不辞辛苦的给予我宝贵意见,助力我成长!真心感恩!
教学反思2
这节课在正本清源教好诗歌上下了一番功夫,在三个。
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
这节课则了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为何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找出,并在教师启发下解决的。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的、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学生了学习上的和乐趣,了自学,靠学的思想。
二、抓住,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片自学的金钥匙。
这节课从二类教材的特点,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交给学生的是一片打开自学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如,这节课把解答学生的个问题追寻扶的,恰当地运用录像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地方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延安精神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弄清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获得了一片自学的金钥匙。对个问题为追寻,学生学得。
三、着眼于练习,一练到底,把课后的思考练习融于教学之中。
教师的教学,常常讲练脱节,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回家的事,不理想。
这首诗写的是延安时期的事,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且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确实有难度。这节课把练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将课后三个思考练习题恰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巧妙地把 讲与练起来,融为一体
19、新型玻璃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
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
答:课文介绍了6种新型玻璃。
新型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安全可靠,高层建筑物使用
变色玻璃 能对阳光起反射作用,改变颜色 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隔音
20、(1)先用数对表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和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
(1)先用数对表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和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
21、第2课祖父的园子说课稿,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 说教材
《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语新鲜自然、率真稚拙,充满自由想象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练的范本。
二、 说学情
五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在园中的趣事及描写园中景物自由与快乐的语段;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借助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补白、仿写精彩语句;
3、体会祖父对我的呵护和关爱。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进而初步感悟园子对于作者的精神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在读中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的慈爱和对我的关怀。
难点: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进而初步感悟园子对于作者的精神意义。
五、说教法学法
1.结合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方法,分析本班学生的学情,我主要采用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赏文,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在补白、仿写中提高学生对言语形式的迁移、运用能力。
这节课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我充分使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1、根据文本需要,加入昆虫的图片,声音,变抽象为具体,变单一为丰富,听、看、说相结合,激发学生想象;
2.在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尝试补白、仿写,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使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景,烘托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深化感受,体会园子的精神意义,有效地解决突破教学难点。
六、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 走近园子世界--了解文章大意
(二) 走进园子世界--体会景物自由、人的自由
(三) 怀念园子世界--感受祖孙深情
(四) 铭记园子世界--升华感情
(一)走近园子世界
1.了解出处,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铺展画卷,走近园子
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人的名字。(板书:萧红)这个人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
师:萧红一生走遍大江南北,但她的心始终停留在一个地方,那就是她故乡--呼兰河。
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把她童年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尤其重点描写了她家里的园子,她称之为祖父的园子。
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近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板书:祖父的园子)
2.检查预习,复述大意
接下来,请同学根据预习复述课文大意。
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提出整体交付问题:园子中的哪些景物或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下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然后组内交流。
(二)走进园子世界
再现园子,以读生情,补白仿写
在学生自读,组内讨论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园子,师生共议。
在这个重点教学环节,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完成:再现园子,以读生情,补白仿写。以完成教学重点。
再现园子:
1.表演读文:
祖父的园子样样都有,都有什么?
种类样样都有--(出示课件,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2.既然是样样都有,就不仅仅是这几种,还有什么?(生自由回答)
3.颜色样样都有
师:除了种类样样都有,你还发现了什么样样都有?(课件中将表示颜色的词语变色,提示颜色样样都有)
4.声音样样都有
师过渡:除了各种昆虫,各种颜色,我们眼前还出现了一个吸引人眼球的小东西-蜜蜂(播放蜜蜂的叫声)。
说一说它怎么吸引人眼球?指导读,读出蜜蜂的可爱。
园子里只有蜜蜂的声音吗?你听听到这声音,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小动物?(播放各种昆虫鸣叫声,生自由说)
5.园子里的昆虫种类、颜色、声音样样都有!
(播放音乐:大自然的声音,配乐朗读)
七、说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得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激发学生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八、说板书
快乐
祖父的园子
眷恋怀念
自由
板书设计含概了本文的两个要点:
1.园子带给我的是快乐和自由
2.透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板书简洁,精练,让人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22、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本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异国风情。
二、说学情: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引导学生把握住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学生对于水上城市威尼斯比较陌生。对此,我主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和分析描写小艇的句子,并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和特点,为后面学习威尼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做好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及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
2、了解小艇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3、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作为本课的重点。而难点是学习作者动静结合描写事物的方法。
四、说学法:
新课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所以,在课前我会让学生搜集有关威尼斯水城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会放手让学生采用看、读、划、议、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运用的能力。
五、说教法:
因为学生对这座闻名遐迩的水上城市感兴趣,毋庸置疑,自然会对这座水上城市的交通产生疑问,因此,我会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导学生在自悟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寻求答案。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我让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自己的疑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二)深入探究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会打破常规教学,完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确定的学习顺序,可以从学习 小艇的特点入手,也可从学习船夫的高超技术入手,还可以从学习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开始,重点品读感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赏析课文,从而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三)拓展延伸
我采用配乐引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威尼斯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拨动学生的情弦,再将学生由课内带向课外,让他们课后欣赏作者的其他作品,达到了课虽尽而情末尽的教学效果。
(四)课后练笔
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是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以课文中威尼斯有喧闹到寂静的变化过程为范文,让学生写放学后的校园由喧闹到寂静的变化过程,学生较易掌握写法,也为单元习作打下了基础。
七.说板书:
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是教学的精髓,能更清晰直观的表达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23、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活动分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安排阅读的是三部小说,其中《童年》和《草房子》是长篇小说,《小兵张嘎》是中篇小说。这三部小说篇幅都很长,课堂上不可能像分析课文一样对它们进行解析、品读,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但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精心组织、设计整个活动。开始读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导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并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激励学生持续阅读;读完一本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童年》《小兵张嘎》《草房子》的兴趣,自主阅读三部小说,了解故事内容。
2.能感受小说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丰富、鲜明;体会书中描写的成长故事中蕴含的笑与泪、苦与甜,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动。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中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
2.体会这些小说作品中表达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三种阅读方法,理清小说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教学准备:
教师:
1.提前阅读三部小说,熟知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2.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购买相关书籍,了解主要内容,熟悉目录,可以提前阅读一部分。
课时安排:机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读活动
(一)激发阅读兴趣。
1.谈话激趣。
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看到这两组词语,就能让学生产生许多联想。因为十一二岁的孩子虽然阅历尚浅,但也经历过不少事情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有笑有泪,有苦有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渐渐成熟起来,虽然还是孩子,但已经站在童年的尾巴上了。所以,对于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尽管这三部小说描述的年代离现在有些遥远,但孩子的那份纯洁的童心,童年生活的种种滋味,学生只要用心阅读这三部书应该都能体会到。所以可以从本次阅读的主题入手,引导学生谈谈他们童年生活中的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再自然过渡到对本次快乐读书吧中三部小说的介绍与阅读。
2.利用电影片段激趣。
《童年》《小兵张嘎》和《草房子》这三部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原著的兴趣。学生可先读原著,再去看完整的影片,可以把影片情节和小说对比,看看电影主要展示了哪些内容,又忽视了哪些内容。
3.跟着名家读名著。
可以出示一些名家对这三部小说的点评,了解这三部小说的文化价值,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法国]罗曼罗兰
只有读过高尔基的《童年》的人,才能正确地评论高尔基惊人的历程他从社会的底层上升到具备当代文化修养、天才的创作艺术和科学的世界观这样一个阳光普照的顶峰。在这一方面,高尔基个人的命运,对于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德国]罗莎卢森堡
虽然《小兵张嘎》写的是一个严峻的时代,有弹雨啸啸,炮声隆隆,有鲜血和刀光交并,有壮烈的牺牲与残酷的拼搏,但我们仍可感受到作者的一颗童心,他用这颗童心再现了严峻的岁月,却使我们的小读者神往而不恐惧,欣喜而不畏葸。高洪波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樊发稼
4.运用预测策略,激发阅读兴趣。
(1)读封面,猜测书中相关信息;关注目录,寻找最感兴趣的章节。
(2)试读感受交流。
教师谈读《童年》《小兵张嘎》或《草房子》的感受;读过这三部名著中任意一部的学生也可以谈谈阅读感受。
(3)经典片段选读。
《童年》片段: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家
他拿走了她几乎所有的旧东西旧衣服、各种各样的物品、狐皮大衣,卖了七百卢布。他把这笔钱都给了他的教子,吃利息去了。他的教子是个做水果生意的犹太人。他丧失了最后一点儿廉耻心,吝啬到了疯狂的程度。
他几乎寻遍了以前的每一个老朋友,逐一向他们诉苦、乞求,说孩子弄得他一文不名,行行好吧,给点钱!他利用人家以前对他的尊敬,弄了一大笔钱,他拿着这一把大票子,像逗小孩似的在外祖母鼻子尖儿前晃悠:
傻瓜,看见了没有,这是什么?人家可是一分钱也不会给你!
他把所有这些钱都给了一个毛皮匠和这个毛皮匠老板的妹妹,他要吃利息。
家里花钱上是严格分开的,今天外祖母买菜做饭,明天就是外祖父。
该外祖父做饭的时候,吃得就特别差。而外祖母则总是买最好的肉。
茶叶和糖也分开了,但是煮茶是在一个茶壶里,到这时候外祖父就会惊慌地说:慢,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他仔细地数着茶叶,然后说:你的茶叶比我的要碎点儿,我的叶子大,所以我要少放点儿!
他还特别注意倒在两个碗里的茶的茶色和浓度,分量当然更在仔细考察之列。
最后一杯给你吧?外祖母在把茶倒净以前说。
外祖父说:好吧!
圣像前长明灯的灯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以后,竟然走到了这一步!看着外祖父的所作所为,我感到又好笑又令人生厌,而外祖母则只觉得可笑。人越老越糊涂!八十岁的人了,就会倒退八十年,让他这么干下去吧,看谁倒霉!咱们俩的面包我们来挣!
《小兵张嘎》片段:塞烟囱
小嘎子扭头一看,原来房角上有个烟筒,再一瞧厦子底下,真是冤家路窄,大黑墩子正在灶火膛前烧火呢。小嘎子两眼一眯,蹭蹭几把,从墙头上薅下一绺子青草来,团成个蛋,就塞进烟筒去了。
不一刻,浓烟滚滚,呼呼地从灶膛里倒灌出去,大黑墩子不知缘故,撅着屁股去吹,越吹烟越冒;忙又咕嗒咕嗒拉风箱,烟就大股大股朝他喷。不一会儿,狼烟弥漫,浓烟把大黑墩子裹起来了,呛得他涕泪齐流,咔咔地咳个不住。在房上,小嘎子前仰后合,乐得几乎喘不上气儿来
《草房子》片段:夏天里的奇想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
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融化。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了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顺手操了一根竹竿,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
空地周围站了许多人,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看着。
桑桑就越发起劲地走动,还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来。桑桑将这块空地当作了舞台,沉浸在一种贯穿全身的快感里。汗珠爬满了他的脸,汗水流进了他的眼睛,使他睁不开眼。睁不开眼就睁不开眼,他就半闭着双眼打着圆场。或许是因为双眼半闭,或许是因为无休止地走圆场,桑桑就有了一种陶醉感,和那回偷喝了父亲的酒之后的感觉一模一样。
(二)制订阅读计划。
六年级的学生对制订阅读计划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可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自主完成,教师只需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点拨。学生可以先看目录和总页码,再结合自己平时阅读的速度来估计,看完一本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就有数了。也可以根据章节来,比如《童年》一书总共有十三章,每章下有三至五节,如果每天看两到三节,看完整本书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
24、少年闰土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答:这是我抒发感慨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们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见识太少、知识贫乏,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一小块天空,表达了我对广阔天地、对农村生活的无限向往。
例:我索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素是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前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这句话讲了两件新鲜事:一是海边有 许多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有可能被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
25、詹天佑默读课文,试画一个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再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上陡坡的方法。
默读课文,试画一个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再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上陡坡的方法。
答:火车爬上陡坡的方法: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26、百分率,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率,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4页例1,第85页例2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必要性;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
化成百分数。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
(一)复习
师:我们以前学过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现在又学习了百分数。想一想,小数和分数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说怎样把小数怎样化成分数。
0.45 1.2 0.367
生:根据小数的意义,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进行约分。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并说说怎样把分数又怎样化成小数。
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分子除以分母,即是小数,除不尽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二)引入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们
常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数据。除了用百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生:小数和分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分数、
小数的互化。
二、自主探究
(一)例1:王涛和李强两个好朋友在篮球场比赛投球。王涛说:我5投3
中。李强说:我6投4中。他们两人的命中率分别是多少?谁的命中率高?
师:命中率指的是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要用百分数表示,那同学
们来讨论一下,说一说,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 35=0.6=60% 35= = =60%
46 0.667=66.7% 46= = 0.667=66.7%
答:王涛命中率是60%,李强的命中率是66.7%。李强的命中率比较高。
师:可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加上百分号,就是百分数。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转化成百分数。
师:那 没办法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怎么办呢?
生:可以先把分数改成小数,再由小数改成百分数。
师生小结:以上是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就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所以只要把分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转化成百分数。如果不能直接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先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小数点后三位,再化成百分数。
(二)教材第85页例2:
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春蕾小学共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
师:根据题目中的牙病率,怎样算出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呢。这里会用到
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百分数怎样转化成小数或者
分数?
生:750 20%=750 =750 0.2=150(人)
750 20%=750 =750 =150(人)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说的对不对?有谁可以说一说百分数是怎样转化成小数和分数的。
生:百分数转化成小数是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转化成了小数。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即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约分的再约分就可以了。
(三)分析验证,总结规律
师:通过以上的两道例题,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转化的方法可以总结为:
(1)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
(2)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即分数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
(3)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即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即百分数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进行约分。
三、迁移类推,应用规律
师:我们已经发现出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并且总结出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互化的规律与方法。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方便于我们来计算有关于百分数的试题,因为百分数通常都是通过转化成小数或者分数来计算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习题,来进一步感受一下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互化的关系。
1.出示练习题,做一做
下面的正方形表示1,把各图中红色部分按要求表示出来。
小数( 0.09 ) 小数( 0.55 )
分数( ) 分数( )
百分数( 9 % ) 百分数( 55 % )
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想一想,应该怎么表示。
师:这个练习题其实也是应用的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2.科学小资料:
(1)空气中氧气约占 ;
(2)地球上现存的动物中昆虫约占 ;
(3)我国陆地面积约占世界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 。
你能用百分数表示其中的分数吗?
答:(1) = =20% (2) = =80% (3) 0.071=7.1%
师:这道题主要练习的是把分数转化为百分数,根据分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可直接把分数改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转化成百分数。例如第三道小题,不能直接转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可先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再通过小数转化为百分数。
3.一根电线长400米,已经用去了150米。再用去多少米就一共用去这根电的 ?
解析答案:
=0.625
4000.625=250(米)
250-150=100(米)
答:再用去100米就用去这根电线的 。
四、回顾梳理,总结升华
提问:这节课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在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我们理解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的必要性,并且总结出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附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35=0.6=60% 35= = =60%
46 0.667=66.7% 46= = 0.667=66.7%
750 20%=750 =750 0.2=150(人)
750 20%=750 =750 =150(人)
(1)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
(2)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即分数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
(3)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即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即百分数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进行约分。
27、六上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评课稿听课记录
六上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评课稿听课记录
活动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安排阅读的是三部小说,其中《童年》和《草房子》是长篇小说,《小兵张嘎》是中篇小说。这三部小说篇幅都很长,课堂上不可能像分析课文一样对它们进行解析、品读,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但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精心组织、设计整个活动。开始读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导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并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激励学生持续阅读;读完一本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童年》《小兵张嘎》《草房子》的兴趣,自主阅读三部小说,了解故事内容。
2.能感受小说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丰富、鲜明;体会书中描写的成长故事中蕴含的笑与泪、苦与甜,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动。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中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
2.体会这些小说作品中表达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三种阅读方法,理清小说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教学准备:
教师:
1.提前阅读三部小说,熟知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2.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购买相关书籍,了解主要内容,熟悉目录,可以提前阅读一部分。
课时安排:机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读活动
(一)激发阅读兴趣。
1.谈话激趣。
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看到这两组词语,就能让学生产生许多联想。因为十一二岁的孩子虽然阅历尚浅,但也经历过不少事情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有笑有泪,有苦有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渐渐成熟起来,虽然还是孩子,但已经站在童年的尾巴上了。所以,对于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尽管这三部小说描述的年代离现在有些遥远,但孩子的那份纯洁的童心,童年生活的种种滋味,学生只要用心阅读这三部书应该都能体会到。所以可以从本次阅读的主题入手,引导学生谈谈他们童年生活中的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再自然过渡到对本次快乐读书吧中三部小说的介绍与阅读。
2.利用电影片段激趣。
《童年》《小兵张嘎》和《草房子》这三部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原著的兴趣。学生可先读原著,再去看完整的影片,可以把影片情节和小说对比,看看电影主要展示了哪些内容,又忽视了哪些内容。
3.跟着名家读名著。
可以出示一些名家对这三部小说的点评,了解这三部小说的文化价值,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法国]罗曼罗兰
只有读过高尔基的《童年》的人,才能正确地评论高尔基惊人的历程他从社会的底层上升到具备当代文化修养、天才的创作艺术和科学的世界观这样一个阳光普照的顶峰。在这一方面,高尔基个人的命运,对于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德国]罗莎卢森堡
虽然《小兵张嘎》写的是一个严峻的时代,有弹雨啸啸,炮声隆隆,有鲜血和刀光交并,有壮烈的牺牲与残酷的拼搏,但我们仍可感受到作者的一颗童心,他用这颗童心再现了严峻的岁月,却使我们的小读者神往而不恐惧,欣喜而不畏葸。高洪波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樊发稼
4.运用预测策略,激发阅读兴趣。
(1)读封面,猜测书中相关信息;关注目录,寻找最感兴趣的章节。
(2)试读感受交流。
教师谈读《童年》《小兵张嘎》或《草房子》的感受;读过这三部名著中任意一部的学生也可以谈谈阅读感受。
(3)经典片段选读。
《童年》片段: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家
他拿走了她几乎所有的旧东西旧衣服、各种各样的物品、狐皮大衣,卖了七百卢布。他把这笔钱都给了他的教子,吃利息去了。他的教子是个做水果生意的犹太人。他丧失了最后一点儿廉耻心,吝啬到了疯狂的程度。
他几乎寻遍了以前的每一个老朋友,逐一向他们诉苦、乞求,说孩子弄得他一文不名,行行好吧,给点钱!他利用人家以前对他的尊敬,弄了一大笔钱,他拿着这一把大票子,像逗小孩似的在外祖母鼻子尖儿前晃悠:
傻瓜,看见了没有,这是什么?人家可是一分钱也不会给你!
他把所有这些钱都给了一个毛皮匠和这个毛皮匠老板的妹妹,他要吃利息。
家里花钱上是严格分开的,今天外祖母买菜做饭,明天就是外祖父。
该外祖父做饭的时候,吃得就特别差。而外祖母则总是买最好的肉。
茶叶和糖也分开了,但是煮茶是在一个茶壶里,到这时候外祖父就会惊慌地说:慢,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他仔细地数着茶叶,然后说:你的茶叶比我的要碎点儿,我的叶子大,所以我要少放点儿!
他还特别注意倒在两个碗里的茶的茶色和浓度,分量当然更在仔细考察之列。
最后一杯给你吧?外祖母在把茶倒净以前说。
外祖父说:好吧!
圣像前长明灯的灯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以后,竟然走到了这一步!看着外祖父的所作所为,我感到又好笑又令人生厌,而外祖母则只觉得可笑。人越老越糊涂!八十岁的人了,就会倒退八十年,让他这么干下去吧,看谁倒霉!咱们俩的面包我们来挣!
《小兵张嘎》片段:塞烟囱
小嘎子扭头一看,原来房角上有个烟筒,再一瞧厦子底下,真是冤家路窄,大黑墩子正在灶火膛前烧火呢。小嘎子两眼一眯,蹭蹭几把,从墙头上薅下一绺子青草来,团成个蛋,就塞进烟筒去了。
不一刻,浓烟滚滚,呼呼地从灶膛里倒灌出去,大黑墩子不知缘故,撅着屁股去吹,越吹烟越冒;忙又咕嗒咕嗒拉风箱,烟就大股大股朝他喷。不一会儿,狼烟弥漫,浓烟把大黑墩子裹起来了,呛得他涕泪齐流,咔咔地咳个不住。在房上,小嘎子前仰后合,乐得几乎喘不上气儿来
《草房子》片段:夏天里的奇想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
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融化。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了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顺手操了一根竹竿,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
空地周围站了许多人,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看着。
桑桑就越发起劲地走动,还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来。桑桑将这块空地当作了舞台,沉浸在一种贯穿全身的快感里。汗珠爬满了他的脸,汗水流进了他的眼睛,使他睁不开眼。睁不开眼就睁不开眼,他就半闭着双眼打着圆场。或许是因为双眼半闭,或许是因为无休止地走圆场,桑桑就有了一种陶醉感,和那回偷喝了父亲的酒之后的感觉一模一样。
(二)制订阅读计划。
六年级的学生对制订阅读计划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可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自主完成,教师只需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点拨。学生可以先看目录和总页码,再结合自己平时阅读的速度来估计,看完一本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就有数了。也可以根据章节来,比如《童年》一书总共有十三章,每章下有三至五节,如果每天看两到三节,看完整本书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教师也可提供阅读计划表,或让学生自己制作。
28、正数和负数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正数和负数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难点:负数的概念
三.教具
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内容
(一)引入
师: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做什么数?
生:自然数
师:为了表示没有,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生:自然数0
师: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入了什么数?
生:分数(小数)
师:可见数的概念是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别的类型的数呢?比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4.13米,我市冬季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8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10摄氏度。
请同学用数表示这些量,遭遇表示困难。
(二)新课教学
1.相反意义的量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投影片显示)
(1)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
(2)气温从零上6摄氏度下降到零下6摄氏度
(3)风筝上升或下降5米。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2)有相反的意义
请学生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教师归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有: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2.正数与负数
师: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由师生讨论得出: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读作正)号来表示,同时把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读作负)号来表示。
师:例如,如果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那么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表示(1)、(2)两题。
生:(1)如果向东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读作正2.5千米),那么向西行驶1.5千米记作-1.5千米(读作负1.5千米);
(2)如果上升10米记作+10米(读作正10米),那么下降5米记作-5米(读作负5米)。
师:像+6,+10,+2.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正数,像-6,-5,-1.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负数。正号可以省略不写,如+5可以写成5,但负数的负号能省略不写吗?
生:(讨论后得出)不能。
师:(以温度计为例)温度计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因此得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练习
1.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练习1,2,3,4
2.补充练习
(1)在-2,+2.5,0,-0.35,11中,正数是 ,负数是 ;
(2)如果向东为正,那么走-50米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米又表示什么意思?
(3)欧洲人以地面一层记为0,那么1楼、2楼、3楼就表示为0,1,2那么地下第二层表示为
(四)小结
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
2、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
(五)作业
见作业1.1节作业。
29、蚊子和狮子评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蚊子和狮子听课稿,分享蚊子和狮子听课感受和记录
蚊子和狮子评课稿第一篇:
《蚊子和狮子》
一、教学目标
1、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蚊子、狮子和蜘蛛的形象。
2、深入理解寓言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作能力。
3、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寓言寓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初步接触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谁来说说,寓言有哪些特点?
师:从昨天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寓言是个怪物,当它向我们走来时,生动活泼;转过身时,却严肃深刻。今天我们再来听一个关于蚊子和狮子的寓言故事(板书)
导入。(3分)(通过演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
师:这一天,动物王国里刚刚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呀,万兽之王的狮子居然收到了一封挑战书
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扮演一下当事人,为我们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更好地熟悉寓言内容,感知文中三种不同动物的形象,为下文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师:谢谢几位同学的倾情演出,他们的表演恰当吗?
学生交流(2分)
(二)思考与讨论,了解写作寓言的标准(15分)
1、分析课文,了解动作语言描写的作用
师:同学们,关于蚊子和狮子比武的全过程,都记录在了我们的课文《蚊子与狮子》里,请大家结合课文回答,蚊子挑战成功了吗?
投影:蚊子吹着喇叭,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生读)
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学生交流(4分)
投影: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但是蚊子并没有得意多久,它败给了蜘蛛,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学生交流(4分)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尤其是丰富而又生动的语言与动作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性格和心理,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寓言深刻的寓意。
2、讨论寓意,了解寓意在寓言中的重要性。
投影: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呢?
从蚊子的性格角度来考虑。
(2)从狮子的性格角度来考虑。
(3)从蜘蛛的性格角度来考虑。
(4)联系蚊子、狮子、蜘蛛三者来考虑。
学生交流(4分)
师:短短一篇故事却蕴含了这么多深刻的道理,如果没有这些寓意会怎么样?
投影:改编后的《蚊子和狮子》
师:寓言一定要有寓意,不然就不再是寓言,而是平常的简单叙事。
小结:寓言绝不是寻常的简单叙事,要想写好寓言,必须符合几点标准。
投影:如何写好寓言的标准
师:知道了标准,大家想不想亲自试一试呢?
(三)改写寓言结局(20分)
投影:蚊子连强大威武的狮子都打败了,却粘在蜘蛛网上,实在是令人感叹。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课文续编或改编一个不同的结尾。
要求符合寓言的三点标准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一个拓展的空间,可以更为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交流展示作品(15分)
(四)总结下课(1分)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蚊子和狮子》,不仅知道了扬长避短才能更好的发挥优势以及骄兵必败的道理,更了解到三点标准对于写作寓言的重要性。掌握了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寓言故事来。
(五)作业布置(1分)
自编一篇寓言。
蚊子与狮子
板书:
扬长避短
蚊子:冲、咬狮子:抓 骄
胜 兵
骄傲自满 必
蚊子:吹、唱------------蜘蛛:粘 败
败
七、教学反思
(1)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概括寓意是思维激活的重要环节。确实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简短深刻的寓言,因为寓言给他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应让他们自由讨论,但讨论结果可能只依据参考资料显得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应注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应该在解读寓意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应局限于教参上提供的一种寓意。寓言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在解读中就会以喻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创造。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适合多角度解读,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其明白的寓意已经很难再有想像的余地,一定要改变故事情节反而生硬。
蚊子和狮子评课稿第二篇:
《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
3、学习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
2、学习编写寓言
一、导入
看图片,猜成语。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五彩斑斓的世界文化长廊,去领略一下世界《伊索寓言》的美好。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知识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三、朗读寓言,感知故事
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朗读,朗读时请注意语气、带上动作,让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更好地熟悉寓言内容,感知文中三种不同动物的形象。
四、分析品味课文(请君对学)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方法指导:可以从他们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入手分析)
智谋得当,轻便灵活,抓住狮子的弱点――以已之长克敌之短。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在文中哪里看得出他骄傲、得意忘形(吹、唱 动作描写)
3、寓意:诫人讽刺了那些取得一些成绩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告们不要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应谨慎行事。
三、大胆想象、完成创作(任选其一)
1、给开头,写寓言:
老鹰在天空展翅翱翔,被正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乌龟看见了,他也渴望飞翔
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2、给题目,写寓言:
嘴和眼睛的对话;树和斧子;蜜蜂与苍蝇
一个人来到森林里,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做斧子柄。树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他一根小树枝。他用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完好的装在斧子上,斧子上,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他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的大树。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同伴被砍毁,无能为力,他对身旁的柏树说:我们是自己先葬送了自己。如果我们不给他那根小树枝,他就无法砍伐我们,也许我们能永久地站立在这里。这是说我们不能帮助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对象,那怕是一个小小的帮助。
3、给寓意写寓言: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团结。
从前,人的每只手都有五个兄弟--大哥(大拇指)、二哥(食指)、三哥(中指)、四弟、(无名指)、五弟(小指)。他们都有各自的分工,尽职尽责团结的生活在手上。可是时间一长,他们的思想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最终矛盾激化,一场不可避免的争吵发生了。大哥说:我天天带领着你们早出晚归,辛勤的为手服务,我的本领最大。二哥说:你分配不均有失职之处,出了事都是我给你顶着,我的本领最大。三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你们都把脏活累活压在我的身上,美其名我的身材修长体格健美。四弟尖着嗓子插嘴道:那是你自找。瞧我管理的外交处那可是顶呱呱,我的本领最大。五弟也争吵着说他的本领最大。他们激烈的争吵,谁也不让谁。这时人说话了:要不你们比比谁能拿起地上的球,谁的本领就最大。于是,他们争先恐后的去拿球,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就是拿不起那个球。人说:你们一起拿试试。他们走在一起轻轻一拿,球就很轻松的拿了起来。他们终于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的收获:
这堂课我的遗憾:
这堂课我的感悟:
30、酸,权,魄,颓,纫,褐,惫,耽,兜的组词
酸,权,魄,颓,纫,褐,惫,耽,兜的组词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辞:c(辞掉、辞退、辞职)
抑:y(压抑、抑制、抑扬顿挫)
碌:l(忙碌、劳碌、碌碌无为)
吊:dio(吊灯、吊床、提心吊胆)
燥:zo(干燥、噪声、声名大噪)
脊:jǐ(脊背、屋脊、竖起脊梁)
竟:jng(竟然、毕竟、有志竟成)
龟:jūn(龟裂、龟手、龟裂纹)
哇:wɑ(快走哇、别哭哇)
忍:rěn(忍心、忍受、忍俊不禁)
酸:suān(心酸、腿酸、酸甜苦辣)
权:qun(权利、职权、选举权)
魄:p(失魂落魄、魂飞魄散)
颓:tu(颓败、颓废、颓坏)
纫:rn(缝纫、纫针、缝纫机)
褐:h(褐色、褐煤、短褐不全)
惫:bi(疲惫、惫乏、疲惫不堪)
耽:dān(耽误、耽搁、虎视耽耽)
兜:dōu(衣兜、布兜、网兜)
31、棚,苔,藓,坪,蔗,瀑,增,缝,谚的拼音
棚,苔,藓,坪,蔗,瀑,增,缝,谚的拼音
我会写组词
棚:png(棚架、工棚、凉棚)
苔:ti(苔痕、苔原、青苔)
藓:xiǎn(苔藓、青藓、石藓)
坪:png(草坪、坪坝、停机坪)
蔗:zh(甘蔗、蔗糖、蔗田)
瀑:p(瀑布、飞瀑、悬瀑)
增:zēng(增加、增添、增高)
缝:fng(缝补、裂缝、天衣无缝)
谚:yn(谚语、农谚、民谚)
32、桨,榕,纠,桩,涨,塔,梢,暇,眉,抛的组词
桨,榕,纠,桩,涨,塔,梢,暇,眉,抛的组词
《鸟的天堂》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采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用词准确简洁,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写了鸟的天堂在太阳落山时及早晨时不同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桨:jiǎng (划桨、飞桨、桨板)
榕:rng (榕树、榕城、榕径)
纠:jiū纠 (纠结、纠正、纠纷)
桩:zhuāng (木桩、树桩、打桩)
涨:zhǎng (涨价、涨钱、涨潮)
塔:tǎ (宝塔、佛塔、灯塔)
梢:shāo (树梢、梢头、辫梢)
暇:xi (闲暇、无暇、目不暇接)
眉:mi (眉毛、眉目、皱眉)
抛:pāo (抛弃、抛舍、抛售)
33、搁,综,澄,萍,藻,漾,焰,削,瞬,凝,骤,掷,陡的组词
搁,综,澄,萍,藻,漾,焰,削,瞬,凝,骤,掷,陡的组词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文章首先描写了我在昏沉的夜靠在椅背上,进入梦乡,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接着以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为总领,点出了这个故事的特点。围绕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作者描绘了梦境中回忆山阴道两岸的美丽风景,进而指出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并具体描绘了这个故事中的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最后,作者写梦醒时分,好的故事消失,我又回到了昏沉的夜,但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搁:gē(耽搁、搁置、搁浅)
综:zōng(综合、综述、错综复杂)
澄:chng(澄静、澄澈、澄净
萍:png(萍踪、浮萍、萍水相逢)
藻:zǎo(水藻、绿藻、海藻)
漾:yng(荡漾、漾奶)
焰:yn(烈焰、火焰、气焰)
削:xuē(削减、削除、剥削)
瞬:shn(瞬间、转瞬、瞬息万变)
凝:nng(凝聚、凝视、屏气凝神)
骤:zhu(骤然、急骤、暴风骤雨)
掷:zh(抛掷、投掷、掷地有声)
陡:dǒu(陡峭、陡壁、陡变)
34、滨,灰,渔,遍,躺,载,靠,栽,亚,夏,除,踩,洁的组词
滨,灰,渔,遍,躺,载,靠,栽,亚,夏,除,踩,洁的组词
本文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使小城更加美丽。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按照从海滨到小城的顺序一一抓住景物特点,结合重点词语体会海滨小城之美。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总分的构段方式之美,尝试在习作中运用此种构段方式。
我会写
滨bīn(海滨、湖滨、滨海)
灰huī(灰色、灰白、灰心丧气)
渔y(渔民、渔业、渔翁得利)
遍bin(遍地、遍及、漫山遍野)
躺tǎng(躺在、躺倒、躺下)
载zi(满载、载货、满载而归)
靠ko(靠岸、依靠、无依无靠)
栽 zāi(栽树、栽植、栽跟头)
亚y(亚热带、亚军、东亚)
夏 xi(初夏、立夏、夏令营)
除ch(除了、除法、删除)
踩cǎi(踩到、踩泥、踩高竿)
洁ji(整洁、洁净、冰清玉洁)
我会认
鸥ōu(海鸥、鸥盟、水鸥)
胳gē(胳臂、胳膊、胳臼窝)
臂bei(胳臂)
睬cǎi(理睬、睬瞅、不理不睬)
凰hung(凤凰、金凤凰、凤凰磐涅)
榕rng(榕树、榕城、榕海)
凳dng(石凳、凳子、坐冷板凳)
逢fng(每逢、重逢、相逢)
相关文章
-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评课稿
-
苏教版四年级 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课堂,智慧地对话
-
欢乐的曲线(教案,说课与反思)
-
宝宝同时感染轮状和腺状线病毒,如何治疗
-
百分率,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评课稿
-
8.你能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个面上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段吗?
-
1.(1)过一点0,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 (2)经过两点A、B,能不能画直线?能画几条?
-
6.如果一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10m,则点(0,0)东偏北45°方向30m处是点( , );
-
在总长3000m的笔直路上,一共要架设多少根电线杆(两端都架设)?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和平移(二)》 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
10.下面各图中,哪些线段互相平行?把各组平行线段涂上相同的颜色。
-
初春,提前构筑宝宝健康防线
-
“家”“校”互动,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
那一刻,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
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荐文章
-
古诗二首课文生字词
-
红润的反义词
-
小狗学叫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句是什么意思
-
2.妙想要为半径为3cm的圆形小镜子围一圈丝带,她现在有18cm长的丝带,估一估,够吗?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
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
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生字组词并造句
-
四年级上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分段段意
-
少年闰土的多音字近义词怎么写
-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第12题参考答案
-
孕期一定要做“B超”吗?
-
脸红筋暴
-
我爱NBA
-
幼儿园教案 让世界充满爱
-
小班健康教案《运豆豆》反思
-
推介红茶的朋友圈文案33句
-
艺术珠宝朋友圈文案39句
-
金城银行slogan朋友圈文案37句